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6857B - 车身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36857B CN105636857B CN201480056509.6A CN201480056509A CN105636857B CN 105636857 B CN105636857 B CN 105636857B CN 201480056509 A CN201480056509 A CN 201480056509A CN 105636857 B CN105636857 B CN 1056368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board
- exterior part
- welding
- flange
- rear pil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0—Spot welding; Stitch welding
- B23K11/11—Spot wel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006—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以第1焊接间距(PT1)设有将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与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1点焊部(SP1),以第2焊接间距(PT2)设有将后柱内部件凸缘(9)与后柱外部件凸缘(11)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2点焊部(SP2),在角落部(6)中,以第3焊接间距(PT3)设有将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后柱内部件凸缘(9)以及后柱外部件凸缘(11)中的至少3个所重叠的部位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3点焊部(SP3),第3焊接间距(PT3)被设定成比第1焊接间距(PT1)以及第2焊接间距(PT2)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后部构造。
本申请基于2013年10月1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17630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从以往,已知一种车辆,其具有车门开口部(后门开口部)且设有对该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后门(back door)。车门开口部作为主要构成而形成有:配置在车身的重力方向上方的车顶板;配置在车身的重力方向下方的后面板(下背部;lower back);和配置在这些车顶板以及后面板的车宽方向两外侧且以跨着车顶板和后面板的方式沿着重力方向上下方向设置的后柱。
车门开口部构成了即使在车身中也是比较大的开口,且是因位于后悬架的附近而应力易集中的部位。因该应力集中而会引起使开口扭转方式的变形,从而会对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噪音、振动性能付与不良影响。
此外,在后方碰撞时等向车门开口部周缘施加了冲击时,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期望能够尽可能地抑制车门开口部的变形。
特别是,作为后面板与后柱之间的接合部分的角落部会使冲击时的应力集中而易变形。
由此,为了提高角落部的刚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角落部的内部配置加强件,使该加强件的上部的外侧缘与车顶板的外侧缘和车顶侧外部件的内侧缘之间的接合部接合,且使加强件的上部的内侧缘与后门开口内部件的外侧缘和车顶侧内部件的内侧缘之间的接合部接合。此外,使加强件的下部的外侧缘与车顶侧外部件的后端部接合,且使加强件的下部的内侧缘与后门开口凸缘或其周边部接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第10-2449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虽然在提高角落部的刚性这一点上优异,但是因为在角落部的内部配置加强件,所以具有会导致车身重量增加的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车身重量增加就能够提高角落部的刚性的车身后部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车身后部构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构成。
(1)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在车身后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面板;从所述后面板的车宽外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和形成在所述后面板与所述后柱之间的连结部上的角落部,由所述后面板、所述后柱以及所述角落部形成有车门开口部,所述后面板具有车室内侧的后面板内部件和车室外侧的后面板外部件,所述后柱具有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内部件;和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外部件,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具有从重力方向上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具有从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柱内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柱外部件凸缘,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1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1点焊部,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2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2点焊部,在所述角落部中,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3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中的至少3张所重叠的部位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3点焊部,所述第3焊接间距被设定成比所述第1焊接间距以及所述第2焊接间距短。
(2)在上述(1)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后面板外部件由车宽方向中央侧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和与所述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分割构成。
(3)在上述(2)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被设定成比所述后柱外部件的板厚以及所述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厚。
(4)在上述(2)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重力方向上方侧延伸,并且在夹置于所述后柱内部件与所述后柱外部件之间的状态下,设有所述第3点焊部。
(5)在上述(3)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重力方向上方侧延伸,并且在夹置于所述后柱内部件与所述后柱外部件之间的状态下,设有所述第3点焊部。
(6)在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各自的附近,分别沿着凸缘的延伸方向而形成有加强筋。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1)的技术方案,在角落部中,将后面板内部件凸缘、后面板外部件凸缘、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后柱外部件凸缘中的至少3个凸缘重叠而进行点焊,因此能够提高角落部的刚性。
此外,将角落部的点焊焊接间距设定成比(第3点焊部的焊接间距、第3焊接间距)第1点焊部的焊接间距(第1焊接间距)以及第2点焊部的焊接间距(第2焊接间距)短。由此,在角落部中,能够使从外部受到的冲击以更窄的间隔分散至各点焊部。即,能够使从外部受到的冲击有效地分散而提高角落部的对冲击的耐性。
由此,因为无需如以往那样地设置加强件那样的加强部件,所以不会使车身重量增加就能够提高角落部的刚性。
根据上述(2)的技术方案,在对后面板外部件进行冲压加工时,通过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而与不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切割基材时的坯料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对后面板外部件进行冲压加工时的无用空间(dead space)的面积。由此,能够提供冲压加工时的成品率良好的后面板外部件。
此外,能够在第1后面板外部件和第2后面板外部件中改变板厚。
例如,能够将因为构成车门开口部的角落部所以刚性、强度的要求值比较高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增大,从而提高刚性、强度,并且能够将刚性、强度的要求值低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减小,从而谋求轻量化。
根据上述(3)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刚性、强度的要求值比较高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增大,从而提高刚性、强度,且能够将刚性、强度的要求值较低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减小,从而谋求轻量化。
根据上述(4)的技术方案,通过使所分割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而能够形成为成品率良好的形状,从而能够谋求降低成本。
即,在使未分割的后面板内部件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重力方向上方侧延伸的情况下,或者使后柱内部件或后柱外部件在车宽方向中央侧且向重力方向下方侧延伸的情况下,会成为成品率不良的形状。而且,在形成这些后面板时,会增大切割基材后的坯料的无用空间的面积。其结果是,将导致材料成本增大。
然而,根据上述(4)的技术方案,能够将第2后面板外部件形成为成品率良好的形状,从而能够谋求降低成本。
根据上述(5)的技术方案,使板厚大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夹置于后柱内部件与后柱外部件之间,并且通过间距比第1点焊部以及第2点焊部的间距短的第3点焊部来焊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角落部处的刚性、强度。
根据上述(6)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加强筋而使各凸缘的刚性、强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斜后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的立体图。
图2是角落部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取下各外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沿着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沿着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凸缘的点焊的接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后面板外部件进行冲压加工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车身骨架)
接下来,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从左斜后方观察车身1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左右等的方向若无特殊记载则与车身1的方向相同。即,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车辆行驶方向前方仅称为前方,将车辆行驶方向后方仅称为后方,将从驾驶席观察的车宽方向右侧仅称为右侧,将车宽方向左侧仅称为左侧,将重力方向上侧仅称为上侧,将重力方向下侧仅称为下侧来说明。此外,车身1左右对称地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相对于车身1的车宽方向中央而言的左侧进行说明,并省略对右侧的说明。
如图1所示,车身1是所谓的厢式车,具有:构成车身1的左右的外观装饰的车身侧面板2;配置在车身侧面板2的后部的左右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3;和以跨着左右的后柱3的下端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面板4。
通过使后柱3的下端与后面板4的车宽方向外侧端接合,而形成有车门开口部5。后柱3与后面板4之间的接合部、以及该接合部的附近作为角落部6而构成。另外,车门开口部5以通过未图示的后门来开闭的方式构成。
车身侧面板2以从车宽方向外侧将设在车身1左右的车身骨架(未图示)覆盖的方式形成。由车身侧面板2覆盖的车身骨架由配置在车身1的上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侧梁、从该车顶侧梁的前端向着斜下方延伸的前柱内部件、从车顶侧梁的前后方向中央向着下方延伸的中柱内部件、从车顶侧梁的后端向着下方延伸的后角柱(rear quarterpillar)内部件(全部未图示)以及与后角柱内部件相比配置在后方的后柱3构成。此外,在车身侧面板2的后角柱内部件与后柱3之间形成有加油口2a。
(后柱)
图2是图1的角落部6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取下各外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后柱3由设在车室内侧的后柱内部件7和设在车室外侧的后柱外部件8构成。后柱3具有由后柱内部件7和后柱外部件8形成的闭合截面构造。
后柱内部件7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截面实质上为曲柄状的部件。即,后柱内部件7以使未图示的前部板、与前部板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后部板7a、和将前部板与后部板7a连结的层差板7b连续的方式形成。后柱内部件7以使前部板以及后部板7a的表面方向沿着车身1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方式、且以使层差板7b的表面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
后柱内部件7的下部向着车宽方向内侧稍微弯曲地形成。该弯曲形成的部位构成角落部6的一部分。而且,在后柱内部件7的后部板7a的侧缘部上,向着后方延伸形成有后柱内部件凸缘9。此外,在后部板7a的侧缘部上,沿着后柱内部件凸缘9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而形成有加强筋10。
后柱外部件8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以板状形成的部件,且以使后柱外部件8的表面方向沿着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后柱外部件8的板厚例如设定为0.6mm。另外,后柱外部件8的板厚的数值为一例,并不限定于此。
后柱外部件8的下部以与后柱内部件7的下部对应的方式,向着车宽方向内侧稍微弯曲地形成。该弯曲形成的部位也构成角落部6的一部分。
在后柱外部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缘部上,向着后方而延伸形成有后柱外部件凸缘11。换言之,后柱外部件凸缘11沿着后柱内部件凸缘9延伸。后柱内部件凸缘9与后柱外部件凸缘11相互重合并通过点焊接合。另外,随后具体说明点焊。
而且,在后柱外部件8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缘部上,沿着后柱外部件凸缘11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而形成有加强筋12。
(后面板)
图4是图1的沿着B-B线的剖视图。
如图2~图4所示,后面板4由设在车室内侧的后面板内部件13和设在车室外侧的后面板外部件14构成。后面板4具有由后面板内部件13和后面板外部件14形成的闭合截面构造。
后面板内部件13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截面在实质上为L字状的部件。即,后面板内部件13由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其表面方向沿着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后面板内部件主体13a、和从后面板内部件主体13a的上端侧缘部向着后方折曲延伸的上部板13b构成。此外,在上部板13b的后部侧缘上,还延伸形成有向着后方延伸的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
后面板内部件13的车宽方向两外侧端部向着上方稍微弯曲地形成,且以与后柱内部件7的下部平滑地相连的方式形成。后面板内部件13的车宽方向两外侧端部与后柱内部件7的下部通过点焊接合。后面板内部件13的车宽方向两外侧端部中的弯曲形成的部位构成角落部6的一部分。
在后面板内部件13的上部板13b上,沿着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的延伸方向(车宽方向)而形成有2处加强筋16、17。
后面板外部件14由配置在车宽方向中央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18和配置在第1后面板外部件18的车宽方向两侧、即与角落部6对应的位置上的2个第2后面板外部件19分割构成。
第1后面板外部件18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截面在实质上为L字状且从后方观察在实质上为长方形状的部件。即,第1后面板外部件18由沿车宽方向延伸且其表面方向沿着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8a、和从第1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8a的下端侧缘部向着前方而折曲延伸的下部板18b构成。另外,第1后面板外部件18的板厚例如设定为0.6mm。
第1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8a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后面板内部件主体13a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的大约一半。与第1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8a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稍微在左侧形成有开口部18c。开口部18c在从车室内侧向车室外侧引导配线(未图示)等时被利用。
在第1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8a的上端侧缘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着后方而折曲延伸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1(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换言之,第1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1沿着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延伸。而且,与第1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8a的上端侧缘部相比稍微在下方,沿着第1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1的延伸方向(车宽方向)而形成有加强筋22。
另一方面,在下部板18b的前端侧缘部上,一体成形有向着下方而折曲延伸的下部凸缘23。
第1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1与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相互重合且通过点焊接合。另一方面,下部凸缘23在与后面板内部件主体13a的上下方向中央相比稍微靠下侧的位置与后面板内部件主体13a重合且通过点焊接合。
如图2所示,第2后面板外部件19构成角落部6。第2后面板外部件19以将后面板内部件13的车宽方向两外侧端部的弯曲形成的部位覆盖的方式形成。
第2后面板外部件19是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截面在实质上为L字状的部件。即,第2后面板外部件19具有:从后方观察,以使第1后面板外部件18与后柱外部件8平滑地连结的方式弯曲形成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9a;和从第2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9a的车宽方向外侧缘向着前方而折曲延伸的侧部板19b。另外,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板厚例如设定为1mm。
在第2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9a的上端侧缘部上,一体形成有向着后方而折曲延伸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后面板外部件凸缘)。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也沿着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延伸。
与第2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9a的上端侧缘部相比稍微在下方,沿着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的延伸方向而形成有加强筋25。
如图1、图2所示,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侧部板19b以使前端侧缘部的顶点T1与第1后面板外部件主体18a的下边相比向下侧突出的方式形成。顶点T1的位置以与未图示的后车架的角部在实质上一致的方式构成。由此,即使在从后部向第2后面板外部件19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荷载分散至未图示的后车架。
在侧部板19b的前端侧缘部上,一体成形有向着车宽方向外侧而折曲延伸的侧部凸缘26。在侧部凸缘26上,沿上下方向并列地形成有3个加强筋27a、27b、27c。通过加强筋27a、27b、27c能够提高侧部凸缘26的刚性。
像这样构成的侧部凸缘26通过点焊而接合于配置在后柱3下部的轮罩内部件28。
图5是图1的沿着C-C线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后柱3侧的端部(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以沿着后柱3的延伸方向的方式向着上方延伸且成为夹置于后柱内部件7与后柱外部件8之间的状态。换言之,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后面板内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着上方延伸,且成为夹置于后柱内部件7与后柱外部件8之间的状态。
在这样构成的基础上,成为从车室侧按后柱内部件凸缘9、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后柱外部件凸缘11的顺序重叠有三张凸缘9、24、11的状态。后柱内部件凸缘9、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后柱外部件凸缘11以三张一起的方式通过点焊接合。
(凸缘的基于点焊的接合状态)
接下来,基于图6来说明后柱内部件凸缘9、后柱外部件凸缘11、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以及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的基于点焊的接合状态。
图6是各凸缘9、11、15、24的基于点焊的接合状态的说明图,与图2相对应。
如图6所示,在从后柱3至后面板4之间,形成有第1点焊部SP1、第2点焊部SP2、第3点焊部SP3这3个点焊部SP1、SP2、SP3(图6中的X标记)。
第1点焊部SP1形成在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与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所重合的位置上。第2点焊部SP2形成在后柱内部件凸缘9与后柱外部件凸缘11所重合的位置上。第3点焊部SP3形成在后柱内部件凸缘9、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以及后柱外部件凸缘11所重合的位置上。
各点焊部SP1~SP3的数量例如如下所述地设定。在图6中,第1点焊部SP1的数量设定为5个,第2点焊部SP2的数量设定为4个,第3点焊部SP3的数量设定为5个。
另外,各点焊部SP1~SP3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数量,能够任意地设定。
第1点焊部SP1的焊接间距PT1(第1焊接间距)与第2点焊部SP2的焊接间距PT2(第2焊接间距)设定为在实质上相同的间距。第3点焊部SP3的焊接间距PT3(第3焊接间距)设定为比焊接间距PT1、PT2短的间距。具体来说,焊接间距PT1、PT2设定为大约25mm。焊接间距PT3设定为大约16.5mm。
各点焊部SP1、SP2、SP3的焊接顺序能够将焊接间距为相同间距的焊接部一起进行。由此,作为各点焊部SP1、SP2、SP3的焊接顺序例如最先一起形成第1点焊部SP1以及第2点焊部SP2,之后,形成第3点焊部SP3。或者,最先形成第3点焊部SP3,之后形成第1点焊部SP1以及第2点焊部SP2。通过这样进行,能够使焊接作业效率化。
焊接时的焦耳热Q通常能够通过下述数式来表示。
Q=0.24×I2×r×t
I:电流、r:电阻、t:通电时间
即,当焊接间距变短时,在形成了1个焊接点(以下称为:在先焊接点)之后,在接着形成焊接点(以下称为:在后焊接点)时,分流会发生于在先焊接点上,从而减少流动至在后焊接点的电流。由此,为了弥补分流量的电流,需要将焦耳热公式中的电流I设定得大,或者将通电时间t设定得长。
(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后柱3以及后面板4形成车门开口部5时,在构成基于后方碰撞时等的冲击应力所集中的角落部6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19与后柱3之间的接合位置上,重叠有后柱内部件凸缘9、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以及后柱外部件凸缘11这3张凸缘9、24、11。由此,能够提高角落部6的刚性。
此外,在重叠有3张凸缘9、24、11的位置上,形成第3点焊部SP3,且将第3点焊部SP3的焊接间距PT3设定得比其他的点焊部SP1、SP2窄。由此,在角落部6上,能够使从外部受到的冲击以更窄的间隔分散至各点焊部(图6中的X标记)。即,能够使从外部受到的冲击有效地分散而提高角落部6的对冲击的耐性。
由此,因为无需如以往那样地设置加强件那样的加强部件,所以不会使车身1的重量增加就能够提高角落部6的刚性。
此外,后面板外部件14由配置在车宽方向中央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18和配置在第1后面板外部件18的车宽方向两外侧即与角落部6对应的位置上的2个第2后面板外部件19分割构成。
由此,与不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14而使第1后面板外部件18与第2后面板外部件19一体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对后面板外部件14进行冲压加工时的材料成本。对此,以下进行具体地说明。
图7是对后面板外部件14进行加工时的说明图。
如图7所示,在不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14的情况下,为了冲压加工后面板外部件14所必要的基材(切割基材时的坯料)比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14的情况大。由此,图7所示的由双点划线表示的阴影部分成为从坯料冲切后面板外部件14时的无用空间。
另一方面,在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14的情况下,能够使为了冲压加工第1后面板外部件18所必要的基材、和为了冲压加工第2后面板外部件19所必要的基材分别独立。由此,与此对应地,能够使基材变小。其结果是,图7所示的圆点阴影部分成为从坯料冲切后面板外部件14(第1后面板外部件18以及第2后面板外部件19)时的无用空间。
像这样,通过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14,与不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14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无用空间的面积减少。由此,能够在冲压加工时提供成品率良好的后面板外部件。
此外,通过分割构成后面板外部件14,能够改变第1后面板外部件18和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板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后面板外部件18的板厚设定为0.6mm,将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板厚设定为1mm。
像这样,能够将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板厚设定得厚,从而提高刚性、强度。即,能够将基于后方碰撞时等的冲击应力所集中的角落部6的板厚设定得厚,从而提高刚性、强度。相对于此,能够将不需要如角落部6那种程度的刚性、强度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18的板厚设定得薄,从而谋求轻量化。
而且,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后面板内部件13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着上方延伸,成为夹置于后柱内部件7与后柱外部件8之间的状态。而且,使后柱内部件凸缘9、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后柱外部件凸缘11以三张一起的方式通过点焊接合(第3点焊部SP3)。
像这样,通过使分割而小型化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19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着上方延伸,而能够使第2后面板外部件19形成为成品率良好的形状,从而能够谋求降低成本。
即,在使未分割的后面板内部件13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重力方向上方侧延伸的情况下,或者使后柱内部件7或后柱外部件8在车宽方向中央侧且向重力方向下方侧延伸的情况下,将成为成品率不良的形状。而且,会在后面板内部件13以及后面板外部件14的成形时导致切割基材时的坯料的无用空间的面积变大。其结果是,将导致材料成本增大。然而,通过使被分割而小型化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19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着上方延伸,而能够谋求成本降低。
此外,在后柱内部件凸缘9的附近形成有加强筋10。而且,在后柱外部件凸缘11的附近形成有加强筋12。而且,在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的附近形成有加强筋16、17。此外,在第1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1的附近形成有加强筋22。而且,在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的附近形成有加强筋25。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各凸缘9、11、15、21、24的刚性、强度提高。由此,不会无谓地增大后柱3或后面板4的板厚,就能够提供一种轻量地、刚性、强度高的车身1。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包括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增加各种变更的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车身1为所谓的厢式车,通过使后柱3的下端与后面板4的车宽方向外侧端接合而形成车门开口部5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通过使后柱3的下端与后面板4的车宽方向外侧端接合,也能够在形成车门开口部5的各种各样的车种中采用上述的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第1后面板外部件18的板厚设定为0.6mm,且将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板厚设定为1mm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任意地设定第1后面板外部件18的板厚以及第2后面板外部件19的板厚。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第1点焊部SP1的焊接间距PT1、以及第2点焊部SP2的焊接间距PT2设定为大约25mm,且将第3点焊部SP3的焊接间距PT3设定为大约16.5mm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将焊接间距PT3设定得比焊接间距PT1或焊接间距PT2短即可,可以任意地设定各焊接间距PT1、PT2、PT3。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第2后面板外部件19夹在后柱内部件7与后柱外部件8之间,且使后柱内部件凸缘9、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后柱外部件凸缘11以三张一起的方式通过点焊接合的情况。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在角落部6中,使后柱内部件凸缘9、后柱外部件凸缘11、后面板内部件凸缘15以及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24中的至少3张重合,且使该所重合的部位通过点焊接合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身
3 后柱
4 后面板
5 车门开口部
6 角落部
7 后柱内部件
8 后柱外部件
9 后柱内部件凸缘
10、12、16、17、22、25 加强筋
11 后柱外部件凸缘
13 后面板内部件
14 后面板外部件
15 后面板内部件凸缘
18 第1后面板外部件
19 第2后面板外部件
21 第1后面板外部件凸缘(后面板外部件凸缘)
24 第2后面板外部件凸缘(后面板外部件凸缘)
PT1、PT2、PT3 焊接间距
SP1 第1点焊部
SP2 第2点焊部
SP3 第3点焊部
Claims (6)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车身后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面板;
从所述后面板的车宽外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和
形成在所述后面板与所述后柱之间的连结部上的角落部,
由所述后面板、所述后柱以及所述角落部而形成有车门开口部,
所述后面板具有车室内侧的后面板内部件和车室外侧的后面板外部件,
所述后柱具有: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内部件;和重力方向下端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且向重力方向上方立起的后柱外部件,
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具有从重力方向上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面板内部件凸缘,
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面板外部件凸缘,
所述后柱内部件具有从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的后柱内部件凸缘,
所述后柱外部件具有沿着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延伸的后柱外部件凸缘,
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1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1点焊部,
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2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与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2点焊部,
在所述角落部中,沿着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周向以第3焊接间距而设有将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中的至少3个所重叠的部位通过点焊接合的多个第3点焊部,
所述第3焊接间距被设定成比所述第1焊接间距以及所述第2焊接间距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外部件由车宽方向中央侧的第1后面板外部件和与所述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接合的第2后面板外部件分割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被设定成比所述后柱外部件的板厚以及所述第1后面板外部件的板厚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重力方向上方侧延伸,并且在夹置于所述后柱内部件与所述后柱外部件之间的状态下,设有所述第3点焊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后面板外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所述后面板内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重力方向上方侧延伸,并且在夹置于所述后柱内部件与所述后柱外部件之间的状态下,设有所述第3点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面板内部件凸缘、所述后面板外部件凸缘、所述后柱内部件凸缘以及所述后柱外部件凸缘的各自附近,分别沿着凸缘的延伸方向而形成有加强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17630 | 2013-10-18 | ||
JP2013217630 | 2013-10-18 | ||
PCT/JP2014/076389 WO2015056572A1 (ja) | 2013-10-18 | 2014-10-02 | 車体後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36857A CN105636857A (zh) | 2016-06-01 |
CN105636857B true CN105636857B (zh) | 2017-09-19 |
Family
ID=5282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56509.6A Active CN105636857B (zh) | 2013-10-18 | 2014-10-02 | 车身后部构造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83241B2 (zh) |
JP (1) | JP6109327B2 (zh) |
CN (1) | CN105636857B (zh) |
WO (1) | WO20150565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85743B2 (ja) * | 2015-05-21 | 2019-03-20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構造 |
MX2018008215A (es) * | 2016-01-06 | 2018-09-07 |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 Estructura de parte posterior de vehiculo. |
KR101861521B1 (ko) * | 2017-05-30 | 2018-05-29 | 동해금속(주) | 차량용 티버스 장치 |
JP6575015B2 (ja) * | 2017-07-07 | 2019-09-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7088077B2 (ja) * | 2019-02-27 | 2022-06-2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6861752B2 (ja) | 2019-03-28 | 2021-04-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側部構造 |
JP6876738B2 (ja) * | 2019-03-28 | 2021-05-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後部構造 |
KR20210079634A (ko) * | 2019-12-20 | 2021-06-3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용접으로 제조된 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13120091A (zh) * | 2021-05-10 | 2021-07-16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后围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4262A (zh) * | 2007-11-14 | 2009-05-20 | 铃木株式会社 | 后部车身结构 |
CN101439734A (zh) * | 2007-11-19 | 2009-05-27 | 铃木株式会社 | 后部车身结构 |
CN101547828A (zh) * | 2007-08-06 | 2009-09-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上部车身结构 |
CN103180198A (zh) * | 2010-11-29 | 2013-06-2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构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73103A (en) * | 1987-12-11 | 1990-11-27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
JPH031883U (zh) * | 1989-05-29 | 1991-01-10 | ||
JPH089344B2 (ja) * | 1989-06-14 | 1996-01-3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ドア開口のコーナ部における車体構造 |
JP3185844B2 (ja) * | 1994-08-31 | 2001-07-1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上部構造 |
JP3305225B2 (ja) * | 1997-03-03 | 2002-07-22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バックドア開口部の補強構造 |
JP3307870B2 (ja) | 1997-12-29 | 2002-07-24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車体のサイドシル補強構造 |
JP2000103363A (ja) * | 1998-09-30 | 2000-04-11 | Suzuki Motor Corp | 車体の接続構造 |
KR20010087448A (ko) * | 1999-12-31 | 2001-09-21 | 이계안 | 자동차의 리어엔드 크로스멤버 보강구조 |
JP4093017B2 (ja) * | 2002-11-01 | 2008-05-28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後部車体構造 |
JP5033461B2 (ja) * | 2007-04-06 | 2012-09-26 |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後部構造 |
JP2012066654A (ja) * | 2010-09-22 | 2012-04-05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自動車のロアバック構造 |
JP5939078B2 (ja) * | 2012-08-03 | 2016-06-22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後部構造 |
-
2014
- 2014-10-02 WO PCT/JP2014/076389 patent/WO20150565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0-02 JP JP2015542568A patent/JP6109327B2/ja active Active
- 2014-10-02 CN CN201480056509.6A patent/CN105636857B/zh active Active
- 2014-10-02 US US15/029,709 patent/US978324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828A (zh) * | 2007-08-06 | 2009-09-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上部车身结构 |
CN101434262A (zh) * | 2007-11-14 | 2009-05-20 | 铃木株式会社 | 后部车身结构 |
CN101439734A (zh) * | 2007-11-19 | 2009-05-27 | 铃木株式会社 | 后部车身结构 |
CN103180198A (zh) * | 2010-11-29 | 2013-06-2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264184A1 (en) | 2016-09-15 |
US9783241B2 (en) | 2017-10-10 |
JP6109327B2 (ja) | 2017-04-05 |
CN105636857A (zh) | 2016-06-01 |
JPWO2015056572A1 (ja) | 2017-03-09 |
WO2015056572A1 (ja) | 2015-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6857B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JP6304066B2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CN102470899B (zh) | 汽车的上部车身构造 | |
CN105984505B (zh) | 车身结构 | |
CN102632927B (zh) | 车体后部构造 | |
JP6229676B2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CN103906674A (zh) | 车辆用侧板构造 | |
US9090291B1 (en) | Front pillar assemblies with front pillar lower reinforcement members having lower wrap reinforcement structures | |
JP2009262614A (ja) | 車両のセンターピラー構造 | |
US10899393B2 (en) | Rear body structure | |
JP5871133B2 (ja)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JP2006341687A (ja) | 車体骨格部材の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構造および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方法 | |
JP4078657B1 (ja) | 車両のボディサイド構造 | |
CN107428377A (zh) | 车辆用前柱 | |
JP6237669B2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CN106715249B (zh) | 机动车辆结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US10696330B2 (en) | Upper par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JP2020203555A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JP6107209B2 (ja) | ルーフサイドレール構造 | |
CN109987142A (zh) | 车身前部构造 | |
CN106882269B (zh) | 车身侧边梁与横梁的连接结构 | |
JP6237670B2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JP5753207B2 (ja) | 車体構造 | |
JP4069842B2 (ja) | 車両用ピラーの補強構造 | |
CN109572825A (zh) | 车身侧部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