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8111A - 移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8111A
CN105858111A CN201510856083.9A CN201510856083A CN105858111A CN 105858111 A CN105858111 A CN 105858111A CN 201510856083 A CN201510856083 A CN 201510856083A CN 105858111 A CN105858111 A CN 105858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delivery section
shifting apparatus
main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60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58111B (zh
Inventor
伊东夫
伊东一夫
中村龙彦
前川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o Denki K K
Itoh Den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to Denki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o Denki K K filed Critical Ito Denki K K
Publication of CN105858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8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58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8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8Roller-ways of curved form; with branch-offs
    • B65G13/10Switch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46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53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between conveyors which cross one another
    • B65G47/54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between conveyors which cross one another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a roller-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14Articles of special size, shape or weig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Relays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输送物品的两个输送部,由其中任一个上升而输送物品的移载装置,在物品由一个输送部输送时,即使物品与位于下方的另一个输送部接触,该另一个输送部也不会出现故障。使用具有多个长辊(14)的长辊输送部(2)和具有由多个短辊构成的多个短辊排(70a~70d)的短辊输送装置(3)。长辊(14)的旋转轴与各短辊(20a~20g)的旋转轴交叉。在各长辊(14)之间配置各短辊排(70a~70d)。长辊(14)和短辊排(70a~70d)的任一者配置在输送路径上。

Description

移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输送线的一部分的移载装置,尤其涉及能够将输送物的输送方向转换至与送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组装线或物品的配送站,大多利用输送线来进行输送物的输送。例如在配送站中,沿纵横方向设置有大量的输送线,在输送线交错的位置配置有移载装置。即,移载装置具有这样的功能,将物品从原来的输送线(主输送线)上搬出,使其转移到其它的输送线(副输送线)上,从而将物品输送至期望的地点。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移载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物品的两个输送部,和用于改变输送部的高度位置的升降组件。两个输送部各自具有用于载置输送物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两个输送部的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彼此不同。移载装置构成为可利用上述的升降组件改变两个输送路径的相对高度。
即,这种移载装置中,利用升降组件使不用于输送的一方的输送部的输送路径的顶面避让至输送线的输送面的下方,并使用于输送的一方的输送部的顶面提升至输送线的输送面侧而使其露出。接着,使提升至输送面侧的一方的输送部工作(运行),从而不用于输送的输送部不会对输送造成妨碍,能够实现顺畅的输送。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移载输送物的移载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移载装置中,能够由主输送部在沿着主输送线的方向上输送物品,由副输送部在沿着与主输送线交叉的副输送线的方向上输送物品。专利文献1公开的移载装置中,作为主输送部公开了辊式输送机,作为副输送部公开了带式输送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09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移载装置中,当要在沿着主输送线的方向上输送物品时,使由辊式输送机构成的主输送部上升至由带式输送机构成的副输送部的上方,利用主输送部输送物品。本申请发明人实际运行了该移载装置,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即,应当位于主输送部下方的副输送部的输送带发生缠绕。该现象可认为是由于以下原因而产生的。
即,带式输送机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而不是利用凸轮机构等强制使其下降。因此,若带式输送机的一部分卡挂在某部位,则带式输送机不能充分下降至原本应当下降的高度。由于物品由辊式输送机输送,所以物品的输送方向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移动方向交叉,当物品接触到输送带时,输送带容易发生缠绕。
并且,物品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也可以考虑到物品的一部分与下降并避让开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接触,导致输送带发生缠绕的情况。
当输送带发生缠绕时,对输送带的移动造成阻碍,不再能够利用带式输送机使物品沿副输送线移动。
为此,本发明着眼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其技术问题在于开发一种移载装置,该移载装置具有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输送物品的两个输送部,有选择地使该两个输送部中的任一个上升来输送物品,在物品由一个输送部输送时,即使物品与另一个输送部接触,该另一个输送部也不会出现故障。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之一技术方案的移载装置包括框架、主输送部、副输送部和使所述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主输送部包括位于一定的平面区域、在一定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主输送路径,所述副输送部包括与主输送路径配置于相同的平面区域、在与主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副输送路径,利用所述升降组件使一个输送路径上升至另一个输送路径的上方,而在期望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所述移载装置中,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中的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具有规定长度的长旋转部件的宽辐输送部,另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小旋转部件排的窄辐输送部,所述小旋转部件排包括多个短旋转部件,各短旋转部件沿着所述长旋转部件的长边方向配置,各短旋转部件的旋转轴沿着与长旋转部件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所述窄辐输送部包括多个环状部件和使环状部件移动的动力源,所述各环状部件沿短旋转部件的排配置,与短旋转部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而对各短旋转部件传递动力,各短旋转部件与环状部件的移动对应地旋转。
此处,“长旋转部件”、“短旋转部件”的“长”“短”不过用于两者的相对比较,并不限定各自的纵横比。例如,“短旋转部件”的纵横比也可以是纵向长的形状。
其中优选的是,长旋转部件是辊,宽辐输送部是辊输送部,短旋转部件是滚子,窄辐输送部是滚子输送部。
本发明之另一技术方案的移载装置包括框架、主输送部、副输送部和使所述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主输送部包括位于一定的平面区域、在一定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主输送路径,所述副输送部包括与主输送路径配置于相同的平面区域、在与主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副输送路径,利用所述升降组件使一个输送路径上升至另一个输送路径的上方,而在期望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所述移载装置中,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中的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长辊的辊输送部,另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滚子排的滚子输送部,所述各滚子排包括多个滚子,各滚子沿着所述长辊的长边方向配置,各滚子的旋转轴沿着与长辊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所述滚子输送部包括多个环状部件和使环状部件移动的动力源,所述各环状部件沿各滚子排配置,与各滚子接触而对各滚子传递动力,各滚子与环状部件的移动对应地旋转。
优选各滚子的上部相比环状部件伸出到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中的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长辊的长辊输送部,另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滚子排的滚子输送部。
滚子输送部具有使多个环状部件移动的动力源,各环状部件沿着各滚子排配置,与各滚子排接触而对各滚子传递动力,所以能够使环状部件移动而对各滚子进行旋转驱动。当输送物载置在滚子上时,输送物由旋转的滚子输送。
另外,在输送物由长辊输送部输送时,即使在输送物与避让到下方的滚子输送部接触,或滚子输送部的一部分卡挂在某部位而导致滚子输送部没有充分下降至原本应当下降的高度的情况下,滚子输送部的姿态和状态也不会变化。
即,各滚子由旋转轴固定,所以即使不仅在输送方向上而且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受到外力,也能够承受这样的外力。
因而,在滚子输送部中,各滚子的上部相比环状部件伸出到上方,所以即使输送物与滚子的上部接触,也不会与环状部件接触。因此,环状部件的姿态和状态不会变化。
滚子包括圆筒状的短辊状的滚子和球状的滚子。
除上述特征之外,优选的是,滚子输送部包括多个滑轮,环状部件是传动带,环状部件与滑轮和滚子紧贴配置,环状部件的架设路径蜿蜒而具有多个弯曲部,任意滚子或所有的滚子位于形成了弯曲部的部位。
除上述特征之外,优选的是,滚子输送部包括多个滑轮,环状部件是传动带而与滑轮紧贴配置,滚子配置在两个滑轮之间,且位于穿过所述两个滑轮的公切线的位置。
除上述特征之外,优选的是,滚子输送部包括壁状部件,所述多个滚子以可旋转的方式轴支承在壁状部件上。
除上述特征之外,优选的是,滚子输送部包括壁状部件和多个滑轮,所述多个滚子和所述多个滑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轴支承在壁状部件上,环状部件架设在所述滑轮上。
除上述特征之外,优选的是,滚子输送部包括多个壁状部件,在该壁状部件安装有多个滑轮、多个滚子和环状部件而构成具有一个滚子排的一个窄辐输送部,所述壁状部件由支承部件支承,隔开一定间隔平行地立起设置,各壁状部件配置在辊输送部的各辊之间。
除上述特征之外,优选的是,滚子输送部的动力源是长的驱动辊,多个环状部件与一个驱动辊紧贴配置。
另外优选的是,在滚子的外周设置有摩擦部件。
本技术方案中,在滚子的外周设置有摩擦部件,所以滚子与环状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容易从环状部件侧向滚子侧传递动力。
另外优选的是,环状部件与滚子的圆周面的规定角度范围部分紧贴配置。
例如优选以5度以上的角度紧贴配置。
本技术方案中,环状部件与滚子的圆周面的规定角度范围部分紧贴配置,所以确保了环状部件与滚子的接触面积,环状部件与滚子紧贴。因此,容易在环状部件与滚子之间传递动力。此处,规定角度范围部分指的是滚子的绕旋转中心360度的圆周面的一部分。即,滚子与环状部件发生面接触。
另外优选的是,各滚子排的滚子与相邻的滚子排的滚子在长辊的长边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
本技术方案中,各滚子排的滚子与相邻的滚子排的滚子在长辊的长边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所以滚子成为交错状的排列,输送物的支承更加稳定。
另外优选的是,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机和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小齿轮、齿条、通过齿条进行直线移动的凸轮部和设置于所述主输送部或副输送部的凸轮随动件。
另外优选的是,包括以使所述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直线状升降移动的方式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是弯曲的板体,所述限制机构以弯曲方向与所述主输送部或副输送部升降移动的方向一致的姿态安装在框架与主输送部或副输送部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移载装置,即使输送物与避让至下方的不用于输送的输送装置接触,该输送装置的姿态和状态也不会变化。因而,该避让至下方的输送装置能够在上升时恰当地对输送物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的输送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图3的分解立体图中省略了主输送部的传动带等和副输送部的辊等,仅示出各输送部的框架或骨架部分的移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2的移载装置的升降组件和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内置辊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都位于上升位置的情况下各输送部与水平移动部件的关系的说明图,(a)表示主输送部的状态,(b)表示副输送部的状态,(c)表示属于各输送部的凸轮随动件与水平移动部件的关系。
图7是表示主输送部位于上升位置而副输送部位于下降位置的情况下各输送部与水平移动部件的关系的说明图,(a)表示主输送部的状态,(b)表示副输送部的状态,(c)表示属于各输送部的凸轮随动件与水平移动部件的关系。
图8是表示主输送部位于下降位置而副输送部位于上升位置的情况下各输送部与水平移动部件的关系的说明图,(a)表示主输送部的状态,(b)表示副输送部的状态,(c)表示属于各输送部的凸轮随动件与水平移动部件的关系。
图9是提取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与主框架以及4个限制机构的关系的模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a)为其俯视图,(b)为副输送部上升而主输送部下降的状态的截面图,(c)为主输送部上升而副输送部下降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是主输送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主输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从下方观察图10的主输送部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作为主输送部的构成部件的短辊排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作为主输送部的构成部件的图13之外的另一短辊排的立体图。
图15(a)是图2的移载装置的俯视图,(b)是(a)的A-A截面图,(c)是(a)的B-B截面图。
图16是在主框架上配置了主输送部和升降组件的状态下的立体图,省略表示了主输送部的一部分。
图17是说明主输送部的滑轮与滚子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移载装置
2 副输送部
3 主输送部
4 升降机构(升降组件)
12 主框架
14 长辊
25 物品(输送物)
70a~70d 短辊排
80 传动带驱动辊(动力源)
82 传动带(环状部件)
100 主输送路径
101 副输送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1的部件数量众多,且不仅各部件的形状复杂,结构也很复杂。因此,为了使发明易于理解,首先说明移载装置1的概要和特征性结构,之后再说明各部分的具体结构。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1包括副输送部2、主输送部3、升降机构4和电动机内置辊5。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1中,以使副输送部2和主输送部3笔直地直线状升降移动的方式,设置有限制机构72、73(图9)。
移载装置1的副输送部2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输送辊14的辊输送部。并且,副输送部2的各输送部件(输送辊14)具有与副输送部2的整体宽度相当的长度,可称作宽辐输送部。
如图3所示,移载装置1的副输送部2包括多个输送辊14(长辊)和以使输送辊14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输送辊14的长辊侧框架19。在长辊侧框架19下部的4个部位,如图4所示分别设置有凸轮随动件27。凸轮随动件27是滚子。副输送部2是在长辊侧框架19上一体构成多个输送辊14(图3)和4个凸轮随动件27而形成的单元。
多个输送辊14(长辊)中的至少一个为驱动辊,其它为从动辊,驱动辊与从动辊通过传动带(皮带)实现动力传递。副输送部2中,由多个输送辊14形成输送路径,通过使输送辊14旋转来输送载置在输送路径上的作为输送物的物品25(图1)。
长辊侧框架19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机构73a~73d的限制,仅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
主输送部3的结构的概要如下。
如图10所示,主输送部3中以构成小旋转部件排的短辊20a~20g、30a~30h(滚子)作为输送部件,是滚子排成排状而构成的窄辐输送部200的集合体。
如图10所示,主输送部3包括固定部件15a、16a、15b、16b、支承部件37、38、短辊20a~20g(滚子)、短辊30a~30h(滚子)、传动带驱动辊80(动力源)等。短辊20a~20g、30a~30h为短旋转部件,虽然为圆筒状,但也能够采用球状的滚子取而代之。
在固定部件15a、15b上,如图13所示固定有滑轮17a~17g、短辊20a~20g。在固定部件16a、16b上,如图14所示固定有滑轮77a~77h、短辊30a~30h。另外,固定部件15a、16a、15b、16b被固定在支承部件37、38上。
即,固定部件15a、16a、15b、16b与支承部件37、38构成为一体而形成一个单元,固定部件15a、16a、15b、16b相对于支承部件37、38立起。
支承部件37、38与固定部件15a、16a、15b、16b形成为一体,构成短辊侧骨架部18(图4)。
在支承部件37的两端设置有凸缘部39a、39b。凸缘部39a、39b支承传动带驱动辊80的轴80a。轴80a以相对于凸缘部39a、39b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凸缘部39a、39b上。
凸缘部39a、39b上分别安装有凸轮随动件36。
在固定部件15a、15b的各滑轮17a~17g和传动带驱动辊80上,分别架设有传动带82(环状部件)。短辊20a~20g按压传动带82的输送路径侧(上侧)的上表面。在传动带82上作用有张力,传动带82始终与各短辊20a~20g的圆周面的一部分紧贴。
即,各短辊20a~20g的圆周面上的相当于以各短辊20a~20g的旋转轴为中心的规定角度范围的部分,与传动带82面接触并始终紧贴。
在固定部件16a、16b的各滑轮77a~77h和传动带驱动辊80上,也分别架设有传动带82(环状部件)。短辊30a~30h按压传动带82的输送路径侧(上侧)的上表面。在传动带82上作用有张力,传动带82始终与各短辊30a~30h的圆周面的规定角度范围部分紧贴。
接着说明升降组件。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升降组件由升降机构4和电动机内置辊5构成,其中升降机构4由多个部件组合形成。
具体而言,升降机构4包括小齿轮26a、26b、水平移动部件11上述的属于副输送部2的凸轮随动件27以及属于主输送部3的凸轮随动件36等。
在电动机内置辊5的辊主体的两端设置有小齿轮26a、26b。因而,当电动机内置辊5的辊主体旋转时,小齿轮26a、26b发生旋转。
本实施方式中,在长辊侧框架19与短辊侧骨架部18之间平行地配置有两个水平移动部件11。在水平移动部件11上,以朝向上方的方式设置有齿条部9。水平移动部件11仅在长边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
上述的小齿轮26a、26b与朝向上方形成的齿条部9啮合。
如图4、图5、图6所示,水平移动部件11是直动凸轮,具有长条的上表面11a。上表面11a具有凹凸,从水平移动部件11的长边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起,依次形成有第一低位置部8a、第一高位置部7a、第二低位置部8b、第二高位置部7b、第三低位置部8c。即,在水平移动部件11的上表面11a上,设置有作为凸轮凹部的第一低位置部8a、第二低位置部8b和第三低位置部8c。在该上表面11a的中央部分的第二低位置部8b的中途部位,设置有上述的齿条部9。
齿条部9与上述的小齿轮26a、26b啮合。这样,通过从正向旋转或逆向旋转的小齿轮26a、26b传递动力,水平移动部件11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即,通过使上述的电动机内置辊5旋转,动力被传递到水平移动部件11,水平移动部件11发生往复移动。
上述的设置于长辊侧框架19上的凸轮随动件27和设置于短辊侧骨架部18上的凸轮随动件36,嵌合在凸轮凹部(第一低位置部8a、第二低位置部8b和第三低位置部8c)上。
即,当电动机内置辊5旋转而小齿轮26a、26b旋转,水平移动部件11的上表面11a一边使凸轮随动件27旋转一边向右侧水平移动时,如图7所示,凸轮随动件27落入作为凸轮凹部的第一低位置部8a、第二低位置部8b。其结果是,与凸轮随动件27一体的长辊侧框架19下降,副输送部2向下方降低。另一方面,凸轮随动件36位于水平移动部件11的第一高位置部7a和第二高位置部7b上,所以主输送部3停留在上升位置。
同样地,当电动机内置辊5旋转而小齿轮26a、26b旋转,水平移动部件11向左侧水平移动时,如图8所示,短辊侧骨架部18的4个凸轮随动件36落入作为凸轮凹部的第二低位置部8b和第三低位置部8c。其结果是,短辊侧骨架部18下降,主输送部3下降。另一方面,凸轮随动件27位于水平移动部件11的第一高位置部7a和第二高位置部7b上,所以副输送部2停留在上升位置。
如上文所述,当电动机内置辊5旋转时,小齿轮26旋转,水平移动部件11发生移动,所以通过使电动机内置辊5旋转,主输送部3和副输送部2交替地升降。
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1中,主输送部3和副输送部2均构成为单元,并配置在主框架12内,呈现如图1、图2所示的外观。
并且,主输送部3与主框架12之间,如图9(a)所示,仅利用4个限制机构72a~72d结合。
另外,在副输送部2与主框架12之间,也同样地如图9(a)所示,仅利用4个限制机构73a~73d结合。
限制机构72、73由薄板状的弹簧钢冲裁而制成。即,限制机构72、73为薄板,具有弹性而在一定的方向弯曲。即,限制机构72、73在与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受到弯曲力时,容易发生弯曲。但是,对于扭曲方向的力能发挥很强的抵抗力,不容易扭曲。
因此,主输送部3和副输送部2各自通过4个限制机构72a~72d、73a~73d的作用而以相对于主框架12在垂直方向上笔直地移动的方式被限制。
另外,如上所述,在主输送部3和副输送部2均具有4个凸轮随动件27、36,4个凸轮随动件27、36通过作为直动凸轮的水平移动部件11而同时升降。因此,主输送部3的4个凸轮随动件36通过水平移动部件11而同时升降,所以主输送部3保持着水平姿态进行升降。
关于副输送部2也是同样地,副输送部2的4个凸轮随动件27通过水平移动部件11而同时升降,所以副输送部2保持着水平姿态进行升降。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1的具体结构详细说明其细节部分。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1被配置在输送线21中的输送路径发生交叉的部位。即,在直线状地配置的上游侧的主输送线22与下游侧的主输送线23之间配置移载装置1构成主输送路径100,与主输送线22、23正交的副输送线24与移载装置1连接。
因此,输送线21能够沿主输送路径100(主输送线22、23)输送物品25,或在移载装置1上改变输送方向,将物品25沿副输送路径101(副输送线24)输送。
如图3所示,移载装置1包括用于收纳配置所有结构部件的主框架12、向主输送线23(图1)侧输送物品25(图1)的主输送部3和向副输送路径101输送物品25的副输送部2。另外,如图3所示,移载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4。
主框架12包括底壁部31、长边侧侧壁部32a、32b、短边侧侧壁部33a、33b。
底壁部31呈长方形的薄板状。在底壁部31的长边侧的端边上设置有长边侧侧壁部32a、32b。在底壁部31的短边侧的端边上设置有短边侧侧壁部33a、33b。长边侧侧壁部32a、32b和短边侧侧壁部33a、33b彼此连接而构成将四方包围的框。并且,长边侧侧壁部32a、32b和短边侧侧壁部33a、33b以相对于底壁部31正交的方式固定于该底壁部31。
在底壁部31上,沿着长边侧侧壁部32a、32b,从长边侧侧壁部32a、32b的端部侧至中央部侧设置有4个引导部件68。引导部件68包括底板68a和将底板68a按压到底壁部31上的按压部件68b。另外,在引导部件68上设置有沿着底板68a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导轨(未图示)。导引滚子6在引导部件68的底板68a上移动,从而水平移动部件11能够沿着未图示的导轨往复移动。
如图3所示,在主框架12的短边侧侧壁部33a、33b的外侧设置有限制机构固定部件28a、28b。在限制机构固定部件28a上设置有通过螺纹固定等方式固定限制机构73a、73b的一端侧的固定部66a、66b(孔)。同样地,在限制机构固定部件28b上设置有通过螺纹固定等方式固定限制机构73c、73d的一端侧的固定部67a、67b(孔)。限制机构73a~73d的另一端侧与副输送部2的长辊侧框架19结合。
此外,在底壁部31上设置有4个筒状固定部35a~35d(图4)。在各筒状固定部的内部形成有阴螺纹。如图9所示,限制机构72a~72d的一端侧被固定在筒状固定部35a~35d上。而限制机构72a~72d的另一端侧与主输送部3的支承部件37、38结合。
即,各筒状固定部35a~35d(主框架12)经限制机构72a~72d与后述的支承部件37、38(主输送部3)连结。
另外,在底壁部3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和电动机内置辊5。
如图3、图5所示,升降机构4包括水平移动部件11等。
电动机内置辊5包括辊主体5a、轴34a、34b。在辊主体5a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电动机和减速器。在辊主体5a的两端设置有小齿轮26a、26b。小齿轮26a、26b能够与辊主体5a一体旋转。
如图3所示,电动机内置辊5以沿着主框架12的短边方向的姿态配置在底壁部31的中央部分。
轴34a、34b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设置于主框架12的轴承部29a、29b(图3)上。
小齿轮26a、26b与后述的水平移动部件11的齿条部9的齿条齿9a啮合。
如图3、图5、图6所示,水平移动部件11为长条状且大致呈立方体状的部件。水平移动部件11的横截面为大致长方形,水平移动部件11以横截面的长方形的长边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姿态配置在主框架12内。在水平移动部件11的上表面11a的中央部分设置有齿条部9。在齿条部9上通过切齿加工等适宜的方法形成齿条齿9a。即,齿条部9的齿条齿9a形成为朝向上方。
在水平移动部件11的侧面,两个轴10以贯通的方式设置在水平移动部件11的长边方向的两个部位上。并且,在齿条部9的两侧各配置一个轴10。在各轴10上安装有一对导引滚子6。
另外,如图6、图7、图8所示,水平移动部件11的上表面11a具有高度不同的多个部分。即,在水平移动部件11的上表面11a,从一端起依次形成有第一低位置部8a、第一高位置部7a、第二低位置部8b、第二高位置部7b、第三低位置部8c。第一低位置部8a和第三低位置部8c形成在水平移动部件11的两端。在该上表面11a的中央部分的第二低位置部8b的中途部位设置有上述的齿条部9。
导引滚子6如图3所示配置在引导部件68的底板68a上。即,一对导引滚子6能够沿未图示的导轨在底板68a上往复移动。
另外,齿条部9的齿条齿9a与固定在电动机内置辊5的辊主体5a上的小齿轮26a、26b啮合。因此,当驱动电动机内置辊5时,水平移动部件11沿主框架12的长边方向移动。
图6(c)表示小齿轮26a(26b)与水平移动部件11的齿条部9的中央部分啮合的状态。当小齿轮26a在图6(c)的视图中观察时逆时针旋转时,水平移动部件11如图7(c)所示向右侧移动。当小齿轮26a顺时针旋转时,水平移动部件11如图8(c)所示向左侧移动。
如图10所示,主输送部3包括固定部件15a、16a、15b、16b、支承部件37、38、滑轮17a~17g、短辊20a~20g、短辊30a~30h、传动带驱动辊80、传动带82等。
如图12所示,固定部件15a、15b是具有将平板局部折弯成L字形的形状的部件。固定部件15a、15b包括铅垂部(壁状部件)49a和水平部49b、49c。水平部49b、49c设置在铅垂部49a的下侧。水平部49b、49c与铅垂部49a的下部相连,相对于铅垂部49a在相同方向弯曲。
铅垂部49a安装在支承部件37、38上呈壁状立起设置。
滑轮17a~17g和7个短辊20a~20g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在铅垂部49a上。
即,如图10所示,在铅垂部49a上设置有支承孔,滑轮17a~17g和7个短辊20a~20g以可旋转的方式由支承孔支承。
滑轮17a~17g在铅垂部49a的长边方向上分散地配置。
如图10所示,滑轮17a、17b、17c、17d的安装高度为较靠上方的同一高度,滑轮17e、17f、17g的安装高度为较靠下方的同一高度。即,滑轮17a、17b、17c、17d配置于比滑轮17e、17f、17g高的位置。
7个短辊20a~20g在铅垂部49a的长边方向上分散配置。
短辊20a、20b被配置在铅垂部49a的长边方向上的滑轮17a与滑轮17b之间的部位。短辊20c、20d被配置在滑轮17b与滑轮17c之间的部位。短辊20e、20f被配置在滑轮17c与滑轮17d之间的部位。短辊20g被配置在滑轮17d与滑轮17e之间的部位。
各短辊20a~20g的高度一致,各短辊20a~20g的上部突出到铅垂部49a的上方。该各短辊20a~20g的上部(顶部)构成输送面。
在固定部件15a、15b的铅垂部49a的下部的水平部49b与水平部49c之间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凹部59a、59c(图12)。
固定部件16a、16b也包括与固定部件15a、15b的铅垂部49a、水平部49b、49c同样的铅垂部50a、水平部50b、50c。
滑轮77a~77h和7个短辊30a~30h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在铅垂部50a上。
即,如图14所示,在铅垂部50a上设置有支承孔,滑轮77a~77h和8个短辊30a~30h以可旋转的方式由支承孔支承。滑轮77a~77h和8个短辊30a~30h在铅垂部50a的长边方向上分散配置。
固定部件16a、16b的长边方向上的短辊30a~30h的安装位置如图15(a)所示,在固定部件15a、15b的端部与固定部件16a、16b的端部对齐时,处于与固定部件15a、15b侧的短辊20a~20g呈交错状的位置。即,固定部件16a的短辊30a被配置在固定部件15a的长边方向上的短辊20a、20b之间。接着,各短辊20b~20g和各短辊30b~30h在固定部件15a、16a的长边方向上依次交替地配置。
当主输送部3和副输送部2配置在主框架12时,固定部件15a、16a、15b、16b的长边方向与后述的副输送部2的输送辊14(长辊)的长边方向一致。即,各短辊20a~20g和30a~30h沿着输送辊14的长边方向配置。
在固定部件16a、16b上,按照各短辊30a~30h以上述方式配置的方式,配置有滑轮77a~77h。
固定部件15a、16a、15b、16b依次按照各铅垂部平行的方式隔开间隔地配置。
固定部件15a、16a、15b、16b的水平部49b、49c、50b、50c通过螺纹固定等固定在后述的支承部件37、38上。
如图11、图12所示,支承部件37、38是呈大致立方体形状的部件。支承部件37具有这样的结构,即,长方形的平板的长边侧的两个边向相同方向以直角折弯,并将其中一个边再以直角折弯使其朝向另一个边的方向。即,支承部件37呈大致箱形,具有上表面部42a(图11、图16)和下表面部42b(图12)。
固定部件15a、16a、15b、16b的水平部49c、50c通过螺纹固定或熔接等固定方法固定在上表面部42a上。一端固定于主框架12上的限制机构72c、72d的另一端固定在下表面部42b上。
在支承部件37的短边侧的两端,通过熔接等固定有平板状的凸缘部39a、39b。
在凸缘部39a、39b上设置有供传动带驱动辊80的轴80a、80b贯通的贯通孔40a、40b。轴80a、80b的横截面不是圆形,例如呈六边形等。贯通孔40a、40b呈与轴80a、80b的外形相似的形状,具有刚好能够将轴80a、80b插入的大小和孔形状。
另外,在凸缘部39a、39b上设置有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凸轮随动件36支承孔(未图示)。即,在凸缘部39a、39b上分别安装有凸轮随动件36。安装在凸缘部39a上的凸轮随动件36与安装在凸缘部39b上的凸轮随动件36配置在相同高度位置。
支承部件38具有与支承部件37同样的由长方形的板部件折弯而成的结构。支承部件38具有上表面部60a(图11图)和下表面部60b(图12)。支承部件38可以为与支承部件37同样的结构,但是图1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下表面部60b呈伸出到外侧的结构。
在支承部件38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凸缘部41a、41b。在凸缘部41a、41b上设置有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凸轮随动件36的孔(未图示)。即,在凸缘部41a、41b上分别安装有凸轮随动件36。安装在凸缘部41a、41b上的凸轮随动件36配置在相同高度位置。
固定部件15a、16a、15b、16b的水平部49b、50b通过螺纹固定或熔接等固定方法固定在支承部件38的上表面部60a上。并且,一端固定于主框架12上的限制机构72a、72b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承部件38的下表面部60b上。
支承部件37、38以长边方向与固定部件15a、16a、15b、16b正交的状态,在固定部件15a、16a、15b、16b的长边方向上隔开距离地配置。
固定部件15a、16a、15b、16b的各水平部49b、49c、50b、50c通过螺纹固定等固定方法固定在支承部件37、38上。即,固定部件15a、16a、15b、16b与支承部件37、38构成为一体而形成一个单元,固定部件15a、16a、15b、16b相对于支承部件37、38立起。
安装在支承部件37侧的凸缘部39a、39b上的凸轮随动件36与安装在支承部件38侧的凸缘部41a、41b上的凸轮随动件36的高度位置相同。
传动带驱动辊80是具有辊主体81和轴80a、80b的电动机内置辊。轴80a、80b的横截面不是圆形,例如呈六边形等。此外,设置在凸缘部39a、39b上的贯通孔40a、40b呈与轴80a、80b的外形相似的形状,具有刚好能够将轴80a、80b插入的大小和孔形状。因而,即使驱动了传动带驱动辊80,贯通于贯通孔40a、40b中的轴80a、80b也不会相对凸缘部39a、39b旋转。当驱动了传动带驱动辊80时,辊主体81以轴80a、80b为中心旋转。
传动带驱动辊80与固定部件15a、16a、15b、16b正交,被配置在固定部件15a、15b、16a、16b的下方。传动带驱动辊80的辊主体81进入设置于固定部件15a、16a、15b、16b上的圆弧状凹部47a~47d中。因此,包括各固定部件15a、16a、15b、16b和传动带驱动辊80在内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多少有些变小。
此外,传动带驱动辊80配置在比滑轮17e、17f、17g低的位置。
在固定部件15a、15b的各滑轮17a~17g和传动带驱动辊80上,分别架设有传动带82(环状部件)。滑轮17a~17d和传动带驱动辊80配置在传动带82的环状的内侧,滑轮17f、17g配置在传动带82的外侧的下部。本实施方式中,由一根传动带驱动辊80驱动设置于各固定部件15a、15b上的传动带82。
如图10所示,短辊20a~20g按压传动带82的输送路径侧(上侧)的上表面。各滑轮17a~17g中的每一个作为张紧部件发挥作用,在传动带82上作用规定的张力。传动带82与各短辊20a~20g的圆周面上的规定角度范围部分紧贴配置,始终紧贴。即,传动带82(环状部件)沿着各滑轮17a~17g和各短辊20a~20g配置。此外,如图13等所示,各短辊20a~20g比传动带82突出至上方。
同样地,在固定部件16a、16b的各滑轮77a~77h和传动带驱动辊80上,也分别架设有传动带82(环状部件)。并且,如图10所示,短辊30a~30h按压传动带82的输送路径侧(上侧)的上表面。各滑轮77a~77h的每一个作为张紧部件发挥作用,在传动带82上作用规定的张力,传动带82始终与各短辊30a~30h的圆周面上的规定角度范围部分紧贴。即,传动带82沿着各滑轮77a~77h和各短辊30a~30h配置。此外,如图14等所示,各短辊30a~30h比传动带82突出至上方。
传动带82(环状部件)如图15(b)(c)所示与所有的滑轮17a~17g、77a~77h以及所有的短辊20a~20g、30a~30h紧贴配置。传动带82(环状部件)的架设路径如图15(b)(c)所示较为蜿蜒。即,传动带82在与滑轮17a~17g、77a~77h和短辊20a~20g、30a~30h紧贴配置的部位发生移动方向的变化,形成弯曲部。
并且,除了配置于两端的之外,各短辊20b~20f、30b~30g位于使传动带82的移动路径变化30度以上的位置。因此,短辊20b~20f、30b~30g的与传动带82接触的角度的范围为30度以上,能够有效地传递传动带82的移动力。
并且,如上文所述,各短辊20a~20g、30a~30h位于能够按压传动带82的输送路径侧(上侧)的上表面的位置。即,如图17所示,各短辊20a~20g、30a~30h均位于两个滑轮之间,且被配置在穿过两个滑轮的公切线201的位置上。
因此,传动带82的移动力能够有效地传动到短辊20a~20g、30a~30h上。
在各短辊20a~20g、30a~30h的圆周面上优选设置橡胶等摩擦部件。并且,作为环状部件除了传动带以外,例如也能够使用链条或绳索等。
副输送部2(图3)包括长辊侧框架19和长辊输送部主体13。长辊输送部主体13配置在长辊侧框架19上。如上文所述,长辊输送部主体13的多个输送辊14(长辊)中的至少一个为驱动辊,其它为从动辊,驱动辊与从动辊通过传动带实现动力传递。各输送辊14被轴支承在相对的两个短边侧侧壁部52a、52b(后述)上。
长辊侧框架19包括两个长边侧侧壁部51a、51b和两个短边侧侧壁部52a、52b。长边侧侧壁部51a、51b具有相同结构,但是是左右对称的。下面主要对长边侧侧壁部51a进行说明,省略长边侧侧壁部51b的重复说明。
长辊侧框架19是由长边侧侧壁部51a、51b和短边侧侧壁部52a、52b构成的框状的部件。长辊侧框架19的内部能够收纳主输送部3。
长边侧侧壁部51a由长条的平板状部件构成。长边侧侧壁部51a的上边以直角折弯而呈凸缘形状。并且,在长边侧侧壁部51a的两个部位设置有随动件固定孔54a。随动件固定孔54a是用于以使凸轮随动件27(表示在长边侧侧壁部51b上)可旋转的方式对其进行轴支承的孔。两个凸轮随动件27在长边侧侧壁部51a的长边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两凸轮随动件27均设置在离开长边侧侧壁部51a的中央的部位。
并且,凸轮随动件27配置在长辊侧框架19的框的内侧。
在上述各部件组装好的状态下,移载装置1的俯视形状如图15(a)所示。即,如图15(a)所示,主输送部3的由短辊20a~20g、30a~30h构成的短辊排70a~70d配置在副输送部2的各输送辊14(长辊)之间。
即,主输送部3是由安装在固定部件15a、16a、15b、16b上的传动带82和滑轮17a~17g、77a~77h以及短辊20a~20g、30a~30h构成的窄辐输送部200的集合体,各窄辐输送部200被配置在副输送部2的各输送辊14之间。
接着说明移载装置1的动作。
为了设定图1所示的物品25的输送方向,如下所述使移载装置1工作。
在要将物品25从上游侧主输送线22向下游侧主输送线23输送的情况下,使移载装置1的主输送部3上升,将短辊20a~20g、30a~30h(短辊排)配置于输送路径上,并使副输送部2下降,使输送辊14避让至输送路径的下方。
即,驱动电动机内置辊5,如图7(c)所示,使水平移动部件11向右侧移动,将主输送部3的凸轮随动件36配置在第一高位置部7a、第二高位置部7b上,并将副输送部2的凸轮随动件27配置在第一低位置部8a(凸轮凹部)、第二低位置部8b(凸轮凹部)上。其结果是,主输送部3移动至上升位置,副输送部2移动至下降位置。通过传动带82传递动力的短辊20a~20g、30a~30h(短辊排)被配置在输送面上,物品25由移载装置1的主输送部3向下游侧主输送线23侧输送。
此时,各限制机构72、73如图7(a)、图7(b)所示,分别引导主输送部3、副输送部2使它们在铅垂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要将物品25从上游侧主输送线22向副输送线24侧输送的情况下,使移载装置1的副输送部2上升,将输送辊14配置于输送路径上,并使主输送部3下降,使短辊20a~20g、30a~30h(短辊排)避让至输送路径的下方。
即,驱动电动机内置辊5,如图8(c)所示,使水平移动部件11向左侧移动,将主输送部3的凸轮随动件36配置在第二低位置部8b(凸轮凹部)、第三低位置部8c(凸轮凹部)上,并将副输送部2的凸轮随动件27配置在第一高位置部7a、第二高位置部7b上。其结果是,主输送部3移动至下降位置,副输送部2移动至上升位置。输送辊14被配置在输送面上,物品25由移载装置1的副输送部2向副输送线24侧输送。
此时,各限制机构72、73如图8(a)、图8(b)所示,分别引导主输送部3、副输送部2使它们在铅垂方向上移动。
在将物品25向副输送路径101侧输送时,移载装置1中副输送部2上升,主输送部3下降。此时,物品25在与传动带82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于主输送部3的上方移动。然而,在主输送部3中,相比传动带82靠上侧配置有短辊20a~20g、30a~30h(短辊排)。因此,即使物品25的底部与主输送部33接触,物品25也是与比传动带82靠上方的短辊20a~20g、30a~30h(滚子)接触,而不与传动带82接触。从而,传动带82不会从物品25受到外力而导致脱离。
各短辊20a~20g、30a~30h由旋转轴固定,所以即使不仅在输送方向上而且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也受到外力,也能够承受这样的外力。因而,各短辊20a~20g、30a~30h的姿态、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如图15(a)所示,主输送部33的各短辊排中,可以以形成交错状的方式交替配置短辊20a~20g和短辊30a~30h,但各短辊排中,也可以沿着输送辊14(长辊)的长边方向以相同间隔配置短辊。即,也可以仅采用由短辊20a~20g构成的短辊排,或仅采用由短辊30a~30h构成的短辊排。

Claims (15)

1.一种移载装置,包括框架、主输送部、副输送部和使所述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主输送部包括位于一定的平面区域、在一定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主输送路径,所述副输送部包括与所述主输送路径配置于相同的平面区域、在与所述主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副输送路径,利用所述升降组件使一个输送路径上升至另一个输送路径的上方,而在所需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所述移载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输送部和所述副输送部中的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具有规定长度的长旋转部件的宽辐输送部,
另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小旋转部件排的窄辐输送部,
所述小旋转部件排包括多个短旋转部件,
各所述短旋转部件沿着所述长旋转部件的长边方向配置,各所述短旋转部件的旋转轴沿着与所述长旋转部件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
所述窄辐输送部包括多个环状部件和使所述环状部件移动的动力源,所述各环状部件沿着所述短旋转部件的排配置,与所述短旋转部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而对各所述短旋转部件传递动力,各所述短旋转部件与所述环状部件的移动对应地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旋转部件是辊,所述宽辐输送部是辊输送部,所述短旋转部件是滚子,所述窄辐输送部是滚子输送部。
3.一种移载装置,包括框架、主输送部、副输送部和使所述主输送部和副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主输送部包括位于一定的平面区域、在一定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主输送路径,所述副输送部包括与所述主输送路径配置于相同的平面区域、在与所述主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的副输送路径,利用所述升降组件使一个输送路径上升至另一个输送路径的上方,而在所需的方向上对输送物进行输送,所述移载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输送部和所述副输送部中的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长辊的辊输送部,
另一者是平行地配置有多个滚子排的滚子输送部,
各所述滚子排包括多个滚子,
各所述滚子沿着所述长辊的长边方向配置,各所述滚子的旋转轴沿着与所述长辊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
所述滚子输送部包括多个环状部件和使所述环状部件移动的动力源,
各所述环状部件沿各所述滚子排配置,与各所述滚子接触而对各所述滚子传递动力,各所述滚子与所述环状部件的移动对应地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滚子的上部相比环状部件突出到上方。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滚子输送部包括多个滑轮,环状部件是传动带,环状部件与滑轮和滚子紧贴配置,环状部件的架设路径蜿蜒而具有多个弯曲部,任一个滚子或所有的滚子位于形成弯曲部的部位。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置,其特征在于:
滚子输送部包括多个滑轮,环状部件是传动带而与滑轮紧贴配置,滚子配置在两个滑轮之间,位于穿过所述两个滑轮的公切线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滚子输送部包括壁状部件,所述多个滚子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轴固定在壁状部件上。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滚子输送部包括壁状部件和多个滑轮,所述多个滚子和所述多个滑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轴固定在壁状部件上,环状部件架设在所述滑轮上。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滚子输送部包括多个壁状部件,在该壁状部件安装多个滑轮、多个滚子和环状部件而构成具有一个滚子排的一个窄辐输送部,所述壁状部件由支承部件支承,隔开一定间隔平行地立起设置,各壁状部件配置在辊输送部的各辊之间。
10.如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滚子输送部的动力源是长的驱动辊,多个环状部件与一个驱动辊紧贴配置。
11.如权利要求2~1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滚子的外周设置有摩擦部件。
12.如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环状部件与滚子的圆周面的规定角度范围部分紧贴配置。
13.如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滚子排的滚子与相邻的滚子排的滚子在长辊的长边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机和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小齿轮、齿条、随着齿条进行直线移动的凸轮部和设置于所述主输送部或副输送部的凸轮随动件。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行限制以使所述主输送部和所述副输送部中的至少一者直线状地升降移动的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是弯曲的板体,所述限制机构以弯曲方向与所述主输送部或副输送部升降移动的方向一致的姿态安装在框架与主输送部或副输送部之间。
CN201510856083.9A 2015-02-06 2015-11-30 移载装置 Active CN1058581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2339 2015-02-06
JP2015022339A JP6706745B2 (ja) 2015-02-06 2015-02-06 移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8111A true CN105858111A (zh) 2016-08-17
CN105858111B CN105858111B (zh) 2019-09-10

Family

ID=5517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6083.9A Active CN105858111B (zh) 2015-02-06 2015-11-30 移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76563B2 (zh)
JP (1) JP6706745B2 (zh)
CN (1) CN105858111B (zh)
DE (1) DE102015121061A1 (zh)
FR (1) FR3032440B1 (zh)
GB (1) GB253498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4429A (zh) * 2017-04-18 2017-06-30 江苏南大紫金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单钵顶升移载机及其工作方法、自动化输送线
CN106956921A (zh) * 2017-04-18 2017-07-18 江苏南大紫金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多钵顶升移载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自动化输送线
CN108408380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伊东电机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和传送组件
CN109625857A (zh) * 2017-10-06 2019-04-16 昕芙旎雅有限公司 工件输送装置
CN109850491A (zh) * 2019-01-25 2019-06-07 佛山市西菱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传送装置、送料装置及数控磨边加工中心
CN109989372A (zh) * 2018-06-08 2019-07-09 庄鹏凯 一种可蓄电可充电且含传送带的防护栏
CN110980112A (zh) * 2019-11-26 2020-04-10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拼板的自动进料装置
CN112607301A (zh) * 2020-12-23 2021-04-06 荣智工企智能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移载输送装置
CN114604588A (zh) * 2020-12-04 2022-06-10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以及检查系统
CN116984500A (zh) * 2023-09-28 2023-11-03 南通双耀冲压有限公司 具有工件防偏移输送结构的开卷校平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63549A (ja) 2014-01-28 2015-09-10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移載装置
JP6964959B2 (ja) * 2015-08-04 2021-11-10 トーヨーカネツ株式会社 移載装置
US10329100B1 (en) * 2016-04-05 2019-06-25 B & B Metals, Inc. Plate straightener
DE102017107505A1 (de) * 2017-04-07 2018-10-11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Hubwerk
CN107030402B (zh) * 2017-04-13 2019-02-22 浙江嘉福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自动打孔机
CN108437079A (zh) * 2018-03-27 2018-08-24 广东顺德永强福泰智能木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加工机用木条整理传送设备
CN109176007B (zh) * 2018-10-31 2023-12-12 江苏迈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减震器压装生产线的支撑架上料装置
CN109128819B (zh) * 2018-10-31 2023-12-08 江苏迈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减震器的压装生产线
CA3121801C (en) 2018-12-13 2022-01-18 Cornerstone Automation Systems, Llc Level right angle transfer module
KR102092779B1 (ko) * 2019-09-02 2020-03-24 박수원 알루미늄 압출재의 방향전환 및 이송장치
FR3100534B1 (fr) * 2019-09-05 2021-10-15 Ciuch Solutions table de transfert
JP7127627B2 (ja) * 2019-09-06 2022-08-30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分岐設備
CN112357448B (zh) * 2020-11-17 2021-05-28 北京邮电大学 物流输送分流装置
CN112520112B (zh) * 2020-11-24 2024-09-10 浙江海悦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软袋整理机
CN112520113B (zh) * 2020-11-24 2024-09-10 浙江海悦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软袋整理机的差速整理分选机构
CN112607353A (zh) * 2020-12-29 2021-04-06 依思蒙沙(天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多工位输送线
WO2023276993A1 (ja) * 2021-06-30 2023-01-05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移載装置
KR102651441B1 (ko) * 2021-12-14 2024-03-26 주식회사 티에스피지 왕복이동이 승강이동으로 전환되는 구조를 갖는 디버터
US20230234788A1 (en) * 2022-01-26 2023-07-27 Dematic Corp. Right angle transfer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8474A (en) * 1954-09-27 1957-01-22 Koning Edwin W De Multidirectional lumber transfer mechanism and method
US3104004A (en) * 1960-09-22 1963-09-17 Rapids Standard Co Inc Conveyor transfer
GB2126556B (en) * 1982-09-03 1985-09-11 Mannesmann Ag A transfer station for intersecting conveyors
US4962841A (en) * 1989-02-28 1990-10-16 Ermanco Incorporated Opposite direction transfer device
JPH08108928A (ja) * 1994-10-12 1996-04-30 Murata Mach Ltd コンベアにおける横送り装置
US5743375A (en) * 1995-09-11 1998-04-2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nveyer transfer apparatus
EP2208694A1 (en) * 2009-01-16 2010-07-21 Ingenieursbureau Moderniek B.V. A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con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3554A (en) * 1961-12-13 1965-03-16 Control Design And Fabricate I Conveyor transfer device
JPS4029678Y1 (zh) * 1964-04-30 1965-10-18
JPS4813584Y1 (zh) * 1969-08-05 1973-04-13
US3642113A (en) * 1970-08-17 1972-02-15 Conveyor Systems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from a moving conveyor
JPS4922691U (zh) * 1972-05-30 1974-02-26
US3782527A (en) * 1973-01-17 1974-01-01 Rex Chainbelt Inc Clipped-disc device for right-angle transfer
JPS50146290U (zh) * 1974-05-18 1975-12-04
DE2520294A1 (de) * 1975-05-07 1976-11-18 Mannesmann Ag Laengs-quer-foerdertisch, insbesondere fuer flugzeugfrachteinheiten
JPS5777224U (zh) * 1980-10-27 1982-05-13
DE3129388A1 (de) * 1981-07-25 1983-03-24 Weykam, Gottfried Johannes, Dr., 4700 Hamm Packeinrichtung zum palettieren von stueck- und sackguetern (palettierautoamat)
JPS6033510U (ja) * 1983-08-11 1985-03-07 竹内 茂 ロ−ラ−コンベヤ−の駆動装置
JPS6056713A (ja) * 1983-09-08 1985-04-02 Isuzu Yusoki Kogyo Kk 方向転換機能付コンベヤ装置
FI912244A0 (fi) * 1991-05-09 1991-05-09 Markku Koist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transportering av styckegodset eller liknande till avlastningsstation.
JPH04365708A (ja) * 1991-06-13 1992-12-17 Nitta Ind Corp 駆動ローラコンベア
JPH0663525U (ja) * 1993-02-12 1994-09-09 岡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板状体の取り入れ取り出し装置
JP3686975B2 (ja) * 1999-12-15 2005-08-24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ラコンベアにおける搬送方向切り換え装置
JP4828801B2 (ja) * 2004-03-29 2011-11-30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コンベヤにおける搬送物の方向転換方法
DE102008010317A1 (de) * 2008-02-21 2009-09-03 Grenzebach 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fördern und Drehen stoßempfindlicher Platten in Reinsträumen
JP6156615B2 (ja) * 2012-04-27 2017-07-05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移載装置
DE102013003587B4 (de) * 2013-03-02 2017-12-14 Transnorm System Gmbh Ausschleusvorrichtung für den Einsatz in einer Förderanlage, Ausschleusmodul zur Verwendung in einer Förderanlage und Förderanlag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8474A (en) * 1954-09-27 1957-01-22 Koning Edwin W De Multidirectional lumber transfer mechanism and method
US3104004A (en) * 1960-09-22 1963-09-17 Rapids Standard Co Inc Conveyor transfer
GB2126556B (en) * 1982-09-03 1985-09-11 Mannesmann Ag A transfer station for intersecting conveyors
US4962841A (en) * 1989-02-28 1990-10-16 Ermanco Incorporated Opposite direction transfer device
JPH08108928A (ja) * 1994-10-12 1996-04-30 Murata Mach Ltd コンベアにおける横送り装置
US5743375A (en) * 1995-09-11 1998-04-2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nveyer transfer apparatus
EP2208694A1 (en) * 2009-01-16 2010-07-21 Ingenieursbureau Moderniek B.V. A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container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8380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伊东电机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和传送组件
CN108408380B (zh) * 2017-02-10 2021-10-29 伊东电机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和传送组件
CN106904429A (zh) * 2017-04-18 2017-06-30 江苏南大紫金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单钵顶升移载机及其工作方法、自动化输送线
CN106956921A (zh) * 2017-04-18 2017-07-18 江苏南大紫金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多钵顶升移载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自动化输送线
CN109625857A (zh) * 2017-10-06 2019-04-16 昕芙旎雅有限公司 工件输送装置
CN109625857B (zh) * 2017-10-06 2022-10-25 昕芙旎雅有限公司 工件输送装置
CN109989372A (zh) * 2018-06-08 2019-07-09 庄鹏凯 一种可蓄电可充电且含传送带的防护栏
CN109850491A (zh) * 2019-01-25 2019-06-07 佛山市西菱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传送装置、送料装置及数控磨边加工中心
CN110980112A (zh) * 2019-11-26 2020-04-10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拼板的自动进料装置
CN114604588A (zh) * 2020-12-04 2022-06-10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以及检查系统
CN112607301A (zh) * 2020-12-23 2021-04-06 荣智工企智能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移载输送装置
CN116984500A (zh) * 2023-09-28 2023-11-03 南通双耀冲压有限公司 具有工件防偏移输送结构的开卷校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32440B1 (fr) 2021-01-22
JP2016145094A (ja) 2016-08-12
JP6706745B2 (ja) 2020-06-10
GB2534982A (en) 2016-08-10
DE102015121061A1 (de) 2016-08-11
GB2534982B (en) 2021-09-22
CN105858111B (zh) 2019-09-10
FR3032440A1 (fr) 2016-08-12
US9676563B2 (en) 2017-06-13
US20160229644A1 (en) 2016-08-11
GB201520849D0 (en)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8111A (zh) 移载装置
CN106132849B (zh) 移载装置
CN106068234B (zh) 输送物排出装置
RU2637238C2 (ru)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конвейер
US20180229937A1 (en) Conveying device and conveyor unit
CN201980787U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输送装置
US20050045452A1 (en) Device for tensioning and loosening of an endless conveyor belt which is guided over deflection means
EP3124406A1 (en) Transport conveyor and transport unit
CN103097233A (zh) 用于输送车辆车身的装置
CN103836134A (zh) 链张紧装置
CN104272909A (zh) 移植机
CN104204606B (zh) 用于大转角的能量引导装置
CN203319234U (zh) 一种双向分拣分路器
CN103111554A (zh) 弹簧床垫生产设备
CN206013659U (zh) 一种万向输送带
KR101350815B1 (ko) 세탁물 이송 컨베이어
CN104512716B (zh) 一种双侧等距离搬运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堆栈机
CN107848719A (zh) 缓冲装置
CN207129547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03497220U (zh) 茶袋间歇式运动设备及其间歇传动装置
CN203222300U (zh) 物料提升机
CN203946518U (zh) 一种农产品物料传输机构
CN209038401U (zh) 储袋机传动链
CN107187795A (zh) 可自动变换节距的物料传输装置
JP5672635B2 (ja) ローラコンベ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