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5121A - 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5121A
CN105555121A CN201510695973.6A CN201510695973A CN105555121A CN 105555121 A CN105555121 A CN 105555121A CN 201510695973 A CN201510695973 A CN 201510695973A CN 105555121 A CN105555121 A CN 105555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wire
electronic unit
un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59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5121B (zh
Inventor
高村国章
镰田将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55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5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5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5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在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时,能够抑制基板的背面的引线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该引线切断方法将向基板搭载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为规定长度,在该引线切断方法中,在将电子部件(80)向基板(8)搭载之前,使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贯穿于在载置台(269)形成的贯穿孔(269a)中,在载置台(269)上载置电子部件(80)的状态下,将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

Description

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时用于切断电子部件的引线的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引线切断装置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部件的引线切断装置具有:上刃板,其以与安装有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重合的方式,具有使贯穿电路基板的电子部件的引线贯穿的贯穿孔;以及可动切断器,其在引线的凸出侧即上刃板面可自由滑动地配置,以将从上刃板的贯穿孔凸出的引线切断。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子部件固定装置是将电子部件的引线向印刷基板插入并在背面折弯而固定电子部件的装置,具有用于将引线的折弯长度确保为一定的切断单元和折弯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1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98991号公报
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引线切断装置是在使电子部件的引线贯穿于基板的状态下切断引线的装置,在将安装有大量的电子部件的基板与上刃板重叠时,由于要求为了使从基板侧凸出的引线向上刃板的贯穿孔贯穿的精度,因此不容易进行作业。而且,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引线切断装置中,在切断引线时,使可动切断器相对于上刃板面沿规定方向滑动,但随着引线的配置及数量的不同,向可动切断器施加的阻力不同,因此,可能发生切断不良或折弯不良。
另一方面,上述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子部件固定装置是在使电子部件的引线贯穿于基板的状态下切断引线的装置,不能向基板仅固定单一的电子部件,因此,为了对大量的电子部件的引线进行处理,必须使切断单元以及折弯单元、或者基板相对地移动。因此,在对作为对象的引线进行处理时,有可能切断单元以及折弯单元与接近的其他引线干涉,无法对作为对象的引线进行处理,或有可能对接近的其他引线造成某些影响。
因此,考虑在预先将电子部件的引线切断后,向基板插入引线。但是,在电子部件侧的形状尺寸的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有时以电子部件相对于基板倾斜的状态插入引线,基板背面的引线与规定的长度相比变短或变长。在基板背面的引线比规定的长度短的情况下,在软钎焊后无法确认有无引线,无法确认电子部件向基板的安装状态。另一方面,在基板背面的引线比规定的长度长的情况下,在向仪器安装基板的情况下,有可能引线与相邻的基板的电子部件等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在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时,能够抑制基板背面的引线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引线切断方法将向基板搭载的电子部件的引线切断为规定长度,该引线切断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电子部件向所述基板搭载之前,使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贯穿于在载置台形成的贯穿孔中,在所述载置台上载置所述电子部件的状态下,将所述引线切断为向所述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
根据该引线切断方法,在将电子部件向基板搭载之前,使电子部件的引线向贯穿孔贯穿,设为在载置台上载置电子部件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引线切断为向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因此,电子部件在载置台上成为与载置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能够将引线切断为与搭载于基板的状态对应的长度。其结果,在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时,能够抑制基板的背面的引线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线切断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使用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所述载置台输送所述电子部件的吸嘴,在利用所述吸嘴将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向所述载置台的所述贯穿孔插入,并在所述载置台上配置所述电子部件后,暂时放开利用所述吸嘴实现的对所述电子部件的保持,在利用所述吸嘴再次保持了所述电子部件的状态下,切断所述引线。
根据该引线切断方法,通过暂时放开利用吸嘴实现的对电子部件的保持,从而电子部件在载置台上更接近于与载置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因此,能够以更接近与载置于基板上的状态对应的长度的方式将引线切断。而且,通过在利用吸嘴再次保持了电子部件的状态下将引线切断,从而能够在支撑引线的状态下稳定地切断。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线切断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部件经由所述引线以沿保持带的长度方向并列多个的方式安装,在向所述载置台载置所述电子部件之前,将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留有与所述规定长度相比更长的长度而切断,从所述保持带拆下。
根据该引线切断方法,在电子部件安装于保持带的情况下,将引线切断,从保持带取出电子部件,但此时,通过将电子部件的引线留有与规定长度相比更长的长度而切断,从而此后,能够在载置台上载置电子部件的状态下实施引线的切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引线切断装置将向基板搭载的电子部件的引线切断为规定长度,该引线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载置台,其形成使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贯穿的贯穿孔,使所述引线贯穿该贯穿孔,使所述电子部件载置于上表面;以及切断部,其配置在所述载置台的下方,将所述引线切断为向所述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
根据该引线切断装置,在将电子部件向基板搭载之前,使电子部件的引线向贯穿孔贯穿,设为在载置台上载置电子部件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引线切断为向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因此,电子部件在载置台上成为与载置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能够将引线切断为与搭载于基板的状态对应的长度。其结果,在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时,能够抑制基板的背面的引线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线切断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置台可装卸地设置。
根据该引线切断装置,能够与电子部件以及引线的形状、尺寸对应地,更换载置台。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线切断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部,该收容部配置在所述载置台的下方,收容由所述切断部切断而留下的剩余的所述引线。
根据该引线切断装置,通过在收容部中收容被切断而留下的剩余的引线,从而能够防止该剩余的引线散乱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利用设置为能够与基板的表面平行地移动的搭载头,将从部件供给部取出的电子部件向所述基板的规定位置输送,向所述基板上搭载,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将所述电子部件的引线切断为向所述基板搭载的规定长度的引线切断装置,应用上述的引线切断装置。
根据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在将电子部件向基板搭载之前,使电子部件的引线向贯穿孔贯穿,设为在载置台上载置电子部件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引线切断为向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因此,电子部件在载置台上成为与载置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能够将引线切断为与搭载于基板的状态对应的长度。其结果,在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时,能够抑制基板的背面的引线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供给部由多个电子部件供给装置构成,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具有:供给器单元,其对以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电子部件的方式安装所述引线的保持带进行保持,将所述电子部件与所述保持带一起输送;以及切断单元,其将由所述供给器单元输送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引线留有与所述规定长度相比更长的长度而切断,所述引线切断装置与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并列设置,配置在所述部件供给部内。
根据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通过将部件供给装置和引线切断装置并列设置而配置,从而能够在接近的位置进行从保持带分离电子部件的动作、以及此后将引线切断为向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的动作,因此,能够无浪费地进行搭载头的移动,提高电子部件的搬入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即,在将所述电子部件向所述基板搭载之前,利用所述搭载头的吸嘴使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贯穿于在所述引线切断装置的载置台形成的贯穿孔中,在使所述电子部件载置于所述载置台上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引线切断装置将所述引线切断为向所述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
根据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能够使切断引线的电子部件在载置台上成为与载置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能够将引线切断为与搭载于基板的状态对应的长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即,在利用所述吸嘴向所述载置台的所述贯穿孔插入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使所述电子部件配置于所述载置台上后,暂时放开利用所述吸嘴实现的对所述电子部件的保持,在利用所述吸嘴再次保持了所述电子部件的状态下,将所述引线切断。
根据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能够以更接近与载置于基板上的状态对应的长度的方式将引线切断。而且,能够在支撑引线的状态下稳定地切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时,能够抑制基板的背面的引线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部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搭载头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搭载头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吸嘴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6的吸嘴的保持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电子部件保持带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部件供给部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部件供给部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部件供给部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夹紧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13是表示供给器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14是表示供给器单元的前端支撑部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供给器单元的保持带进给爪单元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供给器单元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切断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18是表示切断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19是表示切断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20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22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23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24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利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引线切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引线切断方法中的以引线切断装置为主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引线切断方法中的以引线切断装置为主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引线切断方法中的以引线切断装置为主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0是用于说明引线切断方法中的以引线切断装置为主的动作的侧视图。
标号的说明
8基板
10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14(14f、14r)部件供给部
15(15f、15r)搭载头
32吸嘴
60控制部
62搭载头控制部
64部件供给控制部
70保持带
72保持带主体
80电子部件
82部件主体
84引线
100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114供给器单元
116切断单元
200引线切断装置
216切断单元
268切断部
268a可动刃部
268b固定刃部
269载置台
269a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由下述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想到的要素、实质上相同的要素等所谓等同范围内的要素。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构成要素可以适当组合。
图1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部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1及图2所示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是向基板8上搭载电子部件的装置。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具有基板输送部12、部件供给部14(14f、14r)、搭载头15(15f、15r)以及XY移动机构16。XY移动机构16具有X轴驱动部22(22f、22r)以及Y轴驱动部24。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如图1所示具有2个部件供给部14f、14r、2个搭载头15f、15r、以及2个X轴驱动部22f、22r。如上述所示,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中将一部分的结构分别设置2个,但在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地示出各部分的结构,而省略部件供给部14r、搭载头15r以及X轴驱动部22r的图示。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中,部件供给部14f、搭载头15f、X轴驱动部22f成为配置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的前侧的1个模块,部件供给部14r、搭载头15r、X轴驱动部22r成为配置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的后侧的1个模块。另外,以下,在不特别地区分2个部件供给部14f、14r的情况下,将其标号为部件供给部14,在不特别地区分2个搭载头15f、15r的情况下,将其标号为搭载头15,在不特别地区分2个X轴驱动部22f、22r的情况下,将其标号为X轴驱动部22。
基板8只要是用于搭载电子部件80(参照图4、图7以及图8等)的部件即可,其结构不特别地限定。本实施方式的基板8是板状部件,在表面设置有配线图案。在设置于基板8上的配线图案的表面,附着有作为利用回流焊将板状部件的配线图案和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接合的接合部件的焊料。
基板输送部12是将基板8沿图中X轴方向输送的输送机构。基板输送部12具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导轨;以及输送机构,其对基板8进行支撑,使基板8沿导轨移动。基板输送部12以基板8的搭载对象面与搭载头15相对的朝向,利用输送机构使基板8沿导轨移动,从而将基板8沿X轴方向输送。基板输送部12将由将基板8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供给的设备供给来的基板8,输送至导轨上的规定位置。搭载头15在上述规定位置处,将电子部件向基板8的表面搭载。基板输送部12在向输送至上述规定位置的基板8上搭载电子部件后,将基板8向进行下一个工序的装置处输送。此外,作为基板输送部12的输送机构,可以使用各种结构。例如,可以使用将输送机构一体化的传送带方式的输送机构,在这种方式的输送机构中,将沿基板8的输送方向配置的导轨和沿上述导轨旋转的环形带组合,在将基板8搭载在上述环形带上的状态下进行输送。
部件供给部14如图3所示由下述部分构成:多个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下称为部件供给装置)100;以及支撑台102,其对多个部件供给装置100进行保持。部件供给部14在利用省略图示的更换台车移动至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的规定位置后,向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安装。并且,部件供给部14保持多个向基板8上搭载的电子部件80,成为能够向搭载头15供给、即能够利用搭载头15保持的状态。支撑台102能够搭载多个部件供给装置100,或搭载部件供给装置100的其他装置(例如,测量装置、照相机等)。部件供给部14也可以由不同的多个种类的部件供给装置100构成,也可以具有多个同一种类的部件供给装置100。另外,部件供给部14是相对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可装卸的结构。
部件供给装置100使用粘贴电子部件(径向引线型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而构成的保持带(电子部件保持带:参照图8等)70,向搭载头15供给电子部件80。该部件供给装置100对保持带70进行保持,对所保持的保持带70进行输送,将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移动至利用搭载头15的吸嘴32(参照图4至图7等)能够保持电子部件80的保持区域(保持位置)。另外,部件供给装置100具有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的切断器,通过将移动至保持区域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并分离,从而能够利用搭载头15的吸嘴32对在该保持带70上固定了引线84的电子部件80进行保持。
搭载头15是下述机构,即,对位于部件供给部14中的电子部件(由部件供给装置100保持的电子部件)80进行保持,将保持的电子部件80向利用基板输送部12移动至规定位置的基板8上搭载。
XY移动机构16是使搭载头15f、15r在图2中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即,与基板8的表面平行的面上移动的移动机构,具有X轴驱动部22f、22r以及Y轴驱动部24。X轴驱动部22f与搭载头15f连结,使搭载头15f沿X轴方向移动。X轴驱动部22r与搭载头15r连结,使搭载头15r沿X轴方向移动。Y轴驱动部24经由X轴驱动部22与搭载头15连结,通过使X轴驱动部22f沿Y轴方向移动,从而使搭载头15f沿Y轴方向移动,通过使X轴驱动部22r沿Y轴方向移动,从而使搭载头15r沿Y轴方向移动。XY移动机构16通过使搭载头15f沿XY轴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搭载头15f向与基板8相面对的位置,或者,与部件供给部14f相面对的位置移动。XY移动机构16通过使搭载头15r沿XY轴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搭载头15r向与基板8相面对的位置,或者,与部件供给部14r相面对的位置移动。另外,XY移动机构16通过使搭载头15移动,从而调整搭载头15和基板8的相对位置。由此,能够使由搭载头15保持的电子部件80向基板8的表面的任意位置移动,能够将电子部件80向基板8的表面的任意位置搭载。此外,作为X轴驱动部22,可以使用使搭载头15沿规定的方向移动的各种机构。作为Y轴驱动部24,可以使用使X轴驱动部22沿规定的方向移动的各种机构。作为使对象物向规定方向移动的机构,例如可以使用线性电动机、齿条和齿轮、使用滚珠丝杠的输送机构、利用传送带的输送机构等。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由于具有2个搭载头15f、15r,从而能够相对于1个基板8交替地搭载电子部件80。如上述所示,通过利用2个搭载头15交替地搭载电子部件80,从而能够在一个搭载头15f(15r)向基板8搭载电子部件80的期间,由另一个搭载头15r(15f)对位于部件供给装置100的电子部件80进行保持。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不向基板8搭载电子部件80的时间,能够高效地向基板8搭载电子部件80。
使用图4~图7,对搭载头1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搭载头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搭载头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吸嘴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图6的吸嘴的保持动作的说明图。
在图4中还示出对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进行控制的各种控制部、以及部件供给部14的1个部件供给装置100。如图4所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具有控制部60、搭载头控制部62、以及部件供给控制部64。另外,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与电源连接,使用控制部60、搭载头控制部62、部件供给控制部64以及各种电路,将从电源供给的电力向各部分供给。另外,部件供给装置100将保持带70上保持的电子部件80露出。部件供给装置100通过将保持带70拉出并移动,从而使保持带70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供给装置100的Y轴方向的前端附近成为利用搭载头15的吸嘴32对保持带70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进行保持的保持区域。
搭载头15如图4及图5所示具有搭载头主体30以及激光识别装置38。
搭载头主体30具有:搭载头支撑体31,其对各部分进行支撑;多个吸嘴32;以及吸嘴驱动部34。本实施方式的搭载头主体30如图5所示,6根吸嘴32沿与X轴平行的方向排列为一列而配置。
搭载头主体30的搭载头支撑体31是与X轴驱动部22连结的支撑部件,对吸嘴32以及吸嘴驱动部34进行支撑。此外,搭载头支撑体31还对激光识别装置38进行支撑。
搭载头主体30的吸嘴32是保持电子部件80的保持机构。吸嘴32如图4及图5所示具有轴33。轴33是与吸嘴驱动部34连结的棒状的部件,沿Z轴方向延伸而配置。另外,吸嘴32如图6及图7所示,具有固定臂321、可动臂322、以及能够使可动臂322移动的驱动部323。可动臂322支撑于吸嘴32的主体。可动臂322能够以支点324为中心旋转。可动臂322能够以下述方式旋转,即,将支点324作为轴(旋转轴),使与固定臂321相对的部分向接近或远离固定臂321的方向移动。驱动部323在不是支点324的其他位置处与可动臂322进行轴连结。驱动部323利用配置于轴33内部的空气管(配管)与吸嘴驱动部34的吸引机构连接,利用驱动源(空气压力)进行工作。即,通过相对于驱动部323进行空气的吸引或者吸引的解除,从而使可动臂322的轴连结部沿上下方向移动,可动臂322相对于固定臂321移动。由此,吸嘴32如图7所示,可动臂322接近固定臂321,在固定臂321和可动臂322之间保持电子部件80,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可动臂322远离固定臂321,将固定臂321和可动臂322之间的电子部件80的保持放开。
搭载头主体30的吸嘴驱动部34经由轴33使吸嘴32沿Z轴方向移动,利用吸嘴32的各臂321、322保持电子部件80。在这里,Z轴是与XY平面正交的轴。此外,Z轴成为与基板8的表面正交的方向。另外,吸嘴驱动部34在安装电子部件80时等,使吸嘴32沿θ方向旋转。所谓θ方向,是与以Z轴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平行的方向,其中,Z轴是与Z轴驱动部使吸嘴32移动的方向平行的轴。此外,θ方向成为吸嘴32的转动方向。
在吸嘴驱动部34中,作为使吸嘴32沿Z轴方向移动的机构,例如存在具有Z轴方向为驱动方向的直线电动机的机构。吸嘴驱动部34通过利用直线电动机使吸嘴32的轴33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使吸嘴32沿Z轴方向移动。另外,在吸嘴驱动部34中,作为使吸嘴32沿θ方向旋转的机构,例如存在由将电动机和与轴33进行连结的传动要素构成的机构。吸嘴驱动部34将从电动机输出的驱动力利用传动要素向轴33传递,使轴33沿θ方向旋转,从而吸嘴32的前端部也沿θ方向旋转。
在吸嘴驱动部34中,作为利用吸嘴32的各臂321、322对电子部件80进行吸附的机构即吸引机构,例如存在具有下述部件的机构:空气管,其与吸嘴32的驱动部323连结;泵,其与该空气管连接;以及电磁阀,其对空气管的管路的开闭进行切换。吸嘴驱动部34利用泵对空气管的空气进行吸引,通过对电磁阀的开闭进行切换,从而对是否利用各臂321、322保持电子部件80进行切换。吸嘴驱动部34通过打开电磁阀,吸引空气,从而使驱动部323向上方移动,利用各臂321、322保持电子部件80,通过关闭电磁阀,不吸引空气,从而利用弹簧等弹性单元使驱动部323向下方移动,将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放开,即,成为不利用各臂321、322保持电子部件80的状态。
另外,搭载头主体30也可以进一步具有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与搭载头支撑体31一起移动,检测自身与在相对的位置处配置的部件即基板8之间的距离。搭载头主体30通过利用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从而能够检测出搭载头支撑体31和基板8之间的相对位置、搭载头支撑体31和部件供给装置100之间的相对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搭载头控制部62进行下述运算,即,基于距离传感器和基板8等的距离,计算搭载头支撑体31和基板8等的距离。
激光识别装置38具有光源38a和受光元件38b。激光识别装置38内置在托架50上。托架50如图4所示,与搭载头支撑体31的下侧、基板8以及部件供给装置100侧连结。激光识别装置38是通过对由搭载头主体30的吸嘴32保持的电子部件80照射激光,从而对电子部件80的状态进行检测的装置。在这里,所谓电子部件80的状态,是指电子部件80的形状、利用吸嘴32是否以正确的姿势保持电子部件80、由吸嘴32保持的对象的电子部件80是否配置在部件供给装置100的规定位置、以及由吸嘴32保持的电子部件80是否搭载在基板8上的规定位置等。光源38a是输出激光的发光元件。受光元件38b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在与光源38a相对的位置、即高度相同的位置上。对于利用激光识别装置38对形状的识别处理,在后面记述。
返回图4,对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的装置结构的控制功能进行说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如图4所示,作为控制功能而具有控制部60、搭载头控制部62以及部件供给控制部64。各种控制部分别由CPU、ROM及RAM等具有运算处理功能和存储功能的部件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而设置多个控制部,但也可以设置1个控制部。另外,在将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的控制功能由1个控制部实现的情况下,可以由1个运算装置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运算装置实现。
控制部60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的各部分连接,基于所输入的操作信号、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的各部分中检测出的信息,执行所存储的程序,对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60例如对基板8的输送动作、利用XY移动机构16实现的搭载头15的驱动动作、利用激光识别装置38实现的形状检测动作等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60如上述所示向搭载头控制部62发送各种指示,对搭载头控制部62的控制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60还对搭载头控制部62及部件供给控制部64的控制动作进行控制。
搭载头控制部62与吸嘴驱动部34、配置在搭载头支撑体31上的各种传感器以及控制部60连接,对吸嘴驱动部34进行控制,而对吸嘴32的动作进行控制。搭载头控制部62基于从控制部60供给的操作指示以及各种传感器(例如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吸嘴32对电子部件80的保持/放开动作、各吸嘴32的转动动作、Z轴方向的移动动作。
部件供给控制部64控制由部件供给部14进行的电子部件80的供给动作。可以针对每个部件供给装置100设置部件供给控制部64,也可以利用1个部件供给控制部64对所有的部件供给装置100进行控制。例如,部件供给控制部64对部件供给装置100的保持带70的拉出动作(移动动作)、引线84的切断动作以及电子部件80的保持动作、以及引线切断装置200的引线84的切断动作进行控制。部件供给控制部64基于控制部60的指示执行各种动作。部件供给控制部64通过进行保持带70的拉出动作,从而对保持带70的移动进行控制。
使用图8至图19,对部件供给装置100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电子部件保持带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保持带70如图8所示,具有:保持带主体72;以及多个电子部件80,其保持在保持带主体72上。保持带主体72通过将第1保持带74和与第1保持带74相比宽度较窄的第2保持带76贴合而形成。另外,保持带主体72沿延伸方向以固定间隔形成有作为进给孔的孔78。即,保持带主体72沿延伸方向以列状形成有多个孔78。
电子部件80具有:部件主体82;以及2根引线84,其沿部件主体82的半径方向配置。电子部件80是引线84夹持在第1保持带74和第2保持带76之间而安装,并固定在保持带主体72的规定位置。另外,对于多个电子部件80,各引线84配置在孔78和孔78之间。即,电子部件80配置为,间隔与孔78的间距P相同,且其在保持带主体72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置为偏移了配置间隔的一半的位置。即,电子部件80配置在相对于孔78偏移了一半间距量的位置上。此外,电子部件80只要其形状为具有夹持在保持带主体72的第1保持带74和第2保持带76之间的引线84即可,引线84以及部件主体82的形状、种类不特别地限定。
图9是表示部件供给部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10是表示部件供给部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与图9不同方向的斜视图。图11是表示部件供给部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如图9至图11所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部件供给装置)100具有:框体110,其对其他各部分进行保持,对上述保持带70进行引导;夹紧单元112,其与支撑台102连结;供给器单元114,其对保持带70进行输送;切断单元116,其将保持在保持带70中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以及空气压力调整部118,其对供给器单元114的驱动部和切断单元116的驱动部的空气压力进行调整,对各部分的驱动进行控制。
框体110是纵向细长的中空箱体,内部保持夹紧单元112、供给器单元114、切断单元116以及空气压力调整部118。框体110设置有引导槽120、引导部122、排出部126、抓持部128。引导槽120具有将框体110的铅垂方向上侧的细长表面的沿长度方向形成的2根直线的一侧端部连结的形状。即,引导槽120形成为从框体110的一侧端部向另一侧端部附近延伸,在另一侧端部附近折回,并延伸至一侧端部的U字形状。引导槽120是对保持带70(保持带主体72)进行引导的槽,从U字形状的一侧端部(供给侧的端部)供给保持带主体72。引导槽120使所供给的保持带主体72沿U字形状移动,从U字形状的一侧端部(排出侧的端部)排出。另外,引导槽120以保持带主体72位于框体110的内部、且电子部件80向框体110的外部露出的状态,对保持带主体72进行引导。
引导部122与引导槽120的供给侧的端部连结,将保持有电子部件80的状态的保持带主体72向引导槽120引导。排出部126与引导槽120的排出侧的端部连结,将在框体110内移动并将电子部件80向搭载头供给后的部分从保持带主体72中排出。抓持部128是在输送电子部件供给装置100时等由操作人员抓持的部分。
在图9至图11的基础上,使用图12对夹紧单元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夹紧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夹紧单元112是与部件供给部14的支撑台102连结的机构。夹紧单元112具有连结部132、传递部134、弹性部136以及杆138。
连结部132是在与支撑台102连结时与支撑台102接触的部分,向框体110外露出。此外,连结部132配置在框体110的与形成有引导槽120的面相反侧的面。传递部134与连结部132、弹性部136、杆138连结,将从杆138、弹性部136施加的力向连结部132传递。弹性部136的一侧端部固定在框体110上,另一侧端部固定在传递部134上。弹性部136是弹簧等弹性部件,对传递部134施加将其向固定在框体110上的一侧拉拽的力。由此,传递部134成为与弹性部136连结的部分被向规定方向拉拽的状态。杆138的一侧端部向框体110的外部露出,另一侧端部与传递部134连结。杆138的固定轴139固定在框体110上。由此,如果操作人员对杆138的向框体110外部露出的一侧端部进行操作,则以固定轴139为轴,使与传递部134连结侧的端部移动。由此,使传递部134移动,向连结部132作用规定的力。夹持单元112为上述结构,通过操作人员对杆138的操作,从而在固定于支撑台102上的状态、以及被释放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图9至图11的基础上,使用图13至图16对供给器单元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供给器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14是表示供给器单元的前端支撑部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供给器单元的保持带进给爪单元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16是用于说明供给器单元的动作的俯视图。
供给器单元114是对保持带70(保持带主体72)进行输送,即,使沿引导槽120被引导的保持带主体72移动的机构。供给器单元114具有支撑部142、驱动部144、前端支撑部146、以及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
支撑部142是固定在框体110上的部件,对驱动部144进行支撑。驱动部144具有固定部144a和可动部144b。驱动部144是利用空气压力使可动部144b的从固定部144a露出的部分伸缩的气缸。驱动部144使可动部144b的前端在引导槽120的直线部的延伸方向上,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至少与进给间距相对应地往复移动。即,驱动部144使可动部144b的前端至少以与保持带主体72的进给间距(孔78的间距P)相对应的距离往复移动。前端支撑部146固定在驱动部144的可动部144b的前端。前端支撑部146与可动部144b的往复移动一体地往复移动。另外,如图14所示,前端支撑部146在铅垂方向上侧的面、且与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连结的部分处,具有螺钉孔149a、149b、149c、149d这4个螺钉孔。这4个螺钉孔149a、149b、149c、149d形成在保持带主体72的进给方向上位置不同的4个部位。前端支撑部146的螺钉孔149a和螺钉孔149b之间的距离为上述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间距P的一半的距离。即,螺钉孔149a和螺钉孔149b形成在偏移了孔78的配置间隔的一半间距量的位置。另外,对于前端支撑部146,螺钉孔149c和螺钉孔149d之间的距离为上述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间距P的一半的距离。即,螺钉孔149c和螺钉孔149d形成在偏移了孔78的配置间隔的一半间距量的位置。
如图15所示,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固定在前端支撑部146上。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具有安装台150、进给爪152、销154以及弹簧156。安装台150是对进给爪152、销154、弹簧156进行支撑的基座。安装台150具有与保持带主体72的进给方向正交的剖面为L字状的弯折后的板形状,铅垂方向上侧的一部分从框体110露出。安装台150的露出的部分中设置有可以由操作人员抓持的抓持部158。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对抓持部158进行抓持而操作,从而可以使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向保持带进给方向移动。安装台150是与前端支撑部146连接的部件,利用2个固定螺钉159固定在前端支撑部146上。在这里,对于安装台150,供2个固定螺钉159插入的孔的间隔,与螺钉孔149a和螺钉孔149c之间的间隔以及螺钉孔149b和螺钉孔149d之间的间隔相同。即,前端支撑部146在保持带进给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具有多组与向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安装台150插入的固定螺钉(螺钉)159的配置间距相同的螺钉孔的组合。由此,对于安装台150,通过对插入固定螺钉159的螺钉孔进行切换,从而可以使安装台150和前端支撑部146之间的相对位置偏移间距量的一半。
进给爪152是具有在棒状部件的一侧端部凸出的凸部152a的部件。进给爪152配置在与保持带70的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相对的位置上,凸部152a的形状为,在保持带主体72的进给方向的进给方向下游侧(进给方向的前侧)的面152b成为与进给方向正交的面,在保持带主体72的进给方向的进给方向上游侧(进给方向的后侧)的面152c成为相对于与进给方向正交的面倾斜的面,随着接近保持带主体72而使进给方向的宽度变窄。进给爪152在与凸部152a相对的位置处有孔78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成为凸部152a插入至孔78中的状态。销154对进给爪152的没有形成凸部152a的一侧端部,以可沿与纸面平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撑。弹簧156的一侧端部固定在安装台150的凸出面150a上,另一侧端部固定在进给爪152上。弹簧156在进给爪152的凸部152a与孔78之外的部分相对的情况下,将进给爪152向保持带主体72侧按压。
使用图16,对供给器单元114的保持带进给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6所示的例子(步骤S1~S4)中,将保持带主体72上形成的孔78,从保持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先向框体110供给,并先从框体110的排出的一侧)依次设为78、78a、78b、78c。在步骤S1中,进给爪152的凸部152a插入至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a中。供给器单元114在如步骤S1所示凸部152a插入至孔78a中的状态下,使驱动部144驱动,使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沿保持带进给方向移动与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1个间距对应的量。
如果供给器单元114在步骤S1的状态下,将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沿保持带进给方向输送,则利用凸部152a的与进给方向正交的面,将孔78a向保持带进给方向推压,如步骤S2所示,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和保持带主体72均沿保持带进给方向移动。供给器单元114通过使保持带主体72沿保持带进给方向移动,从而使保持带主体72的电子部件80向保持位置移动。
如果使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沿保持带进给方向的移动结束(步骤S2),则供给器单元114使保持带主体72中保持的前端的电子部件80处于保持位置而待机。此时,位于保持位置(保持区域)的电子部件80如后述所示,将电子部件80的部件主体82夹持,并利用切断器将引线84切断。然后,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侧执行规定的处理,例如,向搭载头供给由保持带70所保持的保持位置的电子部件80后,发出驱动指令,使驱动部144进行驱动,使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沿与保持带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与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1个间距对应的量。如果供给器单元114在步骤S2的状态下,将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向与保持带进给方向相反的一侧输送,则凸部152a的倾斜的面与孔78a接触,凸部152a沿着倾斜而向从孔78a中拔出的方向移动。由此,供给器单元114如步骤S3所示,使凸部152a从孔78a中脱离(步骤S3),保持带主体72不移动,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向与保持带进给方向相反侧移动。
然后,在供给器单元114从步骤S2所示的状态开始,使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沿与保持带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与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1个间距对应的量之后,如步骤S4所示,成为凸部152a插入与孔78a相比位于1个间距量的上游侧的孔78b中的状态。此时,由于进给爪152被弹簧156向孔78b的方向按压,所以可靠地使凸部152a向孔78b中插入。然后,驱动部144立即沿保持带进给方向进行驱动,将保持在保持带主体72中的下一个电子部件80向保持位置输送。
供给器单元114如上述所示,通过利用驱动部144使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以与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1个间距对应的量沿进给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可以使保持带主体72沿进给方向顺次移动1个间距量。
在图9至图11的基础上,使用图17至图19对切断单元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切断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18是表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切断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图19是表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切断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切断单元116将保持带70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另外,切断单元116夹持即保持引线84被切断后的电子部件80,直至电子部件80被吸嘴32保持为止。切断单元116具有支撑部162、驱动部164、传递部166、切断部168以及罩169。
支撑部162是固定在框体110上的部件,对驱动部164和传递部166进行支撑。另外,支撑部162经由传递部166对切断部168进行支撑。驱动部164具有固定部164a和可动部164b。驱动部164是利用空气压力使可动部164b的从固定部164a露出的部分伸缩的气缸。驱动部164使可动部164b的前端在引导槽120的直线部的延伸方向上,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往复移动。传递部166是将通过可动部164b的往复移动而产生的动力向切断部168传递的传递机构。传递部166将可动部164b的向保持带进给方向的往复移动,变换为与保持带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运动,使切断部168沿与保持带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传递部166使隔着保持带主体72的通过区域而配置的前端部166a和前端部166b,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或者彼此远离的方向、即箭头170所示的方向移动。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166,在驱动部164的可动部164b沿伸出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使前端部166a和前端部166b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传递部166在驱动部164的可动部164b向收缩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使前端部166a和前端部166b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
切断部168配置在保持区域,将配置在保持区域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在电子部件80的部件主体82和保持带主体72之间切断,然后保持电子部件80。切断部168具有第一刃部168a和第二刃部168b。切断部168是第一刃部168a和第二刃部168b配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另外,保持带主体72配置在第一刃部168a和第二刃部168b之间,保持带主体72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经过由第一刃部168a和第二刃部168b夹着的位置。第一刃部168a如图19所示,与传递部166的前端部166a连结,如果前端部166a向第二刃部168b侧移动,则与前端部166a一起向第二刃部168b侧移动。第二刃部168b如图19所示,与传递部166的前端部166b连结,如果前端部166b向第一刃部168a侧移动,则与前端部166b一起向第一刃部168a侧移动。另外,第一刃部168a经由弹簧与前端部166a连结,由前端部166a向第二刃部168b侧按压。
罩169是固定在框体110上的部件。罩169配置在第一刃部168a的周围,第一刃部168a的与第二刃部168b接触的面成为开口。另外,罩169经由弹簧与前端部166a相接,将前端部166a向与第二刃部168b远离的一侧按压。由此,前端部166a在没有向第二刃部168b侧按压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一刃部168a施加远离第二刃部168b的方向的力。
切断单元116是如上述的结构,通过利用驱动部144使切断部168的第一刃部168a和第二刃部168b接近并接触,从而能够将在第一刃部168a和第二刃部168b之间配置的引线84切断。另外,切断单元116通过在引线84切断后,维持第一刃部168a和第二刃部168b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对从保持带主体72分离的电子部件80进行支撑。即,能够将引线84切断,并夹紧从保持带主体72分离的电子部件80。此外,由该切断单元116切断的引线84的长度设定为,比向基板8安装电子部件80时的规定长度长。
空气压力调整部118对作为供给器单元114的驱动部144的气缸、和作为切断单元116的驱动部164的气缸的空气压力进行调整,对各部分的驱动进行控制。具体地说,空气压力调整部118对驱动部144的可动部144b的伸缩、即位置进行控制,对进给爪152的位置进行控制。另外,空气压力调整部118对驱动部164的可动部164b的伸缩、即位置进行控制,对切断部168的第一刃部168a和第二刃部168b的位置进行控制。此外,空气压力调整部118基于部件供给控制部64的控制,对各部分的空气压力进行控制。
部件供给装置100是如上所述的结构。部件供给装置100通过构成为,沿保持带进给方向设置多个将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安装台150安装在前端支撑部146上的位置,可以切换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相对于前端支撑部146进行设置的位置,从而无需更换部件就可以应对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和电子部件8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的多种保持带70。即,部件供给装置100通过基于所装入的保持带70的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和电子部件80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将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安装台150向前端支撑部146上安装的位置进行切换,从而在任意保持带70的情况下,均可以使电子部件80向保持位置移动。
具体地说,供给器单元114通过变更将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安装台150向前端支撑部146安装的位置,从而可以对驱动部144的可动部144b在往复移动的范围中成为最伸长状态的位置的进给爪152的凸部152a的位置进行变更。由此,供给器单元114能够在驱动部144的可动部144b处于往复移动的范围中最伸长的状态的位置(进给结束位置、保持位置)时,将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所处位置设在各种位置。由此,供给器单元114即使针对电子部件80相对于孔78位置的配置位置不同的保持带70,也能够在可动部144b成为往复移动的范围中最伸长的状态时,将电子部件80配置在保持位置。
另外,优选在部件供给装置100中,将供给器单元114的可动部144b的往复移动的距离,设为比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间距长且比间距的2倍短。由此,部件供给装置100可以将进给爪152的凸部152a可靠地插入下一个间距的孔78,可以通过进给爪152的一次往复移动将保持带主体72输送1个间距的量。另外,对于部件供给装置100,优选在输送对象的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间距有多个种类的情况下,将供给器单元114的可动部144b的往复移动的距离,设为与孔78的间距最长的孔78相比较长,与孔78的间距最短的保持带主体72的间距的2倍相比较短。由此,部件供给装置100在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间距为任意种类的情况下,均可以将进给爪152的凸部152a可靠地插入下一个间距的孔78,可以通过进给爪152的一次往复移动,将保持带主体72输送1个间距的量。即,部件供给装置100不必变更往复移动的距离或进行部件的更换,就可以针对多种间距的保持带主体72,以1个间距为单位输送。
在这里,上述实施方式的供给器单元114,可以在2个部位选择相对于前端支撑部146安装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位置,但数量并不限定于此。供给器单元114通过增加相对于前端支撑部146安装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位置的可选择位置,可以应对更多种类的保持带70。另外,供给器单元114也可以设置为,可以线性地调整相对于前端支撑部146安装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位置。例如也可以设置为,通过将前端支撑部146或者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中任意一个上的螺钉孔,设为沿保持带进给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从而可以将前端支撑部146和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保持带进给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设置为各种位置。在此情况下,优选前端支撑部146和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的保持带进给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以在保持带主体72的孔78的1个间距量的范围内进行调整。由此,供给器单元114可以任意调整相对位置,也可以进行相对位置的微调整。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供给器单元114构成为,将前端支撑部146和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作为位置调整机构,通过变更前端支撑部146和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变更保持带主体72输送结束后的状态,即,可动部144b处于往复移动范围中最伸长的状态时进给爪152的凸部152a的位置(可以调整框体110和保持带进给爪单元148之间的相对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供给器单元可以将能够调整框体和保持带进给爪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各种机构,作为位置调整机构使用。例如,部件供给装置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可以调整框体和供给器单元之间的保持带进给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变更保持带主体72输送结束后的状态,即,可动部144b在往复移动范围中最伸长的状态时进给爪152的凸部152a的位置。即,供给器单元也可以在供给器单元和框体之间的连结部上设置位置调整机构。
图20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21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22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图23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图24是表示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局部放大斜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具有引线切断装置200。引线切断装置200如图3所示,与部件供给装置100并列设置而保持于部件供给部14的支撑台102。引线切断装置200相对于支撑台102可装卸地设置。
引线切断装置200如图20所示具有:框体210;夹紧单元212,其与支撑台102连结;切断单元216,其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空气压力调整部218,其对切断单元216的驱动部的空气压力进行调整,对各部分的驱动进行控制;以及收容部219。
框体210与部件供给装置100的框体110相同地构成,是纵向细长的中空箱体,内部保持夹紧单元212、切断单元216、空气压力调整部218、收容部219。框体210与部件供给装置100的框体110相同地,设置有在引线切断装置200输送时等由操作人员抓持的抓持部228。
夹紧单元212与部件供给装置100的夹紧单元112相同地构成,具有夹紧单元112中的连结部132、传递部134、弹性部136以及杆138。因此,由于夹紧单元212的详细内容与夹紧单元11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切断单元216将由吸嘴32保持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详细地说,对利用部件供给装置100的切断单元116将引线84切断而从保持带主体72分离并由吸嘴32保持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切断单元216如图21至图23所示,具有支撑部262、驱动部264、传递部266、切断部268以及载置台269。
支撑部262是固定于框体210上的部件,对驱动部264和传递部266进行支撑。另外,支撑部262经由传递部266而支撑切断部268。驱动部264具有固定部264a以及可动部264b。驱动部264是利用空气压力使可动部264b的从固定部264a露出的部分伸缩的气缸。驱动部264使可动部264b的前端在该可动部264b的延伸方向上,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往复移动。传递部266是将通过可动部264b的往复移动而产生的动力向切断部268传递的传递机构。传递部266将可动部264b的向延伸方向的往复移动,变换为与该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运动,使切断部168沿与可动部264b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3的箭头270所示的方向)移动。传递部266相比于部件供给装置100的切断单元116中的传递部166,构成为使前端部166a移动的结构相同。
切断部268如图21至图23所示,具有可动刃部268a以及固定刃部268b。切断部268是可动刃部268a和固定刃部268b配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可动刃部268a与传递部266的前端部(相当于图19所示的传递部166的前端部166a)连结,如果前端部向固定刃部268b侧移动,则与前端部一起向固定刃部268b侧移动。固定刃部268b形成为板状,固定在框体210侧。并且,通过使移动的可动刃部268a从固定刃部268b的端部沿下表面滑动,从而在可动刃部268a和固定刃部268b之间切断引线84。
载置台269是与切断部268的固定刃部268b一起固定于框体210上的部件。载置台269形成为板状,以覆盖固定刃部268b的上侧的方式重叠于固定刃部268b上而配置。载置台269如图22及图23所示形成有贯穿孔269a。贯穿孔269a配置在固定刃部268b的与可动刃部268a相对侧的端部附近的位置处。该贯穿孔269a为了从上方使由吸嘴32保持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插入,而形成为直径比引线84略大,以朝向固定刃部268b侧的下方逐渐变宽的方式形成为圆锥形状。通过使引线84贯穿该贯穿孔269a,从而在载置台269的上表面载置电子部件80。并且,在贯穿孔269a的以圆锥形状扩展的范围内,利用切断部268的可动刃部268a和固定刃部268b将引线84切断。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示为载置台269在2处形成贯穿孔269a,但其个数是与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对应地配置的。并且,能够准备与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对应的载置台269,而相对于框体210替换安装。即,载置台269相对于框体210可装卸地设置。在这里,载置台269以覆盖固定刃部268b的上侧的方式重叠于固定刃部268b上而配置。如图22及图23所示,固定刃部268b利用2个螺钉271固定于框体210,载置台269利用在各螺钉271之间配置的2个螺钉272,与固定刃部268b一起固定于框体210。因此,通过将各螺钉272拆下,能够将载置台269从框体210拆下,通过安装各螺钉272,能够将载置台269固定于框体210。另外,如图23所示,构成为在载置台269和固定刃部268b之间,可配置填隙片273,能够利用该填隙片273,相对于固定刃部268b以及可动刃部268a的高度位置而调整载置台269的高度位置。即,在载置台269的上表面载置电子部件80,但通过对载置台269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切断后的引线84的长度进行调整。另外,通过更换为厚度不同的载置台269,也能够对切断后的引线84的长度进行调整。另外,通过更换为厚度不同的固定刃部268b,也能够对切断后的引线84的长度进行调整。该切断后的引线84的长度是向基板8安装电子部件80时的规定长度。
切断单元216是如上述的结构,通过利用驱动部244使切断部268的可动刃部268a与固定刃部268b接近并接触,从而能够将贯穿载置台269的贯穿孔269a并向载置台269的下侧凸出而配置的引线84,利用可动刃部268a和固定刃部268b切断。
空气压力调整部218对作为切断单元216的驱动部264的气缸的空气压力进行调整,对各部分的驱动进行控制。具体地说,空气压力调整部218对驱动部264的可动部264b的伸缩、即位置进行控制,对切断部268的可动刃部168a相对于固定刃部268b的位置进行控制。此外,空气压力调整部218基于部件供给控制部64的控制,对各部分的空气压力进行控制。
收容部219如图20至图23所示,对配置于载置台269的下方并由切断部268切断的引线84进行收容。收容部219作为向载置台269侧即上方开口的有底的箱体而构成。收容部219如图24所示,沿铅垂方向立起的板材219a沿框体210的长度方向而设置。板材219a在收容部219侧的端部的上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板219b。另外,板材219a的远离收容部219的端部向上方延伸,在该板材219a的上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抓持板219c。该收容部219相对于框体210可装卸地设置,如图22所示,在收容部219配置于载置台269的下方的安装状态下,支撑板219b沿框体210的上表面配置而支撑收容部219的位置。另一方面,收容部219从安装状态开始由操作人员对抓持板219c进行抓持,以一边将抓持板219c向上方提升一边从载置台269的下方将收容部219拔出的方式,沿框体210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从框体210拆下。
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25是用于说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此外,以下说明的控制部60所进行的控制包含由搭载头控制部62、部件供给控制部64所进行的控制。
在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中,在向基板8安装电子部件80时,控制部60读取生产程序(步骤SA1)。生产程序包含与安装对象的基板8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向该基板8安装的电子部件80相关的信息。与基板8相关的信息是例如基板8的设计信息,包含与供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插入的基板8的孔的配置、尺寸相关的信息。与电子部件80相关的信息包含例如与电子部件80的部件主体82的尺寸以及形状相关的信息、与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的尺寸以及形状相关的信息。
读取生产程序后,控制部60对装置的状态进行检测(步骤SA2)。装置的状态包含部件供给部14的结构以及部件供给部14的电子部件80的种类等。
在对装置的状态进行检测后,控制部60将基板8搬入(步骤SA3)。在搬入后的基板8配置于安装电子部件80的位置处后,控制部60将电子部件80搬入(步骤SA4)。
在电子部件80的搬入中,控制部60在部件供给装置100中,从保持带70分离电子部件80,在搭载头15中利用吸嘴32保持电子部件80,利用XY移动机构16使搭载头15向引线切断装置200移动,在引线切断装置200中,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为规定长度,然后,控制部60使用激光识别装置38取得电子部件80的尺寸(步骤SA5)。然后,控制部60将在步骤SA5中取得的与电子部件80的尺寸相关的信息、和作为事先数据而事先取得的与电子部件80的尺寸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步骤SA6)。
控制部60基于在步骤SA6中比较的结果,判断在步骤SA5中取得了与尺寸相关的信息的电子部件80是否适当(步骤SA7)。即,控制部60通过将步骤SA6的检测结果和步骤SA1所取得的与电子部件80的部件主体82的尺寸以及形状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吸嘴32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是否是容许范围内的尺寸以及形状、是否是可安装的尺寸以及形状、是否能够将引线84向基板8的孔插入等。
在步骤SA7中判断为电子部件80不适当(是不良品)的情况下(步骤SA7:No),控制部60将吸嘴32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废弃(步骤SA8)。即,控制部60利用XY移动机构16使搭载头15向未图示的部件储存部移动,将吸嘴32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放入部件储存部。在将电子部件80废弃后,返回步骤SA4,搬入新的电子部件80。新的电子部件80是与废弃的电子部件80同一种类的电子部件80,成为向基板8的同一搭载位置(安装位置)安装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A7中判断为电子部件80适当的情况下(步骤SA7:Yes),控制部60进行吸嘴32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的安装(步骤SA9)。即,控制部60利用XY移动机构16使搭载头15向基板8的位置移动,将吸嘴32所保持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向基板8的孔插入,从吸嘴32放开电子部件80。
在电子部件80的安装结束后,控制部60将基板8搬出(步骤SA10)。在将基板8搬出后,控制部60对生产是否结束进行判断(步骤SA11)。在步骤SA11中判断为生产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A11:No),控制部60进入步骤SA3,执行步骤SA3至步骤SA10的处理。即,控制部60基于生产程序,执行向基板8安装下一个电子部件80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A11中判断为生产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A11:Yes的情况下),控制部60结束本处理。
图26是用于说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引线切断装置的引线切断方法的流程图。图27是用于说明引线切断方法中的以引线切断装置为主的动作的侧视图。图28是用于说明引线切断方法中的以引线切断装置为主的动作的侧视图。图29是用于说明引线切断方法中的以引线切断装置为主的动作的侧视图。图30是用于说明引线切断方法中的以引线切断装置为主的动作的侧视图。
在图25所示的步骤SA7中,在引线切断装置200中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为规定长度的情况下,控制部60执行图26所示的引线切断方法。
控制部60将吸嘴32所保持的单体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向引线切断装置200中的载置台269的贯穿孔269a插入(步骤SB1:图27)。在步骤SB1中,控制部60如图27所示,不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全部向载置台269的贯穿孔269a插入,使部件主体82位于载置台269的上表面的略微上方。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B1中,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全部向载置台269的贯穿孔269a插入。
在步骤SB1后,控制部60放开吸嘴32对电子部件80的保持(步骤SB2:图28)。由此,电子部件80通过从吸嘴32的保持中被放开,从而引线84全部向载置台269的贯穿孔269a可靠地贯穿,部件主体82载置于载置台269的上表面。即,电子部件80向基板8的孔中贯穿引线84,成为与部件主体82载置于基板8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
在步骤SB2后,控制部60利用吸嘴32再次保持电子部件80(步骤SB3:图29)。在该状态下,控制部60使切断部268的可动刃部268a移动,在与固定刃部268b之间将引线84切断为规定长度(步骤SB4:图30)。由此,在利用吸嘴32保持电子部件80并支撑引线84的状态下,将引线84切断。另外,切断后的引线84下落而收容于收容部219。
如上述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切断方法,将向基板8搭载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为规定长度,在该引线切断方法中,在将电子部件80向基板8搭载之前,使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贯穿于在载置台269形成的贯穿孔269a中,在载置台269上载置电子部件80的状态下,将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8安装的规定长度。
根据该引线切断方法,在将电子部件80向基板8搭载之前,使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向贯穿孔269a贯穿,得到在载置台269上载置电子部件80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8安装的规定长度。因此,电子部件80在载置台269上成为与载置于基板8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能够将引线84切断为与搭载于基板8的状态对应的长度。其结果,在向基板8安装电子部件80时,能够抑制基板8的背面的引线84的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切断方法中,使用对电子部件80进行保持并向载置台269输送电子部件80的吸嘴32,在利用吸嘴32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向载置台269的贯穿孔269a插入,并在载置台269上配置电子部件80后,暂时放开利用吸嘴32实现的对电子部件80的保持,在利用吸嘴32再次保持了电子部件80的状态下,切断引线84。
根据该引线切断方法,通过暂时放开利用吸嘴32实现的对电子部件80的保持,从而电子部件80在载置台269上更接近于与载置于基板8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因此,能够以更接近与载置于基板8上的状态对应的长度的方式将引线84切断。而且,通过在利用吸嘴32再次保持了电子部件80的状态下将引线84切断,从而能够在支撑引线84的状态下稳定地切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切断方法中,电子部件80经由引线84以沿保持带70的长度方向并列多个的方式安装,在向载置台269载置电子部件80之前,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留有与规定长度相比更长的长度而切断,从保持带70拆下。
根据该引线切断方法,在电子部件80安装于保持带70的情况下,将引线84切断,从保持带70取出电子部件80,但此时,通过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留有与规定长度相比更长的长度而切断,从而此后,能够在载置台269上载置电子部件80的状态下实施引线84的切断。
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切断装置200,将向基板8搭载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为规定长度,在该装置中具有:载置台269,其形成使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贯穿的贯穿孔269a,使引线84贯穿该贯穿孔269a,使电子部件80载置于上表面;以及切断部268,其配置在载置台269的下方,将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8安装的规定长度。
根据该引线切断装置200,在将电子部件80向基板8搭载之前,使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向贯穿孔269a贯穿,设为在载置台269上载置电子部件80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8安装的规定长度。因此,电子部件80在载置台269上成为与载置于基板8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能够将引线84切断为与搭载于基板8的状态对应的长度。其结果,在向基板8安装电子部件80时,能够抑制基板8的背面的引线84的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切断装置200中,载置台269可装卸地设置。
根据该引线切断装置,能够与电子部件80以及引线84的形状、尺寸对应地,更换载置台26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引线切断装置200中,具有收容部219,该收容部219配置在载置台269的下方,收容由切断部268切断而留下的剩余的引线84。
根据该引线切断装置,通过在收容部219中收容被切断而留下的剩余的引线84,从而能够防止该剩余的引线84散乱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利用设置为能够与基板8的表面平行地移动的搭载头15,将从部件供给部14取出的电子部件80向基板8的规定位置输送,向基板8上搭载,在该装置中,作为将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8搭载的规定长度的装置,使用上述的引线切断装置200。
根据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在将电子部件80向基板8搭载之前,使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向贯穿孔269a贯穿,设为在载置台269上载置电子部件80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8安装的规定长度。因此,电子部件80在载置台269上成为与载置于基板8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能够将引线84切断为与搭载于基板8的状态对应的长度。其结果,在向基板8安装电子部件80时,能够抑制基板8的背面的引线84的长度发生波动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中,部件供给部14由多个(电子)部件供给装置100构成,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100具有:供给器单元114,其对以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电子部件80的方式安装引线84的保持带70进行保持,将电子部件80与保持带70一起输送;以及切断单元116,其将由供给器单元114输送的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留有与规定长度相比更长的长度而切断,引线切断装置200与电子部件供给装置100并列设置,配置在部件供给部14内。
根据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通过将部件供给装置100和引线切断装置200并列设置地配置,从而能够在接近的位置进行从保持带70分离电子部件80的动作、以及此后将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8安装的规定长度的动作,因此,能够无浪费地进行搭载头15的移动,提高电子部件80的搬入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中,具有控制部60(搭载头控制部62以及部件供给控制部64),该控制部60进行下述控制,即,在将电子部件80向基板8搭载之前,利用搭载头15的吸嘴32使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贯穿于在引线切断装置200的载置台269形成的贯穿孔269a中,在使电子部件80载置于载置台269上的状态下,利用引线切断装置200将引线84切断为向基板8安装的规定长度。
根据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能够使切断引线84的电子部件80在载置台269上成为与载置于基板8的上表面的状态同等的状态,能够将引线84切断为与搭载于基板8的状态对应的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中,控制部60(搭载头控制部62以及部件供给控制部64)进行下述控制,即,在利用吸嘴32向载置台269的贯穿孔269a插入电子部件80的引线84,使电子部件80配置于载置台269上后,暂时放开利用吸嘴32实现的对电子部件80的保持,在利用吸嘴32再次保持了电子部件80的状态下,将引线84切断。
根据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10,能够以更接近与载置于基板8上的状态对应的长度的方式将引线84切断。而且,能够在支撑引线84的状态下稳定地切断。

Claims (10)

1.一种引线切断方法,其将向基板搭载的电子部件的引线切断为规定长度,
该引线切断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电子部件向所述基板搭载之前,使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贯穿于在载置台形成的贯穿孔中,在所述载置台上载置所述电子部件的状态下,将所述引线切断为向所述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对所述电子部件进行保持并向所述载置台输送所述电子部件的吸嘴,在利用所述吸嘴将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向所述载置台的所述贯穿孔插入,并在所述载置台上配置所述电子部件后,暂时放开利用所述吸嘴实现的对所述电子部件的保持,在利用所述吸嘴再次保持了所述电子部件的状态下,切断所述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线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部件经由所述引线以沿保持带的长度方向并列多个的方式安装,在向所述载置台载置所述电子部件之前,将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留有与所述规定长度相比更长的长度而切断,从所述保持带拆下。
4.一种引线切断装置,其将向基板搭载的电子部件的引线切断为规定长度,
该引线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载置台,其形成使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贯穿的贯穿孔,使所述引线贯穿该贯穿孔,使所述电子部件载置于上表面;以及
切断部,其配置在所述载置台的下方,将所述引线切断为向所述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台可装卸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引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容部,该收容部配置在所述载置台的下方,收容由所述切断部切断而留下的剩余的所述引线。
7.一种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利用设置为能够与基板的表面平行地移动的搭载头,将从部件供给部取出的电子部件向所述基板的规定位置输送,向所述基板上搭载,
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
作为将所述电子部件的引线切断为向所述基板搭载的规定长度的引线切断装置,使用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切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供给部由多个电子部件供给装置构成,
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具有:供给器单元,其对以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电子部件的方式安装所述引线的保持带进行保持,将所述电子部件与所述保持带一起输送;以及切断单元,其将由所述供给器单元输送的所述电子部件的引线留有与所述规定长度相比更长的长度而切断,
所述引线切断装置与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并列设置,配置在所述部件供给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即,在将所述电子部件向所述基板搭载之前,利用所述搭载头的吸嘴使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贯穿于在所述引线切断装置的载置台形成的贯穿孔中,在使所述电子部件载置于所述载置台上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引线切断装置将所述引线切断为向所述基板安装的规定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下述控制,即,在利用所述吸嘴向所述载置台的所述贯穿孔插入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引线,使所述电子部件配置于所述载置台上后,暂时放开利用所述吸嘴实现的对所述电子部件的保持,在利用所述吸嘴再次保持了所述电子部件的状态下,将所述引线切断。
CN201510695973.6A 2014-10-23 2015-10-23 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Active CN105555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6518A JP6457237B2 (ja) 2014-10-23 2014-10-23 リード切断方法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2014-216518 2014-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5121A true CN105555121A (zh) 2016-05-04
CN105555121B CN105555121B (zh) 2020-04-03

Family

ID=5583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5973.6A Active CN105555121B (zh) 2014-10-23 2015-10-23 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57237B2 (zh)
CN (1) CN10555512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2859A (zh) * 2016-09-12 2018-03-2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引线切割装置及作业装置
CN110740631A (zh) * 2018-07-19 2020-01-31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N110741745A (zh) * 2017-06-14 2020-01-31 株式会社富士 电子元件安装机
CN111819917A (zh) * 2018-03-26 2020-10-23 株式会社富士 引脚切断系统及引脚元件安装系统
CN113365487A (zh) * 2020-03-04 2021-09-07 株式会社富士 安装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8836B2 (ja) * 2016-09-12 2020-12-09 株式会社Fuji リード線カット装置および作業装置
JP6826194B2 (ja) * 2017-05-12 2021-02-03 株式会社Fuji 部品挿入機
CN114393148B (zh) * 2022-01-19 2024-04-05 绍兴奥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晶体振荡器切脚机构及其切脚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6298A (ja) * 1989-03-29 1990-10-17 Far East Eng Kk 電子部品リード線の基板への挿入方法及び装置
CN1153450A (zh) * 1995-10-05 1997-07-0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成型引线的转移机构
JPH1190570A (ja) * 1997-09-24 1999-04-06 Nagano Japan Radio Co リード切断装置用部品載置盤およびリード切断装置
CN10324929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方法、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1359Y2 (ja) * 1990-09-25 1997-04-02 小松技研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リードのフォーミング装置
JP2922742B2 (ja) * 1992-12-21 1999-07-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外部リード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JP3270600B2 (ja) * 1993-11-25 2002-04-02 小松技研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リードのフォーミング方法
JP4017308B2 (ja) * 2000-01-28 2007-1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JP2008192849A (ja) * 2007-02-05 2008-08-21 Nec Electronics Corp 電子装置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10003818A (ja) * 2008-06-19 2010-01-07 Panasonic Corp プリント配線板、実装構造体、及び部品挿入機
JP6075910B2 (ja) * 2012-07-25 2017-02-08 Juki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6298A (ja) * 1989-03-29 1990-10-17 Far East Eng Kk 電子部品リード線の基板への挿入方法及び装置
CN1153450A (zh) * 1995-10-05 1997-07-0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成型引线的转移机构
JPH1190570A (ja) * 1997-09-24 1999-04-06 Nagano Japan Radio Co リード切断装置用部品載置盤およびリード切断装置
CN10324929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方法、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2859A (zh) * 2016-09-12 2018-03-2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引线切割装置及作业装置
CN107812859B (zh) * 2016-09-12 2021-05-25 株式会社富士 引线切割装置及作业装置
CN110741745A (zh) * 2017-06-14 2020-01-31 株式会社富士 电子元件安装机
CN110741745B (zh) * 2017-06-14 2021-01-12 株式会社富士 电子元件安装机
CN111819917A (zh) * 2018-03-26 2020-10-23 株式会社富士 引脚切断系统及引脚元件安装系统
CN111819917B (zh) * 2018-03-26 2021-12-17 株式会社富士 引脚切断系统及引脚元件安装系统
CN110740631A (zh) * 2018-07-19 2020-01-31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N113365487A (zh) * 2020-03-04 2021-09-07 株式会社富士 安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5121B (zh) 2020-04-03
JP2016086038A (ja) 2016-05-19
JP6457237B2 (ja) 2019-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5121A (zh) 引线切断方法、引线切断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05025697A (zh) 引线加工机构、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装置以及引线加工方法
EP2699071B1 (en) Head module for pick and place dedicated components in SMT technology
CN102958342A (zh) 电子部件自动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01374404A (zh) 电子元件安装设备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CN101374405A (zh)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CN102356708A (zh) 元件安装方法和元件安装装置
CN105101772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JP2013065802A (ja)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2008288334A (ja) 半田供給装置、表面実装機
US6257391B1 (en) Part supply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parts using the same device
KR101205980B1 (ko) 재단 장치
CN105592683B (zh) 电子部件输送吸嘴及具有其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05451532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10291853B (zh) 带式供料器
CN209323137U (zh) 自动缝纫设备及剪线装置
JP4219140B2 (ja) プリント回路板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CN109322066A (zh) 自动缝纫设备及旋转式送料机械手
JP4425039B2 (ja) テ−ピング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CN104254237B (zh) 电子部件安装方法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KR101422357B1 (ko) 기판 공급 장치
JP6963021B2 (ja) 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JPH07336089A (ja) 実装機の部品供給部構造
JP7104081B2 (ja) ワーク供給装置
CN111330809A (zh) 电容组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