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3892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3892B
CN105093892B CN201510236099.XA CN201510236099A CN105093892B CN 105093892 B CN105093892 B CN 105093892B CN 201510236099 A CN201510236099 A CN 201510236099A CN 105093892 B CN105093892 B CN 105093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image
image forming
ton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60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3892A (zh
Inventor
上野俊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93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3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3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38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projection is obtained by line scanning
    • G03G15/28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projection is obtained by line scanning using a reusable recording medium in form of a plate or a shee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7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 G03G2215/209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plural types of toner image handled by the fix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印刷时,能够以适当的设定进行定影,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输送纸张的输送部;输送部,输送纸张;图像形成部,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在所述纸张上形成图像;定影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将形成在所述纸张上的图像定影;获取部,获取所述纸张的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以及控制部,根据所述获取部所获取的所述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对所述定影器的温度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通过加热对纸张的色调剂实施消色处理,将印刷在纸张上的图像消色的消色装置。已知该消色装置包括用于在消色前为了存储图像而进行图像读取的读取部、和用于对纸张加热而将图像消色的消色部,为了在图像消色后判别消色结果是否正常,通过上述读取部再次进行图像读取。另外,已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可消色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据此,可通过消色装置对利用可消色的色调剂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进行消色。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无论第一次印刷时还是实施多次消色后的印刷时,均在相同的定影温度下进行色调剂的定影。进行多次印刷会对纸张堆积色调剂。若在同一薄片上重复印刷和消色,则该薄片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会产生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53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能消去的色调剂印刷图像时,即使使用已通过消去装置消去了图像的纸张来印刷图像,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设定进行定影的图像形成装置。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输送部,输送纸张;图像形成部,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在所述纸张上形成图像;定影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将形成在所述纸张上的图像定影;获取部,获取所述纸张的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以及控制部,根据所述获取部所获取的所述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对所述定影器的温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纸张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定文件的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次数和定影温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任务的工序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设定文件的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任务的工序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5 系统控制部
23 读取部
29 定影器
54 RAM
55 HDD
100 MFP
551 设定文件
552 第二设定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以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s;多功能复合一体机)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简要示出实施方式的MFP100的构成例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MFP100具有扫描部1、打印部2、操作面板4以及系统控制部5。
扫描部1是读取原稿的图像并转换成图像数据的装置。扫描部1具有众所周知的构成,由将读取面上的原稿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的例如CCD线性传感器等构成。扫描部1既可以是将放置在原稿台玻璃(未图示)上的原稿进行扫描的装置,也可以是读取由自动进稿装置(ADF:Auto Document Feeder)所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装置。扫描部1设置在例如MFP100的主体上侧。扫描部1由系统控制部5控制。
打印部2在用作被图像形成介质的纸张上形成图像。例如,打印部2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部2使用多种类(例如,黄色(Y)、青色(C)、品红色(M)、黑色(K)、消去(D))即5个种类的色调剂形成图像。黄色(Y)、青色(C)、品红色(M)、黑色(K)的色调剂是即使被施加以预定温度以上的热量,也不能消去的不能消去色调剂。此外,优选的是,这些不能消去色调剂是例如熔点为大约80℃以下的所谓的可低温定影的色调剂。消去色调剂(D)是可通过预定温度以上的热量消去的色调剂。消去色调剂(D)的颜色是深青色或黑色。
此外,消去色调剂是例如可通过加热至预定温度以上来可消色化(无色化)的色调剂。消去色调剂是例如使粘合剂树脂含有色材而成。能消去的色材包括呈色性化合物、显色剂、消去剂。呈色性化合物可列举无色染料。显色剂可列举酚类。消去剂可列举被加热后与呈色性化合物相溶,与显色剂不具有亲和性的物质。能消去的色材是通过呈色性化合物与显色剂的相互作用而发色,通过加热至消去温度以上来断绝呈色性化合物与显色剂的相互作用,因而消去。
在图1所示的构成例中,打印部2具有进纸盒20(20A、20B、20C)作为进纸部。例如,各进纸盒20A、20B、20C以可装卸的状态设置在MFP100主体的下部。这些进纸盒20A、20B、20C容纳分别设定种类(例如,尺寸、纸质)的纸张。另外,打印部2也可以具有手动托盘(未图示)等作为其它进纸部。进纸盒20供给用于印刷图像的纸张。
与各进纸盒20A、20B、20C所容纳的纸张相关的信息等设定信息存储在非挥发性存储器中。打印部2根据设定信息选择容纳有用于印刷处理的纸张的进纸盒。打印部2在从所选择的进纸盒中进纸的纸张上打印图像。此外,在打印部2具有手动托盘的情况下,将从操作面板4输入的、放置在手动托盘上的纸张的尺寸存储到上述不挥发性存储器中即可。
输送部22在打印部2中输送纸张。输送部22通过拾取辊21A、21B、21C将自进纸盒20A、20B、20C提供的纸张向套准辊(Resist roller)24。套准辊24在后述的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7转印至纸张的定时,将该纸张向转印位置输送。
另外,在自进纸部20到中间转印带27之间的输送部22中设置有读取部23(该读取部23作为获取部发挥作用)。详细而言,该读取部23设置在比套准辊24更靠近纸张输送路径的上游侧且比后述的自动双面单元31(ADU)的反转路径的汇合点更靠近下游侧的位置。该读取部23是例如CCD传感器,是具备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等。该读取部23读取打印在纸张上的印刷次数(该印刷次数相当于纸张的与再利用相关信息)。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读取的纸张在其纸张端部印有作为纸张再利用的信息而表示纸张的打印次数的标记。一条黑色横线表示一次印刷次数(即,图3表示已经印刷3次)。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例如,黑色(K))在纸张上打印印刷次数。这是因为,在通过未图示的消去装置消去能消去的色调剂时,它不会与能消去的色调剂一起被消去。
图像形成部25、曝光部26、中间转印带27及转印部28作为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件发挥作用。图像形成部25在纸张上形成转印的图像。在图1所示的构成例中,如在后面再详细说明那样,在图像形成部25Y中,通过黄色的色调剂形成原稿图像被进行颜色分解而对应于黄色的图像。同样,图像形成部25M通过品红色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25C通过青色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25K通过黑色的色调剂形成图像。而且,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将各色的图像重叠在中间转印带27上进行转印。另一方面,图像形成部25D在再利用纸张时,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原稿图像。如上所述,能消去的色调剂的颜色是深青色或黑色。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是众所周知的结构,例如由包含感光鼓、带电充电器、色调剂的显影部及除电部等构成。
曝光部26利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并通过激光在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的感光鼓(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形成在各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影是通过各色的色调剂显影的图像。即、曝光部26根据图像数据并通过多角镜等光学系统将对应于所控制的各图像形成部的激光照射到各感光鼓上。曝光部2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信号控制激光的能量。曝光部2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信号,也对用于控制激光的发光的脉冲宽度调制量等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通过显影部的各色的色调剂对形成在各个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在感光鼓上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带27是中间转印体。当通过上述不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7上。具体而言,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在一次转印位置上对色调剂图像施加转印偏压。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通过转印电流控制转印偏压。各感光鼓上的色调剂图像在各自的一次转印位置上通过转印偏压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系统控制部5对各图像形成部在一次转印处理中使用的转印电流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当对纸张进行再利用时,即、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图像时,利用图像形成部25D在感光鼓上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色调剂图像。如上所述,该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此时,如上所述,作为色调剂图像,通过具有不能消去的色调剂的其它图像形成部例如25K(黑色色调剂)在对应的感光鼓上以色调剂图像形成用于在图3所示的纸张端部作为纸张再利用信息显示纸张打印次数的标记,同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这样,印在纸张的预定位置上表示再利用次数的标记也与由能消去的色调剂所形成的原稿图像一起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
另外,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分别具有电位传感器和浓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电位传感器是检测感光鼓的表面电位的传感器。在各图像形成部25Y、25M、25C、25K、25D上,带电充电器在感光鼓被曝光部26曝光前,使其表面带电。系统控制部5能够改变通过带电充电器带点的带电条件。电位传感器检测其表面通过带电充电器带电的感光鼓的表面电位。浓度传感器检测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另外,浓度传感器也可以是检测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的传感器。
转印部28将中间转印带27上的色调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上转印到纸张上。转印部28具有沿上述纸张的输送路径设置的支承辊28a及二次转印辊28b,二次转印位置是支撑辊28a和二次转印辊28b隔着中间转印带27相对的位置。转印部28对二次转印位置处的带27施加通过转印电流控制的转印偏压。转印部28通过转印偏压将中间转印带27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系统控制部5控制用于二次转印处理的转印电流。
定影器29具有将色调剂定影在纸张上的功能。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定影器29通过施加于纸张的热量和压力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在图1所示的构成例中,定影器29由内置有加热部29a的加热辊29b和以加压状态与被加热辊29b加热的定影带相接触的加压辊29c构成。加热部29a只要是可控制温度的加热器即可。例如,加热部29a既可以是卤素灯等加热器灯,也可以是感应加热(IH)方式的加热器。另外,加热部29a也可以由多个加热器构成。定影器29还具有用于测量加热辊29b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在进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的定影处理时,系统控制部5进行控制,使得定影器29的温度达到定影温度。定影器29对通过转印部28而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进行加压,同时以定影温度进行加热。由此,定影器29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另外,定影器29根据使用者的处理要求,将定影处理后的纸张向排纸部30或ADU31中的某一方输送。
关于定影器29的定影温度的控制,在对纸张进行再利用时,即、将能消去的色调剂和不能消去的色调剂一起定影时,定影器29的温度控制在色调剂图像可定影在纸张上且通过热量能消去的色调剂不会消去的温度。
当对通过定影器29进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进行排出时,该纸张向排纸部30输送。另外,当在通过定影器29进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的背面也形成图像时,纸张暂时输送至排纸部30侧后,在沿Z字形线路送往ADU31。此时,ADU31将通过Z字形线路翻转后的纸张再次供给到套准辊24和读取部23的上游侧。
此外,当将纸张进行再利用时,该定影器29根据纸张上所印有的印刷次数值设定定影温度。
操作面板4是用户界面。操作面板4具有包括各种按钮和触摸面板4b的显示部4a。系统控制部5控制显示在操作面板4的显示部4a上的内容。另外,操作面板4将输入到显示部4a的触摸面板4b或按钮的信息向系统控制部5输出。另外,在印刷时接受印刷张数、浓度等印刷所需要的信息的输入。
接下来,对MFP100的控制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MFP100的框图。通过系统总线52,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51、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53、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54、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55、外部I/F(Interface;接口)56、打印部2、操作面板4连接起来。另外,由CUP51、ROM53和RAM54构成系统控制部5。
在ROM53中,预先存储有用于使CPU51工作的程序、阈值。例如,存储有能使能消去的色调剂、不能消去的色调剂定影的定影温度等。
在RAM54中,动态地形成成为通过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区域的工作区等各种存储区域。例如,具有暂时保存由扫描部1读取的图像信息的暂时保存区。另外,具有用于存储由读取部23读取的印刷次数的印刷次数存储区。印刷次数存储区在默认下存储有“0”。另外,具有用于存储转印到纸张上的色调剂在纸张上定影的温度(定影温度)的温度存储区。在温度存储区中,在默认下存储有用于使能消去的色调剂定影所需的最高温度。例如,对应于定影次数为0的95度。该温度存储区的默认值存储在ROM53或HDD55等不挥发性存储器中,每启动MFP100时都读取其默认值,并存储到RAM54中。
HDD55中安装有用于运行MFP100的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另外,如图4所示,HDD55具有定影器29的设定文件551。该设定文件551具有印刷次数存储区和对应于该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温度区。存储在温度区中的值是纸张的与印刷次数存储区的印刷次数相对应的定影温度(能消去的色调剂的定影温度)。系统控制部5将通过读取部23读取的印刷次数暂时保存在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然后,系统控制部5从设定文件551中检索存储在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的值,并读取存储在与印刷次数所对应的温度区中的值。读取的值存储到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然后,将读取的值作为目标值进行定影器29的温度控制。另外,设定文件551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最大值是能够利用能消去的色调剂对纸张进行印刷的次数。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文件551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最大值是“7”。如果由读取部23读取的值大于“7”,则将纸张视为已达到再利用极限,不管当前的模式(纸张再利用)如何,均使用不能消去的色调剂进行印刷。如果使用能消去的色调剂在纸张上进行超过预定次数的印刷,则由于纸张的劣化,可能会发生卡纸等故障,影响印刷处理。
此外,图5所示的图表是示出印刷次数和定影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结果的说明图。纵轴是定影率,横轴是定影温度。并且,还记载有第一次印刷、第三次印刷、第五次印刷、第七次印刷的定影温度和定影率。参照图5的图表可知,印刷次数越多,定影率越上升。换言之,相比于第一次印刷,第七次印刷能够以更低的温度使能消去的色调剂定影。
外部I/F56是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例如,外部I/F56接收基于来自外部装置、例如客户终端(PC)的打印要求的打印数据。外部I/F56是和外部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即可,例如,既可以是与外部装置进行本地连接的设备(USB存储器等),也可以是用于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
扫描部1、打印部2和操作面板4在前面已有说明,在此省略。
在具备以上构成的MFP100中,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MFP100执行图6所示的印刷任务。
在MFP100执行印刷任务时,在扫描部1的原稿台玻璃上已经放置有要进行复印的原稿。MFP100读取该原稿。此次,为了对纸张进行再利用,MFP100设定为,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在纸张上印刷图像。另外,在进纸部的例如进纸盒20B中,已经为了进行印刷而安装有再使用的纸张。如图3所示,安装在该进纸盒20B中的是标记有印刷次数的纸张。此外,关于进行印刷的图像信息,除了通过上述扫描部1读取原稿以外,也可以通过接口从作为客户终端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输入MFP100中。
系统控制部5接收通过操作面板4输入的印刷信息(进行复印的张数、进行印刷的浓度等)的输入,并存储在RAM54的预定区域中(ACT10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提及由扫描部1进行的原稿的读取、由曝光部26和图像形成部25进行的图像形成,但色调剂图像通过上述各部的工作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
系统控制部5通过拾取辊21B从进纸部的进纸盒20B中拾取纸张。然后,系统控制部5控制输送部22,将纸张向套准辊24输送(ACT102)。
系统控制部5控制读取部23,从而读取在往套准辊输送中的纸张上印上的标志(印刷次数)。系统控制部5将读取的印刷次数存储在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ACT103)。
系统控制部5将存储在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的印刷次数作为关键字,检索HDD55的设定文件551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系统控制部5进行判断,确定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是否为该设定文件551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最大值以下(ACT104)。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文件551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最大值是“7”,因此,判断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是否为7以下。
当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为HDD55的设定文件551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最大值以下(ACT104的是)时,系统控制部5从HDD55的设定文件551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检索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读取对应于其印刷次数的温度区的温度,并存储在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这里,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所存储的值成为定影器29的目标温度。然后,系统控制部5对加热部29a进行加热,使定影器29的温度上升至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存储的温度。纸张在套准辊的跟前待命,直至定影器29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ACT105)。
此外,在纸张于套准辊的跟前待命时,系统控制部5控制打印部2,制作要在纸张上印刷的图像。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印于原稿的印刷次数上加1的方式生成标记,追加到原稿图像上来形成印刷图像,而不是将利用扫描部1读取的原稿的图像直接进行复印。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次数是3次。通过上述ACT103读取该印刷次数。图像形成部25以在利用扫描部1读取的图像上沿输送方向加1个黑色横线的方式形成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原稿的图像,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印刷次数(ACT106)。
之后,如果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定影器29达到目标温度,且已完成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准备,则使套准辊24运转,输送纸张。然后,系统控制部5在转印部28处向纸张转印所制作的图像,在定影器29处进行定影。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印刷次数是使用即使低温也可定影的可低温定影的黑色(K)的色调剂,因此,可以与消去色调剂(D)一起定影。另外,在黑色(K)的色调剂不是可低温定影的色调剂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纸张的输送速度或加热辊29b和加压辊29c对纸张的压力来进行定影(ACT107)。
另一方面,若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不是HDD55的设定文件551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最大值以下(ACT104的否),则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纸张的再利用次数已是极限。系统控制部5从ROM53中读取不能消去的色调剂的定影温度,并存储在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然后,系统控制部5对加热部29a进行加热,将定影器29的温度上升至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存储的温度。纸张在套准辊的跟前待命,直至定影器29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ACT109)。
此外,在纸张于套准辊的跟前待命时,系统控制部5控制打印部2,制作要在纸张上印刷的图像。此时,由于进行打印的纸张已达到极限,因此,系统控制部5控制图像形成部25,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以使得不能再利用该纸张。另外,关于在原稿上打印的印字次数,以加“END”等文字的形式进行图像形成,而不是以加1的形式进行图像形成(ACT110)。
在ACT109的处理之后,如果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定影器29达到目标温度,且已完成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准备,则使套准辊24运转,输送纸张。系统控制部5在转印部28处向纸张转印所制作的图像,在定影器29处进行定影(ACT107)。
若通过定影器29的定影结束,则系统控制部5控制输送部22,将纸张向例如排纸部30输送(ACT108)。
然后,系统控制部5参照在ACT101存储在RAM54的预定区域中的印刷信息,判断所有任务是否都已结束(ACT111)。例如,当判断为还有复印的剩余张数(ACT111的否)时,返回ACT202。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已完成被要求的复印张数时(ACT111的是),结束印刷任务。
通过上述方式,在从PC、扫描部1等印刷原稿时,能够根据在纸张上印刷图像的次数(再利用次数)来控制定影温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使用残留有被消色的色调剂的纸张印刷图像,也能够以合适的温度进行定影。而且,如图5所示,越是再利用纸张越能够以低温定影,降低定影处理时的目标温度,由此能够提供一种省电又环保的图像形成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第二设定文件552存储在HDD55中,而替代HDD55的设定文件551。如图7所示,第二设定文件552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是“0次至1次”、“2次至3次”这样的范围。而且,对应于印刷次数的各个范围来存储定影温度。
于是,具备如上印刷次数文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MFP100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执行图8所示的印刷任务。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任务中,假设一种没有在每张纸上输入纸张的印刷次数,而适当输入的情况。在没有输入纸张的印刷次数时,使用存储在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的值。此外,本实施方式假设一种例如堆叠在进纸部中的纸张中,同一个印刷次数如印刷次数1次、印刷次数3次等的纸张束被统一投入的情况。
在进行MFP100的印刷任务时,在扫描部1的原稿台玻璃上已经放置有要进行复印的原稿。MFP100设定为,MFP100读取该原稿,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在纸张上印刷图像。另外,在进纸部的例如进纸盒20B中,已安装有为了进行印刷而再使用的纸张。如图3所示,安装在该进纸盒20B中的所有纸张均标记有印刷次数。
系统控制部5接收通过操作面板4输入的印刷信息(进行复印的张数、进行印刷的浓度等)的输入,并存储在RAM54的预定区域中(ACT201)。此外,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提及由扫描部1进行的原稿的读取、由曝光部26和图像形成部25进行的图像形成,但色调剂图像通过上述各部的工作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
系统控制部5通过拾取辊21B从进纸部的进纸盒20B中拾取纸张。然后,系统控制部5控制输送部22,将纸张向套准辊24输送(ACT202)。
系统控制部5控制读取部23,从而读取在往套准辊输送中的纸张上印上的标志(印刷次数)(ACT203)。系统控制部5对是否从纸张读取到标记(印刷次数)进行判定(ACT204)。
若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未能从纸张中读取到标记(印刷次数)(ACT204的否),则系统控制部5从HDD55的第二设定文件552的印刷次数存储区检索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ACT206)。
另一方面,若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已从纸张中读取到标记(印刷次数)(ACT204的是),则系统控制部5将读取到的印刷次数覆盖保存在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ACT205)。
接下来,系统控制部5将存储在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的印刷次数作为关键字,检索HDD55的第二设定文件552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系统控制部5进行判断,确定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是否为该第二设定文件552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值以下(ACT20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定文件552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最大值是“7”,因此,判断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是否为7以下。
当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为HDD55的第二设定文件552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最大值以下(ACT206的是)时,系统控制部5从HDD55的第二设定文件552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检索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读取对应于该印刷次数的温度区的温度,并存储在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这里,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存储的值成为定影器29的目标温度。另一方面,根据该判断结果,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然后,系统控制部5对加热部29a进行加热,使定影器29的温度上升至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存储的温度。纸张在套准辊的跟前待命,直至定影器29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ACT207)。
此外,在纸张于套准辊的跟前待命时,系统控制部5控制打印部2,制作要在纸张上印刷的图像。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印于原稿的印刷次数上加1的方式形成图3所示的标记图像,而不是将利用扫描部1读取的原稿的图像直接进行复印。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印刷次数是3次。通过上述ACT103读取该印刷次数。图像形成部25以在利用扫描部1读取的图像上沿输送方向加1个黑色横线的方式形成图像。也就是说,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原稿的图像,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印刷次数(ACT208)。
如果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定影器29达到目标温度,且已完成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准备,则使套准辊24运转,输送纸张。然后,系统控制部5在转印部28处向纸张转印所制作的图像,在定影器29处进行定影(ACT209)。
另一方面,若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RAM54的印刷次数存储区中存储的印刷次数不是HDD55的第二设定文件552的印刷次数存储区的最大值以下(ACT206的否),则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纸张的再利用次数已是极限。系统控制部5从ROM53中读取不能消去的色调剂的定影温度,并存储在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然后,系统控制部5对加热部29a进行加热,将定影器29的温度上升至RAM54的温度存储区中存储的温度。纸张在套准辊的跟前待命,直至定影器29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ACT210)。
此外,在纸张于套准辊的跟前待命时,系统控制部5控制打印部2,制作要在纸张上印刷的图像。此时,由于进行打印的纸张已达到极限,因此,系统控制部5控制图像形成部25,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以使得不能再利用该纸张。另外,关于在原稿上打印的印字次数,以加“END”等文字的形式进行图像形成,而不是以加1的形式进行图像形成(ACT211)。
如果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定影器29达到目标温度,且已完成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准备,则使套准辊24运转,输送纸张。然后,系统控制部5在转印部28处向纸张转印所制作的图像,在定影器29处进行定影(ACT209)。
若通过定影器29的定影结束,则系统控制部5控制输送部22,将纸张向排纸部30输送(ACT212)。
然后,系统控制部5参照在ACT201存储在RAM54的预定区域中的印刷信息,判断所有任务是否都已结束(ACT213)。例如,当判断为还有复印的剩余张数(ACT213的否)时,返回ACT202。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已完成被要求的复印张数时(ACT213的是),结束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任务。
通过上述方式,在从PC打印文章时,能够根据在纸张上印刷的次数来控制定影温度。由于本实施方式也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以合适的温度进行定影,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省电又环保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读取部23读取纸张被印刷的次数,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操作面板4输入纸张被印刷的次数。
所谓的纸张的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本实施例是指纸张被印刷的次数,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纸张被消去装置进行消去的次数。另外,例如如日本专利特开2011-20971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也可以从纸张的反射光推测纸张被再利用的次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通过加热来消除图像的颜色作为消去处理的一个例子记述的,但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消去并不限于通过热量消除图像的颜色。例如,既可以是通过光的照射消除薄片上的图像颜色的处理,也可以是将纸张浸渍在药剂中剥离色调剂的处理。所谓消去,只要是为了使薄片可再利用而使得看不到薄片上的图像的结构即可。总之,通过这样的处理,当在再利用的纸张上打印图像时,只要是其定影温度会随着再利用的次数而下降的装置,均可适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该实施方式只是举出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个新的实施方式可通过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代、改变。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内,同时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输送部,输送纸张;
图像形成部,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在所述纸张上形成图像;
定影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将形成在所述纸张上的图像定影;获取部,获取所述纸张的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获取部所获取的所述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对所述定影器的温度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获取部获取的信息是所述纸张被再利用的次数,
所述控制部如下进行控制:所述纸张被再利用的次数越多,使所述定影器的温度越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所述定影器的目标温度,
所述控制部将基于所述获取部所获取的所述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的、温度的目标值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并将所述定影器的温度控制在该目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从所述纸张的每一张中获取所述纸张的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从所述纸张的每一张中获取所述纸张的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部是用于读取标注在所述纸张上的所述纸张的与再利用相关的信息的读取部,
所述读取部读取在通过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纸张上打印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能够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图像,
在所述控制部接收到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对所述纸张进行印刷的指令的情况下,当所述控制部判断为所述纸张的被再利用的次数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如下控制: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在所述纸张上形成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能够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形成图像,
在所述控制部接收到通过能消去的色调剂对所述纸张进行印刷的指令的情况下,当所述控制部判断为所述纸张的被再利用的次数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如下控制:通过不能消去的色调剂在所述纸张上形成图像。
CN201510236099.XA 2014-05-22 2015-05-11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93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5891A JP6296897B2 (ja) 2014-05-22 2014-05-22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05891 2014-05-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3892A CN105093892A (zh) 2015-11-25
CN105093892B true CN105093892B (zh) 2019-06-21

Family

ID=5455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609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93892B (zh) 2014-05-22 2015-05-1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35681B2 (zh)
JP (1) JP6296897B2 (zh)
CN (1) CN105093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76941B2 (en) * 2014-09-22 2018-01-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colo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10063727B2 (en) * 2015-12-29 2018-08-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rking apparatus and decoloring apparatus
US10852692B1 (en) * 2019-09-16 2020-12-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10852682B1 (en) * 2019-09-18 2020-12-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ixing temperatur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7405636B2 (ja) * 2020-02-06 2023-12-2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消色装置、及び消色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9629A (ja) * 1994-02-28 1995-09-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09312A (ja) * 2006-06-30 2008-01-17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処理制御方法
CN101870198B (zh) * 2009-04-27 2012-09-26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9671A (ja) * 1990-04-06 1991-12-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86806A (ja) * 2003-03-19 2004-10-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635949B2 (ja) * 2011-07-11 2014-12-03 株式会社東芝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文書管理方法
US8953958B2 (en) * 2011-09-06 2015-02-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10787B2 (ja) * 2011-09-16 2015-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663529B2 (ja) * 2011-11-21 2015-02-04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US20130156458A1 (en) * 2011-12-15 2013-06-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Decolorizing apparatus
US20130272729A1 (en) * 2012-04-11 2013-10-1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Marking apparatus
JP5453504B1 (ja) 2012-10-16 2014-03-2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67612A (ja) * 2013-01-31 2014-09-11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9629A (ja) * 1994-02-28 1995-09-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09312A (ja) * 2006-06-30 2008-01-17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処理制御方法
CN101870198B (zh) * 2009-04-27 2012-09-26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38800A1 (en) 2015-11-26
JP6296897B2 (ja) 2018-03-20
US9335681B2 (en) 2016-05-10
JP2015222289A (ja) 2015-12-10
CN105093892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389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6997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8340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4291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系统
US2014021216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8527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having decolorizing function i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08934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84300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7151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898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04661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001245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588352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6056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163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388048A (zh) 消色装置
JP2012043287A (ja) 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13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60884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62122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