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1707A - 片材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片材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1707A
CN106081707A CN201610268516.3A CN201610268516A CN106081707A CN 106081707 A CN106081707 A CN 106081707A CN 201610268516 A CN201610268516 A CN 201610268516A CN 106081707 A CN106081707 A CN 106081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mentioned
conveyance
reversion
paper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85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81707B (zh
Inventor
小轮濑彦
小轮濑一彦
高桥道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81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1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81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1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25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between two sets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4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detecting, or responding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8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 B65H29/60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diverting the stream into alternative p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4Pile receivers multiple or compartmented, e.d. for alternate, programmed, or selective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 G03G15/16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the field being produced by laying down an electrostatic charge behind the base or the recording member, e.g. by a corona device
    • G03G15/165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transport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transfer area, e.g. guides
    • G03G15/1655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transport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transfer area, e.g. guides comprising a rotatable holding member to which the second base is attached or attracted, e.g. screen transfer holding drum
    • G03G15/166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transport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transfer area, e.g. guides comprising a rotatable holding member to which the second base is attached or attracted, e.g. screen transfer holding drum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holding member, e.g. clea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2Priority interrupt; Job recovery, e.g. after jamming or malfun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0Detecting malfunctions relating to paper handling, e.g. j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transfer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3Inverting
    • B65H2301/3331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 B65H2301/33312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forward reverse rollers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3Oscillating, pivoting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face of material, e.g. diverting means
    • B65H2404/632Wedg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1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10Mass, e.g. mass flow rate; Weight; Inert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10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 B65H2601/11Clearing faulty handling, e.g. j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片材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提供一种通过清理功能,能够尽量地减少用户进行的片材除去操作的麻烦的片材搬送装置。在后处理装置(150)中检测出卡纸的时刻,在打印机中反转辊(45)的反转开始前的片材(SH3)为搬送中的情况下,禁止本来的反转地使片材(SH3)保持原样从反转口(44)清理到外面,针对正在搬送路(1a)和循环路(48)上搬送中的片材(SH1)和(SH2)使该搬送继续,并使片材(SH1)和(SH2)按照该顺序经由分支点(BP)朝向反转口(44)搬送,不反转地从反转口(44)清理到外面。

Description

片材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材的搬送技术,特别是涉及清理技术。
背景技术
搭载在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搬送装置一般沿着一条路径连续地搬送多张片材。通过按顺序对这些片材进行打印等处理,来实现数十~数百ppm以上的高速处理。
在路径上的某处产生卡纸(塞纸)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中断处理,促使用户除去产生了卡纸的片材。此时,路径上一般也在该片材的前后强制地使其它片材停止。为了再开始处理,原则上也需要将这些片材全部从路径上除去。然而,这些片材除去对用户来说是繁杂的作业。
在以往片材搬送装置中,以从该除去作业的繁杂中解放用户为目的,在起因于卡纸等而图像形成装置中断处理时,有全部自动地排出能够从路径上向其外面移动的片材的机型。将片材搬送装置伴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的中断而进行的该排纸动作称为“清理”。清理对象的片材一般被排出到与通常的排纸托盘分开设置的专用托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9634号公报
由于设置清理专用的托盘需要某种程度的空间,所以能够搭载清理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往限于比较大型的机型。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功能化,希望对面向办公室等中小型的机型也搭载清理功能。
另一方面,如果在中小型的机型设置清理专用的托盘,则违反了这些中小型的机型所强烈要求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在面向办公室的中小型的机型中有能够例如在图20所示那样的片材的两面进行打印的图像形成系统。
图20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95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900、中继装置910、和后处理装置920。图像形成装置900是能够执行双面打印的彩色复印机,在执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系统950中执行如下那样的动作。
首先,由成像部901形成的Y、M、C、K色的调色剂像被多重转印于向箭头方向旋转移动的中间转印带906上。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06上的各色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位置907上被二次转印至从盒902抽出的片材SHT的表面。
在二次转印后的片材SHT通过定影部903时,调色剂像被定影于片材SHT的表面上,并经由分支点960被引导至反转部904。
反转部904通过反转辊941在片材SHT的前端部从设置在装置框体中的反转口940伸出到外面的状态下在该片材SHT的后端部到达反转辊941之前使反转辊941反转。由此,片材SHT的搬送方向被转回(反转)。反转的片材SHT被引导至循环部905。
引导到循环部905中的片材SHT沿着循环路951被搬送,返回到二次转印位置907。与该循环搬送动作并行地进行成像部901对调色剂像的形成动作,并在片材SHT通过二次转印位置907时,在片材SHT的里面上二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906上的调色剂像。
在二次转印后片材SHT通过定影部903时,调色剂像被定影于片材SHT的里面,该片材SHT从分支点960经由中继装置910被搬送给后处理装置920。在后处理装置920中对片材SHT实施装订等后处理,并排出后处理后的片材SHT。
通过具有这样的反转口940的纸张反转机构,从而节约片材SHT的转回所需的空间。因此,如果能够将反转口940的外侧兼作清理目的地,则一直将图像形成装置900的框体维持为小型,能够安装清理功能。
作为清理功能,可以考虑例如在后处理装置920中片材SH0产生卡纸时,在图像形成装置900内片材SH1~SH3正在搬送中的情况下,强制地使片材SH1~SH3从反转口940排出到机外。
然而,如果要保持原样继续片材SH1~SH3的搬送,而按照本来的搬送顺序,例如SH1、2、3的顺序引导到反转口940再执行清理,则根据卡纸产生时的片材SH1~SH3的搬送路径上的位置,在片材SH3的反转中朝向反转口940搬送来的片材SH1发生碰撞(以虚线表示的状态),可能有产生新的卡纸的情况。该情况下,无法减少用户进行的片材除去操作的麻烦。
这样的问题并不限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搬送装置,具有上述那样的反转机构的片材搬送装置一般都会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搬送的片材的一部分从反转口伸出到外面后,在具有使该片材反转的反转机构的结构中,通过清理功能,能够尽量地减少用户进行的片材除去操作的麻烦的片材搬送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搬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片材搬送装置在正常动作时向搬送目的地的装置搬送片材,另一方面在检测出卡纸的情况下中断向上述搬送目的地的装置搬送片材,上述片材搬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搬送单元,沿着搬送路搬送片材;切换单元,将从作为上述搬送路的下游端的分支点起的片材的搬送目的地切换为反转口和朝向上述搬送目的地的装置的送出路的任意一个,上述反转口是用于将上述片材搬送装置的框体外部的空间作为使片材的搬送方向反转的空间而利用的该框体的开口部;送出单元,向上述搬送目的地的装置送出上述送出路上的片材;反转单元,将片材从上述反转口暂时搬送到该片材的一部分伸出到上述框体的外侧的位置,之后,使搬送方向反转并从该位置向循环路送出该片材;循环单元,沿着上述循环路搬送向上述循环路送出的片材,并将该片材翻过来向上述搬送路返回;以及控制单元,在检测出在上述搬送目的地的装置中的片材的卡纸时,在存在朝向上述反转口搬送中且基于上述反转单元的反转开始前的第一片材的情况下,该控制单元控制上述反转单元,不使上述第一片材反转地使该第一片材从上述反转口清理到上述框体的外侧。
另外,也可以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除了上述第一片材之外在上述搬送单元和循环单元的至少一个中存在搬送中的第二片材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上述搬送单元、反转单元、循环单元以及切换单元,接着针对上述第一片材的上述清理,将各上述第二片材的搬送目的地切换为上述反转口,不使各上述第二片材反转地使各上述第二片材从上述反转口清理到上述框体的外侧。
并且,也可以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不存在上述第一片材但存在基于上述反转单元的反转中的第三片材的情况下,如果满足规定条件,则上述控制单元中止该第三片材的反转地使该第三片材向朝向上述反转口的方向再反转,从上述反转口清理到上述框体的外侧。
此处,也可以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除了上述第三片材之外在上述搬送单元和循环单元的至少一个中存在搬送中的第二片材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上述搬送单元、反转单元、循环单元以及切换单元,接着针对上述第三片材的上述清理,将各上述第二片材的搬送目的地切换为上述反转口,不使各上述第二片材反转地使各上述第二片材从上述反转口清理到上述框体的外侧。
此处,上述规定条件可以是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以后,假定为继续搬送最初到达上述分支点的第二片材且使上述第三片材再反转时,在从该第三片材的反转向再反转的切换完成后,上述第二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反转单元这一条件。
另外,上述规定条件可以是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以后,假定为继续搬送最初到达上述分支点的第二片材且使上述第三片材再反转时,上述第二片材不与该第三片材接触这一条件。
并且,上述再反转时的搬送速度可以比基于上述反转单元的上述第三片材的反转时的搬送速度快。
另外,上述循环单元可以具备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夹持上述反转中的片材使该片材被沿着上述循环路搬送,由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上述反转单元和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在上述反转中的第三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的情况下,不管是否满足上述规定条件,上述控制单元都禁止上述清理的执行,使各上述片材的搬送停止。
此处,上述旋转搬送部件的驱动机构可以以检测出上述卡纸为契机停止向上述旋转搬送部件传递驱动力,未设置使向上述旋转搬送部件传递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在中途断续的部件。
另外,上述循环单元可以具备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夹持上述反转中的片材使该片材被沿着上述循环路搬送,由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上述反转单元和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上述旋转搬送部件的驱动机构以检测出上述卡纸为契机停止向上述旋转搬送部件传递驱动力,设置使向上述旋转搬送部件传递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在中途断续的部件,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即使上述反转中的第三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如果满足上述规定条件,则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传递路径在中途切断,使针对上述第三片材的上述清理被执行。
此处,上述循环单元可以沿着上述循环路隔开间隔地具备多个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在将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的各对中与从上述反转单元距离上述反转的片材的搬送方向最近的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作为第一旋转搬送部件对,将第二近的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作为第二旋转搬送部件对时,在上述第三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第一旋转搬送部件对但未到达上述第二旋转搬送部件对的情况下,如果满足上述规定条件,则上述控制单元使针对上述第三片材的上述清理被执行,在上述第三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第二旋转搬送部件对的情况下,即使满足上述规定条件,也禁止上述清理的执行,使各上述片材的搬送停止。
另外,可以是在上述第三片材为规定种类的片材的情况下,不管是否满足上述规定条件,上述控制单元都禁止上述清理的执行,使各上述片材的搬送停止。
此处,上述规定种类的片材可以是基重大于规定值的厚纸或者优质纸、光泽纸、涂覆纸、彩色纸张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在假定最初到达上述分支点的第二片材的搬送继续时,如果不满足在上述切换单元将搬送目的地从上述送出路向反转口的切换完成前该第二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该分支点这一条件,则上述控制单元禁止针对该第二片材的上述清理,保持将搬送目的地设为上述送出路,使该第二片材退避至上述送出路,接下来,在存在到达上述分支点的第二片材的情况下,在使上述切换单元进行了将搬送目的地从上述送出路向反转口的切换后,使针对该第二片材的上述清理被执行。
并且,在上述第一片材为特定的种类的片材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可以禁止上述清理的执行,使各上述片材的搬送停止。
此处,上述特定的种类的片材可以是基重小于规定值的薄纸。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通过片材搬送部搬送的片材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片材搬送部具备上述的片材搬送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和针对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而形成有图像的片材实施规定的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搬送装置的片材的搬送目的地的装置是上述后处理装置。
如果是这样结构,通过使反转开始前的第一片材保持原样继续搬送来从反转口排出,从而即使将后续的第二片材引导到反转口,也不会发生因与反转中的第一片材的碰撞而产生新的卡纸。因此,能够不产生新的卡纸,而使第一和第二片材的各个从反转口清理。由此能够减少卡纸检测时的用户的片材除去操作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中的搬送部构成的片材的搬送路径的示意图。
图4(a)~(d)是分阶段地表示双面打印时在路径上搬送片材群样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MFP的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6(a)~(d)是表示在后处理装置中检测出卡纸的时刻正在打印机的内部搬送中的各片材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在搬送路径上所规定的分支点BP和位置Ps、Pt的示意图。
图8(a)~(c)是表示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清理控制时的片材的流动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9(a)是表示从反转马达的正转迁移为反转的情况下(不进行再反转的情况下)的时间图的例子的图,图9(b)是表示从反转马达的正转迁移为反转,从反转迁移为正转的情况下(进行再反转的情况下)的时间图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双面打印任务的纸张搬送控制的内容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清理控制的子流程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一控制的子流程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二控制的子流程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三控制的子流程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二控制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其它的第二控制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加进片材的再反转的禁止处理的第二控制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在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二控制中,加进根据片材种类来判断是否允许片材的再反转的执行的结构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在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二控制中,加进根据卡纸检测时刻的反转中的片材的前端的前进状况来判断是否允许片材的再反转的执行的结构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以往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100…MFP;140…中继单元;150…后处理装置;1a…搬送路;4a…送出路;4b…反转路;11…供纸盒;12P、12F、12R…进给辊群;14…定时辊;23R…中间转印带的驱动辊;24…二次转印辊;31…定影辊;32…加压辊;33…排纸前辊;40…送出部;41…切换爪;42…排纸口;43…排纸辊;44…反转口;45…反转辊;47…反转托盘;48…循环路;48a、48b、48c、48d…搬送辊;50…操作部;401…搬送控制部;402…清理控制部;410…搬送部;BP…送出路与反转路的分支点;MP2…循环路与搬送路的合流点;SH1、SH2、SH3…搬送中的片材;JM…卡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片材搬送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搬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系统的外观]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复合机(multi-function peripheral:MFP)100、中继单元140、以及后处理装置150。
MFP100兼具扫描仪、彩色复印机、以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功能。如图1所示,在MFP100的框体的上面可开闭地安装有自动原稿进给装置(auto document feeder:ADF)110。在位于ADF110的正下面的框体的上部内置扫描仪120,在该框体的下部内置打印机130。供纸盒133以能够拉出的方式被安装在打印机130的底部。
MFP100为机体内排纸型。即,在扫描仪120与打印机130的缝隙DSP中排纸托盘46以能够取下的方式设置,对从该缝隙DSP的里面的排纸口42排出的片材进行收容。而且在该缝隙DSP中,还在排纸托盘46上设置有反转托盘47。双面打印时,表面(第一面)被打印(print)的片材在反转托盘47上转回(反转)。即,该片材暂时从在排纸口42上开出的反转口44被搬送到向反转托盘47上伸出的位置,之后,搬送方向反转而被再次拉进反转口44中。
中继单元140代替排纸托盘46而被组装到取下排纸托盘46的MFP100的框体部分。中继单元140从排纸口42接受片材并向后处理装置150中继。
后处理装置150根据来自MFP100的指示,对从排纸口42通过中继单元140接受的片材束进行后处理。该后处理例如包括整合片材束的处理、用书钉订上该束的处理。
如图1所示,后处理装置150包括2个排纸托盘151、152。在上侧的托盘151中,片材以保持从排纸口42送出来的状态被积载。在下侧的托盘152中,片材束在被整合的状态下或者用书钉订合的状态下被积载。
[图像形成系统的内部构造]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系统100、140、150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图2中这些内部的要素以犹如透过框体的前面观察的方式被描述。如图2所示,打印机130包括进给部10、成像部20、定影部30、以及送出部40。这些要素相协作而作为MFP100的图像形成部发挥作用,并基于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像。
进给部10利用进给辊群12P、12R、12F、13、14、15,从收容在供纸盒11或者手动托盘16中的片材束SHT将片材SH1逐张地向成像部20进给。
能够收容在供纸盒11以及手动托盘16中的片材SHT的尺寸为A3、A4、A5或者B4等。另外,在供纸盒11中收容普通纸作为纸张种类,在手动托盘16中不光普通纸,也能够收容普通纸以外的例如薄纸。普通纸能够为基重是规定范围例如60~100g/m2的范围内的片材,薄纸能够为基重比规定值例如60g/m2小的片材。
成像部20在从进给部10送出的片材SH2上形成调色剂像。具体而言,4个成像单元21Y、21M、21C、21K的各个首先利用来自曝光部26的激光以基于图像数据的图案对感光鼓25Y、25M、25C、25K的表面进行曝光,在其表面上制作静电潜像。
各成像单元21Y、…接下来利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色调色剂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得到的4色调色剂像通过一次转印辊22Y、22M、22C、22K与感光鼓25Y、…之间的电场从感光鼓25Y、…的表面按顺序被重叠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3的表面上的相同位置上。这样在该位置上构成一个彩色调色剂像。
该彩色调色剂像与从进给部10送出的片材SH2同时地通过中间转印带23与二次转印辊24之间的辊隙,并接受两者23、24之间的电场而被转印至该片材SH2的表面上。之后,二次转印辊24向定影部30送出该片材SH2。
定影部30使调色剂像热定影于从成像部20送出的片材SH2上。具体而言,在使该片材SH2通过定影辊31与加压辊32之间的辊隙时,定影辊31对该片材SH2的表面施加内置的加热器的热,加压辊32对该片材SH2的加热部分施加压力而向定影辊31按压。通过来自定影辊31的热和来自加压辊32的压力,调色剂像被定影于该片材SH2的表面上。之后,排纸前辊33向送出部40送出该片材SH2。
送出部40向中继单元140送出从排纸前辊33送出的片材SH2,或者在反转托盘47使从排纸前辊33送出的片材SH2反转。如图2所示,送出部40包括切换爪41、排纸口42、排纸辊43、反转口44、反转辊45、以及循环路48。排纸辊43等各辊通过一对旋转部件在其两者间夹持片材的状态下旋转而利用其旋转力搬送片材,但以下省略一对而称为辊。
切换爪41是其基端能够旋转地固定在排纸口42与反转口44之间的爪状或者板状的部件,通过绕基端摆动而使前端上下移动。切换爪41在向中继单元140送出排纸前辊33送出的片材时抬起前端来形成向排纸口42的通路(以下,称为“送出路”。),并在反转口44使该片材反转时抬起前端来形成向反转口44的通路(以下,称为“反转路”。)。排纸口42和反转口44都是在面向缝隙DSP的MFP100的框体开出的水平方向的细长的狭缝。该反转口44相当于用于作为使片材的搬送方向在MFP100的框体外部的空间反转的空间而利用的该框体的开口部。
排纸辊43被配置在排纸口42的内侧,一边旋转一边在其周面将沿着切换爪41移动来的片材SH3从排纸口42向中继单元140送出。反转辊45被配置在反转口44的内侧,能够向正反两方向旋转。
反转辊45首先一边正转一边在其周面将沿着切换爪41移动来的片材SH4从反转口44送出,暂时放置于反转托盘47上。反转辊45进而在使该片材SH4的后端通过之前反转,将该片材SH4从反转托盘47向反转口44中引入,即,使其反转而向循环路48送出。
在循环路48中,多个搬送辊48a~48d使反转辊45送出的片材SH5翻过来,返回到进给部10内的搬送路径。将搬送辊48a~48d的各个搬送片材SH5时的旋转方向称为正转。
之后,进给部10再次向成像部20送出片材SH5,成像部20在该片材SH5的里面(第二面)形成调色剂像。定影部30再次对该片材SH5进行热处理,送出部40这次向中继单元140送出该片材SH5。
中继单元140利用搬送辊群141、142、143向后处理装置150中继从排纸口42送出的片材。
后处理装置150除了排纸托盘151、152之外还包括入口搬送辊161、分配爪162、上侧排纸辊163、搬送辊群164、反转辊165、后处理部166、以及下侧排纸辊167。
入口搬送辊161从中继单元140接受片材并引入到框体中。分配爪162是其基端能够旋转地被固定的爪状或者板状的部件,通过绕基端摆动而使前端上下移动。分配爪162在向上侧排纸辊163送出入口搬送辊161导入的片材时抬起前端来形成向上侧排纸辊163的通路,在向后处理部166送出该片材时抬起前端来形成向搬送辊群164的通路。
上侧排纸辊163被配置在上侧排纸托盘151的基端部的附近,向上侧排纸托盘151排出从入口搬送辊161沿着分配爪162移动来的片材。搬送辊群164将从入口搬送辊161沿着分配爪162移动来的片材朝向后处理部166搬送到反转辊165。
反转辊165被配置在后处理部166的入口,能够正反两方向旋转。反转辊165首先一边正转一边在其周面向后处理部166送入搬送辊群164送出的片材。反转辊165接下来一边反转一边在其周面从后处理部166抽出后处理后的片材束。
后处理部166按照规定的枚数将从反转辊165接受的片材积蓄并形成为束,对该束实施整合处理、书钉的装订处理等后处理。下侧排纸辊167被配置在下侧排纸托盘152的基端部的附近,反转辊165向下侧排纸托盘152排出从后处理部166抽出的片材束。
[片材的搬送部]
如图2所示,在MFP100中除了进给部10和送出部40之外,中间转印带23的驱动辊23R、二次转印辊24、定影辊31、加压辊32、排纸前辊33等成像部20和定影部30的一部分也作为片材的搬送部发挥作用。
图3是表示该搬送部构成的片材的搬送路径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路径如下那样结构。首先,来自供纸盒11a、11b、以及手动托盘16的3条供纸路径在第一合流点MP1汇集成1条路径(以下,称为“搬送路”。)1a。搬送路1a贯穿成像部20、定影部30,在面向送出部40的切换爪41的分支点BP分为2条路径,即送出路4a和反转路4b。
送出路4a通过排纸口42与中继单元140内的搬送路径连接,反转路4b在反转口44与循环路48连接。循环路48在位于定时辊14的附近的第二合流点MP2与搬送路1a连接。
还参照图3,在这些搬送路径上除了图2所示的辊群12P、…之外还设置有多个光学传感器1FS、2FS、CS、TS、ES、1RS、2RS。各光学传感器1FS、…对正在通过该设置场所的片材进行检测。
具体而言,各光学传感器包括发光部和受光部。发光部射出红外线等规定波长的光,受光部检测该波长的光。在一张片材通过各光学传感器的设置场所的期间,该片材在受光部的近前遮挡发光部的射出光,或者朝向受光部而被反射。因为受光部的输出根据该射出光的遮挡或者反射而变化,所以对正在通过各光学传感器的设置场所的片材进行检测。进给部310、送出部40、…向后述的主控制部60(参照图5)通知这些检测。根据该通知,主控制部60如以下所示,判断未产生卡纸等而正常进行动作,还是起因于卡纸等而在搬送的定时产生异常。
在图3所示的搬送路径的始端即供纸盒11a、11b的附近设置有供纸传感器1FS、2FS。根据这些输出表示的片材的通过定时是否没有延迟,来判断进给辊群12P、12F、12R是否以正常的定时向路径进给各片材。
在来自第二段的供纸盒11b的路径上除了纵搬辊13之外,还在第一合流点MP1的近前设置有纵搬传感器CS。根据该输出表示的片材的通过定时是否没有延迟,来判断纵搬辊13是否以正常的定时向第一合流点MP1送出各片材。
在进给部10与成像部20的边界附近,在比第一合流点MP1和第二合流点MP2中的哪一个都靠下游,除了定时辊14之外还设置有定时传感器TS。定时辊14一般停止,从供纸盒11a、11b、手动托盘16、以及循环路48中的哪一个移动来的片材也当场暂时停止。定时辊14还通过以来自主控制部60的驱动信号表示的定时开始旋转,从而在该定时向成像部20送出停止的片材。
根据定时传感器TS的输出表示的片材的通过定时是否没有延迟,来判断这些片材是否以正常的定时到达定时辊14、和是否从定时辊14以正常的定时送出。并且,能够根据定时辊14送出各片材所需的时间计测该片材的尺寸。
在分支点BP的上游侧设置有排纸传感器ES。根据该输出表示的片材的通过定时是否没有延迟,来判断排纸前辊33是否以正常的定时送出该片材、和排纸辊43或者反转辊45是否以正常的定时引入该片材。
在循环路48上设置有搬送传感器1RS、2RS。根据这些输出表示的片材的通过定时是否没有延迟,来判断循环路48的搬送辊群48a~48d是否以正常的定时搬送该片材。
图3中未示出,但在中继单元140与后处理装置150的搬送路径上也同样地设置有多个光学传感器。利用这些传感器,后处理装置150对正在路径上搬送中的片材的位置进行检测,并通知MFP100的主控制部60。根据该通知来判断搬送的定时是否产生异常,并且,判别中继单元140与后处理装置150的搬送路径上的卡纸等搬送不良的有无。
若检测出在搬送中的片材产生的卡纸,则中断执行中的打印等任务。用户通过对MFP100、中继单元140、后处理装置150的外装盖(未图示)进行开闭,进行从机内用手除去因卡纸产生而停止在搬送路径上的片材的规定除去操作,从而能够解除产生的卡纸。若解除卡纸,则再开始中断的任务。
进一步参照图3,在搬送路径的周边设置有辊群12P、…的驱动用马达群M1-M12、TM、MM、FM、SM、RM、以及切换爪41与分配爪162的驱动用螺线管SL1、SL2。这些马达M1、…例如直流无刷(BLDC)马达,一般能够向正反两方向旋转。各马达M1、…通过齿轮、带等传递系统对驱动对象的辊给予旋转力。螺线管SL1、SL2利用电磁铁使可动铁芯(柱塞)在轴向上前后运动,推拉切换爪41、分配爪162,从而使它们上下摆动。
在供纸盒11a,11b的附近,进给马达M1、M2使进给辊群12P、12F、12R旋转。在来自第二段的供纸盒11b的路径的附近,纵搬马达M3使纵搬辊13旋转。在来自手动托盘16的路径的附近,进给马达M4使进给辊15旋转。
在进给部10与成像部20的边界附近,定时马达TM使定时辊14旋转。在成像部20中,主马达MM使中间转印带23的驱动辊23R旋转。在定影部30中,定影马达FM使定影辊31和排纸前辊33旋转。
在送出部40中,排纸马达SM使排纸辊43旋转,反转马达RM使反转辊45向正反两方向旋转。此处,将使反转辊45正转时的反转马达RM的旋转称为正转,将使反转辊45反转时的反转马达RM的旋转称为反转。切换螺线管SL1使切换爪41上下摆动。在循环路48中,一台马达M5使前半的搬送辊48a、48b旋转,另一台的马达M6使后半的搬送辊48c、48d旋转。
在中继单元140中,搬送马达M7使搬送辊群141、…旋转。在后处理装置150中,第一马达M8使入口搬送辊161旋转,螺线管SL2使分配爪162上下摆动,第二马达M9使上侧排纸辊163旋转,第三马达M10使搬送辊群164旋转。第4马达M11使反转辊165向正反两方向旋转,第5马达M12使下侧排纸辊167旋转。
-双面打印时的片材的搬送-
搬送部利用图3所示的搬送辊群12P、…等从供纸盒11a、11b通过图像形成部10、20、30、40、中继单元140向后处理装置150搬送片材。特别是在双面打印时,使表面被打印的片材在反转口44反转并通过循环路48来翻过来而返回到搬送路。
图4(a)~(d)是分阶段地表示双面打印时在路径上搬送片材群的样子的示意图。图4(a)表示最初的2枚片材SH1、SH2的表面继续被打印时,图4(b)表示第三个片材SH3的表面被打印时,图4(c)表示最初的片材SH1的里面被打印时,图4(d)表示第四个片材SH4的表面被打印时。
图4(a)所示,最初的两张片材SH1、SH2连续地从供纸盒11向搬送路送出。此时,由于切换爪41预先降下前端而在分支点BP形成反转路,所以最初的片材SH1从分支点BP沿着反转路向反转口44移动,并在此反转。定时辊14以其搬送方向前端与最初的片材SH1的搬送方向后端的间隔LIN打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送出下一个片材SH2。该间隔LIN特别是被设定为基于搬送部对片材的搬送速度,反转辊45将最初的片材SH1从反转口44向循环路48送出结束的时刻以后,下一个片材SH2到达反转口44。以下,将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称为片材的前端,将片材的搬送方向后端称为片材的后端。
如图4(b)所示,在第二个片材SH2到达分支点BP时,切换爪41一直降下前端来维持反转路。因此,第二个片材SH2从分支点BP沿着反转路向反转口44移动来反转。另一方面,在第三个片材SH3从供纸盒11向搬送路送出时,定时辊14使其前端与第二个片材SH2的后端的间隔LIN扩展为规定的间隔。由此第三个片材SH3在反转辊45将第二个片材SH2从反转口44向循环路48送出结束的时刻以后到达反转口44。
如图4(c)所示,在第三个片材SH3到达分支点BP时,切换爪41一直降下前端来维持反转路。因此,第三个片材SH3从分支点BP沿着反转路向反转口44移动来反转。另一方面,在最初的片材SH1从循环路48返回到第二合流点MP2时,定时辊14将其前端与第三个片材SH3的后端的间隔SIN缩小为比上述的间隔LIN窄的间隔而提前送出最初的片材SH1。由此,与第二个片材SH2相比,第四个片材SH4能够先在搬送路中移动。
如图4(d)所示,在最初的片材SH1到达分支点BP前,切换爪41降下前端而将搬送目的地切换为送出路。因此,最初的片材SH1从分支点BP沿着送出路从排纸口42向中继单元140送出。另一方面,与第二个片材SH2从循环路48向第二合流点MP2返回相比,先将第四个片材SH4从供纸盒11向搬送路送出。此时,定时辊14将其前端与最初的片材SH1的后端的间隔SIN缩小为比上述的间隔LIN窄的间隔而提前送出第四个片材SH4,能够使第二个片材SH2在搬送路中移动。
搬送部这样以适当的定时交替地搬送应打印表面的片材和应打印里面的片材。由此,防止反转口44中的片材的接触,较高地保持MFP100的可靠性,并且也较高地维持其生产性。
[图像形成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
图5是表示MFP100的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如图5所示,在该电子控制系统中,除了ADF110、扫描仪120、以及打印机130,操作部50、外部接口(I/F)52、以及主控制部60通过总线90相互可通信地连接。
-操作部-
操作部50通过用户的操作或者与外部的电子设备的通信来接受任务的要求和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并将它们传递给主控制部60。如图5所示,操作部50包括操作面板51。操作面板51如图1所示,被设置在MFP100的框体的前面,并包括按压按钮、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器。
操作部50控制操作面板51,使显示器显示操作画面以及各种参数的输入画面等GUI画面。操作部50还识别用户操作的按压按钮或者触摸面板的位置,并将与该识别有关的信息作为操作信息而传递给主控制部60。接受输入的信息包括例如收容在供纸盒11或手动托盘16中的片材的种类(普通纸、薄纸等)的设定、应装订的纸张的装订张数的指定等。另外,画面显示包括搬送中的片材产生卡纸(塞纸)的消息显示等。
-外部I/F-
外部I/F52包括USB端口或者存储卡插口,并通过它们直接从USB存储器或者硬盘驱动器(HDD)等外置存储装置获取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外部I/F52还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与外部网络(图5未示出)连接,从该网络上的其它电子设备接收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外部I/F52还与后处理装置150的电子控制系统连接,对该电子控制系统与主控制部60之间的数据交换进行中继。
-主控制部-
主控制部60是安装在1片基板上的电子电路,该基板被设置在MFP100的内部。如图5所示,主控制部60包括CPU61、RAM62、以及ROM63。CPU61按照固件,来控制与总线90连接的其它要素10、20、…。RAM62将CPU61执行固件时的作业区域提供给CPU61,并保存操作部50接受到的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ROM63包括不可写入的半导体存储器装置、和EEPROM等可改写的半导体存储器装置或者HDD。前者储存固件,后者对CPU61提供环境变量等的保存区域。
通过CPU61执行各种固件,主控制部60基于来自操作部50的操作信息,来控制MFP100内的其它要素。具体而言,主控制部60使操作部50显示操作画面来接受用户的操作。主控制部60根据该操作来决定运转模式、待机模式、睡眠模式等动作模式,并向其它的要素用驱动信号通知该动作模式,使各要素执行与该动作模式对应的处理。
例如在操作部50从用户接受到打印任务时,主控制部60首先使操作部50向RAM62转发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主控制部60接下来按照该任务表示的打印条件,为进给部10指定应进给的片材的种类和其进给的定时,对成像部20提供表示应形成的调色剂像的图像数据,为定影部30指定应维持的定影辊31的表面温度,为送出部40指定分支点BP中的搬送目的地和其切换的定时。
主控制部60还对MFP100的各要素10、20、…的动作状态或者片材的搬送状态进行监视,并在任意一个检测出故障时适当地变更动作模式来实现其故障的消除。例如通过图3所示的光学传感器1FS、…检测出片材的搬送定时的异常的延迟的情况下,使打印机130中断处理,并且使操作面板51显示“产生卡纸”的消息来促使用户消除卡纸。在检测出供纸盒11a、11b中的纸用尽或者成像单元21Y、…中的调色剂不足的情况下,使打印机130中断处理,并且使操作面板51显示“纸用尽/调色剂不足”的消息来促使用户补充纸或调色剂。
如图5所示,主控制部60包括搬送控制部401和清理控制部402。这些功能部401、402通过CPU61执行专用的固件来实现。即,功能部401、402与搬送部410一起构成MFP100中的片材搬送装置400。搬送控制部401在通常的任务处理中控制片材搬送装置400的动作。清理控制部402在根据卡纸等故障使打印机130中断处理时,使片材搬送装置400执行清理。功能部401、402的详细后述。
-打印机-
如图5所示,打印机130的各要素10、20、30、40分别包括驱动部10D、20D、30D、40D。各驱动部10D、…以搬送辊群12P、…为首,对用于驱动搬送部410包括的多样的可动部件的马达M1、…、和螺线管SL1进行控制。
各驱动部10D、20D、…还利用多种多样的传感器对MFP100的各要素10、20、…的动作状态和片材的搬送状态进行监视,并在从任意一个检测出故障时通知主控制部60。这些传感器中,除了图3所示的光学传感器1FS、…之外,还包括用于检测感光鼓25Y、…、定影辊31等可动部件的位置或者姿势的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供纸盒11a、11b中的纸用尽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成像单元21Y、…中的调色剂不足的传感器等。
[搬送控制部]
搬送控制部401根据MFP100的动作模式和任务的条件如下那样控制各驱动部10D、20D、…,使搬送部410以适当的定时搬送适当的种类的片材。
搬送控制部401首先对进给部10的驱动部10D指示作为供纸源应选择的供纸盒等、和应从该供纸盒等使进给辊12P、…、15拾取片材的定时。根据这些指示,搬送控制部401使各驱动部10D、…监视进给部10进给的各片材的搬送状态,特别是追踪搬送路径上的位置。具体而言,搬送控制部401在每次使进给辊12P、…、15拾取片材时利用计时器对从该时刻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测。
由于片材的搬送速度按照每个动作模式规定标准值(即系统速度),所以搬送控制部401基于该标准的搬送速度和从拾取时刻的经过时间来定期地例如每隔数十-数百毫秒计算各片材的移动距离,并根据该值推断该片材的当前时刻的位置。搬送控制部401将与这样推断出的各片材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作为片材位置信息421的1项目而保存于RAM62。该位置信息421例如按照搬送顺序规定各片材的项目。
搬送控制部401还基于该位置信息421来预测各片材接下来通过的光学传感器1FS、…的设置场所和其通过时刻。搬送控制部401根据该预测时刻与该光学传感器的输出表示的实际的通过时刻的误差对该片材的当前时刻的位置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值更新位置信息421。
搬送控制部401接下来利用该位置信息421,对进给部10的驱动部10D指示应使定时辊14向成像部20送出片材的定时,并对送出部40的驱动部40D指示切换爪41的前端的方向和应切换为该方向的定时、以及应使反转辊45将正转切换为反转的定时。
搬送控制部401还基于该位置信息421、和从驱动部10D、…通知的光学传感器1FS、…的输出,对起因于卡纸等搬送不良的片材的搬送定时的异常的延迟进行检测。判断为该异常的延迟的现象包括例如从位置信息421预测出的光学传感器1FS、…的设置场所的通过时刻与该光学传感器的输出表示的实际的通过时刻的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情况、虽然从该预测出的通过时刻的经过时间超过允许范围但该光学传感器的输出不表示实际的通过的情况。
[清理控制部]
主控制部60在使打印机130中断处理时,启动清理控制部402使清理执行。“清理”是指自动地从搬送路径上排出搬送中的片材中的能够继续搬送的片材的动作。清理目的地并不限于排纸托盘等本来的排纸目的地,按照片材设定能够排纸的场所。作为使打印机130中断处理的事由,例如例举如下的情况。(1)从用户或者外部设备接受到任务的停止命令。(2)搬送控制部401在搬送部410的要素10、40、…的任意一个检测出卡纸、片材的重送等搬送不良。(3)从后处理装置150通知了卡纸等搬送不良。(4)从MFP100的各要素通知了纸用尽、调色剂不足等其要素自身或者片材的故障。
这些情况下,清理控制部402首先根据片材位置信息421,将存在于比因卡纸等而不能够继续搬送的片材靠上游侧、且能够继续搬送的片材确定为清理对象,接下来,决定各片材的清理目的地和搬送顺序,进而使搬送部410继续这些片材的搬送来按照搬送顺序向清理目的地进行排纸。由此从搬送路径上除去能够继续搬送的片材,所以能够在用户对产生卡纸的片材的除去等中断事由消除后,迅速地使打印机130再开始处理。
在图3所示的搬送路径中,在后处理装置150的内部检测出卡纸的情况下,MFP100的反转托盘47唯一作为能够排纸的场所留下。因此,清理控制部402将反转托盘47设定为清理目的地。清理控制部402在作为清理执行条件而仅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清理。
在该第一条件中设定在卡纸的检测时刻不存在反转辊45的反转开始后的片材。在不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不执行清理,而中断搬送中的各片材的搬送,并停止各片材。
-执行清理控制的情况-
图6(a)是表示在后处理装置150中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正在打印机130的内部搬送的片材SH1、SH2、SH3的位置的示意图。在从后处理装置150通知了该卡纸JM的检测时,主控制部60使打印机130处理中断,并且启动清理控制部402。
清理控制部402从RAM62读出片材位置信息421,来确定当前时刻正在路径上搬送的三张片材SH1~SH3的位置。
在图6(a)中,这些片材SH1~SH3都是双面打印的对象,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中,片材SH1是表面打印,反转后,从循环路48返回到搬送路1a,里面打印之前,片材SH2是表面打印,反转后,正在循环路48上搬送,片材SH3是表面打印后,正在在反转路4b上通过反转辊45从反转口44排出的方向(该图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搬送中。以下,将片材朝向反转口44被搬送的情况下的片材搬送方向称为排出方向,将与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片材向从反转口44远离的方向被搬送的情况下的片材搬送方向称为反转方向。
在该检测时刻,是片材SH3的后端通过分支点BP之后,而未开始片材SH1的里面的打印,所以切换爪41降下前端来形成反转路。如果未产生卡纸JM,则在片材SH1的前端到达分支点BP前,抬起切换爪41的前端来形成送出路。
清理控制部402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从位置信息421确定片材SH1~SH3的位置来确认如下的事项。首先,能够将各片材SH1~SH3不妨碍卡纸JM地搬送到反转托盘47。接下来,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是不存在反转辊45的反转开始后的片材。在该图中,向排出方向正在反转路4b搬送中的片材是反转开始前,所以满足第一条件。
由于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满足第一条件,所以清理控制部402将实际搬送中的片材SH1~SH3确定为清理对象的片材,使搬送部410和送出部40继续片材SH1~SH3的搬送。该继续包括反转辊45的正转的继续。这等同于本来对片材SH3禁止应执行的反转,换句话说使反转辊45的反转禁止。由此,片材SH3向排出方向搬送,从反转口44排出到机外。
另外,清理控制部402使切换爪41的前端保持原样维持为向下。这意味禁止切换爪41将来自分支点BP的片材的搬送目的地从反转口44切换为针对后续的片材SH1的本来的搬送目的地即送出路4a。由此,来自分支点BP的片材的搬送目的地被保持为反转口44,所以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SH1能够进入反转口44。
将反转辊45的正转、和片材的搬送目的地固定为反转口44继续清理对象的全部片材被清理为止的期间。
图6(b)示出片材SH3从反转口44被向反转托盘47清理,后续的片材SH1从分支点BP进入反转口44,而且后续的片材SH2在循环路48中搬送的样子。另外,图6(c)示出片材SH1正在从反转口44排出中,后续的片材SH2被朝向分支点BP搬送的样子。而且,图6(d)是清理对象的全部片材SH1~SH3向反转托盘47被清理,而载置在反转托盘47上的样子。
这样,将清理对象的片材SH1~SH3的搬送顺序代替为本来的SH1、2、3的顺序,通过成为SH3、1、2的顺序,不会担心图20所示那样的片材SH3与SH1的碰撞。
用户需要对产生卡纸的片材进行开闭外装盖来除去的操作,但积载在反转托盘47上的片材SH1~SH3即使开闭外装盖,如果不将手伸到反转托盘47则不能除去片材SH1~SH3。由此,与进行通过外装盖的开闭而逐张地除去停止在机内的不同的位置上的全部片材的操作的情况相比,对用户来说,降低卡纸除去操作的麻烦。
在图6(a)中,对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切换爪41对片材的搬送目的地被设定为反转口44,不需要搬送目的地的切换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搬送目的地变成送出路4a的情况下,通过切换爪41的动作,将搬送目的地从送出路4a切换为反转口44即可。
但是,在搬送目的地的切换需要某种程度的时间Ts(例如1秒程度)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将最早到达分支点BP的搬送中的片材SH1从分支点BP导向反转路92需要满足在片材SH1的前端到达分支点BP为止的期间,切换爪41对搬送目的地的切换动作结束这个切换条件。
换句话说,由于片材的搬送速度V为系统速度是恒定的,如图7所示,在将从分支点BP向搬送方向上游侧追溯了距离L(=V×Ts)的位置设为Ps时,如果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的片材的前端的当前位置是比位置Ps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则满足切换条件。如果满足该切换条件,则能够清理最早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和该片材的后续的片材。
上述中,作为清理执行条件,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满足存在向排出方向正在反转路4b搬送中、且反转开始前的片材这个第一条件时执行清理,但也能够采用添加与第一条件不同的第二条件,虽然不满足第一条件但如果满足第二条件则执行清理的结构。
该第二条件是假定为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存在反转开始后的片材、且进行中止该片材的反转动作使搬送方向再次返回到排出方向的动作(以下,称为“再反转”。)的情况下,与从分支点BP引导到反转路4b上的其它片材的接触不会导致卡纸产生的条件。
图8是表示在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清理控制时的片材的流动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8(a)中,片材SH3是表面的打印后,反转开始之后的状态,片材SH1是表面的打印,反转后,从循环路48返回到搬送路1a而里面打印中的状态,片材SH2是表面的打印,反转后,正在循环路48搬送中。
通过清理控制,如图8(b)所示,使片材SH3的反转动作中止。通过清理控制部402对驱动部40D指示反转马达RM的旋转停止,来使反转辊45的旋转停止而进行片材SH3的反转动作的停止。由此,片材SH3暂时变为停止状态,但继续片材SH1、SH2的搬送。在片材SH1的前端到达分支点BP前为止,通过切换爪41,将片材SH1的搬送目的地切换为反转口44。
在片材SH3停止后,如图8(c)所示,使片材SH3的再反转开始。片材SH3的再反转通过清理控制部402对驱动部40D指示反转马达RM的正转,来使反转辊45正转而进行。由此,片材SH3再反转,即朝向反转口68开始向排出方向的搬送。
在图8(c)中,后续的片材SH1的前端Sf与先行的片材SH3的后端Se相当接近,但由于不管片材SH3还是片材SH1都以相同的系统速度被搬送,所以不会因两者的碰撞而产生卡纸。在片材SH3从反转口44排出后,片材SH1和SH2依次从反转口44排出。
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片材SH3为反转开始后的情况下的清理控制能够采用例如在假定为使反转动作中的片材SH3再反转、且使最早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SH1的搬送继续时,仅在推断为片材SH3与SH1不接触时执行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片材SH3与SH1不接触成为上述的第二条件。
另外,也能够取而代之,而使第二条件为例如以检测出卡纸JM时为起点,将搬送中的片材SH1的前端到达反转辊45为止假定为需要的导出时间设为Ta、将片材SH3的反转动作的中止,经由搬送停止而再反转时的搬送速度上升为系统速度(从反转向再反转的切换完成)为止假定为需要的时间设为Tb时,满足Tb<Ta的关系。
满足Tb<Ta的关系为被再反转的片材SH3的搬送速度稳定于系统速度之后,片材SH1的前端到达反转辊45,在片材SH1的前端到达反转辊45时,片材SH3和SH1双方以系统速度正在搬送中。因此,在片材SH1的前端到达反转辊45前即使假设与片材SH3重叠,由于几乎不产生与片材SH3的速度差,所以假定为在该重叠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反转辊45,几乎没有因片材SH1与SH3的接触而导致的卡纸产生。
如果将Tb<Ta的关系使用于第二条件,则即使在假定为片材SH1与SH3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运行清理的执行,所以与在每次检测出卡纸JM时,如果假定接触则一律禁止清理的执行的结构相比,容易进行清理控制,相应地能够降低用户的卡纸除去操作的麻烦。
上述的时间Ta能够通过基于卡纸JM的检测时刻的片材SH1的当前位置,求出从片材SH1的前端到反转辊45的位置为止的搬送路径(搬送路1a和反转路4b)上的距离La,并将求出的距离La除以系统速度V而进行计算。
时间Tb如下那样规定。即,在将反转马达RM的旋转分为使片材SH3朝向反转口44搬送(包括再反转)的情况下的正转、和使片材SH3反转的情况下的反转时,合并指示对反转中的反转马达RM的停止到实际停止为止假定为需要的时间tb1、停止时间tb2、和开始正转到上升到相当于系统速度V的旋转速度Vc为止假定为需要的时间tb3所得的时间成为时间Tb。
图9(a)是表示从反转马达RM的正转迁移为反转的情况下(不进行再反转的情况下)的时间图的例子的图,图9(b)是表示从反转马达RM的正转迁移为反转、从反转迁移为正转的情况下(进行再反转的情况下)的时间图的例子的图。
如图9(a)所示,若在时刻ta进行反转马达RM的正转指示,则反转马达RM的正转开始,旋转速度上升。从驱动部40D的驱动驱动器(未图示)对反转马达RM输出用于加速的供给电流。
若反转马达RM的旋转速度达到相当于系统速度的Vc,则直至有反转开始的指示(时刻tb)为止的期间,以恒定速度度Vc旋转。由此,变为反转辊45以系统速度V正转,向排出方向搬送片材SH3,片材SH3的前端从反转口44被排出的状态。
若在片材SH3的后端Se到达反转辊45前的时刻tb,进行反转开始的指示,则反转马达RM减速,停止(时刻tc)。从驱动部40D向反转马达RM的供给电流停止或者缓缓地降低。由此,排出方向上搬送中的片材SH3也暂时停止。
反转马达RM在时刻tc~td间,暂时变为停止状态。根据如下的理由设置该停止时间。
即,在从反转马达RM的正转向反转的切换的期间不设置停止时间的情况下,正转中将用于反转的电流供给给反转马达RM。该供给电流大多比通常的启动电流大,因此,在反转马达RM的线圈、驱动驱动器中流动比通常大的电流,因反转马达RM、驱动驱动器的发热而有可能产生正反转的动作不稳定的状态。
对此,是因为如果设置停止时间,则在反转马达RM的正转中不将反转时的电流供给给反转马达RM,能够更稳定地进行正反转的动作。该停止时间根据反转马达RM的规格而预先决定。
若停止时间结束,在时刻td进行反转马达RM的反转的指示,则反转马达RM的反转开始,旋转速度上升(片材的反转开始)。由此,开始片材SH3的反转。
若反转马达RM的旋转速度达到Vc(时刻te),在此以后,在直至有反转马达RM的停止的指示(时刻tf)为止的期间,反转马达RM以恒定速度度Vc旋转。由此,片材SH3向反转方向搬送。
若在时刻tf进行反转马达RM的停止的指示,则反转马达RM减速,停止(时刻tg)。在反转中的片材SH3的前端通过循环路48的搬送辊48a后,该片材SH3的后端通过了反转辊45的时刻进行反转马达RM的停止的指示。
这样,图9(a)示出在片材SH的反转中不进行再反转的情况下的时间图的例子,与此相对,图9(b)示出进行再反转的情况下的时间图的例子。
如图9(b)所示,在反转动作中,若在时刻tj,对反转马达RM进行再反转开始指示,则反转马达RM减速,停止(时刻tk)。由此,反转方向上搬送中的片材SH3也停止。
反转马达RM在时刻tk~tm期间暂时变为停止状态。根据与在上述的时刻tc~td期间设置停止时间相同的理由设置该停止时间。
若停止时间结束,在时刻tm进行反转马达RM的正转的指示,则反转马达RM的正转开始,旋转速度上升(片材的再反转开始)。由此,开始片材SH3的再反转。
若反转马达RM的旋转速度达到Vc(时刻tn),在此以后,以恒定速度度Vc旋转。由此,再次向排出方向,即朝向反转口68的方向搬送片材SH3,之后,片材SH3从反转口44排出。
图9(b)中的时刻tj~tk期间相当于上述的时间tb1,时刻tk~tm期间相当于上述的时间tb2,时刻tm~tn期间相当于上述的时间tb3。能够根据装置构成对每个装置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出时间tb1~tb3,也能够对每个装置预先决定时间Tb。
即使这样对反转马达RM进行反转开始的指示(时刻tb),但实际上向反转方向开始搬送片材SH3是从时刻td,时刻tb~td期间的时间变为延迟时间Δt。该延迟时间Δt中时刻tc~td期间是停止时间,所以需要预先决定反转开始的指示定时,以便在作为减速区间的时刻tb~tc期间,考虑片材SH3朝向反转口44前进的距离Lb,而在片材SH3的后端Se通过反转辊45前开始片材SH3向反转方向的搬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7所示的反转路4b上的位置Pt决定为反转开始指示的适当位置,若片材SH3的后端Se达到位置Pt,则对反转马达RM进行反转开始的指示(图9(a)的时刻tb)。换句话说,从片材SH3的后端Se到达到位置Pt的时刻tb开始针对片材SH3的向反转动作的迁移。
片材SH3根据反转开始的指示朝向反转口44前进距离Lb后,通过反转辊45的反转而被反转。因此,在检测出卡纸JM的时刻存在于反转路4b上的片材SH3是否是反转开始前的判断根据是进行针对片材SH3的反转开始的指示前还是进行该指示后而改变。
具体而言,如果是进行针对片材SH3的反转开始的指示前,则片材SH3被判断为反转开始前,如果是进行反转开始的指示后,则即使实际上未开始片材SH3向反转方向的搬送(即使是图9(a)的时刻tb~td期间),也判断为反转开始后。
<双面打印任务的纸张搬送控制>
图10是表示逐张供给多张片材SH而在各个片材上进行双面打印的双面打印任务的纸张搬送控制的内容例子的流程图。该控制由主控制部60以打印任务单位来执行。此外,该双面打印任务作为不执行后处理的任务。
开始逐张从供纸盒11或者手动托盘16抽出多张片材来进行搬送的片材供纸搬送(步骤S1)。
该片材供纸搬送对每一张片材,按照预先决定的定时,例如从供纸盒11抽出片材的情况下的与先行的片材的片材间隔(纸间)、向成像部20的搬送定时、反转的情况下的反转辊45的反转开始定时、使片材从循环路48返回到搬送路1a的情况下的搬送辊48d的搬送定时等而执行。另外,该片材供纸搬送也包括通过切换爪41,将对表面打印后的片材从搬送路1a引导至反转路4b,将里面打印后的片材从搬送路1a引导至送出路4a的动作。
由此,例如图4所示,按照如对片材SH1、SH2、SH3的各个表面的打印、对片材SH1的里面的打印、对片材SH4的表面的打印、对片材SH2的里面的打印··这样预先决定的搬送顺序对各片材进行供纸、搬送,并对每一张片材按照其表面、里面的顺序执行打印。
判断任务执行中是否检测出卡纸的产生(步骤S2)。若判断未检测出卡纸(步骤S2:“否”),则判断多张片材中的最后的片材是否从后处理装置150排出(步骤S3)。
若判断最后的片材未从后处理装置150排出(步骤S3:“否”),则返回到步骤S2。如果在直至最后的片材从后处理装置150排出为止的期间未产生卡纸,则反复执行步骤S2和S3的处理,如最后的片材从后处理装置150排出(步骤S3:“是”),则结束该控制。
若判断任务执行中检测出卡纸的产生(步骤S2:“是”),则中断产生了卡纸的片材的搬送(步骤S4)。通过确定现在搬送产生了卡纸的片材的辊,并停止使确定出的辊旋转驱动的马达而进行该中断。辊的确定能够通过确定配置于各搬送路径上的辊中产生了卡纸的片材的搬送路径上的当前位置上所存在的辊而进行。在卡纸产生时检测产生了卡纸的片材的当前位置。预先存储有在各搬送路径的哪个位置配置哪个辊的信息。
判断在后处理装置150是否产生卡纸(步骤S5)。该判断通过主控制部60是否接受到来自后处理装置150的卡纸的检测的通知来进行。若判断在后处理装置150未产生卡纸(步骤S5:“否”),则进行下游纸排纸控制(步骤S6)。
下游纸排纸控制是对在检测出卡纸产生的时刻在与产生了卡纸的片材相比靠搬送方向下游侧所存在的片材,保持原样继续搬送,而使其从后处理装置150排出的控制。由此,由于不会产生与产生了卡纸的片材相比靠搬送方向下游侧所存在的片材一直留在机内而停止,所以不需要针对该片材的卡纸除去操作,对用户来说,减少麻烦。
而且,使操作面板51对产生了卡纸进行消息显示(步骤S7),并结束该控制。
此外,若由用户进行从机内除去产生了卡纸的片材的卡纸除去操作,则熄灭产生了卡纸的消息显示,并且,再开始中断的打印任务。
若判断在后处理装置150产生卡纸(步骤S5:“是”),则进行清理控制(步骤S8),并结束该控制。
图11是表示清理控制的子流程的内容的流程图,在该清理控制中由主控制部60启动清理控制部402。
如该图所示,清理控制部402确定清理对象的片材(步骤S11)。具体而言,清理控制部402从RAM62读出片材位置信息421,在卡纸检测时确定正在搬送路径上搬送中的片材的位置。接下来,判断是否能够从当前时刻的位置到反转托盘4不妨碍卡纸地搬送各片材。将该能够搬送的片材确定为清理对象。在图6的例子中,片材SH1~SH3被确定为清理对象。
而且,判断是否存在反转辊45的反转开始后的片材(步骤S12)。存在反转开始后的片材这个判断是在一张片材的当前的状态处于图9(a)的反转开始指示(时刻tb)以后、且反转辊45对片材的反转方向的搬送结束(时刻tf)为止的期间时进行。因此,例如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即存在在反转路4b上向排出方向搬送中的片材,当前比图9(a)的时刻tb靠前的情况下,作为反转开始前。
若判断不存在反转开始后的片材(步骤S12:“否”),则在执行第一控制后(步骤S13),执行第三控制(步骤S15),返回。另一方面,若判断存在反转开始后的片材(步骤S12:“是”),则执行第二控制(步骤S14),进入步骤S15。
图12是表示第一控制的子流程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在存在正在反转路4b上向排出方向搬送中的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21:“是”),作为满足上述的第一条件,继续该片材的搬送(禁止本来的反转动作)来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步骤S22),进入步骤S23。被清理的片材被载置在反转托盘47上(图6(b))。
在不存在正在反转路4b上搬送中的片材的情况下(步骤S21:“否”),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判断当前,切换爪41的片材搬送目的地是否变为反转口44。若判断变成反转口44(步骤S23:“是”),则进入步骤S26。
若判断片材搬送目的地不是反转口44而变成送出路4a(步骤S23:“否”),则在假定为保持原样继续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的搬送时,判断在该片材的前端到达到分支点BP为止的期间,通过切换爪41将片材搬送目的地从送出路4a切换为反转口44的动作是否来得及(步骤S24)。该切换来得及这个判断在满足上述的切换条件、即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的前端的当前位置是比图7所示的位置Ps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
此外,如果片材的搬送速度相对于切换爪41的摆动速度能够忽略,则不管检测出几个卡纸,都能够在最初的片材的前端到达分支点BP前在切换爪41形成反转路4b。该情况下,能够为省略步骤S24的判断而进入步骤S25的结构。
若判断片材搬送目的地的切换来得及(步骤S24:“是”),则通过切换爪41将片材搬送目的地从送出路4a切换为反转口44(步骤S25),进入步骤S26。切换爪41对片材搬送目的地的切换通过驱动驱动用螺线管SL1来进行。
在步骤S26中,继续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以及在此以后到达的各片材的搬送(禁止反转)来逐张按顺序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被清理的片材被载置在反转托盘47上(图6(d))。步骤S26的处理执行后返回。
另一方面,若判断切换爪41对片材搬送目的地的切换来不及(步骤S24:“否”),则继续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的搬送来使该片材退避至送出路4a(步骤S27)。片材向该送出路4a的退避通过朝向中继单元140搬送该片材,且若该片材的后端通过分支位置BP,则停止该搬送而进行。该片材向送出路4a的退避相当于禁止对该片材的清理的执行。
而且,通过切换爪41将片材搬送目的地从送出路4a切换为反转口44(步骤S28),接下来继续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以及在此以后到达的各片材的搬送(禁止反转)来逐张按顺序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步骤S29)。步骤S29的处理执行后返回。
图13是表示第二控制的子流程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在假定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的搬送继续时,推断该片材到达反转辊45所需要的时间Ta(步骤S51)。
而且,在假定为中止反转开始后的片材的反转动作来进行再反转时,推断至向再反转的切换完成为止所需要的时间Tb(步骤S52)。时间Ta和Tb的推断方法如上述。
判断是否满足时间Tb<Ta的关系(步骤S53)。该判断相当于是否满足上述的第二条件的判断。若判断满足时间Tb<Ta的关系(步骤S53:“是”),则判断反转开始后的片材的种类是否是普通纸(步骤S54)。
若判断是普通纸(步骤S54:“是”),则判断切换爪41对片材搬送目的地是否变成反转口44(步骤S55)。若判断是反转口44(步骤S55:“是”),进入步骤S58。
若判断变成送出路4a(步骤S55:“否”),则在假定为保持原样继续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的搬送时,在该片材的前端到达分支点BP为止的期间,判断通过切换爪41将片材搬送目的地从送出路4a切换为反转口44的动作是否来得及(步骤S56)。通过与上述步骤S24相同的方法来进行该判断。
若判断该切换来得及(步骤S56:“是”),则通过切换爪41将片材搬送目的地从送出路4a切换为反转口44(步骤S57),进入步骤S58。
在步骤S58中,通过使反转开始后的片材的反转中止后,再反转而使该片材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图8(b)、(c))。
接着,在步骤S59中,继续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以及在此以后到达的各片材的搬送(禁止反转)来逐张按顺序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步骤59的处理的执行后,返回。
另一方面,若判断不满足时间Tb<Ta的关系(步骤S53:“否”),则进入步骤S60。另外,若判断反转开始后的片材的种类不是普通纸(步骤S54:“否”),则进入步骤S60。
在步骤S60中,中断对各片材向搬送目的地的装置,此处后处理装置150的搬送,返回。该片材的搬送中断相当于对被确定为清理对象的片材也禁止清理的执行。
根据如下的理由在不满足时间Tb<Ta的关系的情况下禁止清理的执行。即,是因为在不满足该关系的情况下,若使反转中的片材再反转则该再反转中的片材的搬送速度上升为系统速度前产生正在反转路4b上朝向反转辊45向排出方向搬送中的片材与该片材接触。此时,如果两片材间的搬送速度之差较大,则两片材间产生的摩擦力也变大,在搬送中途容易产生新的卡纸,所以避免该情况。
另外,在反转开始后的片材(换句话说被再反转的片材)不是普通纸的情况下禁止清理的执行根据如下的理由。即,在普通纸以外的例如薄纸的情况下,由于薄纸的韧性很弱,所以容易卷曲,若从不是本来的排出口的反转口44通过清理而使其排出,则离开反转口44后大多蜷缩。若变成这样,则在反转托盘47上蜷缩的片材与接下来从反转口44排出的片材的前端碰撞,该片材无法良好地从反转口44排出而有可能导致卡纸产生。是因为如果即使乃至于中止反转来执行清理也有可能产生新的卡纸,则反转、清理双方都不执行对打印机130来说不需要多余的动作,也能够避免用户的操作性的降低。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控制中也可以编入骤S54、S60的处理。另外,在即使是薄纸也几乎不产生因卷曲而造成的卡纸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步骤S54的判断,与片材种类没有关系地执行清理。
若判断切换爪41对片材搬送目的地的切换来不及(步骤S56:“否”),则继续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的搬送来使该片材退避至送出路4a(步骤S61)。而且,通过切换爪41将片材搬送目的地从送出路4a切换为反转口44(步骤S62),接下来,继续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以及在此以后到达的各片材的搬送(禁止反转)来逐张按顺序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步骤S63)。步骤S61~S63是与上述步骤S27~S29的处理相同的内容的处理。此外,也可以例如在步骤S51开始前、第二控制开始前等执行步骤S54。对于其它步骤,只要能够执行控制,则可以变为与图所示的顺序不同的顺序。
图14是表示第三控制的子流程的内容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使操作面板51对产生了卡纸进行消息显示(步骤S91)。
而且,判断是否使片材从反转口44清理到外面(步骤S92)。若判断已使片材清理(步骤S92:“是”),在使操作面板对在反转托盘47上载置有片材进行消息显示(步骤S93),进入步骤S94。另一方面,若判断未使片材从反转口44清理(步骤S92:“否”),则跳过步骤S93,进入步骤S94。
在步骤S94中,判断是否使片材的搬送中断。若判断使片材的搬送中断(步骤S94:“是”),则使操作面板51对片材一直停止在打印机130、中继单元140的机内进行消息显示(步骤S95),返回。另一方面,若判断未使片材的搬送中断(步骤S94:“否”),则跳过步骤S95,返回。在显示对象的消息为一个的情况下仅显示该消息,而在2个以上的情况下使这些消息排列来同时显示。
此外,在步骤S11中,在清理对象的片材一张也未确定出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检测出卡纸时刻,清理对象的片材一张也不存在的情况下,如果有搬送中的片材则中断该搬送后,执行第三控制(步骤S15),结束该处理。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对多张片材的双面打印任务的执行中,后处理装置150中产生的卡纸检测时,反转路4b上存在反转开始前的搬送中的片材Sa,在搬送路1a和循环路48上至少存在一张搬送中的片材Sb的情况下,继续片材Sa和Sb的搬送,变更本来的搬送顺序,不使片材Sa反转而从反转口44清理(排出)到外面,之后将片材Sb引导至反转路4b,不反转而执行从反转口44清理到外面的清理控制。
由此,防止片材Sa、Sb以停止状态留在打印机130的机内,用户仅进行将产生了卡纸的片材和退避到送出路4a上的片材除去的操作即可,用户的片材除去操作的麻烦变少。
另外,即使存在反转辊45的反转开始后的片材Sc的情况下,如果满足上述的第二条件则执行清理控制,所以该情况下也得到用户的片材除去操作的麻烦变少这个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于片材搬送装置、具备该片材搬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也可以是清理控制方法。并且,也可以是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例如能够记录于磁带、软盘等磁盘、DVD-ROM、DVD-RAM、CD-ROM、CD-R、MO、PD等光记录介质、闪存系记录介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各种记录介质,也存在以该记录介质的形式生产、转让等的情况,也存在以程序的形式经由包括因特网的有线、无线的各种网络、广播、电气通信线路、卫星通信等进行传输、供给的情况。
(变形例)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考虑以下那样的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控制(图13)中,满足时间Tb<Ta的关系作为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清理控制,但第二条件并不限于此。
图15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二控制的内容的流程图,对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控制相同的内容的步骤标注相同的编号。
如图15所示,在步骤S91中,在假定为中止反转开始后的片材Sc的反转动作而再反转时,推断至被再反转的片材Sc的排出方向后端Se通过反转辊45为止所需要的时间Tc。
时间Tc的推断能够从如下的(式1)求出。
Tc=(tb1+tb2+tb3)+(Lf+Lg-Lh)/V…(式1)
此处,Lf表示进行对反转中的反转马达RM的再反转开始指示时(图9(b)的时刻tj),从是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相当于再反转时的排出方向后端)到反转辊45为止的距离。
Lg表示从进行再反转开始指示开始到反转马达RM减速、停止为止片材Sc前进的距离。
Lh表示从再反转开始到反转马达RM上升为与系统速度V相当的旋转速度Vc为止所需要的时间tb3的期间前进的片材Sc的搬送距离。
而且,在步骤S92中,判断是否满足时间Tc<Ta的关系。满足时间Tc<Ta的关系表示在假定再反转的片材Sc的后端通过反转辊45的时刻,假定向反转路4b上的搬送继续的片材Sb(步骤S51中的最初到达分支点BP的片材)还未到达反转辊45。不管通过反转辊45的再反转而向排出方向被搬送的片材Sc还是在反转路4b上朝向反转辊45向排出方向被搬送的片材Sb,其搬送速度都是系统速度V,是相同的,所以在满足时间Tc<Ta的关系的情况下,至片材Sc的后端通过反转辊45为止的期间,片材Sb的前端不能追上片材Sc的后端。
因此,被再反转的片材Sc与继续向反转路4b的搬送的片材Sb不会接触,而能够使片材Sc、Sb按该顺序从反转口44排出。
若判断满足时间Tc<Ta的关系(步骤S92:“是”),则进入步骤S54,若判断不满足(步骤S92:“否”),则进入步骤S60。
如图15所示,能够将满足时间Tc<Ta的关系作为清理的执行条件即第二条件。另外,在能够将再反转时的片材的搬送速度切换为基准和高速两阶段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为图16所示的控制。
图16是将图15所示的第二控制的一部分的步骤S91和S92变更为步骤S93~S98的图,仅提取与图15不同的部分进行表示。
在步骤S93中,推断假定为将片材Sc的再反转时的搬送速度设为基准速度的情况下的时间Tc1。该时间Tc1的推断通过使用将上述的(式1)中的参数tb3、Lh、V变更为与基准速度Vs对应的值所得的式子来进行。
若判断满足时间Tc1<Ta的关系(步骤S94:“是”),则将片材Sc的再反转时的搬送速度设定为基准速度Vs(步骤S95),进入步骤S54。在此以后,在使片材再反转的情况下,控制反转马达RM,以便以设定的基准速度Vs进行搬送。
另一方面,若判断不满足时间Tc1<Ta的关系(步骤S94:“否”),则进入步骤S96。
在步骤S96中,推断将片材Sc的再反转时的搬送速度设为比基准速度Vs快的高速Vh的情况下的时间Tc2。该推断通过使用将上述的(式1)中的参数tb3、Lh、V变更为与高速Vh对应的值所得的式子来进行。
若判断满足时间Tc2<Ta的关系(步骤S97:“是”),则将片材Sc的再反转时的搬送速度设定为高速Vh(步骤S98),进入步骤S54。在此以后,在使片材再反转的情况下,控制反转马达RM,以便以设定的高速Vh进行搬送。此外,在使片材Sc以高速Vh再反转开始后,在反转路4b上朝向反转辊45搬送的片材Sb的前端到达反转辊45的时刻,使反转辊45的搬送速度返回到原始的基准速度Vs。
另一方面,若判断不满足时间Tc2<Ta的关系(步骤S97:“否”),则进入步骤S60。
在这样将再反转时的片材Sc的搬送速度切换为高速Vh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片材Sc与Sa的接触时,也能够以将再反转时的片材Sc的搬送速度切换为高速Vh作为清理的执行条件而加入第二条件。
(2)并且,也能够采用在卡纸检测时通过反转辊45而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已经到达搬送辊48a(旋转搬送部件)的情况下,即使满足第二条件也禁止清理控制的结构。
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到达搬送辊48a的情况变为一张片材Sc的前端侧被搬送辊48a搬送、且后端侧被反转辊45向反转方向搬送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使片材Sc再反转需要重新设置允许本来不需要反转的搬送辊48a的反转的机构、和使搬送辊48a与反转辊45同步地反转的控制,装置结构变得复杂。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包括马达M5的驱动机构中不设置使从马达M5向搬送辊48a传递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在中途断续的部件,例如离合器等,以检测出卡纸为契机,马达M5停止,停止向搬送辊48a传递驱动力。因此,若想要使停止的搬送辊48a反转,则不光搬送辊48a变为旋转负荷,马达M5也经由驱动机构的传递路径增加为旋转负荷。
另一方面,一直使搬送辊48a正转,不能为了使反转辊45再反转而切换为正转。是因为片材Sc的前端侧由搬送辊48a赋予向行进方向前方的搬送力,而后端侧由反转辊45赋予行进方向反向(排出方向)的搬送力,变为片材Sc被拉动的状态,对片材Sac两方的辊的驱动机构加以较大的负担。
因此,在检测出卡纸时刻,反转中的片材Sa的前端已经通过搬送辊48a的情况下,能够采用禁止片材Sc的再反转的控制。该情况下,片材Sc能够保持原样在循环路48中前进,返回到搬送路1a,并经由搬送路1a、反转路4b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由此,能够防止装置构成保持现状且对片材Sc施加拉伸力,也能够防止对反转辊45和搬送辊48a的驱动机构带来负担。
图17是表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加进片材的再反转的禁止处理的第二控制的内容的流程图,示出在图15所示的第二控制的步骤S51前执行步骤S101、S102,步骤S101、S102以外的部分省略。
如图17所示,获取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的当前位置(步骤S101),判定片材Sc的前端是否到达搬送辊48a(步骤S102)。通过获取片材Sc的前端的当前位置、和循环路48上的搬送辊48a的配置位置,并判断片材Sc的前端的当前位置位于比搬送辊48a的配置位置靠搬送方向下游侧来进行该判断。
若判断未到达(步骤S102:“否”),则进入步骤S51。该情况下,若满足清理的执行条件,则执行清理控制。
另一方面,若判断到达(步骤S102:“是”),则进入步骤S60。该情况下,不管是否满足清理的执行条件,都不执行清理控制(禁止)。
(3)另外,如果代替上述的结构,而采用使从例如马达M5向搬送辊48a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中途断续的机构,则在检测出卡纸时刻,即使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到达搬送辊48a,也能够执行清理控制。
具体而言,考虑设置离合器作为使传递路径断续的部件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检测出卡纸时刻,断开该离合器来切断传递路径,从而从驱动机构分离搬送辊48a。由此如果搬送辊48a能够向正反方向自由地旋转,则在清理控制中,在反转中的片材Sc再反转的情况下,搬送辊48a根据该再反转的片材Sc进行反转(从动),所以不会对搬送辊48a的驱动机构带来负荷而能够执行清理控制。
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对反转马达RM来说,在片材Sc的再反转时,不光反转辊28,搬送辊48a也增加为驱动时的负荷,所以反转马达RM的负担变大。通常,对于一对辊夹持片材来输出片材的情况下使辊旋转时的负荷而言,该片材与薄纸相比,厚纸的负荷较大。厚纸能够为基重比规定值例如100g/m2大的片材。
这种情况即使是反转辊28、搬送辊48a也同样,由于对于反转中的片材Sc而言,与薄纸相比,厚纸的一方各辊的旋转负荷较大,反转马达RM的负担也变大。因此,能够采用根据片材种类,具体而言厚纸和厚纸以外判断是否允许清理的执行的结构。
图18是表示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二控制中,加进根据片材种类来判断是否允许片材的再反转的执行的结构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在图17所示的步骤S102的接下来追加步骤S103这一点不同。
即,在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到达搬送辊48a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如果该反转中的片材Sc不是厚纸(步骤S103:“否”),则进入步骤S51,不禁止清理控制。另一方面,如果反转中的片材Sc是厚纸(步骤S103:“是”),则进入步骤S60,禁止清理控制。由此,能够减少片材Sc的再反转时的反转马达RM的负担。
此外,反转中的片材Sc是否是厚纸的判断通过通过例如在手动托盘16中收容有厚纸的情况下,由用户预先从操作面板51登记收容在手动托盘16中的片材的种类来进行。另外,在采用自动地由传感器检测搬送的片材的种类例如普通纸、厚纸、薄纸的区别的机构的情况下,获取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能够判断。
另外,可以代替厚纸,例如在片材的种类为优质纸、光泽纸、涂覆纸、彩色纸张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禁止清理控制。在对片材进行再反转的情况下,在将片材从反转切换为再反转时,根据片材种类在片材上,辊的后面呈条纹状地留在与反转辊28、搬送辊48a的接触部分。优质纸等片材一般与普通纸相比是高价格,所以通过禁止清理,能够防止对这些片材的损伤。
(4)并且,也能够代替根据片材种类来判断是否允许片材的再反转的执行的结构,而采用在检测出卡纸时刻,根据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前进到搬送辊48a~48d中的哪个辊来判断是否允许片材的再反转的执行的结构。
具体而言,可以考虑采用在检测出卡纸时刻,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超过搬送辊48a而到达搬送辊48b的情况下,禁止清理的执行,在虽然超过搬送辊48a但未到达搬送辊48b的情况下,允许清理的执行的结构。
有在反转中的片材Sc为搬送方向长度较长的大尺寸的情况下,变为横跨反转辊45和搬送辊48a、48b这三个被搬送的状态的时候,如果在该状态下中止反转来进行再反转,则在反转马达RM中,不光反转辊45也增加搬送辊48a、48b的旋转负荷,反转马达RM的负担增大。
另一方面,在虽然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超过搬送辊48a但未到达搬送辊48b的情况下,施加给再反转时的反转马达RM的负荷只为反转辊45和搬送辊48a两个,与三个辊的情况相比变少,降低反转马达RM的负担。
而且,在通过再反转使反转中的片材Sc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的情况、以及经由循环路48返回到搬送路1a之后再引导至反转路4b后,从反转口44向外面清理的情况下,如果哪个情况下都使片材Sc的搬送速度为相同的系统速度,则直至清理为止的搬送所需要的总计的搬送距离比利用再反转的一方短,所以利用再反转的清理直至清理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变短。
对用户来说,尽量地早完成清理能够更早地开始卡纸除去操作,换言之,至清理完成为止的等待时间较少,所以变得方便。
因此,通过采用在检测出卡纸时刻,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超过搬送辊48a(第一旋转搬送部件)但还未到达搬送辊48b(第二旋转搬送部件)的情况下允许清理的执行的结构,对反转马达RM施加某种程度的负担,但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图19是表示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二控制中,加进根据卡纸检测时刻中的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的前进状况来判断是否允许片材的再反转的执行的结构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代替图17所示的第二控制的步骤S102而执行步骤S111、S112这一点不同。
即,在检测出卡纸时刻,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超过第一个搬送辊48a(步骤S111:“是”),但若判断还未到达第二个搬送辊48b(步骤S112:“是”),则进入步骤S51。另一方面,若判断第二个搬送辊48a已经到达(步骤S112:“是”),则进入步骤S60。
此外,上述,如果卡纸检测时刻的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未前进到第二个搬送辊48b,则进入步骤S51,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隔开短的间隔沿着循环路48配置多个搬送辊的结构中,也能够采用如果卡纸检测时刻的反转中的片材Sc的前端未前进到第三个辊则进入步骤S60的结构等。能够根据施加给反转马达RM的负荷的允许范围,在片材前端从最上游的辊行进到下游侧第几个辊的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等决定是否允许进入步骤S51的控制。
此外,上述,对用户从操作面板51输入片材种类(普通纸等)的设定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能够采用利用传感器等进行检测的结构。另外,作为片材种类,存在与上述不同的笺头纸、OHP纸等,但能够预先决定在哪个种类的片材时允许或者禁止清理控制。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片材搬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于串联型的打印机130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串联型,另外,能够应用于不论彩色和单色的图像形成的功能,具有在片材的两面(第一面和第二面)形成调色剂像等图像的双面图像形成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般例如复印机、传真装置等。另外,并不限于电子照相方式,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且,并不限于图像形成装置,一般能够应用于将片材向搬送目的地的装置搬送的片材搬送装置。
另外,后处理装置150的后处理的种类,除了整合片材束的处理、用书钉订上片材束的处理之外,也可以包括对片材进行分类(排序)的处理、在片材开装订孔的处理、将片材对折的处理,或者在片材束插入其它片材的处理等。
并且,上述,对利用后处理装置150在产生卡纸JM时在打印机130执行清理控制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清理控制能够在从打印机130排出的片材的搬送目的地的装置产生卡纸JM时执行。由于片材的搬送目的地的装置也包括中继单元140,所以能够采用在后处理装置150和中继单元140中的任意一个产生卡纸JM时在打印机130中进行清理控制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尽可能地分别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结构。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搬送片材的片材搬送装置。

Claims (18)

1.一种片材搬送装置,在正常动作时向搬送目的地的装置搬送片材,另一方面在检测出卡纸的情况下中断向上述搬送目的地的装置搬送片材,上述片材搬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搬送单元,沿着搬送路搬送片材;
切换单元,将从作为上述搬送路的下游端的分支点起的片材的搬送目的地切换为反转口和朝向上述搬送目的地的装置的送出路的任意一个,上述反转口是用于将上述片材搬送装置的框体外部的空间作为使片材的搬送方向反转的空间而利用的该框体的开口部;
送出单元,向上述搬送目的地的装置送出上述送出路上的片材;
反转单元,将片材从上述反转口暂时搬送到该片材的一部分伸出到上述框体的外侧的位置,之后,使搬送方向反转并从该位置向循环路送出该片材;
循环单元,沿着上述循环路搬送向上述循环路送出的片材,并将该片材翻过来向上述搬送路返回;以及
控制单元,在检测出在上述搬送目的地的装置中的片材的卡纸时,在存在朝向上述反转口搬送中且基于上述反转单元的反转开始前的第一片材的情况下,该控制单元控制上述反转单元,不使上述第一片材反转地使该第一片材从上述反转口清理到上述框体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除了上述第一片材之外在上述搬送单元和循环单元的至少一个中存在搬送中的第二片材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上述搬送单元、反转单元、循环单元以及切换单元,接着针对上述第一片材的上述清理,将各上述第二片材的搬送目的地切换为上述反转口,不使各上述第二片材反转地使各上述第二片材从上述反转口清理到上述框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不存在上述第一片材但存在基于上述反转单元的反转中的第三片材的情况下,如果满足规定条件,则上述控制单元中止该第三片材的反转地使该第三片材向朝向上述反转口的方向再反转,从上述反转口清理到上述框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除了上述第三片材之外在上述搬送单元和循环单元的至少一个中存在搬送中的第二片材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控制上述搬送单元、反转单元、循环单元以及切换单元,接着针对上述第三片材的上述清理,将各上述第二片材的搬送目的地切换为上述反转口,不使各上述第二片材反转地使各上述第二片材从上述反转口清理到上述框体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条件是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以后,假定为继续搬送最初到达上述分支点的第二片材且使上述第三片材再反转时,在从该第三片材的反转向再反转的切换完成后,上述第二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反转单元这一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条件是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以后,假定为继续搬送最初到达上述分支点的第二片材且使上述第三片材再反转时,上述第二片材不与该第三片材接触这一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再反转时的搬送速度比基于上述反转单元的上述第三片材的反转时的搬送速度快。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循环单元具备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夹持上述反转中的片材使该片材被沿着上述循环路搬送,
由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上述反转单元和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
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在上述反转中的第三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的情况下,不管是否满足上述规定条件,上述控制单元都禁止上述清理的执行,使各上述片材的搬送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搬送部件的驱动机构以检测出上述卡纸为契机停止向上述旋转搬送部件传递驱动力,未设置使向上述旋转搬送部件传递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在中途断续的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循环单元具备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夹持上述反转中的片材使该片材被沿着上述循环路搬送,
由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上述反转单元和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
上述旋转搬送部件的驱动机构以检测出上述卡纸为契机停止向上述旋转搬送部件传递驱动力,设置使向上述旋转搬送部件传递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在中途断续的部件,
在检测出上述卡纸时,即使上述反转中的第三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如果满足上述规定条件,则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传递路径在中途切断,使针对上述第三片材的上述清理被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循环单元沿着上述循环路隔开间隔地具备多个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
在将上述一对旋转搬送部件的各对中与从上述反转单元距离上述反转的片材的搬送方向最近的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作为第一旋转搬送部件对,将第二近的一对旋转搬送部件作为第二旋转搬送部件对时,
在上述第三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第一旋转搬送部件对但未到达上述第二旋转搬送部件对的情况下,如果满足上述规定条件,则上述控制单元使针对上述第三片材的上述清理被执行,在上述第三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上述第二旋转搬送部件对的情况下,即使满足上述规定条件,也禁止上述清理的执行,使各上述片材的搬送停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三片材为规定种类的片材的情况下,不管是否满足上述规定条件,上述控制单元都禁止上述清理的执行,使各上述片材的搬送停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种类的片材是基重大于规定值的厚纸或者优质纸、光泽纸、涂覆纸、彩色纸张中的任意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2、4~6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假定最初到达上述分支点的第二片材的搬送继续时,如果不满足在上述切换单元将搬送目的地从上述送出路向反转口的切换完成前该第二片材的搬送方向前端到达该分支点这一条件,则上述控制单元禁止针对该第二片材的上述清理,保持将搬送目的地设为上述送出路,使该第二片材退避至上述送出路,接下来,在存在到达上述分支点的第二片材的情况下,在使上述切换单元进行了将搬送目的地从上述送出路向反转口的切换后,使针对该第二片材的上述清理被执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片材为特定的种类的片材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禁止上述清理的执行,使各上述片材的搬送停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特定的种类的片材是基重小于规定值的薄纸。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在通过片材搬送部搬送的片材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片材搬送部具备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搬送装置。
18.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和
针对通过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而形成有图像的片材实施规定的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搬送装置的片材的搬送目的地的装置是上述后处理装置。
CN201610268516.3A 2015-05-01 2016-04-27 片材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Active CN1060817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4139 2015-05-01
JP2015094139A JP6237695B2 (ja) 2015-05-01 2015-05-01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1707A true CN106081707A (zh) 2016-11-09
CN106081707B CN106081707B (zh) 2019-03-01

Family

ID=57205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8516.3A Active CN106081707B (zh) 2015-05-01 2016-04-27 片材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69592B2 (zh)
JP (1) JP6237695B2 (zh)
CN (1) CN1060817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5743A (zh) * 2017-05-22 2018-12-25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11497441A (zh) * 2019-01-30 2020-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4772334A (zh) * 2021-01-22 2022-07-22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介质供给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1957B2 (ja) * 2015-03-20 2019-09-04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156439B2 (ja) * 2015-05-11 2017-07-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とシステム
US10289067B2 (en) * 2015-06-09 2019-05-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39248B2 (ja) * 2016-01-22 2020-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JP6836739B2 (ja) * 2016-09-16 2021-03-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74552A (ja) * 2017-10-12 2019-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98743B2 (ja) * 2017-11-20 202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002257B (zh) * 2018-01-05 2020-11-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
JP7046609B2 (ja) * 2018-01-10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54538A (ja) * 2019-09-26 2021-04-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検査装置
US11401128B2 (en) * 2019-11-29 2022-08-02 Ricoh Company, Ltd. Conveyor and printer
JP2023026871A (ja) * 2021-08-16 2023-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236A (zh) * 2007-12-04 2009-06-1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242362A (ja) * 2012-05-18 2013-12-05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4614A (ja) * 2012-07-24 2014-02-06 Canon Finetech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19634A (ja) * 2012-12-18 2014-06-30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4003240A (zh) * 2013-02-22 2014-08-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用纸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用纸处理控制方法
US20150049356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2162A (en) * 1990-12-10 1992-12-15 Fuji Xerox, Co., Lt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to a sheet processor
JPH09124208A (ja) * 1995-10-31 1997-05-13 Daiwa Seiko Inc 用紙反転装置
JPH10226448A (ja) * 1997-02-14 1998-08-25 Fujitsu Ltd 用紙スタッカ装置及びプリンタ装置
JP3889348B2 (ja) * 2002-11-25 2007-03-0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2125A (ja) * 2006-08-25 2008-03-06 Ricoh Co Ltd 両面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両面画像形成方法
JP5181657B2 (ja) * 2007-08-23 2013-04-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45558A (ja) * 2010-01-15 2011-07-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0386B2 (ja) * 2012-11-30 2015-06-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87334B2 (ja) * 2013-05-02 2018-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236A (zh) * 2007-12-04 2009-06-1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242362A (ja) * 2012-05-18 2013-12-05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4614A (ja) * 2012-07-24 2014-02-06 Canon Finetech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19634A (ja) * 2012-12-18 2014-06-30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4003240A (zh) * 2013-02-22 2014-08-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用纸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用纸处理控制方法
US20150049356A1 (en) * 2013-08-13 2015-02-19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5743A (zh) * 2017-05-22 2018-12-25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9085743B (zh) * 2017-05-22 2021-10-08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11497441A (zh) * 2019-01-30 2020-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1497441B (zh) * 2019-01-30 2021-10-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4772334A (zh) * 2021-01-22 2022-07-22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介质供给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12188A (ja) 2016-12-15
JP6237695B2 (ja) 2017-11-29
US9969592B2 (en) 2018-05-15
US20160318731A1 (en) 2016-11-03
CN106081707B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1707A (zh) 片材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6081708B (zh) 片材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JP3692941B2 (ja) 定着用オプション装置
CN106144691B (zh)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
US651029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2035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5523830A (en) Oil removing means for transfer material support member
JP20050143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JP49730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5692230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61187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25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20149057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792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4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5411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321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925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給紙方法
JP523987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6527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10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31012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70176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00446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function to specify error causing part
JPH052977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