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4384B - 车辆用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副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34384B CN105934384B CN201580005476.7A CN201580005476A CN105934384B CN 105934384 B CN105934384 B CN 105934384B CN 201580005476 A CN201580005476 A CN 201580005476A CN 105934384 B CN105934384 B CN 1059343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vehicle
- side member
- width
- sub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对侧构件(10)、(20)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被设置成用于与车辆的车体部件连结的多个连结部(A1)~(A6),一对横向构件(70)、(80)分别将一对侧构件(10)、(20)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一对支撑部件(110)、(120)设置在一对横向构件(70)、(80)中的一方上,对应地支撑一对悬臂,该一对悬臂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地设置在车辆上,一对支撑部件(110)、(120)的下部分别横跨一对连结部件(30)、(50)的上壁(32)、(52)和一方的横向构件(70)的纵壁(71)、(74)并与它们接合,一对连结部件(30)、(50)分别设置在一对侧构件上,将多个连结部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与车体部件连结起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副车架,特别涉及支撑悬臂等并装配于汽车等车辆的车体上的车辆用副车架。
背景技术
近年,对于汽车等的车辆用副车架,通过提高车辆的转弯性能等,使其承受了尤其转弯时产生的来自各臂的拉伸或压缩等大的输入载荷。
因此,对于该副车架,要求在提高其生产率等的同时使其强度或刚性进一步增大。
在该状况下,关于悬架副车架,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结构:为了抑制因产生向焊接部的歪斜或应力集中而引起的对强度的可靠性下降,在车宽方向构件上一体地形成上侧和下侧支撑部,从而实现轻量高刚性化并使对强度的可靠性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05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中,在车宽方向构件上一体地形成上侧和下侧支撑部,因此也存在难以根据向因不同车型、规格而不同的车体部件的安装位置及其数量来一体地形成支撑部的情况,在不受向车体部件的安装位置及其数量的影响而构成悬臂的支撑部这一方面具有改良的余地。
并且,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对于汽车等车辆,在其制造时,强烈要求节能性,根据该观点,车辆用副车架也存在强烈要求能够确保必要的生产率、强度等并使结构简易化的新结构的状况。
本发明是经过以上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能够以简便的结构对应于多种多样的车辆在确保必需的生产率的同时构成悬臂的支撑部,并能够提高悬臂的支撑刚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车辆用副车架具有如下结构,该车辆用副车架具备:一对侧构件,它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被设置成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体部件连结的多个连结部;一对连结部件,它们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上,将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与所述车体部件连结起来;一对横向构件,它们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以及一对支撑部件,它们设置在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上,对应地支撑一对悬臂,所述一对悬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地设置在所述车辆上,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下部分别横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的上壁和所述一方的横向构件的纵壁并与它们接合,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前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侧;后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相对于所述前连结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侧;以及中间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设置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前连结部与所述后连结部之间,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中间连结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具有向所述车辆的下方敞开的上方部件和向所述车辆的上方敞开的下方部件,所述上方部件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下方部件分别夹住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对应的侧构件并与其接合,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件的所述上方部件的所述上壁与所述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件的所述下方部件的底壁之间,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设置有间隙部。
并且,本发明在该第1方面的基础上,第2方面在于,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下方部件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贯通孔。
并且,本发明在该第1或第2方面的基础上,第3方面在于,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上方部件进一步分别与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另一方接合,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各个连结部件上,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接合部、和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接合部被配置成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
并且,本发明在该第3方面的基础上,第4方面在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具有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中央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的一对端部、以及分别对应地将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一对端部之间连接起来的一对连接部,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所述一对端部对应地接合。
并且,本发明在该第1或第2方面的基础上,第5方面在于,所述一对侧构件分别由管状部件构成,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所述前连结部分别具有将所述管状部件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压扁而成的压扁部,所述压扁部分别具有与所述车体部件进行安装的安装面。
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车辆用副车架具有如下结构,该车辆用副车架具备:一对侧构件,它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被设置成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体部件连结的多个连结部;一对连结部件,它们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上,将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与所述车体部件连结起来;一对横向构件,它们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以及一对支撑部件,它们设置在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上,对应地支撑一对悬臂,所述一对悬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地设置在所述车辆上,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下部分别横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的上壁和所述一方的横向构件的纵壁并与它们接合,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前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侧;后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相对于所述前连结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侧;以及中间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设置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前连结部与所述后连结部之间,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中间连结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具有向所述车辆的下方敞开的上方部件和向所述车辆的上方敞开的下方部件,所述上方部件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下方部件分别夹住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对应的侧构件并与其接合,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上方部件进一步分别与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另一方接合,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各个连结部件上,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接合部、和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接合部被配置成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
并且,本发明在该第6方面的基础上,第7方面在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具有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中央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的一对端部、以及分别对应地将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一对端部之间连接起来的一对连接部,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所述一对端部对应地接合。
并且,本发明在该第6或第7方面的基础上,第8方面在于,所述一对侧构件分别由管状部件构成,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所述前连结部分别具有将所述管状部件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压扁而成的压扁部,所述压扁部分别具有与所述车体部件进行安装的安装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结构,能够实现一种车辆用副车架,该车辆用副车架中,一对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被设置成用于与车辆的车体部件连结的多个连结部,一对横向构件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一对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对应地支撑一对悬臂,所述一对悬臂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地设置在车辆上,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下部分别横跨一对连结部件的上壁和一方的横向构件的纵壁并与它们接合,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设置在一对侧构件上,将多个连结部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与车体部件连结起来,由此能够以简便的结构对应于多种多样的车辆在确保必需的生产率的同时构成悬臂的支撑部,并能够提高悬臂的支撑刚性。而且,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中间连结部,该中间连结部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在前连结部与后连结部之间,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强车辆用副车架相对于车体的安装刚性。而且,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具有向车辆的下方敞开的上方部件和向车辆的上方敞开的下方部件,上方部件以及与其对应的下方部件分别夹住一对侧构件中的对应的侧构件并与其接合,由此能够以简便的结构提高一对连结部件各自与一对侧构件中的对应的侧构件的接合强度。而且,在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件的上方部件的上壁与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件的下方部件的底壁之间,在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间隙部,由此能够以简便的结构使车辆用副车架轻量化,同时提高其涂料的均镀性,并且提高其生产率。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结构,在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下方部件的底壁上设置有贯通孔,由此能够简便且可靠地从车辆用副车架内排出水或异物等。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结构,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上方部件进一步分别与一对横向构件的另一方接合,在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各个连结部件上,上方部件与一对支撑部件的接合部、和上方部件与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接合部被配置成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由此能够增强车辆用副车架的强度等,同时使其制造工序简化。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结构,另一方的横向构件具有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比中央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的一对端部、以及分别对应地将中央部和一对端部之间连接起来的一对连接部,在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上方部件与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一对端部对应地接合,由此能够抑制车辆用副车架的不必要的重量增加,同时进一步增强其强度。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结构,在分别由管状部件构成的一对侧构件中,多个连结部中的前连结部分别具有将管状部件在车辆的上下方向压扁而成的压扁部,压扁部分别具有与车体部件进行安装的安装面,由此能够以简便的结构提高向车体安装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结构,能够实现一种车辆用副车架,该车辆用副车架中,一对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被设置成用于与车辆的车体部件连结的多个连结部,一对横向构件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一对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对应地支撑一对悬臂,所述一对悬臂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地设置在车辆上,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下部分别横跨一对连结部件的上壁和一方的横向构件的纵壁并与它们接合,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设置在一对侧构件上,将多个连结部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与车体部件连结起来,由此能够以简便的结构对应于多种多样的车辆在确保必需的生产率的同时构成悬臂的支撑部,并能够提高悬臂的支撑刚性。而且,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中间连结部,该中间连结部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在前连结部与后连结部之间,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强车辆用副车架相对于车体的安装刚性。而且,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具有向车辆的下方敞开的上方部件和向车辆的上方敞开的下方部件,上方部件以及与其对应的下方部件分别夹住一对侧构件中的对应的侧构件并与其接合,由此能够以简便的结构提高一对连结部件各自与一对侧构件中的对应的侧构件的接合强度。而且,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上方部件进一步分别与一对横向构件的另一方接合,在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各个连结部件上,上方部件与一对支撑部件的接合部、和上方部件与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接合部被配置成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由此能够增强车辆用副车架的强度等,同时使其制造工序简化。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结构,另一方的横向构件具有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比中央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的一对端部、以及分别对应地将中央部和一对端部之间连接起来的一对连接部,在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上方部件与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一对端部对应地接合,由此能够抑制车辆用副车架的不必要的重量增加,同时进一步增强其强度。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结构,在分别由管状部件构成的一对侧构件中,多个连结部中的前连结部分别具有将管状部件在车辆的上下方向压扁而成的压扁部,压扁部分别具有与车体部件进行安装的安装面,由此能够以简便的结构提高向车体安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中,x轴、y轴及z轴构成三轴直角坐标系。并且,x轴的正向为车体的前向,y轴的正向为车体的左向,且z轴的正向为车体的上方向。此外,也称呼x轴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称呼y轴的方向为宽度方向。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俯视图,而且,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仰视图。而且,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副车架1安装在汽车等车辆的后侧车架等车体上,同时支撑悬臂,对于这一点均省略了图示。该副车架1一般具有关于与x-z平面平行且通过宽度方向中央的平面基本上左右对称的形状。
具体而言,副车架1在俯视图中呈井字形,一般具备通过电弧焊等分别对应地被焊接而一体化的左侧构件10、右侧构件20、前横向构件70以及后横向构件80。左侧构件10及右侧构件20一般是对一根钢制等的管材成型而分别得到的,在宽度方向上分离并对置,分别沿长度方向延伸。前横向构件70及后横向构件80一般是对一块钢板等平板部件冲压成型而分别得到的,在长度方向上分离并对置,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
以下,从左侧构件10起按顺序对左侧构件10、右侧构件20、前横向构件70、后横向构件80以及它们的相关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左侧构件的结构>
左侧构件10通常在俯视图中呈向右方凸出的弯曲形状,具有左压扁部11,并具有左矩形成型部13,所述左压扁部11成型为从该左侧构件10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前部向左前方延伸,在其前端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为平面形状,所述左矩形成型部13成型为从该左侧构件10的中间部的后部向左后方延伸,在其后端部呈大致矩形的纵截面形状。
左压扁部11具有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左压扁部11的方式穿孔而形成的安装孔12。并且,左矩形成型部13具有: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左矩形成型部13的上壁的方式穿孔而形成的左后贯通孔14、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左矩形成型部13的下壁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并在下方与左后贯通孔14对置的左后贯通孔15、以及相对于左后贯通孔14配置的套环部件130。另外,套环部件130也可以嵌装于左后贯通孔14与15之间。此外,左侧构件10也可以采用纵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钢板部件等。
<右侧构件的结构>
右侧构件20通常在俯视图中呈向左方凸出的弯曲形状,具有右压扁部21,并具有右矩形成型部23,所述右压扁部21成型为从该右侧构件20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前部向右前方延伸,在其前端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为平面形状,所述右矩形成型部23成型为从该右侧构件20的中间部的后部向右后方延伸,在其后端部呈大致矩形的纵截面形状。
右压扁部21具有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右压扁部21的方式穿孔而形成的安装孔22。右矩形成型部23具有: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右矩形成型部23的上壁的方式穿孔而形成的右后贯通孔24、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右矩形成型部23的下壁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并在下方与右后贯通孔24对置的右后贯通孔25、以及相对于右后贯通孔24配置的套环部件130。另外,套环部件130也可以嵌装于右后贯通孔24与25之间。此外,右侧构件20也可以采用纵截面为大致U字形的钢板部件等。
<左连结部件的结构>
在左侧构件10上设置有左连结部件30,该左连结部件30具有箱形的封闭截面,并且通常是对钢板等平板部件冲压成型而得到的。从提高向后侧车架等车体的安装刚性的观点来看,左连结部件30优选设置在左侧构件1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
左连结部件30由上方部件31和下方部件36构成,所述上方部件31通常通过电弧焊等焊接在左侧构件10的中间部的上侧外周面上,并且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通常为大致U字形的纵截面形状,所述下方部件36通常通过电弧焊等焊接在左侧构件10的中间部的下侧外周面上,并且在上方部件31的下方与其对置,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通常为大致U字形的纵截面形状,从能够以在上下包围着夹住左侧构件10的中间部的外周面的方式以较长的焊接长度与其焊接、能够增强其焊接强度的观点来看,以上为优选。
上方部件31具有从其上壁32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向下方垂下的一对凸缘33和34。下方部件36具有从其底壁37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凸缘38和39。此处,上方部件31的一对凸缘33和34、与下方部件36的一对凸缘38和39通常通过电弧焊等对应地焊接,上方部件31与下方部件36协同地形成箱形的封闭截面。
上方部件31具有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上方部件31的上壁32中的左侧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的左贯通孔35,在左贯通孔35上配置并固定有套环部件130。而且,下方部件36具有左贯通孔40,该左贯通孔40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下方部件36的底壁37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并且在下方与左贯通孔35对置。此外,套环部件130也可以嵌装于左贯通孔35与40之间。
上方部件31的上壁32的右侧部和下方部件36的底壁37的右侧部隔着规定的间隔在上下方向彼此分离,限定出与上方部件31的上壁32、下方部件36的底壁37、以及左侧构件10的中间部分离的间隙部41。此外,在下方部件36的底壁37上的最底部设置有贯通孔42。
与上方部件31的上壁32、下方部件36的底壁37、以及左侧构件10的中间部分离的间隙部41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另外,图4主要示出了左连结部件30的各结构要素,具体在后文中叙述的右连结部件50的各结构要素具有使左连结部件30的各结构要素左右反转而成的结构,发挥同样的功能。
左连结部件30的右方侧部分是对副车架1的强度和刚性贡献少的部位,因此该间隙部41是为了有助于左连结部件30的轻量化、进而副车架1的轻量化而设置的。而且,即使水、砂等异物从间隙部41侵入,由于在底壁37的位于车辆下方侧的部位上设置有贯通孔42,也能够可靠地排出异物。并且,在涂装副车架1时,通过使涂料从间隙部41侵入左连结部件30的内部,还能够提高该涂料的均镀性。
<右连结部件的结构>
在右侧构件20上设置有右连结部件50,该右连结部件50具有箱形的封闭截面,并且通常是对钢板等平板部件冲压成型而得到的。从提高向后侧车架等车体的安装刚性的观点来看,右连结部件50优选设置在右侧构件2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
右连结部件50由上方部件51和下方部件56构成,所述上方部件51通常通过电弧焊等焊接在右侧构件20的中间部的上侧外周面上,并且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通常为大致U字形的纵截面形状,所述下方部件56通常通过电弧焊等焊接在右侧构件20的中间部的下侧外周面上,并且在上方部件51的下方与其对置,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通常为大致U字形的纵截面形状,从能够以在上下包围着夹住右侧构件20的中间部的外周面的方式以较长的焊接长度与其焊接、能够增强其焊接强度的观点来看,以上为优选。
上方部件51具有从其上壁52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向下方垂下的一对凸缘53和54。下方部件56具有从其底壁57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凸缘58和59。此处,上方部件51的一对凸缘53和54、与下方部件56的一对凸缘58和59通常通过电弧焊等对应地焊接,上方部件51与下方部件56协同地形成箱形的封闭截面。
上方部件51具有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上方部件51的上壁52中的右侧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的右贯通孔55,在右贯通孔55上配置并固定有套环部件130。而且,下方部件56具有右贯通孔60,该右贯通孔60以沿上下方向贯通该下方部件56的底壁57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并且在下方与右贯通孔55对置。此外,套环部件130也可以嵌装于右贯通孔55与60之间。
另外,与左连结部件30同样地,上方部件51的上壁52的左侧部和下方部件56的底壁57的左侧部隔着规定的间隔在上下方向彼此分离,限定出与上方部件51的上壁52、下方部件56的底壁57、以及右侧构件20的中间部分离的间隙部61。此外,在下方部件56的底壁57中的最底部形成有贯通孔62。
<前横向构件的结构>
前横向构件70通常以上下及前后对应地对置的壁部形成在适当的位置具有配合部的箱形的封闭截面,具有左前端贯通孔72和右前端贯通孔73,所述左前端贯通孔72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前横向构件70的前壁71的左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所述右前端贯通孔73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前横向构件70的前壁71的右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
而且,前横向构件70具有左后端贯通孔75和右后端贯通孔76,所述左后端贯通孔75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前横向构件70的后壁74的左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并且在后方与前壁71的左前端贯通孔72对置,所述右后端贯通孔76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前横向构件70的后壁74的右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并且在后方与前壁71的右前端贯通孔73对置。在左后端贯通孔75及右后端贯通孔76上分别配置并固定有螺母部件140。
前横向构件70的左端的周缘部以向右侧凹陷的方式开槽,具体而言优选其前壁71以沿着左侧构件10的外周面的形状的形状开槽,其后壁74以沿着左连结部件30的下方部件36的外表面的形状的形状开槽。
这样开槽的部分在其前壁71与左侧构件10抵接且其后壁74与左连结部件30的下方部件36抵接的状态下,通常通过电弧焊等与它们焊接,由此能够被固定设置,能够以较长的焊接长度与它们焊接,从而能增强其焊接强度。
前横向构件70的右端的周缘部由于与前横向构件70的左端的周缘部同样的理由,以向左侧凹陷的方式开槽,具体而言优选其前壁71以沿着右侧构件20的外周面的形状的形状开槽,其后壁74以沿着右连结部件50的下方部件56的外表面的形状的形状开槽。
另外,前横向构件70也可以为将多个钢板部件等组合并通常通过电弧焊等焊接而成的结构。
<左支撑部件及右支撑部件的结构>
左支撑部件110和右支撑部件120以与前横向构件70的左右的两端部的上部对应地堆叠的方式,通常通过电弧焊等与前横向构件70的左右的两端部的上部接合。
左支撑部件110一般呈对钢板等平板部件冲压成型而得到的、向下方敞开的U字形的纵截面形状,具有左前贯通孔112和左后贯通孔114,所述左前贯通孔112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左支撑部件110的前壁111的左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所述左后贯通孔114在后方与左前贯通孔112对置,并且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左支撑部件110的后壁113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在左后贯通孔114上配置并固定有螺母部件140。左支撑部件110的前壁111以及后壁113与前横向构件70的前壁71以及后壁74对应地抵接并焊接,从使得其焊接长度较长而增强焊接强度的观点来看为优选。并且,使其前壁111以及后壁113与将它们之间连接起来的上壁一同向前横向构件70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延伸,从使左支撑部件110的纵截面以及横截面增加从而增强悬臂的支撑刚性的观点来看为优选。
右支撑部件120是使左支撑部件110左右反转而得到的结构,一般呈对钢板等平板部件冲压成型而得到的、向下方敞开的U字形的纵截面形状,具有右前贯通孔122和右后贯通孔124,所述右前贯通孔122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右支撑部件120的前壁121的右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所述右后贯通孔124在后方与右前贯通孔122对置,并且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右支撑部件120的后壁123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在右后贯通孔124上配置并固定有螺母部件140。右支撑部件120的前壁121以及后壁123与前横向构件70的前壁71以及后壁74对应地抵接并焊接,从使得其焊接长度较长而增强焊接强度的观点来看为优选。并且,使其前壁121以及后壁123与将它们之间连接起来的上壁一同向前横向构件70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延伸,从使右支撑部件120的纵截面以及横截面增加从而增强悬臂的支撑刚性的观点来看为优选。
<后横向构件的结构>
后横向构件80通常呈向下方敞开的帽形的纵截面形状,具有左前贯通孔83和右前贯通孔84,所述左前贯通孔83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后横向构件80的中央部81中的前壁82的左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所述右前贯通孔84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后横向构件80的中央部81中的前壁82的右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
后横向构件80具有左后中贯通孔86和右后中贯通孔87,所述左后中端贯通孔86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后横向构件80的中央部81的后壁85的左端部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并且在后方与前壁82中的左前贯通孔83对置,所述右后中贯通孔87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该后横向构件80的中央部81的后壁85的右端的方式穿孔而形成,并且在后方与前壁82中的右前贯通孔84对置。在左后中贯通孔86及右后中贯通孔87上分别配置并固定有引导部件150。
从抑制后横向构件80的重量的同时有效增强其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后横向构件80具有在俯视图中前后方向的宽度比中央部8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的左端部90、和连接左端部90与中央部81的连接部91。
左端部90在左连结部件30的上壁32和左侧构件10上延伸,一般通过电弧焊等与它们焊接而固定设置,从增强它们的焊接强度的观点来看,此为优选。
详细而言,在左端部90,考虑到后横向构件80的加工性,则在左连结部件30的上壁32上延伸的部分优选是从前壁82的下端向前方突出同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凸缘88的左端部。而且,在左端部90,从后横向构件80的布局上的观点来看,在左侧构件10上延伸的部分优选是其上壁,但考虑到后横向构件80的轻量化,则在该左侧构件10上延伸的部分优选经由开槽部C分支成双叉状。并且,后壁85的左端的周缘部以向右侧凹陷的方式开槽,该处一般通过电弧焊等与左侧构件10焊接,从增强其焊接强度的观点来看,此为优选。并且,从后壁85的左端部以及后壁85的下端向后方突出同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凸缘89的左端部的延长部绕到左侧构件10的下方,后壁85的左端部通常通过电弧焊等与其焊接,从增强其焊接强度并且与在左侧构件10上延伸的上壁一同夹住左侧构件10从而增强与左侧构件10的焊接强度的观点来看,以上为优选。
从抑制后横向构件80的重量的同时有效增强其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后横向构件80具有在俯视图中前后方向的宽度比中央部8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的右端部92、和连接右端部92与中央部81的连接部93。
右端部92在右连结部件50的上壁52和右侧构件20上延伸,一般通过电弧焊等与它们焊接而固定设置,从增强它们的焊接强度的观点来看,此为优选。该情况包括左端部90的细微结构,与其结构相同。
而且,在后横向构件80的中央部81,从增强其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将从前壁82的下端向前方突出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凸缘88与从后壁85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后凸缘89连接起来,加强部件100通常通过电弧焊等焊接而固定设置。
另外,后横向构件80可以是组合多个钢板部件等并通常通过电弧焊等焊接而构成的。
此处,相对于左连结部件30的上壁32,分别在其前端部侧接合有左支撑部件110的后壁113的下端部,并且在其后端部侧接合有后横向构件80的左端部90,但优选各个接合部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
该情况对于右连结部件50的上壁52也同样如此。
这是因为,通过这样将各个接合部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能够在制造副车架1时在同一工序内进行后横向构件80以及左支撑部件110的接合,因此能够削减副车架1的制造工序数和制造成本。
而且,与左连结部件30的上壁32的前端部侧接合的左支撑部件110的后壁113的左下端部向后方弯折而成为凸缘状的平板部F,从增大其接合面积来增强焊接等的接合强度的观点来看,以上为优选。该情况对于与右连结部件50的上壁52的前端部侧接合的右支撑部件120也同样如此。
在以上的结构中,具备使构成副车架1的各部件的内部向外部敞开的部分,即第1开口部、第2开口部、第3开口部、第4开口部、第5开口部、以及第6开口部。具体而言,第1开口部是在前横向构件70的左前端贯通孔72与左后端贯通孔75之间使前横向构件70的内部向外部敞开的部分。第2开口部是在前横向构件70的右前端贯通孔73与右后端贯通孔76之间使前横向构件70的内部向外部敞开的部分。第3开口部是在后横向构件80的左前贯通孔83与左后中贯通孔86之间使后横向构件80的内部向外部敞开的部分。第4开口部是在后横向构件80的右前贯通孔84与右后中贯通孔87之间使后横向构件80的内部向外部敞开的部分。第5开口部是在左支撑部件110的左前贯通孔112与左后贯通孔114之间使左支撑部件110的内部向外部敞开的部分。第6开口部是在右支撑部件120的右前贯通孔122与右后贯通孔124之间使右支撑部件120的内部向外部敞开的部分。
此处,在第1开口部、第2开口部、第3开口部、第4开口部、第5开口部以及第6开口部,分别对应地设定有第1支撑部S1、第2支撑部S2、第3支撑部S3、第4支撑部S4、第5支撑部S5以及第6支撑部S6。
详细而言,第1支撑部S1被配置成与限定在前横向构件70的左前端贯通孔72与左后端贯通孔75之间的第1开口部对应。在该第1支撑部S1,经由设置在前横向构件70上的左前端贯通孔72、左后端贯通孔75以及螺母部件140,利用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并安装有均省略了图示的悬臂的右枢轴。
第2支撑部S2被配置成与限定在前横向构件70的右前端贯通孔73与右后端贯通孔76之间的第2开口部对应。在该第2支撑部S2,经由设置在前横向构件70上的右前端贯通孔73、右后端贯通孔76以及螺母部件140,利用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并安装有均省略了图示的悬臂的左枢轴。
第3支撑部S3被配置成与后横向构件80的左前贯通孔83以及固定设置有引导部件150的左后中贯通孔86相对应。在该第3支撑部S3,经由左前贯通孔83、左后中贯通孔86以及引导部件150,利用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并安装有均省略了图示的悬臂的右枢轴。
第4支撑部S4被配置成与后横向构件80的右前贯通孔84以及固定设置有引导部件150的右后中贯通孔87相对应。在该第4支撑部S4,经由右前贯通孔84、右后中贯通孔87以及引导部件150,利用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并安装有均省略了图示的悬臂的左枢轴。
第5支撑部S5被配置成与左支撑部件110的左前贯通孔112以及固定设置了螺母部件140的左后贯通孔114相对应。在该第5支撑部S5,经由左前贯通孔112、左后贯通孔114以及螺母部件140,利用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并安装有均省略了图示的悬臂的右枢轴。
第6支撑部S6被配置成与右支撑部件120的右前贯通孔122以及固定设置有螺母部件140的右后贯通孔124相对应。在该第6支撑部S6,经由右前贯通孔122、右后贯通孔124以及螺母部件140,利用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并安装有均省略了图示的悬臂的左枢轴。
以上左右枢轴是与省略了图示的左右枢轴相对应地、对置地位于该左右枢轴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悬架枢轴,其对应地规定省略了图示的左右后轮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位置,并且相对于副车架主要沿宽度方向施加相对大的外力。此外,作为以上的左右枢轴的典型结构,举出具有在贯穿插入了该紧固部件的套环部件上粘接有橡胶部的结构且长度方向的弹性系数小而宽度方向的弹性系数大的绝缘体套管部件。另外,可以向以上的左右枢轴的规定的左右一对施加省略了图示的悬架弹簧的弹簧反作用力。
而且,第1安装部A1、第2安装部A2、第3安装部A3、第4安装部A4、第5安装部A5、第6安装部A6也被对应地设定。
详细而言,第1安装部A1被配置成与左侧构件10的左压扁部11相对应。在该第1安装部A1,左压扁部11经由设置在其中的上下的平面部和安装孔12,利用均省略了图示的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左后侧车架,从而被安装在车体侧。
第2安装部A2被配置成与左侧构件10的左矩形成型部13相对应。在该第2安装部A2,左矩形成型部13经由设置在其中的套环130、左后贯通孔14及15,利用均省略了图示的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左后侧车架,从而被安装在车体侧。
第3安装部A3被配置成与设置在左侧构件10的中央部的左连结部件30相对应。在该第3安装部A3,左连结部件30经由设置在其中的套环部件130、左贯通孔35及40,利用均省略了图示的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左后侧车架,从而被安装在车体侧。
第4安装部A4被配置成与右侧构件20的右压扁部21相对应。在该第4安装部A4,右压扁部21经由设置在其中的上下的平面部和安装孔22,利用均省略了图示的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右后侧车架,从而被安装在车体侧。
第5安装部A5被配置成与右侧构件20的右矩形成型部23相对应。在该第5安装部A5,右矩形成型部23经由设置在其中的套环130、右后贯通孔24及25,利用均省略了图示的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右后侧车架,从而被安装在车体侧。
第6安装部A6被配置成与设置在右侧构件20的中央部的右连结部件50相对应。在该第6安装部A6,右连结部件50经由设置在其中的套环部件130、右贯通孔55及60,利用均省略了图示的紧固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右后侧车架,从而被安装在车体侧。
另外,以上的各种螺母部件、套环部件以及引导部件一般是钢材等金属制成的。
而且,在包括以上的各种变形例的本实施方式中,悬臂只要是具有相同功能的悬臂,则也可以为本实施方式以外的悬臂。
此外,在包括以上的各种变形例的本实施方式中,副车架1也可以不是以所谓固定形式,而是以所谓浮动形式安装于车体。
并且,在本发明中,部件的种类、形状、配置、个数等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发明要点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将其结构要素适当地置换成能够起到同等的作用效果的结构要素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能够以简便的结构对应于多种多样的车辆在确保必需的生产率的同时构成悬臂的支撑部,并能够提高悬臂的支撑刚性,因此期待能够根据其普遍通用的特征,广泛地应用于车辆等移动体的车体的副车架领域。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副车架,该车辆用副车架具备:
一对侧构件,它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被设置成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体部件连结的多个连结部;
一对连结部件,它们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上,将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与所述车体部件连结起来;
一对横向构件,它们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以及
一对支撑部件,它们设置在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上,对应地支撑一对悬臂,所述一对悬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地设置在所述车辆上,
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下部分别横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的上壁和所述一方的横向构件的纵壁并与它们接合,
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前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侧;后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相对于所述前连结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侧;以及中间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设置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前连结部与所述后连结部之间,
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中间连结部,
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具有向所述车辆的下方敞开的上方部件和向所述车辆的上方敞开的下方部件,
所述上方部件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下方部件分别夹住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对应的侧构件并与其接合,
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件的所述上方部件的所述上壁与所述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件的所述下方部件的底壁之间,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设置有间隙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下方部件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上方部件进一步分别与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另一方接合,
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各个连结部件上,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接合部、和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接合部被配置成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具有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中央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的一对端部、以及分别对应地将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一对端部之间连接起来的一对连接部,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所述一对端部对应地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所述一对侧构件分别由管状部件构成,
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所述前连结部分别具有将所述管状部件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压扁而成的压扁部,
所述压扁部分别具有与所述车体部件进行安装的安装面。
6.一种车辆用副车架,该车辆用副车架具备:
一对侧构件,它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被设置成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体部件连结的多个连结部;
一对连结部件,它们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上,将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对应的连结部与所述车体部件连结起来;
一对横向构件,它们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且分别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以及
一对支撑部件,它们设置在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上,对应地支撑一对悬臂,所述一对悬臂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地设置在所述车辆上,
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下部分别横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的上壁和所述一方的横向构件的纵壁并与它们接合,
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前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侧;后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相对于所述前连结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侧;以及中间连结部,其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设置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前连结部与所述后连结部之间,
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中间连结部,
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分别具有向所述车辆的下方敞开的上方部件和向所述车辆的上方敞开的下方部件,
所述上方部件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下方部件分别夹住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对应的侧构件并与其接合,
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上方部件进一步分别与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另一方接合,
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件中的各个连结部件上,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一对支撑部件的接合部、和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接合部被配置成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具有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中央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大的一对端部、以及分别对应地将所述中央部和所述一对端部之间连接起来的一对连接部,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所述一对连结部件各自的所述上方部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横向构件的所述一对端部对应地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
所述一对侧构件分别由管状部件构成,
在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各个侧构件上,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所述前连结部分别具有将所述管状部件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压扁而成的压扁部,
所述压扁部分别具有与所述车体部件进行安装的安装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12269 | 2014-01-27 | ||
JP2014-012269 | 2014-06-06 | ||
PCT/JP2015/052187 WO2015111754A1 (ja) | 2014-01-27 | 2015-01-27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4384A CN105934384A (zh) | 2016-09-07 |
CN105934384B true CN105934384B (zh) | 2017-11-21 |
Family
ID=5368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05476.7A Active CN105934384B (zh) | 2014-01-27 | 2015-01-27 | 车辆用副车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28029B2 (zh) |
JP (1) | JP6200000B2 (zh) |
CN (1) | CN105934384B (zh) |
DE (1) | DE112015000505T5 (zh) |
WO (1) | WO20151117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69637B2 (ja) * | 2015-11-11 | 2018-01-3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US9783232B1 (en) * | 2016-07-28 | 2017-10-10 | John Auston | Vehicle suspension extension system |
JP6387081B2 (ja) * | 2016-12-28 | 2018-09-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衝突荷重入力時のステー脱落構造 |
US11702141B2 (en) * | 2020-11-02 | 2023-07-18 | F-Tech Inc. | Subframe for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21312B2 (ja) | 1994-09-29 | 1998-03-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JP3877035B2 (ja) * | 1999-07-29 | 2007-02-07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の組付け構造 |
JP5141961B2 (ja) * | 2008-03-26 | 2013-02-13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DE602009000212D1 (de) * | 2008-03-26 | 2010-11-04 | Mazda Motor | Fahrzeugsaufhängungs-Hilfsrahmenstruktur |
JP5251339B2 (ja) * | 2008-07-30 | 2013-07-3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 |
JP5488117B2 (ja) | 2010-03-30 | 2014-05-1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駆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
US8579310B2 (en) * | 2010-06-30 | 2013-11-12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Vehicle suspension apparatus |
JP5807515B2 (ja) * | 2011-11-07 | 2015-11-1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JP5807519B2 (ja) * | 2011-11-11 | 2015-11-1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CN104349967B (zh) * | 2012-06-15 | 2016-06-2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结构 |
KR101399335B1 (ko) * | 2012-11-02 | 2014-05-27 | 주식회사 성우하이텍 |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 타입의 리어 현가장치 |
CN103287496B (zh) * | 2013-06-27 | 2016-05-1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JP6522981B2 (ja) * | 2015-02-18 | 2019-05-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
2015
- 2015-01-27 JP JP2015559163A patent/JP6200000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1-27 DE DE112015000505.6T patent/DE112015000505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1-27 WO PCT/JP2015/052187 patent/WO201511175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1-27 CN CN201580005476.7A patent/CN105934384B/zh active Active
- 2015-01-27 US US15/111,983 patent/US9828029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4384A (zh) | 2016-09-07 |
US20160347368A1 (en) | 2016-12-01 |
DE112015000505T5 (de) | 2016-11-24 |
JP6200000B2 (ja) | 2017-09-20 |
WO2015111754A1 (ja) | 2015-07-30 |
US9828029B2 (en) | 2017-11-28 |
JPWO2015111754A1 (ja) | 2017-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13210U (zh) | 小偏置碰撞载荷控制系统和非承载式车身车辆 | |
CN105934384B (zh) | 车辆用副车架 | |
US10549597B2 (en) | Twist beam axle assembly with lateral adjustability | |
CN204605957U (zh) | 汽车及汽车a柱结构 | |
CN106184369A (zh) | 车辆用副车架 | |
KR20070092929A (ko) | 자동차용 프레임 | |
CN105209326B (zh) | 车身上部结构 | |
CN107128371A (zh) | 汽车的车身结构 | |
CN101428599A (zh) | 组合式拉手及气囊支架 | |
JP7135519B2 (ja) | ホイールハウス構造 | |
GB2528063A (en) | Vehicle body with structural component | |
US10898942B2 (en) |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losed hollow profile for a vehicle axle | |
CN106005031B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CN104245417A (zh) | 用于车辆的扶手的支承结构 | |
CN110505995A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JP6466098B2 (ja)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 |
US10286741B2 (en) | Suspension arm for vehicle | |
JP5991157B2 (ja) |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 |
US9895950B2 (en) | Torsion beam suspension | |
CN102372035A (zh) | 汽车侧围总成与后裙板总成及后地板总成的连接结构 | |
CN105923054B (zh) | 一种天窗总成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 |
JP5146176B2 (ja)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 | |
CN207875454U (zh) | 一种铝镁合金汽车座椅骨架结构 | |
CN106988849A (zh) | 车辆排气系统支承结构 | |
US20080284205A1 (en) | Structural compon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