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7594A -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67594A
CN106267594A CN201510363942.0A CN201510363942A CN106267594A CN 106267594 A CN106267594 A CN 106267594A CN 201510363942 A CN201510363942 A CN 201510363942A CN 106267594 A CN106267594 A CN 106267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framework
evacuation
unit
spati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39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顺模
金珠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67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75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00Devices or single par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e.g. protection shields, protection screens;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smoke penetrating into distinct parts of build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5/00Other devices for rescuing from fi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Ladder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在未发生火灾的平时,锁定单元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拴在火灾疏散空间部的侧部而进行固定,而在发生火灾时,锁定单元解除锁定,当发生火灾而对锁定单元进行解锁而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时,随着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两个框架被张开,并且被折叠的脚支承单元被展开而提供火灾疏散通道,因火灾而被关在建筑物内部的火灾被害者在火灾疏散空间部打开侧部开闭单元,并踩着形成于2个框架之间的脚支承单元而向下层移动,然后打开形成于下层的上部开闭单元而进入形成于下层的火灾疏散空间部,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过程而能够疏散到建筑物的下方。

Description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物中的火灾避难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时,将安装于阳台的栏杆变更为应急楼梯的结构,从而能够从发生火灾的高层建筑物迅速逃出。
背景技术
一般,近年来随着扩大建筑物内部的居住空间的同时为了有效地利用狭窄的宅基地,高层化的建筑物逐渐被增多,在如上述的高层化的建筑物中通常具备供人能够出入的主出入门,在所述主出入门的相反侧设有阳台,在所述阳台设置有防坠落用安全栏杆。
这样的高层化的建筑物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在狭窄的宅基地内容纳很多人,在高的大厦内能够欣赏周围景观,在一个建筑物内部具备多个便利设施。
但是,在上述所示的高层化的建筑物的情况下,因为在狭窄的宅基地上建起的建筑物内部居住很多人,因此存在火灾发生频率高的弊端,并且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导致人命事故。
另外,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具有利用设置于阳台的缓降器而在火灾中逃生的方法,但是由于如上述的缓降器比较难以操作,因此存在一般人难以使用等的问题,并且由于需要在一个缆绳上承载使用者的体重的心里负担,因此无法消除对于火灾的恐怖感和由使用缓降器而引发的不安感。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出现了由本发明人申请而注册的专利注册号“KR10-0927317”号的火灾避难用安全栏杆,所述火灾避难用安全栏杆包括:第一框架,其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拦截上层玻璃壁,而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通过固定于建筑物外壁的铰链而轴旋转,从而与下层玻璃壁或下层外壁相对而邻接;第二框架,其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介于第一框架与上层玻璃壁之间而拦截上层玻璃壁,而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沿着所述第一框架而向下层玻璃壁或下层外壁方向旋转;及脚踏板,在其一侧两末端和另一侧两末端分别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的状态下,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与上层玻璃壁并排地竖立而预防上层居住者的坠落事故,而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向下层玻璃壁和下层外壁方向旋转时,在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的状态下向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正交方向展开,由此扩展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间隔而提供脚踏空间。
另外,所述火灾避难用安全栏杆还包括固定单元,其将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固定到上层建筑物,以使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防止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通过铰链而向下层玻璃壁或下层外壁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注册号10-0927317(2009.11.18)
韩国专利注册号10-0675090(2007.01.29)
发明内容
对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层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时,使高层建筑物的居住者能够利用设于阳台的栏杆而下到高层建筑物的下面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没有火灾的平时,将设于阳台的安全栏杆用作防坠落用安全栏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由如下部件构成:火灾疏散空间部,其为立体形状,与阳台内部相对的一侧面被开放;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其在窗格子形态的2个框架被重叠且在2个框架之间折叠2个以上的脚支承单元的状态下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的侧部,在未发生火灾的平时防止坠落事故,在发生火灾而通过轴旋转单元而向下层方向轴旋转时,2个框架之间的间隔被张开,并折叠在2个框架之间的脚支承单元被展开而形成用于火灾疏散的应急楼梯;侧部开闭单元,其开闭与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相对的火灾疏散空间部的侧部;上部开闭单元,其开闭所述火灾疏散空间部的上部;及锁定单元,其在未发生火灾的平时,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拴在火灾疏散空间部的侧部而进行固定,以使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不能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而在发生火灾时,解除锁定,使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
发明效果
在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本发明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中,当发生火灾而将锁定单元解除锁定,并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时,随着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向下层方向轴旋转,两个框架被张开,并且被折叠的脚支承单元被展开而提供火灾疏散通道,因火灾而被关在建筑物内部的火灾被害者在火灾疏散空间部打开侧部开闭单元,并踩着形成于两个框架之间的脚支承单元而向下层移动,然后打开形成于下层的上部开闭单元而进入形成于下层的火灾疏散空间部,通过反复进行这些过程而能够疏散到建筑物下方。
因此,本发明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时,使高层建筑物的居住者将设于阳台的栏杆变更为应急楼梯的结构,并通过应急楼梯而下到高层建筑物的下方。
另外,本发明在没有火灾的平时,将设于阳台的安全栏杆用作防坠落用安全栏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没有火灾的平时本发明作为防坠落用安全栏杆而设于阳台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具备的轴旋转单元的图。
图3至图5是表示锁定单元的图。
图6至图14是依次表示本发明进行动作的过程的图。
标号说明
1.火灾疏散空间部 3.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
5.侧部开闭单元 7.上部开闭单元
9.锁定单元 11a.中间连接部件
13.轴旋转单元 15.第一框架
17.第二框架 19.长度方向槽
21.第一连接臂 23.第二连接臂
25.第二固定轴 27.X型连杆
29.第一踏板 31.第二踏板
33.第一盖子 35.第二盖子
37.安全栏杆 39.旋转棒固定支架
41.突出杆 43.吊钩
45.旋转棒 47.链锁
49.角尺形支架 51.扩张支架
53.11字形固定支架55.第一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由如下部件构成:火灾疏散空间部1,其为立体形状,与阳台内部相对的一侧面被开放;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其在窗格子形态的2个框架被重叠,在2个框架之间折叠2个以上的脚支承单元4的状态下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在未发生火灾的平时防止坠落事故,在发生火灾而通过轴旋转单元13而向下层方向轴旋转时,2个框架之间的间隔被张开,并折叠在2个框架之间的脚支承单元4被展开而形成用于火灾疏散的应急楼梯;侧部开闭单元5,其开闭与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相对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上部开闭单元7,其开闭所述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上部;及锁定单元9,其在未发生火灾的平时,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拴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而进行固定,以使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不能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而在发生火灾时,解除锁定,使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
在由所述结构构成的本发明中,当发生火灾而对锁定单元9进行解锁而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时,随着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两个框架被张开,并且被折叠的脚支承单元4被展开而提供火灾疏散通道。
另外,因火灾而被关在建筑物内部的火灾被害者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打开侧部开闭单元5,并通过形成于2个框架之间的脚支承单元4而向下层移动,然后打开形成于下层的上部开闭单元7而进入形成于下层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过程而能够疏散到建筑物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侧部开闭单元5通过铰链连接于与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相对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在没有火灾的平时,被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的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拦截而无法打开。
如图1所示,在未设有所述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的侧部设有安全栏杆37。
如图2所示,所述轴旋转单元13包括:扩张支架51,其在没有火灾的平时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被竖立时,从第一框架15的下端向第一框架15的下部方向突出;11字形固定支架53,其设于所述阳台底部,中间隔着扩张支架51而以11字形态并排延伸;及第一固定轴55,其贯通所述11字形固定支架53和扩张支架51而进行固定,以使扩张支架51在轴固定于11字形固定支架53的状态下进行轴旋转。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锁定单元9由如下部件构成:2个以上的旋转棒固定支架39,其在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被竖立在垂直方向上时,从第一框架15的上端两侧向阳台方向弯曲;突出杆41,其从与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相对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和安全栏杆37向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方向突出;钩子形态的吊钩43,其从所述突出杆41向突出杆41的上部方向弯曲,不与阳台相对的一侧被打开;旋转棒45,其贯通固定于所述旋转棒固定支架39而旋转,在没有火灾的平时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被竖立时,两末端固定于安装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和安全栏杆37的吊钩43;及角尺状链锁47,其为角尺形态,安装在与所述吊钩43相对而邻接的旋转棒45的外周面,在没有火灾的平时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被竖立时,被挂在与阳台相对的吊钩43的一侧面而固定,以使旋转棒45的两末端不从吊钩43逃脱。
由上述结构构成的锁定单元9在没有火灾的平时,旋转棒45的两末端被挂在吊钩43,并且角尺状链锁47被挂在与阳台相对的吊钩43的一侧面,以使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无法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
另外,当发生火灾而将角尺状链锁47向吊钩43上部进行轴旋转,然后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阳台外侧方向推时,旋转棒45的两末端从吊钩43逃脱,由此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轴旋转。
另外,在所述旋转棒45安装有以角尺形态安装于旋转棒45的外周面,并与角尺状链锁47构成90度角度的角尺形支架49,在锁定单元9被解除时,角尺形支架49的内侧面被挂在第一框架15的上部外侧侧面。
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框架15,其为四角形框架形态,并具备以垂直方向竖立在四角形框架内侧,并且上部、下部分别与四角形框架的上部、下部连接的2个以上的中间连接部件11a,并且在通过轴旋转单元13而与阳台底部结合并固定于阳台底部的状态下进行轴旋转;第二框架17,其为四角形框架形态,在与和阳台内部相对的第一框架15的一侧面相接的状态下与第一框架15重叠,并具备2个以上的中间连接部件11b,该中间连接部件11b以垂直方向竖立在四角形框架的内侧,从而上部、下部分别与四角形框架的内侧上部和下部连接;长度方向槽19,其在第一、第二框架15,17的长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第二框架15,17的两侧面;X型连杆27,条(Bar)形态的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3通过第二固定轴25而被轴固定而形成‘X’形态,在第一、第二框架15,17的两侧面安装有一对所述X型连杆27,第一连接臂21的两末端在分别与形成于第一框架15和第二框架17的长度方向槽19连接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槽19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第二连接臂23的两末端在分别与形成于第一框架15和第二框架17的长度方向槽19连接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槽19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第一踏板29,其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以垂直方向竖立的状态下,两侧面被轴固定在设于第一框架15的中间连接部件11a或以垂直方向竖立的第一框架15的侧部的状态下进行轴旋转;及第二踏板31,其通过铰链30与第一踏板29结合,并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以垂直方向竖立的状态下,两侧面被轴固定在设于第二框架17的中间连接部件11b或以垂直方向竖立的第二框架17的侧部的状态下进行轴旋转。
当发生火灾而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轴旋转时,被折叠的第一框架15与第二框架17的之间的间隔被张开,第一踏板29和第二踏板31被展开而形成用于火灾疏散的楼梯,所述X型连杆27的各个末端在与长度方向槽19连接的状态下滑动,并将第一框架15和第二框架17拴住而固定。
另外,如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上部开闭单元7由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构成,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被重叠而封闭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开放的上部,所述第一盖子33铰链结合在与和阳台相对而邻接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上部一侧面相对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上部另一侧面,由此封闭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开放的上端面或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垂直方向上,所述第二盖子35铰链结合于不与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相对而邻接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上侧面而配置在与第一盖子33正交的方向上,从而封闭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开放的上端面或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垂直方向上。
相反地,在发生火灾而开放了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时,在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直直地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高度方向上的状态下,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配置在正交方向上而执行防坠落用安全栏杆的作用,从而能够预防火灾疏散者的坠落事故。
此时,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盖子35被封闭时,被挂在侧部开闭单元5的上端而不向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内侧折翻,所述第一盖子33被封闭时,被挂在封闭的第二盖子35上部而被静止。
下面,参照图1至图14,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发明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的动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未发生火灾的平时,以垂直方向竖立在阳台而作为防坠落用安全栏杆而进行动作。
另外,如图3至图5所示,当发生火灾而将旋转棒4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角尺状链锁47沿着旋转棒45而旋转,从而角尺状链锁47位于吊钩43上部。
另外,如图6所示,当将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阳台的外侧方向推时,旋转棒45的两末端从吊钩43逃脱,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通过轴旋转单元13而向下层方向轴旋转。
另外,如图7至图9所示,当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轴旋转时,随着第一框架15与第二框架17之间的间隔被张开,折叠的第一踏板29和第二踏板31被展开而形成应急楼梯,所述X型连杆27所具备的第一、第二连接臂21,23的两末端在安装于长度方向槽19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槽19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第一连接臂21与第二连接臂23的之间的角度被张开。
此时,如图11所示,居住在上层的火灾疏散者进入火灾疏散空间部1之后打开侧部开闭单元5,通过形成于第一框架15与第二框架17之间的脚支承单元4而下到下层。
另外,如图12至图13所示,当到达设于下层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时,打开形成于下层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而进入下层火灾疏散空间部1,然后将下层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重新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通过反复进行该过程,能够下到建筑物的最下层,从火灾中逃生。
另外,在镇压火灾之后,关闭侧部开闭单元5,然后将本发明所具备的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上层方向轴旋转,则第一踏板29与第二踏板31被折叠,并且第一框架15与第二框架17被折叠,设于所述X型连杆27的第一连接臂21与第二连接臂23被折叠。
然后,将旋转棒45的两末端安装到吊钩43之后,将旋转棒45向顺时间方向旋转,则角尺状链锁47被挂在与阳台相对的吊钩43的一侧面而被固定,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无法再向下层方向轴旋转。
因此,本发明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发生了火灾时,使高层建筑物的居住者将设于阳台的栏杆变更为应急楼梯的结构,从而通过应急楼梯而能够下到高层建筑物的下方。
另外,本发明在没有火灾的平时,将设于阳台的安全栏杆用作防坠落用安全栏杆。

Claims (4)

1.一种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部件构成:
火灾疏散空间部(1),其为立体形状,与阳台内部相对的一侧面被开放;
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其在窗格子形态的2个框架被重叠且在2个框架之间折叠2个以上的脚支承单元(4)的状态下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在未发生火灾的平时防止坠落事故,在发生火灾而通过轴旋转单元(13)而向下层方向轴旋转时,2个框架之间的间隔被张开,并折叠在2个框架之间的脚支承单元(4)被展开而形成用于火灾疏散的应急楼梯;
侧部开闭单元(5),其开闭与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相对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
上部开闭单元(7),其开闭所述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上部;及
锁定单元(9),其在未发生火灾的平时,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拴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而进行固定,以使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不能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而在发生火灾时,解除锁定,使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
当发生火灾而对锁定单元(9)进行解锁而将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时,随着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进行轴旋转,两个框架被张开,并且被折叠的脚支承单元(4)被展开而提供火灾疏散通道,因火灾而被关在建筑物内部的火灾被害者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打开侧部开闭单元(5),并通过形成于2个框架之间的脚支承单元(4)而向下层移动,然后打开形成于下层的上部开闭单元(7)而进入形成于下层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过程而能够疏散到建筑物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由如下部件构成:
第一框架(15),其为四角形框架形态,并具备以垂直方向竖立在四角形框架内侧并且上部、下部分别与四角形框架的上部、下部连接的2个以上的中间连接部件(11a),并且在通过轴旋转单元(13)而与阳台底部结合并固定于阳台底部的状态下进行轴旋转;
第二框架(17),其为四角形框架形态,并在与第一框架(15)的一侧面相接的状态下与第一框架(15)重叠,并具备2个以上的中间连接部件(11b),该中间连接部件(11b)以垂直方向竖立在四角形框架的内侧,从而上部、下部分别与四角形框架的内侧上部和下部连接,其中该第一框架(15)和阳台内部相对;
长度方向槽(19),其在第一框架(15)、第二框架(17)的长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框架(15)、第二框架(17)的两侧面;
X型连杆(27),条形态的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3)通过第二固定轴(25)被轴固定而形成‘X’形态,在第一框架(15)、第二框架(17)的两侧面安装有一对所述X型连杆(27),第一连接臂(21)的两末端在分别与形成于第一框架(15)和第二框架(17)的长度方向槽(19)连接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槽(19)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第二连接臂(23)的两末端在分别与形成于第一框架(15)和第二框架(17)的长度方向槽(19)连接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槽(19)的长度方向上滑动;
第一踏板(29),其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以垂直方向竖立的状态下,两侧面被轴固定在设于第一框架(15)的中间连接部件(11a)或以垂直方向竖立的第一框架(15)的侧部的状态下进行轴旋转;及
第二踏板(31),其通过铰链(30)与第一踏板(29)结合,并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以垂直方向竖立的状态下,两侧面被轴固定在设于第二框架(17)的中间连接部件(11b)或以垂直方向竖立的第二框架(17)的侧部的状态下进行轴旋转,
当发生火灾而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向下层方向轴旋转时,被折叠的第一框架(15)与第二框架(17)的之间的间隔被张开,第一踏板(29)和第二踏板(31)被展开而形成用于火灾疏散的楼梯,所述X型连杆(27)的各个末端在与长度方向槽(19)连接的状态下滑动,并将第一框架(15)和第二框架(17)拴住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开闭单元(5)通过铰链?与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连接,该火灾疏散空间部(1)和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相对,在没有火灾的平时,被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侧部的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拦截而不被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开闭单元(7)由如下部件构成:
第一盖子(33),其被铰链结合到与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上部一侧面相对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上部另一侧面,火灾疏散空间部(1)和阳台相对而邻接,由此封闭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开放的上端面或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垂直方向上,
第二盖子(35),其被铰链结合到不与所述防坠落及紧急疏散单元(3)相对而邻接的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上侧面而配置在与第一盖子(33)正交的方向上,从而封闭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开放的上端面或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垂直方向上,
在没有火灾危险的平时,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被重叠而封闭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开放的上部,
在发生火灾而开放了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时,第一盖子(33)和第二盖子(35)在直直地竖立在火灾疏散空间部(1)的高度方向上的状态下配置在正交方向上,由此执行防坠落用安全栏杆的作用,从而预防火灾疏散者的坠落事故。
CN201510363942.0A 2015-05-22 2015-06-26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Pending CN1062675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71471A KR101562205B1 (ko) 2015-05-22 2015-05-22 고층 건물에서의 안전한 화재 피난 시스템
KR10-2015-0071471 2015-05-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7594A true CN106267594A (zh) 2017-01-04

Family

ID=544273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3942.0A Pending CN106267594A (zh) 2015-05-22 2015-06-26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CN20152045020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2726U (zh) 2015-05-22 2015-06-26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020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2726U (zh) 2015-05-22 2015-06-26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55864B2 (zh)
KR (1) KR101562205B1 (zh)
CN (2) CN106267594A (zh)
PH (1) PH12017502058A1 (zh)
WO (1) WO2016190488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0404A (zh) * 2017-06-16 2020-02-07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凸阳台护栏兼用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CN110799250A (zh) * 2017-06-16 2020-02-14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建筑物中的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CN113464040A (zh) * 2020-03-31 2021-10-01 门恩特技术与咨询有限公司 火灾及灾难避难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62205B1 (ko) * 2015-05-22 2015-10-23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고층 건물에서의 안전한 화재 피난 시스템
KR101684335B1 (ko) * 2016-04-11 2016-12-08 송남용 피난기능을 구비한 난간
KR101702044B1 (ko) 2016-06-29 2017-02-02 송남용 피난기능을 구비한 난간
KR101922174B1 (ko) * 2016-07-08 2018-11-26 주식회사 디딤돌 전개형 화재 대피 장치
KR101706609B1 (ko) 2016-07-27 2017-02-27 주식회사 파인디앤씨 고층건물용 안전난간대 겸용 피난 대피장치
KR101740261B1 (ko) * 2016-10-13 2017-05-29 주식회사 파인디앤씨 일체형 접이식 안전난간 및 옥외피난계단으로 활용되는 피난 대피장치
KR101750700B1 (ko) * 2016-12-02 2017-07-11 주식회사 파인디앤씨 하향식 피난대피 시설 관리 시스템
KR101910740B1 (ko) 2017-05-16 2018-10-22 유순기 비상계단용 프리존 기능을 가지는 힌지장치
KR102020229B1 (ko) 2017-06-19 2019-11-04 유순기 비상탈출 계단용 증속부 일체형 점성유체 댐퍼
KR101840434B1 (ko) * 2017-07-16 2018-03-20 김성열 화재 대피용 난간
KR101842194B1 (ko) 2017-08-28 2018-03-26 주식회사 이든이엔지 인명구조를 위한 드론 시스템 및 드론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인명구조 방법
KR101903545B1 (ko) 2017-08-28 2018-10-02 류순모 고층 건물에서의 화재 재난 피난 시설
KR101863901B1 (ko) * 2017-08-30 2018-06-01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접이식 발코니 난간대 겸용 화재·재난 피난 시설
KR101976277B1 (ko) 2017-10-27 2019-08-28 유순기 유성기어 증속기를 가지는 타원형 하우징 점성유체 댐퍼
KR101962656B1 (ko) * 2017-10-31 2019-03-27 류순모 출입문이 구비된 고층 건물에서의 재난피난시설
KR101976281B1 (ko) 2017-11-20 2019-08-28 유순기 프리존 기능을 가지는 증속기 일체형 오리피스 점성유체 댐퍼
CN110255450B (zh) * 2019-06-26 2021-03-30 燕山大学 一种折叠式高空升降维修梯
KR102126502B1 (ko) 2020-01-10 2020-07-08 엄태형 인명 구조를 위한 드론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명 구조 방법
KR20220032353A (ko) 2020-09-07 2022-03-15 김학선 드론을 이용한 인명 구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282397B (zh) * 2020-09-10 2022-06-1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一种人工掏挖基础施工紧急避险装置
CN113529928B (zh) * 2021-07-26 2022-08-23 广东善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7317B1 (ko) * 2009-08-21 2009-11-18 류순모 화재 피난용 안전 난간대
KR100937336B1 (ko) * 2009-08-28 2010-01-18 류순모 화재 도피 수단이 구비된 안전 난간대
KR101011239B1 (ko) * 2010-11-29 2011-01-26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고층 건물에 설치되는 화재 피난 장치
CN102199984A (zh) * 2011-04-21 2011-09-28 诸琴兰 防盗防火逃生网
CN102943609A (zh) * 2012-11-26 2013-02-27 湖南工程学院 高楼自救逃生窗
CN204972726U (zh) * 2015-05-22 2016-01-20 Sm科技株式会社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3993Y2 (zh) * 1975-06-23 1979-08-15
JPS587303B2 (ja) * 1978-02-10 1983-02-09 株式会社ナカ技術研究所 建物用避難装置
JPS6420864A (en) * 1987-07-16 1989-01-24 Naka Tech Lab Upper and lower stair drive type refuge apparatus
NO164820C (no) * 1988-05-24 1990-11-21 Histi Dev As Redningstrapp.
KR100610401B1 (ko) * 2004-07-12 2006-08-10 김원구 화재시 대피용 난간
KR101141292B1 (ko) * 2010-01-04 2012-05-04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화재 발생시 구난 사다리로 변형되는 안전 난간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7317B1 (ko) * 2009-08-21 2009-11-18 류순모 화재 피난용 안전 난간대
KR100937336B1 (ko) * 2009-08-28 2010-01-18 류순모 화재 도피 수단이 구비된 안전 난간대
KR101011239B1 (ko) * 2010-11-29 2011-01-26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고층 건물에 설치되는 화재 피난 장치
CN102199984A (zh) * 2011-04-21 2011-09-28 诸琴兰 防盗防火逃生网
CN102943609A (zh) * 2012-11-26 2013-02-27 湖南工程学院 高楼自救逃生窗
CN204972726U (zh) * 2015-05-22 2016-01-20 Sm科技株式会社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0404A (zh) * 2017-06-16 2020-02-07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凸阳台护栏兼用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CN110799250A (zh) * 2017-06-16 2020-02-14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建筑物中的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CN110799250B (zh) * 2017-06-16 2020-11-10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建筑物中的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CN110770404B (zh) * 2017-06-16 2021-05-18 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凸阳台护栏兼用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CN113464040A (zh) * 2020-03-31 2021-10-01 门恩特技术与咨询有限公司 火灾及灾难避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0488A3 (ko) 2017-05-18
JP6355864B2 (ja) 2018-07-11
WO2016190488A2 (ko) 2016-12-01
CN204972726U (zh) 2016-01-20
KR101562205B1 (ko) 2015-10-23
PH12017502058A1 (en) 2018-04-23
JP2018505034A (ja)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7594A (zh) 高层建筑物中的安全的火灾避难系统
KR100845297B1 (ko) 발코니 난간 설치식 비상 탈출용 사다리
CN110799250B (zh) 建筑物中的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KR101863901B1 (ko) 접이식 발코니 난간대 겸용 화재·재난 피난 시설
KR101099764B1 (ko) 화재 피난용 안전 난간대
KR102096210B1 (ko) 건물 외벽에 설치되는 비상대피장치
KR100937336B1 (ko) 화재 도피 수단이 구비된 안전 난간대
KR101892255B1 (ko) 화재 대피장치
CN110770404B (zh) 凸阳台护栏兼用火灾或其他灾害疏散设施
KR20070060646A (ko) 비상시 건물 탈출용 사다리 구조
JP6514954B2 (ja)
KR101043592B1 (ko) 화재 피난용 안전 난간대
KR101756054B1 (ko) 갱폼 작업자 추락 방지용 접이식 위험표시장치
KR101161561B1 (ko) 회전식 구난 사다리가 부착된 안전 난간대
KR101922174B1 (ko) 전개형 화재 대피 장치
KR102338446B1 (ko) 접이식사다리의 흔들림이 방지되는 하향식 피난사다리
KR101648354B1 (ko) 완강기능을 겸비한 공동주택용 접이식 난간
KR101944474B1 (ko) 옥외 탈출용 수직구조대
KR101105685B1 (ko) 화재 피난용 하강기구
KR20110083820A (ko) 화재 대피용 회전식 구난 사다리가 부착된 안전 난간대
KR20100138588A (ko) 화재 피난용 안전 난간대
KR101111887B1 (ko) 화재 피난을 위한 회전 사다리형 안전 난간대
JPS5929735Y2 (ja) 建物用避難装置
KR20210083887A (ko) 슬라이딩 접이식 대피 장치
KR20110084638A (ko) 전면 커버 고정자가 구비된 접이식 구난 사다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