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3063B -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扩管器具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扩管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3063B CN109153063B CN201680085767.6A CN201680085767A CN109153063B CN 109153063 B CN109153063 B CN 109153063B CN 201680085767 A CN201680085767 A CN 201680085767A CN 109153063 B CN109153063 B CN 1091530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ressor
- main body
- pipe
- pressure
- expa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8—Tube expanders
- B21D39/20—Tube expanders with mandrels, e.g. expand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1/00—Making hollow objects
- B21D51/16—Making hollow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objects
- B21D51/38—Making inlet or outlet arrangements of cans, tins, baths, bottles, or other vessels; Making can ends; Making closures
- B21D51/44—Making closures, e.g. caps
- B21D51/46—Placing sealings or sealing materi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压缩机具备压力密闭容器,该压力密闭容器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部、与主体部的一端接合的底部、以及与主体部的另一端接合的盖部,压力密闭容器收容压缩机构部、曲轴、以及电动机部,并且在主体部固定有压缩机构部以及电动机部,通过在将底部与主体部接合前进行的第1扩管成型,在主体部形成第1内侧面、内径比第1内侧面的内径小的第2内侧面、以及在第1内侧面与第2内侧面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通过在将底部与主体部接合后进行的第2扩管成型,将第2内侧面以及第3内侧面扩管成型至第1内侧面的内径。另外,压缩机的制造方法用于对所述的压缩机进行制造。另外,扩管器具用于对所述的压力密闭容器进行制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将主体部、底部以及盖部通过焊接接合而成的压力密闭容器的压缩机、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用于对该压力密闭容器进行制造的扩管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将主体部、底部以及盖部通过焊接接合而成的压力密闭容器的以往的压缩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使圆筒体的壳体与盖体嵌合,并通过焊接将接触部分密封而成的密闭容器的压缩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19637号公报
在具有与专利文献1相同的结构的以往的压缩机中,在通过焊接将圆筒体的壳体与盖体密封后,为了确保与压缩机构部的外径相等,并且具有均匀的内径的内部空间,需要对圆筒体的壳体实施扩管加工。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中,圆筒体的壳体与盖体的焊接部分因热固化而与圆筒体的壳体的其他部分相比硬度较高。
在圆筒体的壳体中,在焊接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硬度较高的情况下,若对圆筒体的壳体实施扩管加工,则存在圆筒体的壳体的内径变得不均匀,圆筒体的壳体的与焊接部分邻接的部分成为锥形状的情况。若在成为了锥形状的圆筒体的壳体的部分配置压缩机构部,则压缩机构部的侧面部与圆筒体的壳体的内侧面之间的缝隙不会恒定,因此存在压缩机构部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情况。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中存在如下课题:由于压缩机构部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密闭容器,从而导致压缩机的性能降低,无法确保压缩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因压缩机构部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而引起的性能降低以及能够确保可靠性的压缩机、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能够对该压力密闭容器进行制造的扩管器具。
本发明所涉及的压缩机具备:压缩机构部,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曲轴,其向上述压缩机构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电动机部,其使上述曲轴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压力密闭容器,其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部、与上述主体部的一端接合的底部、以及与上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接合的盖部,上述压力密闭容器收容上述压缩机构部、上述曲轴、以及上述电动机部,并且在上述主体部固定有上述压缩机构部以及上述电动机部,通过在将上述底部与上述主体部接合前进行的第1扩管成型,在上述主体部形成第1内侧面、内径比上述第1内侧面的内径小的第2内侧面、以及在上述第1内侧面和上述第2内侧面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通过在将上述底部与上述主体部接合后进行的第2扩管成型,将上述第2内侧面以及上述第3内侧面扩管成型至上述第1内侧面的内径。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3内侧面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从与所述压缩机构部固定的固定位置以及与所述电动机部固定的固定位置分离的位置。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3内侧面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与同所述底部接合的接合位置邻接的位置。
另外,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而言,所述压缩机具备压力密闭容器,该压力密闭容器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部、与上述主体部的一端接合的底部、以及与上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接合的盖部,上述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扩管成型工序和第2扩管成型工序,在上述第1扩管成型工序中,在将上述底部与上述主体部接合前,在上述主体部形成第1内侧面、内径比上述第1内侧面的内径小的第2内侧面、以及在上述第1内侧面和上述第2内侧面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在上述第2扩管成型工序中,在将上述底部与上述主体部接合后,将上述第2内侧面与上述第3内侧面扩管成型至上述第1内侧面的内径。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压缩机具备: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以及使向所述压缩机构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曲轴产生旋转驱动力的电动机部,在所述压力密闭容器收容有所述压缩机构部和所述电动机部,在所述主体部固定有所述压缩机构部和所述电动机部,所述第3内侧面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从与所述压缩机构部固定的固定位置以及与所述电动机部固定的固定位置分离的位置。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3内侧面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与同所述底部接合的接合位置邻接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扩管器具用于对压缩机的压力密闭容器进行制造,上述扩管器具具备:扩管模具部,其具有圆筒形状的第1外侧面部、圆周面的半径比上述第1外侧面部的圆周面的半径小的第2外侧面部、以及在上述第1外侧面部与上述第2外侧面部之间延伸的第3外侧面部;外壳部,其对上述扩管模具部进行支承;以及杆部,其在上述扩管模具部以及上述外壳部的内部以往复自如的方式配置,上述扩管模具部具备在上述扩管模具部的圆周方向上邻接配置且伴随上述杆部的移动而向上述扩管模具部的圆周面方向移动多个分割模具,上述分割模具分别具有构成上述第1外侧面部的圆弧面形状的第1弯曲面部、构成上述第2外侧面部的圆弧面形状的第2弯曲面部、以及构成上述第3外侧面部并在上述第1弯曲面部与上述第2弯曲面部之间延伸的连结面部。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扩管模具部具备奇数个所述分割模具。
根据本发明,通过进行第1扩管成型以及第2扩管成型,能够避免压缩机构部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避免因压缩机构部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而引起的性能降低以及能够确保可靠性的压缩机、该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对该压力密闭容器进行制造的扩管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1的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1的压缩机构部30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1的A-A剖面的概略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制造工序中使用的成型前的钢板5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成型前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辊压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成型的开始时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辊压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成型中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辊压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成型结束时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辊压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缩管成型的开始时的钢板50以及缩管装置11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缩管成型中的钢板50以及缩管装置110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对接焊接时的钢板50以及对接焊接装置12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第1扩管成型中使用的第1扩管装置200a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外观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剖面构造的一部分的概略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的形状的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17是表示图11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
图1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第1扩管成型中使用的第1扩管装置200a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外观构造的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第1扩管成型中使用的第1扩管装置200a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外观构造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20是表示图19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1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剖面构造以及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概略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1扩管成型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剖面构造以及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概略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端面加工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圆周焊接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和底部2b、以及圆周焊接装置16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2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通过第2扩管成型而扩管成型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在第2扩管成型中使用的第2扩管装置200b的第2扩管器具170的一部分的外观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27是表示图26的第2扩管器具170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2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剖面构造以及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剖面构造以及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2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剖面构造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剖面构造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32是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1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剖面构造以及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33是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1扩管成型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剖面构造以及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34是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2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和底部2b的剖面构造以及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35是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和底部2b的剖面构造以及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36是示意地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37是对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应变的宽度、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应变的宽度相对进行比较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1的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此外,压缩机1用于空调装置等制冷循环装置,是构成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要素。
此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对于制冷剂回路、以及例如散热器、蒸发器、减压装置、以及油分离器等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其他构成要素未进行图示。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尺寸的关系以及形状存在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类似的部件或者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省略附图标记的标注。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压缩机1的各个构成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位置关系原则上是将压缩机1设置成能够使用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
压缩机1是旋转活塞式的旋转压缩机,并且是将吸入至压缩机1的内部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作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而排出的流体设备。压缩机1的壳体构成为缸形的压力密闭容器2。压力密闭容器2由中空圆筒形状的主体部2a、纵剖面呈U字形状的底部2b、以及纵剖面呈倒U字形状的盖部2c构成,底部2b以及盖部2c的开口部的外侧面固定于主体部2a的开口部的内侧面。与底部2b固定的固定部分以及主体部2a的与盖部2c固定的固定部分例如通过电弧焊或者电阻焊等而接合。
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外侧,配置有吸气消声器3的壳体3a。虽然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进行图示,但吸气消声器3的壳体3a经由配置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外侧面的支承部件而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在吸气消声器3的壳体3a的顶部,以贯通壳体3a的方式固定有流入管3b。流入管3b是使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或者干燥度较高的二相制冷剂流入吸气消声器3的壳体3a的内部的制冷剂配管。另外,在吸气消声器3的壳体3a的底部,贯通固定有吸入管4的一端,吸入管4的另一端以贯通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侧面部的方式被固定。
吸气消声器3是减少或者除去由从流入管3b流入的制冷剂产生的噪声的消音器。另外,吸气消声器3也具有储压器功能,具有将剩余制冷剂存积起来的制冷剂存积功能、和通过使在运转状态变化时暂时产生的液体制冷剂滞留而实现的气液分离功能。通过吸气消声器3的气液分离功能,从而能够防止大量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并在压缩机1中进行液体压缩的情况。
吸入管4是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吸气消声器3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吸入的制冷剂配管。在设置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吸入孔5,配置有固定部件6,吸入管4经由配置于吸入孔5的固定部件6,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此外,虽然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进行图示,但吸入管4也可以构成为在侧面部设置回油孔,使在制冷循环装置的油分离器中分离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所包含的润滑油成分经由吸入管4而返回至内部。
固定部件6例如能够构成为具有延长管6a、连接管6b、以及环6c。延长管6a插入于吸入孔5,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连通。吸入管4插入于延长管6a。连接管6b与延长管6a的外侧面接合,将吸入管4的外侧面与延长管6a的内侧面之间的缝隙密封。环6c与吸入孔5接合,并且与延长管6a和连接管6b的外侧面以及压力密闭容器2接合,将吸入管4与吸入孔5之间的缝隙密封。利用固定部件6,确保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气密性。
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的上表面,贯通固定有排出管7。排出管7是使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外部排出的制冷剂配管。排出管7与盖部2c的固定部分例如通过钎焊或者电阻焊等而接合。
并且,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的上表面,配置有玻璃端子8。玻璃端子8提供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接口。外部电源是向压缩机1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使用交流频率为50Hz或者60Hz的一般商用交流电源、或者能够使交流频率变化的逆变电源。在使用了频率可变的逆变电源的情况下,能够使压缩机1的转速变化,因此能够在压缩机1中控制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排出管7排出的排出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图示出与玻璃端子8连接的外部电源。
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收容有电动机部10、曲轴20、以及压缩机构部30。电动机部10配置于压力密闭容器2中的比固定部件6的配置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曲轴20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中心部,配置于电动机部10和压缩机构部30之间,并在电动机部10与压缩机构部30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压缩机构部30以使压缩机构部30的内部与吸入管4连通的方式配置。即,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在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配置有电动机部10。另外,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中空空间由通过压缩机构部30压缩了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填满。
电动机部10构成为使用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而使曲轴20产生旋转驱动力,并经由曲轴20向压缩机构部30传递旋转驱动力的马达。电动机部10具备:在俯视观察时具有中空圆筒形状的外观的固定件12、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固定件12的内侧面的内侧的圆筒状的旋转件14。固定件12通过热装等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并经由导线16与玻璃端子8连接。电动机部10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经由导线16向卷绕于固定件12的线圈供给,由此能够在固定件12的内侧面的内侧使旋转件14旋转。在压缩机1中,例如使用DC无刷马达等作为电动机部10。
在旋转件14的中心部,以贯通旋转件14的方式固定有曲轴20。曲轴20是在作为曲轴20的外侧面的一部分的固定面20a固定旋转件14,并向压缩机构部30传递旋转件14的旋转驱动力的旋转轴。曲轴20从固定面20a起沿上下方向、即朝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的方向和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方向延伸。
另外,曲轴20具有位于固定面20a的下方且配置于压缩机构部30的内部的圆筒形状的偏心部24。在偏心部24的外侧面,配置有沿着偏心部24的外侧面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活塞26。
另外,虽然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进行图示,但在曲轴20的中心部,设置有从曲轴20的下端向上方延伸,供从曲轴20的下端吸起的作为冷冻机油40的润滑油流动的油孔。另外,在曲轴20的外侧面,设置有与上述的油孔连通,并向压缩机构部30供给润滑油的多个供油口。
另外,虽然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进行图示,但可以构成为在曲轴20的油孔的下端部配置有离心泵。上述的离心泵以能够将存积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底部的冷冻机油40吸起的方式,例如构成为螺旋状的离心泵。此外,作为冷冻机油40,例如使用矿物油类、烷基苯类、聚亚烷基二醇类、聚乙烯醚类、多元醇酯类的润滑油等。
接下来,使用图1与图2对压缩机1的压缩机构部3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1的压缩机构部30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1的A-A剖面的概略图。
压缩机构部30借助从电动机部10供给的旋转驱动力,将从吸入管4吸入至压力密闭容器2的低压空间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将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排出。
压缩机构部30具备中空圆筒形状的缸31,缸31具有一对中空圆板面31a、在一对中空圆板面31a的内缘部之间延伸的内侧面31b、以及在一对中空圆板面31a的外缘部之间延伸的外侧面31c。缸31的外侧面31c通过电弧点焊等电弧焊或者热装而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缸31的中空部分310构成为被缸31的内侧面31b围起的空间,收容有曲轴20的偏心部24以及活塞26。即,缸31构成为在缸31的中空部分310,通过曲轴20的旋转而使得曲轴20的偏心部24以及活塞26能够偏心旋转。
在缸31设置有吸入通路312,该吸入通路312经由连接管6b使吸入管4与缸31的中空部分310之间连通,使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吸入管4流入缸31的中空部分310。另外,在缸31的内侧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半圆形状的排出通路314。另外,在缸31设置有在俯视观察时从缸31的内侧面31b朝向缸31的外侧面31c沿径向延伸的叶片槽316。
在缸31的叶片槽316,收容有叶片32。叶片32是构成为通过活塞26的偏心运动而在叶片槽316的内部沿径向往复运动的滑动部件。配置于缸31的中空部分310的叶片32的前端部32a借助设置于叶片槽316的内部的弹簧等弹性体33的回复力或者来自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的高压部分的压力,被按压于活塞26的外侧面。如图2所示,在活塞26的旋转驱动中,缸31的中空部分310被叶片32与活塞26划分成与吸入通路312连通的低压空间部310a、和与排出通路314连通的高压空间部310b。低压空间部310a以及高压空间部310b是构成后述的压缩机构部30的压缩室的空间。此外,在压缩机构部30的压缩室中,低压空间部310a也被称为低压室,高压空间部310b也被称为高压室。
另外,在缸31设置有与叶片槽316连通且贯通缸31的一对中空圆板面31a的叶片槽开口部318。在压缩机构部30中,经由叶片槽开口部318,来自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的高压部分的压力能够施加于叶片32的末端部32b。另外,通过叶片槽开口部318,能够限制朝向缸31的外侧面方向的叶片32的移动。另外,通过叶片槽开口部318,从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分离出的润滑油能够向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的间隙供给,从而使叶片32平滑地往复运动。
虽然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未进行图示,但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的间隙构成为在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不产生摩擦。另一方面,若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的间隙变大,则在缸31的中空部分310中被压缩了的制冷剂气体有可能经由间隙和叶片槽开口部318,向压缩机构部30的外部泄漏,从而导致压缩效率降低。因此,在压缩机构部30中,通过使间隙小到在叶片槽316与叶片32之间不产生摩擦的程度,能够抑制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的泄漏,减少泄漏损失,从而实现压缩效率的提高。
另外,在缸31设置有位于缸31的外侧面31c一侧且贯通一对中空圆板面31a的多个开口部319。凭借开口部319,从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分离并借助重力作用移动至缸31的上侧的中空圆板面31a的润滑油能够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返回,因此能够防止冷冻机油40的枯竭。
在缸31的上侧的中空圆板面31a、即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侧的中空圆板面31a,配置有上轴承34。在缸31的下侧的中空圆板面31a、即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侧的中空圆板面31a,配置有下轴承35。上轴承34以及下轴承35是将曲轴20支承为能够滑动的滑动轴承。
上轴承34在俯视观察时具有中空圆板状的形状。上轴承34具有:固定于缸31的上侧的中空圆板面31a的固定部34a;和将曲轴20的外侧面支承为能够滑动的轴承部34b。此外,在图1的纵剖视图中,上轴承34被显示作为两个L字形状的部件。另外,上轴承34例如通过螺栓等而固定于缸31的上侧的中空圆板面31a。
下轴承35在仰视观察时具有中空圆板状的形状。下轴承35具有:固定于缸31的下侧的中空圆板面31a的固定部35a;和将曲轴20的外侧面支承为能够滑动的轴承部35b。此外,在图1的纵剖视图中,下轴承35被显示作为两个L字形状的部件。另外,下轴承35例如通过螺栓等而固定于缸31的下侧的中空圆板面31a。
在压缩机构部30中,被活塞26、缸31、叶片32、上轴承34的固定部34a、以及下轴承35的固定部35a围起的密闭自如的空间构成对从吸入管4吸入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室。在压缩室中被压缩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设置于上轴承34的排出口排出。此外,设置于上轴承34的排出口没有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图示出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压缩机1构成为纵置型的压缩机,但也可以构成为横置型的压缩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压缩机1构成为旋转活塞式的旋转压缩机,但可以构成为摆动叶片式的摆动压缩机,也可以构成为螺杆压缩机或者涡旋压缩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构成为单旋转式的旋转压缩机,但也可以构成为双旋转式的旋转压缩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构成为将压缩机1作为单级压缩机,且仅具有一个压缩机构部30,但也可以构成为将压缩机1作为多级压缩机,通过多个压缩机构部30对制冷剂依次进行压缩。
另外,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的上表面,能够以贯通的方式固定充电管。充电管可以构成为将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抽真空,能够将气体制冷剂封入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也可以构成为将润滑油封入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
另外,在曲轴20的固定面20a的上方能够设置油分离板,该油分离板借助由曲轴20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从压缩机构部30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所包含的润滑油分离。
另外,在上轴承34的固定部34a的上表面侧能够配置消音器,该消音器除去或者减少压缩机构部30的在制冷剂的压缩时产生的噪声。在消音器能够设置多个开口部,上述多个开口部使从设置于上轴承34的排出口流入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排出。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若曲轴20借助电动机部10的驱动而旋转,则收容于缸31的内部的偏心部24以及活塞26与曲轴20一同偏心旋转。因偏心部24以及活塞26的偏心旋转,活塞26的外周面在缸31的中空部分310与缸31的内侧面31b接触而移动。设置于缸31的叶片槽316的内部的叶片32与缸31的活塞26的偏心旋转联动地进行活塞运动。从吸入管4经由吸入通路312流入至压缩机构部30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向由活塞26、缸31、叶片32、上轴承34的固定部34a、以及下轴承35的固定部35a围起的作为密闭空间的压缩室流入。流入至压缩室的内部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随着由活塞26的偏心旋转引起的压缩室的容积的减少,被压缩成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设置于上轴承34的排出口,向压缩机构部30的外部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中空空间排出。排出至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部的中空空间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例如通过电动机部10的固定件12与旋转件14之间的缝隙等,经由排出管7向压力密闭容器2的外部排出。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进行说明。
图3是示意地表示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制造工序中使用的成型前的钢板50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2a的制造中,使用具有矩形形状的一对板状面部52亦即第1板状面部52a以及第2板状面部52b的矩形状的钢板50。作为钢板50的材料,例如使用不锈钢或者碳钢等钢铁材料。
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通过对钢板50进行成型加工来制造。例如,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通过将钢板50的一方的一对边缘部亦即第1边缘部54a以及第2边缘部54b通过焊接等接合来制造。另外,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通过将钢板50的板状面部52成型为圆筒形,将钢板50的另一方的一对边缘部亦即第3边缘部56a以及第4边缘部56b成型为圆周形来制造。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成型前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辊压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如图4所示,在钢板50的卷绕成型中,例如使用具有第1辊100a、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的辊压装置100。第1辊100a以与钢板50的一方的板状面部52、例如第2板状面部52b接触的方式配置。另外,在辊压装置100中,第1辊100a的直径可以构成为比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的直径大。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成型的开始时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辊压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在图5中,用箭头示出了卷绕成型开始时的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的按压方向。
如图5所示,在卷绕成型的开始时,辊压装置100执行如下动作,即:使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相对于钢板50的第1板状面部52a垂直地按压,将第1板状面部52a朝向第1辊100a按压。在辊压装置100中,通过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的按压动作,能够在与第1辊100a之间夹压钢板50。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成型中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辊压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在图6中,用箭头示出了卷绕成型中的第1辊100a、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的旋转方向。
如图6所示,在卷绕成型中,对于第1辊100a而言,执行与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相反的方向的旋转动作。例如,如图6所示,在辊压装置100中,第1辊100a执行逆时针的旋转动作,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执行顺时针的旋转动作。在辊压装置100中,通过第1辊100a、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的旋转动作,使钢板50向第1辊100a的旋转方向沿着第1辊100a移动,从而能够进行卷绕成型。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成型结束时的钢板50的构造以及辊压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如图7所示,通过辊压装置100中的第1辊100a、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的旋转动作,钢板50被卷绕成型,钢板50的第3边缘部56a被卷绕成型为C字形状。在卷绕成型结束后,在辊压装置100中,执行使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朝向从钢板50离开的方向移动的动作。在第2辊100b以及第3辊100c的移动后,在辊压装置100中,将钢板50从第1辊100a取下。
以上,如图4~图7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卷绕成型,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矩形状的钢板50被卷绕成型为C字形状的钢板50。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缩管成型的开始时的钢板50以及缩管装置11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如图8所示,在C字形状的钢板50的缩管成型中,例如使用设置有具有半圆形状的第1槽部112a的第1缩管模具112、和具有半圆形状的第2槽部114a的第2缩管模具114的缩管装置110。在缩管装置110中,第1缩管模具112的第1槽部112a与第2缩管模具114的第2槽部114a相向配置。在缩管成型的开始时,卷绕成型为C字形状的钢板50被夹在缩管装置110的第1槽部112a和第2槽部114a之间。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缩管成型中的钢板50以及缩管装置110的构造的概略图。在图9中,用箭头示出了缩管成型中的第2缩管模具114的按压方向。
如图9所示,在缩管成型中,对于缩管装置110而言,执行使第2缩管模具114朝向第1缩管模具112按压的动作。在缩管装置110中,通过第2缩管模具114的按压动作,能够使钢板50的第1边缘部54a与第2边缘部54b接触。另外,通过第2缩管模具114的按压动作,将夹在第1槽部112a和第2槽部114a之间的钢板50成型为圆筒形状。在缩管成型的结束后,在缩管装置110中,执行使第2缩管模具114朝向从钢板50离开的方向移动的动作。在第2缩管模具114的移动后,在缩管装置110中,将钢板50从第1缩管模具112取下。
以上,如图8以及图9中说明的那样,通过缩管成型,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C字形状的钢板50被缩管成型为圆筒形状的钢板50。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对接焊接时的钢板50以及对接焊接装置12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在图10中,用箭头示出了对接焊接中的对接焊接装置120的移动方向。如图10所示,通过缩管成型而成型为圆筒形状的钢板50的第1边缘部54a以及第2边缘部54b利用对接焊接装置120来接合。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通过钢板50的对接焊接,形成圆筒形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
对接焊接装置120例如能够构成为缝焊等电阻焊用焊接装置、或者TIG焊接等电弧焊用焊接装置。对接焊接装置120具备进行钢板50的第1边缘部54a和第2边缘部54b的焊接的第1焊枪122。另外,虽然在图10中未进行图示,但对接焊接装置120具备例如将从商用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焊接中使用的电力的焊接电源、和将从焊接电源流出的电流增幅至焊接用而向第1焊枪122流动的焊接变压器。在第1焊枪122的前端部122a,安装有第1焊接电极124。第1焊接电极124例如能够构成为纯钨电极或纯钼电极等纯金属电极、或者铜铬合金电极或铜铝合金电极等合金电极。
此外,钢板50的第1边缘部54a与第2边缘部54b的接合通过焊接来进行,但也可以通过钎焊等来接合。
接下来,对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将通过钢板50的卷绕成型、缩管成型、以及对接焊接制造出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扩管成型的工序中使用的装置进行说明。将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扩管成型的工序使通过钢板50的卷绕成型、缩管成型、以及对接焊接制造出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应变减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其称为“第1扩管成型”。
图1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第1扩管成型中使用的第1扩管装置200a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外观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第1扩管器具130构成为夹具,该夹具构成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第1扩管器具130具备:进行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扩管成型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和支承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外壳部150。另外,第1扩管器具130还具备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以及第1外壳部150的内部以能够往复的方式配置的第1杆部155。
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外侧面部141具有:圆周面形状的第1外侧面部142、圆周面的半径比第1外侧面部142小的第2外侧面部143、以及在第1外侧面部142和第2外侧面部143之间延伸的第3外侧面部144。即,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外侧面部141具有半径不同的两个圆周面。在图11中,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外侧面部142配置于第1外壳部150的一侧。
另外,第1扩管模具部140具备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外侧面部141的圆周方向上邻接地配置的多个第1分割模具140a。第1分割模具140a的形状可以全部相同。
第1分割模具140a的外侧面141a具有:作为第1外侧面部142的一部分的圆弧面形状的第1弯曲面部142a;和作为第2外侧面部143的一部分的圆弧面形状的第2弯曲面部143a。另外,第1分割模具140a的外侧面141a具有连结面部144a,该连结面部144a是第3外侧面部144的一部分,并且在第1弯曲面部142a与第2弯曲面部143a之间延伸。
图12是表示图11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剖面构造的一部分的概略图。在图12中,用点划线图示出了将第1外侧面部142的中心与第2外侧面部143的中心连结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中心线A。另外,在图12中,第1外侧面部142以及第2外侧面部143的半径的长度由实线的箭头表示。
如图12所示,第1分割模具140a的第1弯曲面部142a的半径R1构成为比第1分割模具140a的第2弯曲面部143a的半径R2大。另外,在第1扩管成型时,构成为第1弯曲面部142a的半径R1被扩大至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而第2弯曲面部143a的半径R1比第2外侧面部143的半径R2大。
另外,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中,在第1外侧面部142与第2外侧面部143之间延伸的第3外侧面部144可以构成为例如锥形状。例如,如图12所示,沿着中心线A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构成为从第1外侧面部142的直线形状的剖面部142b朝向第2外侧面部143的直线形状的剖面部143b倾斜延伸的直线形状。
此外,在图12中,第3外侧面部144构成为锥形状,并且构成为使沿着中心线A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成为直线形状,但也可以构成成为其他形状。以下,使用图13~图16对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形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但在图13~16中,仅对与图12不同的部分的构造、即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形状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的形状的变形例的概略图。在图13中,与图12相同地,用点划线图示出将第1外侧面部142的中心与第2外侧面部143的中心连结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中心线A。另外,在图13中,与图12相同地,用实线的箭头示出第1外侧面部142以及第2外侧面部143的半径的长度。如图13所示,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可以构成为与第1外侧面部142的直线形状的剖面部142b以及第2外侧面部143的直线形状的剖面部143b正交的直线形状。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在图14中,与图12以及图13相同地,用点划线图示出将第1外侧面部142的中心与第2外侧面部143的中心连结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中心线A。另外,在图14中,与图12以及图13相同地,用实线的箭头示出了第1外侧面部142以及第2外侧面部143的半径的长度。如图14所示,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中,构成为第3外侧面部144成为凸形状,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成为四分之一圆形状。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在图15中,与图12~图14相同地,用点划线图示出将第1外侧面部142的中心与第2外侧面部143的中心连结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中心线A。另外,在图15中,与图12~图14相同地,用实线的箭头示出了第1外侧面部142以及第2外侧面部143的半径的长度。如图15所示,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中,能够构成为第3外侧面部144成为凹形状,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成为四分之一圆形状。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在图16中,与图12~图15相同地,用点划线图示出将第1外侧面部142的中心与第2外侧面部143的中心连结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中心线A。另外,在图16中,与图12~图15相同地,用实线的箭头示出了第1外侧面部142以及第2外侧面部143的半径的长度。如图16所示,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中,第3外侧面部144构成为具有多个凸形状部分和凹形状,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构成为具有多个四分之一圆形状。
图17是表示图11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如图17所示,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内部,设置有由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内侧面部145围起的多棱锥台形状的第1中空空间部146。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内侧面部145具有成为第1分割模具140a的内侧面的多个梯形形状的平面部145a。第1中空空间部146由第1分割模具140a的平面部145a围起,构成为多棱锥台形状的空间。在图17中,第1中空空间部146构成为第1中空空间部146的开口面积随着从第1外壳部150离开而变小的多棱锥台形状的空间。
第1外壳部150具有将第1外壳部150的外部空间与第1中空空间部146连通的第2中空空间部150a。例如,第2中空空间部150a例如形成为开口面积比第1中空空间部146大的圆柱形状的空间。
另外,虽然在图11~图17中未进行图示,为了确保第1扩管成型时的稳定性以及第1扩管成型的可靠性,第1外壳部150被固定于第1扩管装置200a的支承台。第1外壳部150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固定于支承台的形状即可,例如能够构成为具有立方体形状、圆筒形状等外观。
如图11所示,第1杆部155具有多棱锥台形状的插入部158,该插入部158具有多个梯形形状的外侧面部158a。多棱锥台形状的插入部158中的梯形形状的外侧面部158a的数量和第1分割模具140a的数量相同。在图11以及图17中,第1杆部155的插入部158经由第1外壳部150的第2中空空间部150a,收容于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中空空间部146。在图11以及图17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通过将第1杆部155的插入部158向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方向推出,从而将第1外侧面部142扩大至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
此外,第1扩管器具130的构造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使用图18~图20对第1扩管器具130的构造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但在图18~图20中,仅对与图11或者图17不同的部分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第1扩管成型中使用的第1扩管装置200a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外观构造的变形例的概略图。在图11以及图17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外侧面部142配置于第1外壳部150侧。另一方面,如图18所示,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外侧面部142能够配置为位于第1外壳部150的相反侧。
图19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第1扩管成型中使用的第1扩管装置200a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外观构造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图。图20是表示图19的第1扩管器具130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在图19以及图20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第1中空空间部146构成为第1中空空间部146的开口面积随着从第1外壳部150离开而变大的多棱锥台形状的空间。
在图11以及图17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第1杆部155的插入部158经由第1外壳部150的第2中空空间部150a,收容于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中空空间部146。另一方面,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第1杆部155的插入部158能够构成为经由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中空空间部146,收容于第1外壳部150的第2中空空间部150a。在图19以及图20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通过将第1杆部155的插入部158向第1外壳部150的方向导入,从而将第1外侧面部142扩大至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1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剖面构造以及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概略图。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1扩管成型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剖面构造以及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概略图。在图22中,由带阴影线的方框箭头示出第1扩管成型中的第1杆部155的移动方向,由空心的方框箭头示出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分割模具140a伴随第1杆部155的移动的移动方向。
此外,图21以及图22所示的第1扩管器具130是与图11、图12、以及图17所示的第1扩管装置200a相同的构造。即,在图21以及图22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中,在第1外侧面部142与第2外侧面部143之间延伸的第3外侧面部144构成为锥形状。另外,图21以及图22的第3外侧面部144的剖面部144b能够构成为从第1外侧面部142的直线形状的剖面部142b朝向第2外侧面部143的直线形状的剖面部143b倾斜延伸的直线形状。另外,在图21以及图22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外侧面部142配置于第1外壳部150侧。另外,在图21以及图22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第1中空空间部146构成为第1中空空间部146的开口面积随着从第1外壳部150离开而变小的多棱锥台形状的空间。另外,在图21以及图22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第1杆部155的插入部158经由第1外壳部150的第2中空空间部150a,收容于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中空空间部146。
如图21所示,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以与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外侧面部142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第1扩管成型时,如图22所示,第1杆部155的插入部158借助第1杆部155的按压等,从第2中空空间部150a朝向第1中空空间部146做直线移动。借助第1杆部155的插入部158的直线移动,插入部158的外侧面部158a沿着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内侧面部145滑动。通过插入部158的外侧面部158a沿着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内侧面部145滑动,从而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分割模具140a朝向第1分割模具140a的外侧面141a的方向移动。
通过第1分割模具140a朝向第1分割模具140a的外侧面141a的方向移动,从而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被扩管。具体而言,与第1分割模具140a的第1弯曲面部142a接触的主体部2a的第1内侧面2a1的内径被扩管成型至与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相同。另外,与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2弯曲面部143a接触的主体部2a的第2内侧面2a2的内径被扩管成型为比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小。另外,在第1内侧面2a1与第2内侧面2a2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2a3被扩管成型为锥形状。
此外,第1分割模具140a的数量形成为奇数个,从而能够避免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的应变变大。在邻接的第1分割模具140a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接触时,在邻接的第1分割模具140a之间形成缝隙,产生第1分割模具140a不与主体部2a的内侧面接触的部分。虽未图示,但在邻接的第1分割模具140a不接触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形成凸形状的突起部,使得主体部2a的内径产生应变。在将第1分割模具140a的数量形成为偶数个的情况下,凸形状的突起部形成于主体部2a的内侧面的对置位置,因此主体部2a的内径的应变变大。与此相对地,在将第1分割模具140a的数量形成为奇数个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凸形状的突起部形成于主体部2a的内侧面的对置位置,因此能够避免主体部2a的内径的应变变大。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端面加工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构造的概略图。如图23所示,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端面加工中,第1周缘部2a4以及第2周缘部2a5通过车床等端面加工装置而被切削。此外,在图23中,第1周缘部2a4成为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内侧面2a1侧的末端部。另外,第2周缘部2a5成为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2内侧面2a2侧的末端部。
通过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端面加工,将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周缘部2a4与第2周缘部2a5之间的宽度加工成与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宽度相同。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圆周焊接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和底部2b、以及圆周焊接装置160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例如通过将不锈钢或者碳素钢等钢制的板状部件塑性成型而制造。如图24所示,利用圆周焊接装置160,使端面加工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内侧面2a1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外侧面2b1接合。
圆周焊接装置160例如能够构成为凸焊或缝焊等电阻焊用焊接装置、或者TIG焊接等电弧焊用焊接装置。圆周焊接装置160具备进行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内侧面2a1和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外侧面2b1的焊接的第2焊枪162。另外,虽然在图24中未进行图示,但圆周焊接装置160具备例如将从商用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焊接中使用的电力的焊接电源、和将从焊接电源流出的电流增幅至焊接用而向第2焊枪162流动的焊接变压器。在第2焊枪162的前端部162a安装有第2焊接电极164。第2焊接电极164例如能够构成为纯钨电极或纯钼电极等纯金属电极、或者铜铬合金电极或铜铝合金电极等合金电极。利用圆周焊接装置160,将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内侧面2a1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外侧面2b1之间的缝隙通过焊接而密封。
此外,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内侧面2a1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外侧面2b1的接合通过焊接来进行,但也可以通过钎焊等来接合。
在圆周焊接后,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利用钻孔机等穿孔装置而形成吸入孔5。并且,在主体部2a的吸入孔5,通过焊接或者钎焊等而接合有连接管6b以及环6c。
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中,因上述的吸入孔5的穿孔,进而连接管6b以及环6c的焊接或者钎焊等的接合而在主体部2a的内径产生应变。另外,如上所述,在第1扩管成型中,在邻接的第1分割模具140a不接触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形成凸形状的突起部,因此在主体部2a的内径产生应变。
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为了减少上述的应变,并使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均匀,进行使用第2扩管装置200b的扩管成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用第2扩管装置200b的扩管成型称为“第2扩管成型”。
图25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通过第2扩管成型而被扩管成型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构造的剖视图。如图25所示,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内侧面2a1、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外侧面2b1之间,形成有基于焊接等的热固化部60。热固化部60的硬度比主体部2a的其他部分高。另外,在图25中,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3内侧面2a3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周缘端2b2邻接地配置。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在第2扩管成型中使用的第2扩管装置200b的第2扩管器具170的一部分的外观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27是表示图26的第2扩管器具170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
第2扩管器具170构成为夹具,该夹具构成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如图26所示,第2扩管器具170具备:进行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2扩管成型的第2扩管模具部180;和支承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第2外壳部190。另外,第2扩管器具170还具备在第2扩管模具部180以及第2外壳部190的内部以能够往复的方式配置的第2杆部195。
第2扩管模具部180具有圆周形状的外侧面部182。另外,第2扩管模具部180具备在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外侧面部182的圆周方向上邻接地配置的多个第2分割模具180a。第2分割模具180a具有圆弧面形状的弯曲面部182a。此外,与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分割模具140a相同地,第2分割模具180a的形状可以全部相同。另外,与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第1分割模具140a相同地,通过将第2分割模具180a的数量形成为奇数个,从而能够避免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的应变变大。
如图27所示,在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内部,设置有由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内侧面部184围起的多棱锥台形状的第1中空空间部186。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内侧面部184具有成为第2分割模具180a的内侧面的多个梯形形状的平面部184a。第1中空空间部186由第2分割模具180a的平面部184a围起,从而构成多棱锥台形状的空间。在图27中,第1中空空间部186构成为第1中空空间部186的开口面积随着从第2外壳部190离开而变小的多棱锥台形状的空间。
第2外壳部190具有将第2外壳部190的外部空间与第1中空空间部186连通的第2中空空间部190a。例如,第2中空空间部190a例如形成为开口面积比第1中空空间部186大的圆柱形状的空间。
另外,虽然在图26以及图27中未进行图示,为了确保第2扩管成型时的稳定性以及第2扩管成型的可靠性,第2外壳部190被固定于第2扩管装置200b的支承台。第2外壳部190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固定于支承台的形状即可,例如能够构成为具有立方体形状、圆筒形状等外观。
如图26所示,第2杆部195具有多棱锥台形状的插入部198,该插入部198具有多个梯形形状的外侧面部198a。多棱锥台形状的插入部198中的梯形形状的外侧面部198a的数量与第2分割模具180a的数量相同。在图26中,第2杆部195的插入部198经由第2外壳部190的第2中空空间部190a,收容于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第1中空空间部186。在图26以及图27的第2扩管器具170中,通过将第2杆部195的插入部198向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方向推出,从而将外侧面部182放大至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
图2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2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和底部2b的剖面构造、以及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2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和底部2b的剖面构造、以及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在图29中,由带阴影线的方框箭头示出第2扩管成型中的第2杆部195的移动方向,由空心的方框箭头示出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第2分割模具180a伴随第2杆部195的移动的移动方向。
如图28所示,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2内侧面2a2以及第3内侧面2a3以与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外侧面部182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第2扩管成型时,如图29所示,第2杆部195的插入部198借助第2杆部195的按压等,从第2中空空间部190a朝向第1中空空间部186做直线移动。借助第2杆部195的插入部198的直线移动,插入部198的外侧面部198a沿着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内侧面部184滑动。通过插入部198的外侧面部198a沿着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内侧面部184滑动,从而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第2分割模具180a向第2分割模具180a的弯曲面部182a的方向移动。
通过第2分割模具180a向第2分割模具180a的弯曲面部182a的方向移动,从而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被扩管。与第2分割模具180a的弯曲面部182a接触的主体部2a的第2内侧面2a2以及第3内侧面2a3的内径被扩管成型至与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相同,内径变得均匀。
此外,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3内侧面2a3只要不是与电动机部10以及压缩机构部30的配置位置相同的位置,则也可以在第1扩管成型中,形成于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周缘端2b2邻接的位置以外的位置。图3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2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剖面构造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3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剖面构造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在图30以及图31中,由虚线的线段B图示出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3内侧面2a3的配置位置。另外,在图31中,为了示意性示出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中的、供电动机部10固定的电动机部固定位置70和供压缩机构部30固定的压缩机构部固定位置80,由虚线示出电动机部10以及压缩机构部30。
如图30以及图31所示,即使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3内侧面2a3形成于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周缘端2b2邻接的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2扩管模具部180,以使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径变得均匀的方式进行扩管成型。然而,虽然在图30以及图31中未进行图示,但在第3内侧面2a3的扩管成型后也存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内侧面残存有应变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将第3内侧面2a3从电动机部固定位置70以及压缩机构部固定位置80分离地形成,能够更加可靠地避免压缩机1的性能的降低,从而提高压缩机1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第2扩管成型之后,电动机部10、曲轴20、以及压缩机构部30收容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压缩机构部30通过电弧点焊等电弧焊或者热装而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接合。接着,电动机部10通过热装等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侧面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压缩机构部30以及电动机部10的接合后,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通过圆周焊接等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2周缘部2a5侧的内侧面接合。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例如通过将不锈钢或者碳钢等钢制的板状部件塑性成型来制造。此外,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中,在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接合前,排出管7以及玻璃端子8通过电阻焊等焊接或者钎焊等而接合。另外,在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接合前,玻璃端子8与卷绕于固定件12的线圈之间通过导线16电连接。
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盖部2c与主体部2a接合后,将吸气消声器3安装于压力密闭容器2的外侧面。并且,延长管6a通过钎焊或者电阻焊等焊接与连接管6b接合,吸入管4通过钎焊或者电阻焊等焊接与延长管6a接合。以上,完成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
接下来,使用图32~图37对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通过第1扩管成型而成型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与通过以往的第1扩管成型而制造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进行比较研究。
图32是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1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剖面构造以及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在以往的第1扩管成型中,作为第1扩管装置200a的扩管器具,使用具有扩管模具部的器具,该扩管模具部具有与第2扩管器具170相同的圆周形状的外侧面部182。在以下的对以往的第1扩管成型的说明中,作为第1扩管装置200a的扩管器具的一个例子,对使用第2扩管器具170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第2扩管器具170的构造以及动作等与上述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33是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1扩管成型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剖面构造以及第1扩管装置200a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在图33中,由带阴影线的方框箭头示出第1扩管成型中的第2杆部195的移动方向,由空心的方框箭头示出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第2分割模具180a伴随第2杆部195的移动的移动方向。
如图32以及图33所示,在以往的第1扩管成型中,随着第2杆部195的移动,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第2分割模具180a向第2分割模具180a的弯曲面部182a的方向移动。由于第2分割模具180a向第2分割模具180a的弯曲面部182a的方向移动,从而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被扩管成型至与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相同。
在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在第1扩管成型之后,进行与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相同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端面加工以及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与主体部2a的圆周焊接。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与主体部2a进行圆周焊接后,在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进行与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相同的第1扩管成型。
图34是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进行第2扩管成型前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和底部2b的剖面构造以及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35是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第2扩管成型时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和底部2b的剖面构造以及第2扩管装置200b的一部分的剖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在图35中,由带阴影线的方框箭头示出第2扩管成型中的第2杆部195的移动方向,由空心的方框箭头示出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第2分割模具180a伴随第2杆部195的移动的移动方向。
如图34以及图35所示,在以往的第2扩管成型中,随着第2杆部195的移动,第2扩管模具部180的第2分割模具180a向第2分割模具180a的弯曲面部182a的方向移动。由于第2分割模具180a向第2分割模具180a的弯曲面部182a的方向移动,从而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被扩管成型至与压缩机1的成品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尺寸相同。
图36是示意地表示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以及底部2b的构造的剖视图。如图36所示,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1周缘部2a4侧的内侧面、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外侧面2b1之间,形成有基于焊接等的热固化部60a。热固化部60a的硬度比主体部2a的其他部分高,因此由于第2扩管成型,会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从热固化部60a朝向第2周缘部2a5的方向产生锥形状的应变部90。例如,在将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设为100mm的情况下,在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存在应变部90的主体部2a的内径方向的宽度为20~30μm的情况。若应变部90的主体部2a的内径方向的宽度为20μm以上,则压缩机构部30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因此导致压缩机1的性能降低,压缩机1的可靠性降低。
图37是对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应变的宽度、与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应变的宽度相对进行比较的图表。在图37中,以往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应变的宽度成为以成品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为基准的、图36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应变的宽度,由三角形的方框示出。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应变的宽度成为以成品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为基准的、图25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第2内侧面2a2以及第3内侧面2a3的应变的宽度,由圆形的方框示出。
另外,在图37中,由粗纵线表示成品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内径的位置。另外,由粗横线表示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周缘端2b2的位置。即,图37的图表中的比粗纵线靠右侧的方框表示径向的应变的宽度,粗横线的下侧的方框表示中心轴方向的应变的宽度。
如图37所示,在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周缘端2b2的位置,本实施方式1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径向的应变的宽度能够减小至以往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应变的宽度的一半以下。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而言,能够减少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的应变,因此能够避免因压缩机构部30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而引起的压缩机1的性能的降低。
另外,如图37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径向的应变的宽度能够减少至以往的第2扩管成型后的应变的宽度的60%以下。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而言,能够减少第2扩管成型后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中的应变的产生部分。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工序中的压力密闭容器2的主体部2a而言,通过减少应变的产生部分,能够将压缩机构部30收容于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邻接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压缩机1的小型化。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具有:压缩机构部30,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曲轴20,其向压缩机构部30传递旋转驱动力;电动机部10,其使曲轴20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压力密闭容器2,其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部2a、与主体部2a的一端例如第1周缘部2a4侧接合的底部2b、以及与主体部2a的另一端例如第2周缘部2a5侧接合的盖部2c,压力密闭容器2收容压缩机构部30、曲轴20、以及电动机部10,并且在主体部2a固定有压缩机构部30以及电动机部10,通过在将底部2b与主体部2a接合前进行的第1扩管成型,从而在主体部2a形成第1内侧面2a1、内径比第1内侧面2a1的内径小的第2内侧面2a2、以及在第1内侧面2a1与第2内侧面2a2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2a3,通过在将底部2b与主体部2a接合后进行的第2扩管成型,从而将第2内侧面2a2以及第3内侧面2a3扩管成型至第1内侧面2a1的内径。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而言,压缩机1具备压力密闭容器2,该压力密闭容器2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部2a、与主体部2a的一端例如第1周缘部2a4侧接合的底部2b、以及与主体部2a的另一端例如第2周缘部2a5侧接合的盖部2c,在上述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中,具有如下工序:在将底部2b与主体部2a接合前,在主体部2a形成第1内侧面2a1、内径比第1内侧面2a1的内径小的第2内侧面2a2、以及在第1内侧面2a1和第2内侧面2a2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2a3的第1扩管成型工序;以及在将底部2b与主体部2a接合后,将第2内侧面2a2与第3内侧面2a3扩管成型至第1内侧面2a1的内径的第2扩管成型工序。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1的扩管器具的第1扩管器具130用于制造压缩机1的压力密闭容器2,第1扩管器具130具备:作为扩管模具部的第1扩管模具部140,其具有圆筒形状的第1外侧面部142、圆周面的半径比第1外侧面部142的圆周面的半径小的第2外侧面部143、以及在第1外侧面部142和第2外侧面部143之间延伸的第3外侧面部144;作为外壳部的第1外壳部150,其对第1扩管模具部140进行支承;以及作为杆部的第1杆部155,其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以及第1外壳部150的内部以能够往复的方式配置,第1扩管模具部140具备在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圆周方向上邻接地配置并随着第1杆部155的移动而向第1扩管模具部140的圆周面方向移动的多个第1分割模具140a,第1分割模具140a分别具有构成第1外侧面部142的圆弧面形状的第1弯曲面部142a、构成第2外侧面部143的圆弧面形状的第2弯曲面部143a、以及构成第3外侧面部144,并在第1弯曲面部142a与第2弯曲面部143a之间延伸的连结面部144a。
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结构,在第1扩管成型中,能够在主体部2a形成第1内侧面2a1、内径比第1内侧面2a1的内径小的第2内侧面2a2、以及在第1内侧面2a1与第2内侧面2a2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2a3。之后,通过进行第2扩管成型,能够减少主体部2a的应变,因此能够避免压缩机构部30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避免因压缩机构部30在产生了应变的状态下固定于压力密闭容器2而产生的性能降低以及能够确保可靠性的压缩机1、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压力密闭容器2的第1扩管器具1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以及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中,第3内侧面2a3能够形成于主体部2a中的从与压缩机构部30固定的固定位置亦即压缩机构部固定位置80以及与电动机部10固定的固定位置亦即电动机部固定位置70分离的位置。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更加可靠地避免压缩机1的性能的降低,能够提高压缩机1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以及压缩机1的制造方法中,第3内侧面2a3形成于主体部2a的与和底部2b接合的接合位置邻接的位置、即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的周缘端2b2邻接的位置。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将压缩机构部30收容于与压力密闭容器2的底部2b邻接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压缩机1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的第1扩管器具130中,扩管模具部构成为具备奇数个分割模具。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避免在主体部2a的扩管时产生的凸形状的突起部形成于主体部2a的内侧面的对置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主体部2a的内径的应变变大。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进行对接焊接的第1焊枪122可以是与进行圆周焊接的第2焊枪162相同的构造,也可以是不同的构造。
另外,第1扩管器具130的第1外壳部150以及第1杆部155可以是与第2扩管器具170的第2外壳部190以及第2杆部195相同的构造,也可以是不同的构造。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1例如能够在空调热水器、制冷机、自动销售机、加湿器、除湿器、干燥机、展柜、洗衣烘干机等制冷循环装置中加以使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压缩机;2...压力密闭容器;2a...主体部;2a1...第1内侧面;2a2...第2内侧面;2a3...第3内侧面;2a4...第1周缘部;2a5...第2周缘部;2b...底部;2b1...外侧面;2b2...周缘端;2c...盖部;3...吸气消声器;3a...壳体;3b...流入管;4...吸入管;5...吸入孔;6...固定部件;6a...延长管;6b...连接管;6c...环;7...排出管;8...玻璃端子;10...电动机部;12...固定件;14...旋转件;16...导线;20...曲轴;20a...固定面;24...偏心部;26...活塞;30...压缩机构部;31...缸;31a...中空圆板面;31b...内侧面;31c...外侧面;32...叶片;32a...前端部;32b...末端部;33...弹性体;34...上轴承;34a...固定部;34b...轴承部;35...下轴承;35a...固定部;35b...轴承部;40...冷冻机油;50...钢板;52...板状面部;52a...第1板状面部;52b...第2板状面部;54a...第1边缘部;54b...第2边缘部;56a...第3边缘部;56b...第4边缘部;60...热固化部;60a...热固化部;70...电动机部固定位置;80...压缩机构部固定位置;90...应变部;100...辊压装置;100a...第1辊;100b...第2辊;100c...第3辊;110...缩管装置;112...第1缩管模具;112a...第1槽部;114...第2缩管模具;114a...第2槽部;120...对接焊接装置;122...第1焊枪;122a...前端部;124...第1焊接电极;130...第1扩管器具;140...第1扩管模具部;140a...第1分割模具;141...外侧面部;141a...外侧面;142...第1外侧面部;142a...第1弯曲面部;142b...剖面部;143...第2外侧面部;143a...第2弯曲面部;143b...剖面部;144...第3外侧面部;144a...连结面部;144b...剖面部;145...内侧面部;145a...平面部;146...第1中空空间部;150...第1外壳部;150a...第2中空空间部;155...第1杆部;158...插入部;158a...外侧面部;160...圆周焊接装置;162...第2焊枪;162a...前端部;164...第2焊接电极;170...第2扩管器具;180...第2扩管模具部;180a...第2分割模具;182...外侧面部;182a...弯曲面部;184...内侧面部;184a...平面部;186...第1中空空间部;190...第2外壳部;190a...第2中空空间部;195...第2杆部;198...插入部;198a...外侧面部;200a...第1扩管装置;200b...第2扩管装置;310...中空部分;310a...低压空间部;310b...高压空间部;312...吸入通路;314...排出通路;316...叶片槽;318...叶片槽开口部;319...开口部。
Claims (8)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构部,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曲轴,其向所述压缩机构部传递旋转驱动力;
电动机部,其使所述曲轴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
压力密闭容器,其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接合的底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接合的盖部,所述压力密闭容器收容所述压缩机构部、所述曲轴、以及所述电动机部,并且在所述主体部固定有所述压缩机构部以及所述电动机部,
通过在将所述底部与所述主体部接合之前进行的第1扩管成型,在所述主体部形成第1内侧面、内径比所述第1内侧面的内径小的第2内侧面、以及在所述第1内侧面与所述第2内侧面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
通过在将所述底部与所述主体部接合之后进行的第2扩管成型,将所述第2内侧面以及所述第3内侧面扩管成型至所述第1内侧面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内侧面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从与所述压缩机构部固定的固定位置以及与所述电动机部固定的固定位置分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内侧面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与同所述底部接合的接合位置邻接的位置。
4.一种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压缩机具备压力密闭容器,该压力密闭容器具有圆筒形状的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接合的底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接合的盖部,
所述压缩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
在将所述底部与所述主体部接合之前,在所述主体部形成第1内侧面、内径比所述第1内侧面的内径小的第2内侧面、以及在所述第1内侧面和所述第2内侧面之间延伸的第3内侧面的第1扩管成型工序;以及
在将所述底部与所述主体部接合之后,将所述第2内侧面与所述第3内侧面扩管成型至所述第1内侧面的内径的第2扩管成型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具备: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以及使向所述压缩机构部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曲轴产生旋转驱动力的电动机部,
在所述压力密闭容器收容有所述压缩机构部和所述电动机部,
在所述主体部固定有所述压缩机构部和所述电动机部,
所述第3内侧面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从与所述压缩机构部固定的固定位置以及与所述电动机部固定的固定位置分离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内侧面形成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与同所述底部接合的接合位置邻接的位置。
7.一种扩管器具,用于对压力密闭容器进行制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扩管模具部,其具有圆筒形状的第1外侧面部、圆周面的半径比所述第1外侧面部的圆周面的半径小的第2外侧面部、以及在所述第1外侧面部和所述第2外侧面部之间延伸的第3外侧面部;
外壳部,其对所述扩管模具部进行支承;以及
杆部,其在所述扩管模具部以及所述外壳部的内部以往复自如的方式配置,
所述扩管模具部具备在所述扩管模具部的圆周方向上邻接地配置并随着所述杆部的移动而向所述扩管模具部的圆周面方向移动的多个分割模具,
所述分割模具分别具有构成所述第1外侧面部的圆弧面形状的第1弯曲面部、构成所述第2外侧面部的圆弧面形状的第2弯曲面部、以及构成所述第3外侧面部并且在所述第1弯曲面部与所述第2弯曲面部之间延伸的连结面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管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管模具部具备奇数个所述分割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6/065058 WO2017199438A1 (ja) | 2016-05-20 | 2016-05-20 | 圧縮機、圧縮機の製造方法、及び拡管器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3063A CN109153063A (zh) | 2019-01-04 |
CN109153063B true CN109153063B (zh) | 2020-08-28 |
Family
ID=60325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85767.6A Active CN109153063B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扩管器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28872B2 (zh) |
CN (1) | CN109153063B (zh) |
WO (1) | WO20171994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54389B2 (ja) * | 2019-03-29 | 2022-10-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
CN109909415B (zh) * | 2019-04-11 | 2020-06-23 | 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合金分段胀形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7909U (zh) * | 1977-07-07 | 1979-02-05 | ||
JPS598832Y2 (ja) * | 1979-07-18 | 1984-03-19 |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 ドラム缶の蓋締装置 |
JPH0321772Y2 (zh) * | 1985-03-27 | 1991-05-13 | ||
JP3372754B2 (ja) * | 1996-05-20 | 2003-02-04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密閉型圧縮機における密閉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
JPH09314226A (ja) * | 1996-05-30 | 1997-12-09 | Isel Kk | テーパ管の成型方法及びその成型装置 |
JP2000202552A (ja) * | 1999-01-08 | 2000-07-25 | Toyota Motor Corp | 高圧ガス容器ライナ―の製造方法 |
JP4942616B2 (ja) * | 2007-11-08 | 2012-05-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密閉型圧縮機用管状シェルの製管方法 |
JP5943897B2 (ja) * | 2013-11-14 | 2016-07-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拡管治具及び拡管方法 |
-
2016
- 2016-05-20 CN CN201680085767.6A patent/CN109153063B/zh active Active
- 2016-05-20 JP JP2018518053A patent/JP6628872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5-20 WO PCT/JP2016/065058 patent/WO20171994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7199438A1 (ja) | 2018-09-13 |
JP6628872B2 (ja) | 2020-01-15 |
WO2017199438A1 (ja) | 2017-11-23 |
CN109153063A (zh) | 2019-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57437B2 (en) | Rotary compressor with oiling mechanism | |
US10294940B2 (en) |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cycle device | |
JP2005299653A (ja) | ローリングピスト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回転式圧縮機のガス漏れ防止装置 | |
JP6388715B2 (ja) | 圧縮機 | |
CN108457858B (zh) |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9153063B (zh) |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扩管器具 | |
CN214196660U (zh) | 叶片式压缩机 | |
JP2013068193A (ja) | 圧縮機 | |
JP6324091B2 (ja) | 密閉型圧縮機 | |
US11028848B2 (en) |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fitted bushing and weight arrangement | |
CN113597359B (zh) | 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 |
JP2008121481A (ja) |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 |
JP6607971B2 (ja) | ロータリ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 |
CN110762006B (zh) |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
WO2018138840A1 (ja) | 回転圧縮機 | |
JP6064726B2 (ja) | ロータリ圧縮機 | |
JP6064719B2 (ja) | ロータリ圧縮機 | |
JP2008121445A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KR100763149B1 (ko) | 로터리 압축기 | |
KR20180094410A (ko) | 로터리 압축기 | |
JP5181463B2 (ja) | 流体機械 | |
JP2006348933A (ja) | 回転式圧縮機 | |
JP2014227919A (ja) | 圧縮機 | |
CN113906217A (zh) | 涡旋压缩机以及该涡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 |
KR20200087836A (ko) | 로터리 압축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