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4061B - 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4061B
CN105724061B CN201610260185.9A CN201610260185A CN105724061B CN 105724061 B CN105724061 B CN 105724061B CN 201610260185 A CN201610260185 A CN 201610260185A CN 105724061 B CN105724061 B CN 105724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ea
culture
bottle
mushroom
tea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01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4061A (zh
Inventor
胡冬南
刘小平
沈勇根
艾啸威
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NGHU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2601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4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4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4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4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4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该瓶栽方法包括发酵、棉籽壳和杂木屑预处理、拌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出菇,同时公开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本发明结合油茶产业生产实际,以菌业为接口,以油茶废弃物循环与增值利用为切入点,将油茶壳废料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作栽培基质,在获得风味独特的食用菌同时,消化油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减少菌业生产成本,使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循环利用,不仅可带动油茶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还可创立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油茶产业和菌业发展之路,本发明采用油茶壳部分替代棉籽壳瓶栽海鲜菇,油茶壳具有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持水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背景技术
江西是油茶主产区,全省有油茶林2300多万亩,有油茶企业50多家,每年利用油茶果加工茶油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壳。油茶壳中含有粗脂肪、粗蛋白、糠类、木质素、多缩戊糖或鞣质等化学物质,是提取糠醛、木糖醇、栲胶等工业原料和制作活性炭和食用菌培养基的良好原料。然而,由于认知和加工技术、加工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油茶壳目前多被当柴火或当废物扔掉,造成及大的浪费和污染。本发明结合江西省油茶产业生产实际,以菌业为接口,以油茶废弃物循环与增值利用为切入点,将油茶壳废料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作栽培基质,在获得风味独特的食用菌同时,消化油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减少菌业生产成本,使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循环利用。本发明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带动油茶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还可创立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油茶产业和菌业发展之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旨在解决目前油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利用率小,菌业生产成本高,资源得不到充分高效循环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该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酵:将油茶壳粉碎,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后,备用;
棉籽壳和杂木屑预处理:棉籽壳和杂木屑在拌料前用水浸泡;
拌料:将棉籽壳、油茶壳、杂木屑、麦麸、玉米粉栽培料按一定比例添加倒入拌料机中,加水,然后不断添加石灰粉,调节pH值;
装瓶、灭菌、冷却:用装瓶机装栽培瓶,调节高压灭菌柜的温度和灭菌时间,将灭菌后的栽培瓶放到强冷室进行接种;
接种、培养、搔菌:接种房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将接种环节完成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房中进行培养,调节培养房温度和培养房的相对湿度,待海鲜菇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然后补水,经一段时间后倒出栽培瓶中的水;
出菇:把搔菌环节结束后的栽培瓶移入出菇房,调节出菇房温度和出菇房的相对湿度,对海鲜菇进行催蕾,经一段时间后,出菇。
进一步,所述发酵中油茶壳粉碎为4mm-5mm大小,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制得培养料,备用;
进一步,所述棉籽壳和杂木屑预处理中棉籽壳和杂木屑在拌料前需用水来浸泡,目的是为了拌料时整体栽培料更容易吸水。
进一步,所述拌料中按棉籽壳:油茶壳:杂木屑:麦麸:玉米粉=42.8:21.8:17.7:13.275:4.425比例的栽培料添加倒入拌料机中,加水,然后不断添加石灰粉,调节pH为8,所述添加的石灰粉占栽培料干重的1.4%。
进一步,所述装瓶、灭菌、冷却中用装瓶机装栽培瓶,调节高压灭菌柜的温度为123℃,时间300分钟,将灭菌后的栽培瓶放到强冷室,待栽培料中间温度低于25℃进行接种。
进一步,所述接种、培养、搔菌中接种房无菌条件方进行接种,将接种环节完成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房中进行培养,培养房温度为20℃-24℃,利用加湿器把培养房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待海鲜菇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利用搔菌机把栽培瓶上面与瓶盖连接的那一层老菌皮挖掉,然后补水10ML,10分钟后倒出栽培瓶中的水。
进一步,所述出菇中把搔菌环节结束后的栽培瓶移入出菇房,出菇房温度为14℃-16℃,利用加湿器把出菇房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用无纺布盖在栽培瓶表面,待栽培瓶长出菇芽后,先把相对湿度调为90%,揭开无纺布,打开灯带对海鲜菇进行催蕾,15-20天后,出菇。
进一步,所述发酵中油茶壳粉碎为4mm-5mm大小,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发酵时间为半年,待油茶壳质地变软,有茶香味后作为培养料使用。
进一步,所述拌料中加水量的判断标准方法为:取拌料机中栽培料用力捏成团,指缝间有明显的水出现,但不会滴下来为标准。
进一步,所述栽培料为食用菌海鲜菇的培养基;搔菌为把栽培瓶上面与瓶盖连接的那一层老菌皮挖掉的过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该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按重量比组分包括:棉籽壳42.8%、油茶壳21.8%,杂木屑17.7%、麦麸13.275%、玉米粉4.425%,石灰粉占栽培料干重的1.4%。
本发明结合油茶产业生产实际,以菌业为接口,以油茶废弃物循环与增值利用为切入点,将油茶壳废料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作栽培基质,在获得风味独特的食用菌同时,消化油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减少菌业生产成本,使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循环利用。本发明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带动油茶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还可创立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油茶产业和菌业发展之路;
本发明采用油茶壳部分替代棉籽壳瓶栽海鲜菇,油茶壳具有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持水性好的特点,在栽培海鲜菇的培养基中添加油茶壳,可使海鲜菇菌丝生长速度加快,缩短海鲜菇的栽培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采用油茶壳栽培的海鲜菇风味和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海鲜菇产量目标为210~220克/瓶时,常规配方(未添加油茶壳)与本发明添加油茶壳配方评价指标对比:
常规配方(未添加油茶壳):满瓶时间/天81,生产周期/天141,粗纤维含量/%8.1,蛋白质含量/%17.5,水份含量/%90.4,灰分含量/%7.86,脂肪含量/%7.25,
本发明添加油茶壳配方:满瓶时间/天65,生产周期/天123,粗纤维含量/%8.32,蛋白质含量/%18,水份含量/%90.8,灰分含量/%8.21,脂肪含量/%8.2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该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发酵:将油茶壳粉碎,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备用;
S102:棉籽壳和杂木屑预处理:棉籽壳和杂木屑在拌料前用水浸泡;
S103:拌料:将棉籽壳、油茶壳、杂木屑、麦麸、玉米粉栽培料按比例添加倒入拌料机中,加水,然后不断添加石灰粉,调节pH值;
S104:装瓶、灭菌、冷却:用装瓶机装栽培瓶,调节高压灭菌柜的温度和灭菌时间,将灭菌后的栽培瓶放到强冷室进行接种;
S105:接种、培养、搔菌:接种房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将接种环节完成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房中进行培养,调节培养房温度和培养房的相对湿度,待海鲜菇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然后补水,经一段时间后倒出栽培瓶中的水;
S106:出菇:把搔菌环节结束后的栽培瓶移入出菇房,调节出菇房温度和出菇房的相对湿度,对海鲜菇进行催蕾,经一段时间后,出菇。
所述发酵中油茶壳粉碎为4mm-5mm大小,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制得培养料,备用;
所述棉籽壳和杂木屑预处理中棉籽壳和杂木屑在拌料前需用水来浸泡,目的是为了拌料时整体栽培料更容易吸水。
所述拌料中按棉籽壳:油茶壳:杂木屑:麦麸:玉米粉=42.8:21.8:17.7:13.275:4.425比例的栽培料添加倒入拌料机中,加水,然后不断添加石灰粉,调节pH为8,所述添加的石灰粉占栽培料干重的1.4%。
所述装瓶、灭菌、冷却中用装瓶机装栽培瓶,调节高压灭菌柜的温度为123℃,时间300分钟,将灭菌后的栽培瓶放到强冷室,待栽培料中间温度低于25℃进行接种。
所述接种、培养、搔菌中接种房无菌条件方进行接种,将接种环节完成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房中进行培养,培养房温度为20℃-24℃,利用加湿器把培养房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待海鲜菇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利用搔菌机把栽培瓶上面与瓶盖连接的那一层老菌皮挖掉,然后补水10ML,10分钟后倒出栽培瓶中的水。
所述出菇中把搔菌环节结束后的栽培瓶移入出菇房,出菇房温度为14℃-16℃,利用加湿器把出菇房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用无纺布盖在栽培瓶表面,待栽培瓶长出菇芽后,先把相对湿度调为90%,揭开无纺布,打开灯带对海鲜菇进行催蕾,15-20天后,出菇。
所述发酵中油茶壳粉碎为4mm-5mm大小,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发酵时间为半年,待油茶壳质地变软,有茶香味后作为培养料使用。
所述拌料中加水量的判断标准方法为:取拌料机中栽培料用力捏成团,指缝间有明显的水出现,但不会滴下来为标准。
所述栽培料为食用菌海鲜菇的培养基;搔菌为把栽培瓶上面与瓶盖连接的那一层老菌皮挖掉的过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该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按重量比组分包括:棉籽壳42.8%、油茶壳21.8%,杂木屑17.7%、麦麸13.275%、玉米粉4.425%,石灰粉占栽培料干重的1.4%。
本发明结合油茶产业生产实际,以菌业为接口,以油茶废弃物循环与增值利用为切入点,将油茶壳废料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作栽培基质,在获得风味独特的食用菌同时,消化油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减少菌业生产成本,使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循环利用。本发明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带动油茶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还可创立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油茶产业和菌业发展之路。
本发明采用油茶壳部分替代棉籽壳瓶栽海鲜菇,油茶壳具有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持水性好的特点,在栽培海鲜菇的培养基中添加油茶壳,可使海鲜菇菌丝生长速度加快,缩短海鲜菇的栽培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采用油茶壳栽培的海鲜菇风味和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海鲜菇产量目标为210~220克/瓶时,常规配方(未添加油茶壳)与本发明添加油茶壳配方评价指标对比:
常规配方(未添加油茶壳):满瓶时间/天81,生产周期/天141,粗纤维含量/%8.1,蛋白质含量/%17.5,水份含量/%90.4,灰分含量/%7.86,脂肪含量/%7.25,
本发明添加油茶壳配方:满瓶时间/天65,生产周期/天123,粗纤维含量/%8.32,蛋白质含量/%18,水份含量/%90.8,灰分含量/%8.21,脂肪含量/%8.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酵:将油茶壳粉碎,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后,备用;
棉籽壳和杂木屑预处理:棉籽壳和杂木屑在拌料前用水浸泡;
拌料:将棉籽壳、油茶壳、杂木屑、麦麸、玉米粉栽培料按比例添加倒入拌料机中,加水,然后不断添加石灰粉,调节pH值;
装瓶、灭菌、冷却:用装瓶机装栽培瓶,调节高压灭菌柜的温度和灭菌时间对栽培瓶进行灭菌,将灭菌后的栽培瓶放到强冷室进行接种;
接种、培养、搔菌:接种房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将接种环节完成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房中进行培养,调节培养房温度和培养房的相对湿度,待海鲜菇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然后补水,倒出栽培瓶中的水;
出菇:把搔菌环节结束后的栽培瓶移入出菇房,调节出菇房温度和出菇房的相对湿度,对海鲜菇进行催蕾,出菇;
所述发酵中油茶壳粉碎为4mm-5mm大小,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制得培养料,备用;
所述拌料中按棉籽壳:油茶壳:杂木屑:麦麸:玉米粉=42.8:21.8:17.7:13.275:4.425比例的栽培料添加倒入拌料机中,加水,然后不断添加石灰粉,调节pH为8,所述添加的石灰粉占栽培料干重的1.4%;
所述装瓶、灭菌、冷却中用装瓶机装栽培瓶,调节高压灭菌柜的温度为123℃,时间300分钟,将灭菌后的栽培瓶放到强冷室,待栽培料中间温度低于25℃进行接种;
所述接种、培养、搔菌中接种房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将接种环节完成后的栽培瓶放入培养房中进行培养,培养房温度为20℃-24℃,利用加湿器把培养房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待海鲜菇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利用搔菌机把栽培瓶上面与瓶盖连接的菌皮挖掉,然后补水10ML,10分钟后倒出栽培瓶中的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中把搔菌环节结束后的栽培瓶移入出菇房,出菇房温度为14℃-16℃,利用加湿器把出菇房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5%,用无纺布盖在栽培瓶表面,待栽培瓶长出菇芽后,先把相对湿度调为90%,揭开无纺布,打开灯带对海鲜菇进行催蕾,15-20天后,出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中油茶壳粉碎为4mm-5mm大小,加水露天堆沤发酵,发酵时间为半年,待油茶壳质地变软,有茶香味后作为培养料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料中加水,加水量的判断标准方法为:取拌料机中栽培料用力捏成团,指缝间有明显的水出现,不滴下来为标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为食用菌海鲜菇的培养基;搔菌为把栽培瓶上面与瓶盖连接的菌皮挖掉的过程。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瓶栽方法的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其特征在于,该基质按重量比组分包括:棉籽壳42.8%、油茶壳21.8%,杂木屑17.7%、麦麸13.275%、玉米粉4.425%,石灰粉占栽培料干重的1.4%。
CN201610260185.9A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Active CN105724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0185.9A CN105724061B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0185.9A CN105724061B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4061A CN105724061A (zh) 2016-07-06
CN105724061B true CN105724061B (zh) 2019-04-30

Family

ID=56255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0185.9A Active CN105724061B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4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9189A (zh) * 2016-06-21 2016-11-09 桐城市佳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海鲜菇的工厂化培养方法
CN107624495A (zh) * 2017-08-29 2018-01-26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鲜菇出菇管理方法
CN108651159A (zh) * 2018-07-12 2018-10-16 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鲜菇的瓶栽方法
CN109618814B (zh) * 2018-12-28 2021-03-16 江西农业大学 油茶壳的再利用方法
CN109997612A (zh) * 2019-03-31 2019-07-12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壳配制油茶菇栽培基方法
CN110115198A (zh) * 2019-05-28 2019-08-13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杉木屑配制油茶菇栽培料生物学转化率方法
CN113243247A (zh) * 2021-05-20 2021-08-13 郴州皓翔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林下套种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13455282A (zh) * 2021-07-06 2021-10-01 韶关市玉蕈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以茶籽壳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基质及白玉菇、蟹味菇、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14946600A (zh) * 2022-07-14 2022-0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蔬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378A (zh) * 2011-06-24 2011-12-14 郑雪平 一种海鲜菇的瓶栽方法
CN102450164A (zh) * 2010-10-27 2012-05-16 王超 海鲜菇的培育方法
CN102523937A (zh) * 2012-03-12 2012-07-04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其栽培方法
CN102633552A (zh) * 2012-04-26 2012-08-15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栽培方法
CN104221712A (zh) * 2014-09-03 2014-12-24 江西星火菌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海鲜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4488545A (zh) * 2014-12-03 2015-04-08 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 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
CN104609943A (zh) * 2014-12-28 2015-05-13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平菇栽培的新基质及使用该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0164A (zh) * 2010-10-27 2012-05-16 王超 海鲜菇的培育方法
CN102273378A (zh) * 2011-06-24 2011-12-14 郑雪平 一种海鲜菇的瓶栽方法
CN102523937A (zh) * 2012-03-12 2012-07-04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其栽培方法
CN102633552A (zh) * 2012-04-26 2012-08-15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栽培方法
CN104221712A (zh) * 2014-09-03 2014-12-24 江西星火菌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海鲜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4488545A (zh) * 2014-12-03 2015-04-08 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 循环利用秸秆栽培白灵菇、海鲜菇、鸡腿菇的方法
CN104609943A (zh) * 2014-12-28 2015-05-13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平菇栽培的新基质及使用该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玉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李月桂等;《食药用菌》;20110719;第19卷(第4期);第51-53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4061A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4061B (zh) 一种油茶壳为基质的海鲜菇瓶栽方法
CN105567612B (zh) 一种园林废弃物降解复合菌剂制备及应用
CN102657026B (zh) 一种利用番茄秸秆为主要原料来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4478515B (zh) 用于培养杏鲍菇基质的发酵液、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3064B (zh) 以废弃石榴枝作为基质的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CN103444436B (zh) 废弃芒果枝栽培灵芝和凤尾菇的方法
CN102668957A (zh) 一种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3896653A (zh) 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6187396A (zh)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CN104987156A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3651067A (zh) 一种无土草皮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903134A (zh) 一种苹果树剪枝原位转化生物炭有机肥的方法
CN105248285A (zh) 一种金针菇变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06856984A (zh)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CN104756758A (zh) 一种南方桑枝蘑菇的栽培方法
CN102173899B (zh) 一种含氨基酸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5115B (zh) 一种利用剑麻渣做原料种植草菇的工艺
CN103539532B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及制备方法
CN102265753A (zh) 利用城市绿化废弃枝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CN110054535A (zh) 一种协同发酵金针菇废弃菌渣制备生物肥料的方法
CN105961010A (zh) 利用兰花根菌栽培公石松的方法
CN108299049A (zh) 一种水稻秸秆发酵处理方法
CN105367219A (zh) 一种高持水性杏鲍菇混合培养料及其装袋方法
CN102267845A (zh) 含油脂废白土的食用菌栽培料
CN106171517A (zh) 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Dongnan

Inventor after: Liu Xiaoping

Inventor after: Shen Yonggen

Inventor after: Ai Xiaowei

Inventor after: Zhou Ming

Inventor before: Hu Dongnan

Inventor before: Shen Yonggen

Inventor before: Ai Xiaowei

Inventor before: Zhou M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7

Address after: 336000 Xicu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Yuanzhou District, Yichu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XINGHU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45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Chang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