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6257A -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6257A
CN105646257A CN201410636918.5A CN201410636918A CN105646257A CN 105646257 A CN105646257 A CN 105646257A CN 201410636918 A CN201410636918 A CN 201410636918A CN 105646257 A CN105646257 A CN 105646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yl acetate
ethanol
reaction
dimethylam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369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uo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uo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uo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uo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369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46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46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6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乙酸乙酯和一氧化碳在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介质中,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催化剂为乙醇钠或甲醇钠;(2)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加入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后,再与二甲胺盐反应制得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其避免使用昂贵及毒性大的原材料,工艺简单,易操作,两步法使得各种杂质的含量降到最低,提高了的主反应的转化率;通过调整混合溶剂的比例来降低反应体系的粘稠度,使得工艺更容易放大,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是用作喹诺酮类药物的中间体,尤其是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的重要中间体。盐酸环丙沙星是一类抗菌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另可治疗伤寒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全身感染。目前盐酸环丙沙星已经成为基药,其用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盐酸环丙沙星目前的工艺在安全、环保及生产效率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以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和2,4-二氯-5-氟苯甲酰氯为主原料的新工艺不仅克服了旧工艺的缺点,而且使得总成本有大幅的下降,具有良好的工业前景。
综合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已有多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工艺路线:
WO2006/15842A1中采用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在钠氢存在下,缩合生成甲酰基乙酸乙酯钠盐,再与二甲胺盐酸盐反应制得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该方法使用钠氢为碱,收率低且钠氢价格高,同时钠氢遇水会爆炸,因此在生产前的前置准备需要在生产环境上做完整的除水干燥。同时也要妥善处理使用过的袋子等,有沾过钠氢的设备,尤其在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难以工业化生产。
WO2000000460、CN101293850A以丙烯酸乙酯或丙二酸二乙酯先与氢氧化钾生成单钾盐,再与DMF-硫酸二甲酯缩合反应制得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该方法需要两步,中间过程制备单钾盐难以控制且使用到剧毒品硫酸二甲酯,安全性差。
US5446192报道了硫酸二甲酯与DMF制得亚胺络合物,经与二甲胺反应生成二甲胺取代的亚胺络合物,再与叔丁醇钾反应得到Bredereck’s试剂,最后与乙酸乙酯反应制备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该方法中最后一步Bredereck’s试剂与乙酸乙酯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20小时,反应条件苛刻,原料硫酸二甲酯毒性大,安全性差。
EP388744、US5030747以一氧化碳为原料,高压下与乙酸乙酯反应生成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再与二甲胺盐酸盐反应制得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该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但是在第二步反应过程中,由于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导致物料流动性差,不易工业化操作。
CN103833565以一氧化碳、乙酸乙酯和二甲胺为原料,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一锅法”制备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该方法是在前两个专利的基础上稍作改进,但一锅法产生的母液非常粘稠,难以后处理;且会产生很多副产品如N,N-二甲基甲酰胺及N,N-二甲基乙酰胺等。
以丙炔酸乙酯与苄基二甲胺在溴化锌催化下,乙腈溶剂中反应制备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TetrahedronLetters,2004,46(1),69);DMF和乙氧基乙炔在三氟化硼的催化下制备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RecueildesTravauxChimiquesdesPays-BAS,1966,85,929);三聚氯氰与六分子的DMF反应生产Gold’s试剂,再与乙酸乙酯在醇钠作用下制备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SyntheticCommunications,1982,12(2),939)等,这些工艺路线都存在反应时间苛刻,产率低,原料价格高,采购较困难的问题,难以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避免使用昂贵及毒性大的原材料,工艺简单,易操作,两步法使得各种杂质的含量降到最低,提高了的主反应的转化率;通过调整混合溶剂的比例来降低反应体系的粘稠度,使得工艺更容易放大,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乙酸乙酯和一氧化碳在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介质中,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催化剂为乙醇钠或甲醇钠,催化剂与原料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2.5:1,溶剂乙酸乙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3:1;
(2)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加入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后,再与二甲胺盐反应制得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乙酸乙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3:1。
所述的步骤(2)中二甲胺盐为二甲胺盐酸盐,二甲胺碳酸盐,二甲胺硫酸盐,二甲胺磷酸盐,二甲胺盐与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2:1。
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2~8h。
所述的步骤(2)中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温度为0~60℃,反应时间为2~8h。
所述的步骤(1)具体步骤为,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甲醇钠或乙醇钠及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一氧化碳,升温反应,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所述的步骤(2)具体步骤为,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搅拌,分批加入二甲胺盐,反应得到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
所述的步骤(1)中催化剂与原料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2:1,乙酸乙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2.2:1。
所述的步骤(2)中催化剂与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2:1,乙酸乙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2.2:1。
本工艺路线共两步,如图4所示,乙酸乙酯、一氧化碳、乙醇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反应得到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然后调整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比例后,再与二甲胺盐反应制得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整个工艺路线原料便宜易得,溶剂易回收,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纯度高,总收率高。
有益效果:
1、工艺分两步先制备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然后将反应体系中的一氧化碳置换干净再与二甲胺盐反应,有效降低了体系中杂质的含量;
2、由于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是固体,在体系中的浓度高,导致其流动性差,本工艺在第二步反应中通过调整混合溶剂的比例,增加中间体的溶解度,大幅降低了反应体系的粘稠度,使得工艺更容易放大,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连续生产;
3、整个工艺原材料便宜易得,溶剂容易回收,且两步反应的总收率高达90%,产品纯度99.5%。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中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纯度
图2为本发明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的氢谱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中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氢谱图
图4本发明的工艺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88g,1mol),乙醇钠(68g,1mol)及440g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1:1),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3.0MP的一氧化碳,升温到40℃。该温度和压力下,反应4小时,降温,泄压,出料,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176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1:1),开动搅拌,10℃分批加入二甲胺盐酸盐(82g,1mol),温度控制在10℃,反应4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得到粗产品,精馏,收集86℃(186Pa)馏分,得到129g的无色液体,总收率为90%。
实验结果如下:
(1)产品纯度(GC):99.7%见图1
(2)1HNMR
中间体(D2O,300M):见图2
产品(CDCl3,300M):见图3
实施例2
步骤1: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70g,0.79mol),乙醇钠(652g,0.952mol)及210g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1.5:1),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2.0MP的一氧化碳,升温到50℃。该温度和压力下,反应3小时,降温,泄压,出料,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210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1.5:1),开动搅拌,20℃下分批加入二甲胺盐酸盐(71g,0.87mol),温度控制在20℃,反应3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得到粗产品,精馏,收集86℃(186Pa)馏分,得到102g的无色液体,总收率为90.5%。
实验结果如下:
产品纯度(GC):99.6%
实施例3
步骤1: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90g,1.02mol),乙醇钠(139g,2mol)及540g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2.2:1),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3.0MP的一氧化碳,升温到60℃。该温度和压力下,反应8小时,降温,泄压,出料,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450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2.2:1),开动搅拌,40℃下分批加入二甲胺盐酸盐(128g,1.58mol),温度控制在40℃,反应6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得到粗产品,精馏,收集86℃(186Pa)馏分,得到132g的无色液体,总收率为91%。
实验结果如下:
产品纯度(GC):99.5%
实施例4
步骤1: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100g,1.14mol),乙醇钠(194g,2.85mol)及1000g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3:1),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4.0MP的一氧化碳,升温到80℃。该温度和压力下,反应2小时,降温,泄压,出料,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600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3:1),开动搅拌,60℃下分批加入二甲胺盐酸盐(186g,2.28mol),温度控制在60℃,反应8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得到粗产品,精馏,收集86℃(186Pa)馏分,得到147g的无色液体,总收率为90%。
实验结果如下:
产品纯度(GC):99.5%
实施例5
步骤1: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88g,1mol),甲醇钠(54g,1mol)及440g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1:1),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3.0MP的一氧化碳,升温到40℃。该温度和压力下,反应4小时,降温,泄压,出料,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176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1:1),开动搅拌,10℃分批加入二甲胺盐酸盐(82g,1mol),温度控制在10℃,反应4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得到粗产品,精馏,收集86℃(186Pa)馏分,得到127g的无色液体,总收率为89%。
实验结果如下:
产品纯度(GC):99.5%
实施例6
步骤1: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70g,0.79mol),乙醇钠(51g,0.952mol)及210g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1.5:1),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2.0MP的一氧化碳,升温到50℃。该温度和压力下,反应3小时,降温,泄压,出料,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210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1.5:1),开动搅拌,20℃下分批加入二甲胺盐酸盐(71g,0.87mol),温度控制在20℃,反应3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得到粗产品,精馏,收集86℃(186Pa)馏分,得到101.8g的无色液体,总收率为90%。
实验结果如下:
产品纯度(GC):99.6%
实施例7
步骤1: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90g,1.02mol),乙醇钠(108g,2mol)及540g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2.2:1),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3.0MP的一氧化碳,升温到60℃。该温度和压力下,反应8小时,降温,泄压,出料,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450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2.2:1),开动搅拌,40℃下分批加入二甲胺碳酸盐(169g,1.58mol),温度控制在40℃,反应6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得到粗产品,精馏,收集86℃(186Pa)馏分,得到131g的无色液体,总收率为89.6%。
实验结果如下:
产品纯度(GC):99.5%
实施例8
步骤1: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100g,1.14mol),乙醇钠(154g,2.85mol)及1000g的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3:1),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4.0MP的一氧化碳,升温到80℃。该温度和压力下,反应2小时,降温,泄压,出料,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600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乙醇=3:1),开动搅拌,60℃下分批加入二甲胺磷酸盐(326g,2.28mol),温度控制在60℃,反应8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得到粗产品,精馏,收集86℃(186Pa)馏分,得到149g的无色液体,总收率为91%。
实验结果如下:
产品纯度(GC):99.4%。

Claims (8)

1.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乙酸乙酯和一氧化碳在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介质中,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催化剂为乙醇钠或甲醇钠,催化剂与原料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2.5:1,溶剂乙酸乙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3:1;
(2)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加入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后,再与二甲胺盐反应制得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乙酸乙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二甲胺盐为二甲胺盐酸盐,二甲胺碳酸盐,二甲胺硫酸盐,二甲胺磷酸盐,二甲胺盐与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2~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温度为0~60℃,反应时间为2~8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步骤为,在高压釜中加入乙酸乙酯,甲醇钠或乙醇钠及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关闭高压釜,开动搅拌,氮气置换,然后充入一氧化碳,升温反应,得到中间体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步骤为,甲酰基乙酸乙酯的钠盐及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搅拌,分批加入二甲胺盐,反应得到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催化剂与原料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2:1,乙酸乙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2.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催化剂与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2:1,乙酸乙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2.2:1。
CN201410636918.5A 2014-11-12 2014-11-12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646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36918.5A CN105646257A (zh) 2014-11-12 2014-11-12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36918.5A CN105646257A (zh) 2014-11-12 2014-11-12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6257A true CN105646257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9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36918.5A Pending CN105646257A (zh) 2014-11-12 2014-11-12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625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8241A (zh) * 2016-06-13 2016-10-12 江西博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9553543A (zh) * 2017-12-29 2019-04-02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957486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宿迁市科莱博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377826A (zh) * 2020-03-23 2020-07-07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喹诺酮关键中间体绿色合成工艺
CN113912539A (zh) * 2021-12-13 2022-01-11 山东国邦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丙羧酸的合成方法
CN114181149A (zh) * 2021-12-30 2022-03-15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4-二甲基吡唑的合成方法
CN114369033A (zh) * 2022-01-17 2022-04-19 江苏飞宇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绿色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0747A (en) * 1989-03-23 1991-07-09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μ-amino-acrylic acid esters
CN103833565A (zh) * 2013-12-11 2014-06-04 浙江先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0747A (en) * 1989-03-23 1991-07-09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μ-amino-acrylic acid esters
CN103833565A (zh) * 2013-12-11 2014-06-04 浙江先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8241A (zh) * 2016-06-13 2016-10-12 江西博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957486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宿迁市科莱博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553543A (zh) * 2017-12-29 2019-04-02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9553543B (zh) * 2017-12-29 2021-11-16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11377826A (zh) * 2020-03-23 2020-07-07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喹诺酮关键中间体绿色合成工艺
CN111377826B (zh) * 2020-03-23 2021-03-02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喹诺酮关键中间体绿色合成工艺
CN113912539A (zh) * 2021-12-13 2022-01-11 山东国邦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丙羧酸的合成方法
CN114181149A (zh) * 2021-12-30 2022-03-15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4-二甲基吡唑的合成方法
CN114181149B (zh) * 2021-12-30 2024-04-02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4-二甲基吡唑的合成方法
CN114369033A (zh) * 2022-01-17 2022-04-19 江苏飞宇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14369033B (zh) * 2022-01-17 2023-01-31 江苏飞宇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绿色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6257A (zh) 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2627608A (zh) 解热镇痛药安乃近的制备方法
CN103224451A (zh) 一种合成3,5-二氯苯甲酸的方法
CN105330598A (zh) 一种吡非尼酮的制备方法
CN105859553A (zh) 一种二氟乙酸乙酯的制备工艺
CN105198707B (zh) 4‑联苯甲醇的合成方法
CN102807500A (zh) 一种液相制备n,n-二甲基乙酰胺的方法
CN102757312A (zh) 一种高选择性低耗能苯甲醇制备方法
CN106187787A (zh) 一种2‑氨基‑4‑氯二苯醚的制备方法
CN103497138B (zh) 一种利用氯化锌、硼氢化钾制备顺式全氢异吲哚的方法
CN106478431B (zh) 一种合成反式环己二甲胺的方法
CN107382640B (zh) β-芳基苯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4292248A (zh) 一种合成莱特莫韦中间体的方法
CN103232345A (zh) 一种8-羟基辛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6478422A (zh) 一种对硝基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03265616B (zh) 一种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242984C (zh) 双氯芬酸钠的合成方法
CN103772151A (zh) 一种2-甲基-3-苯基苯甲醇的制备方法
CN104725206A (zh) 一种三氟乙酰丙酮的制备方法
CN102603570B (zh) 一种2,3,4-三甲氧基苯腈的制备方法
CN109761894A (zh) 一种5-溴-2-吡啶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2952057A (zh) 一种4-异丁基吡咯烷-2-酮的制备方法
CN105693504B (zh) 一种吉非罗齐的制备方法
CN103588638B (zh) 一种4-(苯丁氧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CN102584628B (zh) 一种n-羧甲基戊脒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