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8709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8709A
CN105408709A CN201580001440.1A CN201580001440A CN105408709A CN 105408709 A CN105408709 A CN 105408709A CN 201580001440 A CN201580001440 A CN 201580001440A CN 105408709 A CN105408709 A CN 105408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gear
angle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14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8709B (zh
Inventor
丰嶋昌志
尾花范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08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8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1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05F15/6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operated by swinging a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32Position control,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 E05Y2400/322Position control,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by using absolute position sensors
    • E05Y2400/326Position control,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by using absolute position sensors of the angular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36Speed control,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40Control unit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400/00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supply; Power 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 E05Y2400/10Electronic control
    • E05Y2400/44Sensors not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wing mov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3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domestic appliances
    • E05Y2900/31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domestic appliances for refrig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冰箱(10),包括冰箱主体(12),其内部限定有储藏室;门(24),可开闭地枢支于冰箱主体(12)的前表面开口部,用于覆盖前表面开口部;开闭装置(32),配置成使门(24)相对于冰箱主体(12)进行开闭;以及角度检测装置,配置成对开闭装置(32)使门(24)开闭的角度进行检测;其中开闭装置(32)根据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角度来改变门的开闭速度。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其具有可开闭地枢支于冰箱主体的前表面开口部、用于覆盖前表面开口部的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手动地对这种冰箱的门进行开闭,以存取储藏室内的食品等。但是,对于大型冰箱而言,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门和收纳在门内侧的收纳架内的食品等的重量增加,对于力量较小的儿童和老人来说开门操作是很费力的。因此,已知一种冰箱设置有如下开闭装置:通过对开关等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使门相对冰箱主体自动开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特公平8-23249号)。
在上述冰箱中,可利用操作部件使开闭装置的电机正反向转动,电机输出的转动经由减速传动机构传递到门的枢支机构,从而能够对门进行自动开闭。另外,通过设置用于连接和断开电机输出的离合器机构,即使在停电时也能够对门进行手动开闭。
进一步地,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特开平3-295991号)公开一种在冰箱门打开的情况下,对门打开的角度进行测量的技术。参照该文献的图9及其说明部分,其是用光传感器9来测量门2R的打开角度。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虽然具有自动地对门进行开闭的机构,但由于其未设置对开闭速度进行调节的部件,因而不一定能实现门的平顺开闭。
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中,利用光传感器检测门的打开角度时,若门的打开角度较大,则可能因为光的感应变得困难而无法测量门的打开角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根据门的打开角度而使门具有不同的开闭速度,从而使门能够平顺地自动开闭。
本发明的冰箱包括:冰箱主体,其内部限定有储藏室;门,可开闭地枢 支于所述冰箱主体的前表面开口部,用于覆盖所述前表面开口部;开闭装置,配置成使所述门相对于所述冰箱主体进行开闭;以及角度检测装置,配置成对所述开闭装置使所述门进行开闭的角度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开闭装置根据所述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角度来改变所述门的开闭速度。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基于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开门角度来改变门的开闭速度,因而能够使开闭装置对门进行的开闭动作更加平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示意图,其中(A)是表示整个冰箱的透视图,(B)是表示冰箱上端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图,其中(A)是表示开闭装置的平面图,(B)是表示开闭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图,其中(A)和(B)是表示开闭装置中的齿轮的透视图,(C)到(E)是表示齿轮处于组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图,其中(A)到(F)是表示利用开闭装置使门开闭的过程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图,示出了用于控制开闭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图,其中,(A)是表示开闭装置和电阻器的结构的透视图,(B)是表示门的打开角度与电阻值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图,示出了利用开闭装置对门进行开闭的操作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图,示出了利用开闭装置对门进行开闭的操作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冰箱的图,示出了通过开闭装置对门进行开闭的速度曲线图。
图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冰箱,12-隔热箱体,14-冷藏室,16-电阻器,17-转动部,
18-上层冷冻室,20-下层冷冻室,22-蔬菜室,24-门,26-门,28-门,
30-门,32-开闭装置,34-打开装置,35-动力传递机构,36-电机,
37-弹簧,38-第一齿轮,40-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4-第四齿轮,
46-第五齿轮,48-第一连接板,49-抵接部,50-第二连接板,
51-抵接部,52-第三连接板,53-抵接部,54-第四连接板,
55-抵接部,56-离合器机构,57-推压部,58-凹形部,60-凹形啮合部,
62-凸形啮合部,64-倾斜面,66-倾斜面,68-倾斜面,70-倾斜面,
72-支承板,74-开关,76-麦克风,78-摄像装置,80-位置传感器,
82-控制装置,84-负荷传感器,86-电磁线圈,
V0、V1、V2、V3-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中的(A)是整体地表示冰箱10的透视图,图1中的(B)是表示冰箱10上端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在后文的描述中,将使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来描述各部件的结构和动作,其中X方向表示冰箱10的宽度方向,Y方向表示冰箱的前后方向(深度方向),Z方向表示冰箱10的上下方向。
参照图1中的(A),冰箱10具有作为冰箱主体的隔热箱体12,在隔热箱体12内形成有用于储藏食品等的储藏室。根据保存温度和用途的不同,储藏室的内部可划分成多个收纳室。最上层是冷藏室14,其下层是上层冷冻室18,再下层是下层冷冻室20,最下层是蔬菜室22。
隔热箱体12的前表面开口,在与各收纳室对应的开口部分别设有可开闭的门24等。门24用来封闭冷藏室14的前表面,门24的+X侧端部的上下侧面由上下一对枢支机构可转动地支承于隔热箱体12。
另外,门26、门28、门30是抽屉式门,其分别以沿冰箱10的前后方向可抽拉的方式支承于隔热箱体12。
隔热箱体12由外箱、内箱和隔热材料构成,其中,外箱由钢板制成,内箱由合成树脂制成且与外箱的内侧之间具有间隙,隔热材料为发泡型聚氨酯,其通过发泡工艺填充于外箱与内箱之间的间隙中。门24等也可采用与隔热箱体12相同的隔热结构。
参照图1中的(B),在处于隔热箱体12上部的门24的枢支机构侧设有开闭装置32,在门24的开启端侧设有打开装置34。
如下文将会详细描述的,开闭装置32具有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门24进 行开闭的功能,打开装置34具有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门24的打开操作的初始操作进行辅助的功能。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0中,通过对把手进行操作,能够手动地开闭门24;而且,通过使用开闭装置32和打开装置34,能够自动地开闭门24。此外,如果仅用开闭装置32就能实现门24的开闭动作,那么也可省略打开装置34。在此,开闭装置32由壳罩遮盖,该壳罩由塑性材料等模制为盒体形。
下面将参照图2和图3对上述开闭装置32进行详细描述。图2是表示开闭装置32的图,图3是表示构成开闭装置32的部分构件的图。
参照图2中的(A),开闭装置32包括:动力传递机构35,其安装于冰箱主体;可正反向转动的电机36,其对动力传递机构35施加驱动力;离合器机构56,受控地连接或断开电机36和动力传递机构35;以及第一连接板48等,其一端与门24(参见图1中的(B))连接,另一端与动力传递机构连接。
动力传递机构35由第一齿轮38等多个齿轮构成,用于对电机36输出的转动进行减速传动,并将该转动传递到第一连接板48等。
第一齿轮38与电机连接,其在轴线沿Y方向延伸的传动轴的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轮齿。也就是说,第一齿轮38在本实施例中为通常所称的螺杆;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螺杆也可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齿轮。第二齿轮40(可动齿轮)在其外周具有与第一齿轮38啮合的轮齿。第三齿轮42在运转状态下与第二齿轮40同步地转动,其外周具有轮齿,其内部具有与第二齿轮40啮合的部位。第四齿轮44的外周具有与第三齿轮42的轮齿啮合的轮齿。进一步地,第四齿轮44的下部还具有未图示出的轮齿,这些未图示出的轮齿与第五齿轮46的轮齿啮合。第五齿轮46具有比第四齿轮44更大的直径,其外周形成有用于与第四齿轮44啮合的轮齿。另外,第一连接板48的一端固定在第五齿轮46的上表面中心部附近,以使第一连接板48随第五齿轮46一起转动。
本实施例的连接板由第一连接板48至第四连接板54构成。
第一连接板48的+X侧的端部可转动地与第五齿轮46连接,-X侧的端部可转动地与第二连接板50连接。另外,在第一连接板48的-X侧的端部形成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接板48和第二连接板50转动的抵接部49。
第二连接板50的-Y侧的端部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板48连接。另外, 第二连接板50的-Y侧的端部形成有用于限制转动的抵接部51。由此,随着开闭装置32开始动作,第一连接板48逆时针转动,当其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抵接部49与抵接部51接触,第一连接板48和第二连接板50之间在连接部位处的角度被限制在规定角度内。后文将参照图4对此详细描述。
第三连接板52的-X侧的端部可转动地与第二连接板50的端部连接。第三连接板52的+X侧的端部可转动地与第四连接板54连接。另外,第三连接板52的+X侧的端部形成有抵接部53,第四连接板54的-X侧的端部形成有抵接部55。由此,在操作时,通过抵接部53和抵接部55的抵触,第三连接板52和第四连接板54之间连接部分的转动被限制在规定角度内。
第四连接板54的-X侧的端部与第三连接板52可转动地连接,并且也可转动地连接于门24的上表面(参见图1中的(B))。第四连接板54的+X侧的端部固定在门24上。
参照图2中的(B),第二齿轮40和第三齿轮42同轴设置,并且第三齿轮42设置在第二齿轮40的下方。而且,在第二齿轮40和第三齿轮42之间设置有作为施压构件的弹簧37。弹簧37例如为螺旋弹簧。在使用状态下,第二齿轮40受到弹簧37朝向+Z方向侧的偏置力。
离合器机构56具有例如电磁线圈,其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条件使第二齿轮40向+Z方向移动,以解除动力传递机构35的连接状态。具体而言,通过离合器机构56使第二齿轮40向上方移动,能够解除第二齿轮40与第三齿轮42的啮合,进一步地,第二齿轮40与第一齿轮38的啮合也被解除。相反,通过离合器机构56使第二齿轮40向下方移动,这些齿轮之间将变为啮合状态。下面将参照图3描述离合器机构56的详细情况。
下面将参照图3来说明上述开闭装置32所包含的第二齿轮40等相关结构。图3中的(A)是表示第三齿轮42的透视图,图3中的(B)是表示第二齿轮40的透视图,图3中的(C)和(D)是表示第二齿轮40和第三齿轮42连接结构的剖视透视图,图3中的(E)是表示离合器机构56等的透视图。
参照图3中的(A),第三齿轮42的外周形成有多个轮齿。并且,在第三齿轮42的内部还形成有环状的、向-Z方向凹陷的凹形啮合部60。而且,在凹形啮合部60的底面沿周向交错地形成有多个倾斜面64和倾斜面66,其中倾斜面64是从X-Y平面倾斜的表面,倾斜面66是从X-Y平面倾斜的、 与倾斜面64方向相反的表面。
参照图3中的(B),在第二齿轮40的外周形成有多个齿。并且,第二齿轮40还形成有凸形啮合部62,其朝-Z方向以大致圆筒状突出。在凸形啮合部62的-Z侧的端部,沿周向交错地形成有倾斜面70和倾斜面68。这里,在第三齿轮42上形成的倾斜面64和倾斜面66,与在第二齿轮40上形成的倾斜面68和倾斜面70,其个数、大小、形状等一致。
参照图3中的(C),断开驱动力的传递时,第二齿轮40的凸形啮合部62的下端部分与第三齿轮42的凹形啮合部60的底面分开。由此,两个齿轮之间的啮合被解除。
参照图3中的(D),在传递上述驱动力时,使第二齿轮40向-Z方向移动,从而使凸形啮合部62的下端与第三齿轮42的凹形啮合部60的底面接触。由此,在两个齿轮上形成的倾斜面之间的面与面的接触,能够将第二齿轮40的驱动力有效地传递给第三齿轮42。
参照图3中的(E),上述第二齿轮40的移动是通过离合器机构56和支承板72实现的。具体地,支承板72可为主表面平行于X-Y平面的金属板,其在-X侧的端部附近与第二齿轮40的凹形部58(参照图3的(B))啮合。离合器机构56具有例如沿上下方向运动的电磁线圈,运转时其经由支承板72使第二齿轮40向-Z方向移动。因此,在不向离合器机构56施加操作信号的情况下,第二齿轮40在弹簧37的作用下被偏置于+Z方向侧,驱动力不会从第二齿轮40传递到第三齿轮42。另一方面,如果向离合器机构56施加操作信号,则第二齿轮40由支承板72促使向-Z方向移动。由此,如图3中的(D)所示,第二齿轮40和第三齿轮42之间变为啮合状态,驱动力从第二齿轮40传递到第三齿轮42。
下面将参照图4对上述开闭装置32等的动作进行详细描述。图4中的各图是从上方观察的本实施例冰箱的平面图。具体地,图4中的(A)和(B)示出了门24稍微打开的状态,图4中的(C)和(D)示出了门24的打开角度达到45度的状态,图4中的(E)和(F)示出了该打开角度达到135度(全开)的状态。
参照图4中的(A)和(B),在门24处于关闭的状态下,若使用者进行使门24打开的操作,则打开装置34会将门24的开启端朝+Y方向推压。具体地,通过内藏于打开装置34内的电机等驱动部件,使棒状推压部57朝 +Y方向移动,进而通过该推压部57的前端部推压门24的开启端附近,从而使门24与隔热箱体12分离。由于门24与隔热箱体12之间利用磁力贴紧,因而为了使两者分离需要某种程度的驱动力,通过使用这种结构的打开装置34,就能轻易地使两者分离。
在此,在未执行上述打开动作的指示的情况下,参照图2中的(B),由于第二齿轮40位于第三齿轮42的上方,并不与第一齿轮38和第三齿轮42啮合,因而动力传递机构35和电机36未联动。因此,在该情形下,使用者能够不受开闭装置32的影响,手动地进行门24的开闭动作。
参照图4中的(B),基本上在打开装置34动作的同时,配置于门24支承端的开闭装置32也会动作。具体地,参照图2中的(B),通过使离合器机构56动作,第二齿轮40向下移动,并与第一齿轮38和第三齿轮42啮合。然后,使电机36朝规定方向转动。电机36产生的驱动力经由动力传递机构35传递到第一连接板48。具体地,按照第一齿轮38、第二齿轮40、第三齿轮42、第四齿轮44以及第五齿轮46的顺序,这些齿轮啮合并转动,从而在减速的同时将旋转力传递到第一连接板48。
固定于第五齿轮46上的第一连接板48逆时针转动,使得逆时针方向的驱动力经由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接板50、第三连接板52和第四连接板54传递到门24。
接下来,参照图4中的(C)和(D),通过使图2中的(B)所示的电机36进一步连续地运转,第一连接板48通过动力传递机构35逆时针转动。随之,门24被附连于前端的第四连接板54推压着进一步进行打开动作。
若继续上述打开动作,则会变为图4中的(E)和(F)所示的全开状态。在此,全开状态是指门24达到了如下状态:即使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或开闭装置32的动作,也无法使门24进一步地更加打开。
参照图4中的(F),通过上述打开动作使每一连接板转动到预定角度时,形成于各连接板端部的抵接部之间会产生接触,因此开闭装置32的动作会被限制,其全开状态时的位置被相应确定。具体地,参照图2中的(A),继续上述打开动作,则第一连接板48的抵接部49会与第二连接板50的抵接部51接触,从而使得两者的连接部分不能进一步打开。另外,通过第三连接板52的抵接部53与第四连接板54的抵接部55的接触,从而使得两者的连接部分不能进一步打开。通过上述有关结构限定了全开状态时的位置。
在此,使门24进行关闭动作时,进行与上文所述相反的操作。即,如果使用者进行了指示关闭动作的操作,参照图2中的(B),则会使电机36向与上文所述相反的方向转动,使第五齿轮46朝顺时针转动。这样,第一连接板48也将朝顺时针转动,进行按照图4中的(F)、(D)和(B)的顺序所表示的关闭动作。
图5是用于控制开闭装置的控制装置82的相关结构的框图。控制装置82对门24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控制装置82上连接有开关74、位置传感器80、电机36以及电磁线圈86。
开关74接收使用者进行门开闭的指示,其设置在例如门24的前表面等处。可以采用例如按键或触摸屏等作为开关74。若使用者操作开关74以指示对门24进行开闭,则控制装置82会驱动电机36,并向电磁线圈86通电。由此,电机36转动,离合器机构56被连接,从而进行门24的开闭。
此外,可以取代开关74或者额外地设置输入使用者声音等的麦克风76。由此,可以利用来自使用者的声音来指示进行门24的开闭。由于具备这样的功能,使得用户在双手拿着东西等难以用手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对门24进行开闭。
进一步地,也可取代上述部件或者额外地设置摄像装置78。而且,也能利用控制装置82解析从摄像装置78输入的影像信息,并根据规定的影像解析信息进行门24的开闭。例如,在使用者进行了规定的动作时,能够识别其动作并对门24进行开闭。
另外,作为指示上述打开动作的部件,也可以使用未图示的遥控器等。
位置传感器80是用于检测门24位置的位置检测部件。控制装置82基于位置传感器80所检测到的门24的位置信息来控制电机36的转动。具体地,控制装置82基于位置传感器80所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对门24的运动速度等进行计算,从而决定电机36的转动速度等。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可将后文所述的电阻器16用作位置传感器80。
另外,控制装置82具有用作电力负荷检测部件的负荷传感器84,用于检测电机36的电力负荷。具体地,负荷传感器84对电机36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而且,控制装置82基于负荷传感器84所检测到的电机36的电力负荷信息来判断电机36是否过载,从而决定是否使电机36停止转动。
下面将参照图6来说明对上述门24的打开角度进行检测的机构。图6 中的(A)是表示在开闭装置32上安装有电阻器16的结构的透视图,(B)是表示门的打开角度与电阻值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参照图6中的(A),在本实施例中,是将电阻器16用作检测门24打开角度的角度检测部件。电阻器16设有向上突起的棒状转动部17,该转动部17的上端部嵌合于第五齿轮46的中心。插入第五齿轮46中心的转动部17的前端部分被制成局部周壁为平直表面的圆柱形。因此,转动部17在第五齿轮46的转动方向上相对于第五齿轮46固定,从而使得电阻器16的转动部17可同步地随第五齿轮46一起转动。在此,第五齿轮46的转动会驱动第一连接板48等进行门24的开闭动作,所以用电阻器16测量第五齿轮46的转动角度就相当于测量了门24的打开角度。利用电阻器16测量到的电阻值的变化会被传送到图5所示的控制装置82。
在图6中的(B)所示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门24的打开角度,纵轴表示用电阻器16测量的电阻值。如图所示,门24的打开角度θ和电阻值之间具有特定对应关系,所以通过测量电阻器16的电阻值就可测量出门24的打开角度。
下面将根据图7和图8所示的流程图、图9所示的曲线图并参照上述各图,对冰箱10所具有的门24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图7和图8示出了冰箱10的门24的开闭动作。在图9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门24的打开角度,纵轴表示门24的打开速度。并且,以下动作可由图5所示的控制装置82来控制。
首先,对冰箱10加电,使其启动(步骤S10、S11的判断结果为“是”)。接着,判断冰箱10的门24的打开角度θ是全开状态还是全闭状态(步骤S12)。这里,参照图2的(B),由于离合器机构56呈断开状态,因而第二齿轮40与第一齿轮38及第三齿轮42之间的啮合被解除,所以动力传递机构35也为断开状态。
如果打开角度θ不是全开状态或全闭状态(步骤S1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使门24向停电以前的方向起动(步骤S13)。具体地,通过控制装置的指示,在E2ROM等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有表示电源变为断开状态前门动作方向的信息。并且,在本步骤中读取该信息,并进行该信息所表示的动作(打开动作或关闭动作)。此外,作为初始动作,将以较慢的速度V0(图9)使门24进行打开动作或关闭动作。这里,速度V0是比下述速度 V1、V2、V3还要慢的速度。无论门24的打开角度如何,通过以这种较慢的速度使门24开始动作,能够使门24的动作平顺。另外,在以下的步骤中使门24开始动作时,即使门24的打开角度θ大于θ1(图9)或θ2,也以速度V0进行门24的开闭动作。
在此,上述步骤S13的动作可根据从停电到恢复供电所经过的时间而改变。具体地,如果恢复供电的时间在一定时间(例如5分钟)以内,则在上述步骤S13中可使门24向停电之前所动作的方向动作。另一方面,如果恢复供电的时间比预定的时间长,则可重新设置动作方向,使门24向关闭方向动作。由此,可以抑制由于门24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而导致冷藏室14的温度上升。
参照图2中的(B),利用离合器机构56使动力传递机构35处于连接状态(步骤S14)。即,通过接通离合器机构56使第二齿轮40向下运动,从而使第三齿轮42以及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40啮合。
之后,上述离合器机构56使动力传递机构35处于连接状态,且在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秒)后,改变门的打开速度(步骤S15)。
具体地,如果门24的打开角度θ小于规定角度θ1(例如10度),则使门24的打开角度为规定速度V1(参照图9)。即,因为门24处于打开动作的起始阶段,所以为了使门24的开闭动作平顺地进行,需要减缓其开闭速度。
另外,当该角度θ大于等于θ1且小于比θ1大的角度θ2(例如110度)时,使门24的速度为V2(参照图9)。在此,速度V2是比V1快的速度。通过使门24在开闭动作的中途阶段加快开闭速度,能够在整体上缩短门24的开闭时间。
另外,当角度θ大于等于θ2且小于全开状态时的θ3(例如120度)时,使门24的打开速度为V3(参照图9)。在此,速度V3是比上述V2慢的速度,也可以是与V1相同的速度。这样,通过在打开动作的最终阶段减缓门24的打开速度V3,能够使开闭动作平顺。
如果门24变为全开状态或者全闭状态(步骤S1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使图2中的(B)所示的离合器机构56和电机36之间为断开状态(步骤S16)。
之后,如果使用者对冰箱10操作发出了打开门24的指令(步骤S17的 判断结果为“是”),则使门24向打开方向起动(步骤S18)。该指令就如参照图6说明的那样,可使用开关74、麦克风76等输入。参照图2中的(B),具体动作包括:通过使离合器机构56动作,使第二齿轮40向下方移动。由此,第一齿轮38及第三齿轮42与第二齿轮40啮合,动力传递机构35处于连接状态。通过在该状态下使电机36转动,固定于第五齿轮46的第一连接板48进行运动,从而进行门24的打开动作。
之后,改变门24的打开速度(步骤S19)。具体地,可根据门24的打开角度θ来改变打开速度,这与前述步骤S15相同。
进行门24的打开动作并且使门变为全开状态时,结束打开动作并断开如图2中的(B)所示的离合器机构56,使第二齿轮40向上运动,从而解除第二齿轮40与第一齿轮38及第三齿轮42之间的啮合。另外,也对电机36断电,使其停止转动(步骤S20)。
另外,如果使用者对冰箱10发出关闭门24的指令(步骤S21的判断结果为“是”),则通过操作离合器机构56,使动力传递机构35处于可传递动力的状态。在此,使用者发出的关闭指令与上述步骤S17相同,例如均可利用图6所示的开关74等进行。
之后,使门24朝关闭方向起动(步骤S22),经过一定时间后,根据门24的打开角度改变门关闭的速度(步骤23)。在该步骤23中,改变速度的方法与前述步骤S15中的相同。
之后,如果门24变为全闭状态,则与上述步骤S20相同,断开图2中的(B)所示的离合器机构56和电机36之间的电源(步骤S24)。
接着,如图6的流程图所示,如果门24不是全闭状态(步骤S25的判断结果为“是”),使用者也未操作发出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步骤S26的判断结果为“是”),且并不处于异常状态(步骤S27的判断结果为“是”),则使门24向关闭方向起动(步骤S28)。在此,异常状态是指例如出现食品等异物被门24夹住等情况,使门24无法进行关闭动作的状态。
在该步骤S28中将使门24进行关闭动作,以防止出现如下问题:如果使门24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则冷藏室的冷气就会泄漏到外部,从而导致冷藏室的温度上升。另外,在门24进行关闭动作的中途阶段,可根据门24打开的角度改变其运动速度。这里的具体细节与前述步骤S15相同。
另外,在为了进行门24的开闭动作而使电机36动作的中途阶段(步骤 S30的判断结果为“是”),如果检测出异常(步骤S31),则使离合器机构56和电机36处于断开状态(图2中的(B))。具体地,通过使离合器机构56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第二齿轮40向上运动,以使动力传递机构35处于断开状态,而且通过使电机36处于断电状态,使其停止转动。
接着,进入从异常状态中恢复的过程(步骤S33的判断结果为“是”)。如果发生异常时,门24的角度不是全闭状态或全开状态(步骤S34的判断结果为“是”),则使门24向与发生异常时相反的方向起动(步骤S35)。即,如果在打开动作的中途阶段发生异常,则使门24向关闭方向起动;如果在关闭动作的中途阶段发生异常,则使门24向打开方向起动。可以设想,如果在关闭动作的中途阶段发生异常停止,则可能有食品等异物夹在门24和冰箱主体之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门24向打开方向动作可抑制异物夹卡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在打开动作的中途阶段发生异常停止,就存在门24被异物碰撞的危险。因此,这种情况下,通过使门24进行关闭动作,可使门24离开异物。
接着,通过使图2中的(B)所示的离合器机构56处于连接状态来使其动作,从而使动力传递机构35处于接合状态(步骤S36),根据门24的角度来改变其开闭速度(步骤S37)。该步骤37的具体细节与上述步骤S15相同。
之后,当门24变为全开状态或者全闭状态后(步骤S38),可结束由开闭装置32对门24的操作。
上述实施例还可进行如下改变。
参照图6,在上述实施例中,门24的打开角度是基于检测到的电阻器16的电阻值确定的,然而,也以采用其他的电学特性值来确定上述角度。例如,也可采用测量随第五齿轮46的转动而变化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等其他电学特性值的装置或方式来确定上述角度。

Claims (5)

  1. 一种冰箱,包括:
    冰箱主体,其内部限定有储藏室;
    门,可开闭地枢支于所述冰箱主体的前表面开口部,用于覆盖所述前表面开口部;
    开闭装置,配置成使所述门相对于所述冰箱主体进行开闭;以及
    角度检测装置,配置成对所述开闭装置使所述门开闭的角度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开闭装置根据所述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角度来改变所述门的开闭速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开闭装置,
    在所述门的所述角度小于第一角度的情况下,以第一速度使所述门开闭;
    在所述门的所述角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角度且小于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的情况下,以比所述第一速度快的第二速度使所述门开闭;
    在所述门的所述角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角度的情况下,以比所述第二速度慢的第三速度使所述门开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开闭装置再次起动所述门的中途停止的开闭动作时,以比所述第一速度慢的速度起动所述门。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开闭装置包括:电机;齿轮,其由所述电机的驱动力驱使转动;以及连接板,一端连接于所述齿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门;而且
    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基于随所述齿轮的转动而产生的电学特性值变化来测量所述门所处的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角度检测装置是与所述齿轮同步转动的电阻器,所述电学特性值是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
CN201580001440.1A 2014-06-30 2015-03-26 冰箱 Active CN105408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3964A JP6378950B2 (ja) 2014-06-30 2014-06-30 冷蔵庫
JP2014-133964 2014-06-30
PCT/CN2015/075150 WO2016000466A1 (zh) 2014-06-30 2015-03-26 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8709A true CN105408709A (zh) 2016-03-16
CN105408709B CN105408709B (zh) 2017-05-03

Family

ID=5501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1440.1A Active CN105408709B (zh) 2014-06-30 2015-03-26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78950B2 (zh)
CN (1) CN105408709B (zh)
WO (1) WO20160004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8955A (zh) * 2022-03-04 2022-06-03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盖控制方法
CN114688790A (zh) * 2020-12-31 2022-07-01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2608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冷蔵庫用扉開閉機構
US10280673B2 (en) 2015-06-11 2019-05-07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JP6757574B2 (ja) * 2016-02-29 2020-09-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扉構造
CN106766590B (zh) * 2016-12-20 2019-11-0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门体关闭装置及冰箱
KR102368377B1 (ko) * 2017-03-29 2022-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08714012A (zh) * 2018-05-23 2018-10-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洗碗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633271B1 (en) * 2018-10-01 2022-12-21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Domestic appliance comprising a monitoring sytem for the door
CN111380272B (zh) * 2018-12-29 2023-06-16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冷柜
CN110887337A (zh) * 2019-10-18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角度和角速度的冰箱门开闭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冰箱
KR20210157160A (ko) 2020-06-19 2021-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20022225A (ko) * 2020-08-18 2022-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7527A (ja) * 2003-10-21 2005-05-19 Hitachi Ltd 扉開閉装置
CN1737475A (zh) * 2004-08-19 2006-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1804522A (zh) * 2005-01-14 2006-07-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1223329A (zh) * 2005-07-20 2008-07-16 利布赫尔家用器具奥克森豪森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和/或冷冻设备
CN101566414A (zh) * 2008-04-22 2009-10-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阻尼单元和具有该阻尼单元的冰箱
US20100231111A1 (en) * 2007-04-20 2010-09-16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CN103512299A (zh) * 2009-07-28 2014-01-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249B2 (ja) * 1990-04-16 1996-03-06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扉開閉機構
JP4143568B2 (ja) * 2004-05-12 2008-09-0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扉開閉装置または扉閉鎖装置
JP4988483B2 (ja) * 2007-09-06 2012-08-0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引き出し式機器
DE102011116600B4 (de) * 2011-10-21 2017-11-23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Vorrichtung zum Öffnen und/oder Schließen einer Tü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7527A (ja) * 2003-10-21 2005-05-19 Hitachi Ltd 扉開閉装置
CN1737475A (zh) * 2004-08-19 2006-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冰箱
CN1804522A (zh) * 2005-01-14 2006-07-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1223329A (zh) * 2005-07-20 2008-07-16 利布赫尔家用器具奥克森豪森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和/或冷冻设备
US20100231111A1 (en) * 2007-04-20 2010-09-16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CN101566414A (zh) * 2008-04-22 2009-10-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阻尼单元和具有该阻尼单元的冰箱
CN103512299A (zh) * 2009-07-28 2014-01-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8790A (zh) * 2020-12-31 2022-07-01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
CN114688790B (zh) * 2020-12-31 2023-06-16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
CN114568955A (zh) * 2022-03-04 2022-06-03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盖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78950B2 (ja) 2018-08-22
WO2016000466A1 (zh) 2016-01-07
JP2016011798A (ja) 2016-01-21
CN105408709B (zh)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8709A (zh) 冰箱
JP6385733B2 (ja) 冷蔵庫
TWI682137B (zh) 電冰箱
EP3489599B1 (en) Refrigerator
US8169176B2 (en) Controlling method for driving a drawer of a refrigerator
KR101892285B1 (ko) 냉장고 자동개폐장치
JP6701279B2 (ja) 窓のシャッターの制御システム
JP4384190B2 (ja) 冷蔵庫および冷蔵庫の扉開閉装置
KR102530915B1 (ko)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KR102490433B1 (ko) 냉장고
CN105358785A (zh) 车门驱动装置
US20130169087A1 (en) Motor-driven device for actuating a movable panel of a motor vehicle
CN105408711A (zh) 冰箱
CN104677009B (zh) 冰箱
KR20230074676A (ko) 냉장고
KR20090012693A (ko) 자동열림 도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JP2001317864A (ja) 冷蔵庫の扉開放装置
KR20080062189A (ko) 제빙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1774158B2 (en) Refrigerator, ice mak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ce making assembly
WO2003027426A1 (en) Power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 slide doors
JP2012219435A (ja)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の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CN219889845U (zh) 冰箱的门体及冰箱
KR102377618B1 (ko)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220226577U (zh) 一种开关门装置及家用电器
JP2018063067A (ja) 扉開閉機構用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