CN106457918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7918B
CN106457918B CN201580031272.0A CN201580031272A CN106457918B CN 106457918 B CN106457918 B CN 106457918B CN 201580031272 A CN201580031272 A CN 201580031272A CN 106457918 B CN106457918 B CN 106457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lot
width
transverse pattern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12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7918A (zh
Inventor
片山辰作
加地与志男
藏田崇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483337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645791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57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7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void or net-to-gross ratios of the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footprint-ground contacting area of the tyr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4Circumferential groove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具有V字状横向花纹槽的轮胎,其中,为改善雪上抓地性能和防滑胎性能两者,形成于胎面(11)表面的倾斜横向花纹槽(13)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与轮胎(10)踏入侧的接地形状的轮廓线的法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之间的差的绝对值被设为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各位置处均为0°至60°。倾斜横向花纹槽(13)被形成使得中央部和中间部中的差的绝对值大于肩部中的差的绝对值,其中中央部是以轮胎的赤道面为中心的宽度为轮胎接地宽度(W)的20%的区域,中间部是邻接在中央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均为轮胎接地宽度(W)的20%的区域,肩部是邻接在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均为轮胎接地宽度(W)的20%的区域。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块花纹的轮胎,特别地,涉及具有优异的雪上性能的特征的轮胎。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通过设置V字状横向槽(以下,称作“倾斜横向花纹槽”)以在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周向两者上获得花纹块边缘成分(block edge component),对冬用轮胎作出了改善轮胎的前后左右的雪上抓地性能的尝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17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使用较小倾斜角度的横向花纹槽(以下,“倾斜”意味着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来确保雪上加速性能会导致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排水效率降低。这将致使湿路面上的防滑胎性能(anti-hydroplaning performance)降低。另一方面,使用较大倾斜角度的横向花纹槽可以改善防滑胎性能,但是会降低雪上抓地性能,因而存在雪上加速性能不足的问题。
已经鉴于前述问题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善了雪上抓地性能和防滑胎性能两者的具有V字状横向花纹槽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其胎面表面形成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从轮胎中央部延伸至胎面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倾斜横向花纹槽。当将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将所述轮胎的踏入侧的接地形状的轮廓线的法线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时,当将以所述轮胎的赤道面为中心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中央部,将分别邻接在所述中央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中间部(以下称为“次级部”),将分别邻接在所述次级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肩部时,所述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与所述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各位置处均在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0°≤|θFPLG|≤60°)。所述中央部和所述次级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肩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
注意,“接地形状”和“接地宽度”是在由用于合适的轮胎尺寸的JATMA所规定的轮胎测量条件(首先,将轮胎装配到合适的轮辋。将乘用车用轮胎在180kPa的内压和25℃±2℃的室温下放置24小时,然后在测量之前重新调整内压。在测量接地形状时,使用静态负荷半径测量条件(施加了等同于轮胎的最大负荷能力的88%的质量))下测量到的“接地形状”和“接地宽度”。
因而,横向花纹槽被形成为使得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与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的差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各位置处均为60°以下,同时使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与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之间的差较小。结果,能够在维持雪上抓地性能的同时改善防滑胎性能。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前述概要未记载本发明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因此,应当理解,这些特征的再组合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应当理解,具有左右非对称的胎面花纹的轮胎上的满足上述特征的左右花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产生雪上抓地力的机理的图。
图3是示出传统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图。
图4的(a)和图4的(b)是示出试验轮胎规格以及滑胎试验(hydroplaning test)和雪上加速性能试验的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具有限定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轮胎10的接地形状的轮廓线的印记的示例的图。从图的下侧朝向上侧是车辆行进方向,上侧是踏入侧,下侧是蹬出侧。另外,左右方向是轮胎宽度方向。
如图所示,轮胎10包括胎面11、肋槽12、倾斜横向花纹槽13、窄槽14、中央花纹块15、次级部花纹块16、肩部花纹块17和刀槽18。
肋槽12是沿着作为胎面11表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的赤道面CL连续延伸的周向槽。在本示例中,仅设置了一个肋槽12,槽宽wc被设定为轮胎10的接地宽度W的20%以下。
倾斜横向花纹槽13是被形成为沿与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成一端与肋槽12连通、另一端在胎面11的胎面表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开口的槽。分别从肋槽12的左右延伸的两个倾斜横向花纹槽13、13形成大致V字状的横向槽。右侧的倾斜横向花纹槽13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而左侧的倾斜横向花纹槽13从右下方向左上方延伸。同时,左、右侧的倾斜横向花纹槽13均具有位于蹬出侧的与肋槽12连通的一端和位于踏入侧的在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开口的另一端。
被形成为与倾斜横向花纹槽13交叉的窄槽14是比倾斜横向花纹槽13窄的槽。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窄槽14的斜率(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斜率)大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窄槽14的斜率。
如此,通过肋槽12、倾斜横向花纹槽13和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窄槽14划分出中央花纹块15,通过倾斜横向花纹槽13和窄槽14划分出次级部花纹块16,通过倾斜横向花纹槽13和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窄槽14划分出肩部花纹块17。
花纹块15、16和17的表面形成有大致沿轮胎宽度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在±10°以内)延伸的刀槽18。
如图1所示,将位于轮胎的赤道面CL左右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W×0.1的区域(以赤道面CL为中心的宽度为W×0.2的区域)定义为中央部,将分别邻接在中央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W×0.2的区域定义为次级部,将分别邻接在次级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W×0.2的区域定义为肩部。另外,将倾斜横向花纹槽13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定义为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将轮胎的印记的踏入侧轮廓线的法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定义为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
在本示例中,在中央部、次级部和肩部中,倾斜横向花纹槽13被形成为使得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和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以下,称作“差的绝对值”)|θFPLG|在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
这表示出了用于确保如本发明中的具有V字状倾斜横向花纹槽13、13的轮胎10的防滑胎性能的条件。也就是,当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各位置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均等于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θFPLG|=0°)时,接地面端部处的排水方向与花纹的排水方向一致。结果,轮胎整体呈现出最佳的排水效率和优异的防滑胎性能。
然而,作为本示例中的轮胎10的情况的冬用轮胎必须具有雪上抓地性能。为了确保雪上抓地性能,必须使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较小。因此,为了在不降低防滑胎性能的情况下确保雪上抓地性能,应当将|θFPLG|设定为0°以上且60°以下,优选地设定为0°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地设定为0°以上且40°以下。
图2示出了产生雪上抓地力的机理。
决定雪上抓地力的产生因素是作为作用于轮胎10前方的滚动阻力的压缩阻力FA、作用于花纹块15(或花纹块16和17)的表面摩擦力FB、作用于槽(这里为倾斜横向花纹槽13)的雪柱剪切力FC以及由刀槽边缘和花纹块边缘赋予的挖掘力FD(边缘效果)。在轮胎10具有V字状倾斜横向花纹槽13、13的情况下,通过倾斜横向花纹槽13确保制动和驱动期间的雪柱剪切力。
因此,如上所述,能够通过使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较小确保雪上抓地性能。另外,通过在不降低花纹块刚性的情况下增加小边缘的数量,使得设置在陆部(花纹块15、16和17)中的刀槽18确保了制动和驱动期间的边缘效果。
另外,在本示例中,中央部中的差|θFP-CLG-C|的绝对值和次级部中的差|θFP-2LG-2|的绝对值均被设定为大于肩部中的差|θFP-SLG-S|的绝对值。结果,在维持轮胎中央部和次级部中的雪上抓地性能的同时从肩部排水更容易。另外,具有较小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S的肩部能够维持雪上抓地性能。
换言之,|θFP-SLG-S|<|θFP-CLG-C|、|θFP-2LG-2|的配置在维持防滑胎性能的同时实现了高的雪上抓地性能。
中央部中的差|θFP-CLG-C|的绝对值和次级部中的差|θFP-2LG-2|的绝对值均优选为20°以上且50°以下,均更优选为25°以上且40°以下。
另外,肩部中的差|θFP-SLG-S|的绝对值优选为0°以上且3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上且20°以下。
另外,在本示例中,中央花纹块15是如下中央花纹块15:中央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C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被设定为小于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S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并且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S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被设定为小于次级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结果,使中央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C较大,同时使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的变化较小。并且使次级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2的变化较大,因而能够使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S较小。因此,能够在维持中央部中的雪上抓地性能的同时使肩部的排水更容易。另外,在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S和角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能够改善雪上抓地性能和排水性能两者。
肋槽12的槽宽wc优选为接地宽度W的20%以下,更优选为接地宽度W的15%以下。在像这样设定wc/W的比率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具有相同负比率的花纹中的V字状横向花纹槽的比率。这能够改善雪上加速性能和排水性能两者。
另外,结果,因为肋槽12的槽宽和倾斜横向花纹槽13的肋槽12侧的槽宽均比倾斜横向花纹槽13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处的槽宽窄,所以使具有较大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的轮胎中央部的负比率较低,因而维持了中央部中的花纹块刚性。同时,使具有较小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的肩部的负比率较高,因而维持了排水性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雪上加速性能和排水性能两者。
另外,设置于花纹块15、16和17的表面的刀槽18、18之间的间隔优选为3.0mm以上且1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上且8.0mm以下。通过像这样限定由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刀槽18、18划分出的副花纹块的花纹块宽度,能够在维持花纹块刚性的同时更有效地发挥出刀槽边缘效果。
换言之,如果副花纹块的花纹块宽度小于3.0mm,则会因副花纹块的花纹块宽度过小而不能维持花纹块刚性。与此相比,如果副花纹块的花纹块宽度大于10mm,则会因副花纹块的数量(刀槽的数量)过少而不能获得足够的刀槽边缘效果。
实施例
以下将基于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使用的轮辋和内压符合由JATMA年鉴(2011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者协会标准)规定的用于各尺寸的子午线轮胎(radial ply tire)的合适的轮辋和空气压力-负荷能力对应表。
试验用轮胎的轮胎尺寸为195/65R15。实施例1至实施例10的花纹形状均具有如图1所示的V字状横向花纹槽、设置于中央部的一个肋槽、窄槽以及形成于由横向花纹槽、肋槽和窄槽划分出的花纹块的刀槽。横向花纹槽、肋槽和窄槽的槽深为9mm,刀槽的槽深均为6mm。
如图3所示,传统例的轮胎50的花纹形状具有3个周向槽51至53和仅形成于肩部的倾斜角度为0°的横向花纹槽54。
另外,在传统例的轮胎50的情况下,三个周向槽51至53的槽宽w1、w2、w3的总槽宽W0与接地宽度W的比(W0/W)为20%。
实施例1至实施例10和比较例的轮胎的负比率均为35%。
为了比较,制备具有|θFPLG|超过60°的花纹的轮胎(比较例1至比较例3)、具有刀槽之间的间隔小于3mm或大于10mm的花纹的轮胎(比较例4和比较例5)以及具有肋槽的槽宽大于接地宽度的15%的花纹的轮胎(比较例6),并且对所有这些轮胎进行相同的试验。比较例的负比率也为35%。
将稍后说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1至比较例6的花纹形状。
在试验中,将上述轮胎装配到6J-15的轮辋并处于250kPa的内压。在湿的铺装路面(paved road)上执行滑胎试验,并且执行雪上加速性能试验。
在滑胎试验中,在铺装路面上喷洒7mm深的水,使车辆在该铺装路面上从缓慢行驶起加速,并且通过轮胎滑移率为10%时的车速来进行评价。轮胎开始在水上打滑(spinning)时的车速越高,则防滑胎性能越好。
在雪上加速性能试验中,通过从静止状态起到完成以全力加速行驶50m止的时间(加速时间)来进行评价。
在图4的(a)和图4的(b)的表中示出试验结果。通过相对于以传统例作为100的指数来表示试验结果,指数越大,则性能越好。
注意,试验用轮胎均是冬用轮胎。因此,通过考虑作为可允许范围的最多比传统例低10%的防滑胎性能和所必须的比传统例改善10%以上的雪上加速性能来对性能进行判断。
给出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1至比较例6的花纹图案的说明。
实施例1
·轮廓线倾斜角度θFP
中央部θFP-C/次级部θFP-2/肩部θFP-S=90°/70°/30°
·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
中央部θLG-C/次级部θLG-2/肩部θLG-S=30°/30°/30°
·刀槽间隔d=4.5mm
·肋槽
一个、wc=6mm,wc/W=4.3%
除了中央部θLG-C/次级部θLG-2/肩部θLG-S=75°/60°/30°以外,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中央部θLG-C/次级部θLG-2/肩部θLG-S=70°/55°/30°以外,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中央部θLG-C/次级部θLG-2/肩部θLG-S=50°/40°/30°以外,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中央部θLG-C/次级部θLG-2/肩部θLG-S=0°/0°/0°以外,比较例1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中央部θLG-C/次级部θLG-2/肩部θLG-S=20°/20°/20°以外,比较例2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中央部θLG-C/次级部θLG-2/肩部θLG-S=25°/25°/25°以外,比较例3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刀槽间隔为3mm以外,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刀槽间隔为8mm以外,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刀槽间隔为10mm以外,实施例7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刀槽间隔为2mm以外,比较例4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刀槽间隔为12mm以外,比较例5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无肋槽(wc/W=0%)以外,实施例8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wc/W为10.7%以外,实施例9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wc/W为14.3%以外,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相同。
除了wc/W为15.7%以外,比较例6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4的(a)的表中所示,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轮胎均显示出比传统例的轮胎高10%以上的雪上加速性能,其中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轮胎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与轮廓线倾斜角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θFPLG|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各位置处均在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轮胎的中央部中的差的绝对值|θFP-CLG-C|和次级部中的差的绝对值|θFP-2LG-2|均大于肩部中的差的绝对值|θFP-SLG-S|。对于防滑胎性能,这些实施例展示出低于传统例的性能,但是性能在可允许范围内。因此,确认根据本发明特征的轮胎在维持防滑胎性能的同时改善了雪上抓地性能。
与此相比,比较例1至比较例3示出了|θFP-CLG-C|和|θFP-2LG-2|因横向花纹槽的小角度而均超过60°。结果,虽然比较例1至比较例3的雪上加速性能得以改善,但是比较例1至比较例3的防滑胎性能低于可允许范围。
当相互比较实施例1至实施例4时,已经确认如果|θFP-CLG-C|和|θFP-2LG-2|均大于15°,则即使当|θFP-SLG-S|为0°时,也会在维持防滑胎性能的同时改善加速性能。
还发现当|θFP-CLG-C|和|θFP-2LG-2|均在20°至40°的范围内时,能够实现防滑胎性能与加速性能之间的良好平衡。
如图4的(b)所示,发现刀槽间隔d为3mm以上且8mm以下的实施例1、5和6的轮胎展示出相对于传统例改善了20%以上的雪上加速性能,刀槽间隔d为10mm的实施例7的轮胎展示出相对于传统例改善了10%以上的雪上加速性能。注意,防滑胎性能低于传统例的防滑胎性能,但是仍在可允许范围内。
与此相比,刀槽间隔d为2mm的比较例4的轮胎和刀槽间隔d为12mm的比较例5的轮胎展示出低于可允许范围的雪上加速性能。
因而确认,如果刀槽间隔d小于3mm,会导致花纹块刚性不足,另一方面,如果刀槽间隔d大于10mm,会导致刀槽边缘效果降低,则不能充分地改善雪上抓地性能。
发现肋槽的槽宽wc为接地宽度W的20%以下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8至10的轮胎均展示出相对于传统例改善了10%以上的雪上加速性能。对于无肋槽的轮胎也是如此。注意,这些轮胎的防滑胎性能低于传统例的轮胎的防滑胎性能,但是仍在可允许范围内。
与此相比,肋槽的槽宽wc超过接地宽度W的15%的比较例6的轮胎展示出改善了的雪上抓地性能,但是相对于传统例未达到10%的改善。
在前述说明中,已经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被视为限于那些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最广泛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型和改进。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还将显而易见的是,所有这些变型和改进应当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已经给出了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从中央部向肩部变小的倾斜横向花纹槽13的说明。然而,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可以是恒定的,也就是,横向花纹槽13可以是直线状的,只要满足条件0°≤|θFPLG|≤60°且|θFP-SLG-S|<|θFP-CLG-C|、|θFP-2LG-2|即可。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中央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C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小于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S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S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小于次级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θLG-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然而,可以使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与中央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的比率小于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与次级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的比率。可以使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与次级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的比率小于次级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与中央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的比率。还能够使横向花纹槽的倾斜角度在中央部中较大并从次级部向肩部逐渐变小。结果,能够在维持雪上抓地性能的同时确实地改善排水性能。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一个肋槽12且wc/W≤0.2。然而,可以省略肋槽12。此外,还可以省略并非是本发明必要特征的窄槽14。
此外,刀槽18不限于直线状的刀槽,而是可以为折线状或波状的刀槽。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轮胎
11 胎面
12 肋槽
13 倾斜横向花纹槽
14 窄槽
15 中央花纹块
16 次级部花纹块
17 肩部花纹块
18 刀槽
CL 赤道面

Claims (12)

1.一种轮胎,其胎面表面形成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从轮胎中央部延伸至胎面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倾斜横向花纹槽,
其中,当将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将所述轮胎的踏入侧的接地形状的轮廓线的法线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轮廓线倾斜角度时,并且
当将以所述轮胎的赤道面为中心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中央部,将分别邻接在所述中央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中间部,将分别邻接在所述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肩部时,
所述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与所述轮廓线倾斜角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各位置处均在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中间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肩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
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中间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为20°以上且50°以下,所述肩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为0°以上且3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在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中心处的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肋槽,
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一端与所述肋槽连通,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另一端在所述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槽的槽宽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以下,
所述肋槽的槽宽和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在所述肋槽侧的槽宽比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在轮胎宽度方向端部的槽宽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划分出的陆部的轮胎胎面表面侧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刀槽,
所述多个刀槽以相邻刀槽之间的间隔为3.0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陆部。
5.一种轮胎,其胎面表面形成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从轮胎中央部延伸至胎面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倾斜横向花纹槽,
其中,当将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将所述轮胎的踏入侧的接地形状的轮廓线的法线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轮廓线倾斜角度时,并且
当将以所述轮胎的赤道面为中心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中央部,将分别邻接在所述中央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中间部,将分别邻接在所述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肩部时,
所述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与所述轮廓线倾斜角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各位置处均在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中间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肩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
所述中央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小于所述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所述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小于所述中间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在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中心处的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肋槽,
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一端与所述肋槽连通,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另一端在所述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槽的槽宽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以下,
所述肋槽的槽宽和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在所述肋槽侧的槽宽比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在轮胎宽度方向端部的槽宽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划分出的陆部的轮胎胎面表面侧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刀槽,
所述多个刀槽以相邻刀槽之间的间隔为3.0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陆部。
9.一种轮胎,其胎面表面形成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从轮胎中央部延伸至胎面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倾斜横向花纹槽,
其中,当将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将所述轮胎的踏入侧的接地形状的轮廓线的法线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轮廓线倾斜角度时,并且
当将以所述轮胎的赤道面为中心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中央部,将分别邻接在所述中央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中间部,将分别邻接在所述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的区域定义为肩部时,
所述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与所述轮廓线倾斜角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各位置处均在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中间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肩部中的所述差的绝对值,
所述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与所述中央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的比率小于所述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与所述中间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的比率,所述肩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与所述中间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的比率小于所述中间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与所述中央部中的横向花纹槽倾斜角度的平均值的比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在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中心处的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肋槽,
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一端与所述肋槽连通,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另一端在所述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槽的槽宽为所述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0%以下,
所述肋槽的槽宽和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在所述肋槽侧的槽宽比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的在轮胎宽度方向端部的槽宽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倾斜横向花纹槽划分出的陆部的轮胎胎面表面侧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刀槽,
所述多个刀槽以相邻刀槽之间的间隔为3.0mm以上且10mm以下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陆部。
CN201580031272.0A 2014-06-12 2015-05-25 轮胎 Active CN106457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1025A JP6278843B2 (ja) 2014-06-12 2014-06-12 タイヤ
JP2014-121025 2014-06-12
PCT/JP2015/064875 WO2015190273A1 (ja) 2014-06-12 2015-05-25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7918A CN106457918A (zh) 2017-02-22
CN106457918B true CN106457918B (zh) 2018-10-26

Family

ID=5483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1272.0A Active CN106457918B (zh) 2014-06-12 2015-05-25 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20684A1 (zh)
EP (1) EP3156259B1 (zh)
JP (1) JP6278843B2 (zh)
CN (1) CN106457918B (zh)
TR (1) TR201901004T4 (zh)
WO (1) WO20151902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9133B2 (ja) * 2016-08-23 2021-0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DE102017203225A1 (de) * 2017-02-28 2018-08-30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JP6365720B1 (ja) * 2017-03-30 2018-08-0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725101B (zh) 2017-04-18 2021-12-0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6880971B2 (ja) * 2017-04-18 2021-06-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11183047B (zh) * 2017-08-07 2023-03-24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
US20210114417A1 (en) * 2018-01-28 2021-04-22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c Tire
JP7074561B2 (ja) * 2018-05-17 2022-05-24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99085B1 (fr) * 2019-07-26 2021-06-25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e bande de roulement
JP7388904B2 (ja) * 2019-12-12 2023-11-29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362541B2 (ja) 2020-04-09 2023-10-17 株式会社東芝 供給装置
US20230191846A1 (en) * 2021-12-17 2023-06-2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Winter tire tread pattern
CN114734759A (zh) * 2022-04-25 2022-07-12 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电动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WO2024134419A1 (en) * 2022-12-22 2024-06-27 Pirelli Tyre S.P.A. Winter car ty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2901A (ja) * 1985-03-05 1986-09-08 Bridgestone Corp 乗用車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714004Y2 (ja) * 1986-06-05 1995-04-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偏平率が0.65以下の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1204804A (ja) * 1988-02-09 1989-08-17 Bridgestone Corp 方向性トレッドを備えた四輪自動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824672B2 (ja) * 1989-08-25 1998-11-1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800943B2 (ja) * 1989-10-02 1998-09-21 住友ゴム工業 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5198047A (en) * 1990-11-14 1993-03-3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Winter type tire tread
JP4589465B2 (ja) * 1996-03-18 2010-12-0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ゴム組成物及び、加硫ゴム成形体
DE19708613A1 (de) * 1997-03-03 1998-09-10 Sp Reifenwerke Gmbh Fahrzeugreifen
DE19851594A1 (de) * 1998-11-09 2000-05-18 Dunlop Gmbh Profilgestaltungsprinzip
JP5012357B2 (ja) * 2007-09-20 2012-08-2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53832B2 (ja) * 2008-10-30 2011-03-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30865B2 (ja) * 2009-03-09 2013-10-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96661B2 (ja) * 2009-10-15 2012-08-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251614A (ja) * 2010-06-01 2011-12-1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16591B2 (ja) * 2011-06-08 2013-10-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1055915A1 (de) * 2011-12-01 2013-06-06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JP5944734B2 (ja) * 2012-04-27 2016-07-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4008901A (ja) * 2012-06-29 2014-01-2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54342B2 (ja) * 2012-10-02 2017-12-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4084325A1 (ja) * 2012-11-30 2014-06-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56259B1 (en) 2018-10-31
US20170120684A1 (en) 2017-05-04
WO2015190273A1 (ja) 2015-12-17
JP2016000578A (ja) 2016-01-07
TR201901004T4 (tr) 2019-02-21
EP3156259A1 (en) 2017-04-19
JP6278843B2 (ja) 2018-02-14
CN106457918A (zh) 2017-02-22
EP3156259A4 (en) 2017-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7918B (zh) 轮胎
CN107031299B (zh) 轮胎
JP336792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421826B2 (en) Pneumatic tire
US9278581B2 (en) Pneumatic tire
JP4397956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111398B (zh) 充气轮胎
US20130220499A1 (en) Pneumatic tire
JP4378414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70282651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9501524B (zh) 轮胎
JP662055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5014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718773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7326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3946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569387B2 (ja) 非対称プロフィルに非対称トレッドパターンを具えた偏平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95439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334130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08828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06284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31841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その加硫用金型
JP4753342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EP3670209B1 (en) Tread for a pneumatic tire
US20210379935A1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