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9515B -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9515B
CN106449515B CN201611076586.5A CN201611076586A CN106449515B CN 106449515 B CN106449515 B CN 106449515B CN 201611076586 A CN201611076586 A CN 201611076586A CN 106449515 B CN106449515 B CN 106449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area
silicon atoms
silicon layer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interstitial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65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9515A (zh
Inventor
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C R&D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765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9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9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9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9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9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Making of isolation reg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H01L21/762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顶层硅层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源区,对位于有源区的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以使H与顶层硅层中的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进行高温热处理,以使Si‑H对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快速扩散至Si‑SiO2界面和/或Si‑空气界面;并且,本发明采用H+注入的方法,使H能直接进入有源区的硅层中,从而降低了后续的热处理温度,节省了工艺成本,减少了工艺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衬底硅片的应力。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持续发展,器件特征线宽越来越小,由此带来了很多小尺寸效应、如短沟道效应等,使得集成电路的功耗持续上升。另外,由于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空间应用对集成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问题使得传统的CMOS集成电路面临更多的挑战。例如如何消除栓锁效应(Latch-up),以及消除高能粒子产生的离化效应等。这些挑战催生了一种新的衬底材料:绝缘层上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
SOI材料可以实现集成电路中元器件的介质隔离,超薄SOI衬底能很好地解决短沟道效应、闩锁效应及高能粒子离化效应,从而可有效降低集成电路的功耗。
但是,在得到SOI衬底过程中,有可能会应用到氧化/去除氧化层的方法;在氧化过程中,在衬底硅中会产生大量的自间隙硅原子,这些自间隙硅原子在其后的掺杂工艺中,会极大地影响杂质的扩散行为,如增强扩散,使杂质的扩散系数产生数量级上的变化等,从而将影响杂质的分布,继而影响器件的特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并可与现有的集成电路平面工艺相兼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其方法简便、可靠,并可与现有的集成电路平面工艺完全兼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其具有顶层硅层;
步骤S0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源区;
步骤S03:对位于有源区的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以使H与顶层硅层中的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
步骤S04:对注入处理后的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高温热处理,以使Si-H对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快速扩散至Si-SiO2界面和/或Si-空气界面。
优选地,步骤S03中,进行H+注入处理时的注入剂量为1010~1014cm-2
优选地,步骤S04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400~800℃。
优选地,步骤S04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时间为1~30分钟。
优选地,所述半导体衬底采用SOI衬底。
优选地,所述有源区具有隔离结构。
优选地,所述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定义有源区,在有源区的边界形成用于隔离的沟槽结构,通过氧化方法在沟槽中填充SiO2,去除所述半导体衬底顶层硅层表面多余的SiO2,形成隔离结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对位于有源区的半导体衬底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使进入硅层中的H与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其在较低温度下也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可使自间隙硅原子能较快地扩散至Si-SiO2界面或Si-空气界面;本发明采用H+注入的方法,使H能直接进入有源区的硅层中,从而降低了后续的热处理温度,节省了工艺成本,减少了工艺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衬底硅片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流程图;
图2-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图1的方法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时的工艺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为了清楚地表示本发明的结构以便于说明,特对附图中的结构不依照一般比例绘图,并进行了局部放大、变形及简化处理,因此,应避免以此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来加以理解。
在以下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流程图;同时,请参考图2-图3,图2-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图1的方法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时的工艺步骤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步骤S0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其具有顶层硅层。
请参阅图2。首先,可采用一个具有顶层硅层的半导体衬底,例如,可采用一个标准SOI衬底10。所述SOI衬底10包括底层硅层11、SiO2埋氧层12、顶层硅层13;这种超薄的衬底结构能很好地解决短沟道效应、闩锁效应及高能粒子离化效应,从而可有效降低集成电路的功耗。
执行步骤S0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源区。
接着,可采用常规集成电路平面工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上定义出有源区(即图示的衬底横向区域);然后在所述有源区形成隔离结构(图略)。
隔离结构的具体制作方法可包括:在定义的有源区的边界通过光刻、刻蚀工艺形成用于将有源区进行隔离的沟槽结构,停止在SiO2埋氧层12;然后,可通过氧化方法在沟槽中填充SiO2;之后,可通过化学机械研磨方法或其他图形化方法,去除顶层硅层13表面多余的SiO2材料,形成隔离结构。隔离结构所包围的区域即为有源区。也可采用其他公知方法形成有源区及其隔离结构。
执行步骤S03:对位于有源区的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以使H与顶层硅层中的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
如图2所示,可采用常规工艺方式,对位于有源区的顶层硅层13进行H+注入处理。采用本发明方法形成的Si-H对,在较低温度下也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可以提高自间隙硅原子在后续高温热处理时的扩散速度,使顶层硅层中的自间隙硅原子能较快地扩散至Si-SiO2界面或Si-Air(Si-空气)界面。
较佳地,进行H+注入处理时的注入剂量可为1010~1014cm-2
执行步骤S04:对注入处理后的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高温热处理,以使Si-H对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快速扩散至Si-SiO2界面和/或Si-空气界面。
请参阅图2。可采用常规工艺方式,对注入处理后的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高温热处理。经过高温热处理后,顶层硅层13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已通过扩散大量减少甚至得到消除,从而形成不具有或少量具有自间隙硅原子的高温热处理后顶层硅层13’。从而在其后的掺杂工艺中,可有效避免因自间隙硅原子的存在对杂质扩散行为的影响,确保了器件的特性。
通常,只有在高温下(例如1050℃以上),H才可有效地扩散至硅中;当采用本发明H+注入的方法时,可使H能直接进入到有源区的顶层硅层中,并形成Si-H对,从而可降低后续的高温热处理温度,以及减少高温热处理的时间,并可以使Si-H对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快速扩散至Si-SiO2界面和/或Si-空气界面。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节省工艺成本,减少工艺时间,并可有效降低硅片应力。
较佳地,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温度可明显低于常规的处理温度,例如可以降低至400~800℃,时间也可以缩短为1~30分钟。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对位于有源区的半导体衬底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使进入硅层中的H与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其在较低温度下也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可使自间隙硅原子能较快地扩散至Si-SiO2界面或Si-空气界面;本发明采用H+注入的方法,使H能直接进入有源区的硅层中,从而降低了后续的热处理温度,节省了工艺成本,减少了工艺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衬底硅片的应力。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采用SOI衬底,其具有顶层硅层;
步骤S0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源区;
步骤S03:对位于有源区的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以使H与顶层硅层中的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
步骤S04:对注入处理后的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高温热处理,以使Si-H对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快速扩散至Si-SiO2界面和/或Si-空气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中,进行H+注入处理时的注入剂量为1010~1014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4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400~8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4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时间为1~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区具有隔离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定义有源区,在有源区的边界形成用于隔离的沟槽结构,通过氧化方法在沟槽中填充SiO2,去除所述半导体衬底顶层硅层表面多余的SiO2,形成隔离结构。
CN201611076586.5A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Active CN106449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6586.5A CN106449515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6586.5A CN106449515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9515A CN106449515A (zh) 2017-02-22
CN106449515B true CN106449515B (zh) 2019-09-13

Family

ID=5822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6586.5A Active CN106449515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95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5099A (zh) * 2021-09-06 2021-12-03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多晶硅层、其制作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1861B2 (ja) * 2004-09-29 2012-06-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メモリ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60693A (zh) * 2009-04-22 2009-10-21 浙江碧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掺杂元素的太阳能级硅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5576027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衬底、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9515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209168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885190B (zh) Soi晶圆的制造方法
US9583587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jection-enhanced 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
CN101295663A (zh) 小尺寸器件的浅沟隔离制作方法
CN103985634B (zh) 一种pmos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CN106158957B (zh) 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及其制造方法
JP5261960B2 (ja) 半導体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10517957A (zh) 一种场氧化层及其形成方法
CN106449515B (zh)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CN103178103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82549B (zh) 一种背面结构的保护方法
CN103178014B (zh) 一种u型沟槽的制造方法
CN101345195A (zh) 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8054099B (zh) 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05225957B (zh) 沟槽型功率器件制作方法和沟槽型功率器件
CN102543823B (zh) 一种浅沟槽隔离制作方法
JPS58220443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295171B2 (ja) 半導体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6257646A (zh) 嵌入pip电容的cmos制作方法
JPS59208784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930006137B1 (ko) 반도체소자의 소자격리방법
TW415012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without reverse narrow channel effect
JPS60105223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231955A (zh) 一种提高p沟道金属氧化半导体的崩溃电压的方法
JP3244066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