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7043B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7043B
CN106377043B CN201610885954.4A CN201610885954A CN106377043B CN 106377043 B CN106377043 B CN 106377043B CN 201610885954 A CN201610885954 A CN 201610885954A CN 106377043 B CN106377043 B CN 106377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lade
downstream
upstream
propelle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59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7043A (zh
Inventor
公文由衣
大冢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12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993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12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434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12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9933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7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7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7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7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22Helmets with hot air supply or ventilating means, e.g. electrically heated air current
    • A45D20/34Arrangements of the ventil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6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螺旋桨式风扇(50)的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其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下游部(67),其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靠下游侧;以及下游面(66),其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下游面(66)具有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80044547.5,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3/073123,申请日为2013年8月29日,发明名称为“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风装置,尤其是涉及使用驱动电机使螺旋桨式风扇旋转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开平05-088404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特开2010-125134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与吹风机有关的发明。吹风机等送风装置具备驱动电机和螺旋桨式风扇。螺旋桨式风扇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进行旋转,从而产生从吸入口朝向排出口流动的气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开平05-0884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1251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第1发明和第2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从吸入口与空气一起被吸入的毛发或者尘埃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送风装置。第3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的送风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基于第1发明的某一方面的送风装置,具备: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连续,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形状;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基于第1发明的其它方面的送风装置具备: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具有面状的形状;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的外缘连续,具有沿着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基于第2发明的某一方面的送风装置具备: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上游端部、上游面、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下游面以及下游部,上述上游端部形成在上述外表面的最上游侧的位置,当上述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述上游端部的方式形成旋转轴,上述上游面具有与上述上游端部连续的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上述叶片部具有: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当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前缘部的根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a,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叶片顶端部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b时,hb/ha的值是1.5以上,上述前缘部的根位于上述上游面上。
基于第2发明的另一方面的送风装置具备: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上述叶片部具有: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内壁部;以及凹部,其以从上述内壁部凹陷的方式设置,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上游侧。
基于第2发明的另一其它方面的送风装置具备: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于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上述叶片部具有: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第1内壁部;以及第2内壁部,其位于比上述第1内壁部靠上述下游侧,具有比上述第1内壁部窄的风路面积,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上述第2内壁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基于第3发明的送风装置具备: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于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上述送风装置还具备整流叶片,其配置于比上述螺旋桨式风扇靠上述下游侧,在上述上游侧具有上游缘部,上述叶片部具有: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和/或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第1发明和第2发明,能够获得能抑制从吸入口与空气一起被吸入的毛发或者尘埃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送风装置。根据第3发明,能够获得能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的送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比较例1的送风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将图1中的被II线包围的区域放大后示出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比较例1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比较例1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比较例1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比较例1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轮毂部的外表面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被吸入轮毂部的内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比较例1的变形例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轮毂部的外表面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被吸入轮毂部的内部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比较例1的另一变形例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轮毂部的外表面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被吸入轮毂部的内部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截面图。
图10是将图9中的被X线包围的区域放大后示出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轮毂部旋转时的状态的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3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4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5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6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7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8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9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0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1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2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2变形例的轮毂部的图。
图27是示意性地表示与实施方式1有关的实验例1所用的轮毂部的图。
图28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有关的实验例1的条件和结果的图,表示上游端部的内角和卷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
图29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有关的实验例1的条件和结果的图,表示h/(H+h)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
图30是示意性地表示与实施方式1有关的实验例2所用的轮毂部的图。
图31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有关的实验例2的条件和结果的图,表示h/(H+h)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
图32涉及与实施方式1有关的实验例2,是表示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为2根的情况下的上游端部的内角的值和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为2根的情况下的h/(H+h)的值的关系的图。
图33是表示比较例2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侧视图。
图34是表示比较例2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侧视图。
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7是表示与实施方式2有关的实验例3的条件和结果的图,表示hb/ha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
图38是局部地表示与实施方式2有关的实验例4所用的送风装置的图。
图39是表示与实施方式2有关的实验例4的条件和结果的图。
图40是表示比较例3的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俯视图。
图4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俯视图。
图4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3是局部地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2变形例的送风装置的图。
图44是局部地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3变形例的送风装置的图。
图4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表示螺旋桨式风扇没有安装于驱动电机的状态)。
图4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表示螺旋桨式风扇安装于驱动电机的状态)。
图47是将图46中的被XKVII线包围的区域放大后示出的俯视图。
图48是表示与实施方式3有关的实验例5的条件和结果的图。
图4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
图5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2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
图5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3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
图5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4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
图5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5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
图5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6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
图5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7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俯视图。
图5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8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5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9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5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0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5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6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2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6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3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6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4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6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5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6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6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的俯视图。
图6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截面图。
图66是将实施方式4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放大后示出的截面图。
图67是表示与实施方式4有关的实验例6的条件和结果的图。
图6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截面图。
图6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2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截面图。
图7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3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截面图。
图7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4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截面图。
图7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5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的截面图。
图7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6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7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7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7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8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7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9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7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0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7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7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2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8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3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图8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4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和整流叶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比较例1]
在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和各实验例之前,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比较例1。在本比较例的说明中,有时对同一部件和相当部件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不反复进行重复说明。
(送风装置100)
图1是表示本比较例的送风装置100的截面图。送风装置100具备主体部10和把持部20。把持部20是由使用者把持的部位。在把持部20的表面设有操作部23。把持部20的顶端21能转动地安装于主体部10。在把持部20的后端22设有电源线24。
主体部10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驱动电机30、螺旋桨式风扇50Z、整流叶片40Z以及加热器17。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分别具有大致筒状的形状。外壳体11具有入口开口13和出口开口14。入口开口13与出口开口14连通,在入口开口13和出口开口14之间形成风路。
作为风路形成构件的内壳体12配置在外壳体11的内部。内壳体12具有吸入口15和排出口16。在内壳体12配置在外壳体11的内部的状态下,吸入口15位于外壳体11的入口开口13侧,排出口16位于外壳体11的出口开口14侧。
驱动电机30、螺旋桨式风扇50Z以及整流叶片40Z设于内壳体12的内部。在整流叶片40Z的内侧设有电机支撑部44(参照图2)。驱动电机30被电机支撑部44支撑。驱动电机30以其输出轴31(参照图2)相对于主体部1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
螺旋桨式风扇50Z安装于驱动电机30。螺旋桨式风扇50Z配置在比驱动电机30靠吸入口15侧。螺旋桨式风扇50Z以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轴(参照图2的旋转轴80)相对于主体部1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驱动电机30通过电源线24被供应电力,由此使螺旋桨式风扇50Z旋转。
螺旋桨式风扇50Z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的旋转动力而绕旋转轴旋转,产生从上游侧的入口开口13和吸入口15朝向下游侧的排出口16和出口开口14流动的气流(空气流)。加热器17配置在比螺旋桨式风扇50Z靠出口开口14侧。
图2是将图1中的被II线包围的区域放大后示出的截面图。为了便于图示,图2的截面图图示为吸入口15位于纸面的上侧,排出口16位于纸面的下侧。如上所述,驱动电机30、螺旋桨式风扇50Z以及整流叶片40Z设于内壳体12的内部。在整流叶片40Z的内侧设有电机支撑部44。
电机支撑部44具有周壁44A、底壁44B以及孔44C。周壁44A具有圆筒状的形状。周壁44A的中心轴和内壳体12的中心轴位于大致同一直线上。底壁44B具有圆盘状的形状,以堵塞周壁44A的上游侧的端部的方式设置。孔44C设于底壁44B的中央。当驱动电机30嵌入周壁44A的内侧时,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从孔44C朝向上游侧探出。
整流叶片40Z配置于比螺旋桨式风扇50Z靠下游侧。整流叶片40Z包括板状部42。板状部42从电机支撑部44(周壁44A)的外表面朝向外方辐射状地延伸。为了不降低从吸入口15朝向排出口16流动的气流的流量,在周向隔开间隔配置板状部42。板状部42在上游侧具有上游缘部43。本比较例的上游缘部43具有平面状的形状,沿着与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
(螺旋桨式风扇50Z)
图3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Z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Z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Z利用例如AS(acrylonitrile-styrene)树脂等合成树脂一体地制作为树脂成型件。螺旋桨式风扇50Z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参照图2)的旋转动力而绕旋转轴80(参照图3)在箭头AR1方向旋转。
如图2~图4所示,螺旋桨式风扇50Z具备轮毂部60Z和7个叶片部70Z。本比较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Z具有旋转对称的形状。在此所说的旋转对称意味着当使螺旋桨式风扇50Z绕旋转轴80旋转时,按弧度为2π/n(n是正整数,在本比较例中为n=7)的旋转角度重复相同的图形的特性。螺旋桨式风扇50Z具有当使叶片部70Z中的一个绕旋转轴80以360/7=约51.4(°)的旋转角度旋转时,与和该叶片部70Z相邻的其它叶片部70Z重叠的特性。
(轮毂部60Z)
轮毂部60Z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的旋转动力,由此以假想的旋转轴80为中心向箭头AR1方向旋转。轮毂部60Z包括外表面61、内表面68以及轴承部69。轮毂部60Z作为整体具有旋转对称的形状,轮毂部60Z的外表面61作为整体具有半球状的形状。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形成上游端部62。当螺旋桨式风扇50Z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
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的外表面61的中途位置形成主流面63。主流面63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半球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在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的位置形成下游部67。下游部67位于主流面63的下游端。在俯视下游部67的情况下(参照图4),下游部67具有圆形的形状。
轮毂部60Z的内表面68形成在外表面61的内侧。轴承部69具有筒状的形状,设于内表面68的中央的位置。轴承部69是将螺旋桨式风扇50Z与驱动电机30(参照图2)的输出轴31(参照图2)连接的部位。
(叶片部70Z)
7个叶片部70Z设于轮毂部60Z的外表面61,具有从该外表面61朝向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出来的形状。7个叶片部70Z具有同一形状。7个叶片部70Z在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配置。
当7个叶片部70Z以旋转轴80为中心向箭头AR1方向旋转时,7个叶片部70Z与轮毂部60Z一体地旋转。7个叶片部70Z以旋转轴80为中心旋转,由此产生从吸入口15(参照图2)朝向排出口16(参照图2)流动的气流(从图3的上侧朝向下侧流动的气流)。
参照图3和图4,叶片部70Z具有:叶片顶端部71、前缘部72、根部73、后缘部74、叶片后端部75以及外周缘部76。叶片顶端部71位于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最顶端(前方侧)。前缘部72从叶片顶端部71延伸到轮毂部60Z的外表面61,形成旋转方向的叶片部70Z的前缘。本比较例的前缘部72以大致沿着与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的方式延伸(参照图3)。根部73形成在叶片部70Z和轮毂部60Z的外表面61之间(分界线)。
后缘部74从轮毂部60Z的外表面61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叶片部70Z的后缘。在从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本比较例的后缘部74沿着与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参照图3)。叶片后端部75形成在旋转半径方向的后缘部74的最外侧的端部(外侧端)。外周缘部76将叶片顶端部71和叶片后端部75连接,形成旋转半径方向的叶片部70Z的外周缘。
更具体地,叶片部70Z具有将叶片顶端部71设为顶端的镰刀状的形状。叶片部70Z具有随着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而前缘部72和后缘部74之间的沿着旋转方向的方向的宽度逐渐地变小的形状。换句话说,叶片部70Z具有随着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而前缘部72和后缘部74之间的沿着旋转方向的方向的宽度逐渐地变大的形状。
前缘部72位于叶片部70Z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前方侧,形成旋转方向的叶片部70Z的前缘。在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前缘部72以根部73中的旋转方向的前端部为起点,从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朝向同方向的外侧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如上所述,在从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本比较例的前缘部72以大致沿着与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的方式延伸(参照图3)。
叶片顶端部71位于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叶片部70Z的最顶端(前方侧),并且位于前缘部72的旋转半径方向的最外侧。叶片顶端部71是前缘部72和外周缘部76连接的部分,是在前缘部72和外周缘部76之间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部分。
后缘部74位于叶片部70Z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后方侧,形成旋转方向的叶片部70Z的后缘。在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后缘部74以根部73中的旋转方向的后端部为起点,从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朝向同方向的外侧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如上所述,在从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本比较例的后缘部74沿着与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参照图3)。
叶片后端部75位于后缘部74的旋转半径方向的最外侧。叶片后端部75是将后缘部74和外周缘部76连接的部分,是在后缘部74和外周缘部76之间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部分。在本比较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Z中,叶片顶端部71和叶片后端部75位于大致同一圆上。
外周缘部76设为沿着叶片部70Z的旋转方向(以旋转轴80为中心的周向)延伸并将叶片顶端部71和叶片后端部75之间连接。本比较例的外周缘部76作为整体在叶片顶端部71和叶片后端部75之间圆弧状地延伸。换句话说,在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Z的情况下),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和叶片顶端部71之间的尺寸与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和叶片后端部75之间的尺寸成为同一值。
叶片顶端部71、前缘部72、根部73、后缘部74、叶片后端部75以及外周缘部76形成叶片部70Z的周缘。在被该周缘包围的区域的内侧的整个区域中形成叶片部70Z的叶片面。叶片部70Z的叶片面具有前缘部72位于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后缘部74位于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形状。换句话说,叶片部70Z的叶片面以随着从前缘部72趋向后缘部74而从吸入口15(参照图2)侧朝向排出口16(图2参照)侧作为整体圆滑地弯曲的方式形成(参照图3)。
当螺旋桨式风扇50Z旋转时,在叶片部70Z的叶片面的排出口16侧的面中形成正压面,在该叶片面的吸入口15的面中形成负压面。当螺旋桨式风扇50Z旋转时,叶片部70Z的叶片面产生从吸入口15朝向排出口16流动的气流。当螺旋桨式风扇50Z旋转时,随着在叶片面上产生空气流动而产生在正压面相对地变大、在负压面相对地变小的压力分布。
图5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Z旋转时的状态的截面图。螺旋桨式风扇50Z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的旋转动力而向箭头AR1方向旋转,产生从吸入口15朝向排出口16流动的气流(参照箭头DR1)。如箭头DR1所示,来自吸入口15的气流一边沿着叶片部70Z的叶片面和轮毂部60Z的外表面61,一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
随着叶片部70Z旋转,在叶片部70Z的叶片顶端部71(参照图3和图4)的附近产生叶片顶端涡流(参照箭头DR3)。该叶片顶端涡流以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为顶端,以朝向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后方侧延伸的方式产生。
另一方面,当螺旋桨式风扇50Z旋转时,由于轮毂部60Z的内表面68,存在于轮毂部60Z的内部的空气也旋转。随着旋转而在存在于轮毂部60Z的内部的空气中产生离心力。由于产生了该离心力的空气和在轮毂部60Z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70Z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轮毂部60Z的下游部67的附近产生负压。在轮毂部60Z的下游部67的附近由于该负压的作用而产生涡流(参照箭头DR2)。
如箭头DR2所示,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箭头DR1)的一部分受到该涡流的作用而以轮毂部60Z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以朝向内表面68侧被吸入轮毂部60Z的内部的方式流动。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被吸入轮毂部60Z的内部的状态的图。如图6中的箭头DR4所示,轮毂部60Z的外表面61作为整体具有半球状的形状,由此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以轮毂部60Z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以被吸入轮毂部60Z的内部的方式流动。
当正在使用送风装置100(参照图1)时,有时毛发或者尘埃等异物从入口开口13(参照图1)与空气一起被吸入送风装置100的内部。毛发等异物随着箭头DR4(参照图6)所示的空气的气流被吸入轮毂部60Z的内部。在毛发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的情况下,不仅送风效率降低,毛发等异物有时也引起故障。
(轮毂部60ZA)
参照图7,也会在轮毂部60ZA中发生与上述相同的现象。轮毂部60ZA的外表面61作为整体具有圆柱面的形状。轮毂部60ZA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主流面63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位于轮毂部60ZA的最上游侧,具有面状的形状。主流面63与上游端部62的外缘连续,具有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下游部67位于主流面63的下游端。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由于轮毂部60ZA的内表面,存在于轮毂部60ZA的内部的空气也旋转。随着旋转而在存在于轮毂部60ZA的内部的空气中产生离心力。由于产生了该离心力的空气和在轮毂部60ZA的周围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轮毂部60ZA的下游部67的附近产生负压。在轮毂部60ZA的下游部67的附近由于该负压的作用而产生涡流。
如箭头DR4所示,轮毂部60ZA的外表面61作为整体具有圆柱面的形状,由此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以轮毂部60ZA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以被吸入轮毂部60ZA的内部的方式流动。毛发等异物随着箭头DR4所示的空气的气流被吸入轮毂部60ZA的内部,有时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
(轮毂部60ZB)
参照图8,在轮毂部60ZB中也会发生与上述相同的现象。轮毂部60ZB的外表面61作为整体具有圆锥面的形状。轮毂部60ZB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主流面63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位于轮毂部60ZB的最上游侧。主流面63与上游端部62连续,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下游部67位于主流面63的下游端。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由于轮毂部60ZB的内表面,存在于轮毂部60ZB的内部的空气也旋转。随着旋转在存在于轮毂部60ZB的内部的空气中产生离心力。由于产生了该离心力的空气和在轮毂部60ZB的周围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轮毂部60ZB的下游部67的附近产生负压。在轮毂部60ZB的下游部67的附近由于该负压的作用而产生涡流。
如箭头DR4所示,轮毂部60ZB的外表面61作为整体具有圆锥面的形状,由此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以轮毂部60ZB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以被吸入轮毂部60ZB的内部的方式流动。毛发等异物随着箭头DR4所示的空气的气流被吸入轮毂部60ZB的内部,有时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
[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和各实验例。在各实施方式和各实验例的说明中,在谈及个数和数量等的情况下,除了有特别记载的情况,本发明的范围未必一定限于该个数和该数量等。在各实施方式和各实验例的说明中,针对同一部件和相当部件附上同一附图标记,有时不反复进行重复说明。只要没有特别限制,从开始就预计将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构成和各实验例所示的构成适当地组合来使用。
[实施方式1]
(送风装置200)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200的截面图。送风装置200具备主体部10和把持部20。把持部20是由使用者把持的部位。在把持部20的表面设有操作部23。把持部20的顶端21能转动地安装于主体部10。在把持部20的后端22设有电源线24。
当使用送风装置200时,主体部10和把持部20作为整体形成大致T字状或者大致L字状的形状。当收纳送风装置200时,把持部20能转动到沿着主体部10的位置。把持部20被折叠,由此,送风装置200能容易地被收纳。
主体部10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驱动电机30、螺旋桨式风扇50、整流叶片40以及加热器17。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分别具有大致筒状的形状。外壳体11具有入口开口13和出口开口14。入口开口13与出口开口14连通,在入口开口13和出口开口14之间形成风路。
作为风路形成构件的内壳体12配置在外壳体11的内部。内壳体12具有吸入口15和排出口16。在内壳体12配置在外壳体11的内部的状态下,吸入口15位于外壳体11的入口开口13侧,排出口16位于外壳体11的出口开口14侧。
驱动电机30、螺旋桨式风扇50以及整流叶片40设于内壳体12的内部。在整流叶片40的内侧设有电机支撑部44(参照图10)。驱动电机30被电机支撑部44支撑。驱动电机30以其输出轴31(参照图10)相对于主体部1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
螺旋桨式风扇50安装于驱动电机30。螺旋桨式风扇50配置在比驱动电机30靠吸入口15侧。螺旋桨式风扇50以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轴(参照图10的旋转轴80)相对于主体部1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驱动电机30通过电源线24被供应电力,由此使螺旋桨式风扇50旋转。
螺旋桨式风扇50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的旋转动力而绕旋转轴旋转,产生从上游侧的入口开口13和吸入口15朝向下游侧的排出口16和出口开口14流动的气流(空气流)。加热器17配置于比螺旋桨式风扇50靠出口开口14侧。
加热器17的工作状态通过操作操作部23而被切换。当加热器17为接通状态时,从出口开口14吹出暖风。当加热器17为切断状态时,从出口开口14吹出冷风。加热器17的工作状态也可以包括接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被周期性切换的模式。从出口开口14吹出的风的温度发生经时变化,由此能用冷风使被加热的头皮紧绷,或者使被加热而蓬松的毛发紧绷,或者在毛发中形成角质层等。
图10是将图9中的被X线包围的区域放大后示出的截面图。为了便于图示,图10的截面图图示为吸入口15位于纸面的上侧,排出口16位于纸面的下侧。如上所述,驱动电机30、螺旋桨式风扇50以及整流叶片40设于内壳体12的内部。在整流叶片40的内侧设有电机支撑部44。
电机支撑部44具有周壁44A、底壁44B、孔44C以及环状壁46。周壁44A具有圆筒状的形状。周壁44A的中心轴和内壳体12的中心轴位于大致同一直线上。底壁44B具有圆盘状的形状,以堵塞周壁44A的上游侧的端部的方式设置。孔44C设于底壁44B的中央。当驱动电机30嵌入周壁44A的内侧时,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从孔44C朝向上游侧探出。环状壁46设于底壁44B的上游侧的面上,与输出轴31隔开间隔而包围输出轴31的周围。
整流叶片40配置于比螺旋桨式风扇50靠下游侧。整流叶片40包括板状部42。板状部42从电机支撑部44(周壁44A)的外表面朝向外方辐射状地延伸。为了不降低从吸入口15朝向排出口16流动的气流的流量,在周向隔开间隔配置板状部42。板状部42在上游侧具有上游缘部43。本实施方式的上游缘部43具有平面状的形状,沿着与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
(螺旋桨式风扇50)
图11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利用例如AS(acrylonitrile-styrene)树脂等合成树脂被一体地制作为树脂成型件。螺旋桨式风扇50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参照图10)的旋转动力而绕旋转轴80(参照图11)向箭头AR1方向旋转。
如图10~图12所示,螺旋桨式风扇50具备轮毂部60和3个叶片部70。本实施方式的螺旋桨式风扇50具有旋转对称的形状。在此所说的旋转对称意味着当使螺旋桨式风扇50绕旋转轴80旋转时,以弧度为2π/n(n是正整数,在本实施方式中n=3)的旋转角度重复相同的图形的特性。螺旋桨式风扇50具有当使叶片部70中的一个绕旋转轴80以360/3=120(°)的旋转角度旋转时,与和该叶片部70相邻的其它叶片部70重叠的特性。
螺旋桨式风扇50可以通过例如扭曲加工一片金属板来制作,也可以由具有曲面而形成的一体的薄壁状物来制作。在这种情况下,该螺旋桨式风扇也可以为使3个叶片部70与另外成形的轮毂部60接合的结构。螺旋桨式风扇50可以具备3个以外的多个叶片部70,也可以仅具备1个叶片部70。在螺旋桨式风扇50仅具备1个叶片部70的情况下,在相对于旋转轴80与叶片部70相反的一侧设有作为平衡器的铅坠即可。
(轮毂部60)
轮毂部60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的旋转动力,由此以假想的旋转轴80为中心向箭头AR1方向旋转。轮毂部60包括外表面61、内表面68以及轴承部69。轮毂部60作为整体具有旋转对称的形状。
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50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在此所说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意味着沿着上游面64的旋转轴80的方向的截面形状是包括大致直线的面的形状。大致圆锥面也包括上游面64中的靠上游端部62的部分和/或上游面64中的靠下游端65的部分适当地弯曲的情况。上游面64的形状,如果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则作为其整体可以以弯曲的方式形成,在“大致圆锥面”中既包括使圆锥面向接近轴线的方向弯曲的形状,也包括使圆锥面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弯曲的形状。
换句话说,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可以以从上游面64朝向下游面66弯曲的方式形成,也可以以从上游面64朝向下游面66折曲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是,上游面64的形状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半球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在俯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情况下(参照图12),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具有圆形的形状。下游部67(参照图11)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实施方式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外表面61也可以在下游部67的更下游侧具有其它部位。
下游面66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实施方式的下游面66作为整体具有圆柱面的形状,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轮毂部60的内表面68形成在外表面61的内侧。轴承部69具有筒状的形状,设于内表面68的中央的位置。轴承部69是将螺旋桨式风扇50与驱动电机30(参照图10)的输出轴31(参照图10)连接的部位。
如图10所示,当螺旋桨式风扇50安装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时,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电机支撑部44的底壁44B和输出轴31位于比轮毂部60的最下游侧的部分(下游部67)靠上游侧。换句话说,电机支撑部44的靠底壁44B的部分、底壁44B以及输出轴31以被轮毂部60的内表面68覆盖的方式配置。
(叶片部70)
3个叶片部70设于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具有从该外表面61朝向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出来的形状。3个叶片部70具有同一形状。3个叶片部70在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配置。
当3个叶片部70以旋转轴80为中心向箭头AR1方向旋转时,3个叶片部70与轮毂部60一体地旋转。3个叶片部70以旋转轴80为中心旋转,由此产生从吸入口15(参照图10)朝向排出口16(参照图10)流动的气流(从图11的上侧朝向下侧流动的气流)。
参照图11和图12,叶片部70具有叶片顶端部71、前缘部72、根部73、后缘部74、叶片后端部75以及外周缘部76。叶片顶端部71位于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最顶端(前方侧)。前缘部72从叶片顶端部71延伸到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形成旋转方向的叶片部70的前缘。本实施方式的前缘部72随着从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延伸(参照图11)。根部73形成在叶片部70和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之间(分界线)。
后缘部74从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螺旋桨式风扇50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叶片部70的后缘。本实施方式的后缘部74随着从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稍微前方侧延伸(参照图11)。叶片后端部75形成于旋转半径方向的后缘部74的最外侧的端部(外侧端)。外周缘部76将叶片顶端部71和叶片后端部75连接,形成旋转半径方向的叶片部70的外周缘。
更具体地,叶片部70具有以将叶片顶端部71设为顶端的镰刀状的尖的形状。叶片部70具有随着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其前缘部72和后缘部74之间的沿着旋转方向的方向的宽度比较急剧地变小的形状。换句话说,叶片部70具有随着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其前缘部72和后缘部74之间的沿着旋转方向的方向的宽度比较急剧地变大的形状。
前缘部72位于叶片部70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前方侧,形成旋转方向的叶片部70的前缘。在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前缘部72以根部73中的旋转方向的前端部为起点,随着从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延伸。在从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前缘部72以根部73中的旋转方向的前端部为起点,随着从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而朝向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延伸(参照图11)。
叶片顶端部71位于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叶片部70的最顶端(前方侧),并且位于前缘部72的旋转半径方向的最外侧。叶片顶端部71是将前缘部72和外周缘部76连接的部分,是在前缘部72和外周缘部76之间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部分。
后缘部74位于叶片部70的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后方侧,形成旋转方向的叶片部70的后缘。在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后缘部74以根部73中的旋转方向的后端部为起点从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朝向同方向的外侧延伸。在从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后缘部74以根部73中的旋转方向的后端部为起点,随着从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而朝向气流的流动方向的稍微上游侧延伸(参照图11)。
叶片后端部75位于后缘部74的旋转半径方向的最外侧。叶片后端部75是将后缘部74和外周缘部76连接的部分,是在后缘部74和外周缘部76之间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部分。
外周缘部76沿着叶片部70的旋转方向(以旋转轴80为中心的周向)延伸,以将叶片顶端部71和叶片后端部75之间连接的方式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外周缘部76作为整体在叶片顶端部71和叶片后端部75之间大致圆弧状地延伸。在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的情况下),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和叶片顶端部71之间的尺寸比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和叶片后端部75之间的尺寸小。
叶片顶端部71、前缘部72、根部73、后缘部74、叶片后端部75以及外周缘部76形成叶片部70的周缘。在被该周缘包围的区域的内侧的整个区域中形成叶片部70的叶片面。叶片部70的叶片面具有前缘部72位于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后缘部74位于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形状。换句话说,叶片部70的叶片面以随着从前缘部72趋向后缘部74而从吸入口15(参照图10)侧朝向排出口16(参照图10)侧作为整体圆滑地弯曲的方式形成(参照图11)。
当螺旋桨式风扇50旋转时,在叶片部70的叶片面的排出口16侧的面中形成正压面,在该叶片面的吸入口15的面中形成负压面。当螺旋桨式风扇50旋转时,叶片部70的叶片面产生从吸入口15朝向排出口16流动的气流。当螺旋桨式风扇50旋转时,随着在叶片面上产生空气流动,而产生在正压面相对地变大、在负压面相对地变小的压力分布。
(作用和效果)
图13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旋转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轮毂部60旋转时的状态的图。参照图13和图14,螺旋桨式风扇50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参照图10)的旋转动力而向箭头AR1方向旋转,产生从吸入口15(参照图10)朝向排出口16(参照图10)流动的气流(参照箭头DR5)。如箭头DR5所示,来自吸入口15的气流一边沿着叶片部70的叶片面和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一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
在轮毂部60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70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另一方面,在轮毂部60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70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受到来自外表面61的离心力的作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70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参照箭头DR5)。
随着空气向箭头DR5方向流动,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如用箭头DR6所示的涡流。该涡流的一部分从向箭头DR5方向流动的空气分离,分离的该一部分空气由于受到来自外表面61的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朝向内表面68侧而被吸入轮毂部60的内部的方式流动。
当正在使用送风装置200(参照图9)时,有时毛发或者尘埃等异物与空气一起从入口开口13(参照图9)被吸入送风装置200的内部。在从入口开口13(参照图9)被吸入的毛发是生长着的头发的情况下,该毛发不会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而是在此处停滞。该毛发能通过被向上游侧拉拽而从送风装置200的内部简单地取出。
在从入口开口13(参照图9)被吸入的毛发是脱落的头发等的情况下,毛发等异物随着箭头DR5(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的空气的气流原样流向下游侧。几乎不存在毛发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200(参照图1),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如上所述(参照图10),当螺旋桨式风扇50安装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时,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电机支撑部44的底壁44B和输出轴31位于比轮毂部60的最下游侧的部分(下游部67)靠上游侧。换句话说,靠近电机支撑部44的底壁44B的部分、底壁44B以及输出轴31以被轮毂部60的内表面68覆盖的方式配置。更进一步抑制毛发等异物缠绕于输出轴31。
(第1变形例)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的轮毂部60A的图。轮毂部60A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A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作为整体具有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径的方式延伸。
换句话说,轮毂部60A的包括下游面66的部位的外观形状具有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缩径的大致圆锥台的形状。圆锥台的形状是指将圆锥用与底面平行的平面一分为二而得到的立体形状中的、非圆锥的方的立体形状。在此所说的大致圆锥台的形状不仅意味着其侧面的形状(下游面66的形状)包括大致直线的面的形状,还包括下游面66中的靠下游端65的部分和/或下游面66中的靠下游部67的部分适当地弯曲的情况。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的形状如果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径的方式延伸,则作为其整体也可以以弯曲的方式形成,“大致圆锥台的形状”既包括使下游面66向接近旋转轴的方向弯曲的形状,也包括使下游面66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弯曲的形状。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来自吸入口的气流如箭头DR5所示流动。在轮毂部60A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A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参照箭头DR5)。
随着空气向箭头DR5方向流动,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A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如箭头DR6所示的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A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A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A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A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2变形例)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的轮毂部60B1的图。轮毂部60B1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B1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第1下游面66A和第2下游面66B。第1下游面66A在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延伸。第2下游面66B具有与第1下游面66A连续的圆柱面的形状,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作为整个下游面66,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一边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折曲一边延伸。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B1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B1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B1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B1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B1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B1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B1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3变形例)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3变形例的轮毂部60B2的图。轮毂部60B2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半球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B2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与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径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B2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B2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在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B2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B2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B2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B2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B2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4变形例)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4变形例的轮毂部60B3的图。轮毂部60B3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半球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B3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第1下游面66A和第2下游面66B。第1下游面66A在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延伸。第2下游面66B具有与第1下游面66A连续的圆柱面的形状,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作为整个下游面66,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一边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折曲一边延伸。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B3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B3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B3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B3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B3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B3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B3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5变形例)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5变形例的轮毂部60B4的图。轮毂部60B4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半球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B4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以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圆弧状地延伸。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向内侧凹陷的圆弧状的形状。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B4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B4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B4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B4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B4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B4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B4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6变形例)
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6变形例的轮毂部60C的图。轮毂部60C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半球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C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第1下游面66A和第2下游面66B。第1下游面66A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圆弧状地延伸。本变形例的第1下游面66A具有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成为向外侧凸的圆弧状的形状。第2下游面66B以第1下游面66A的下游端为起点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在其更下游侧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圆弧状地延伸。本变形例的第2下游面66B的下游侧的部分具有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成为向外侧凸的圆弧状的形状。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C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C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C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C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C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C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C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7变形例)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7变形例的轮毂部60D1的图。轮毂部60D1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具有面状的形状。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中心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D1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第1下游面66A和第2下游面66B。第1下游面66A在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延伸。第2下游面66B具有与第1下游面66A连续的圆柱面的形状,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作为整个下游面66,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一边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折曲一边延伸。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D1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D1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D1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D1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D1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D1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D1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8变形例)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8变形例的轮毂部60D2的图。轮毂部60D2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具有面状的形状。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中心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D2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圆弧状地延伸。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成为向外侧凸的圆弧状的形状。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D2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D2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D2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D2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D2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D2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D2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9变形例)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9变形例的轮毂部60D3的图。轮毂部60D3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具有面状的形状。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中心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D3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圆弧状地延伸。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成为向内侧凹的圆弧状的形状。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D3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D3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D3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D3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D3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D3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D3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10变形例)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0变形例的轮毂部60E1的图。轮毂部60E1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具有面状的形状。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中心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连续的大致圆柱面的形状,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E1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与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径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E1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E1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E1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E1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E1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E1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E1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11变形例)
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1变形例的轮毂部60E2的图。轮毂部60E2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具有面状的形状。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中心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连续的大致圆柱面的形状,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E2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第1下游面66A和第2下游面66B。第1下游面66A在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延伸。第2下游面66B具有与第1下游面66A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径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作为整个下游面66,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一边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折曲一边延伸。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E2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E2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E2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E2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E2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E2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E2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第12变形例)
图2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2变形例的轮毂部60E3的图。轮毂部60E3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具有面状的形状。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中心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的外缘62T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径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变形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E3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变形例的下游面66具有第1下游面66A和第2下游面66B。第1下游面66A在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延伸。第2下游面66B具有与第1下游面66A连续的圆柱面的形状,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作为整个下游面66,随着趋向下游部67而一边朝向比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折曲一边延伸。
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在轮毂部60E3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上游侧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上游面64的方式流动,在下游侧不会以沿着外表面61的下游面66的方式流动,而在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的附近从外表面61剥离。在轮毂部60E3的周围的没有设置叶片部的空间内流动的空气在下游侧的比外表面61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流动。
在该空气的气流和轮毂部60E3的下游面66之间产生涡流。该涡流的大部分在比轮毂部60E3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的位置产生。该涡流不会以轮毂部60E3的下游部67为中心折返,不会以被吸入轮毂部60E3的内部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轮毂部60E3的情况下,既不会降低送风效率,又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毛发等异物导致故障。
[实验例1]
参照图27~图29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1(图9~图14)有关的实验例1及其结果。在本实验例中,使用了如图27所示的轮毂部60F。轮毂部60F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轮毂部60(参照图14)大致相同的形状。具体地,轮毂部60F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
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未图示)。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实验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F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实验例的下游面66具有与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连续的圆柱面的形状,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
轮毂部60F的上游端部62具有内角θ1。轮毂部60F的上游面64在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尺寸H。轮毂部60F的下游面66在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尺寸h。轮毂部60F的下游面66具有外径D1。在本实验例中,内角θ1和高度尺寸H被当做变量值(参照图28和图29)。高度尺寸h和外径D1被当做固定值。高度尺寸h的值是10mm,外径D1的值是40mm。
使上游端部62的内角θ1从0°到170°变化,与此相伴地使上游面64的高度尺寸H也变化。准备具备有不同的内角θ1的多种轮毂部60F的螺旋桨式风扇,将该螺旋桨式风扇与驱动电机一起配置在筒状的壳体内。一边使螺旋桨式风扇旋转,一边使1000根毛发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分别按每一螺旋桨式风扇重复5次使1000根毛发流动的作业,算出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平均值。
图28中的线L1表示内角θ1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图28的横轴表示轮毂部60F的上游端部62的内角θ1。图28的纵轴表示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平均值。该平均值是重复5次使1000根毛发流动的作业时的平均值。
如线L1所示,可知随着使内角θ1的值从10°起变大,毛发的卷绕急剧地变少。可知当内角θ1为50°以上时,几乎不发生毛发的卷绕。因此,可知轮毂部60F的上游端部62的内角θ1是50°以上为佳。
图29中的线L2表示h/(H+h)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图29的横轴表示用(高度尺寸H+高度尺寸h)除下游面66的高度尺寸h而得到的值。该高度尺寸H是当使上游端部62的内角θ1从0°到170°变化时得到的上游面64的高度尺寸H。h/(H+h)的值是在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上的下游面66的高度尺寸h在轮毂部60F的整个高度(H+h)中所占的比例。图29的纵轴表示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平均值。该平均值是重复5次使1000根毛发流动的作业时的平均值。
如线L2所示,可知随着使h/(H+h)的值从0.05起变大,毛发的卷绕急剧地变少。可知当h/(H+h)为0.2以上时,几乎不发生毛发的卷绕。因此,可知h/(H+h)的值为0.2(=1/5)以上为佳。换句话说,可知下游面66的高度尺寸h在轮毂部60F的整个高度(H+h)中所占的比例为1/5以上为佳。
此外,在内角θ1的值不到50°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某种程度地确保下游面66的高度尺寸h来抑制毛发的卷绕。即使在下游面66的高度尺寸h不到整体的高度的1/5的情况下,如果具有内角θ1为某种程度的值而使气流从外表面61剥离的形状,则也能抑制毛发的卷绕。因此,内角θ1的特征和h/(H+h)的特征也可以相对于轮毂部60F独立地应用。
[实验例2]
参照图30和图31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1(图9~图14)有关的实验例2及其结果。在本实验例中,使用了如图30所示的轮毂部60G。轮毂部60G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轮毂部60(参照图14)大致相同的形状。具体地,轮毂部60G的外表面61包括上游端部62、上游面64、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下游面66以及下游部67。
上游端部62形成在外表面61的最上游侧(顶点)的位置。当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以经过上游端部62的方式形成旋转轴80(未图示)。上游面64具有与上游端部62连续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以随着趋向下游侧而朝向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径的方式延伸。
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形成在上游面64的最下游侧的位置。下游部67位于比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更靠下游侧。本实验例的下游部67位于作为整个外表面61的最下游侧。轮毂部60G的下游面66也以将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和下游部67连接的方式形成。本实验例的下游面66具有与上游面64的下游端65连续的圆柱面的形状,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延伸。
轮毂部60G的上游端部62具有内角θ2。轮毂部60G的上游面64在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尺寸H。轮毂部60G的下游面66在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尺寸h。轮毂部60G的下游面66具有外径D2。在本实验例中,内角θ2的值设定为150°、98°以及60°3种(参照图31)。外径D2的值是40mm(固定值)。
当内角θ2的值是150°时,高度尺寸H的值是5.36mm。当内角θ2的值是98°时,高度尺寸H的值是17.39mm。当内角θ2的值是60°时,高度尺寸H的值是34.64mm。高度尺寸h被当作变量值(参照图31)。
准备具备有150°、98°以及60°的内角θ2的3种轮毂部60G的螺旋桨式风扇,将该螺旋桨式风扇与驱动电机一起配置在筒状的壳体内。一边使螺旋桨式风扇旋转,一边使1000根毛发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分别针对每一螺旋桨式风扇,重复5次使1000根毛发流动的作业,算出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平均值。
图31中的线L3表示当内角θ2的值是150°时h/(H+h)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图31中的线L4表示当内角θ2的值是98°时h/(H+h)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图31中的线L5表示当内角θ2的值是60°时h/(H+h)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图29的横轴表示用(高度尺寸H+高度尺寸h)除下游面66的高度尺寸h而得到的值。图31的纵轴表示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平均值。该平均值是重复5次使1000根毛发流动的作业时的平均值。
如线L3~L5所示,可知随着使h/(H+h)的值从0.05起变大,毛发的卷绕急剧地变少。可知当h/(H+h)是0.2以上时,几乎不发生毛发的卷绕。因此,可知h/(H+h)的值是0.2(=1/5)以上为佳。换句话说,可知下游面66的高度尺寸h在轮毂部60G的整个高度(H+h)中所占的比例是1/5以上为佳。
另一方面,如线L3~L5所示,可知随着使h/(H+h)的值进一步变大,毛发的缠绕根数稍微增加。参照线L3,当内角θ2的值是150°时,如果h/(H+h)的值超过0.88,则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以上。参照线L4,当内角θ2的值是98°时,如果h/(H+h)的值超过0.63,则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以上。参照线L5,当内角θ2的值是60°时,如果h/(H+h)的值超过0.37,则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以上。
图32是表示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的情况下的内角θ2的值和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的情况下的h/(H+h)的值的关系的图。如图32所示,可知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的情况下的内角θ2的值和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的情况下的h/(H+h)的值大致线形地变化。图32中的线L6是表示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的情况下的内角θ2的值和毛发的缠绕根数的平均值是2根的情况下的h/(H+h)的值的关系的近似直线。该近似曲线用「h/(H+h)=0.0501×内角θ2max+0.0056」的式子表示,其决定系数是0.989。
因此,可知下游面66的高度尺寸h在轮毂部60G的整个高度(H+h)中所占的比例是1/5以上为佳,在希望更进一步抑制毛发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卷绕的情况下,为了用「h/(H+h)=0.0501×内角θ2max+0.0056」的式子表示的关系成立,更优选设定内角θ2的最大值。
[比较例2]
(螺旋桨式风扇50Z1)
参照图33说明本比较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Z1。螺旋桨式风扇50Z1包括轮毂部60Z1和叶片部70Z1。螺旋桨式风扇50Z1具有与上述比较例1的螺旋桨式风扇50Z(参照图3和图5)大致相同的形状。
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螺旋桨式风扇50Z1的叶片部70Z1具有高度尺寸haz和高度尺寸hbz。高度尺寸haz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是叶片部70Z1的最下游侧的位置(在叶片部70Z1中是后缘部74的位置)和前缘部72的根72H的位置之间的尺寸。高度尺寸hbz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是叶片部70Z1的最下游侧的位置和叶片顶端部71的位置之间的尺寸。
如在上述比较例1的说明中也已描述的,本比较例的前缘部72以大致沿着与螺旋桨式风扇50Z1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的方式延伸。在叶片部70Z1中,hbz/haz的值是1.05。
图34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Z1旋转时的状态的截面图。螺旋桨式风扇50Z1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的旋转动力而向箭头AR1方向旋转,产生从吸入口15朝向排出口16流动的气流(参照箭头DR1)。如箭头DR1所示,来自吸入口15的气流一边沿着叶片部70Z1的叶片面和轮毂部60Z1的外表面61一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
如在上述比较例1的说明中也已描述的,随着叶片部70Z1旋转,在叶片部70Z1的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产生叶片顶端涡流(参照箭头DR3)。该叶片顶端涡流以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为顶端,以朝向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后方侧延伸的方式产生。
叶片部70Z1的叶片顶端部71的位置接近叶片部70Z1的下游端(后缘部74)的位置(与后述的实施方式2的情况相比变近)。因此,在螺旋桨式风扇50Z1中,用箭头DR3表示的叶片顶端涡流的产生位置和在用箭头DR2表示的叶片部70Z1的下游端(后缘部74)的附近产生的涡流的产生位置之间的距离变短。
在螺旋桨式风扇50Z1中,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能朝向排出口16顺畅地流动的风路的宽度W10变窄,相对于内壳体12的内壁面的空气的入射角θ10也变大。在此所说的入射角θ10是指当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与内壳体12的内壁面接触时,在该空气的流动方向和内壳体1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角度。
当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与内壳体12的内壁面接触时,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气流与内壳体12的内壁面碰撞而被弹回。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随着被弹回的来自外侧的气流以进一步进入内侧的方式流动。因此,在使用具备叶片部70Z1的螺旋桨式风扇50Z1的情况下,难以抑制毛发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
[实施方式2]
(螺旋桨式风扇50H)
参照图3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螺旋桨式风扇50H。螺旋桨式风扇50H包括轮毂部60H和叶片部70H。螺旋桨式风扇50H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50(参照图11)大致相同的形状。
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螺旋桨式风扇50H的叶片部70H具有高度尺寸ha和高度尺寸hb。高度尺寸ha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是叶片部70H的最下游侧的位置(在叶片部70H中是后缘部74的根)和前缘部72的根72H的位置之间的尺寸。高度尺寸hb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是叶片部70H的最下游侧的位置和叶片顶端部71的位置之间的尺寸。
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也已描述的,在从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H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H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前缘部72以根部73中的旋转方向的前端部为起点,随着从轮毂部60的外表面61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而朝向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延伸。在叶片部70H中,hb/ha的值是2.20。
图36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H旋转时的状态的截面图。螺旋桨式风扇50H受到来自驱动电机30的旋转动力而向箭头AR1方向旋转,产生从吸入口15朝向排出口16流动的气流(参照箭头DR1)。如箭头DR1所示,来自吸入口15的气流一边沿着叶片部70H的叶片面和轮毂部60H的外表面61,一边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动。
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也已描述的,随着叶片部70H旋转,在叶片部70H的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产生叶片顶端涡流(参照箭头DR3)。该叶片顶端涡流以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为顶端,以朝向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后方侧延伸的方式产生。
与上述比较例2的情况相比,叶片部70H的叶片顶端部71的位置远离叶片部70H的下游端的位置。因此,在螺旋桨式风扇50H中,用箭头DR3表示的叶片顶端涡流的产生位置和在用箭头DR6表示的叶片部70H的下游端(后缘部74)的附近产生的涡流的产生位置之间的距离变长。
在螺旋桨式风扇50H中,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能朝向排出口16顺畅地流动的风路的宽度W11与上述宽度W10(参照图34)相比变宽,相对于内壳体12的内壁面的空气的入射角θ11也与上述入射角θ10(参照图34)相比变小。在此所说的入射角θ11是指当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与内壳体12的内壁面接触时,形成在该空气的流动方向和内壳体12的内壁面之间的角度。
当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与内壳体12的内壁面接触时,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气流即使与内壳体12的内壁面接触也几乎不会弹回。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也不会进入内侧,与内壳体12的内壁面接触的空气原样朝向下游侧流动。因此,在使用具备叶片部70H的螺旋桨式风扇50H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抑制毛发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
[实验例3]
参照图37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2(图35和图36)有关的实验例3及其结果。在本实验例中,将高度尺寸ha的值设定为15mm,使高度尺寸hb的值从15mm到35mm变化。准备具备有不同的hb/ha的值的多种轮毂部60H(参照图35)的螺旋桨式风扇,将该螺旋桨式风扇与驱动电机一起配置在筒状的壳体内。一边使螺旋桨式风扇旋转,一边使1000根毛发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分别针对每一螺旋桨式风扇,重复5次使1000根毛发流动的作业,算出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平均值。
图37中的线L10表示hb/ha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图37的横轴表示轮毂部60H的hb/ha的值。图37的纵轴表示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平均值。该平均值是重复5次使1000根毛发流动的作业时的平均值。
如用线L10所示的,可知随着使hb/ha的值从1.0起变大,毛发的卷绕急剧地变少。可知当hb/ha的值是1.5以上时,几乎不发生毛发的卷绕。因此,可知轮毂部60H的hb/ha的值是1.5以上为佳。
[实验例4]
参照图38和图39,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2(图35和图36)有关的实验例4及其结果。在本实验例中,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使形成在叶片部70H和整流叶片40之间的最小间隙CL(最窄间隙)的值从0.5mm到9.5mm变化。
准备具有不同的最小间隙CL的值的多种螺旋桨式风扇,将该螺旋桨式风扇与驱动电机一起配置在筒状的壳体内。一边使螺旋桨式风扇旋转,一边使1000根毛发从上游侧流向下游侧。分别针对每一螺旋桨式风扇,重复5次使1000根毛发流动的作业,算出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平均值。另一方面,一边使螺旋桨式风扇旋转,一边在筒状的壳体的下游侧也测定了风量。
图39中的线L20表示最小间隙CL的值和缠绕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毛发根数的关系。图39中的线L21表示最小间隙CL的值和在筒状的壳体的下游侧测定的风量的关系。参照线L20和线L21,可知当最小间隙CL的值比约3mm大时,同一转速时的风量减少,毛发的卷绕数量也增加。当最小间隙CL的值为3mm以下(例如2.27mm)时,可知既不会降低同一转速时的风量,又能更进一步抑制毛发的卷绕数量。
[比较例3]
(螺旋桨式风扇50Z2)
图40是表示与上述实施方式2(参照图35)有关的比较例3的螺旋桨式风扇50Z2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Z2包括轮毂部60Z2和叶片部70Z2。螺旋桨式风扇50Z2具有与上述比较例1的螺旋桨式风扇50Z(参照图4)大致相同的形状。
如在上述比较例1的说明中也已描述的,本比较例的叶片顶端部71和叶片后端部75位于大致同一圆C10上。外周缘部76沿着叶片部70Z2的旋转方向(以旋转轴80为中心的周向)圆弧状地延伸。在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Z2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Z2的情况下),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和叶片顶端部71之间的尺寸与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和叶片后端部75之间的尺寸成为同一值。
在螺旋桨式风扇50Z2已静止的状态下,叶片部70Z2的叶片顶端部71位于圆C10上。另一方面,在螺旋桨式风扇50Z2正在旋转的状态下,较大的力(惯性力)作用于叶片部70Z2的叶片顶端部71侧的叶片面。叶片部70Z2的叶片顶端部71侧的叶片面以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变宽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在螺旋桨式风扇50Z2包括树脂成型件的情况下,弹性变形量更进一步变大。为了避免叶片顶端部71与内壳体12的内壁干扰,需要增大内壳体12的内径。
(第1变形例)
图4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2(参照图35)的第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J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J包括轮毂部60J和叶片部70J。如上所述,轮毂部60H(图35参照)的hb/ha的值是1.5以上为佳。根据该构成,几乎不发生毛发的卷绕。另一方面,当增大hb/ha的值时,在螺旋桨式风扇正在旋转的状态下,叶片部的叶片面的弹性变形量也变大。
如图41所示,本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J的外周缘部76具有随着趋向叶片顶端部71而从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延伸的形状。在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J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J的情况下),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和叶片顶端部71之间的尺寸R1成为比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和叶片后端部75之间的尺寸R2小的值。
参照图42,在螺旋桨式风扇50J已静止的状态下,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不位于圆C10上,位于比圆C10靠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参照图42中的单点划线)。另一方面,在螺旋桨式风扇50J正在旋转的状态下,较大的力(惯性力)作用于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侧的叶片面。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侧的叶片面以随着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而变宽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参照箭头DR10)。在螺旋桨式风扇50J包括树脂成型件的情况下,弹性变形量更进一步变大。
在本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J中,叶片顶端部71预先位于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即使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侧的叶片面以随着趋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变宽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也能抑制与内壳体12的内壁干扰。预先设计螺旋桨式风扇50J的叶片部70J即可,以使当螺旋桨式风扇50J以规定的转速旋转时,外周缘部76的靠叶片顶端部71的部分一边大致沿着圆周方向(圆C10)一边旋转。根据该构成,在叶片部70J不与内壳体12的内壁干扰的范围内能得到高的送风效率。
(第2变形例)
图43是局部地表示上述实施方式2(参照图35和图36)的第2变形例的送风装置的截面图。本变形例的送风装置具备内壳体12A(风路形成构件)。内壳体12A具有:内壁部12A1;以及凹部12W,其以朝向螺旋桨式风扇50J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从内壁部12A1凹陷的方式设置。凹部12W具有环状的形状,内壳体12A内的风路在凹部12W中变宽,在内壁部12A1中变窄。
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凹部12W的最下游侧的部分12W1位于比轮毂部60J的最下游侧的部分(在轮毂部60J中的下游部67)靠上游侧。在图43中,为了方便,使用线LL1表示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的轮毂部60J的下游部67的位置。
另一方面,将形成在叶片部70J的叶片面的靠叶片顶端部71的部分的切线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假想地延长,由此得到延长线LL2。在本变形例的内壳体12A中,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凹部12W的最下游侧的部分12W1位于比延长线LL2靠下游侧(排出口16侧)。而且,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凹部12W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W2位于比延长线LL2靠上游侧(吸入口15侧)。
随着叶片部70J旋转,在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产生叶片顶端涡流(参照箭头DR3)。该叶片顶端涡流以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为顶端,以朝向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后方侧延伸的方式产生。在内壳体12内的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设置风路变宽的部分(凹部12W),由此,叶片顶端涡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进入凹部12W内,并与在内壳体12中没有设置凹部12W的情况相比在靠凹部12W的部分产生。
在本变形例的送风装置中,也是用箭头DR3表示的叶片顶端涡流的产生位置和在用箭头DR6表示的叶片部70J的下游端(后缘部74)的附近产生的涡流的产生位置之间的距离与上述比较例2(参照图34)的情况相比变长。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能朝向排出口16顺畅地流动的风路的宽度与比较例2的宽度W10(参照图34)相比变宽,相对于内壳体12A的内壁面的空气的入射角也与比较例2的入射角θ10(参照图34)相比变小。
当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与内壳体12A的内壁面接触时,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气流即使与内壳体12A的内壁面接触也几乎不会弹回。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也不会进入内侧,与内壳体12A的内壁面接触的空气原样朝向下游侧流动。因此,在本变形例的送风装置中,也能有效地抑制毛发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
在本变形例的内壳体12A中,凹部12W的最下游侧的部分12W1位于比轮毂部60J的最下游侧的部分(在轮毂部60J中为下游部67)靠上游侧,凹部12W的最下游侧的部分12W1位于比延长线LL2靠下游侧(排出口16侧),而且,凹部12W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W2位于比延长线LL2靠上游侧(吸入口15侧)。也可以不限于该构成,如下所示构成本变形例的内壳体12A。
即,也可以构成本变形例的内壳体12A,以使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凹部12W的最下游侧的部分12W1位于比轮毂部60J的最下游侧的部分(在轮毂部60J中为下游部67)靠上游侧,且凹部12W的最下游侧的部分12W1位于比螺旋桨式风扇50J的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靠下游侧(排出口16侧),而且,凹部12W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W2位于比螺旋桨式风扇50J的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靠上游侧(吸入口15侧)。
即使是具有这种构成的内壳体12A,当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与内壳体12A的内壁面接触时,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气流即使与内壳体12A的内壁面接触也几乎不会弹回。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也不会进入内侧,与内壳体12A的内壁面接触的空气原样朝向下游侧流动。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毛发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
(第3变形例)
图44是局部地表示上述实施方式2(参照图35和图36)的第3变形例的送风装置的截面图。本变形例的送风装置具备内壳体12B(风路形成构件)。内壳体12B具有第1内壁部12B1和第2内壁部12B2。第2内壁部12B2位于比第1内壁部12B1靠下游侧(排出口16侧),具有比第1内壁部12B1窄的风路面积。在第1内壁部12B1和第2内壁部12B2之间形成台阶,内壳体12B内的风路在第1内壁部12B1中变宽,在第2内壁部12B2中变窄。
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第2内壁部12B2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BB位于比轮毂部60J的最下游侧的部分(在轮毂部60J中是下游部67)靠上游侧。在图44中,为了方便,使用线LL1表示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的轮毂部60J的下游部67的位置。
另一方面,将形成在叶片部70J的叶片面的靠叶片顶端部71的部分的切线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假想地延长,由此得到延长线LL2。在本变形例的内壳体12B中,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第2内壁部12B2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BB位于比延长线LL2靠下游侧(排出口16侧)。
随着叶片部70J旋转,在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产生叶片顶端涡流(参照箭头DR3)。该叶片顶端涡流以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为顶端,以朝向旋转方向(箭头AR1方向)的后方侧延伸的方式产生。在内壳体12内的叶片顶端部71的附近设置风路变宽的部分(第1内壁部12B1和第2内壁部12B2之间的台阶),由此,叶片顶端涡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进入第1内壁部12B1和第2内壁部12B2之间的台阶内,与在内壳体12中没有设置台阶的情况相比在靠第1内壁部12B1的部分产生。
在本变形例的送风装置中,也是用箭头DR3表示的叶片顶端涡流的产生位置和在用箭头DR6表示的叶片部70J的下游端(后缘部74)的附近产生的涡流的产生位置之间的距离与上述比较例2(参照图34)的情况相比变长。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能朝向排出口16顺畅地流动的风路的宽度与比较例2的宽度W10(参照图34)相比变宽,相对于内壳体12B的内壁面的空气的入射角也与比较例2的入射角θ10(参照图34)相比变小。
当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与内壳体12B的内壁面接触时,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气流即使与内壳体12B的内壁面接触,也几乎不会弹回。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也不会进入内侧,与内壳体12B的内壁面接触的空气原样朝向下游侧流动。因此,在本变形例的送风装置中,也能有效地抑制毛发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
在本变形例的内壳体12B中,第2内壁部12B2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BB位于比轮毂部60J的最下游侧的部分(在轮毂部60J中是下游部67)靠上游侧,且第2内壁部12B2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BB位于比延长线LL2靠下游侧(排出口16侧)。也可以不限于该构成,如下所示构成本变形例的内壳体12B。
即,也可以构成本变形例的内壳体12B,以使在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上,第2内壁部12B2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BB位于比轮毂部60J的最下游侧的部分(在轮毂部60J中是下游部67)靠上游侧,且第2内壁部12B2的最上游侧的部分12BB位于比螺旋桨式风扇50J的叶片部70J的叶片顶端部71靠下游侧(排出口16侧)。
即使是具有这种构成的内壳体12B,当来自吸入口15的空气与内壳体12B的内壁面接触时,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气流即使与内壳体12B的内壁面接触也几乎不会弹回。沿着外表面61流动的空气也不会进入内侧,与内壳体12B的内壁面接触的空气原样朝向下游侧流动。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毛发等异物缠绕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31。
[实施方式3]
图4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螺旋桨式风扇50K和整流叶片40K的俯视图。在图45中,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K的轴承部69安装于驱动电机30(未图示)的输出轴31时的状态。图46是表示螺旋桨式风扇50K安装于驱动电机30(未图示)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7是将图46中的被XKVII线包围的区域放大后示出的俯视图。
(螺旋桨式风扇50K)
参照图45~图47,螺旋桨式风扇50K包括轮毂部60K和叶片部70K,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50(参照图12)大致相同的形状。螺旋桨式风扇50K如图45中的箭头DR50所示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31。
如图45和图47所示,在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情况下),形成有基准线LA和假想直线LB(第3假想直线)。基准线LA是在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旋转半径方向上,将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中的最内侧的部分79和旋转轴80(上游端部62)连接从而假想地得到的直线。
假想直线LB是在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旋转半径方向上的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中的最内侧的部分79和在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旋转半径方向上的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中的最外侧的部分(叶片后端部75)连接从而假想地得到的直线。在基准线LA和假想直线LB之间形成角度θA。
(整流叶片40K)
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使用5个整流叶片40K。整流叶片40K的板状部42从电机支撑部44的外表面朝向外方辐射状地延伸。5个板状部42为了不降低从吸入口朝向排出口流动的气流的流量而在周向隔开间隔配置。板状部42在上游侧具有上游缘部43。本实施方式的上游缘部43具有平面状的形状,沿着与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旋转轴80(未图示)垂直的方向延伸。
如图45和图47所示,在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整流叶片40K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整流叶片40K的情况下),形成基准线LC和假想直线LD(第4假想直线)。基准线LC是在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旋转半径方向上,将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中的最内侧的部分47和旋转轴80(输出轴31)连接从而假想地得到的直线。
假想直线LD是将在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旋转半径方向上的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中的最内侧的部分47、和在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旋转半径方向上的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中的最外侧的部分48连接从而假想地得到的直线。在基准线LC和假想直线LD之间形成角度θB。
参照图47,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角度θA的值是43°,角度θB的值是-13°。当假想直线LB、LD以朝向比基准线LA、LC靠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方式伸出时,角度θA、θB成为正的值。当假想直线LB、LD以朝向比基准线LA、LC靠旋转方向的后方侧伸出时,角度θA、θB成为负的值。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当将角度θA和角度θB的差设为θC时,角度差θC=43-(-13)=56(°)。
假设设为角度差θC=0°。在这种情况下,沿着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形成的假想直线LB和沿着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形成的假想直线LD具有相互朝向同一方向延伸的形状。在使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K的情况下),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大部分或者完全重叠。
在使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俯视它们的情况下,在它们完全重叠的情况下,螺旋桨式风扇50K旋转时产生的噪音变大。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角度差θC=56°,因此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K产生噪音。
[实验例5]
参照图48,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3(图45~图47)有关的实验例5及其结果。在本实验例中,在将形成在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的角度θA(参照图47)的值固定的状态下,使形成在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的角度θB(参照图47)的值变化。图48是表示此时得到的角度差θC和噪音的关系的图。如上所述,角度差θC是指角度θA和角度θB的差。在本实验例中,使角度θB(参照图47)的值变化,由此,使角度差θC的值从0°到120°变化。
图48中的线L30表示在形成于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朝向比形成于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情况下(如图47所示的壳体)的角度差θC和噪音的关系。图48中的线L31表示在形成于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朝向比形成于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情况下的角度差θC和噪音的关系。
参照线L30和线L31,可知随着使角度差θC的值从0°起变大,噪音急剧地变小。可知当角度差θC的值是10°以上且90°以下时,大幅度地抑制噪音的产生。因此,可知角度差θC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与形成于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为佳。
其原因是,可考虑当气流在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之间流动时,在该气流中不易产生紊乱,该气流能一边沿着整流叶片40K一边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当叶片部70K的后缘部74经过与整流叶片40K的上游缘部43相对的部分时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此外,得到如下结果:在角度差θC的值为130°以上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K的长度变得更长,叶片部70K与整流叶片40K重叠的时间增加,噪音的降低效果稍微变小。
(第1变形例)
图4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L1和整流叶片40L1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L1具有轮毂部60L1和叶片部70L1。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L1的情况下,叶片部70L1的后缘部74具有大致直线状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叶片部70L1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B。
在俯视整流叶片40L1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L1的上游缘部43沿着旋转半径方向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L1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D。整流叶片40L1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D)朝向比叶片部70L1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C的值、换句话说,形成在整流叶片40L1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与形成在叶片部70L1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L1产生噪音。
(第2变形例)
图5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2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L2和整流叶片40L2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L2具有轮毂部60L2和叶片部70L2。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L2的情况下,叶片部70L2的后缘部74具有大致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周侧(内壳体12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叶片部70L2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B。
在俯视整流叶片40L2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L2的上游缘部43具有大致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周侧(内壳体12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L2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D。整流叶片40L2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D)朝向比叶片部70L2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C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L2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与形成于叶片部70L2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L2产生噪音。
(第3变形例)
图5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3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L3和整流叶片40L3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L3具有轮毂部60L3和叶片部70L3。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L3的情况下,叶片部70L3的后缘部74具有大致直线状的形状,沿着旋转半径方向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叶片部70L3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B。
在俯视整流叶片40L3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L3的上游缘部43具有圆弧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周侧(内壳体12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L3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D。整流叶片40L3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D)朝向比叶片部70L3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C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L3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与形成于叶片部70L3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L3产生噪音。
(第4变形例)
图5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4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L4和整流叶片40L4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L4具有轮毂部60L4和叶片部70L4。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L4的情况下,叶片部70L4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旋转半径方向的一部分以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凹陷的方式形成。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叶片部70L4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B。
在俯视整流叶片40L4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L4的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周侧(内壳体12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L4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D。整流叶片40L4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D)朝向比叶片部70L4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C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L4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与形成于叶片部70L4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L4产生噪音。
(第5变形例)
图5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5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L5和整流叶片40L5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L5具有轮毂部60L5和叶片部70L5。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L5的情况下,叶片部70L5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旋转半径方向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叶片部70L5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B。
在俯视整流叶片40L5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L5的上游缘部43具有曲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周侧(内壳体12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L5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D。整流叶片40L5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D)朝向比叶片部70L5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C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L5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与形成于叶片部70L5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由此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L5产生噪音。
(第6变形例)
图5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6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L6和整流叶片40L6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L6具有轮毂部60L6和叶片部70L6。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L6的情况下,叶片部70L6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旋转半径方向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叶片部70L6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B。
在俯视整流叶片40L6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L6的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周侧(内壳体12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L6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D。整流叶片40L6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D)朝向比叶片部70L6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C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L6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与形成于叶片部70L6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L6产生噪音。
(第7变形例)
图5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7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L7和整流叶片40L7的俯视图。螺旋桨式风扇50L7具有轮毂部60L7和叶片部70L7。在俯视螺旋桨式风扇50L7的情况下,叶片部70L7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旋转半径方向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叶片部70L7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B。
在俯视整流叶片40L7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L7的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周侧(内壳体12侧)而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3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L7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D。整流叶片40L7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D)朝向比叶片部70L7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B)靠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C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L7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D与形成于叶片部70L7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B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L7产生噪音。
(第8变形例)
图5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8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1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1的情况下,叶片部70M1的后缘部74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凸状地弯曲。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
叶片部70M1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9变形例)
图5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9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2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2的情况下,叶片部70M2的后缘部74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凹状地弯曲。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
叶片部70M2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0变形例)
图5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0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3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3的情况下,叶片部70M3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旋转半径方向的一部分以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凹陷的方式形成。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
叶片部70M3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1变形例)
图5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4的情况下,叶片部70M4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旋转半径方向的一部分以朝向旋转半径方向的后方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凸状地弯曲。
叶片部70M4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2变形例)
图6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2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5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5的情况下,叶片部70M5的后缘部74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凸状地弯曲。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凸状地弯曲。
叶片部70M5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3变形例)
图6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3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6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6的情况下,叶片部70M6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旋转半径方向延伸。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凸状地弯曲。
叶片部70M6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4变形例)
图6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4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7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7的情况下,叶片部70M7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旋转半径方向延伸。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凹状地弯曲。
叶片部70M7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5变形例)
图6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5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8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8的情况下,叶片部70M8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旋转半径方向的一部分以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凹陷的方式形成。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
叶片部70M8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6变形例)
图6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16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M9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俯视图。在俯视叶片部70M9的情况下,叶片部70M9的后缘部74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凹状地弯曲。在俯视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凹状地弯曲。
叶片部70M9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43分别具有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气流也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实施方式4]
图6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螺旋桨式风扇50N和整流叶片40N的截面图。图66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螺旋桨式风扇50N和整流叶片40N放大后示出的截面图。
(螺旋桨式风扇50N)
参照图65和图66,螺旋桨式风扇50N包括轮毂部60N和叶片部70N,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螺旋桨式风扇50(参照图10)大致相同的形状。
如图66所示,在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垂直的方向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情况下),形成基准线LP和假想直线LQ(第1假想直线)。基准线LP是经过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中的最内侧的部分79、且在与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直线。
假想直线LQ是将在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旋转半径方向上的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中的最内侧的部分79、和在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旋转半径方向上的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中的最外侧的部分(叶片后端部75)连接从而假想地得到的直线。在基准线LP和假想直线LQ之间形成角度θP。
(整流叶片40N)
如图66所示,在从与旋转轴80(未图示)垂直的方向观看整流叶片40N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N的情况下),形成基准线LR和假想直线LS(第2假想直线)。基准线LR是经过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旋转半径方向的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中的最内侧的部分47、且在与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的直线。
假想直线LS是将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旋转半径方向上的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中的最内侧的部分47、和螺旋桨式风扇50N的旋转半径方向上的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中的最外侧的部分48连接从而假想地得到的直线。在基准线LR和假想直线LS之间形成角度θQ(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角度θQ=0°)。
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角度θP的值是23°,角度θQ的值是0°。当假想直线LQ、LS以朝向比基准线LP、LR靠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吸入口15侧)的方式伸出时,角度θP、θQ成为正的值。当假想直线LQ、LS以朝向比基准线LP、LR靠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排出口16侧)的方式伸出时,角度θP、θQ成为负的值。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当将角度θP与角度θQ的差设为θT时,角度差θT=23-0=23(°)。
假设角度差θT=0°。在这种情况下,沿着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形成的假想直线LQ和沿着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形成的假想直线LS存在平行的关系,具有朝向相互同一方向延伸的形状。当在使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N)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参照图65中的箭头AR2),在它们之间没有形成间隙。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角度差θT=23°。当在使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N)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参照图65中的箭头AR2),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S(参照图6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中,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N产生噪音。
[实验例6]
参照图67,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4(图65和图66)有关的实验例6及其结果。在本实验例中,在将形成于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的角度θP(参照图66)的值固定的状态下,使形成于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的角度θQ(在图66中未图示。参照图69~图71)的值变化。图67是表示此时得到的角度差θT和噪音的关系的图。如上所述,角度差θT是指角度θP和角度θQ的差。在叶片部70N和整流叶片40N之间的间隙的最窄的部分设为固定值2.27mm。
图67中的线L40表示形成于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S朝向比形成于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Q靠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情况下(如图70和图72所示的壳体)的角度差θT和噪音的关系。图67中的线L41表示形成于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S朝向比形成于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Q靠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情况下(如图66、图68、图69以及图71所示的壳体)的角度差θT和噪音的关系。
参照线L40和线L41,可知随着使角度差θT的值从0°起变大,噪音急剧地变小。可知当角度差θT的值是10°以上且80°以下时,大幅度地抑制噪音的产生。因此,可知角度差θT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S与形成于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Q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80°以下为佳。
其原因是,可考虑当气流在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之间流动时,在该气流中不易产生紊乱,该气流能一边沿着整流叶片40N一边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当经过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与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相对的部分时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
此外,在整流叶片40N的上游缘部43不与旋转轴80垂直、而以叶片部70N的后缘部74大幅地倾斜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还可考虑角度差θT的值是90°以上的壳体。制作这种形状几乎是困难的,即使制作,在角度差θT的值超过80°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整流叶片40N与叶片部70N的距离较大地分开的部分,因此得到无法回收涡流成分而发生损失,且噪音的降低效果稍微变小的结果。
(第1变形例)
图6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P和整流叶片40P的截面图。螺旋桨式风扇50P具有轮毂部60P和叶片部70P。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P的情况下,叶片部70P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以随着趋向外侧而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叶片部70P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Q。
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P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P的上游缘部43沿着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P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S。整流叶片40P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S)朝向比叶片部70P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Q)靠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P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P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P)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T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P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S与形成于叶片部70P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Q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8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P产生噪音。
(第2变形例)
图6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2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Q和整流叶片40Q的截面图。螺旋桨式风扇50Q具有轮毂部60Q和叶片部70Q。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Q的情况下,叶片部70Q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叶片部70Q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Q。
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Q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Q的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侧而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Q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S。整流叶片40Q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S)朝向比叶片部70Q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Q)靠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Q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Q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Q)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T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Q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S与形成于叶片部70Q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Q所成的角度也是10°以上且8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Q产生噪音。
(第3变形例)
图7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3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R和整流叶片40R的截面图。螺旋桨式风扇50R具有轮毂部60R和叶片部70R。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R的情况下,叶片部70R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叶片部70R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Q。
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R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R的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侧而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R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S。整流叶片40R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S)朝向比叶片部70R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Q)靠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R的后缘部74与整流叶片40R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R)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T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R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S与形成于叶片部70R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Q所成的角度也是10°以上且8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R产生噪音。
(第4变形例)
图7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4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S和整流叶片40S的截面图。螺旋桨式风扇50S具有轮毂部60S和叶片部70S。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S的情况下,叶片部70S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侧而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叶片部70S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Q。
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S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S的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侧而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S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S。整流叶片40S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S)朝向比叶片部70S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Q)靠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S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S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S)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T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S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S与形成于叶片部70S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Q所成的角度也是10°以上且8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S产生噪音。
(第5变形例)
图7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5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50T和整流叶片40T的截面图。螺旋桨式风扇50T具有轮毂部60T和叶片部70T。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T的情况下,叶片部70T的后缘部74具有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延伸的曲线状的形状,以随着趋向外侧而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凹陷的方式形成。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叶片部70T的后缘部74形成假想直线LQ。
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T的情况下,整流叶片40T的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随着趋向外侧而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延伸。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地在整流叶片40T的上游缘部43形成假想直线LS。整流叶片40T的上游缘部43(假想直线LS)朝向比叶片部70T的后缘部74(假想直线LQ)靠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T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T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50T)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角度差θT的值、换句话说,形成于整流叶片40T的上游缘部43的假想直线LS与形成于叶片部70T的后缘部74的假想直线LQ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80°以下,由此,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50T产生噪音。
(第6变形例)
图7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6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1和整流叶片40U1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1的情况下,叶片部70U1的后缘部74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凸状地弯曲。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1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延伸。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1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1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7变形例)
图7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7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2和整流叶片40U2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2的情况下,叶片部70U2的后缘部74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凹状地弯曲。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2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2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2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8变形例)
图75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8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3和整流叶片40U3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3的情况下,叶片部70U3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以随着趋向外侧而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旋转半径方向的一部分以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凹陷的方式形成。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3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3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3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9变形例)
图7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9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4和整流叶片40U4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4的情况下,叶片部70U4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旋转半径方向的一部分以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4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凸状地弯曲。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4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4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0变形例)
图77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0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5和整流叶片40U5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5的情况下,叶片部70U5的后缘部74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凸状地弯曲。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5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凸状地弯曲。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5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5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1变形例)
图78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1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6和整流叶片40U6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6的情况下,叶片部70U6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延伸。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6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凸状地弯曲。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6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6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2变形例)
图79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2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7和整流叶片40U7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7的情况下,叶片部70U7的后缘部74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着与旋转轴80正交的方向延伸。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7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凹状地弯曲。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7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7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3变形例)
图80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3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8和整流叶片40U8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8的情况下,叶片部70U8的后缘部74具有曲线状的形状,旋转半径方向的一部分以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凹陷的方式形成。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8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直线状的形状。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8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8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第14变形例)
图8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的第14变形例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9和整流叶片40U9的侧视图。在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部70U9的情况下,叶片部70U9的后缘部74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凹状地弯曲。在从侧面观看整流叶片40U9的情况下,上游缘部43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凹状地弯曲。
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当在使叶片部70U9的后缘部74和整流叶片40U9的上游缘部43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旋转轴80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换句话说,一边从侧面观看螺旋桨式风扇)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旋转轴80平行的方向(箭头AR2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也形成间隙S。气流能朝向下游侧顺畅地流动,因此,不易产生所谓的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其它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送风装置所用的螺旋桨式风扇和整流叶片也可以仅具备上述实施方式3(包括各变形例)的特征,也可以仅具备上述实施方式4(包括各变形例)的特征,也可以具备它们双方的特征。在送风装置具备实施方式3、4双方的特征的情况下,能更进一步降低噪音的产生。
当将螺旋桨式风扇所用的叶片部的片数设为M,将整流叶片的片数设为N时,M和N均是素数,2M±1=N或者2N±1=M的关系成立即可。例如当叶片部的片数M是3片时,整流叶片的片数N是7片即可。作为其它组合,可举出7片和13片、3片和5片、5片和11片等。在该关系成立的情况下,更不易产生峰值音,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从螺旋桨式风扇产生噪音。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送风装置也可以在主体部10(参照图9)的内部具备离子发生部。使离子加入由螺旋桨式风扇送出的风,由此,能对毛发和头皮带来湿润或者光泽等。而且,也可以构成为利用离子抑制静电的发生、减小对头发的损伤。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送风装置也可以具备发光部。在这种情况下,发光部具有:LED(发光二极管)等光源,其配置在主体部10(参照图9)内;以及导光构件,其由对光源的光进行导光的丙烯酸等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该发光部能用作作为吹风机的送风装置的工作模式的显示单元。例如,在使用加热器吹出暖风的状态下为红色,在不使用加热器而吹出冷风的状态下为绿色,在离子释放部工作而释放离子的状态下为蓝色等根据工作状态来改变颜色。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多个与各色对应的光源,控制电路控制这些多个光源的发光。也可以利用控制电路使光源闪烁,或者控制其闪烁间隔,或者改变发光强度,还可以与各种工作模式对应起来设定这些发光方式。
[附记]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如下所示地进行概括。
(附记1)
一种送风装置,具备:
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
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
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
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
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
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连续,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形状;
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
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
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2)
一种送风装置,具备:
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
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
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
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
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具有面状的形状;
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的外缘连续,具有沿着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
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
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3)
在附记1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上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附记4)
在附记3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上游端部的内角是50°以上。
(附记5)
在附记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将上述上游面的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的高度尺寸设为H,将上述下游面的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的高度尺寸设为h时,h/(H+h)的值是1/5以上。
(附记6)
在附记1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上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附记7)
在附记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以从上述上游面朝向上述下游面弯曲的方式形成。
(附记8)
在附记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以从上述上游面朝向上述下游面折曲的方式形成。
(附记9)
在附记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叶片部具有:
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
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
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
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当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前缘部的根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a,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叶片顶端部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b时,hb/ha的值是1.5以上。
(附记10)
在附记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叶片部具有:
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
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
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
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
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
内壁部;以及
凹部,其以从上述内壁部凹陷的方式设置,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上游侧。
(附记11)
在附记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叶片部具有:
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
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
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
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
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
第1内壁部;以及
第2内壁部,其位于比上述第1内壁部靠上述下游侧,具有比上述第1内壁部窄的风路面积,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第2内壁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附记12)
在附记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外周缘部具有随着趋向上述叶片顶端部而从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13)
在附记12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上述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上述叶片部中的靠上述叶片顶端部的部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发生弹性变形,上述外周缘部的靠上述叶片顶端部的部分以大致沿着圆周方向的方式旋转。
(附记14)
在附记10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还具备整流叶片,其配置在比上述螺旋桨式风扇靠上述下游侧,在上述上游侧具有上游缘部,
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和/或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附记15)
在附记14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1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2假想直线,
上述第1假想直线与上述第2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80°以下。
(附记16)
在附记14或者15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3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4假想直线,
上述第3假想直线与上述第4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
(附记17)
在附记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以及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附记18)
在附记14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将上述叶片部的片数设为M、将上述整流叶片的片数设为N时,
M和N均为素数,2M±1=N或者2N±1=M的关系成立。
(附记19)
在附记14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形成在上述叶片部和上述整流叶片之间的最窄间隙是3mm以下。
(附记20)
在附记1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输出轴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
(附记21)
一种送风装置,具备:
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
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
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
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
上述叶片部具有:
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
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
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
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当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前缘部的根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a,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叶片顶端部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b时,hb/ha的值是1.5以上。
(附记22)
一种送风装置,具备:
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
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
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
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
上述叶片部具有:
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
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
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
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
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
内壁部;以及
凹部,其以从上述内壁部凹陷的方式设置,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上游侧。
(附记23)
一种送风装置,具备:
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
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
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
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
上述叶片部具有:
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
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
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
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
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
第1内壁部;以及
第2内壁部,其位于比上述第1内壁部靠上述下游侧,具有比上述第1内壁部窄的风路面积,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上述第2内壁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附记24)
在附记21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外周缘部具有随着趋向上述叶片顶端部而从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25)
在附记24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上述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上述叶片部中的靠上述叶片顶端部的部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发生弹性变形,上述外周缘部的靠上述叶片顶端部的部分以大致沿着圆周方向的方式旋转。
(附记26)
在附记21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
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
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连续,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形状;
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
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
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27)
在附记21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
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具有面状的形状;
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的外缘连续,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
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
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28)
在附记26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上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附记29)
在附记28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上游端部的内角是50°以上。
(附记30)
在附记26至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将上述上游面的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的高度尺寸设为H,将上述下游面的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的高度尺寸设为h时,h/(H+h)的值是1/5以上。
(附记31)
在附记26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上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附记32)
在附记26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以从上述上游面朝向上述下游面弯曲的方式形成。
(附记33)
在附记26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以从上述上游面朝向上述下游面折曲的方式形成。
(附记34)
在附记26至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还具备整流叶片,其配置在比上述螺旋桨式风扇靠上述下游侧,在上述上游侧具有上游缘部,
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和/或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附记35)
在附记34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1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2假想直线,
上述第1假想直线与上述第2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80°以下。
(附记36)
在附记34或者35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3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4假想直线,
上述第3假想直线与上述第4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
(附记37)
在附记34至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以及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附记38)
在附记34至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将上述叶片部的片数设为M、将上述整流叶片的片数设为N时,
M和N均是素数,2M±1=N或者2N±1=M的关系成立。
(附记39)
在附记34至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形成在上述叶片部和上述整流叶片之间的最窄间隙是3mm以下。
(附记40)
在附记21至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输出轴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
(附记41)
一种送风装置,具备:
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
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
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
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
上述送风装置还具备整流叶片,其配置在比上述螺旋桨式风扇靠上述下游侧,在上述上游侧具有上游缘部,
上述叶片部具有:
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
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
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
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
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和/或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附记42)
在附记1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1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2假想直线,
上述第1假想直线与上述第2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80°以下。
(附记43)
在附记41或者42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3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4假想直线,
上述第3假想直线与上述第4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
(附记44)
在附记41至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以及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附记45)
在附记41至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将上述叶片部的片数设为M、将上述整流叶片的片数设为N时,
M和N均是素数,2M±1=N或者2N±1=M的关系成立。
(附记46)
在附记41至4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形成在上述叶片部和上述整流叶片之间的最窄间隙是3mm以下。
(附记47)
在附记41至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输出轴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
(附记48)
在附记41至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当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前缘部的根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a、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叶片顶端部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b时,hb/ha的值是1.5以上。
(附记49)
在附记41至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
内壁部;以及
凹部,其以从上述内壁部凹陷的方式设置,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上游侧。
(附记50)
在附记41至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
第1内壁部;以及
第2内壁部,其位于比上述第1内壁部靠上述下游侧,具有比上述第1内壁部窄的风路面积,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第2内壁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附记51)
在附记48至5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外周缘部具有随着趋向上述叶片顶端部而从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52)
在附记51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上述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上述叶片部中的靠上述叶片顶端部的部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发生弹性变形,上述外周缘部的靠上述叶片顶端部的部分以大致沿着圆周方向的方式旋转。
(附记53)
在附记41至5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
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
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连续,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形状;
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
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
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54)
在附记41至5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
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具有面状的形状;
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的外缘连续,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
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
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附记55)
在附记53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上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附记56)
在附记55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上游端部的内角是50°以上。
(附记57)
在附记53至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当将上述上游面的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的高度尺寸设为H、将上述下游面的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的高度尺寸设为h时,h/(H+h)的值是1/5以上。
(附记58)
在附记53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上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附记59)
在附记53至5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以从上述上游面朝向上述下游面弯曲的方式形成。
(附记60)
在附记53至5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中,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以从上述上游面朝向上述下游面折曲的方式形成。
以上说明了基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和各实验例,但此次公开的各实施方式和各实验例在所有方面仅为例示而非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体部;11外壳体;12、12A、12B内壳体(风路形成构件);12A1内壁部;12B1第1内壁部;12B2第2内壁部;12BB、12W1、12W2、47、48、79部分;12W凹部;13入口开口;14出口开口;15吸入口;16排出口;17加热器;20把持部;21顶端;22后端;23操作部;24电源线;30驱动电机;31输出轴;40、40K、40L1、40L2、40L3、40L4、40L5、40L6、40L7、40N、40P、40Q、40R、40S、40T、40U1、40U2、40U3、40U4、40U5、40U6、40U7、40U8、40U9、40Z整流叶片;42板状部;43上游缘部;44电机支撑部;44A周壁;44B底壁;44C孔;46环状壁;50、50H、50J、50K、50L1、50L2、50L3、50L4、50L5、50L6、50L7、50N、50P、50Q、50R、50S、50T、50Z、50Z1、50Z2螺旋桨式风扇;60、60A、60B1、60B2、60B3、60B4、60C、60D1、60D2、60D3、60E1、60E2、60E3、60F、60G、60H、60J、60K、60L1、60L2、60L3、60L4、60L5、60L6、60L7、60N、60P、60Q、60R、60S、60T、60Z、60Z1、60Z2、60ZA、60ZB轮毂部;61外表面;62上游端部;62T外缘;63主流面;64上游面;65下游端;66下游面;66A第1下游面;66B第2下游面;67下游部;68内表面;69轴承部;70、70H、70J、70K、70L1、70L2、70L3、70L4、70L5、70L6、70L7、70M1、70M2、70M3、70M4、70M5、70M6、70M7、70M8、70M9、70N、70P、70Q、70R、70S、70T、70U1、70U2、70U3、70U4、70U5、70U6、70U7、70U8、70U9、70Z、70Z1、70Z2叶片部;71叶片顶端部;72前缘部;72H根;73根部;74后缘部;75叶片后端部;76外周缘部;80旋转轴;100、200送风装置;AR1箭头(旋转方向);AR2、DR1、DR2、DR3、DR4、DR5、DR6、DR10、DR50箭头;C10圆;CL最小间隙;D1、D2外径;Hh、ha、haz、hb、hbz、R1、R2尺寸;L1、L2、L3、L4、L5、L6、L10、L20、L21、L30、L31、L40、L41、LL1线;LA、LC、LP、LR基准线;LB假想直线(第3假想直线);LD假想直线(第4假想直线);LQ假想直线(第1假想直线);LS假想直线(第2假想直线);LL2延长线;S间隙;W10、W11宽度;θ1、θ2内角;θ10、θ11入射角;θA、θB、θP、θQ角度;θC、θT角度差。

Claims (21)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风路形成构件,其包括吸入口和排出口;
驱动电机,其包括输出轴,设于上述风路形成构件的内部;以及
螺旋桨式风扇,其包括安装于上述输出轴的轮毂部和设于上述轮毂部的外表面的叶片部,配置在比上述驱动电机靠上述吸入口侧,
上述螺旋桨式风扇,受到来自上述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而绕假想的旋转轴旋转,由此产生从上游侧的上述吸入口朝向下游侧的上述排出口流动的气流,
上述送风装置还具备整流叶片,其配置在比上述螺旋桨式风扇靠上述下游侧,在上述上游侧具有上游缘部,
上述叶片部具有:
叶片顶端部,其位于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最顶端;
前缘部,其从上述叶片顶端部延伸到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前缘;
后缘部,其从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形成上述旋转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后缘;以及
外周缘部,其将上述叶片顶端部和上述后缘部的外侧端连接,形成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外周缘,
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和/或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从侧面观看上述整流叶片的情况下,上述整流叶片的上游缘部随着趋向外侧而朝向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1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2假想直线,
上述第1假想直线与上述第2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8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3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4假想直线,
上述第3假想直线与上述第4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
在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的情况下,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3假想直线,
以将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内侧的部分和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的最外侧的部分连接的方式形成第4假想直线,
上述第3假想直线与上述第4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是10°以上且9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后缘部和上述整流叶片的上述上游缘部分别具有: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一边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垂直的方向观看它们一边使它们中的一方朝向它们中的另一方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假想地移动而相互接触时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以及当在使它们相互相对的状态下从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观看它们时仅它们的一部分彼此交叉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当将上述叶片部的片数设为M、将上述整流叶片的片数设为N时,
M和N均是素数,2M±1=N或者2N±1=M的关系成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形成在上述叶片部和上述整流叶片之间的最窄间隙是3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输出轴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当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前缘部的根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a、将上述叶片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位置和上述叶片顶端部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尺寸设为hb时,hb/ha的值是1.5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
内壁部;以及
凹部,其以从上述内壁部凹陷的方式设置,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凹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上游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风路形成构件具有:
第1内壁部;以及
第2内壁部,其位于比上述第1内壁部靠上述下游侧,具有比上述第1内壁部窄的风路面积,
在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上,上述第2内壁部的最靠上述上游侧的部分位于比上述轮毂部的最靠上述下游侧的部分靠上述上游侧,且位于比上述叶片部的上述叶片顶端部靠上述下游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外周缘部具有随着趋向上述叶片顶端部而从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延伸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送风装置,
当上述螺旋桨式风扇旋转时,上述叶片部中的靠上述叶片顶端部的部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发生弹性变形,上述外周缘部的靠上述叶片顶端部的部分以大致沿着圆周方向的方式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12、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
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
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连续,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形状;
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
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
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12、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包括:
上游端部,其位于最靠上述上游侧,具有面状的形状;
上游面,其与上述上游端部的外缘连续,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或者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螺旋桨式风扇的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下游部,其位于比上述上游面的下游端靠上述下游侧;以及
下游面,其将上述上游面的上述下游端和上述下游部连接,
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部而朝向比上述平行的方向靠上述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上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上述下游面具有沿着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上游端部的内角是50°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送风装置,
当将上述上游面的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的高度尺寸设为H、将上述下游面的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上述平行的方向的高度尺寸设为h时,h/(H+h)的值是1/5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上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上述下游面具有随着趋向上述下游侧而缩径的大致圆锥面的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6、17、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以从上述上游面朝向上述下游面弯曲的方式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6、17、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
上述轮毂部的上述外表面以从上述上游面朝向上述下游面折曲的方式形成。
CN201610885954.4A 2012-08-31 2013-08-29 送风装置 Active CN106377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1217 2012-08-31
JP2012191218A JP6099335B2 (ja) 2012-08-31 2012-08-31 送風装置およびヘアードライヤ
JP2012-191219 2012-08-31
JP2012191219A JP6143428B2 (ja) 2012-08-31 2012-08-31 送風装置
JP2012-191218 2012-08-31
JP2012191217A JP6099334B2 (ja) 2012-08-31 2012-08-31 送風装置およびヘアードライヤ
CN201380044547.5A CN104583605B (zh) 2012-08-31 2013-08-29 送风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547.5A Division CN104583605B (zh) 2012-08-31 2013-08-29 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7043A CN106377043A (zh) 2017-02-08
CN106377043B true CN106377043B (zh) 2019-11-08

Family

ID=501835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547.5A Active CN104583605B (zh) 2012-08-31 2013-08-29 送风装置
CN201610885954.4A Active CN106377043B (zh) 2012-08-31 2013-08-29 送风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547.5A Active CN104583605B (zh) 2012-08-31 2013-08-29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112888B1 (zh)
CN (2) CN104583605B (zh)
WO (1) WO2014034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7428B2 (ja) * 2014-09-26 2018-11-21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排水ポンプ
JP2017002822A (ja) * 2015-06-11 2017-01-05 株式会社Ihi 回転機械
GB2545412B (en) * 2015-12-11 2018-06-06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ir care appliance comprising a motor
WO2017212935A1 (ja) * 2016-06-09 2017-12-14 プライミクス株式会社 攪拌羽根および攪拌装置
CN107806907A (zh) * 2017-02-22 2018-03-16 上海安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起旋导流体的气体涡轮流量计
FR3073580B1 (fr) * 2017-11-13 2021-11-19 Seb Sa Systeme de mise en mouvement d’air
CN107795514B (zh) * 2017-11-29 2024-03-26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叶轮结构的离心风机
GB2575297B (en) * 2018-07-05 2021-05-19 Dyson Technology Ltd An axial impeller
CN114207290B (zh) * 2019-07-31 2023-11-10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螺旋桨式风扇的叶轮、送风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EP4332384A4 (en) * 2021-04-27 2024-05-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LOWER AND AIR CONDITION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4362A (en) * 1973-06-26 1975-11-19 Lytzen E Bladed wheel
CN1143167A (zh) * 1995-05-09 1997-02-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轴流通风机和变斜度叶片轴流通风机
DE29706658U1 (de) * 1997-04-14 1998-05-14 WIK Elektro-Hausgeräte Vertriebs GmbH & Co. Produktions KG, 45355 Essen Elektrisch beheizter Haartrockner
CN1253614A (zh) * 1997-04-25 2000-05-17 声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管道的轴流式吹风机
CN101498501A (zh) * 2008-01-30 2009-08-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JP2010185443A (ja) * 2009-02-13 2010-08-26 Nippon Densan Corp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2992U (zh) * 1981-04-06 1982-10-14
SE451620B (sv) * 1983-03-18 1987-10-19 Flaekt Ab Forfarande for framstellning av ledskenekrans for aterstromningskanal vid axialflektar
JPH0588404A (ja) 1991-09-27 1993-04-09 Toshiba Corp 負帯電トナー並びにこのトナーを使用した現像装置
JP3421061B2 (ja) * 1992-08-26 2003-06-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ロペラファ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H0718440B2 (ja) * 1992-11-26 1995-03-06 株式会社淀川電器製作所 ファンの絡み防止装置
JP3575164B2 (ja) * 1995-05-09 2004-10-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軸流ファン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エアーセパレータ
JP3541103B2 (ja) * 1996-06-03 2004-07-07 株式会社クボタ 温調庫機器
TW595764U (en) * 2003-05-05 2004-06-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Axial-flow fan structure
JP3611850B2 (ja) * 2004-03-02 2005-01-19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TWI305612B (en) * 2004-08-27 2009-01-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dissipating fan
JP2006219990A (ja) * 2005-02-08 2006-08-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送風機
JP2006233812A (ja) * 2005-02-23 2006-09-07 Nidec Copal Corp ファンモータ
JP2006233886A (ja) * 2005-02-25 2006-09-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ペラファン
JP2007278103A (ja) * 2006-04-04 2007-10-25 Japan Servo Co Ltd 軸流ファン
JP2009127612A (ja) * 2007-11-28 2009-06-11 Nippon Keiki Works Ltd ファンモータのベンチュリー構造
TW200902855A (en) * 2008-07-03 2009-01-16 Sheng-An Yang Assembled impeller
US20100074761A1 (en) * 2008-09-18 2010-03-25 Sheng-An Yang Impeller assembly
JP3157100U (ja) * 2008-11-18 2010-01-28 台達電子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ファン
JP2010125134A (ja) * 2008-11-28 2010-06-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送風装置
JP2010156311A (ja) * 2009-01-05 2010-07-1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調用プロペラファ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4362A (en) * 1973-06-26 1975-11-19 Lytzen E Bladed wheel
CN1143167A (zh) * 1995-05-09 1997-02-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轴流通风机和变斜度叶片轴流通风机
DE29706658U1 (de) * 1997-04-14 1998-05-14 WIK Elektro-Hausgeräte Vertriebs GmbH & Co. Produktions KG, 45355 Essen Elektrisch beheizter Haartrockner
CN1253614A (zh) * 1997-04-25 2000-05-17 声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管道的轴流式吹风机
CN101498501A (zh) * 2008-01-30 2009-08-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JP2010185443A (ja) * 2009-02-13 2010-08-26 Nippon Densan Corp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34770A1 (ja) 2014-03-06
CN104583605B (zh) 2018-11-13
CN104583605A (zh) 2015-04-29
KR102112888B1 (ko) 2020-05-19
KR20150048824A (ko) 2015-05-07
CN106377043A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7043B (zh) 送风装置
CN106015040B (zh) 螺旋桨式风扇、流体输送装置、电风扇以及成形用模具
CN104421212B (zh) 用于风扇的出风罩及其风扇
CN107076169B (zh) 送风装置
CN205878340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4863870B (zh) 风扇
JP6099335B2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ヘアードライヤ
CN102894628A (zh) 防缠发吹风机
CN106762777B (zh) 基座及无叶风扇
CN105134658A (zh) 离心式风扇
JP2014171740A (ja) ダブルファン式ヘアドライヤー
CN111297026B (zh) 一种自动清洁空气隔网的吹风机
CN103939371A (zh) 无叶风扇
CN20553617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795606U (zh) 轴流风机
CN105179214A (zh) 一种气泵
CN209325947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天花机
CN106640764B (zh) 壳体、基座及无叶风扇
CN106499671B (zh) 基座及无叶风扇
CN106062381A (zh) 流体输送装置和成型用模具
CN203809326U (zh) 无叶风扇
CN209041189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09164190U (zh) 一种进风口插设有导风管的管道风机
CN204306255U (zh) 风机
JP6143428B2 (ja) 送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