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1631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1631B
CN105531631B CN201480050727.9A CN201480050727A CN105531631B CN 105531631 B CN105531631 B CN 105531631B CN 201480050727 A CN201480050727 A CN 201480050727A CN 105531631 B CN105531631 B CN 105531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image
photosensitive drums
light exposure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07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1631A (zh
Inventor
涩谷健
涩谷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31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1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03Control of other part of the apparatus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copy medium fee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能够抑制在感光部件的寿命的最后阶段容易产生的带电横条纹,同时抑制浓度波动。使用如下构造:包括感光部件1、带电部分2、带电电压源S1、曝光部分3、显影部分4、用于获取与累计的操作量有关的信息的获取部分120、以及控制器110,所述控制器110用于执行控制,从而执行通过用曝光部分3使感光部件1曝光来给感光部件1放电的放电操作。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作为一种用于让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感光部件的表面带电的方式,存在一种通过被施加了电压的带电部件与感光部件的表面接触来使感光部件的表面经受带电处理的接触带电方式。例如,使用带电辊(它是一种辊形带电部件)的接触带电方式的带电装置具有优势,使得电压源的低压得以实现而且臭氧生成量小。
作为接触带电方式,还有以下两种方式是众所周知的。第一种方式是“AC带电方式”,其中通过向带电部件施加DC电压和AC电压之间的重叠电压来使感光部件带电。第二种方式是“DC带电方式”,其中通过仅向带电部件施加DC电压来使感光部件带电。
在“AC带电方式”中,AC电压均匀化带电不均匀性,使得感光部件的表面电势可以被收敛到预定电势。为此,相比“DC带电方式”,“AC带电方式”可以更为均匀地使感光部件的表面带电。另一方面,相比“DC带电方式”,“AC带电方式”增大了对感光部件的放电量,因此感光部件的表面容易磨损(损耗)。为此,相比通过“DC带电方式”使感光部件带电的情况,当通过“AC带电方式”使感光部件带电时,在某些情况下感光部件的寿命变短。进一步地,在“AC带电方式”中,需要AC电压源。为此,已知相比于“AC带电方式”,“DC带电方式”就运行成本和初始成本而言具有优势。
进一步地,在传统意义上,相对于感光部件的表面移动方向,在带电装置的带电部分的上游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去除感光部件的表面上的残留电荷的预曝光装置。使用LED芯片阵列、熔丝灯、卤钨灯、荧光灯等作为所述预曝光装置。然而,在上述的预曝光装置在使用DC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被使用的情况下(在DC带电方式中,感光部件的带电是通过在向作为带电部分的带电辊仅施加DC电压的情况下引起放电来执行的,当例如形成了半色调图像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感光部件的表面电势的不均匀性,相对于感光部件的纵向方向(基本上垂直于圆周方向的方向)产生条纹状浓度不均匀图像(以下也称为“带电横条纹)。图17是示意带电横条纹的产生的机制的概要图。感光鼓1(它是可旋转鼓形(圆柱形)感光部件)和带电辊2(它是辊形带电部件)设置成彼此接触。感光鼓1和带电辊2旋转,使得在感光鼓1和带电辊2之间的微小间隙的接触部分(带电压合部(nip))a处,各个表面的移动方向在同一方向移动,在相对于感光鼓1的表面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的间隙是上游间隙C1,而在下游侧的间隙是下游间隙C2。此刻,在上游间隙C1中,感光鼓1和带电辊2之间的电势差超过了基于帕邢定律的放电起始阈值,而且进行放电,使得电荷置于感光鼓1上而且表面电势变成暗部电势(VD)。如果在上游间隙C1中放电不均匀地进行,如图17(a)所述,在上游间隙C1中完成感光鼓1的均匀带电,使得不会发生诸如带电横条纹的图像缺陷。然而,在通过预曝光进行放电曝光的构造的情况下,即使在感光鼓1和带电辊2之间在上游间隙C1进行放电而且完成了均匀带电时,当感光鼓1通过感光鼓1和带电辊2之间的没有进行放电的压合部时,在上游侧带电的感光部件的电势受暗衰减的影响而降低,使得在到达下游间隙C2的感光鼓1和下游间隙C2之间进行不完全(不均匀)微小放电,而且在该部位,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产生不均匀性,由此产生带电横条纹。因此,为了抑制由于从预曝光装置产生的感光鼓1的暗衰减的增大而导致的上述带电横条纹的产生,还要求在不提供这种预曝光装置的情况下执行图像形成。在不提供预曝光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没有用于在带电处理结束后主动给感光部件的表面放电的装置,使得在某些情况下产生浓度波动。虽然没有阐明一种详细的机制,但通过以下状态的持续,感光部件对光的敏感度得以改善:没有执行放电就使感光部件带电而且曝光后的亮部电势(VL)通过图像形成期间感光部件的曝光而变低,结果被假定为图像浓度增大。这种现象也被称为VL降低。
另一方面,已知以下方法:在图像形成处理结束之后的后旋转操作期间,感光部件的表面通过感光部件的一整周或多周曝光以利用曝光装置执行放电,该曝光装置是通过使感光部件曝光来形成图像的曝光装置(图像曝光装置)(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4-9386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在感光部件通过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4-93863所述的方法以某个曝光量曝光而意欲将感光部件放电到某个表面电势值的情况下,结果在感光部件的寿命的最后阶段,带电横条纹易于比感光部件的预定寿命更早地产生。如后面具体描述的那样,由于感光部件被过度放电(去除电荷)的状态持续,这种情况将被考虑。另一方面,当感光部件的放电被做得过小(在频率上)以便满足它时,在图像被输出的情况下,例如,一天之中连续大量的情况下,由于输出图像的片材数的增加导致的浓度波动变大到可允许范围的程度,或者在某些实例中超过可允许范围的程度。由于上述的短期浓度波动(VL降低),这也要被考虑。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形形成设备能够抑制在感光部件的寿命的最后阶段的带电横条纹的产生,同时抑制在利用用于在后旋转操作期间形成图像的曝光部分来使感光部件的表面曝光的构造中的浓度波动。
解决此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可旋转感光部件;带电部分,可旋转地接触所述感光部件,用于通过在施加DC电压的情况下放电来使感光部件带电;带电电压源,用于向所述带电部分施加所述DC电压;曝光部分,用于曝光通过所述带电部分而带电的感光部件以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图像;显影部分,用于利用调色剂,将通过所述曝光部分而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以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用于将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部分处的转印材料上,其中,相对于所述感光部件的旋转方向,在所述转印部分的下游且所述带电部分的上游的位置中,不曝光所述感光鼓而执行图像形成;获取部分,用于获取与累计的操作时间有关的信息;以及控制器,用于执行控制,使得:基于所述获取部分所获取的所述信息,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连续旋转时段中,在完成了最后静电图像的形成之后并且在停止旋转所述感光部件之前的后旋转期间,通过所述曝光部分曝光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持续不少于所述感光部件的一个整转的时间,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获取部分所获取的所述感光部件的累计的操作时间为第一时间时,所述感光部件的通过所述曝光部分的曝光量是所述后旋转期间的第一曝光量,以及当所述获取部分所获取的所述感光部件的累计的操作时间为长于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时,所述曝光量为大于所述第一曝光量的第二曝光量。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抑制浓度波动的同时,有可能抑制在感光部件的寿命的最后阶段容易产生的带电横条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概要截面图。
图2是示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鼓和带电辊的层结构的概要截面图。
图3是示意根据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序列的图。
图4是示出在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放电曝光量恒定的情况下,长期的片材数与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的表面电势以及放电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比较例)的图表。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长期的片材数与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的表面电势以及放电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概要控制框图。
图7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放电曝光量恒定的情况下,绝对含水量与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的表面电势以及放电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比较例)的图表。
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绝对含水量与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的表面电势以及放电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0是在本发明所述另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概要控制框图。
图11是在本发明所述另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意由于图像占空比(duty)关于感光鼓的纵向方向的分布导致的问题的概要图。
图13是示意由于图像占空比关于感光鼓的纵向方向的分布导致的问题的概要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件的概要控制框图。
图15是在本发明所述又一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所述又一实施例中,图像占空比与图像形成期间的曝光量以及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7是示意带电横条纹的产生机制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进一步具体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
[实施例1]
1.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和操作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概要纵向截面图。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是激光束打印机,其中图像是通过接触带电方式、反转显影方式、以及转印方式形成的,而且其中最大片材通过尺寸为A3尺寸。
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该感光鼓1是可旋转的鼓形(圆柱形)电子照相感光部件。感光鼓1是在图1中的箭头A方向(逆时针)上被可旋转驱动的。在感光鼓1的外围,沿着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相继提供有以下装置。首先布置有作为带电部分的带电辊(辊带电器)2,它是辊形带电部件(接触带电部件)。接着,布置有作为曝光部分(图像曝光装置)的曝光装置3。接着,布置有作为显影部分的显影装置4。接着,布置有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5,它是辊形转印部件(接触转印部件)。接着,布置有作为清洁器件的清洁装置。顺便提及,曝光装置3在图中上部设置在带电辊2和显影装置4之间。进一步地,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馈送装置(未示出),用于将作为转印介质的转印材料P馈送到在感光鼓1和转印辊5之间形成的转印部分d,作为定影装置设置在转印部分d的相对于转印材料P的馈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定影装置6,等等。
图2是更具体地示出感光鼓1和带电辊2的构成的概要截面图。
感光鼓1是可负带电的有机光导体(OPC)。感光鼓1的外径为30毫米。感光鼓通常以200毫米/秒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在图1中的箭头R1方向(逆时针)被作为驱动装置(未示出)的驱动马达(主马达)可旋转地驱动。感光鼓1如图2所示,通过在铝圆柱体(导电鼓支撑件)1a的外周面上施加由用于抑制光干扰并改善与上层的粘着性能的底涂层1b、光电荷生成层1c和电荷传输层1d依次组成的三层构成。
带电辊2如图2所示,在其芯金属(芯材料)2a关于纵向方向(旋转轴向)的两端部处由轴支撑(承载)部件(未示出)可旋转地保持。带电辊2由作为推进装置的推进弹簧2e在其两端部朝向感光鼓1的中心方向推进。结果,带电辊2借助预定的推进力被加压接触感光鼓1的表面,而且通过感光鼓1的旋转被旋转地驱动。感光鼓1和带电辊2之间的加压接触部分是带电压合部a.
作为将被带电的部分的感光鼓1的表面的带电处理是通过从带电辊2到感光鼓1的放电进行的。为此,感光鼓1的带电是通过向带电辊2施加某个阈值电压或更大的电压来启动的。在本实施例中,当向带电辊2施加大约-600伏或更大的DC电压时,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开始增大,而且之后相对于所施加的电压以斜率1线性增大。例如,为了获取-300伏的表面电势,可能仅需施加-900伏的DC电压,而为了获取-500伏的表面电势,可能仅需施加-1100伏的DC电压。该阈值电压被定义为放电起始电压(带电起始电压)Vth。也即,为了获取暗部电势VD(它是电子照相处理所需的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需要向带电辊2施加不小于所需的暗部电势VD的直流电压(DC电压),如VD+Vth。
在预定条件下从作为带电偏压施加装置的带电电压源S1向带电辊2的芯金属2a施加带电偏压。结果,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被带电到预定极性(在本实施例中为负)和预定电势。在本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期间,为了使感光鼓1的外周表面被基本上均匀地带电到暗部电势VD=-500伏,从带电电压源S1向带电辊2施加-1100伏的DC电压作为带电偏压(DC带电方式)。
带电辊2对于其纵向具有320毫米的长度。如图2所示,带电辊2在芯金属(支撑部件)2a的外围表面上具有由下层2b,中间层2c,和表面层2d从下依次层叠构成的三层。下层2b是用于降低带电噪声的泡沫海绵层。表面层2d是设置用于即使在感光鼓1上产生针孔也能防止出现泄露的保护层。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的带电辊2具有以下规格。
芯金属2a:直径为6毫米的不锈钢棒
下层2b:碳分散的泡沫EPDM(比重:0.5g/cm3,体积电阻率:102-109欧姆.厘米(ohm.cm),层厚度:3.0毫米)
中间层2c:碳分散的NBR橡胶(体积电阻率:102-105欧姆.厘米,层厚度:700微米)
表面层2d:氟化的“Torejin”树脂,其中布置有锡氧化物和碳颗粒(体积电阻率:107-1010欧姆.厘米,表面粗糙度(JIS规格1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a):1.5微米,层厚度:10微米)。
使用包含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束扫描仪作为是曝光部分的曝光装置3。激光束扫描仪输出与从图像读取装置(未示出)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调制的激光(束)L。激光束扫描仪使感光鼓1的基本上均匀的带电表面在曝光部分b经受对光L的扫描曝光(图像曝光)。这样,在已经用激光L照射的部位,感光鼓1的表面的电势的绝对值降低,使得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静电图像)。例如,感光鼓1的暗部电势VD为-500伏,而亮部电势VL(它是感光鼓1的曝光部分处的表面电势)为-150伏。在本实施例中,曝光装置3的最大光量为8毫瓦。
作为显影部分的显影装置4是2成分磁刷显影型的显影装置。显影装置4将被带电到感光鼓1的带电极性(在本实施例中为负)的调色剂沉积到感光鼓1的表面的曝光部分(亮部)上并反向显影该静电潜像,使得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象。显影装置4包括显影容器4a,其中容纳有2成分显影剂4e作为显影剂,2成分显影剂4e是主要为非磁性调色剂颗粒(调色剂)和磁性载体颗粒(载体)的混合物。在感光鼓1的相对部分处设置的显影容器4a的开口处,可旋转地提供有作为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显影套筒4b,该显影套筒4b并入了固定的磁体辊4c作为磁场发生装置而且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在显影容器4a中容纳的显影剂4e通过磁体辊4c的磁力被约束在显影套筒4b上,而且按薄层涂敷在显影套筒4b上。然后,显影剂4e通过显影套筒4b的旋转被馈送到感光鼓1和显影套筒4b彼此相对的显影部分c。显影容器4a内的显影剂4e朝向显影套筒4b被馈送,同时通过两个显影剂搅拌部件4f的旋转被基本上均匀地搅拌。
在本实施例中,载体具有大约1013欧姆.厘米的体积电阻率以及40微米的颗粒尺寸,而且调色剂通过与载体摩擦被摩擦带电地带电到负极性。调色剂容器4a中的调色剂4e的调色剂含量(浓度值)通过浓度值(浓度)传感器(未示出)来检测。基于该检测到的信息,将调色剂以适当的量从调色剂料斗4g提供给显影容器4a,使得显影容器4a中的调色剂4e的调色剂含量被调整为基本恒定的水平。在显影部分c处,显影套筒4b与感光鼓1的最近距离保持在300微米,而且显影套筒4b被布置为与感光鼓1相对。显影套筒4b在图1中箭头R4所指示的方向(逆时针)上被旋转地驱动,使得感光鼓1和显影套筒4b的表面移动方向在显影部分c处相反。在预定条件下从作为显影偏压施加装置的显影电压源S2向显影套筒4b施加显影偏压。在本实施例中,从显影电压源S2向显影套筒4b施加以AC电压(Vac)偏置的DC电压(Vdc)形式的振荡电压,作为显影偏压。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施加以频率为8kHz和峰-峰电压为1800Vpp的AC电压偏置的DC电压(-320伏)形式的振荡电压,作为显影偏压。
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5借助预定推进力与感光鼓1接触,而且在感光鼓1与转印辊5之间的接触部分处形成转印部分d。在预定条件下从作为转印偏压施加装置的转印电压源S3向转印辊5施加转印偏压。在本实施例中,从转印电压源S3向转印辊5施加转印偏压,该转印偏压是与显影期间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正常带电极性)相反极性(在本实施例为正)的+500伏的DC电压。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部分d处被转印到诸如记录片材(纸张)的转印材料P上。
定影装置6包括可旋转定影辊6a和可旋转压辊6b。定影装置6在热和压力施加下将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转印材料P之上,同时在定影辊6a和压辊6b之间的定影压合部夹持和馈送转印材料P。定影辊6a和压辊6b的可旋转速度能够随着转印材料P的材料、厚度和基量而改变。
清洁装置7从感光鼓1的表面去除并收集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P上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清洁装置7借助与感光鼓1接触的清洁刮刀7a摩擦正在旋转的感光鼓1的表面。这样,感光鼓1的表面通过经历去除转印残留调色剂而被清洁,而且反复经历图像形成。清洁刮刀7a与感光鼓1的表面之间的接触部分是清洁部分e。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操作序列的图。
a.初始旋转操作(预-多旋转步骤)
这个时段是执行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致动期间的启动操作(致动操作、加温操作)的时段。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是通过打开电源开关启动的,而且执行预定处理装置的准备操作,如将定影装置6升温到预定温度。
b.打印-准备旋转操作(预-旋转步骤)
这个时段是从打开打印信号(图像形成起始信号)直到实际上启动图像形成步骤(打印步骤)的时段,在此时段执行图像形成之前的准备操作。当在初始旋转操作期间输入了打印信号时,在该初始旋转操作随后执行该操作。当在初始旋转操作期间没有输入打印信号时,在初始旋转操作结束后一度停止主马达的驱动,而且停止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使得图像形成设备100保持在待机状态(待机)直到输入(后续)打印信号。于是,当输入打印信号时,执行打印准备旋转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打印准备旋转操作期间,执行后述的调整步骤。该调整步骤将在之后详细描述。
c.打印步骤(图像形成操作)
当结束了预定的打印准备旋转操作时,后续执行在感光鼓1上的图像形成处理,使得进行以下动作:将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P上,由定影装置6对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处理等等,由此打印出形成有图像的产品。在连续打印(连续印刷)模式中的操作的情况下,相应地反复执行上述的打印步骤至预设的打印数n。
d.片材-间隔步骤
该时段是从转印材料P的后端通过转印部分d后直到后续转印材料P的前端到达转印部分d,对应于转印材料P在转印部分d处的非通过状态的时段。
e.后-旋转操作
后-旋转步骤是在以下时段中执行的:即使在对于最后转印材料P的打印步骤结束之后仍继续驱动主马达一些时间,使得感光鼓1被旋转驱动,由此执行预定的后-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此后旋转操作期间,与感光鼓1的一个整周相对应地,通过作为曝光部分的曝光装置3用光照射感光鼓1,使得放电(去除)感光鼓1上的残留电荷的步骤(下文中称为“后-旋转放电”)得以执行。在该后-旋转放电中,如上所述,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不是基本上完全置0,而且被设置成便于将放电(电平)抑制为绝对值适当低的电势。也即,在放电操作期间,感光鼓1被放电(去除电荷)到在其带电极性侧高于0的电势,即,以便成为与感光鼓1的带电极性相同极性的电势。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打印-准备旋转操作中,执行调整该后-旋转放电中曝光装置3的光量(下文中称为“放电曝光量”或“曝光量”)的调整步骤。顺便提及,在该后-旋转放电期间,感光鼓1通过曝光装置3被相应地曝光至少感光鼓1的一个整周,使得仅需获取放电后感光鼓1的期望表面电势,而且也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整周上进行该曝光。进一步地,在该后-旋转放电的该曝光中,对于感光部件的外周表面,曝光是在图像形成期间由曝光装置3形成静电图像的区域的整个表面之上进行的。曝光量是指作为感光部件的感光鼓1的表面通过曝光装置3曝光的单位面积的曝光量。通过在该后-旋转放电期间执行放电曝光,有可能抑制在图像形成后在感光鼓1上残留带电电势的状态的产生,而且在诸如预-旋转步骤之后不会立即有打印步骤,因此有可能抑制生产率的下降。
f.待机步骤
当结束了预定的后-旋转操作时,停止主马达的驱动,由此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被停止,使得图像形成设备100被保持在待机状态直至输入了后续打印信号。在打印单个片材的情况下,在结束该打印后,图像形成设备100在后-旋转操作中自始至终处于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当输入了打印信号时,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操作移至打印-准备旋转操作。
上述的打印步骤c处于图像形成期间,而上述的初始旋转操作a,打印-准备操作b,片材-间隔步骤d和后-旋转操作e处于非图像形成期间。进一步地,上述的后-旋转步骤e对应于图像形成结束后的步骤。
2.调整步骤
接着将描述后-旋转放电期间曝光装置3的光量(放电曝光量)的调整步骤。
图4示出了感光鼓1的操作量(使用量)与后-旋转放电之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以及放电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图4示出了放电曝光量在最大光量8毫瓦处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的关系。顺便提及,感光鼓1的操作量由从感光鼓1不被使用的时间开始在A4尺寸的记录片材上经受图像输出的片材数的累计(下文中称为“长期的片材(打印)数”)来示出。
当操作量(累计操作量)从感光鼓1不被使用的时间开始增大时,由于受光和电流的影响导致的劣化,感光鼓1的灵敏度变差,使得即便依赖于相同的光量放电量也不同。随着感光鼓1的操作量的增大,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变高。假定这归因于以下原因。即,在感光鼓1上,反复执行诸如进行光照射和电流流过的操作,使得光生载流子不易产生而且灵敏度变差。结果,在曝光装置3的相同光量处,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无法类似地降低。这就是也称为VL上升的现象。
由图4可以理解,在放电曝光量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随长期的片材数(打印数)而变。也即,依赖于长期的片材数,产生以下情况: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低于和高于期望值(在本实施例中为-110伏)。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在后-旋转放电后表面电势的绝对值降低的状态下持续使用感光鼓1时,在感光鼓1的寿命的最后阶段,容易比预定寿命更早地产生带电横条纹。这假定由于以下原因。即,后-旋转放电后表面电势的绝对值降低的状态,即,以大于必要量的放电曝光量进行照射的状态持续,流过感光鼓1的+侧电流(正电荷)变得大于作为适当值的估计电流。这样,虽然没有必要澄清原因,底涂层1b的电阻增大,由此产生的光生载流子朝向圆柱体1a的移动速度降低。通过这种底涂层1b的电阻的增大,感光鼓1中的光生载流子的移动速度降低。结果,受滞缓(stagnated)的光生载流子的影响,暗衰减变大,暗衰减是以下现象:从感光鼓1被带电到预定表面电势之后开始的一段时间,表面电势的绝对值降低。通过这种方式,当暗衰减变大时,通过上述机制容易产生带电横条纹。也即,如图17(a)所示,即使在上游间隙C1中充分完成了感光鼓1的均匀带电时,其一部分通过带电压合部a,而在该部分朝向下游间隙C2移动期间,表面电势的绝对值降低。这样,如图17(b)所示,在下游间隙C2中,出现不完全放电,使得容易产生带电横条纹。
另一方面,当感光鼓1处于后-旋转放电后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变高的状态,即,放电曝光量小于必要量的状态时,某些情况下在后续图像形成期间,浓度波动变大到允许范围或更大。一天中,例如,在持续大量输出图像的情况下,由于图像输出片材数增大导致的浓度波动容易增大到允许的范围或更大。这将被认为是上述的短期浓度波动(VL降低)。也即,为了抑制在寿命的最后阶段的上述的带电横条纹,例如,在从感光鼓1的使用(操作)的初始阶段到寿命结束放电曝光量都均匀地保持低的这种构造中,容易产生这种浓度波动。
因此,可以期望,后-旋转放电之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从使用的初始阶段到寿命结束都保持在期望值(在本实施例中,在-100伏附近)。通过这样做,可以抑制例如,在一天中的连续图像形成期间,上述的带电横条纹和诸如浓度波动的图像缺陷出现。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在后-旋转放电之后将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抑制为绝对值适当地低的电势而不使表面电势基本上完全为0对抑制感光鼓1的极性变化为放电后的相反极性以抑制带电横条纹的产生而言是有效的。然而,当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低于期望值的状态持续时,由于感光鼓1被过度放电的状态的持续所导致的暗衰减的增加,在感光鼓1的寿命的最终阶段容易产生带电横条纹。然而,为了满足该要求,当随着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高于期望值而使得放电程度小时,由于光生载流子的残留,在某些情况下产生短期浓度波动。因此,重要的是,从感光鼓1的使用的初始阶段到寿命的结束,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都保持为期望的值。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依赖于作为感光鼓1的累计操作时间的长期的片材数,调整曝光装置3的光量(放电曝光量)。图5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感光鼓1的累计操作量(长期的片材数)与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以及放电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中,如图5所示,执行如下控制:在感光鼓1的使用(操作)的初始阶段,使得放电曝光量小,而随着长期的片材数的增大(即,随着感光鼓1的操作量增大)使得放电曝光量更大。换言之,在感光鼓1的操作量是第一操作量的情况下,放电曝光量仅需设置为第一曝光量,而在感光鼓1的操作量为大于第一操作量的第二操作量的情况下,放电操作量仅需设置为大于第一曝光量的第二曝光量。这样,从感光鼓1的使用的初始阶段到寿命的结束,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基本上恒定地保持在-110伏的期望电压。
通过以这种方式执行控制,可以使浓度波动变小而且可以抑制在寿命的最终阶段产生的带电横条纹。因此,在应用使用DC带电方式而且不提供预曝光装置的相对简单且便宜的构造的情况下,感光鼓1的放电得以长期适当执行,使得可以形成良好的图像。
3.控制模式和控制流程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要部件的概要控制模式。控制电路(控制器)110包括: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111,它是用于执行计算的中心元件;作为存储装置的存储器(存储介质)112,如ROM或RAM,等等。在作为可重写存储器的RAM中,存储了输入到控制电路110中的信息、检测信息、计算结果等等,而在ROM中,存储了控制程序、初步获取的数据表等等。CPU 111和诸如ROM或RAM的存储器112能够相互传送和读取数据。
控制电路110执行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各个部分的集中控制,以使得各个部分执行系列操作。图像形成信号(图像数据、控制指令)等等从诸如图像读取装置或个人计算机的外部主机装置(图中未示出)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10中,而控制电路110据此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各个部分,使得图像形成操作得以执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曝光装置3等,控制电路110能够用作执行后-旋转放电(放电操作)的控制部分。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0控制曝光装置3、图像输出片材数计数器120等,而且能够用作调整装置,以执行后-旋转放电期间放电曝光量的调整步骤。图像输出片材数计数器120是由存储装置构成的,用于每输出图像就积算并存储图像输出片材数。图像输出片材数计数器120构成了检测与感光鼓1的操作量相关联的信息的检测装置(或者也称为用于获取与感光鼓1的累计操作时间相关联的信息的获取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调整装置的控制电路110依赖与感光鼓1的操作时间相关联的信息(与感光鼓1的累计操作量相关联的信息)调整放电操作期间曝光装置3的曝光量。
图7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包括后-旋转放电和调整步骤的操作的概要控制流程。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调整步骤是在作为非图像形成期间的打印-准备旋转操作(预-旋转步骤)期间执行的。
顺便提及,作为调整步骤能够得以执行的非图像形成期间,可以举出以下例子。存在预-多旋转操作期间,其中在打开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源期间,从睡眠模式恢复期间等等,执行用于升高定影温度的预定准备操作。进一步地,存在上述的打印-准备旋转操作期间,其中从输入图像形成信号开始执行预定准备操作直到实际写出(形成)依赖于图像形成的图像。进一步地,存在片材间隔期间,该片材间隔期间对应于连续的图像形成期间的记录材料之间的时段。进一步地,存在后旋转操作期间,其中在图像形成结束之后执行预定的后操作(准备操作)。进一步地,例如,通过在图像形成期间顺序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放电曝光量的方式,也可以在图像形成期间并行执行调整步骤。
首先,控制电路110从图像输出片材数计数器120读取图像输出片材数(S101)。接着,控制电路110依赖读取的图像输出片材数,根据图5所示的长期的片材数与放电曝光量之间的关系设置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放电曝光量,并将所设置的放电曝光量存储在存储器112中(S102)。顺便提及,长期的片材数与放电曝光量之间的上述关系是预先获取并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
接着,当预定的打印-准备旋转操作结束时,控制电路110启动图像形成操作(S103)。于是,每输出一张图像,就由图像输出片材数计数器120积算图像输出片材数(S104)。之后,在任务(通过单个图像形成启动指令在单个或多个转印材料上的一系列图像形成操作)结束之前,重复图像形成操作和图像输出片材数计数器120的积算(S105)。
接着,当任务结束时,控制电路110启动预定的后-旋转操作并使曝光装置3在该后-旋转操作期间给感光鼓1放电(S106)。此时,曝光设备3的光量就是在S102中设置的放电曝光量。之后,当结束了预定的后-旋转操作时,控制结束。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像输出片材数作为用于检测感光鼓1的操作量的指数。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随意使用与感光鼓1的值相关联的信息,例如诸如旋转数(旋转时间、行进距离)或带电偏压的施加时间。
[实施例2]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的基本构造和操作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因此,与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相同或相应功能或构造的元件都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而且将不予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依赖环境来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曝光装置3的光量(放电曝光量)。
图8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设备主体内的绝对含水量与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以及放电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图8示出了放电曝光量在8毫瓦的最大光量处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的关系。进一步地,根据由设备主体中提供的环境传感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湿度来计算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设备主体内的绝对含水量。
在绝对含水量大的情况下,例如在湿度高的环境情况下,显影装置4中的调色剂和载体之间的摩擦电荷量变小,使得调色剂能够以小的潜像对比度从显影装置4转印到感光鼓1之上。也即,施加到感光鼓1上的电势小,因此,即使在使得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放电曝光量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感光鼓1放电。
另一方面,当不考虑绝对含水量,以某个放电曝光量执行后-旋转放电时,如图8所示,在绝对含水量小的环境中,相比绝对含水量大的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变高。进一步地,另一方面,在绝对含水量大的环境中,相比绝对含水量小的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变低。在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依赖于绝对含水量而不同的状态下,感光鼓1中的光生载流子的量变化,因此,上述的因长期使用导致的带电横条纹以及持续图像输出期间(例如,一天中)出现的浓度波动在某些情况下不稳定。例如,当在以下状态下持续使用感光鼓1时:绝对含水量相对大,而且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低于感光鼓1的寿命的最终阶段的适当值,在某些情况下容易比预定寿命更早地产生带电横条纹。另一方面,当绝对含水量相对小,而且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的绝对值高于该适当值时,在某些情况下产生短期浓度波动。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依赖于环境绝对含水量来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曝光装置3的光量(放电曝光量)。图9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绝对含水量与后-旋转放电之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以及放电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执行以较大绝对含水量使得放电曝光量更小的控制。换言之,在绝对含水量为第一含水量的情况下,放电曝光量仅需设置为第三曝光量,而在绝对含水量为大于第一含水量的第二含水量的情况下,放电曝光量仅需设置为小于第三曝光量的第四曝光量。这样,不管绝对含水量如何,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基本上恒定地保持在-110伏的期望电势。
通过以这种方式执行控制,可以抑制在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依赖于环境绝对含水量的差异所引起的带电横条纹和浓度波动。这样,即使在使用DC带电方式而且采用不提供预曝光装置的相对简单且便宜的构造的情况下,不管环境绝对含水量如何,感光鼓1的放电得以长期适当执行,使得能够形成良好的图像。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要部件的概要控制模式。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式与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图6所示的控制模式相似,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提供有环境传感器130。控制电路110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设备主体内提供的环境传感器130所检测的温度和湿度来计算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设备主体中的绝对含水量。环境传感器130和控制电路110构成了用于检测环境信息的检测装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调整装置的控制电路110依赖于环境信息调整放电操作期间曝光装置3的曝光量。
图11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包括后-旋转放电和调整步骤的操作的概要控制流程。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类似的是,调整步骤是在打印-准备旋转操作期间执行的。
首先,控制电路110从环境传感器130读取关于温度和湿度的信息并计算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设备主体中的绝对含水量(S201)。接着,控制电路110依赖于所计算的绝对含水量,根据图9所示的绝对含水量与放电曝光量之间的关系设置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放电曝光量,并将所设置的放电曝光量存储在存储器112中(S202)。顺便提及,上述的绝对含水量与放电曝光量之间的关系是预先获取并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
之后,S203-S206的处理类似于实施例1中所述的图7中的S103-S106的处理。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绝对含水量被用作环境信息。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还可以随意使用对后-旋转放电后感光鼓1的表面电势敏感的环境信息,例如温度、湿度(相对湿度)等等。进一步地,环境信息并不局限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设备主体中的环境信息,而是还可以附加或取而代之地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外围的环境信息。
[实施例3]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基本构造和操作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因此,与用于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元件具有相同或相应功能或构造的那些元件都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而且将不予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依赖于感光鼓1关于纵向方向(推进方向)的位置来调整曝光装置3在后-旋转放电期间的光量(放电曝光量)。
参考图12和13,将描述在连续形成了感光鼓1的长度关于纵向方向不同的每个图像的情况下,产生带电横条纹和浓度波动的状态。图形形成是通过馈送具有A4尺寸宽度的转印材料P来进行的(即,转印材料P在纵向方向上被馈送)。进一步地,评估在F(前侧)、C(中心部分)和R(后侧)的各个区域中的图像,F(前侧)、C(中心部分)和R(后侧)是通过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正面(对应于图1的绘制片材表面上的前侧)观看时将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划分为3个部分而获取的。
图12为以下情形:在感光鼓1的关于纵向方向的基本上整个区域上绘出条纹状图像(横条纹),而且图像占空比在F(前侧)、C(中心部分)和R(后侧)为10%。另一方面,图13为以下情形:仅在感光鼓1的关于纵向方向的中心部分处绘出图像,而且图像占空比仅在C(中心部分)为30%而在F(前侧)和R(后侧)为0%。顺便提及,图像占空比是通过图像浓度在最大浓度水平(固体)处为100%的情况下的比例表示的,而且也称为图像比、打印比等。
当感光鼓1被持续曝光以形成图13所示的图像时,感光鼓1仅在图像占空比高的中心部分C处,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以大光量持续照射。进一步地,在感光鼓1的关于纵向方向的前侧F和后侧R,图像占空比低,因此感光鼓1被照射的总光量变小。
因此,当持续形成图13所示的浓度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局部化的图像时,相比持续形成图12所示的无局部化的图像的情况,在图像占空比高的部分流过感光鼓1中的底涂层1b的电流的量变大。这样,在该部分,底涂层1b的电阻增大,由此容易产生带电横条纹。进一步地,在图像占空比低的部分,照射光的总量小,因此,后-旋转放电后的光生载流子的量小,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在该部分和图像占空比高的部分之间产生浓度波动的差异(非均匀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读取图像形成期间的曝光量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分布,而且存储图像形成期间的曝光量的积算值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分布。基于所存储的信息,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使得图像形成期间的积算曝光量与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的总量为预定值。这样,抑制了依赖于感光鼓1关于纵向方向的位置而容易产生的带电横条纹和浓度波动中的每一个。下文中将更具体地进行描述。
图14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要部件的概要控制模式。与实施例1类似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包括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束扫描仪作为曝光装置3。激光束扫描仪输出激光L,该激光L被相应地调制到从图像读取装置(图中未示出)等输入的图像信号。该激光束L在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上经受扫描,使得感光鼓1的表面被暴露于激光L。此时,在感光鼓1关于纵向方向的每个位置处的图像信号的图像浓度信息被积算并存储在浓度存储装置140中。控制电路110根据浓度存储装置140存储的感光鼓1关于纵向方向的每个位置处的图像浓度信息的积算值,获取在感光鼓1关于纵向方向的每个位置处在图像形成期间曝光装置3的曝光量的积算值。在本实施例中,浓度存储装置140对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划分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获取图像浓度信息的积算值。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0对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划分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获取积算曝光量,它是图像形成期间曝光装置3的曝光量的积算值。接着,控制电路110设置图像形成之后在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使得每个区域中的图像形成期间的积算曝光量与图像形成之后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的总和为预定值,而且在多个区域之间基本上相等。浓度存储装置140和控制电路110构成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在形成静电图像期间所述多个区域中关于与感光鼓1的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各个曝光量。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调整装置的控制电路110依赖于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中的静电图像形成期间的积算曝光量与放电操作期间的曝光量的总和,为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调整曝光装置3的曝光量。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图像可形成区域被划分为3个区域,而且获取在每个区域中的图像形成期间的曝光量的积算值。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对每个任务积算图像形成期间的曝光量,而且在打印-准备旋转操作期间对每个任务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多个区域为3个区域,但并不局限于此。鉴于期望的图像质量和控制的复杂度,可以适当地使用不超过感光鼓1关于纵向方向的分辨率的任意多个区域。在任一情况下,图像可形成区域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内部仅需被划分为多个区域。进一步地,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各个区域的长度可以相同或彼此不同。
图15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包括调整步骤的操作的概要控制流程。
首先,输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分(图中未示出)中被转换成图像浓度信号(S301)。接着,在浓度存储装置140中积算并存储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每个某范围的图像浓度信息(S302)。接着,在控制电路110中,对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每个某范围,获取图像形成期间的每单位面积的曝光量,而且鉴别该每单位面积的此曝光量与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每单位面积的曝光量的总和是否为预定值A(S303)。此时使用的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是对每个区域的最后一个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对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放电曝光量的设置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
在S303,在每个区域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上述总和基本上等于预定值A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10不改变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而是执行图像形成操作(S304)。
在S303,在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每个区域中存在总和基本上不等于预定值A的区域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10鉴别该总和是否大于总和基本上不等于预定值A的区域中的预定值A(S305)。接着,在大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10控制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变小,使得在该区域中的曝光量的总和为预定值A(S305)。顺便提及,在总和基本上等于该预定值A的区域中,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不变化。
进一步地,在S305,在总和基本上不等于预定值A的区域中的总和小于该预定值A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10控制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变大,使得在该区域的曝光量的总和为预定值A(S307)。顺便提及,在总和基本上等于该预定值A的区域中,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不变化。
在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的设置在S306和S307中改变之后,控制电路110执行图像形成操作(S304)。接着,控制电路110以上述方式在图像形成操作(任务)结束后的后旋转操作期间,以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每个区域设置的曝光量执行后-旋转放电。
图16示出了在上述的曝光量的总和的预定值A为0.2(μJ/cm2)的情况下,图像占空比与图像形成期间的曝光量以及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横坐标示出图像信号的图像占空比,而纵坐标示出在感光鼓1上照射的激光的曝光量(μJ/cm2)。
在图像占空比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小的部分处,例如在图像占空比为0%的部分处,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被设置为0.2(μJ/cm2)。另一方面,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在图像占空比大的部分处,例如在图像占空比为28%的部分处,图像形成期间的曝光量为0.1(μJ/cm2),因此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被设置为0.1(μJ/cm2),使得总和为0.2(μJ/cm2)。
也即,在其上浓度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被局部化的图像的情况下,例如,在图13所示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曝光装置3被控制使得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在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中心部分处小,而在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大。
通过以这种方式执行控制,即使在图像浓度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被局部化的情况下,感光鼓1的寿命也能关于纵向方向基本上恒定,因此可能抑制容易局部产生的带电横条纹。进一步地,即使在图像浓度关于感光鼓1的纵向方向被局部化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抑制后-旋转放电之后放电变得不充分并由此产生浓度波动的不均匀性。
(其它实施例)
上面根据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包括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束扫描仪作为曝光装置3,但也可以使用例如包括LED等的另一曝光装置。
进一步地,也可以通过组合实施例1-3中的所有或某些来实施实施例1-3。例如,也可以组合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依赖于长期的片材数来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和实施例2所述的依赖于环境来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在此情况下,对每个长期的片材数预先获取图9所示的绝对含水量与放电曝光量之间的关系,或者通过绝对含水量来校正根据图5所示的长期的片材数与放电曝光量之间的关系获取的放电曝光量,使得可以获取放电曝光量。例如,随着绝对含水量变大,可以以递减方向校正针对每个长期的片材数获取的放电曝光量。进一步地,可以组合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依赖于长期的片材数来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和实施例3所述的依赖于感光鼓1关于纵向方向的位置来调整后-旋转放电期间的曝光量。在此情况下,随着长期的片材数的增大,可以控制实施例3所述的曝光量的总和的预定值A变大。
进一步地,本发明自然还可能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如下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是公知的:提供有多个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部分,且在各个图像形成部分处形成的颜色不同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之上,并且之后被转印到转印材料承载部件上承载的转印材料上,由此形成彩色图像。在此情况下,对于各个图像形成部分的感光部件,可能执行类似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控制片断的控制。这样,通过均匀带电可能形成高质量彩色图像等等。此外,即使在采用使用DC带电方式而且不提供预曝光装置的相对简单且便宜的构造的情况下,这也可以实现。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抑制在感光鼓的最后阶段容易产生的带电横条纹同时抑制浓度波动的图像形成设备。
符号说明
1 感光鼓
2 带电辊
3 曝光装置
4 显影装置
110 控制电路
120 图像输出片材数计数器
130 环境传感器
140 浓度存储装置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旋转感光部件;
带电部分,可旋转地接触所述感光部件,用于通过在施加DC电压的情况下放电来使所述感光部件带电;
带电电压源,用于向所述带电部分施加所述DC电压;
曝光部分,用于曝光通过所述带电部分带电的所述感光部件以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图像;
显影部分,用于利用调色剂将通过所述曝光部分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以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装置,用于在转印部分处将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其中,在相对于所述感光部件的旋转方向处于所述转印部分的下游且所述带电部分的上游的位置中,不曝光所述感光鼓而执行图像形成;
获取部分,用于获取与所述感光部件的累计的操作时间有关的信息;以及
控制器,用于执行控制,使得:基于所述获取部分所获取的信息,在所述感光部件的连续旋转时段中,在完成了最后静电图像的形成之后并且在所述感光部件停止旋转之前的后旋转期间,通过所述曝光部分曝光所述感光部件的表面持续不少于所述感光部件的一个整转的时间,
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获取部分所获取的所述感光部件的累计的操作时间为第一时间时,在后旋转期间所述感光部件的通过所述曝光部分的曝光量是第一曝光量,以及当所述获取部分所获取的所述感光部件的累计的操作时间为长于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二时间时,在后旋转期间的所述曝光量为大于所述第一曝光量的第二曝光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用于获取与环境有关的信息的环境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获取部分获取的信息和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后旋转期间所述感光部件的通过所述曝光部分的曝光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与环境有关的信息是与含水量有关的信息,而且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环境传感器所获取的含水量是第一含水量时,所述感光部件的通过所述曝光部分的曝光量为第三曝光量,而当所述环境传感器所获取的含水量是大于所述第一含水量的第二含水量时,所述曝光量为小于所述第三曝光量的第四曝光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感光部件的通过所述曝光部分的曝光量,使得:在通过所述曝光部分曝光后,所述感光部件的电势在后旋转期间为预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与所述感光部件的累计的操作时间有关的信息为以下任意一个:经历了图像形成的片材数、所述感光部件的累计旋转时间、以及向所述带电部分施加DC电压的累计时间。
CN201480050727.9A 2013-09-19 2014-09-19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55316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4649A JP5855063B2 (ja) 2013-09-19 2013-09-1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94649 2013-09-19
PCT/JP2014/075759 WO2015041368A1 (ja) 2013-09-19 2014-09-19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1631A CN105531631A (zh) 2016-04-27
CN105531631B true CN105531631B (zh) 2018-08-03

Family

ID=5268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0727.9A Active CN105531631B (zh) 2013-09-19 2014-09-19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65032B2 (zh)
JP (1) JP5855063B2 (zh)
CN (1) CN105531631B (zh)
WO (1) WO20150413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6795B2 (en) * 2015-03-16 2017-08-29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writing control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writing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 emission of a light source
WO2017019087A1 (en) 2015-07-30 2017-02-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xposure adjustment factor
JP2017076067A (ja) 2015-10-15 2017-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45217B2 (ja) * 2016-01-29 2020-0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269284B2 (en) * 2017-04-27 2022-03-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ttern discharge to photoconductor
US10197938B1 (en) * 2017-10-10 2019-02-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aintaining consistent darkness levels produced by a photoconductive drum during the life of the photoconductive drum
WO2020076318A1 (en) 2018-10-11 2020-04-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harge roller gap determination
JP2023113258A (ja) * 2022-02-03 2023-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7306A (en) * 1984-10-17 1989-05-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copying machine
JPH0493863A (ja) * 1990-08-03 1992-03-26 Canon Inc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65387A (ja) * 1991-12-19 1993-07-02 Sharp Corp ランプ光量設定方法
JPH05341620A (ja) * 1992-06-12 1993-12-24 Sharp Corp 接触帯電装置
CN1869830A (zh) * 2005-05-24 2006-11-29 冲数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036829A (ja) * 2007-07-31 2009-02-19 Canon Inc 電子写真装置
JP2010217627A (ja) * 2009-03-18 2010-09-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作像ユニット、および除電光制御方法
US8417134B2 (en) * 2009-06-18 2013-04-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4280B2 (ja) * 2008-08-25 2013-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JP4854722B2 (ja) 2008-11-05 201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3592B2 (ja) * 2011-05-23 201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794B2 (ja) * 2012-07-10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7306A (en) * 1984-10-17 1989-05-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copying machine
JPH0493863A (ja) * 1990-08-03 1992-03-26 Canon Inc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65387A (ja) * 1991-12-19 1993-07-02 Sharp Corp ランプ光量設定方法
JPH05341620A (ja) * 1992-06-12 1993-12-24 Sharp Corp 接触帯電装置
CN1869830A (zh) * 2005-05-24 2006-11-29 冲数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036829A (ja) * 2007-07-31 2009-02-19 Canon Inc 電子写真装置
JP2010217627A (ja) * 2009-03-18 2010-09-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作像ユニット、および除電光制御方法
US8417134B2 (en) * 2009-06-18 2013-04-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60128A (ja) 2015-03-30
WO2015041368A1 (ja) 2015-03-26
US9665032B2 (en) 2017-05-30
US20160179029A1 (en) 2016-06-23
JP5855063B2 (ja) 2016-02-09
CN105531631A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1631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427280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547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353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5348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909859B2 (en) Charging apparatus with plural charging means
US2012003398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195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0155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52707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8050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58732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9996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629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0926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844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365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638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69411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variable waiting time conveyance feature
JP20071640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023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822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トナー容器
JP2004101810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20110810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399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