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黄秋葵等植物的开发利用日益深入。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 oench],国外又名okra,为锦葵科秋葵属的一个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到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有多种叫法,又名秋葵夹、羊角豆、洋芝麻、毛茄、补肾草等。黄秋葵除用作日常蔬菜外,在美、英、法、日等国都把它列入新世纪最佳绿色食品名录之中,美国人还给了它取了一个更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植物伟哥”,日本人称之为“绿色人参”;它还被许多国家定为运动员的首选蔬菜,可见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
据《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黄秋葵根、茎、花、种子等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寒、滑,入心、肺、肾、胃、肝及膀胱,可治脾虚乏力、肠燥便秘及恶疮、痈疖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秋葵具有抗疲劳、健胃保肝、帮助消化、润肠通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其主要功效成分是活性多糖。黄秋葵中活性多糖含量为2%左右。黄秋葵的嫩荚粘液状物质中含有大量多聚半乳糖、半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与果胶的混合物,能促进体内有机物质的排泄,减少毒素在体内的积累,降低血糖和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的功效。此外,黄秋葵嫩荚果中还含有粘性的糖蛋白。粘性糖蛋白是一种由胶原和粘多糖类物质组成的多糖、蛋白质混合物,它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保护人体关节腔里关节膜和浆膜的润滑作用,也能保持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润滑,促进胆固醇物质的排泄,减少脂类物质在动脉管壁上的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和胶原病的发生。
公知技术中,如专利申请号201010540179.1黄秋葵多糖及果胶及其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黄秋葵多糖及果胶的提取,以黄秋葵嫩果为原料,干燥打成粗粉,进行渗漉提取,将渗漉提取液真空薄膜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醇沉制得多糖与果胶沉淀,将其转移至冰箱中冷却过夜后倾去上层溶液,得到多糖与果胶浸膏物,浸膏物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即得黄秋葵多糖及果胶干粉。再以黄秋葵多糖及果胶干粉为原料与混合基质按照1:1~1:3配比制得滴丸制剂。
当前易疲劳和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亚健康多发病症,西医药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用功能性食品调节改善身体机能是患者的一个理想选择,国家也把抗疲劳和改善胃肠功能列为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功能。目前市场上抗疲劳、改善胃肠功能的功能性食品种类较少,且良莠不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黄秋葵活性多糖有很好的抗疲劳和改善胃肠功能的功效。细胞产活性多糖是由其相应的基因决定的,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我们通过调控外界环境因子来诱导黄秋葵产活性多糖基因进行高水平表达,提高果荚中活性多糖成分含量、增加营养价值,使其即可作为功能型蔬菜鲜食,又可作为功能型食品生产的优质原料。
黄秋葵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具有抗疲劳和改善胃肠功能作用,把其功效成分活性多糖提取出来可以生产保健食品,但目前生产的黄秋葵活性多糖含量较低,提高其功能性成分含量,不仅可以提高黄秋葵的营养价值,而且作为功能性食品生产原料也可以提高提取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应。
通过栽培技术提高药材、果蔬、作物有效成分含量已被证明是可行的,也有一些专利申请。如专利申请号001144250.6公开了含稀有微量元素硒、锗、稀土灵芝种植方法,通过在栽培基料中加入有机微量元素硒、锗、稀土,来提高灵芝中的含量;专利申请号03133711.2公开了冰葡萄的种植方法用以提高葡萄果实中含糖量;专利申请号200710069591.8公开了含碘番茄的种植方法,通过施用碘肥来提高番茄中碘的含量;专利申请号200710055465.7公开了有机功能米及其种植方法。
甚至通过诱导方法实现的技术方案也有公开,如专利申请号200710100470.5一种在人工栽培龙血树或野生龙血树上利用外源化学物质诱导生产血竭的方法,它是在三年生以上的龙血树上,在二年生或二年生以上的枝干中间钻孔并注入诱导物质,并在枝干四周纵切纵沟,然后用脱脂棉吸湿诱导物质后填充至纵沟里,再用透明的塑料薄膜或保鲜袋将整条枝干抱扎封口,待整条枝干全部变红产生血竭后将枝干截取,干燥、粉碎后用甲醇提取得到血竭。
事实上,黄秋葵有着独特的生物特性,比如黄秋葵根系发达,直根性,根深达1米以上;主茎直立,高1~2.5米,粗5厘米,赤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有侧枝,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果为蒴果,先端细尖,略有弯曲,形似羊角,果长10~25厘米,横径1.9~3.6厘米,嫩果有绿色和紫红色2种,果面覆有细密白色绒毛,果成熟后木质化不可食;种子球形,绿豆大小,淡黑色,外皮粗,被细毛。
黄秋葵按果实外形可分为圆果种和棱角种;依果实长度又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依株形又分矮株和高株种。矮株种高1米左右,节间短,叶片小,缺刻少,着花节位低,早熟,分枝少,抗倒伏,易采收,宜密植。高株种株高,果实浓绿,品质好。
黄秋葵嫩果(荚)肉质柔嫩、润滑,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堪比人参(在日韩即称为绿色人参)却比人参更适合日常食补。可炒食、煮食、凉拌、制罐、做汤及速冻加工等。幼果中还含有一种黏性物质,可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疡,并可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力。嫩叶也可食用。花、种子和根对恶疮、痈疖有疗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种子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能提取油脂、蛋白质或作为咖啡的代用品。
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黄秋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
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一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
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根据其特性,现有黄秋葵种植方法包括:
直播法 黄秋葵多行直播。播前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各地应在终霜期过后,适时播种,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2厘米左右。直播每公顷用种10千克,育苗移栽每公顷用种3千克左右。
育苗移栽法 北方地区多于3月上中旬在阳畦、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播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点播,覆土厚约2厘米。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4~5天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最好采用塑料钵、营养土块等护根育苗措施,培育适龄壮苗。
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黄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植株调整 黄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7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甚至更长。黄秋葵商品性鲜果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采收时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茎、叶、果实上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奇痒难耐,此时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轻烤,可减轻痛痒程度。通常花谢后4天采收嫩果,品质最佳。每公顷产多在1500~3000千克左右。
黄秋葵各个部分都含有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嫩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VC、VA、VE和磷、铁、钾、钙、锌、锰等矿质元素及由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每100克嫩果中含有蛋白质2.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7克、粗纤维3.9克、维生素B10.2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维生素C44毫克、维生素E1.03毫克、维生素PPl.0毫克、维生素A660国际单位、矿质营养钾95毫克、钙45毫克、磷65毫克、镁29毫克。由于品种不同其各成分的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黄秋葵的营养保健价值很高,如:黄秋葵中的维生素A能有效地防护视网膜,确保良好的视力,防止白内障的产生;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等保健作用,适当多食可增强性功能,还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力;另外黄秋葵低脂、低糖,可以作为减肥食品;由于其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其富含维生素C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提高免疫力。另外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果胶)结合作用,对皮肤有一定温和的保护效应,可以代替一些化学的护肤用品;可溶性纤维还能促进体内有机物质的排泄,减少毒素在体内的积累,降低胆固醇含量。
秋葵嫩荚含有丰富的果胶、膳食纤维,其果胶的粘稠状态是植物界非常少见的,膳食纤维的占比及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比均是植物中较高的。
秋葵嫩荚富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C、E等,尤其是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含量在目前发现的动植物中位列第一。
秋葵嫩荚还含有硒、钙、铁、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但含量并不特别丰富。
秋葵嫩荚粘稠液质除果胶外还含有丰富的目前被某些科学家指称为LM的物质(一种类似于天然荷尔蒙的物质)。如果这一指称获得业界广泛认同,那么它是目前独占其名的物种。
黄秋葵嫩荚中富含植物黄酮,但比花中少(黄秋葵花中含量比大豆叶子中所含黄酮高300倍左右。
人参和黄秋葵的抗疲劳作用进行对比试验:包括小鼠耐力实验、耐缺氧试验、耐寒耐热实验和剧烈运动后血乳酸水平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黄秋葵与等量的人参耐力作用相当,耐缺氧项目黄秋葵用量比人参大一倍时,效果相当。耐寒力的效果低于人参,但这却相反是大量进补的优点。
秋葵嫩荚富含的粘性物质LM(主含一种类似于天然荷尔蒙的物质)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补肾保健蔬菜,享有“植物伟哥”之美誉。对青壮年和运动员而言,经常食用,可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当然这对所有人群均有此效果。
同时秋葵嫩荚的粘液能很好地帮助胃肠蠕动,分泌的黏蛋白有保护胃壁的作用,并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胃病及“三高”者食用最合适。
秋葵嫩荚丰富的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有益于视网膜健康、维护视力,是青少年防止近视的好食材。秋葵嫩荚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膳食纤维还可轻松带走人体内垃圾,是很棒的营养减肥材料。秋葵嫩荚中丰富的植物黄酮,结合各营养元素能促进人体全方位的自我调理,从而确保内分泌平衡、抗衰老、抗疲劳、增耐力、血液循环加快等功效。此外由于黄秋葵富含有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黄秋葵嫩荚适合人群。适合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弱、胃炎、内分泌失调、未老先衰、易疲劳、胃溃疡、贫血、消化不良、便秘、口臭、上火等症的辅助食疗,对于青壮年、运动员、护肤与减肥女士、男士、非便秘的老人多吃有益
然而,现有的生产技术管理粗放,生产的黄秋葵活性多糖含量低。据文献报道和实验测定,现在市场销售的黄秋葵中活性多糖含量为2%左右。活性多糖含量低的黄秋葵营养价值相当较低,用来生产保健食品成本较高,经济效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目前黄秋葵活性多糖含量低以及以黄秋葵活性多糖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的诱导种植方法包括选种调控、肥水调控、化学调控和栽培技术调控;
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黄秋葵果荚活性多糖含量高的丰产、优质的品种;播前浸种20~24小时,每隔5~6 小时清洗换水1次,然后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约2~3天后种子开始出芽即可播种;
2) 播种前做畦,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0.9~1.2米,畦高25~30厘米,沟宽30厘米,行距70~80厘米,株距40~45厘米;终霜期过后,气温稳定在 15℃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为1.5~2.5厘米,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2株苗;株高15~25厘米时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后期遇雨植株发生倒伏;
3)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离地面20厘米左右开始留侧枝,侧枝不可过多,每株3~5个为宜,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
4) 选前茬非黄秋葵的地块,播种前半个月整地,耕地时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黄秋葵生长期间用复合肥追施2~3次,分别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每亩施肥25~30公斤,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少用氮肥;定苗后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中耕,盛果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水,雨季注意排水;
5)第一个果形成时用230~28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在生长中期用320~45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再喷施一次;从盛果初期开始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浓度0.1%~0.5%的磷酸二氢钾,喷施4~6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15天;在整个生产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6)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50~60天,以后整个采收期约3个月;采收要及时,过早则产量低,过迟则影响品质,一般花谢5~9天即可采收,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商品性嫩果采收标准为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本发明诱导种植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种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使黄秋葵有效多糖含量提高,营养价值较高,用来生产保健食品成本会降低,经济效应较高。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黄秋葵原料,活性多糖含量高,制得的产品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帮助消化,健胃润肠、保肝强肾、降低血脂,增强人体耐力与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制得的产品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含服吸收迅速、功效成分含量高、保健功能显著、食用和携带方便的优点。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诱导效果显着,可极大地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实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的诱导种植方法包括选种、肥水调控、化学调控和栽培技术调控等多种手段复合应用技术。
诱导提高活性多糖含量的黄秋葵种植方法具体还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黄秋葵果荚活性多糖含量高的丰产、优质的品种;播前浸种20~24小时,每隔5~6 小时清洗换水1 次,然后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约2~3天后种子开始出芽即可播种;
2) 播种前做畦,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0.9~1.2米,畦高25~30厘米,沟宽30厘米,行距70~80厘米,株距40~45厘米;终霜期过后,气温稳定在15℃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为1.5~2.5厘米,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2~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留壮苗;3~4 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2 株苗;株高15~25厘米时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后期遇雨植株发生倒伏;
3)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离地面20厘米左右开始留侧枝,侧枝不可过多,每株3~5个为宜,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
4)选前茬非黄秋葵的地块,播种前半个月整地,耕地时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黄秋葵生长期间用复合肥追施2~3次,分别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每亩施肥25~30公斤,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少用氮肥;定苗后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中耕,盛果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水,雨季注意排水;
5)第一个果形成时用230~28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在生长中期用320~45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再喷施一次;从盛果初期开始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浓度0.1%~0.5%的磷酸二氢钾,喷施4~6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15天;在整个生产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6)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50~60天,以后整个采收期约3个月;采收要及时,过早则产量低,过迟则影响品质,一般花谢5~9天即可采收,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商品性嫩果采收标准为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
更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选种,即高活性多糖优良品种的筛选;选生产上主要应用的清福、五福、南洋、长绿、新东京5号等品种进行实验,考察黄秋葵产量和活性多糖含量,以活性多糖含量为主要筛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活性多糖含量差别较大,含量最高的品种含量为干重的5.46%,含量最低的品种含量为干重的1.85%;说明黄秋葵不同种质资源之间活性多糖含量差异较大,有必要对黄秋葵种质资源进行筛选,筛选出活性多糖较高的品种用于生产。
栽培技术调控,即播种时期筛选;以霜期结束后的5月下旬为第一个播期,每隔10天设置一个播期,共设置3个播期,实验结果表明播期对黄秋葵活性多糖的积累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苗期气温的差异对黄秋葵后期果荚活性多糖的积累没有显著影响。实验发现一般的摘枝、除草、中耕、培土等栽培技术,有利于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但对果荚活性多糖积累没有显著影响。
肥水调控;适时施用农家肥、复合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适时浇水,喷施叶面肥,有利于黄秋葵积累更多的活性多糖。用常规栽培方法作对照,黄秋葵干品多糖含量提高2~4%。黄秋葵是喜肥水作物,常规栽培方法一般使用较多的氮肥,水供应充足,这样能使黄秋葵果荚快速生长,上市较快,但是常规栽培方法生产的黄秋葵果荚活性多糖含量较低,适当控制氮肥和水分,可以减缓果荚细胞分裂和增长,从而使生长期延长,积累更多营养物质;而且磷、钾肥能促进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转运,有利于果荚营养物质的积累。
化学调控,即激素调控;在生长过程中适时喷施矮壮素有利于黄秋葵对活性多糖的积累,用不喷施矮壮素的实验组作对照,黄秋葵干品多糖含量可提高1~3%。矮壮素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机制是抑制植株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防止植株徒长,促进生殖生长,使植株节间变短,长得矮、壮、粗,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抗倒伏,叶色加深,叶绿素含量增多,可以提高作物的坐果率,提高产量,还能提高有些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盐碱的能力。黄秋葵茎秆高、营养生长较强,传统栽培方法又多用肥水很容易引起徒长,本发明首次在黄秋葵栽培中使用矮壮素调控,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向生长器官转入,有利于果荚积累较多的活性多糖。
在本发明中,选种、肥水调控、化学调控和栽培技术调控对于诱导黄秋葵活性多糖含量提高的作用依次为:选种调控、肥水调控、化学调控和栽培技术调控。
本发明中活性多糖的测定方法为硫酸苯酚法,测定方法为:采收的黄秋葵嫩果70℃烘干,粉碎后过40目筛,准确称取3克样品加水适量,超声波水浴1小时,抽滤。滤渣加水,100℃超声波水浴浸提30分钟,然后过滤。两次滤液合并后真空浓缩,加入浓缩液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放4℃冰箱静置过夜,离心收集沉淀,去除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然后用双蒸水溶解,稀释到合适浓度,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吸光度值。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吸光度值,做葡萄糖浓度与吸光度值关系的标准曲线。把用硫酸苯酚法测得的黄秋葵多糖溶液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换算出黄秋葵活性多糖含量。
上述技术中:
播种前半个月或更早进行整地,耕地时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0.9~1.2米,畦高25~30厘米,沟宽30厘米,行距70~80厘米,株距40~45厘米;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2~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留壮苗;3~4 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2 株;
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离地面20厘米左右开始留侧枝,侧枝不可过多,每株3~5个为宜,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
黄秋葵生长期间适时进行肥水和植物生长激素调控,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黄秋葵生长期间进行严格的肥水控制,分别在黄秋葵结果初期和盛果期施肥,每亩25~30公斤,以复合肥为主,少用氮肥;在盛果初期开始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0.1%~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4~6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15天;定苗后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中耕,盛果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水,雨季注意排水。
黄秋葵生长期间进行严格的植物激素控制,植物激素为矮壮素,在黄秋葵第一个果形成时用230~28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在生长中期用320~45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再喷施一次。
在本发明中,实施技术还包括:
1)选择活性多糖含量高的品种,经浸种、催芽,种子开始出芽即可播种;2)耕地时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在播种之前做畦,采用高畦双行种植;3)适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3~4片真叶时定苗;4)在黄秋葵不同生长期分别进行肥水和植物生长激素调控诱导,使果荚积累较多活性多糖,果荚生长到8~10厘米时及时采收;采用本发明种植黄秋葵,果荚活性多糖含量较高,可作为保健蔬菜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原料生产功能性食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选择果荚活性多糖含量高的丰产、优质的品种;播前浸种20~24小时,每隔5~6小时清洗换水1次,然后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约2~3天后种子开始出芽即可播种;
2)播种前做畦,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0.9~1.2米,畦高25~30厘米,沟宽30厘米,行距70~80厘米,株距40~45厘米;终霜期过后,气温稳定在15℃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为1.5~2.5厘米,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2~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2 株苗。株高15~25厘米时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后期遇雨植株发生倒伏;
3)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离地面20厘米左右开始留侧枝,侧枝不可过多,每株3~5个为宜,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生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
4)选前茬非黄秋葵的地块,播种前半个月整地,耕地时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30~40公斤,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黄秋葵生长期间用复合肥追施2~3次,分别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每亩施肥25~30公斤,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少用氮肥;定苗后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中耕,盛果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水,雨季注意排水;
5)第一个果形成时用230~28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在生长中期用320~45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再喷施一次;从盛果初期开始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浓度0.1%~0.5%的磷酸二氢钾,喷施4~6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15天;在整个生产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6)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50~60天,以后整个采收期约3个月。采收要及时,过早则产量低,过迟则影响品质,一般花谢5~9天即可采收,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商品性嫩果采收标准为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
实施例2:
在黄秋葵播种前半个月整地,前茬为玉米。耕地时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800公斤、复合肥35公斤,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播种前作畦,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0.9米,畦高25厘米,沟宽30厘米;选择活性多糖含量高的丰产、优质的品种。播前浸种20小时,每隔5小时清洗换水1次,然后置于25℃条件下催芽,种子开始出芽即可播种;播种采用穴播,播种深度为2厘米,行株距70×45厘米,每穴3株;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留壮苗; 4 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株苗。定苗后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中耕;株高15厘米时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植株生长前期,及时摘除侧枝,离地面15厘米开始留侧枝,每株5个,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后期遇雨植株发生倒伏;第一个果形成时用23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在生长中期用33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再喷施一次;从盛果初期开始用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4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5天;黄秋葵生长期间用复合肥追施2次,分别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每亩施肥30公斤,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个生产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黄秋葵嫩果及时采收,花谢5~9天即可采收,商品性嫩果采收标准为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采收期约3个月;选取前、中、后期采收的嫩果烘干,测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为8.58%。
实施例3:
在黄秋葵播种前半个月整地,前茬为玉米。耕地时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15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播种前作畦,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1米,畦高27厘米,沟宽30厘米;选择活性多糖含量高的丰产、优质的品种;播前浸种22小时,每隔5.5小时清洗换水1次,然后置于28℃条件下催芽,种子开始出芽即可播种;播种采用穴播,播种深度为2厘米,行株距75×45厘米,每穴3株。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留壮苗;3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2株苗;定苗后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中耕;株高20厘米时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离地面20厘米开始留侧枝,每株3个,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后期遇雨植株发生倒伏。第一个果形成时用28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在生长中期用42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再喷施一次;从盛果初期开始用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6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天。黄秋葵生长期间用复合肥追施2次,分别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每亩施肥28公斤,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个生产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黄秋葵嫩果及时采收,花谢5~9天即可采收,商品性嫩果采收标准为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采收期约3个月;选取前、中、后期采收的嫩果烘干,测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为8.35%。
实施例4:
在黄秋葵播种前半个月整地,前茬为玉米;耕地时施足基肥,每亩用农家肥2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播种前作畦,采用高畦双行种植,畦宽1.1米,畦高30厘米,沟宽30厘米;选择活性多糖含量高的丰产、优质的品种;播前浸种24小时,每隔6 小时清洗换水1 次,然后置于30℃条件下催芽,种子开始出芽即可播种;播种采用穴播,播种深度为2厘米,行株距80×40厘米,每穴3株;2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选留壮苗;3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苗1株苗。定苗后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中耕;株高20厘米时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植株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离地面20厘米开始留侧枝,每株5个,在主干上均匀分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后期遇雨植株发生倒伏;第一个果形成时用25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在生长中期用38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溶液再喷施一次。从盛果初期开始用浓度为0.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6 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天。黄秋葵生长期间用复合肥追施2次,分别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每亩施肥30公斤,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少用氮肥;盛果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补水,雨季注意排水;在整个生产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黄秋葵嫩果及时采收,花谢5~9天即可采收,商品性嫩果采收标准为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采收期约3个月;选取前、中、后期采收的嫩果烘干,测定活性多糖平均含量为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