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1187U - 压缩机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1187U
CN205001187U CN201520609663.3U CN201520609663U CN205001187U CN 205001187 U CN205001187 U CN 205001187U CN 201520609663 U CN201520609663 U CN 201520609663U CN 205001187 U CN205001187 U CN 205001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seal container
container
peripheral surface
inn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096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广康
水野隆太郎
饭田和树
中村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1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118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制造装置,提高压缩机所具备的电动机的定子的内径正圆度。压缩机制造装置(90)具备:压紧夹具(91)和按压夹具(95)。压紧夹具(91)通过从密闭容器的外侧使径向的力(F)作用于密闭容器的外周面(83),从而在密闭容器的内周面(81)形成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并使两个凸部进入形成于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两个凹部。按压夹具(95)通过从定子(41)的内侧使径向的力(G)作用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从而抑制由来自压紧夹具(91)的力(F)引起的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变形。

Description

压缩机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制造装置。本实用新型例如涉及空调机、冰箱等制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将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电动机的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存在有通过热装将具有比密闭容器内径大的外径的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也存在有通过电弧点焊或激光焊接,将具有比密闭容器内径小的外径的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
也存在不实施热装而将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方法中,在定子外周面设置相互接近的多个下孔。在对密闭容器的与上述多个下孔对置的位置局部进行加热以后,将压紧夹具朝向径向内侧按压于该位置,在密闭容器形成与下孔卡合的凸部。通过密闭容器的因冷却引起的热收缩,用密闭容器的凸部对定子的下孔间进行紧固,从而将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
日本特开昭60-159391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7-303379号公报
在将电动机的定子通过热装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中,难以控制作用于定子的紧固力。特别是通过层叠电磁钢板而形成的定子的刚性较小,定子的内径的正圆度变差,由此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隙变得不均匀,在压缩机的运转中,产生磁力不平衡声。另外,因加热密闭容器时的温度分布的差异、或因部件加热所产生的加工变形的解放,从而应力集中在定子铁心的特定位置而产生铁损,使得电动机效率降低。
即使是通过电弧点焊或激光焊接,将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由于在焊接时因热收缩引起的拉伸力也作用于定子,因此由于定子的内径正圆度变差,由此在压缩机的运转过程中产生磁力不平衡声。另外,在焊接时异物会进入到密闭容器内。
在不实施热装而将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方法中,通过将压紧夹具朝向径向内侧按压于密闭容器,由此密闭容器的凸部进入定子外周面的多个下孔,但此时定子内周面有可能变形,使定子的内径的正圆度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例如提高压缩机所具备的电动机的定子的内径正圆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压缩机制造装置,制造如下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备:电动机,其具有定子,并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形成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凹部;压缩机构,其由所述电动机驱动;以及容器,其收纳所述定子和所述压缩机构。
所述压缩机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压紧夹具,其从所述容器的外侧对所述容器的外周面作用径向的力,从而在所述容器的内周面形成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并使所述两个凸部进入所述两个凹部;以及按压夹具,其从所述定子的内侧对所述定子的内周面作用径向的力,从而抑制由来自所述压紧夹具的力引起的所述定子的内周面的变形。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两个凹部形成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所述压紧夹具对所述容器的外周面的与所述多个位置对应的位置作用径向的力,所述按压夹具对所述定子的内周面的与所述多个位置对应的位置作用径向的力。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按压夹具构成为包括驱动机构和外模,该外模由所述驱动机构沿径向驱动,并与所述定子的内周面接触。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按压夹具构成为包括楔形的抽出棒和外模,该外模形成供所述抽出棒插入的锥状的中空部,并与所述定子的内周面接触。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压紧夹具在所述容器被加热的状态下,形成所述两个凸部,所述两个凸部通过所述容器被加热后进行热收缩,从而夹入所述定子的所述两个凹部之间的部分,所述压缩机制造装置还具备其他按压夹具,所述其他按压夹具从所述容器的外侧对所述容器的外周面作用径向的力,从而抑制由所述两个凸部的热收缩引起的所述容器的外周面的变形。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其他按压夹具对所述容器的轴向的两端中、比所述压缩机构靠近所述定子的一端与所述定子之间作用径向的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压缩机制造装置的按压夹具从定子的内侧使径向的力作用于定子的内周面,从而抑制由来自压紧夹具的力引起的定子的内周面的变形。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定子的内径的正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回路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回路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定子的定子铁心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定子的定子铁心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密闭容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密闭容器的横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定子的分裂铁心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定子以及密闭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定子以及密闭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定子以及密闭容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E向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制造装置的按压夹具以及电动机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18是实施方式3的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4的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的俯视图。
图20是实施方式4的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制冷循环装置;11a、11b…制冷剂回路;12…压缩机;13…四通阀;14…室外热交换器;15…膨胀阀;16…室内热交换器;17…控制装置;20…密闭容器;21…吸入管;22…排出管;23…吸入消声器;24…端子;25…制冷机油;26…容器主体;27…容器盖;30…压缩机构;31…汽缸;32…旋转活塞;33…主轴承;34…副轴承;35…排出消声器;36…叶片;37…叶片弹簧;40…电动机;41…定子;42…转子;43…定子铁心;44…线圈;45…导线;46…转子铁心;47…绝缘部件;48…上端板;49…下端板;50…曲柄轴;51…偏心轴部;52…主轴部;53…副轴部;61…叶片槽;62…汽缸室;63…背压室;70…内周面;71…外周面;72…凹部;73…切缺部;74…分裂铁心;75…齿部;76…固定部;77…突出部;78…非接触区域;79…接触区域;81…内周面;82…凸部;83…外周面;84…加工孔;85…铆接部;90…压缩机制造装置;91…压紧夹具;92…前端部;93…加热范围;94…加热中心;95…按压夹具;96…驱动机构;97…外模;98…抽出棒;99…按压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相同或相当的部分的说明适当地省略或简化。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称为“上”、“下”、“左”、“右”、“前”、“后”、“表”、“里”的配置、朝向等,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那样进行叙述,并不限定装置、器具、部件等的配置、朝向等。对于装置、器具、部件等的结构,其材质、形状、大小等,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能够适宜地进行变更。
实施方式1
图1以及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的回路图。图1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1a。图2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1b。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循环装置10是空调机。另外,即使制冷循环装置10是冰箱、热泵循环装置之类的除空调机以外的设备,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1a、11b。
在制冷剂回路11a、11b连接有: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14、膨胀阀15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6。压缩机12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四通阀13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切换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室外热交换器14是第一热交换器的例子。在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4作为冷凝器动作,使由压缩机12压缩后的制冷剂散热。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4作为蒸发器动作,在室外空气与利用膨胀阀15膨胀后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膨胀阀15是膨胀机构的例子。膨胀阀15使利用冷凝器散热后的制冷剂膨胀。室内热交换器16是第二热交换器的例子。在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16作为冷凝器动作,使由压缩机12压缩后的制冷剂散热。在制冷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16作为蒸发器动作,在室内空气与利用膨胀阀15膨胀后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制冷剂进行加热。
制冷循环装置10还具备控制装置17。
控制装置17例如是微型计算机。在图1以及图2中,虽然仅示出控制装置17与压缩机12连接,但控制装置17不仅连接于压缩机12,而且与连接于制冷剂回路11a、11b的各部件连接。控制装置17监视或控制各部件的状态。
作为在制冷剂回路11a、11b循环的制冷剂,能够使用R407C制冷剂、R410A制冷剂、R1234yf制冷剂等任意的制冷剂。也能够使用R744(CO2)制冷剂或R290(丙烷)制冷剂。
图3是压缩机12的纵剖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省略了表示剖面的剖面线。另外,在图4中,仅示出密闭容器20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2是1个气缸的回转式压缩机。另外,即使压缩机12是多气缸的回转式压缩机或涡旋式压缩机,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压缩机12具备:密闭容器20、压缩机构30、电动机40以及曲柄轴50。
密闭容器20是容器的例子。在密闭容器20安装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管21、和用于排出制冷剂的排出管22。密闭容器20构成为包括:容器主体26,其高度方向的一端开口;和容器盖27,其以封闭容器主体26的开口的一端的方式安装于容器主体26。
压缩机构30收纳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具体而言,压缩机构30设置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下部。压缩机构30由电动机40驱动。压缩机构30对吸入到吸入管21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电动机40也收纳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具体而言,电动机40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且设置在由压缩机构30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出管22排出之前通过的位置。即,电动机40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且设置在压缩机构30的上方。电动机40是集中绕组的马达。另外,即使电动机40是分布绕组的马达,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在密闭容器20的底部贮存有制冷机油25,用于润滑压缩机构30的各滑动部。制冷机油25伴随曲柄轴50的旋转,由设置于曲柄轴50的下部的油泵汲取,并向压缩机构30的各滑动部供给。作为制冷机油25,例如使用作为合成油的POE(多元醇酯)、PVE(聚乙烯醚)、AB(烷基苯)。
以下,对压缩机构30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压缩机构30具备:汽缸31、旋转活塞32、叶片36、主轴承33以及副轴承34。
俯视观察时,汽缸31的外周大致为圆形。在汽缸31的内部形成有俯视观察时大致为圆形的空间亦即汽缸室62。汽缸31的轴向两端开口。
在汽缸31设置有与汽缸室62连接,并且沿径向延伸的叶片槽61。在叶片槽61的外侧形成有与叶片槽61连接的俯视观察时大致为圆形的空间亦即背压室63。
虽未图示,但在汽缸31设置有吸入口,用于将气体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1a、11b吸入。吸入口从汽缸31的外周面贯通至汽缸室62。
虽未图示,但在汽缸31设置有排出口,用于将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汽缸室62排出。排出口以使汽缸31的上端面切缺的方式形成。
旋转活塞32为环状。旋转活塞32在汽缸室62内进行偏心运动。旋转活塞32滑动自如地嵌合于曲柄轴50的偏心轴部51。
叶片36的形状为平坦的大致长方体。叶片36设置于汽缸31的叶片槽61内。叶片36通过设置于背压室63的叶片弹簧37,始终按压于旋转活塞32。由于密闭容器20内为高压,因此若压缩机12的运转开始,则由密闭容器20内的压力与汽缸室62内的压力之差产生的力,作用于叶片36的背压室63侧的面亦即叶片背面。因此叶片弹簧37主要在密闭容器20内与汽缸室62内不存在压力差的压缩机12起动时,以将叶片36按压于旋转活塞32为目的而使用。
从侧面观察时,主轴承33大致为倒T字状。主轴承33滑动自如地嵌合于主轴部52,该主轴部52为曲柄轴50的比偏心轴部51靠上的部分。主轴承33将汽缸31的汽缸室62以及叶片槽61的上侧封闭。
从侧面观察时,副轴承34大致为T字状。副轴承34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副轴部53,该副轴部53为曲柄轴50的比偏心轴部51靠下的部分。副轴承34将汽缸31的汽缸室62以及叶片槽61的下侧封闭。
虽未图示,但主轴承33具备排出阀。在主轴承33的外侧安装有排出消声器35。经由排出阀排出的高温且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暂时进入排出消声器35,然后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释放。另外,排出阀以及排出消声器35也可以设置于副轴承34或主轴承33与副轴承34的双方。
汽缸31、主轴承33、副轴承34的材质是灰铸铁、烧结钢、碳素钢等。旋转活塞32的材质例如是含有铬等的合金钢。叶片36的材质例如是高速工具钢。
在密闭容器20的旁边设置有吸入消声器23。吸入消声器23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1a、11b吸入。在液体制冷剂返回的情况下,吸入消声器23抑制液体制冷剂直接进入汽缸31的汽缸室62。吸入消声器23经由吸入管21而连接于汽缸31的吸入口。吸入消声器23的主体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侧面。
以下,对电动机40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40是无刷DC(Direct·Current)马达。另外,即使电动机40是感应电动机等除无刷DC马达以外的马达,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电动机40具备:大致圆筒状的定子41和大致圆柱状的转子42。
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抵接而固定。转子42经由0.3~1mm左右的空隙而设置于定子41的内侧。
定子41具备定子铁心43和线圈44。定子铁心43通过以下方式制作:将以铁为主要成分的、厚度为0.1~1.5mm的多张电磁钢板冲裁为一定的形状,并沿轴向层叠,通过铆接、焊接等进行固定来制作。线圈44经由绝缘部件47以集中绕组卷绕于定子铁心43。线圈44构成为包括芯线和覆盖芯线的至少一层被膜。芯线的材质例如是铜。被膜的材质例如是AI(酰胺酰亚胺)/EI(酯酰亚胺)。绝缘部件47的材质例如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FEP(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LCP(液晶聚合物)、PPS(聚苯硫醚)、酚醛树脂。在线圈44连接有导线45。
转子42具备转子铁心46和未图示的永久磁铁。与定子铁心43同样,转子铁心46以如下方式制作:通过将以铁为主要成分的、厚度为0.1~1.5mm的多张电磁钢板冲裁为一定的形状,并沿轴向进行层叠,通过铆接、焊接等进行固定来制作。永久磁铁插入于多个插入孔,多个插入孔形成于转子铁心46。永久磁铁形成磁极。作为永久磁铁,例如使用铁素体磁铁、稀土类磁铁。
为了使永久磁铁不沿轴向被拔出,在转子42的轴向两端亦即转子上端以及转子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板48以及下端板49。上端板48以及下端板49兼作旋转平衡器。上端板48以及下端板49通过未图示的多个固定用铆钉等固定于转子铁心46。
虽未图示,但在转子铁心46的俯视中心形成有轴孔,该轴孔供曲柄轴50的主轴部52热装或者压入。在转子铁心46的轴孔的周围形成有大致沿轴向贯通的多个贯通孔。各个贯通孔成为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释放的气体制冷剂的通路之一。
虽未图示,但在电动机40构成为感应电动机的情况下,在形成于转子铁心46的多个插槽中填充或插入由铝、铜等形成的导体。而且,形成用端环使导体的两端短路的笼式线圈。
在密闭容器20的顶部,安装有与变频装置等的外部电源连接的端子24。端子24例如是玻璃端子。端子24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密闭容器20。在端子24连接有来自电动机40的导线45。
在密闭容器20的顶部安装有轴向两端开口的排出管22。从压缩机构30排出的气体制冷剂,从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通过排出管22而向外部的制冷剂回路11a、11b排出。
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外周面71形成有凹部72。为了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而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形成有进入凹部72的凸部82。
以下,对压缩机12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端子24经由导线45而向电动机40的定子41供电。由此,电流在定子41的线圈44流动,从线圈44产生磁通。电动机40的转子42通过从线圈44产生的磁通与从转子42的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的作用旋转。通过转子42的旋转,固定于转子42的曲柄轴50进行旋转。伴随曲柄轴50的旋转,压缩机构30的旋转活塞32在压缩机构30的汽缸31的汽缸室62内进行偏心旋转。汽缸31与旋转活塞32之间的空间,由压缩机构30的叶片36分割为两个部分。伴随曲柄轴50的旋转,上述两个空间的容积变化。在一方的空间内,通过逐渐扩大容积,由此从吸入消声器23吸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另一方的空间内,通过逐渐缩小容积,由此空间内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被压缩为高压且高温的气体制冷剂,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排出。被排出的气体制冷剂,进而通过电动机40,从位于密闭容器20的顶部的排出管22向密闭容器20外排出。向密闭容器20外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回路11a、11b而再次返回到吸入消声器23。
虽未图示,但在压缩机12构成为摆动式的旋转压缩机的情况下,叶片36与旋转活塞32一体地设置。若驱动曲柄轴50,则叶片36沿着支承体的接收槽进出,其中支承体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旋转活塞32。叶片36伴随旋转活塞32的旋转,一边摆动一边朝向径向进退,从而将汽缸室62的内部划分为压缩室和吸入室。支承体由横截面呈半圆形状的两个柱状部件构成。支承体旋转自如地嵌于圆形的保持孔,该保持孔形成于汽缸31的吸入口与排出口的中间部。
以下,按顺序对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定子铁心43以及密闭容器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定子铁心43的立体图。图6是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定子铁心43的俯视图。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铁心43的外周面71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形成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凹部72,在这两个凹部72之间形成有切缺部73。另外,定子铁心43的外周面71相当于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外周面。
各个凹部72沿轴向以槽状延伸。
各个切缺部73成为从排出消声器35向密闭容器20内的空间释放的气体制冷剂的通路之一。各个切缺部73也成为从电动机40之上返回至密闭容器20的底部的制冷机油25的通路。
定子铁心43以沿圆周方向连结多个分裂铁心74的方式构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40的定子41具有沿圆周方向连结从而构成定子铁心43的多个分裂铁心74。在各个分裂铁心74形成有齿部75。齿部75成为从根部以恒定的宽度向径向的内侧延伸,并且在前端宽度扩展的形状。在齿部75的以恒定的宽度延伸的部分卷绕有线圈44。若电流在线圈44流动,则卷绕有线圈44的齿部75成为磁极。磁极的方向由在线圈44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决定。
在图5以及图6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在外周面71的圆周方向的9个位置形成有切缺部73和两个凹部72的定子铁心43,但形成切缺部73和两个凹部72的位置的数量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为了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可靠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优选在外周面71的圆周方向的三个位置以上,形成切缺部73和两个凹部72。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相对于两个凹部72而在这两个凹部72之间形成一个切缺部73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在这两个凹部72之间形成两个以上切缺部73的结构。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形成有9个齿部75的定子铁心43,但齿部75的个数能够适当地变更。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由多个分裂铁心74构成的定子铁心43,但也可以使用一体的定子铁心43。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在全部齿部75或者在全部分裂铁心74,形成切缺部73和两个凹部72的结构,但也可以仅在一部分齿部75或者仅在一部分分裂铁心74,形成切缺部73和两个凹部72。另外,当在全部分裂铁心74形成切缺部73和两个凹部72的情况下,与仅在一部分分裂铁心74形成切缺部73和两个凹部72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分裂铁心74的形状统一化带来的成本削减。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示出各个凹部72遍及轴向的整体而以槽状延伸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各个凹部72仅沿轴向的一部分延伸的结构,即,也可以采用各个凹部72形成为孔的结构。在各个凹部72遍及轴向的整体而以槽状延伸的情况下,与各个凹部72形成为孔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层叠的电磁钢板的形状统一化带来的成本削减,或者能够避免电磁钢板的组装错误的风险。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凹部72以接近的状态的两个为一组的方式设置。以下将两个凹部72与由这两个凹部72夹持的部位组合而成的定子铁心43的外周面71的部分区域,称为固定部76。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76大致以等间隔在定子铁心43的外周面71设置有9个。因此凹部72全部为18个。18个中的6个用于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而使用。
图7是密闭容器20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密闭容器20的横剖视图。另外,图7仅示出密闭容器20的轴向的一部分。密闭容器20的轴向是指密闭容器20的高度方向。密闭容器20的轴向与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轴向平行。在图8中,省略表示剖面的剖面线。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形成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82。通过使两个凸部82进入图5以及图6表示的两个凹部72,而夹入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形成有切缺部73的部分,从而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
在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且在与各个凸部82对应的位置具有加工孔84,该加工孔84是为了将各个凸部82形成于内周面81而将外周面83压入所形成的。
在图7以及图8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在内周面81的圆周方向的三个位置,形成有两个凸部82的密闭容器20,但形成有两个凸部82的位置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为了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可靠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优选在内周面81的圆周方向的三个位置以上形成两个凸部82。
如图7以及图8所示,虽然凸部82以接近的状态的两个为一组的方式设置,但如后述那样,凸部82通过在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设置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压入密闭容器20的内侧而形成。成组的两个凸部82进入成组的两个凹部72,从而形成两个铆接点。以下,将形成上述铆接点的两个凸部82组合而成的、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部分区域,称为铆接部85。在本实施方式中,铆接部85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以及外周面83,大致以等间隔设置有三个。因此凸部82全部为六个。
图9是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分裂铁心74的俯视图。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以及密闭容器20的相互对应的多个位置,两个凸部82进入两个凹部72,夹入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形成有切缺部73的部分,从而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在没有切缺部73的情况下,利用两个凸部82将两个凹部72之间的部分紧固,由此应力集中在图9表示的B位置,即分裂铁心74的接缝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由于B位置本来是来自形成于齿部75的磁极的磁通流动的位置,因此若应力集中在该位置,则产生磁滞损失。磁滞损失是指由于应力集中的位置的磁阻增大,从而在该位置磁通难以流动而产生损失的情况。磁滞损失是所谓的铁损,其成为使电动机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两个凹部72之间具有切缺部73,因此能够使应力集中在图9表示的C位置,即切缺部73的径向内侧的角部。由于C位置是来自磁极的磁通从流路离开的位置,因此即便应力集中在该位置,也难以产生磁滞损失。另外,如果应力集中在C位置,则能够大幅度减小作用于B位置的应力。因此能够避免铁损的产生,抑制电动机效率的降低。
另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定子铁心43的分裂铁心74的外周面71的切缺部73与两个凹部72彼此之间的区域,形成有突出部77,该突出部77比分裂铁心74的外周面71的其他区域向径向的外侧突出。通过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与突出部77接触,从而能够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更可靠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而且取代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通过使突出部77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从而提高定子41的内径正圆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于密闭容器20的两个凸部82夹入定子41的形成有切缺部73的部分,因此即便从密闭容器20作用于定子41的紧固力较低,也能够将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因此通过使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与定子41的外周面71接触,并且减小其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兼顾对定子41可靠的固定以及提高定子41的内径正圆度。通过将定子41的外周面71中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的区域限定于突出部77,从而能够减小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定子铁心43的分裂铁心74的外周面71的切缺部73与两个凹部72彼此之间的区域被分为:与切缺部73连接且未形成突出部77的非接触区域78、和与两个凹部72的任一个连接且形成有突出部77的接触区域79。另外,虽然也可以将非接触区域78与接触区域79的位置关系颠倒,但是在非接触区域78位于凹部72一侧的情况下,凸部82不会进入到凹部72根部。因此为了使基于凸部82的紧固力增大,优选将接触区域79设置于凹部72一侧。非接触区域78与接触区域79的面积比能够任意地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40的定子41通过热装而嵌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从而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与突出部77接触。在此,热装是指如下方法:在加热内径比定子41的外径小的密闭容器20而使其热膨胀的状态下,将定子41嵌入密闭容器20,然后利用密闭容器20进行的热收缩,将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在仅通过热装而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定子铁心43的内径正圆度变差,定子41与转子42之间的空隙变得不均匀,从而引起磁力不平衡声。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以及密闭容器20的相互对应的多个位置,两个凸部82进入两个凹部72而夹入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形成有切缺部73的部分,从而能够降低基于热装的固定程度。即,能够将定子铁心43的外周面71中热装的紧固位置,仅限于接触区域79。假设采用了没有非接触区域78,而是分裂铁心74的外周面71的切缺部73与两个凹部72彼此之间的区域整体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的结构,与仅通过热装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结构相比,也能够减少热装的紧固位置的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定子铁心43的内径正圆度,从而能够抑制磁力不平衡声的产生。另外,电动机40的定子41也可以通过冷嵌而嵌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凹部72分开配置在多个分裂铁心74彼此的圆周方向的中央位置的两侧。另外,在图9中用点划线D示出表示分裂铁心74的圆周方向的中央位置的中心线。
另外,也可以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两个凹部72没有切缺部73。无论有无切缺部73,均通过使两个凸部82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以及密闭容器20的相互对应的多个位置,进入两个凹部72,来夹入定子41的两个凹部72之间的部分,从而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在密闭容器20的内侧。
以下,按顺序对制造压缩机12的装置的结构、制造压缩机12的方法、通过该装置以及该方法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
对结构的说明
图10是制造压缩机12的装置亦即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制造装置90以及压缩机12的俯视图。图11是压缩机制造装置90以及压缩机12的纵剖视图。另外,图10以及图11将制造途中的压缩机12进行简化表示。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压缩机制造装置90具备:作为压紧冲压机的压紧夹具91、和作为内衬夹具的按压夹具95。
压紧夹具91从密闭容器20的外侧对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作用径向的力F,从而如后述那样,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形成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82,并且使两个凸部82进入两个凹部72。此时,密闭容器20处于未安装容器盖27,仅有容器主体26的状态。按压夹具95从定子41的内侧对定子41的内周面70作用径向的力G,从而如后述那样,抑制由来自压紧夹具91的力F引起的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变形。
如上所述,两个凹部72形成于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因此压紧夹具91使径向的力F作用于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的与该多个位置对应的位置。按压夹具95使径向的力G作用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与该多个位置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紧夹具91使径向的力F作用于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的三个位置。按压夹具95使径向的力G作用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至少三个位置。
按压夹具95构成为包括驱动机构96和外模97,该外模97由驱动机构96沿径向驱动,并与定子41的内周面70接触。上述的径向的力G,是外模97相对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按压力。由驱动机构96越将外模97向径向的外侧驱动,该按压力越大,由驱动机构96越将外模97向径向的内侧驱动,该按压力越小。因此径向的力G能够通过驱动机构96进行适当地调整。
作为驱动机构96,只要能够将外模97沿径向驱动,则能够采用任意的机构。例如,可以采用借助油压或空气压力沿径向驱动外模97的机构,也可以采用后述的实施方式2或3那样的机构。
对方法的说明
作为制造压缩机12的方法亦即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制造方法所具备的工序,具有以下工序。
收纳工序:是将压缩机构30收纳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工序。另外,密闭容器20为未安装容器盖27,仅有容器主体26的状态。
设置工序:是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设置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工序。
加工工序:是对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进行加热,并对加热后的多个位置进行加工,从而形成进入两个凹部72的两个凸部82的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压紧夹具91使径向的力F从密闭容器20的外侧作用于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从而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形成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82,并使上述两个凸部82进入两个凹部72。同时,通过按压夹具95使径向的力G从定子41的内侧作用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从而抑制由来自压紧夹具91的力F引起的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变形。
固定工序:是使两个凸部82热收缩,利用两个凸部82夹入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形成有切缺部73的部分,从而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工序。
封闭工序:是用容器盖27封闭容器主体26的开口的一端的工序。
上述5个工序按照收纳工序、设置工序、加工工序、固定工序、封闭工序的顺序实施。
以下,对加工工序以及固定工序进行说明。
图12、图13以及图14是用于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的各工序中电动机40的定子41以及密闭容器20的局部剖视图。图12、图13以及图14,具体而言表示定子41的定子铁心43的剖面的一部分、以及密闭容器20的容器主体26的剖面的一部分。另外,在图12、图13以及图14中,省略表示剖面的剖面线。
在加工工序中,如图12所示,在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中的、以与各固定部76的两个凹部72之间的中心位置对应的位置为中心的一定的范围,从密闭容器20的外侧对密闭容器20中与各固定部76对置的部分进行局部加热。在通过加热而使密闭容器20热膨胀后,如图13所示,从密闭容器20的外侧朝向两个凹部72笔直地按压压紧夹具91。具体而言,将具有宽度比凹部72略小的宽度、且端面是四边形状的平坦面的压紧夹具91的两个前端部92,同时朝向两个凹部72按压。由此,如图14所示,在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形成有与压紧夹具91的前端部92宽度相等的加工孔84。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形成有进入两个凹部72的两个凸部82。即,形成具有两个铆接点的铆接部85。对三个固定部76各自使用一个压紧夹具91。即,用三个压紧夹具91形成三个铆接部85。三个铆接部85通过将三个压紧夹具91几乎同时按压于定子铁心43的外周面71的三个位置而形成。
在固定工序中,如图14所示,热膨胀后的密闭容器20冷却。若密闭容器20冷却,则通过热收缩,将两个凸部82朝向所加热的范围的中心拉近。因此通过两个凸部82,将固定部76的接近的两个凹部72沿圆周方向紧固。由此将包括定子铁心43的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由于不是如现有的热装的固定方法那样,借助径向的力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而是借助圆周方向的力,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因此能够减小赋予定子铁心43的变形。另外,由于与现有的利用电弧点焊以及激光焊接的固定方法不同,不对密闭容器20实施打孔加工,因此也不用担心异物混入或制冷剂泄漏。
图15是图14的E向视图。即,图15是从图14所示的E方向观察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的图。
如图15所示,在加工工序中,密闭容器20被局部加热,例如在圆形的加热范围93因热的影响而使密闭容器20软化。若将压紧夹具91的两个前端部92按压于加热范围93,则在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形成接近的两个加工孔84。在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对应的位置,形成两个凸部82。在固定工序中,密闭容器20冷却,将两个凸部82朝向加热中心94拉近。
在加工工序中,若增加压紧夹具91的压入量H(参照图14),则密闭容器20的最小壁厚部的厚度K(参照图14)逐渐减小。在此,最小壁厚部的厚度K是指在形成于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的根部与加工孔84之间的距离。伴随加工孔84的深度J(参照图14)的增加,压入量H增大。另外,加工孔84的深度J基本上与凸部82从内周面81突出的长度相等。而且,最小壁厚部的厚度K由加工孔84的深度J决定。在确保压入量H的基础上,必定形成加工孔84,最小壁厚部的厚度K成为比密闭容器20的板厚小出大致加工孔84的深度J的值。若为了增大压入量H而增大加工孔84的深度J,则密闭容器20的最小壁厚部的厚度K变薄,从而在内压作用于密闭容器20时,制冷剂有可能从该最小壁厚部泄漏。因此在能够满足密闭容器20所要求的耐压强度的范围,决定加工孔84的深度J的最大允许值。若最小壁厚部的厚度K为密闭容器20的板厚的0.5倍以上,则通常能够充分满足密闭容器20的耐压强度。例如,若密闭容器20的板厚为2.6mm,则使加工孔84的深度J为1.3mm以下即可。因此压入量H也成为密闭容器20的板厚的0.5倍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三个位置形成有固定部76,但优选三个位置配置为120°的等间距。如图13所示,在加工工序中,压紧夹具91的前端部92直接接触于密闭容器20,从而使密闭容器20塑性变形。由此,铆接部85形成于三个位置。由于在一个位置形成两个铆接点,因此铆接点数量合计为六个。对一个铆接部85使用1台压紧夹具91。即,压紧夹具91合计设置三台。如图10所示,从压紧夹具91施加于密闭容器20的力F朝向密闭容器20的中心作用。三个力F的大小相等。
图16是加工工序中的压缩机制造装置90的按压夹具95以及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俯视图。图16具体地表示按压夹具95的驱动机构96以及外模97、与定子41的定子铁心43。
由于通过层叠电磁钢板所形成的定子41的刚性较低,因此在沿径向将压紧夹具91的前端部92按压于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时,定子41的内周面70有可能变形,从而使定子41的内径正圆度变差。作为其对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使力G沿径向作用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并且为了抑制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变形而使用按压夹具95。
按压夹具95具有外模97,该外模97由驱动机构96沿定子41的径向驱动,并且作用力G。该外模97的至少一部分被分割为与形成于定子铁心43的齿部75的数量相同。为了与定子41的内周面70接触,外模97的分割后的部分的外周形状,成为与齿部75的内周形状相同的圆弧形状。按压夹具95的外模97的分割后的部分,以适当设定的力G按压分别对置的齿部75。另外,在按压夹具95的外模97的分割后的部分中,可以仅一部分与齿部75接触,剩余部分不与齿部75接触。即,也可以存在成为G=0的位置。
对效果的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制造装置90的按压夹具95,使径向的力G从定子41的内侧作用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从而抑制由来自压紧夹具91的力F引起的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变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定子41的内径正圆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进入设置于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两个凹部72的两个凸部82,并利用两个凸部夹入两个凹部72之间的部分来进行固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需要产生异物的电弧点焊或激光焊接,从而能够制造异物量少的可靠性更高的压缩机12。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确保定子41的保持力,因此能够大幅度减小由热装进行的定子41的外周面71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大幅度减小热装对定子41的紧固力,从而能够制造性能更高的压缩机1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形成进入设置于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两个凹部72的两个凸部82时,从定子41的内侧作用力G,从而能够减少定子41的内径正圆度变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运转中难以产生磁力不平衡声,能够制造可靠性更高的压缩机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缩机12的密闭容器20形成的两个凸部82,进入在压缩机12的电动机40的定子41形成的两个凹部72,并夹入上述两个凹部72之间的形成有切缺部73的部分,从而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的内侧。由于具有切缺部73,从而缓和成为损失的重要因素的应力集中。另外,在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切缺部73与两个凹部72彼此之间的区域形成有突出部77,该突出部77比定子41的外周面71的其他区域向径向的外侧突出。取代定子41的外周面71整体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而使突出部77与密闭容器20的内周面81接触,从而提高定子41的内径正圆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电动机效率的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铁损的产生以及内径正圆度变差抑制为最小限,从而能够得到电动机效率高且噪音小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能够提供如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即,即使对于长期使用的情况,也不会产生由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抖振引起噪音、振动的增加等不良情况的、可靠性高且减少由定子41的应力集中引起的铁损,电气效率优良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密闭容器20的接近的两个凸部82,在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两个凹部72之间产生足够的夹紧力,从而能够将电动机40的定子41牢固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能够获得如下的压缩机12,即,即使对于密闭型电动压缩机长期使用的情况,也能够耐运转中产生的普通以及过度的力,并且不会产生由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抖振引起的噪音、振动增加等不良情况的、可靠性高的压缩机12。另外,由于能够使电动机40的定子41承受的力减小,并且能够抑制由应力集中引起的铁损的产生,因此带来性能的提高。
密闭容器20的材料一般是铁。从600℃附近,铁的屈服点急剧下降。在此将屈服点这样开始急剧下降的温度,称为软化的温度。即,铁软化的温度为600℃。由于使密闭容器20的材料的屈服点下降,并且使密闭容器20高效地变形为一定的形状,因此加热时的温度为材料软化的温度以上且小于熔点即可。通过加热使屈服点下降,从而使密闭容器20塑性变形,抑制形成凸部82之后的密闭容器20的径向的回弹,即,抑制凸部82的返回。另外,能够高效而且可靠地确保恒定的压入量H(参照图14)。在此压入量H是指凸部82进入凹部72的深度。如上述那样,密闭容器20的材料是铁,其软化的温度是600℃。而且,铁的熔点是1560℃左右。因此,局部加热的加热温度优选为600℃以上且1500℃以下。当然,若材料为铁以外的材料,则加热温度发生变化,优选为其材料的软化的温度以上且小于熔点。
加热范围93全部包括成为压紧夹具91的按压部位的加工孔84,从而能够使用上述那样的密闭容器20的材料高温时的特性,可靠地形成凸部82。另外,用于形成凸部82的压入力降低,从而能够减小压缩机12组装时在定子铁心43产生的变形。此外,通过使密闭容器20的加热中心94成为与两个凹部72的中心重叠的位置,从而能够在密闭容器20可靠地形成两个凸部82之后,利用朝向加热中心94进行热收缩的两个凸部82,牢固地夹入两个凹部72。
通过这样可靠地形成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并且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牢固地夹入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凹部72之间,来固定电动机40的定子41,因此对于长期使用的压缩机12,能够耐压缩机12运转中产生的普通以及过度的力,并且能够进行不产生抖振的稳固的电动机40的定子41的固定。另外,即使对定子41的固定兼用热装的情况下,也能够比以往大幅度减小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的热装的接触面积。
电动机40的定子41通过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的夹入,而相对于压缩机12的轴向被支承,相对于切线方向,电动机40的定子41不仅被基于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的夹入进行的支承,而且利用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的刚性也被支承。以与在固定部76产生的加速度对应地获得所需要的固定强度的方式,选择固定形状即可。例如,通过增加凸部82的截面积、或者增加固定部76的个数,能够使固定强度增加。另外,能够以满足相对于产生轴向的加速度的压缩机12的输送、落下等的脱出强度规格的方式,选定定子41的凹部72的宽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定子铁心43的多个位置形成有槽状的多个凹部72,能够通过层叠同一类型的电磁钢板来形成定子铁心43,而不需要准备很多类型,因此能够抑制成本,也能够进一步减少组装错误的风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更高的固定强度,是在上述的设置工序中将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热装之后,实施加工工序以及固定工序,但热装不是必需的。
在进行热装的情况下,在将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热装之后,对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的与定子41的凹部72对应的位置进行局部加热。然后,将压紧夹具91朝向径向内侧按压于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在密闭容器20形成与凹部72卡合的凸部82。而且,通过密闭容器20的冷却引起的热收缩,用密闭容器20的多个凸部82将凹部72之间紧固。由此能够将定子41牢固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并且在基于热收缩进行的固定时,能够不产生晃动地将定子41稳定地固定于密闭容器2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在定子41与热收缩时的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之间,不产生微小的晃动的程度的强度,将定子41热装于密闭容器20即可,因此与仅采用现有的热装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度减小定子41与密闭容器20的热装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降低作用于定子41的应力,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12的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心43成为将多个T字型的分裂铁心74接合为环状的部件。在定子铁心43的外周面71形成的凹部72,设置于各个分裂铁心74。假设接近的两个凹部72跨越两个分裂铁心74形成,则由于在对应的两个凸部82热收缩时作用的力,以相互推压两个分裂铁心74的方式作用,因此有可能使定子铁心43的内径正圆度变差。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接近的两个凹部72以夹持一个分裂铁心74的圆周方向的中央位置的方式,形成于该一个分裂铁心74的情况下,即使在对应的两个凸部82进行了热收缩时,也能够借助该一个分裂铁心74的刚性,保持良好的内径正圆度,因此能够抑制磁力不平衡声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取代将定子41的凹部72设置为槽状,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四边形状的下孔。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将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例如,定子41的四边形状的下孔,能够通过层叠两种电磁钢板而形成。通过将定子41的下孔设为四边形状,定子41不仅被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夹住,而且也能够借助密闭容器20的凸部82自身的刚性而被支承,因此能够更牢固地将定子41固定于密闭容器20。
实施方式2
对于本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差异。
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制造装置90以及压缩机12的纵剖视图。另外,图17与图11同样,将制造途中的压缩机12进行简化表示。
如图17所示,压缩机制造装置90的按压夹具95的驱动机构96也可以安装为卡盘机构。
实施方式3
对于本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差异。
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制造装置90以及压缩机12的纵剖视图。另外,图18与图11同样,将制造途中的压缩机12进行简化表示。
如图18所示,压缩机制造装置90的按压夹具95的驱动机构96,也可以安装为楔形机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夹具95构成为包括楔形的抽出棒98和外模97,该外模97形成供抽出棒98插入的锥状的中空部,并且与定子41的内周面70接触。通过将抽出棒98从外模97的中空部向下方抽出,从而外模97利用楔形效果而沿径向驱动,力G作用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
实施方式4
对于本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差异。
图19是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制造装置90以及压缩机12的俯视图。图20是压缩机制造装置90以及压缩机12的纵剖视图。另外,图19以及图20与图10以及图11同样,将制造途中的压缩机12进行简化表示。在图19中省略压紧夹具91。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压缩机制造装置90除了具备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压紧夹具91以及按压夹具95以外,还具备压紧冲压机亦即其他按压夹具99。
如实施方式1那样,在对容器主体26进行局部加热后,在利用压紧夹具91进行加压时,因压紧夹具91的加压、容器主体26的热收缩等,容器主体26的开口的端部有可能发生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该变形量,从密闭容器20的外侧利用按压夹具99对定子41的上端面与密闭容器20的上端面之间夹紧,并且作用力I。
即,压紧夹具91在密闭容器20加热后的状态下,形成两个凸部82。上述两个凸部82在密闭容器20加热之后进行热收缩,从而夹入定子41的两个凹部72之间的部分,但此时使密闭容器20变形的力发挥作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按压夹具99从密闭容器20的外侧,使径向的力I作用于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从而抑制由两个凸部82的热收缩引起的密闭容器20的外周面83的变形。具体而言,如图20所示,按压夹具99使径向的力I作用于密闭容器20的轴向的两端中比压缩机构30接近定子41的一端与定子41之间。在此,密闭容器20的轴向的两端中比压缩机构30接近定子41的一端是指容器主体26的开口的一端。例如,如图20所示,按压夹具99使径向的力I作用于定子41的内周面70的以等间隔分离的四个位置。即,四台按压夹具99以等间隔配置,由这些按压夹具99夹紧密闭容器20。由此,能够抑制密闭容器20的变形。另外,使径向的力I作用的位置的数量、即按压夹具99的台数不限定于四个,只要为两个以上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将这些实施方式中的几个组合来实施。或者也可以部分地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或者几个。例如,在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可以仅采用作为“部”进行说明的部件中的任一个,也可以采用几个的任意组合。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6)

1.一种压缩机制造装置,制造如下的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具备:电动机,其具有定子,并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形成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凹部;压缩机构,其由所述电动机驱动;以及容器,其收纳所述定子和所述压缩机构,
所述压缩机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压紧夹具,其从所述容器的外侧对所述容器的外周面作用径向的力,从而在所述容器的内周面形成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两个凸部,并使所述两个凸部进入所述两个凹部;以及
按压夹具,其从所述定子的内侧对所述定子的内周面作用径向的力,从而抑制由来自所述压紧夹具的力引起的所述定子的内周面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凹部形成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
所述压紧夹具对所述容器的外周面的与所述多个位置对应的位置作用径向的力,
所述按压夹具对所述定子的内周面的与所述多个位置对应的位置作用径向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夹具构成为包括驱动机构和外模,该外模由所述驱动机构沿径向驱动,并与所述定子的内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夹具构成为包括楔形的抽出棒和外模,该外模形成供所述抽出棒插入的锥状的中空部,并与所述定子的内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夹具在所述容器被加热的状态下,形成所述两个凸部,
所述两个凸部通过所述容器被加热后进行热收缩,从而夹入所述定子的所述两个凹部之间的部分,
所述压缩机制造装置还具备其他按压夹具,所述其他按压夹具从所述容器的外侧对所述容器的外周面作用径向的力,从而抑制由所述两个凸部的热收缩引起的所述容器的外周面的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他按压夹具对所述容器的轴向的两端中、比所述压缩机构靠近所述定子的一端与所述定子之间作用径向的力。
CN201520609663.3U 2014-10-23 2015-08-13 压缩机制造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0118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6440A JP6290065B2 (ja) 2014-10-23 2014-10-23 圧縮機製造装置及び圧縮機製造方法
JP2014-216440 2014-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1187U true CN205001187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6547.XA Active CN105545746B (zh) 2014-10-23 2015-08-13 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CN201520609663.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01187U (zh) 2014-10-23 2015-08-13 压缩机制造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6547.XA Active CN105545746B (zh) 2014-10-23 2015-08-13 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90065B2 (zh)
CN (2) CN1055457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5746A (zh) * 2014-10-23 2016-05-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CN111630751A (zh) * 2018-01-18 2020-09-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定子、电机、送风机、电动吸尘器及手干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01000A1 (de) * 2018-01-17 2019-07-18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Antriebsgerätevorrichtung
CN112601890B (zh) * 2019-02-13 2022-10-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14667394A (zh) * 2019-11-21 2022-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闭型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5653B2 (ja) * 1997-04-03 2003-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製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冷凍・空調装置
JP4036148B2 (ja) * 2002-07-23 2008-01-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モータ及び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JP4562093B2 (ja) * 2006-03-16 2010-10-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4725413B2 (ja) * 2006-05-18 2011-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の製造装置及び容器組立体の製造装置及び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US9806566B2 (en) * 2012-08-30 2017-10-31 Asmo Co., Ltd. Brushless motor, stator,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rushless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084039B2 (ja) * 2013-01-10 2017-02-22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6053910B2 (ja) * 2013-02-22 2016-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冷凍空調装置
JP6290065B2 (ja) * 2014-10-23 2018-03-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圧縮機製造装置及び圧縮機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5746A (zh) * 2014-10-23 2016-05-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制造装置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CN111630751A (zh) * 2018-01-18 2020-09-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定子、电机、送风机、电动吸尘器及手干燥装置
CN111630751B (zh) * 2018-01-18 2022-06-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定子、电机、送风机、电动吸尘器及手干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5746A (zh) 2016-05-04
JP2016084718A (ja) 2016-05-19
JP6290065B2 (ja) 2018-03-07
CN105545746B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1187U (zh) 压缩机制造装置
EP2207254A2 (en) Hermetic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cycle apparatus
JP6227160B2 (ja) 圧縮機及び圧縮機製造方法
US10110101B2 (en) Single-phase induction motor, hermetic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WO2019102574A1 (ja) 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320908B1 (ko) 압축기 및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KR102328761B1 (ko) 압축기 및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205105013U (zh) 压缩机
JP6407432B2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556342B2 (ja) 固定子、モータ、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018472B1 (ko) 고정자 철심, 압축기 및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108475955A (zh) 电动机、压缩机、制冷循环装置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JP6590904B2 (ja) 圧縮機製造装置及び圧縮機製造方法
US11378080B2 (en) Compressor
CN109642561B9 (zh) 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JP5738213B2 (ja) 圧縮機及びこの圧縮機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