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6312A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16312A CN102616312A CN2011104332233A CN201110433223A CN102616312A CN 102616312 A CN102616312 A CN 102616312A CN 2011104332233 A CN2011104332233 A CN 2011104332233A CN 201110433223 A CN201110433223 A CN 201110433223A CN 102616312 A CN102616312 A CN 1026163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vehicle
- connecting rod
- chassis
- restric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02—Articulated stands, e.g. in the shape of hinged ar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06—Extensible stands, e.g. with telescopic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摆动单元支承为可摆动的跨骑型车辆,可以缩短车辆。为此,在自动二轮车(10)中,连杆机构(24)从车架(20)经连杆枢轴(23)向车辆后方延伸,在该连杆机构(24)上将发动机和轴支承后轮的摆动单元支承为可摆动,在左右的一对的底部框架(87)之间架设横跨框架(91),在该横跨框架(91)向下方悬吊对连杆机构(24)的转动量进行限制的连杆限制部(55),由此将连杆枢轴(23)配置在底部框架(87)的下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架上可摆动地设置具有发动机和后轮的摆动单元的跨骑型车辆的改良。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在车架上可摆动地设有摆动单元的跨骑型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7)。)。
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在主框架部(27)(带括号的数字表示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符号。下同)的后端部插入筒状的橡胶支承部(31),在该橡胶支承部(31)中隔着止动橡胶(53)插入臂(52),在该臂(52)上隔着外筒(47)安装连杆部件(46),在该连杆部件(46)的车辆后端部通过转动筒(44)支承连结轴(45)且使连结轴(45)可摆动。在外筒(47)的内侧隔着橡胶套筒同轴地设置内筒(48),在该内筒(48)中插嵌摆动支轴(51)。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摆动支轴(51)配置在主框架部(27)的车辆后方。
如此,当在主框架部(27)的后方配置摆动支轴(51)时,车辆相应地延长了该摆动支轴(51)向主框架部(27)的后方移动的量。
在可摆动地支承摆动单元的跨骑型车辆中,只要是能够缩短车辆的技术就合适。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341575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车架上可摆动地支承摆动单元的跨骑型车辆中,提供一种能够缩短车辆的技术。
第一方案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其设有车架,该车架包括:从轴支承转向系统的头管向车辆后下方延伸的下行框架、从该下行框架的下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从该底部框架的后端部向车辆后上方延伸的座椅框架,从该车架经连杆枢轴向车辆后方延伸有连杆机构,在该连杆机构上设置产生动力的发动机和在后端部轴支承后轮的摆动单元,由此在车架上将摆动单元支承为可以摆动,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之间架设有横跨框架,通过在该横跨框架向下方悬吊对连杆机构的转动量进行限制的连杆限制部,从而将连杆枢轴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的下方。
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连杆限制部由朝向车辆后方开放的形成为箱状的箱部与插入该箱部中的弹性部件构成。
在第三方案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横跨框架的长度方向上配置有多个连杆限制部。
在第四方案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横跨框架的车辆前方设有前横跨框架,该前横跨框架通过向下弯曲成凸形状而位于比横跨框架更靠下方的位置,并架设在左右的底部框架之间,在该前横跨框架连接下行框架(86)的下端。
在第五方案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当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前横跨框架配置于与连杆限制部重合的位置上,并且该连杆限制部的下端配置在前横跨框架的下端的上方。
在第六方案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横跨框架从底部框架的后端以规定距离向前方配置,从底部框架向下方延伸有连杆托架,在该连杆托架的下部支承连杆枢轴。
发明效果
在第一方案的发明中,通过在横跨框架向下方悬吊对连杆机构的转动量进行限制的连杆限制部,由此将连杆枢轴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的下方。
由于将连杆枢轴配置在底部框架的下方,因此与将连杆枢轴配置在底部框架的后方的情况相比,可使摆动单元更靠车辆前方,通过使摆动单元靠向车辆前方,可以缩短车辆。
在第二方案的发明中,连杆限制部由箱部和插入该箱部中的弹性部件构成。由于通过用箱部和弹性部件构成连杆限制部这样的简单构造来限制连杆机构的转动量,因此,可以抑制车辆的成本上升。
在第三方案的发明中,配置有多个连杆限制部。由于设有多个连杆限制部,因此与设置一个连杆限制部的情况相比,对连杆限制部的负荷减半,连杆限制部的设计变容易。
在第四方案的发明中,在支承连杆限制部的横跨框架的车辆前方且下方设置前横跨框架。该前横跨框架位于比横跨框架更靠下方的位置。在飞石等到达连杆限制部之前,会碰到前横跨框架上。即,前横跨框架成为连杆限制部的保护部件。由于连杆限制部受到前横跨框架保护,因此抑制连杆限制部的厚壁化,抑制车辆的重量增加。
另外,由于在前横跨框架连接下行框架的下端,因此可以提高车架的刚性。
在第五方案的发明中,当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连杆限制部的下端配置于前横跨框架的下端的上方。由于连杆限制部的下端被配置在该连杆限制部的车辆前方的前横跨框架防护,因此可将连杆限制部的板厚抑制得较薄。
在第六方案的发明中,从底部框架向下方延伸有支承连杆枢轴的连杆托架。由于从底部框架延伸有连杆托架,因此可使连杆托架小型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3是车架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3的4向视图(俯视)。
图5是图4的5向视图(仰视)。
图6是说明连杆单元的图。
图7是连杆限制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连杆限制部的底面图。
图9是比较说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跨骑型车辆(自动二轮车)
14-后轮
21-转向系统
23-连杆枢轴
24-连杆机构
30-摆动单元
55-连杆限制部
85-头管
86-下行框架
87L、87R-底部框架
88L、88R-座椅框架
91-横跨框架
92-前横跨框架
92b-前横跨框架的下端
111L、111R-箱部
111L b、111R b-连杆限制部的下端(箱部的下端)
120-弹性部件(止动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图中以及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表示从就座在自动二轮车上的驾驶员看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沿着符号的朝向看到的。
【实施例】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自动二轮车10具有:配置在车辆前部且通过把手11被设成能够转向的前轮12;在该前轮12的后方配置的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3;在该发动机13的后方配置且由发动机13驱动的后轮14;以及在前轮12和后轮14之间设置的座椅15,自动二轮车10是乘员跨坐在该座椅15上的形态的跨骑型车辆。
自动二轮车10具备车架20,在该车架20的前部具备包括把手11的转向系统统21,连杆机构24从车架20通过作为轴部件的连杆枢轴23向车辆后方延伸,通过在该连杆机构24上在后端部安装轴支承后轮14的摆动单元30,从而在车架20上支承摆动单元30且使其可摆动。
在摆动单元30一体地具备产生动力的发动机13。摆动单元30兼备摆臂的功能,在摆动单元30的后部和车架20之间夹有左右的缓冲单元35L、35R(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35L)。另外,在摆动单元30设有构成吸气系统37的空气滤清器38。
自动二轮车10的转向系统统21包括:在车架20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设置转向轴26;连接在转向轴26的下端且支承前轮12的前叉27;以及在转向轴26的上端安装的把手11。
自动二轮车10的车架20被车体罩40覆盖。车体罩40包括:前罩41,其覆盖车体的前方;中央整流罩42,其以从车辆后方覆盖转向系统统21的上部的方式安装在该前罩41上;左右的侧罩43L、43R(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43L),其从前罩41的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隧道部件44,其在座椅15的前方架设于左右的侧罩43L、43R之间,且与中央整流罩42的后端部连续设置;左右的下部罩46L、46R(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46L),其配置在左右的侧罩43L、43R的下方,具有供驾驶员放置脚的左右的脚踏板45L、45R(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45L);以及左右的后侧罩47L、47R(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47L),其从左右的侧罩43L、43R的端部在座椅15的下方向车辆后方延伸。
以下,将位于座椅15的前方,且由从左右的脚踏板45L、45R向上方延伸的左右的侧罩43L、43R与架设在所述左右的侧罩43L、43R之间的隧道部件44形成的部位称为中央隧道49。在中央隧道49的上方,形成有驾驶员上下车时把腿跨过而可容易上下车的跨腿空间51。
在前罩41的上端延伸有挡风板52。在前轮12的上方配置前挡泥板53,在后轮14的后上方配置后挡泥板54。
在下图中对中央隧道下方以及座椅下方的构造等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车架20的下部设有连杆机构24,在该连杆机构24上摆动自如地轴支承有具备发动机13的摆动单元30。
在连杆机构24的车辆前方,在车架20上设有限制连杆机构24的转动量的连杆限制部55。
以前方稍微朝上的方式将发动机13配置成工作缸轴56成为大致水平,发动机13具有:曲轴箱57;在该曲轴箱57的前端安装工作缸座58;在该工作缸座58的前端安装的工作缸头59;覆盖该工作缸头59的前端的头罩61。在工作缸头59的上表面连接吸气系统37,在工作缸头59的下表面连接排气系统62。
在发动机13的车辆前方在中央隧道49的内侧配置燃料箱65。燃料箱65通过第一箱托架67与设于该第一箱托架67的后方的第二箱托架68安装在车架20上。
燃料箱65是在车辆侧视时呈大致三角形状的容器,燃料箱的上表面71以朝向后下方的方式倾斜。燃料箱65是通过将具有上凸缘部73的上半体74和具有下凸缘部75的下半体76在上下的凸缘部73、75进行接合而形成的。所述上下的凸缘部73、75向后下方延伸。上半体74具有从上凸缘部73向上方鼓出的鼓出部77。
在燃料箱65的上半体74安装有将燃料送出到吸气系统37的燃料泵81,在该燃料泵81的车辆前上方的安装有吸附在燃料箱65蒸发的燃料气体吸附罐82,在该吸附罐82的前上方设有给油口83,在该给油口83的车辆前方设有向上方延伸的鼓出部77,在该鼓出部77的车辆前方设有清洗控制阀84。该清洗控制阀84安装在燃料箱65上。清洗控制阀84是控制在吸附罐82积存的燃料气体向发动机13的吸气系统37的供应的部件。
在图3~4中,对车架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车架20的主要要素为:以可转向的方式在前端部轴支承转向系统(图1,符号21)的头管85;从该头管85向车辆后下方延伸的下行框架86;从该下行框架86的下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87L);以及从所述底部框架87L、87R的后端部向车辆后上方延伸的座椅框架88L、88R(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88L)。
如图4所示,在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之间架设有横跨框架91,在该横跨框架91的车辆前方,在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之间架设有前横跨框架92,在该前横跨框架92连接下行框架的下端86b。由于在前横跨框架92连接下行框架的下端86b,因此能够由下行框架86增强前横跨框架92。
在座椅框架88L、88R架设座椅横跨框架93,在该座椅横跨框架93的车辆后端部架设后横跨框架94。
在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分别设置固定驾驶员放置脚的脚踏板的脚踏板支柱95L、95R。
同时参照图3,详细地说,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从前到后分别具有:向车辆下方延伸的下沉部101;从该下沉部101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水平部102;以及从所述水平部102向车辆斜后上方延伸的倾斜部103,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的后端部(左右倾斜部103的后端部)分别连接于左右的座椅框架88L、88R的中间部。
在所述左右的倾斜部103之间,以封闭侧在前的方式架设有在车辆俯视时呈大致U字状且支承座椅(图1,符号15等)的U字部件97。在该U字部件的中间部97b上分别固定安装所述左右的座椅框架的前端88La、88Ra(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88La)。在横跨框架91的附近,从水平部102的后部到倾斜部103的前部在左右的底部框架87L、87R上分别固定安装板状的左右连杆托架105L、105R(仅表示图跟前侧的符号105L)。
下面,对安装在横跨框架上的连杆限制部等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板状的左右的连杆托架105L、105R分别在下部将内部件107和外部件108粘结起来。由于由内部件107和外部件108分别构成左右的连杆托架105L、105R,因此与由一块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连杆托架105L、105R的刚性。
在横跨框架91的车宽方向左右,以悬吊方式安装有作为连杆限制部55的构成要素的箱部111L、111R。
在横跨框架91的车辆前方设有前横跨框架92。前横跨框架92通过向下弯曲成凸形状而位于比横跨框架91更靠下方的位置,并架设在左右的底部框架87L、87R之间。即,将前横跨框架92配置成:相比于前横跨框架的下端92b而言,构成连杆限制部55的箱部的下端111L b、111Rb位于上方。
通过使前横跨框架92向下方伸出,并配置在横跨框架91的下方,从而能够保护构成连杆限制部55的箱部111L、111R。连杆限制部55由于被前横跨框架92保护,因此不必使连杆限制部55的壁厚增大也可以,从而抑制车辆的重量增加。
下面,对作为连杆机构的构成要素的连杆单元进行说明。
图6(a)表示连杆单元的侧视图,图6(b)表示图6(a)的b向视图。
参照图6(a)以及图6(b),作为连杆机构24的构成要素的连杆单元113的主要要素为:外筒114;同轴配置在该外筒114的内侧且贯穿有连杆枢轴(图2,符号23)的左右的内筒115L、115R;介于所述左右的内筒115L、115R和外筒114之间的左右的橡胶套筒116、116;从外筒114向车辆前方延伸且装配有作为弹性部件的止动橡胶120、120的臂部117L、117R;从外筒114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的连杆部118L、118R;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右的连杆部118L、118R的后端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贯穿有在摆动单元30侧设置的连结轴(图1,符号119)的转动筒121。
在左右的内筒115L、115R之间架设连结有内轴衬122,在左右的连杆部的下表面118L b、118R b分别设有防护部件123、123。
左右的臂部117L、117R分别由コ字部件125与立起设于该コ字部件125的两端的上端部件126构成。
另外,左右的连杆部118L、118R是分别从上方将上コ字状部件127架设在外筒114和转动筒121之间,并将上コ字状部件127的两端固定安装于外筒114和转动筒121,从下方架设下コ字状部件128,并将下コ字状部件128的两端固定安装于外筒114和转动筒121而成的。
下面,对限制连杆机构的转动量的连杆限制部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连杆限制部55由朝向车辆后方开放的形成为箱状的箱部111L和插入该箱部111L的作为弹性部件的止动橡胶120构成。箱部111L从下侧固定安装于横跨框架91。
箱部111L包括:底板部131;从该底板部131的两端向上方延伸的左右的壁部132L、132R;从底部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且架设在左右的壁部132L、132R之间的里壁133;在底板部131的上方位置架设在左右的壁部132L、132R之间的上板部134。在里壁133上开设有用于释放空气的孔部135。
在由底板部131和左右的壁部和上板部134围成的空间136插入止动橡胶120,在形成于该止动橡胶120的车辆后方侧的槽部137插入连杆单元113的臂部117L。
如此,由于连杆限制部55只要是由箱部111L和作为弹性部件的止动橡胶120构成的简单的构造就可以,因此可以抑制车辆的成本上升。
以上,对于在车宽方向左侧设置的连杆限制部进行了说明,但在车宽方向右侧也设有同样的构造的连杆限制部。省略说明。
图8表示将连杆单元的臂部插入连杆限制部的状态。
在左右的箱部111L、111R隔着止动橡胶120、120插入有连杆单元113的臂部117L、117R。连杆单元113的左右端部通过连杆托架105L、105R被轴支承。
同时参照图3,从底部框架87L、87R的后端以所定距離向前方配置横跨框架92,连杆托架105L、105R从底部框架87L、87R向下方延伸,在所述连杆托架105L、105R的下部支承连杆枢轴23。
由于连杆托架105L、105R分别从底部框架87L、87R延伸,因此可使连杆托架105L、105R小型轻量化。
下面对以上描述的的跨骑型车辆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9(a)表示实施例,在左右的底部框架87L、87R分别向下方延伸有左右的连杆托架105L、105R,在所述左右的连杆托架105L、105R之间架设有连杆枢轴23。在该连杆枢轴23的车辆前方,在左右的底部框架87L、87R之间架设有横跨框架91,在该横跨框架91上向下方悬吊有限制连杆机构24的转动量的连杆限制部55L、55R。连杆枢轴23被在同轴上插入外筒114L、114R。由此,将连杆枢轴23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的下方。
图9(b)表示比较例,在一根主框架151的后端部,横跨框架152沿车宽方向延伸,从该横跨框架152的两端向车辆上后方延伸有左右的后框架153L、153R。贯通横跨框架91B而在主框架151插入筒状的橡胶支承部154,在该橡胶支承部154隔着止动橡胶155插入臂117B,在该臂117B隔着外筒114安装连杆部118B。连杆枢轴23B在外筒114的内侧呈同轴状延伸,连杆枢轴23B的车宽方向两端被左右的连杆托架105L、105R轴支承。
此时,由于臂117B被插入于主框架151一侧,所以作为轴部件的连杆枢轴23B以距離δ向车辆后方配置。因此,轴支承连杆枢轴23B的两端的左右的连杆托架105L、105R分别被架设设置于从主框架151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的后框架105B L、105B R。
对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横跨框架91向下方悬吊限制连杆机构24的转动量的连杆限制部55,从而将连杆枢轴23配置成进入到底部框架87L、87R的下方,因此,与将连杆枢轴23配置于底部框架87L、87R的后方的情况相比,可使摆动单元30靠向车辆前方。结果是可以将车辆缩短长度δ。
回到图8,连杆限制部55在车宽方向上配置有左右一对。由于设有左右一对的连杆限制部55,因此与设置一个连杆限制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进行连杆限制部55的耐荷重的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连杆限制部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四个,可设定为任意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实施方式中适用于自动二轮车,但也可以适用于跨骑型三轮车,适用于一般的跨骑型车辆也没有问题。
本发明适于自动二轮车。
Claims (6)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设有车架(20),该车架(20)包括:从轴支承转向系统(21)的头管(85)向车辆后下方延伸的下行框架(86)、从该下行框架(86)的下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从该底部框架(87L、87R)的后端部向车辆后上方延伸的座椅框架(88L、88R),
从该车架(20)经连杆枢轴(23)向车辆后方延伸有连杆机构(24),在该连杆机构(24)上设置产生动力的发动机(13)和在后端部轴支承后轮(14)的摆动单元(30),由此在所述车架(20)上将所述摆动单元(30)支承为可以摆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之间架设有横跨框架(91),
通过在该横跨框架(91)向下方悬吊对所述连杆机构(24)的转动量进行限制的连杆限制部(55),从而将所述连杆枢轴(23)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的底部框架(87L、87R)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限制部(55)由朝向车辆后方开放的形成为箱状的箱部(111L、111R)与插入该箱部(111L、111R)中的弹性部件(120)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横跨框架(91)的长度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所述连杆限制部(55)。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横跨框架(91)的车辆前方设有前横跨框架(92),该前横跨框架(92)通过向下弯曲成凸形状而位于比所述横跨框架(91)更靠下方的位置,并架设在所述左右的底部框架(87L、87R)之间,在该前横跨框架(92)连接所述下行框架(86)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当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所述前横跨框架(92)配置于与所述连杆限制部(55)重合的位置上,并且该连杆限制部的下端(111L b、111Rb)配置在所述前横跨框架的下端(92b)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跨框架(92)从所述底部框架(87L、87R)的后端以规定距离向前方配置,从所述底部框架(87L、87R)向下方延伸有连杆托架(105L、105R),在该连杆托架(105L、105R)的下部支承所述连杆枢轴(2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18725A JP2012158241A (ja) | 2011-01-31 | 2011-01-31 | 鞍乗り型車両 |
JP2011-018725 | 2011-01-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6312A true CN102616312A (zh) | 2012-08-01 |
CN102616312B CN102616312B (zh) | 2014-08-06 |
Family
ID=46556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33223.3A Active CN102616312B (zh) | 2011-01-31 | 2011-12-21 | 跨骑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84784B2 (zh) |
JP (1) | JP2012158241A (zh) |
CN (1) | CN102616312B (zh) |
IT (1) | ITTO2012002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80317A (zh) * | 2017-08-21 | 2017-11-24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燃油箱尾部的安装结构及跨骑车 |
CN112922710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 排气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94788B2 (ja) * | 2011-01-17 | 2015-04-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5634290B2 (ja) * | 2011-02-09 | 2014-12-0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WO2014069036A1 (ja) * | 2012-10-30 | 2014-05-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JP6133662B2 (ja) * | 2013-03-29 | 2017-05-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ユニットスイングエンジンの懸架構造 |
JP7199460B2 (ja) * | 2021-03-12 | 2023-01-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948C (zh) * | 2002-05-24 | 2004-12-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 |
JP2007196972A (ja) * | 2006-01-30 | 2007-08-09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CN201068187Y (zh) * | 2007-06-29 | 2008-06-04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电动自行车车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55079A (en) * | 1978-10-17 | 1980-04-22 | Honda Motor Co Ltd | Engine support structure of autobicycle |
US4373602A (en) * | 1980-03-06 | 1983-02-15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unit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
JPS61155080A (ja) * | 1984-12-26 | 1986-07-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パワユニツト懸架装置 |
JPS6243375A (ja) * | 1985-08-21 | 1987-02-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メインスタンド取付装置 |
JP4537927B2 (ja) * | 2005-09-30 | 2010-09-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
JP5010943B2 (ja) * | 2007-02-28 | 2012-08-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懸架装置 |
-
2011
- 2011-01-31 JP JP2011018725A patent/JP2012158241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12-21 CN CN201110433223.3A patent/CN102616312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1-13 IT IT000023A patent/ITTO20120023A1/it unknown
- 2012-01-19 US US13/353,455 patent/US858478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948C (zh) * | 2002-05-24 | 2004-12-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 |
JP2007196972A (ja) * | 2006-01-30 | 2007-08-09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CN201068187Y (zh) * | 2007-06-29 | 2008-06-04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电动自行车车架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80317A (zh) * | 2017-08-21 | 2017-11-24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燃油箱尾部的安装结构及跨骑车 |
CN107380317B (zh) * | 2017-08-21 | 2023-08-18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燃油箱尾部的安装结构及跨骑车 |
CN112922710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 排气系统 |
CN112922710B (zh) * | 2019-12-05 | 2023-03-14 |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 排气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193162A1 (en) | 2012-08-02 |
US8584784B2 (en) | 2013-11-19 |
CN102616312B (zh) | 2014-08-06 |
JP2012158241A (ja) | 2012-08-23 |
ITTO20120023A1 (it) | 2012-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16312A (zh) | 跨骑型车辆 | |
CA2645626C (en) | Motorcycle cowl stay | |
JP2019119292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abs配置構造 | |
JP5721599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 |
JP620864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燃料タンク支持構造 | |
US7681678B2 (en) | Motorcycle | |
CN101423078B (zh) | 车辆的乘车检测结构 | |
JP6086889B2 (ja) | 後部燃料タンク | |
CA2645388C (en) | Motorcycle air bag module support arrangement | |
EP1783040A1 (en) | Straddle-type vehicle | |
US20020089145A1 (en) | Vehicle frame strcuture for motorcycles | |
CN101423083B (zh) | 车辆的物品收纳结构 | |
CN203283325U (zh) | 鞍乘型车辆 | |
CN102001390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座椅下罩结构 | |
CN101990378B (zh) | 电子产品安装装置 | |
JP2014061855A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03010349A (zh) | 车辆的前部结构 | |
JP5088088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 |
CN101172505A (zh) | 机动两轮车 | |
CN102442381A (zh) | 小型摩托车中的罐的配置结构 | |
CN103180201B (zh) | 机动二轮车 | |
JP2005125842A (ja) | 自動二輪車 | |
US20190185098A1 (en) | Fuel tank structure of straddle vehicle | |
CN104369810B (zh) | 摩托车的燃料箱支撑结构 | |
CN217893113U (zh) | 摩托车惯性感测器配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