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7010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7010B
CN106227010B CN201610384345.0A CN201610384345A CN106227010B CN 106227010 B CN106227010 B CN 106227010B CN 201610384345 A CN201610384345 A CN 201610384345A CN 106227010 B CN106227010 B CN 1062270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elt
intermediate transfer
roll
transfer
recording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43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27010A (zh
Inventor
笕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402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508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227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7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27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7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61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其包括带、成像单元、第一辊和第二辊、供给部分、拉伸辊和推压部件。在拉伸辊和第一转印辊之间的外部公切线与第一转印辊之间的接触点和在外部公切线和垂直于外部公切线且穿过第二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满足:接触点比交叉点更靠近于拉伸辊,且在接触点和交叉点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转印辊的直径的5%或更多。推压部件在第一辊和带之间靠近于转印部分的位置处从内周带表面推压带。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诸如,打印机、传真机或复印机。
背景技术
在利用中间转印带的成像设备中,在中间转印带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辊接触到中间转印带的转印部分处转印到由转印辊朝向中间转印带支撑的转印带上、或转印到记录材料。
在利用中间转印带的成像设备中,记录材料可优选靠近于转印部分在上游侧上叠加在中间转印带上,而后被引入转印部分。这是因为高压被施加到转印部分且强电场在转印部分处产生,因此当记录材料被叠加在可旋转转印部件上而后被引入转印部分时,在中间转印带和记录材料之间产生放电,因此容易产生图像缺陷。
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2-82543中,支撑部件设置在转印部分的上游侧上,以便支撑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由此记录材料稳定接触到中间转印带的区域靠近于转印部分形成在上游侧上。
在支撑部件设置在转印部分的上游侧的成像设备中,当在每单位面积重量大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时,位于转印部分的上游的一部分记录材料摩擦中间转印带,从而容易产生由于调色剂图像在转印之前的干扰而造成的图像缺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环形中间转印带;调色剂成像单元,其配置成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第一转印辊,其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第二转印辊,其配置成在自身和第一转印辊之间夹置中间转印带,以形成转印部分,在转印部分处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供给装置,其配置成将记录材料供给到转印部分;拉伸辊,其设置在相对于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的调色剂成像单元的下游和第一转印辊的上游,配置成在自身和第一转印辊之间与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接触地拉伸中间转印带,其中,在从第一转印辊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看去时,在中间转印带被第一转印辊拉伸的拉伸侧上在拉伸辊和第一转印辊之间的外部公切线与第一转印辊之间的接触点、以及在外部公切线和垂直于外部公切线且穿过第二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满足:接触点比交叉点更靠近于拉伸辊,且在接触点和交叉点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转印辊的直径的5%以上;以及推压部件,其配置成在第一转印辊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靠近于转印部分的位置处从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推压中间转印带。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像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中间转印带的弹性层的示意图。
图3是在上游侧上的二次转印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二次转印辊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5是二次转印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比较示例1中的外部二次转印辊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推压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具体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成像设备)
图1是成像设备100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00是级联式中间转印类型的全色打印机,其中,成像部分PY、PM、PC和PK沿中间转印带40的朝上表面设置。
在成像部分PY中,黄色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1Y上形成,而后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在成像部分PM中,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1M上形成,而后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在成像部分PC和PK中,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分别在感光鼓1C和1K上形成,而后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被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且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记录材料P从记录材料盒31取出,且由分离辊32逐一地分开,而后被供给到对准辊对13。对准辊对13与中间转印带40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地向二次转印部分T2发送记录材料P。
转印带单元36接触到由内部二次转印辊42支撑的中间转印带40,以形成二次转印部分T2。转印电压源11向外部二次转印辊10施加DC电压,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40二次转印到被供给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的记录材料上。
其上被二次转印有四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通过由用于定影装置60的预先供给装置61供给而被供给到定影装置60中,而后由定影装置60加热和挤压,以使得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定影装置60通过在由定影辊60a和压辊60b形成的夹持部中向记录材料P施加预定压力和预定热量,而将调色剂图像熔化且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加热器60c被设置在定影辊60a中。
(成像部分)
成像部分PY、PM、PC和PK具有基本相同的构造,只是在显影装置5Y、5M、5C和5K中使用的调色剂的颜色分别是彼此不同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在下文中,描述了成像部分PY(用于黄色),且有关其它成像部分PM、PC和PK的多余说明将被省略。
在感光鼓1Y的周边处,成像部分PY包括充电装置(充电器)3Y、曝光装置4Y、显影装置5Y、初次转印辊6Y和鼓清洁装置7Y。感光鼓11通过在铝筒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感光层而被制备,且以预定处理速度沿箭头R1方向旋转。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处理速度是300-500mm/sec。
充电装置3Y将感光鼓1Y的表面充电到均匀负电势。曝光装置4Y通过旋转镜以激光束扫描感光鼓1Y的表面,以使得用于图像的静电潜像被写(形成)在感光鼓1Y的表面上,旋转镜由通过在扫描线上的显影图像数据获得的图像信号而进行接通/断开调制。显影装置5Y通过将调色剂传送到感光鼓1Y上而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显影剂供应部分51Y以与随着图像形成而从显影装置5Y取出的调色剂的量对应的量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装置5Y。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采用反转显影类型,在所述反转显影类型中,调色剂沉积在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上以显影静电潜像。由曝光装置4Y形成的静电潜像是一组小点图像,且通过改变点图像的密度而改变在感光鼓1Y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密度。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相应彩色调色剂图像中的每个的最大反射密度是大约1.5–1.7。在最大反射密度处的每个调色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调色剂量是大约0.4–0.6mg/cm2
初次转印辊6Y在感光鼓1Y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形成初次转印部分。DC电压被施加到初次转印辊6Y,由此在感光鼓1Y上承载的负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上。鼓清洁装置7Y用清洁刮刀摩擦感光鼓1Y,因此收集沉积在感光鼓1Y的表面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
图2是中间转印带的弹性层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带40由驱动辊43、张紧辊41和内部二次转印辊42拉伸,且由驱动辊43驱动,以使得中间转印带40按以上描述的处理速度沿箭头R2方向旋转。张紧辊41在其每个末端部分处由推压弹簧45向外推压,以使得中间转印带40的张紧相对于供给方向被控制在大约2-5kg的基本特定水平。内部二次转印辊42与地电势连接且支撑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带清洁装置44用清洁刮刀摩擦中间转印带40,因此从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收集转印残余调色剂。
如图2所示,中间转印带40包括弹性层40b。中间转印带40是具有3层结构的环形带,在3层结构中,基层40a、弹性层40b和离型层40c从内周表面侧层压。中间转印带40通过在其中添加诸如碳黑的导电剂而被调整到具有1×109-1×1014Ω.cm的体积电阻率。
基层40a利用诸如聚酰亚胺或聚碳酸酯的树脂材料形成,且其厚度是70-100μm。弹性层40b利用诸如聚氨酯橡胶或氯丁橡胶的弹性材料形成,且其厚度是200-250μm。离型层40c减小了调色剂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沉积力且导致调色剂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容易地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离型层40c使用诸如聚氨酯的单种树脂材料、或包括诸如丁基橡胶的弹性材料在内的两种或更多种材料,并且用于减小表面能量以增强润滑特性的含氟树脂材料的粉末或颗粒被分散在离型层40c中。离型层40c的厚度是5-10μm。
(转印带)
如图1所示,转印带单元36使得转印带12在其上承载记录材料P且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转印带12有助于在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之后记录材料P从中间转印带40的分离。转印带单元36通过外部二次转印辊10、分离辊21、张紧辊22和驱动辊23拉伸转印带12。转印带12的周长是200mm。
转印带12由树脂材料形成,通过将作为抗静电剂的碳黑以适当量添加到诸如聚酰亚胺或聚碳酸酯的树脂材料中而将树脂材料调整成使得其体积电阻率是1×109Ω.cm-1×1014Ω.cm。转印带12具有单层结构且厚度是0.07mm–0.1mm。转印带12的根据拉伸试验法(JIS K 6301)测量的杨氏模量的值是100MPa或更大、且小于10GPa。
外部二次转印辊10通过将离子导电泡沫橡胶(NBR)的弹性层10b设置在不锈钢圆棒的芯金属10a的外周表面上而形成24mm的外径。弹性层10b具有表面粗糙度Rz=6.0μm-12.0μm和大约30-40度的Asker-C硬度。在常温/正常湿度环境中(N/N:23℃/50%RH)施加2KV的电压的情况下测量的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电阻值是1×105Ω-1×107Ω。
能够输出可变电流的转印电(电压)源11连接到外部二次转印辊10。转印电源11实施输出电压的直流控制,以使得+40μA至+60μA的转印电流(作为示例)流动。转印电源11将极性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转印电压施加到外部二次转印辊10,以使得在中间转印带40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在二次转印带12上承载的记录材料P上。记录材料P随着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而被静电吸引到转印带12。
分离辊21从转印带12分离记录材料P。在转印带12上的记录材料P沿分离辊21的周边表面在转印带12的弯曲表面处从转印带12弯曲分离。分离爪33防止从转印带12分离的记录材料P再次围绕转印带12静电缠绕。
驱动辊23由驱动马达M23驱动且沿箭头B方向旋转转印带12。张紧辊22在其每个末端部分处通过推压弹簧沿朝向转印带12突伸的方向被推压,且将预定张力施加到转印带12。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记录材料P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的过程中,正(极性)电压被施加到记录材料P,以使得记录材料P被吸引到转印带12。这是因为如在传统转印带中那样,当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在转印带12上被承载且被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时,在记录材料P和承载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40之间产生放电。当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在转印带12上承载且被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时,在记录材料P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在上游侧上叠加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状态下,不能使得记录材料P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当通过转印带12被施加正电压的记录材料P和承载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40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彼此叠加时,产生放电,从而导致白色剥离、反向转印(再转印)或白花的图像缺陷。此外,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被静电吸引到转印带12的构造也涉及包括转印带12的单元的结构变大而导致成像设备的成本和尺寸增加的问题。
如上所述,作为第一转印辊的示例的内部二次转印辊42支撑环形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作为第二转印辊的示例的外部二次转印辊10至少在其自身和内部二次转印辊42之间夹持中间转印带40,以形成作为转印部分的示例的二次转印部分T2。作为拉伸辊的示例的张紧辊41在其自身和内部二次转印辊42之间拉伸朝向二次转印部分T2移动的中间转印带40。
(引导部件)
图3是在上游侧上的二次转印部分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作为供给装置的示例的对准辊对13、上引导件14和下引导件15将记录材料P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使得记录材料P在记录材料P叠加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状态下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
如图3所示,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布置上引导件14和下引导件15。上引导件14和下引导件15管控供给路径(记录材料P沿供给路径供给到二次转印部分T2),且导致记录材料P在比推压部件55推压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的位置更靠近于张紧辊41的位置处接触中间转印带40。上引导件14管控记录材料P接近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的行为。下引导件15管控记录材料P从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逐渐隔开。
在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的位置处叠加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状态下,记录材料P由上引导件14和下引导件15引导到二次转印部分T2。
这是因为当在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叠加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状态下记录材料P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时,在中间转印带40的调色剂图像承载表面和记录材料P之间容易产生放电。当在中间转印带40的调色剂图像承载表面和记录材料P之间产生放电时,在中间转印带上承载的调色剂的电荷在放电位置处损失,对应地调色剂不从中间转印带40传送到记录材料P上。因此,产生称为白色剥离、反向转印或白花的图像缺陷。
(中间转印带的振动)
在不提供推压部件55的情况下,当中间转印带40以高速旋转时,中间转印带40容易在旋转期间振动。当中间转印带40振动时,在通过利用上引导件14和下引导件15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的位置处彼此叠加的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容易产生间隙(间距)。而且,为了转印调色剂图像,通过向外部二次转印辊10施加高压而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形成强电场,因此在中间转印带40和记录材料P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下,在间隙中容易产生异常放电。
当在中间转印带40和记录材料P之间的间隙中产生异常放电时,如上所述,在中间转印带40上承载的调色剂的电荷在放电位置处损失,对应地,调色剂图像不从中间转印带40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因此,产生称为白色剥离、反向转印或白花的图像缺陷。
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推压部件55布置在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侧上且向外推压中间转印带40,从而抑制引起异常放电的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
(推压部件)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当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时由于放电产生的图像缺陷(白色剥离、反向转印或白花),推压部件55设置在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作为推压部件的示例的推压部件55在内部二次转印辊42和张紧辊41之间在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的位置处推压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
推压部件55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在上游侧上推压中间转印带40的背面。推压部件55导致在内部二次转印辊42和张紧辊41之间的中间转印带拉伸表面朝向调色剂图像承载表面侧突伸。即使在中间转印带40以高速旋转时,推压部件55也减轻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以使得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紧密接触到彼此。
推压部件55是片状弹性部件,所述片状弹性部件由诸如聚酯、尼龙或PET的弹性树脂材料形成为能够在中间转印带40的全部宽度上接触的板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利用已经调整到具有中等电阻的PET树脂片,推压部件55形成为0.4–0.6mm的厚度和330-380mm的全部宽度。
在利用PET树脂片的情况下,当使用具有低电阻的PET树脂片时,在向外部二次转印辊10施加转印电压的情况下,电流可能流动通过推压部件55且因此产生不当转印。然而,当使用具有高电阻的PET树脂片时,推压部件55可能由于与中间转印带40摩擦而被摩擦充电,以吸引中间转印带40且因此防止中间转印带40的旋转。为此原因,赋予推压部件55中等电阻。
如图1所示,推压部件55从支撑部件57以悬臂形状支撑且推压部件的自由端部分接触到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支撑部件57在其每个末端部分处由未示出的单元框架支撑,张紧辊41、内部二次转印辊42和驱动辊43被组装在单元框架中。
如图3所示,推压部件55在其以悬臂形状弹性变形的自由端部分55a处接触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推压部件55的长度和安装位置被调整,以使得自由端部分55a位于二次转印部分T2的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旋转方向的上游3-15mm的位置处。
推压部件55被安装成使得自由端部分55a朝向中间转印带40的相对于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延伸,从而不会因为抵靠中间转印带40伸展而防止中间转印带40的旋转。为此原因,推压部件55在稳定高度位置处沿法向方向摩擦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推压部件55在自由端部分55a弯曲的状态下压靠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因此自由端部分55a以某种程度的接触范围与中间转印带40表面接触。
(推压部件的推压量)
如图3所示,中间转印带40被内部二次转印辊42和张紧辊41拉伸的拉伸表面(图1)在推压部件55不存在的情况下是虚线拉伸表面40A。在这种情况下,从虚线拉伸表面40A到由推压部件55推压的中间转印带40的拉伸表面40B的距离被定义为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推压量Z是中间转印带40从虚线拉伸表面40A移动到拉伸表面40B所需的推压部件55的自由端部分55a的位置改变量。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推压部件55被形成和布置成使得推压量Z是1.0–3.0mm。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从0mm至2mm的范围中在多个水平改变推压量Z而比较推压部件55的不当转印抑制效果。在这个试验中,实施将品红色图像连续成像在100张A4尺寸厚纸(每单位面积的重量:200g/m2)上,且比较在输出图像上是否存在由于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导致的以上描述的图像缺陷(白花)。
表格1
*1:"IT"是不当转印。
如表格1所示,在推压量Z为0mm和小于1mm时(推压部件55不改变中间转印带40的虚线拉伸表面40A),由于中间转印带50的振动而产生图像缺陷。然而,当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是1.0mm或更多时,可以防止由于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造成的图像缺陷。在推压部件55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虚线拉伸表面40A的推压量Z更大的情况下,改进由于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造成的图像缺陷的效果更好。然而,在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更大的情况下,滑动(摩擦)负载变得更大,使得中间转印带40的旋转负载增加且因此速度波动也变大,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推压量Z可优选是3.0mm或更小。
(摩擦图像)
如图3所示,在中间转印带40因推压部件55造成较大突伸量(推压量Z)的情况下,在中间转印带40和由上引导件14和下引导件15引导的记录材料P之间的相对距离更窄。当在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相对距离缩窄时,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彼此摩擦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在转印之前在中间转印带40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被干扰。
诸如厚纸或涂层纸的高抗弯刚度的记录材料P在推压部件55的上游侧上抵接中间转印带40,且置于弯折状态并容易抵靠中间转印带40摩擦(滑动)。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被夹持的记录材料P中的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的部分处,具有高抗弯刚度的记录材料P借助记录材料P的弹性在宽范围上压靠中间转印带40。在记录材料P在推压部件55的上游侧上叠加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强烈摩擦由推压部件55支撑的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
当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彼此强烈摩擦时,在中间转印带40上承载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被干扰,从而使得在记录材料P上转印和定影的图像引起图像缺陷。当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40上在干扰状态下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且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时,调色剂图像在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上引起微小逸出和模糊,以使得图像质量降低。因此,点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40上被干扰,在输出图像上产生被称为"粒状"的摩擦图像的图像缺陷。
顺便地,一般而言,摩擦图像在线图像或面图像上不易于从视觉上识别,且在许多情况下被识别为在半色调图像上的颗粒密度非均匀性。形成半色调图像的密度梯度的点的调色剂图像摩擦记录材料P且在每个位置改变其尺寸,以使得摩擦图像被区分为半色调图像的密度非均匀性。
即使在推压部件55未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设置在上游侧上的成像设备中,当记录材料P处于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摩擦中间转印带40的情况下时,也产生摩擦图像。然而,在推压部件55如上所述布置的构造中,在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相对距离缩窄,因此容易产生摩擦图像。对于在利用A4尺寸厚纸的以上描述的试验中形成的图像,检查在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和摩擦图像的产生状态之间的关系。
摩擦图像对于后文特别定义的外部二次转印辊10相对于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定位位置(偏移量)敏感。例如,在图6中示出的比较示例(与这个实施方式不同)中,当第二交叉点S在第一交叉点O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供给方向的上游定位时,在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和摩擦图像的产生状态之间的关系如表格2所示。特别地,表格2是当采用第二交叉点S在第一交叉点O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供给方向的上游大约0-2mm的位置处布置的构造时的结果。在此,第二交叉点S是在虚线拉伸表面40A(公切线)和垂直于虚线拉伸表面40A且穿过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第一交叉点O是在虚线拉伸表面40A(公切线)和垂直于虚线拉伸表面40A且穿过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
表格2
*1:"RI"是摩擦图像。
如表格2所示,对于A4尺寸厚纸(每单位面积的重量:200g/m2),在1.0mm或更多的推压量Z中产生摩擦图像。
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位置被限定成使得在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在推压部件55附近的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接触力减小。
而且,在包括推压部件55的成像设备100中,相对于垂直于供给方向的宽度方向,产生在摩擦图像的产生状态中的条形非均匀性,且与不提供推压部件55的成像设备相比较,由摩擦图像造成的图像缺陷是明显的。这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在中间转印带40的背面上,诸如散射调色剂成分、来自驱动辊的橡胶成分的逸出成分等等的各种物质被沉积,且随着成像设备100累积操作时间而局部积累在推压部件55的表面上。而且,沉积物质局部形成在推压部件55的表面上,以使得在布置有推压部件55的中间转印带40上形成突起和凹部(非均匀性),因此在中间转印带40和记录材料P之间形成沿推压部件55的摩擦(滑动)压力变化。在中间转印带40和记录材料P之间沿推压部件55的摩擦压力变化导致摩擦(滑动)非均匀性,以使得在定影图像上形成摩擦图像非均匀性。
在推压部件55的沉积物质大量沉积的部位处,推压部件55朝向记录材料侧推中间转印带40,因此摩擦压力增加。在沉积物质不被沉积的部位处,用于朝向记录材料侧推中间转印带40的力局部变小,使得摩擦压力降低。在推压部件55上沉积的沉积物质随着成像设备100的累积操作时间而生长,因此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宽度方向沿推压部件55产生的记录材料P的摩擦压力变化逐渐变大。对应地,在定影图像中由于摩擦图像造成的图像缺陷也逐渐变明显。
(外部二次转印辊的布置)
图4是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外部二次转印辊的布置的示意图,图5是二次转印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4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从记录材料P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的进入方向看去时,外部二次转印辊10布置在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下游。在外部二次转印辊10和内部二次转印辊42之间的位置关系被限定成使得外部二次转印辊10与传统外部二次转印辊相比朝向下游侧移位。通过使外部二次转印辊10与传统外部二次转印辊相比朝向下游侧移位,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被夹持的记录材料P的、施加在位于推压部件55上的中间转印带40上的推压力降低,以使得在诸如厚纸或涂层纸的记录材料上的摩擦图像的程度与传统构造相比减轻。
如图4所示,中间转印带40的虚线拉伸表面40A在中间转印带40不被推压部件55推压的情况下是在内部二次转印辊42和张紧辊41之间形成的公切线的包络表面。作为公切线的示例的虚线拉伸表面40A在中间转印带40被内部二次转印辊42拉伸的拉伸侧上共同接触张紧辊41和内部二次转印辊42。
在公切线和垂直于虚线拉伸表面40A且穿过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是第一交叉点O(即,在中间转印带被第一转印辊拉伸的拉伸侧上的、在拉伸辊和第一转印辊之间的外公切线与第一转印辊之间的接触点)。从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旋转中心画出的垂线与虚线拉伸表面40A交叉的交叉点是第一交叉点O。在公切线和垂直于虚线拉伸表面40A且穿过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是第二交叉点S。从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旋转中心画出的垂线与虚线拉伸表面40A交叉的交叉点是第二交叉点S。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交叉点O与第二交叉点S相比定位在作为拉伸辊侧的示例的张紧辊41侧上。
在第一交叉点O和第二交叉点S之间的距离Δx被定义为外部二次转印辊10相对于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偏移量Δx。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外部二次转印辊10布置成使得偏移量Δx大约是1.0mm-2.5mm且第二交叉点S定位在第一交叉点O相对于供给方向的下游。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100中,偏移量Δx从0.25mm至2.75mm以9种水平改变,且比较摩擦图像产生抑制效果。在试验中,每个偏移量Δx被设定,且25%的品红色的半色调图像在100张A4尺寸厚纸(每单位面积的重量:200g/m2)的整个表面上连续形成(连续成像),而后比较在输出图像上是否产生摩擦图像。
表格3
*1:"TP"是厚纸。
*2:"CP"是涂层纸。
如表格3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当偏移(移位)量Δx是1.00mm至2.5mm时,确认摩擦图像产生抑制效果。而且,当偏移量Δx是2.25mm或1.75mm时,在输出图像上不产生摩擦图像。
如图5所示,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直径是21mm。二次转印部分T2的夹持部长度L1是3-4mm。从包括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旋转中心42p和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旋转中心10p在内的平面到推压部件55接触中间转印带40的位置的距离L3是7mm。从中间转印带40接触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位置到推压部件55接触中间转印带40的位置的距离L2是2-3mm。
当偏移量Δx利用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直径(d)以%表示时,表格3中的数据表示如下。
表格4
*1:"TP"是厚纸。
*2:"CP"是涂层纸。
如表格4所示,在第一交叉点O和第二交叉点S之间的优选距离是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直径的5%或更多。在第一交叉点O和第二交叉点S之间的另一优选距离是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直径的10%或更多。此外,在第一交叉点O和第二交叉点S之间的优选距离小于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直径的20%。
在图5中示出的虚线平坦表面(平面)E是这样的平坦表面(平面),所述平坦表面垂直于包括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旋转中心和外部二次转印辊的旋转中心在内的平面F且在中间转印带40被内部二次转印辊42拉伸的拉伸侧上接触内部二次转印辊42。穿过二次转印部分T2的记录材料P沿这个虚线平坦表面E供给。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交叉点S布置在下游侧上的情况下,当推压量Z小时,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部分T2附近的上游部分处从中间转印带40分离且容易由于放电而引起不当转印。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以上参考表格2描述的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防止产生不当转印。
换言之,采用这样一种推压量Z,使得推压部件55推压中间转印带40的位置相对于虚线平坦表面E进入外部二次转印辊10侧。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带40由推压部件55的自由端部分55a推压,因此推压位置是自由端部分55a推压中间转印带40的位置(自由端位置)。以下示出的表格5是示出以上示出的表格1的结果的详细结果。表格5示出当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改变时在推压部件55的自由端位置处中间转印带40相对于虚线平坦表面E的进入距离。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偏移量Δx大约是2.0mm的情况下,当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是0mm时,中间转印带40相对于虚线平坦表面E的进入距离大于-1.0mm且不大于-0.5mm(>-1.0mm且≤0.5mm)。而且,当推压量Z是0.5mm时,进入距离大于-0.5mm且不大于0mm(>-0.5mm且≤0mm)。在这些情况下,在二次转印部分T2附近,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彼此分离,从而形成容易产生由于放电造成的图像缺陷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推压量Z是1.0mm时,进入距离大于0mm且不大于0.5mm(>0mm且≤0.5mm)。而且,当推压量Z是1.5mm时,进入距离大于0.5mm且不大于1.0mm(>0.5mm且≤1.0mm),且当推压量是2.0mm时,进入距离大于1.0mm且不大于1.5mm(>1.0mm且≤1.5mm)。在进入距离大于0mm的这些情况下,在二次转印部分T2附近,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彼此紧密接触,以使得由于放电造成的不当转印能够被抑制。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当推压部件55的推压量Z是1.0mm或更多时能够实现这点。
表格5
*1:"US"是推压量(mm)。
*2:"ED"是相对于虚线平坦表面E的进入距离(mm)。
*3:"IT"是不当转印。
(比较示例1)
图6是比较示例1中的外部二次转印辊的布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比较示例1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外部二次转印辊10布置成使得第二交叉点S定位在第一交叉点O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供给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外部二次转印辊10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将中间转印带40抬升到高于虚线拉伸表面40A的位置。而且,在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上游侧上,推压部件55将中间转印带40压到低于虚线拉伸表面40A的位置,因此中间转印带40形成从内部二次转印辊42到推压部件55的S曲线。
在中间转印带40从推压部件55移动到内部二次转印辊42同时形成S曲线的过程中,将考虑到中间转印带40的弹性层40b(图2)的表面沿供给方向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摩擦图像。为此原因,在中间转印带40的弹性层较软且较厚的情况下,在S曲线相对于供给方向的突伸部分和凹陷部分之间的中间转印带表面的膨胀和收缩程度变得更大且因此摩擦图像明显。
在比较示例1中,与中间转印带40如在实施方式1中那样仅由推压部件55向外推的状态不同,中间转印带40通过外部二次转印辊10变形,以画出具有大幅度的S曲线。为此原因,将考虑到中间转印带的弹性层40的厚度改变程度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较大,因此由于弹性层的厚度改变造成的摩擦图像增加。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1中,S曲线的轨迹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不形成或S曲线的幅度较小,因此相对于供给方向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的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的膨胀和收缩的程度较小。为此原因,将考虑到摩擦图像变得不明显。
(比较示例2)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作为设置推压部件55的替代,也将考虑到由张紧辊41施加到中间转印带40的张力通过压弹簧45增加。这是因为当不布置推压部件55时,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的中间转印带40的S曲线的幅度变小且因此摩擦图像不易于产生。
然而,需要抑制振动的范围被限制到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的数十mm的范围,但是不期望整个中间转印带40的张力增加。当中间转印带40的张力增加时,中间转印带40的驱动负载增加,使得拉伸辊的承载寿命缩短。整个成像设备的振动和噪音也可能变大。
为了在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的受限区域中抑制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设置推压部件55并使其将中间转印带40支撑为向外突伸的方法是有效的。
而且,在实施方式1中,推压部件55依据从内周表面接收的推压力改变其相对于推压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的推压方向的位置。为此原因,与以上描述的文献JP-A 2002-82543中的固定支撑部件相比较,推压部件55不易于增加在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接触压力。因此,由于在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加造成的图像干扰和摩擦图像不易于产生。
(比较示例3)
由于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产生的不当转印(白色剥离、反向转印等等)容易在调色剂恶化状态发展时产生。为此原因,也通过定期强制消耗调色剂而后向显影装置供应新鲜调色剂,将显影装置中的调色剂的恶化状态的程度保持在低水平,从而不当转印的产生能够被抑制到某种程度。
然而,当调色剂频繁被强制消耗时,不用于成像的调色剂的消耗量增加,以使得成像设备的运行成本增加。为此原因,为了防止由于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产生不当转印(白色剥离、反向转印等等),更高效的是推压部件55布置在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且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的位置,因此中间转印带40向外突伸。
(弹性层的影响)
如上所述,摩擦图像在中间转印带包括弹性层的情况下比在中间转印带不包括弹性层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且在中间转印带包括厚弹性层的情况下比在中间转印带包括薄弹性层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这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摩擦图像由于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在接触状态下沿移动方向的相对移动而形成,因此在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接触区域中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表面速度差增加的情况下更明显。推压部件55随着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40接触的接触压力波动而沿厚度方向移动中间转印带40。在中间转印带包括厚弹性层的情况下,压力增加和减小的程度随着中间转印带40在厚度方向上的移动而减轻,且另一方面,弹性层表面相对于供给方向的膨胀和收缩的程度变大,以使得摩擦图像产生。
替换性地,当中间转印带40由推压部件55向外突伸时,包括弹性层的中间转印带40在中间转印带40穿过推压部件55的过程中厚度减小,以使得中间转印带的表面速度改变。具有较厚且较软弹性层的中间转印带40在中间转印带40穿过推压部件55的过程中表面速度波动较大。为此原因,即使另一因素是相同的,包括弹性层的中间转印带40也引起明显的摩擦图像。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1中,S曲线不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在中间转印带40上形成,或即使S曲线形成,其幅度也小。为此原因,相对于供给方向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的中间转印带40的表面的膨胀和收缩程度变小,以使得摩擦图像变得不明显。
(转印带)
如图4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外部二次转印辊10布置成使得第二交叉点S定位在第一交叉点O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供给方向的下游。为此原因,中间转印带40不形成由于外部二次转印辊10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抬升中间转印带40而形成的S曲线。
然而,在外部二次转印辊10布置在内部二次转印辊42相对于供给方向的下游的情况下,从二次转印部分T2出来的记录材料P的姿态面向记录材料P接近中间转印带40的方向。为此原因,当记录材料P是具有低硬度的薄纸时,记录材料P粘附到中间转印带40且因此容易导致分离失败。
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转印带12被设置成使得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40强制分离。转印带12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静电吸引记录材料P,且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出口侧上从中间转印带40分离记录材料P,以防止记录材料P由于分离失败而卡住。通过利用转印带12,薄纸在二次转印部分T2中的供给被稳定,使得还可以抑制图像干扰和转印非均匀性。
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将第二交叉点S布置在第一交叉点O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供给方向的下游而产生的问题由转印带12解决。
(实施方式1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1中,记录材料P在与中间转印带40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因此诸如引起不当转印的、在中间转印带40和记录材料P之间的放电不产生。为此原因,可以抑制由于当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时的放电产生的图像缺陷(白色剥离、反向转印或白花)。
在实施方式1中,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被夹持的记录材料P的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的部分朝上推压由推压部件55支撑的中间转印带40的压力较小。当记录材料P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时,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压靠中间转印带40的力减小。为此原因,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记录材料P和中间转印带40对于彼此的强烈摩擦被消除,使得当图像在厚纸或涂层纸上形成时可以减少摩擦图像。即使在高硬度厚纸或高硬度涂层纸上,由在记录材料和中间转印带40之间的强烈摩擦产生的摩擦图像也不易于产生。
实施方式1中的成像设备100能够防止由于记录材料和中间转印带40对于彼此的强烈摩擦而产生摩擦图像,同时防止当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时由于放电产生图像缺陷(白色剥离、反向转印或白花)。
<实施方式2>
图7是这个实施方式中的推压部件的示意图。在实施方式1中,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布置弹性树脂材料的片状推压部件,因此中间转印带40向外突伸。另一方面,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辊形推压部件布置在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侧上且因此中间转印带40向外突伸。
如图7所示,中间转印带单元的一对单元框架设有旋转轴57e,臂57f围绕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推压辊55E可旋转地安装在臂57f的旋转端处,且在中间转印带40的内周表面的全部宽度上均匀接触内周边表面。推压辊55E由设置在单元框架和臂57f之间的推压弹簧57g朝向中间转印带40推压。
内部二次转印辊42和外部二次转印辊10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实施方式1中的相同。
如图4所示,虚线拉伸表面40A包括公切线,所述公切线在垂直于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旋转中心的平面中在中间转印带40的拉伸侧上共同接触张紧辊41和内部二次转印辊42。在公切线和垂直于公切线且穿过内部二次转印辊42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是第一交叉点O。在公切线和垂直于公切线且穿过外部二次转印辊10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是第二交叉点S。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交叉点O相对于第二交叉点S在张紧辊41侧上定位。当在第一交叉点O和第二交叉点S之间的距离Δx被定义为偏移距离Δx时,偏移距离Δx大约是1.00mm-2.5mm。
在靠近于二次转印部分T2的上游位置处布置的推压部件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40的振动,即使在推压部件是辊形推压辊55E时。而且推压辊55E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0的布置类似于实施方式1。换言之,推压辊55E推压中间转印带40的位置相对于虚线平坦表面E进入外部二次转印辊10侧(图5)。
<其它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1中,描述调色剂图像通过利用由外部二次转印辊10拉伸的转印带12而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也能够在不利用转印带12的情况下在中间转印带40和外部二次转印辊10之间形成二次转印部分T2的实施方式中执行。
在实施方式1中,推压部件55由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100的设备主组件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单元框架支撑。然而,推压部件55也可由成像设备100的设备主组件的框架(未示出)支撑。
成像设备100也可以是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多功能机器,等等。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受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将被最广泛地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些修改和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9)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环形的中间转印带;
调色剂成像单元,其配置成在成像部分处在所述中间转印带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第一转印辊,其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
第二转印辊,其配置成在第二转印辊自身和所述第一转印辊之间夹持所述中间转印带以形成转印部分,在所述转印部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供给装置,其配置成将记录材料供给到转印部分;
推压部件,其配置成在推压部分处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推压所述中间转印带,所述推压部分靠近于所述转印部分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印部分的上游;以及
拉伸辊,其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成像部分的下游,靠近于所述推压部分设置在所述推压部分的上游,配置成在所述拉伸辊自身和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所述第一转印辊之间拉伸所述中间转印带,
其中,在从所述第一转印辊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看去时,
在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拉伸侧上、在所述拉伸辊和所述第一转印辊的外部公切线与所述第一转印辊之间的接触点,和
在所述外部公切线和垂直于外部公切线且穿过所述第二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
满足:
相对于所述记录材料在所述转印部分处被供给的方向,所述交叉点布置在所述接触点的更下游,并且
在所述接触点和所述交叉点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一转印辊的直径的5%或更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从所述第一转印辊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看去时,所述推压部件推压所述中间转印带,使得所述中间转印带在所述推压部分处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印辊的切线进入第二转印辊侧,在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拉伸侧上,所述切线与穿过所述第一转印辊的旋转中心和所述第二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的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所述接触点和所述交叉点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一转印辊的直径的10%或更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所述接触点和所述交叉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转印辊的直径的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供给装置使得记录材料在相对于所述推压部件推压内周表面的位置的拉伸侧上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被夹持在所述第二转印辊和所述中间转印带之间的环形转印带,所述环形转印带配置成供给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在转印部分处转印有调色剂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推压部件是具有自由端部分的片状部件,所述自由端部分朝向转印部分延伸且接触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具有弹性层。
9.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环形的中间转印带;
调色剂成像单元,其配置成在成像部分处在所述中间转印带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第一转印辊,其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
第二转印辊,其配置成在第二转印辊自身和所述第一转印辊之间夹持所述中间转印带以形成转印部分,在所述转印部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环形转印带,所述环形转印带由包括所述第二转印辊的多个支撑辊支撑,配置成供给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在转印部分处转印有调色剂图像;
具有自由端部分的片状部件,所述自由端部分朝向转印部分延伸且接触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所述片状部件配置成在推压部分处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推压所述中间转印带,所述推压部分靠近于所述转印部分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印部分的上游;以及
拉伸辊,其配置成在拉伸部分处在所述拉伸辊自身和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所述第一转印辊之间拉伸所述中间转印带,所述拉伸部分相对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靠近于所述推压部分设置在所述推压部分的上游并且设置在所述成像部分的下游,
其中,在从所述第一转印辊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看去时,
在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拉伸侧上、在所述拉伸辊和所述第一转印辊的外部公切线与所述第一转印辊之间的接触点,和
在所述外部公切线和垂直于外部公切线且穿过所述第二转印辊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
满足:
相对于所述记录材料在所述转印部分处被供给的方向,所述交叉点布置在所述接触点的更下游,并且
在所述接触点和所述交叉点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一转印辊的直径的5%或更多。
CN201610384345.0A 2015-06-02 2016-06-02 成像设备 Active CN1062270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2020 2015-06-02
JP2015112020 2015-06-02
JP2016-040270 2016-03-02
JP2016040270A JP6750845B2 (ja) 2015-06-02 2016-03-02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7010A CN106227010A (zh) 2016-12-14
CN106227010B true CN106227010B (zh) 2019-11-29

Family

ID=56068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4345.0A Active CN106227010B (zh) 2015-06-02 2016-06-02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04214B2 (zh)
EP (1) EP3101482B1 (zh)
CN (1) CN1062270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9108B2 (ja) * 2015-05-28 2020-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3439242B (zh) 2019-02-21 2024-01-1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22000691A (ja) 2020-06-18 2022-0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97316A (ja) * 2020-12-18 2022-06-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384A (zh) * 2004-11-12 2006-05-1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13057794A (ja) * 2011-09-08 2013-03-28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3187184U (zh) * 2012-01-31 2013-09-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3378B2 (ja) 1999-04-02 2006-08-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963638B2 (ja) 2000-09-07 2007-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6741832B2 (en) * 2001-03-16 2004-05-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fix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87159B2 (en) * 2006-09-15 2009-09-0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roller diameter and recording medium ingress position
JP2009198562A (ja) 2008-02-19 2009-09-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39603A (ja) 2008-12-10 2010-06-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355285B2 (ja) 2009-07-31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64823A (ja) 2009-09-15 2011-03-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783750B2 (ja) 2011-02-15 2015-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29264B2 (ja) 2011-07-07 2016-1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58577B2 (en) 2014-04-02 2017-05-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belt rollers of specific shapes
JP6391288B2 (ja) 2014-04-24 2018-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9277B2 (ja) 2014-04-24 2019-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06491A (ja) 2014-05-29 2016-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384A (zh) * 2004-11-12 2006-05-1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13057794A (ja) * 2011-09-08 2013-03-28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3187184U (zh) * 2012-01-31 2013-09-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04214B2 (en) 2018-02-27
US20160357129A1 (en) 2016-12-08
EP3101482A1 (en) 2016-12-07
CN106227010A (zh) 2016-12-14
EP3101482B1 (en) 202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44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018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27010B (zh) 成像设备
JP2009192917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12932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80811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508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70694A (ja)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A2235795C (en) Contact charging member, image forming unit including the contact charging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mage forming unit
JP2005099361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17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885843B2 (en) Wet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having subsidiary intermediate transfer unit for improving transfer efficiency
JP51148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00283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8693747A (zh) 成像设备
US1194728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ated belt pressing member
JP20010427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70117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62038B2 (ja) 着脱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965965B (zh) 带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8267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505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790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79036A (ja)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97696A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