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4784A - 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4784A
CN105764784A CN201380081170.0A CN201380081170A CN105764784A CN 105764784 A CN105764784 A CN 105764784A CN 201380081170 A CN201380081170 A CN 201380081170A CN 105764784 A CN105764784 A CN 105764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at
seat track
main frame
body frame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11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4784B (zh
Inventor
池田英喜
箕轮和也
P.纳瓦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64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4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头管周围的刚性且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及成本的削减,另外,能够简化利用车座导轨对部件进行支承时的支承结构。车座导轨(2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在比主框架(22)靠近上方的位置与头管(21)连接,并且主框架(22)从头管(21)朝向枢轴板(2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左右一对后框架(26)从枢轴板(23)向车座导轨(24)直线状地延伸,后框架(26)的后端在设置于车座(62)的脚部(89)所抵接的车座导轨(24)的车座支承位置附近与车座导轨(24)连接,由主框架(22)、车座导轨(24)及后框架(26)围成的空间(63)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构成车体框架的框架部件的接合部进行改良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公知使车座导轨从主框架的中途向斜后上方延伸的车体框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8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体框架中,例如,负荷从路面经由前轮及前叉传递到头管,因此需要提高头管周围的刚性。但是,如果仅仅为了提高车体框架的刚性而增大头管、主框架的外形、壁厚,则车体框架会变大,重量也会增加。另外,也伴随着车体框架的成本上升。
另外,在车座导轨向后上方倾斜,利用车座导轨支承燃料箱、收纳箱、车座的情况下,在车座导轨的前侧和后侧设置该支承部时,需要在前侧的支承部和后侧的支承部使高度不同,或者,需要在所支承的燃料箱、收纳箱、车座的前后使高度不同,结构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头管周围的刚性且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及成本的削减,另外,能够简化利用车座导轨对部件进行支承时的支承结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具备:主框架(22),其从头管(21)向后下方延伸;枢轴板(23),其从该主框架(2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后框架(26),其从该枢轴板(23)的上部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其支承车座(62);该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车座导轨(2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在比所述主框架(22)靠近上方的位置与所述头管(21)连接,所述主框架(22)从所述头管(21)朝向所述枢轴板(2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26)从所述枢轴板(23)向所述车座导轨(24)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后框架(26)的后端在设置于所述车座(62)的脚部(89)所抵接的所述车座导轨(24)的车座支承位置(24h)附近与所述车座导轨(24)连接,由所述主框架(22)、所述车座导轨(24)及所述后框架(26)围成的空间(63)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使所述车座导轨(24)的前端设有与所述车座导轨(24)和所述头管(21)分别接合的加强部件(84)。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使所述加强部件(84)具备燃料箱支承部(84e),所述车座导轨(24)支承燃料箱(61)。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使所述主框架(22)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头管(21)和所述主框架(22)分别接合的第一角板(81)。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在所述车座导轨(24)的所述车座支承位置(24h)附近设有与所述车座导轨(24)和所述后框架(26)分别接合的第二角板(94)。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使所述第二角板(94)安装有对后缓冲单元(69)进行支承的横梁构件(68)。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使所述横梁构件(68)在中央部为中空的筒状,两端部为实心,在所述两端部,对所述后缓冲单元(69)进行支承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所述枢轴板(23)与所述后框架(26)的连接部的附近,可以具备与所述主框架(22)后端和所述后框架(26)分别接合的第三角板(93)。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使所述车座导轨(24)由从所述头管(21)向后下方与所述主框架(22)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前直线部(24a)、从该前直线部(24a)的后端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中间直线部(24b)、从该中间直线部(24a)的后端在所述后框架(26)的大致延长线上向后上方延伸的后直线部(24c)构成。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使所述枢轴板(23)经由枢轴(52)能够摆动地支承摇臂(16),所述摇臂(16)在后端对后轮(17)进行支承。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在所述主框架(22)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14),所述发动机(14)支承于所述主框架(22)和所述枢轴板(23)。
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具备:主框架(242),其从头管(241)向后下方延伸;枢轴板(243),其从该主框架(24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后框架(246),其从该枢轴板(243)的上部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4),其支承车座(62);该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车座导轨(24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与所述主框架(242)连接,所述主框架(242)从所述头管(241)朝向所述枢轴板(24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246)从所述枢轴板(243)向所述车座导轨(244)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后框架(246)的后端在设置于所述车座(62)的脚部(89)所抵接的所述车座导轨(244)的车座支承位置(244h)附近与所述车座导轨(244)连接,由所述主框架(242)、所述车座导轨(244)及所述后框架(246)围成的空间(248)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车座导轨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在比主框架靠近上方的位置与头管连接,主框架从头管朝向枢轴板直线状地延伸,并且,左右一对后框架从枢轴板向车座导轨直线状地延伸,后框架的后端在设置于车座的脚部所抵接的车座导轨的车座支承位置附近与车座导轨连接,由主框架、车座导轨及后框架围成的空间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因此除了主框架之外也将车座导轨连接于头管,能够提高头管周围的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头管、主框架、车座导轨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通过使主框架、车座导轨及后框架分别为直线状,能够制成直线部尽可能多的车体框架结构。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车体框架结构,抑制弯折加工的成本,制成廉价的车体框架。
此外,通过将车座导轨的前端连接于头管,与以往相比能够更为水平地配置车座导轨。因此,在车座导轨中,能够使对燃料箱、车座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简化,能够削减成本。
此外,从头管的正后方形成有大的大致倒三角形状的空间,因此能够将更多的部件、大型部件收纳在空间内,并且利用车体框架保护收纳部品。
另外,车座导轨的前端设有与车座导轨和头管分别接合的加强部件,因此利用加强部件能够提高头管与车座导轨的连接部的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头管及车座导轨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加强部件具备燃料箱支承部,车座导轨对燃料箱进行支承,因此加强部件兼用于对燃料箱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并且能够削减成本。此外,通过利用左右一对车座导轨来支承燃料箱,与利用一个主框架支承燃料箱相比,能够使燃料箱形状简化,实现成本的进一步削减。
另外,主框架的前端设有与头管和主框架分别接合的第一角板,因此能够利用第一角板对头管与主框架的接合部进行加强,能够提高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头管及主框架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在车座导轨的车座支承位置附近,设有与车座导轨和后框架分别接合的第二角板,因此能够利用第二角板对车座导轨与后框架的接合部进行加强,能够提高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车座导轨及后框架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第二角板安装有对后缓冲单元进行支承的横梁构件,因此能够利用刚性高的部分支承从后缓冲单元经由横梁构件传递到车体框架的负荷,能够应对从后缓冲单元侧传递的更大的负荷。此外,通过将横梁构件安装于第二角板,能够容易地改变横梁构件的安装位置,增大后缓冲单元的配置自由度。
另外,横梁构件在中央部为中空的筒状,两端部为实心,在两端部,对后缓冲单元进行支承,因此通过仅使横梁构件的两端部为实心,能够提高对后缓冲单元进行支承的支承刚性,并且与横梁构件整体为实心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在枢轴板与后框架的连接部的附近,具备与主框架后端和后框架分别接合的第三角板,因此利用第三角板能够对枢轴板与后框架的连接部进行加强,能够提高刚性。此外,主框架、枢轴板及左右后框架分别相互连结,因此能够提高车体框架的刚性,进一步减小其各自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的小型化、轻量化。
并且,车座导轨由从头管向后下方与主框架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前直线部、从该前直线部的后端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中间直线部、从该中间直线部的后端在后框架的大致延长线上向后上方延伸的后直线部构成,因此通过使前直线部与主框架大致平行,能够利用前直线部和主框架分散地支承作用于头管的负荷,有效地支承头管。另外,能够利用大致水平的中间直线部以简单的结构对燃料箱、车座进行支承,能够削减成本。此外,通过将后直线部设置在后框架的大致延长线上,能够使车体框架的后部成为一体的外观,使外观性提高。
并且,枢轴板经由枢轴能够摆动地对在后端支承后轮的摇臂进行支承,因此成为倒三角形状的车体框架的一个顶点的枢轴板周围的刚性高,因此即使是简单的结构的车体框架也能够对从后轮受到负荷的摇臂进行支承。另外,能够将摇臂及后轮配置于在倒三角形状的后方形成的空间,能够实现车体空间的有效利用。
另外,在主框架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发动机支承于主框架和枢轴板,因此成为倒三角形状的车体框架的一个顶点的枢轴板周围的刚性高,因此即使是简单的结构的车体框架也能够对重物即发动机进行支承。另外,能够将发动机配置于在倒三角形状的前方形成的空间,能够实现车体空间的有效利用。
另外,车座导轨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与主框架连接,主框架从头管朝向枢轴板直线状地延伸,并且,左右一对后框架从枢轴板向车座导轨直线状地延伸,后框架的后端在设置于车座的脚部所抵接的车座导轨的车座支承位置附近与车座导轨连接,由主框架、车座导轨及后框架围成的空间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因此通过使主框架、车座导轨及后框架分别为直线状,能够制成直线部尽可能多的车体框架结构。因此,能够制成简单的车体框架结构,抑制弯折加工的成本,制成廉价的车体框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的鞍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的左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车体框架的前部的加强结构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车体框架的前部的左侧视图,图5(B)是表示车体框架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车体框架的下部的加强结构的说明图,图6(A)是表示车体框架的下部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车体框架的下部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车体框架的后部的加强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后横梁部件及其附近的车体框架的剖面图。
图9是图1的IX-IX线剖面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的左侧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描述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附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FR表示车体前方,附图标记UP表示车体上方,附图标记LE表示车体左方。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11的鞍乘型车辆10的左侧视图。
鞍乘型车辆10是在车体框架11的前端部经由前叉12安装有前轮13,在车体框架11的下部支承有发动机14且经由摇臂16安装有后轮17的机动二轮车。
车体框架11具备头管21、主框架22、左右一对枢轴板23、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和左右一对后框架26。
在头管21上能够转向地支承有前叉12。前叉12具备由左右一对减震器构成的前叉管31,以及连结左右前叉管31的顶桥32和底桥33。左右前叉管31的下端部经由车轴34支承有前轮13。左右前叉管31的上部经由支架35安装有头灯37。头灯37在上部附设有仪表38。在顶桥32上安装有左右一对车把36。在顶桥32与底桥33之间设有转向柱(未图示),转向柱在头管21内能够转动地被支承。
主框架22从头管21的下部直线状地向斜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枢轴板23从主框架22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
在主框架22及左右枢轴板23上支承有发动机14。发动机14具备曲轴箱41和在曲轴箱41的前端部设置而向大致前方延伸的气缸部42,变速器43一体附设于曲轴箱41。
曲轴箱41的上部支承于在主框架22上设置的左右一对发动机吊架44,在曲轴箱41的下部设有左右一对驾驶者用踏板46。
气缸部42具备:气缸体47,其设置在曲轴箱41的前端部;气缸盖48,其安装在气缸体47的前端部;缸盖罩49,其覆盖气缸盖48的前端部的开口部。气缸盖48在其上部连接有进气装置,在下部连接有排气装置。
在左右枢轴板23上设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枢轴52,摇臂16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枢轴52。另外,在左右枢轴板23的下端部经由支轴27能够摆动地安装有脚撑28。脚撑28能够切换为附图所示的收纳状态和停车时的立起状态。
在摇臂16的后端部经由车轴53支承有后轮17,在摇臂16的比车轴53靠近前方的侧面设有左右一对同乘者用踏板54。
在变速器43的输出轴43a上安装有驱动链轮56,在后轮17上一体安装有从动链轮57,在驱动链轮56和从动链轮57上挂设有链条58。链条58的上部被链条罩59覆盖。
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从头管21的上部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后框架26从枢轴板23的上部向斜后上方延伸而与车座导轨24的后部连接。
在车座导轨24的前部支承有燃料箱61,在车座导轨24的后部支承有车座62。燃料箱61和由主框架22、车座导轨24、后框架26所围成的从侧面看为大致三角形的空间63的两侧被左右一对车体罩64覆盖。在空间63内配置有构成发动机14的进气装置的空气滤清器65。
车座62由驾驶者用车座62A和同乘者用车座62B构成,驾驶者用车座62A构成前部,同乘者用车座62B配置在驾驶者用车座62A的后方。
在左右车座导轨24的后端部连接有コ形的扶手杆66(参照图2、图4)。在车座导轨24与后框架26的连接部的附近设有左右一对后部角板94,在左右后部角板94上安装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后横梁部件68。后部角板94成为在外部露出并且覆盖车体框架11的内侧的罩结构。在摇臂16的后端部与后横梁部件68之间架设安装有左右一对后缓冲单元69。
上述枢轴52、摇臂16及后缓冲单元69将后轮17悬架于车体框架11。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75是在燃料箱61的左侧的下方配置的燃料开关,附图标记76是覆盖后轮17的前上方的吊架挡泥板,附图标记77是覆盖后轮17的后上方的后挡泥板,附图标记78是尾灯。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11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11的左侧视图。
如图2及图3所示,主框架22是从头管21的下部向斜后下方直线状延伸的1根部件,是车体框架11的构成部件中外径最大的圆管部件。头管21与主框架22接合的接合部通过分别焊接于头管21的下部后部及主框架22的前部下部的板状的前部角板81而被加强。
左右一对枢轴板23的下端部通过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向管82连结,在各枢轴板23上安装有对脚撑28(参照图1)的支轴27(参照图1)进行支承的筒状的轴承部83。
车座导轨24是前直线部24a、中间直线部24b、后直线部24c从前侧开始依次一体弯曲成形的圆管材料,作为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呈大致直线状且大致水平地延伸。
前直线部24a是从头管21的上部在主框架22的上方呈直线状地与主框架22大致平行地向斜后下方延伸的部分。左右前直线部24a的前端部的上部通过焊接而安装有板状的前上部角板84。前上部角板84也焊接在头管21的后部,是对头管21与车座导轨24的接合部进行加强的加强部件。另外,如后所述,在该前上部角板84上支承有燃料箱61(参照图1)的前端部。
中间直线部24b是从前直线部24a的后端部呈直线状且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在左右各中间直线部24b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安装有对燃料箱61的后端部进行支承的左右一对燃料箱后侧支承部件86。
在燃料箱后侧支承部件86与中间直线部24b的后端之间的中间直线部24b,分别经由橡胶件87与在车座62(参照图1)的底板上设置的脚部88、89抵接,而弹性支承有车座62。此外,附图标记24g、24h(参照图3)是脚部88、89经由橡胶件87抵接而支承车座62的中间直线部24b的车座支承位置。
后直线部24c是从中间直线部24b的后端部向斜后上方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在后直线部24c的后端部通过焊接安装有扶手杆66,以使该扶手杆66从侧面看与后直线部24c成为一条直线。
后框架26在图3的侧视图中是从左右枢轴板23的上部直线状地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圆管材料。左右后框架26的前部彼此通过板状的下部角板93连结。另外,下部角板93的前缘焊接于主框架22的后端部上部,因此左右枢轴板23与左右后框架26的接合部得以加强。另外,在左右各后框架26与左右各车座导轨24上焊接有板状的后部角板94。由此,车座导轨24与后框架26的接合部得以加强。在左右的后部角板94上,通过焊接贯通地安装有后横梁部件68。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11的俯视图。
左右车座导轨24的前直线部24a和中间直线部24b的前半部分从头管21向左右扩张地向斜后方外侧延伸,中间直线部24b的后半部分与后直线部24c左右平行地向后方延伸。左右后框架26的大部分从主框架22在车座导轨24的中间直线部24b的后半部分的下方向后方延伸。
在前上部角板84上设有螺栓孔84a,在燃料箱后侧支承部件86、86上设有螺栓86a、86a。而且,燃料箱61通过在前上部角板84及燃料箱后侧支承部件86、86这3个部位将螺栓86a连接于螺栓孔84a,将螺母连接于螺栓86a而安装。这样,通过在燃料箱61的前后支承部的一方设置螺栓86a,能够在将燃料箱61安装于车座导轨24时使螺栓86a嵌合于燃料箱61的凸缘的螺栓插入孔而容易对燃料箱61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提高燃料箱61的装配性。
车座62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大致从燃料箱后侧支承部件86到车座导轨24的后端的长度,至少左右脚部88、89与车座导轨24抵接。
左右后框架26由前直线部26e和后直线部26f(参照图2)一体构成,俯视时前直线部26e从与左右枢轴板23(参照图3)的接合部向斜后方外侧直线状地延伸,后直线部26f从前直线部26e的后端弯折而在车座导轨24的下方向后方直线状地延伸。
图5是表示车体框架11的前部的加强结构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车体框架11的前部的左侧视图,图5(B)是表示车体框架11的前部的俯视图。
如图5(A)所示,从头管21的下部,详细地说,从下部的侧部到后部焊接有主框架22的前端部22a。另外,板状的前部角板81与主框架22的前部的下部抵接,前部角板81的前端部81a焊接于头管21,前部角板81的侧缘81b、81b(仅图示一方的侧缘81b)焊接于主框架22。其结果是,头管21与主框架22的接合部得以加强,刚性得以提高。
另外,在头管21的上部,详细地说,在上部的侧部焊接有左右车座导轨24的前端部24d。
左右车座导轨24的前端部24d压缩成形为容易焊接于头管21的侧部的平板状,焊接有平板状的前端部24d的前缘24e。
前上部角板84具有大致水平的平坦部84e,该平坦部84e载置安装有燃料箱61(参照图1)的凸缘前部,平坦部84e的前缘84b与头管21的后部抵接而被焊接。
如图5(B)所示,前上部角板84是俯视时为T形的板状部件。
平坦部84e的前缘84b形成为凹状的大致圆弧形状,并且焊接于头管21。在平坦部84e的后部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一体地延伸的侧方延伸部84c、84c。侧方延伸部84c、84c的外侧缘84d焊接于左右车座导轨24、24。在平坦部84e的后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开有螺栓孔84a,该螺栓孔84a与安装燃料箱61(参照图1)时的螺栓螺纹结合。
图6是表示车体框架11的下部加强结构的说明图,图6(A)是表示车体框架11的下部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车体框架11的下部的后视图。
如图6(A)所示,在主框架22后部的侧部焊接有左右枢轴板23、23各自的上缘23a。另外,在左右枢轴板23、23的上部的侧面焊接有左右后框架26、26的前端部26a、26a(仅图示近前侧的前端部26a)。左右后框架26、26的各前端部26a压缩成形为容易焊接于枢轴板23的侧部的平板状,平板状的前端部26a的前缘26b及侧缘26c、26c被焊接。
下部角板93是以跨设在左右后框架26、26上的方式安装的板状的部件。下部角板93的侧缘93a、93a(仅图示近前侧的侧缘93a)形成为直线状而焊接于后框架26、26。下部角板93的前缘93b在其中央部以凹状形成大致圆弧状的凹部93c,凹部93c与主框架22的后端部的上部抵接而被焊接。
这样,通过使下部角板93与左右后框架26、26和主框架22接合,能够分别对主框架22与左右枢轴板23、23的接合部、及左右枢轴板23、23与后框架26、26的接合部进行加强。因此,能够提高车体框架11的下部的刚性。另外,能够提高左右后框架26、26的刚性。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23b、44a是供对发动机进行支承的螺栓通过的螺栓插入孔,附图标记201是挂设脚撑28(参照图1)用弹簧的端部的弹簧挂设部。
如图6(B)所示,在左右枢轴板23、23上以跨设在其上部的后缘23c、23c上的方式焊接有加强板202。另外,在加强板202的上缘202a形成有凹状的凹部202b,并且凹部202b焊接于主框架22的后端部的下部。
这样,通过将加强板202焊接于左右枢轴板23、23和主框架22,能够对主框架22与左右枢轴板23、23的接合部进行加强,能够提高刚性。另外,能够提高左右枢轴板23、23的刚性。
图7是表示车体框架11的后部的加强结构的立体图。
在左右车座导轨24、24上的后端部24f、24f的外侧部,焊接有扶手杆66的端部66a、66a。扶手杆66的端部66a、66a以沿着车座导轨24、24的外周面的方式压缩成形为圆弧的板状,焊接于车座导轨24、24。
左右后框架26、26的后端部26d、26d焊接于左右车座导轨24、24上的中间直线部24b、24b的后端部的下部。
后部角板94是从侧面看为大致梯形的板状的部件(参照图3),配置在从左右车座导轨24与左右后框架26的接合部向前方分开的位置。
后部角板94的第一边94a形成为大致直线状而焊接于车座导轨24的侧部,第二边94b形成为大致直线状而焊接于后框架26的侧部。
后横梁部件68的两端部比左右的后部角板94、94向外侧方突出,为了安装后缓冲单元69(参照图1)而在两端部形成有外螺纹206d。
图8是表示后横梁部件68及其附近的车体框架11的剖面图,是在图3的VIII-VIII线剖面上追加后缓冲单元69的上端安装部69a的剖面等的图。
后横梁部件68由筒部件205和实心的轴部件206、206构成,筒部件205安装为贯通左右的后部角板94、94,实心的轴部件206、206插入筒部件205的两端部且外周面206a焊接于筒部件205的端面205a。
筒部件205从后部角板94、94向外侧方的突出量,在左侧为P1,在右侧为P2,突出量P1比突出量P2大(P1>P2)。这是由于左右后缓冲单元69的车宽方向的位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容易地与左右后缓冲单元69的位置对应地改变筒部件205的左右突出量P1、P2。另外,通过调整轴部件206相对于筒部件205的突出量也能够与后缓冲单元69的位置对应。
轴部件206由插入筒部件205的大径部206b和与大径部206b邻接而成为一体且形成为外径比大径部206b小的小径部206c构成,在小径部206c的前端部形成有外螺纹206d。
大径部206b的端面206e比车座导轨24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因此,后横梁部件68的中空部68a设置在左右车座导轨24、24之间且左右后框架26、26之间。此外,附图标记210是穿过筒部件205的端面205a而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辅助线,附图标记211是穿过轴部件206的大径部206b的端面206e而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辅助线。车座导轨24及后框架26的剖面位于这些辅助线210、211之间。
在小径部206c嵌合有垫圈213、套筒214和垫圈216,垫圈213与在大径部206b与小径部206c交界形成的阶梯部206f抵接,垫圈216配置在套筒214的车宽方向外侧。在套筒214的半径方向外侧能够滑动地嵌合有后缓冲单元69的上端安装部69a,且缓冲单元69的上端安装部69a的两侧被垫圈213、216夹住。在垫圈216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与外螺纹206d螺纹结合的螺母217。
图9是图1的IX-IX线剖面图。
燃料箱61具有具备上部箱体221和下部箱体222的上下分为两部分的结构,在上部箱体221的下部周缘形成的上凸缘221a与在下部箱体222的上部周缘形成的下凸缘222a相接合。
上部箱体221具备供给燃料的供油口223和封堵供油口223的加油口盖224。下部箱体222在左端部侧形成有向下方膨出的下膨出部222b,下膨出部222b配置在左侧的车座导轨24的左侧方。通过设置下膨出部222b,能够增加在燃料箱61中存储的燃料容量。
在下膨出部222b的底壁222c安装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燃料开关装配体226。燃料开关装配体226具备:燃料开关基部231,其固定于底壁222c;吸入管232,其从燃料开关基部231上下延伸而插入燃料箱61内;燃料开关75,其开闭与吸入管232连接的燃料开关基部231内的燃料通路。燃料开关基部231内的燃料通路与向发动机14(参照图1)侧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通路连接。
如以上的图1、图2及图3所示,鞍乘型车辆10的车体框架结构具备从头管21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框架22和对车座62进行支承的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在该鞍乘型车辆10的车体框架结构中,车座导轨2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在比主框架22靠近上方的位置与头管21连接。
根据该结构,除了主框架22之外也将车座导轨24连接于头管21,因此能够提高头管21周围的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头管21、主框架22、车座导轨24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11的小型化、轻量化。另外,通过使车座导轨24为直线状,能够抑制弯折加工的成本,实现廉价的车体框架11。
另外,通过将车座导轨24的前端连接于头管21,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为水平地配置车座导轨24。因此,在车座导轨24上,能够简化对燃料箱61、车座62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并且能够削减成本。在燃料箱61中,采用了上下分为两部分的结构,燃料箱61的前后均成为凸缘被支承的简单的支承结构。另外,在车座62上,采用使在车座62的前后设置的相同形状的脚部88、89与车座导轨24的车座支承位置24g、24h抵接的结构而实现简化。
另外,通过在主框架22的上方大致水平地配置车座导轨,例如,在鞍乘型车辆10的车座高度与头管仅与主框架结合的现有的车辆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更低地配置利用主框架22及主框架22支承的发动机14等,实现鞍乘型车辆10的低重心化。
另外,如图5(A)、(B)所示,车座导轨24的前端设有与车座导轨24和头管21分别接合的作为加强部件的前上部角板84,因此利用前上部角板84能够提高头管21与车座导轨24的连接部的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头管21及车座导轨24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11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如图1、图4及图5(A)、(B)所示,前上部角板84具备作为燃料箱支承部的平坦部84e,车座导轨24支承燃料箱61,因此前上部角板84兼用于对燃料箱61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并且能够削减成本。此外,通过利用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来支承燃料箱61,与利用一个主框架支承燃料箱相比,能够使燃料箱形状简化,实现成本的进一步削减。
另外,如图3所示,主框架22从头管21朝向枢轴板2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左右一对后框架26从枢轴板23向车座导轨24直线状地延伸,因此与上述车座导轨24成为直线状相配合,制成直线部尽可能多的车体框架11的结构。因此,能够制成简单的车体框架结构,抑制弯折加工的成本,以低成本制造车体框架11。
另外,后框架26的后端在车座支承位置24h的附近与车座导轨24连接,由主框架22、车座导轨24及后框架26围成的空间63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因此能够利用刚性高的车座导轨24与后框架26的连接部支承作用于车座支承位置24g、24h的荷载,能够应对作用于车座62的更大的负荷。并且,能够提高车座导轨24与后框架26的接合部的刚性,进一步减小车座导轨24及后框架26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11的小型化、轻量化。此外,从头管21的正后方形成大的大致倒三角形状的空间63,因此能够将更多的部件或大型的部件收纳在空间63内,并且能够利用车体框架11保护收纳部件。
另外,如图5(A)所示,主框架22的前端设有与头管21和主框架22分别接合的作为第一角板的前部角板81,因此能够利用前部角板81对头管21与主框架22的接合部进行加强,能够提高刚性。因此,能够减小头管21及主框架22的外形、壁厚,能够实现车体框架11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如图2、图3及图7所示,在车座支承位置24h的附近,设有与车座导轨24和后框架26分别接合的作为第二角板的后部角板94,因此能够利用后部角板94对车座导轨24与后框架26的接合部进行加强,能够提高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车座导轨24及后框架26的外形、壁厚,实现车体框架11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如图1、图7及图8所示,后部角板94设有对后缓冲单元69进行支承的作为横梁构件的后横梁部件68,能够利用刚性高的部分支撑从后缓冲单元69经由后横梁部件68传递到车体框架11的负荷,能够应对从后缓冲单元69侧传递的更大的负荷。此外,通过将后横梁部件68安装于板状的较大的后部角板94,能够容易地改变后横梁部件68的安装位置,增大后缓冲单元69的配置自由度。
另外,如图1及图8所示,后横梁部件68的中央部为中空的筒状,两端部为实心,由于在两端部支承后缓冲单元69,因此通过仅使后横梁部件68的两端部为实心,能够提高支承后缓冲单元69的支承刚性,并且,与后横梁部件68整体为实心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如图2~图4及图6(A)、(B)所示,在枢轴板23与后框架26的连接部的附近,具备与主框架22后端和后框架26分别接合的作为第三角板的下部角板93,因此能够利用下部角板93对枢轴板23与后框架26的连接部进行加强,并且能够提高刚性。此外,主框架22、枢轴板23及左右后框架26分别相互连结,因此能够提高车体框架11的刚性,并且能够使各自的外形、壁厚更小,实现车体框架11的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如图1及图3所示,车座导轨24由从头管21向后下方与主框架22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前直线部24a、从该前直线部24a的后端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中间直线部24b、以及从该中间直线部24b的后端在后框架26的大致延长线上向后上方延伸的后直线部24c构成,因此通过使前直线部24a与主框架大致平行,能够利用前直线部24a和主框架22分散作用于头管21的负荷而进行支承,能够有效地支承头管21。另外,能够利用大致水平的中间直线部24b以简单的结构对燃料箱61、车座62进行支承,能够削减成本。此外,通过将后直线部24c设置在后框架26的大致延长线上,能够使车体框架11的后部成为一体的外观,能够使外观性提高。
另外,如图1所示,左右枢轴板23经由枢轴52能够摆动地对摇臂16进行支承,该摇臂16在后端支承后轮17,因此成为倒三角形状的车体框架11的一个顶点的枢轴板23周围的刚性高,因此即使是简单的结构的车体框架11也能够支承从后轮17受到负荷的摇臂16。另外,能够将摇臂16及后轮17配置于在倒三角形状的后方形成空间,能够实现车体空间的有效利用。
另外,在主框架22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14,发动机14支承于主框架22和左右枢轴板23,因此成为倒三角形状的车体框架11的一个顶点的枢轴板23周边的刚性高,因此即使是简单的结构的车体框架11也能够支承重物即发动机14。另外,通过将发动机14配置于在倒三角形状的前方形成的空间,能够实现车体空间的有效利用。
<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240的立体图。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详细说明。
车体框架240具备头管241、主框架242、左右一对枢轴板243、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4和左右一对后框架246。
主框架242是从头管24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后部向斜后下方延伸的1根部件,是车体框架240的构成部件中外径最大的圆管材料。头管241与主框架242的接合部通过在头管241的下部后部及主框架242的前部下部分别焊接的前部角板251而得到加强。
左右枢轴板243是从主框架242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板状的部分,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安装有枢轴252,在下端部安装有轴承部253,该轴承部253支承能够转动地支承脚撑的支轴。
左右车座导轨244从主框架242的前部向后方延伸。
左右后框架246从左右枢轴板243的各侧部的上端部向斜后上方延伸。
在从左右车座导轨244与左右后框架246的接合部向前方分开的位置焊接有左右后部角板254,该左右后部角板254跨设于左右车座导轨244和左右后框架246。在后部角板254、254上以贯通的方式固定有后横梁部件68。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240的左侧视图。
主框架242从头管241向斜后下方直线状地延伸,左右车座导轨244,从侧面看从与主框架242的前部,详细地说前部角板251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对应的部分呈直线状且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左右后框架246,从侧面看,从左右枢轴板243的上部向斜后上方直线状地延伸。上述主框架242、车座导轨244及后框架246形成从侧面看为倒三角形状的空间248。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体框架240的俯视图。
左右车座导轨244由俯视时从其与头管241的接合部向斜后方外侧直线状地延伸的前直线部244a、从前直线部244a的后端弯折而向后方呈直线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后直线部244b一体构成。此外,附图标记244g、244h是经由橡胶件87与脚部88、89抵接而支承车座62(参照图1)的后直线部244b的车座支承位置。
左右后框架246由俯视时从左右枢轴板243向斜后方外侧直线状地延伸的前直线部246a、从前直线部246a的后端弯折而在车座导轨244的下方向后方直线状地延伸的后直线部246b(参照图10)一体构成。
如上述图10~图12所示,鞍乘型车辆10的车体框架结构具备:主框架242,其从头管241向后下方延伸;枢轴板243,其从该主框架24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后框架246,其从该枢轴板243的上部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4,其支承车座62(参照图1)。该鞍乘型车辆10的车体框架结构的特征在于,车座导轨24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与主框架242连接,主框架242从头管241朝向枢轴板24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左右一对后框架246从枢轴板243向车座导轨244直线状地延伸,后框架246的后端在设置于车座62的脚部89所抵接的车座导轨244的车座支承位置244h附近与车座导轨244连接,由主框架242、车座导轨244及后框架246围成的空间248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因此能够使主框架242、车座导轨244及后框架246为直线状,能够制成直线部尽可能多的车体框架结构。因此,能够采用简单的车体框架结构,能够抑制弯折加工的成本,制造廉价的车体框架240。
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能够任意地变形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所示,利用前直线部24a、中间直线部24b、后直线部24c构成车座导轨24,但不限于此,车座导轨整体可以是从侧面看成为一直线状的一个直线部。或者,车座导轨整体可以是从侧面及上面看成为一直线状的一个直线部。
另外,主框架22、车座导轨24、后框架26分别为圆管材料,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其截面为椭圆形、长圆形的管材形成。另外,椭圆形或长圆形可以形成为长轴上下延伸。
附图标记说明
10鞍乘型车辆
11、240车体框架
14发动机
16摇臂
17后轮
21、241头管
22、242主框架
23、243枢轴板
24、244车座导轨
24a前直线部
24b中间直线部
24c后直线部
24g、24h、244g、244h车座支承位置
26、246后框架
52枢轴
61燃料箱
62车座
63、248空间
68后横梁部件(横梁构件)
69后缓冲单元
70后悬架
81、251前部角板(第一角板)
84前上部角板(加强部件)
84e平坦部(燃料箱支承部)
88,89脚部
93下部角板(第三角板)
94、254后部角板(第二角板)

Claims (12)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具备:
主框架(22),其从头管(21)向后下方延伸;枢轴板(23),其从该主框架(2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后框架(26),其从该枢轴板(23)的上部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其支承车座(62);
该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导轨(2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在比所述主框架(22)靠近上方的位置与所述头管(21)连接,所述主框架(22)从所述头管(21)朝向所述枢轴板(2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26)从所述枢轴板(23)向所述车座导轨(24)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后框架(26)的后端在设置于所述车座(62)的脚部(89)所抵接的所述车座导轨(24)的车座支承位置(24h)附近与所述车座导轨(24)连接,由所述主框架(22)、所述车座导轨(24)及所述后框架(26)围成的空间(63)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导轨(24)的前端设有与所述车座导轨(24)和所述头管(21)分别接合的加强部件(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84)具备燃料箱支承部(84e),所述车座导轨(24)支承燃料箱(6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22)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头管(21)和所述主框架(22)分别接合的第一角板(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座导轨(24)的所述车座支承位置(24h)附近设有与所述车座导轨(24)和所述后框架(26)分别接合的第二角板(9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角板(94)安装有对后缓冲单元(69)进行支承的横梁构件(6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构件(68)在中央部为中空的筒状,两端部为实心,在所述两端部,对所述后缓冲单元(69)进行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枢轴板(23)与所述后框架(26)连接的连接部的附近,具备与所述主框架(22)后端和所述后框架(26)分别接合的第三角板(9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导轨(24)由从所述头管(21)向后下方与所述主框架(22)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前直线部(24a)、从该前直线部(24a)的后端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中间直线部(24b)、从该中间直线部(24a)的后端在所述后框架(26)的大致延长线上向后上方延伸的后直线部(24c)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轴板(23)经由枢轴(52)能够摆动地支承摇臂(16),所述摇臂(16)在后端对后轮(17)进行支承。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框架(22)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14),所述发动机(14)支承于所述主框架(22)和所述枢轴板(23)。
12.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具备:
主框架(242),其从头管(241)向后下方延伸;枢轴板(243),其从该主框架(24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后框架(246),其从该枢轴板(243)的上部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车座导轨(244),其支承车座(62);
该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座导轨(24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与所述主框架(242)连接,所述主框架(242)从所述头管(241)朝向所述枢轴板(24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246)从所述枢轴板(243)向所述车座导轨(244)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后框架(246)的后端在设置于所述车座(62)的脚部(89)所抵接的所述车座导轨(244)的车座支承位置(244h)附近与所述车座导轨(244)连接,由所述主框架(242)、所述车座导轨(244)及所述后框架(246)围成的空间(248)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
CN201380081170.0A 2013-11-29 2013-11-29 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Active CN105764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82225 WO2015079567A1 (ja) 2013-11-29 2013-11-29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4784A true CN105764784A (zh) 2016-07-13
CN105764784B CN105764784B (zh) 2018-08-28

Family

ID=53198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1170.0A Active CN105764784B (zh) 2013-11-29 2013-11-29 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4784B (zh)
AR (1) AR100027A1 (zh)
BR (1) BR112016009696B1 (zh)
WO (1) WO20150795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78780A1 (en) 2020-02-21 2023-03-16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9084A (ja) * 2005-10-04 2007-04-1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01037127A (zh) * 2007-04-25 2007-09-19 重庆比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混合动力的骑式两轮摩托车
CN102753424A (zh) * 2010-02-18 2012-10-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摩托车型电动车辆
CN103072657A (zh) * 2011-10-25 2013-05-01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5265B2 (ja) * 1998-03-31 2007-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4558988B2 (ja) * 2001-07-26 2010-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
JP4464589B2 (ja) * 2001-08-31 2010-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5150441B2 (ja) * 2008-09-30 2013-0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9084A (ja) * 2005-10-04 2007-04-1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01037127A (zh) * 2007-04-25 2007-09-19 重庆比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混合动力的骑式两轮摩托车
CN102753424A (zh) * 2010-02-18 2012-10-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踏板摩托车型电动车辆
CN103072657A (zh) * 2011-10-25 2013-05-01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09696B1 (pt) 2021-07-13
WO2015079567A1 (ja) 2015-06-04
AR100027A1 (es) 2016-09-07
CN105764784B (zh) 2018-08-28
BR112016009696A2 (pt)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486680T3 (es) Motocicleta
CN104321244B (zh) 跨骑型车辆
CN103318346B (zh) 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
JP2019119292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abs配置構造
CN103129653B (zh) 骑乘型车辆
CN102056791B (zh) 踏板型车辆
CN105460133A (zh) 跨骑式车辆的后部燃料箱支承构造
CN105460117A (zh) 后部燃料箱
EP3187400A1 (en) Straddled vehicle
CN102963472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5189270A (zh) 自动二轮车的后部零件的支承构造
CN102616312A (zh) 跨骑型车辆
CN102205820A (zh) 摩托车
CN104364144A (zh) 鞍座型车辆的收纳构造
CN102582743A (zh) 骑乘式车辆的方向把手支承构造
JP539621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バッグ支持ステー
ES2566959T3 (es) Estructura de parte trasera de carrocería en vehículo del tipo de montar a horcajadas
CN203793516U (zh) 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
CN103010354A (zh) 骑乘型车辆的碳罐配置构造
CN204871320U (zh) 鞍骑型车辆的扶手结构
CN105764784A (zh) 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CN103180201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442381A (zh) 小型摩托车中的罐的配置结构
CN103661721B (zh) 跨乘式车辆的框架结构
CN104417688B (zh)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