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1375A -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1375A
CN105851375A CN201610247331.4A CN201610247331A CN105851375A CN 105851375 A CN105851375 A CN 105851375A CN 201610247331 A CN201610247331 A CN 201610247331A CN 105851375 A CN105851375 A CN 105851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cyclocarya paliurus
tea
production technology
t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473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高福
柏明娥
余启新
潘兰贵
丰忠平
江明霞
方震凡
余梅生
徐金城
章德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an County Xin'anjing Development Control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an County Xin'anjing Development Control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an County Xin'anjing Development Control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an County Xin'anjing Development Control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473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51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51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1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采取林分选择、嫩叶分期采集、将分期采集的嫩叶单独制茶的三大工艺改进,一是保证了生产所采用的原料来自天然环境下生长的优质、健康的成熟人工林分,其所含营养成分较人工幼龄林丰富,既确保青钱柳茶产品的原生态属性,又保护了青钱柳原始天然森林资源;二是根据青钱柳的嫩叶生长物候期进行分期采摘,针对叶片的形态大小和水分含量,调节生产工艺参数,加工精细,通过各道工序的协同作用,不仅有效提升青钱柳茶叶的色泽、外形、香气、口感,且能最大限度的改善青钱柳茶叶的内在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钱柳茶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1.)Iljinskaja)系胡桃科(Juglaruiaceae)青钱柳属植物,乔木,高达10-30m;奇数羽状复叶,长约20cm,小叶7-9枚。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广泛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的海拔420-2500m的山区、溪谷或石灰岩山地,喜生于温暖、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红壤。据《中国中药志要》记载,其树皮、树叶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功能,可用于治疗顽癣。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对青钱柳的化学成分和保健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和药理功能,可有效地用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疾病。目前以青钱柳叶为主要原料的降糖、降压、降脂、减肥系列产品正在初步开发。然而,现有的青钱柳资源主要是天然林,不仅数量少,而且多零星分布于深山老林和一些自然保护区中,人工林多为用材林目标栽培,密度大,林龄小,存在掠夺式和破坏性采集天然青钱柳古树叶或采集活性成份不足的人工幼龄林现象。随着人们对青钱柳药用价值意识的增强,青钱柳茶产品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但目前市场上青钱柳茶基本上以原叶直接晾晒制成的粗级产品为主,加工工艺简单、粗糙,或有专利提出的青钱柳茶的生产工艺,有的只是在产品原料的组合配方上有所改善,有的只是在参照茶的制作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工艺改进,其生产方法都没有充分尊重青钱柳树的自然生长规律,产品品质没有得到综合性的有效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不仅有效提升茶叶的香气,且能最大限度的改善茶叶的内在品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林分选择:选择适生区域原生态环境下生长20~25年以上的青钱柳成熟林的青钱柳树为采摘对象;本发明林分选择能够使青钱柳年龄达到具备较高的生理活性成份与药理功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潜力,所含营养成分较人工幼龄林丰富,确保青钱柳茶产品的原生态属性。
二、嫩叶分期采集:每年春分至谷雨(3月20日至4月25日),根据青钱柳嫩叶生长物候期,分三期采取不同采集方式采集嫩叶。
三、将分期采集的嫩叶按照以下工艺单独制茶:
(1)摊青:将青钱柳嫩叶摊于干净无污染的室内,摊放厚度1-2cm,均匀摊放静置8-12h;对比鲜叶失水率20-25%。
(2)杀青:将摊青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内杀青;对比摊青后叶失水率35-40%。
(3)揉捻:将杀青后的嫩叶按150-250g成团手工揉捻5-15min;手工揉捻青钱柳叶,既达到发酵的效果,又能理条成形,减少嫩叶破损。
(4)杀二青:将揉捻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内二次杀青;对比揉捻后叶失水率48-52%。
(5)辉锅:将二次杀青后的嫩叶在茶叶滚筒辉锅机中处理后得青钱柳茶成品。对比杀二青后叶失水率23-25%,最终得青钱柳茶含水率2-3%。通过二次杀青和辉锅,调节生产工艺参数,加工精细,提高品质。
本发明提升青钱茶品质的方法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林分选择;二是分期采摘;三是制作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上三个工艺集成,保证了生产所采用的原料来自天然环境下生长的优质、健康的成熟的低密度人工林分,其所含营养成分较人工幼龄林丰富,确保青钱柳茶产品的原生态属性;二是根据青钱柳的生长期进行分期采摘,针对叶片的形态大小和水分含量,调节生产工艺参数,加工精细,通过各道工序的协同作用,不仅有效提升茶叶的香气,且能最大限度的改善茶叶的内在品质。
作为优选,青钱柳成熟林的青钱柳树之间的株行距为6-8m。
作为优选,分三期采取不同采集方式采集嫩叶具体为:第一期为一复叶三到四片小叶初展期,此时小叶长2~3cm,采集带复叶柄的小叶全叶,不分切;第二期为一复叶五到六片小叶展开期,2~5cm长的小叶采集带复叶柄的小叶全叶,长度大于5cm的小叶采集去复叶柄的小叶全叶,不分切;第三期为复叶全展期,采集去复叶柄的小叶全叶,不分切或分切成2~3cm长的小段叶片。
小叶全叶包括小叶柄和叶片。
嫩叶每年春分开始进行采摘,青钱柳一复叶具有7-9个小叶。第一期时,一复叶上有三到四片小叶展开了,此时叶较嫩,采集小叶全叶,小叶全叶附带复叶柄一起采集(复叶柄这是较短,嫩,可以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采摘进入第二期,这时,一复叶上有五到六片小叶展开了,此时,部分小叶的复叶柄较长不能与小叶同时利用,因此2~5cm长的小叶采集全叶+对应的复叶柄,长度大于5cm的小叶去复叶柄采集全叶。最后进入了第三期,这时一复叶的7-9片小叶全部展开了,小叶较大,复叶柄已经全部长成、其长度已不适合与小叶一同作为制茶原料,去掉复叶柄采集小叶全叶。
从3月20日开始进入第一期,第一期维持时间大约在5-7天,接着进入第二期,第二期维持时间大约在5-7天,最后进入第三期,第三期维持时间大约在20-25天。
本发明根据青钱柳嫩叶生长物候期,分三期采取不同采集方式,充分利用早期青钱柳嫩叶生理活性成份高与药理功能强的优势,使嫩叶整体上保持完整形状,提高鲜叶品质和利用率。
作为优选,步骤(2)杀青时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200-22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50-70g,时间2-4min。
作为优选,步骤(4)二次杀青时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180-20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50-70g,时间3-5min。
作为优选,步骤(5)茶叶滚筒辉锅机中处理的参数控制为:控制温度100-130℃,10转/秒(10r/s)翻动25-40min辉干,再控制温度130-150℃,60转/秒(60r/s)60圈/秒翻动15-20min提香。
作为优选,采集嫩叶时利用4-7m长的高技剪辅助采集。利用4-7m长的高技剪辅助采集青钱柳嫩叶,既避免爬树采集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采集安全,又不避免砍树枝采叶对资源的破坏
作为优选,青钱柳成熟林为青钱柳成熟人工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原生态环境下人工成龄青钱柳嫩叶为原料制茶工艺,既保护了青钱柳原始天然森林资源,又保证了原材料安全高效,多糖、黄酮、氨基酸、矿质元素以及三帖、皂苷类等有效成份含量高,并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将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释放并为服用者所吸收。
2)根据青钱柳的嫩叶生长物候期进行分期采摘,针对叶片的形态大小和水分含量,调节生产工艺参数,加工精细,通过各道工序的协同作用,不仅有效提升茶叶的香气,且能最大限度的改善茶叶的内在品质。
3)利用高技剪辅助采集青钱柳嫩叶,保障青钱柳茶采集者安全。
4)所泡的青钱柳茶,嫩叶完整,外形匀齐,鲜嫩甜香,风味清馨、汤色如金、口感恬淡、回甘沁心。
5)由于原料生态环保,取材优质,加工精细,使青钱柳茶的活性成分与药理功能充分释放与利用,药用与保健效果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本发明的对象青钱柳树的青钱柳人工林位于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姥山林场,位于29°32′34″N,119°04′04″E,地处千岛湖的东南区域,是千岛湖的第二大岛屿,海拔108-350m。属于我国中北亚热带的东北地部,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日最高气温39.1℃,日最低-5.4℃,日平均气温≥10℃的年积温为5410℃,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5℃;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28.9℃。初霜常年出现在11月下旬,终霜出现在3月上旬,平均无霜期263d。年降水量1430mm,年雨日155d(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日照时数1951h,年辐射总量4475MJ/m2,年蒸发量1381.5mm。土壤以黄红壤为主,也有部分岩性土。青钱柳树种植于1984年,按6m间距栽种青钱柳,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青钱柳树遵循自然生长规律,通过人工林密度调节,充分利用作为叶用的林地空间,其冠长率80-95%,树冠圆满度45-80,树冠投影比25-45。单株分枝数15条以上,每个枝条的叶片干生物量2-4kg以上。
实施例1:
2015年3月下旬(3月25-29日),在33年生6m间距的青钱柳人工林内,选择枝叶茂盛,无污染的优质、健康青钱柳树,针对一复叶三到四片小叶初展期(第一期),小叶长2~3cm,采集嫩叶时利用4-7m长的高技剪辅助采集,采带复叶柄的小叶全叶160kg,不分切,经过摊青、杀青、揉捻、杀二青、辉锅后,制得青钱柳茶29.2kg。
制茶工艺如下:
(1)摊青:将青钱柳嫩叶摊于干净无污染的室内,摊放厚度1cm,均匀摊放静置10h;
(2)杀青:将摊青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市售)内杀青,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20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50g,时间2min;
(3)揉捻:将杀青后的嫩叶按150g成团手工揉捻5min;
(4)杀二青:将揉捻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内二次杀青,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18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50g,时间4min;
(5)辉锅:将二次杀青后的嫩叶在茶叶滚筒辉锅机(市售)中处理后得青钱柳茶成品,茶叶滚筒辉锅机中处理的参数控制为:控制温度100℃,10r/s翻动30min辉干,再控制温度130℃,60r/s翻动20min提香。
实施例2:
2015年4月初(4月2-5日),在33年生6m间距的青钱柳人工林内,选择枝叶茂盛,无污染的优质、健康青钱柳树,针对一复叶五到六片小叶展开期(第二期),采其前端2~5cm长带复叶柄的小叶全叶,长度大于5cm采去复叶柄的小叶全叶,采集嫩叶时利用4-7m长的高技剪辅助采集,共采鲜叶160kg,不分切,经过摊青、杀青、揉捻、杀二青、辉锅后,制得青钱柳茶28.4kg。
制茶工艺如下:
(1)摊青:将青钱柳嫩叶摊于干净无污染的室内,摊放厚度1.5cm,均匀摊放静置10h;
(2)杀青:将摊青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市售)内杀青,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21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60g,时间3min;
(3)揉捻:将杀青后的嫩叶按200克成团手工揉捻10min;
(4)杀二青:将揉捻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内二次杀青,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19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60g,时间4min;
(5)辉锅:将二次杀青后的嫩叶在茶叶滚筒辉锅机(市售)中处理后得青钱柳茶成品,茶叶滚筒辉锅机中处理的参数控制为:控制温度110℃,10r/s翻动30min辉干,再控制温度140℃,60r/s翻动18min提香。
实施例3:
2015年4月中旬(4月11-15日),在33年生6m间距的青钱柳人工林内,选择枝叶茂盛,无污染的优质、健康青钱柳树,针对复叶全展期(第三期),采集去复叶柄的小叶全叶318kg,切成2-3cm的小段叶片,采集嫩叶时利用4-7m长的高技剪辅助采集,经过摊青、杀青、揉捻、杀二青、辉锅后,制得青钱柳茶69.6kg。
制茶工艺如下:
(1)摊青:将青钱柳嫩叶摊于干净无污染的室内,摊放厚度2cm,均匀摊放静置12h;
(2)杀青:将摊青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市售)内杀青,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22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70g,时间2min;
(3)揉捻:将杀青后的嫩叶按250g成团手工揉捻15min;
(4)杀二青:将揉捻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内二次杀青,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20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70g,时间4min;
5)辉锅:将二次杀青后的嫩叶在茶叶滚筒辉锅机(市售)中处理后得青钱柳茶成品,茶叶滚筒辉锅机中处理的参数控制为:控制温度130℃,10r/s翻动35min辉干,再控制温度150℃,60r/s翻动15min提香。
本发明制得的青钱柳叶茶,品质高,有效成分浓而口感甘甜沁心,经检测,青钱柳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有机成分如黄酮、多糖、氨基酸等和钙、镁、锰、铜、锌、硒多种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B2,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含量为4.92%;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得黄酮含量为4.58%。没有检测出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的成分。
根据GB/T5009.124-2003检测标准测出各种氨基酸含量为:天冬氨酸2.1g/100g,苏氨酸3.09g/100g、丝氨酸2.1g/100g、谷氨酸3.16g/100g、脯氨酸1.78g/100g、甘氨酸0.036g/100g、丙氨酸0.76g/100g、缬氨酸2.31g/100g、异亮氨酸0.69g/100g、亮氨酸0.59g/100g、酪氨酸0.086g/100g、苯丙氨酸0.79g/100g、组氨酸0.13g/100g、赖氨酸0.26g/100g和精氨酸3.18g/100g。
根据NY/T1653-2008检测标准测出的矿质元素含量有:铁223mg/kg、钠149mg/kg、锌111mg/kg、铜21.6mg/kg、镁3.29×103mg/kg、锰1.59×103mg/kg、钾2.15×104mg/kg、钙8.19×103mg/kg、磷5.36×103mg/kg;根据GB5009.93-210检测标准测出硒含量为4.99×10-2mg/kg。
根据GB/T5413.12-2003检测标准测出维生素B2含量为0.757mg/100g。
经过对血糖较高、血脂较高、血压较高“三高”人群和神经衰弱者200人饮用,其中“三高”人群150人,神经衰弱者50人。每人每次服用3克,每日2次,每次用80℃热水冲泡3-5便。服用3个月后的信息反馈,“三高”人群症状改善者有99人,改善率为66%;神经衰弱者改善者有28人,改善率为56%。表明服用青钱柳叶茶对降糖、降压、降脂,改善睡眠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8)

1.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林分选择:选择适生区域原生态环境下生长20~25年以上的青钱柳成熟林的青钱柳树为采摘对象;
二、嫩叶分期采集:每年春分至谷雨,根据青钱柳嫩叶生长物候期,分三期采取不同采集方式采集嫩叶;
三、将分期采集的嫩叶按照以下工艺单独制茶:
(1)摊青:将青钱柳嫩叶摊于干净无污染的室内,摊放厚度1-2cm,均匀摊放静置8-12h;
(2)杀青:将摊青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内杀青;
(3)揉捻:将杀青后的嫩叶按150-250g成团手工揉捻5-15min;
(4)杀二青:将揉捻后的嫩叶在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内二次杀青;
(5)辉锅:将二次杀青后的嫩叶在茶叶滚筒辉锅机中处理后得青钱柳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青钱柳成熟林的青钱柳树之间的株行距为6-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分三期采取不同采集方式采集嫩叶具体为:第一期为一复叶三到四片小叶初展期,此时小叶长2~3cm,采集带复叶柄的小叶全叶,不分切;第二期为一复叶五到六片小叶展开期,2~5cm长的小叶采集带复叶柄的小叶全叶,长度大于5cm的小叶采集去复叶柄的小叶全叶,不分切;第三期为复叶全展期,采集去复叶柄的小叶全叶,不分切或分切成2~3cm长的小段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杀青时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200-22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50-70g,时间2-4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二次杀青时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参数控制为:温度180-200℃,分次翻动杀青,不加压,每次叶量50-70g,时间3-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茶叶滚筒辉锅机中处理的参数控制为:控制温度100-130℃,10转/秒翻动25-40min辉干,再控制温度130-150℃,60转/秒翻动15-20min提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集嫩叶时利用4-7m长的高技剪辅助采集。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青钱柳成熟林为青钱柳成熟人工林。
CN201610247331.4A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5851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7331.4A CN105851375A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7331.4A CN105851375A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1375A true CN105851375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47331.4A Pending CN105851375A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5137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5376A (zh) * 2016-12-23 2017-05-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青钱柳颗粒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9028A (zh) * 2017-07-31 2017-10-20 黔东南森林王红豆杉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盘花状颗粒形青钱柳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912210A (zh) * 2017-12-01 2018-04-17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青钱柳密植矮化高产栽培技术
CN108634069A (zh) * 2018-07-25 2018-10-12 浙江大学 黄秋葵叶扁形茶制备方法
CN110742157A (zh) * 2019-11-28 2020-02-04 李斌 一种青钱柳保健养生茶的制作方法
CN112741180A (zh) * 2020-12-29 2021-05-04 李多海 一种降压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63A (zh) * 1988-12-30 1990-07-18 修水县茶桑水果局 以青钱柳为原料制备青健茶的方法
CN1887102A (zh) * 2005-07-02 2007-01-03 刘新华 青钱柳保健茶及生产方法
CN104304582A (zh) * 2014-10-29 2015-01-28 龙胜泓文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一种青钱柳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63A (zh) * 1988-12-30 1990-07-18 修水县茶桑水果局 以青钱柳为原料制备青健茶的方法
CN1887102A (zh) * 2005-07-02 2007-01-03 刘新华 青钱柳保健茶及生产方法
CN104304582A (zh) * 2014-10-29 2015-01-28 龙胜泓文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一种青钱柳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5376A (zh) * 2016-12-23 2017-05-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青钱柳颗粒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9028A (zh) * 2017-07-31 2017-10-20 黔东南森林王红豆杉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盘花状颗粒形青钱柳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912210A (zh) * 2017-12-01 2018-04-17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青钱柳密植矮化高产栽培技术
CN107912210B (zh) * 2017-12-01 2020-04-2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青钱柳密植矮化高产栽培方法
CN108634069A (zh) * 2018-07-25 2018-10-12 浙江大学 黄秋葵叶扁形茶制备方法
CN110742157A (zh) * 2019-11-28 2020-02-04 李斌 一种青钱柳保健养生茶的制作方法
CN112741180A (zh) * 2020-12-29 2021-05-04 李多海 一种降压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1375A (zh) 一种提升青钱柳茶品质的生产工艺
CN102498857B (zh) 一种通过诱导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种植方法
CN101731387B (zh) 五加杜仲叶红茶
CN101766242A (zh) 五加北五味绿茶
CN110786227B (zh) 仿野生附树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
CN105410276A (zh) 一种长寿虫茶的制备方法
CN103931829A (zh) 一种青刺茶的制备方法
CN109496666A (zh) 一种九叶青花椒种植方法
CN103988957A (zh) 一种用文冠果狭叶嫩枝制备的保健茶
CN101766241B (zh) 五加北五味红茶
CN104206604A (zh) 一种荞麦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001B (zh) 一种冬凌普洱茶及其制作工艺
CN101766246B (zh) 五加北五味西洋参茶
CN109122032A (zh) 一种茶树套种白玉菇的种植方法
CN105993486B (zh) 一种大棚内蚕豆-大叶枸杞-茗荷-丝瓜-番茄多元化种植方法
CN101744070B (zh) 五加不老草红茶
CN107637457A (zh) 一种绞股蓝的种植方法
CN107141174A (zh) 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
CN107242309A (zh) 一种富硒珠茶的生产方法
CN105596778A (zh) 一种近野生鲜铁皮石斛洋参景天口服液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1785514B (zh) 五加万年松红茶
CN103585250A (zh) 一种中药太子参的加工方法
CN106720760A (zh) 一种桑玉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CN111449156A (zh) 铁皮石斛花茶及其冷冻干燥制备方法
CN104838835A (zh) 药食两用植物大棚育苗与阳台组合栽培方法及其鲜品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