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9917A - 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9917A
CN105429917A CN201510462807.1A CN201510462807A CN105429917A CN 105429917 A CN105429917 A CN 105429917A CN 201510462807 A CN201510462807 A CN 201510462807A CN 105429917 A CN105429917 A CN 105429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aseband
frame
quadrature modul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28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9917B (zh
Inventor
清水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29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9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9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9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实施方式的失真补偿装置具有误差推测部、信号校正部。误差推测部根据用于识别构成DTMB方式的播放传输流的信号帧的帧头与帧主体的识别信号来识别所述帧头,使用与所识别到的所述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推测进行所述信号帧的正交调制时的正交调制误差。信号校正部根据所述正交调制误差,校正与所述信号帧对应的基带信号。

Description

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
优先权基础申请等关联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基于在2014年9月11日申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85350号的优先权的利益,并且要求其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于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面数字播放用的发送装置中,具备用于对作为发送波(线性调制波、多种调制波)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re:PA)。另外,在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具备用于进行基带信号的正交调制的正交调制器。在这种发送装置中,为了抑制非必要电波(寄生)的发射来提高功率利用系数,需要尽可能地将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抑制得较小。作为抑制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的技术,已知了基于数字预失真(DigitalPre-Distortion)方式的失真补偿。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地面数字播放用的发送装置中,如果在功率放大器的前级设置的正交调制器的正交调制误差变大,则从正交调制器输出的调制信号的正交性劣化。因此,当在接收装置中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时,有时解调的精度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正交调制误差的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
实施方式的失真补偿装置具有误差推测部、信号校正部。误差推测部根据用于识别构成DTMB(Digital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方式的信号帧的帧头与帧主体的识别信号,识别所述帧头,使用与所识别到的所述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推测在进行所述信号帧的正交调制时的正交调制误差。信号校正部根据所述正交调制误差,校正与所述信号帧对应的基带信号。
根据上述构成的失真补偿装置,能够抑制正交调制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失真补偿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DTMB方式的播放传输流的帧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DTMB方式的信号帧的振幅(功率)与时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帧头的调制方式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0…发送装置;10…调制部;10A…识别信号生成部;20…失真补偿装置;21…数字预失真器;22…信号校正部;23-1…第1数字/模拟变换部;23-2…第2数字/模拟变换部;24-1…第1模拟/数字变换部;24-2…第2模拟/数字变换部;25…增益计算部;26…延迟推测校正部;27…增益校正部;28…失真推测部;29…误差推测部;30…正交调制部;40…功率放大器;50…天线;60…正交解调部;70…合成器;Ddis…失真推测数据;Derr…误差推测数据;FB…帧主体;FFTGP…识别信号;FH…帧头;IBB、IBBA…基带I信号;QBB、QBBA…基带Q信号;RF…高频信号;SGF…信号帧;XI…基带I数据;XIB…延迟校正数据;XQ…基带Q数据;XQB…延迟校正数据;YI…反馈基带I数据;YQ…反馈基带Q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具备实施方式的失真补偿装置的发送装置。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失真补偿装置20的发送装置100的结构例的框图。
发送装置100是DTMB方式的地面数字播放用的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10、失真补偿装置20、正交调制部30、功率放大器40、天线50、正交解调部60以及合成器70。
调制部10构成为关于播放传输流TS进行DTMB方式的编码以及数字调制,生成并输出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播放传输流TS中包含的信号帧的帧头的数字调制方式,使用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其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另外,调制部10具备识别信号生成部10A。识别信号生成部10A构成为生成并输出用于识别构成DTMB方式的信号帧的帧头与帧主体的识别信号FFTGP。具体来说,识别信号生成部10A计算信号帧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功率,生成识别所输入了的播放传输流TS中包含的信号帧的帧头以及帧主体的识别信号FFTGP。
识别信号生成部10A输出在帧头的信号区间中成为高电平“Hi”、在帧主体的信号区间中成为低电平“Lo”的信号,来作为识别信号FFTGP。识别信号FFTGP不限定于本例。识别信号FFTGP被供给到构成失真补偿装置20的数字预失真器21、增益计算部25、延迟推测校正部26、以及误差推测部29。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将识别信号生成部10A设为调制部10的构成要素,但也可以将识别信号生成部10A设为失真补偿装置20的构成要素。
失真补偿装置20构成为针对从调制部10输出了的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实施用于通过数字预失真方式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的补偿处理以及用于补偿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的补偿处理。失真补偿装置20生成通过这些补偿处理补偿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正交调制误差的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并输出。关于失真补偿装置20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正交调制部30构成为进行为了补偿非线性失真以及正交调制误差而通过失真补偿装置20校正了的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的正交调制(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生成正交调制信号OF并输出。功率放大器40构成为进行从正交调制部30输出了的正交调制信号OF的功率放大,输出高频信号RF。天线50将从功率放大器40输出了的高频信号RF变换成发送电波(电磁波)而向空间发射、发送。正交解调部60构成为检测从功率放大器40输出了的高频信号RF的一部分来作为反馈信号,通过进行正交解调,生成反馈基带I信号IBBF以及反馈基带Q信号QBBF并输出。合成器70构成为向正交调制部30输出正交调制用的基准信号,并且向正交解调部60输出正交解调用的基准信号。
失真补偿装置20具备数字预失真器21、信号校正部22、第1数字/模拟变换部23-1、第2数字/模拟变换部23-2、第1模拟/数字变换部24-1、第2模拟/数字变换部24-2、增益计算部25、延迟推测校正部26、增益校正部27、失真推测部28以及误差推测部29。
数字预失真器21构成为除了从调制部10输出了的基带I信号IBB、基带Q信号QBB、识别信号FFTGP之外,还使用从失真推测部28输出了的失真推测数据Ddis,产生与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相反的特性的失真并分别重叠到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由此,数字预失真器21生成重叠了与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相反的特性的失真的基带I数据XI和基带Q数据XQ并输出。
信号校正部22构成为根据表示通过后述的误差推测部29推测出的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的误差推测数据Derr,来校正从数字预失真器21输出了的基带I数据XI和基带Q数据XQ,从而生成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并输出。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包含与构成播放传输流TS的信号帧对应的基带信号。信号校正部22根据误差推测数据Derr,校正与构成播放传输流TS的信号帧对应的基带信号,以使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减小。
第1数字/模拟变换部23-1构成为进行基带I数据XIA的数字/模拟变换,生成基带I信号IBBA并输出。第2数字/模拟变换部23-2构成为进行基带Q数据XQA的数字/模拟变换,生成基带Q信号QBBA并输出。第1模拟/数字变换部24-1构成为进行通过正交解调部60解调了的反馈基带I信号IBBF的模拟/数字变换,生成反馈基带I数据YI并输出。第2模拟/数字变换部24-2构成为进行通过正交解调部60解调了的反馈基带Q信号QBBF的模拟/数字变换,生成反馈基带Q数据YQ并输出。
增益计算部25构成为根据识别信号FFTGP、基带I数据XIA、基带Q数据XQA、反馈基带I数据YI以及反馈基带Q数据YQ,来进行增益计算。延迟推测校正部26构成为根据识别信号FFTGP、基带I数据XIA、基带Q数据XQA,推测相对于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的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各自的延迟量(延迟时间),生成用于校正这些延迟量的延迟校正数据XIB和延迟校正数据XQB并输出。
增益校正部27构成为根据增益计算部25的计算结果,进行延迟校正数据XIB和延迟校正数据XQB的增益校正。失真推测部28构成为根据进行了增益校正的延迟校正数据XIB和延迟校正数据XQB以及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推测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将表示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的失真推测数据Ddis输出到数字预失真器21。
误差推测部29构成为根据从调制部10供给的识别信号FFTGP,识别构成DTMB方式的信号帧的帧头。另外,误差推测部29构成为使用表示与所识别到的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相位以及振幅的特性量,推测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在实施方式中,误差推测部29识别在从模拟/数字变换部24-1、24-2供给的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中分别包含的帧头,来作为构成DTMB方式的信号帧的帧头。
在实施方式中,与所识别到的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是通过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表示的基带信号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相位以及振幅。但是,不限定于本例,以能够补偿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作为限度,上述的特性量也可以仅是通过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表示的基带信号的相位或者振幅中的任一个。
此处,在具体的动作说明之前,说明DTMB方式的帧结构。
图2是DTMB方式的帧结构的说明图。如图2的最上部所示,DTMB方式的信号帧被构成为包含与24小时的连续播放对应的1440个分钟(minute)帧MF0~MF1439的日历帧CDF。分钟帧MF0~MF1439分别包含480个超帧SF0~SF479。另外,超帧SF0~SF479分别包含表示超帧的开头的第一帧FF以及帧长为555.6μsec、578.703μsec或者625μsec中的某一个的多个信号帧SGF。进而,各信号帧SGF包括表示信号帧的开头的帧头FH以及包含作为播放数据的实际数据的数据块的帧主体FB。
图3是DTMB方式的信号帧中包含的信号帧SGF的振幅(功率)与时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3所示,在DTMB方式的信号帧SGF的帧头FH中,PN信号(虚拟随机信号)在I侧、Q侧都映射到相同的NRZ(NonReturntoZero,非归零)的二进制信号。帧头FH的功率为帧主体FB的功率的2倍。
为了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需要正确地推测其非线性失真。为此,需要将原来的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的平均功率、与反馈基带I信号IBBF以及反馈基带Q信号QBBF的平均功率相加。然而,如上所述,DTMB方式的信号帧SGF的帧头FH的功率为帧主体FB的功率的2倍,平均功率根据信号区间而不同。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如后面所述,在用于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的处理中,使用从调制部10的识别信号生成部10A供给的识别信号FFTGP来识别帧主体FB的信号区间,仅参照帧主体FB的平均功率而推测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动作。
首先,调制部10进行播放传输流TS的编码以及数字调制。此时,调制部10对DTMB方式的信号帧SGF进行数字调制,生成与信号帧SGF对应的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与此并行地,识别信号生成部10A计算信号帧SGF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功率,根据该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功率的差异,生成用于识别信号帧SGF的帧头FH与帧主体FB的识别信号FFTGP。调制部10将基带I信号IBB、基带Q信号QBB、识别信号FFTGP供给到失真补偿装置20。
此处,关于调制部10进行DTMB方式的信号帧SGF的帧头FH的数字调制时的调制方式,进行补充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对信号帧SGF的帧头FH进行调制时的调制方式,采用BPSK。
图4是实施方式的帧头FH的调制方式的说明图,示出了基于作为实施方式的帧头FH的调制方式的BPSK的星座图的一个例子。
根据实施方式的BPSK,如图4中实线的圆形记号所示,帧头FH的符号(symbol)存在于星座图的第1象限与第3象限。第1象限的符号表示比特数据“1”,第3象限的符号表示比特数据“0”。另外,第1象限的符号在星座图上存在于45°方向上,第1象限的符号的I信号分量的振幅AI与Q信号分量的振幅AQ相互相等。关于第3象限的符号也相同。但是,第1象限的符号与第3象限的符号具有180°的相位差。
表示正交调制前的帧头FH的符号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振幅以及相位是基于实施方式的BPSK的调制方式中固有的特性量,被定义为成为由后述的误差推测部29推测正交调制误差时的基准的“规定的特性量”。与该“规定的特性量”相关的信息例如从针对帧头FH实施基于实施方式的BPSK的数字调制的调制部10取得。如果在正交调制时产生正交调制误差,则如图4所示,通过正交调制后的帧头FH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振幅以及相位来表示的符号(虚线)与通过上述被定义为规定的特性量的振幅以及相位来表示的符号(实线)变得不一致。这些符号的差分VCE表示由误差推测部29推测的正交调制误差。因此,如果对通过表示正交调制前的帧头FH的符号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振幅以及相位来定义的规定的特性量、与通过表示正交调制后的帧头FH的符号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振幅以及相位来提供的特性量进行比较,则能够知道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在星座图的第1象限与第3象限存在符号的BPSK来进行帧头FH的数字调制。但是,以能够确定正交调制前的帧头FH的符号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振幅以及相位作为限度,能够使用任意的调制方式。
使说明回到图1。数字预失真器21除了从调制部10供给的基带I信号IBB、基带Q信号QBB、识别信号FFTGP之外,还使用从后述的失真推测部28供给的失真推测数据Ddis来产生与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相反的特性的失真并分别重叠到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由此,数字预失真器21生成为了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而被校正了的基带I数据XI和基带Q数据XQ。基带I数据XI和基带Q数据XQ被供给到信号校正部22。
信号校正部22根据从后述的误差推测部29供给的误差推测数据Derr,校正从数字预失真器21供给的基带I数据XI和基带Q数据XQ以使正交变换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减小,生成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该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是为了补偿正交变换部30的正交变换误差与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这两者而被校正了的数据信号。基带I数据XIA被供给到第1数字/模拟变换部23-1,基带Q数据XQA被供给到第2数字/模拟变换部23-2。
第1数字/模拟变换部23-1进行基带I数据XIA的数字/模拟变换,生成模拟量的基带I信号IBBA。另外,第2数字/模拟变换部23-2进行基带Q数据XQA的数字/模拟变换,生成模拟量的基带Q信号QBBA。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被供给到正交调制部30。
正交调制部30根据基带I信号IBBA和基带Q信号QBBA以及合成器70所输出了的正交调制用的基准信号,进行正交调制,生成正交调制信号OF。即,正交调制部30对与通过调制部10进行了数字调制的信号帧SGF对应的基带信号即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进行正交调制而输出正交调制信号OF。正交调制信号OF被供给到功率放大器40。
功率放大器40进行从正交调制部30输出了的正交调制信号OF的功率放大,产生高频信号RF并供给到天线50。天线50将从功率放大器40输出了的高频信号RF变换成电磁波,将高频信号RF作为发送电波(电磁波)向空间发射、发送。
正交解调部60对从功率放大器40输出了的高频信号进行正交解调,产生与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对应的反馈基带I信号IBBF以及反馈基带Q信号QBBF。即,正交解调部60检测从功率放大器40输出了的高频信号RF的一部分来作为反馈信号,根据合成器70所输出了的正交解调用的基准信号,通过进行正交解调,来生成反馈基带I信号IBBF以及反馈基带Q信号QBBF。反馈基带I信号IBBF被供给到第1模拟/数字变换部24-1,反馈基带Q信号QBBF被供给到第2模拟/数字变换部24-2。
第1模拟/数字变换部24-1进行通过正交解调部60解调了的反馈基带I信号IBBF的模拟/数字变换,生成数字量的反馈基带I数据YI。另外,第2模拟/数字变换部24-2进行通过正交解调部60解调了的反馈基带Q信号QBBF的模拟/数字变换,生成数字量的反馈基带Q数据YQ。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被供给到增益计算部25以及失真推测部28。
增益计算部25根据识别信号FFTGP、基带I数据XIA、基带Q数据XQA、反馈基带I数据YI、反馈基带Q数据YQ,进行功率放大器40的增益计算。在实施方式中,增益计算部25将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设为发送信号,将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作为反馈信号,来进行增益计算。
延迟推测校正部26根据识别信号FFTGP、基带I数据XIA、基带Q数据XQA,推测相对于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的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各自的延迟量(延迟时间)。然后,延迟推测校正部26生成用于校正上述的延迟量的延迟校正数据XIB和延迟校正数据XQB并供给到增益校正部27。
增益校正部27根据增益计算部25的计算结果,进行延迟校正数据XIB和延迟校正数据XQB的增益校正。失真推测部28使用通过增益校正部27进行了增益校正的延迟校正数据XIB和延迟校正数据XQB以及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来推测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失真推测部28将表示所推测出的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的失真推测数据Ddis输出到数字预失真器21。数字预失真器21如上所述,使用从失真推测部28供给的失真推测数据Ddis,来产生与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相反的特性的失真并分别重叠到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从而生成为了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而被校正了的基带I数据XI和基带Q数据XQ。
接下来,关于增益计算部25以及延迟推测校正部26中使用的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的取得定时,再次参照图3来说明。
如图3所示,信号帧SGF具备帧头FH以及帧主体FB,如上所述,帧头FH的平均功率为帧主体FB的平均功率的2倍。由此,识别信号生成部10A所输出的识别信号FFTGP在平均功率高的帧头FH部分为高电平“Hi”,在平均功率低的帧主体FB部分为低电平“Lo”。
因此,增益计算部25以及延迟推测校正部26在以从识别信号生成部10A所输出的识别信号FFTGP变成低电平“Lo”的时刻t1起经过了规定时间T1的时刻t2设为起点直到从时刻t2起经过规定时间T2的时刻t3为止的期间内,取得在增益计算部25以及延迟推测校正部26中使用的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
其结果,增益计算部25以及延迟推测校正部26能够在平均功率可靠地作为低电平而变得大致恒定的从帧主体FB的开头起的规定位置的定时下,取得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由此,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的取得区域在信号帧SGF中不跨越平均功率为高电平的区域与低电平的区域这两者,所以能够准确地进行增益计算以及延迟推测。换而言之,不会在平均功率不同的区域之间比较数据,所以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以及推测。
其结果,增益校正部27根据增益计算部25的计算结果,适当地进行延迟校正数据XIB和延迟校正数据XQB的增益校正,并输出到失真推测部28。失真推测部28根据适当地进行了增益校正的延迟校正数据XIB和延迟校正数据XQB以及反馈基带I数据YI和反馈基带Q数据YQ,推测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因此,失真推测部28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失真推测。表示通过失真推测部28推测出的失真的失真推测数据Ddis被供给到数字预失真器21。
数字预失真器21根据从失真推测部28供给的失真推测数据Ddis,实施用于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的处理。即,数字预失真器21根据推测数据Ddis,来产生与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相反的特性的失真。然后,数字预失真器21在从调制部10供给的基带I信号IBB和基带Q信号QBB各自上重叠与功率放大器40的失真特性相反的特性的失真,从而生成基带I数据XI和基带Q数据XQ。
除了上述的由数字预失真器21实施的用于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的处理之外,失真补偿装置20还根据反馈基带I信号IBBF以及反馈基带Q信号QBBF,实施补偿在正交调制部30进行信号帧SGF的正交调制时的正交调制误差所引起的失真的处理。
具体说明的话,构成失真补偿装置20的误差推测部29使用与根据识别信号FFTGP而识别的帧头FH对应的基带信号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特性量,来推测在通过正交调制部30进行信号帧SGF的正交调制时的正交调制误差。在这种情况下,误差推测部29取得进行高频信号RF的正交解调而得到的正交调制后的反馈信号的特性量来作为与帧头FH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推测该反馈信号的特性量与通过上述的帧头FH的调制方式(BPSK)而确定的规定的特性量的差分来作为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
误差推测部29求出通过从第1模拟/数字变换部24-1输出的反馈基带I数据YI和从第2模拟/数字变换部24-2输出的反馈基带Q数据YQ来表示的正交调制后的帧头FH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相位以及振幅,来作为正交调制后的反馈信号的特性量。然后,误差推测部29求出通过正交调制后的帧头FH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相位以及振幅来表示的符号、与通过根据上述的帧头FH的调制方式而确定的被定义为规定的特性量的正交调制前的帧头FH的I信号分量以及Q信号分量的相位以及振幅来表示的符号的差分VCE(参照图4),将差分VCE推测为正交变换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误差推测部29将表示所推测出的正交调制误差的误差推测数据Derr供给到信号校正部22。
信号校正部22根据从误差推测部29供给的误差推测数据Derr,校正基带I数据XI和基带Q数据XQ以使得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减小,从而生成为了补偿正交调制误差而被校正了的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然后,信号校正部22将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分别通过第1数字/模拟变换部23-1以及第2数字/模拟变换部23-2,作为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供给到正交调制部30。
正交调制部30对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进行正交调制而生成正交调制信号OF。此处,被输入到正交调制部30的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是根据为了补偿正交调制误差而被校正了的基带I数据XIA以及基带Q数据XQA而生成了的信号,所以对基带I信号IBBA以及基带Q信号QBBA进行正交调制而得到的正交调制信号OF中包含的正交调制误差被抑制。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能够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并能够抑制非线性失真所引起的非必要电波的发射。另外,能够补偿正交调制部30的正交调制误差,并能够抑制从正交调制部30输出的正交调制信号OF的正交性的劣化。因此,当在接收装置中进行解调时,能够正确地分离I信号分量与Q信号分量,并能够改善解调的精度。
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的失真补偿装置20或者发送装置100,能够抑制正交调制误差。
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该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该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该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同样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中。
例如,在不需要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的用途中,也可以省略用于补偿功率放大器40的非线性失真的构成要素(例如,数字预失真器21等)。

Claims (6)

1.一种失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误差推测部,根据用于识别构成DTMB方式即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方式的播放传输流的信号帧的帧头与帧主体的识别信号,识别所述帧头,使用与所识别到的所述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推测进行所述信号帧的正交调制时的正交调制误差;以及
信号校正部,根据所述正交调制误差,校正与所述信号帧对应的基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差推测部取得对通过所述正交调制而得到的高频信号进行正交解调而得到的反馈信号的特性量,来作为与所述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推测所述反馈信号的特性量与通过所述帧头的调制方式而确定的规定的特性量的差分,来作为所述正交调制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失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是所述基带信号的振幅或者相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失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头的调制方式是在星座图的第1象限与第3象限存在符号的BPSK即二进制相移键控,规定所述符号的I信号分量的相位与Q信号分量的相位相互相等,并且,所述I信号分量的振幅与所述Q信号分量的振幅相互相等。
5.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调制部,对DTMB方式即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方式的播放传输流进行数字调制而生成与所述信号帧对应的基带信号;
识别信号生成部,生成用于识别构成所述信号帧的帧头与帧主体的识别信号;
正交调制部,进行通过所述调制部进行调制而得到的与信号帧对应的基带信号的正交调制,输出正交调制信号;
功率放大器,对从所述正交调制部输出了的正交调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而输出高频信号;
天线,将从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出了的高频信号向空间发射;
正交解调部,进行从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出了的高频信号的正交解调,产生与所述基带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以及
失真补偿装置,根据所述反馈信号,补偿所述正交调制部进行所述信号帧的正交调制时的正交调制误差所引起的失真,
所述失真补偿装置具备:
误差推测部,根据所述识别信号来识别所述反馈信号中包含的帧头,使用与所识别到的所述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推测进行所述信号帧的正交调制时的正交调制误差;以及
信号校正部,根据所述正交调制误差,校正与所述信号帧对应的基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误差推测部取得所述反馈信号的特性量来作为与所述帧头对应的基带信号的特性量,推测所述反馈信号的特性量与通过所述帧头的调制方式而确定的规定的特性量的差分,来作为所述正交调制误差。
CN201510462807.1A 2014-09-11 2015-07-31 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 Active CN1054299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5350A JP6490370B2 (ja) 2014-09-11 2014-09-11 歪み補償装置及び送信装置
JP2014-185350 2014-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9917A true CN105429917A (zh) 2016-03-23
CN105429917B CN105429917B (zh) 2019-08-20

Family

ID=55507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2807.1A Active CN105429917B (zh) 2014-09-11 2015-07-31 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90370B2 (zh)
CN (1) CN1054299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107A (zh) * 2016-08-23 2017-01-18 深圳市泛海三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脉冲调制信号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0212997A (zh) * 2019-06-04 2019-09-06 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误码率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5296B2 (ja) * 2016-06-06 2020-06-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歪補償回路、歪補償方法及び送信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2522A (ja) * 2006-09-14 2008-03-27 Toshiba Corp ループバック遅延補正装置及びループバック遅延補正方法
US20090304062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DTMB-based carrier mode detection system and receiv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182032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公用广播接收机及其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CN102195910A (zh) * 2010-03-17 2011-09-21 株式会社东芝 非线性失真补偿装置及非线性失真补偿方法
CN102223323A (zh) * 2010-04-16 2011-10-19 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 Dtmb系统及其多载波dtmb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2265573A (zh) * 2008-12-22 2011-11-30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估计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相位噪声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57636A (zh) * 2011-08-19 2013-03-06 清华大学 超帧信号生成方法、信道估计方法及信号传输系统
JP2013198114A (ja) * 2012-03-22 2013-09-30 Toshiba Corp クロック位相誤差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JP2013201668A (ja) * 2012-03-26 2013-10-03 Toshiba Corp Iq補正装置
CN103368592A (zh) * 2012-03-30 2013-10-23 Imec公司 用于具有已知码元填充的块传输的接收机结构
JP2013258582A (ja) * 2012-06-13 2013-12-26 Toshiba Corp 励振器及び直交誤差補正方法
CN103534958A (zh) * 2011-05-23 2014-01-22 索尼公司 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6689A (ja) * 1998-12-25 2000-07-14 Fujitsu General Ltd 無線送信装置
JP4550302B2 (ja) * 2001-03-19 2010-09-22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非線形歪み補償方法及び非線形歪み補償回路
JP2004222259A (ja) * 2002-12-24 2004-08-05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送信機の負帰還増幅器、送信機、及び負帰還増幅器の誤差補正方法
CN101163246B (zh) * 2007-11-30 2010-06-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数字电视多媒体广播传输系统激励器
CN102572328B (zh) * 2010-12-24 2014-09-10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式数字电视激励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2522A (ja) * 2006-09-14 2008-03-27 Toshiba Corp ループバック遅延補正装置及びループバック遅延補正方法
US20090304062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DTMB-based carrier mode detection system and receiv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2265573A (zh) * 2008-12-22 2011-11-30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估计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相位噪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2032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公用广播接收机及其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CN102195910A (zh) * 2010-03-17 2011-09-21 株式会社东芝 非线性失真补偿装置及非线性失真补偿方法
CN102223323A (zh) * 2010-04-16 2011-10-19 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 Dtmb系统及其多载波dtmb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3534958A (zh) * 2011-05-23 2014-01-22 索尼公司 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
CN102957636A (zh) * 2011-08-19 2013-03-06 清华大学 超帧信号生成方法、信道估计方法及信号传输系统
JP2013198114A (ja) * 2012-03-22 2013-09-30 Toshiba Corp クロック位相誤差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JP2013201668A (ja) * 2012-03-26 2013-10-03 Toshiba Corp Iq補正装置
CN103368592A (zh) * 2012-03-30 2013-10-23 Imec公司 用于具有已知码元填充的块传输的接收机结构
JP2013258582A (ja) * 2012-06-13 2013-12-26 Toshiba Corp 励振器及び直交誤差補正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知行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0600-2006》", 18 August 2006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107A (zh) * 2016-08-23 2017-01-18 深圳市泛海三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脉冲调制信号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6341107B (zh) * 2016-08-23 2019-02-12 深圳市泛海三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脉冲调制信号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0212997A (zh) * 2019-06-04 2019-09-06 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误码率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212997B (zh) * 2019-06-04 2022-02-22 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误码率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9917B (zh) 2019-08-20
JP6490370B2 (ja) 2019-03-27
JP2016058958A (ja) 2016-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0915B (zh) 利用自适应包络跟踪的系统和方法
JP3544506B2 (ja) 自動利得制御装置
US805035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eak-to-RMS amplitude ratio in communication signals
JP5176692B2 (ja) 歪補償回路及び歪補償方法
US200901229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cted Modulation with Nonlinear Power Amplification
JP4199680B2 (ja) 送信装置
US8090051B2 (en) Combined feedback and feed-forward lineariz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RF) power amplifiers
US20140112423A1 (en) Method and Faculty to Measure and Compensate DCO Frequency Distortions using a DPLL
CN105429917A (zh) 失真补偿装置以及发送装置
JP3451947B2 (ja) Ofdm変調器
CN106170918A (zh) 用以改进数字预失真调适性能的线性损伤建模系统及方法
US10355787B2 (en) Digital optical receiver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KR20170054283A (ko) 아날로그 rf 전치 왜곡기 및 비선형 스플리터
US2013015470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Measure and Compensate undue DCO Frequency Peaks at GFSK Ramp Down
KR101197394B1 (ko) 무선 장치, 왜곡 보상 장치 및 왜곡 보상 방법
TW201021406A (en) Distortion corr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wer amplifier
JP2002252663A (ja) ディジタル無線装置
KR101169880B1 (ko) Ofdm 신호를 수신하는 전력 증폭기의 비선형 특성을 보상하기 위한 디지털 전치 왜곡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JP3867583B2 (ja) 非線形歪み補償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226364B2 (ja) 歪み補償装置及び送信装置
JP4395044B2 (ja) 変調装置及び変調方法
WO2013027498A1 (ja) 歪補償増幅装置及び歪補償増幅方法
CN102195910A (zh) 非线性失真补偿装置及非线性失真补偿方法
US8340119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2012204890A (ja) 非線形歪補償における補償誤差低減方法及び補償誤差低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