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8795A -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68795A
CN106268795A CN201510240669.2A CN201510240669A CN106268795A CN 106268795 A CN106268795 A CN 106268795A CN 201510240669 A CN201510240669 A CN 201510240669A CN 106268795 A CN106268795 A CN 106268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metal
ceo
carbon dioxide
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06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68795B (zh
Inventor
汪国雄
高敦峰
姜晓乐
包信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2406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68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68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8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68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8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将硝酸铈铵(或硝酸铈)与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称取一定量的碳粉,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60分钟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回流12-48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将硝酸银(或氯化钯、氯铂酸、氯金酸)与柠檬酸钠(或柠檬酸铵、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去离子水中;称取一定量的CeO2/C,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60分钟,逐滴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室温下搅拌1-20小时,过滤,干燥,得到M-CeO2/C催化剂。本发明应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生成CO的法拉第效率达到90%以上,而且二氧化碳还原过电势比碳载金属降低了200±20毫伏,同时催化剂在5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CO的法拉第效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

Description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金属-氧化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液体燃料、化学品、电和热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经过工业炼制或高效燃烧等过程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二氧化碳的生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储存和转化成为近些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将可再生能源或富余核能与二氧化碳利用相结合,在比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甲酸、甲醇等化学品,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直接转化和碳循环利用,具有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作为碳的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碳在热力学上非常稳定,其还原活化过程需要较高的过电势,因此研究和开发能够显著降低二氧化碳还原过电势的催化材料,以及提高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和能量效率,对二氧化碳的电催化还原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二氧化碳还原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增加二氧化碳在催化剂活性位的吸附,这主要是由于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较小以及二氧化碳与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文献(US 20120171583)提供了一种电解池中气相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质子交换膜一侧为气态的二氧化碳,一侧为一种可提供质子的燃料气,使气态的二氧化碳直接与催化剂表面接触。文献(J.Energy Chem.2014,23,674-700)报道了一种基于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膜电解池的气相还原方法,不仅克服了二氧化碳的低溶解度问题,而且高温还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活化。另一方面,使用具有二氧化碳吸附功能的材料以增加催化剂表面二氧化碳的浓度,也有利于提高还原效率。文献(Science2011,334,643-644)使用离子液体作为增加二氧化碳吸附的助催化剂,在银电极上生成CO的过电势只有0.17V。文献(J.Am.Chem.Soc.2012,134,19520-19523)将含氮的有机金属银催化剂负载到碳载体上,其催化活性与商品Ag催化剂相当。然而,离子液体、有机金属催化剂等往往需要复杂的制备工艺,成本较高,此外,液体还原产物难以分离。
因此,使用无机固体吸附材料是一条极具应用前景的途径。氧化铈作为一种可变价金属的氧化物,具有显著的二氧化碳吸附功能。文献(Science,2014,345,546-550)将氧化铈担载到铜表面用于多相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的反应中,发现反应活化能显著降低,甲醇生成速率提高了200倍,这主要归因于铜与氧化铈界面处增强的二氧化碳吸附。然而,目前还未有文献报道将氧化铈应用到二氧化碳的电催化还原反应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构建金属-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增加二氧化碳在界面处的吸附,从而提高二氧化碳还原的法拉第效率和降低反应过电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硝酸铈铵(或硝酸铈)与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尿素与铈盐的摩尔比在20-40之间,水与铈盐的摩尔比为10-50;
步骤2:称取一定量的碳粉,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60分钟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回流12-48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铈盐与碳粉的质量比为0.5-5,回流温度为80-120℃;
步骤3:将硝酸银(或氯金酸、氯铂酸、硫酸铜,M代表金属)与柠檬酸钠(或柠檬酸铵、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去离子水中,柠檬酸钠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在5-10之间,水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50;
步骤4:称取一定量的CeO2/C,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60分钟。然后在悬浊液中逐滴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室温下搅拌1-20小时,过滤,干燥,得到M-CeO2/C催化剂,金属与氧化铈的质量比在1-3之间,硼氢化钠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5-20,硼氢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5-0.2mol L-1
本发明中尿素与铈的摩尔比在20-40之间,这样得到的氧化铈纳米粒子在碳载体上分散比较均匀。
碳粉为美国Cabot公司的Vulcan XC-72R和Black Pearls 2000,以及日本Lion公司的KetjenBlack EC300J和Ketjen BlackEC600JD。
硝酸铈铵(或硝酸铈)与碳粉的质量比在0.5-2之间,氧化铈能很好地覆盖碳载体表面。
回流温度为80-120℃,适合的回流温度可使沉淀过程缓慢发生,氧化铈在碳载体表面分散均匀。
金属前驱体可以是:硝酸银、氯金酸、氯铂酸、硫酸铜等。
柠檬酸钠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5-10,合适的柠檬酸钠用量决定金属纳米粒子的大小及分散均匀程度。
金属与氧化铈的质量比为1-3,合适的金属与氧化铈比例可以构建尽量多的金属-氧化铈界面结构,有利于催化性能进一步提高。
硼氢化钠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5-20,合适的硼氢化钠与金属前驱体比例有利于在保证金属被完全还原的同时形成较小的粒子。
硼氢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5-0.2mol L-1,合适的硼氢化钠浓度有利于降低金属前驱体的还原速度,得到大小适合、均匀的金属粒子。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实现为:催化剂中具有大量的金属-氧化铈界面结构,应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表现出明显高于单一金属的催化性能,CO法拉第效率达到90%以上,二氧化碳还原的过电势降低了200±20毫伏,同时催化剂在5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CO的法拉第效率一直保持在90±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催化剂为金属-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应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生成CO的法拉第效率达到90%以上,而且二氧化碳还原过电势比碳载金属降低了200毫伏左右,在5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CO法拉第效率保持在90±2%。
附图说明
图1(a)和(b)分别是Ag-CeO2/C和Au-CeO2/C催化剂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2是(a)Ag-CeO2/C、Ag/C和CeO2/C催化剂及(b)Au-CeO2/C、Au/C和CeO2/C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谱图;
图3是Ag-CeO2/C、Ag/C和CeO2/C催化剂的生成CO的(a)法拉第效率和(b)电流密度;
图4是Au-CeO2/C、Au/C和CeO2/C催化剂的生成CO的(a)法拉第效率和(b)电流密度;
图5是Ag-CeO2/C催化剂的CO2电催化还原稳定性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整个过程做一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同时,实施例只是给出了实现此目的的部分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权利要求的全部内容。
实施例1
称取782.5mg硝酸铈铵和1.71g尿素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称取1565mg碳粉,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20min后,加热至120℃回流12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取8.2mL氯铂酸溶液(1g氯铂酸溶于100mL水中)和890.5mg柠檬酸钠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mg CeO2/C,超声分散60min后,滴加50mL 0.05mol L-1NaBH4溶液,室温下搅拌20h,过滤,干燥,得到Pt-CeO2/C。
实施例2
称取782.5mg硝酸铈铵和3.42g尿素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称取391.3mg碳粉,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min后,加热至80℃回流48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称取85mg硝酸银和50m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100mL水中,加入425mg CeO2/C,超声分散60min后,滴加50mL 0.2mol L-1NaBH4溶液,室温下搅拌1h,过滤,干燥,得到Ag-CeO2/C。图1和图2中的(a)分别为Ag-CeO2/C的透射电镜照片图和X射线衍射谱图。
图3的反应结果表明,Ag-CeO2/C的CO法拉第效率显著高于Ag/C,达到90%以上,其生成CO的电流密度也成倍增加,并且二氧化碳还原的过电势降低了200毫伏左右。图5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小时的测试中CO法拉第效率保持在90%左右。
实施例3
称取782.5mg硝酸铈铵和3.3g尿素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称取782.5mg碳粉,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30min后,加热至90℃回流36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取4.8mL氯金酸溶液(1g氯金酸溶于100mL水中)和85mg聚乙烯醇(PVA)溶于200mL水中,加入394mg CeO2/C,超声分散10min后,滴加20mL 0.1mol L-1NaBH4溶液,室温下搅拌8h,过滤,干燥,得到Au-CeO2/C。图2中的(b)为Au-CeO2/C的X射线衍射谱图。
图4的反应结果表明,与Au/C催化剂相比,Au-CeO2/C催化剂的CO法拉第效率明显增加,达到90%,其生成CO的电流密度增加1.6倍,并且二氧化碳还原的过电势降低了100毫伏左右。
实施例4
称取293mg硝酸铈铵和2.2g尿素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称取500mg碳粉,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40min后,加热至110℃回流20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称取245mg硫酸铜和728mg柠檬酸钠溶于200mL水中,加入165mg CeO2/C,超声分散30min后,滴加38.3mL 0.2mol L-1NaBH4溶液,室温下搅拌5h,过滤,干燥,得到Cu-CeO2/C。
对比例1
称取782.5mg硝酸铈和2.57g尿素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称取800mg碳粉,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60min后,加热至120℃回流12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图2中的(a)为CeO2/C的X射线衍射谱图。
取7.5mL氯金酸溶液(1g氯金酸溶于100mL水)和120mg PVA溶于200mL水中,加入158mg碳粉,超声分散30min后,滴加40mL 0.05mol L-1NaBH4溶液,室温下搅拌12h,过滤,干燥,得到Au/C。图2中的(b)为Au/C的X射线衍射谱图。
将催化剂涂刷在碳纸上形成气体扩散电极,催化剂载量为2mg cm-2。以此气体扩散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铂网和Ag/AgCl分别作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在装有二氧化碳饱和0.1M KHCO3溶液的H-型电解池中在一定电压下进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测试,阴极气体经冷凝后进入色谱在线分析,所有测试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图3-5的反应结果表明,与M/C催化剂相比,M-CeO2/C催化剂的CO法拉第效率明显增加,达到90%以上,其生成CO的电流密度也成倍增加,并且二氧化碳还原的过电势降低了200毫伏左右,并在5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CO法拉第效率保持在90%左右。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催化剂为金属-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应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表现出明显高于单一金属的催化性能,CO法拉第效率达到90%以上,二氧化碳还原的过电势降低了200毫伏左右,同时催化剂在5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CO的法拉第效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完全可以实现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及从属权利的全部范围的,实现过程及方法同上述各实施例;且本发明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将铈盐与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所述铈盐为硝酸铈铵或硝酸铈;尿素与铈盐的摩尔比为1-50;水与铈盐的摩尔比为10-50;
步骤2:称取一定量的碳粉,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超声分散5-60分钟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回流12-48小时,过滤,干燥,得到CeO2/C,铈盐与碳粉的质量比为0.05-5,所述回流温度为50-200℃;
步骤3:将金属前驱体M与柠檬酸钠或柠檬酸铵或聚乙烯醇(PVA)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去离子水中,柠檬酸钠或柠檬酸铵或聚乙烯醇(PVA)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20;水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0-50;
步骤4:称取一定量的CeO2/C,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60分钟,然后在悬浊液中逐滴加入硼氢化钠溶液,室温下搅拌1-20小时,过滤,干燥,得到M-CeO2/C催化剂;所述金属与氧化铈的质量比为0.2-5,硼氢化钠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50,硼氢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1-1mol L-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与铈盐的摩尔比为20-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粉为美国Cabot公司的VulcanXC-72R和Black Pearls 2000或日本Lion公司的Ketjen Black EC 300J和Ketjen Black EC600J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铈盐与碳粉的质量比为0.5-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温度在80-120℃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前驱体为硝酸银、氯金酸、氯铂酸或硫酸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钠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5-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与氧化铈的质量比为1-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氢化钠与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为5-2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氢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5-0.2mol L-1
11.权利要求1-10任意之一所述金属-氧化铈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CN201510240669.2A 2015-05-12 2015-05-12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Active CN106268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0669.2A CN106268795B (zh) 2015-05-12 2015-05-12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0669.2A CN106268795B (zh) 2015-05-12 2015-05-12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8795A true CN106268795A (zh) 2017-01-04
CN106268795B CN106268795B (zh) 2019-03-19

Family

ID=5763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0669.2A Active CN106268795B (zh) 2015-05-12 2015-05-12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6879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0165A (zh) * 2017-12-19 2019-06-2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用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Bi/C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10404535A (zh) * 2019-08-07 2019-11-05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负载型钯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876386A (zh) * 2019-11-20 2020-03-13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一种稀土氧化物协同纳米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9459A (zh) * 2020-02-20 2020-07-10 嘉兴学院 一种用于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或碳水化合物的组合物、及方法
CN112517020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Cu-Ce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74678A (zh) * 2021-01-25 2021-05-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纳米颗粒负载于二氧化铈纳米片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8328A (zh) * 2009-08-06 2010-01-0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165318A1 (en) * 2011-12-27 2013-06-27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catalys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4118385A (ja) * 2012-12-17 2014-06-30 Tosoh Corp 脂肪族第3級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8328A (zh) * 2009-08-06 2010-01-0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165318A1 (en) * 2011-12-27 2013-06-27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catalys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4118385A (ja) * 2012-12-17 2014-06-30 Tosoh Corp 脂肪族第3級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DELOUAHAB-REDDAM Z ET AL.: ""Effect of the metal precursor on the properties of Pt/CeO2/C catalysts for the total oxidation of ethanol"", 《CATALYSIS TODAY》 *
HORI Y ET AL.: ""ELECTROCATALYTIC PROCESS OF CO SELECTIVITY IN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AT METAL ELECTRODES IN AQUEOUS MEDIA"", 《ELECTROCHIMICA ACTA》 *
黎慧: ""胶体沉积法制备铂催化剂及其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0165A (zh) * 2017-12-19 2019-06-2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用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Bi/C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09930165B (zh) * 2017-12-19 2020-06-3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用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Bi/C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10404535A (zh) * 2019-08-07 2019-11-05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负载型钯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876386A (zh) * 2019-11-20 2020-03-13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一种稀土氧化物协同纳米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76386B (zh) * 2019-11-20 2022-01-14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一种稀土氧化物协同纳米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9459A (zh) * 2020-02-20 2020-07-10 嘉兴学院 一种用于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或碳水化合物的组合物、及方法
CN111389459B (zh) * 2020-02-20 2021-04-13 嘉兴学院 一种用于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或碳水化合物的组合物、及方法
CN112517020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Cu-Ce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74678A (zh) * 2021-01-25 2021-05-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纳米颗粒负载于二氧化铈纳米片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8795B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e et al. Oxygen vacancies of Cr-doped CeO2 nanorods that efficiently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catalytic N2 fixation to NH3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CN106268795A (zh) 金属-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中的应用
Monyoncho et al. Role of the metal‐oxide support i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Pd nanoparticles for 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in alkaline media
CN102489314B (zh) 用于甲醇、乙醇燃料电池的石墨烯负载双金属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
CN109103473A (zh) 用于碱性氢氧化反应的氮掺杂碳担载粒径均一的金属纳米颗粒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JP6141741B2 (ja) 燃料電池用電極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67910B (zh) Pt‑Pd合金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96292B (zh) 一种碱性燃料电池阴极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7336A (zh) 一种带状碳载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49251A (zh) 一种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u et al. Preparation of PtSn2–SnO2/C nanocatalyst and its high performance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CN104258853B (zh) 一种金铱双功能氧电极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10678B (zh)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Xue et al.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self-reactivated Pt–ThO 2/C catalysts in a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KR101311745B1 (ko) 연료전지용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752571A (zh)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224095A (ja) 燃料電池用電極触媒
Xu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active sites identification and new M− N− C catalysts development towards ORR
CN104810529B (zh) 一种表面氰化改性的纳米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7362A (zh) 一种抗硫化物中毒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299396B (zh) 一种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74045C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JP5401545B2 (ja) 燃料電池用電極触媒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02814177A (zh) 一种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CN102671713B (zh) 坡缕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