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2245A - 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2245A
CN105932245A CN201610341559.XA CN201610341559A CN105932245A CN 105932245 A CN105932245 A CN 105932245A CN 201610341559 A CN201610341559 A CN 201610341559A CN 105932245 A CN105932245 A CN 105932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on
cathode material
carbon cathode
add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15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2245B (zh
Inventor
郭玉国
徐泉
孔鸣
孔一鸣
李金熠
殷雅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i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3415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2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2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2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2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2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硅碳负极材料由硅粉、石墨、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形,经煅烧、包覆再次煅烧后得到最终产品,其中硅碳复合材料为多孔的球形结构。所述硅以纳米硅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多孔硅碳球内部,其中硅的粒径小于200nm且表面有一层均匀的包覆层。所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效率高、容量大、循环稳定性好,并且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无污染、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可快速充放电等突出优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池的材料体系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要求。就负极材料而言,石墨类负极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但是石墨类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已经无法满足锂离子电池小型轻量、长时间驱动的发展要求。因此开发新型的负极材料体系一直是研发的重点和热点。
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低的脱嵌锂电位,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负极材料体系之一。然而硅在脱嵌锂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容易导致电极结构的破坏和不稳定的SEI膜,最终使电池的容量快速衰减,严重的限制了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近年来,主要通过硅的纳米化和硅基复合材料改善硅的循环稳定性,但是制备过程复杂,产量低,难以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目前,多孔的硅碳负极材料是解决硅体积膨胀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材料内部的孔为硅体积膨胀预留足够空间,能够保证硅在体积膨胀过程中仍然维持原有的形貌,同时碳可以有效的隔离硅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缓冲硅体积膨胀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应力。但是目前的多孔类硅碳负极材料难以满足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应用的需求,在高电池能量密度电池的制备过程中,电池内部的空间有限,多孔类材料在高压实密度情况下,多孔结构容易被破坏,导致硅的裸露,最终导致电池性能急剧衰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克服了目前硅碳材料在高压实密度情况下,循环稳定性差、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可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的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其包括核心层和核心层外的包覆层,所述核心层为多孔硅碳材料,其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5-50nm(优选20-35nm)之间的无定形碳或三氧化二铝包覆层,以所述负极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算,其中硅含量为5%-50%,碳含量为50%-95%,且所述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为0.6-1.8g/cm3,优选的,所述碳含量为90-95%,所述压实密度为1.5-1.8g/cm3,更优选1.4-1.6g/cm3。另外,优选,所述负极材料粒径分布为200nm-100μm,优选为1μm-30μm,D50为7-14μm,优选12-13μm,D10为1.5-5μm,D90为10-25μm。
所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所述核心层以硅粉、石墨、添加剂为原材料制备得到,其中硅粉的平均粒径为10nm-10μm,优选为60nm-1μm;石墨为鳞片石墨和球形石墨,优选为平均粒径在100nm-20μm之间的鳞片石墨,更优选为平均粒径在1μm-10μm之间的一种或多种鳞片石墨,最优选平均粒径为1μm、5μm和10μm的鳞片石墨的组合;添加剂选自包含但不仅限于下述物质的中的一种或多种:葡萄糖、蔗糖、柠檬酸、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沥青、明胶、淀粉、壳聚糖、石墨烯、碳纳米管、科琴黑、聚苯胺、聚噻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异丙醇铝、三烷基铝、二烷基氯化铝,优选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组合、淀粉与沥青的组合、聚丙烯腈与酚醛树脂的组合。优选的,其中用于制备所述核心层的添加剂为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组合、淀粉与沥青的组合,或聚丙烯腈与酚醛树脂的组合,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异丙醇铝或酚醛树脂,更优选,所述添加剂为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组合,同时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异丙醇铝;所述添加剂为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组合,同时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酚醛树脂;所述添加剂为淀粉与沥青的组合,同时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酚醛树脂;或者,所述添加剂为聚丙烯腈与酚醛树脂的组合,同时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酚醛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多孔硅碳材料的步骤,将所述多孔硅碳材料进行包覆处理的步骤,以及煅烧包覆后的硅碳材料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硅粉与添加剂在高转速下湿法球磨,得到粒径小于200nm且均匀分散的悬浮液,优选,所述硅粉与所述添加剂的重量比为1:1-10;
2)将转速调低,向其中加入石墨后,在低转速下球磨,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优选,所述石墨与步骤1)所述硅粉的用量比为1-10:1;
3)将步骤2)所得的浆料,经喷雾干燥机成形后,将制备的硅碳材料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得到多孔的硅碳材料的核心层;
4)将步骤3)得到的多孔材料进行包覆处理,然后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在所述多孔的硅碳材料的表面形成包覆层,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的粒度分布在200nm-100μm之间,优选为1μm-30μm。
其中步骤1)中所述硅粉的平均粒径为10nm-10μm,优选为60nm-1μm,研磨后硅粉的粒径小于200nm;球磨机的转速为100-600r/min,优选为300-500r/min;添加剂选自包含但不仅限于下述物质的中的一种或多种:葡萄糖、蔗糖、柠檬酸、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沥青、明胶、淀粉、壳聚糖、石墨烯、碳纳米管、科琴黑、聚苯胺、聚噻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异丙醇铝、三烷基铝、二烷基氯化铝;湿法球磨所用的溶剂选自下述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水、乙醇、丙酮、醋酸乙酯,优选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与沥青的组合、聚丙烯腈与酚醛树脂的组合。
步骤2)中石墨为鳞片石墨和球形石墨,优选为平均粒径在100nm-20μm之间的鳞片石墨,更优选为平均粒径在1μm-10μm之间的一种或多种鳞片石墨,最优选平均粒径为1μm、5μm和10μm的鳞片石墨的组合;球磨机的转速为100-600r/min,优选为300-500r/min。
步骤3)中喷雾干燥机为闭式喷雾干燥机或开式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机进气口温度为120-300℃,出料口温度为60℃-150℃;雾化器为二流体式雾化器,进气速度为1-10L/min,喷雾干燥机所需的气体为下述中一种:空气、氮气、氩气;进料速度为10-50r/min。所述烧结温度为500-1100℃,升温速度为1-20℃/min,优选为5-10℃/min;烧结时间为1-10h,优选为3-6h。
步骤4)中包覆处理工艺选择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液相包覆、CVD包覆、ALD包覆。所述烧结温度为500-1100℃,优选为700-1000℃;升温速度为1-20℃/min,优选为2-6℃/min;烧结时间为1-20h,优选为5-10h;包覆所用的试剂选自包含但不仅限于下述物质的中的一种或多种:葡萄糖、蔗糖、柠檬酸、酚醛树脂、沥青、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聚乙烯醇、异丙醇铝、氢氧化铝、甲烷、乙炔。
步骤1)和2)球磨过程以及步骤3)和4)的烧结过程都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所述的非氧化性气氛选自下述中的一种:氮气、氩气。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提供所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是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高的压实密度,制备方法简单、实用化程度高。改善了硅基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压实密度低、库伦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在压实密度与商业化石墨类负极材料相当的条件下,可逆容量为400-800mAh/g。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所得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3所得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材料的粒度分布。
图3为实施例3所得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材料电极片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实施例3所得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材料电极片,在100mA/g电流密度下,放电100个循环的容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案例。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以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壳聚糖、酚醛树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壳聚糖、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6,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聚丙烯腈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6700F)测试上述条件下得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形貌,用激光粒度仪测试粒度分布,测试结果见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7%,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13%,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20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将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硅碳负极材料、Super-P、CMC和SBR以质量比85:5:5:5的质量比,在水溶液中打浆,得到均匀混合的浆料,后将浆料均匀地涂敷到铜箔集流体上,在50℃下真空烘箱中烘8h,将得到干燥的电极片在高的压力下进行滚压处理,得到高压实密度的电极片。以金属锂片作为正极,聚丙烯微孔膜(Celgard 2500)作为隔膜,1mol/L LiPF6(溶剂为体积比为1:1:1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混合液)作为电解液,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组装成纽扣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电流密度为100mA/g,充放电电压区间为0.005~1.0V,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2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蔗糖、沥青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蔗糖、沥青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7,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酚醛树脂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9%,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11%,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25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实施例3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10,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异丙醇铝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2%,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8%,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28nm的三氧化二铝包覆层。
实施例4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两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10,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4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酚醛树脂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2%,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8%,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23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实施例5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9,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酚醛树脂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1%,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9%,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30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实施例6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7.5,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10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酚醛树脂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8%,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12%,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35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实施例7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8,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25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酚醛树脂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9%,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11%,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32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实施例8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淀粉、沥青添加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10,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酚醛树脂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2%,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8%,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40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实施例9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聚丙烯腈、酚醛树脂添加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10,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酚醛树脂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2%,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8%,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35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实施例10
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添加剂选用酚醛树脂。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2%,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8%,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25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对比例1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10,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91%,硅碳负极材料表面没有无定形碳包覆层。
对比例2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10,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7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2h,升温速度为7℃/min。将得到的多孔硅碳材料在酚醛树脂的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处理,包覆后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9%,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91%,硅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23nm的无定形碳包覆层。
对比例3
将平均粒径为1μm的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剂在水溶液中进行湿法球磨,硅粉与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球磨机的转速为900r/min,研磨3h后,将球磨机转速调为500r/min,并向其中加入三种粒径不同,但质量相同的鳞片石墨,其中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径为1μm,5μm,10μm,硅粉与总的鳞片石墨质量比为1:10,球磨1h后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将得到的浆料经开式喷雾干燥机成形,喷雾干燥机的雾化器为二流体雾化器,所用的气体为空气,进气口温度为200℃,出气口温度为100℃,气流速度为8L/min,进料速度为30r/min。将得到的材料在900℃下,氩气气氛中烧结3h,升温速度为5℃/min,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
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测试结果列于表1,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中的碳以无定形碳和石墨化碳的形式存在,硅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8%,硅粉均匀的分散在材料的内部,碳含量占最终硅碳负极材料的92%,硅碳负极材料表面没有无定形碳包覆层。
表1、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Claims (9)

1.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其包括核心层和核心层外的包覆层,所述核心层为多孔硅碳材料,其表面包覆一层厚度为5-50nm之间的无定形碳或三氧化二铝包覆层,以所述负极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算,其中硅含量为5%-50%,碳含量为50%-95%,且所述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为0.6-1.8g/cm3,优选的,所述碳含量为90-95%,所述压实密度为1.5-1.8g/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所述核心层以硅粉、石墨、添加剂为原材料制备得到,其中硅粉的平均粒径为10nm-10μm,优选为60nm-1μm;石墨为鳞片石墨和球形石墨,优选为平均粒径在100nm-20μm之间的鳞片石墨,更优选为平均粒径在1μm-10μm之间的一种或多种鳞片石墨,最优选平均粒径为1μm、5μm和10μm的鳞片石墨的组合;添加剂选自包含但不仅限于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葡萄糖、蔗糖、柠檬酸、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沥青、明胶、淀粉、壳聚糖、石墨烯、碳纳米管、科琴黑、聚苯胺、聚噻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异丙醇铝、三烷基铝、二烷基氯化铝,优选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组合、淀粉与沥青的组合、聚丙烯腈与酚醛树脂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其中用于制备所述核心层的添加剂为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组合、淀粉与沥青的组合,或聚丙烯腈与酚醛树脂的组合,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异丙醇铝或酚醛树脂,优选,所述添加剂为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组合,同时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异丙醇铝;所述添加剂为葡萄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组合,同时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酚醛树脂;所述添加剂为淀粉与沥青的组合,同时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酚醛树脂;或者,所述添加剂为聚丙烯腈与酚醛树脂的组合,同时形成所述包覆层的原料选自酚醛树脂。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多孔硅碳材料的步骤,将所述多孔硅碳材料进行包覆处理的步骤,以及煅烧包覆后的硅碳材料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硅粉与添加剂在高转速下湿法球磨,得到粒径小于200nm且均匀分散的悬浮液,优选,所述硅粉与所述添加剂的重量比为1:1-10;
2)将转速调低,向其中加入石墨后,在低转速下球磨,得到混合均匀的浆料,优选,所述石墨与步骤1)所述硅粉的用量比为1-10:1;
3)将步骤2)所得的浆料,经喷雾干燥机成形后,将制备的硅碳材料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得到多孔的硅碳材料的核心层;
4)将步骤3)得到的多孔材料进行包覆处理,然后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在所述多孔的硅碳材料的表面形成包覆层,得到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的粒度分布在200nm-100μm之间,优选为1μm-3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球磨机的转速为600-1200r/min,优选为800-1000r/min;湿法球磨所用的溶剂选自下述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水、乙醇、丙酮、醋酸乙酯;
步骤2)中球磨机的转速为100-600r/min,优选为300-500r/min;
步骤1)和2)球磨过程以及步骤3)和4)的烧结过程都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所述的非氧化性气氛选自下述中的一种:氮气、氩气;
步骤3)中的喷雾干燥机为闭式喷雾干燥机或开式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机进气口温度为120-300℃,出料口温度为60℃-150℃;雾化器为二流体式雾化器,进气速度为1-10L/min,喷雾干燥机所需的气体为下述中一种:空气、氮气、氩气;进料速度为10-50r/min,所述烧结温度为500-1100℃,升温速度为1-20℃/min,优选为5-10℃/min;烧结时间为1-10h,优选为3-6h;
步骤4)中包覆处理工艺选择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液相包覆、CVD包覆、ALD包覆,所述烧结温度为500-1100℃,优选为700-1000℃;升温速度为1-20℃/min,优选为2-6℃/min;烧结时间为1-20h,优选为5-10h。
7.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覆所用的试剂选自下述物质的中的一种或多种:葡萄糖、蔗糖、柠檬酸、酚醛树脂、沥青、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聚乙烯醇、异丙醇铝、氢氧化铝、甲烷、乙炔。
8.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
9.权利要求8所述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CN201610341559.XA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932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1559.XA CN105932245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1559.XA CN105932245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2245A true CN105932245A (zh) 2016-09-07
CN105932245B CN105932245B (zh) 2019-07-16

Family

ID=5684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1559.XA Active CN105932245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2245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982A (zh) * 2017-08-02 2018-01-19 三峡大学 一种石墨散热器及其整体成型方法
CN108269979A (zh) * 2017-12-28 2018-07-1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亚硅/硅/偏硅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195A (zh) * 2018-04-27 2018-11-06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孔隙结构可调的硅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7620A (zh) * 2018-07-12 2018-12-18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多孔碳的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61890A (zh) * 2017-09-06 2019-03-12 丰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1146430A (zh) * 2020-02-10 2020-05-12 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核壳结构硅碳负极材料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4373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安普瑞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13791A (zh) * 2020-06-24 2020-09-01 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极片和高能量密度快充型锂离子电池
CN112652740A (zh) * 2019-10-10 2021-04-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44909A (zh) * 2021-03-31 2022-03-0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极片、包含该负极极片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4142007A (zh) * 2021-11-23 2022-03-04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系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0977A (zh) * 2022-02-21 2022-03-22 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843461A (zh) * 2022-04-18 2022-08-02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膨胀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83551A (zh) * 2022-07-11 2022-08-09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包覆纳米硅及其连续化制备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240A (zh) * 2011-06-15 2011-11-16 中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6324A (zh) * 2013-06-28 2013-10-0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6660A (zh) * 2013-11-06 2014-02-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氧化铝包覆型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33295A (zh) * 2012-08-23 2014-03-12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68107A (zh) * 2015-03-11 2015-08-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球形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2407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240A (zh) * 2011-06-15 2011-11-16 中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3295A (zh) * 2012-08-23 2014-03-12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46324A (zh) * 2013-06-28 2013-10-0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6660A (zh) * 2013-11-06 2014-02-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氧化铝包覆型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2407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68107A (zh) * 2015-03-11 2015-08-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球形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982A (zh) * 2017-08-02 2018-01-19 三峡大学 一种石墨散热器及其整体成型方法
CN109461890A (zh) * 2017-09-06 2019-03-12 丰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9461890B (zh) * 2017-09-06 2020-04-28 丰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8269979A (zh) * 2017-12-28 2018-07-1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亚硅/硅/偏硅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195A (zh) * 2018-04-27 2018-11-06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孔隙结构可调的硅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195B (zh) * 2018-04-27 2021-01-26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孔隙结构可调的硅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7620A (zh) * 2018-07-12 2018-12-18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多孔碳的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84373B (zh) * 2018-12-29 2021-06-01 安普瑞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4373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安普瑞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2740A (zh) * 2019-10-10 2021-04-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46430A (zh) * 2020-02-10 2020-05-12 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核壳结构硅碳负极材料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13791A (zh) * 2020-06-24 2020-09-01 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极片和高能量密度快充型锂离子电池
CN111613791B (zh) * 2020-06-24 2021-08-03 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极片和高能量密度快充型锂离子电池
CN114144909A (zh) * 2021-03-31 2022-03-0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极片、包含该负极极片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4142007A (zh) * 2021-11-23 2022-03-04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系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0977A (zh) * 2022-02-21 2022-03-22 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843461A (zh) * 2022-04-18 2022-08-02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膨胀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83551A (zh) * 2022-07-11 2022-08-09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包覆纳米硅及其连续化制备方法和系统
CN114883551B (zh) * 2022-07-11 2022-09-27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包覆纳米硅及其连续化制备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2245B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2245B (zh) 一种高压实密度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85560B (zh) 一种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6007B (zh) 一种高压实密度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25222B (zh) 一种包覆的硅/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2319176B1 (ko) 리튬 이온 전지용 애노드 슬러리
CN105742599B (zh)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负极材料及电池
CN108878855A (zh) 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锂离子电池及电动车辆
CN107994225A (zh) 一种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8963208A (zh)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6058228A (zh) 一种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9686952A (zh)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包覆制备方法
CN106207177B (zh) 含人造sei层高体积比容量及循环性能的硅碳负极材料
CN107394137A (zh) 一种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70415B (zh) 一种氧化硅/碳/金属元素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448080A (zh)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39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复合负极材料
CN10788757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1816855B (zh) 含镁一氧化硅/硅@树脂碳/cvd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1238600A1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6520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32141A (zh) 一种高压实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2080A (zh) 一种硅基薄膜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283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54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215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含镍层状正极材料/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15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caochang No. 5 floor No. 85459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one gold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00190 Haidian District, Zhongguancun, North Street, No. 1, No. 2,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4

Address after: 336000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ark, Yuanzhou District, Jiangxi, Yichun

Patentee after: Jiangxi Yi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xicaochang No. 5 floor No. 8545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one gold Amperex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