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9928B -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9928B
CN113529928B CN202110846877.2A CN202110846877A CN113529928B CN 113529928 B CN113529928 B CN 113529928B CN 202110846877 A CN202110846877 A CN 202110846877A CN 113529928 B CN113529928 B CN 113529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balcony
groove
proximity sensor
l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68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9928A (zh
Inventor
闫家志
石�正刚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a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a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a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a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68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9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9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9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9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9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03Balconies; De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00Devices or single par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e.g. protection shields, protection screens;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smoke penetrating into distinct parts of build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1/00Stairways, ramps, or like structures; Balustrades; Handrails
    • E04F11/18Balustrades; Handrails
    • E04F11/181Balustra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Fencing (AREA)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阳台本体和逃生机构,阳台本体包括多块横板和多个前围栏,多块横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前围栏垂直固定于相邻两块横板之间,横板的后侧壁设有多根连接钢筋;逃生机构包括第一逃生组件和第二逃生组件,第一逃生组件、第二逃生组件以及前围栏围合形成半封闭式结构;第一逃生组件和第二逃生组件配合使用,以形成逃生通道;本申请具有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相关技术中,城市楼房大都在阳台上设置防盗网,为消防救援及逃生带来极大困扰。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弱势群体集聚环境,一旦发生火灾,房内人员逃离火灾现场有时是极为困难的,高楼发生火灾后,房屋以及救援楼道由于被浓烟吞没,因此想从楼道逃生的机会很小,被困人员往往在被困至阳台,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后果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包括阳台本体和逃生机构,所述阳台本体包括多块横板和多个前围栏,多块所述横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前围栏垂直固定于相邻两块横板之间,所述横板的后侧壁设置有多根连接钢筋;
所述逃生机构包括第一逃生组件和第二逃生组件,所述第一逃生组件、第二逃生组件以及前围栏围合形成半封闭式结构;
所述第一逃生组件包括连接板、逃生梯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上一块横板的侧壁,所述逃生梯转动连接于下一块横板的侧壁且位于连接板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连接板与逃生梯之间;
所述第二逃生组件包括侧围栏、转动板以及驱动组件,所述侧围栏垂直固定于上一块横板的另一侧,所述转动板转动设置于下一块横板的另一侧壁,所述转动板位于侧围栏的正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阳台本体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动板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阳台的逃生功能闲置时,第一逃生组件、第二逃生组件以及前围栏围合形成半封闭式结构,以起到类似普通阳台的防护功能,当楼房内发生火灾等意外状况时,逃生人员接触连接组件,并将逃生梯向阳台外侧推,逃生梯转动至下一楼层的阳台,此时,该楼层的阳台打开;同时,通过驱动组件使得位于火灾发生处下层的阳台上的转动板朝向外侧转动,以形成供逃生人员进行落脚,依次类推,整栋楼房的各个楼层的阳台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逃生通道,从而供逃生人员进行逃离,间接提高了该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组件沿横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块、弹簧以及拉绳,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插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容置槽内,所述逃生梯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与插槽插接配合,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插块的顶部和容置槽的槽底固定,所述拉绳一端固定于插块的顶部,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贯穿弹簧并穿出连接板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锁时,拉动拉绳,拉绳向插块提供向上的拉力,以使插块与插槽脱离并进入到容置槽内,同时,弹簧被压缩,此时解除了对逃生梯的限制,以使逃生梯可以发生翻转;同理,当阳台的逃生功能闲置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插块始终插在插槽内,以对逃生梯进行限位,实现了逃生梯与连接板之间的相对固定,使得该第一逃生组件能够提高基础的防护功能,同时,通过设置多组该连接组件,提高了逃生梯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该第一逃生组件能够得到保障。
优选的,所述逃生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弹性块,多根所述弹性块沿横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侧围栏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弹性块一一对应的卡槽,上一块所述横板的逃生梯上的弹性块与位与下一块横板的侧围栏上的卡槽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逃生人员向阳台外侧推动逃生梯,逃生梯转动的同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提供一个转动力,当逃生梯撞击到下一个楼层的侧围栏时,弹性块在逃生梯的转动轮的作用下插入至卡槽内,此过程中,弹性块收到卡槽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对应的,弹性块向卡槽的槽壁提供一个弹性作用力,使得弹性块与卡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实现了弹性块之间卡槽之间的固定,从而实现逃生梯与侧围栏之间的固定,逃生梯相对静止,使得逃生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利用逃生梯进行逃生。
优选的,所述弹性块的端部呈圆角设置,所述卡槽的槽口外侧围绕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槽壁呈弧形设置,所述让位槽的槽口口径大于卡槽的槽口口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块的端部呈圆角设置,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让位槽的槽壁呈弧形设置且让位槽的槽口口径大于卡槽的槽口口径,以起到让位作用,因为弹性块跟随逃生梯转动的过程中,在未完全插入至卡槽之间,是以略微倾斜的角度与卡槽配合的,因此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弹性块能够更加顺畅地插入至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逃生梯的顶端设置有多个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安装于逃生梯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可以间接增大逃生梯自由端的重量,以使逃生梯下落时冲击力更大,弹性块更加容易插入至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第一接近式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横板的侧壁,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板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一接近式传感器安装于侧围栏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接近式传感器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逃生梯下落后,逃生梯的端部接触到第一接近式传感器,第一接近式传感器收到信号后向驱动电机传递信号,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同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板转动,同时也完成下一个楼层的阳台的打开。
优选的,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挡板、驱动气缸以及感应组件,所述挡板位于侧围栏的内侧,所述挡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所述驱动气缸安装于前围栏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挡板的侧壁固定,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第二接近式传感器和人体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安装于侧围栏的外侧,所述人体接近传感器安装于前围栏的内侧,所述第二接近式传感器和人体接近传感器均与驱动气缸的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式传感器和人体接近传感器共同控制驱动气缸的开关的启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板转动后,阳台一侧处于打开状态,若此时阳台处有孩童在进行玩耍嬉戏,在逃生人员使用逃生梯下爬过程中,孩童可能因好奇失足掉出阳台;对应的,逃生梯转动后,逃生梯靠近第二接近式传感器,向驱动气缸发送启动信号,同时,当阳台处有孩童时,人体接近传感器接收到人体信号,也向驱动气缸发送启动信号,在两者的作用下,驱动气缸启动,挡板向下运动,从而填补原先转动板转动后留下的缺口,当逃生人员下落到转动板上时,对孩童下达指令,让孩童远离缺口,同时再通过手部自主启动驱动气缸的开关,使得挡板上升,缺口打开,进而能够继续进行逃生;基于此,防护机构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上述的危险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该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
优选的,两块相邻所述横板之间垂直固定有多根支撑柱,多根所述支撑柱呈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相邻横板之间垂直固定有多根支撑柱,进一步对两块相邻的横板进行加固,提高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稳固性。
优选的,位于顶部的所述横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吊环可吊机上的吊钩进行配合,以便于将整个阳台整体吊起,方便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S1:将多块横板通过多根支撑柱焊接固定成型,组合形成阳台的整体结构;
S2:通过吊机上的吊钩配合顶部横板的吊环将阳台吊起;
S3:在安装墙体上开设多个预埋孔;
S4:通过吊机将阳台输送至安装墙体上,并将连接钢筋插入预埋孔,浇筑固定,完成阳台的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先将多块横板通过多个支撑柱焊接固定成型,组合形成阳台的整体结构,以便于对多个楼层的阳台整体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连接完成后,通过吊机配合吊环将阳台整体吊起,同时,在安装墙体上开设多个预埋孔,吊机将阳台输送至安装墙体上,并将连接钢筋插入预埋孔,浇筑固定,完成阳台的安装,在连接钢筋的配合下,加固了阳台与安装墙体之间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具有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的优点;
2.本申请具有提高装配式建筑安装便捷性的优点;
3.本申请具有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稳定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板与逃生梯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逃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前围栏与挡板和驱动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阳台本体;11、横板;111、吊环;112、支撑架;113、连接钢筋;12、前围栏;121、滑移槽;13、支撑柱;2、逃生机构;21、第一逃生组件;211、连接板;2111、容置槽;212、逃生梯;2121、插槽;2122、弹性块;2123、配重块;213、连接组件;2131、插块;2132、弹簧;2133、拉绳;21331、拉环;22、第二逃生组件;221、侧围栏;2211、卡槽;22111、让位槽;222、转动板;223、驱动组件;2231、驱动电机;2232、第一接近式传感器;3、防护机构;31、挡板;311、凸块;32、驱动气缸;33、感应组件;331、第二接近式传感器;332、人体接近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参照图1和图2,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包括阳台本体1、逃生机构2以及防护机构3,阳台本体1安装于楼房上,与安装墙体配合,阳台本体1为使用者提供正常的阳台功能,逃生机构2和防护机构3均安装于阳台本体1上,逃生机构2供逃生人员在突发状况发生后使用,以脱离险情,防护机构3为逃生机构2的逃生功能提供多重保障。
具体的,阳台本体1包括多块横板11和多个前围栏12,多块横板1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横板11的数量设置为三块,其中位于三块之中最上方的横板11为阳台本体1的顶部的横板11,同时,顶部的横板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多个吊环111,在本实施例中,吊环11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吊环111的内径大小可供吊机的吊杆插入,施工时,吊环111可吊机上的吊钩进行配合,以便于将整个阳台整体吊起,方便安装。位于三块之中最下方的横板11为阳台本体1的底部的横板11。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结合其他工况需求对横板11的数量进行拟定,在此不做过描述。
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前围栏1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前围栏12呈竖直设置,且前围栏12和横板11均呈长方体状设置,前围栏12的顶部和底部长边均与两块相邻的横板11的一长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前围栏12呈格栅状设置,起到阳台基础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相邻两块横板11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柱1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3的数量设置为四根,四根支撑柱13均呈竖直设置,且四根支撑柱13对应分布于横板11的四个角落,支撑柱13的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两块相连横板11实现固定,进一步对两块相邻的横板11进行加固,提高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稳固性。
此外,横板11朝向安装墙体的侧壁焊接固定有多根连接钢筋113,多根连接钢筋113沿横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同时,位于底部的横板11的下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112,多个支撑架112沿横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架112呈三角结构设置。连接钢筋113与安装墙体固定,同时支撑架112通过螺栓与安装墙体实现固定,进而完成对整个阳台本体1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仅针对三层楼层的楼房进行描述,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增加楼层,对应会增加阳台本体1的层数,因此也会对应增设更多的安装结构,以保证阳台本体1与安装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具体的,逃生机构2的数量与楼层的数量相对应,即两块相邻的横板11之间匹配一个逃生机构2,逃生机构2包括第一逃生组件21和第二逃生组件22,第一逃生组件21、第二逃生组件22以及前围栏12围合形成半封闭式结构,进而使得整个阳台具有完整的防护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逃生组件21与第二逃生组件22的位置沿楼层的递增或递减而发生改变,如若上一楼层的第一逃生组件21位于阳台本体1的左侧,第二逃生组件22位于阳台本体1的右侧,则下一楼层的第一逃生组件21必位于阳台本体1的右侧,第二逃生组件22位于阳台本体1的左侧,以此循环有序排列。
下述是对两块相邻横板11之间的第一逃生组件21和第二逃生组件22进行描述。
参照图3,具体的,第一逃生组件21包括连接板211、逃生梯212以及连接组件213,连接板211呈长方体状设置,连接板211通过焊接的方式垂直固定于上一块横板11的下表面,且连接板211的长边与横板11的短边贴合。对应的,逃生梯212呈格栅状设置,且逃生梯212呈长方体状设置,逃生梯212的下端部铰接于下一块横板11的侧壁,逃生梯212可转动180°,且逃生梯212的顶端和连接板211的底端通过连接组件213实现固定。
具体的,连接组件213设置为多组,多组连接组件213沿横板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连接组件213包括插块2131、弹簧2132以及拉绳2133,连接板211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置槽2111,插块2131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容置槽2111内,容置槽2111和插块2131的形状相适配,均为长方体状,同时,逃生梯212顶部开设有插槽2121,插槽2121的形状和位置均与插块2131一一对应,插块2131与插槽2121插接配合,弹簧2132的两端分别与插块2131的顶部和容置槽2111的槽底固定,拉绳2133一端固定于插块2131的顶部,且拉绳2133的另一端贯穿弹簧2132并穿出连接板211的内侧壁,拉绳2133穿出的一端还固定有拉环21331,拉环21331的高度设置为1.7m以上,此处的高度为拉环21331与下一块横板11之间的距离。
连接板211与逃生梯212连接后可对阳台本体1的一侧进行封闭,解锁时,拉动拉绳2133,拉绳2133向插块2131提供向上的拉力,以使插块2131与插槽2121脱离并进入到容置槽2111内,同时,弹簧2132被压缩,此时解除了对逃生梯212的限制,以使逃生梯212可以发生翻转;同理,当阳台的逃生功能闲置时,在弹簧2132弹力的作用下,插块2131始终插在插槽2121内,以对逃生梯212进行限位,实现了逃生梯212与连接板211之间的相对固定,使得该第一逃生组件21能够提高基础的防护功能,同时,通过设置多组该连接组件213,提高了逃生梯212与连接板21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该第一逃生组件21能够得到保障。此外,拉环21331便于逃生人员拉拔拉绳2133,且拉环21331的高度设置为1.7m以上,减少了孩童手误拉动拉绳2133,造成逃生梯212与连接板211解除且外翻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该第一逃生组件21的安全性。
参照图1和图6,对应的,第二逃生组件22位于横板11的另一侧,即第一逃生组件21和第二逃生组件22沿横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逃生组件22包括侧围栏221、转动板222以及驱动组件223,侧围栏221垂直固定于上一块横板11的下表面的另一侧,侧围栏221与连接板211相互平行,且侧围栏221呈格栅状设置,位于上一楼层的逃生梯212可转动至下一楼层的侧围栏221的一侧。对应的,转动板222转动设置与下一块横板11的另一侧壁,转动板222转动的角度与逃生梯212的一致,转动板222呈竖直设置,转动板222位于侧围栏221的正下方,转动板222与侧围栏221可对阳台本体1的一侧进行封闭。同时,驱动组件223安装于阳台本体1上,驱动组件223用于驱动转动板222转动。
参照图1和图4以及图5,进一步的,逃生梯212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实现上一楼层的逃生梯212与下一楼层的侧围栏221之间的固定,具体的,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弹性块2122,多个弹性块2122沿横板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侧围栏221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弹性块2122一一对应的卡槽2211,上一块横板11的逃生梯212上的弹性块2122与位与下一块横板11的侧围栏221上的卡槽2211卡接配合。
逃生人员向阳台外侧推动逃生梯212,逃生梯212转动的同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提供一个转动力,当逃生梯212撞击到下一个楼层的侧围栏221时,弹性块2122在逃生梯212的转动轮的作用下插入至卡槽2211内,此过程中,弹性块2122收到卡槽2211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对应的,弹性块2122向卡槽2211的槽壁提供一个弹性作用力,使得弹性块2122与卡槽221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进而实现了弹性块2122之间卡槽2211之间的固定,从而实现逃生梯212与侧围栏221之间的固定,逃生梯212相对静止,使得逃生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利用逃生梯212进行逃生。
进一步的,弹性块2122的端部呈圆角设置,卡槽2211的槽口外侧围绕设置有让位槽22111,让位槽22111的槽壁呈弧形设置,即让位槽22111呈喇叭状设置,让位槽22111的槽口口径大于卡槽2211的槽口口径。此外,逃生梯21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配重块2123,配重块2123安装于逃生梯212的外壁,且多个配重块2123沿逃生梯21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弹性块2122的端部呈圆角设置,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让位槽22111的槽壁呈弧形设置且让位槽22111的槽口口径大于卡槽2211的槽口口径,以起到让位作用,因为弹性块2122跟随逃生梯212转动的过程中,在未完全插入至卡槽2211之间,是以略微倾斜的角度与卡槽2211配合的,因此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弹性块2122能够更加顺畅地插入至卡槽2211内。此外,配重块2123可以间接增大逃生梯212自由端的重量,以使逃生梯212下落时冲击力更大,弹性块2122更加容易插入至卡槽2211内。
对应的,当逃生梯212翻转后,可触发驱动组件223进行作业,具体的,驱动组件223包括驱动电机2231和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驱动电机2231安装于横板11的侧壁,驱动电机2231的输出轴与转动板222的侧壁固定,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通过螺栓安装于下一楼层的侧围栏221的外侧壁,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与驱动电机2231的开关电连接。
当逃生梯212下落后,逃生梯212的端部接触到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收到信号后向驱动电机2231传递信号,驱动电机2231启动,驱动电机2231的输出轴转动,同时,驱动电机2231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板222转动,同时也完成下一个楼层的阳台的打开。
参照图1和图7,具体的,防护机构3包括挡板31、驱动气缸32以及感应组件33,挡板31位于侧围栏221的内侧,挡板31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驱动气缸3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前围栏12上,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挡板31顶部的侧壁一体成型有凸块311,同时,前围栏12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移槽121,凸块311滑移设置于滑移槽121内,且凸块311穿出滑移槽121并与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的端部通过焊接实现固定。
此外,感应组件33包括第二接近式传感器331和人体接近传感器332,第二接近传感器安装于侧围栏221的外侧壁,且位于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的一侧,人体接近传感器332安装于前围栏12的内侧,第二接近式传感器331和人体接近传感器332均与驱动气缸32的开关电连接,第二接近式传感器331和人体接近传感器332共同控制驱动气缸32的开关的启闭。
当转动板222转动后,阳台一侧处于打开状态,若此时阳台处有孩童在进行玩耍嬉戏,在逃生人员使用逃生梯212下爬过程中,孩童可能因好奇失足掉出阳台;对应的,逃生梯212转动后,逃生梯212靠近第二接近式传感器331,向驱动气缸32发送启动信号,同时,当阳台处有孩童时,人体接近传感器332接收到人体信号,也向驱动气缸32发送启动信号,在两者的作用下,驱动气缸32启动,挡板31向下运动,从而填补原先转动板222转动后留下的缺口,当逃生人员下落到转动板222上时,对孩童下达指令,让孩童远离缺口,同时再通过手部自主启动驱动气缸32的开关,使得挡板31上升,缺口打开,进而能够继续进行逃生;基于此,防护机构3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上述的危险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该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该阳台的逃生功能闲置时,第一逃生组件21、第二逃生组件22以及前围栏12围合形成半封闭式结构,以起到类似普通阳台的防护功能,当楼房内发生火灾等意外状况时,逃生人员接触连接组件213,并将逃生梯212向阳台外侧推,逃生梯212转动至下一楼层的阳台,此时,该楼层的阳台打开;同时,通过驱动组件223使得位于火灾发生处下层的阳台上的转动板222朝向外侧转动,以形成供逃生人员进行落脚,依次类推,整栋楼房的各个楼层的阳台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逃生通道,从而供逃生人员进行逃离,间接提高了该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S1:将多块横板11通过多根支撑柱13焊接固定成型,组合形成阳台的整体结构;
S2:通过吊机上的吊钩配合顶部横板11的吊环111将阳台吊起;
S3:在安装墙体上开设多个预埋孔;
S4:通过吊机将阳台输送至安装墙体上,并将连接钢筋113插入预埋孔,浇筑固定,完成阳台的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施工时,先将多块横板11通过多个支撑柱13焊接固定成型,组合形成阳台的整体结构,以便于对多个楼层的阳台整体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连接完成后,通过吊机配合吊环111将阳台整体吊起,同时,在安装墙体上开设多个预埋孔,吊机将阳台输送至安装墙体上,并将连接钢筋113插入预埋孔,浇筑固定,完成阳台的安装,在连接钢筋113的配合下,加固了阳台与安装墙体之间的连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阳台本体(1)和逃生机构(2),所述阳台本体(1)包括多块横板(11)和多个前围栏(12),多块所述横板(1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前围栏(12)垂直固定于相邻两块横板(11)之间,所述横板(11)的后侧壁设置有多根连接钢筋(113);
所述逃生机构(2)包括第一逃生组件(21)和第二逃生组件(22),所述第一逃生组件(21)、第二逃生组件(22)以及前围栏(12)围合形成半封闭式结构;
所述第一逃生组件(21)包括连接板(211)、逃生梯(212)以及连接组件(213),所述连接板(211)固定于上一块横板(11)的侧壁,所述逃生梯(212)转动连接于下一块横板(11)的侧壁且位于连接板(211)的正下方,所述连接组件(213)设置于连接板(211)与逃生梯(212)之间;
所述第二逃生组件(22)包括侧围栏(221)、转动板(222)以及驱动组件(223),所述侧围栏(221)垂直固定于上一块横板(11)的另一侧,所述转动板(222)转动设置于下一块横板(11)的另一侧壁,所述转动板(222)位于侧围栏(221)的正下方,所述驱动组件(223)安装于阳台本体(1)上,所述驱动组件(223)用于驱动转动板(222)转动;
所述驱动组件(223)包括驱动电机(2231)和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所述驱动电机(2231)安装于横板(11)的侧壁,所述驱动电机(2231)的输出轴与转动板(222)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安装于侧围栏(221)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接近式传感器(2232)与驱动电机(2231)的开关电连接;
还包括防护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挡板(31)、驱动气缸(32)以及感应组件(33),所述挡板(31)位于侧围栏(221)的内侧,所述挡板(31)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所述驱动气缸(32)安装于前围栏(12)上,所述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与挡板(31)的侧壁固定,所述感应组件(33)包括第二接近式传感器(331)和人体接近传感器(332),所述第二接近式传感器安装于侧围栏(221)的外侧,所述人体接近传感器(332)安装于前围栏(12)的内侧,所述第二接近式传感器(331)和人体接近传感器(332)均与驱动气缸(32)的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式传感器(331)和人体接近传感器(332)共同控制驱动气缸(32)的开关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13)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组件(213)沿横板(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组件(213)包括插块(2131)、弹簧(2132)以及拉绳(2133),所述连接板(211)的下表面开设有容置槽(2111),所述插块(2131)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容置槽(2111)内,所述逃生梯(212)的顶部开设有插槽(2121),所述插块(2131)与插槽(2121)插接配合,所述弹簧(2132)的两端分别与插块(2131)的顶部和容置槽(2111)的槽底固定,所述拉绳(2133)一端固定于插块(2131)的顶部,所述拉绳(2133)的另一端贯穿弹簧(2132)并穿出连接板(211)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梯(212)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弹性块(2122),多根所述弹性块(2122)沿横板(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侧围栏(221)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与弹性块(2122)一一对应的卡槽(2211),上一块所述横板(11)的逃生梯(212)上的弹性块(2122)与位与下一块横板(11)的侧围栏(221)上的卡槽(2211)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2122)的端部呈圆角设置,所述卡槽(2211)的槽口外侧围绕设置有让位槽(22111),所述让位槽(22111)的槽壁呈弧形设置,所述让位槽(22111)的槽口口径大于卡槽(2211)的槽口口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梯(21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配重块(2123),所述配重块(2123)安装于逃生梯(212)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相邻所述横板(11)之间垂直固定有多根支撑柱(13),多根所述支撑柱(13)呈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所述横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吊环(111)。
8.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块横板(11)通过多根支撑柱(13)焊接固定成型,组合形成阳台的整体结构;
S2:通过吊机上的吊钩配合顶部横板(11)的吊环(111)将阳台吊起;
S3:在安装墙体上开设多个预埋孔;
S4:通过吊机将阳台输送至安装墙体上,并将连接钢筋(113)插入预埋孔,浇筑固定,完成阳台的安装。
CN202110846877.2A 2021-07-26 2021-07-26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529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6877.2A CN113529928B (zh) 2021-07-26 2021-07-26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6877.2A CN113529928B (zh) 2021-07-26 2021-07-26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9928A CN113529928A (zh) 2021-10-22
CN113529928B true CN113529928B (zh) 2022-08-23

Family

ID=78120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6877.2A Active CN113529928B (zh) 2021-07-26 2021-07-26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99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7267A (ja) * 2003-09-12 2005-04-07 Minoru Oota 避難装置
KR20110083820A (ko) * 2010-01-15 2011-07-21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화재 대피용 회전식 구난 사다리가 부착된 안전 난간대
CN109505503A (zh) * 2018-12-28 2019-03-22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窗
KR20200029709A (ko) * 2018-09-11 2020-03-19 오승찬 피난용 사다리장치
CN211692215U (zh) * 2019-12-27 2020-10-16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带逃生梯的防盗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1435C (sv) * 1992-03-12 1994-06-27 Gunder Spaora Balkong
US20040108163A1 (en) * 2002-08-22 2004-06-10 Johnson Donald Ole Emergency ladde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JP2004324283A (ja) * 2003-04-25 2004-11-18 Tokyo Rittsu Kk 避難用梯子
KR101089345B1 (ko) * 2009-12-04 2011-12-02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화재 발생시 구난 사다리로 변형되는 안전 난간대
CN101994467B (zh) * 2010-11-11 2012-05-23 王义斌 防盗逃生两用窗
CN203383702U (zh) * 2013-04-25 2014-01-08 李生荣 一种消防安全防盗笼
KR101562205B1 (ko) * 2015-05-22 2015-10-23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고층 건물에서의 안전한 화재 피난 시스템
CN206174831U (zh) * 2016-09-21 2017-05-17 深圳市极尚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逃生窗
CN208502621U (zh) * 2018-07-10 2019-02-15 费维瀚 一种防盗窗
CN211986704U (zh) * 2019-12-23 2020-11-24 天津港海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逃生装置
CN214574602U (zh) * 2021-01-22 2021-11-02 广东新华建工程有限公司 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一体化阳台
CN113368417A (zh) * 2021-06-11 2021-09-10 温州博旺联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消防逃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7267A (ja) * 2003-09-12 2005-04-07 Minoru Oota 避難装置
KR20110083820A (ko) * 2010-01-15 2011-07-21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화재 대피용 회전식 구난 사다리가 부착된 안전 난간대
KR20200029709A (ko) * 2018-09-11 2020-03-19 오승찬 피난용 사다리장치
CN109505503A (zh) * 2018-12-28 2019-03-22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窗
CN211692215U (zh) * 2019-12-27 2020-10-16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带逃生梯的防盗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9928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9300A (zh) 用于高层建筑的升降机逃生救生系统
CN208792758U (zh) 一种巨柱爬模装置
CN106044460A (zh) 楼道电梯
JP2009235816A (ja) 階段
CN113529928B (zh)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169414U (zh) 住宅外加装电梯的结构
CN202017335U (zh) 液压互爬式升降脚手架
CN201338895Y (zh) 斜拉式电动上楼轨车
CN1970114A (zh) 一种楼宇走火救生方法及其设施
CN214912784U (zh) 一种往复式高楼逃生缓降装置
CN113006394B (zh) 一种高层住宅连廊用消防护栏
CN102107046A (zh) 分层出窗无电运行有轨道及减速装置落点安全的高楼防火逃生舱
CN109537849B (zh) 一种加装电梯井道支撑架
RU8011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с высотных зданий и сооружений
CN213572711U (zh) 一种建筑学可拆装室内楼梯
CN2294070Y (zh) 一种封闭式应急救生斗
CN113830647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机
CN108706500B (zh) 一种可升降式模块箱固定架
CN113356683A (zh) 一种房建施工防护栏
CN207348433U (zh) 防坠装置及脚手架
CN2873252Y (zh) 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CN218176769U (zh) 一种施工现场用防护型爬梯
CN209704009U (zh) 一种电梯井施工安全防护结构
CN112678651B (zh) 多层住宅改造用电梯
CN2315205Y (zh) 多重防坠提升外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23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Dongguan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SHANJIAN CONSTRUCTIO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924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