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6557A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6557A
CN106256557A CN201610391278.5A CN201610391278A CN106256557A CN 106256557 A CN106256557 A CN 106256557A CN 201610391278 A CN201610391278 A CN 201610391278A CN 106256557 A CN106256557 A CN 106256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direction
paper
rib
liquid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12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6557B (zh
Inventor
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56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6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4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 B41J19/142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with a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printing in both directions across the paper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4Aprons or guides for the printing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24Case-shift mechanisms; Fount-chan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被支承部支承的介质所产生的扭曲,并且降低朝向向介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与支承部之间被引导的气体的流量的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支承部(13),其对被输送的纸张S进行支承;喷出单元(20),其以包括滑架(30)以及液体喷出头的方式而被构成,所述滑架(30)在与纸张的输送方向Y交叉的扫描方向X上自由移动,所述液体喷出头被搭载于滑架上并向纸张喷出油墨,在扫描方向上的喷出单元的端部处以在输送方向Y上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而设置有沿着扫描方向突出的多个肋(52),通过使滑架沿着扫描方向移动,从而肋(52)朝向支承部对纸张的扭曲进行按压。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例如涉及一种喷墨式打印机等的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印刷装置(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示例,已知有一种在扫描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滑架(移动体)上设置有液滴喷出头(液体喷出头),并从液滴喷出头向被压印板(支承部)支承的记录介质喷出液滴(液体)的喷墨式打印机。在这种打印机中,在从液滴喷出头向记录介质喷出液滴时、或在压印板上沿着与扫描方向交叉的输送方向输送记录介质时,存在有在记录介质的一部分处产生扭曲(起皱)的情况。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在滑架上设置有用于消除记录介质所产生的扭曲的扭曲拉直部件的印刷装置。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印刷装置中,在记录介质上产生扭曲的情况下,在扭曲拉直部件的端部处所形成的斜面状的按压部将伴随着滑架的朝向扫描方向的移动而与记录介质的产生了扭曲的部分接触,并通过朝向压印板按压该接触的部分从而消除记录介质的扭曲。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有斜面状的按压部在朝向压印板而按压记录介质的同时,向扭曲拉直部与压印板之间的间隙引导空气的情况。并且,通过该被引导的空气以进一步被引导到液滴喷出头与压印板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而流动,从而可能会对液滴喷出头向记录介质喷出的液滴的喷落精度产生影响。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的印刷装置的扭曲拉直部处,为了使通过按压部而向扭曲拉直部与压印板之间的间隙被引导的空气从间隙排出,而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扭曲拉直部的贯穿孔、和将空气从按压部侧向该贯穿孔中的间隙侧的开口进行引导的引导槽。
但是,这种引导槽以及贯穿孔仅使通过斜面状的按压部而向液滴喷出头与压印板之间的间隙被引导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的空气从间隙排出,而该按压部朝向液滴喷出头与压印板之间的间隙对空气进行引导这样的实际情况丝毫没能解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37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被支承部支承的介质所产生的扭曲并能够降低朝向对介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与支承部之间而被引导的气体的流量的液体喷出装置。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支承部,其对被输送的介质进行支承;喷出单元,其以包括移动体以及液体喷出头的方式而被构成,所述移动体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上自由移动,所述液体喷射头被搭载于该移动体上并向所述介质喷出液体,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所述喷出单元的端部处,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而设置有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通过使所述移动体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移动,从而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支承部对所述介质的扭曲进行按压。
根据该结构,在突出部向扫描方向移动时,同与介质的产生了扭曲的部分接触而朝向支承部对介质进行按压的部分形成为在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较长地连续的面的情况不同,在其移动时朝向喷出单元与支承部之间的间隙引导的气体的流量变少。因而,能够降低被支承部支承的介质所产生的扭曲,并且,能够降低朝向向介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与支承部之间被引导的气体的流量。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突出部由具有刚性且在所述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肋构成。
根据该结构,在突出部向扫描方向移动时,具有刚性的板状的肋中的扫描方向上的端面将与介质的产生了扭曲的部分接触。因此,在向扫描方向移动时即使突出部与介质接触,产生变形的可能性也较小,并能够朝向支承部充分地按压介质,从而降低介质所产生的扭曲。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优选为,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将在所述移动体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移动时流入至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气体,向隔着所述突出部而与所述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按压的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进行引导。
根据该结构,在移动体沿着扫描方向移动时流入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气体将通过引导面而向隔着突出部而与突出部对介质进行按压的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被引导。因此,能够降低在移动体在扫描方向上移动时朝向液体喷出头与支承部之间被引导的气体的流量。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引导面为倾斜的斜面或弯曲的曲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在输送方向上流入至相邻的突出部彼此之间的气体向隔着突出部而与突出部对介质进行按压的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顺畅地进行引导。
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喷出单元具有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从所述移动体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突出部被形成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处。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沿着扫描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形成在移动体上,从而在移动体沿着扫描方向移动时,不易在液体喷出头与支承部之间产生气流。即,能够降低液体喷出头向被支承部支承的介质喷出的液体的喷落位置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侧剖视图。
图2为表示喷出单元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为喷出单元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扫描方向上的整流板的端部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喷出单元沿着扫描方向进行移动时的主视图。
图6为表示喷出单元沿着扫描方向进行移动时所产生的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7为表示作为比较例的喷出单元沿着扫描方向进行移动时所产生的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8为表示整流板的改变例的图。
图9为表示引导面以及突出部的改变例的图。
图10为表示喷出单元的改变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通过向介质喷出油墨而实施记录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也有简称「打印机」的情况。)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打印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筐体12。在筐体12内安装有:支承部13,其从垂直方向Z的下侧对作为介质的一个示例的纸张S进行支承,输送部14,其使纸张S沿着支承部13的上表面向输送方向Y进行输送,喷出单元20,其向被输送的纸张S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而实施记录。
输送部14在输送方向Y上具备输送辊对15a、15b,所述输送辊对15a、15b分别被配置在与支承部13相比靠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各个位置处。输送辊对15a、15b通过在以上下夹持纸张S的方式对纸张S进行支承的同时进行旋转,从而沿着输送方向Y对纸张S进行输送。而且,输送部14具备引导板16a、16b,所述引导板16a、16b在输送方向Y上分别被配置在与输送辊对15a相比靠上游侧、与输送辊对15b相比靠下游侧的各个位置处。引导板16a、16b通过从下侧对纸张S进行支承,从而沿着输送方向Y对纸张S进行引导。
并且,输送部14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的驱动而使输送辊对15a、15b旋转,从而沿着支承部13的上表面以及引导板16a、16b的上表面对纸张S进行输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S从在供给卷轴17上被卷绕重叠成圆筒状的卷筒体R被放卷而被输送。从卷筒体R被放卷并输送的纸张S在被喷出单元20喷出了油墨而实施了记录后,通过收卷轴18而再次被卷绕重叠成圆筒状。
喷出单元20被构成为,包括:滑架(移动体)30,其被设置为能够沿着与纸张S的输送方向Y交叉的方向、即作为纸张S的宽度方向的扫描方向X往复移动;液体喷出头40,其向纸张S喷出油墨;整流板50,其为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的延伸部。滑架30经由滑架30所具备的轴承31而被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的引导轴60支承,并且,滑架30被设置为能够沿着引导轴60进行移动。液体喷出头40被搭载在滑架30上,并且,液体喷出头40被设置为以与支承部13对置的方式而在垂直方向Z上从作为滑架30的下侧的下表面露出。并且,整流板50也以与支承部13对置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滑架30的下表面上。另外,液体喷出头40的下表面以从整流板50的下表面稍微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滑架30上。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喷出单元20所具备的整流板50被设置为以扫描方向X上的长度与滑架30的长度相比而较长的方式而延伸。此外,整流板50具有以从输送方向Y的上游侧到下游侧扫描方向X上的长度变短的方式而倾斜的形状。
在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端部处,以横跨输送方向Y的方式而形成有作为弯曲的曲面的引导面51。引导面51具有在扫描方向X上随着趋向于从整流板50的端部向滑架30接近而朝向垂直方向Z的上侧弯曲的前倾形状(参照图4)。通过该引导面51而使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长度以在垂直方向Z上作为下侧的下表面与作为上侧的上表面相比而较长的方式被构成。
此外,在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端部处,在扫描方向X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朝向与滑架30分离的方向而从引导面51突出的、作为突出部的肋52。该肋52被设为在沿着输送方向Y的方向上具有肋52的厚度的板状,且具有刚性。此外,肋52以在输送方向Y上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而被设置。即,在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端部处且在输送方向Y上相邻的肋52彼此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引导面51。
如图4所示,当将从引导面51延伸的肋52的引导面51侧设为基端时,在与基端为相反一侧的肋52的顶端处形成有相对于扫描方向X而倾斜的倾斜部53。该倾斜部53在垂直方向Z上被设置在肋52的下侧的一部分处,并以从肋52的基端到顶端朝向垂直方向Z的上侧的方式而斜着倾斜。另外,上述的引导面51、肋52以及倾斜部53不仅被设置在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一个端部,还同样地被设置在另一个端部。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所构成的打印机(液体喷出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相对于被支承部13支承的纸张S实施记录时,滑架30沿着引导轴60而在支承部13的上方往复移动,并从液体喷出头40向纸张S喷出油墨。此时,存在有因油墨的喷出或输送辊对15a、15b的夹持等,而在纸张S上产生扭曲(起皱)、从而在纸张S的一部分上产生翘起部M的情况。
当在纸张S上产生翘起部M时,有可能通过使滑架30沿着扫描方向X进行移动而使液体喷出头40与翘起部M接触。由于会因为在液体喷出头40上会附着有灰尘或纸屑等、或者附着有被喷出在纸张S上的油墨而弄脏液体喷出头40,因此,液体喷出头40与纸张S的翘起部M接触这一情况并不理想。对于这一点,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1在喷出单元20所具备的整流板50上具备肋52。
当在纸张S上产生翘起部M时,首先,由于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端部处所设置的肋52与翘起部M接触,从而对翘起部M朝向支承部13进行按压,因此翘起部M将矮小化乃至被消除。即,降低了液体喷出头40与纸张S接触的可能性。此外,在整流板50上所设置的肋52上形成有倾斜部53。能够通过该倾斜部53而相对于肋52所接触的纸张S,更有效地将翘起部M朝向支承部13进行按压。
此外,在滑架30沿着引导轴60进行移动时,有时会在液体喷出头40与被支承部13支承的纸张S之间的空间A内产生沿着扫描方向X的气流(气体的流动)F的情况。当在该空间A内产生气流F时,可能会对油墨向纸张S的喷落位置带来影响。与此相对,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沿着扫描方向X而将长条的整流板50设置在喷出单元20上,因此空间A内的气体(空气)的流动阻力变大。因而,流入至液体喷出头40与被支承部13支承的纸张S之间的空间A内的气流F的流量或流速降低,从而油墨的喷落位置的偏差降低。
如图6所示,在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端部处形成有引导面51。由于该引导面51具有向垂直方向Z的上侧弯曲的前倾形状,因此,在滑架30在扫描方向X上向空心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时,气流F沿着引导面51而向垂直方向Z的上侧被引导。即,引导面51朝向隔着肋52而与肋52对纸张S进行按压的方向为相反一侧的方向对气流F进行引导。因此,流入液体喷出头40与被支承部13支承的纸张S之间的气流F的流量降低。此外,由于肋52被设为,在沿着输送方向Y的方向上具有厚度的板状,因此气流F易于向引导面51被引导。
如图7所示的比较例的方式,在整流板50的端部处形成有由倾斜部53在输送方向Y上较长地连续而成的面(即,未设置有引导面51以及肋52)。当喷出单元20在扫描方向X上向空心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时,通过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端部而使翘起部M朝向支承部13被按压。另一方面,气流F沿着在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端部处所形成的倾斜部53而向液体喷出头40与被支承部13支承的纸张S之间被引导。即,空间A内的气流F的流量或流速将增加,从而有可能对油墨的喷落精度带来影响。
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1具有肋52,所述肋52将在纸张S上产生的翘起部M朝向支承部13进行按压,另一方面,具有引导面51,所述引导面51通过前倾形状而将气流F朝向隔着肋52而与肋52对翘起部M进行按压的方向为相反一侧的方向进行引导。即,肋52朝向垂直方向Z的下侧对纸张S进行按压,相对于此,引导面51朝向上侧对在相邻的肋52彼此之间流动的气流F进行引导。另外,由于肋52被设为,在沿着输送方向Y的方向上具有厚度的板状,因此肋52相对于纸张S的接触面积降低。也就是说,降低了沿着倾斜部53而向垂直方向Z的下侧被引导的气流F的流量。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喷出单元20中,朝向支承部13对纸张S的翘起部M进行按压的肋52在输送方向Y上以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而被设置。因此,在喷出单元20向扫描方向X进行移动时,同肋52与纸张S的翘起部M接触而朝向支承部13对翘起部M进行按压的部分形成为在输送方向Y上较长地连续的面的情况不同,在其移动时朝向喷出单元20与支承部13之间的空间A引导的气体的流量变少。因而,能够降低被支承部13支承的纸张S所产生的扭曲,并且,能够降低朝向向纸张S喷出油墨的液体喷出头40与支承部13之间被引导的气体的流量。
(2)在喷出单元20向扫描方向X进行移动时,具有刚性的板状的肋52的扫描方向X上的端面与纸张S的产生了扭曲的部分即翘起部M接触。因此,在向扫描方向X移动时即使肋52与翘起部M接触也会减小发生变形的顾虑,并能够朝向支承部13对翘起部M充分地进行按压,从而能够降低纸张S所产生的扭曲。
(3)在滑架30沿着扫描方向X进行移动时流入肋52彼此之间的气体将通过引导面51而朝向隔着肋52而与肋52对纸张S进行按压的方向为相反一侧的方向被引导。因此,能够降低在滑架30在扫描方向X上移动时朝向液体喷出头40与支承部13之间被引导的气体的流量。
(4)引导面51由从扫描方向X上的整流板50的端部起随着趋向于接近滑架30而朝向垂直方向Z的上侧弯曲的曲面形成。因此,能够将流入至在输送方向Y上相邻的肋52彼此之间的气体向隔着肋52而与肋52对纸张S进行按压的方向为相反一侧的方向顺畅地进行引导。
(5)通过使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的整流板50形成在滑架30上,从而在滑架30沿着扫描方向X进行移动时,不易在液体喷出头40与支承部13之间产生气流。即,能够降低液体喷出头40相对于被支承部13支承的纸张S喷出的油墨的喷落位置的偏差。
(6)由于在肋52上形成有倾斜部53,因此在肋52与翘起部M接触时,能够更有效地将翘起部M向支承部13侧进行按压。即,具有倾斜部53的肋52能够更有效地使翘起部M矮小化乃至消除。
(7)在扫描方向X上的喷出单元20的端部处设置有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的、作为突出部的肋52。因此,在喷出单元20沿着扫描方向X进行移动时,翘起部M在与液体喷出头40接触之前与肋52接触,肋52通过朝向支承部13对翘起部M进行按压,从而使翘起部M矮小化乃至消除。因而,能够降低液体喷出头40因与翘起部M接触而被弄脏的可能性。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方式进行变更。
·如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整流板50并不限于以从滑架30的下表面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的结构,也可以是以从滑架30的侧面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滑架30的扫描方向X上的端部处分别设置有整流板50,而液体喷出头40从滑架30的下表面露出。
·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整流板50的扫描方向X上的端部处所设置的突出部并不限于板状的肋52,也可以如管52a这样而为非板状的突出部。此外,并不限于管52a,只要具有在输送方向Y上以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而被设置,并朝向支承部13侧对翘起部M进行按压的形状的突出部即可。
·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面51并不限于弯曲的曲面,也可以是倾斜的斜面。此外,也可以是具有阶梯的面。
·如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喷出单元20也可以不设置整流板50。在该结构中,作为突出部的肋52被形成在滑架30的侧面上。通过具备肋52,从而降低了翘起部M与液体喷出头40接触的可能性。此外,由于肋52在输送方向Y上以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而被设置,因此能够降低朝向液体喷出头40与被支承部13支承的纸张S之间的空间A被引导的气流F的流量。此外,在图10所示的作为改变例的喷出单元20中,也可以在输送方向Y上的肋52彼此之间设置引导面51,通过设置引导面51,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朝向空间A被引导的气流F的流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肋52也可以不具备倾斜部53。即使不具备倾斜部53,肋52也能够朝向支承部13对翘起部M进行按压,从而使翘起部M矮小化乃至消除。并且,能够通过引导面51而向垂直方向Z的上侧引导气流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肋52并不限于以从引导面51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以从在输送方向Y上的多个位置处分别独立设置的多个引导面51之间起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垂直方向Z的下侧的液体喷出头40的下表面与整流板50的下表面平齐。通过构成为平齐,从而能够降低在液体喷出头40与支承部13之间流动的气流F的紊乱。通过降低气流F的紊乱,从而使油墨的喷落位置的补正变得容易。另外,对油墨的喷落位置进行补正的技术为公知的技术。此外,通过使液体喷出头40的下表面与整流板50的下表面平齐,从而能够更进一步降低液体喷出头40与翘起部M接触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整流板50并不限于具有以从输送方向Y的上游侧到下游侧而扫描方向X上的长度变短的方式而倾斜的形状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从输送方向Y的上游侧到下游侧而扫描方向X上的长度变长的形状,也可以是固定的形状。此外,整流板50也可以是具有楕圆形状的结构,整流板5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喷出单元20并不限于在扫描方向X上的两端部处设置有引导面51、肋52以及倾斜部53的结构,也可以是仅设置在任意一个端部处的结构。尤其是,因向纸张S喷出油墨而产生扭曲(起皱)的情况较多。因此,在喷出单元20向一个方向移动时喷出油墨而向另一个方向移动时不喷出油墨的打印机11的情况下,考虑到在喷出单元20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完成喷出油墨之后,向另一个方向移动时,与因扭曲而产生的翘起部M接触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即使采用在扫描方向X上作为喷出单元20的另一个方向侧的端部处设置有引导面51、肋52以及倾斜部53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翘起部M矮小化乃至消除并向垂直方向Z的上侧引导气流F。当然,即使采用仅在作为喷出油墨时的移动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处设置有引导面51、肋52以及倾斜部53的结构,在纸张S被输送时也存在有产生扭曲的可能性,因此能够使翘起部M矮小化乃至消除并向垂直方向Z的上侧引导气流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液体喷出头40喷出油墨的介质并不限于从卷筒体R被退绕下来的作为连续纸的纸张S,也可以是单张纸。此外,并不限于纸张,也可以采用布帛或金属箔、塑料等其他各种各样的材料作为介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出装置也可以是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的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另外,作为从液体喷出装置以微小量的液滴的形式而被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从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状态。此外,在此所说的液体只需是能够由液体喷出装置喷出的材料即可。例如,只需为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且包含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的流状体。此外,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包含由颜料、金属粒子等固体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剂中的液体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那样的油墨或液晶等。在此,油墨是指包括通常的水性油墨以及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的油墨。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具体例,具有对用于例如,液晶显示器、EL(Electro Lumines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含有电极材料或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出的液体喷出装置。此外,也可以是对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体有机物进行喷出的液体喷出装置、用作精密移液管并对作为试样的液体进行喷出的液体喷出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是向时钟或照相机等精密仪器以精确位置喷出润滑油的液体喷出装置、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面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出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出装置。此外,也可以是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出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出装置。
符号说明
11:打印机(液体喷出装置);13:支承部;20:喷出单元;30:滑架(移动体);40:液体喷出头;50:整流板(延伸部);51:引导面;52:肋(突出部);52a:管(突出部);S:纸张;X:扫描方向;Y:输送方向。

Claims (5)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部,其对被输送的介质进行支承;
喷出单元,其以包括移动体以及液体喷出头的方式而被构成,所述移动体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上自由移动,所述液体喷出头被搭载于该移动体上并向所述介质喷出液体,
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所述喷出单元的端部处,以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方式而设置有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突出的多个突出部,
通过使所述移动体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移动,从而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支承部对所述介质的扭曲进行按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由具有刚性且在所述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肋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将在所述移动体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移动时流入至所述突出部彼此之间的气体,向隔着所述突出部而与所述突出部对所述介质进行按压的方向相反一侧的方向进行引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面为倾斜的斜面或弯曲的曲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单元具有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而从所述移动体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突出部被形成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处。
CN201610391278.5A 2015-06-16 2016-06-03 液体喷出装置 Active CN106256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1400 2015-06-16
JP2015121400A JP6648422B2 (ja) 2015-06-16 2015-06-16 液体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6557A true CN106256557A (zh) 2016-12-28
CN106256557B CN106256557B (zh) 2020-03-27

Family

ID=5758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1278.5A Active CN106256557B (zh) 2015-06-16 2016-06-03 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24943B2 (zh)
JP (1) JP6648422B2 (zh)
CN (1) CN106256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8396B2 (ja) 2017-01-18 2019-11-20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ルド機器及びフィールド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JP2019188785A (ja) * 2018-04-27 2019-10-3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046A (zh) * 1996-10-16 1998-07-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出纸装置
JP2004330446A (ja) * 2003-04-30 2004-11-2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088389A (ja) * 2004-09-21 2006-04-06 Ricoh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に搭載される記録液カートリッジ
JP2010228215A (ja) * 2009-03-26 2010-10-14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US20110242208A1 (en) * 2010-03-31 2011-10-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US20110273513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Sam Norasak Wind Baffles for Micro-Fluid Ejection Devices
CN102950888A (zh) * 2011-08-18 2013-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3770454A (zh) * 2012-10-19 2014-05-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7863A (ja) 2006-05-22 2007-11-2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161885A (ja)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TW201350350A (zh) * 2012-06-05 2013-12-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噴墨印表機
JP6481380B2 (ja) 2015-01-20 2019-03-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046A (zh) * 1996-10-16 1998-07-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出纸装置
JP2004330446A (ja) * 2003-04-30 2004-11-2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088389A (ja) * 2004-09-21 2006-04-06 Ricoh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に搭載される記録液カートリッジ
JP2010228215A (ja) * 2009-03-26 2010-10-14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US20110242208A1 (en) * 2010-03-31 2011-10-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US20110273513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Sam Norasak Wind Baffles for Micro-Fluid Ejection Devices
CN102950888A (zh) * 2011-08-18 2013-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3770454A (zh) * 2012-10-19 2014-05-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24943B2 (en) 2017-08-08
CN106256557B (zh) 2020-03-27
JP6648422B2 (ja) 2020-02-14
JP2017007096A (ja) 2017-01-12
US20160368291A1 (en) 2016-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24718B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60695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US20110128334A1 (en) Liquid containing tank, liquid-jet head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189842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7052117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101722726A (zh) 记录装置、以及目标的干燥方法
US8123335B2 (en)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apparatus
CN106256557A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626387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2514371B (zh) 记录装置
JP2017530884A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8752935B2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CN104339853A (zh) 液体喷射装置及擦拭方法
US8376504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with humidification member for moisturing ink
CN103072387B (zh) 定影装置及记录装置
JP5756593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12380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064333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20140225963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244633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605049B2 (ja) 記録装置
CN102233725A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2192567A (ja)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076572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3166325A (ja) 液体噴射装置、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