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1199A - 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1199A
CN105731199A CN201410766616.XA CN201410766616A CN105731199A CN 105731199 A CN105731199 A CN 105731199A CN 201410766616 A CN201410766616 A CN 201410766616A CN 105731199 A CN105731199 A CN 105731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call
flat bed
special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666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山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31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1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降低在一个轿厢发生乘梯/下梯时影响另一个轿厢的平层偏差。本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层站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于多个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连接起来进行运转的多层电梯的层站,供登记不同于普通呼梯的专用呼梯;轿厢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在多层电梯的轿厢,供登记所述专用呼梯;以及门开闭控制单元,其在登记了专用呼梯时使多层电梯的门逐个开门。

Description

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尤其涉及再平层(relevel)控制。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以有限的地面面积进行对许多利用者的服务的电梯,例如曾经以来采用了双层电梯。
在双层电梯中,通过在井道内将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连接起来进行服务,增大了每单位时间的乘客人数。在电梯停层于特定楼层时,在层站地面与电梯轿厢地面之间产生了规定量(例如10mm)以上的阶梯差的情况下,过去以来进行了再平层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3508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例如优先对轮椅利用者从层站进行的目的地呼梯登记的轿厢室进行停层控制(权利要求2~4,第0027-0029、0035段)。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当在各个轿厢中有乘梯/下梯乘客的情况下,将导致各个轿厢的门几乎同时开门,因而存在如下问题:即,不能防止由于在优先再平层的轿厢的相反侧的轿厢处的许多利用者乘梯/下梯导致的地面高度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在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具有:层站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于多个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连接起来进行运转的多层电梯的层站,供登记不同于普通呼梯的专用呼梯;轿厢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多层电梯的轿厢,供登记所述专用呼梯;以及门开闭控制单元,其在登记了所述专用呼梯时使所述多层电梯的门逐个开门。
本发明的另一种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具有:层站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于多个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连接起来进行运转的多层电梯的层站,供登记不同于普通呼梯的专用呼梯;轿厢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多层电梯的轿厢中,供登记所述专用呼梯;以及门开闭控制单元,在登记了所述专用呼梯时,将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设为一组,使它们一并进行开门,并且使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的门与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独立地进行开门,关于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的开门/关门,是在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一个轿厢或者一组轿厢的门的关门结束后,使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其它轿厢或者其它一组轿厢开门。
本发明的再一种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具有:层站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于多个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连接起来进行运转的多层电梯的层站,供登记不同于普通呼梯的专用呼梯;轿厢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多层电梯的轿厢中,供登记所述专用呼梯;以及门开闭控制单元,在登记了多个所述专用呼梯时,使有所述多个专用呼梯的轿厢的门逐个地独立开门,将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设为一组,使它们一并进行开门,并且关于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的开门/关门,是在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一个轿厢或者一组轿厢的门的关门结束后,使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其它轿厢或者其它一组轿厢开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呼梯登记系统采用上述的结构,因而发挥如下效果,在对一个轿厢具有轮椅利用者专用呼梯、视觉障碍者专用呼梯等专用呼梯的情况下,降低专用呼梯乘客在乘梯/下梯时由于因其它轿厢的利用者的乘梯/下梯导致的轿厢的上下移动而产生的跌倒事故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结构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开门顺序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01轿厢;102层站;103普通层站呼梯按钮;104专用层站呼梯按钮;105普通轿厢呼梯按钮;106专用轿厢呼梯按钮;107门;108通知单元;201普通呼梯登记单元;202专用呼梯登记单元;203门开闭控制单元;204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5平层控制装置;206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7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结构概略图。对重(未图示)和由在电梯井道内升降自如地配置的上部轿厢101a和下部轿厢101b构成的轿厢101通过绳索(未图示)与电梯的曳引机(未图示)连接,轿厢101借助曳引机的旋转驱动进行升降运动。在轿厢101停靠的层站102设置有普通层站呼梯按钮103和专用层站呼梯按钮104。在轿厢101设置有普通轿厢呼梯按钮105和专用轿厢呼梯按钮106。并且,在轿厢101停靠于层站102时,能够使门107打开及关闭。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在普通层站呼梯按钮103或者普通轿厢呼梯按钮105被操作时,普通呼梯登记单元201发出使适当的上部轿厢101a或者下部轿厢102b朝向被登记了所登记的普通呼梯的楼层的层站102行进的指令,在上部轿厢101a或者下部轿厢101b停靠于层站102时,向门开闭控制单元203输出与对应于上部轿厢101a或者下部轿厢101b的普通呼梯对应的开门关门指令。在专用层站呼梯按钮104或者专用轿厢呼梯按钮106被操作时,专用呼梯登记单元202发出使适当的上部轿厢101a或者下部轿厢102b朝向被登记了所登记的专用呼梯的楼层的层站102行进的指令,在上部轿厢101a或者下部轿厢101b停靠于层站102时,向门开闭控制单元203输出与对应于上部轿厢101a或者下部轿厢101b的专用呼梯对应的开门关门指令。
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在被输入了与上部轿厢101a对应的普通呼梯时,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输出开门指令,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上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并且,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在被输入了与下部轿厢101b对应的普通呼梯时,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输出开门指令,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下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
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在被输入了开门指令时,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7打开,并在规定时间后关闭。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在被输入了开门指令时,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7打开,并在规定时间后关闭。
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被输入了上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时,监视上部轿厢101a的地面和层站102的地面的高度差(平层偏差),如果平层偏差量在规定值以上,则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上部轿厢平层指令。如果平层偏差量小于规定值,则向门开闭控制单元203输出已平层通知。并且,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被输入了下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时,监视下部轿厢101b和层站102的平层偏差,如果平层偏差量在规定值以上,则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下部轿厢平层指令。如果平层偏差量小于规定值,则向门开闭控制单元203输出已平层通知。
平层控制装置205在被输入了上部轿厢平层指令时,使轿厢101移动,以便消除上部轿厢101a的平层偏差,并且在被输入了下部轿厢平层指令时,使轿厢101移动,以便消除下部轿厢101b的平层偏差。
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在被输入了与上部轿厢101a对应的专用呼梯时,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上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在被输入了已平层通知后,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输出开门指令。并且,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在被输入了与下部轿厢101b对应的专用呼梯时,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下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在被输入了已平层通知后,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输出开门指令。
在多个普通层站呼梯按钮103、专用层站呼梯按钮104、普通轿厢呼梯按钮105、专用轿厢呼梯按钮106被操作时,上部轿厢101a和下部轿厢101b有时同时停靠在层站102。其组合有以下四种:上部轿厢101a为普通呼梯、下部轿厢101b为普通呼梯;上部轿厢101a为普通呼梯、下部轿厢101b为专用呼梯;上部轿厢101a为专用呼梯、下部轿厢101b为普通呼梯;上部轿厢101a为专用呼梯、下部轿厢101b为专用呼梯。门开闭控制单元203使有专用呼梯的轿厢相对于其它轿厢独立地开门。即,在上部轿厢101a为普通呼梯、下部轿厢101b为普通呼梯时,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上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和下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和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输出开门指令。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监视上部轿厢101a和下部轿厢101b双方的平层偏差。在上部轿厢101a为普通呼梯、下部轿厢101b为专用呼梯时、或者上部轿厢101a为专用呼梯、下部轿厢101b为普通呼梯时、又或者上部轿厢101a为专用呼梯、下部轿厢101b为专用呼梯时,门开闭控制单元203按照与呼梯类型对应的顺序向一个轿厢输出开门指令和平层基准设定,向轿厢内通知单元208输出针对另一个轿厢的通知指令。在该轿厢的门107关闭后,按照与呼梯类型对应的顺序向另一个轿厢输出开门指令和平层基准设定,向轿厢内通知单元208输出针对已关闭门107的轿厢的通知指令。轿厢内通知单元208在被输入通知指令时,向轿厢内的乘客通知由于另一个轿厢正在发生乘梯/下梯因而不开门的内容。另外,当在相同楼层具有普通呼梯和专用呼梯双方时,设为专用呼梯。
下面,使用图3~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动作。图3~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图3~图9中,当在上部轿厢101a和下部轿厢101b双方均有呼梯的情况下,设为专用呼梯优先,在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都是专用呼梯的情况下,设为上部轿厢优先。也可以设为,当在一方有专用呼梯时,优先上部轿厢的动作。
轿厢101朝向通过普通呼梯登记单元201或者专用呼梯登记单元202登记了呼梯的楼层行进。
首先,在步骤S301中,判定轿厢101是否到达层站102,在轿厢101已到达层站102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2(步骤S301:是),在轿厢101未到达层站102的情况下,结束处理(步骤S302:否)。
在步骤S302中,判定有无上部轿厢101a的停靠楼层的专用呼梯,当存在上部轿厢101a的停靠楼层的专用呼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3(步骤S302:是),在没有专用呼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1(步骤S302:否)。
在步骤S303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上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以便对上部轿厢设定平层基准,并进入步骤S304。
在步骤S304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判定在上部轿厢101a中平层偏差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在平层偏差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5(步骤S304:是),在平层偏差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6(步骤S304:否)。
在步骤S305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上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上部轿厢101a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06。
在步骤S306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向门开闭控制单元203输出已平层通知。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在被输入了已平层通知后,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输出开门指令,以便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打开,并进入步骤S307。
在步骤S307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上部轿厢101a的开门过程中也始终持续监视平层偏差量,并判定平层偏差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在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8(步骤S307: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9(步骤S307:否)。
在步骤S308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上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上部轿厢101a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09。
在步骤S309中,判定在上部轿厢101a开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0(步骤S309:是),在尚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7(步骤S309:否)。由此,反复执行步骤S307~S308,直到在上部轿厢101a开门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在步骤S310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结束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的开门指令输出,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关闭,并进入步骤S311。
在步骤S311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下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以便对下部轿厢设定平层基准,并进入步骤S312。
在步骤S312中,判定有无下部轿厢101b的停靠楼层的专用呼梯,在有专用呼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3(步骤S312:是),在没有专用呼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0(步骤S312:否)。
在步骤S313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判定在下部轿厢101b中平层偏差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在是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4(步骤S313: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5(步骤S313:否)。
在步骤S314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下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下部轿厢101b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15。
在步骤S315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向门开闭控制单元203输出已平层通知。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在被输入了已平层通知后,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输出开门指令,以便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打开,并进入步骤S316。
在步骤S316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下部轿厢101b的开门过程中也始终持续监视平层偏差量,并判定平层偏差量是否变为规定值以上,在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8(步骤S316: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9(步骤S316:否)。
在步骤S317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下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下部轿厢101b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18。
在步骤S318中,判定在下部轿厢101b开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9(步骤S318:是),在尚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6(步骤S318:否)。由此,反复执行步骤S316~S317,直到在下部轿厢101b开门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在步骤S319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结束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的开门指令输出,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关闭,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320中,在没有下部轿厢101b的停靠楼层的专用呼梯的情况下,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判定有无下部轿厢101b的停靠楼层的普通呼梯,在有普通呼梯的情况下,为了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打开,而进入步骤S315(步骤S320:是),在没有普通呼梯的情况下结束处理(步骤S320:否)。
在步骤S321中,判定有无上部轿厢101a的停靠楼层的普通呼梯,在有普通呼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2(步骤S321:是),在没有普通呼梯的情况下,不需要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打开,因此进入步骤S311(步骤S321:否)。
在步骤S322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判定有无下部轿厢101b的停靠楼层的专用呼梯,在有专用呼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3(步骤S322:是),在没有专用呼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7(步骤S322:否)。
在步骤S323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下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以便对下部轿厢设定平层基准,并进入步骤S324。
在步骤S324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判定在下部轿厢101b中平层偏差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在是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5(步骤S324: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6(步骤S324:否)。
在步骤S325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下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下部轿厢101b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26。
在步骤S326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向门开闭控制单元203输出已平层通知。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在被输入了已平层通知后,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输出开门指令,以便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打开,并进入步骤S327。
在步骤S327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下部轿厢101b的开门过程中也始终持续监视平层偏差量,并判定平层偏差量是否为规定值以上,在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8(步骤S327: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9(步骤S327:否)。
在步骤S328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下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下部轿厢101b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29。
在步骤S329中,判定在下部轿厢101b开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0(步骤S329:是),在尚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7(步骤S329:否)。由此,反复执行步骤S327~S328,直到在下部轿厢101b开门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在步骤S330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结束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的开门指令输出,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关闭,并进入步骤S331。
在步骤S331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上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以便对上部轿厢设定平层基准,并进入步骤S332。
在步骤S332中,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7输出开门指令,以便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打开,并进入步骤S333。
在步骤S333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上部轿厢101a的开门过程中也始终持续监视平层偏差量,在平层偏差量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4(步骤S327: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5(步骤S327:否)。
在步骤S334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上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上部轿厢101a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35。
在步骤S335中,判定在上部轿厢101a开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6(步骤S335:是),在尚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3(步骤S335:否)。由此,反复执行步骤S333~S334,直到在上部轿厢101a开门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在步骤S336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结束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的开门指令输出,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关闭,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337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判定有无下部轿厢101b的停靠楼层的普通呼梯,在有普通呼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8(步骤S337:是),在没有普通呼梯的情况下,不需要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打开,因此进入步骤S331(步骤S337:否)。
在步骤S338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输出上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和下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以便对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双方设定平层基准,并进入步骤S339。
在步骤S339中,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输出开门指令,以便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打开,并且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输出开门指令,以便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打开,并进入步骤S340。
在步骤S340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上部轿厢101a和下部轿厢101b的开门过程中也始终持续监视平层偏差量,在平层偏差量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1(步骤S340: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2(步骤S340:否)。
在步骤S341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上部轿厢平层指令或者下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上部轿厢101a或者下部轿厢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42。
在步骤S342中,判定在上部轿厢101a开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3(步骤S342:是),在尚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9(步骤S342:否)。
在步骤S343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结束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的开门指令输出,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关闭,并进入步骤S344。
在步骤S344中,由于下部轿厢依旧开着门,因此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仅输出下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以便对下部轿厢设定平层基准,并进入步骤S345。
在步骤S345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下部轿厢101b的开门过程中也始终持续监视平层偏差量,在平层偏差量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6(步骤S345: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7(步骤S345:否)。
在步骤S346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下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下部轿厢101b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47。
在步骤S347中,判定在下部轿厢101b开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8(步骤S347:是),在尚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5(步骤S347:否)。由此,反复执行步骤S345~S346,直到在下部轿厢101b开门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在步骤S348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结束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的开门指令输出,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关闭,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349中,判定在下部轿厢101b开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50(步骤S349:是),在尚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0(步骤S349:否)。由此,反复执行步骤S340~S341,直到在上部轿厢101a开门后没有经过规定的时间、且在下部轿厢101b开门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为止。
在步骤S350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结束向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的开门指令输出,开门关门装置(下部轿厢)207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关闭,并进入步骤S351。
在步骤S351中,由于上部轿厢依旧开着门,因此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仅输出上部轿厢平层基准设定,以便对上部轿厢设定平层基准,并进入步骤S352。
在步骤S352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204在上部轿厢101a的开门过程中也始终持续监视平层偏差量,在平层偏差量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53(步骤S352:是),在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54(步骤S352:否)。
在步骤S353中,向平层控制装置205输出上部轿厢平层指令,以便进行上部轿厢101a的平层,并进入步骤S354。
在步骤S354中,判定在上部轿厢101a开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55(步骤S354:是),在尚未经过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52(步骤S354:否)。由此,反复执行步骤S352~S353,直到在上部轿厢101a开门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在步骤S355中,门开闭控制单元203结束向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的开门指令输出,开门关门装置(上部轿厢)206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关闭,并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设置了在登记了专用呼梯时使双层电梯的门逐个开门的门开闭控制单元,因而能够防止由于另一个轿厢中发生的乘梯/下梯而导致的意外的轿厢上下移动,降低乘梯/下梯者的跌倒事故。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使用了双层电梯,但也能够适用于多层电梯。在实施方式2中,关于呼梯和开门顺序的组合,以3个轿厢的三层电梯为例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开门顺序的说明图。在图10中关于呼梯类型,对于各轿厢示出了8种普通呼梯和专用呼梯的组合开门顺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专用呼梯的轿厢的乘梯/下梯过程中,阻止另一个轿厢的乘梯/下梯,因而考虑以下三种类型,A:在有专用呼梯时,也包括有普通呼梯的轿厢在内,使轿厢逐个地顺序开门,或者B:在有一个专用呼梯时,仅使该轿厢与其它轿厢独立地开门,又或者C:在有多个专用呼梯时,使有专用呼梯的轿厢逐个地顺序开门。关于各种类型,示例了3个轿厢全部有呼梯的情况。
其中,关于B和C,一并设为“专用是独立进行的”。另外,图10中的箭头表示箭头前面的轿厢的门关闭后,箭头后面的轿厢开门。例如:上中→下表示在上部轿厢和中间轿厢同时开门、并且这些轿厢的门关闭后,下部轿厢开门。对于没有呼梯的轿厢,从图中去除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以三层电梯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同样也适用于轿厢为4个以上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的说明中,关于在步骤S338~步骤S341的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开门时的平层,假设为通过一个轿厢的平层,另一个轿厢的平层偏差量小于规定值,但在通过一个轿厢的平层,使得另一个轿厢的平层偏差量始终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在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同时开门时进行移动直到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的平层偏差均等等其它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的说明中没有提及轿厢内通知单元208,但也可以是,在步骤S306、步骤S322中,在使上部轿厢101a的门106打开时,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轿厢内通知单元208输出针对下部轿厢的通知指令,以便对下部轿厢101b的乘客通知不开门的信息。同样,也可以是,在步骤S315、步骤S326中,在使下部轿厢101b的门106打开时,门开闭控制单元203向轿厢内通知单元208输出针对上部轿厢的通知指令,以便对上部轿厢101a的乘客通知不开门的信息。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的门开闭控制单元中进行在登记了专用呼梯时使多层电梯的门逐个开门的控制,因而能够发挥如下效果:防止由于另一个轿厢发生的乘梯/下梯导致的意外的轿厢上下移动,降低乘梯/下梯者的跌倒事故。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的门开闭控制单元中进行如下控制:在登记了专用呼梯时,将有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设为一组一并进行开门,并且使有专用呼梯的轿厢的门与有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独立地开门,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的开门关门是在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一个或者一组的门的关门结束后,使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其它轿厢或者其它组轿厢开门,因而能够发挥如下效果:即,对应于登记了多个专用呼梯的情况,通过仅使有专用呼梯的轿厢逐个地开门,来一并实现安全性和效率性。并且,通过将普通呼梯的轿厢一并开门和关门,发挥使健全者高效地乘梯/下梯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的门开闭控制单元中进行如下控制:在登记了多个专用呼梯时,使有多个专用呼梯的轿厢的门逐个地独立开门,将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设为一组一并进行开门,并且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的开门关门是在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一个轿厢或者一组轿厢的门的关门结束后,使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其它轿厢或者其它组轿厢开门,因而能够发挥如下效果:即,对应于登记了多个专用呼梯的情况,通过仅使有专用呼梯的轿厢逐个地开门,来一并实现安全性和效率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的门开闭控制单元中进行如下控制,优先使对专用呼梯分配的多层电梯的门开门,因而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使乘梯下梯时的轿厢负荷变动较小的可能性比较大的专用呼梯优先,能够抑制对以后开门的轿厢的影响。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设置通知单元,在通过门开闭控制单元抑制开门时通知表示该内容的该信息,因而发挥降低被抑制开门的轿厢中的乘客的不安全感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设置平层偏差控制单元,该平层偏差控制单元具有检测层站的地面和轿厢的地面之间的平层偏差量的平层偏差量检测单元,当在电梯轿厢平层时由平层偏差量检测单元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平层偏差量时,对于有普通呼梯的轿厢在进行平层控制的同时使其开门,对于有专用呼梯的轿厢在关门状态下进行平层控制,因而具有通过平层控制(再平层功能)降低乘梯/下梯者的跌倒事故的效果。在普通呼梯的情况下,能够重视效率性而设为开门再平层,在专用呼梯的情况下,能够重视安全性而设为关门再平层。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平层偏差控制单元对于有普通呼梯的轿厢和有专用呼梯的轿厢,在开门后,在平层偏差量检测单元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平层偏差量时进行平层控制,因而通过监视开门中的轿厢的平层偏差并适当进行再平层,能够降低乘梯/下梯者的跌倒事故。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在专用呼梯为一个的情况下,对有专用呼梯的轿厢设定用于进行平层控制的轿厢的基准,在使专用轿厢开门并使专用轿厢关门后对其它的普通轿厢设定用于进行平层控制的轿厢的基准,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在所述专用呼梯为一个的情况下,对有普通呼梯的轿厢设定用于进行所述平层控制的轿厢的基准,在使普通轿厢开门后对专用轿厢设定用于进行平层控制的基准,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在专用呼梯为多个的情况下,对有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一个轿厢设定用于进行所述平层控制的轿厢的基准,在使专用轿厢开门并使专用轿厢关门后对有专用呼梯的另一个轿厢设定用于进行平层控制的轿厢的基准,在不存在有专用呼梯的其它轿厢的情况下,对其它普通轿厢设定用于进行平层控制的轿厢的基准,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由于将专用呼梯设为轮椅呼梯,因而轮椅利用者能够安全使用。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由于将专用呼梯设为视觉障碍者呼梯,因而视觉障碍者的利用者能够安全使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

Claims (12)

1.一种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
层站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于多个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连接起来进行运转的多层电梯的层站,供登记不同于普通呼梯的专用呼梯;
轿厢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多层电梯的轿厢,供登记所述专用呼梯;以及
门开闭控制单元,其在登记了所述专用呼梯时使所述多层电梯的门逐个开门。
2.一种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
层站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于多个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连接起来进行运转的多层电梯的层站,供登记不同于普通呼梯的专用呼梯;
轿厢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多层电梯的轿厢中,供登记所述专用呼梯;以及
门开闭控制单元,在登记了所述专用呼梯时,将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设为一组,使它们一并进行开门,并且使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的门与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独立地进行开门,关于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的开门/关门,是在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一个轿厢或者一组轿厢的门的关门结束后,使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其它轿厢或者其它一组轿厢开门。
3.一种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
层站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于多个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连接起来进行运转的多层电梯的层站,供登记不同于普通呼梯的专用呼梯;
轿厢专用呼梯登记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多层电梯的轿厢中,供登记所述专用呼梯;以及
门开闭控制单元,在登记了多个所述专用呼梯时,使有所述多个专用呼梯的轿厢的门逐个地独立开门,将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的门设为一组,使它们一并进行开门,并且关于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的开门/关门,是在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一个轿厢或者一组轿厢的门的关门结束后,使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其它轿厢或者其它一组轿厢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开闭控制单元优先使对所述专用呼梯分配的所述多层电梯的轿厢的门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还具有通知单元,在通过所述门开闭控制单元抑制了开门时对该情况进行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还具有平层偏差控制单元,该平层偏差控制单元具有检测层站的地面与轿厢的地面之间的平层偏差量的平层偏差量检测单元,当在所述电梯轿厢停层时由该平层偏差量检测单元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平层偏差量时,对于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在进行平层控制的同时使其开门,并且对于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在关门状态下进行平层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层偏差控制单元对于有所述普通呼梯的轿厢和有所述专用呼梯的轿厢,在开门后由所述平层偏差量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规定值以上的平层偏差量时进行平层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专用呼梯为一个的情况下,对有专用呼梯的轿厢设定进行所述平层控制的轿厢基准,在使专用轿厢开门并使专用轿厢关门后对其它的普通轿厢设定进行平层控制的轿厢基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专用呼梯为一个的情况下,对有普通呼梯的轿厢设定进行所述平层控制的轿厢基准,在使普通轿厢开门后对专用轿厢设定进行平层控制的轿厢基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专用呼梯为多个的情况下,对有专用呼梯的轿厢中的一个轿厢设定进行所述平层控制的轿厢基准,在使专用轿厢开门并使专用轿厢关门后对其它有专用呼梯的轿厢设定进行平层控制的轿厢基准,在不存在有专用呼梯的其它轿厢的情况下,对其它普通轿厢设定进行平层控制的轿厢基准。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呼梯是轮椅呼梯。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呼梯是视觉障碍者呼梯。
CN201410766616.XA 2014-08-28 2014-12-11 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57311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3583A JP2016047756A (ja) 2014-08-28 2014-08-28 多段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JP2014-173583 2014-08-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1199A true CN105731199A (zh) 2016-07-06

Family

ID=5564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66616.XA Pending CN105731199A (zh) 2014-08-28 2014-12-11 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047756A (zh)
CN (1) CN1057311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6762A (zh) * 2019-08-14 2022-03-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通过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移动设备控制电梯设备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4240A (ja) * 1995-10-31 1997-05-13 Toshiba Corp 多連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H09235080A (ja) * 1996-02-28 1997-09-09 Toshiba Corp 多連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着床制御装置
JPH1171063A (ja) * 1997-08-29 1999-03-16 Toshiba Elevator Kk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オペレーション制御装置
JP2001233553A (ja) * 2000-02-24 2001-08-28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3252535A (ja) * 2002-03-01 2003-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および運転方法
CN102815583A (zh) * 2011-06-08 2012-12-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双层电梯设备
CN103492298A (zh) * 2011-05-10 2014-01-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4240A (ja) * 1995-10-31 1997-05-13 Toshiba Corp 多連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H09235080A (ja) * 1996-02-28 1997-09-09 Toshiba Corp 多連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着床制御装置
JPH1171063A (ja) * 1997-08-29 1999-03-16 Toshiba Elevator Kk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オペレーション制御装置
JP2001233553A (ja) * 2000-02-24 2001-08-28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3252535A (ja) * 2002-03-01 2003-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および運転方法
CN103492298A (zh) * 2011-05-10 2014-01-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2815583A (zh) * 2011-06-08 2012-12-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双层电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石春峰主编: "《电梯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 31 May 2014,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6762A (zh) * 2019-08-14 2022-03-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通过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移动设备控制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14206762B (zh) * 2019-08-14 2024-04-19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通过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移动设备控制电梯设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47756A (ja) 2016-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4039B (zh) 用于关闭电梯的门的方法和配置
KR100896872B1 (ko)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장치 및 엘리베이터의 운전 방법
WO2013035376A1 (ja) 電子化エレベータ
CN110775742B (zh)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JP2006036537A (ja) 個々に移動可能な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を有するエレベータ設備、およびそのようなエレベータ設備の動作方法
KR20070088521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JP2011063428A (ja)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
JP201317003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オペレーション制御装置及びそのオペレーション制御方法
KR20100051112A (ko) 더블 덱 엘리베이터의 피난 지원 시스템
JP2016124682A (ja) ワン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マルチ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CN103648951B (zh) 电梯装置
CN105731199A (zh) 多层电梯的控制装置
JP2011057317A (ja)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
KR101935639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자동 구출운전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6016988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3991759B (zh) 电梯控制系统
WO2020026539A1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JP2008068945A (ja) エレベータ
CN101423159B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2009126635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05231807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7249529B1 (ja) 移動システム
JP4410577B2 (ja)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かご構造
JP740957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US20240109754A1 (en) Emergency evacuation robo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