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6575B - 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6575B
CN105836575B CN201610073260.0A CN201610073260A CN105836575B CN 105836575 B CN105836575 B CN 105836575B CN 201610073260 A CN201610073260 A CN 201610073260A CN 105836575 B CN105836575 B CN 105836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device
balance wheel
mounting portion
bolt mount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32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6575A (zh
Inventor
松浦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3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6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6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65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能够防止错误地使锁定装置工作。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是用于对锁定装置(12)相对于电梯的平衡轮装置(5)的相对位置进行保持的保持工具,其具备:上部(51),其被支承于螺栓安装部(13)的上表面,螺栓安装部(13)被固定在平衡轮装置(5)的壳体(6)上;下部(53),其支承锁定装置(12)所具有的突起部(20)的下端;以及侧部(52),其将上部(51)和下部(53)连接起来。

Description

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平衡轮装置和锁定装置的电梯。在平衡轮装置的壳体的内部设有平衡轮。平衡轮上卷绕有平衡绳索,该平衡绳索被安装于电梯的轿厢和对重。锁定装置用于阻止平衡轮装置的急剧上升。作为平衡轮装置和锁定装置,例如存在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67454号公报
在由于平衡绳索的拉伸等而导致平衡轮装置下降的情况下,需要将平衡轮装置上拉。如果在上拉平衡轮装置时锁定装置工作,则非常难以复位。为了在避免锁定装置工作的同时对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需要较长的作业时间或多个作业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错误地使锁定装置工作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
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是用于对锁定装置相对于电梯的平衡轮装置的相对位置进行保持的保持工具,其中,具备:上部,其被支承于螺栓安装部的上表面,螺栓安装部被固定在平衡轮装置的壳体上;下部,其支承锁定装置所具有的突起部的下端;以及侧部,其将上部和下部连接起来。
本发明的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具备以下工序:上拉电梯的锁定装置直至锁定装置所具有的突起部的上端与安装在螺栓安装部上的调整螺栓的下端接触为止,其中螺栓安装部被固定在平衡轮装置的壳体上;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安装成,上部被支承于螺栓安装部的上表面,并且通过侧部与上部连接的下部支承突起部的下端;使轿厢移动至与对重错开的高度;以及通过将安装于对重的平衡绳索勒紧来将平衡轮装置上拉。
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上部被支承于螺栓安装部的上表面,所述螺栓安装部被固定在平衡轮装置的壳体上。下部支承锁定装置所具有的突起部的下端。侧部将上部和下部连接起来。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错误地使锁定装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平衡轮装置的电梯的一个示例的结构图。
图2是平衡轮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平衡轮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三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安装方法的第1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安装方法的第2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安装方法的第3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安装方法的第4图。
标号说明
1:轿厢;
2:对重;
3:曳引机;
4:曳引绳索;
5:平衡轮装置;
6:壳体;
7:平衡轮;
8:平衡绳索;
9:地面;
10:轨道;
10a:第1轨道;
10b:第2轨道;
11:引导部;
12:锁定装置;
12a:第1锁定装置;
12b:第2锁定装置;
13:螺栓安装部;
14:钳部件;
15:开关;
16:调整螺栓;
17:靴;
18:弹簧;
19:滚子;
20:突起部;
50:锁定装置保持工具;
51:上部;
52:侧部;
53:下部;
54:切口部;
5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详细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对于重复的说明适当进行简化或省略。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具备平衡轮装置的电梯的一个示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电梯具备轿厢1、对重2及曳引机3。轿厢1和对重2设置于井道内。曳引机3上卷绕有曳引绳索4。轿厢1和对重2被曳引绳索4悬吊。曳引机3驱动而使轿厢1和对重2升降。
如图1所示,电梯具备平衡轮装置5。平衡轮装置5具备壳体6和平衡轮7。平衡轮7设置于壳体6的内部。平衡轮7上卷绕有平衡绳索8。平衡绳索8的一端被安装于轿厢1。平衡绳索8的该一端例如被安装于轿厢1的侧面的下端附近。平衡绳索8的另一端被安装于对重2。平衡绳索8的该另一端例如被安装于对重2的侧面的下端附近。轨道10垂直地固定在井道内的地面9上。平衡轮装置5能够沿着轨道10上下移动。
图2是平衡轮装置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轨道10具备第1轨道10a和第2轨道10b。第2轨道10b隔着平衡轮装置5与第1轨道10a对置。平衡轮装置5具备多个引导部11。引导部11固定于壳体6上。引导部11能够相对于第1轨道10a或第2轨道10b移动。壳体6借助引导部11沿轨道10上下移动。以下,将壳体6的外表面中的、与第1轨道10a对置的面称作“正面”,将壳体6的外表面中的、与第2轨道10b对置的面称作“背面”。
如图2所示,轨道10上安装有锁定装置12。第1轨道10a上安装有第1锁定装置12a。第2轨道10b上安装有第2锁定装置12b。第2锁定装置12b被安装在与第1锁定装置12a相同的高度。
图3是平衡轮装置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从图2所示的第1轨道10a侧观察的平衡轮装置5和第1锁定装置12a。
如图3所示,在壳体6的正面设有螺栓安装部13、钳部件14及开关15。螺栓安装部13例如是垂直部分被固定在壳体6的正面的L字状部件的水平部分。在壳体6的正面设有2个螺栓安装部13。从正面侧观察,2个螺栓安装部13例如以第1轨道10a为中心左右对称地配置。在各螺栓安装部13上安装有调整螺栓16。即,在壳体6的正面设有2个调整螺栓16。调整螺栓16通过旋转而能够相对于螺栓安装部1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钳部件14设置在比螺栓安装部13低的位置。从正面侧观察,钳部件14例如配置在比第1轨道10a靠右侧的位置。开关15设置在比螺栓安装部13低、且比钳部件14高的位置。从正面侧观察,开关15例如配置在比第1轨道10a靠左侧的位置。
另外,在图3中未示出的壳体6的背面也设有2个螺栓安装部13、钳部件14、开关15、及安装于螺栓安装部13的调整螺栓16。其中,壳体6的背面的开关15设置在比壳体6的正面的开关15高的位置。除设置开关15的位置外,壳体6的背面形成得与正面相同。以下,将壳体6的正面的开关15也称作“安全SW”。另外,将壳体6的背面的开关15也称作“预报SW”。
如图3所示,第1锁定装置12a具有靴17、弹簧18、滚子19及突起部20。从正面侧观察,靴17和弹簧18例如配置在比第1轨道10a靠右侧的位置。靴17被弹簧18从右侧按压在第1轨道10a上。第1锁定装置12a借助作用于靴17与第1轨道10a之间的摩擦力而被支承在第1轨道10a上。因此,通过沿上下方向施力而能够使第1锁定装置12a相对于第1轨道10a移动。滚子19设置在比靴17低的位置。从正面侧观察,滚子19例如配置在比第1轨道10a靠右侧的位置。即,滚子19相对于第1轨道10a配置在与靴17和钳部件14相同的一侧。突起部20例如从第1锁定装置12a的上端部朝左侧突出地形成。即,突起部20相对于第1轨道10a配置在与开关15相同的一侧。在左右方向上,突起部20比螺栓安装部13短。在左右方向上,左侧的螺栓安装部13的左端位于比突起部20的左端靠左侧的位置。
并且,图3中未示出的第2锁定装置12b也形成得与第1锁定装置12a相同。通过沿上下方向施力而能够使第2锁定装置12b相对于第2轨道10b移动。
当平衡轮装置5下降时,调整螺栓16的下端与锁定装置12接触。此时,右侧的调整螺栓16的下端与锁定装置12的上端接触。另外,左侧的调整螺栓16的下端与突起部20的上端接触。当平衡轮装置5的重量经由调整螺栓16落在锁定装置12上时,锁定装置12相对于第1轨道10a朝下移动。即,在平衡轮装置5下降时,锁定装置12与平衡轮装置5一起下降。
另一方面,在平衡轮装置5上升时,锁定装置12不移动。当平衡轮装置5上升时,开关15与突起部20的下端接触。即,当平衡轮装置5上升时,开关15与突起部20接触而接通。由于开关15中的预报SW位于比安全SW高的位置,因此,在平衡轮装置5上升的情况下,预报SW先接通,然后安全SW接通。在预报SW接通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等例如检测出平衡轮装置5上升的情况。在安全SW接通的情况下,电梯成为电源切断(OFF)状态。开关15接通后,如果平衡轮装置5进一步上升,则滚子19啮入钳部件14中。当滚子19啮入钳部件14中时,平衡轮装置5的上升被阻止。
在由于平衡绳索8的拉伸等而导致平衡轮装置5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使平衡轮装置5上升而进行位置调整作业。在平衡轮装置5的位置调整作业中,轿厢1上载运的作业员通过在对重2侧勒紧平衡绳索8而将平衡轮装置5上拉。以往,为了在避免锁定装置12工作的同时将平衡轮装置5上拉,例如,不仅需要勒紧平衡绳索8的作业员,还需要在井道内的地面9上手动使锁定装置12上升的其他作业员。另外,以往,对于1个人来实施位置调整作业的作业员,例如每当稍微勒紧平衡绳索8时,就要移动至在井道内的地面9上对锁定装置12的状态进行确认。
图4是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具备上部51、侧部52及下部53。在上部51的一端形成有U字形的切口部54。上部51的另一端垂直地与侧部52的一端相连。侧部52的另一端垂直地与下部53的一端相连。即,侧部52将上部51的另一端和下部53的一端连接起来。下部53的上表面与上部51的下表面平行地对置。上部51、侧部52及下部53例如一体地形成。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例如通过将1个板状部件折曲2次而形成。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例如由铁等材质形成。
图5是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三视图。以下,为了方便,将侧部52朝向左侧的情况下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称作“宽度”,将前后方向的长度称作“进深”,将上下方向的长度称作“高度”。
如图5所示,上部51、侧部52及下部53的进深形成得相同。另外,上部51、侧部52及下部53的厚度形成得相同。下部53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宽度形成得比上部5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宽度短。切口部54形成在比上部51的进深的中心靠近前的位置。
上部51、侧部52及下部53的进深例如为50mm。上部51、侧部52及下部53的厚度例如为5mm。上部51的下表面的宽度例如为40mm。下部53的上表面的宽度例如为30mm。切口部54的宽度例如为20mm。切口部54的左端部例如形成为半径6mm的半圆状。切口部54的进深例如为12mm。从切口部54的近前侧端部至上部51的近前侧端部的长度例如为10mm。从切口部54的里侧端部至上部51的里侧端部的长度例如为28mm。即,切口部54在上部51的前后方向上例如形成在从近前侧10mm的位置至里侧28mm的位置的范围内。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安装方法的第1图。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安装方法的第2图。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安装方法的第3图。图6和图7是从正面侧观察的平衡轮装置5和第1锁定装置12a的放大图。图8是示出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安装于第1锁定装置12a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图7及图8所示的开关15是安全SW。以下,参照图6、图7及图8对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安装于第1锁定装置12a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第1锁定装置12a上升直至突起部20的上端与调整螺栓16的下端接触为止。接下来,如图6所示,在使侧部52朝向左侧的状态下,使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从左朝右移动。此时,如图7所示,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配置成,使左侧的螺栓安装部13和突起部20嵌入上部51与下部53之间。另外,此时,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配置成,使调整螺栓16穿过切口部54。即,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被设置成从第1锁定装置12a的侧面插入。然后,如图8所示,利用调整螺栓16,并借助固定件55将上部51固定于左侧的螺栓安装部13。固定件55例如为螺母、垫片及垫圈等。另外,如图6的虚线所示,在安装时,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不与安全SW的壳体发生干涉。
通过旋转调整螺栓16来对与调整螺栓16接触的状态下的突起部20的下端至左侧的螺栓安装部13的上表面的距离进行调整。在安装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之前,该距离被调整至侧部52的内侧的高度以下。侧部52的内侧的高度是从下部53的上表面至上部51的下表面的高度。
如图8所示,安装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后,上部51被支承于左侧的螺栓安装部13的上表面上。下部53支承突起部20的下端。侧部52将上部51和下部53连接起来。这样,第1锁定装置12a借助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而与平衡轮装置5的正面侧连结。
上部51和下部53例如形成为进深与螺栓安装部13和突起部2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一致。上部51例如形成为,在与具有螺栓安装部13的L字状部件的垂直部分不接触的范围内,比切口部54靠里侧的部分的进深尽可能长。切口部54在上部51的前后方向上形成于在安装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的状态下调整螺栓16所穿过的位置。切口部54形成为进深为调整螺栓16的粗细以上。
上部51例如形成为宽度与螺栓安装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一致。下部53例如形成为宽度与突起部20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一致。下部53形成为宽度比上部51的宽度短。上部51的宽度和下部53的宽度例如被设定成这样的长度:在安装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的状态下,侧部52的左端与开关15的壳体不发生干涉。切口部54例如形成为,在安装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的状态下,调整螺栓16的中心轴穿过半圆状的左端部的中心。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的安装方法的第4图。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的平衡轮装置5和第2锁定装置12b的放大图。图9所示的开关15是预报SW。
如图9所示,预报SW被设置在靠近调整螺栓16的下端的高度。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在相对于第2锁定装置12b进行安装时,会与预报SW的壳体发生干涉。因此,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相对于第2锁定装置12b的安装例如在暂且错开预报SW的壳体的状态下进行。例如在安装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之后,使预报SW返回原来的位置。关于相对于第2锁定装置12b安装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的方法,除了用于避免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与预报SW发生干涉的作业之外,与相对于第1锁定装置12a安装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的方法相同。这样,如图9所示,第2锁定装置12b借助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而与平衡轮装置5的背面侧连结。
使用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的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例如具备第1工序、第2工序、第3工序及第4工序。在第1工序中,上拉锁定装置12直至电梯的锁定装置12所具有的突起部20的上端与安装于螺栓安装部13上的调整螺栓16的下端接触为止,该螺栓安装部13被固定在平衡轮装置5的壳体6上。在第2工序中,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安装成:上部51被支承于螺栓安装部13的上表面,并且,通过侧部52与上部51连接的下部53支承突起部20的下端。在第2工序中,相对于第1锁定装置12a和第2锁定装置12b中的各个装置各安装1个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在第3工序中,搭乘轿厢1,使轿厢1移动至与对重2错开的高度。与对重2错开的高度是指例如轿厢1的上端与对重2的下端平齐的高度。在第4工序中,登到轿厢1的上方,通过将安装于对重2的平衡绳索8勒紧来将平衡轮装置5上拉。
在实施方式1中,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的上部51被支承于螺栓安装部13的上表面,该螺栓安装部13被固定在平衡轮装置5的壳体6上。下部53支承锁定装置12所具有的突起部20的下端。侧部52形成为将上部51和下部53连接起来。利用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将平衡轮装置5和锁定装置12连结起来,由此能够使锁定装置12伴随着平衡轮装置5的上升而上升。即,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是用于对锁定装置12相对于电梯的平衡轮装置5的相对位置进行保持的保持工具。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在上拉平衡轮装置5时错误地使锁定装置12工作。由此,例如,对于以往以2个人来进行时需要2个小时的位置调整作业,即使在以1个人来进行的情况下也能够在1个小时左右完成该作业。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平衡轮装置5的位置调整作业的效率。
在实施方式1中,在壳体6的面中的固定有螺栓安装部13的面上设有开关15。突起部20的下端是在平衡轮装置5相对于锁定装置12上升移动的情况下从上方与开关15接触的部分。在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的上部51形成有切口部54,该切口部54供安装于螺栓安装部13的调整螺栓16穿过。上部51在调整螺栓16穿过切口部54的状态下被调整螺栓16和固定件55固定在螺栓安装部13上。即,根据本发明,利用平衡轮装置5和锁定装置12原来具备的结构将锁定装置12与平衡轮装置5连结起来。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更加简单的结构来实现使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作业的效率提高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
在实施方式1中,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例如由1个部件一体地形成。另外,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被设置成,在进行安装时从锁定装置12的侧面插入。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强度高且容易安装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
在实施方式1中,上部51和下部53例如形成为进深与螺栓安装部13和突起部2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一致。上部51例如形成为宽度与螺栓安装部13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一致。下部53例如形成为宽度与突起部20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一致。即,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形成为,与螺栓安装部13和突起部20接触的面积尽可能大。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强度高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
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并不限于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的结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例如也可以为上部51的宽度与下部53的宽度相同的结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例如也可以为上部51的宽度比下部53的宽度短的结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例如也可以为上部51的进深与下部53的进深不同的结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例如也可以为未形成切口部54的结构。即使在上述情况下,只要形成为上部51支承于螺栓安装部13、且下部53支承突起部20的形状,就能够通过使用锁定装置保持工具50来使锁定装置12伴随着平衡轮装置5的上升而上升。

Claims (3)

1.一种锁定装置保持工具,所述锁定装置保持工具是用于对锁定装置相对于电梯的平衡轮装置的相对位置进行保持的保持工具,其中,
所述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具备:
上部,其被支承于螺栓安装部的上表面,所述螺栓安装部被固定在所述平衡轮装置的壳体上;
下部,其支承所述锁定装置所具有的突起部的下端;以及
侧部,其将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连接起来,
所述上部、所述侧部及所述下部一体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其中,
在所述壳体的面中的固定有所述螺栓安装部的面上设有开关,
所述突起部的下端是在所述平衡轮装置相对于所述锁定装置上升移动的情况下从所述开关的上方与所述开关接触的部分,
在所述上部形成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供安装于所述螺栓安装部的调整螺栓穿过,
所述上部在所述调整螺栓穿过所述切口部的状态下被所述调整螺栓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螺栓安装部上。
3.一种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上拉电梯的锁定装置直至所述锁定装置所具有的突起部的上端与安装在螺栓安装部上的调整螺栓的下端接触为止,其中所述螺栓安装部被固定在平衡轮装置的壳体上;
将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安装成,上部被支承于所述螺栓安装部的上表面,并且通过侧部与所述上部连接的下部支承所述突起部的下端;
使轿厢移动至与对重错开的高度;以及
通过将安装于所述对重的平衡绳索勒紧来将所述平衡轮装置上拉。
CN201610073260.0A 2015-02-02 2016-02-02 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36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8425 2015-02-02
JP2015018425A JP6197802B2 (ja) 2015-02-02 2015-02-02 ロックダウン装置保持工具及び釣合車装置の位置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6575A CN105836575A (zh) 2016-08-10
CN105836575B true CN105836575B (zh) 2019-06-18

Family

ID=56569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326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36575B (zh) 2015-02-02 2016-02-02 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97802B2 (zh)
KR (1) KR102447770B1 (zh)
CN (1) CN105836575B (zh)
TW (1) TWI668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6599B1 (ja) * 2017-10-11 2019-09-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釣合車ガイドシュー
JP7086510B2 (ja) * 2019-06-28 2022-06-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飛び上がり防止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523A (zh) * 2005-07-05 2007-08-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限速器绳索的张紧轮装置
CN101100259A (zh) * 2006-07-05 2008-01-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限速器装置的张紧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7454A (ja) 1994-08-29 1996-03-12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釣り合いロープ車の追従型ロックダウン装置
JP2006117352A (ja) * 2004-10-20 2006-05-1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タイダウン装置の復帰装置
JP5756037B2 (ja) * 2012-02-14 2015-07-29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コンペン装置及び連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523A (zh) * 2005-07-05 2007-08-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限速器绳索的张紧轮装置
CN101100259A (zh) * 2006-07-05 2008-01-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限速器装置的张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47770B1 (ko) 2022-09-27
TW201641410A (zh) 2016-12-01
KR20160094852A (ko) 2016-08-10
JP6197802B2 (ja) 2017-09-20
CN105836575A (zh) 2016-08-10
TWI668177B (zh) 2019-08-11
JP2016141523A (ja) 2016-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6575B (zh) 锁定装置保持工具和平衡轮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
CN109922869A (zh) 用于力量训练机器的高低滑轮架系统
NL2012430B1 (en) Poultry neck breaker machine and method for breaking the neck of poultry.
CN102085845A (zh) 车辆用座椅安全带的导向构造
KR20160142206A (ko) 항타장치
EP2206673B2 (en) Lifting device for elevator, elevator car frame, and lifting method for elevator
CN106167241A (zh) 救援升降机系统
CN107199923A (zh) 儿童安全座椅的isofix接口装置及儿童安全座椅
CN105021366B (zh) 一种汽车座椅冲击试验系统
US9821388B2 (en) Horizontal band saw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band saw blade
KR101384499B1 (ko) 사이드 폴 충격 테스트를 위한 차량 이완 시스템
KR102106015B1 (ko) 엘리베이터 로프 안내 장치
KR101899717B1 (ko) 낙중 시험장치
JP2020040808A (ja) 荷物保持用のハンド部
US20190265141A1 (en) Suspension-based impact system
JP5158599B2 (ja) 取付治具
KR102105088B1 (ko) 컨베이어 이물질 제거용 브러쉬
JP5911556B1 (ja) ガバナロープの振止装置および振止装置の取り付け方法
RU246508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одачи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прутков
JP6054476B1 (ja) エレベータ用安全作業装置
KR100792222B1 (ko) 통신 중계기용 테스트 거치대
CN106370214A (zh) 一种火车车轮运输位置检测装置
KR100928715B1 (ko) 자동차용 헤드레스트 구동장치
KR102122965B1 (ko) 컨베이어용 이물질 제거 장치
KR20140000836U (ko) 선박용 스텝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