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1759B - 电梯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1759B
CN103991759B CN201310120434.0A CN201310120434A CN103991759B CN 103991759 B CN103991759 B CN 103991759B CN 201310120434 A CN201310120434 A CN 201310120434A CN 103991759 B CN103991759 B CN 103991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unit
registration
target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04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1759A (zh
Inventor
氏家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91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1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1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1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轿厢门和与一对轿厢门连动的一对层站门的电梯装置,可以使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系统(20)具备: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21),设置在第一轿厢门(10a)侧;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22)及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23),设置在候梯厅的第二轿厢门(10b)侧;升降控制单元(34),控制轿厢(3)的升降;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在登记了专用呼叫时,使一般呼叫的登记无效;和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36),判定有无目的层的登记。升降控制单元(34),在登记了专用呼叫时,在判定没有目的层的登记后,使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候梯厅。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升降自如的轿厢、相互对置的前侧轿厢门及后侧轿厢门、与前侧轿厢门连动的前侧层站门、以及与后侧轿厢门连动的后侧层站门的电梯装置(双向开门电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其中,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设置在轿厢的前侧,后侧轿厢门及后侧层站门设置在轿厢的后侧。
在轿厢内设置有两个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一方的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接近前侧轿厢门,另一方的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接近后侧轿厢门。在候梯厅中设置有两个层站呼叫登记装置。一方的层站呼叫登记装置接近前侧层站门,另一方的层站呼叫登记装置接近后侧层站门。而且,使得各轿厢门与登记到接近侧的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中的目的层响应而开闭,各层站门与登记到接近侧的层站呼叫登记装置中的呼叫响应而开闭。例如,当轿厢停靠到在前侧的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候梯厅时,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打开,在轿厢内乘梯的使用者下梯。此外,例如,当轿厢停靠到在前侧的层站呼叫登记装置中登记了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时,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打开,在候梯厅等待的使用者乘梯到轿厢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66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1-38134号公报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使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以及后侧轿厢门及后侧层站门中的一方(例如轿厢的前侧)的轿厢门及层站门优先打开。例如,在通过轿厢内的两个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而分别登记了相同的目的层的情况下,在轿厢停靠到该目的层的候梯厅后,首先,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打开而使在轿厢内乘梯的使用者下梯。在该使用者下梯后,将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关闭,此后,将后侧轿厢门及后侧层站门打开。这样就防止将前侧轿厢门及后侧轿厢门同时打开,从而确保了轿厢内的使用者的安全。此外,防止了轿厢内的使用者在不希望侧的候梯厅下梯。
但是,由于使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优先打开,所以希望从后侧下梯的使用者,尽管停靠到目的楼层的候梯厅,但还是不能马上下梯。由此,轿厢内容易拥挤。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在候梯厅等待的使用者的没能装下的情况。即,需要比较多的乘梯空间的轮椅使用者难以在这样拥挤的轿厢中乘梯。此外,在轮椅使用者想要从后侧乘梯的情况下,在许多使用者已经从前侧乘梯后,该轮椅使用者难以向轿厢内乘梯。
为了应付这种情况,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梯装置中,使没有希望乘梯的使用者一侧的轿厢门及层站门优先打开。在这种情况下,轿厢内的使用者可以顺利地下梯。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由于轿厢内剩余的使用者而使轿厢内拥挤时,也会有轮椅使用者难以在轿厢内乘梯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梯装置中,使由轮椅使用者所登记的专用呼叫比由一般使用者所登记的一般呼叫优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停靠的轿厢内未确保轮椅使用者的乘梯空间时,依然存在该轮椅使用者难以在轿厢内乘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了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轿厢门和与一对轿厢门连动的一对层站门的电梯装置,能够使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具有:升降自如的轿厢;第一轿厢门及第二轿厢门,设置于所述轿厢,相互对置;第一层站门,设置在候梯厅的所述第一轿厢门侧,与所述第一轿厢门连动;以及第二层站门,设置在所述候梯厅的所述第二轿厢门侧,与所述第二轿厢门连动,该电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设置在所述轿厢内的所述第一轿厢门侧;一般使用者用的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设置在所述候梯厅的所述第二轿厢门侧;轮椅使用者用的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设置在所述候梯厅的所述第二轿厢门侧;升降控制单元,根据登记到所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的目的层、登记到所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一般呼叫、或登记到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专用呼叫,来控制所述轿厢的升降;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在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使所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无效;以及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判定所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有无目的层的登记,所述升降控制单元,在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在由所述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判定为没有目的层的登记之后,使所述轿厢停靠到在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所述候梯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轿厢内、表示前侧轿厢门及其周边的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后侧候梯厅中、表示后侧层站门及其周边的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控制装置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的图。
图8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轿厢内、表示前侧轿厢门及其周边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的整体概略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说明。此处,电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后述的电梯装置。
首先,使用图1对电梯装置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梯装置1具备在井道2内升降自如的轿厢3、经由绳索4而与轿厢3连结的对重5、以及经由绳索4而使轿厢3及对重5升降的卷扬机(升降驱动部)6。在这种构成中,通过卷扬机6卷起绳索4,而使轿厢3及对重5升降,轿厢3就会在分别设置在设置有电梯装置1的建筑物的多个楼层中的候梯厅间升降。
在轿厢3中设置有相互对置的前侧轿厢门(第一轿厢门)10a及后侧轿厢门(第二轿厢门)10b。其中,前侧轿厢门10a配置在轿厢3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轿厢3内乘梯的电梯的使用者下梯的下梯口而发挥作用。后侧轿厢门10b配置在轿厢3的后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候梯厅中等待的使用者乘梯的乘梯口而发挥作用。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轿厢3中设置有前侧门开闭驱动部及后侧门开闭驱动部,前侧轿厢门10a通过前侧门开闭驱动部而开闭,后侧轿厢门10b通过后侧门开闭驱动部而开闭。
候梯厅具有设置在轿厢3前侧的前侧候梯厅(前侧轿厢门10a侧的候梯厅)11a和设置在轿厢3后侧的后侧候梯厅(后侧轿厢门10b侧的候梯厅)11b。即,井道2设置在各楼层的候梯厅的中间区域,在井道2的前侧配置有前侧候梯厅11a,在井道2的后侧配置有后侧候梯厅11b。在前侧候梯厅11a中设置有与前侧轿厢门10a连动的前侧层站门(第一层站门)12a,前侧候梯厅11a成为下梯用候梯厅。在后侧候梯厅11b中设置有与后侧轿厢门10b连动的后侧层站门(第二层站门)12b,后侧候梯厅11b成为乘梯用候梯厅。
接着对电梯控制系统2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20具备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21、一般使用者用的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22、轮椅使用者用的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23以及控制装置30。
如图2所示,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设置在轿厢3内的前侧轿厢门10a侧,并接近前侧轿厢门10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轿厢3停靠到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仅前侧轿厢门10a会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与前侧轿厢门10a连动而前侧层站门12a打开。由此,在设置在轿厢3内的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登记了目的层的使用者,从前侧轿厢门10a侧的下梯口下梯。另外,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的目的层的登记,在轿厢3停靠到该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就会被消去。此外,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包括登记按钮21a,优选目的层通过按压该登记按钮21a而登记到该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
如图3所示,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设置在后侧候梯厅11b(后侧轿厢门10b侧的候梯厅)中,并接近后侧层站门12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轿厢3停靠到在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登记了一般呼叫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仅后侧轿厢门10b会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与后侧轿厢门10b连动而后侧层站门12b打开。由此,在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登记了一般呼叫的使用者,从后侧轿厢门10b侧的乘梯口乘梯到轿厢3内。另外,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的一般呼叫的登记,在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该一般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就会被消去。此外,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包括登记按钮22a,优选一般呼叫通过按压该登记按钮22a而登记到该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
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设置在后侧候梯厅11b。此外,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接近后侧层站门12b,并且配置在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轿厢3停靠到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仅后侧轿厢门10b会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与后侧轿厢门10b连动而后侧层站门12b打开,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使用者,从后侧轿厢门10b侧的乘梯口乘梯到轿厢3内。另外,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的专用呼叫的登记,在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该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就会被消去。此外,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包括登记按钮23a,优选专用呼叫通过按压该登记按钮23a而登记到该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
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30与卷扬机6连接,该卷扬机6就会由控制装置30控制。此外,控制装置30还与上述的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参照图2)、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参照图3)、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及轿厢门开闭驱动部连接,对这些装置21、22、23及驱动部进行信息的收发等。另外,控制装置30与轿厢3经由引线7而连接。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30具有控制电梯装置1的运行的运行控制处理单元31、以及存储有运行控制用的程序、与运行状况有关的数据或电梯装置1的各部位的测定信息等的存储单元32。其中,运行控制处理单元31包括门开闭控制单元33、升降控制单元34、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以及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36。
门开闭控制单元33根据登记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的目的层、登记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的一般呼叫、或登记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的专用呼叫,来使前侧轿厢门10a及后侧轿厢门10b中的某一方开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轿厢3停靠到登记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的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由门开闭控制单元33驱动前侧门开闭驱动部从而前侧轿厢门10a与前侧层站门12a一起开闭。在这种情况下,后侧轿厢门10b及后侧层站门12b不开闭。此外,在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一般呼叫或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由门开闭控制单元33驱动后侧门开闭驱动部,从而后侧轿厢门10b与后侧层站门12b一起开闭。在这种情况下,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不开闭。
升降控制单元34根据登记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的目的层、登记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的一般呼叫、或登记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的专用呼叫,来控制轿厢3的升降。具体地,根据目的层、一般呼叫或专用呼叫,来决定轿厢3的停靠层的顺序以使运行效率良好,并控制卷扬机6的驱动以使轿厢3按照所决定的停靠层的顺序来停靠。这样,轿厢3按照所决定的轿厢3的停靠层的顺序来依次停靠,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运行。
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使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无效。即,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使此前已登记的一般层站呼叫的登记、及此后要登记的一般层站呼叫的登记无效。此处,无效这一词汇,并非消去一般呼叫的登记,而是以在维持一般呼叫的登记的同时、不加到以下详述的升降控制单元34的控制条件中的意思而使用。这样,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升降控制单元34就会无视一般呼叫而控制轿厢3的升降。
此外,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优选在轿厢3停靠到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候梯厅11a、11b之后、使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有效。在这种情况下,使在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使一般呼叫无效之前登记了的一般呼叫、和使一般呼叫无效之后登记了的一般呼叫有效。此处,有效这一词汇,以将无效了的一般呼叫的登记加到升降控制单元34的控制条件中的意思而使用。
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36判定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有无目的层的登记。即,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36判定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是否剩余已进行的目的层的登记。由此,可以判定轿厢3内是否剩余使用者。
此外,升降控制单元34,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在由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36判定为没有目的层的登记之后,使轿厢3停靠到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候梯厅11a、11b。即,升降控制单元34不使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层站呼叫的候梯厅11a、11b,直到判定为没有目的层的登记。
接着,使用图5对由这种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电梯装置1进行通常运行的期间,在使用者在轿厢3内乘梯的情况下,由该使用者向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登记目的层。此外,在该期间,在使用者在后侧候梯厅11b等待的情况下,由该使用者向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登记一般呼叫。
在进行通常运行的电梯装置1中,在轮椅使用者在后侧候梯厅11b等待的情况下,由轮椅使用者向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登记专用呼叫(步骤S1)。
在登记了专用呼叫之后,由一般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使一般呼叫的登记无效(步骤S2),从通常运行切换到专用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使在步骤S2之前登记了的一般呼叫的登记、和在该步骤S2之后从此要登记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无效。即,此后,即使在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登记了一般呼叫的情况下,在专用运行的期间,轿厢3也不响应该一般呼叫。
接着,由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36判定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有无目的层的登记(步骤S3)。
在步骤S3中,在判定为有目的层的登记的情况下,由升降控制单元34驱动卷扬机6,使轿厢3停靠到该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步骤S4)。
在轿厢3停靠到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之后,由门开闭控制单元33将下梯口侧的前侧轿厢门10a与前侧层站门12a一起打开(步骤S5)。由此,将该目的层作为目的层的使用者向作为下梯用候梯厅的前侧候梯厅11a下梯。
在使用者下梯之后,由门开闭控制单元33将前侧轿厢门10a与前侧层站门12a一起关闭(步骤S6)。
此后,返回步骤S3,再次判定有无目的层的登记。此处,在仍然判定为有目的层的登记的情况下,进行上述的步骤S4~步骤S6。即,反复进行步骤S3~步骤S6,直到判定为没有目的层的登记。另外,在有多个目的层的登记的情况下,为了使运行效率提高,优选从靠近当前的轿厢3的位置的楼层开始按顺序使轿厢3停靠到各楼层。
在步骤S3中,在判定为没有目的层的登记的情况下,由升降控制单元34驱动卷扬机6,而使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步骤S7)。
接着,由门开闭控制单元33将乘梯口侧的后侧轿厢门10b与后侧层站门12b一起打开(步骤S8)。由此,在作为乘梯用候梯厅的后侧候梯厅11b等待、并登记了专用呼叫的轮椅使用者,可以向轿厢3内乘梯。
在轮椅使用者乘梯之后,由门开闭控制单元33将后侧轿厢门10b与后侧层站门12b一起关闭(步骤S9)。
此后,由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使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的无效了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有效(步骤S10)。在这种情况下,使在步骤S2之前登记了的一般呼叫和在该步骤S2之后登记了的一般呼叫有效。由此,从专用运行切换到通常运行。另外,基于步骤S10的一般呼叫的登记的有效化,可以在步骤S7与步骤S8之间进行,或者也可以在步骤S8与步骤S9之间进行。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行通常运行的电梯装置1中,在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可以使已登记的一般呼叫的登记及此后要登记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无效。由此,可以防止轿厢3响应一般呼叫,且可以防止此后使用者向轿厢3内乘梯。此外,在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在没有了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的目的层的登记之后,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即,在使用者在轿厢3内乘梯的情况下,在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之前,可以使在轿厢3内乘梯的使用者全体下梯。由此,可以在轿厢3内确保轮椅使用者能够乘梯的乘梯空间,并可以使这种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因此,轮椅使用者可以可靠地向轿厢3内乘梯。结果,在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轿厢门10a、10b和与一对轿厢门10a、10b连动的一对层站门12a、12b的电梯装置1中,可以使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登记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之后,可以使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有效。由此,登记了一般呼叫的使用者可以不需要再次登记一般呼叫,可以抑制一般使用者的便利性的降低。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轿厢3停靠到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仅下梯口侧的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打开,在轿厢3停靠到在一般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2中登记了一般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或在专用呼叫登记装置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的情况下,仅乘梯口侧的后侧轿厢门10b及后侧层站门12b打开。由此,使用者在从乘梯口乘梯之后,不在轿厢3内改变方向就可以从下梯口下梯,可以使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尤其可以使在轿厢3内的有限的空间内难以改变方向的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对前侧轿厢门10a作为下梯口而发挥作用、后侧轿厢门10b作为乘梯口而发挥作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于该例,也可以是前侧轿厢门10a作为乘梯口而发挥作用、前侧轿厢门10a作为下梯口而发挥作用。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6及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在图6及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由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使一般呼叫无效、并且轿厢停靠到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候梯厅且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打开的期间,在轿厢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加的情况下,将前侧轿厢门及前侧层站门维持打开的状态,主要是这一点不同,而其它构成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另外,在图6及图7中,对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20进一步具备检测轿厢3的质量的轿厢质量检测器(轿厢质量检测单元)40。具体地,轿厢3具有轿厢主体3a和支承轿厢主体3a的轿厢框3b,绳索4连结到轿厢框3b。轿厢质量检测器40设置在轿厢主体3a的下表面与轿厢框3b之间,检测轿厢3的质量,并将所检测到的轿厢3的质量经由引线7而发送到控制装置30的运行控制处理单元31。
运行控制处理单元31的门开闭控制单元33,在进行上述的专用运行的期间,根据由轿厢质量检测器40检测到的轿厢3的质量,来控制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的开闭。即,在由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使一般呼叫无效、并且轿厢3停靠到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且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打开的期间,在由轿厢质量检测器40检测到的轿厢3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门开闭控制单元33将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维持打开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不能被关闭。
如图7所示,在步骤S5(参照图5)中,判定在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打开之后、由轿厢质量检测器40检测到的轿厢3的质量是否减少且此后增大(步骤S21)。此时,在判定为轿厢3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不关闭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而反复进行该步骤S21。即,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维持打开的状态,直到判定为轿厢3的质量不是减少且此后增大。
在步骤S3中,在判定为轿厢3的质量不是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将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关闭(步骤S6,参照图5)。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一般呼叫无效、并且轿厢3停靠到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且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打开的期间,在轿厢3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下梯口侧的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维持打开的状态。由此,可以防止由从作为下梯用候梯厅的前侧候梯厅11a新乘梯的使用者登记新的目的层而增大到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为止的时间。即,可以使轿厢3迅速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可以使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8及图9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在图8及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从前侧候梯厅向轿厢内乘梯的使用者通知催促下梯的内容,主要这一点不同,其它构成与图6及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另外,在图8及图9中,对与图6及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8所示,在轿厢3内设置有扬声器(speaker)等声音输出器(通知单元)50。该声音输出器50,在由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35使一般呼叫无效、并且轿厢3停靠到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且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打开的期间,在由轿厢质量检测器40检测到的轿厢3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向从前侧候梯厅11a向轿厢3内乘梯的使用者广播(announce,通知)催促下梯的内容。声音输出器50,例如根据来自门开闭控制单元33的指示,在轿厢3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催促下梯的内容的通知。另外,作为通知单元,并非限定于使用广播催促下梯的内容的声音输出器50,只要能够催促在轿厢3内乘梯的使用者下梯,也能够使用发出声音或并非语言的声响的蜂鸣器(buzzer)等器具。此外,通知单元并非限定于设置在轿厢3内,只要能够向在轿厢3内乘梯的使用者通知,例如也可以设置在设置有前侧层站门12a的前侧候梯厅11a中。
如图9所示,在步骤S21中,在判定为轿厢3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由声音输出器50向在轿厢3内乘梯的使用者广播催促下梯的内容(步骤S31)。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一般呼叫无效、并且轿厢3停靠到在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候梯厅11a、11b且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打开的期间,在轿厢3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下梯口侧的前侧轿厢门10a及前侧层站门12a维持打开的状态。此时,由声音输出器50对在轿厢3内乘梯的使用者进行催促下梯的内容的通知。由此,可以催促从作为下梯用候梯厅的前侧候梯厅11a向轿厢3内乘梯的使用者下梯,可以防止使用者从前侧候梯厅11a向轿厢3内乘梯。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由从前侧候梯厅11a新乘梯的使用者登记新的目的层而增大到轿厢3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为止的时间。即,可以使轿厢3迅速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可以进一步提高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10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在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电梯装置具有多个轿厢,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根据各轿厢的运行状况,来分配能够最早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候梯厅的一个轿厢,主要这一点不同,其它构成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另外,在图10中,对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0所示,电梯装置1具有相互独立地升降自如的多个轿厢3。在各轿厢3上经由绳索4(参照图1)而连结有对重5,并分别通过卷扬机6而升降。此外,在各轿厢3及各卷扬机6上分别连接有控制装置30,各轿厢3构成为能够相互独立地运行。
在各控制装置30上连接有轿厢分配单元60。该轿厢分配单元60,在专用层站呼叫登记装置23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根据各轿厢3的运行状况,来分配能够最早停靠到登记了该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的一个轿厢3。即,轿厢分配单元60考虑各轿厢3的当前位置及设置在各轿厢3内的轿厢内目的层登记装置21中的目的层的登记数等,而分配能够最早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的一个轿厢3。基于轿厢分配单元60的轿厢3的分配,例如优选在图5所示的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进行。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有多个轿厢3的电梯装置1中,在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各轿厢3的运行状况,来分配能够最早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的一个轿厢3。由此,可以对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分配多个轿厢3中最适合的一个轿厢3。因此,可以使轿厢3迅速停靠到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楼层的候梯厅11a、11b,可以提高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电梯控制系统并非完全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此外,当然,还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这些实施方式部分地且适宜地组合。

Claims (5)

1.一种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具有:升降自如的轿厢;第一轿厢门及第二轿厢门,设置于所述轿厢,相互对置;第一层站门,设置在候梯厅的所述第一轿厢门侧,与所述第一轿厢门连动;以及第二层站门,设置在所述候梯厅的所述第二轿厢门侧,与所述第二轿厢门连动,该电梯控制系统具备: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设置在所述轿厢内的所述第一轿厢门侧;以及一般使用者用的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设置在所述候梯厅的所述第二轿厢门侧,该电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
还具备:
轮椅使用者用的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设置在所述候梯厅的所述第二轿厢门侧;
升降控制单元,根据登记到所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的目的层、登记到所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一般呼叫、或登记到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专用呼叫,来控制所述轿厢的升降;
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在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使所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无效;
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判定所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有无目的层的登记,
门开闭控制单元,根据登记到所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的目的层、登记到所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一般呼叫、或登记到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专用呼叫,来控制所述第一轿厢门及所述第二轿厢门,以使该第一轿厢门及该第二轿厢门中的某一方开闭;以及
轿厢质量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轿厢的质量,
所述升降控制单元,在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在由所述目的层登记有无判定单元判定为没有目的层的登记之后,使所述轿厢停靠到在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所述候梯厅,
在由所述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使一般呼叫无效、并且所述轿厢停靠到在所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所述候梯厅且所述第一轿厢门及所述第一层站门打开的期间,在由所述轿厢质量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轿厢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所述门开闭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轿厢门及所述第一层站门维持打开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通知单元,
在由所述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使一般呼叫无效、并且所述轿厢停靠到在所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所述候梯厅且所述第一轿厢门及所述第一层站门打开的期间,在由所述轿厢质量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轿厢的质量减少且此后增大的情况下,所述通知单元对在所述轿厢中乘梯的使用者通知催促下梯的内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装置具有相互独立地升降自如的多个所述轿厢,
该电梯控制系统进一步具备轿厢分配单元,该轿厢分配单元在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轿厢各自的运行状况,来分配能够最早停靠到登记了该专用呼叫的所述候梯厅的一个所述轿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登记无效化单元,在所述轿厢停靠到由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所述候梯厅之后,使所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的一般呼叫的登记有效。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轿厢停靠到在所述轿厢内目的层登记单元中登记了的目的层的所述候梯厅的情况下,仅所述第一轿厢门及所述第一层站门打开,
在所述轿厢停靠到在所述一般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一般呼叫的所述候梯厅、或在所述专用层站呼叫登记单元中登记了专用呼叫的所述候梯厅的情况下,仅所述第二轿厢门及所述第二层站门打开。
CN201310120434.0A 2013-02-19 2013-04-09 电梯控制系统 Active CN103991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0294A JP2014159313A (ja) 2013-02-19 2013-02-19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2013-030294 2013-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1759A CN103991759A (zh) 2014-08-20
CN103991759B true CN103991759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30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0434.0A Active CN103991759B (zh) 2013-02-19 2013-04-09 电梯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59313A (zh)
CN (1) CN103991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7030A (zh) * 2016-07-05 2016-09-28 深圳市西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贯通门电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4180422B (zh) * 2021-12-09 2023-09-22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861A (zh) * 2005-05-09 2007-09-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残疾人兼用电梯装置及其运转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6653A (ja) * 1992-04-07 1993-11-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
JP2011051710A (ja) * 2009-09-01 2011-03-1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特殊運転制御方法
JP2012082030A (ja) * 2010-10-07 2012-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861A (zh) * 2005-05-09 2007-09-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残疾人兼用电梯装置及其运转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1759A (zh) 2014-08-20
JP2014159313A (ja) 2014-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7003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オペレーション制御装置及びそのオペレーション制御方法
JP6125842B2 (ja) 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装置
CN106809708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N104291196B (zh) 电梯控制装置
JP201319933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03991759B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2016124682A (ja) ワン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マルチ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6545851B1 (ja) 2方向エレベータおよび2方向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CN104326336B (zh) 残疾人用电梯及其电梯控制方法
JP5882418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利用する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547349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
JP2007084237A (ja) エレベータ
JP2010275102A (ja)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制御装置
JP2019123581A (ja)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かご内乗客誘導方法
JP2009215013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4864437B2 (ja) 乗り合わせ防止エレベータ
JP7022830B2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JP5955517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方法
JP2009126635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936776B2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775747B (zh)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7308220A (ja) エレベータ
JP2011213475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31582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転制御装置
JP7223351B1 (ja) エレベ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