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2473A - 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2473A
CN105932473A CN201610102253.9A CN201610102253A CN105932473A CN 105932473 A CN105932473 A CN 105932473A CN 201610102253 A CN201610102253 A CN 201610102253A CN 105932473 A CN105932473 A CN 105932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end difference
sun
cloudy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22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2473B (zh
Inventor
滨田启二
宫川知之
落合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32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2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2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2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01R13/5221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having cable sea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Abstract

一种将一对壳体互相嵌合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构,该嵌合结构设置有在一个壳体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以及在另一壳体的内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第三阶梯部和第四阶梯部。第一阶梯部在轴向上延伸。第二阶梯部比第一阶梯部更高地突出,并且定位在第一阶梯部的后侧,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第三阶梯部与第一阶梯部接触,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第四阶梯部与第二阶梯部接触,并且在轴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连接电线的防水连接器安装在汽车等中。例如,已知一种连接器,其包括:阴连接器,其具有筒状内壳,能够容纳阴端子的腔体形成在筒状内壳中,并且该阴连接器具有围绕内壳的筒状外壳;以及阳连接器,其具有筒状阳壳体,能够容纳阳端子的腔体形成在该阳壳体中,连接器通过将两个连接器嵌合在一起而形成。
该类型的连接器具有安装在阴连接器的内壳体的外周表面上的环状树脂密封垫。当两个连接器互相嵌合时,阳壳体插入到阴连接器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并且密封垫分别与内壳体的外周表面以及阳壳体的内周表面进行紧密接触。以该方式,防止水渗透到腔体之间的间隙内。
顺便地,该类型的连接器包括用于维持阴阳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锁定机构。例如,形成在阳壳体中的弹性部件弹性地插入并且锁定在形成于阴连接器的外壳体中的锁定孔内,并且从而两个壳体互相锁定。然而,当阳壳体插入到未牢固嵌合的阴壳体内时,存在阳壳体将被锁定在从正常位置偏移的状态的担心,结果,密封垫的一部分将被紧紧地按压和挤压,并且从而不能够确保可密封性。
相比之下,作为不使用密封垫的防水结构,例如,已知一种结构,其中,具有弹性的树脂密封板设置在阴壳体的深内部表面上,阳壳体的筒状末端在整个周部上抵靠阴壳体的环状密封板,并且从而当两个连接器互相嵌合时防止水渗透(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3-22916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中的密封板由树脂制成,所以存在一种担忧:在倾斜的状态下,当两个壳体互相嵌合并且在未牢固嵌合的状态下阳壳体抵靠密封板时,密封板可能塑性变形,并且可密封性将劣化。
另外,当从阳壳体引出的电线(例如,高压电缆)弯曲时,阳壳体接收弯曲的载荷,并且在阳壳体未牢固嵌合地安装的情况下地倾斜。当阳壳体以该方式倾斜时,存在将在阳壳体与密封板之间形成间隙的担心,这导致可密封性的劣化。即使在使用橡胶密封垫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这些问题。
鉴于这些问题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壳体的不牢固嵌合,使得抑制连接器的可密封性的劣化。
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一个以上的实施例,一种将一对壳体互相嵌合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构,该连接器的嵌合结构设置有: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该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在一个壳体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第三阶梯部和第四阶梯部,该第三阶梯部和第四阶梯部在另一壳体的内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一阶梯部在轴向上延伸。第二阶梯部比第一阶梯部更高地突出,并且定位在第一阶梯部的后侧,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第三阶梯部与第一阶梯部接触,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第四阶梯部与第二阶梯部接触,并且在轴向上延伸。
在连接器的嵌合结构中,当一个壳体的第一阶梯部与另一壳体的第三阶梯部进行接触时,插入到另一壳体中的一个壳体在轴向上互相分开的位置处由另一壳体支撑,并且一个壳体的第二阶梯部与另一壳体的第四阶梯部进行接触。以该方式,由于用于一个壳体的保持力增加,并且能够抑制壳体之间的不牢固嵌合,所以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可密封性的劣化。另外,当分别在围绕两个壳体的轴的多个位置处(例如,90度间隔)形成这样的嵌合结构时,能够确保相对于另一方向的外力的相同的保持力。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连接器的可密封性的劣化。
根据一个以上的实施例,连接器嵌合结构还设置有:肋,该肋从所述一个壳体的外周表面突出,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延伸;以及槽,该槽用于在所述另一壳体的内周表面中引导所述肋。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形成在肋上,并且第三阶梯部和第四阶梯部形成在槽上。
在连接器的嵌合结构中,通过槽引导肋,并且从而能够限制一对壳体在围绕其轴的转动方向上相对的移动。因此,当从一个壳体伸出的电线弯曲时,引导槽接受电线的弯曲载荷,该弯曲载荷施加到一个壳体,并且能够限制一个壳体的转动。因此,能够维持连接器的可密封性。
根据一个以上的实施例,一对壳体包括腔体的开口端的周缘上的环状树脂部件,端子容纳在所述腔体中。一个壳体的环状树脂部件和另一壳体的环状树脂部件互相嵌合。任一所述环状部件形成为如下构造,当一对所述壳体互相嵌合时,末端部抵压另一环状部件的内周表面或外周表面。
在连接器的嵌合结构中,即使在环状树脂部件进行互相紧密接触以实现密封的密封结构中,也抑制了壳体之间的不牢固嵌合,并且从而能够维持环状部件之间的适当的紧密接触状态。因此,能够维持连接器的可密封性。此外,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使用橡胶密封垫的密封结构中,类似地,也能够维持连接器的可密封性。
发明有益效果
根据一个以上的实施例,能够抑制壳体的不牢固嵌合,并且抑制连接器的可密封性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应用到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当从阴连接器的后表面侧的后方观看时图1中的连接器的视图。
图3是阳连接器的外形的透视图。
图4是构成阳连接器的阳壳体的前视图。
图5是阴连接器的外形的透视图。
图6是沿着图2中的箭头A-A的截面图。
图7是图6中的盒体内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当从下方观看时图5中的阴连接器的外形的透视图。
图9是当从内侧观看时图3中的阳连接器的上半部分的透视截面图。
图10是当从内侧观看时图3中的阳连接器的下半部分的透视截面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视图。图11A是沿着图2中的箭头B-B的截面图,并且图11B是图11A中的盒体内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视图。图12A是沿着图2中的箭头C-C的截面图,并且图12B是图12A中的盒体内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在阳连接器与阴连接器嵌合之前进行的操作的视图。
参考标记列表
11 连接器
12 阳连接器
13 阴连接器
14 阳壳体
15 阴壳体
16 阳端子
17 阴端子
20 阳端子容纳室
24 引导槽
29 开口端
31 阳侧环状部件
40 阴端子容纳室
44 开口端
46 阴侧环状部件
47 肋
48 阶梯部
58 顶表面部
59 侧表面部
60 后顶表面部
61 后侧表面部
62 凸起
66 后下表面部
67 后侧表面部
68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13描述应用了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安装在汽车等中的连接器的防水类型的实例;然而,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为其他目的而应用于连接器。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1构造成包括阳连接器12和阴连接器13,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阳连接器12的阳壳体14和阴连接器13的阴壳体15互相嵌合,并且容纳在阳壳体14中的阳端子16与容纳在阴壳体15中的阴端子17电连接。电线18与阳端子16相连接,并且电线19与阴端子17相连接。阴壳体15嵌合到阳壳体14的内部并且锁定到阳壳体14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中两个端子容纳在各个连接器中的实例;然而,容纳的端子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此外,在以下描述中,图1中的X方向表示前后方向,Y方向表示宽度方向,Z方向表示高度方向,两个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分别定义为前侧,并且图1中的上侧定义为上方。
如图1和图3所示,阳连接器12具有:由绝缘合成树脂形成的阳壳体14以具有筒状;以及从后方容纳在阳壳体14中的阳端子16。如图6所示,阳壳体14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为包括:筒状基部21,容纳阳端子16的阳端子容纳室(腔体)20形成在筒状基部21中;电线保持部22,其从基部21向后突出;以及罩部23,其从基部21突出到前侧。罩部23形成为具有与基部21的周壁连续的周壁,并且在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上具有细长筒状。
如图3所示,在轴向上延伸的引导槽24形成在罩部23的内壁中。在与罩部23的前端表面齐平的板状直立壁部25中,设置了一对槽开口26以及形成在一对槽开口26的内侧的切口部27。
阳端子容纳室20容纳两个阳端子16,该两个阳端子16由分隔壁(未示出)分隔,并且使得在阳端子容纳室20内部延伸的矛杆(未示出)结合到阳端子16,并且保持在设定位置中。如图4和图6所示,阳端子容纳室20形成有开口端29,其向由罩部23围绕的基部21的前端表面28开口,该开口端29与通孔30连通,通孔30在轴向上贯通电线保持部22。在罩部23的内部,形成了筒状的阳侧环状部件31,该阳侧环状部件31从基部21的开口端29的周缘延长到前侧。
如图3所示,阳壳体14具有:悬臂状锁定臂32,其沿着外表面在轴向上延长到前侧。锁定臂32形成为具有:两个腿部34,其由从基部21的两侧表面分别在宽度方向上直立的一对壁部33支撑;基端部35,腿部34通过该基端部35在宽度方向上排成一行;以及臂部36,其从基端部35延长到前侧。
锁定臂32的臂部36的前端部能够以基端部35作为支撑点从水平方向上向上偏移。如图6所示,向下突出的锁定部37设置在臂部36的前端的下方。如图3所示,壁部33围绕锁定臂32,并且从阳壳体14的基部21设置到罩部23的壁部25。锁定臂32的上端表面设置成具有与壁部25和33的上端表面相同的高度,或者具有比壁部低的高度。
如图1所示,阳端子16由导电金属板等形成,并且一体地包括:电线连接部38,其中实施了电线18的芯线的压接连接;以及阳突头39,其与阴端子17相连接。阳突头(male tab)39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具有杆状,从开口端29突出,并且设置成在阳端子16倍保持在阳端子容纳室20的设定位置处的状态下从阳侧环状部件31的前端进一步延伸到前侧。
相比之下,如图1所示,阴连接器13具有:阴壳体15,其由绝缘合成树脂形成以具有筒状;以及阴端子17,其从后方容纳在阴壳体15中。如图5和图6所示,阴壳体15形成为一体地包括:基部41,该基部41形成为在垂直于轴向的截平面上具有与阳壳体14的罩部23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在基部41中,形成了两个阴端子容纳室(腔体)40,阴端子17插入该阴端子容纳室40中;以及电线保持部42,其从基部41向后突出。阴端子容纳室40形成为容纳两个阴端子17,该两个阴端子17由分隔壁(未示出)互相分隔,并且使得在阴端子容纳室40的内部延伸的矛杆(未示出)与阴端子17接合并且保持在设定位置中。
如图5和图6所示,阴端子容纳室40形成有:与通孔45连通的开口端44,该开口端44向基部41的前端表面43开口,该通孔45在轴向上贯通电线保持部42。在基部41中,形成了筒状的阴侧环状部件46,该阴侧环状部件46从开口端44的周缘延长到前侧。阴侧环状部件46形成为具有周壁46a,该周壁46a以基部41的阶梯状变小的周壁而形成。
如图5所示,在阴壳体15中,设置了一对肋47,该一对肋47在上侧上从基部41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在轴向上延伸。所述一对肋47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分开,并且分别能够与阳壳体14的内周表面进行接触。在定位在一对肋47的内侧中的基部41上,设置了向上突出的锁定部49。锁定部49具有在前侧上朝着基部41向下倾斜的倾斜表面50,并且当两个壳体互相嵌合时,阳壳体14的锁定臂32沿着倾斜表面50被向上推动。
另外,如图6和图8所示,在阴壳体15中,设置了阶梯部48,该阶梯部48在下侧上从基部41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在轴向上延伸。阶梯部48具有与引导槽24的槽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从而与阳壳体14的引导槽24接合。
如图1所示,阴端子17由导电金属板等形成,并且一体地包括:电线连接部51,在该电线连接部中实施电线19的芯线的压接连接;以及矩形管状的电接触部52,阳端子16的阳突头39插入并且连接到该电接触部52中。在电接触部52中,在阴端子17保持在阴端子容纳室40的设定位置处的状态下,末端部设置在该末端部与基部41的开口端44齐平的位置处、或者在以设定距离从开口端44凹进的位置处。
接着,将描述阳壳体14的开口端29与阴壳体15的开口端44之间的间隙的密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当阳壳体14与阴壳体15互相嵌合时,阴侧环状部件46嵌合到阳侧环状部件31的内部中。图7是图6的框架上的放大图。阳侧环状部件31是从阳壳体14的基部21的开口端29的周缘延长以具有筒状的树脂部件,具有与阳壳体14的轴平行地延伸的内周表面53和外周表面54,并且设定成在轴向上具有恒定厚度。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倒角部55在阳侧环状部件31的内周表面的末端上朝着前方扩宽。阴侧环状部件46沿着倒角部55引导到阳侧环状部件31。
相比之下,阴侧环状部件46是从阴壳体15的基部41的开口端44的周缘延长的树脂部件,内周表面56与阴壳体15的轴平行,并且外周表面57在轴向上扩宽并且向后(深度)倾斜。即,阴侧环状部件46形成为具有随着从前端接近后侧而逐渐增加的直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阴侧环状部件46从前端表面43的突出量设定成比阳侧环状部件31从前端表面28的突出量少。
在本实施例中,当阳侧环状部件31的在高度方向上互相面对的内周表面53之间的内径由L1表示,并且在阴侧环状部件46的在高度方向上互相面对的外周表面57之间的前端部与后端部的外部尺寸由L2和L3表示时,满足尺寸关系L2<L1<L3。该尺寸关系遍及阳侧环状部件31和阴侧环状部件46的整个周部设定。因此,由于阴侧环状部件46的插入,阳侧环状部件31的前端部的内周表面53抵压阴侧环状部件46的外周表面57。以该方式,环状部件31与46互相进行接触,并且从而能够获得可密封性和振动吸收效果。
接着,将描述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征的阳壳体14和阴壳体15的嵌合结构。首先,如图5所示,阴壳体15具有形成为左右对称的一对肋47,其从基部41的外周表面突出并且在轴向上延伸,并且每个肋47都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顶表面部58和沿着顶表面部58在轴向上延伸的侧表面部59。顶表面部58形成为具有水平表面,并且侧表面部59形成为具有垂直于顶表面部的平坦表面。比顶表面部58突出一个阶梯高的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的后顶表面部60设置在顶表面部58的后侧上,并且后顶表面部60连续到顶表面58的其余部分和倾斜表面。比侧表面部59在宽度方向上突出一个阶梯高的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的后侧表面部61设置在侧表面部59的后侧上,并且后侧表面部61连续到侧表面部59的剩余部分和倾斜表面。以该方式,在轴向上延伸以具有阶梯形状的表面分别形成在顶表面部58和侧表面部59的每个上。
另外,如图8所示,在阴壳体15的外周表面上,一对凸起62形成在阶梯部48的后侧(图8中的前侧)上。该一对凸起62大致平行安置以在宽度方向上互相分开,并且形成为在截平面上具有半圆形状,并且在轴向上延伸。凸起62连续到前侧上的阶梯部48,并且连续到倾斜表面。以该方式,阶梯部48具有形成为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具有阶梯状的表面。此外,阶梯部48能够形成为具有不同高度的平坦阶梯表面,来代替所述一对凸起62。
相比之下,如图9所示,在阳壳体14的内周表面上,形成了连续到各个槽开口26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的一对槽63。一对槽63是轨道状槽,其具有与阳壳体14的肋47的顶表面部58相对应的底表面部64、以及与肋47的侧表面部59相对应的侧表面部65,并且在截平面上具有L形。升起到内侧的后底表面部66形成为在各个槽63的底表面部64的后侧上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升起到内侧的后侧表面部67形成为在各个槽63的侧表面部65的后侧上在轴向上延伸。后底表面部66和后侧表面部67分别连续到底表面部64和侧表面部65的其余部分的倾斜表面。以该方式,槽63底表面部64和侧表面部65分别具有形成为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具有阶梯状的表面。
另外,如图10所示,在阳壳体14的内周表面上,一对凸起68设置在引导槽24的槽底的后侧上。所述一对凸起68大致平行安置以在宽度方向上互相分开并且形成为在截平面上具有半圆形状,并且在轴向上延伸。凸起68连读到前侧上的引导槽24的槽底和倾斜表面。此外,引导槽24能够形成为具有不同高度的平坦阶梯表面,来代替一对凸起68。
在本实施例中,当阴壳体15嵌合到阳壳体14时,如图11A和图11B所示,阴壳体15的上侧的肋47的前侧上的顶表面部58(第一阶梯部)在接触部P1处与阳壳体14的槽63的后底表面部66(第三阶梯部)进行接触,并且阴壳体15的肋47的后顶表面部60(第二阶梯部)在接触部P2处与阳壳体14的槽63的前侧上的底表面部64(第四阶梯部)进行接触。
另外,如图11A和图11B所示,阴壳体15的阶梯部48的前侧(第一阶梯部)与阳壳体14的引导槽24的一对凸起68(第三阶梯部)在接触部P3处进行接触,并且阴壳体的阶梯部48的后侧上的一对凸起62(第二阶梯部)与阳壳体14的引导槽24的前侧上的槽底(第四阶梯部)在接触部P4处进行接触。
此外,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左右侧上的宽度方向上,阴壳体15的肋47的前侧上的侧表面部59(第一阶梯部)与阳壳体14的槽63的后侧表面部67(第三阶梯部)在接触部P5处进行接触,并且阴壳体的肋47的后侧表面部61(第二阶梯部)与阳壳体14的槽63的前侧上的侧表面部65(第四阶梯部)在接触部P6处进行接触。
接着,将描述两个壳体的嵌合操作的实例。首先,如图1所示,阳壳体14的阳端子容纳室20容纳阳端子16以及橡胶塞69,橡胶塞69安装在其上的电线18的末端连接到该阳端子16。另外,阴壳体15的阴端子容纳室40容纳阴端子17以及橡胶塞70,橡胶塞70安装在其上的电线19连接到该阴端子17。在该状态下,如图13中的箭头所示,阴壳体15插入到阳壳体14中。
当阴壳体15插入到阳壳体14中时,阴壳体15的一对肋47中的每个都穿过阳壳体14的槽开口26,并且阴壳体15的锁定部49穿过阳壳体14的切口部27。肋47穿过槽开口26,并且然后沿着槽63在轴向上被引导。此时,阴壳体15的阶梯部48与阳壳体14的引导槽24接合,并且沿着引导槽24被引导。
接着,当进行阴壳体15的插入时,阳壳体14的锁定臂32沿着阴壳体15的锁定部49的倾斜表面50覆盖锁定部49,并且臂部36弯曲并向上变形。而且,臂部36的锁定部37在锁定部49上移动,并且从而臂部36弹性恢复。以该方式,锁定部49锁定到锁定部37,并且两个壳体以正常嵌合状态锁定。
此时,如图7所示,以在整个周部上按压阳侧环状部件31的内周表面的方式停止插入到阳侧环状部件31内的阴侧环状部件46的移动。由于压力,阳侧环状部件31的末端部弹性变形以在外侧扩宽。然而,由于弹性变形的恢复力按压阴侧环状部件46的外周表面57。因此,阳侧环状部件31的前端部和阴侧环状部件46的后端部在整个周部上互相进入紧密接触状态,并且阳连接器12的开口端29与阴连接器13的开口端44之间的间隙被密封以水密。
相比之下,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上侧,在嵌入阳壳体14中的阴壳体15中,一对肋47中的每个在接触点P1和P2处与阳壳体14的槽63进行接触,并且在下侧,阶梯部48在接触点P3和P4处与阳壳体的引导槽24进行接触。以该方式,由于阴壳体15的肋47和阶梯部48在轴向上互相分离的两个位置处在高度方向上由阳壳体14支撑,所以能够防止阴壳体15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或由于相对于轴在垂直方向上倾斜而产生的不牢固嵌合。
此外,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嵌合在阳壳体14的阴壳体15中,一对肋47中的每个肋都在接触点P5和P6在宽度方向上与阳壳体14的槽63进行接触。以该方式,由于阴壳体15的肋47和阶梯部48在轴向上互相分开的两个位置处在宽度方向上由阳壳体14支撑,所以能够防止阴壳体15在宽度方向上移动或者由于相对于轴在宽度方向上的倾斜而产生的不牢固嵌合。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阴壳体15的一对肋47与阳壳体14的槽63接合,并且两个壳体以阴壳体15的阶梯部48与阳壳体14的引导槽24接合的方式进入嵌合状态,所以分别限制了阴阳壳体围绕轴的相对转动。因此,当从阴壳体15伸出的电线19弯曲时,电线19的弯曲载荷能够由槽63和引导槽24接受,能够防止阴壳体15在转动方向上的不牢固嵌合。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嵌合在阳壳体14中的阴壳体15能够被阳壳体14分别在垂直和宽度方向上支撑,所以能够防止阴壳体15在垂直方向和在宽度方向上不牢固嵌合。而且,即使当从阴壳体15伸出的电线19弯曲并且弯曲载荷施加到阳壳体14时,也能够将阴壳体15的位置或朝向维持在正常状态。因此,在阳壳体14与阴壳体15的嵌合状态中,能够牢固地维持阴侧环状部件46与阳侧环状部件31之间的紧密接触,并且从而能够抑制可密封性的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阴壳体15在阳壳体14的轴向上互相分开的各个位置处支撑,所以能够降低当阴壳体15插入到阳壳体14内时产生的插入载荷,并且从而能够实现滑顺的组装。
如上所述,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以上实施例仅意味着本发明的实例,并且能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修改和替换。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这样的实例,其中,在阳壳体14的开口端29与阴壳体15的开口端44之间的间隙的密封结构由树脂环状部件31和46构成;然而,密封结构不限于使用这样的树脂部件的构造,并且,例如,能够采用其中使用了橡胶密封垫的已知构造。即使在该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防止嵌合在阳壳体14中的阴壳体15的不牢固嵌合,所以能够防止密封垫的一部分剧烈地抵压阴壳体15并且被挤压,并且能够确保可密封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这样的实例,其中,在轴向上延伸的阶梯状表面形成在例如作为阴壳体15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的肋47或阶梯部48上,并且在轴向上延伸的阶梯状表面形成在阳壳体14的内周表面的对应的部分上;然而,能够将阶梯状表面设置在其它位置上,或者能够遍及阴壳体15的外周表面和阳壳体14的内周表面的整个周部而设置阶梯状表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这样的实例,其中,倾斜表面设置在阴侧环状部件46的外周表面57上,并且外周表面57按压阳侧环状部件31的内周表面53。然而,代替以上,能够采用如下构造,其中,倾斜表面设置在阴侧环状部件46的内周表面56上,并且内周表面56按压阳测环状表面31的外周表面54,或者能够采用如下构造,其中,倾斜表面设置在阳侧环状部件31的内外周表面上,并且按压阴侧环状部件46的内外周表面。

Claims (4)

1.一种将一对壳体互相嵌合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构,所述连接器的嵌合结构包括:
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该第一阶梯部和该第二阶梯部在一个壳体的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
第三阶梯部和第四阶梯部,该第三阶梯部和该第四阶梯部在另一壳体的内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其中,所述第一阶梯部在轴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阶梯部比所述第一阶梯部更高地突出,并且定位在所述第一阶梯部的后侧,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三阶梯部与所述第一阶梯部接触,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四阶梯部与所述第二阶梯部接触,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构,还包括:
肋,该肋从所述一个壳体的外周表面突出,并且在所述轴向上延伸;以及
槽,该槽用于引导在所述另一壳体的内周表面中的所述肋,
其中,所述第一阶梯部和所述第二阶梯部形成在所述肋上,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阶梯部和所述第四阶梯部形成在所述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其中,一对所述壳体中的每个壳体均包括环状树脂部件,该环状树脂部件在腔体的开口端的周缘上,端子容纳在所述腔体中,
其中,所述一个壳体的环状树脂部件与所述另一壳体的环状树脂部件互相嵌合,
其中,任一个所述环状部件形成为如下构造:当一对所述壳体互相嵌合时,末端部抵压另一个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周表面或外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阶梯部是所述一个壳体的所述肋的前顶表面部,
其中,所述第二阶梯部是所述一个壳体的所述肋的后顶表面部,
其中,所述第三阶梯部是所述另一壳体的所述槽的后底表面部,
其中,所述第四阶梯部是所述另一壳体的所述槽的前表面部。
CN201610102253.9A 2015-02-25 2016-02-24 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Active CN105932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4864 2015-02-25
JP2015034864A JP6375246B2 (ja) 2015-02-25 2015-02-25 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2473A true CN105932473A (zh) 2016-09-07
CN105932473B CN105932473B (zh) 2018-11-06

Family

ID=5669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2253.9A Active CN105932473B (zh) 2015-02-25 2016-02-24 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79125B2 (zh)
JP (1) JP6375246B2 (zh)
CN (1) CN1059324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4950A (zh) * 2018-12-28 2019-11-12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连接器
CN112864685A (zh) * 2019-11-12 2021-05-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1604B2 (ja) 2016-01-07 2018-01-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JP6404277B2 (ja) * 2016-07-12 2018-10-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8181787A (ja) * 2017-04-21 2018-11-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39435B2 (ja) 2018-10-05 2022-03-2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組立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36302A1 (en) * 2001-08-17 2003-02-20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housing
CN101141034A (zh) * 2006-09-08 2008-03-12 Mea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425643A (zh) * 2007-11-01 2009-05-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683973A (zh) * 2011-03-15 2012-09-19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3229168A (ja) * 2012-04-25 2013-11-0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防水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5192A (en) * 1981-02-11 1983-09-20 Amp Incorporated Hermaphroditic connector
GB9012060D0 (en) * 1990-05-30 1990-07-18 Amp Great Britai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s
JP2598584Y2 (ja) * 1991-09-12 1999-08-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組立式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5605471A (en) * 1995-02-01 1997-02-25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mploying a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3472686B2 (ja) * 1997-06-27 2003-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嵌合型コネクタ
JPH1167353A (ja) * 1997-08-27 1999-03-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549149B2 (ja) * 1998-02-27 2004-08-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449911B2 (ja) * 1998-03-10 2003-09-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539673B2 (ja) * 1999-04-27 2004-07-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ガタ防止構造
JP3741356B2 (ja) * 2000-05-29 2006-02-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3724703B2 (ja) * 2000-06-05 2005-12-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3804524B2 (ja) * 2001-12-07 2006-08-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345594B2 (ja) * 2004-07-02 2009-10-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748054B2 (ja) * 2006-12-27 2011-08-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1082114A (ja) * 2009-10-09 2011-04-2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US8454378B2 (en) * 2011-08-31 2013-06-04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JP2013239368A (ja) * 2012-05-16 2013-11-2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防水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36302A1 (en) * 2001-08-17 2003-02-20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housing
CN101141034A (zh) * 2006-09-08 2008-03-12 Mea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425643A (zh) * 2007-11-01 2009-05-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683973A (zh) * 2011-03-15 2012-09-19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3229168A (ja) * 2012-04-25 2013-11-0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防水コネ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4950A (zh) * 2018-12-28 2019-11-12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连接器
CN112864685A (zh) * 2019-11-12 2021-05-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2473B (zh) 2018-11-06
JP2016157594A (ja) 2016-09-01
US9979125B2 (en) 2018-05-22
JP6375246B2 (ja) 2018-08-15
US20160248193A1 (en) 2016-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2473A (zh) 连接器的嵌合结构
US9711915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with a backlash preventing rib
US8215987B2 (en) Fluidproof connector
US7553186B2 (en) Fluidtight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7722381B2 (en) Connector
US20060003631A1 (en) Connector
CN109428225A (zh) 连接器
US20150333430A1 (en) Connector
KR20110128121A (ko) 커넥터
KR101728614B1 (ko) 방수 커넥터
JP2005222816A (ja) 防水コネクタ
US20130330963A1 (en) Flat circuit connector
JP2008300199A (ja) コネクタ
JP5729350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5818100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105390856B (zh) 连接器
JP2013098072A (ja) 防水コネクタ
US9099812B2 (en) Connector
CN106169673B (zh) 连接器
JP2013239368A (ja) 防水コネクタ
WO2018105362A1 (ja) ゴム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JP2016131133A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106463878A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JP5818101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6142836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