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9667B - 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9667B
CN105979667B CN201610114649.5A CN201610114649A CN105979667B CN 105979667 B CN105979667 B CN 105979667B CN 201610114649 A CN201610114649 A CN 201610114649A CN 105979667 B CN105979667 B CN 105979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detection range
load control
sensor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46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9667A (zh
Inventor
三浦启
佐佐木知明
杭耕一郎
木村好孝
杉山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79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9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9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96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228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arrangements with two or more detectors, e.g. for sensitivity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1/0266Field-of-view determination; Aiming or pointing of a photometer; Adjusting alignment; Encoding angular position; Size of the measurement area; Position tracking; Photodetection involving different fields of view for a single dete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1/0271Housings; Attachments or accessories for phot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2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Abstract

一种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一种检测装置,具备: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根据拍摄的图像,检测第一检测范围内的人的存在与否;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周围,并且根据红外线,检测至少与所述第一检测范围重叠的第二检测范围内的人的存在与否;以及罩部,遮蔽向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入射的红外线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和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各自的第二检测范围合并后的检测范围之中的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和所述第二检测范围不重叠的部分变小。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了根据用于检测人的存在与否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控制对象的负载设备进行控制的负载控制装置。
具有摄像元件的照明控制终端被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照明控制终端,根据摄像元件的摄像图像判别人的存在与否,对照明器具的调光进行控制。摄像元件的摄像范围被设定为,包含多个照明器具的照明范围。照明控制终端,以与各个照明器具的照明范围对应的形式,将摄像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专利文献1的照明控制终端,在摄像图像中检测出进入房间的人的情况下,能够对与进入房间的人存在的分割区域对应的照明器具进行调光控制。
并且,对于能够利用于负载控制装置的结构,具有拍摄人体的运动来进行图像处理的人体检测传感器、以及因热传感而工作的红外线传感器的人体检测装置被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根据专利文献2的人体检测装置,除了人体检测传感器以外还设置红外线传感器,由检测速度快的红外线传感器,补充人体检测传感器的图像处理的延迟,从而能够提高传感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3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25677号公报
而且,对于负载控制装置,需要人的检测精度更高的结构,若仅由专利文献1的照明控制终端以及专利文献2的人体检测装置构成负载控制装置,则精度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人的检测精度更高的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具备: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根据拍摄的图像,检测第一检测范围内的人的存在与否;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周围,并且根据红外线,检测至少与所述第一检测范围重叠的第二检测范围内的人的存在与否;以及罩部,遮蔽向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入射的红外线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和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各自的第二检测范围合并后的检测范围之中的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和所述第二检测范围不重叠的部分变小。并且,本发明的负载控制装置具备,所述的检测装置、以及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对负载进行控制的负载控制部。并且,本发明的负载控制系统具备,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以及由所述负载控制装置控制的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得到能够更提高人的检测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斜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是说明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第一检测范围以及第二检测范围的斜视说明图。
图5是说明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第一检测范围以及第二检测范围的俯视说明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变形例的斜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变形例的正面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9是示出具备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2的负载控制装置的斜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例2的负载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XX截面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此,示出的实施例,都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例示出的数值、形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及连接形态、以及步骤(工序)及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宗旨。以下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之中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是,能够任意附加的构成要素。对于各个附图示出的部件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为了明确说明,而会有夸张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构成实施例的各个要素也可以是,由一个部件构成多个要素,来由一个部件兼用多个要素的形态,也可以由多个部件分担一个部件的功能来实现。
(实施例1)
以下,对于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根据图1至图5进行说明。对于具备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的负载控制系统30,根据图9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示出,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具备,框体1以及盖体2。框体1,呈有底的筒状的外形形状。盖体2被设置为,堵塞框体1的开口1aa。盖体2具备,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以及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在俯视时,被设置在盖体2的中央部。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在俯视时,被设置为沿着盖体2的周部。在由框体1和盖体2包围的内部,收纳有图3示出的判断部3、以及通信部4。判断部3,根据来自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第一传感器信号、以及来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传感器信号,判断人的存在与否。通信部4,根据判断部3的判断结果,向控制对象发送控制信号。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具备,摄像元件5a。摄像元件5a,拍摄图4以及图5示出的第一检测范围10aa。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根据由摄像元件5a拍摄来生成的图像数据,检测第一检测范围10aa的人的存在与否,输出第一传感器信号。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具备,红外线传感器6a。红外线传感器6a,检测第二检测范围10ba的红外线。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根据红外线传感器6a检测出的红外线,检测第二检测范围10ba的人的存在与否,输出第二传感器信号。第一检测范围10aa,与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检测范围10ba重叠。具备罩部9,该罩部9遮蔽朝向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红外线的一部分,对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检测范围10ba进行调整,以使第一检测范围10aa与第二检测范围10ba一致。
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具备遮蔽朝向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红外线的一部分的罩部9,从而能够更提高人的检测精度。
最初,简单地说明负载控制系统30整体。
如图9示出,负载控制系统30具备,负载控制装置10、开关31、照明器具32、传输单元33、以及电源变压器35。在负载控制系统30中,多个负载控制装置10、开关31、多个照明器具32、以及传输单元33经由传送线30a电连接。在负载控制系统30中,电源变压器35和负载控制装置10经由电源线30b电连接。
开关31被构成为,能够对照明器具32的点灯、灭灯以及调光进行控制。开关31被构成为,能够经由传输单元33,以多路传输方式来传输用于进行照明器具32的点灯、灭灯以及调光的控制信号。开关31,以多路传输方式来传输控制信号,从而能够进行多个照明器具32之中的、规定的照明器具32的点灯、灭灯以及调光的控制。控制信号包含,用于确定要进行控制的照明器具32的地址信息、以及对照明器具32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换句话说,负载控制系统30被构成为,能够以多路传输方式,由两条传输线30a传输控制信号。
照明器具32具备,远程控制继电器32a、继电器控制用终端单元32b、以及调光终端单元32c。以下,将远程控制继电器32a称为遥控继电器32a,将继电器控制用终端单元32b称为控制单元32b,将调光终端单元32c称为调光单元32c。控制单元32b,接受来自传输单元33的控制信号对遥控继电器32a进行控制。对于控制单元32b,按每个控制单元32b设定地址。控制单元32b,根据多路传输后的控制信号之中的、包含与对控制单元32b本身预先设定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信息的控制信号的内容,对遥控继电器32a进行控制。遥控继电器32a具备,用于切换照明器具32的接通和截止的接点。遥控继电器32a,根据来自控制单元32b的命令,切换照明器具32的接通和截止。对于调光单元32c,按每个调光单元32c设定地址。调光单元32c,能够提取多路传输后的控制信号之中的、包含与对调光单元32c本身预先设定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信息的控制信号。调光单元32c,根据控制信号的内容,对照明器具32的调光进行控制。照明器具32,作为具备遥控继电器32a、控制单元32b、以及调光单元32c的带有通信功能的照明器具来发挥功能。
传输单元33被构成为,能够由两条传输线30a将各种控制信号传输到多个照明器具32。传输单元33具备,传输控制信号的传输电路。传输单元33被构成为,能够将来自多个负载控制装置10的控制信号控制成不发生干扰,来传输到照明器具32。传输单元33被构成为,例如,由一台能够对256个电路的负载设备进行控制。电源变压器35被构成为,例如,能够将商务交流电源降压到规定的电力来输出。电源变压器35,将用于使负载控制装置10驱动的电力提供给负载控制装置10。负载控制系统30也可以具备,对多个照明器具32进行控制的照明控制器。照明控制器,与负载控制装置10等联动来进行照明器具32的点灯控制。
以下,说明负载控制系统30的负载控制装置10的基本工作。
负载控制装置10,例如,在照明器具32点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传感器信号,若判断为负载控制装置10的检测范围内人逗留,则使照明器具32继续点灯。负载控制装置10,在使照明器具32继续点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使规定的照明器具32继续点灯的控制信号从通信部4输出,也可以不输出控制信号。负载控制装置10,在根据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的双方,判断部3判断为人正在从负载控制装置10的检测范围向检测范围之外移动的情况下,将使规定的照明器具32减光的控制信号从通信部4输出。照明器具32,根据包含与对调光单元32c本身预先设定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信息的控制信号,被进行调光控制。负载控制装置10,在判断为人正在从负载控制装置10的检测范围向检测范围之外移动的情况下,例如,将规定的照明器具32从100%输出的点灯状态减光到50%输出的点灯状态。
负载控制装置10,例如,在根据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传感器信号,判断为人不存在的情况下,将使规定的照明器具32灭灯的控制信号从通信部4输出。在照明器具32中,根据包含与对控制单元32b本身预先设定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信息的控制信号,控制单元32b对遥控继电器32a进行控制。遥控继电器32a,根据来自控制单元32b的命令,使照明器具32灭灯。在具备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的负载控制系统30中,将负载控制装置10控制的控制对象的负载设备,设为照明器具32。对于控制对象,不仅限于照明器具32,例如,可以举出换气扇、空调等的各种各样的负载设备。
以下,说明负载控制装置10的具体结构。
在负载控制装置10中,框体1具备底板、以及筒体1b。如图2示出,框体1,由底板和筒体1b,构成为有底圆筒状的外形形状。盖体2具备底部2a、以及筒部2b。盖体2,由底部2a和筒部2b,构成为有底圆筒状的外形形状。负载控制装置10,在将框体1和盖体2嵌合的状态下,构成内部为空洞的箱体。负载控制装置10,在将框体1和盖体2嵌合的状态下,构成为圆柱状的外形形状。框体1,在俯视时,沿着周部设置一对贯通孔1ca。框体1被构成为,插通贯通孔1ca的第一螺丝被固定在盖体2的螺丝孔。框体1,例如,能够由尿素树脂等的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盖体2,例如,能够由尿素树脂等的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框体1和盖体2,可以利用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形成。
盖体2具备第一窗孔2aa、以及第二窗孔2ab。盖体2,在底部2a的中央部具备一个第一窗孔2aa。第一窗孔2aa,在底部2a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一窗孔2aa的中心轴,沿着底部2a的外底面2ca的垂线方向。第一窗孔2aa,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的形状。盖体2,在第一窗孔2aa的周部,具备四个第二窗孔2ab。第二窗孔2ab的中心轴倾斜为,从底部2a的外底面2ca的垂线朝向外部。在底部2a的外底面2ca,在第二窗孔2ab的周部设置有向外部扩展的凹陷部2da。盖体2,在底部2a侧具备从筒部2b的外周向外部突出的凸缘部2c。
负载控制装置10具备,覆盖盖体2的外底面2ca的板12。板12,具有圆形板状的外形形状。板12,在与第一窗孔2aa对应的中央部具备第一开口12a。板12,在与第二窗孔2ab对应的周部具备第二开口12b。板12,沿着第二开口12b的边缘,设置有一对保持槽12f。保持槽12f被构成为,在板12能够保持罩部9。罩部9具备,基部9a、爪部9b、以及屏蔽部9c。基部9a,具有圆环状的外形形状。基部9a,在俯视时,具有比圆盖状部6b2的外形若干小的圆环状。爪部9b,从基部9a的外周向外部突出。一对爪部9b,在基部9a设置为对置。屏蔽部9c被形成为,从基部9a能够覆盖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一部分。屏蔽部9c被构成为,能够遮蔽红外线即可。罩部9,由树脂材料形成,从而能够使爪部9b以及基部9a具有弹性。使爪部9b以及基部9a变形,将爪部9b卡在保持槽12f,从而能够将罩部9安装到板12。使爪部9b以及基部9a变形,从保持槽12f拔出爪部9b,从而能够从板12拆下罩部9。在第二开口12b的周围,在与凹陷部2da对应的周部具有凹处12da。板12,构成负载控制装置10的装饰板。在负载控制装置10中,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从板12的第一开口12a露出。在负载控制装置10中,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从板12的第二开口12b露出。
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除了摄像元件5a以外,还具备透镜部5b、透镜保持器5c、以及盖板5d。对于摄像元件5a,例如,能够利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以及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传感器等的固体摄像元件。摄像元件5a被构成为,能够获得图像数据。透镜部5b,被设置在摄像元件5a的前方。透镜部5b的结构也可以是,例如,具备进行聚光的透镜、以及使摄像元件5a和透镜的距离相对地变位的调整部。调整部,能够由保持透镜的永久磁铁、和使永久磁铁可动的电磁线圈构成。透镜部5b,对线圈中流动的电流进行调整来使透镜可动,从而能够调整与摄像元件5a的焦点。透镜保持器5c,保持透镜部5b。透镜保持器5c,具有环状的外形形状。盖板5d被设置为,堵塞环状的透镜保持器5c的第三开口5c1。盖板5d,被配置在透镜部5b的前方。盖板5d,具有透光性。盖板5d,被着色,以从外部难以观看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内部。透镜保持器5c,在俯视时,在圆环状的一部分具备显示部8。显示部8具有发光二极管8a。发光二极管8a被构成为,能够通过发光颜色以及点灯状态,显示负载控制装置10的工作状态。
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除了红外线传感器6a以外,还具备传感器盖6b。红外线传感器6a,具有圆柱状的外形形状。红外线传感器6a,使三个端子6a1沿着轴方向突出。传感器盖6b具有筒状部6b1、以及圆盖状部6b2。筒状部6b1,具有圆筒状的外形形状。圆盖状部6b2,覆盖筒状部6b1。圆盖状部6b2,具有对红外线进行聚光的透镜。对于传感器盖6b,筒状部6b1和圆盖状部6b2被形成为一体。例如,利用聚乙烯树脂能够形成传感器盖6b。传感器盖6b被构成为,覆盖红外线传感器6a的与端子6a1相反一侧。在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中,红外线传感器6a经由传感器盖6b检测从人发出的红外线。在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中,为了确保规定的视角,使传感器盖6b比盖体2的外底面2ca更向外部突出。。
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经由盖体2,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3a。在图2中,示出了将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直接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3a的图,以便于说明。第一电路板13a,在俯视时,具有圆盘状的外形形状。第一电路板13a具备第一插入孔13b、以及第二插入孔13c。第一插入孔13b,在俯视时,被形成为圆弧状。第一插入孔13b被构成为,能够收纳传感器盖6b的筒状部6b1的一部分。红外线传感器6a被配置为,红外线传感器6a的一部分与第一电路板13a抵接。红外线传感器6a的端子6a1插入到第二插入孔13c。第一电路板13a,针对一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具有三个第二插入孔13c。第二插入孔13c,在俯视时,被形成为椭圆形状。相对于第一电路板13a的第一面13aa,端子6a1倾斜插入到第二插入孔13c。红外线传感器6a,由第一电路板13a的第一插入孔13b和第二插入孔13c被安装成,相对于第一电路板13a的第一面13aa而倾斜。红外线传感器6a被安装成,在俯视时,以从盖体2的中央部朝向外周的方式倾斜。
对于第一电路板13a,在第一面13aa,除了摄像元件5a、发光二极管8a以及红外线传感器6a以外,还安装有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电子元件5j。对于第一电路板13a,在与第一面13aa相对的第二面,安装有IC(Integrated Circuit)以及微电脑等的安装部件。在第一电路板13a,形成有规定形状的布线,被构成为能够与摄像元件5a、发光二极管8a、红外线传感器6a、电子元件5j以及各种安装部件电连接。在负载控制装置10中,利用电子元件5j以及安装部件,构成判断部3以及通信部4。第一电路板13a,由螺丝,固定到盖体2。
第一电路板13a,与第二电路板13f电连接。第二电路板13f,具有圆盘状的外形形状。在第二电路板13f,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13e。对于电子部件13e,例如,可以举出电解电容器、光电耦合器、热敏电阻器、晶体管、变阻器以及二极管等。第二电路板13f,利用安装的各种电子部件13e,构成DC-DC转换器。第二电路板13f,构成向第一电路板13a供电的电源电路。第二电路板13f,由第二螺丝13d,固定到框体1。第二电路板13f,具备多个端子部。在负载控制装置10中,多个端子部露出到框体1的与盖体2相反一侧。端子部,能够作为向负载控制装置10供电的供电端子来发挥功能。端子部,能够作为传输来自通信部4的控制信号的通信端子来发挥功能。
负载控制装置10具备紧固螺丝10d、以及夹具10e。紧固螺丝10d被设置为,沿着设置为跨过框体1和盖体2的槽部10m。夹具10e被构成为,能够与紧固螺丝10d嵌合。如图4示出,负载控制装置10,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板材料30c等的施工面30ca。负载控制装置10被配置为,埋入在被设置在天花板材料30c的贯通孔30cb内。凸缘部2c被构成为,在将负载控制装置10埋入在天花板材料30c的贯通孔30cb的状态下,能够与施工面30ca抵接。利用紧固螺丝10d和夹具10e,通过凸缘部2c和夹具10e,能够将负载控制装置10安装到天花板材料30c。将负载控制装置10安装在天花板材料30c,从而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以及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被配置为从施工面30ca侧能够检测铅垂方向的下方。
以下,对于负载控制装置10的电路结构,根据图3进行说明。
负载控制装置10,除了判断部3和通信部4和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和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以外,还具备电源部7。该负载控制装置10是检测人的存在与否的检测装置,进而,也是经由通信部4对负载进行控制的装置。电源部7,由被形成在第二电路板13f的DC-DC转换器构成。电源部7,例如,与商用电源连接,向判断部3和通信部4和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和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提供电力。
判断部3具备控制部3s、以及计时部3t。来自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第一传感器信号、以及来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传感器信号输入到判断部3。控制部3s被构成为,根据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使通信部4输出用于控制照明器具32的点灯、灭灯或调光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s,例如,能够由利用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微电脑构成。计时部3t,对时刻进行计时。通信部4,根据来自判断部3的命令,输出各种控制信号。通信部4被构成为,能够以多路传输方式来传输控制信号。
控制部3s能够,根据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在从判断为人不存在的时刻经过由计时部3t计时的规定的时间之后,从通信部4输出使照明器具32灭灯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s,在计时部3t的计时中,根据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判断为人存在的情况下,复位计时部3t的计数。负载控制装置10,在计时部3t复位后到重新完成倒计时为止的时间的期间,能够使照明器具32维持点灯。
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除了摄像元件5a以外,还具备图像处理部5e。图像处理部5e具备,运算控制部5f、第一存储部5g、以及第二存储部5h。运算控制部5f,对由摄像元件5a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利用FPGA、以及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来构成运算控制部5f。运算控制部5f也可以,代替DSP,而利用高度图像处理器等的能够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高速处理的半导体元件。
第一存储部5g,存储由摄像元件5a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第一存储部5g,利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以能够存储数据量多的图像数据。第一存储部5g,例如,能够利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存储容量比较大的易失性存储器。第二存储部5h,预先存储从天花板材料30c侧看时的人的轮廓的形状数据等。人的轮廓的形状数据,用于进行识别人和人以外的图像识别的处理。分开具备第二存储部5h和第一存储部5g。第二存储部5h,利用SDRAM(Synchronous DRAM)等的、能够比较高速进行形状数据的传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图像处理部5e,使第一存储部5g暂时存储由摄像元件5a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5e,将第一存储部5g存储的图像数据适当地读入到运算控制部5f。图像处理部5e,将人的轮廓的形状数据从第二存储部5h适当地读入到运算控制部5f。在运算控制部5f中,对读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差分处理。在图像差分处理中,对基于由摄像元件5a拍摄的当前的图像数据的当前图像、和基于人侵入第一检测范围10aa之前预先由摄像元件5a拍摄的背景数据的背景图像进行比较,以作为背景差分。背景数据,可以存储在第一存储部5g,也可以存储在第二存储部5h。运算控制部5f,对当前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比较,生成取每个像素的差分的差分图像。对于图像差分处理,不仅限于背景差分,而可以根据对摄像元件5a读入的时间序列不同的两个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时间差分,生成差分图像。运算控制部5f,从取当前图像和背景图像的差分将亮度值二值化的差分图像进行差分像素的提取处理。在差分像素的提取处理中,在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之间没有变化的像素的亮度值低于规定的阈值。在差分像素的提取处理中,在人存在的情况下,在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之间发生变化。在差分像素的提取处理中,在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之间发生变化的像素的亮度值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上。
运算控制部5f,在进行差分像素的提取处理之后,进行针对差分像素的识别处理。在识别处理中,进行针对提取的差分像素的集团的轮廓的形状,判断与第二存储部5h预先存储的人的轮廓的形状数据一致那些程度的基于形状的模式识别的图像识别的处理。运算控制部5f,判断提取的轮廓的形状、与预先存储的人的轮廓的形状数据的一致率,从而能够判断提取的轮廓的形状是人、或者不符合人。运算控制部5f,例如,能够利用Sobel滤波器以及Prewitt滤波器等提取轮廓的形状,以作为针对差分像素的识别处理。
运算控制部5f,若通过图像识别的处理,检测出人的存在,则输出示出人的存在的第一传感器信号。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每当从摄像元件5a侧输出图像数据时,对图像数据和背景图像进行比较,从而能够适当地检测人是否存在。负载控制装置10,即使仅在静止的状态的人存在的状态下,也能够检测人的存在与否。
在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中,红外线传感器6a具备,热电元件6d和信号处理电路部6e。热电元件6d,检测从人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处理电路部6e具备,放大电路6f、带通滤波器6g、比较电路6h、以及输出电路6j。放大电路6f,放大来自热电元件6d的信号。带通滤波器6g,除去放大的信号中的、成为噪音的不需要的频率成分。比较电路6h,识别除去了不需要的频率成分的信号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在信号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输出电路6j,输出示出人的存在的第二传感器信号。也就是说,信号处理电路部6e,将来自热电元件6d的信号放大,来与阈值进行比较。红外线传感器6a,在来自热电元件6d的信号大于阈值的情况下,从端子6a1向判断部3输出第二传感器信号。
负载控制装置10,根据来自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第一检测信号、和来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检测信号,判断人的存在与否,对多个照明器具32各自的点灯、灭灯或调光分别进行控制。特别是,负载控制装置10,由于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根据图像数据的差分检测人的存在与否,因此,能够判别第一检测范围10aa内的人的逗留、不在、移动。负载控制装置10能够,正在人在第一检测范围10aa移动的情况下,使照明器具32减光,仅在人在第一检测范围10aa内逗留的情况下,使照明器具32点灯。
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根据由摄像元件5a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检测人的存在与否。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第一检测范围10aa需要具有规定的亮度,以使摄像元件5a能够获得图像数据。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根据从人放射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6a检测人的存在与否,因此,与亮度无关而能够进行人的存在与否的检测。
负载控制装置1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获得图像数据。负载控制装置10能够,利用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检测周围的亮度。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从由摄像元件5a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整体的平均值计算照度,以作为周围的亮度。换而言之,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也作为照度传感器来发挥功能。判断部3,在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检测出的亮度在预先设定的照度以上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判断人的存在与否。对于预先设定的照度的阈值,虽然也根据摄像元件5a的拍摄性能,但是,例如,可以设为20勒克司。例如,由第二存储部5h预先存储照度的阈值即可。
判断部3,在负载控制装置10的周围的亮度小于规定的照度的情况下,仅根据来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传感器信号,判断人的存在与否,使通信部4输出控制信号。负载控制装置10,与周围的亮度无关,而能够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判断人的存在与否,从通信部4输出控制信号。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的第一检测范围10aa以及第二检测范围10ba进行简单的说明。
例如,如图4示出,第一检测范围10aa被形成为,以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为顶点的四角锥形。第二检测范围10ba被形成为,以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为顶点的斜圆锥形。在图4中示出,四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之中的一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检测的第二检测范围10ba的例子。如图5示出,对于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在地板面上,第一检测范围10aa被形成为矩形状。
对于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在地板面上,第二检测范围10ba被形成为椭圆状,以与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第一检测范围10aa重叠。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和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被配置为,地板面上的第二检测范围10ba的长轴方向,沿着地板面上的第一检测范围10aa的对角线。负载控制装置10被配置为,在地板面上,四个第二检测范围10ba整体,包含第一检测范围10aa。
也可以将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构成为,按照将第一检测范围10aa分割的多个分割区域,能够切换检测人的存在与否的检测功能的启动和停止。负载控制装置10能够,例如,根据柱子存在等的设置场所,预先停止不需要检测人的存在的特定的分割区域的检测功能。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能够将分割区域存储到第二存储部5h。也可以将负载控制装置10构成为,利用遥控装置,从外部适当地设定分割区域。
多个分割区域,分别与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任一个第二检测范围10ba重叠。负载控制装置10,在按每个分割区域对检测功能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与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某个第二检测范围10ba重叠的分割区域的检测功能成为启动以及停止。负载控制装置10,若停止一个分割区域的检测功能,即使在停止的分割区域存在人,也不进行人的检测。
负载控制装置10,在检测功能被停止的分割区域与第二检测范围10ba重叠的情况下,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不检测人的存在与否,但是,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检测人的存在与否。负载控制装置10,在周围明亮的情况下,根据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的逻辑积,判断人的存在与否。判断部3,在周围的亮度在规定的照度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的逻辑积的信号处理,从而判断人的存在与否。判断部3,即使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在停止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检测功能的分割区域检测人的存在,也不会判断为人存在。
负载控制装置10,在周围暗的情况下,仅根据来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传感器信号,判断人的存在与否。负载控制装置10,在分割区域的设定时,按照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分割区域的检测功能的启动和停止,控制部3s,自动对检测重叠的第二检测范围10ba的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负载控制装置10,在控制部3s将规定的分割区域的检测功能设定为停止的情况下,能够将与停止的分割区域对应的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功能控制成停止。负载控制装置10也可以,在控制部3s将规定的分割区域的检测功能设定为停止的情况下,使来自与停止的分割区域对应的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传感器信号成为无效,从而停止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因此,对于将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控制成启动和停止,可以对向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供电进行控制来进行,也可以判断部3使来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传感器信号有效或无效来进行。
而且,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沿着盖体2的周部而被设置,以使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第一检测范围10aa与第二检测范围10ba重叠。然而,对于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在地板面侧,第一检测范围10aa,被形成为矩形状,对此,对于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在地板面侧,第二检测范围10ba,被形成为椭圆状。对于负载控制装置10,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和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使用不同的传感器元件,因此,难以使第一检测范围10aa和第二检测范围10ba一致。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例如,在将负载控制装置10配置在高度3.0m的天花板材料30c的情况下,在地板面上,能够成为第一检测范围10aa的四角锥的底面的一边为5.4×5.4m的正方形状。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例如,在将负载控制装置10配置在高度3.0m的天花板材料30c的情况下,会有在地板面上,能够检测第二检测范围10ba各自的斜圆锥的底面,与一边为9.0m×9.0m的正方形状内接的范围为止的可能性。
特别是,对于负载控制装置10,在将负载控制装置10安装在倾斜天花板等的情况下,存在第一检测范围10aa和第二检测范围10ba明显不同的倾向。根据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通过安装罩部9,从而能够调整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检测范围10ba,以使得在地板面上,第一检测范围10aa和第二检测范围10ba一致。
对于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不仅限于罩部9具备基部9a的全周的一部分突出的屏蔽部9c的结构。在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的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如图6至图8示出,具备以覆盖传感器盖6b的方式,具有基部9a的全周的一部分以多阶段突出的屏蔽部9d的罩部9的结构。在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的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如图6至图8示出,具备以覆盖传感器盖6b的方式,具有基部9a的全周突出的屏蔽部9e的罩部9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按照设置负载控制装置10的场所以及负载控制装置10的检测范围,以在地板面上第一检测范围10aa和第二检测范围10ba一致的方式,将适当的形状的罩部9安装在板12即可。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将负载控制装置10的检测范围,近似于第一检测范围10aa和第二检测范围10ba一致的范围,从而能够更提高人的检测精度。而且,图3所示的负载控制装置10也可以,不是一个装置,而是分割为两个装置。也就是说,负载控制装置10也可以是,检测人的存在与否的检测装置、和根据检测结果经由通信部4对负载进行控制的装置(称为负载控制部)这两个装置。在此情况下,检测装置也可以,主要由图3的判断部3、第一人检测检测传感器5、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构成。负载控制部也可以,主要由图3的控制部3S以及通信部4构成。并且,对于罩部9,按每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设置,但是,也可以被设置为围住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与实施例1的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相对于盖体2而固定的结构主要不同之处是,如图10至图12示出,能够使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相对于盖体2发生变位的结构。对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构成要素,利用同一符号适当地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中,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被设置在用于相对于盖体2发生变位的可动部15。罩部9,被设置在可动部15。
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通过设置有罩部9的可动部15,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能够相对于盖体2发生变位,因此,能够将第一检测范围10aa与第二检测范围10ba近似,来更提高人的检测精度。
可动部15具有器体15a以及安装基板15b。器体15a为半圆柱状的外形形状。器体15a被构成为,嵌入到盖体2的第二窗孔2ab。第二窗孔2ab被形成为沿着器体15a的外周形状以半圆柱状凹陷,以使器体15a能够从盖体2的外底面2ca的垂线方向朝向外方向。
在器体15a,沿着与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有贯通孔15aa。器体15a被构成为,能够将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插入到贯通孔15aa。安装基板15b为矩形平板状的外形形状。在安装基板15b,设置有供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端子6a1插入的第三插入孔15c。安装基板15b,以堵塞器体15a的贯通孔15aa的方式,被固定在器体15a。对于可动部15,器体15a在将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插入到贯通孔15aa插的状态下被安装在安装基板15b。在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插入到器体15a的贯通孔15aa的状态下,以覆盖传感器盖6b的方式,罩部9被固定在器体15a。对于可动部15,在将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嵌入到贯通孔15aa的状态下,器体15a能够相对于盖体2发生变位,因此,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能够相对于盖体2移动。
在负载控制装置10中,为了确保可动部15的可动空间,将用于安装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5的第一电路板13a的大小设为,比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10的第一电路板13a小。
在负载控制装置10中,使可动部15变位,从而能够对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检测人的第二检测范围10ba进行调整。负载控制装置10,对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的第二检测范围10ba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更提高人的检测精度。在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中,只要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6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盖体2移动,就能够构成为适当地具备实施例1的不同的形状的罩部9。本实施例的负载控制装置10,与实施例1的负载控制装置10同样,将负载控制装置10的检测范围,近似于第一检测范围10aa和第二检测范围10ba一致的范围,从而能够更提高人的检测精度。
如上说明,本实施例的实施方案之一的检测装置,具备: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根据拍摄的图像,检测第一检测范围内的人的存在与否;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周围,并且根据红外线,检测至少与所述第一检测范围重叠的第二检测范围内的人的存在与否;以及罩部,遮蔽向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入射的红外线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和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各自的第二检测范围合并后的检测范围之中的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和所述第二检测范围不重叠的部分变小。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罩部被设置为,所述第二检测范围合并后的检测范围的轮廓与所述第一检测范围的轮廓近似。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罩部是,按照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分别设置的。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各自具有接受红外线的受光面,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受光面各自的与所述受光面垂直的光轴向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的相反一侧倾斜。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罩部,可装卸地被安装在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检测装置具有,配置有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壳体,所述罩部,可装卸地被安装在所述壳体。
在此,也可以是,具有:配置有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壳体;以及使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发生变位的可动部。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罩部被构成为,与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一起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发生变位。
并且,本发明的负载控制装置,具备:所述的检测装置;以及负载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对负载进行控制。
并且,本发明的负载控制系统,具备: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以及由所述负载控制装置控制的负载。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具备:
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根据拍摄的图像,检测第一检测范围内的人的存在与否;
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周围,并且根据红外线,检测至少与所述第一检测范围重叠的第二检测范围内的人的存在与否;以及
罩部,遮蔽向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入射的红外线的一部分,以使在地板面侧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和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各自的第二检测范围合并后的检测范围之中的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和所述第二检测范围不重叠的部分变小,
所述检测装置配置成以能够检测铅垂方向的下方的方式安装于天花板,
在地板面侧,所述第一检测范围是矩形状,所述第二检测范围是椭圆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
所述罩部被设置为,所述第二检测范围合并后的检测范围的轮廓与所述第一检测范围的轮廓近似,
将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各自的第二检测范围合并后的检测范围比所述第一检测范围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
所述罩部是,按照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分别设置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
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各自具有接受红外线的受光面,
所述多个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受光面各自的与所述受光面垂直的光轴向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的相反一侧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
所述罩部,可装卸地被安装在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具有,配置有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壳体,
所述罩部,可装卸地被安装在所述壳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具有:
配置有所述第一人体感应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壳体;以及
使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发生变位的可动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
所述罩部被构成为,与所述第二人体感应传感器一起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发生变位。
9.一种负载控制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以及
负载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对负载进行控制。
10.一种负载控制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以及
由所述负载控制装置控制的负载。
CN201610114649.5A 2015-03-13 2016-03-01 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79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1095A JP6489477B2 (ja) 2015-03-13 2015-03-13 検知装置、負荷制御装置、及び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JP2015-051095 2015-03-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9667A CN105979667A (zh) 2016-09-28
CN105979667B true CN105979667B (zh) 2020-06-02

Family

ID=56886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464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79667B (zh) 2015-03-13 2016-03-01 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69581B2 (zh)
JP (1) JP6489477B2 (zh)
KR (1) KR101796136B1 (zh)
CN (1) CN105979667B (zh)
TW (1) TWI688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18311U (zh) * 2015-11-19 2016-03-01 Ir Tec Internat Ltd 嵌頂式感應裝置
EP3491893B1 (en) * 2016-07-28 2020-01-01 Signify Holding B.V. Method for calibration of lighting system sensors
JP2018022010A (ja) * 2016-08-03 2018-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機器
US10545039B2 (en) * 2017-01-25 2020-01-28 Enlighted, Inc. Environment sensor mounting assembly
CN107329185A (zh) * 2017-06-28 2017-11-07 亿信标准认证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测探电脑辐射新型设备
JP7112042B2 (ja) * 2017-10-30 2022-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用制御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照明用制御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CN108131608A (zh) * 2018-01-17 2018-06-08 福建成达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及调光膜的智能调光灯
JP7018796B2 (ja) * 2018-03-27 2022-02-14 株式会社Lixil 人体検知センサの検知範囲規定部材および便器
WO2021047878A1 (en) * 2019-09-11 2021-03-18 Signify Holding B.V. Effective operation of presence sensors having overlapping sensing regions
JP2021050941A (ja) * 2019-09-20 2021-04-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検知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JP7357218B2 (ja) * 2019-10-29 2023-10-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センサ装置及び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KR102131352B1 (ko) * 2020-02-10 2020-07-07 이영훈 입퇴실 파악용 센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퇴실 감지 시스템
KR102396495B1 (ko) * 2021-08-30 2022-05-12 주식회사 오토리모 초음파 도플러 방식 기반의 재실감지 센서
CN117094988B (zh) * 2023-10-16 2024-02-02 成都电科星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sNet50网络模型的压敏电阻表面微观缺陷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1414A (en) * 1993-07-09 1996-07-30 Murata Mfg. Co., Ltd. Infrared sensor apparatus
CN202059651U (zh) * 2011-06-03 201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CN102414519A (zh) * 2009-04-27 2012-04-11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及其人体检测装置
CN103765116A (zh) * 2011-08-26 2014-04-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7085A (ja) 2000-02-21 2001-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人体検出機能付配線器具
JP3904106B2 (ja) 2000-05-18 2007-04-11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人体検知装置
JP2002134282A (ja) 2000-10-20 2002-05-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303681A (ja) 2001-04-05 2002-10-18 Noritz Corp 人体検出装置
US20040051659A1 (en) * 2002-09-18 2004-03-18 Garrison Darwin A. Vehicular situational awareness system
JP2005135587A (ja) 2003-10-28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熱線センサ付き自動スイッチ
JP2005241556A (ja) * 2004-02-27 2005-09-08 Optex Co Ltd 受動型赤外線感知器、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妨害検知システム
JP5673921B2 (ja) * 2010-03-31 2015-02-18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焦電型赤外線センサアレイを用いた測位システム及び測位方法
JP5185354B2 (ja) * 2010-11-26 2013-04-17 リズム時計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モーションセンサー
JP2012155971A (ja) * 2011-01-25 2012-08-16 Panasonic Corp センサ装置、センサ装置を用いた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JP2012155531A (ja) * 2011-01-26 2012-08-16 Secom Co Ltd 複合型センサ
JP2013004311A (ja) 2011-06-16 2013-01-07 Panasonic Corp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US8659230B2 (en) 2011-06-16 2014-0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control system
JP2013096947A (ja) 2011-11-04 2013-05-20 Panasonic Corp 人センサ及び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JP2014085321A (ja) 2012-10-26 2014-05-12 Nippon Ceramic Co Ltd 赤外線検出装置
JP6014291B2 (ja) * 2013-08-15 2016-10-25 フィリップス ライティング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ビー ヴィ 領域における検知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1414A (en) * 1993-07-09 1996-07-30 Murata Mfg. Co., Ltd. Infrared sensor apparatus
CN102414519A (zh) * 2009-04-27 2012-04-11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及其人体检测装置
CN202059651U (zh) * 2011-06-03 201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CN103765116A (zh) * 2011-08-26 2014-04-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65965A1 (en) 2016-09-15
US9869581B2 (en) 2018-01-16
TW201636643A (zh) 2016-10-16
CN105979667A (zh) 2016-09-28
TWI688784B (zh) 2020-03-21
KR20160110103A (ko) 2016-09-21
JP2016171026A (ja) 2016-09-23
KR101796136B1 (ko) 2017-11-10
JP6489477B2 (ja) 2019-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9667B (zh) 检测装置、负载控制装置以及负载控制系统
JP6447915B2 (ja) 負荷制御装置
KR101744210B1 (ko) 센서 제어 장치, 센서 시스템 및 부하 제어 시스템
CN102271218B (zh) 一种超智能场景摄像机及超智能摄像方法
JP2013096947A (ja) 人センサ及び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208493A (ja) 照明制御装置
KR100977006B1 (ko) 인체감지 센서 및 조도 센서를 이용한 감시 카메라 장치 및그 제어 방법
KR20110136095A (ko) 센서등 일체형 cctv 카메라 장치
JP6617990B2 (ja) センサ制御装置、センサシステム、負荷制御システム、センサ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56391B2 (ja) センサ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負荷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134120A (ja) 複合型人感スイッチ
KR20120114050A (ko) Cctv 카메라 및 그의 감시 방법
US20230162577A1 (en) Selecting a light source for activation based on a type and/or probability of human presence
US20110069871A1 (en) Indoor energy-saving system
KR102268812B1 (ko) 이미지 센서, 전자기기 제어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 제어 장치
US20230018632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n occupancy sensor
CN114340105A (zh) 一种感应灯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