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8105A - 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8105A
CN105528105A CN201510403770.5A CN201510403770A CN105528105A CN 105528105 A CN105528105 A CN 105528105A CN 201510403770 A CN201510403770 A CN 201510403770A CN 105528105 A CN105528105 A CN 105528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control
type surface
face
groov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37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河波
李裕文
张羽
苏富榆
许良珍
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4037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8105A/zh
Priority to TW105100080A priority patent/TWI554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8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81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含触控感应结构、盖板以及指纹辨识结构。盖板具有相对之第一主表面与第二主表面。第一主表面为触控面。盖板具有凹槽,凹槽设置于第二主表面且具有顶面及相邻于顶面的侧面,顶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指纹辨识结构至少部份设置于凹槽的顶面。触控感应结构设置于第二主表面。如此,便于凹槽的加工形成,也有利于其它组件形成于凹槽的侧面,提升触控装置的良率。

Description

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辨识技术凭借其所提供的安全辨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中。近年来,被应用于行动装置的指纹识别技术因具有很好的防盗功能和个人隐私保护功能,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并将成为类似电子设备后续的重要发展方向。
现有技术中,触控装置通常包含一盖板(CoverLens),用于提供使用者触控之操作表面及保护盖板之下的功能组件,指纹辨识结构设置于盖板之下,进一步的可设置于盖板之下表面的一凹槽内。现有技术中该凹槽通常为立方体的凹槽,该形状之凹槽因为顶面和侧面的坡度为直角,其本身不便于加工形成,同时也不便于后续其它组件依附在凹槽的侧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触控装置,包含触控感应结构、盖板以及指纹辨识结构。盖板具有相对之第一主表面与第二主表面。第一主表面为触控面。盖板具有凹槽,凹槽设置于第二主表面且具有顶面及相邻于顶面的侧面,顶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指纹辨识结构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的顶面。触控感应结构设置于第二主表面。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顶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5度至175度。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顶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10度至165度。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该指纹辨识结构靠近该凹槽顶面的表面为指纹辨识结构的顶面,指纹辨识结构的顶面与盖板的第一主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0微米至450微米。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指纹辨识结构的顶面与盖板的第一主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80微米至400微米。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更包含遮蔽层,覆盖凹槽的顶面与侧面。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更包含第一固定层,设置于指纹辨识结构与覆盖顶面的遮蔽层之间。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层之厚度为5微米至50微米。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遮蔽层之厚度为小于等于20微米。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更包含第二固定层,设置于指纹辨识结构与覆盖凹槽之侧面的遮蔽层之间。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层连同该第一固定层填满凹槽。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层包覆指纹辨识结构。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指纹辨识结构直接接触覆盖凹槽之顶面的遮蔽层。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指纹辨识结构为感应电极结构。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感应电极结构设置于凹槽以及部分之第二主表面。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指纹辨识结构为集成电路芯片。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应结构为制作在盖板上的触控感应电极结构。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感应结构包含基板层与设置于基板层之一侧的触控感应层。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盖板更具有连接第一主表面与第二主表面的侧面。触控装置更包含缓冲层,设置于连接第一主表面与第二主表面的侧面上。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缓冲层由盖板之侧面至该缓冲层的外表面之最大厚度为0.03至0.2毫米。
触控装置中,藉由在盖板设置凹槽,以及将指纹辨识结构设置在凹槽中,达到缩短指纹辨识结构与触控物例如手指之间的距离的功效,盖板除凹槽以外的部份仍可维持合适之厚度,同时兼顾指纹辨识结构的灵敏度以及盖板的整体结构强度的需求。另外,凹槽的侧面和顶面夹角大于90度,便于凹槽的加工形成,也有利于其它组件形成于凹槽的侧面,提升触控装置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3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4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5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6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7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8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9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10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11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12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盖板凹槽的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盖板凹槽的放大图。
100:触控装置
110:触控感应结构
111:基板层
112:触控感应层
113:上层触控感应层
114:下层触控感应层
115:上层基板层
116:上层基板层
120:盖板
121:第一主表面
121T:触控显示区
121F:边框区
121R:指纹辨识区
121E:标示区
122:第二主表面
123:凹槽
124:顶面
125、126:侧面
126、127:圆弧
130:指纹辨识结构
140:遮蔽层
142:遮蔽图案层
150:第一固定层
170:第二固定层
160:缓冲层
190:显示模块
D:最小距离
T:最大厚度
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之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所示之。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装置100。触控装置100可为行动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
如图1与图2所示,触控装置100包含触控感应结构110、盖板120以及指纹辨识结构130。盖板120具有相对之第一主表面121与第二主表面122。第一主表面121为提供用户触控操作的触控面。触控感应结构110设置于第二主表面122。盖板120具有凹槽123,凹槽123设置于第二主表面122且具有顶面124及相邻于顶面124的侧面125,顶面124与侧面125之间的夹角θ大于90度。具体的,凹槽123为第二主表面122向第一主表面121方向凹陷形成。指纹辨识结构130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123的顶面124。
为了保证指纹辨识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指纹辨识结构130与第一主表面121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以使指纹辨识结构130与触摸物体例如手指之间的距离不会太大。在此同时,为了保证盖板120的强度及抗冲击性能,以使其能保护设置于盖板120之下的组件如触控感应结构110等不易被外力破坏,盖板120的厚度亦不能太薄。因此,藉由设置凹槽123在盖板120的第二主表面122,并将指纹辨识结构130设置于凹槽123内,盖板120除凹槽123以外的部份仍可维持合适之厚度,便能同时保证指纹辨识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与保证触控装置100的强度(或者是盖板120的强度)。
具体而言,为了使指纹辨识结构130能够更加敏感的检测到操作于盖板120上的指纹,盖板120的第一主表面121与指纹辨识结构130的顶面之间的最小距离D可为50微米至450微米,在部分实施方式中最小距离D可介于80微米至400微米之间。其中,指纹辨识结构130的顶面为指纹辨识结构130靠近凹槽123顶面124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盖板120的第一主表面121上还可设置一层或多层的功能膜,例如抗反射、抗眩光或增透膜等。当第一主表面121还设置有其它功能膜时,最小距离D应为触摸物体实际的触控面至指纹辨识结构130顶面的最小距离,即功能膜远离盖板120的表面至指纹辨识结构130的顶面的最小距离。
由于顶面124与侧面125之间的夹角θ大于90度,于是凹槽123的侧面125将会形成一个连接顶面124与第二主表面122的斜坡。相较于形状为立方体的凹槽,在盖板120的加工上,特别是当盖板120是硬度较高的材质例如玻璃等,如此具有斜坡的凹槽123将较易于形成于第二主表面122上。于是,盖板120的制造良率将能有效提升。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顶面124与侧面125之间的夹角θ可为95度至175度或者110度至165度。应了解到,以上所举之顶面124与侧面125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顶面124与侧面125的具体角度或形状之组合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125为平面,但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侧面125可为向内弯曲或向外弯曲的曲面。需要注意的是,在侧面125为曲面时,顶面124与侧面125之间的夹角定义为顶面124与侧面125连接第二主表面122和顶面124的两端之联机的夹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指纹辨识结构130为电容式指纹辨识结构130。更具体地说,指纹辨识结构130为感应电极结构,设置于凹槽123内以及部分的第二主表面122,更具体地说,指纹辨识结构130为设置在凹槽123的顶面124、侧面125与连接于侧面125的部分第二主表面122。设置于凹槽123的顶面124的指纹辨识结构130用于辨识用户的指纹,设置于部分第二主表面122的指纹辨识结构130用于外接线路,设置于凹槽123的侧面125的指纹辨识结构130用于连接设置于凹槽123的顶面124的指纹辨识结构130与设置于部分第二主表面122的指纹辨识结构130。
举例而言,形成指纹辨识结构130的方法可为先沉积一层导电层于凹槽123的顶面124、侧面125与连接于侧面125的部分第二主表面122(此时盖板120相较图2的情况为倒置,即第二主表面122为上表面,凹槽123朝向上方),再图案化导电层而形成指纹辨识结构130。
由于凹槽123的侧面125形成一个连接顶面124与第二主表面122的斜坡,因此导电层将较易于形成于凹槽123的侧面125下方,且图案化的制程也较容易进行。另外,因为凹槽123的侧面125分别与顶面124、第二主表面122之间的坡度较缓,所以指纹辨识结构130的感应电极结构较不容易于侧面125分别与顶面124及第二主表面122的连接处断裂而损坏。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100更包含显示模块190,设置于触控感应结构110下方。于是,触控感应结构110与显示模块190协同地执行触控与显示两个功能。显示模块190可为液晶显示模块(LiquidCrystalDisplayModule,LCM)、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模块等可与触控感应结构贴合的显示模块。
具体而言,触控感应结构110为制作在盖板120上的单层触控感应电极结构,换句话说,触控感应结构110与盖板120共同形成单片式玻璃触控面板(OneGlassSolution,OGS)。另外,触控感应结构110之材质可为金属奈米导线、透明金属氧化物薄膜或金属网格(metalmesh)等。
在制程中,触控感应结构110为先形成于第二主表面122(此时盖板120相较图2的情况为倒置,即第二主表面122为上表面),接着再将盖板120与触控感应结构110设置于显示模块190上。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100更包含遮蔽层140,遮蔽层140覆盖凹槽123的顶面124、侧面125与部分第二主表面122。如此一来,如图1所示,由上方观看触控装置100时,第一主表面121便可区分为触控显示区121T与边框区121F。具体而言,如图1与图2所示,边框区121F在第二主表面122的正投影即为第二主表面122被遮蔽层140覆盖的部份,触控显示区121T在第二主表面122的正投影即为第二主表面122设置触控感应结构110的部份。相应的,显示模块190也主要对应于触控显示区121T。
具体而言,遮蔽层140通常由不透明的油墨、光阻等材料形成,使触控装置100呈现出一边框,用以遮蔽位于盖板120之下的一些不透明的组件,如软性电路板及导电线路等。遮蔽层140可以是单层的结构,也可是以多层材料堆栈而成的多层结构。遮蔽层140覆盖凹槽123顶面124部份的厚度为小于等于20微米。应了解到,以上所举之遮蔽层140之材质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遮蔽层140之材质。
于本发明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形成遮蔽层140于盖板120的顶面124与第二主表面122上的方法可为涂布再微影蚀刻或丝网印刷。
具体而言,当使用涂布的方法时,首先涂布遮蔽层140于凹槽123的顶面124与第二主表面122(此时盖板120相较图2的情况为倒置,即第二主表面122为上表面,凹槽123朝向上方),接着再进行微影蚀刻的制程,并移除覆盖于触控显示区121T在第二主表面122的正投影上的遮蔽层140。如此一来,遮蔽层140将可以均匀地形成于盖板120的顶面124与第二主表面122位于边框区121F的区域。
在形成遮蔽层140于盖板120的顶面124与第二主表面122位于边框区121F的区域之后,再接着形成遮蔽层140于盖板120的侧面125上。形成遮蔽层140于盖板120的侧面125上的方法可为喷墨或移印。
由于顶面124与侧面125之间的夹角θ大于90度,于是将会形成一个斜坡(即侧面125)连接顶面124与第二主表面122。遮蔽层140可以藉由喷墨或移印直接形成于侧面125,因此,不会发生无法形成遮蔽层140于侧面125上,或者遮蔽层140无法均匀地形成于侧面125,导致遮蔽层140遮蔽不完全的情形。
具体而言,遮蔽层140的颜色为黑色或白色。应了解到,以上所举之遮蔽层140的颜色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遮蔽层140的颜色。
另外,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遮蔽层140为设置于盖板120与指纹辨识结构130之间。换句话说,在制程上,为先形成遮蔽层140于盖板120上,再形成指纹辨识结构130于遮蔽层140上。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盖板120更具有连接第一主表面121与第二主表面122的侧面126。触控装置100更包含缓冲层160,缓冲层160设置于侧面126上。具体而言,缓冲层160之材质可为固接胶。更具体地说,固接胶可为具有流动性和粘性的胶体,主要成份例如为丙烯酸树脂,常温下为液态,可经由一固化工艺例如紫外光而固化形成。固接胶在液体状态下,可藉由射出成型、胶黏、喷涂或滚轮涂布等方式形成于侧面126上。固接胶的黏度可为500至1200毫帕·秒,固化后的硬度可为70至85D(邵氏硬度),缓冲层160由盖板120之侧面126至缓冲层160的外表面的最大厚度T可为0.03至0.2毫米,较佳为0.08至0.12毫米。其中缓冲层160的外表面为远离侧面126的表面。于是,缓冲层160具有缓冲外力而保护盖板120的功能。或者,盖板120可能在加工过程中导致侧面126出现微裂缝或缺口,缓冲层160在液态下还能与侧面126的微裂缝或缺口进行毛细作用,修补该些微裂缝及缺口,提升盖板120的强度。进一步的,采用前述特性的固接胶形成缓冲层160,可使得缓冲层160紧密且牢固的结合于侧面126上,提高侧面126的抗冲击、抗破裂能力,从而提高盖板120乃至触控装置100的整体强度,尤其针对前文单片式玻璃触控面板,可提高触控面板的抗摔、抗冲击能力。
具体而言,盖板120之材质为透明的高硬度材料。举例来说,盖板120之材质可为强化玻璃、蓝宝石或者聚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盖板120的第一主表面121与第二主表面122为经过化学或物理强化的表面,进一步的,盖板120的侧面126也可为经过化学或物理强化的表面,藉此可提高盖板120的强度。盖板120的第一主表面121和/或第二主表面122还可以是一曲面使盖板120形成3D(三维)结构盖板。
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主表面121更可区分为触控显示区121T、边框区121F与指纹辨识区121R。具体而言,凹槽123在第一主表面121的正投影即为指纹辨识区121R,而顶面124在第一主表面121的正投影与指纹辨识区121R至少部分重迭。另外,指纹辨识结构130在第一主表面121上的正投影不与触控感应结构110在第一主表面121上的正投影重迭。
具体而言,指纹辨识区121R的形状为矩形,但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指纹辨识区121R的形状可为菱形、圆形或椭圆形。
具体而言,触控装置100更包含遮蔽图案层142,设置于第二主表面122上,且环绕于凹槽123。遮蔽层140、遮蔽图案层142的颜色不相同,举例来说,遮蔽层140的颜色为黑色,遮蔽图案层142的颜色为红色或蓝色。于是,第一主表面121更可包含标示区121E,用以明确标示出指纹辨识区121R的位置,遮蔽图案层142在第一主表面121的正投影即为标示区121E。
在相关制程上,首先为形成遮蔽层140于第二主表面122上,并且将在标示区121E于第二主表面122的正投影上的遮蔽层140移除而形成镂空结构,接着在标示区121E于第二主表面122的正投影上形成遮蔽图案层142。
图3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以下主要将描述差异处。
指纹辨识结构130为集成电路芯片,设置于凹槽123的顶面124下方,且直接接触覆盖凹槽123之顶面124的遮蔽层140。应了解到,以上所举之指纹辨识结构130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指纹辨识结构130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层140为具有遮旋光性的黏着材料。于是,遮蔽层140既具有遮蔽的功能,又可固定指纹辨识结构130于盖板120的凹槽123中。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指纹辨识结构130不一定要藉由遮蔽层140固定于盖板120的凹槽123中,指纹辨识结构130亦可以藉由设置辅助组件而固定于盖板120的凹槽123中,或者藉由设计凹槽123的尺寸或形状以使指纹辨识结构130卡合于盖板120的凹槽123中。
如图1与图3所示,触控装置100更包含遮蔽图案层142,设置于凹槽123的顶面124上。遮蔽层140、遮蔽图案层142的颜色不相同,举例来说,遮蔽层140的颜色为黑色,遮蔽图案层142的颜色为红色或蓝色。于是,第一主表面121更可包含标示区121E,用以明确标示出指纹辨识区121R的位置,遮蔽图案层142在第一主表面121的正投影即为标示区121E。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遮蔽图案层142亦可设置于第二主表面122上,因为相关描述与前述实施方式类同,所以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与图3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以下主要将描述差异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层140仅具有遮蔽的功能,因此触控装置100更包含第一固定层150,设置于指纹辨识结构130与覆盖凹槽123之顶面124的遮蔽层140之间,以将指纹辨识结构130固定于盖板120的凹槽123中。
具体而言,第一固定层150之材质可为具有粘性的胶体,例如光学胶或固接胶。更具体地说,固接胶的主要成份例如为丙烯酸树脂,常温下为液态,可经由一固化工艺例如紫外光而固化形成。固接胶在液体状态下,可藉由射出成型、胶黏、喷涂或滚轮涂布等方式形成于指纹辨识结构130与遮蔽层140之间,并在固化后,紧密且稳固地结合指纹辨识结构130与遮蔽层140。固接胶的黏度可为500至1200毫帕·秒,固化后的硬度可为70至85D(邵氏硬度),厚度可为5微米至50微米。于是,第一固定层150亦可以强化盖板120在凹槽123处之强度,特别是采用前述特性的固接胶形成第一固定层150,因为其粘度和硬度,可进一步强化盖板120在凹槽123处之强度。
图5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与图4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以下主要将描述差异处。
如图5所示,触控装置100更包含第二固定层170,第二固定层170设置于指纹辨识结构130与覆盖凹槽123之侧面125的遮蔽层140之间,并填满凹槽123,以将指纹辨识结构130固定于盖板120的凹槽123中。
具体而言,第二固定层170之材质可为具有粘性的胶体,例如光学胶或固接胶。第二固定层170的主要成分、形成方法与第一固定层150类似,因此不再赘述。第二固定层170与第一固定层150可连接成一体设置于指纹辨识结构130与凹槽顶面134与侧面125的遮蔽层140之间。
由于第二固定层170在固化后可以紧密且稳固地结合指纹辨识结构130与遮蔽层140,并使凹槽123与指纹辨识结构130之间没有空隙,因此第二固定层170可以稳固地固定指纹辨识结构130于凹槽123中,并且可以进一步强化盖板120在凹槽123处之强度。
图6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100与图5的触控装置100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层170除了设置于指纹辨识结构130与覆盖凹槽123之侧面125的遮蔽层140之间,更包覆指纹辨识结构130。如此一来,第二固定层170亦可以具有缓冲外力而保护指纹辨识结构130的功能,减少在后续制程中外力对指纹辨识结构130的刮擦或损伤。
图7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100与图5的触控装置100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100的指纹辨识结构130直接接触覆盖凹槽123之顶面124的遮蔽层140。换句话说,指纹辨识结构130与顶面124之间没有设置第一固定层150,且指纹辨识结构130藉由第二固定层170固定于凹槽123中。另外,第二固定层170还可以类似图6中的第二固定层170,进一步包覆指纹辨识结构130的侧面和底面。
因为指纹辨识结构130直接接触覆盖凹槽123之顶面124的遮蔽层140,所以指纹辨识结构130与第一主表面121之间的距离将可以缩小,因而使指纹辨识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更加提升。
图8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100与图3的触控装置100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遮蔽层140仅具有遮蔽的功能,触控装置100更包含第二固定层170,指纹辨识结构130藉由第二固定层170设置于侧面125上,且指纹辨识结构130直接接触覆盖凹槽123之顶面124的遮蔽层140。换句话说,第二固定层170设置于指纹辨识结构130与覆盖凹槽123之侧面125的遮蔽层140之间,且第二固定层170仅设置于覆盖凹槽123之侧面125的遮蔽层140上,而没有填满凹槽123。
具体而言,第二固定层170之材质可为具有粘性的胶体,例如光学胶固接胶。第二固定层170的主要成分、形成方法与第一固定层150类似,因此不再赘述。
由于第二固定层170在固化后可以紧密且稳固地结合指纹辨识结构130与遮蔽层140,因此第二固定层170可以稳固地固定指纹辨识结构130于凹槽123中。另外,由于第二固定层170具有足够的硬度且设置于凹槽123中,因此可以强化盖板120在凹槽123处之强度。
图9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100与图4的触控装置100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感应结构110包含基板层111与触控感应层112,触控感应层112设置于基板层111之一表面上,基板层111位于盖板120与触控感应层112之间。另外,触控感应层112可为单层触控感应电极结构。
在相关的制程中,触控感应层112为先形成于基板层111上,接着再将基板层111连同触控感应层112以基板层111一侧贴合于第二主表面122上且位于触控显示区121T,并将显示模块190贴合于触控感应层112。
图10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100与图9的触控装置100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感应层112为设置于基板层111上,且还位于盖板120与基板层111之间。
在相关的制程中,触控感应层112为先形成于基板层111上,接着再将基板层111连同触控感应层112以触控感应层112一侧贴合于第二主表面122上,并将显示模块190贴合于基板层111。
图11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100与图4的触控装置100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感应结构110包含基板层111、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以及下层触控感应层114,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与下层触控感应层114分别设置于基板层111之相对两侧,且上层触控感应层113还位于盖板120与基板层111之间。
在相关的制程中,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与下层触控感应层114为先形成于基板层111之相对两侧,接着再将上层触控感应层113贴合于第二主表面122上,并将显示模块190贴合于下层触控感应层114上。
具体而言,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以及下层触控感应层114的电极走向为交错设置。举例来说,上层触控感应层113的电极走向可为垂直走向,下层触控感应层114的电极走向可为水平走向。上层触控感应层113的电极可为驱动端走线,下层触控感应层114的电极可为接收端走线;或者,上层触控感应层113的电极可为接收端走线,下层触控感应层114的电极可为驱动端走线。
图12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沿图1之线段2。本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100与图11的触控装置100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感应结构110包含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下层触控感应层114、上层基板层115以及下层基板层116。下层触控感应层114设置于下层基板层116上,上层触控感应层113设置于上层基板层115上,上层基板层115位于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与下层触控感应层114之间,上层触控感应层113还位于盖板120与上层基板层115之间。
在相关的制程中,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与下层触控感应层114为分别先形成于上层基板层115与下层基板层116之一侧,接着再将上层触控感应层113贴合于第二主表面122上,下层触控感应层114贴合于上层基板层115上,并将显示模块190贴合于下层基板层116上。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实施方式并不限于前述描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与上层基板层115的设置位置可以互相对调,下层触控感应层114与下层基板层116的设置位置亦可以互相对调,只要上层触控感应层113与下层触控感应层114相互绝缘即可。
在前述图9至图12中,基板层111、上层基板层115及下层基板层116均为透明绝缘材料形成,例如玻璃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可包括聚酰亚胺(PI)、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四氟乙烯(PTFE)等。触控感应层112、上层触控感应层113及下层触控感应层114均为透光性较高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金属奈米导线、透明金属氧化薄膜或金属网格等。
此外,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100还可包括一金属环(图未示),设置于凹槽123内,并环绕于指纹辨识结构130周围,可用于检测触碰物体、激活指纹辨识结构130和改善讯噪比。
在触控装置100中,藉由在盖板120设置凹槽123,以及将指纹辨识结构130设置在凹槽123中,达到缩短指纹辨识结构123与触控物例如手指之间的距离的功效,盖板120除凹槽123以外的部份仍可维持合适之厚度,同时兼顾指纹辨识结构123的灵敏度以及盖板120的结构强度的需求。
进一步来说,由于凹槽123的侧面125形成一个连接顶面124与第二主表面122的斜坡,于是凹槽123将较易于加工形成于第二主表面122上,因而使盖板120的制造良率能有效提升。另外,由于凹槽123的侧面125分别与顶面124、第二主表面122之间的坡度较缓,指纹辨识结构130的感应电极结构亦较不容易于侧面125分别与顶面124及第二主表面122的连接处断裂而损坏。最后,因为遮蔽层140可以藉由喷墨或移印直接形成于侧面125,于是不会发生无法形成遮蔽层140于侧面125上,或者遮蔽层140无法均匀地形成于侧面125上,导致遮蔽层140遮蔽不完全的情形。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盖板凹槽的放大图。请参阅图13,当盖板120是硬度较高的材质例如玻璃等,设置在盖板120第二主表面122的凹槽123则通常采用刀具多次切割加工形成,会留下一些细微刀痕和裂纹。而现有技术中用于去除玻璃的刀痕和裂痕多采用羊毛毡或猪毛毡等进行二次加工例如抛光,当凹槽123的顶面124与侧面125之间夹角太尖锐,则顶面124和侧面125连接处将形成抛光不到的死角,后续在凹槽123内形成遮蔽层后,该未抛光到的死角将可能导致遮蔽层异色,即在外观上看来,遮蔽层在该死角处的颜色不同于遮蔽层其它位置的颜色,影响外观。本发明之一实施例,设置顶面124与侧面125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圆弧126,较佳的,圆弧126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5毫米,较佳为0.1毫米~2毫米,如此避免顶面124与侧面125的连接处形成尖角,导致抛光不够而影响外观。
较佳的,凹槽123的顶面124与侧面125之间的夹角θ为150度至175度,例如设置为165度,一方面可使得凹槽123的侧面125的坡度较缓,易于加工,同时又不致于使得侧面125宽度过宽,而占用较大面积导致触控装置边框太大。另一方面,不会使得凹槽123的侧面125的坡度太陡峭而不易抛光或者抛光过度,如果抛光不良则可能会导致遮蔽层形成后产生异色。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3,侧面125与第二主表面122之间的夹角与顶面124与侧面125之间的夹角θ互补,较佳为150度之175度。当侧面125与第二主表面122之间的夹角为尖角时,也即侧面125与第二主表面122连接处并没有圆弧过渡,可避免遮蔽层在侧面125与第二主表面122交接处产生凸镜效果,从而使得遮蔽层在该交接处的颜色不同于其它处的颜色,导致遮蔽层在外观上无法做到一体色。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盖板凹槽的放大图。该实施例与图13对应的实施例区别在于,侧面125与第二主表面122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圆弧127,利用该圆弧127产生的凸镜效果,使得指纹辨识区在外观上呈现立体效果,亦可标示出指纹辨识区,从而减少其它标示元件的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盖板,具有相对之一第一主表面与一第二主表面,该第一主表面为一触控面;
一凹槽,设置于该第二主表面,且具有一顶面及相邻于该顶面的一侧面,该顶面与该侧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一指纹辨识结构,至少部分设置于该凹槽的顶面;以及
一触控感应结构,设置于该第二主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面与该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5度至17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面与该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10度至16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纹辨识结构靠近该凹槽顶面的表面为该指纹辨识结构的顶面,该指纹辨识结构的顶面与该盖板的该第一主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0微米至4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纹辨识结构的顶面与该盖板的该第一主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80微米至4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遮蔽层,覆盖该凹槽的该顶面与该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一固定层,设置于该指纹辨识结构与覆盖该凹槽之该顶面的该遮蔽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固定层,设置于该指纹辨识结构与覆盖该凹槽之该侧面的该遮蔽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层连同该第一固定层填满该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层包覆该指纹辨识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层之厚度为5微米至50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层之厚度为小于等于20微米。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纹辨识结构直接接触覆盖该凹槽之该顶面的该遮蔽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固定层,设置于该指纹辨识结构与覆盖该凹槽之该侧面的该遮蔽层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纹辨识结构为一感应电极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电极结构设置于该凹槽以及部分之该第二主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指纹辨识结构为一集成电路芯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结构为制作在该盖板上的触控感应电极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结构包含一基板层与设置于该基板层之一侧的一触控感应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更具有连接该第一主表面与该第二主表面的一侧面;更包含:
一缓冲层,设置于连接该第一主表面与该第二主表面的该侧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层由该盖板之该侧面至该缓冲层的外表面之最大厚度为0.03至0.2毫米。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面与该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50度至175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面与该侧面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圆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弧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5毫米。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与该第二主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50度之175度。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与该第二主表面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圆弧。
CN201510403770.5A 2015-02-03 2015-07-10 触控装置 Pending CN1055281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3770.5A CN105528105A (zh) 2015-02-03 2015-07-10 触控装置
TW105100080A TWI554921B (zh) 2015-02-03 2016-01-04 觸控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57452 2015-02-03
CN201510055745 2015-02-03
CN201510403770.5A CN105528105A (zh) 2015-02-03 2015-07-10 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8105A true CN105528105A (zh) 2016-04-27

Family

ID=543395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3770.5A Pending CN105528105A (zh) 2015-02-03 2015-07-10 触控装置
CN201510504907.6A Active CN105589592B (zh) 2015-02-03 2015-08-18 指纹辨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4907.6A Active CN105589592B (zh) 2015-02-03 2015-08-18 指纹辨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8131B2 (zh)
JP (1) JP6130939B2 (zh)
KR (1) KR20160095618A (zh)
CN (2) CN105528105A (zh)
TW (4) TWI57673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86235B1 (ko) * 2016-05-27 2016-12-15 (주) 아이시스 스마트폰용 윈도우글라스 제조방법 및 스마트폰용 윈도우글라스 제조용 폴리싱머신
EP3267286A1 (en) * 2016-07-07 2018-01-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2020123363A (ja) * 2016-06-27 2020-08-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11410451B2 (en) 2016-06-27 2022-08-09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0043A (zh) * 2014-06-13 2016-01-2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
CN105468187A (zh) * 2014-06-18 2016-04-0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
TWI576734B (zh) * 2015-02-03 2017-04-0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N205384625U (zh) * 2015-06-05 2016-07-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基板、保护玻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CN105302374B (zh) * 2015-11-13 2018-08-14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具隐藏式盲孔之显示面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TWI582659B (zh) * 2015-11-27 2017-05-11 關鍵禾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指紋辨識之觸控裝置
KR20170111827A (ko) * 2016-03-29 201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및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70140454A (ko) * 2016-06-10 2017-1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908305B (zh) 2016-08-16 2021-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组件的制造方法、输入组件及终端
TWI741998B (zh) * 2016-08-22 2021-10-11 速碼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裝置
CN106662900A (zh) 2016-09-29 2017-05-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模组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18128990A (ja) * 2017-02-10 2018-08-1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193412B (zh) * 2017-04-27 2020-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092310B (zh) * 2017-04-27 2020-04-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092311B (zh) * 2017-04-27 2020-03-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69452B (zh) * 2017-05-12 2020-04-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275920B1 (en) 2017-09-27 2022-03-15 Apple Inc. Elongated fingerprint sensor
KR102615589B1 (ko) * 2017-12-28 2023-12-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 인식이 가능한 표시 장치
CN108416280B (zh) * 2018-02-26 2021-09-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650695B (zh) * 2018-02-28 2019-02-11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8549499B (zh) * 2018-03-30 2021-07-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67165B (zh) * 2019-11-29 2021-10-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HUE061111T2 (hu) * 2019-12-05 2023-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ordozható kommunikációs berendezés, amely tartalmaz kijelzõt
US11189248B1 (en) 2020-05-06 2021-11-3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vision correction graphical outputs on a display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986025A (zh) * 2020-07-27 2022-01-2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及其控制面板组件、触控模块
US11783629B2 (en) 2021-03-02 2023-10-10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4063A (zh) * 2014-08-26 2014-11-05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5118A (ja) * 1999-05-06 2000-11-14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US7546114B1 (en) * 2006-01-23 2009-06-09 Glaze Jr William Secure, light emitting cell phone
CN100514659C (zh) * 2007-01-15 2009-07-15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辨识器的薄膜封装构造
KR101961052B1 (ko) * 2007-09-24 2019-03-21 애플 인크. 전자 장치 내의 내장형 인증 시스템들
US8743082B2 (en) * 2010-10-18 2014-06-03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for combination touch, handwriting and fingerprint sensor
CN102478727B (zh) * 2010-11-28 2016-04-0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与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
KR20130057637A (ko) * 2011-11-24 2013-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접촉 감지 장치
JP5878562B2 (ja) * 2011-12-27 2016-03-08 Hoya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用カバー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用タッチ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JP2013152525A (ja) * 2012-01-24 2013-08-08 Hoya Corp 携帯機器用カバー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携帯機器用タッチ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CN102662542A (zh) * 2012-03-27 2012-09-12 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无金属电极层非搭接一体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099159A (ja) * 2012-10-16 2014-05-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前面板、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前面板と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との一体型センサー基板
TWM457921U (zh) * 2012-10-29 2013-07-2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感測結構
JP2014095992A (ja) * 2012-11-08 2014-05-22 Konica Minolta Inc 電子機器
DE102012022894A1 (de) * 2012-11-23 2014-05-28 Gabriele Lisa Trinkel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Personalisierung und Energieversorgung von Geschosse und Geschossabgabesysteme
JP5922008B2 (ja) * 2012-11-30 2016-05-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透明積層体、それらの製造方法、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NO340311B1 (no) * 2013-02-22 2017-03-27 Idex Asa Integrert fingeravtrykksensor
JP2014211731A (ja) * 2013-04-18 2014-1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の作製方法、タッチパネル装置面付け基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TWI567619B (zh) * 2013-06-04 2017-01-21 達鴻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指紋辨識及觸控感應之感測面板、觸控裝置及其感測面板之製造方法
WO2015077733A1 (en) * 2013-11-22 2015-05-28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Secure human fingerprint sensor
CN104050445B (zh) * 2014-04-08 2018-10-16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的封装方法和智能终端
TWM484793U (zh) * 2014-05-23 2014-08-21 Dynacard Co Ltd 指紋辨識晶片封裝模組
TWM491885U (zh) * 2014-06-18 2014-12-1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面板
CN104051367A (zh) * 2014-07-01 2014-09-17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和封装方法
WO2016007444A1 (en) * 2014-07-07 2016-01-14 Goodix Technology Inc. Integration of touch screen and fingerprint sensor assembly
CN204009946U (zh) * 2014-08-26 2014-12-10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CN204242132U (zh) * 2014-09-11 2015-04-0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TWI576734B (zh) * 2015-02-03 2017-04-0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N105511661B (zh) * 2015-02-03 2017-08-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TWM517864U (zh) * 2015-02-03 2016-02-2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指紋辨識裝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4063A (zh) * 2014-08-26 2014-11-05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86235B1 (ko) * 2016-05-27 2016-12-15 (주) 아이시스 스마트폰용 윈도우글라스 제조방법 및 스마트폰용 윈도우글라스 제조용 폴리싱머신
JP2020123363A (ja) * 2016-06-27 2020-08-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11410451B2 (en) 2016-06-27 2022-08-09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EP3267286A1 (en) * 2016-07-07 2018-01-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7589863A (zh) * 2016-07-07 2018-01-1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0747343B2 (en) 2016-07-07 2020-08-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7589863B (zh) * 2016-07-07 2022-05-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1752A (zh) 2016-06-16
CN105589592B (zh) 2019-07-26
TW201621579A (zh) 2016-06-16
US20160224178A1 (en) 2016-08-04
TWI554921B (zh) 2016-10-21
KR20160095618A (ko) 2016-08-11
CN105589592A (zh) 2016-05-18
TWI576734B (zh) 2017-04-01
TW201621590A (zh) 2016-06-16
TWI566188B (zh) 2017-01-11
JP6130939B2 (ja) 2017-05-17
TWM506323U (zh) 2015-08-01
JP2016143419A (ja) 2016-08-08
US10198131B2 (en)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8105A (zh) 触控装置
CN204557433U (zh) 触控装置
CN204557429U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
US10318786B2 (en) Integration of touch screen and fingerprint sensor assembly
US8937605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274974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4480199U (zh) 触控装置
CN204480195U (zh) 触控装置
TWM517365U (zh)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面板
US9791983B2 (en) Capacitive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4700083A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终端设备
CN204242132U (zh) 触控装置
CN104766048A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终端设备
CN104834892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控屏及终端设备
TWM517368U (zh) 一種觸控面板
CN204480194U (zh) 触控装置
JP3167028U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装飾枠
CN105302377B (zh) 保护盖板及应用其的触控装置
CN203455796U (zh) 触控结构
TWI545483B (zh)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面板
JP2011128693A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978067A (zh) 一种触控面板
KR102535371B1 (ko) 디스플레이용 커버 기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901666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2212879B1 (ko) 터치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