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6118A - 重力旋转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重力旋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6118A
CN105556118A CN201480051726.6A CN201480051726A CN105556118A CN 105556118 A CN105556118 A CN 105556118A CN 201480051726 A CN201480051726 A CN 201480051726A CN 105556118 A CN105556118 A CN 105556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running shaft
periphery
supporting element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17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6118B (zh
Inventor
C·佩莱格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LLEGRIN PHILIPPE
Original Assignee
PELLEGRIN PHILIPP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LLEGRIN PHILIPPE filed Critical PELLEGRIN PHILIPPE
Publication of CN105556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6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6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6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10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3/00Other motors, e.g. gravity or inertia motors
    • F03G3/06Other motors, e.g. gravity or inertia motors using pendulu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3/00Other motors, e.g. gravity or inertia motors
    • F03G3/08Other motors, e.g. gravity or inertia motors using fly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力旋转设备(20),其包括:第一圆盘(21),该第一圆盘(21)包括:中心轴线(AAˊ)和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ˊ),该外周旋转轴线(BiBiˊ)设置在离中心轴线(AAˊ)一定距离处并与其平行;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26i),其适合于围绕外周旋转轴线(BiBiˊ)转动;以及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27i),其安装在外周旋转轴(26i)上并且具有块体(Mi),该块体(Mi)能够远离旋转轴(26i)移动从而产生转矩,该转矩造成旋转轴(26i)和第一圆盘(21)枢转。根据本发明,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减速传动装置,其设置在外周旋转轴(26i)和第一圆盘(21)之间;装置,该装置用于紧固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至固定位置从而避免其围绕外周旋转轴线转动;自由轮,该自由轮设置在外周旋转轴上;以及装置,该装置用于改变外周旋转轴上的块体支撑件(27i)相对于穿过轴的外周旋转轴线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

Description

重力旋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力旋转设备和使这样的设备旋转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希望发现利用借助一个或多个向下移动的块体所产生的重力能的重力旋转设备。这样的设备通常包括例如通过移动远离旋转轴线的块体所产生的转矩而旋转驱动的圆盘,所产生的转矩用于驱动圆盘使其旋转,由此驱动驱动轴使其旋转。这样的旋转然后可以用于发电。
转矩有助于使设备在向下移动的同时旋转。相反,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只要块体维持在离旋转轴线相同的距离处,其就会产生抑制设备旋转的反向转矩。这就是为什么已知的重力旋转设备包括根据块体向上还是向下移动而改变块体和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的机构。
专利申请FR2830289涉及重力旋转设备,所述重力旋转设备包括围绕旋转轴可旋转的圆盘,在圆盘上沿径向水平定向的滑道,和马达。通过安装在滑道上的齿条承载两个飞锤。飞锤适合于在马达的作用下朝向或远离圆盘的旋转轴以相同的方向移动,这造成齿条平移移动,并且因此造成飞锤沿着滑道移动,因此造成圆盘旋转。
专利申请WO02/070893涉及重力旋转设备,所述重力旋转设备包括圆盘形式的封闭支撑件,旋转轴,和半球块体。支撑件静止并且旋转轴相对于圆盘的中心偏心。块体适合于围绕轴转动并且块体驱动轴使其旋转。出于该目的,成对块体可滑动地安装在杆上,所述杆紧固至旋转轴的相反侧。圆柱形弹簧在块体和旋转轴的端部之间安装在每个杆上从而控制块体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在块体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弹簧被与圆盘的外壁接触的块体压缩。在块体上升阶段的过程中,弹簧松弛。因此,通过弹簧的作用,对于每对块体,向下移动的块体更远离旋转轴而向下移动的块体更靠近旋转轴。
专利申请FR2812348描述了重力旋转设备,所述重力旋转设备具有两个链轮,链条,和钩状支撑件,在所述钩状支撑件上设置以纵向方向延伸的块体。链轮具有平行的旋转轴线并且彼此竖直偏置,链条在两个链轮之间拉紧。由于位于支撑件上的块体,支撑件紧固至链条并且驱动链条使其旋转,并因此驱动链轮使其旋转。块体在支撑件倾斜的方向上自由移动,远离链条在向上方向上移动并且朝向链条在向下方向上移动。在设备的底部处的竖直位置下,支撑件释放被设置在底部链轮下方的滑道夹持的相应块体。支撑件在绕过底部链轮之后转向并且重新获得被之前的支撑件释放的块体。块体设置在支撑件的内端处用于向上阶段。在到达顶部链轮的顶部时,同时支撑件转向,块体滚走并且降落至之后的支撑件。由于支撑件向下倾斜,在向下阶段的过程中块体占据支撑件的被钩状物固定的外端。
专利申请CN2603229涉及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具有齿形轮、重块和平衡重块,所述齿形轮被构造成围绕中心轴线枢转并且连接至两个齿轮系统,所述重块和平衡重块安装在连接至轮的杆的端部上,所述杆的轴线垂直于中心轴线并且相对于轮的中心偏置。为了使设备投入操作,重块围绕垂直轴线枢转180°,因此造成轮转半圈,直至设备达到平衡。之后,重块围绕垂直轴线再次枢转180°。轮再转半圈,并且恢复至初始位置。
专利申请CN1525063涉及相似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具有面对第一齿形轮的第二齿形轮,连同以相同方式安装的重块和平衡重块。较高的重块朝向彼此移动并且轮以相反方向独立转动,各转半圈。
专利申请US2008/011552涉及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具有摆臂和重块,所述摆臂以围绕中心部分可旋转的方式紧固,所述重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杆上,所述杆安装在摆臂上,每个杆在其固定在静止轨道中的端部处具有轮,所述静止轨道限定围绕中心部段的不对称路径。通过轨道轴线和在靠近然后远离轴线的每个周期中连续发现的轮位置之间的间距差异产生旋转移动,因此产生驱动转矩。
图1为美国专利No.5921133中描述的旋转轴1的侧视图。设备1安装在支撑件2上并且包括第一圆盘3,第二圆盘4,每个圆盘具有各自的重块5、6,所述重块5、6“失衡”,亦即其重心相对于圆盘的中心偏心,并且重量不能被另一个块体抵消从而将重心带到圆盘的中心。圆盘3和4轴向对齐并且通过支撑轴7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围绕中心旋转轴线AA'转动。主单向离合器(或“自由轮”)8安装在轴7上。多个齿轮9围绕第一圆盘3的外周的外部等距安装,圆盘3和齿轮9的外周带有齿从而彼此配合。每个齿轮9具有旋转轴10,所述旋转轴10穿过齿轮9并且沿着外周旋转轴线BB'定向。“杠杆”重块11安装在每个轴10上。轴10因此机械地联接齿轮9和圆盘4。副自由轮12设置在旋转轴10、齿轮9和圆盘4之间使得杠杆11围绕旋转轴10的旋转传递至第二圆盘4。
根据所述文献,失衡重块5、6最初驱动设备1使其旋转。之后,杠杆11开始枢转并且由于主自由轮8造成圆盘3比圆盘4更快地转动。由于圆盘3被齿轮9以逆时针方向推动,圆盘3开始比圆盘4更快地转动。由于圆盘不同的速度,圆盘3、4的重块5、6开始分开并且轮3在旋转周期的约三分之二内以渐增的速度转动并且在旋转周期的约三分之一内以渐减的速度转动,同时圆盘2的失衡块体5更靠近轮4的失衡块体6。
发明内容
希望提供一种新型的重力旋转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重力旋转设备,所述重力旋转设备包括: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包括:中心轴线,所述圆盘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和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设置在离所述中心轴线一定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所述外周旋转轴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一定距离处,并且适合于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转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和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所述块体支撑件安装在所述外周旋转轴上并且具有块体,所述块体适合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旋转轴枢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枢转。
根据本发明,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减速传动装置,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周旋转轴和所述第一圆盘之间,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输入部件和旋转输出部件,所述旋转输入部件连接至所述外周旋转轴,所述旋转输出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圆盘,所述旋转输入和输出部件位于相同的轴线上,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能够使所述外周旋转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圆盘。
所述圆盘进一步包括: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紧固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于静止位置从而避免其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转动;自由轮,所述自由轮设置在所述外周旋转轴上;和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外周旋转轴上的块体支撑件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的设备使用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通过相对于其旋转轴线偏心的块体造成所述块体支撑件旋转移动。偏心块体可以由块体支撑件本身构成,前提是其重心足够远离其旋转轴线,或者通过块体构成,所述块体悬挂在块体支撑件上并且用于产生转矩,所述转矩作用在第一圆盘上从而使其旋转移动。由于第一圆盘进行的转圈次数受到块体支撑件在其起始位置下的倾斜角度的限制,本发明的设备能够增加通过使用减速传动装置(也被称为“减速器”)进行的转圈次数,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设置在块体支撑件的旋转轴和第一圆盘之间从而增加第一圆盘相对于块体支撑件的角速度。减速器的特殊结构用于增加由块体支撑件产生的转矩传递至第一圆盘的效率。
在该实施方案中,设备具有能够重新产生重力势能并且能够增加设备可以进行的转圈次数的装置。出于该目的,改变一个或多个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从而重新产生围绕一个或多个外周旋转轴线的转矩同时产生转矩的偏心块体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或者从而拖延块体支撑件的旋转并且因此拖延转矩产生的存在。自由轮能够在与块体支撑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改变倾斜角度同时能够使第一圆盘在相同的旋转方向上继续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减速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外周环,所述外周环连接至所述旋转输入部件;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连接至所述旋转输出部件;和至少一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外周环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并且所述用于紧固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行星架和锁定部件,所述行星架紧固至所述行星齿轮,所述锁定部件紧固至所述行星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适合于围绕中心轴线转动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使得所述第一圆盘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二圆盘的旋转;所述用于紧固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装置联接至所述第二圆盘。
在该实施方案中,用于紧固减速传动装置的一部分至预定位置的装置连接至第二圆盘。由于第二圆盘以与第一圆盘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速度转动,减速传动装置的该部分相对于第一圆盘维持于静止位置,同时能够使组件旋转并且使由块体支撑件产生的转矩的传递有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圆盘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偏心。
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二圆盘相对于第一圆盘偏心。这大大简化了减速器的设置和行星齿轮的紧固装置与第二圆盘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外周旋转轴,每个外周旋转轴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处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外周旋转轴线,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在角度上等距;和至少两个块体支撑件,每个块体支撑件安装在所述外周旋转轴上并且具有块体,所述块体适合于远离所述外周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外周旋转轴旋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旋转。
在该实施方案中,设备具有至少两个块体支撑件,所述两个块体支撑件设置在离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相同的距离处并且相对于第一圆盘的中心在角度上等距。因此当至少两个块体位于块体支撑件的旋转轴线上时所述系统可以保持平衡,并且当块体之一远离旋转轴线移动时所述系统可以开始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圆盘包括中心旋转轴,并且第二圆盘包括中心旋转轴,所述中心旋转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
在该实施方案中,连接部件通过它们通常相对牢固的中心旋转轴帮助支撑和转动两个圆盘。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连接至第二圆盘的中心旋转轴同时能够使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转动。
在该实施方案中,支撑元件能够使设备远离地面移动同时能够使圆盘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三圆盘,所述第三圆盘面对所述第一圆盘设置,适合于围绕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且支撑所述外周旋转轴的一端。
在该实施方案中,当通过块体支撑件支撑较大块体时,有利的是使用连接至外周旋转轴的第三圆盘从而更好的分担负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用于改变角度的装置包括:内部凸轮,所述内部凸轮具有引导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盘上;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置在块体支撑件的内表面上,并且适合于在所述第一圆盘的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凸轮的引导表面接触,从而借助于所述自由轮引导所述块体支撑件在与所述第一圆盘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从而改变所述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
在该实施方案中,通过跟随凸轮的轮进行引导从而改变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所述凸轮位于旋转设备的内部。这使得旋转设备紧凑并且不需要重新使用通过圆盘的旋转产生的能量来维持旋转设备的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用于改变角度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外部凸轮,所述外部凸轮面对块体支撑件的外端设置并且包括引导表面;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置在块体支撑件的外表面上并且适合于在所述第一圆盘的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凸轮的引导表面接触从而借助于所述自由轮引导所述块体支撑件在与所述第一圆盘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从而改变所述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
在该实施方案中,凸轮位于旋转设备的外部。当所考虑的块体相对较大时,该实施方案是特别有利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马达,所述马达连接至所述外部凸轮并且适合于驱动所述凸轮使其围绕凸轮的旋转轴线在与所述第一圆盘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旋转。
在该实施方案中,马达用于驱动凸轮使其旋转。从动轮不相对于凸轮的表面滑动并且凸轮被马达驱动从而旋转。这传递外部能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块体支撑件包括两个三角形形状的板,所述板彼此相离一定距离设置并且处于平行的平面中,所述板通过纵向支撑元件彼此连接,并且所述板的顶侧具有轨道;并且其中块体承载杆的两端被所述轨道支撑并且适合于沿着所述板的顶侧沿着一定方向移动。
在该实施方案中,块体支撑件的特殊结构能够支撑较大块体并且能够产生和传递至第一圆盘的转矩增加。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块体支撑件的每个轨道包括多个电磁止动件,所述电磁止动件适合于升高从而阻挡所述块体承载杆的移动并且降低从而能够使所述块体承载杆沿着所述板的顶侧移动。
在该实施方案中,当块体支撑件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时,块体承载杆可以仅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板的顶侧沿着方向d2移动。电磁止动件能够释放或阻挡块体承载杆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改变块体支撑件的旋转轴线和偏心块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产生的转矩。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还涉及使本发明的重力旋转设备旋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块体支撑件的块体远离所述外周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外周旋转轴枢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枢转;以及改变所述外周旋转轴上的块体支撑件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通过使块体支撑件上的块体移开从而使系统开始运行。在该实施方案中,能够通过改变块体支撑件相对于外周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度从而重新产生重力势能并且增加设备可以进行的转圈次数。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还涉及组装本发明的重力旋转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包括:中心轴线,所述圆盘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转动;和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设置在离所述中心轴线一定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安装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所述外周旋转轴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一定距离处,并且适合于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转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在所述外周旋转轴和所述第一圆盘之间安装减速传动装置,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输入部件和旋转输出部件,所述旋转输入部件连接至所述外周旋转轴,所述旋转输出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圆盘,所述旋转输入和输出部件位于相同的轴线上,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能够使所述外周旋转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圆盘;安装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紧固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至静止位置从而避免其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转动;在所述外周旋转轴上安装自由轮;在所述外周旋转轴上安装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所述块体支撑件具有块体,所述块体适合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旋转轴枢转;和安装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外周旋转轴上的块体支撑件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非限制性说明方式并且参考附图进行的如下描述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如上所述为现有技术的旋转设备的侧视图;
·图2A至2D显示了旋转设备的操作原理的第一方面;
·图3A和3B显示了旋转设备的操作原理的第二方面;
·图4A至4D为第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的各个视图;
·图5为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减速器的详细截面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的立体图;
·图7为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块体支撑件的详细立体图;
·图8A显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
·图8B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块体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9为装配有图8B的块体支撑件的图8A的旋转设备的前视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的立体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的前视图;
·图12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块体支撑件的立体图;以及
·图13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减速器的详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至2D显示了旋转设备的操作原理的第一方面,其中块体Mi产生驱动转矩,所述驱动转矩引发圆盘D旋转。
图2A至2D显示了圆盘D具有中心O并且能够围绕中心旋转轴线AA'转动,轴线AA'垂直于圆盘D并且穿过圆盘的中心O。圆盘D还具有多个(I个)支撑杆Si(i为从1至I变化的指数,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四个支撑杆S1、S2、S3、S4),所述支撑杆Si在每个杆Si的中间处在I个紧固点Pi(在该实施例中为P1、P2、P3、P4)处紧固至圆盘D。杆为静止的并且彼此平行。紧固点Pi基本上设置在离圆盘中心的距离d1处。对于每对相邻的点Pi,在这两个点和圆盘D的中心之间形成角度a0。通过每对相邻的点Pi形成的角度a0基本上相同。
块体Mi(在该实施例中为M1、M2、M3、M4)紧固在每个杆Si上并且可以设置在杆Si的紧固点Pi的任一侧上,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产生转矩。
在图2A中,杆Si为水平的并且每个块体Mi设置在相应杆Si的中间(点Pi处)。所述系统平衡并且圆盘D不移动。
在图2B中,块体之一(例如块体M1)转移至点P1的右侧并且位于杆S1的一端处。块体M1因此产生围绕点P1的转矩C1,因此驱动圆盘D使其旋转。圆盘D以与转矩C1相同的方向转动而无论杆B1在圆盘D上的位置(顶部、底部、右侧、左侧)如何。
在图2C中,所述系统再次平衡,圆盘D已经转动90度(四分之一圈)。杆S1至S4处于竖直位置并且块体M2至M4仍然紧固至各个杆S2至S4的中间。
在图2D中,块体M1至M4已经转移至各个杆S1至S4的相同端部。获得四倍转矩C直至系统再次平衡,同时四个杆Si处于竖直位置并且块体M1悬挂在一端。如图2D中所示,圆盘D已经再次转动90度(四分之一圈)。
在该构造中,当杆Si直接紧固至圆盘时,圆盘的旋转受到用于产生圆盘旋转的杆的数目的限制并且受到杆的初始定向的限制。
图3A和3B显示了旋转设备的操作原理的第二方面。
如图2A至2D中所示,圆盘D的旋转角度受到杆的数目的限制,受到每个杆产生的转矩的限制,并且受到杆的初始定向的限制。可能希望增加圆盘的旋转角度,并且因此增加由圆盘进行的转圈次数。下文被称为“减速器”的减速传动装置(未示出)可以用于改变杆Si的旋转角速度和圆盘D的旋转角速度之间的比率从而增加圆盘D的旋转角度。通常安装在杆的旋转轴上和圆盘的另一侧上的减速器因此将杆Si连接至圆盘D。
图3A为显示连接至比率为1/4的减速器的单个杆S1的旋转的图。在其初始位置P1下,杆为水平的。块体M1转移至杆的右端造成圆盘D转动180度到达中间位置P1'。可以看到对于1/4的齿数比并且对于旋转180度的圆盘D,杆S1旋转-45度。
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级,在圆盘的一定量的旋转之后,例如当圆盘转动180度并且杆从初始位置P1转变成中间位置P1'时,可以通过杆的起始角度减去圆盘的旋转角度乘以齿数比从而确定杆的倾斜角度的变化。例如,如果在位置P1下杆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0度的角度,并且如果圆盘转动180度并且齿数比为1/4,则杆的最终角度等于:
0-(180*1/4)=0-45=-45度
图3B为显示在圆盘D从中间位置P1转变成最终位置P1"(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于初始位置P1)时又旋转180度之后的杆S1的图。块体M1因此继续驱动圆盘D使其旋转,并且可以看到对于1/4的齿数比并且对于旋转180度的圆盘D,杆S1又旋转-45度,对应于总共旋转-90度。
在该实施例中,圆盘D通过由单个杆施加的转矩旋转一整圈,而不是如图2C中所示仅旋转四分之一圈。因此,如果块体Mi紧固在杆Si的一端处,转矩C可以持续作用在圆盘D上更久的时间直至杆Si到达竖直平衡位置。
进行的转圈次数因此取决于杆的初始位置、必须小于一(1)的齿数比的值,以及由旋转的杆产生的转矩的值。转矩的值和由此的动力的值取决于悬挂在杆上的块体的值、块体离紧固点的距离,以及使用的杆的数目。
图4A至4D为第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20的各个视图。
图4A为设备20的前视图。设备20包括第一圆盘(或转矩圆盘)21,第二圆盘(或固定圆盘)22,第一圆盘的中心旋转轴23,第二圆盘的中心旋转轴24(图4A中未示出),支撑元件25,多个(I个)外周旋转轴26i,和同样多个(I个)块体支撑件27i,其中为了清楚起见图4A中仅显示了轴261和支撑件271。
第一圆盘21具有中心O1并且可以围绕沿着旋转轴23延伸的中心旋转轴线AA'旋转。轴线AA'则垂直于圆盘21并且穿过中心O1。每个块体支撑件27i在紧固点Pi(在该实施例中为P1、P2、P3、P4)处通过相应的外周旋转轴26i紧固至圆盘21。每个紧固点Pi基本上设置在离圆盘的中心O1相同的距离d1处。对于每对相邻的点Pi,在这两个点和圆盘D的中心之间形成角度a1。每对相邻的点Pi形成的角度a1基本上相同。
外周旋转轴26i被紧固为能够围绕外周旋转轴线BiBi'(B1B1'、B2B2'、B3B3'、B4B4')转动,每个轴线BiBi'垂直于圆盘21并且穿过相应的紧固点Pi。每个块体支撑件27i包括块体Mi(M1、M2、M3、M4)。
每个旋转轴26i具有自由轮28i用于在一个方向上传递转矩并且在另一个方向上自由转动。自由轮连接至联接轴29i,所述联接轴29i穿过圆盘21并且接收减速器30i(无一在图4A中示出)。
以相似的方式,第二圆盘22具有中心O2并且可以围绕'沿着旋转轴24延伸的中心旋转轴线CC'转动。轴线CC'则垂直于圆盘22并且穿过圆盘的中心O2。第二圆盘22安装在支撑元件25上。此外,第二圆盘22具有四个紧固点Qi(在该实施例中为Q1、Q2、Q3、Q4),所述紧固点Qi在下文解释。
正如在图4A中可见,圆盘21和22彼此轴向偏移使得它们的中心旋转轴线AA'和CC'不重合。该偏置可能是水平的,竖直的,倾斜的等。然而,圆盘21和22彼此竖直偏置的构造能够更好地支撑设备的重量,如下文所述。
如下文所解释的,块体支撑件27i围绕旋转轴26i的旋转产生转矩,转矩经由自由轮28i和联接轴29i传递至相应的减速器30i。之后,减速器30i将旋转传递至第一圆盘21。第二圆盘22连接至第一圆盘21并且连同第一圆盘21一起转动。
图4B为第一圆盘21的后视图。减速器30i(在该实施例中为301、302、303、304)安装在相应的联接轴29i上。尽管每个减速器30i具有相同的元件,每个减速器在图4B中以不同方式显示从而更清楚地区分它们在不同平面中的各自的材料特征和非材料特征。减速器30i为在竖直平面中安装在共同轴线上的齿轮系,即其中旋转输入部件和旋转输出部件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
可以发现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如下文参考图13所解释),减速器可以由不在共同轴线上但是在竖直偏置的轴线上的齿轮系组成。
正如参考减速器301所示,减速器包括被称为“外周环”31的具有内齿的外周环,四个行星齿轮32-j,和设置在联接轴29i周围的输出齿轮33,其中j为每个行星齿轮的指数,在该实施例中在1至4的范围内(32-1、32-2、32-3、32-4)。外周环31通过定心带(在减速器301上未示出)连接至联接轴29i并且构成减速器的输入口。输出齿轮33设置在联接轴29i的周围并且构成减速器的输出口。最后,行星齿轮32-1、32-2在一侧设置在外周环31和输出齿轮33之间,而行星齿轮32-3、32-4在另一侧设置在外周环31和输出齿轮33之间。这些行星齿轮32-j将来自环31的运动传递至输出齿轮33。外周环31、行星齿轮32-j和输出齿轮33基本上设置在相同的竖直平面中。四个行星齿轮32-j的使用能够使外周环31和输出齿轮33以相同方向转动,因此外周旋转轴26i和第一圆盘21以相同方向转动。
正如参考减速器302所示,减速器还具有行星架34,行星齿轮32-j通过支撑杆35-j紧固在所述行星架34上,所述支撑杆35-j穿过行星齿轮32-j各自的中心。锁定部件36i通过杆35-1连接至行星架34从而将行星齿轮32-1的旋转轴紧固至行星架34,在图4B中仅可看到锁定部件36i的在减速器302上方竖直延伸的第一部分36i-1。行星架34和锁定部件36i的第一部分36i-1设置在位于包括环31、行星齿轮32-1、32-2、32-3、32-4和输出齿轮33的竖直平面前方和后方的各自的平面中。
锁定部件36i还具有水平的第二部分36i-2,所述第二部分36i-2在图4C和4D中更具体地显示并且其一端紧固至第一部分36i-1的顶端而另一端紧固至第二圆盘22。锁定部件36i因此能够相对于第二圆盘22锁定行星架34的位置,并且因此能够使行星齿轮处于静止位置。
正如参考减速器303所示,减速器还具有被称为“紧固部件”37的旋转输入部件,所述“紧固部件”37连接联接轴29i和外周环31。紧固部件37具有第一部分37-1和第二部分37-2,所述第一部分37-1被称为“定心带”并且紧固在联接轴上并且定心,所述第二部分37-2为支承外周环31并且通过螺钉38紧固至外周环31的圆柱形部件。
最后,如参考减速器304所示,每个行星齿轮32-j(32-1、32-2、32-3、32-4)可以围绕其自身的行星旋转轴线DjDj'旋转同时遵循第一圆盘21围绕其轴线AA'的旋转。然而,外周环31和输出齿轮33可以围绕轴线BiBi'旋转同时遵循第一圆盘21围绕其轴线AA'的旋转。相反,行星齿轮32-j(32-1、32-2、32-3、32-4)不可以围绕轴线BiBi'旋转,因为它们被行星架34和锁定部件36i阻挡在预定的位置下,在该实施例中为竖直位置。
图4C为第二圆盘22的前视图,所述第二圆盘22具有中心O2、旋转轴24和旋转轴线CC'。此外,第二圆盘22具有四个紧固点Qi(在该实施例中为Q1、Q2、Q3、Q4),水平锁定部件的第二部分36i-2(在该实施例中为361-2、362-2、363-2、364-2),和连接部件39。紧固点Qi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圆盘的紧固点Pi,具有离圆盘中心的相同的距离d1和在两个连续的紧固点和圆盘中心之间形成的相同的角度a1。
锁定部件36i的第二部分36i-2垂直于图的平面延伸并且在一端处紧固至紧固点Qi而在另一端处紧固至行星齿轮的锁定部件的第一部分36i-1的顶端,如图4D中所示。锁定部件36i用于避免设置在第一圆盘21上的每个减速器的行星齿轮32-1、32-2、32-3、32-4移动,因为第二圆盘22以与第一圆盘相同的速度转动。
最后,连接部件39连接第一圆盘的旋转轴23和第二圆盘的旋转轴24。连接部件39主要用于支撑第一圆盘的旋转轴。
图4D为图4A的设备20的侧视图并且显示了圆盘21、22,中心旋转轴23、24,支撑元件25,外周旋转轴262、264,自由轮282、284,联接轴292、294,减速器302、304,锁定部件362、364,连接部件39,以及最后是旋转轴线AA'、B2B2'、B4B4'、CC"。
可以看到,支撑元件25联接至第二圆盘22的旋转轴24从而将其固定于竖直位置,同时能够使第二圆盘22围绕其轴线CC'转动。由于圆盘21、22通过连接部件39连接在一起,并且在较小程度上通过锁定部件36i(362、364)连接在一起,第一圆盘21被支撑元件25间接支撑。
图5为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减速器40i的详细截面图。更具体地,图5显示了第一圆盘21,外周旋转轴26i,自由轮28i,联接轴29i,以及减速器40i。应回想外周旋转轴26i被块体支撑件27i(图5中未示出)驱动从而旋转。
减速器40i包括旋转输入部件41,具有主内齿轮的外周环42,两个主行星齿轮43-1、43-2,第一行星架44,输出齿轮45,中间传递部件46,具有内齿轮的副外周环47,两个副行星齿轮48-1、48-2,第二行星架49,输出齿轮50,以及旋转输出部件51。减速器40i因此具有两个减速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元件42至45而第二阶段包括元件47至50,中间部件46构成第一阶段的旋转输出部件和第二减速阶段的旋转输入部件。
输入部件41具有第一部分41-1和第二部分41-2,所述第一部分41-1或被称为“定心带”并且紧固在联接轴29i上并且定心,所述第二部分41-2为支承外周环42并且通过螺钉52紧固至外周环42的圆柱形部件。输入部件41因此将来自联接轴29i的旋转运动传递至主外周环42。
主外周环42与主行星齿轮43-1、43-2的外端接触,所述主行星齿轮43-1、43-2适合于围绕它们各自的旋转轴线D1D1'和D2D2'旋转。此外,行星齿轮43-1、43-2的中心例如通过各自的固定杆53-1、53-2紧固至第一行星架44。此时应当发现行星架44被安装成能够促进联接轴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并且行星架44可以包括滚珠轴承。
此外,应当发现代替参考图4B中显示的四个行星齿轮32-j,每个阶段仅具有两个行星齿轮43-1、43-2、48-1、48-2。在该构造中,外周环42和输出齿轮45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但是第二减速阶段造成第一圆盘21以与外周旋转轴26i相同的方向旋转。主行星齿轮43-1、43-2在它们的外端处与输出齿轮45接触,所述输出齿轮45的内端适合于围绕联接轴29i转动。中间部件46的内端通过螺钉54联接至输出齿轮45而外端通过螺钉55联接至副外周环47。中间部件46因此联接减速器40i的两个减速阶段。
同样地,副外周环47与副行星齿轮48-1、48-2的外端接触,所述副行星齿轮48-1、48-2适合于围绕它们各自的旋转轴线D1D1'和D2D2'转动。此外,行星齿轮48-1、48-2的中心例如通过各自的固定杆56-1、56-2紧固至第二行星架49。同样地,行星架49被安装成促进联接轴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并且可以包括滚珠轴承。
副行星齿轮48-1、48-2在其内端处与输出齿轮50接触,所述输出齿轮50适合于围绕联接轴29i转动并且通过螺钉57联接至输出部件52。输出部件51通过多个螺栓58联接至第一圆盘21并且包括滚珠轴承从而促进第一圆盘围绕联接轴29i的旋转。因此,第一圆盘21被减速器40i和外周旋转轴26i驱动从而旋转,所述外周旋转轴26i本身被块体支撑件驱动从而旋转。
以与参考图4B至4D的解释相似的方式,锁定部件59i连接减速器40i的行星架44、49至第二圆盘22从而避免行星架44、49旋转并且锁定行星齿轮43-1、43-2和48-1、48-2的位置而不妨碍它们围绕轴线D1D1'、D2D2'的旋转。锁定部件59i则具有连接至行星架44的第一竖直部分59i-1,连接至第二圆盘22的水平部分59i-2,以及连接至行星架49的第二竖直部分59i-3,部分59i-1、59i-3的顶端连接至水平部分59i-2。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60的立体图。除了第一圆盘61和第二圆盘62之外,旋转设备60包括第三圆盘(或支撑圆盘)63,所述第三圆盘63面对第一圆盘61设置并且具有相同的中心旋转轴线AA'。
圆盘61和62基本上与参考图4A至4D描述的圆盘21和22相同,并且不再进行描述。所述组件安装在支撑元件64上,所述支撑元件64固定第二圆盘62(如参考图4D所述)和第三圆盘63。
多个(I个)外周旋转轴65i在圆盘61和63之间延伸,并且安装在紧固点Pi处。同样多个(I个)块体支撑件66i(为了清楚起见,图6中仅显示一个)安装在旋转轴65i上,所述旋转轴65i沿着外周旋转轴线BiBi'延伸。
此时应当发现中心旋转轴可以在圆盘61、63的中心之间延伸,例如为了更好地支撑或辅助圆盘旋转的目的,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限制块体支撑件的尺寸从而避免中心旋转轴在其自身旋转的过程中碰撞。
图7为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块体支撑件66i的立体图。在该实施方案中,块体支撑件为三角托盘的形式。
旋转轴66i的一端具有被构造成面对第一圆盘61的自由轮67i,而旋转轴的另一端仅为被构造成面对第三圆盘63的轴承68i。因此,第三圆盘63基本上用于支撑块体支撑件的重量,取决于所考虑的应用,所述重量可能为数百千克或更多。
块体支撑件66i具有五个面69A至69E。面69A和69B为设置在块体支撑件的每个端部处并且分别面对圆盘61和63的直角三角形形式的板。面69A、69B包括孔70,旋转轴65i可以穿过所述孔70。面69C为设置在底部处并且连接至面69A、69B的水平底边的水平延伸的板。面69D为侧向设置并且将面69A和69B的竖边连接在一起的竖直延伸的板。面69D与面69C形成约90度的角度a2。最后,面69E打开并且形成三角形形状的斜边。由面69A至69E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空从而能够安装块体并且使块体在内部转移。
面69A和69B在其顶侧上具有各自的轨道71和72,所述轨道71和72沿着角度a2基本上为直角(90度)的三角形的斜边设置。块体杆73具有被轨道71和72支撑的轮74,并且其可以沿着方向D2前后移动。通过箭头示意性显示的块体Mi可以由附接至杆73的块体构成或者可以仅由杆本身的质量构成。
可以发现在设备旋转数圈之后,块体支撑件占据竖直位置,如图2D和3B中所示。设备然后停止,因为不再存在任何围绕外周旋转轴线BiBi'施加的转矩。为了使设备继续旋转,需要使用通过重新建立围绕一个或多个外周旋转轴线的转矩从而能够使系统“重新初始化”的装置,例如通过改变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从而重新建立重力势能并且增加设备可以进行的转圈次数。
图8A显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80,所述旋转设备80能够使块体支撑件的转矩重新初始化。更具体地,图8A为具有凸轮82的第一圆盘81的前视图。凸轮具有孔83和边缘84,所述孔83能够将凸轮紧固至圆盘81的中心,所述边缘84具有一定轮廓。凸轮82不被圆盘81驱动旋转也不被块体支撑件驱动旋转。
图8B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用于与凸轮82配合的块体支撑件86i的立体图。块体支撑件86i设置在旋转轴85i上并且基本上对应于参考图7所述的支撑件66i,不同之处在于块体支撑件还包括杆87和在杆87的面对第一圆盘81的端部处的从动轮88。
设置在第一圆盘81上的凸轮82(更特别而言其边缘84)与设置在块体支撑件86i上的轮88之间的配合能够改变块体支撑件的角度,正如下文参考图9所述。
此时,可以发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三圆盘还设置有凸轮,并且块体支撑件还具有杆和面对第三圆盘设置的轮。因此,第三圆盘辅助第一圆盘改变块体支撑件的角度,当块体支撑件支撑较大质量时这是特别有用的。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杆87和从动轮88设置在旋转轴85i上而不是块体支撑件86i上。
图9为旋转设备80的前视图,显示了设置有图8A的凸轮82的第一圆盘81和设置有图8B的杆87和从动轮88的块体支撑件86i。在该图中,在第一圆盘围绕旋转轴线AA'旋转的过程中在四个不同的位置P11、P12、P13和P14显示了相同的块体支撑件86i。
位置P11相对于竖直方向以0度的角度在竖直方向上直接位于第一圆盘的中心O1的下方,位置P12相对于竖直方向以90度的角度直接沿水平方向位于中心O1的左侧,位置P13相对于竖直方向以180度的角度在竖直方向上直接位于中心O1的上方,并且位置P14相对于竖直方向以270度的角度直接沿水平方向位于中心O1的右侧。块体支撑件86i的杆和轮组件在位置P14(托盘的最小倾斜位置)下与凸轮82形成接触并且在位置P11(使托盘的倾斜角度重新初始化的位置)下与凸轮脱离接触。
因此,在位置P11和P14之间,当围绕旋转轴85i旋转时块体支撑件86i不受凸轮82限制,而在位置P14和P11之间,其旋转受凸轮82限制因为支撑件86i的从动轮88与凸轮的边缘84接触,因此避免支撑件在偏移块体的作用的影响下在一个方向上(在该实施例中为顺时针)转动。
第一圆盘81继续转动同时从动轮88倚靠凸轮的边缘84。由于块体支撑件86i的旋转轴85i被自由轮终止,支撑件可以在相反方向上(在该实施例中为逆时针)自由转动。支撑件的倾斜角度因此通过沿着边缘84滑动的从动轮88而变化,同时第一圆盘81继续向下旋转。
在与凸轮脱离接触时,在重新初始化位置P11下,支撑件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最大角度a11。之后,在位置P12、P13和P14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在该实施例中为角度a12、a13和a14)逐渐减小使得a11>a12>a13>a14。给出一个想法,如果相对于水平方向角度a11为约20度,对于1/16的齿数比,角度a12至a14分别为14.4、8.8和3.2度。如上文参考图3A和3B所解释的,可以通过托盘的起始角度减去圆盘的旋转角度乘以齿数比从而确定在圆盘的两个位置之间(例如在位置P11和P12之间)托盘的倾斜角度的变化,正如参考图3A所解释的。例如,对于20度的重新初始化角度(起始角度),在位置P11和P12之间存在90度的差异,因此对于1/16的齿数比,所得角度等于
20-(90*1/16)=14.4
此时应当发现可以选择块体支撑件的横向尺寸使得最远离支撑件的旋转轴线的端部的位置始终超过第一圆盘的中心,正如更特别地在位置P12下可见。设置在支撑件的端部处的块体因此在旋转周期的过程中的所有时刻提供“驱动”,并具有改进的效率。由于凸轮设置在支撑件的板68A和第一圆盘的面之间,块体支撑件不碰撞凸轮。
图10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90的立体图,所述旋转设备90能够使块体支撑件的转矩重新初始化。设备具有如参考图6所述的圆盘61、62、63,块体支撑件91i(为了清楚起见,图10中仅显示一个),以及两个“外部”凸轮92、93。
凸轮92和93通过旋转轴94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轴94可以围绕旋转轴线EE'旋转。马达95连接至旋转轴94从而使其旋转并且因此使凸轮92和93旋转。
块体支撑件91i具有杆96和轮97,所述轮97设置在支撑件的外端上从而与凸轮92和93形成接触。凸轮围绕轴线EE'的旋转用于促进块体支撑件91i的倾斜角度的重新初始化。轮97不沿着凸轮92、93的外周滑动。相反,轮97的位置相对于圆盘的外周静止。马达95驱动旋转轴94和凸轮92、93使其在一个方向上(在该实施例中为逆时针)旋转。外部凸轮的旋转抵消支撑件的重力质量和支撑件围绕其外周轴线的转矩,改变轮所遵从的路径,并且使支撑件的倾斜角度重新初始化。
图11显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旋转设备100,所述旋转设备100能够使块体支撑件的转矩重新初始化。设备包括第一圆盘101,多个(I个)块体支撑件102i,和同样多个(I个)设置在第一圆盘101上的马达驱动设备103i。每个马达驱动设备103i通过缆线104i连接至相应的块体支撑件的外端。
在该图中,在第一圆盘围绕旋转轴线AA'旋转的过程中的四个不同的位置P21、P22、P23和P24下显示了相同的块体支撑件102i和相同的马达驱动设备103i。在该图中,位置P21相对于竖直方向以0度的角度在竖直方向上直接位于第一圆盘的中心O1的下方,P22相对于竖直方向以90度的角度直接沿水平方向位于中心O1的左侧,P23相对于竖直方向以180度的角度在竖直方向上直接位于中心O1的上方,并且P24相对于竖直方向以270度的角度直接沿水平方向位于中心O1的右侧。
在位置P24(托盘的最小倾斜位置)和位置P21(使托盘的倾斜角度重新初始化的位置)之间,马达驱动设备103i接合在缆线104i上并且在缆线104i上施加牵引力,所述缆线104i能够改变块体支撑件102i的倾斜角度。相反,在位置P21和P24之间,缆线104i维持拉紧但是不妨碍块体支撑件的旋转。
为了能够使缆线104i维持拉紧同时能够使块体支撑件102i在一个方向上(在该实施例中为顺时针)转动并且施加转矩,设备103i还包括滑轮、复位弹簧和自由轮(图11中未示出),缆线104i在所述滑轮上滑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借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光学传感器或电磁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圆盘经过位置P24从而使马达103i接合。以相似的方式,当检测到第一圆盘穿过位置P21时使马达103i停止。
图12为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块体支撑件110i的立体图,其中支撑件本身包括用于改变其块体M的重心的装置。块体支撑件110i与上文参考图7所述的块体支撑件相似。块体支撑件110i包括轨道111和112,和在每个轨道上沿着方向d2设置的多个“电磁止动件”113。止动件113被远程控制并且根据控制电流上下移动。
块体承载杆114在其端部处具有轮115并且可以借助轮115沿着轨道111和112滑动。块体承载杆在轨道上的位置可以被两个电磁止动件阻挡,所述两个电磁止动件在两个轮115的两侧上升高,或者仅在一侧上升高,使得杆在轨道的一端和止动件之间自由移动。
当所有止动件降低时,由于块体支撑件110i的倾斜角度,块体承载杆114可以沿着轨道111、112移动。当止动件再次升高时,块体承载杆的位置被再次阻挡。
由于支撑件的倾斜角度可以变化,块体承载杆当自由移动时可以远离托盘的旋转轴线移动,或者相反可以朝向托盘的旋转轴线移动。在朝向托盘的旋转轴线移动时转矩减小,而当远离托盘的旋转轴线移动时转矩增大。当块体承载杆相对于块体支撑件的旋转轴线竖直设置时,不存在转矩,无论支撑件本身的质量如何。
因此对于块体支撑件的一定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释放或阻挡块体承载杆从而控制施加至圆盘的转矩的值。系统的驱动力因此可以借助于重力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
此外,正如上文参考图7的实施例所述,可以选择相对小的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容易调节块体承载杆沿着轨道的位置。
图13为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减速器120i的详细截面图。更具体地,图13显示了第一圆盘118,联接轴119,和减速器120i。应当回想通过安装在外周旋转轴上的块体支撑件驱动联接轴119使其旋转,所述外周旋转轴经由自由轮连接至联接轴(在图13中全部未示出)。
减速器120i具有旋转输入部件121或“定心带”,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23,附加联接轴124,第三齿轮125,第四齿轮126,和旋转输出部件127,所述“定心带”紧固在联接轴119上并且在其上定心。第四齿轮126通过螺钉128连接至输出部件127,并且输出部件127通过多个螺栓129联接至第一圆盘118并且包括滚珠轴承从而促进第一圆盘围绕联接轴119旋转。
齿轮122、126可以围绕轴线BiBi'旋转。齿轮123、125围绕轴线DjDj'旋转并且在它们的中心处通过附加联接轴124联接。第一齿轮122和第二齿轮123在其外部啮合,并且第三齿轮125和第四齿轮126同样在其外部啮合。因此,不同于参考图5所述的齿轮,齿轮120i不具有外周环,也不具有行星齿轮。
因此,联接轴119的旋转连续传递至旋转输入部件121、第一齿轮122、第二齿轮123、附加联接轴124、第三齿轮125、第四齿轮126、输出部件127,以及圆盘118。
齿轮120i还具有阻挡部件130和通过螺钉132连接至阻挡部件130的锁定部件131。附加联接轴124穿过阻挡部件130并且可以围绕轴线DjDj'转动,但是由于锁定部件131而不能围绕轴线BiBi'转动,所述锁定部件131连接至第二圆盘,如例如参考图4B至4D所述。联接轴119还穿过阻挡部件130并且可以围绕轴线BiBi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组装如上所述的重力旋转设备的方法。
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例如在支撑件上)安装第一圆盘的步骤S1;
·在第一圆盘上安装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的步骤S2,外周旋转轴设置在离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适合于围绕平行于中心轴线并且联接至第一圆盘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转动;
·在外周旋转轴和第一圆盘之间安装减速传动装置30i、40i;120i的步骤S3;
·安装锁定装置的步骤S4,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将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紧固在静止位置从而避免其围绕外周旋转轴线转动;
·在外周旋转轴上安装自由轮的步骤S5;
·在外周旋转轴上安装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的步骤S6;以及
·在外周旋转轴上安装用于改变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的装置的步骤S7。
应当理解这些步骤可以以不同顺序进行。例如,可以在第一圆盘上安装轴之前在旋转轴上安装块体支撑件,可以在安装自由轮之后在旋转轴上安装减速传动装置等。
此外,组装方法可以包括在支撑件上安装第二圆盘的步骤,连接用于将减速传动装置的部分紧固至第二圆盘的装置的步骤,安装面对第一圆盘的第三圆盘的步骤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上述实施方案可以进行修改,特别是如下修改。
此时应当发现用于重新获得通过旋转设备的旋转产生的能量的系统可以例如经由中心旋转轴联接至旋转设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备例如在第三圆盘的外部包括联接至每个外周旋转轴的马达,所述马达适合于使轴在与第一圆盘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在该实施例中为逆时针)旋转。马达可以装配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使马达在合适的时刻启动。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例如传感器或定时器,所述传感器检测旋转轴相对于圆盘中心的角位置,所述定时器被设定至圆盘旋转的时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备具有多个用于改变倾斜角度的装置,例如内部和外部凸轮两者,联接至旋转轴的内部凸轮和马达等。
尽管上述旋转设备具有多个块体支撑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单个块体支撑件足以至少部分地导致设备转动,正如参考图3A、3B所述。在所述情况下,可以围绕设备设置多个用于改变支撑件的倾斜角度的装置从而与单个块体支撑件定期相互作用。
此外,应当发现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的旋转轴无需连接在一起。根据圆盘的重量和尺寸,锁定部件可能足以支撑第一圆盘并且造成第二圆盘转动。
此外,应当发现锁定部件除了连接至第二圆盘之外,锁定部件还可以连接至第一圆盘的静止点,连接至围绕减速器并且以相反方向转动的环,连接至在支撑件中形成的凹槽等。在所述情况下,第二圆盘不重要。
此外,应当发现第二圆盘的中心旋转轴线可以与第一圆盘的中心旋转轴线同轴设置。
当然,块体支撑件可以为各种形状,例如由单件形式制成,仅以二维延伸,包括互连管来代替板等。
此外,行星齿轮的数目可以根据齿数比、减速阶段的数目等变化。相似地,减速阶段的数目可以变化。
除了如图12中所示的电磁止动件之外,可以设想一种紧固块体的“滑动皮带”和用于使皮带移动的马达。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旋转输入和/或输出部件可以为直接连接至旋转轴和/或圆盘的齿轮。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重力旋转设备(20;60;80;90;100),包括:
·第一圆盘(21;61;81;101;118),其包括:
·中心轴线(AA'),所述圆盘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AA')转动;以及
·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所述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设置在离所述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
·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所述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的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并且适合于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BiBi')转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以及
·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所述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安装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并且具有块体(Mi),所述块体(Mi)适合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旋转轴枢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枢转;
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减速传动装置(30i、301、302、303、304;40i;120i),其用于从所述第一圆盘至所述块体支撑件的减速,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和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之间,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输入部件(37;41;121)和旋转输出部件(33;51;127),所述旋转输入部件(37;41;121)连接至所述外周旋转轴,所述旋转输出部件(33;51;127)连接至所述第一圆盘,所述旋转输入部件和所述旋转输出部件位于相同的轴线上,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能够使所述外周旋转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圆盘;
·装置(34、35i、35i-1、35i-2、36i;44、49、531、532、561、562、59i、59i-1、59i-2、59i-3;130、131、132),其用于将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紧固在静止位置从而避免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转动;
·自由轮(28i;67i),其设置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以及
·装置(82、84、87、88;92、93、94、95、96、97;103i、104i;111、112、113、114、115),其用于改变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的块体支撑件(86i;91i;102i;110i)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a11、a12、a13、a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
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
·外周环(31;42、47),其连接至所述旋转输入部件(41);
·输出齿轮(33;45、50),其连接至所述旋转输出部件;以及
·至少一个行星齿轮(32-j、32-1、32-2、32-3、32-4;43-1、43-2、48-1、48-2),所述至少一个行星齿轮(32-j、32-1、32-2、32-3、32-4;43-1、43-2、48-1、48-2)设置在所述外周环(31;42、47)和所述输出齿轮(33;45、50)之间;并且
用于紧固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行星架(34;43、49)和锁定部件(36;59i),所述行星架(34;43、49)紧固至所述行星齿轮,所述锁定部件(36;59i)紧固至所述行星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进一步包括第二圆盘(22;62),所述第二圆盘(22;62)适合于围绕中心轴线(CC')转动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使得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二圆盘(22;62)的旋转;
·用于紧固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一部分的所述装置(34、35i、35i-1、35i-2、36i;44、49、531、532、561、562、59i、59i-1、59i-2、59i-3;130、131、132)联接至所述第二圆盘(22;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所述第二圆盘(22;62)的中心轴线(CC')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的中心轴线(AA')偏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包括:
·至少两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每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AA')基本上相同的距离(d1)处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B1B1'),每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的中心(O1)在角度上等距(a1);以及
·至少两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每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安装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并且具有块体(Mi),所述块体(Mi)适合于远离所述外周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外周旋转轴旋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
·第一圆盘(21;61;81;101;118)包括中心旋转轴(23);并且
·第二圆盘(22;62)包括中心旋转轴(24);
所述中心旋转轴(23;24)通过连接部件(39)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进一步包括支撑元件(25;64),所述支撑元件(25;64)连接至所述第二圆盘(22;62)的中心旋转轴(24)同时能够使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和所述第二圆盘(22;6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进一步包括第三圆盘(63),所述第三圆盘(63)面对所述第一圆盘(61;81;101)设置、适合于围绕所述第一圆盘(61;81;101)的中心轴线(AA')转动,并且支撑所述外周旋转轴或每个外周旋转轴(65i;85i)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80),其中用于改变角度的所述装置包括:
·内部凸轮(82),其具有引导表面(84)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盘(81)上;以及
·从动轮(88),其设置在块体支撑件(86i)的内表面上并且适合于在所述第一圆盘(81)的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凸轮的引导表面(84)接触,从而借助于所述自由轮(67i)引导所述块体支撑件(86i)在与所述第一圆盘(8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并且从而改变所述块体支撑件(86i)的倾斜角度(a11、a12、a13、a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90),其中用于改变角度的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外部凸轮(92、93),所述至少一个外部凸轮(92、93)面对块体支撑件(91i)的外端设置并且包括引导表面;以及
·从动轮(97),所述从动轮(97)设置在块体支撑件(91i)的外表面上并且适合于在所述第一圆盘(61)的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凸轮(92、93)的引导表面接触,从而借助于所述自由轮(67i)引导所述块体支撑件在与所述第一圆盘(6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并且从而改变所述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90),进一步包括马达(95),所述马达(95)连接至所述外部凸轮(92、93)并且适合于驱动凸轮(94)使其围绕凸轮的旋转轴线(EE')在与所述第一圆盘(6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所述块体支撑件(66i;86i;91i;102i;110i)包括两个三角形形状的板(69A、69B),所述板(69A、69B)彼此相离一定距离设置并且处于平行的平面中,所述板通过纵向支撑元件(69C、69D)彼此连接,并且所述板的顶侧具有轨道(71、72;111、112);并且
其中块体承载杆(73;114)的两端被所述轨道支撑并且适合于沿着所述板的顶侧沿着一定方向(d2)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所述块体支撑件(110i)的每个轨道(111、112)包括多个电磁止动件(113),所述电磁止动件(113)适合于升高从而阻挡所述块体承载杆(114)的移动并且降低从而能够使所述块体承载杆(114)沿着所述板的顶侧移动。
14.使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旋转设备旋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的块体(Mi)远离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枢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枢转;以及
·改变(82、84、87、88;92、93、94、95、96、97;103i、104i;111、112、113、114、115)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的块体支撑件(86i;91i;102i;110i)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a11、a12、a13、a14)。
15.组装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旋转设备(20;60;80;90;10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S1)第一圆盘(21;61;81;101),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包括:
·中心轴线(AA'),所述圆盘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AA')转动;以及
·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所述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设置在离所述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
·安装(S2)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的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并且适合于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BiBi')转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
·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和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之间安装(S3)减速传动装置(30i、301、302、303、304;40i;120i),所述减速传动装置(30i、301、302、303、304;40i;120i)用于从所述第一圆盘至所述块体支撑件的减速,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输入部件(37;41;121)和旋转输出部件(33;51;127),所述旋转输入部件(37;41;121)连接至所述外周旋转轴,所述旋转输出部件(33;51;127)连接至所述第一圆盘,所述旋转输入部件和所述旋转输出部件位于相同的轴线上,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能够使所述外周旋转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圆盘;
·安装(S4)装置(34、35i、35i-1、35i-2、36i;44、49、531、532、561、562、59i、59i-1、59i-2、59i-3;130、131、132),所述装置(34、35i、35i-1、35i-2、36i;44、49、531、532、561、562、59i、59i-1、59i-2、59i-3;130、131、132)用于将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紧固在静止位置从而避免其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转动;
·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安装(S5)自由轮(28i;67i);
·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安装(S6)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所述块体支撑件具有块体(Mi),所述块体(Mi)适合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旋转轴枢转;以及
·安装(S7)装置(82、84、87、88;92、93、94、95、96、97;103i、104i;111、112、113、114、115),所述装置(82、84、87、88;92、93、94、95、96、97;103i、104i;111、112、113、114、115)用于改变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的块体支撑件(86i;91i;102i;110i)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a11、a12、a13、a14)。

Claims (15)

1.重力旋转设备(20;60;80;90;100),包括:
·第一圆盘(21;61;81;101;118),其包括:
·中心轴线(AA'),所述圆盘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AA')转动;以及
·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所述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设置在离所述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
·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所述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的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并且适合于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BiBi')转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以及
·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所述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安装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并且具有块体(Mi),所述块体(Mi)适合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旋转轴枢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枢转;
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减速传动装置(30i、301、302、303、304;40i;120i),其设置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和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之间,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输入部件(37;41;121)和旋转输出部件(33;51;127),所述旋转输入部件(37;41;121)连接至所述外周旋转轴,所述旋转输出部件(33;51;127)连接至所述第一圆盘,所述旋转输入部件和所述旋转输出部件位于相同的轴线上,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能够使所述外周旋转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圆盘;
·装置(34、35i、35i-1、35i-2、36i;44、49、531、532、561、562、59i、59i-1、59i-2、59i-3;130、131、132),其用于将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紧固在静止位置从而避免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转动;
·自由轮(28i;67i),其设置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以及
·装置(82、84、87、88;92、93、94、95、96、97;103i、104i;111、112、113、114、115),其用于改变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的块体支撑件(86i;91i;102i;110i)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a11、a12、a13、a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
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
·外周环(31;42、47),其连接至所述旋转输入部件(41);
·输出齿轮(33;45、50),其连接至所述旋转输出部件;以及
·至少一个行星齿轮(32-j、32-1、32-2、32-3、32-4;43-1、43-2、48-1、48-2),所述至少一个行星齿轮(32-j、32-1、32-2、32-3、32-4;43-1、43-2、48-1、48-2)设置在所述外周环(31;42、47)和所述输出齿轮(33;45、50)之间;并且
用于紧固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行星架(34;43、49)和锁定部件(36;59i),所述行星架(34;43、49)紧固至所述行星齿轮,所述锁定部件(36;59i)紧固至所述行星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进一步包括第二圆盘(22;62),所述第二圆盘(22;62)适合于围绕中心轴线(CC')转动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使得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二圆盘(22;62)的旋转;
·用于紧固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一部分的所述装置(34、35i、35i-1、35i-2、36i;44、49、531、532、561、562、59i、59i-1、59i-2、59i-3;130、131、132)联接至所述第二圆盘(22;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所述第二圆盘(22;62)的中心轴线(CC')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的中心轴线(AA')偏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包括:
·至少两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每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轴线(AA')基本上相同的距离(d1)处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B1B1'),每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的中心(O1)在角度上等距(a1);以及
·至少两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每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安装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并且具有块体(Mi),所述块体(Mi)适合于远离所述外周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外周旋转轴旋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
·第一圆盘(21;61;81;101;118)包括中心旋转轴(23);并且
·第二圆盘(22;62)包括中心旋转轴(24);
所述中心旋转轴(23;24)通过连接部件(39)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进一步包括支撑元件(25;64),所述支撑元件(25;64)连接至所述第二圆盘(22;62)的中心旋转轴(24)同时能够使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和所述第二圆盘(22;6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进一步包括第三圆盘(63),所述第三圆盘(63)面对所述第一圆盘(61;81;101)设置、适合于围绕所述第一圆盘(61;81;101)的中心轴线(AA')转动,并且支撑所述外周旋转轴或每个外周旋转轴(65i;85i)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80),其中用于改变角度的所述装置包括:
·内部凸轮(82),其具有引导表面(84)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盘(81)上;以及
·从动轮(88),其设置在块体支撑件(86i)的内表面上并且适合于在所述第一圆盘(81)的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凸轮的引导表面(84)接触,从而借助于所述自由轮(67i)引导所述块体支撑件(86i)在与所述第一圆盘(8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并且从而改变所述块体支撑件(86i)的倾斜角度(a11、a12、a13、a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90),其中用于改变角度的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外部凸轮(92、93),所述至少一个外部凸轮(92、93)面对块体支撑件(91i)的外端设置并且包括引导表面;以及
·从动轮(97),所述从动轮(97)设置在块体支撑件(91i)的外表面上并且适合于在所述第一圆盘(61)的旋转过程中与所述凸轮(92、93)的引导表面接触,从而借助于所述自由轮(67i)引导所述块体支撑件在与所述第一圆盘(6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并且从而改变所述块体支撑件的倾斜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90),进一步包括马达(95),所述马达(95)连接至所述外部凸轮(92、93)并且适合于驱动凸轮(94)使其围绕凸轮的旋转轴线(EE')在与所述第一圆盘(6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所述块体支撑件(66i;86i;91i;102i;110i)包括两个三角形形状的板(69A、69B),所述板(69A、69B)彼此相离一定距离设置并且处于平行的平面中,所述板通过纵向支撑元件(69C、69D)彼此连接,并且所述板的顶侧具有轨道(71、72;111、112);并且
其中块体承载杆(73;114)的两端被所述轨道支撑并且适合于沿着所述板的顶侧沿着一定方向(d2)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20;60;80;90、100),其中所述块体支撑件(110i)的每个轨道(111、112)包括多个电磁止动件(113),所述电磁止动件(113)适合于升高从而阻挡所述块体承载杆(114)的移动并且降低从而能够使所述块体承载杆(114)沿着所述板的顶侧移动。
14.使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旋转设备旋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的块体(Mi)远离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枢转并且因此造成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枢转;以及
·改变(82、84、87、88;92、93、94、95、96、97;103i、104i;111、112、113、114、115)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的块体支撑件(86i;91i;102i;110i)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a11、a12、a13、a14)。
15.组装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旋转设备(20;60;80;90;10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S1)第一圆盘(21;61;81;101),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包括:
·中心轴线(AA'),所述圆盘能够围绕所述中心轴线(AA')转动;以及
·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所述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线(BiBi')设置在离所述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
·安装(S2)至少一个外周旋转轴(26i;65i;85i),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设置在离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的中心轴线(AA')一定距离处,并且适合于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BiBi')转动、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AA'),并且联接至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
·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和所述第一圆盘(21;61;81;101;118)之间安装(S3)减速传动装置(30i、301、302、303、304;40i;120i),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旋转输入部件(37;41;121)和旋转输出部件(33;51;127),所述旋转输入部件(37;41;121)连接至所述外周旋转轴,所述旋转输出部件(33;51;127)连接至所述第一圆盘,所述旋转输入部件和所述旋转输出部件位于相同的轴线上,所述减速传动装置能够使所述外周旋转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第一圆盘;
·安装(S4)装置(34、35i、35i-1、35i-2、36i;44、49、531、532、561、562、59i、59i-1、59i-2、59i-3;130、131、132),所述装置(34、35i、35i-1、35i-2、36i;44、49、531、532、561、562、59i、59i-1、59i-2、59i-3;130、131、132)用于将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紧固在静止位置从而避免其围绕所述外周旋转轴线转动;
·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安装(S5)自由轮(28i;67i);
·在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安装(S6)至少一个块体支撑件(27i;66i;86i;91i;102i;110i),所述块体支撑件具有块体(Mi),所述块体(Mi)适合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移动从而产生转矩,所述转矩造成所述旋转轴枢转;以及
·安装(S7)装置(82、84、87、88;92、93、94、95、96、97;103i、104i;111、112、113、114、115),所述装置(82、84、87、88;92、93、94、95、96、97;103i、104i;111、112、113、114、115)用于改变所述外周旋转轴(26i;65i;85i)上的块体支撑件(86i;91i;102i;110i)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的外周旋转轴线(BiBi')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a11、a12、a13、a14)。
CN201480051726.6A 2013-09-23 2014-09-22 重力旋转设备 Active CN1055561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359120 2013-09-23
FR1359120A FR3011044B1 (fr) 2013-09-23 2013-09-23 Dispositif de rotation gravitaire
PCT/FR2014/052351 WO2015040340A1 (fr) 2013-09-23 2014-09-22 Dispositif de rotation gravitai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6118A true CN105556118A (zh) 2016-05-04
CN105556118B CN105556118B (zh) 2018-08-28

Family

ID=5122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1726.6A Active CN105556118B (zh) 2013-09-23 2014-09-22 重力旋转设备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95071A1 (zh)
EP (1) EP3049669B1 (zh)
JP (1) JP6511452B2 (zh)
KR (1) KR102238570B1 (zh)
CN (1) CN105556118B (zh)
AU (1) AU2014322876B2 (zh)
BR (1) BR112016003323B1 (zh)
CA (1) CA2922136A1 (zh)
ES (1) ES2793931T3 (zh)
FR (1) FR3011044B1 (zh)
PL (1) PL3049669T3 (zh)
WO (1) WO20150403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9431A (zh) * 2018-10-05 2021-05-11 高田知明 扭矩转换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68518B2 (es) * 2016-01-26 2016-11-15 Quide, S.A. Dispositivo para generar electricidad
EP3242015A1 (de) * 2016-05-04 2017-11-08 Otto Preglau Gravitationskraftmotor
BR102016025202A2 (pt) * 2016-10-27 2017-09-19 Hamann Jair Mechanical device gravitational energy transformer in kinetic rotation energy
JP6393353B2 (ja) * 2016-11-11 2018-09-19 公一 杉野 原動機
WO2020036835A1 (en) * 2018-08-12 2020-02-20 Traner Charles Offset weight-powered engine
CN110228499B (zh) * 2019-06-21 2020-08-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的移动盘组件
WO2023205690A2 (en) * 2022-04-20 2023-10-26 Gallistel Anthony A Heterodyne transmiss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1A (zh) * 1990-05-07 1991-11-20 田光喜 力矩盘重力机
CN2603229Y (zh) * 2002-12-13 2004-02-11 邱金和 机械式动力产生装置
CN1525063A (zh) * 2003-02-25 2004-09-01 邱金和 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080011552A1 (en) * 2006-03-31 2008-01-17 Stephen Raoul La Perle Gravity powered rotational machine and method
CN102900636A (zh) * 2011-07-29 2013-01-30 昆山市开发区同益五金机械厂 重力动力增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9384A (ja) * 1981-10-03 1983-04-08 Hidehiko Okuma 振子状ウエイトを持つ永久運動装置
JPS595889A (ja) * 1982-07-01 1984-01-12 Ryuichi Sato 遊星機構の特殊性を利用した動力増大機
JPS6134361A (ja) * 1984-07-26 1986-02-18 Takashi Nosaka 重力回転機関とその発電装置
JPS61185682A (ja) * 1985-02-13 1986-08-19 Katsuji Mizuse 引力モ−タ−
US5921133A (en) * 1997-07-31 1999-07-13 Tarnopolsky; Mikhail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version of gravitation into mechanical energy by means of a sequence of impulses of force
US6363804B1 (en) * 1998-05-26 2002-04-02 Mikhail Tarnopolsk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sion of gravit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using two sub-systems
FR2830289A1 (fr) * 2001-10-02 2003-04-04 Jean Scordia Mecanisme moteur exploitant l'inertie d'une masse tournante
US20140187375A1 (en) * 2006-09-29 2014-07-03 Geoffrey William Good Leviny Energy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y the Harnessing of Centrifugal Force
JP2009024690A (ja) * 2007-07-19 2009-02-05 Kazuo Kosuge 重力利用回転装置
JP2010014104A (ja) * 2008-07-03 2010-01-21 Masanori Miyazaki 大円板自動回転発電装置
US8307652B1 (en) * 2008-08-28 2012-11-13 Tony Gallistel Heterodyne transmission
US20120292133A1 (en) * 2011-05-16 2012-11-22 Huang-Hsing Hu Zero-Carbon Clean Energy Generator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5226840B2 (ja) * 2011-08-19 2013-07-03 行雄 竹中 重力発電装置
US20130257060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Pesko Industries. Pte. Ltd. Torque Flywheel Device with Energy Transfer
JP5759520B2 (ja) * 2013-08-12 2015-08-05 株式会社シンプル東京 回転装置
JP6108488B2 (ja) * 2014-04-27 2017-04-05 株式会社リード 回転駆動装置
GB201413875D0 (en) * 2014-08-05 2014-09-17 Hardy William Mechanical apparatus
US20160237992A1 (en) * 2015-02-17 2016-08-18 Jacob W. Chicoski Gravity Motor
US20150330489A1 (en) * 2015-06-05 2015-11-19 Francisco Guzman Centrifugal electric genrator apparatus
US20160369785A1 (en) * 2016-02-29 2016-12-22 Areg Azizia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gravitational energy into rotational energy and movem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1A (zh) * 1990-05-07 1991-11-20 田光喜 力矩盘重力机
CN2603229Y (zh) * 2002-12-13 2004-02-11 邱金和 机械式动力产生装置
CN1525063A (zh) * 2003-02-25 2004-09-01 邱金和 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080011552A1 (en) * 2006-03-31 2008-01-17 Stephen Raoul La Perle Gravity powered rotational machine and method
CN102900636A (zh) * 2011-07-29 2013-01-30 昆山市开发区同益五金机械厂 重力动力增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9431A (zh) * 2018-10-05 2021-05-11 高田知明 扭矩转换装置
CN112789431B (zh) * 2018-10-05 2024-05-17 高田知明 扭矩转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3049669T3 (pl) 2020-08-24
WO2015040340A4 (fr) 2015-04-23
EP3049669B1 (fr) 2020-03-25
US20160195071A1 (en) 2016-07-07
WO2015040340A1 (fr) 2015-03-26
BR112016003323A2 (zh) 2017-09-05
KR20160058783A (ko) 2016-05-25
AU2014322876B2 (en) 2017-06-15
AU2014322876A1 (en) 2016-04-14
ES2793931T3 (es) 2020-11-17
FR3011044B1 (fr) 2019-07-12
BR112016003323B1 (pt) 2022-08-16
JP2016532822A (ja) 2016-10-20
FR3011044A1 (fr) 2015-03-27
KR102238570B1 (ko) 2021-04-08
CA2922136A1 (fr) 2015-03-26
EP3049669A1 (fr) 2016-08-03
JP6511452B2 (ja) 2019-05-15
CN105556118B (zh)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6118A (zh) 重力旋转设备
CN108139766A (zh) 固有平衡的控制杆
CN101737062B (zh) 一种用于微型盾构机的拼装管片机器人
CN103847825A (zh) 一种行星轮和蜗轮蜗杆传动驱动的球形机器人
CN104155074A (zh) 一种可调式三维立体振动平台
KR20190126700A (ko) 동시 교차 원심을 갖는 진동 메커니즘, 머신 및 구현 방법
US20200049133A1 (en) Gravity rotation device
CN105593156B (zh) 用于乘客输送机的转向机构
US8915332B2 (en) Device for saving energy dur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tions
CN106185324A (zh) 一种储片装置链传动升降机构
CN102697611A (zh) 一种多功能爬楼轮椅
JPH06335878A (ja) ロボット
US20220056892A1 (en) Propulsion mechanism
KR102187304B1 (ko) 자가 균형 탑승 로봇 테스트 유니트
EP1875071A1 (en) Device for non reactive propulsion generated from eccentric motions
CN101022991A (zh) 踏板传动
CN102841608A (zh) 一种双轴太阳能跟踪系统
EP2560912B1 (en) Device for saving energy dur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tions
RU2738620C1 (ru) Цепной привод гетерогенного модульного реконфигурируемого мобильного робота
CA3074373A1 (en) Eden lever motor(elm)
US5219522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substance utilizing agravic effect and a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same
JPH053456Y2 (zh)
JP2004245070A (ja) 有限回転装置
ITGO20120011A1 (it) Dispositivo di trazione cinetica generata da moti eccentrici
SU1320116A1 (ru) Одноколес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10

Address after: Fa Guoaisikale

Patentee after: PELLEGRIN PHILIPPE

Address before: Fa Guomasai

Co-patentee before: PELLEGRIN PHILIPPE

Patentee before: C. Pellegr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