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3138B - 内塞、上吸式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内塞、上吸式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3138B
CN105593138B CN201480054347.2A CN201480054347A CN105593138B CN 105593138 B CN105593138 B CN 105593138B CN 201480054347 A CN201480054347 A CN 201480054347A CN 105593138 B CN105593138 B CN 105593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entioned
ring
interior plug
suck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43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3138A (zh
Inventor
鹤见馨
奥家孝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93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3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3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3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22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 A01M1/2027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without heating
    • A01M1/2044Holders or dispensers for liquid insecticide, e.g. using wi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 A61L9/12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 A61L9/127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comprising a wi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22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 A01M1/2061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using a heat source
    • A01M1/2077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using a heat source using an electrical resistance as heat sour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内塞(10)包含由开口部保持的内塞主体(12)、吸液芯夹持部(17)、以及保持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的环(18),当内塞主体(12)被保持在开口部时,该环(18)位于容器主体(2)的内部空间中,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由于重力,该环(18)向平坦面(15)接近。

Description

内塞、上吸式液体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塞以及包含该内塞的上吸式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利用被夹持在内塞内的毛毡等多孔性材料吸液芯的毛细管现象,使容器主体中的液体(例如芳香剂等)向容器主体外部蒸散的液体蒸散装置。
在液体蒸散装置中,由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内塞以及吸液芯处于相互紧贴的状态,所以如果内塞不包含通气构造,则由于容器主体内的气压变化,挥散速度会不均匀。另外,如果内塞不包含通气构造,由于气温等的影响导致容器主体内压过度上升,可能会经由吸液芯发生漏液。因此,在现有技术的液体蒸散装置中,内塞包含通气构造以保持容器主体内的内压稳定。
另一方面,由于液体蒸散装置的内塞上形成有通气孔,所以当容器主体横倒时,可能经由该通气孔发生漏液。针对这一点,现有技术的液体蒸散装置采取了漏液对策。专利文献1~3揭示了这样的技术。
专利文献1的液体收纳容器包含收纳液体的容器主体、被固定在容器主体颈部开口处的支架、以及被夹持在支架内的毛毡芯。该液体收纳容器只在支架的一侧壁开设空气孔,并且,在空气孔附近形成有与容器主体内连通的回液用槽。
专利文献2的上吸式容器主体包含开口部安装有可自由装卸的外塞的容器主体、以及装在被保持在容器主体口部的内塞中的上吸芯,上吸芯的下端没在容器主体内的液体中,上端从内塞的上端向外凸出。并且,专利文献2的上吸式容器主体在内塞的内周面形成有凹设的通气通道,通气通道的上端从内塞的上端向上开放,通气通道的下端与贯通内塞内外的通气孔连通,并借助上吸芯形成通气通道的内表面。
专利文献3的吸液芯夹持塞具有插入药液容器开口部的筒状胴体、以及与筒状胴体的一端相连的卡合部。并且,专利文献3的液芯夹持塞中,在筒状胴体的外周形成有槽,卡合部上形成有与该槽连通的通气孔,在吸液芯夹持塞被安装在药液容器内的状态下,吸液芯贯通筒状胴体并得到支撑,药液容器的内部空间通过上述槽及通气孔与外部空气连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3-341756号公报”(2003年12月3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09-250756号公报”(1997年9月16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253087号公报”(1999年9月21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3的技术均是涉及利用形成在内塞上的槽、通气道等防止漏液的技术。在这一点上,本发明的内塞提供通过新方法防止漏液的技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目的是提供抑制液体漏出的内塞、以及包含该内塞的上吸式液体容器。
(用以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被插入上吸式液体容器的容器主体内,且用来将把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向上吸的吸液芯保持在该容器主体的开口部,该内塞的特征在于:包含:内塞主体,其被上述开口部保持;吸液芯夹持部,其与上述内塞主体连结并夹持上述吸液芯;以及可动部,其能够在上述吸液芯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且当上述内塞主体被保持在开口部时,位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中,在上述内塞主体的液侧表面上形成有将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贯通孔,其中,上述液侧表面是该内塞主体上的配置在靠向上述容器主体所收纳的液体侧的表面,当上述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上述可动部通过重力而向上述液侧表面接近。
在本发明的内塞中,在内塞主体的液侧表面上形成有将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贯通孔。即在本发明的内塞中,上述贯通孔发挥着通气构造的功能,因此,可抑制因吸液部吸液而引起的容器主体内压的低下。另外,在本发明的内塞中,由于上述贯通孔发挥着通气构造的功能,所以,由气温的上升等引起的容器主体内压的增加可以得到抑制。由此,本发明的内塞由于在液侧表面形成有上述贯通孔,所以能够维持容器主体内压稳定,抑制上吸式液体容器的液体放散速度的不均匀。
并且,本发明的内塞包含可动部,当上述内塞主体被保持在上述开口部时,该可动部位于上述容器主体内部空间中,当上述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该可动部通过重力而向上述液侧表面接近。由此,本发明的内塞能够抑制液体从上吸式液体容器漏出。
为了说明该效果,下面考虑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的情况。
一般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如果存在从容器主体外部到内部的空气道,换言之,如果空气从容器主体的外部向内部流入,则收纳在容器主体的液体容易向容器主体的外部漏出。因此,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空气会经由形成于液侧表面的贯通孔从容器主体的外部向内部流入,而液体会向容器主体的外部漏出。另外,如果液侧表面形成有数个贯通孔,则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空气会经由位置在液面上方的贯通孔从容器主体的外部向内部流入,从而导致液体向容器主体的外部漏出。
但是,在本发明的内塞中,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由于重力,可动部向内塞主体的液侧表面接近,因此可动部与液侧表面之间的狭缝变小。并且,由于毛细管现象,收纳在容器主体的液体在可动部与液侧表面之间上升,从而使形成于液侧表面的贯通孔充满液体。
如上所述,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本发明的内塞利用毛细管现象,通过液体将液侧表面的贯通孔遮蔽,换言之,通过液体将空气道遮蔽,从而能够抑制液体从容器主体漏出。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内塞包含:内塞主体,其被上述开口部保持;吸液芯夹持部,其与上述内塞主体连结并夹持上述吸液芯;以及可动部,其能够在上述吸液芯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且当上述内塞主体被保持在开口部时,位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中,在上述内塞主体的液侧表面上形成有将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贯通孔,其中,上述液侧表面是该内塞主体上的配置在靠向上述容器主体所收纳的液体侧的表面,当上述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上述可动部通过重力而向上述液侧表面接近。
因此,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能够提供抑制液体漏出的内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内塞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上吸式液体容器的外观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内塞的断面图。
图4是从下方看到的内塞主体的外观图。
图5是环的外观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内塞的断面图。
图7示出了当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上吸式液体容器发生了横倒且凸起部的位置在吸液芯的上侧时,上吸式液体容器刚横倒后的环位置。
图8示出了当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上吸式液体容器发生了横倒且凸起部的位置在吸液芯的上侧时,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并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的环位置。
图9示出了当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上吸式液体容器发生了横倒且凸起部的位置在吸液芯的下侧时,上吸式液体容器刚横倒后的环位置。
图10示出了当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上吸式液体容器发生了横倒且凸起部的位置在吸液芯的下侧时,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并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的环位置。
图11用于说明液面高度(液面1、液面2)与从贯通孔漏出的液体的关系。
图12用于说明液面高度(液面3)与从贯通孔漏出的液体的关系。
图13用于说明当凸起部的位置在吸液芯的上侧时,环向凸起部方向倾倒的状况。
图14是说明环向平坦面接近后的液面高度的照片,(a)是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侧看向上吸式液体容器时的液面高度的照片,(b)是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液面高度的照片。
图15是简略说明图14的(b)状况的图。
图16用于说明当凸起部的位置在吸液芯的下侧时,环向凸起部方向倾倒的状况。
图17是说明不存在环的情况下的液面高度的照片,(a)是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侧看向上吸式液体容器时的液面高度的照片,(b)是示出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处的液面高度的照片。
图18是简略说明图17的(b)状况的图。
图1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环的断面图。
图2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环的断面图。
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吸式液体容器刚横倒后的环状态。
图22示出了从图21的状态经过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的环的状况。
图23示出了当凸起部的位置在吸液芯的上侧时,环向凸起部方向倾倒的状况。
图2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环的断面图。
图2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的外观图,(a)是内塞的主视图,图,(b)是内塞的仰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内塞的外观图,(a)是内塞的主视图,(b)是内塞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上吸式液体容器
2 容器主体
3 外塞
10 内塞
12 内塞主体
14 瓶塞
15 平坦面(液侧表面)
16 凸起部
17、60 吸液芯夹持部
18、40、50 环(可动部)
20 环卡合部
22 排液孔
24 凸出部(第3凸出部)
30 吸液芯
41 凸出部(第1凸出部)
42 凸出部(第2凸出部)
51 倾斜部
51a 顶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上吸式液体容器1。在以下的说明中,同一部件以及结构要素用同一符号表示。其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对其进行反复详细说明。
〔上吸式液体容器1的结构〕
图2是上吸式液体容器1的外观斜视图。上吸式液体容器1包含容器主体2、外塞3、内塞10以及吸液芯30。上吸式液体容器1通过吸液芯30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收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向上吸,通过加热、蒸发、振动等将吸上来的液体向装置外部放散。
在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液体”是指,包含芳香剂、消臭剂、杀虫剂等在内的具有芳香、消臭、杀虫功能的液体。不过,液体不限定为具有上述各功能的液体。例如,液体可以是以加湿为目的的水。
容器主体2内部收纳液体。容器主体2可以由玻璃、塑料等材料形成。容器主体2为圆筒状,开口部的宽度形成得比胴体部窄。夹持吸液芯30的内塞10用于安装到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内侧。另外,在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外侧,可自由装卸外塞3。
容器主体2不限定为圆筒状,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例如,可以根据用途、使用状态及外观设计等自由设计为四方柱状、球状、半球状等。另外,将外塞3装到容器主体2上的方法可以使用旋接、嵌入等周知的方法。
外塞3用于装到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并可以自由装卸,起到盖子的功能。即,可以说外塞3是防止液体从容器主体2漏出的盖子。外塞3可以由玻璃、塑料等材料形成。
接着通过图1等说明内塞10。图1是内塞10的外观图。图3是内塞10的断面图。
在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规定重力方向为下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上方向。在图1、图3中,图的下侧为重力方向(下方向),图中没有示出的容器主体2位于内塞10的下侧。
内塞10用于夹持吸液芯30并且被装到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内塞10包含内塞主体12、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环18(可动部)以及环卡合部20。
在此,内塞主体12、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以及环卡合部20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别成型的。不过,考虑到制造及成本等,优选通过塑料树脂注塑成型进行一体成型。以下将内塞主体12、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以及环卡合部20设想为一体成型来进行说明。另外,内塞主体12、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以及环卡合部20一体成型时,则也可以表述为内塞主体12具备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以及环卡合部20。
另外,内塞主体12、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环18以及环卡合部20不限定为塑料,也可以由金属等材料形成。
以下,通过图1、图3说明各部件。
内塞主体12是圆筒状,比容器主体2开口部的口径仅小一点。因此,当内塞主体12被嵌入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时,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紧贴内塞主体12。由此,即使容器主体2变为倒立的姿势,液体也不会从容器主体2与内塞主体12之间流出。
瓶塞14以及吸液芯夹持部17被设置为与内塞主体12合为一体。或者也可以表述为瓶塞14以及吸液芯夹持部17与内塞主体12相连接。内塞主体12的与环18对置的面是平坦或大致平坦的(图1、图3的平坦面15)。换言之,平坦面15为内塞主体12的表面,是收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侧的液侧表面。
内塞主体12不限定为圆筒状,也可以是四方状、三角状等其他形状,只要是当其被嵌入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时,是使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与内塞主体12能够紧贴的形状即可。
另外,内塞主体12是中空的,经由上下方向贯通凸起部16的贯通孔与容器主体2的内部连通。
瓶塞14被设置为与内塞主体12合为一体,另外,瓶塞14与内塞主体12之间存在着间隙G。当内塞主体12被嵌入容器主体2时,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端部被嵌入间隙G。此时,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内侧紧贴内塞主体12的外表面,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外侧以及上端部紧贴瓶塞14。由此,当容器主体2与内塞主体12嵌合时,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内侧、上端部、外侧紧贴内塞主体12以及/或者瓶塞14。因此,即使容器主体2保持倒立的姿势,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与内塞主体12之间的液体的漏出也会得到抑制。
接着通过图4说明凸起部16。图4是从下方看到的内塞主体12的外观图。
凸起部16形成在内塞主体12下部的平坦面(液侧表面)15上,当内塞主体12被保持在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时,凸起部16位于容器主体2的内部空间中。凸起部16从平坦面15凸起。凸起部16的内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参照图3)。换言之,贯通孔形成为贯通平坦面15以及凸起部16。因此,当内塞主体12被嵌入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时,内塞主体12的内部与容器主体2的内部经由凸起部16的贯通孔而连通。凸起部16可以形成在平坦面15的任何位置。
形成在凸起部16的贯通孔优选为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直立时呈上侧宽下侧窄的锥体(参照图3)。形成在凸起部16内部的贯通孔的直径例如为上侧2mm、下侧1.8mm。
贯通孔的形状不限定为圆形,可以为四方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凸起部16的高度例如形成为从平坦面15凸起0.5mm~1mm。
在凸起部16上形成贯通孔的理由如下。如果液体从上吸式液体容器1放散,那么容器主体2的内压会降低,从而导致液体难以从上吸式液体容器1放散。因此,通过在凸起部16上形成贯通孔,将容器主体2的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以保持一定的内压,则液体的放散量会保持稳定。
如图3所示,吸液芯夹持部17与内塞主体12合为一体,并且,从内塞主体12的内部向容器主体2的方向以细长状形成。沿着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形成有贯通孔,被插入该贯通孔的吸液芯30由贯通孔的内壁等夹持。由此,吸液芯夹持部17夹持着吸液芯30,吸液芯30的一端位于内塞主体12的内部,吸液芯30的另一端位于容器主体2内的液体中。
环卡合部20被设置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用以限制环18在上吸式液体容器直立时向下方移动图1中,吸液芯夹持部17上设置了2个环卡合部20。但是,环卡合部20不限定为2个,可以存在1个或者3个以上。另外,只要环卡合部20能够限制上吸式液体容器1直立时环18向下方的移动,则对环卡合部20的形状、构造并无特别限定。
吸液芯30被插入在容器主体2中,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收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从吸液芯30的一端向上吸,并在吸液芯30的另一端通过加热、蒸发、振动等将吸上来的液体向上吸式液体容器1的外部放散。
吸液芯30的优选材料可以举出具有连通孔的多孔性体、具有连续气泡的树脂体或树脂纤维的集合体。具体可以举出:由聚氨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乙烯醇缩甲醛、聚苯乙烯等组成的具有连续气泡的树脂体;以聚乙烯、聚丙烯、尼龙等树脂微粒为主成分并进行压片烧结的多孔性体;由聚氟乙烯等组成的多孔性体;由聚酯、聚丙烯、尼龙、丙烯酸酯、人造丝、羊毛等组成的毛毡部件;或者由聚烯烃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人造丝纤维、丙烯酸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氯乙烯醇缩醛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组成的无纺布等树脂纤维集合体;以陶瓷等无机粉体为主成分并进行压片烧结的多孔性无机粉烧结体,但是不限定为上述物质。另外,可以对上述物质进行表面活性剂处理。
接着通过图5、图1说明环18。图5是环18的外观图。
环18形成为环状,其内周供嵌入吸液芯夹持部17。换言之,环18是环绕着吸液芯夹持部17的环状。环18不是被固定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而是能沿着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在由凸起部16以及平坦面15和环卡合部20界定的范围内移动。为了提高相对于吸液芯夹持部17的可动性(滑动性),环18被松弛地安装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
由此,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处于直立状态时,环18由于自身的重力而向下方移动,该向下的移动由环卡合部20所限制。另一方面,如果凸起部16的位置在环卡合部20的下方,例如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环18会向着平坦面15以及凸起部16的方向移动,从而向平坦面15以及凸起部16接近。
在此,“接近”是指“靠近”、“紧挨着相接的状态”、“紧挨着存在”。因此“环18向平坦面15以及凸起部16接近”的意思是“环18与平坦面15以及凸起部16相接”、“环18位于与平坦面15以及凸起部16非常近的位置”等。
环18比收纳在容器主体2内的液体比重大。通过使环18比收纳在容器主体2内的液体比重大,而使环18能够沉在液体中,从而维持形成在凸起部16中的贯通孔作为通气构造的功能。
另外,如果内塞主体12、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环18、以及环卡合部20是由塑料形成的,则优选通过以下方式选择塑料材料。即,形成内塞主体12、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以及环卡合部20的塑料材料与形成环18的塑料材料不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环18相对于吸液芯夹持部17等的移动性、滑动性。例如,内塞主体12、瓶塞14、凸起部16、吸液芯夹持部17以及环卡合部20由聚丙烯形成,而环18由聚缩醛形成。
另外,通过使用与吸液芯夹持部17不同的材料形成环18,能够提高环18相对于吸液芯夹持部17的移动性、滑动性。这是由于分子间力(范德瓦尔斯力等)一般在相同材质间较大,而在不同材质间较小的缘故。例如,环18及吸液芯夹持部17可以是金属、树脂等不同材料。
只要环18能够发挥“〔环18的动作及其效果2〕”栏目(后述)中述及的功能,则对其厚度、材质并无特别限定。因此,环18可以由垫片等薄的环状部件形成。另外,只要环18能够发挥“〔环18的动作及其效果2〕”栏目中述及的功能,则可以不是完全闭合的环状,例如可以是缺少一部分的形状(字母“C”形)等。
在此,根据凸起部16与环18的关系,说明设置凸起部16的理由。如上所述,凸起部16从平坦面15凸起。下面对存在凸起部16的情况以及不存在凸起部16而只在平坦面15上形成贯通孔的情况进行比较。
若不存在凸起部16而只在平坦面15上形成贯通孔,那么一旦环18贴合在平坦面15上,可能难以将环18与平坦面15分离。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平坦面15上的贯通孔将失去连通内塞主体12与容器主体2的通气功能,可能会影响上吸式液体容器1的稳定工作。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蓄积在内塞主体12内部的液体无法流回容器主体2。由于以上的理由,所以在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在平坦面15上设置凸起部16,以使平坦面15与环18容易分离。
但是,平坦面15不是必须包含凸起部16。因为通过在平坦面15上形成微小的凹凸,也能够促进平坦面15与环18分离。当平坦面15不包含凸起部16时,可以通过在平坦面15上形成的结构而取代凸起部16的贯通孔。
接着,通过图6说明形成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的排液孔22。图6是内塞10的断面图。另外,图6所示的断面图中,断面是指,与将吸液芯夹持部17的中心和凸起部16连接的线段垂直并且通过吸液芯夹持部17的中心的面。
如图所示,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形成有2个排液孔22。排液孔22形成在吸液芯夹持部17的与中空的内塞主体12的底面部接近的壁面上,并且形成在相互对置的2处。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形成排液孔22的理由如下。
考虑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的情况。此时,收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被吸液芯30向上吸,被吸上来的液体可能会从容器主体2漏出。对此,设置排液孔22,以使吸液芯30吸収的液体通过排液孔22排到内塞主体12而蓄积在内塞主体12的内部。蓄积在内塞主体12内部的液体能通过凸起部16的贯通孔流回容器主体2。由此,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由于设置了排液孔22,所以能够抑制液体向上吸式液体容器1的外部流出。
特别是如果从上吸式液体容器1放出的液体的放散量多,则需要提高利用毛细管现象的吸液芯30的吸液速度,增加吸液芯30的空隙率。此时,如果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则容易出现液体经由吸液芯30漏出的问题。因此,通过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形成排液孔22,能够抑制液体从上吸式液体容器1泄漏,并且,能够使泄漏的液体较快流回容器主体2的内部。
另外,形成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的排液孔22的数量不限定为2个,可以为1个或者3个以上。并且,形成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的排液孔22的位置也不限定为对置的位置,可以适当决定。排液孔22的直径可以为0.5mm~1mm左右。排液孔22的形状可以不是圆形,可以是四方形、三角形等,可适当决定。
〔环18的动作及其效果1〕
通过图7等说明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环18的动作。图7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发生了横倒且凸起部16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上侧时,上吸式液体容器1刚横倒后的环18的位置。图8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发生了横倒且凸起部16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上侧时,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环18的位置。
如图7所示,上吸式液体容器1刚横倒时,环18与凸起部16尚为分离状态。
但是,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图8所示,环18由于重力而向凸起部16的方向移动,与凸起部16接触。此时,在图8中,环18与凸起部16接触而阻塞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通过这种方式,在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能够抑制液体经由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漏出。
接着通过图9、图10说明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且凸起部16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下侧时的情况。图9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发生了横倒且凸起部16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下侧时,上吸式液体容器1刚横倒后的环18的位置。图10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发生了横倒且凸起部16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下侧时,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的环18的位置。
如图9所示,上吸式液体容器1刚横倒时,环18与凸起部16尚为分离状态。
但是,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图10所示,环18由于重力而向凸起部16的方向移动,与凸起部16接触。此时,在图10中,环18与凸起部16接触,阻塞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由此,在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能够抑制液体经由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漏出。
如上所述,在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当环18阻塞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时,能抑制液体经由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漏出。
但是,根据环18与凸起部16的接触方式、容器主体2中收纳的液体的残留量,环18可能不能阻塞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对此,在以下的“〔气液交换与液体漏出之间的关系〕”栏目以及“〔环18的动作及其效果2〕”栏目中,说明吸式液体容器1在环18没有完全阻塞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的状态下抑制液体从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漏出的原理。
〔气液交换与液体漏出之间的关系〕
利用图11,结合漏液与容器主体2内液面高度之间的关系,说明收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通过贯通孔向容器主体外部漏出的状况。
图11是说明液面高度(液面1、液面2)与从贯通孔H漏出的液体的关系的图。并且,图11所示的情况中,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且贯通孔H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上侧。另外,在图11中,为了方便说明,省略了关于环18的图绘。并且,在图11中,为了方便说明,贯通孔H直接形成在平坦面15上。
如图所示,液面1的位置比贯通孔H高。即,贯通孔H被液体充满着。这种情况下,难以经由贯通孔H进行气液交换。具体而言,在图11的液面1的状态下,由于贯通孔H被液体充满着,所以难以发生从内塞主体12向容器主体2的空气移动,因此,液体难以从容器主体2向内塞主体12流动。
接着考虑液面2的情况。贯通孔H与液面2处于相同高度,没有处于被液体完全充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容易经由贯通孔H发生气液交换。具体而言,在图11的液面2的状态下,由于贯通孔H没有处于被液体充满的状态,所以容易发生从内塞主体12向容器主体2的空气移动,因此,液体容易从容器主体2向内塞主体12流动。
即,当空气从内塞主体12向容器主体2移动时,液体容易从容器主体2向内塞主体12流动。反之,为了抑制液体从容器主体2向内塞主体12漏出,只要抑制空气从内塞主体12向容器主体2流动即可。因此,如图11的液面1那样,通过使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位于比贯通孔H高的位置,能够抑制液体从容器主体2漏出。
在此,通过图12说明与图11不同的例子。图12是说明液面高度(液面3)与从贯通孔H漏出的液体的关系的图。并且,图12所示的情况中,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且贯通孔H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下侧。另外,在图12中,为了方便说明,省略了关于环18的图绘。并且,在图12中,为了方便说明,贯通孔H直接形成在平坦面15上。
如图所示,液面3处于与贯通孔H相同的高度,没有处于被液体完全充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容易经由贯通孔H发生气液交换。另外,当贯通孔H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下侧时,空气容易从吸液芯30与吸液芯夹持部17之间的缝隙进入容器主体2的内部,从而可能发生漏液。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环18能向平坦面15接近,平坦面15与环18之间的液面会上升,所以经由贯通孔H的漏液也可得到抑制。
〔环18的动作及其效果2〕
在上述“〔环18的动作及其效果1〕”栏目中,说明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之后,环18阻塞形成在凸起部16的贯通孔,从而抑制液体从容器主体2漏出的方案。
但是,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之后,有时环18不能完全阻塞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在这种情况下,上吸式液体容器1可以通过图13等后述的方法,抑制液体从容器主体2漏出。
图13说明了当凸起部16的位置在液芯30的上侧时,环18向凸起部16的方向倾倒的状况。
图示的例中,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之后,环18没有完全阻塞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因此,可以预想由于经由凸起部16的贯通孔发生气液交换,液体会经由形成在凸起部16上的贯通孔从容器主体2漏出。
但是,环18由于重力而向凸起部16接近。因此,由于毛细管现象,平坦面15与环18之间的液体上升,会在图中虚线位置形成液体膜。即,该液体膜存在的位置就是平坦面15与环18之间液体的液面高度。
由此,凸起部16的贯通孔被液体充满,难以经由凸起部16的贯通孔发生气液交换,从而能够抑制液体从容器主体2漏出。
图14是说明环18向平坦面15接近后的液面高度的照片。其中,图14的(a)是示出了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的从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侧看向上吸式液体容器1时的液面高度的照片。图14的(b)是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液面高度的照片。
图14的(a)的箭头示出了凸起部16的贯通孔。如图14的(a)所示,容器主体中液体的液面比凸起部16的贯通孔的位置低(图中的L1)。
但是,如图14的(b)所示,在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液面高度从L1变化为L2,L2比凸起部16的贯通孔的位置高。这是因为环18向平坦面15接近时,液体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在平坦面15与环18之间上升的缘故。其结果是在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液面高度从L1上升到L2。结果是如上所述那样,在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从容器主体2向内塞主体12的液体的漏出得到了抑制。
图15是简略说明图14的(b)状况的图。如图所示,由于环18向平坦面15接近,所以平坦面15与环18之间发生毛细管现象,液面高度从L1上升到L2。并且,凸起部16的贯通孔变为被液体充满的状态。当凸起部16的贯通孔被液体充满时,难以经由凸起部16的贯通孔发生气液交换,其结果是抑制液体从容器主体2向内塞主体12漏出。这种对液体漏出的抑制效果,在液面高度为图11的液面2(即,液面高度处在凸起部16的贯通孔的位置时)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图16用于说明当凸起部16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下侧时,环18向凸起部16的方向倾倒的状况。
这种情况下,根据图13~图15中说明的原理,通过环18向平坦面15靠近而产生的毛细管现象,抑制液体从容器主体2漏出。
接着,作为图14、图15的比较例,通过图17、图18说明不存在环的情况下的液体的漏出。
图17是说明不存在环18的情况下的液面高度的照片。其中,图17的(a)是示出了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从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侧看向上吸式液体容器1时的液面高度的照片,图17的(b)是示出当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液面高度的照片。图18是简略说明图17的(b)状况的图。
图17中,上吸式液体容器不具有环18。因此,尽管由于表面张力,液面L3的液面高度从L3升高到L4(参照图17的(b)),但是液面L4没有升高到可以阻塞凸起部16的贯通孔。因此,凸起部16的贯通孔处于没有被液体充满的状态。如果凸起部16的贯通孔没有被液体充满,则容易经由凸起部16的贯通孔发生气液交换,其结果是液体容易从容器主体2向内塞主体12漏出。
如上所述,在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当环18向平坦面15倾倒并向平坦面15接近时,可以利用在平坦面15与环18之间发生的毛细管现象,抑制液体从凸起部16的贯通孔漏出。这意味着不需要对上吸式液体容器进行详细设计来使环18在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完全阻塞凸起部16的贯通孔。在这一点上,内塞主体12、以及包含内塞主体12的上吸式液体容器1促进了设计的简化。
另外,在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使用的液体包括芳香剂、消臭剂、杀虫剂、水等液体特性不同的各种液体。在这一点上,由于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利用可动的环18,并且能使环18向平坦面15接近,因此在粘度等液体特性发生变化时,也能够起到抑制液体漏出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上吸式液体容器1的技术中利用了表面张力、毛细管现象等自然现象,不是只考虑重力作用的技术。对于表面张力、毛细管现象而言,平坦面15与环18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因素,并且表面张力、毛细管现象在保持上吸式液体容器1的稳定工作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上吸式液体容器1提供了使环18向平坦面15接近从而利用毛细管现象抑制液体漏出的机构。
〔环40〕
〔凸出部41(第1凸出部)〕
接着,与环18进行比较,说明与环18不同的其他环40。图19是环18的断面图。图20是环40的断面图。
环18是筒体,筒体内供嵌入吸液芯夹持部17。环18不是被固定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而是能沿着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在由凸起部16以及平坦面15和环卡合部20界定的范围内移动。为了提高相对于吸液芯夹持部17的可动性(滑动性),环18被松弛地安装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
另外,筒体是指,管、如管那样中间呈空洞状的形状。并且,对筒体内部空间的断面形状并无特别的形状限定,可以为圆形、四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另外,筒体在空洞延伸的方向(图18中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并且,筒体也是环状。
但是,以下,设想环18以及后述的环40、环50均为圆筒状来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环18的与吸液芯夹持部17对置的面称为内周面。
环18的内周面平坦地形成。具体来看,环18的内周面上没有形成凸出部及槽等。因此,当环18沿着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移动时,内周面整体与吸液芯夹持部17接触。
接着说明环40。另外,不重复说明与环18中的说明相同的内容。
如图20所示,环40具有在内周面上凸出的凸出部41。凸出部41朝吸液芯夹持部17侧凸出。凸出部41形成在内周面的全周,以环绕吸液芯夹持部17。
为了提高环40相对于液芯保持部17的滑动性,环40被松弛地安装在吸液芯夹持部17上,为了不影响环40相对于吸液芯夹持部17的滑动性,可以根据环40的内周面与吸液芯夹持部17之间的距离,适当决定凸出部41的高度。另外,与环40的内周面的沿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的宽度相比,凸出部41的沿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的宽度短很多。
另外,环40的内周面中除凸出部41以外的部分是平坦的,且凸出部41与内周面一体成型,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在此,“在内周面上凸出”的凸出部是指,该凸出部从内周面凸出。换言之,“在内周面上凸出”是指:如果将内周面的在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上的端部设为第1端部,将另一端设为第2端部,那么凸出部与连接第1端部与第2端部的线相比,向吸液芯夹持部17侧突出。关于这一概念,后述“〔环50〕”栏目中的顶点51a也是一样的。
环40的内周面上具有凸出的凸出部41时的效果如下。
首先,考虑环18。环18不具备凸出部41,其内周面本身作为接触面与吸液芯夹持部17接触。
而另一方面,环40通过其内周面上凸出的凸出部41与吸液芯夹持部17接触。因此,与环18相比,环40在向凸起部16的贯通孔方向移动时,与吸液芯夹持部17接触的面积能够减小。
由此,环40与吸液芯夹持部17之间的滑动抵抗减低,从而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环40容易向凸起部16的贯通孔接近。其结果是环40比环18更能够抑制液体向容器主体2的外部漏出。
图21、图22是说明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的环40的动作的图。图21示出了上吸式液体容器刚横倒时的环40的位置。图22示出了从图21的状态经过很短时间之后的环40的状况。
如上所述,环18中,环18的内周面整体与吸液芯夹持部17接触。与此相比,环40中,从内周面凸出的凸出部41与吸液芯夹持部17接触。因此,与环18相比,环40与吸液芯夹持部17之间的滑动抵抗减低,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环40能够比环18更快向凸起部16接近。其结果是通过使用环40,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经由凸起部16上形成的贯通孔漏出。
另外,与环40内周面的在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相比,凸出部41的在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上的宽度越短,越能够减低环40与吸液芯夹持部17之间的滑动抵抗。
并且,凸出部41可以环绕吸液芯夹持部17而连续形成在环40的内周面全周,也可以断续地形成。
〔凸出部41与重心位置之间的关系〕
接着说明环40的其他结构及效果。
如图20所示,环40的厚度是沿着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变化的。环40中,凸起部16侧(图右侧)的厚度比与凸起部16反向的一侧(图左侧)的厚度大。因此,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上的环40的重心位置靠近凸起部16。图20中,液芯保持部17的长边方向上的环40的重心位置用CG(Center of Gravity)表示。
并且,以CG为基准,凸出部41的位置处在凸起部16的相反侧。由此,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环40以凸出部41为支点而容易倾斜。因此,即使吸液芯夹持部17与凸出部41之间的滑动性不理想,环40也容易向凸起部16的方向倾倒。图23揭载了这种情况。图23示出了当凸起部16的位置在吸液芯30的上侧时,环40向凸起部16方向倾倒的状况。
如图23所示,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环40以凸出部41为支点而容易倾斜并向凸起部16的方向倾倒。由此,环40容易向凸起部16的贯通孔接近。并且,收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在环40与平坦面15之间上升,使凸起部16的贯通孔充满液体,从而能够抑制液体向容器主体2的外部漏出。
另外,虽然环40中,凸起部16侧的厚度比与凸起部16反向的一侧的厚度大,但即使使用厚度上没有差别的其他环,只要以CG为基准,使凸出部41的位置处在与凸起部16反向的一侧,则也能够实现上述的效果。
〔凸出部42(第2凸出部)〕
接着,一边与图19的环18对比,一边进一步说明环40的其他结构及效果。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环18以及环40中与凸起部16对置的面称为对置面。
如图19所示,环18中,对置面整个平坦地形成。具体来看,环18的对置面上没有形成凸出部及槽等。
与此相比,如图20所示,环40的对置面上形成有凸出部42。凸出部42处在对置面的规定的位置上。在此,规定的位置是指:当环40向凸起部16接近后,与凸起部16或者凸起部16的贯通孔对置的位置。凸出部42在对置面上环状地形成。
另外,环40的对置面中除凸出部42外的部分可以平坦地形成。并且,凸出部42的高度可以较低。另外,凸出部42与对置面一体成型,但并不限定为一体成型。
环40在对置面上具有凸出部42时的效果如下。
与在对置面上不具有凸出部42的环18相比,环40通过在对置面上具有凸出的凸出部42,能够缩短凸出部42与凸起部16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更早向凸起部16接近。由此,收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容易渗透至凸出部42与凸起部16之间,从而液体容易被吸至凸出部42与凸起部16之间。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液体经由形成在凸起部16的贯通孔漏出。
如上所述,对环18进行各种改良设计而成环40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经由形成在凸起部16的贯通孔漏出。
〔环50〕
接着,一边与环18及环40进行比较,一边进一步说明其他的环50。图24是环50的断面图。另外,不再重复已说明过的与环18以及环40相同的内容。
如上所述,环18的内周面是平坦形成的。即,无论在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上的任何位置,环18的内径都是一定的(或者大致一定)。
另外,环4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出部41。凸出部41形成在环40的内周面的全周。环40的内周面中除凸出部41外的部分是平坦的。即,除了形成凸出部41的地方,无论在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上的任何位置,环40的内径都是一定的(或者大致一定)。
另一方面,环50中,内周面上形成有倾斜部51。具体如图24所示,沿着吸液芯夹持部17的长边方向,离顶点51a越近,环50的内径越小,离顶点51a越远,环50的内径越大。
环50的内周面上具有倾斜部51以及倾斜部51的顶点51a时的效果如下。
环50在其内周面上具有倾斜部51,从而经由倾斜部51的顶点即顶点51a与吸液芯夹持部17接触。因此,和内周面整体与吸液芯夹持部17接触的环18相比,当环50向凸起部16的贯通孔的方向移动时,与吸液芯夹持部17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由此,与环18相比,环50与吸液芯夹持部17之间的滑动抵抗较低,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能够比环18更早接近凸起部16,或者更容易向凸起部16倾倒。因此,通过使用环50,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经由形成在凸起部16的贯通孔漏出。
如上所述,环50与环40一样,通过缩小与吸液芯夹持部17的接触面积,减低与吸液芯夹持部17之间的滑动抵抗,进一步抑制液体经由形成在凸起部16的贯通孔漏出。
另外,通过缩小与吸液芯夹持部17的接触面积来减低与吸液芯夹持部17之间的滑动抵抗的方案并不限定为上述的环40及环50,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案,环40及环50只是其中一例。
〔吸液芯夹持部60的凸出部24(第3凸出部)〕
接着,一边与吸液芯夹持部17比较,一边说明与吸液芯夹持部17不同的其他吸液芯夹持部60。图25是内塞10的外观图,图25的(a)是内塞10的主视图,图25的(b)是内塞10的仰视图。另外,图26是内塞10a的外观图,图26的(a)是内塞10a的主视图,图26的(b)是内塞10a的仰视图。
如图25及图26所示,吸液芯夹持部17与吸液芯夹持部60的结构上的差异在于吸液芯夹持部60上形成有凸出部24,而吸液芯夹持部17上没有形成凸出部24。
具体如图26的(a)所示,在吸液芯夹持部60的与环的内周面对置的面上,沿着吸液芯夹持部60的长边方向,形成有2个凸出部24。另外,如图26的(b)所示,凸出部24可以在与环的内周面对置的面上以较低的高度形成。
另外,凸出部24可以沿着吸液芯夹持部60的长边方向连续地形成,也可以断续地形成。并且,在图26中形成有2个凸出部24,但是也可以形成1个或者3个以上的多个凸出部24。另外,可以根据环的内周面与吸液芯夹持部60之间的距离适当决定凸出部24的高度。
吸液芯夹持部60具有凸出部24时的效果如下。
通过上述的结构,当环18向凸起部16的贯通孔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吸液芯夹持部60的凸出部24与环18的内周面接触,因此与吸液芯夹持部17相比,环18与吸液芯夹持部60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由此,减低环18与吸液芯夹持部60之间的滑动抵抗,上吸式液体容器1横倒时,环18容易向形成在凸起部16的贯通孔接近。并且由于毛细管现象,收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液体在环18与平坦面15之间上升,使凸起部16的贯通孔充满液体,从而能够抑制液体向容器主体2的外部漏出。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环18可以改写为环40或者环50。
如上所述,不仅是环40、环50,通过对吸液芯夹持部进行改良设计,也能够缩小吸液芯夹持部与环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进一步抑制液体向容器主体2的外部漏出的效果。吸液芯夹持部60只是其中一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案。
〔用途〕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上吸式液体容器1具有以下的用途。但其用途不限定为以下的用途。
上吸式液体容器1中,吸液芯30的一端浸渍在容器主体2收纳的液体中,另一端向内塞主体12的上方伸长。
由此,能够想到将加热蒸散装置与上吸式液体容器1组合的用途,该加热蒸散装置使用加热器等对吸液芯30的向内塞主体12的上方伸长的另一端进行加热,使液体从吸液芯30的另一端蒸散。或者能够想到将振动喷雾装置与上吸式液体容器1组合的用途,该振动喷雾装置使振动板与吸液芯30的向内塞主体12的上方伸长的另一端接触或者接近,并将振子的振动传递给振动板,使液体从吸液芯30的另一端蒸散。或者能够想到将液体放散装置与上吸式液体容器1组合的用途,该液体放散装置通过使液体从吸液芯30的上述另一端自然蒸发,从而使液体向外部放散。
如上所述,上吸式液体容器1能够应用在各种用途,在任何一种用途中都能够抑制液体的漏出。
〔补充〕
本发明也可以为如下的方案。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的结构为,上述可动部是筒体,上述筒体内供嵌入吸液芯夹持部。
上吸式液体容器一般为小型,所以容器主体内部空间的空间制约大。
考虑到这一点,可动部为筒体,筒体内供嵌入吸液芯夹持部。因此,内塞主体不需要包含新的用于安装可动部的部件。由此,夹持内塞主体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产生了空间上的余地,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例如可以增加可动部的大小。
另外,筒体是指,管、如管那样中间呈空洞状的形状。并且,筒体内部空间的断面形状不限定为特定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四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可以为如下方案:上述可动部包含有在上述筒体的内周面上凸出的第1凸出部,当上述可动部向上述液侧表面移动时,上述第1凸出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接触。
下面考虑上述可动部不包含有在筒体的内周面上凸出的第1凸出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上述可动部中,内周面本身作为接触面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接触。
另一方面,考虑上述可动部包含有在筒体的内周面上凸出的第1凸出部,且当上述可动部向上述液侧表面的移动时,上述第1凸出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接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当上述可动部向上述液侧表面移动时,第1凸出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接触。因此,可动部筒体的内周面上不存在第1凸出部的情况相比,上述可动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接触的面积能够缩小。
由此,能够减低上述可动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之间的滑动抵抗,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上述可动部容易向上述贯通孔接近。并且,由于毛细管现象,收纳在容器主体的液体在可动部与液侧表面之间上升,液体充满形成在液侧表面的贯通孔,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漏出到容器主体的外部。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可以为如下方案:以上述可动部在上述吸液芯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重心位置为基准时,上述第1凸出部位于与上述贯通孔反向的一侧。
通过上述的方案,当上述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上述可动部以上述第1凸出部为支点而容易倾斜。由此,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即使吸液芯夹持部与上述第1凸出部之间的滑动性不理想,也能够使上述可动部容易向上述贯通孔方向倾倒,并缩短可动部与液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由于毛细管现象,收纳在容器主体的液体在可动部与液侧表面之间上升,液体充满形成在液侧表面的贯通孔,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漏出到容器主体的外部。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可以为如下方案:上述可动部包含有在与上述液侧表面对置的表面上凸出的第2凸出部,上述第2凸出部的位置被定在当上述可动部接近了上述液侧表面时与上述贯通孔对置的位置。
与在对置面上不具有第2凸出部的可动部相比,上述可动部的与上述液侧表面对置的表面(以下称为对置面)上具有第2凸出部,从而能够进一步缩短上述第2凸出部与上述贯通孔之间的距离。并且,第2凸出部的位置被定在;当上述可动部接近了上述液侧表面时与上述贯通孔对置的位置。
由此,收纳在容器主体的液体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在可动部与液侧表面之间上升,液体充满形成在液侧表面的贯通孔,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漏出到容器主体的外部。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可以为如下方案:上述吸液芯夹持部包含有在与上述可动部的内周面对置的面上凸出的第3凸出部,当上述可动部向上述液侧表面的方向移动时,上述第3凸出部与上述可动部接触。
通过上述方案,上述第3凸出部与上述可动部的内周面接触,因此,与不存在第3凸出部的情况相比,当上述可动部向上述液侧表面移动时,上述可动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的接触面积能够缩小。
由此,上述可动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之间的滑动抵抗减低,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上述可动部容易与上述贯通孔接近。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漏出到容器主体的外部。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中,上述液侧表面上可以包含使上述液侧表面与上述可动部容易分离的凸起部。
本发明的内塞中,当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可动部向内塞主体的液侧表面接近。此时,可动部可能紧贴液侧表面并难以从液侧表面分开。如果可动部紧贴液侧表面并难以分离,则形成在液侧表面的贯通孔会失去作为空气道的功能,无法发挥保持容器主体内压稳定的通气功能。
此,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通过具备上述方案,使上述液侧表面与上述可动部的分离变得容易。由此,形成在液侧表面的贯通孔能够发挥维持容器主体内压稳定的通气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中,上述贯通孔可以以贯通上述凸起部的方式来形成。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包含凸起部,该凸起部中形成有将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贯通孔。
由此,凸起部本身能够兼具维持容器主体内压稳定的功能、以及使上述液侧表面与上述可动部容易分离的功能。并且,通过上述方案,能够简化内塞主体液侧表面的构造。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中,上述可动部可以由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不同的材料形成。
如果上述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上述可动部将向上述液侧表面接近。
在这一点上,通过使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不同的材料形成上述可动部,能够提高上述可动部相对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的移动性、滑动性。作为一例,形成可动部的材料可以比上吸式液体容器内的液体比重大且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塞中,上述可动部可以为环状且内周供嵌入上述吸液芯夹持部。
上吸式液体容器一般为小型,所以容器主体内部空间的空间制约大。
考虑到这一点,可动部为环状且内周供嵌入吸液芯夹持部。因此,内塞主体不需要包含新的用于安装可动部的部件。由此,夹持内塞主体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产生了空间上的余地,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例如可以增加可动部的大小。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上吸式液体容器可以包含上述的任何一种内塞。
由此,能够为用户提供发挥上述各种效果的上吸式液体容器。
本发明不限定为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各种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所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内塞,能够应用于上吸式液体容器。

Claims (8)

1.一种内塞,其被插入上吸式液体容器的容器主体内,且用来将把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向上吸的吸液芯保持在该容器主体的开口部,该内塞的特征在于:
包含:内塞主体,其被上述开口部保持;
吸液芯夹持部,其与上述内塞主体连结并夹持上述吸液芯;以及
可动部,其能够在上述吸液芯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且当上述内塞主体被保持在开口部时,位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中,
在上述内塞主体的液侧表面上形成有将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贯通孔,其中,上述液侧表面是该内塞主体上的配置在靠向上述容器主体所收纳的液体侧的表面,
当上述上吸式液体容器横倒时,上述可动部通过重力而向上述液侧表面接近,
上述可动部为筒体,上述吸液芯夹持部被嵌入该筒体内,
上述可动部具备在上述筒体的内周面上凸出的第1凸出部,
当上述可动部向上述液侧表面移动时,上述第1凸出部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塞,其特征在于:
以上述可动部的在上述吸液芯夹持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重心位置为基准时,上述第1凸出部位于与上述贯通孔反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部在其与上述液侧表面对置的表面上具备凸出的第2凸出部,
上述第2凸出部的位置被定在:当上述可动部向上述液侧表面接近后,与上述贯通孔对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液芯夹持部在其与上述可动部的内周面对置的面上具备凸出的第3凸出部,
当上述可动部向上述液侧表面移动时,上述第3凸出部与上述可动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侧表面上具备使上述液侧表面与上述可动部易于分离的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贯通孔以贯通上述凸起部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部由与上述吸液芯夹持部不同的材料形成。
8.一种上吸式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塞。
CN201480054347.2A 2013-10-03 2014-10-02 内塞、上吸式液体容器 Active CN105593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8596 2013-10-03
JP2013208596 2013-10-03
JP2014-006782 2014-01-17
JP2014006782A JP6242216B2 (ja) 2013-10-03 2014-01-17 中栓、吸い上げ式液体容器
PCT/JP2014/076396 WO2015050198A1 (ja) 2013-10-03 2014-10-02 中栓、吸い上げ式液体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3138A CN105593138A (zh) 2016-05-18
CN105593138B true CN105593138B (zh) 2017-06-09

Family

ID=5277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4347.2A Active CN105593138B (zh) 2013-10-03 2014-10-02 内塞、上吸式液体容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87386B2 (zh)
EP (1) EP3053853A4 (zh)
JP (1) JP6242216B2 (zh)
CN (1) CN105593138B (zh)
WO (1) WO20150501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51228S1 (en) * 2012-12-29 2016-03-08 Mary Elle Fashions, Inc. LED night-light
USD751229S1 (en) * 2012-12-29 2016-03-08 Mary Elle Fashions, Inc. LED night-light
ES2564395B1 (es) * 2014-08-19 2017-01-02 Zobele España, S.A. Dispositivo evaporador de sustancias volátiles
GB201506748D0 (en) * 2015-04-21 2015-06-03 Personnel Hygiene Services Ltd Fragrance dispenser
WO2017215727A1 (de) * 2016-06-16 2017-12-21 Ctr, Lda Dochtvorrichtung zum verdampfen von duftstoff mit dochthalter
JP7062961B2 (ja) * 2017-03-28 2022-05-09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焼鈍鋼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260495B (zh) * 2017-07-18 2021-08-13 东莞亿得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具有多层透气膜的香氛胶囊及使用该香氛胶囊的加热器
JP7504598B2 (ja) * 2020-01-21 2024-06-24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ノズルを構成する中栓及び点眼剤容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7470A (ja) * 2003-03-07 2004-09-30 Kao Corp 芳香器
WO2006032709A1 (es) * 2004-08-13 2006-03-30 Zobele España, S.A. Aparato difusor de múltiples sustancias volátiles
CN101160141A (zh) * 2005-04-28 2008-04-09 吉万奥丹股份有限公司 挥发性液体散布设备
JP2010215273A (ja) * 2009-03-17 2010-09-30 Lion Corp 揮散容器
JP2011006132A (ja) * 2009-06-29 2011-01-13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揮散液の揮散用容器
CN202590010U (zh) * 2012-04-18 2012-12-12 中山富士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漏的香薰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29628U (zh) * 1971-04-21 1972-12-04
JPS5938194Y2 (ja) * 1980-05-31 1984-10-24 東芝電気器具株式会社 ポツト
JPH0613726Y2 (ja) * 1988-11-18 1994-04-13 株式会社ダスキン 芯体支持体
JP3688384B2 (ja) 1996-03-18 2005-08-24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炎漏出防止型コンロ
US5909845A (en) * 1996-06-28 1999-06-08 S. C. Johnson & Son, Inc. Wick-based liquid emanation system with child-resistant overcap
JP3847943B2 (ja) 1998-03-09 2006-11-22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薬液加熱蒸散装置の薬液容器用吸液芯保持栓
JP4221738B2 (ja) 2002-05-23 2009-02-12 シーシーアイ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US20040074982A1 (en) 2002-10-08 2004-04-22 Kotary Kara L. Wick-based delivery system with wick having small porosity sections
US20070290066A1 (en) * 2003-12-02 2007-12-20 Givaudan Sa Apparatus
JP4666568B2 (ja) * 2004-03-19 2011-04-06 花王株式会社 芳香器
JP4993063B2 (ja) * 2006-03-29 2012-08-08 東京ライト工業株式会社 揮散具
US20090101730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Davis Brian T Vented Dispensing Bottle/Cap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7470A (ja) * 2003-03-07 2004-09-30 Kao Corp 芳香器
WO2006032709A1 (es) * 2004-08-13 2006-03-30 Zobele España, S.A. Aparato difusor de múltiples sustancias volátiles
CN101160141A (zh) * 2005-04-28 2008-04-09 吉万奥丹股份有限公司 挥发性液体散布设备
JP2010215273A (ja) * 2009-03-17 2010-09-30 Lion Corp 揮散容器
JP2011006132A (ja) * 2009-06-29 2011-01-13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揮散液の揮散用容器
CN202590010U (zh) * 2012-04-18 2012-12-12 中山富士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漏的香薰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3138A (zh) 2016-05-18
EP3053853A1 (en) 2016-08-10
JP2015091716A (ja) 2015-05-14
US9987386B2 (en) 2018-06-05
JP6242216B2 (ja) 2017-12-06
EP3053853A4 (en) 2017-07-05
US20160250371A1 (en) 2016-09-01
WO2015050198A1 (ja) 2015-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3138B (zh) 内塞、上吸式液体容器
TWI441625B (zh) 具有濾器之吐出容器
CN103826982B (zh)
US6322268B1 (en) Efficient fluid dispensing utensil
US9487339B2 (en) Liquid dispensing head, in particular for a bottle for packaging a liquid to be dispensed drop by drop
US10117497B1 (en) Liquid dermatological agent dispensing device
WO2001028696A1 (en) Efficient fluid dispensing utensil
BR112012018180B1 (pt) frasco de distribuição de líquido conta-gotas que compreende um reservatório de parede com deformação elasticamente reversível por admissão de ar no interior do dito reservatório por intermédio de uma cabeça de distribuição
CN104105645A (zh) 泵式喷出容器
WO2014161434A1 (zh) 防溢注液瓶
CN101790393B (zh) 贮血槽
CN101790392B (zh) 贮血槽
JP2009219798A (ja) 点滴筒及び輸液セット
JP5700817B2 (ja) 塗布具
JPH04293568A (ja) 泡噴出ポンプ容器
JP5975420B2 (ja) 反転式印判
JP3114418U (ja) 漏斗受け具
WO2006026877A1 (en) Volatile material dispensing apparatus
JP5975421B2 (ja) 反転式印判
JP6626305B2 (ja) 薬液揮散器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08163686A (ja) 通液構造及び該通液構造を備えた薬液供給装置
US9381767B2 (en) Device for storing and applying a fluid product
JP2004331103A (ja) 注出栓付き容器
JP2016008049A (ja) 液体容器
JP7353988B2 (ja) インク補給具及び補給式筆記具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