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5706A -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5706A
CN105545706A CN201510688828.5A CN201510688828A CN105545706A CN 105545706 A CN105545706 A CN 105545706A CN 201510688828 A CN201510688828 A CN 201510688828A CN 105545706 A CN105545706 A CN 105545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container
fastening groove
closed
compression mechanical
typ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88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45706B (zh
Inventor
新井聪经
谷真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45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5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45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5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即使将烧结体用于压缩机构部的相对于密闭容器的固定部,也无需进行后加工,成型精度良好且能抑制加工费。密闭式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收纳有压缩机构部,经由彼此的固定部而将所述密闭容器与压缩机构部固定,其中,压缩机构部相对于密闭容器内进行间隙配合,压缩机构部的相对于密闭容器的凸缘部由烧结体构成,在由烧结体构成的凸缘部的外周部,设置有从凸缘部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侧延伸的卡止槽,在密闭容器、且在与卡止槽对置的部分设置有进入到该卡止槽内的突起部,由压缩机构部的卡止槽与密闭容器的突起部构成压缩机构部与密闭容器彼此的固定部。

Description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制冷剂气体的压缩的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密闭式压缩机,例如存在如下压缩机:对容器实施开孔加工,将压缩机构部热压装配于容器,使焊接金属从孔部外侧流入,从而将压缩机构部等内置部件焊接固定于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现有的密闭式压缩机,存在如下压缩机:不实施焊接而将压缩机构部等内置部件固定于容器。该密闭式压缩机例如在压缩机构部的外周部设置有与轴向正交的径向的卡止孔,并利用按压夹具对容器的与压缩机构部的卡止孔对置的部位朝径向内侧进行按压,使容器的与压缩机构部的卡止孔对置的部位在卡止孔的内部发生塑性变形,由此将压缩机构部固定在容器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作为不实施焊接而将压缩机构部等内置部件固定于容器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其它例子,存在如下装置。该其它例子的密闭式压缩机例如在压缩机构部的外周部设置有与轴向正交的径向的多个卡止孔,并且在对容器的与压缩机构部的卡止孔对置的部位进行加热之后,利用按压夹具对该容器的加热部分朝径向内侧进行按压,从而在该容器的加热部分成型为与各卡止孔卡合的突起部。上述这些突起部通过伴随于容器的冷却的热收缩而将压缩机构部的卡止孔间夹紧,从而将压缩机构部固定于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272677号公报(图1~图3、[0020]段)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6-509408号公报(图1~图3)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30827号公报(权利要求6、图1及图2)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焊接而将容器与压缩机构部固定的情况下,作为压缩机构部的材料,大多选择焊接性良好的FC材料(灰铸铁件)的铸件材料。然而,在铸造成型中,一般情况下,尺寸、表面粗糙度的精度较差,需要通过机械加工对外观进行修整,从而无法抑制加工费。
作为除此之外的材料,例如公知有成型精度良好、且能抑制加工费的烧结材料。通过烧固金属粉末来制造由烧结材料构成的烧结体。但是,在烧结体的情况下,由于在内部存在空孔,所以焊接性差,与铸造材料相比,焊接后的强度降低。因此,在通过焊接而将容器与压缩机构部固定的密闭式压缩机中,不采用烧结体。
另一方面,在如专利文献2、3那样不实施焊接而将压缩机构部等内置部件固定于容器的密闭式压缩机中,需要如上述那样在压缩机构部的外周部设置与轴向正交的径向的卡止孔。另外,在利用烧结材料制造压缩机构部等内置部件的情况下,为了加固烧结材料,需要进行加压、加热。
在利用烧结材料制造的压缩机构部等内置部件的形状例如像轴承那样是具有凸台以及凸缘的形状的情况下,以下述方式构成烧结模具。
即,烧结模具具备:阴模(die),其具有对烧结材料进行收容的孔;以及芯棒(corerod),其滑动自如地配置于阴模的孔内、且针对烧结材料成型轴向的贯通孔。
另外,烧结模具具备:上冲头(punch),其外嵌于芯棒、且从上方滑动自如地插入于阴模的孔内;以及第一下冲头,其松动嵌合于芯棒、且从下方滑动自如地插入于阴模的孔内,与上冲头一起夹入烧结材料,由此在烧结材料的一端部对凸缘部进行成型。
另外,烧结模具具备第二下冲头,该第二下冲头滑动自如地配置于第一下冲头与芯棒之间、且对烧结材料的另一端部进行成型。
而且,上述芯棒、上冲头、第一下冲头以及第二下冲头均在烧结材料的成型时以及烧结时沿轴向(以下,将其称为“烧结模具的滑动方向”)滑动。因此,无法以良好的精度对与烧结模具的滑动方向正交的径向的卡止孔进行成型。因此,需要通过后加工而在成型、烧结完毕的成品(烧结体)形成与压缩机的轴向正交的径向的卡止孔,从而无法充分享受通过使用烧结材料而抑制加工费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即使将烧结体用于压缩机构部的相对于密闭容器的固定部,也不需要进行后加工,成型精度良好且能抑制加工费。
本发明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固定有压缩机构部,在上述密闭式压缩机中,上述压缩机构部具备相对于上述密闭容器内进行间隙配合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由烧结体构成,并在一部分具有相对于上述密闭容器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具备从该凸缘部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侧延伸的卡止槽,在上述密闭容器设置有进入到上述卡止槽的突起部,利用上述压缩机构部的上述卡止槽与上述密闭容器的上述突起部,将上述压缩机构部与上述密闭容器彼此固定。
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密闭式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固定有压缩机构部,所述密闭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部具备相对于所述密闭容器内进行过盈配合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由烧结体构成,并且在一部分具有相对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固定部,该固定部具备从所述凸缘部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侧延伸的卡止槽,在所述密闭容器、且在与所述卡止槽对置的部分设置有进入到该卡止槽内的突起部,利用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与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突起部,将所述压缩机构部与所述密闭容器彼此固定。
优选地,所述卡止槽以多个为一组,在所述凸缘部设置有一组以上的所述卡止槽。
优选地,所述密闭容器的与所述卡止槽对置的部分在加热状态下被向所述卡止槽的底部的方向按压,从而在该密闭容器的内周部对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突起部进行成型。
优选地,对所述密闭容器的与所述卡止槽对置的部分进行加热的温度是所述密闭容器的材料的软化温度以上且未达到熔点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方向与该压缩机构部的轴向相同的贯通槽。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方向与该压缩机构部的轴向相同的盲槽。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相对于该压缩机构部的轴向倾斜的贯通槽。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分别从所述凸缘部的两端面成型的盲槽。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以在同一轴线上对置的方式分别从所述嵌合部的两端面成型的盲槽。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上述密闭式压缩机。
在本发明的密闭式压缩机中,压缩机构部的相对于密闭容器内进行间隙配合的凸缘部由烧结体构成,在由烧结体构成的凸缘部设置有从凸缘部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侧延伸的卡止槽,在密闭容器、且在与卡止槽对置的部分设置有进入到该卡止槽内的突起部,并且由压缩机构部的卡止槽与密闭容器的突起部构成压缩机构部与密闭容器彼此的固定部,因此,无需对进行固定所需的卡止槽进行后加工,能够利用烧结模具而以良好的精度进行成型。因此,能够抑制加工费,从而能够削减成本。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上述密闭式压缩机,因此能够削减装置整体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是示出烧结轴承的烧结模具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构造图。
图3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夹具的图。
图3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前的加热位置的图。
图3c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卡止槽形状的图。
图4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突起部成型后的卡止槽与突起部的关系的图。
图4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从与图4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突起部成型后的卡止槽与突起部的关系的图。
图5a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
图5b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从与图5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
图6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夹具的图。
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前的加热位置的图。
图6c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卡止槽形状的图。
图7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
图7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从与图7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引起的夹紧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卡止槽形状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卡止槽形状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卡止槽形状的第三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夹具的图。
图11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前的加热位置的图。
图11c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卡止槽形状的图。
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
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从与图12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
图13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密闭容器;1a、1b、1c、1d、1e、1f...突起部;2...定子;3...转子;4...曲轴;4a...主轴部;4b...副轴部;4c、4d...偏芯轴部;8...第一缸体;8a...室;9...第二缸体;9a...室;10...分隔板;11a...第一活塞;11b...第二活塞;20...吸入消声器;25...排出管;26...玻璃端子;27...导线;40、41...吸入管;60...主轴承(嵌合部);61...凸缘部;62、62a、62b、62c、62d、62e、62f、62g、62h、62i、62j、62k、62l...卡止槽;63...部位;70...副轴承;81A、82A、81B、82B、81C、82C...按压夹具;100...密闭式压缩机;131...四通切换阀;132...室外侧热交换器;133...减压装置;134...室内侧热交换器;135...蓄积器;200...电动机部;300...压缩机构部;400...空调装置(制冷循环装置);500...烧结模具;501...阴模;501a...孔;502...芯棒;503...上冲头;504...第一下冲头;505...第二下冲头;600...烧结材料;601...贯通孔;602...凸缘部;603...另一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例如具有两个缸体的双气缸型密闭式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密闭式压缩机100、例如双气缸型密闭式压缩机在高压气氛的密闭容器1内设置有:电动机部200,其具有定子2与转子3;以及压缩机构部300,其被电动机部200经由曲轴4而驱动。另外,在密闭容器1内的底部,存积有对压缩机构部300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
压缩机构部300配置于密闭容器1内的下方,在密闭容器1内的压缩机构部300的上方配置有电动机部200。
压缩机构部300从经由吸入消声器20而与制冷循环的低压侧连接的吸入管40、41吸入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对其进行压缩。
从压缩机构部300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电动机部200通过,并被从排出管25向制冷循环的高压侧排出。
电动机部200通常采用将永久磁铁用于转子3的无刷DC马达。但是,有时也使用感应电动机。
从外部电源(未图示)经由玻璃端子26以及导线27而将电力向电动机部200的定子2供给。
曲轴4具有:主轴部4a,其固定于电动机部200的转子3,并被主轴承60支承;副轴部4b,其设置于主轴部4a的相反侧,并被副轴承70支承;以及偏芯轴部4c、4d,它们在主轴部4a与副轴部4b之间形成为设置出规定的相位差(例如,180°)。
主轴承60由烧结材料构成,其截面具有T字形状。主轴承60以具有滑动用的间隙的方式与曲轴4的主轴部4a嵌合,并且将主轴部4a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另外,将第一缸体8的两端部的开口部的一方(电动机部侧)封闭。构成主轴承60的烧结材料一般按照(1)粒径为10微米至100微米的原料粉末的混合、(2)成型、(3)烧结、(4)淬火的次序而生成。在(3)的烧结工序中以原料粉末的熔点以下的高温进行加热,从而能够进行金属粒子间的扩散结合、合金化。通过(4)的淬火工序能够使表面硬度升高。
副轴承70的截面为T字形状。副轴承70以具有滑动用的间隙的方式与曲轴4的副轴部4b嵌合,并且将副轴部4b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另外,将第二缸体9的两端部的开口部的一方(电动机部侧的相反侧)封闭。
如上所述,压缩机构部300具备主轴部4a侧的第一缸体8、以及副轴部4b侧的第二缸体9。
第一缸体8具有圆筒状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收容有:曲轴4的偏芯轴部4c;以及第一活塞(也称为旋转活塞)11a,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与偏芯轴部4c嵌合,通过曲轴4旋转而对第一活塞11a施加偏芯旋转。并且,设置有第一叶片(未图示),该第一叶片随着偏芯轴部4c的旋转而一边与第一活塞11a抵接、一边在第一叶片槽(未图示)内进行往复运动。第一叶片在第一叶片槽内进行往复运动,并将形成于第一缸体8与第一活塞11a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吸入室与压缩室。第一叶片槽沿径向设置于第一缸体8、且在轴向上贯通。
对第一活塞11a与第一叶片进行收容的第一缸体8的内部空间的轴向两端面被主轴承60与分隔板10封闭,由此在第一缸体8内形成有密闭的室8a。室8a被第一活塞11a与第一叶片在曲轴4的旋转方向上分隔为吸入室与压缩室。
第二缸体9也具有圆筒状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收容有:曲轴4的偏芯轴部4d;以及第二活塞(也称为旋转活塞)11b,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与偏芯轴部4d嵌合,通过曲轴4旋转而对第二活塞11b施加偏芯旋转。并且,设置有第二叶片(未图示),该第二叶片随着偏芯轴部4d的旋转而一边与第二活塞11b抵接、一边在第二叶片槽(未图示)内进行往复运动。第二叶片在第二叶片槽内进行往复运动,并将形成于第二缸体9与第二活塞11b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吸入室与压缩室。第二叶片槽沿径向设置于第二缸体9、并在轴向上贯通。
对第二活塞11b与第二叶片进行收容的第二缸体9的内部空间的轴向两端面被副轴承70与分隔板10封闭,由此在第二缸体9内形成有密闭的室9a。室9a被第二活塞11b与第二叶片在曲轴4的旋转方向上分隔为吸入室与压缩室。
第一叶片及第二叶片均被施力单元(未图示)按压而与第一活塞11a及第二活塞11b接触。而且,利用支援旋转运动的主轴承60与副轴承70对压缩机构部300的两端进行支承。
密闭容器1与压缩机构部300经由主轴承60而固定。主轴承60是烧结体,在其凸缘部61的外周部设置有卡止槽62,该卡止槽62沿轴向从凸缘部61的一端面(下端面)贯通至另一端面(上端面)、即沿与主轴部4a的轴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此处,卡止槽62设置为接近的状态下的两个卡止槽62a、62b构成一组。以下,将多个(此处为两个)卡止槽62a、62b与被上述卡止槽62a、62b夹着的部位合在一起的主轴承外周部的局部区域称为“固定部”。该固定部在主轴承60的凸缘部61的外周部例如以等间距的间隔设置于3处部位。因此,卡止槽62合计为6个。
另一方面,在密闭容器1且在壁部内侧形成有进入到卡止槽62a、62b的两个突起部(容器突起部)1a、1b。
图2是示出烧结轴承的烧结模具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构造图。
如图2所示,烧结模具500具备阴模501、芯棒502、上冲头503、第一下冲头504以及第二下冲头505。
对此进行更加详细的叙述,阴模501具有对烧结材料600进行收容的孔501a。
芯棒502滑动自如地配置于阴模501的孔501a内,在烧结材料600的中心部对轴向的贯通孔601进行成型。
上冲头503外嵌于芯棒502,并从上方滑动自如地插入于阴模501的孔501a内。
第一下冲头504与芯棒502松动嵌合,从下方滑动自如地插入于阴模501的孔501a内,并与上冲头503一起夹入烧结材料600,由此对凸缘部602进行成型。
第二下冲头505滑动自如地配置于第一下冲头504与芯棒502之间,并对烧结材料600的另一端部603进行成型。
而且,上述芯棒502、上冲头503、第一下冲头504以及第二下冲头505均在烧结材料600的成型时以及烧结时沿烧结模具500的滑动方向滑动。此外,卡止槽62的成型部(未图示)一体地设置于上冲头503、第一下冲头504、或者它们双方。
即,烧结模具500是沿轴向滑动的构造,在成为主轴承60的烧结材料600的中心部设置有供主轴部4a插入的孔(贯通孔601),并在轴向上对烧结材料600进行加压、烧结。因此,在构造方面,烧结模具500无法对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横孔进行成型。但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卡止槽62以沿轴向从凸缘部61的一端面(下端面)贯通至另一端面(上端面)的方式设置于外周部,所以卡止槽62的延长方向与烧结模具500的滑动方向一致。因此,能够利用烧结模具500进行成型,无需进行后加工,从而不会产生追加费用。
接下来,基于图3(a)~图5(b)并参照前述的图1对将压缩机构部300向密闭容器1固定的次序进行说明。
图3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夹具的图。图3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前的加热位置的图。图3c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卡止槽形状的图。图4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突起部成型后的卡止槽与突起部的关系的图。图4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从与图4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突起部成型后的卡止槽与突起部的关系的图。图5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图5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从与图5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1的密闭式压缩机100、例如双气缸型密闭式压缩机中,压缩机构部300相对于密闭容器1处于间隙配合的状态,并且压缩机构部300经由主轴承60而固定于密闭容器1。这里,间隙配合意味着如下嵌合:压缩机构部300的外径比密闭容器1的内径小,即使考虑到彼此的真圆度,载荷在配置时也不会从密闭容器1作用于压缩机构部300。另外,此处所说的外径、内径意味着在正交的两处部位、或者在上述两处部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的3处部位以上的部位测定的外径、内径的平均值。
首先,从外侧对密闭容器1中的与压缩机构部300的各固定部对置的壁部进行局部加热,使密闭容器1发生热膨胀。即,如图1及图3a~图3c所示,以位于压缩机构部300的主轴承60的各固定部的两个卡止槽62a、62b之间的中心位置的部位63上的密闭容器1的外周部为加热中心,从外侧对与各固定部对置的密闭容器1的壁部进行局部加热,通过该加热使密闭容器1发生热膨胀。
接下来,如图3a~图3c所示,从两个卡止槽62a、62b的正上方,对于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卡止槽62a、62b的宽度相等或者比它们稍小的宽度的四边形状、且末端为平面的两个按压夹具81A、82A,在两点处同时从密闭容器1的壁部外侧进行按压。由此,如图4a、图4b所示,在密闭容器1的壁部内侧对进入到卡止槽62a、62b的两个突起部(容器突起部)1a、1b、即两个铆接点进行成型。以下,将接近的多个铆接点(此处为两点)称为“铆接部”。在压缩机构部300的外周部的3处部位分别同时对按压夹具81A、82A进行按压,由此对该铆接部进行成型。
然后,若热膨胀后的密闭容器1冷却,则如图5a、图5b所示,两个突起部1a、1b因热收缩而向加热中心靠近。因此,利用两点的突起部1a、1b在圆周方向上将处于卡止槽62a、62b之间的中心位置的部位63夹紧(铆接),从而将压缩机构部300固定于密闭容器1。在利用以等间距间隔的方式设置于主轴承60的凸缘部61的外周部的3处部位的各固定部进行这种基于铆接的固定。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1的密闭式压缩机100、例如双气缸型密闭式压缩机中,并非如现有的通过焊接、压入进行的固定那样利用径向的力对压缩机构部300进行固定,而是利用圆周方向上的力以夹入(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因此对压缩机构部300所造成的形变较小。另外,由于未对密闭容器1实施开孔加工,所以不存在溅射物等的异物混入、或者制冷剂泄漏的担心。
密闭容器1的材料一般为铁。铁的屈服点从600℃附近急剧降低。这里,将屈服点这样急剧地开始降低的温度称为“软化的温度”。降低密闭容器1的刚性,使用于对突起部1a、1b进行成型的按压夹具81A、82A的压入力降低,并且还降低密闭容器1的材料的屈服点,从而高效地变形为突起部1a、1b的形状,因此,优选加热时的温度在材料软化的温度以上且未达到熔点。另外,铁的熔点为1560℃。
在本实施方式1的密闭式压缩机、例如双气缸型密闭式压缩机中,通过加热而使屈服点降低,因此,能够减弱使密闭容器1发生塑性变形(在该情况下,对突起部1a、1b进行成型)后的密闭容器1的径向上的回弹(在该情况下为突起部1a、1b的复原),从而能够高效且可靠地确保规定的压入量。这里,压入量是指进入到卡止槽62a、62b的突起部1a、1b的深度,并且是在图5a中由H示出的尺寸。如上所述,密闭容器1的材料为铁,其软化的温度为600℃,熔点为1560℃。因此,优选局部加热的加热温度为600℃以上且为1500℃以下。当然,若材料为铁之外的材料,则改变加热温度,将其设为该材料的软化的温度以上且未达到熔点。
通过使密闭容器1的加热范围包含按压夹具81A、82A的按压部位的全部,能够利用前述那样的密闭容器1的材料在高温下的特性而实现突起部1a、1b的可靠的成型、以及该突起部成型用的压入力的降低,从而能够减轻在组装时的压缩机构部300所产生的形变。并且,通过使密闭容器1的加热中心处于两个卡止槽62a、62b的中心上(部位63上),能够在密闭容器1对突起部1a、1b进行成型之后,使突起部1a、1b因冷却而朝向加热中心进行热收缩。因此,能够利用密闭容器1的接近的两个突起部1a、1b牢固地夹入压缩机构部300的卡止槽62a、62b之间的部位63。
这样,能够实现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成型用的压入力的降低,并能够牢固地夹入压缩机构部300的卡止槽62a、62b之间的部位63,因此能够实现压缩机构部300相对于密闭容器1的牢固的固定。因此,即使压缩机构部300相对于密闭容器1为间隙配合,针对密闭式压缩机的长期的使用,也能承受运转中通常产生的力以及异常时的过度的力,从而不会产生松动。
并且,通过形成为间隙配合,在固定完毕之后,能够使在现有的焊接、压入中发挥作用的在压缩机构部300的径向上进行按压的力消失。因此,能够减弱压缩机构部300的形变,还能够提高密闭式压缩机的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如图5a及图5b所示,对于密闭式压缩机的轴向,通过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1a、1b的夹入而对压缩机构部300进行支承。另外,对于切线方向,通过基于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1a、1b的夹入的支承、以及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1a、1b本身的刚性而对压缩机构部300进行支承。只要以能够获得根据在固定部所产生的加速度所需的固定强度的方式选择固定形状即可。例如,通过使突起部1a、1b的截面积增加、或者使固定部的个数增加而能够增加固定强度。
实施方式2.
图6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夹具的图。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前的加热位置的图。图6c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卡止槽形状的图。图7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图7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从与图7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
如图6a~图6c及图7a、图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2的密闭式压缩机中,使卡止槽62c、62d形成为在轴向上未贯通的盲槽,在成为嵌合部的主轴承60的凸缘部61的外周部,以在周向上错开位置的方式分别从凸缘部61的两端面在轴向上对这些槽进行成型。
另外,按压夹具81B、82B形成为具有与卡止槽62c、62d的宽度相等或者比它们稍小的宽度的圆形、且末端为平面。除此之外的结构以及使用烧结模具500的烧结轴承的制造次序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将说明省略。
在本实施方式2的密闭式压缩机中,使卡止槽62c、62d形成为盲槽,在主轴承60的凸缘部61的外周部,以在周向上错开位置的方式分别从凸缘部61的两端面在轴向上对这些槽进行成型,因此能够利用烧结模具500进行成型,无需进行后加工,从而不会产生追加费用。
另外,使卡止槽62c、62d形成为朝向彼此相反的盲槽,从而,即使对于轴向,也如图7a、图7b所示那样地不仅通过利用按压夹具81B、82B成型的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1c、1d的夹入而进行支承,还能够借助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1c、1d本身的刚性而进行支承。
此外,盲槽的端部形状并未受到限制,可以是四边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另外,铆接后的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1c、1d的截面形状也未受到限制,只要能够确保得到需要的固定强度的截面积即可。
另外,盲槽的方向也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2的卡止槽62c、62d那样的在周向上错开位置的朝向彼此相反的盲槽,还能够采用以下那样的第一变形例~第三变形例。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卡止槽形状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本第一变形例的结构如下:将接近的两个卡止槽(盲槽)62e、62f的朝向设为相同的方向(轴向),在成为嵌合部的主轴承60的凸缘部61的外周部,分别从凸缘部61的一端面在轴向上对这些槽进行成型。
在本第一变形例的卡止槽形状的情况下,只要在烧结模具500的上冲头503或者第一下冲头504中的一方设置卡止槽62e、62f的成型部即可,因此容易制造烧结模具500。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卡止槽形状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本第二变形例的结构如下:将接近的两个卡止槽(盲槽)62g、62h的朝向设为相同的方向(轴向),在成为嵌合部的主轴承60的凸缘部61的外周部,从相对于前述的第一变形例处于相反侧的凸缘部61的另一端面在轴向上对这些槽进行成型。
在本第二变形例的卡止槽形状的情况下,只要在烧结模具500的第一下冲头504或者上冲头503中的一方设置卡止槽62g、62h的成型部即可,因此容易制造烧结模具500。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卡止槽形状的第三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本第三变形例的结构如下:以使得接近的两个卡止槽(盲槽)62i、62j的朝向在同一轴线上对置的方式,在成为嵌合部的主轴承60的凸缘部61的外周部,分别从凸缘部61的两端面对这些槽进行成型。
在本第三变形例的卡止槽形状的情况下,由于将卡止槽62i、62j配置于同一轴线上,所以能够将按压夹具81B、82B配置在直线上而不是弯曲面上,从而容易进行按压夹具81B、82B的制造。
实施方式3.
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夹具的图。图11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按压前的加热位置的图。图11c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卡止槽形状的图。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向密闭容器固定的次序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且是示出从与图12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突起部成型后的因冷却收缩而实现的夹紧状态的图。此外,在各图中,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在说明时参照前述的图1以及图2。
如图11a~图11c及图12a、图12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的密闭式压缩机中,使卡止槽62k、62l形成为相对于轴向倾斜的贯通槽。
另外,按压夹具81C、82C形成为具有与卡止槽62k、62l的宽度相等或者比它们稍小的宽度的四边形状、且末端为平面。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3的密闭式压缩机中,使卡止槽62k、62l相对于轴向倾斜而成的贯通槽在具有其成型部的烧结模具500的上冲头503或者第一下冲头504不仅具有滑动功能还具有旋转功能,从而能够利用烧结模具500进行成型。因此,无需进行后加工,从而不会产生追加费用。
在本实施方式3的密闭式压缩机中,由于使卡止槽62k、62l形成为相对于轴向倾斜的贯通槽,所以如图12a、图12b所示,即使对于轴向,也不仅能够通过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的夹入而进行支承,还能够与倾斜角度对应地通过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1e、1f本身的刚性而进行支承。
至此,对经由主轴承60而将密闭容器1与压缩机构部300固定的构造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经由压缩机构部300的第一缸体8、第二缸体9、分隔板10、或者副轴承70等其他部件而将压缩机构部300与密闭容器1固定的构造,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会使通过本发明所得到的效果受损。
实施方式4.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3中,压缩机构部300的相对于密闭容器1的固定部件由烧结体构成,具有接近的两个为一组的卡止槽形状,相对于密闭容器1处于间隙配合的状态,并且在对密闭容器1进行加热之后从两个卡止槽的正上方、且从密闭容器1的壁部外侧在两点同时对两个按压夹具进行按压固定,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卡止槽也可以在固定部的每一处部位形成有一个,并且利用一个按压夹具从密闭容器1的壁部外侧进行按压固定。在未对密闭容器1进行加热而是通过冷压进行按压固定的情况下,在密闭容器1的刚性较高的状态下对按压夹具进行按压,从而使得用于形成突起部的压入力变大。在对密闭容器1进行加热之后进行按压固定的情况下,相对于冷压的方式,虽然能够使得用于形成突起部的压入力降低,但密闭容器1在按压固定之后会发生热收缩,从而有可能在压缩机构部300与密闭容器1的突起部之间产生微小的松动。为了防止该情况,只要预先使压缩机构部300相对于密闭容器1处于过盈配合的状态即可。在该情况下,由于力在径向上施加于压缩机构部300,因此预先提高压缩机构部300的刚性即可。由此,能够抑制在压缩机构部300所产生的形变。
实施方式5.
图13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此外,在附图中,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3那样,本实施方式5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空调装置400具备:前述的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密闭式压缩机100;四通切换阀131,其对来自密闭式压缩机100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室外侧热交换器132;电动膨胀阀等减压装置133;室内侧热交换器134;蓄积器(accumulator)135,其与密闭式压缩机100的吸入侧配管连接,并对制冷剂进行蓄积;以及吸入消声器20,该制冷循环装置构成为经由配管而将上述设备依次连接。
接下来,针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装置、例如空调装置400的运转动作,按照制热运转动作、制冷运转动作的次序进行说明。
若开始进行制热运转,则将四通切换阀131与图13中的实线侧连接。由此,在密闭式压缩机100中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向室内侧热交换器134流动、冷凝、液化,然后,在减压装置133中对该制冷剂进行节流,使其形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状态,并使其向室外侧热交换器132流动、蒸发、气化,进而使其从四通切换阀131、蓄积器135通过并从吸入消声器20再次返回至密闭式压缩机100。即,使制冷剂如图13中的实线箭头所示那样地循环。
接下来,对制冷运转进行说明。若开始进行制冷运转,则将四通切换阀131与图13中的虚线侧连接。由此,在密闭式压缩机100中被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向室外侧热交换器132流动、冷凝、液化,然后在减压装置133中对其进行节流,使其形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状态,并使其向室内侧热交换器134流动、蒸发、气化,进而使其从四通切换阀131、蓄积器135通过并从吸入消声器20再次返回至密闭式压缩机100。即,若从制热运转变为制冷运转,则室内侧热交换器134从冷凝器变为蒸发器,室外侧热交换器132从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制冷剂如图13中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地循环。
在本实施方式5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空调装置400中,将在前述的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密闭式压缩机100用作密闭式压缩机,因此能够削减装置整体的成本。

Claims (14)

1.一种密闭式压缩机,其在密闭容器内固定有压缩机构部,
所述密闭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部具备相对于所述密闭容器内进行间隙配合的凸缘部,
该凸缘部由烧结体构成,并且在一部分具有相对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固定部,
该固定部具备从所述凸缘部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侧延伸的卡止槽,
在所述密闭容器设置有进入到所述卡止槽的突起部,
利用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与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突起部,将所述压缩机构部与所述密闭容器彼此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槽以多个为一组,在所述凸缘部设置有一组以上的所述卡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闭容器的与所述卡止槽对置的部分在加热状态下被向所述卡止槽的底部的方向按压,从而在该密闭容器的内周部对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突起部进行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密闭容器的与所述卡止槽对置的部分进行加热的温度是所述密闭容器的材料的软化温度以上且未达到熔点的温度。
5.一种密闭式压缩机,其在密闭容器内固定有压缩机构部,
所述密闭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部具备相对于所述密闭容器内进行过盈配合的凸缘部,
该凸缘部由烧结体构成,并且在一部分具有相对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固定部,
该固定部具备从所述凸缘部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侧延伸的卡止槽,
在所述密闭容器、且在与所述卡止槽对置的部分设置有进入到该卡止槽内的突起部,
利用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与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突起部,将所述压缩机构部与所述密闭容器彼此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槽以多个为一组,在所述凸缘部设置有一组以上的所述卡止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闭容器的与所述卡止槽对置的部分在加热状态下被向所述卡止槽的底部的方向按压,从而在该密闭容器的内周部对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突起部进行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密闭容器的与所述卡止槽对置的部分进行加热的温度是所述密闭容器的材料的软化温度以上且未达到熔点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2、5、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方向与该压缩机构部的轴向相同的贯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2、5、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方向与该压缩机构部的轴向相同的盲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2、5、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相对于该压缩机构部的轴向倾斜的贯通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2、5、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分别从所述凸缘部的两端面成型的盲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5、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卡止槽是以在同一轴线上对置的方式分别从所述嵌合部的两端面成型的盲槽。
14.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压缩机。
CN201510688828.5A 2014-10-23 2015-10-21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05545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6585A JP6165123B2 (ja) 2014-10-23 2014-10-23 密閉形圧縮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4-216585 2014-10-23
JPPCT/JP2015/077951 2015-10-01
PCT/JP2015/077951 WO2016063704A1 (ja) 2014-10-23 2015-10-01 密閉形圧縮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5706A true CN105545706A (zh) 2016-05-04
CN105545706B CN105545706B (zh) 2018-03-06

Family

ID=55760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8828.5A Active CN105545706B (zh) 2014-10-23 2015-10-21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65123B2 (zh)
CN (1) CN105545706B (zh)
WO (1) WO2016063704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844A (en) * 1992-04-13 1993-12-07 Copeland Corporation Compressor assembly with staked shell
JPH09112474A (ja) * 1995-10-17 1997-05-02 Daikin Ind Ltd 冷媒圧縮機
JPH1122682A (ja) * 1997-07-03 1999-01-26 Daikin Ind Ltd ケーシングにおけるシール構造
CN1952401A (zh) * 2005-10-17 2007-04-2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泵体联结方法
CN101070849A (zh) * 2006-05-11 2007-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02162450A (zh) * 2010-02-23 2011-08-2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式压缩机
CN205172892U (zh) * 2014-10-23 2016-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5954A (en) * 1967-08-11 1969-09-09 Lennox Ind Inc Compressor supporting means
JPH02131089U (zh) * 1989-03-31 1990-10-30
JP2002235669A (ja) * 2001-02-08 2002-08-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密閉形圧縮機
JP2003065255A (ja) * 2001-08-30 2003-03-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4646846B2 (ja) * 2006-03-31 2011-03-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かしめ固定構造、このかしめ固定構造を用いた圧縮機、及びかしめ固定方法
JP4725413B2 (ja) * 2006-05-18 2011-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の製造装置及び容器組立体の製造装置及び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JP2008067571A (ja) * 2006-09-11 2008-03-21 Jtekt Corp モータ及び電動ポンプ
JP2011196212A (ja) * 2010-03-18 2011-10-06 Panasonic Corp 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844A (en) * 1992-04-13 1993-12-07 Copeland Corporation Compressor assembly with staked shell
JPH09112474A (ja) * 1995-10-17 1997-05-02 Daikin Ind Ltd 冷媒圧縮機
JPH1122682A (ja) * 1997-07-03 1999-01-26 Daikin Ind Ltd ケーシングにおけるシール構造
CN1952401A (zh) * 2005-10-17 2007-04-2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泵体联结方法
CN101070849A (zh) * 2006-05-11 2007-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02162450A (zh) * 2010-02-23 2011-08-2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式压缩机
CN205172892U (zh) * 2014-10-23 2016-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65123B2 (ja) 2017-07-19
CN105545706B (zh) 2018-03-06
JP2016084726A (ja) 2016-05-19
WO2016063704A1 (ja) 2016-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1229B (zh) 具有十字滑块组件的压缩机
CN101688535B (zh)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5553137B (zh) 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EP2455627A1 (en) Anti-abrasion apparatus and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adopting the same
CN104868673B (zh) 单相感应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3541902A (zh) 壳体低背压的旋转式压缩机
CN104704241A (zh) 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下侧轴承组件
EP2894337B1 (en) Rotary compres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5001187U (zh) 压缩机制造装置
CN205172892U (zh)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US7309940B2 (en) Rotor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al drive motor of a compressor, particularly a refrigerant compressor
US10851787B2 (en) Compressor bearing housing drain
CN105545706A (zh) 密闭式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5090030A (zh) 电动回转式压缩机
CN1966981B (zh) 涡旋流体机械、冷冻循环装置
CN109153063B (zh)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扩管器具
JP5864883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4156506B2 (ja) 電動機及び密閉型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及びウェッジ
US20160341199A1 (en) Rotary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otary compressor
JP6091241B2 (ja)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5054652A (ja)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5048682A (ja) 密閉型圧縮機
CN1952399A (zh) 压缩机主轴承及其联接方法
WO2019102615A1 (ja) シングルスクリュー圧縮機及びそのシングル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190264689A1 (en) Motor-operated compres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