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3462B - 梳子 - Google Patents
梳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13462B CN106413462B CN201480073734.0A CN201480073734A CN106413462B CN 106413462 B CN106413462 B CN 106413462B CN 201480073734 A CN201480073734 A CN 201480073734A CN 106413462 B CN106413462 B CN 1064134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
- teeth
- tooth
- comb teeth
- h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7
- 206010004542 Bezoar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960 car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44000126211 Hericium coralloi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7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520 co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08197 Bux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47 exhi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88 persiste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4/00—Hair combs for care of the hair; Accessorie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4/00—Hair combs for care of the hai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4/04—Multi-part comb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7/00—Bristle carriers arranged in the brush body
- A46B7/04—Bristle carriers arranged in the brush body interchangeably removable bristle carriers
- A46B7/042—Clip or snap connection for bristle carri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23—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arranged like in hair brushes, e.g. hair treatment, dyeing, streak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1/00—Bristle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bristles
- A46D1/02—Bristles details
- A46D1/0276—Bristles having pointed ends
Landscapes
- Scissors And Nippers (AREA)
- Brushes (AREA)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梳子(1)具有由外梳齿(7、8)和中梳齿(20)形成的共计三列的梳齿,使中梳齿(20)的间距尺寸比外梳齿(7、8)的间距尺寸窄。构成中梳齿(20)的各梳齿在梳齿的突出设置方向的中途形成有台阶部,使各梳齿的尖端高度不同,并且使各梳齿间的齿底的底部深度也不同。利用三列梳齿,毛发整体上容易与各梳齿钩挂,另外,利用设置于中梳齿(20)的台阶部也使毛发容易钩挂,能增加使用梳子时的阻力感,在形成反梳毛时得到良好的张力,能容易地形成反梳毛。此外,通过使中梳齿(20)的各尖端高度、各齿底部深度不同从而使阻力感分散,所形成的反梳毛不易产生毛球那样的圆团,能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梳子,尤其涉及在排列有从梳子主体突出设置的多根梳齿的梳子中,为了能够高效地进行反梳毛的梳整而对梳齿的形状等进行了改进的梳子。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各种形态的梳子(comb),这样的梳子除了被使用者用于自身的头发整理等以外,还被美容师、理发师等用于顾客的头发整理(头发的梳整)或者剪发。使用梳子进行头发整理的方法中有各种手法,作为头发整理的方法中的一个,有梳整出反梳毛(使反梳毛立起的手法)的这种方法。
图21表示反梳毛的形成的方法(反梳毛立起方法)的一例,将从前刘海取出的一定量的毛发束从使用者的头部拽起,在这种状态下,使插入该毛发束中的梳子(comb)以从毛发的尖端侧捋向根部侧的方式移动,由此(沿图19中的箭头方向移动),在毛发束的根部位置(根部范围)形成由蜷曲的毛发部分形成的反梳毛(使反梳毛立起)。利用这样的蜷曲的毛发部分(反梳毛)来做出具有立体感的发型。此外,在图21中,示出了在毛发的根部位置形成反梳毛的例子,但是在毛发的中间位置(中间范围)或者尖端位置(尖端范围)的任意位置或者是从根部到尖端的全部范围的位置都可以形成反梳毛。另外,为了以形成的反梳毛为基础来制作发型,一般来说,通过使用梳齿间隔窄的梳子(所谓的密齿的梳子)进行梳理反梳毛表面的头发整理,从而使反梳毛表面的毛发沿一定方向梳顺,并进行最终的梳整,此时,有的也以利用反梳毛周围的毛发来覆盖反梳毛表面的方式进行头发整理。这种利用反梳毛来进行的头发的梳整对于毛发纤细的人的头发能够有效地做出立体感,在存在毛发纤细的人较多的倾向的欧美等成为具有人气的梳整方法。
作为在上述的反梳毛的形成中使用的以往的梳子的例子,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梳齿的全长非常短的(3~7mm)梳子。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梳子:在通常的梳齿(第一梳齿)的基础上,通过在梳子主体的侧面部形成向侧方突出设置的第二梳齿,从而通过反梳来维持毛发的立体感。
此外,虽然与反梳毛梳整无关,但作为形状上具有特征的梳子的例子,有专利文献3~8公开的梳子,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相邻的梳齿间的底侧封闭的梳子,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设置有每隔一个地具有浅的切入部的齿的梳子。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使高度高的齿和低的齿依次并列并且在高度低的齿的上部设置齿尖的梳子,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将粗的齿组和细的齿组交替地配置的梳子。
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通过在齿根的一部分设置齿不同的长度的部分从而形成突起部(凸)的蓬松切剪用的梳子,另外,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将长的第一齿和短的第二齿排列并使各齿的齿尖为凹凸状(锯齿状)的梳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1390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1073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546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开昭50-6569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78826号公报
专利文献6:实公昭7-8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7:实用新案登录第3119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10-215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梳子的梳齿的长度极短,所以梳齿间所收容的毛发量少,伴随于此形成的反梳毛的量有限,因此为了做出立体感,需要多次重复形成反梳毛的过程,耗费劳力,另外,一部分的毛发像毛球一样小,局部团成团,存在整体上难以均匀地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反梳毛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梳子中,为了形成反梳毛将毛发推抵于齿底,由于专利文献1的梳子的齿底的深度恒定,所以梳整对象的毛发均匀地与齿底相碰,存在如果不相对于毛发强力地推压梳子的话,反梳毛的梳整难以得到适当的张力(通过将梳子推压于毛发而得到的张力)的问题。
关于专利文献2的梳子,在进行反梳毛的梳整时,为了提高利用反梳做出的立体感的持续性,需要使用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这两者,因此,使用方法与使用通常的梳子的情况大大不同,所以存在各梳齿(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的使用方法要求有特别的技术的问题。
另外,通常,为了在反梳毛的梳整中高效地立起反梳毛,在用梳子从毛尖向根部侧梳理毛发时,重要的是要在不损伤毛发(不损伤毛的表面)程度的范围内,适当地增加毛发对梳子的钩挂(相当于被梳子拉拽的程度、施加于毛发的张力、梳子与毛发的阻力等)的程度。即使假设将上述的专利文献3~8的各梳子用于反梳毛的梳整,也存在对于反梳毛的梳整所需要的所需量的毛发来说得不到适度的钩挂、或者钩挂过度损伤毛发等的问题。
例如,对于专利文献3的梳子而言,为了将毛束分开用于染色,使各梳齿间的间隙比通常的梳子大,所以在梳整出反梳毛时,梳齿间的阻力变小,梳齿间的毛发不易钩挂,能够得到适度的张力,并且,毛发直接钩挂于梳齿间的齿底,所以齿底的边缘容易损伤毛发。另外,在专利文献4的梳子中,在具有浅的切入部的齿上,毛发容易从浅的切入部脱出,所以用浅的切入部无法将足够的量的毛发梳整成反梳毛,并且浅的切入部与通常的齿底的深度的差过大,所以难以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由于专利文献5的梳子也是宽幅的尖端侧的齿底与梳子主体侧的齿底的深度的差过大的结构,所以上述的专利文献4的梳子的问题也同样产生。由于毛发容易从设置于高度低的齿的上部的齿尖脱出,所以能够高效地进行反梳毛的梳整。
专利文献6的梳子是日本的传统的黄杨梳子(用黄杨木制作的梳子),本身就没有考虑用于反梳毛的梳整,即使勉强地使用,也会由于粗的齿组中粗齿彼此的间隔大,难以钩挂毛发,不能良好地梳整反梳毛,并且由于各位置的边缘锐利,所以容易损伤毛发。另外,在专利文献7的梳子中,齿的根部侧的一个大的突起部成为阻碍,难以使反梳毛立起。此外,在专利文献8的梳子中,长的第一齿和短的第一齿在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以外,齿间的齿底部深度相同,因此,钩挂于齿底的毛发的张力也相同,存在难以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的问题。此外,对于合成树脂制的梳子中质量不好的产品而言,在梳齿的外周有毛刺突出的部分,如果使用这样的毛刺突出的梳子,则毛发变得容易钩挂,虽然的确容易使反梳毛立起,但由于毛刺具有薄且锐利的外周,所以存在这样的毛刺过度地损伤毛发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子,该梳子通过在梳齿的突出设置方向的中途设置台阶部,新产生在梳整反梳毛时毛发的钩挂位置,尽可能地不损伤毛发地得到梳整反梳毛所需要的适度的张力。
另外,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子,该梳子通过使从梳齿的尖端侧到台阶部的范围的部分或者从台阶部到根部侧的范围的部分为锥形形状,从而梳齿自身的外周也成为容易成为毛发的阻力的形状,容易得到梳整反梳毛所需要的适度的张力。
此外,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子,该梳子通过使各梳齿的尖端高度或者各齿底的深度不同,从而使各毛发的钩挂情况分散,容易形成具有均匀的立体感的反梳毛。
另外,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子,该梳子通过追加地排列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从而利用多列的梳齿来增加毛发的钩挂位置。
并且,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子,该梳子通过也改进齿底的形状,从而在使齿底尽可能不损伤毛发的基础上,容易得到比以往更强的张力。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梳子排列有从具有长边方向的梳子主体突出设置的多根梳齿,所述梳子的特征在于,所述梳齿在突出设置方向的中途形成台阶部,所述梳齿的从尖端侧到所述台阶部的第一范围部与从所述台阶部到根部侧的第二范围部相比,与所述梳齿的突出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小。
另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以在相邻的梳齿间显露的方式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在从与所述梳子主体的宽度方向对应的方向观察所述梳齿的情况下,所述台阶部以向所述梳齿的外周显露的方式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以向所述梳齿的根部侧变宽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突出设置方向倾斜地形成。
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范围部以从所述尖端侧向所述台阶部变宽的方式形成为锥形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范围部以从所述台阶部向所述根部侧变宽的方式形成为锥形形状。
此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根梳齿之中,使连续且相邻的三根以上的各梳齿的尖端高度彼此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根梳齿之中,使连续且相邻的梳齿间的三个位置以上的各齿底的底部深度彼此不同。
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与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多根梳齿的排列平行地排列着不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不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各梳齿的间隔比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各梳齿的间隔宽。
另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与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多根梳齿的排列平行且在所述排列的两侧分别排列着不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不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各梳齿的间隔比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各梳齿的间隔宽,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之中的某些的两侧被不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之中的某些夹着。
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不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梳齿比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梳齿长。
另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梳齿比不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梳齿长。
此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之中的一部分比不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梳齿长,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之中的另一部分比不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梳齿短。
另外,本发明的梳子的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台阶部的梳齿的齿底以在所述梳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凸的方式形成。
在本发明中,在梳齿形成台阶部,并且使梳齿的从尖端侧到台阶部的第一范围部比从台阶部到根部侧的第二范围部在与梳齿的突出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小,因此,台阶部在从梳齿的尖端到根部的中途向梳齿的外周显露出。因此,在进行反梳毛的梳整时,对于被梳子梳理的毛发而言,台阶部成为钩挂位置,通过该台阶部能够得到所需要的阻力感,梳子整体上与以往的梳子相比能够增大施加于毛发的张力,使反梳毛容易立起。
在本发明中,由于台阶部在相邻的梳齿间显露出,所以梳齿间的间隔的尺寸由于显露出的台阶部的存在而阶段性地变化,因此,在反梳毛的梳整中毛发进入梳齿间时,对于毛发的阻力也变化,由此毛发的钩挂程度也增加,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张力。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从与梳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相应的方向观察梳齿的情况下,台阶部以向梳齿的外周显露出的方式形成,因此,在进行反梳毛梳整时,在梳子主体的宽度方向上沿梳齿的外周梳顺的毛发与台阶部接触,所以提高了用梳子梳理时对于毛发的阻力,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张力。
在本发明中,由于台阶部相对于突出设置方向倾斜地形成,所以避免了毛发强力地钩挂于台阶部而损伤毛发或者是切断毛发的情况的发生,此外,如果施加某种程度以上的张力,则能够以毛发从倾斜地形成的台阶部脱落向齿底去的方式进行诱导,能够在保护毛发的同时形成反梳毛。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梳齿的从尖端侧到台阶部的第一范围部或者从台阶部到根部侧的第二范围部形成为锥形形状,所以与笔直形状的梳齿相比,毛发所接触的梳齿自身的外周也对毛发的阻力变强,容易得到梳整反梳毛所需要的适度的张力。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连续且相邻的三根以上的各梳齿的尖端高度不同,当在反梳毛的梳整时将梳子从齿尖插入毛发时,毛发与齿尖接触的时期产生不同,齿尖与其它相比越是处于凹的位置,则相对于齿尖与其它相比处于凸的位置的情况,梳齿与毛发的接触越晚,齿尖处于凹的位置的毛发部分的阻力相对小。其结果是,各齿尖对于毛发的阻力分散,在反梳毛的梳整时,一部分的毛发不易形成毛球,毛发不会密集,而是容易形成均匀分散的反梳毛。此外,在本发明中,将尖端高度不同的情况限定为连续且相邻的三根以上的梳齿是因为,如果是相邻的两根梳齿,则齿尖的阻力分散的程度不够。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连续且相邻的梳齿间的三个位置以上的齿底成为不同的底部深度,因此在反梳毛的梳整时,毛发与齿底接触的时期产生不同,毛发钩挂于齿底的程度根据每个齿底而不同。即,钩挂在与其它相比凸状的齿底位置的毛发部分由于凸出而强力地钩挂。其结果是,对于毛发钩挂于梳子的齿底的程度,局部地产生强弱的差,以钩挂程度强的毛发部分为中心,能够得到适于反梳毛的梳整的张力,能够容易地梳整出反梳毛。另外,由于齿底在三个位置以上是不同的底部深度,所以钩挂于中间的底部深度的齿底的毛发得到中等程度的张力,缓解了最为凸状的齿底位置与最为凹状的齿底位置的钩挂程度的强弱之差,抑制了因钩挂程度的强弱之差而造成的毛发的缠绕的产生,在反梳毛的梳整时易于顺利地移动梳子。
在本发明中,与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的排列平行地排列不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因此,毛发也进入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列与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列之间,能够增加对于毛发的阻力,并且由于使各个列的各梳齿间的间隔不同,所以钩挂程度被分散。
在本发明中,在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的列的两侧排列着不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因此,毛发也进入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列与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列之间,能够进一步增加对于毛发的阻力,并且由于使各个列的各梳齿间的间隔不同,所以钩挂程度被分散。
在本发明中,使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比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形成得长,因此,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尖端位于比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尖端高的位置。因此,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梳齿间的间隔宽,所以能够将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尖端部分作为适用于头发的分缝的形成、大致的头发整理等用途的粗齿来使用,提高了梳子的易用性。
在本发明中,使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比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形成得长,因此,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尖端位于比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尖端高的位置。因此,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梳齿间的间隔窄,能够将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尖端部分作为所谓的密齿,用于形成的反梳毛的表面梳理,将用于反梳毛形成的梳子也能原样地用于反梳毛表面的梳理作业,能够用一把梳子顺利地进行从反梳毛形成到反梳毛表面头发整理的一连串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使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中的一部分比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长,并且使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中的另一部分比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短,因此,具备能够作为所谓的密齿来使用的范围和能够作为所谓的粗齿来使用的范围。其结果是,用一把梳子就能够应对适于密齿的用途和适于粗齿的用途,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反梳毛形成和头发整理相关的一连串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使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齿底以在梳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凸的方式形成,因此,钩挂于齿底的毛发在成为凸的中央位置以线接触或者点接触的方式与齿底接触,提高了毛发相对于齿底的接触压力,进一步提高齿底的钩挂程度,容易形成反梳毛,并且能够减少因齿底的边缘等损伤毛发的情况。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以向梳齿的外周显露出的方式形成台阶部,因此,在反梳毛梳整时,被梳子梳理的毛发在台阶部被钩挂,能够得到所需要的阻力感,梳子整体能够与以往的梳子相比增大施加于毛发的张力,能够良好地进行反梳毛梳整。
在本发明中,由于台阶部相对于突出设置方向倾斜地形成,因此,能够避免毛发与台阶部强力地钩挂而损伤毛发的情况,另外,如果施加某种程度以上的张力,则毛发从倾斜地形成的台阶部脱落,以向齿底去的方式进行诱导,能够在保护毛发的同时形成反梳毛。
在本发明中,由于梳齿的从尖端侧到台阶部的第一范围部或者从台阶部到根部侧的第二范围部形成为锥形形状,因此,与笔直形状的梳齿相比,在毛发所接触的梳齿自身的外周也能够增强对于毛发的阻力,能够得到反梳毛梳整所需要的适度的张力。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各梳齿的尖端高度不同,因此,能够使各齿尖对于毛发的阻力分散,在反梳毛梳整时,能够防止一部分的毛发成为毛球,毛发不会密集,能够形成均匀地分散的反梳毛。
在本发明中,由于使各齿底成为不同的底部深度,因此,在反梳毛的梳整时,毛发钩挂于齿底位置的程度能够根据每个齿底位置而不同,能够产生反梳毛梳整所需要的适度的张力并均匀地梳整出反梳毛。
在本发明中,与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的列平行地排列着不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因此,在增加对于毛发的阻力的基础上,使各个列的各梳齿间的间隔不同,所以钩挂程度被分散,能够容易地进行反梳毛的梳整。
在本发明中,使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比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形成得长,因此,能够将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尖端部分作为粗齿来使用,提高了梳子的易用性。
在本发明中,使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比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形成得长,因此,能够将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尖端部分作为密齿来使用,提高了梳子的易用性。
在本发明中,使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中的一部分比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长,并且使形成有台阶部的多根梳齿中的另一部分比不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短,因此,能够将一部分的范围作为密齿使用,并且将另一部分范围作为粗齿使用,在反梳毛的用途的基础上,还能够将梳子用于其它用途。
在本发明中,将形成有台阶部的梳齿的齿底以梳子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凸的方式形成,因此,使钩挂于齿底的毛发在凸的中央位置以线接触或者点接触的方式与齿底接触,能够提高毛发对于齿底的接触压力,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齿底的钩挂程度,能够容易地形成反梳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梳子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梳子的主视图。
图3是从梳齿的尖端侧观察实施方式的梳子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将中梳齿部件拆下的状态的梳子主要部分的、图3所示的A-A线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外梳齿和中梳齿的关系的放大主视图。
图6是表示中梳齿的放大主视图。
图7是图6的B-B线处的中梳齿等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毛发进入各梳齿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9是表示毛发进入中梳齿的梳齿间的情况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毛发进入中梳齿与外梳齿之间的情况等的、将一部分做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1表示变形例的中梳齿,图11(a)是放大主视图,图11(b)是从梳子主体的前端侧观察的放大侧视图。
图12表示变形例的中梳齿,图12(a)是放大主视图,图12(b)是从梳子主体的前端侧观察的放大侧视图。
图13(a)、(b)、(c)是表示变形例的各中梳齿的尖端高度的样式的概略图。
图14(a)、(b)、(c)是表示变形例的中梳齿的各梳齿间的齿底的底部深度的样式的概略图。
图15(a)是表示设置四列梳齿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图15(b)是表示设置五列梳齿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6(a)是表示设置两列梳齿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图16(b)是表示设置一列梳齿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7是表示从梳子主体的前端侧观察的变形例的、将一部分做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8是表示不具有把持部的类型的梳子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的外梳齿和中梳齿的关系的放大主视图。
图20是使中梳齿的长度按照范围而不同的变形例的梳子的主视图。
图21是表示梳整出反梳毛时的梳子的运动方式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梳子1的整体的外观的概略图。本实施方式的梳子1是使棒状的把持部4从梳子主体2突出的形状的、被称为尖尾梳(tail comb)的类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合成树脂成型。梳子1如图1、3等所示,在中梳齿20的列的两侧分别平行地排列外梳齿7、8,设置共计三列梳齿,并且使中梳齿20等成为特征性的形状,从而容易形成反梳毛。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梳子1。此外,图1中的X轴是与突出设置有多根外梳齿7、8和中梳齿20的梳子主体2的长边方向(也与棒状的把持部4的长边方向相同方向)平行的轴,Y轴是与梳子主体2的宽度方向平行的轴(与上述X轴正交的方向的轴),Z轴是与中梳齿20的突出设置方向平行的轴(与上述X轴和Y轴双方正交的方向的轴)。这些X轴、Y轴和Z轴的各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在其它的图中也是同样的。
梳子主体2从沿X轴方向延伸的棒状部分的前端部2a和后端部2b起分别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爪状的梳子保护部5a、5b,这些梳子保护部5a、5b以将沿X轴方向排列的多根外梳齿7、8和中梳齿20夹入的方式配置,承担保护各梳齿7、8、20的作用。另外,梳子主体2在棒状部分沿X轴方向空出规定的间隔地形成多个贯通孔6,该贯通孔6从一个侧面2c向另一个侧面2d贯通(沿Y轴方向贯通)。这些贯通孔6是以X轴方向为长轴的椭圆形形状,在孔周围位置形成以椭圆状凹陷的沉孔部。
此外,梳子主体2在后端部2b形成三角形的形状的连结部3,将棒状的把持部4与梳子主体2相连。连结部3形成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槽状的凹部3a,并且与该凹部3a沿Z轴方向空出间隔地形成有雨滴形状的贯通孔3b、3c。连结部3通过形成这些凹部3a和贯通孔3b、3c,从而使连结部3自身的刚性下降,使连结部3容易挠曲,由此,美容师、理发师等使用者在使用梳子1时,如果以把持把持部4和梳子主体2的拿持方式用力,则连结部3挠曲、弯曲,梳子整体与手相适应。
另外,如图3所示,梳子主体2使两个侧面2c、2d成为凹凸形状的弯曲面(贯通孔6位于凹状的各位置),在使用者采用以手指来把持梳子主体2的侧面2c、2d的拿持方式时,凹凸形状的弯曲面作为指尖的防滑部发挥功能。根据同样的理由,梳子主体2的背面2e(与各梳齿7、8、20所在的一侧相反侧的面)也成为凹凸形状的弯曲面,并且与梳子主体2相连的连结部3的周围和把持部4的周围也成为凹凸形状,从而能够发挥防滑功能。
另外,梳子主体2从上表面2f起突出设置有多个销状的梳齿7、8,如图5所示,将各梳齿7、8的间隔设定为尺寸P(间距尺寸P)。此外,作为间距尺寸P的数值例,考虑约3mm~8mm左右的范围,从容易形成反梳毛的角度出发,优选设定为约5mm左右。此外,如图4所示,梳子主体2形成为长槽状的插槽部2g在梳子主体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沿X轴方向延伸,该插槽部2g供设置中梳齿20的另外的中梳齿部件10嵌入。插槽部2g在后端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卡止中梳齿部件10的卡止突起2h。此外,图4所示的梳子主体2表示图3所示的A-A线处的剖面的形状。
如图4所示,中梳齿部件10整体为板状的部件,从长板状的基部11起突出设置有多根中梳齿20。基部11从一端部11c起直到另一端部11d空出规定的间隔地形成多个椭圆孔12(椭圆孔12贯通基部11),当中梳齿部件10安装于梳子主体2的插槽部2g时,这些椭圆孔12与梳子主体2的贯通孔6位置对齐,两者彼此连通。贯通孔6通过与椭圆孔12连通,从而确保了通气性,如果美容师、理发师等使用者采用将手指贴在梳子主体2的侧面2c(或者另一个侧面2d)的拿持方式,则由于侧面2c(或者另一个侧面2d)的凹凸形状的弯曲面,指尖向凹位置的贯通孔6被引导,能够使贴于侧面2c(或者另一个侧面2d)的状态下的指尖通过贯通孔6与外部空气接触,即使指尖因水分、药液等而润湿,也能够使指尖容易变干,能够改善由于润湿的指尖而使梳子容易滑脱的情况。
另外,中梳齿部件10的基部11在各椭圆孔12的上方的共计三个位置形成多个长槽部13,使中梳齿部件10容易进入梳子主体2的插槽部2g。此外,中梳齿部件10在另一端部11d形成卡止凹部11e,在将中梳齿部件10嵌入梳子主体2的插槽部2g时,插槽部2g的卡止突起2h向该卡止凹部11e卡合,该卡止凹部11e作为中梳齿部件10的防脱部发挥功能。此外,如后所述,中梳齿部件10的基部11的与背面11a相反的一侧的、突出设置中梳齿20的上部11b的面通过使中梳齿20的梳齿间的齿底的底部深度不同,从而成为锯齿形状。
图6表示中梳齿部件10所具有的多根中梳齿20的详细情况。本实施方式的中梳齿20包含尖端高度不同的共计三种样式的第一中梳齿30、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连续且依次相邻的第一中梳齿30、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作为一个组单位而构成梳齿组,中梳齿20是将这样的梳齿组沿X轴方向并排多个的集合体。此外,图6表示从沿Y轴方向的方向(梳子主体2的侧面2c为主视的方向)观察的中梳齿20。
在第一中梳齿30、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中,尖端位置最高的是第三中梳齿50,尖端位置第二高的是第二中梳齿40(第二中梳齿40的尖端40a比第三中梳齿50的尖端50a低出高度尺寸h2),尖端位置最低的是第一中梳齿30(第一中梳齿30的尖端30a比第二中梳齿40的尖端40a低出高度尺寸h1)。作为高度尺寸h1、h2的数值例,考虑约1mm~3mm的范围,大约1mm左右容易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是优选的。
此外,如图5所示,在中梳齿部件10嵌入梳子主体2的状态下,即使是尖端位置最高的第三中梳齿50,也比外梳齿7(外梳齿8)低出高度尺寸H(从外梳齿7的尖端7a到第三中梳齿50的尖端50a的尺寸),因此,外梳齿7(外梳齿8)比中梳齿20长,在距离其尖端侧高度尺寸H的范围内不存在中梳齿20(第一中梳齿30、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因此,梳子1能够将外梳齿7(外梳齿8)在距离其尖端侧高度尺寸H的范围内作为间距尺寸为P的粗齿使用,能够用于头发的分缝的形成和大体的头发整理等。此外,作为高度尺寸H的数值例,考虑约3mm~10mm的范围,5mm左右易于使用,是优选的。
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中梳齿30在作为其长边方向的突出设置方向(Z轴方向)的中途形成台阶部32。台阶部32以厚度尺寸(沿X轴方向的尺寸)向根部侧(作为突出设置根部的基部11侧)变宽的方式,其外周边倾斜地形成,其结果是,台阶部32整体上成为梯形形状。这样的从沿Y轴方向的方向(梳子主体2的侧面2c成为主视图的方向)观察的台阶部32的倾斜的外周边在相邻的第二中梳齿40之间(梳齿间)显现。
此外,第一中梳齿30将从尖端30a到台阶部32的上端32a的范围作为第一范围部31,将从台阶部32的下端32b到根部30b(基部11的上部11b的突出设置基部)的范围作为第二范围部33。第一范围部31以沿X轴方向的厚度尺寸(与第一中梳齿30的突出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从尖端30a起向台阶部32变宽的方式成为锥形形状,详细地说,在设尖端30a侧的厚度尺寸为w1,设台阶部32的上端32a侧的厚度尺寸为w2的情况下,w1<w2的关系成立。同样地,第二范围部33以沿X轴方向的厚度尺寸从台阶部32的下端32b向根部30b变宽的方式成为锥形形状,详细地说,在设台阶部32的下端32b的厚度尺寸为w3、根部30b侧的厚度尺寸为w4的情况下,w3<w4的关系成立(w4的数值例考虑约0.8mm~2.0mm的范围)。此外,台阶部32如上所述地整体为梯形形状,因此,第一范围部31的下侧的厚度尺寸w2比第二范围部33的上侧的厚度尺寸w3小(w2<w3)。
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的台阶部等是与上述的第一中梳齿30基本相同的结构,在突出设置方向(Z轴方向)的中途形成梯形形状的台阶部42、52,将从尖端40a、50a到台阶部42、52的上端42a、52a的范围作为锥形形状的第一范围部41、51,并且将从台阶部42、52的下端42b、52b到根部40b、50b的范围作为锥形形状的第二范围部43、53。此外,各中梳齿30、40、50如上所述地使各尖端30a、40a、50a的高度彼此不同,各中梳齿30、40、50的台阶部32、42、52的高度相齐。
相邻的各中梳齿30、40、50的间隔(间距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相同的尺寸,具体来说,在将第一中梳齿30与第二中梳齿40的间距尺寸设为p1,将第二中梳齿40与第三中梳齿50的间距尺寸设为p2,将第三中梳齿50与构成下一个梳齿组的第一中梳齿30的间距尺寸设为p3的情况下,有p1=p2=p3的关系。虽然各中梳齿30、40、50的间隔为p1=p2=p3,但由于各中梳齿30、40、50是上述的形状,所以各梳齿间的间隙尺寸在各中梳齿30、40、50的突出设置方向(Z轴方向)上的各处发生变化。此外,作为具体的p1、p2、p3的数值例,考虑约0.7mm~2mm的范围,约1mm左右容易形成反梳毛,是优选的。
如图6所示,例如,第三中梳齿50与构成下一个梳齿组的第一中梳齿30之间的间隙在第一中梳齿30的尖端是w5的间隙尺寸,但由于第一范围部31、51是锥形形状,所以台阶部52的上端52a的间隙尺寸w6比间隙尺寸w5窄(w6<w5)。另外,由于台阶部32、52分别为梯形形状,所以台阶部52的下端52b的间隙尺寸以间隙尺寸w7<间隙尺寸w6的关系成立的方式变窄,此外,由于第二范围部33、53为锥形形状,所以根部50b的间隙尺寸以间隙尺寸w8<间隙尺寸w7的关系成立的方式进一步变窄。此外,作为间隙尺寸w6的数值例,考虑约0.8mm~1.2mm的范围,作为间隙尺寸w7的数值例,考虑约0.3mm~0.7mm的范围。如以上那样,第三中梳齿50与构成下一个梳齿组的第一中梳齿30之间的间隙越往齿底去间隙尺寸越窄,并且,由于在中途存在梯形形状的台阶部32、52,所以间隙尺寸并非一成不变地变窄,而是在与台阶部32、52相应的位置,间隙尺寸暂时地急剧变窄,因此,在毛发进入第三中梳齿50和第一中梳齿30之间时成为阻力,得到所需要的张力。这样的梳齿间的间隙尺寸的变化的情况在第一中梳齿30与第二中梳齿40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中梳齿40与第三中梳齿50之间的间隙都分别相同。
另外,连续且相邻的各中梳齿30、40、50的各梳齿间的间隙的齿底的底部深度也与上述的尖端高度同样地彼此不同。例如,第三中梳齿50与构成下一个梳齿组的第一中梳齿30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一齿底25形成于最深的位置,形成于第二深的位置的是第一中梳齿30与第二中梳齿40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二齿底26,位于比最深的第一齿底25高出高度尺寸h3的位置,形成于最浅的位置的是第二中梳齿40与第三中梳齿50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三齿底27,位于比第二深的第二齿底26高出高度尺寸h4的位置。此外,高度尺寸h3、h4的数值例是与上述的高度尺寸h1、h2相同的程度。
图7表示图6中的B-B线的剖面,表示从梳子主体2的前端侧观察第一中梳齿30的状态(从沿X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图)。在从该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中梳齿30也在突出设置方向(Z轴方向)的中途的外周显现台阶部32,在以图7所示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也与图6所示的情况同样地,以宽度尺寸向根部侧(沿Y轴方向的尺寸)变宽的方式,其外周边倾斜地形成(从图7所示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台阶部32也形成为梯形形状)。
另外,在以图7所示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中梳齿30的从尖端30a到台阶部32的上端32a的第一范围部31也以成为锥形形状的方式形成,并且,从台阶部32的下端32b到根部30b侧的第二范围部33在以图7所示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也以成为锥形形状的方式形成。由于这样的形状,在将以图7所示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第一中梳齿30的尖端30a侧的宽度尺寸设为w10、将台阶部32的上端32a侧的宽度尺寸设为w11的情况下,w11>w10的关系成立。在第二范围部33,在将台阶部32的下端32b的宽度尺寸设为w12(w12>w11)、将根部侧的宽度尺寸设为w13的情况下,w13>w12的关系成立(作为w13的数值例,考虑约1.5mm~2.5mm的范围)。第一中梳齿30的以上述图7所示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形状在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也都是同样的。此外,在图7中,没有形成台阶部的外梳齿7、8用双点划线表示,外梳齿7、8位于与上述的中梳齿20(第一中梳齿30、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空出规定的间隙的位置。
此外,如图7所示,第三中梳齿50与第一中梳齿30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一齿底25整体为山形状,详细地说,形成为以在梳子主体2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25a最为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凸形状,并且形成为两侧位置25b、25c以弯曲的凹形状凹陷。第一齿底25的上述形状在其它的第二齿底26和第三齿底27也是同样的。通过像这样各齿底25~27成为使各处弯曲的外周形状,从而挂于第一齿底25的毛发不易接触到中梳齿部件10的基部11的上部11b的角部,在梳整反梳毛时,不会不必要地损伤毛发。
图1~3、5表示将设置上述的中梳齿20的中梳齿部件10的基部11嵌入梳子主体2的插槽部2g的状态。通过这样嵌入,中梳齿部件10的基部11与梳子主体2成为一体,因此,中梳齿部件10的中梳齿20也成为从梳子主体2突出设置的状态,中梳齿20的排列和外梳齿7、8的排列沿X轴方向平行(参照图3)。此外,在中梳齿部件10嵌入梳子主体2并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如图5等所示,形成于中梳齿20的最深的位置的第一齿底25以在Z轴方向上比梳子主体2的上表面2f高的方式配置,由此,在梳整出反梳毛时,最深的位置的第一齿底25也可靠地与毛发接触并施加张力。
另外,没有形成台阶部的外梳齿7、8的各梳齿间的间隔(图5所示的间距尺寸P)与图6所示的中梳齿20的各梳齿间的间隔(间距尺寸p1、p2、p3)不同,外梳齿7、8的间距尺寸P比中梳齿20的间距尺寸p1、p2、p3宽(P>p1、p2、p3),另外,根据两者的间距尺寸不同的程度,在将中梳齿部件10嵌入梳子主体2时,成为多个中梳齿20中的某些的两侧被外梳齿7、8的某些夹着的状态。例如,在图5中,从梳子1的前端侧的梳子保护部5a(从图5中左)数第二个第一中梳齿30和第三个第二中梳齿40成为被外梳齿7(8)夹着的状态。
接下来,说明使用上述的结构的梳子1如图19所示地梳整出反梳毛时的情况。首先,将梳子1插入从头发中取出并使其立起的一定量的毛发束中,这时,毛发进入外梳齿7、8和中梳齿20的各梳齿间。
图9表示毛发Hr进入中梳齿20(第一中梳齿30、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的各梳齿间的情况。此外,图9所示的毛发Hr的切剖面的形状用圆表示。
在梳子1插入毛发束中时,毛发Hr与第一中梳齿30、第二中梳齿40和第三中梳齿50的各尖端30a、40a、50a接触,但由于如上所述各尖端30a、40a、50a的高度不同,所以最高位置的第三中梳齿50的尖端50a与毛发Hr容易最先接触,对于各中梳齿30、40、50中的每个,与尖端30a、40a、50a接触的情况(时机)不同,与各中梳齿30、40、50接触的接触情况被分散,由此,所形成的反梳毛均匀,在反梳毛中不易产生毛球的部分。
接着,观察毛发Hr进入各中梳齿20、30、50之间的情况,由于第一范围部31、41、51如上所述成为锥形形状,因此,尖端之间的间隔与齿底间的间隔相比相当宽,因此,各毛发Hr容易顺利地进入梳齿间。
在进入梳齿间的毛发Hr之中,沿各中梳齿20、30、50进入的毛发沿锥形形状的第一范围部31、41、51移动,因此能够获得一定的阻力感。另外,沿第一范围部31、41、51移动过来的毛发Hr接着向台阶部32、42、52移动,但由于台阶部32、42、52与第一范围部31、41、51角度不同,所以在进入台阶部32、42、52的范围时获得大的阻力感,获得反梳毛的梳整所需要的张力。此外,由于台阶部32、42、52如上所述为梯形形状,所以对于沿台阶部32、42、52移动的毛发Hr,获得比上述的锥形形状的第一范围部31、41、51的阻力感更强的阻力感。
另外,沿台阶部32、42、52移动过来的毛发Hr接着向第二范围部33、43、53的方向去,但由于第二范围部33、43、53的梳齿间的间隔比上述的尖端30a、40a、50a的间隔窄,因此,获得由于间隔变窄的压迫而产生的阻力感。由于第二范围部33、43、53也是锥形形状,所以对于沿第二范围部33、43、53向齿底方向移动的毛发Hr,会获得一定的阻力感,并且,由于第二范围部33、43、53的梳齿间的间隔尺寸随着往齿底方向去而变窄,所以也会获得基于毛发Hr的密集度因变窄的尺寸变高而造成的阻力感。此外,如果向各齿底25、26、27移动过来的毛发Hr增加,则由于毛发Hr也在各齿底位置堆积而密集度变高,从而也会获得阻力感。只不过,由于如上所述各齿底25、26、27的深度不同,所以毛发Hr在第二范围部33、43、53的梳齿间堆积的程度成彼此不同,伴随着该情况,第二范围部33、43、53的梳齿间的阻力感彼此产生偏差,由此,形成的反梳毛变得均匀,反梳毛中不易产生毛球的部分。
另外,图10表示第一齿底25处的毛发Hr4的接触状况,如上所述,第一齿底25以在中央位置25a最凸的方式突出,并且两侧位置25b、25c是凹陷的形状,因此,进入到第一齿底25的毛发Hr4在突出的中央位置25a主要与第一齿底25接触。因此,毛发Hr4不进行面接触,也以线接触或者点接触的情况与第一齿底25接触,由于与面接触相比接触面积变小,所以能够提高接触压力,能够施加比与第一齿底25接触的毛发Hr4强的张力。另外,由于中央位置25a以弯曲的形状突出,所以不会对施加张力的毛发造成损伤,此外,使两侧位置25b、25c凹陷,使得不会因基部11的上部两角部而损伤毛发Hr4。这样的第一齿底25相对于毛发的情况在另外的第二齿底26和第三齿底27也是同样的。
此外,如图10所示,第一中梳齿30在从沿X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也与图9所示的沿Y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同样地,其外周形状为第一范围部31和第二范围部33成为锥形形状,并且台阶部32成为梯形形状,因此,对于与第一中梳齿30接触并向齿底方向移动的毛发能够得到规定的阻力感。另外,在从沿X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外梳齿7、8位于第一中梳齿30的两侧,因此,即使进入了第一中梳齿30与外梳齿7之间的间隙或者第一中梳齿30与外梳齿8之间的间隙,在这样的间隙中,由于第一中梳齿30为上述的形状,随着往齿底去而间隙的宽度尺寸变窄,所以在第一中梳齿30与外梳齿7、8之间的间隙中也能够得到规定的阻力感。这样的第一中梳齿30与外梳齿7、8之间的间隙的情况在第二中梳齿40与外梳齿7、8之间的间隙或者第三中梳齿50与外梳齿7、8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此外,图8表示毛发Hr1~3以将中梳齿20和外梳齿7、8横切的方式进入的情况。图8中的毛发Hr1表示沿Y轴方向外梳齿7、8的图8中的右侧进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成为在与相对于外梳齿7、8X轴方向上位于右邻的中梳齿20之间以直线状夹着毛发Hr1的状态,另外,毛发Hr2由于进入了在沿Y轴方向的方向上位于中梳齿20的两侧的外梳齿7、8所在位置,因此,毛发Hr2成为被中梳齿2弯曲并夹着的状态,由此能够得到强的阻力感。另外,当在外梳齿7、8之间不存在中梳齿20的情况下,由于在X轴方向上,中梳齿20位于与外梳齿7、8相邻的位置,所以也发生毛发Hr3屈折的情况,因此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规定的阻力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梳子1由于实施了在各处产生规定的阻力感的形状等的改进,因此,在梳整出反梳毛时,梳子1整体能够得到适度的张力,容易形成反梳毛。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梳子1通过使中梳齿20的尖端高度和齿底的深度以三种样式不同,从而使阻力感产生偏差,所以在防止阻力感集中、在反梳毛中产生像毛球一样毛发蜷曲的位置的情况的基础上,能够形成均匀的反梳毛。另外,确保了适度的张力,不会发生毛发因边缘等锋利的位置而受损的情况,由于台阶部32、42、52的外周是开放的形状,所以不会发生在台阶部32、42、52毛发挂住或受到损伤被切断的情况。此外,本发明的梳子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考虑各种变形例。
例如,关于图6,在上述中说明了中梳齿20中的相邻的各中梳齿30、40、50的间距尺寸p1、p2、p3全部相同的情况,但也可以使各自的尺寸不同。例如,使各间距尺寸的关系为p1<p2<p3,设定为使第一中梳齿30与第二中梳齿40的间距尺寸p1最窄,使第二中梳齿40与第三中梳齿50的间距尺寸p2第二窄,使第三中梳齿50与构成下一个梳齿组的第一中梳齿30的间距尺寸p3最宽。通过这样使各间距尺寸不同,从而在形成反梳毛时,最窄的间距尺寸p1的梳齿间的阻力感最大,间距尺寸p2的梳齿间的阻力感其次大,间距尺寸p3的梳齿间的阻力感比其它小,中梳齿20整体上由于梳齿间的间距尺寸的不同而阻力感适度地分散,有助于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此外,作为使间距尺寸不同的方式,除了p1<p2<p3以外,也可以使p1>p2>p3,该情况下,各梳齿间的阻力感以与上述的情况相反的顺序不同。
另外,关于中梳齿20的形状,说明了在以沿图6所示的Y轴方向的方向观察中梳齿20(第一中梳齿30)的情况下的台阶部32、以及在以沿图7所示的X轴方向的方向观察中梳齿20(第一中梳齿30)的情况下的台阶部32在沿Z轴方向的方向(中梳齿20的突出设置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形成,各方向上的台阶部32连续并一体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图6所示的方向上的台阶部32(第一台阶部)和图7所示的方向上的台阶部32(第二台阶部)设置在沿Z轴方向的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各自分别独立,并分别向中梳齿(第一中梳齿30)的外周露出。通过这样,在图6所示的沿Y轴方向的方向和图7所示的沿X轴方向的方向上,各方向上的台阶部(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造成的阻力在Z轴方向上不同的位置产生,能够以多个阶段得到针对毛发束的阻力。此外,各台阶部32也可以形成为仅在图6所示的以沿Y轴方向的方向观察中梳齿20(第一中梳齿30)的情况或者是在图7所示的以沿X轴方向的方向观察中梳齿20(第一中梳齿30)的情况之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向梳齿外周露出,来实现梳齿形状的简单化。
图11(a)表示变形例的中梳齿(第一中梳齿130、第二中梳齿140、第三中梳齿150),这些中梳齿130、140、150与图6所示的中梳齿20相比,不使尖端130a、140a、150a侧的第一范围部131、141、150和根部130b、140b、150b侧的第二范围部133、143、153成为锥形形状,分别使厚度尺寸(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恒定,并且,使台阶部132、142、153的外周边的倾斜的角度更加倾斜(以相对于Z轴的角度变大的方式倾斜)。
通过使第一范围部131、141、150的厚度尺寸恒定,从而台阶部132、142、153的突出的程度增加,在将梳子插入毛发束中时,具有提高台阶部132、142、153相对于沿第一范围部131、141、150移动的毛发的阻力的程度的优点。另外,通过使第二范围部133、143、153的厚度尺寸恒定,从而能够将进入各梳齿间的毛发顺利地向各中梳齿130、140、150的根部130b、140b、150b侧的齿底125、126、127引导,容易得到由各齿底125、126、127产生的张力。
此外,使图11(a)所示的各范围部的厚度尺寸恒定这一点也可以只对第一范围部131、141、150或者第二范围部133、143、153中的任意一方适用,例如,也可以是尖端130a、140a、150a侧的第一范围部131、141、150如图11(a)所示地使厚度尺寸恒定,另一方面第二范围部133、143、153如图6所示地形成为锥形形状,或者是与之相反地,第一范围部131、141、151如图6所示地形成为锥形形状,第二范围部133、143、153如图11(a)所示地使厚度尺寸恒定。
图11(b)表示与上述的图11(a)相关联的变形例的中梳齿(第一中梳齿130),在以沿X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也与图11(a)的以沿Y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同样地,尖端130a侧的第一范围部131和根部130b侧的第二范围部133不形成为锥形形状,而是使厚度尺寸恒定的形状。通过像这样在图11(b)所示的方向上也使厚度尺寸恒定,从而能够得到与图11(a)说明的内容同样的优点。另外,在图11(b)中,示出了第一范围部131和第二范围部133双方厚度尺寸恒定的情况,但与上述的图11(a)的情况同样地,也可以使第一范围部131或者第二范围部133中的任意一方成为锥形形状。此外,图11(a)(b)相关的上述内容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其它的中梳齿,即第二中梳齿140和第三中梳齿150。
图12(a)表示在以沿Y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又一另外的变形例的中梳齿(第一中梳齿230),表示设置多个台阶部232、235的情况的形状。即,第一中梳齿230从尖端230a侧起向根部230b侧依次设置第一范围部231、第一台阶部232、第二范围部236、第二台阶部235和第三范围部233。在该变形例中设置了两个台阶部(第一台阶部232和第二台阶部235),因此,与图6、11所示的情况相比,具有能够使由台阶部得到的阻力变成两倍的优点。在图12(a)中例示了设置两个台阶部232、235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台阶部。另外,在图12(a)中,例示了在全部的各范围部231、233、236厚度尺寸恒定的情况,但也可以与上述的图11(a)的情况相同地,使各范围部231、233、236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成为锥形形状。此外,图12(a)的上述的内容也能够适用于其它的中梳齿,即第二、第三中梳齿。
图12(b)表示与上述的图12(a)相关联的变形例的中梳齿(第一中梳齿230),在以沿X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也与图12(a)的以沿Y轴方向的方向观察的情况同样地,示出了设置两个台阶部(第一台阶部232和第二台阶部235)的形状,该情况也具有能够使由台阶部得到的阻力变成两倍的优点。此外,在图12(b)所示的情况下,上述的图12(a)中说明的事项也能够同样地适用。
图13(a)~(c)表示中梳齿的尖端高度的各种变形例。图13(a)表示梳齿组所包含的尖端高度不同的中梳齿的数量并非图6等所示的三根,而是四根的例子。即,图13(a)的例子中,在一个梳齿组中包含具有最低的位置的尖端20A的中梳齿、具有第三高的位置的尖端20B的中梳齿、具有第二高的位置的尖端20C的中梳齿和具有最高位置的尖端20D的中梳齿共计四根,将这样的梳齿组沿X轴方向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依次并排排列多个。通过像这样用尖端高度不同的共计四根中梳齿来构成梳齿组,从而能够使因尖端高度不同而产生的阻力感的差进一步分散,更容易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另外,图13(a)中,说明了以共计四根中梳齿来形成一个梳齿组的例子,但当然也可以以共计五根以上的中梳齿来形成一个梳齿组,像这样使构成梳齿组的尖端高度不同的中梳齿的根数增加,使阻力感的差进一步分散。此外,在图13(a)所示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上述图11、12等中说明的变形例。
图13(b)表示与图6等所示的情况相比,尖端高度不同的各中梳齿的排列顺序相反的变形例。即,图13(b)的例子中,在一个梳齿组中从图中左侧开始包含具有最高的位置的尖端20C的中梳齿、具有第二高的位置的尖端20B的中梳齿、具有最低的位置的尖端20A的中梳齿,将这样的梳齿组沿X轴方向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依次并排排列多个。通过这样的排列,在X轴方向上,能将设置有棒状的把持部的一侧和作为相反侧的梳子尖端侧的阻力全部加强,是优选的。即,梳子尖端侧(梳子主体的尖端侧)由于是远离把持部的一侧,所以通常使用者的把持力不易传递,通过按照图13(b)所示的排列顺序,梳子尖端侧的阻力变大,在实际的使用场合下,在梳子尖端侧也能良好地感到梳子整体的阻力感,在梳整出反梳毛时,在梳子整体上感到均匀的张力,在梳整出反梳毛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感觉。此外,在图13(b)所示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像上述的图13(a)中说明的那样用尖端高度不同的四根以上的中梳齿来构成梳齿组的例子,此外,也能够适用上述的图11、12等中说明的变形例。
图13(c)表示与图6等所示的情况相比,尖端高度不同的各中梳齿的排列顺序随机的变形例。即,图13(c)的例子中,虽然有具有最低的位置的尖端20A的中梳齿、具有第二高的位置的尖端20B的中梳齿和具有最高的位置的尖端20C的中梳齿,但这些各中梳齿所排列的顺序是随机(不规则)的。通过这样使尖端高度的排列顺序随机,从而毛发与各中梳齿的尖端20A、20B、20C接触所产生的阻力也随机,由此,具有使梳子整体得到的阻力感更均匀的优点。此外,在图13(c)所示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像上述的图13(a)中说明的那样使用尖端高度不同的四根以上的中梳齿的例子,此外,也能够适用上述图11、12等中说明的变形例。此外,在使中梳齿的构造(样式)简单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中梳齿的尖端高度相同,在该情况下,为了使外梳齿容易作为粗齿使用,优选使尖端高度与最低的位置的尖端20A或者第二高的位置的尖端20B对齐。
图14(a)~(c)基于与上述的图13(a)~(c)所示的中梳齿的尖端高度的各种变形例相同的想法,表示多个中梳齿的梳齿间的齿底部深度的各种变形例。图14(a)与图13(a)对应,表示使齿底部深度不同的各中梳齿间的齿底的数量为四个位置的例子。即,在图14(a)的例子中,形成有最深的位置的齿底29A、第二深的齿底29B、第三深的齿底29C和最浅的齿底29D,这样的各齿底的排列沿X轴方向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依次连续地排列。通过这样在四个位置不同的齿底部深度依次反复的结构,能够使各齿底29A~29D产生的张力进一步分散,容易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另外,在图14(a)中,当然也与图13(a)的情况同样地,在共计五个位置以上形成齿底部深度不同的齿底,此外,对于形成上述的各齿底的各梳齿也能够适用图11、12等中说明的变形例。
图14(b)基于与图13(b)相同的想法和理念,表示将齿底部深度不同的各齿底的顺序按照与图6所示的情况相反地排列的例子。由此,在图14(b)中,能够增大梳子尖端侧(梳子主体的尖端侧)的阻力,在实际的使用场合下,在梳子尖端侧也能够良好地感到梳子整体的阻力感,是优选的。此外,在图14(b)所示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像上述的图14(a)中说明的那样齿底部深度在四个位置以上不同的例子,此外,也能够适用上述的图11、12等中说明的变形例。
图14(c)基于与图13(c)相同的想法,表示齿底部深度不同的各齿底所排列的顺序随机的例子。由此,在图14(c)中,也使各齿底29A~29C产生的张力分散,容易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此外,在图14(c)所示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像上述的图14(a)中说明的那样齿底部深度在四个位置以上不同的例子,此外,也能够适用上述的图11、12等中说明的变形例。
此外,在上述的图14(a)~(c)所示的变形例等中,各齿底29A~29C的形状优选如图7所示那样使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凸的形状,但在使齿底所得到的张力分散的情况等之下,也可以使任意的齿底不是图7所示的形状,而是形成平坦的形状。这种使任意的齿底成为平坦的形状的方案在本发明的梳子整体中也能够适用,该情况下,在存在的多个齿底之中,以每多个当中一个的比例成为平坦的形状,这种方案在实现张力的分散化上是优选的。另外,在使中梳齿间的齿底的结构(样式)简单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各齿底部深度相同,在该情况下,从容易形成反梳毛的观点出发,优选使深度与第二深的齿底29B或者最深的29A对齐(这样的齿底形状的例子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图1等所示的梳子1)。
图15、16表示使梳齿的排列数与图3所示的情况不同的各例。图15(a)表示使梳齿的排列数为共计四列的梳子的变形例,在与梳子主体2′的一个侧面2c′相反侧的侧面2d′的一侧,将具有中梳齿20′的中梳齿部件10′新嵌入梳子主体2′,由此,从一个侧面2c′起向另一个侧面2d′,以外梳齿7、中梳齿20、外梳齿8、中梳齿20′共计四列来形成各梳齿的排列。在图15(a)所示的例子中,与图3所示的情况相比,追加了中梳齿20′的排列,具有能够使由上述中梳齿所得到的张力的程度加倍的优点。
图15(b)表示使梳齿的排列数为共计五列的梳子的变形例,与图15(a)所示的例子相比,在与梳子主体2″的一个侧面2c″相反侧的侧面2d″的一侧,进一步设置外梳齿9的排列。在这样的图15(b)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外梳齿7、8、9存在共计三列,所以具有使如图8所示那样毛发缠绕于各外梳齿7~9和中梳齿20、20′的阻力的程度增加的优点。此外,在设置四列以上梳齿的排列的情况下,外梳齿7(外梳齿8)的列和中梳齿20的列在Y轴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这在使图8所示的那样毛发缠绕的情况产生的这一点上是优选的。
图16(a)表示使梳齿的排列数为共计两列的梳子的变形例,与图3所示的情况相比,在与梳子主体102的一个侧面102c相反侧的侧面102d的一侧不设置外梳齿,而是配置着中梳齿部件10的中梳齿20。在图16(a)所示的例子中,与图3所示的情况相比,在能够使结构简单化的基础上,在一个侧面102c侧存在外梳齿7,因此,能够依然产生图8所示的那样毛发缠绕于各外梳齿和中梳齿并形成阻力的情况,并且,也能够应对将以一列存在的外梳齿7作为粗齿使用的用途。
图16(b)表示使梳齿的排列数为一列的梳子的变形例,与图3所示的情况相比,省略了位于梳子主体202的一个侧面202c的一侧的外梳齿和位于相反侧的侧面202d的一侧的外梳齿,成为只剩下中梳齿部件10的中梳齿20的结构。在该图16(b)所示的例子中,与图3所示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结构非常简单,所以具有容易将复杂的形状的中梳齿20与梳子主体52一体地成型的优点(合成树脂等的一体成型变得容易。当然,在图16(b)以外的例子中,合成树脂等的梳子整体的一体成型在技术上也是可能的)。此外,对于上述图15、16所示的中梳齿20(也包含图15(a)所示的中梳齿20′)中的任意个也能够适用上述的各变形例的结构。
图17表示外梳齿的变形例,表示使外梳齿107、108分别向中梳齿330的一方倾斜地突出设置的例子。通过这样使外梳齿107、108倾斜,从而中梳齿330和各外梳齿107、108的间隔与图7所示的情况相比变窄,容易增加中梳齿330与各外梳齿107、108的间隔中对于毛发的阻力感。此外,在图17中,作为中梳齿330,例示了使第一范围部331为锥形形状并且使比台阶部332靠下方的第二范围部333为笔直形状的例子,但也能够使用上述的其它的形状的中梳齿,另外,在图17中,示出了图7所示的齿底25(中央位置25a凸的齿底形状),但在如上述那样齿底的张力过强的情况下,也可以使齿底25的上表面为稍微平坦的形状。
图18表示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不具有如图1所示的棒状的把持部4的结构的梳子350的例子。即使在这种不具有把持部的梳子350,在从梳子主体352的两侧向Z轴方向突出设置的两端的梳子保护部355a、355b之间,也能够如图16(a)所示从梳子主体352突出设置一列中梳齿20,利用该一列中梳齿20,能够产生上述的各个优点。此外,中梳齿20可以成为如上述地设置于中梳齿部件10并安装于梳子主体352的结构,或者是与梳子主体352一体成型。此外,在图18所示的不具有把持部的梳子350中,也能够构成由上述的多个例子形成的梳齿,另外也能够适用上述的各种变形例。
图19表示中梳齿与外梳齿的长度的关系与图5所示的情况相反的变形例的梳子400。从梳子主体402的上表面402f突出设置的销状的多根外梳齿407(408)比从梳子主体402的尖端向Z轴方向突出的梳子保护部405a短。另一方面,设置于中梳齿部件410的多根中梳齿420(由中梳齿430、440、450构成)与图5、6等所示的各中梳齿20(中梳齿30、40、50)同样地形成有台阶部432、442、452,但各尖端与梳子保护部405a同等,与外梳齿407(408)相比全长更长。因此,各中梳齿20的尖端(例如图19中所示的中梳齿440的尖端440a)的尖端位置比外梳齿407的尖端407a高出高度尺寸H′。此外,中梳齿间的各齿底425、426、427与图5、6等所示的各齿底25、26、27相同。另外,图19示出了变形例的梳子400的一部分,在图19未示出的范围中,中梳齿420与外梳齿407(408)的关系也与图19所示的内容相同。
在这样的图19所示的变形例的梳子400中,由于中梳齿420与图5、6等所示的梳子1同样地形成有台阶部432、442、452和底部深度不同的齿底425、426、427,所以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此外,在对形成的反梳毛的表面梳顺并整理时,能够将比外梳齿407长的各中梳齿420的尖端作为密齿使用,一把梳子400具有能够进行反梳毛形成和反梳毛表面的梳顺(头发整理)这两者的优点。此外,反梳毛表面的梳顺(头发整理)只是对表面进行整理,所以该头发整理所使用的梳齿的尖端部分停留于极短的尺寸范围,因此,作为图19中所示的高度尺寸H′的数值例,考虑约1mm~10mm的范围,通常具有1mm~3mm左右就足以进行反梳毛表面的梳顺(头发整理)。
另外,从进行反梳毛表面的梳顺(头发整理)的观点出发,中梳齿420是各尖端优选为同一高度,因此,在上述的各变形例中,图13(a)~(c)所示的尖端高度以外的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图19所示的梳子400,另外,图19所示的变形例的结构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图18所示的不具有把持部的类型。
图20表示对于中梳齿与外梳齿的长度的关系,将图5所示的情况和图19所示的情况组合的结构的变形例的梳子500。即,在梳子500中,在被设置于梳子主体50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两侧的梳子保护部505a、505b包围的范围中,使靠近作为前端侧的梳子保护部505a的第一范围500a与图19所示的结构相同,并且使靠近作为把持部504侧的梳子保护部505b的第二范围500b与图5所示的结构相同。
具体来说,在梳子500的多根中梳齿之中,位于第一范围500a的中梳齿520成为与图19所示的中梳齿420相同的结构,与外梳齿507(508)相比形成的长,另一方面,位于第二范围500b的中梳齿620成为与图5所示的中梳齿20相同的结构,与外梳齿517(518)相比形成得短。此外,位于第一范围500a的外梳齿507(508)与图19所示的外梳齿407(408)同样地比梳子保护部505a形成得短,另一方面,位于第二范围500b的外梳齿517(518)与图5等所示的外梳齿7(8)同样地形成为与梳子保护部505a(505b)相等的长度。另外,第一范围500a的中梳齿520和第二范围500b的中梳齿620共同地设置于同一中梳齿部件510。变形例的梳子500的上述的位置以外是与图1等所示的梳子1相同的结构。
这样的图20所示的变形例的梳子500的第一范围500a是与图19相同的结构,所以能够将第一范围500a的中梳齿520的尖端部分作为密齿来用于反梳毛表面的梳顺(头发整理),另外,能够以第二范围500b的中梳齿620和外梳齿517(518)为中心高效率地形成具有均匀感的反梳毛,此外,能够将第二范围500b的外梳齿517(518)的尖端部分作为粗齿使用,从多样地使用一把梳子500的这一点上,变形例的梳子500具有优点。此外,在梳子500中,对于第一范围500a能够适用与图19中说明的情况相同的变形例,对于第二范围500b能够适用上述的各种变形例,另外,对于图18所示的不具有把持部的类型也能够适用图20所示变形例的结构。
工业实用性
在本发明中,进行了梳理毛发时在梳齿、梳齿间、齿底等容易产生阻力的改进,因此,在梳整反梳毛时能够得到良好的张力,容易高效地形成反梳毛,并且形成的反梳毛的均匀感良好且合适。
附图标记说明
1 梳子
2 梳子主体
4 把持部
7、8 外梳齿
10 中梳齿部件
11 基部
20 中梳齿
25 第一齿底
26 第二齿底
27 第三齿底
30 第一中梳齿
31 第一范围部
32 台阶部
33 第二范围部
40 第二中梳齿
50 第三中梳齿。
Claims (1)
1.一种梳子,所述梳子并排多列地排列有多根梳齿,所述多根梳齿从具有长边方向的梳子主体突出设置,所述梳子的特征在于,
排列成一列的所述梳齿在突出设置方向的中途形成台阶部,
所述梳齿的从尖端侧到所述台阶部的第一范围部与从所述台阶部到根部侧的第二范围部相比,在与所述梳齿的突出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小,
排列成与所述一列并排的其他列的所述梳齿不形成台阶部地从所述梳子主体的上表面突出设置,
排列成所述其他列的没有形成台阶部的各梳齿的间隔比排列成所述一列的形成有台阶部的各梳齿的间隔宽,
排列成所述一列的形成有台阶部的各梳齿之间的各齿底整体为山形状,比排列成所述其他列的没有形成台阶部的各梳齿突出设置的所述梳子主体的上表面高地突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4/051120 WO2015111138A1 (ja) | 2014-01-21 | 2014-01-21 | 櫛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13462A CN106413462A (zh) | 2017-02-15 |
CN106413462B true CN106413462B (zh) | 2019-12-06 |
Family
ID=5368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3734.0A Active CN106413462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梳子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338467A1 (zh) |
EP (1) | EP3097817B1 (zh) |
JP (1) | JP6007338B2 (zh) |
CN (1) | CN106413462B (zh) |
HK (1) | HK1228698A1 (zh) |
RU (1) | RU2639628C1 (zh) |
WO (1) | WO20151111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X2016015955A (es) | 2014-06-30 | 2017-04-10 | Tangle Teezer Ltd | Cepillo para el cabello. |
GB2559538B (en) * | 2016-10-13 | 2019-01-23 | Tangle Teezer Ltd | Backcombing brush |
USD825929S1 (en) * | 2017-06-20 | 2018-08-21 | Conair Corporation | Hair brush |
BE1024649B1 (fr) * | 2017-06-20 | 2018-05-15 | Laboratoire Puressentiel S.A. | Peigne anti-poux |
US11369178B2 (en) * | 2017-11-08 | 2022-06-28 | James Schalla | Lice comb system |
US20190246763A1 (en) * | 2018-02-12 | 2019-08-15 | Madison Reed, Inc. | Highlight Applicator |
EP3530139B1 (en) * | 2018-02-23 | 2020-10-07 | Kan Holding AS | Hairdressing apparatus |
TWI669084B (zh) * | 2018-09-17 | 2019-08-21 | 龍華科技大學 | 打薄梳結構 |
TWI660695B (zh) * | 2018-09-17 | 2019-06-01 | 龍華科技大學 | 挑染梳 |
JP6711970B1 (ja) * | 2018-11-15 | 2020-06-17 | 株式会社シザーストリート | 毛髪調整器 |
RU195778U1 (ru) * | 2019-10-04 | 2020-02-05 | Татьяна Викторовна Останкова | Отборочная расческа |
KR102106364B1 (ko) * | 2019-10-24 | 2020-05-04 | 서선민 | 그라데이션 백코밍 연출 가이드 책자 |
IT201900019798A1 (it) | 2019-10-25 | 2021-04-25 | D D A S R L | Attrezzo per la cotonatura dei capelli |
RU200784U1 (ru) * | 2020-09-08 | 2020-11-11 | Герасим Вагаршакович Ароян | Роликовая расческа |
US11490594B2 (en) | 2021-02-11 | 2022-11-08 | David R. Porter | Pet grooming tool with multiple pet engageable por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38603A (en) * | 1940-03-18 | 1941-04-15 | Garland D Runnels | Comb-brush |
US2275077A (en) * | 1941-10-08 | 1942-03-03 | Howard L Higgins | Barber's comb |
US2482928A (en) * | 1948-03-26 | 1949-09-27 | Neff Augusta | Needle hairbrush |
US2607064A (en) * | 1948-09-17 | 1952-08-19 | Owens Brush Company | Hair brushing and massaging implement |
US3133546A (en) * | 1961-05-24 | 1964-05-19 | Valden Company | Combination comb and brush |
GB1402551A (en) * | 1971-07-30 | 1975-08-13 | Tup Panama Sa | Grooming implement |
JPS4895892U (zh) * | 1972-02-18 | 1973-11-14 | ||
JPS493790U (zh) * | 1972-04-14 | 1974-01-12 | ||
JPS5065695U (zh) | 1973-10-13 | 1975-06-13 | ||
JPS5977907U (ja) * | 1982-11-19 | 1984-05-26 | 駒井 實 | 磁気体を帯有した頭髪用櫛 |
JPH0623048Y2 (ja) * | 1987-08-07 | 1994-06-1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誘電体共振器装置の取付構造 |
JPH03107399A (ja) | 1989-09-19 | 1991-05-07 | Toyo Densan Kk | 自動車用交流発電機構 |
US4917129A (en) * | 1988-05-06 | 1990-04-17 | Mebco Industries, Inc. | Tease comb/hair pick |
JPH03128007U (zh) * | 1989-07-31 | 1991-12-24 | ||
JPH03119191A (ja) | 1989-10-03 | 1991-05-21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苛性化装置 |
JPH03139095A (ja) | 1989-10-24 | 1991-06-13 | Onkyo Corp | スピーカキャビネット |
JP2584426Y2 (ja) * | 1993-03-03 | 1998-11-05 | 株式会社パークウェイ | 理美容用櫛 |
JPH078911A (ja) | 1993-06-23 | 1995-01-13 | Canon Inc | 振動子及び超音波モータ |
JP2601810Y2 (ja) * | 1993-07-12 | 1999-12-06 | 株式会社パジコ | 造形台に装着使用する芯材角度設定用部材 |
DE29509634U1 (de) * | 1995-06-13 | 1995-08-24 | New-York Hamburger Gummi-Waaren Co AG, 21079 Hamburg | Kamm |
JP3672649B2 (ja) | 1995-12-01 | 2005-07-20 | 有限会社スマイル | 二段分け用櫛 |
JPH10215943A (ja) | 1997-02-03 | 1998-08-18 | Fuakimosu Asahi:Kk | 理美容用櫛 |
FR2782614B1 (fr) * | 1998-09-01 | 2000-11-24 | Michel Laporte | DISPOSITIF POUR l'APPLICATION D'UN PRODUIT SUR DES CHEVEUX, NOTAMMENT D'UN PRODUIT COLORANT |
JP2001078826A (ja) | 1999-09-14 | 2001-03-27 | ▲吉▼田 及也 | 櫛 |
US7478639B2 (en) * | 2000-04-14 | 2009-01-20 | Barbara Stachowski | System for styling hair |
US6367483B1 (en) * | 2001-05-03 | 2002-04-09 | Huang-Wen Chen | Hairdye comb |
JP3107399U (ja) * | 2004-08-26 | 2005-02-03 | 均 岩井 | 櫛 |
FR2876255B1 (fr) * | 2004-10-12 | 2007-04-06 | Oreal | Dispositif pour l'application d'un produit capillaire |
US20080110471A1 (en) * | 2006-11-15 | 2008-05-15 | Goody Products, Inc. | Finishing Comb |
JP2012509692A (ja) * | 2008-11-13 | 2012-04-26 | ティーシーエムエス テック2, エルエルシー | ヘアケア剤の正確な堆積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201790183U (zh) * | 2010-09-03 | 2011-04-13 | 傅鸿辉 | 一种多排齿尖头梳 |
CN201899032U (zh) * | 2010-11-11 | 2011-07-20 | 石淼 | 一种百变梳子 |
-
2014
- 2014-01-21 WO PCT/JP2014/051120 patent/WO20151111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1-21 EP EP14879381.3A patent/EP3097817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1-21 CN CN201480073734.0A patent/CN106413462B/zh active Active
- 2014-01-21 RU RU2016133677A patent/RU2639628C1/ru active
- 2014-01-21 JP JP2015538171A patent/JP60073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1-21 US US15/110,727 patent/US2016033846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
- 2017-03-13 HK HK17102573.2A patent/HK1228698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RU2639628C1 (ru) | 2017-12-21 |
WO2015111138A1 (ja) | 2015-07-30 |
EP3097817A1 (en) | 2016-11-30 |
EP3097817A4 (en) | 2017-10-18 |
EP3097817B1 (en) | 2020-04-29 |
HK1228698A1 (zh) | 2018-01-05 |
CN106413462A (zh) | 2017-02-15 |
US20160338467A1 (en) | 2016-11-24 |
JP6007338B2 (ja) | 2016-10-12 |
JPWO2015111138A1 (ja) | 2017-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13462B (zh) | 梳子 | |
KR101478862B1 (ko) | 칫솔 | |
US8397336B2 (en) | Hairbrush | |
CA2593633C (en) | Attachment comb for a hair clipper | |
US5771904A (en) | Bristles for a hairbrush | |
US11197536B2 (en) | Backcombing brush | |
KR101254672B1 (ko) | 손가락 타입 헤어 브러시 | |
US5979463A (en) | Hair styling brush | |
JP4625537B2 (ja) | 櫛 | |
JP5232811B2 (ja) | 櫛 | |
JP7043132B2 (ja) | 毛染め用具 | |
KR200487321Y1 (ko) | 업스타일링용 빗 | |
JP4286366B2 (ja) | 毛染め用ブラシ | |
CN211833238U (zh) | 发刷 | |
CN213370470U (zh) | 一种带有梳齿倒牙及防滑纹的梳子 | |
JP6255460B1 (ja) | 櫛ブラシ | |
JP3106058U (ja) | 毛玉取り用ブラシ | |
JP3024973U (ja) | クリップコーム | |
KR950010144Y1 (ko) | 머리카락 조발용구 | |
JPH11299721A (ja) | 靴ブラ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86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