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5444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5444A
CN105525444A CN201510665963.8A CN201510665963A CN105525444A CN 105525444 A CN105525444 A CN 105525444A CN 201510665963 A CN201510665963 A CN 201510665963A CN 105525444 A CN105525444 A CN 105525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rtion
cloth
contact
electric contact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59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5444B (zh
Inventor
冈部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25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5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5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5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8Seams for protecting or securing edg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23/006Sewing machines for making cylindrical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不易因人为原因影响引导部的移动定时的缝纫机。在能够对筒状的布料(C)进行折缝的缝纫机中,与落针部(21a)相比的近前侧,具有布料折回装置(4),该布料折回装置(4)具有相对于布料(C)能移动的引导部(42)及与该引导部(42)相邻的不动部(43),在所述引导部(42)的近前侧具有退避检测部(5),其具有通过抵接而通电的一对电接点(5a),所述退避检测部(5)伴随缝制时布料(C)的移动,通过折缝的线迹(S)中的缝制开始部分(S1)发生抵接,进行所述电接点(5a)的切换,引导部(42)通过所述电接点(5a)的切换而移动,由此从伴随所述布料(C)的移动的所述缝制开始部分(S1)的进路上退避。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顺畅地对筒状的布料进行折缝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日本国特开平10-235054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有一种缝纫机,其在与落针部相比靠近近前侧具有布料折回装置。该布料折回装置具有: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板状的引导部;位于引导部的右侧且具有与引导部对应的弯曲面的规尺部;以及通过空气压对布料进行施力的空气喷嘴。在引导部和规尺部以规定间隔接近的状态下,通过从空气喷嘴喷出的气流,能够使布料在引导部的右端部和规尺部的弯曲面之间折回。被折回的布料被送到落针部进行缝制。
在使用具有该布料折回装置的缝纫机对筒状的布料(例如T恤衫的下摆、袖口或者内衣的躯干部所使用的布料)进行折缝的情况下,由于折缝逐渐进行,需要使引导部始终从缝制开始部分的进路上退避,直到线迹中的开始缝制部分绕筒状一周并与布料折回装置抵接。若不这样,则缝制开始部分会钩挂在引导部的近前侧端缘上,导致布料无法向落针部进给,无法使折缝绕筒状一周。这样会导致缝制失败,使缝制品成为不合格品。
为了使引导部退避以避免缝制失败,在以往的缝纫机中以光学方式对缝制开始部分进行检测。虽然在日本国特开平10-235054号公报中关于该检测没有明确记载,但缝纫机中的光学检测被日本国实公昭59-25349号公报公开,所以对日本国实公昭59-25349号公报进行说明。日本国实公昭59-25349号公报的缝纫机构成为组合投光器和受光器,受光器接受透过布料的光,根据受光器所接受的透过光的亮度来检测布料是否正确重合。
在如日本国特开平10-235054号公报的缝纫机那样具有布料折回装置的缝纫机中,也基本上与上述情况相同,基于布料遮光与否引起的受光器接收的光的变化来进行对折缝的线迹中缝制开始部分的检测。更具体地说,对于布料中未缝制的部分,由于垂下的布料位于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间,因而光被遮挡,而对于已被缝制的部分,由于布料不垂下,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间没被遮挡,因而光能够通过。因此,受光器开始接受光,由此,通过检测布料的垂下情况,能够间接地对缝制开始部分是否已到达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间进行检测(缝制开始部分已到达和开始受光两者之间有相关关系,能够推定缝制开始部分已到达的情况)。
通过对该缝制开始部分的检测,用于驱动引导部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从而引导部进行移动以从缝制开始部分的进路上退避。此外,与缝制开始部分的检测同时地,设在缝纫机内部或缝纫机外部的计数器开始对针的往复动次数(更具体地为缝纫机主轴的旋转次数)进行计数,规定的往复动次数被计数,由此缝制动作也停止。
但是,对于这种通过光学方式对缝制开始部分进行检测的情况来说,在引导部自动退避前,例如作业者将位于与布料折回装置相比靠近近前侧的布料提起,由此使布料离开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间,并能够人为地使引导部退避。尤其在作业者为熟练工的情况下,为了使引导部退避而以自己容易操作的节奏进行这样的动作。这样,若作业者都分别人为地使引导部退避,则可能导致由作业者进行的使引导部退避的时刻不同,因此,每个作业者的折缝的完成状态容易变得不同。这点从保持缝制品质的方面考虑而不优选。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不易因人为的原因影响引导部的移动定时。
本发明为一种能够对筒状的布料进行折缝的缝纫机,在与落针部相比的近前侧具有布料折回装置,该布料折回装置具有相对于布料能移动的引导部及与该引导部相邻的不动部,在所述引导部的近前侧具有退避检测部,该退避检测部具有通过抵接而通电的一对电接点,所述退避检测部伴随缝制时的布料的移动,折缝的线迹中的缝制开始部分进行抵接,由此进行所述电接点的切换,所述引导部通过所述电接点的切换而移动,由此,从伴随所述布料的移动的所述缝制开始部分的进路上退避。
根据该结构,通过缝制开始部分抵接在退避检测部上这一物理变化完成引导部的退避。该引导部的退避与以往通过光学方式检测缝制开始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作业者人为的退避。因此,能够减少因人为原因在引导部退避定时上发生不一致的可能性。
而且,所述电接点的切换能够从通电状态向断开状态切换。
根据该结构,能够与电接点断开同时地,对缝制开始部分抵接在退避检测部上的情况进行检测。这里,从断开状态向通电状态的切换中,在检测时会产生电接点移动直到发生抵接的时间量的时滞,但根据该结构可以避免这样的时滞。
而且,所述退避检测部的一部分能够设于所述引导部。
根据该结构,退避时,退避检测部的一部分与引导部一起移动,因此,例如移动迟缓的退避检测部不会妨碍缝制开始部分的进路。
而且,所述退避检测部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引导部能转出、退避地设于所述引导部的近前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构成为退避检测部的一部分与缝制时的布料的移动方向相配合地后退,所以,用于检测缝制开始部分的结构能够变得简单。另外,退避检测部的一部分仅通过后退就能够切换电接点,因此,电接点的反应敏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布料折回装置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布料折回装置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成为退避状态的布料折回装置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布料折回装置和布料的关系的、对主要部分进行放大后的概要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表示除去了引导部后的抵接片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除去了引导部及抵接片并从后侧观察电接点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的、表示除去了引导部后的抵接片的各部分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9是关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布料折回装置和退避检测部的部分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布料折回装置和退避检测部的部分的动作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前后方向的表现,将靠近进行缝制的作业者的一侧作为“近前侧”,将远离作业者的一侧作为“后(后方)侧”。另外,关于上下左右的方向,以所述作业者观察缝纫机时的方向为准。
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为双链环缝纫机。如图1所示,该缝纫机1具有:位于下方的缝纫机座单元2、以从上方覆盖缝纫机座单元2的方式配置的缝纫机臂3。
该缝纫机1具有多根(图示的缝纫机1中为2根或3根)针,这些针在左右方向上并列,且通过内置于缝纫机臂3内的针驱动机构31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而且,缝纫机1具有:从上方压住欲缝制的布料C的压脚32;位于针的下方、且固定于缝纫机座单元2的基本部分即缝纫机座2a的上表面的针板21。该针板21具有能够供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针通过的孔即落针部21a。另外,在针板21的落针部21a的周围设有布料进给机构22。该布料进给机构22具有相对于针板21移动的多个进给齿(未图示),能够将被压脚32从上方压住的布料C向后侧间歇地进给。
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座单元2构成为作为基本部分的缝纫机座2a具有在缝制时从布料C的下方供给底线的机构,在该缝纫机座2a上安装有后述的布料折回装置4、和退避检测部5。该缝纫机座单元2相对于缝纫机臂3被单独单元化,这样能够安装在多种缝纫机臂3上。缝纫机座2a具有弯针(未图示),该弯针供给用于与穿过针的针线一起形成双链环缝的线迹的底线。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座2a是“筒式”,其形状适于缝制被称作所谓“管状物”的布料C,从而形成衣服的筒状部位(例如T恤衫的下摆、袖口;内衣的躯干部)。
布料折回装置4是用于将布料C的端部(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例中的右端部)以规定宽度折回的装置,具有与日本国特开平10-235054号公报记载的结构基本相同的机构。该布料折回装置4具有基板部41,该基板部41以相对于缝纫机座2a的近前侧的面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在该基板部41上安装有引导部42、规尺部43、空气喷出部44。而且,在基板部41的下方安装有驱动气缸45,例如在布料折回装置4中,该驱动气缸45用于使引导部42移动。此外,基板部41在本发明中不是必须的,不设置基板部41也能够构成布料折回装置4。
引导部42通过驱动气缸45的驱动力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图3中示出了向右侧移动的状态,图4中示出了向左侧移动的状态)。该引导部42为图2所示的形状,其上表面421为俯视呈大致长方形的平面。引导部42的右侧部分422呈大致平板状。在该右侧部分422上形成有向近前侧开口的狭缝部423。退避检测部5的抵接片51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该狭缝部423内。构成为抵接片51能够进入狭缝部423中。作为驱动气缸45,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直线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的空气气缸,但还能够采用例如旋转气缸等各种驱动机构。
规尺部43是至少在使布料C折回时以不动的方式安装于缝纫机座2a的不动部。规尺部43与引导部42相邻。本实施方式的规尺部43为块状,且位于引导部42的右侧。该规尺部43在左侧面具有圆弧状的弯曲面43a。如图1所示,空气喷出部44在弯曲面43a上沿前后方向在两处开口。而且,位于规尺部43的斜上方的管的前端朝向近前侧而构成空气喷出部44。此外,图1及图2中,省略了连接于空气喷出部44的空气配管的图示。如图5箭头所示,通过从各空气喷出部44喷出的气流F,布料C被保持为以下状态:在引导部42的上方朝向右侧,并沿规尺部43的弯曲面43a朝向下方,随后在引导部42的下方以朝向左侧的方式被折回。布料C在保持该折回的状态下被向针板21输送。
如图2~图4所示,退避检测部5位于引导部42的近前侧。如图6所示,该退避检测部5具有:抵接片51、施力部52、电接点5a。此外,图6中,为了说明而省略了引导部42。该退避检测部5没有必要整体都位于引导部42的近前侧,只要退避检测部5的一部分位于引导部42的近前侧即可,例如电接点5a位于引导部42的下侧等。
构成退避检测部5的一部分的抵接片51为大致平板状。如图6所示,抵接片51为俯视大致梯形。该抵接片51能够相对于引导部42在假想平面内的规定范围内转动。另外,该抵接片51与引导部42一起在左右方向上移动。通过该转动,抵接片51能够以引导部42的近前侧端缘42a(参照图2)为基准,相对于引导部42(具体来说为形成在引导部42上的狭缝部423)转出、退避。此外,抵接片51稍向后退避就会进行电接点5a的切换,因此,抵接片51没有必要后退到完全进入引导部42,只要能够以容许所述稍微后退的程度进行转出、退避即可。不过,必要的前提是,直到引导部42向左侧的退避结束为止,抵接片51都能够以不妨碍线迹S中的缝制开始部分S1向针板21移动的方式后退。
转动轴511位于抵接片51的左端部分。该转动轴511为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轴,安装在引导部42上。抵接片51能够以该转动轴511为中心转动。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由施力部52从后侧的施力、及抵接片侧电接点53和固定侧电接点54的抵接来规定抵接片51的转动范围。另外,在图2及图4所示的状态下,由施力部52从后侧的施力、及安装在引导部42的近前侧的止挡件46来规定抵接片51的转动范围。如图6所示,该止挡件46的上部的俯视形状为大致三角形(楔形)。抵接片51与止挡件46中的对应于所述大致三角形的斜边的面抵接并由此被限制转动。该止挡件46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调整相对于引导部42安装的位置,由此,抵接片51的转动范围也能够得到调整。
抵接片51的图示右下端缘为直线状。该直线状的部分为线迹抵接部512,如图3所示,在抵接片51位于引导部42的前方的状态下,线迹抵接部512与引导部42的近前侧端缘42a大致平行。折缝的线迹S中的缝制开始部分S1与该线迹抵接部512中的、从落针部21a向近前侧延伸的部分(图3及图4中通过点划线表示从落针部21a的中央向近前侧延伸的基准线L)抵接。此外,图3中通过双点划线示出了布料C、线迹S(两根针的情况)、缝制开始部分S1。
抵接片51中从线迹抵接部512的左端朝向转动轴511的位置的端缘为随着趋向左侧边弯曲边后退的形状,与抵接片51整体一律位于引导部42的前方的形态相比,尤其在将布料C放置在缝纫机1上的情况下,布料C、作业者的手难以发生钩挂。另外,为了轻量化而在抵接片51的两处贯穿开口部513。
如图6所示,施力部52位于抵接片51的左后方,具有弹簧521、和位于弹簧521的近前侧的推压部522。推压部522与抵接片51的左后方的端缘即弹簧承受部514抵接。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弹簧521,使用向抵接片51的左后方延伸的螺旋弹簧,作为推压部522,使用插入到弹簧521的近前侧前端的棒状体。
通过该施力部52,抵接片51以转动轴511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被施力。因此,若抵接有线迹S中的缝制开始部分S1,并由此抵接片51后退且引导部42退避(向左侧移动),则抵接片51迅速恢复到位于引导部42的前方的状态。另外,在引导部42向右侧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该施力,能够可靠地进行电接点5a中的抵接片侧电接点53和固定侧电接点54的抵接。
抵接片51上,作为电接点5a的一部分设有从下表面突出的抵接片侧电接点53。如图7所示(图7中,为了说明而省略了抵接片51),该抵接片侧电接点53具有:安装在抵接片51上的基部531、从基部531向下方延伸的接点部532。如图6所示,接点部532俯视(底面观察)呈大致“V”字状。接点部532的近前侧端部532a形成为锐角,沿垂直方向延伸。
接点部532中的、所述大致“V”字状的前端侧部分随着趋向近前侧而向左侧延伸。如前所述,抵接片51通过施力部52沿顺时针方向被施力,在引导部42从左侧(图4所示的状态)向右侧(图3所示的状态)移动时,所述前端侧部分能够沿固定侧电接点54的接点部542的后表面542a滑动。因此,伴随引导部42向右侧的移动,能够顺畅地使电接点5a成为导通状态。
这里,对抵接片侧电接点53和构成一对电接点5a的固定侧电接点54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该固定侧电接点54位于能够与抵接片侧电接点53抵接的位置。该固定侧电接点54被设置为相对于缝纫机座2a固定,即使在引导部42移动的情况下也不移动。
这里,作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还考虑电接点5a的整体与引导部42一起在左右移动的结构(例如,将相当于固定侧电接点54的接点设于引导部42的结构)。即使为该结构,由于能够与抵接片51的后退一起使电接点5a成为断开状态,所以,成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作为触发信号能够使引导部42退避。
不过,与所述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有以下优点,即无需构成为使连接于电接点5a的电气配线吸收引导部42的移动(例如使电气配线松弛地配置等)。另外,难以发生因引导部42移动时(尤其在移动结束时)的加速度变化产生的冲击导致电接点的位置关系混乱的情况,能够长期且稳定地使电接点5a进行动作。因此,与所述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还有能够提高电接点5a的可靠性的优点。因此,优选采用本实施方式。
固定侧电接点54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向近前侧延伸的基部541、从基部541的近前侧端部向垂直上方立起的接点部542。在基部541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41a,通过使基部54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能够对相对于抵接片侧电接点53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使各接点53、54成为最合适的抵接状态。接点部542的后表面542a为平面。在该后表面542a上抵接有抵接片侧电接点53,由此,电接点5a成为导通状态。如图7所示,在该导通状态下,抵接片侧电接点53中的接点部532的近前侧端部532a与接点部542的后表面542a线接触。抵接片51向图6所示的箭头R的方向转动,由此,抵接片侧电接点53与固定侧电接点54分离。由此,电接点5a成为断开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接点5a的切换是从通电状态向断开状态的切换。因此,能够与电接点5a断开同时地进行检测。其理由为,假设在处于断开状态的电接点成为通电状态的切换中,检测会产生电接点5a移动直到抵接的时间量的时滞。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尽可能减少这样的时滞,所以,能够进行迅速的检测。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抵接片侧电接点53与平面状的后表面542a线接触,所以,能够使从导通状态到断开状态的反应变得敏锐。由此,能够使引导部42迅速退避,以不妨碍向后方进给的线迹S中的缝制开始部分S1的进路。
另外,电接点5a是通过抵接片侧电接点53和固定侧电接点54的抵接而以物理方式进行开闭的结构。因此,与使用接近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传感器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结构单纯化,因此,能够降低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尤其在进行大量缝制的工业用缝纫机中,由于布料折回装置4的动作次数必然增多,很显然结构越简单越不易发生故障,因此,结构简单是很大的优点。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42及抵接片51本身构成与电接点5a相关的电气回路(在引导部42及抵接片51的内部流通用于检测的电流)。因此,能够简化构成退避检测部5的电气配线。因此,有助于降低缝纫机的制造成本。
抵接片侧电接点53设在抵接片51中的靠右端部。对此,将抵接片51的位置关系表示于图8并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将抵接片51的转动中心的位置(“杠杆”中所说“支点”)作为转动中心点P0,将线迹抵接部512和基准线L(参照图3)的交点的位置(“杠杆”中所说的“阻力点”)作为线迹抵接点P1。而且,将固定侧电接点54中的接点部542的后表面542a和抵接片侧电接点53中的接点部532的近前侧端部532a的、俯视图中的接触位置(“杠杆”中所说的“动力点”)作为电接点接触点P2。本实施方式中,抵接片51中的电接点接触点P2被设定为与转动中心点P0相比靠近线迹抵接点P1。而且,转动中心点P0和电接点接触点P2的直线距离D2被设定为比转动中心点P0和线迹抵接点P1的直线距离D1的1/2大。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抵接片51中,在以转动轴511为基准的径向上,转动中心点P0、电接点接触点P2、线迹抵接点P1以该顺序取位。各点的排列例如还能够按照电接点接触点P2、转动中心点P0、线迹抵接点P1的顺序取位,但与两点夹持转动中心点P0而取位的结构相比,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两点从转动中心点P0向同方向取位的结构,能够使抵接片51紧凑化。
而且,通过这样将抵接片51中的电接点接触点P2的位置设定为靠近线迹抵接点P1,能够使抵接片51转动时的、线迹抵接点P1的移动(转动)距离和电接点接触点P2的移动(转动)距离接近。由此,在线迹S中的缝制开始部分S1与抵接片51抵接的情况下,伴随抵接片51的转动,能够增大抵接片侧电接点53中的接点部532的近前侧端部532a从固定侧电接点54的接点部542的后表面542a分离的距离。因此,伴随抵接片51沿箭头R的方向移动(转动),与电接点接触点P2的位置距线迹抵接点P1相对较远的情况相比,通过适当设定与检测相关的阈值,由此,能够对缝纫机1的振动等波及到退避检测部5的外部扰乱或干扰、和应被视为引导部42的退避的抵接片51的后退进行明确地区别。以上,抵接片侧电接点53在抵接片51中设置在右端部附近,由此,能够准确检测缝制开始部分S1向抵接片51的抵接,抑制误检测。
在固定侧电接点54上还安装有永久磁铁55。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该永久磁铁55对由磁性体构成的抵接片侧电接点53进行吸引。通过基于该磁力的吸引,能够抑制因来自外部的振动等抵接片51的转动以外的原因误使电接点5a断开的情况发生。另外,与所述施力部52的施力同时地,永久磁铁55对抵接片侧电接点53进行吸引,由此,在引导部42伴随因抵接线迹S的缝制开始部分S1致使抵接片51后退而退避时,抵接片51能够迅速恢复到位于引导部42的前方的状态。另外,因施力得到了永久磁铁55的磁力支承,所以相应地能够减小施力部52的弹簧521的弹性系数。具体来说,能够使弹性系数成为用于使抵接片51恢复到位于引导部42的前方的初期状态的最低限度的弹性系数。因此,能够降低布料C因向抵接片51抵接而从被弹簧支持的抵接片51承受的阻力,因此,能够抑制因向抵接片51抵接而对折缝的完成状态产生影响。而且,与使用大弹性系数的弹簧521的情况相比能降低成本。另外,由于弹力弱,相应地向退避检测部5的组装作业也能够更轻松。
另外,虽未图示,但还能够构成为设置对电接点5a(尤其对各接点53、54之间)喷出空气的机构(喷嘴等)。通过该结构,喷出的空气吹散线屑、灰尘,由此,能够抑制因线屑、灰尘附着于电接点5a而导致的导通不良。
如以上那样构成退避检测部5,由此,通过线迹S中的缝制开始部分S1抵接,而使抵接片51后退。抵接片51的后退方向与布料C的前进方向一致。因此,能够使用于检测缝制开始部分S1的结构简单。另外,由于仅通过退避检测部5的移动就能够将电接点5a从导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所以,在抵接片51和电接点5a之间没必要介装用于切换电接点5a的其他部件(成为导致反应变慢原因的部件),因此,能够使电接点5a的反应变得敏锐。
通过控制部6(参照图9)检测所述电接点5a的断开。控制部6可以位于缝纫机1的内部,也可以位于缝纫机1的外部。控制部6能够使驱动气缸45驱动并使引导部42向左侧移动,使引导部42从缝制开始部分S1朝向后方的进路上退避。此外,由于引导部42向左侧移动,所以,如图3及图4所明示,只要与基准线L相比位于右侧的区域向左侧移动,就不会与布料C的缝制开始部分S1干涉。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所述退避。通过所述退避,缝制开始部分S1不会钩挂于引导部42的近前侧端缘,能够使折缝绕筒状一周。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缝制开始部分S1与退避检测部5抵接这一物理变化进行引导部42的退避,所以,与以往的以光学方式检测缝制开始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因人为原因导致引导部退避时刻发生不一致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抑制每个作业者折缝的完成状态不同的情况。因此,能够有助于缝制品质的稳定化。另外,由于退避时退避检测部5也与引导部42一起移动,所以,退避检测部5也不会妨碍缝制开始部分S1的进路。
此外,控制部6对针驱动机构31及布料进给机构22进行控制,由此,与缝制开始部分S1与抵接片51抵接、且电接点5a成为断开状态同时地,控制部6内的计数器(未图示)开始对针的往复动次数(更具体地为缝纫机主轴的旋转次数)进行计数,在计数了规定的往复动次数后,使缝制动作(针的往复运动及布料进给)停止。由此,能够以恒定长度的重叠缝完成缝制。
这里,在图10中示出了时间图。在缝纫机主轴的旋转过程中(图中第一层为“缝纫机旋转”为“接通(ON)”的状态),布料C的缝制开始部分S1与抵接片51抵接,由此,接点5a成为断开状态(图中第二层为“接点(5a)”从“接通”状态成为“断开(OFF)”状态)。于是,控制部6使驱动气缸45驱动从而使引导部42向左侧移动(图中第三层为“引导部(42)”从“断开”状态成为“接通”状态)。然后,计数器的计数开始(图中第四层为“计数器”从“断开”状态成为“接通”状态)。计数器在进行规定计数后结束计数(图中第四层为“计数器”成为“断开”状态),控制部6使缝纫机主轴的旋转停止(图中第一层为“缝纫机旋转”成为“断开”状态)。然后,引导部42向右侧复位(图中第三层为“引导部(42)”成为“断开”状态),并且,接点5a复位至导通状态(能够导通的状态)(图中第二层为“接点(5a)”成为“接通”状态)。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追加各种变更。
例如,抵接片51能够不为平板状,例如,抵接片51能够为位于引导部的近前侧的T字状、L字状等立体形状。另外,除了所述实施方式那样的能够转动地支承在引导部42上的结构以外,还能够构成为,例如抵接片51整体以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引导部42上。另外,还能够将抵接片51与引导部42分离地设置。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抵接片51上安装有单独形成的转动轴511及抵接片侧电接点53,但还能够将这些部件一体形成。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线迹抵接部512为直线状,但不限于此,还能够形成为弯曲的形状。该情况下的弯曲可以为向近前侧呈凸状的弯曲,也可以为相反地呈凹状的弯曲。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电接点5a,其移动侧(接点部532的近前侧端部532a)以锐角且呈尖的形状,固定侧(接点部542的后表面542a)形成为平面形状,但还可以为相反的关系。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接点部542的后表面542a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正交的平面,但只要不妨碍引导部42及抵接片51的退避,还能够形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面。另外,后表面542a不限于平面,还能形成为弯曲面。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电接点5a其导通状态通过线接触完成,但还可以通过点接触完成。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退避检测部5具有一对电接点5a,但具有至少一对即可,还能够具备两对以上的电接点5a。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为双链环缝纫机,但对于其他种类的各种缝纫方式的缝纫机都能够设置退避检测部5。

Claims (4)

1.一种缝纫机,其是能对筒状的布料进行折缝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与落针部相比靠近近前侧具有布料折回装置,该布料折回装置具有相对于布料能移动的引导部及与该引导部相邻的不动部,
在所述引导部的近前侧具有退避检测部,该退避检测部具有通过抵接而通电的一对电接点,
所述退避检测部伴随缝制时布料的移动,折缝的线迹中的缝制开始部分进行抵接,由此进行所述电接点的切换,
所述引导部通过所述电接点的切换而移动,由此从伴随所述布料的移动的所述缝制开始部分的进路上退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点的切换是从通电状态向断开状态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检测部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引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检测部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引导部能转出、退避地设于所述引导部的近前侧。
CN201510665963.8A 2014-10-17 2015-10-15 缝纫机 Active CN1055254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2891 2014-10-17
JP2014212891A JP6425069B2 (ja) 2014-10-17 2014-10-17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5444A true CN105525444A (zh) 2016-04-27
CN105525444B CN105525444B (zh) 2020-04-07

Family

ID=5574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5963.8A Active CN105525444B (zh) 2014-10-17 2015-10-15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6158B2 (zh)
JP (1) JP6425069B2 (zh)
CN (1) CN105525444B (zh)
TW (1) TWI6886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3532A (zh) * 2020-12-03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备料装置、缝纫设备及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4570A (en) * 1976-12-29 1978-07-26 Fujitsu Ltd Field effec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e
JPS6045385A (ja) * 1983-08-22 1985-03-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裾引き縫装置
JPS6272394A (ja) * 1985-09-26 1987-04-02 株式会社 森本製作所 自動縫製機
US4827857A (en) * 1988-05-30 1989-05-09 Rockwell-Rimoldi S.P.A. Cylindrical bed sewing machine
CN1539086A (zh) * 2001-08-09 2004-10-20 �ձ�������ҵ��ʽ���� 逆向反射装置
CN200971409Y (zh) * 2006-08-29 2007-11-07 和发针车有限公司 全自动双吹式下摆车缝引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1826A (en) * 1970-02-06 1972-01-04 Usm Corp Sheet orienting devices
JPS5846793Y2 (ja) * 1978-06-20 1983-10-25 奈良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すくい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布案内装置
JPS5925349Y2 (ja) 1980-06-18 1984-07-25 グンゼ株式会社 縫外れ検出装置
US5269239A (en) 1990-09-10 1993-12-14 Union Special Corporation Automatic attachment of pre-closed elastic waistbands
JPH0662983U (ja) * 1993-02-08 1994-09-06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生地案内装置
JPH06304365A (ja) * 1993-04-21 1994-11-01 Pegasus Sewing Mach Mfg Co Ltd 筒状生地の自動ヘミング装置
JPH07213773A (ja) 1994-01-28 1995-08-15 Nippon Union Special Kk ミシンの重ね縫い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893204A (en) * 1996-11-12 1999-04-13 Dresser Industries, Inc. Production process for casting steel-bodied bits
JPH10235054A (ja) 1997-02-21 1998-09-08 Yamato Sewing Mach Co Ltd ミシンの生地折返し案内装置
US6119612A (en) * 1998-12-08 2000-09-19 Bottoms Associates, Inc. Hem former with movable support plate
US6192816B1 (en) * 1999-10-15 2001-02-27 Techsty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joining hems particularly on tubular trouser legs
TWM307630U (en) * 2006-08-10 2007-03-11 Sicama Sewing Machine Co Ltd Full automatic and dual blow leading device of the lower hem sewing
ES2945858T3 (es) 2012-05-24 2023-07-10 Sunstar Suisse Sa Herramienta de limpieza interdental
JP6045385B2 (ja) 2013-02-15 2016-12-14 Jx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軽油基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基材を配合した軽油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4570A (en) * 1976-12-29 1978-07-26 Fujitsu Ltd Field effec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e
JPS6045385A (ja) * 1983-08-22 1985-03-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裾引き縫装置
JPS6272394A (ja) * 1985-09-26 1987-04-02 株式会社 森本製作所 自動縫製機
US4827857A (en) * 1988-05-30 1989-05-09 Rockwell-Rimoldi S.P.A. Cylindrical bed sewing machine
CN1539086A (zh) * 2001-08-09 2004-10-20 �ձ�������ҵ��ʽ���� 逆向反射装置
CN200971409Y (zh) * 2006-08-29 2007-11-07 和发针车有限公司 全自动双吹式下摆车缝引导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3532A (zh) * 2020-12-03 2021-08-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备料装置、缝纫设备及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3293532B (zh) * 2020-12-03 2023-12-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备料装置、缝纫设备及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77608A (ja) 2016-05-16
JP6425069B2 (ja) 2018-11-21
US10006158B2 (en) 2018-06-26
TWI688686B (zh) 2020-03-21
CN105525444B (zh) 2020-04-07
US20160108570A1 (en) 2016-04-21
TW201623725A (zh) 2016-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20444B1 (ko) 봉제용 재봉틀
JP5955180B2 (ja) ステッチプレッサを備えた横編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005189A (zh) 双针缝纫机
TWI693320B (zh) 針板切換機構
JP2015066384A (ja) 縫製システム
CN105525444A (zh) 缝纫机
CN101550641B (zh) 缝纫机的上线夹紧装置
KR20030088366A (ko) 재봉기
US10301754B2 (en) Sewing machine
CN100591825C (zh)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SE458282B (sv) Traadvaektare foer sy-, stick- och tuftmaskiner och liknande
US7905188B2 (en) Thread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JP5312130B2 (ja) ミシンの上糸保持装置
US2387958A (en) Stop motion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TW202244350A (zh) 上裝飾機構及縫紉機
CN106087292A (zh) 缝纫机
CN109594235A (zh) 一种缝纫机
JP5059482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15066386A (ja) 縫製システム及び保持体
CN103510278A (zh) 绕线钉扣机
JP2009039507A (ja)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4025846B2 (ja) 自動縫製機の縫い外れ検出装置
JP4634100B2 (ja)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CN1908278B (zh) 嵌条缝纫机
JP4236340B2 (ja) ミシンおよび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