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3007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3007B
CN105843007B CN201610053790.9A CN201610053790A CN105843007B CN 105843007 B CN105843007 B CN 105843007B CN 201610053790 A CN201610053790 A CN 201610053790A CN 105843007 B CN105843007 B CN 105843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face
image forming
specific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37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3007A (zh
Inventor
金丸和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843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3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3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3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06V10/225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based on a marking or identifier characterising the are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0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0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 H04N1/00803Presence or absence of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8Rendering the image unintelligible, e.g. scrambling
    • H04N1/4493Subsequently rendering the image intelligible using a co-operating image, mask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读取部、存储部、图像形成部和控制部。读取部对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得到所读取图像数据。存储部对表示特殊的图像或字符串的特殊信息的数据进行存储。控制部对读取部和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图像形成部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控制部判断所输入图像数据和所读取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特殊信息的数据,基于判断结果,再判断图像形成部是否要在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调色剂的消耗量并抑制机密信息的泄露。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图像形成装置有时进行反面印刷。反面印刷是指:对只在一个面上形成了图像的纸张(记录介质)进行再利用,在另一个面上形成使用者需要的图像。下面,在被用于反面印刷的纸张中,将已形成了图像的一个面记为第一面,将相反侧的另一个面记为第二面。
另外,在被用于反面印刷的纸张的第一面上形成有个人姓名、客户名称、电话号码和技术诀窍等机密信息的图像(机密信息图像)的情况下,需要对机密信息图像进行遮掩来防止机密信息的泄露。有些图像形成装置(已成像纸张处理装置)通过执行遮掩处理来对机密信息图像进行遮掩。
有些图像形成装置对纸张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并执行遮掩处理。有些图像形成装置基于读取的图像对机密信息图像进行遮掩处理。例如,有些图像形成装置在读取的图像中含有影线部分的情况下,在第一面的图像上将黑色实心图案重叠地形成在读取的图像的影线部分上,在读取的图像中含有特殊符号的情况下,在第一面的图像上将黑色实心图案重叠地形成在读取的整个图像上。
发明内容
有些图像形成装置中,对读取的图像中含有影线部分或特殊符号的全部纸张进行机密信息图像的遮掩处理。因此,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对机密信息泄露可能性低的纸张也进行机密信息图像的遮掩处理,就很有可能不必要地浪费调色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调色剂的消耗量并抑制机密信息的泄露。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第一面和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读取部、存储部、图像形成部和控制部。所述读取部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得到所读取图像数据。所述存储部对表示特殊的图像或字符串的特殊信息的数据进行存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和所述所读取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基于判断结果,再判断所述图像形成部是否要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所述遮掩图像对表示所述特殊信息的图像进行遮掩。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调色剂的消耗量并抑制机密信息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反面印刷用纸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反面印刷用纸的第一面上形成的遮掩图像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一]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是彩色复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专用供纸盒11a,专用供纸盒11a用于收纳反面印刷的纸张P。纸张P是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以下,有时将纸张P中用于反面印刷的纸张P记载为“反面印刷用纸P1”。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图像。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执行遮掩处理来对机密信息图像进行遮掩。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使反面印刷用纸P1反转,在其第二面上形成使用者需要的图像(输入的图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原稿读取部5、供纸部10、线传感器20、图像形成部30、定影部40、排出部50、输入输出部60和控制基板100。还有,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第一输送部L1、第二输送部L2和第三输送部L3。
原稿读取部5对原稿进行扫描,得到所输入图像数据。
供纸部10具有若干个供纸盒11和若干个第一供纸辊组12。各供纸盒11可收纳若干枚的纸张P。若干个供纸盒11中,至少含有一个专用供纸盒11a。各第一供纸辊组12将所对应的供纸盒11中收纳的纸张P一张一张地供给到第一输送部L1。
还有,供纸部10还具有手动送纸托盘16和第二供纸辊组17。手动送纸托盘16上可放置若干枚的纸张P。第二供纸辊组17将手动送纸托盘16上放置的纸张P一张一张地供给到第一输送部L1。
第一输送部L1将供纸部10送来的纸张P经过图像形成部30所具备的转印装置35再送到定影部40。
作为读取部的一个例子的线传感器20设置在第一输送部L1中。具体来说,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线传感器20设置在既是专用供纸盒11a的下游又是转印装置35的上游的位置。线传感器20对从专用供纸盒11a送来的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然后,线传感器20基于读取的图像,生成所读取图像数据。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具备区域传感器等图像传感器来取代线传感器20。
图像形成部30在由第一输送部L1送到转印装置35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除了转印装置35,图像形成部30还包含调色剂补充装置31、曝光装置32、感光鼓33和显影辊34。
调色剂补充装置31将调色剂补充到显影辊34。
曝光装置32基于图像数据,照射激光来对感光鼓33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鼓33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34向所对应的感光鼓33供给调色剂,使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由此,在感光鼓33上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装置35将感光鼓33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P上。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P被送至定影部40。另外,在使用若干种颜色的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情况下,转印装置35使对应于各颜色的各感光鼓33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重叠并转印到纸张P上。
定影部40具有加热部件41和加压部件42。定影部40利用加热部件41和加压部件42来对纸张P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使未定影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P上。
第二输送部L2将从定影部40送来的纸张P送向第三输送部L3或排出部50。
排出部50将纸张P排出到装置主体的外部。
第三输送部L3在双面印刷时和反面印刷时使用。第三输送部L3使从第二输送部L2送来的纸张P反转,并将纸张P送至第一输送部L1。具体来说,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第三输送部L3将纸张P送至第一输送部L1中既是供纸部10的下游又是转印装置35的上游的位置。其结果,反转后的纸张P再次由第一输送部L1进行输送。由此,在双面印刷时,在纸张P的两面上都形成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还有,在反面印刷时,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形成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
输入输出部60配置在主体的上部。输入输出部60对输入画面进行显示。输入输出部60对使用者的输入操作进行受理,生成对应于输入操作的输入数据。还有,输入输出部60对控制部120所处理的结果进行输出。例如,输入输出部60是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具有触控面板或者操作按钮和触控面板。
在控制基板100中,配置有存储部110和控制部120。存储部110对程序或设置信息等进行存储。存储部110包含HDD(Hard Disk Drive)、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ROM(Read Only Memory)。控制部120通过执行存储部110中预先存储的控制程序,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0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进行控制,实现在反面印刷时对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机密信息图像进行遮掩处理。具体来说,控制部120基于原稿读取部5读取的结果(所输入图像数据)和线传感器20读取的结果(所读取图像数据),判断图像形成部30是否要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控制部120判断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要形成不含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时,生成要重叠地形成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的图像(遮掩图像)的图像数据(遮掩图像数据)。遮掩图像数据是用于对机密信息图像进行遮掩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20对图像形成部30进行控制,实现基于遮掩图像数据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其结果,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的图像上重叠地形成用于遮掩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遮掩图像),从而机密信息图像被遮掩。如此,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第一面上形成的机密信息图像,将遮掩图像形成在第一面上。
另一方面,控制部120判断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要形成含有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时,对图像形成部30进行控制,实现不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因此,对于使用者认为是机密信息的印刷品,不执行遮掩处理。其结果,能够抑制调色剂的消耗量并抑制机密信息的泄露。
遮掩图像含有一个以上的遮掩部。遮掩部对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中的机密信息图像部分进行遮掩。遮掩部对应于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中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的区域(以下,记载为“遮掩对象区域”)。也就是说,通过图像形成部30以遮掩部位于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的遮掩对象区域的方式来形成遮掩图像,使遮掩对象区域被执行遮掩处理。其结果,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机密信息图像被执行遮掩处理。另外,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未形成机密信息图像的情况下,图像形成部30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不形成遮掩图像。
接下来,参照图2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存储部110和控制部120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图。具体来说,图2表示在反面印刷时用于执行遮掩处理的存储部110和控制部120的结构。
存储部110具有特殊信息存储部111和遮掩图像数据存储部112。还有,存储部110中存储有控制程序115。
特殊信息存储部111存储与使用者指定为机密信息的特殊信息相对应的数据(特殊信息的数据)。特殊信息的数据在从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的中对机密信息进行检索时使用。例如,特殊信息是表示个人姓名、客户名称、电话号码、涉及金额的信息或者程序代码等机密信息的关键文字(字符串)。还有,例如,特殊信息也可以是表示带圈的密字标志或公司标志等机密信息的图像。
遮掩图像数据存储部112对遮掩图像图案数据进行存储。例如,遮掩图像图案数据是单色(例如,黑色)的实心图像数据,或者是影线图案数据。
控制部120具有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部121、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和遮掩图像数据生成部123。
OCR部121对线传感器20读取的所读取图像数据中含有的文字进行识别。具体来说,OCR部121从线传感器20生成的所读取图像数据中识别出文字,将文字转换成文字数据。
特殊信息判断部122针对线传感器20读取的所读取图像数据和OCR部121所转换的文字数据,判断其中是否包含特殊信息存储部111中存储的特殊信息的数据。也就是说,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中是否存在机密信息图像。例如,特殊信息判断部122通过执行图案匹配处理,使线传感器20读取的所读取图像数据和OCR部121所转换的文字数据与特殊信息的数据进行匹配。这样,特殊信息判断部122针对所读取图像数据和OCR部121所转换的文字数据,判断其中是否包含特殊信息的数据。
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中存在机密信息图像时,遮掩图像数据生成部123生成遮掩图像数据。具体来说,遮掩图像数据生成部123参照遮掩图像数据存储部112所存储的遮掩图案生成遮掩图像数据,利用该遮掩图像数据就能够以遮掩部位于遮掩对象区域内的方式形成遮掩图像。另外,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存在若干个遮掩对象区域的情况下,遮掩图像数据包含表示若干个遮掩部的数据。
接下来,参照图1~图3,对反面印刷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
控制部120对反面印刷的请求进行受理(步骤300)后,读出存储部110所存储的控制程序115来执行反面印刷处理。如图3所示,通过执行步骤S302~步骤S318,反面印刷处理对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机密信息图像进行遮掩处理,之后再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形成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
步骤S300:图像形成装置1对来自使用者的反面印刷请求进行受理。
步骤S302:原稿读取部5对原稿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从而生成所输入图像数据。
步骤S304:供纸部10从专用供纸盒11a中开始供给反面印刷用纸P1。
步骤S306:线传感器20对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从而生成所读取图像数据。
步骤S308:OCR部121进行文字识别处理。具体来说,OCR部121从线传感器20所生成的所读取图像数据中识别出文字,并转换成文字数据。
步骤S310: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所读取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特殊信息存储部111所存储的特殊信息的数据。在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为所读取图像数据中含有特殊信息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10:Yes),处理前进到步骤S312。在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为所读取图像数据中不含特殊信息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10:No),处理前进到步骤S318。
步骤S312: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所输入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特殊信息存储部111所存储的特殊信息的数据。在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为所输入图像数据中含有特殊信息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12:Yes),处理前进到步骤S318。在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为所输入图像数据中不含特殊信息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12:No),处理前进到步骤S314。
步骤S314:遮掩图像数据生成部123生成遮掩图像数据。
步骤S316:图像形成部30基于遮掩图像数据,将遮掩图像形成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也就是说,图像形成部30以遮掩部位于遮掩对象区域的方式来形成遮掩图像。形成有遮掩图像的反面印刷用纸P1经过第三输送部L3被送至第一输送部L1。优选为使用能够降低机密信息图像可读性的颜色的调色剂来形成遮掩图像。例如,使用颜色与机密信息图像相同的调色剂来形成遮掩图像。由此,除了能够降低机密信息图像可读性,还能够抑制只消耗特定颜色的调色剂。
步骤S318:图像形成部30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形成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
接下来,参照图1~图4,对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遮掩图像数据生成处理进行具体说明。图4是表示作为反面印刷用纸P1的一个例子的反面印刷用纸P11的图。本实施方式中,与作为机密信息的特殊信息“ABC”、“12345”和“XX”相对应的各特殊信息的数据存储在特殊信息存储部111中。
如图4所示,在反面印刷用纸P11的第一面F1上形成有图像D。图像D包含机密信息图像K1、机密信息图像K2和机密信息图像K3。机密信息图像K1是机密信息“ABC”的图像,形成在遮掩对象区域A1上。机密信息图像K2是机密信息“12345”的图像,形成在遮掩对象区域A2上。机密信息图像K3是机密信息“XX”的图像,形成在遮掩对象区域A3上。
原稿读取部5对原稿进行读取,从而生成所输入图像数据。反面印刷用纸P11从专用供纸盒11a开始被送来后,线传感器20通过对图像D的读取来生成所读取图像数据。OCR部121基于所生成的所读取图像数据来识别文字,并将文字转换成文字数据。然后,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所输入图像数据和转换后的文字数据中是否含有特殊信息存储部111所存储的特殊信息的数据。本实施方式中,特殊信息存储部111预先存储了表示各关键文字“ABC”、“12345”和“XX”的特殊信息的数据,因此特殊信息判断部122判断出图像D中含有特殊信息的图像(机密信息图像)。因此,遮掩图像数据生成部123生成用于对机密信息图像K1、K2和K3进行遮掩的图像数据(遮掩图像数据)。
接下来,参照图1~图5,对遮掩图像进行具体说明。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反面印刷用纸P1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遮掩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这里,以反面印刷用纸P11上形成的遮掩图像D1为例对遮掩图像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反面印刷用纸P11的第一面F1上,形成有三个机密信息图像K1、K2和K3。因此,遮掩图像数据生成部123为了对机密信息图像K1、K2和K3进行遮掩,生成遮掩图像D1的图像数据,遮掩图像D1如图5所示那样包含三个遮掩部M1、M2和M3。基于该遮掩图像数据,遮掩图像D1被形成在反面印刷用纸P11的第一面F1上。其结果,在遮掩对象区域A1、遮掩对象区域A2和遮掩对象区域A3分别形成遮掩部M1、遮掩部M2和遮掩部M3。由此,机密信息图像K1、K2和K3被遮掩。
如上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中,存储部110存储有使用者指定为机密信息的特殊信息的数据。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中,受理反面印刷的请求后,线传感器20对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控制部120判断所读取的图像中是否含有特殊信息的图像。也就是说,图像形成装置1中,控制部120判断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是否形成有所指定的机密信息的图像(机密信息图像)。在控制部120判断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要形成不含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时,控制部120对图像形成部30进行控制,使图像形成部30对机密信息图像进行遮掩处理。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中,控制部120对图像形成部30进行控制,使图像形成部30基于第一面上已形成的机密信息图像在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另一方面,在控制部120判断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要形成含有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时,控制部120对图像形成部30进行控制,使图像形成部30不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因此,对使用者识别为机密信息的印刷品不执行遮掩处理,其结果,能够抑制调色剂的消耗量并抑制机密信息的泄露。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反面印刷用纸P11的第一面上含有三个遮掩对象区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遮掩对象区域的数量不限于三个,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0控制图像形成部30,使图像形成部30以遮掩部位于第一面的遮掩对象区域内的方式来形成遮掩图像,不过,控制部120也可以控制图像形成部30,使图像形成部30以遮掩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的全部的方式来形成遮掩图像。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0参照共用的特殊信息的数据来判断第一面和第二面上是否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不过也可以参照不同的特殊信息的数据来判断第一面和第二面上是否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例如,特殊信息的数据也可以含有第一特殊信息数据和第二特殊信息数据,第一特殊信息数据对应于第一面,第二特殊信息数据对应于第二面且与第一特殊信息数据不同。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20判断所读取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第一特殊信息数据,并判断所输入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第二特殊信息数据。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原稿读取部5对原稿的读取来生成所输入图像数据,不过,所输入图像数据也可以是存储部110所存储的图像数据或者经由网络(未图示)从外部装置(未图示)接收的图像数据。
[实施方式二]
实施方式一中,控制部120在判断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要形成不含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时,对图像形成部30进行控制,在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不过,控制部120也可以基于使用者选择的设置(模式)来判断是否使图像形成部30在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
参照图1、图2和图6,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且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要形成不含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的情况下,关于此时的反面印刷处理,使用者能够从若干个设置(模式)中进行选择。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能够从遮掩模式、中止模式或排出模式中选择任意一种模式。例如,模式是在执行印刷之前由使用者进行选择的。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要形成不含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的情况下,在遮掩模式中,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地在第一面形成遮掩图像;在中止模式中,中止印刷;在排出模式中,在第一面、第二面都不形成图像并将反面印刷用纸P1从排出部50排出。
步骤S300至步骤S312进行与实施方式一(参照图3)同样的处理。
步骤S313:控制部120判断使用者选择的模式是哪种。在控制部120判断出使用者选择的模式是遮掩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13:遮掩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314。在控制部120判断出使用者选择的模式是中止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13:中止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320。在控制部120判断出使用者选择的模式是排出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13:排出模式),处理前进到步骤S322。
步骤S314:遮掩图像数据生成部123生成遮掩图像数据。
步骤S316:图像形成部30基于遮掩图像数据,将遮掩图像形成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
步骤S318:图像形成部30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在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
步骤S320:图像形成装置1中止印刷。具体来说,控制部120在将反面印刷用纸P1送至图像形成部30之前,停止反面印刷用纸P1的输送。处理前进到步骤S324。
步骤S322:图像形成装置1将反面印刷用纸P1从排出部50排出。处理前进到步骤S324。
步骤S324:控制部120在输入输出部60上对通知画面进行显示。具体来说,在使用者选择了中止模式的情况下,将通知画面显示在输入输出部60上。该通知画面是向使用者通知如下信息的画面,该信息表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含有机密信息,已中止印刷。另外,该通知画面也可以是如下画面:让使用者选择是继续印刷还是不进行印刷而将纸张排出。还有,在使用者选择了排出模式的情况下,将其它通知画面显示在输入输出部60上。该通知画面是向使用者通知如下信息的画面,该信息表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含有机密信息,未对反面印刷用纸P1进行印刷,已排出。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控制部120在判断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不形成机密信息图像时,基于使用者选择的设置(模式),判断是否使图像形成部30在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因此,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使用者所需的处理。
还有,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控制部120在判断出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一面上已形成有机密信息图像、反面印刷用纸P1的第二面上要形成不含机密信息图像的图像时,控制部120使通知画面显示在输入输出部60上,通知画面上是提供给使用者的通知内容。因此,使用者能够识别出第一面上有机密信息,能够抑制机密信息的泄露。
上述,参照附图(图1~图6)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材质、形状或尺寸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可以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专用供纸盒11a的数量是一个,但专用供纸盒11a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还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从专用供纸盒11a开始供给反面印刷用纸P1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从手动送纸托盘16开始供给反面印刷用纸P1。这种情况下,线传感器20设置在既是手动送纸托盘16的下游又是转印装置35的上游的位置。
还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在第一面上执行遮掩处理之后,再在第二面上形成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不过,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在第二面上形成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的图像之后,再在第一面上执行遮掩处理。
还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喷墨方式等电子照相方式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还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对在彩色复印机中应用本发明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单色复印机中。
还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复印机中应用本发明,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打印机或多功能一体机等设备中。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具有第一面和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具备:
读取部,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进行读取,得到所读取图像数据;
存储部,对表示特殊的图像或字符串的特殊信息的数据进行存储;
图像形成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
所述图像形成部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二面上形成图像,
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和所述所读取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基于判断结果,再判断所述图像形成部是否要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遮掩图像,所述遮掩图像对表示所述特殊信息的图像进行遮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判断出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和所述所读取图像数据中都含有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使其在所述第一面上不形成所述遮掩图像,在所述第二面上基于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形成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判断出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中不含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并且所述所读取图像数据中含有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使用者选择的设置,判断是否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所述遮掩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判断出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中不含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并且所述所读取图像数据中含有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并且所述使用者设置为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所述遮掩图像的遮掩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使其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所述遮掩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判断出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中不含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并且所述所读取图像数据中含有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并且所述使用者设置为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上都不形成图像的排出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使其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上都不形成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输入输出部,所述输入输出部对输入画面进行显示,
在所述控制部判断出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中不含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并且所述所读取图像数据中含有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通知画面显示在所述输入输出部上,所述通知画面上是提供给使用者的通知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出所述图像形成部要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对表示所述特殊信息的图像进行遮掩的所述遮掩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使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如下方式形成所述遮掩图像,该方式是:所述遮掩图像包含的一个以上的遮掩部对所述第一面上已形成的图像中表示所述特殊信息的部分进行遮掩,所述一个以上的遮掩部位于表示所述特殊信息的部分所在的所述第一面的遮掩对象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出所述图像形成部要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对表示所述特殊信息的图像进行遮掩的所述遮掩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控制,使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如下方式形成所述遮掩图像,该方式是:遮掩所述第一面上形成的图像的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殊信息的数据包含:
第一特殊信息数据,对应于所述第一面;和
第二特殊信息数据,对应于所述第二面,
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所读取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所述第一特殊信息数据,判断所述所输入图像数据中是否含有所述第二特殊信息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殊的字符串包含个人姓名、客户名称、电话号码、涉及金额的信息或程序代码。
CN201610053790.9A 2015-01-30 2016-01-2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5843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6756A JP6050842B2 (ja) 2015-01-30 2015-01-30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16756 2015-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3007A CN105843007A (zh) 2016-08-10
CN105843007B true CN105843007B (zh) 2018-09-18

Family

ID=5655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3790.9A Active CN105843007B (zh) 2015-01-30 2016-01-2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42444B2 (zh)
JP (1) JP6050842B2 (zh)
CN (1) CN105843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0751B2 (ja) * 2016-11-17 2020-11-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269284B2 (en) 2017-04-27 2022-03-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ttern discharge to photoconductor
JP6777026B2 (ja) * 2017-06-30 2020-10-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03756A (ja) * 2018-07-02 2020-01-0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2058A (en) * 1991-09-30 1995-09-19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system capable of protecting secrecy
CN102529411A (zh) * 2008-10-22 2012-07-04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8751A (ja) 2000-02-18 2001-08-24 Minolta Co Ltd 作像済用紙処理装置
JP4603196B2 (ja) * 2001-06-12 2010-1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2006272674A (ja) * 2005-03-28 2006-10-1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EP2037334A1 (en) * 2007-09-12 2009-03-1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backside printing
JP5058094B2 (ja) * 2007-09-12 2012-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6210A (ja) * 2007-11-09 2009-05-2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61129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Dell Products L.P. Used Media Printing
US8711401B2 (en) * 2010-05-27 2014-04-29 Xerox Corporation Facility to reuse paper
US8757063B2 (en) * 2011-08-19 2014-06-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inting on used sheets of paper
JP2013186422A (ja) * 2012-03-09 2013-09-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76868A (ja) * 2014-10-08 2016-05-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マスク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2058A (en) * 1991-09-30 1995-09-19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system capable of protecting secrecy
CN102529411A (zh) * 2008-10-22 2012-07-04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27074A1 (en) 2016-08-04
CN105843007A (zh) 2016-08-10
JP2016142817A (ja) 2016-08-08
US9942444B2 (en) 2018-04-10
JP6050842B2 (ja)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0134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584300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032488A (ja) 画像形成制御方法及び装置と記憶媒体
US20130088740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509389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3013565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28545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779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32487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と記憶媒体
JP2008076851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175456A (ja) 操作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78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2902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rints image data including color code symbol
CN10779740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7594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9115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201411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171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740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22030278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1719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59535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23871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02866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36288A (ja)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