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8223B - 液体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8223B
CN105398223B CN201510556615.7A CN201510556615A CN105398223B CN 105398223 B CN105398223 B CN 105398223B CN 201510556615 A CN201510556615 A CN 201510556615A CN 105398223 B CN105398223 B CN 105398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containing
containing portion
liquid container
supply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66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8223A (zh
Inventor
宫本祐二
大川壮志
西伸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98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8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8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8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抑制包含在液体中的沉降成分的沉降,并且抑制装置的复杂化、大型化。液体供给装置(20)将包含作为沉降成分的颜料的墨水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中,并将已容纳在该液体容纳部(52)中的墨水从把持部(54)的液体供给部导向打印机。液体容纳体(50)为将液体容纳部(52)固定在把持部(54)上的结构,并且可装卸地安装在装卸单元(30)上。在液体容纳部(52)露出的状态下,装卸单元(30)利用把持部(54)支撑液体容纳体(50),并且向这种方式支撑的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容纳部(52)传递例如沿X轴的X轴的往复运动XM。

Description

液体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系统,公知 有向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打印机供给墨水的方式。近年 来,需要大容量的墨水存储。因此,提出一种将用于容纳墨水的大容 量的容纳袋容纳在打印机侧面的壳体中,并且经由管向托架上的带打 印头的墨盒供给墨水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并且,由于墨水 中含有沉降成分,因此提出一种将容纳有墨水的墨水袋容纳在箱体中 并且通过使墨水袋连同箱体一起振动或者旋转而对沉降成分进行搅 拌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号WO97/420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3985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如果容纳在容纳袋中的墨水为包含沉降成分的 墨水,沉降成分未被搅拌,则可能不能以适当的浓度状况向作为液体 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打印机提供墨水。而如果应用专利文献2提出 的方法,虽然能够通过搅拌沉降成分而改善浓度状况,但是由于是利 用磁振动器和发电线圈而使作为用于容纳墨水袋的箱体的墨水墨盒 振动或旋转,因此存在装置复杂化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是解决上述 问题的至少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装置复杂化、大型化, 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沉降成分沉降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并且能够通 过以下方式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向液体喷射头供给 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该液体供给装置包括:液体容纳体,其具有液 体容纳部和液体供给部,该液体容纳部容纳包含沉降成分的液体,该 液体供给部将已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容 纳部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给;以及液体容纳体安装部,其可装卸地安 装所述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安装部包括:支撑部,在安装所 述液体容纳体时,在所述液体容纳部露出的状态下,其支撑所述液体 容纳体的一部分;以及运转部,其对该支撑部所支撑的所述液体容纳 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施加包含上下方向运动的运动。本方式的液体供 给装置中,不使用箱体而是使用液体容纳体安装部的支撑部来支撑液 体容纳体,并且在支撑时,支撑液体容纳体的一部分而非整体。因此, 能够简化液体容纳体的支撑结构,从而通过这种结构简化,不仅能够 使部件数目减少,而且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和复杂化。另外,由于 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在液体容纳部露出的状态下,只要通过支撑液 体容纳体而安装在液体容纳体安装部上即可,因此与用壳体覆盖液体 容纳部的液体容纳体相比,容易使液体容纳部运动,因而能够容易且 可靠地搅拌已容纳在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从而能够降低施加在运转 部上的负荷。其结果是,能够简化运转部的设备结构,从而能够使装 置简易化和小型化。另外,与用壳体覆盖液体容纳部的液体容纳体相 比,易于直接使液体容纳部运动,这一点也有利于使运转部的设备结 构简易化和使装置简易化或小型化。
(2)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运转部可以使所述液 体容纳部沿直线轨迹运动。由此,由于只要使运转部沿直线轨迹驱动 即可,因此不仅能够进一步简化设备结构,而且也使设备设置空间的 自由度提高。
(3)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支撑部可以 支撑所述液体容纳体,使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供给部与所述液 体容纳部上被所述运转部施加动作的部位分离。由此,具有以下优点。 如果液体供给部距离运转部向液体容纳部施加动作的部位(以下,方 便起见,将该部位称为动作作用部位)较近,随着运转部向液体容纳 部施加动作,液体压力可能会立即直接施加到该液体供给部。这样一 来,存在液体从液体供给部漏出或者破损的危险。然而,在本方式的 液体供给装置中,由于液体供给部与动作作用部位分离,随着运转部 向液体容纳部施加动作,液体压力使动作作用部位与液体供给部之间的液体容纳部发生扩张,然后才施加在液体供给部上。因此,与靠近 动作作用部位的液体供给部相比,液体压力难以施加到与动作作用部 位分离的液体供给部。其结果是,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能够 抑制液体从液体供给部漏出和液体供给部的破损。在这种情况下,若 液体供给部位于液体容纳部的上侧并且与动作作用部位分离,由于液 体压力难以施加到与动作作用部位分离的液体供给部,则液体的重力 也有利于抑制液体从液体供给部漏出和液体供给部的破损。
(4)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运转部可以 通过使所述支撑部动作而使所述液体容纳部运动。由此,有效地使液 体容纳部振动,从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搅拌已容纳在液体容纳部中的 液体。
(5)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运转部可以 包括抵接部,其通过与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底部抵接而使所述液体容纳 部上下运动。由此,由于上下运动会施加到沉降成分沉降并聚集的底 部,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沉降成分向液体容纳部的上方侧扩散。例如, 当液体容纳部的底部具有拼接部时,由于抵接部发挥使拼接部沿着折 痕向内侧折叠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减少液体容纳部的底部侧的残留液 体。
(6)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运转部可以 包括辊,该辊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上具有的挠性部上沿规定轨迹运动。 由此,由于辊驱动使液体容纳部上施加动作的部位沿规定的轨迹移 动,因此能够有效地搅拌并扩散沉淀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辊沿 上下方向的规定轨迹运动,那么由于辊的运动与沉降成分的沉降方向 一致,因此能够可靠地使沉降成分向上方扩散。
(7)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支撑部可以 以下部支撑的方式从下方侧支撑所述液体容纳部,所述运转部可以包 括从上部推压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推压部件。由此,由于支撑部与推压 支撑于支撑部上的液体容纳部和运转部的推压部件在俯视的状态下 是重合的,因此能够减小俯视方向的设备配置空间,从而能够抑制装 置的大型化。
(8)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可以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 上方设置多个所述推压部件,所述多个推压部件以错开动作时机的方 式动作。由此,能够有效地搅拌并扩散沉淀成分。
(9)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可以包括阀,其 配设在所述液体供给部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导向外部的流 路的中间,对该流路进行开关;以及阀开关部,其在所述运转部动作 之前关闭所述阀,并在所述运转部动作完成之后打开所述阀。由此, 即使运转部使所述液体容纳部运动,也能够防止液体向阀以后的流路 以及从该流路接收流体供给的液体消耗装置侧漏出,并且能够抑制液 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运动传递给液体消耗装置。另外,由于液体容纳 部用阀封闭,因此沉降成分的搅拌和扩散变得活跃,提高了抑制沉降 成分沉降的实效性。
上述本发明的各个方式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并不全是必须的,为 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本说明书记载的效 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对所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要素进 行变更、删除、用新的构成要素代替、删除一部分限定内容。另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本说明书记载的 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将包含上述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技术 特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包含在上述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技术特征 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组合,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独立的方式。
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从液体供给装 置接受液体供给的液体消耗装置、具有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消耗装置 的系统等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消耗系统1000的简要结构的第 一立体图。
图2是表示液体消耗系统1000的简要结构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液体供给装置20的第一图。
图4是用于说明液体供给装置20的第二图。
图5是用于说明装卸单元30的第一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装卸单元30的第二立体图。
图7是液体容纳体50的第一立体图。
图8是液体容纳体50的第二立体图。
图9是表示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第一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第二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第三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第四立体图。
图13是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4是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后视图。
图15是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6是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右视图。
图17A是图13中的F13-F13线剖视图。
图17B是电路基板582的主视图。
图17C是图17B中的向视F17B。
图18是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装卸单元30上时的图。
图19是图18中的F18-F18局部剖视图。
图20是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了装卸单元30上时的图。
图21是图20中的F20-F20局部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在液体容纳体50中完成墨水搅拌的搅拌机构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23是简要地表示与墨水搅拌相关的电气结构的设备框图。
图24是表示产生墨水搅拌的搅拌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1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从Y轴方向正面观察液体供给装置20S1的主要部分 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由装卸单元30支撑的液体容纳体50与辅助肋80的 关系以及辅助肋80的第一驱动状态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辅助肋80的第二驱动状态的说明图。
图2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2的说明图。
图30是从Z轴方向正面观察液体供给装置20S2的主要部分而表 示的辊220R与液体容纳部52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辊220R与液体容纳部52的其他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2是表示具有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3的打印机 10A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33是表示液体供给装置20S3中的液体容纳体50的容纳状态 的立体图。
图34是沿图33中的线F33-F33线剖视而示意性地表示的液体容 纳体50的容纳状态和辊220R与液体容纳部52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5是示意性地表示辊220R与液体容纳部52的其他位置关系 的说明图。
图36是表示具有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打印机 10B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37是拆除装置第一面102而示意性地表示的液体供给装置 20S4的搅拌驱动机构230的说明图。
图38是拆除扫描部13而示意性地表示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 设备配置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39是示意性地表示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第一推压部件231a 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推压液体容纳部52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0是用于说明另外具有液体容纳部52的变形例的图。
[标号说明]
10:打印机;10A:打印机;10B:打印机;10AB:底部箱体; 11:记录机构;12:上部箱体;13:扫描部;13F:盖;16:供纸托 盘;16A:供纸部;17:排纸托盘;17A:排纸部;20:液体供给装 置;20A:第一液体供给装置;20B:第二液体供给装置;20S1~20S4: 液体供给装置;22:盖部件;22A:盖部件;22B:盖部件;23:一 端部;24:另一端部;26:容纳空间部;26A:容纳空间部;26B: 容纳空间部;26DB:底板;26BV:背面板;30:装卸单元;30C: 装卸单元;30K:装卸单元;30M:装卸单元;30Y:装卸单元;35: 固定部件;36:液体导入机构;38:接点机构;40:可动部件;41: 基部;42:供给部支撑部;48:基板支撑部;50:液体容纳体;50C: 液体容纳体;50K:液体容纳体;50M:液体容纳体;50Y:液体容 纳体;51W:周边区域;51Y:周边区域;52:液体容纳部;52C: 液体容纳部;52K:液体容纳部;53:操作部件;53fa:第一侧;53fb: 第二侧;54:把持部;55:液体供给单元;56:定位部;57:液体供 给部;58:基板单元(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9:电路基板保持部; 70:流路部件;80:辅助肋;99:薄膜;102:装置第一面;104:装 置第二面;106:装置第三面;200:轴向驱动单元;200A:轴向驱动 单元;200B:轴向驱动单元;202:连接轴;210:供排阀;210C: 供排阀;210K:供排阀;210M:供排阀;210Y:供排阀;220:辊 机构;220R:辊;220S:轴;230:搅拌驱动机构;230A:第一搅拌 驱动机构;230B: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1a:第一推压部件;231b: 第二推压部件;232a:第一凸轮;232b:第二凸轮;233~236:第一~ 第四齿轮;237:单向离合器;237a:第一驱动传递齿轮;237b:第 二驱动传递齿轮;237c:驱动轴;238:时滞机构;239:驱动电机; 240:供排阀机构;302:螺钉;362:液体导入部;381:装置侧端子; 382:电气连接部(装置侧电气连接部);384:装置侧基板定位部; 385:装置侧定位部;402:第一支撑面部;403:第二支撑面部;404: 第三支撑面部;406:缺口部;407:槽部;482:第一基板支撑面部; 501:一端部;502:底端部;503:第一侧端部;504:第二侧端部; 521~523:第一~第三薄膜;523m:折痕;541:把持面;542:接纳 空间部;545:推压部;546:第一连接部;547:第二连接部;548: 基部;549:安装部;550:导出部;551:阀机构;552:阀座;554: 阀体;556:弹簧;558:内部流路;572:液体供给口;573:供给连 接部;577a~577d:第一~第四突起;580:液体容纳体侧端子组;581: 端子;581A:端子(液体容纳体侧端子);582:电路基板;582fa: 表面;582fb:背面;583:存储装置;584:圆柱槽;585:圆柱孔; 586:上侧端部;587:下侧端部;592:第一侧壁部;592t:槽部;593: 第二侧壁部;593t:槽部;594:底部;900:软管;1000:液体消耗 系统;P:打印用纸;MC:控制装置;PC:供排纸控制器;PH:打 印头;RH:辊支架;CL:中心轴;XM:X轴往复运动;YM:Y轴 往复运动;ZM:Z轴往复运动;CT:中心轴;cp:接触部;PDC: 打印数据控制器;PHC:打印头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以下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A~E.第一~第五实施方式:
F.各种变形例:
A.第一实施方式:
A-1.液体消耗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消耗系统1000的简要结构的第 一立体图。图2是表示液体消耗系统1000的简要结构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液体供给装置20的第一图。图4是用于说明液体供 给装置20的第二图。并且,在图3和图4中,表示后述的液体容纳体卸下的状态。在图1~图4中绘制有互相垂直的X轴、Y轴和Z轴。
如图1所示,液体消耗系统1000包括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打印 机10和两个液体供给装置20。在液体消耗系统1000的使用状态下, 打印机10设置在由X轴方向和Y轴方向所规定的水平面上。即,Z 轴方向成为铅垂方向(上下方向)。并且,-Z轴方向成为铅垂向下方向,+Z轴方向成为铅垂向上方向。液体供给装置20构成向打印机10 供给作为液体的墨水的液体供给系统。液体供给装置20上的液体容 纳体50能够可装卸地连接(安装)在打印机10上。
打印机10为喷墨打印机。打印机10包括记录机构11、供纸托盘 16以及排纸托盘17。在铅垂方向的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有多个供纸 托盘16。供纸托盘16设置在打印机10的装置第一面(装置前面)102 上。在供纸托盘16上容纳有记录介质(例如,纸张),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打印机10打印(记录)文字等图像。
记录机构11具有喷出墨水的记录头(未图示)。记录头经由管 等流通管与液体供给装置20连通。记录头通过利用从液体供给装置 20供给的墨水并将墨水喷出到记录介质上而进行记录(打印)。已记 录的记录介质被排出到排纸托盘17。
两个液体供给装置20设置在与打印机10的装置第一面(亦称作 装置前表面或装置前壁)102相交的装置第二面(亦称作装置第一侧 面或装置第一侧壁)104以及装置第三面(亦称作装置第二侧面或装 置第二侧壁)106上。在打印机10的使用状态下,装置第一面102~ 装置第三面106均为与设置面大致垂直的面。装置第二面104与装置 第三面106相对。在此,设置在装置第二面104上的液体供给装置20 亦称作第一液体供给装置20A,设置在装置第三面106上的液体供给 装置20亦称作第二液体供给装置20B。并且,当不加区别使用第一 和第二液体供给装置20A、20B时,简称为液体供给装置20。
如图1所示,第一液体供给装置20A包括一个盖部件22、一个液 体容纳体50以及一个装卸单元30(图3)。如图2所示,第二液体 供给装置20B包括一个盖部件22、三个液体容纳体50以及与各个液 体容纳体50相对应的三个装卸单元30(图4)。在此,当区别使用 两个盖部件22时,使用标号“22A”、“22B”。当区别使用四个液 体容纳体50时,使用标号“50K”、“50C”、“50M”、“50Y”。 当区别使用四个装卸单元30时,使用标号“30K”、“30C”、“30M”、“30Y”。并且,盖部件22、液体容纳体50、装卸部件30的个数并 不限于上述个数。例如,液体容纳体50可以是三个以下,也可以是 五个以上。装卸单元30可以与液体容纳体50的个数对应设置。盖部 件2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在四个液体容纳体50中容纳(填充)有种类互不相同的墨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 墨水分别容纳在不同的液体容纳体50中。液体容纳体50K具有容纳 黑色墨水的液体容纳部,液体容纳体50C具有容纳青色墨水的液体容 纳部,液体容纳体50M具有容纳品红色墨水的液体容纳部,液体容 纳体50Y具有容纳黄色墨水的液体容纳部。如图3和图4所示,液体 容纳体50容纳在由盖部件22划分的容纳空间部26中。具体而言, 液体容纳体50K容纳在容纳空间部26A(图3)中,液体容纳体50C、 50M、50Y容纳在容纳空间部26B(图4)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在液体容纳体50K、液体容纳体50C、液 体容纳体50M以及液体容纳体50Y中的上述各种颜色的墨水为包含 颜料的墨水,包含在各种颜色的墨水中的颜料因其自重而会在各个容 纳体中沉降。即,液体容纳体50将包含作为沉降成分的颜料的墨水 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中。
图3和图4所示的装卸单元30装卸自如地安装液体容纳体50。 装卸单元30K配置在盖部件22A的内侧,装卸单元30C、30M、30Y 配置在盖部件22B的内侧。如图3所示,装卸单元30K设置在打印 机10的装置第二面104上。如图4所示,装卸单元30C、30M、30Y 设置在打印机10的装置第三面106上。当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装卸 单元30上时,通过打印机10上的具有泵功能的供给机构(未图示) 向打印机10的记录头供给容纳在液体容纳体50中的墨水。
如图3和图4所示,盖部件22被构成为以铅垂向下方向侧的一 端部23为支点,通过旋转铅垂向上方向侧的另一端部24而开关自如。 液体容纳体50中容纳的墨水被消耗后,使用者打开盖部件22,将消 耗了的液体容纳体50从装卸单元30上卸下。然后,使用者在将新的 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装卸单元30上后关闭盖部件22。
A-2.装卸单元30的结构:
图5是用于说明装卸单元30的第一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装 卸单元30的第二立体图。图5表示可动部件40相对于固定部件35 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状态(安装时的状态)。图6表示可动部件40容 纳在固定部件35中的第二状态(安装时的状态)。在图5和图6中, 虽然以装卸单元30C为例对结构进行说明,而其他装卸单元30K、 30M、30Y也具有与装卸单元30C相同的结构。如图5所示,装卸单 元30包括固定部件35和可动部件40。
通过执行以下两个操作液体容纳体50被可装卸地安装在装卸单 元30上。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装卸单元30上的状态亦称作“安装 状态(连接状态)”。安装状态(连接状态)是指后述的液体容纳体 50的液体供给部57与装卸单元30的液体导入部(液体导入针)362连接,并且液体容纳体50的电路基板582与装卸单元30的电气连接 部(装置侧电气连接部)382电气连接的状态。在安装状态下,容纳 在液体容纳体50中的墨水成为能够向打印机10侧流通的状态。
·第一操作:
在使用者使装卸单元30成为第一状态(参照图5)之后,将液体 容纳体50向可动部件40安装。
·第二操作:
在第一操作之后,使用者通过液体容纳体50将可动部件40向固 定部件35侧推进而使装卸单元30成为第二状态(参照图6)。
在装卸单元30的第二状态下,通过锁定机构限制可动部件40相 对于固定部件35向+K1轴方向侧移动。并且,在第二状态下,通过 将可动部件40相对于固定部件35向内侧方向(-K1轴方向)推压, 从而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由此,通过移动而使可动部件40相对于固定部件35向外侧(+Z轴方向)突出,就能够将装卸单元30的状 态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
固定部件35通过作为固定部的多个螺钉302固定在打印机10的 装置第二面104、装置第三面106(图3和图4)上。具体而言,装卸 单元30K(图3)通过多个螺钉302固定在第二面104上,装卸单元 30C、30M、30Y(图4)通过多个螺钉302固定在第三面106上。
固定部件35包括液体导入机构36和接点机构38。液体导入机构 36具有液体导入部362。通过液体导入部362与液体容纳体50上的 后述液体供给部(具体而言,为后述的液体供给单元55)连接,容纳 在液体容纳体50中的墨水在液体导入部362中流通。液体导入部362 与打印机10的记录头连通。
液体导入部362为墨水能够在内部流通的针状。液体导入部362 沿中心轴CL延伸。将沿该中心轴CL的方向(液体导入部362延伸 的方向)作为K1轴方向。K1轴方向与Z轴方向垂直。将与K1轴方 向以及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K2轴方向。由K1轴方向和K2轴方 向所规定的面与由图1所示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所规定的面平行。 在K1轴方向中,朝向打印机10的外侧的方向为+K1轴方向,朝向打 印机10的内侧的方向为-K1轴方向。
液体导入机构36和接点机构38沿K2轴方向并排配置。在K2 轴方向中,从液体导入机构36指向接点机构38的方向为+K2轴方向, 从接点机构38指向液体导入机构36的方向为-K2轴方向。并且,在 装卸单元30中,Z轴方向亦称作“高度方向”,K1轴方向亦称作“宽 度方向”,K2轴方向亦称作“进深方向”。
如图5和图6所示,接点机构38包括: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 式中为九个)装置侧端子381的电气连接部(装置侧电气连接部)382、 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装置侧基板定位部384、385。在 液体容纳体50的安装状态下,电气连接部382的装置侧端子381与液体容纳体50的电路基板接触(电气连接)。由此,能够在液体容 纳体50的电路基板与打印机10之间进行各种信息(例如,液体容纳 体50中的墨水颜色和制造年月日)的通信。装置侧端子381由可弹 性变形的金属制的板簧形成。装置侧基板定位部384、385配置在电 气连接部382的K2轴方向(液体导入机构36和接点机构38并排的 方向)上的两侧。当液体容纳体50向装卸单元30上安装时,装置侧 基板定位部384、385对液体容纳体50的电路基板相对于电气连接部 382进行最终定位。装置侧基板定位部384、385为沿K1轴方向延伸 的部件。
可动部件40被构成为相对于固定部件35沿K1轴方向可移动。 可动部件40包括基部41、供给部支撑部42以及基板支撑部48。供 给部支撑部42和基板支撑部48均与基部41连接。供给部支撑部42 和基板支撑部48均为从基部41向+Z轴方向侧(上侧)延伸的部件。
供给部支撑部42为用于对液体容纳体50(具体为液体供给部) 相对于液体导入部362进行定位的部件。当沿K1轴方向观察装卸单 元30时,供给部支撑部42设置在与液体导入部362重合的位置。供 给部支撑部42以朝向-Z轴方向形成凹形状的方式设置。在供给部支 撑部42的K2轴方向上的两侧形成有槽部407。通过液体容纳体50 的后述定位部伸入到槽部407中,从而限制液体容纳体50上的液体 供给部的移动。即,通过划分形成供给部支撑部42的多个面部(例 如,第一支撑面部402、第二支撑面部403、第三支撑面部404),从 而限制液体容纳体50上的液体供给部的移动,对液体容纳体50相对 于装卸单元30进行一定程度的定位。在供给部支撑部42的位于液体 导入部362侧的第一支撑面部402上,形成有缺口部406。缺口部406 为+Z轴方向侧开口的凹形状。当沿K1轴方向观察装卸单元30时, 缺口部406设置在与液体导入部362重合的位置。在使可动部件40 相对于固定部件35向最靠近+K1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状态下,缺口部 406位于液体导入部362的+K1轴方向侧。并且,如图6所示,在第 二状态下,液体导入部362的顶端位于缺口部406内。
基板支撑部48是使液体容纳体50(具体为电路基板)相对于接 点机构38进行定位的部件。当沿K1轴方向观察装卸单元30时,基 板支撑部48设置在与接点机构38重合的位置。基板支撑部48以朝 向-Z轴方向形成凹形状的方式设置。通过划分形成基板支撑部48的多个面部(例如,第一基板支撑面部482),对液体容纳体50的电路 基板的移动进行限制。
A-3.液体容纳体50的结构:
图7是液体容纳体50的第一立体图。图8是液体容纳体50的第 二立体图。在图7和图8中,图示有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装卸单元 30上的状态(安装状态)下的Z轴、K1轴、K2轴。图7和图8图示 有充填有作为液体的墨水、且向装卸单元30上安装之前的状态(未 使用状态)下的液体容纳体50。另外,关于用于说明后述液体容纳体 50的图,根据需要图示有互相垂直的Z轴、K1轴、K2轴。在图7 后面的附图中,虽然以液体容纳体50C为例对结构进行说明,而液体 容纳体50K、50M、50Y均与液体容纳体50C结构相同。
如图7所示,液体容纳体50包括液体容纳部52和操作部件(手 柄部)53。操作部件53安装在液体容纳部52上。操作部件53包括 把持部54、液体供给单元55、基板单元(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 以及推压部545(图8)。把持部54为使用者把持液体容纳体50的 部分。液体供给单元55为与装卸单元30上的液体导入部362以及供 给部支撑部42(图6)所对应的部分。基板单元58为与装卸单元30 上的电气连接部382以及基板支撑部48(图6)所对应的部分。并且, 操作部件53的把持部54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口”字状,但也可 以形成为“C”字状或“T”字状。
液体容纳部52能够容纳作为液体的墨水。液体容纳部52在袋面 (外表面)露出的状态下安装在操作部件53上。即,液体容纳部52 为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而非容纳在壳体等中的结构。随着容纳的墨 水的减少,液体容纳部52的内部容积减小。
液体容纳部52具有第一薄膜521、第二薄膜522以及第三薄膜 523。第一~第三薄膜521~523划分出用于在内侧容纳墨水的空间部。 在此,在液体容纳部52中,将安装有操作部件53的一侧作为一端部 (上端部)501侧,将与一端部501相对的一侧作为另一端部(底端 部)502侧。并且,在液体容纳部52中,将一端部侧(+K2轴方向侧) 作为第一侧端部503侧,将另一端部侧(-K2轴方向侧)作为第二侧 端部504侧。底端部502通过作为折印设置在第三薄膜523上的折痕 523m而与第一薄膜521和第二薄膜522重合,从而成为能够向内侧折叠的拼接部。
在液体容纳体50的安装状态下,第一薄膜521和第二薄膜522 构成液体容纳部52的侧面。并且,在液体容纳体50的安装状态下, 第三薄膜523构成液体容纳部52的底面。第一薄膜521和第二薄膜 522相对配置。第一薄膜521和第二薄膜522的彼此的周边区域51W的一部分熔接在一起。具体而言,周边区域51W中的一端部501侧 部分、第一侧端部503侧部分以及第二侧端部504侧部分熔接在一起。 为了便于理解,在图7和图8中,在第一和第二薄膜521、522熔接 起来的部分标记有交叉阴影线。并且,在液体容纳部52的一端部501 (具体而言,为第一和第二薄膜521、522的一端部),熔接有操作 部件53。即,操作部件53为位于液体容纳部52的一端部501的部件。 为了便于理解,在图7和图8中,在操作部件53与第一以及第二薄 膜521、522熔接的部分标记有实线的单向阴影线。
关于第三薄膜523,第三薄膜523的周边区域51Y与第一薄膜521 以及第二薄膜522的周边区域51W的一部分熔接在一起。在第三薄 膜523与第一以及第二薄膜521、522熔接的部分标记有单点划线表 示的单向阴影线。这样一来,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容纳部52为通过熔接等方式将三个薄膜521、522、523粘接的类型(即,具有底面的袋 型(pouch type))。
第一~第三薄膜521~523均为具有挠性的部件。使用例如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聚乙烯等作为第一~第三薄膜521~523 的材料(材质)。并且,也可以使用将多个由这些材料构成的薄膜层 叠起来的层叠结构来形成第一~第三薄膜521~523。在该层叠结构中, 例如,可以用耐冲击性良好的PET或者尼龙来形成外层,用耐墨水性 良好的聚乙烯来形成内层。并且,可以将包括气相淀积(vapor deposition)铝等镀层的薄膜作为层叠结构的一个构成部件。由此,由 于能够提高气体阻隔性能,因此能够抑制例如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 中的墨水的浓度变化。这样一来,能够任意设定液体容纳部52的材 质。
并且,液体容纳部52的形状和大小均能够任意设定。例如,可 以使容纳黑色墨水的液体容纳部52K大于容纳其他颜色(例如,青色) 墨水的液体容纳部52C的容积(大小)。再例如,虽然在本实施方式 中,液体容纳部52为通过熔接等方式将第一~第三薄膜521~523粘接 的类型,但也可以是省略第三薄膜523,并且通过熔接等方式将第一 和第二薄膜521、522粘接的类型(即,枕型(pillow type))。在此, 如上所述,液体容纳部52与操作部件53为分体部件。因此,在操作 部件53使用相同部件的同时,仍然能够变更液体容纳部52的种类(形 状、大小和材质)。即,由于能够根据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中的液 体的特性和量等设定液体容纳部52的形状、大小和材质,因此能够 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液体容纳体50还具有流路部件70,其用于使容纳在液体容纳部 52中的墨水向液体供给单元55(具体为后述液体供给部)流通。在 本实施方式中,流路部件70为管。流路部件70配置在液体容纳部52 的内侧。
图9是表示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第一立体图。图10是表示 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第二立体图。图11是表示液体容纳体50 的一部分的第三立体图。图12是表示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第四 立体图。图13是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14是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后视图。图15是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俯视 图。图16是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的右视图。图17A是图13中的 F13-F13线剖视图。图17B是电路基板582的主视图。图17C是图17B 中的向视F17B。在图9~图17中,省略液体容纳体50上的液体容纳 部52的图示。
如图9和图10所示,操作部件53包括把持部54、第一连接部 546、第二连接部547、基部548以及安装部549。在此,对于操作部 件53将Z轴方向亦称作“高度方向”、K1轴方向亦称作“厚度方向”、 K2轴方向亦称作“宽度方向”。
把持部54、第一连接部546、第二连接部547、基部548均为棒 状。由把持部54、第一连接部546、第二连接部547、基部548形成 框状部件。由此,在操作部件53中,划分形成有用于接纳使用者的 手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接纳空间部542。
把持部54为使用者把持液体容纳体50的部分。把持部54沿K2 轴方向延伸。如图11所示,把持部54具有与接纳空间部542相邻的 把持面(支撑面)541。把持面541为使用者直接支撑(把持)的部 分。在安装状态下,把持面541为与Z轴方向大致垂直的平面。
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546为从把持部54的K2轴方向的一端 部向基部548侧(-Z轴方向侧、图7所示的液体容纳部52侧)延伸 的部件。第二连接部547为从把持部54的K2轴方向的另一端部向基 部548侧(-Z轴方向侧、图7所示的液体容纳部52侧)延伸的部件。 基部548为隔着接纳空间部542与把持部54相对的部分。基部548 沿K2轴方向延伸。在基部548上安装有后述的定位部56、电路基板 保持部(接触部配置部)59以及推压部545(图12)。
安装部549隔着基部548位于与把持部54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 侧。安装部549与基部548邻接。安装部549沿K2轴方向延伸。安 装部549为液体容纳部52的一端部501(图7)通过熔接等进行安装 的部分。并且,如图13和图17A所示,安装部549具有导出部550, 其用于使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中的墨水向液体供给部57流通。通过 流路部件70与导出部550连接,在流路部件70中流动的墨水经由导 出部550向液体供给部57流通。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在图13和图 14中,在安装部549上安装有液体容纳部52的部分附有单向阴影线。
如图9和图10所示,液体供给单元55包括液体供给部57和定 位部56。然而,定位部56与液体供给部57为分体结构,并与液体供 给部57之间形成有小空隙。液体供给单元55从操作部件53向外侧 (-K1轴方向)突出设置。
液体供给部57具有作为一端的液体供给口572以及作为另一端 的供给连接部573。液体供给口572与液体容纳部52的内部连通,将 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中的墨水导向外部(打印机10)。液体供给口 572规定与把持面541垂直的平面(由Z轴方向和K2轴方向所规定 的面)。供给连接部573与操作部件53连接。液体供给部57为沿 K1轴方向(中心轴CT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环状部件)。液体供 给部57从操作部件53向外侧(-K1轴方向)突出设置。
液体供给部57包括中心轴CT。中心轴CT与K1轴方向平行。 在此,在K1轴方向中,从液体供给口572指向供给连接部573的方 向为+K1轴方向,从供给连接部573指向液体供给口572的方向为-K1 轴方向。该结构的液体供给单元55与流路部件70一起将已容纳在液 体容纳体50中的墨水从液体容纳体50导向外部。
如图15所示,把持面541配置在与液体供给部57的中心轴CT 方向(K1轴方向)垂直的方向(+Z轴方向)侧。包括把持面541在 内的操作部件53以与液体供给口572在中心轴CT方向上偏置的方式 设置。换言之,当从与把持面541垂直的方向,且从液体供给部57 朝向把持面541的方向(+Z轴方向)侧观察液体容纳体50时,液体 供给口572配置在与把持面541(操作部件53)不重合的位置。即, 当将液体容纳体50投影在与把持面541垂直的面上时,把持面541 与液体供给口572为不重合的位置关系。
如图9所示,在未使用状态的液体容纳体50中,液体供给口572 被薄膜99封闭。由此,在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装卸单元30(图5) 上之前,能够抑制墨水从液体供给口572向外部漏出。当液体容纳体 50向装卸单元30安装时,薄膜99则被液体导入部362(图5)捅破。
如图17A所示,在液体供给部57的内部配置有阀机构551,其用 于开关由液体供给部57形成的液体流路。阀机构551包括阀座552、 阀体554以及弹簧556。从液体供给部57的液体供给口572到供给连 接部573按照阀座552、阀体554、弹簧556的顺序容纳在液体供给部57内。
阀座552为大致圆环状的部件。阀座552由例如橡胶或合成橡胶 等弹性体构成。阀座552压入液体供给部57的内部。阀体554为大 致圆柱状的部件。在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装卸单元30上之前的状态 下,阀体554封闭形成于阀座552上的孔(阀孔)。弹簧556为压缩 螺旋弹簧。弹簧556向阀座552侧的方向对阀体554施力。在液体容 纳体50的安装状态下,通过液体导入部362(图5)向供给连接部573 侧推压阀体554,使阀体554向供给连接部573侧移动。由此,阀体 554离开阀座552而使阀机构551变为打开状态。当阀机构551为打 开状态时,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图7)中的墨水能够流经流路部件 70、操作部件53的内部流路558以及液体供给部57而流出到外部。
如图9所示,当液体容纳体50(液体容纳体)向打印机10连接 时,定位部56对包括液体供给口572在内的液体容纳部52相对于打 印机10进行一定程度的定位。定位部56一体设置在操作部件5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部56通过与操作部件53一体成型而与操作部件53一体设置。在此,“一体设置”的含义是指定位部56以随着操 作部件53的动作而连动的方式设置在操作部件53上。在其他实施方 式中,也可以通过熔接等将定位部56安装在操作部件53上,从而将 定位部56与操作部件53一体设置。并且,虽然定位部56以包围除 了液体供给口572的上方的圆周方向的方式设置在液体供给口572的 附近,但是当操作部件53由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时,操作部件53可 以设置在稍微离开液体供给口572的位置。定位部56从操作部件53 向-K1轴方向突出。
如图9和图10所示,定位部56配置在液体供给口572的附近。 并且,如图13所示,定位部56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液体供给口572 的液体容纳部52(图7)侧(-Z轴方向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 部56配置在以中心轴CT为中心的液体供给部57的周围。具体而言, 定位部56配置在液体供给部57的周围的除了把持部54侧的周围。 当向打印机10连接液体容纳体50时,定位部56配置在装卸单元30 (图5)上的供给部支撑部42的内侧。由此,通过划分形成供给部支 撑部42的多个面部(例如,图5所示的第一支撑面部402、第二支撑 面部403、第三支撑面部404)抵靠在定位部56上,限制液体供给部 57的动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定位液体容纳体50。之后,液体供给 口572在通过作为容纳体侧定位部的突起577a~577d(图9~图11)被 定位的状态下与液体导入部362连接。突起577a~577d设置在液体供 给部57中以中心轴CT为中心的外周上。突起577a~577d在液体供给 口572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处而设置在液体供给部57上。具体而言, 如图9所示,第一突起577a配置在液体供给部57上的重力向上方向 侧(+Z轴方向侧)的部分。第二突起577b配置在液体供给部57上 的-K2轴方向侧的部分。如图10所示,第三突起577c配置在液体供 给部57上的+K2轴方向侧的部分。如图11所示,第四突起577d配 置在液体供给部57上的重力向下方向侧(-Z轴方向侧)的部分。并 且,当不加区别使用第一~第四突起577a~577d时,使用标号“577”。
液体供给单元55具有将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图7)中的墨水 向打印机10供给的功能。因此,也可以将液体供给单元55作为“液 体供给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液体供给部的液体供给单元55包 括在其一端具有液体供给口572的液体供给部57和定位部56。
如图9和图10所示,基板单元(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包括 电路基板582和电路基板保持部59。基板单元58从操作部件53向外 侧(-K1轴方向)突出设置。基板单元58的突出方向与液体供给部 57的突出方向(-K1轴方向)相同。并且,基板单元58的突出方向 也可以与液体供给部57的突出方向不相同,只要大致平行即可。另 外,基板单元58和液体供给部57自操作部件53朝向操作部件53的 同一侧(-K1轴方向侧)突出。
如图15所示,基板单元58在与把持面541平行的方向上与液体 供给单元55并排设置。具体而言,基板单元58与液体供给单元55 在与把持面541平行的方向且作为与中心轴CT垂直的方向即K2轴 方向上并排设置。
如图9所示,当向打印机10连接液体容纳体50时,电路基板保 持部59对电路基板582相对于打印机10进行定位。电路基板保持部 59与操作部件53一体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保持部59 通过与操作部件53一体成型而与操作部件53一体设置。在此,“一体设置”的含义是指电路基板保持部59以随着操作部件53的动作而 连动的方式设置在操作部件53上。并且,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 可以通过熔接等方式将电路基板保持部59安装在操作部件53上,从 而将电路基板保持部59与操作部件53一体设置。
电路基板保持部59为+Z轴方向侧(把持部54所在的一侧)开口 的凹形状。凹形状的底部594相对于把持面541(图11)倾斜。通过 将电路基板582安装在底部594上,电路基板582如上所述倾斜地保 持在电路基板保持部59上。电路基板保持部59的至少一部分(底部594)设置在电路基板582的液体容纳部52(图7)侧(-Z轴方向侧)。 即,基板单元(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上不同于接触部cp(图17B) 的至少一部分(底部594)设置在接触部cp的液体容纳部52侧。
电路基板保持部59具有从底部594的K2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向+Z 轴方向侧延伸的第一侧壁部592和第二侧壁部593。如图10所示,第 一侧壁部592具有槽部592t。如图9所示,第二侧壁部593具有槽部 593t。当打印机10连接液体容纳体50时,电路基板保持部59首先由 基板支撑部48(图5)支撑。由此,对电路基板保持部59和电路基 板582相对于装置侧端子381(图5)进行一定程度的定位。并且, 通过使图5所示的装卸单元30的可动部件40向-K1轴方向移动,使 图5所示的装置侧定位部385进入到电路基板保持部59的槽部593t (图9)中,并且,图6所示的装置侧基板定位部384(图6)进入到 电路基板保持部59的槽部592t(图10)中。由此,对电路基板保持 部59和电路基板582相对于装置侧端子381进行定位。
如图13所示,电路基板582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端子581。在本实 施方式中,端子581与装置侧端子381的数目(九个)相对应地配置 有九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581的外形为大致矩形形状。并且, 在电路基板582的背面配置有存储装置583(图17C)。存储装置583 存放与液体容纳体50相关的信息(例如,墨水余量、墨水颜色)。 存储装置583与多个端子581电气连接。在安装状态下,多个端子581 分别与打印机10上的电气连接部382上的对应的装置侧端子381(图 6)电气连接。
如图17B所示,在电路基板582的+Z轴方向侧的上侧端部586 上形成有圆柱槽584,在电路基板582的-Z轴方向侧的下侧端部587 上形成有圆柱孔585。用圆柱槽584和圆柱孔585将电路基板582固 定在底部(配置部)594上。
如图17B和图17C所示,电路基板582具有设置在表面582fa上 的液体容纳体侧端子组580和设置在背面582fb上的存储装置583。 表面582fa和背面582fb为平面。
液体容纳体侧端子组580由九个端子581A~581I组成。存储装置 583存放与液体容纳体50相关的信息(例如,墨水余量、墨水颜色) 等。
如图17B所示,九个液体容纳体侧端子581A~581I均形成大致的 矩形形状,并且以在Z轴方向的不同位置形成两列Ln1、Ln2的方式 配置。列Ln1、Ln2与K2轴方向平行。
在液体容纳体侧端子581A~581I的各自的中央部,具有与对应的 装置侧端子381(图6)接触的接触部cp。也可以认为上述列Ln1、 Ln2是由多个接触部cp形成的列。并且,当不加区别使用九个液体 容纳体侧端子581A~581I时,使用标号“581”。
这样,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具有能够与装置侧电气连接部382 接触的接触部cp。并且,如图9所示,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与操 作部件53一体设置。
如图15所示,把持面541配置在与液体供给部57的中心轴CT 方向垂直的方向(+Z轴方向)侧。作为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的基板 单元58以与包含把持面541在内的操作部件53在中心轴CT方向上 偏置的方式设置。换言之,当从与把持面541垂直的方向,且从液体供给部57朝向把持面541的方向(+Z轴方向)侧观察液体容纳体50 时,基板单元58配置在与把持面541(操作部件53)不重合的位置。 即,当将液体容纳体50投影在与把持面541垂直的面上时,把持面 541与基板单元58为不重合的位置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基板单 元58上至少电路基板582配置在与把持面541(操作部件53)不重 合的位置即可。
如图9和图12所示,将操作部件53上的-K1轴方向侧作为第一 侧53fa,将操作部件53上的与第一侧53fa相反的一侧,即+K1轴方 向侧作为第二侧53fb。如图9所示,电路基板保持部59(基板单元 58)和定位部56设置在同一侧,即第一侧53fa。
如图12所示,推压部545隔着操作部件53设置在与定位部56 以及电路基板保持部59(基板单元58)相对的第二侧53fb。即,如 图11所示,定位部56和电路基板保持部59设置在基部548上的第 一侧53fa的表面,而如图12所示,推压部545设置在基部548上的 第二侧53fb的表面。并且,如图15和图16所示,推压部545的至 少一部分隔着操作部件53与定位部56以及电路基板保持部59相对。
当向打印机10上连接液体容纳体50时,推压部545为被使用者 推压的部分。即,推压部545为手动推压的部分。通过向-K1轴方向 侧推动推压部545,使安装有液体容纳体50的可动部件40(图6)向 -K1轴方向侧移动。
推压部545从操作部件53向+K1轴方向突出设置。由此,能够 容易地识别推压部545与其他部分,并且当向打印机上连接液体容纳 体50时,能够促使使用者推动推压部545的操作。另外,如图14所 示,当从沿K1轴方向的方向观察操作部件53时,推压部545的外形的一部分伸出到基部548的外侧。由此,由于能够增大推压部545的 表面积,因此能够便于使用者推动推压部545。
操作部件53、电路基板保持部59、定位部56、液体供给部57以 及推压部545可以由相同材料形成,也可以根据用途由不同的材料形 成。也可以使用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者ABS树脂等 合成树脂作为操作部件53的材料。
A-4.液体容纳体50向装卸单元30安装的方法:
图18是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装卸单元30上时的图。图19是图 18中的F18-F18局部剖视图。图20是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了装卸单 元30上时的图。图21是图20中的F20-F20局部剖视图。图18和图 19所示的装卸单元30的状态为与图5相同的第一状态。图20和图 21所示的装卸单元30的状态为与图6相同的第二状态。
如图19所示,当将液体容纳体50向装卸单元30安装时,进行 将液体容纳体50向安装方向移动的操作(安装操作或第一操作)和 沿连接方向移动的操作(连接操作或第二操作)这两个操作。安装方 向为包含铅垂向下方向(-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方向为铅垂向下方向。
对于处于第一状态的装卸单元30,使用者将液体容纳体50安装 在装卸单元30的可动部件40上。具体而言,使用者在操作部件53 位于液体容纳部52的铅垂向上方向的状态下把持把持部54。然后, 如图18和图19所示,将液体容纳体50的定位部56配置在供给部支撑部42内,并且使电路基板保持部59配置在基板支撑部48内。
当液体容纳体50安装在可动部件40上之后,如图19中的箭头F 所示,使用者将推压部545朝着可动部件40向-K1轴方向侧推压。 由此,液体容纳体50和可动部件40向连接方向(-K1轴方向)移动。
如图21所示,在可动部件40容纳在固定部件35中的装卸单元 30第二状态下,液体导入部362(图19)插入(连接)到液体供给部 57内。并且,在第二状态下,通过电路基板582的端子581(图13) 与电气连接部382的装置侧端子381(图6)接触,使电路基板582 与电气连接部382电气连接。
随着液体容纳体50的安装,装卸单元30的液体导入部362向上 述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供给部57的连接以及液体容纳体50的电路 基板582与装卸单元30的电气连接部382的电气连接同时进行。并 且,如图20和图21所示,当安装液体容纳体50时,在液体容纳体 50露出的状态下,装卸单元30支撑该液体容纳体50的一部分,即上 端。
A-5.液体容纳体50的容纳墨水搅拌结构:
图22是表示在液体容纳体50中完成墨水搅拌的搅拌机构的简要 结构的说明图,图23是简要地表示与墨水搅拌相关的电气结构的设 备框图。
如图22所示,装卸单元30C、装卸单元30M以及装卸单元30Y 分别用螺钉302(参照图5、图6)固定在容纳空间部26(参照图4) 的背面板26BV上。背面板26BV以在X轴方向、Y轴方向或者Z轴 方向的任何一个轴方向上能够往复驱动的方式嵌入安装在容纳空间 部26B中。并且,该背面板26BV通过连接轴202与轴向驱动单元200 连接。轴向驱动单元200内部装有活塞、电机等驱动源,以及将该驱 动变换为背面板26BV的轴向往复运动的变换机构,并且通过后述的 控制装置MC进行驱动,轴向往复运动经由连接轴202传递给背面板 26BV。例如,如果轴向驱动单元200为X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结构, 则背面板26BV通过轴向驱动单元200的驱动,沿X轴方向的直线轨 迹发生X轴往复运动XM。同样,如果轴向驱动单元200为Y轴方向 或Z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结构,则背面板26BV沿Y轴方向的直线轨 迹发生Y轴往复运动YM,或者沿Z轴方向的直线轨迹发生Z轴往复 运动ZM。图3所示的装卸单元30K也是同样的。
如图22所示,如上所述,上述各个装卸单元30以液体容纳部52 露出的状态、即悬挂状态支撑液体容纳体50C、液体容纳体50M以及 液体容纳体50Y。因此,包含装卸单元30和安装于其上的液体容纳 体50在内的液体供给装置20使轴向驱动单元200、连接轴202以及背面板26BV作为运转部发挥功能,所述运转部使被各个装卸单元30 支撑的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容纳部52运动。
如图23所示,液体消耗系统1000包括作为与液体供给装置20 上的背面板26BV的驱动相关的电气结构,即控制装置MC、打印头 控制器PHC、供排纸控制器PC以及打印数据控制器PDC。这些构成 为包括CPU、ROM、RAM等的电脑,控制装置MC统一控制液体消 耗系统1000的整体。打印头控制器PHC除了控制打印头PH的往复 动作,还对从各种颜色的打印头的墨水喷出进行控制。打印数据控制 器PDC从图中未示出的记录介质读取使用者所期望的打印数据和进 行颜色变换等打印必要的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供排纸控制器PC与 打印用纸P的输送和供排相关。另外,控制装置MC对轴向驱动单元 200进行驱动控制,并且对各种颜色墨水的供排阀210进行开关控制, 所述轴向驱动单元200经由背面板26BV使装卸单元30K、装卸单元 30C等进行上述往复运动。供排阀210为与装卸单元30K对应的供排 阀210K、与装卸单元30C对应的供排阀210C、与装卸单元30M对 应的供排阀210M以及与装卸单元30Y对应的供排阀210Y,并被组 装在各自的装卸单元30中,在装卸单元30处对来自液体容纳体50 的墨水流路进行开关。
A-6.液体容纳体50的墨水搅拌控制:
图24是表示产生墨水搅拌的搅拌处理的流程图。用控制装置MC 重复执行图中所示的搅拌处理。控制装置MC首先判断打印机10是 否在执行打印(步骤S100),若是在执行打印,则不进行后续处理, 暂且终止处理。由此,由于打印中如下所述的轴向驱动单元200的驱 动不会发生,因此能够排除随着轴向驱动单元200的驱动所产生的振 动对打印品质的影响。在步骤S100中,若判断不是打印中,则控制 装置MC根据更换液体容纳体50后的经过时间、墨水使用量、墨水 余量等来判断是否为墨水搅拌时机(步骤S105)。在此,若判断墨水搅拌时机为否定,则控制装置MC不进行后续处理,暂且终止处理。 步骤S105的判断既可以是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各种颜色墨 水分别进行,也可以是不分墨水颜色而一起进行。
在步骤S105中,若判断墨水搅拌时机为肯定,则控制装置MC 驱动关闭各个供排阀210(步骤S110)。然后,当控制装置MC驱动 控制各个轴向驱动单元200规定时间之后,进行停止控制(步骤 S120)。如上所述,当对每种墨水进行本程序的搅拌处理时,控制装 置MC驱动关闭与判断为搅拌时机的颜色的墨水例如黑色墨水的液体 容纳体50K对应的供排阀210K(步骤S110),并在驱动控制与液体 容纳体50K对应的轴向驱动单元200规定时间之后,进行停止控制(步 骤S120)。如图22所示,通过驱动该轴向驱动单元200,使装卸单 元30本身进行X轴往复运动XM、Y轴往复运动YM或Z轴往复运 动ZM。因此,由于装卸单元30使已支撑好的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 容纳部52在上端往复运动,因此在液体容纳部52中,由于发生墨水 搅拌使颜料扩散,不会发生颜料的沉降。
控制装置MC在对轴向驱动单元200进行停止控制之后,对供排 阀210进行打开控制(步骤S130),然后结束本程序。
A-7.效果:
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消耗系统1000包括液体供给 装置20,其使用装卸单元30安装液体容纳体50。该液体供给装置20 不使用箱体而是利用装卸单元30的固定部件35支撑液体容纳体50, 并且在支撑时,并不是支撑液体容纳体50的整体,而是其一部分, 更具体的是支撑液体容纳体50的上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 体供给装置20,与使用箱体支撑液体容纳部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液 体容纳体50的支撑结构,通过简化该结构,既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 少量化,又能够抑制系统的大型化和复杂化。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在液体容纳体50的的液体容纳部 52露出的状态下将液体容纳体50支撑在装卸单元30上进行安装,只 要往复驱动轴向驱动单元200即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 给装置20,与用箱体覆盖液体容纳部52的液体容纳体相比,便于使 液体容纳部52进行往复运动,并且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搅拌已容纳在 液体容纳部52中的墨水,因此能够降低装卸单元30、背面板26BV 以及轴向驱动单元200上的负荷。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液 体供给装置20,能够简化液体容纳部52上与墨水搅拌相关的设备结 构,从而能够促进系统的简化和小型化。另外,与用箱体覆盖液体容 纳部的液体容纳体相比,由于便于向液体容纳部52直接传递运动, 在这一点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能够简化构成轴向 驱动单元200的设备,促进系统的简化或小型化。
当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容纳部52进行墨水搅拌时,只要本实施 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的轴向驱动单元200使装卸单元30进行沿X 轴方向的直线轨迹的X轴往复运动XM、沿Y轴方向的直线轨迹的Y 轴往复运动YM或者沿Z轴方向的直线轨迹的Z轴往复运动ZM即可。由于这种沿直线轨迹的往复运动是由简单的设备结构所产生的,因此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能够通过简化设备结构,从而节 约设备设置空间、提高设备配置的自由度。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 液体供给装置20,通过使在上端支撑液体容纳部52的装卸单元30 进行上述往复运动,能够使液体容纳部52有效地振动,从而能够容 易且可靠地搅拌已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中的墨水。为了产生墨水搅 拌,可以根据液体容纳部52的最大墨水容量或者墨水余量来适当决 定上述往复运动的动作速度、即将往复运动假定为振动时的频率即 可。另外,由于液体供给装置20使液体容纳体50的定位部56伸入 装卸单元30的供给部支撑部42之后,再使装卸单元30的液体导入 部362伸入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供给部57中,因此即使装卸单元30 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墨水从液体供给部57漏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具有以下优点。本实施方 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的定位部56和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一体设 置在操作部件53上。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当 向打印机10连接液体容纳体50时,由于能够把持操作部件53来操作液体容纳体50,因此与没有操作部件53的情况相比,操作性更好。 并且,由于能够同时完成装卸单元30的液体导入部362向液体容纳 体50的液体供给部57的伸入和液体容纳体50的电路基板582的各 个端子与装卸单元30的接点机构38的电气连接部382的电气连接, 从而变得简便。
B.第二实施方式:
B-1.液体供给装置的结构:
图2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1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从Y轴方向正面观察液体供给装置20S1的主要部分的说 明图,图27是表示由装卸单元30支撑的液体容纳体50与辅助肋80 的关系以及辅助肋80的第一驱动状态的说明图,图28是表示辅助肋 80的第二驱动状态的说明图。以下,对与上述液体供给装置20相同 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25和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1在容纳 空间部26的底板26DB上设置有辅助肋80。各种颜色的墨水均具备 这种辅助肋80,其与第三薄膜523抵接,该第三薄膜523构成由装卸 单元30在上端支撑的液体容纳体50的底面。并且,如图27所示,辅助肋80隔着底板26DB通过连接轴202与轴向驱动单元200A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1中,将轴向驱动单元200A作为如 图27所示的上下运动的设备结构和如图28所示的摆动的设备结构中 的任何一个。与上述液体供给装置20相同,通过接收控制装置MC的控制而按照图24所示的顺序驱动轴向驱动单元200A,使辅助肋80 相对于液体容纳部52上下运动或者摆动。由此,在墨水搅拌时机中, 液体容纳部52通过第三薄膜523接收辅助肋80的上下运动或者摆动, 对已容纳的墨水进行搅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肋80、 轴向驱动单元200A、连接轴202等作为使液体容纳部52运动的运转 部发挥功能。
B-2.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1使辅助肋80与构成液体容纳部 52底部的第三薄膜523相抵接,将该辅助肋80的上下运动传递给液 体容纳部52的底部。然而,墨水中的作为沉降成分的颜料往往容易 通过其自重而沉降并聚集在底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 20S1,由于向颜料容易聚集的底部直接施加上下运动,因此能够使颜 料有效地扩散到液体容纳部52的上方侧。并且,第三薄膜523通过 其折痕523m(参照图7)在液体容纳部52的底部形成拼接部,该拼 接部随着着墨水的消耗而沿着折痕523m向内侧折叠。因此,如果不 向液体容纳部52施加任何动作,作为沉降成分的颜料有可能会与墨 水一起残留在拼接部的折叠处。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 置20S1,由于直接向拼接部施加上下运动,除了随着搅拌使颜料扩 散以外,还能够减少残留在液体容纳部52的底部侧的墨水。使辅助 肋80摆动的液体供给装置20S1也能够达到上述效果。
如图2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1除了装卸单元30 在其上端侧支撑液体容纳体50,还向液体容纳部52的底部传递上下 运动或摆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1中,将液体 容纳部52上被辅助肋80施加动作的部位与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供 给部57(参照图9)隔开。因此,即使辅助肋80的上下运动或摆动 施加到液体容纳部52上而使墨水压力随着该上下运动或摆动而升高, 该墨水压力也会在使液体容纳部52扩张到液体供给部57之后,才会 施加在液体供给部57上。由此,根据使液体容纳部52上施加动作的 部位与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供给部57隔开的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 装置20S1,能够抑制液体供给部57的破损和墨水从液体供给部57 的漏出。
C.第三实施方式:
C-1.液体供给装置的结构:
图2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2的说明图, 图30是从Z轴方向正面观察液体供给装置20S2的主要部分而表示的 辊220R与液体容纳部52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1是表示辊220R 与液体容纳部52的其他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2在容纳空间部26中 具有辊机构220。各种颜色的墨水均具备这种辊机构220,其安装设 置在盖部件22(参照图2)上。并且,在盖部件22关闭的状态下, 辊机构220使辊220R分别通过推压而与各自的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容纳部52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0所示,辊机构220使辊220R 从Y轴方向倾斜地推压液体容纳部52,在图31中,推动辊220R使 其从上述K1轴方向正对液体容纳部52。这种辊机构220在每个辊上 具有辊支架RH,通过对轴支撑辊220R的轴220S沿上下,即Z轴方 向进行引导,能够使辊220R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此外,辊机构220 具有轴向驱动单元200B和从该单元延伸的连接轴202,利用轴向驱 动单元200B通过连接轴202使辊220R上下运动。与上述液体供给 装置20相同,轴向驱动单元200B接收控制装置MC的控制而按照图 24所示的顺序进行驱动,使辊220R以与液体容纳部52接触的状态, 而沿Z轴方向的直线轨迹上下运动。由此,在墨水搅拌时机中,具有 挠性的液体容纳部52接收辊220R的上下运动,对已容纳的墨水进行 搅拌。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辊机构220、连接轴202、轴向驱动 单元200B等作为使液体容纳部52运动的运转部发挥功能。
C-2.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2使辊220R通过直接推压而与具 有挠性的液体容纳部52进行接触,并使该辊220R以沿铅垂方向的Z 轴方向的直线轨迹上下运动,将该上下运动直接传递给液体容纳部 52。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2,在液体容纳部52 上施加辊220的动作的部位通过辊驱动而沿直线轨迹上下移动,因此 能够有效地搅拌并扩散作为沉淀成分的颜料。并且,由于辊220R的 轨迹为沿Z轴方向的上下的直线轨迹,因此通过使辊220R的动作与 作为沉降成分的颜料的沉降方向一致,能够使颜料可靠地向液体容纳 部52的上方扩散。
D.第四实施方式:
D-1.液体供给装置的结构:
图32是表示具有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3的打印机 10A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图33是表示液体供给装置20S3中的液体 容纳体50的容纳状态的立体图,图34是沿图33中的F33-F33线剖 视而示意性地表示的液体容纳体50的容纳状态和辊220R与液体容纳 部52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5是示意性地表示辊220R与液体容 纳部52的其他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并且,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 体供给装置20发挥相同功能的部件,即使形状不同,也标注相同的 标号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A包括底部箱体10AB和 上部箱体12,所述底部箱体10AB具有与供纸部16A连接的装置第 一面102、装置第二面104、装置第三面106以及未图示的底面。上 部箱体12内设有记录机构11,并且通过未图示的锁定机构固定在底 部箱体10AB上,当更换液体容纳体50时,通过解除锁定机构而从 底部箱体10AB上卸下。上部箱体12卸下的状态示意性地表示在图 33中。打印机10A具有用底部箱体10AB包围的液体供给装置20S3, 液体供给装置20S3容纳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各种颜色的全 部的液体容纳体50。并且,液体供给装置20S3从液体容纳体50向 记录机构11供给各种颜色的墨水。通过打开开关自如的盖,供纸部 16A作为上述供纸托盘16发挥功能。排纸部17A形成于装置第一面 102的大致中央的位置,通过打开开关自如的盖,作为上述排纸托盘 17发挥功能。
各种颜色的液体容纳体50均将具有挠性的枕型的液体容纳部52 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把持部5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54形成较 长的杆体结构,并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液 体供给部57和基板单元58。在本实施方式中,黑色、青色、品红色、 黄色的各种颜色的液体容纳体50全部容纳在液体供给装置20S3中, 装卸单元30在把持部54的一端侧(图33中的Y轴的-Y方向)支撑 把持部54,并且在把持部54的另一端侧(图33中的Y轴的+Y方向) 辅助支撑把持部54的另一端。装卸单元30包括液体导入机构36和接点机构38,所述液体导入机构36与各种颜色的液体容纳体50的把 持部54上的液体供给部57连接,所述接点机构38与基板单元58电 气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3也具有与上述液体供给装置 20S2相同的辊机构220。在图34中图示有辊机构220中的辊220R的 移动状态,该辊220R在相邻的液体容纳体50之间以在图示的XZ平 面上倾斜的直线轨迹与液体容纳部52接触并同时进行往复运动。在图35中,各种颜色的液体容纳体50均具备辊220R,该辊220R在液 体容纳体50的底部侧与液体容纳部52接触,沿从附图前侧向里侧的 Y轴的直线轨迹往复运动。液体供给装置20S3可以是图34或图35 的的任何一种方式。并且,与上述液体供给装置20S2相同,辊220R 接收控制装置MC的控制按照图24所示的顺序进行驱动,在与液体 容纳部52接触的状态下沿上述直线轨迹往复运动。由此,在墨水搅 拌时机中,具有挠性的液体容纳部52接收辊220R的往复运动,对已 容纳的墨水进行搅拌。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辊机构220、控制装 置MC等作为使液体容纳部52运动的运转部发挥功能。
D-2.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3中,由于使辊220R通过直接 推压而与具有挠性的液体容纳部52进行接触,而使该辊220R以上述 直线轨迹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直接传递给液体容纳部52,因此能够 起到与上述液体供给装置20S2相同的效果。
E.第五实施方式:
E-1.液体供给装置的结构:
图36是表示具有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打印机 10B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图37是拆除装置第一面102而示意性地 表示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搅拌驱动机构230的说明图,图38是拆 除扫描部13而示意性地表示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设备配置的主要 部分的说明图。并且,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发挥 功能相同的部件,即使形状不同,也标注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B在铅垂方向上重合设置 有供纸托盘16和排纸托盘17,并在其上部设置有记录机构11和扫描 部13。扫描部13通常由进行开闭操作的盖13F盖住。扫描部13卸 下的状态如图38所示,在打印机10B的扫描部13的下方侧以不与记录机构11以及供纸托盘16发生干涉的方式设置有液体供给装置 20S4。另外,由于扫描部13与本申请的主旨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 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B为仅使用黑色墨水来完成黑白打印的结 构。如图38所示,在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中央区域形成有凹状的容 纳空间部26,对纳入该容纳空间部26的黑色墨水的液体容纳体50 进行支撑。由于容纳空间部26为凹状,液体供给装置20S4从下方侧 被支撑为容纳空间部26的底板26DB支撑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容纳 部52。并且,液体供给装置20S4从液体容纳体50经由装卸单元30 向记录机构11供给黑色墨水。
液体容纳体50将具有挠性的枕型的液体容纳部52的一端固定设 置在把持部5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54形成较长的杆体结构,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具有的液体供给部57和 基板单元58。装卸单元30包括液体导入机构36和接点机构38,所 述液体导入机构36与液体容纳体50的把持部54上具有的液体供给 部57连接,所述接点机构38与基板单元58电气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除了具有装卸单元30和搅拌驱 动机构230之外,还具有单向离合器237、时滞机构238、驱动电机 239以及供排阀机构240。供排阀机构240接收驱动电机239的驱动 力而驱动,对从装卸单元30到记录机构11之间的墨水流路进行开关。 随着驱动电机239的驱动,供排阀机构240进行流路开关的状态见下 述。
如图38所示,构成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搅拌驱动机构230除了 具有第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之外,还具有第一凸轮 232a和第二凸轮232b、第一~第四齿轮233~236、第一驱动传递齿轮 237a以及连接两个第二驱动传递齿轮237b的驱动轴237c。并且,除 了上述两个推压部件和驱动轴237c以及第一驱动传递齿轮237a之 外,该搅拌驱动机构230配设在隔着容纳空间部26的+X方向和-X 方向上。以下,当区别说明+X方向和-X方向时,将+X方向的搅拌 驱动机构230称作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将-X方向的搅拌驱动机构230称作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
搅拌驱动机构230被轴支承为使第一~第四齿轮233~236啮合而 进行轴支承,使第一凸轮232a与第一齿轮233同轴且与第一齿轮233 同时旋转而进行轴支承。并且,搅拌驱动机构230被轴支承为使第二 凸轮232b与第四齿轮236同轴且与第四齿轮236同时旋转而进行轴 支承。这样的结构在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和第二搅拌驱动机构 230B中相同,驱动轴237c使其两端的第二驱动传递齿轮237b与第 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和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的上述齿轮组啮合。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第一凸轮232a和第二凸轮232b以凸轮轮廓(cam profile)错开的方式形成,但从X轴方向正面观察时,第一搅拌驱动 机构230A的第一凸轮232a和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的第一凸轮 232a为相同的凸轮轮廓。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的第二凸轮232b 和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的第二凸轮232b也是相同的。另外,第一凸轮232a与第二凸轮232b的凸轮轮廓的错开见下述。
在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侧,第一驱动传递齿轮237a与第一齿 轮233和单向离合器237啮合,将单向离合器237的旋转传递给第二 搅拌驱动机构230B的第一齿轮233。由此而旋转的第一齿轮233的 旋转被依次传递给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侧的第二齿轮234、第三 齿轮235以及第四齿轮236,并且传递给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侧 的驱动轴237c的第二驱动传递齿轮237b。这样一来,由于该驱动轴 237c将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侧的第二驱动传递齿轮237b的旋转 传递给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的第二齿轮234和第三齿轮235,因 此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的各个齿轮与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同 步旋转。由此,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的第一凸轮232a与第二搅拌 驱动机构230B的第一凸轮232a也在凸轮轮廓上同步旋转,第一搅拌 驱动机构230A的第二凸轮232b与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2B的第二凸 轮232b也在凸轮轮廓上同步旋转。
在沿X轴的两端,第一推压部件231a被未图示的弹簧顶在第一 搅拌驱动机构230A的第一凸轮232a和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的第 一凸轮232a上。第二推压部件231b被未图示的弹簧顶在第一搅拌驱 动机构230A的第二凸轮232b和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的第二凸轮 232b上。因此,第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跟着各自的 凸轮的凸轮轮廓,在图38中的Z轴方向上重复上下运动。由于该第 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位于由容纳空间部26支撑的 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容纳部52的上方,因此其随着沿上述Z轴方向的上下运动而从上部推压液体容纳部52。关于上述两个推压部件对液 体容纳部52的推压见下述。
单向离合器237与时滞机构238啮合,仅仅将经由该时滞机构238 传递的驱动电机239的正向旋转传递给第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的第 一驱动传递齿轮237a。时滞机构238内置有弹簧,接收驱动电机239 的旋转而旋转。若驱动电机239正向旋转,则时滞机构238延迟规定 时间,将驱动电机239的正向旋转传递给单向离合器237,该时间为 内置的弹簧从自由状态到未图示的环绕旋转轴卷曲的时间。因此,第 二搅拌驱动机构230B和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仅仅延迟由时滞机 构238所规定的规定时间,驱动电机239的正向旋转开始后进行动作, 如上所述使第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上下运动。尽管 驱动电机239的逆向旋转经由时滞机构238传递给单向离合器237, 但驱动电机239的逆向旋转不会通过单向离合器237传递给第二搅拌 驱动机构230B。
供排阀机构240接收驱动电机239的正向旋转后,关闭从装卸单 元30到记录机构11之间的墨水流路,使已容纳在液体容纳体50中 的墨水不向记录机构11侧流动。并且,供排阀机构240接收驱动电 机239的逆向旋转后,打开一直关闭的上述墨水流路,能够进行从液 体容纳体50向记录机构11的供给。
E-2.液体容纳体50的墨水搅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中的墨水搅拌中,上述驱动电 机239的正逆旋转如下。首先,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控制装置MC (省略图示)与前面的实施方式中的图24所示的处理相同,进行是 否为打印中的判断(步骤S100)和是否为搅拌时机的判断(步骤S105)。如果是搅拌时机,那么控制装置MC将驱动电机239向正向 旋转驱动。该正向旋转驱动持续第一驱动时间。关于该持续时间见下 述。
这样,当驱动电机239正向旋转时,供排阀机构240接收该正向 旋转,关闭上述墨水流路。并且,在经过上述延迟时间之后,由于时 滞机构238将正向旋转传递给单向离合器237,因此第二搅拌驱动机 构230B和第一搅拌驱动机构230A使第二推压部件231b和第一推压 部件231a分别相对于液体容纳体50的液体容纳部52上下运动。图 39是示意性地表示液体供给装置20S4的第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 压部件231b推压液体容纳部52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所示,在搅拌驱动机构230驱动之前,第一推压部件231a 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位于液体容纳部52的上方,并且不与液体容纳 部52接触(图39(A))。该位置为两个推压部件的初始位置。并 且,搅拌驱动机构230的第一凸轮232a和第二凸轮232b(参照图38)在搅拌驱动机构230驱动之前,具有两个推压部件在初始位置的凸轮 轮廓。在经过时滞机构238所规定的延迟时间之后,驱动电机239的 正向旋转经由单向离合器237传递给搅拌驱动机构230,该搅拌驱动 机构230仅仅使第一推压部件231a降下而推压液体容纳部52,而第二推压部件231b则使其留在初始位置(图39(B))。即,搅拌驱 动机构230的第一凸轮232a和第二凸轮232b在搅拌驱动机构230的 驱动伊始的第一阶段,具有仅第一推压部件231a降下,第二推压部 件231b留在初始位置的凸轮轮廓。
如果驱动电机239的正向旋转被继续传递至搅拌驱动机构230, 那么搅拌驱动机构230使第一推压部件231a恢复到初始位置,使第 二推压部件231b从初始位置降下,推压液体容纳部52(图39(C))。 即,在搅拌驱动机构230继续驱动的第二阶段,搅拌驱动机构230的 第一凸轮232a和第二凸轮232b具有使第一推压部件231a恢复到初 始位置和第二推压部件下降的凸轮轮廓。如果驱动电机239的正向旋 转被进一步继续传递至搅拌驱动机构230,那么搅拌驱动机构230使 第二推压部件231b也恢复到初始位置,且使两个推压部件一起到初 始位置(图39(A)),上述两个凸轮具有使上述推压部件上下运动 的凸轮轮廓。并且,在传递驱动电机239的正向旋转向搅拌驱动机构 230传递期间,即,在控制装置MC使驱动电机239继续正向旋转的 第一驱动时间内,第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重复进行 上述交替的上下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过第一驱动时间的时刻, 凸轮轮廓和第一经过时间被限定为第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 件231b同时处在初始位置(图39(A))。
在经过第一驱动时间之后,控制装置MC使驱动电机239逆向旋 转驱动。供排阀机构240接收该逆向旋转,如上所述打开墨水流路, 供排阀机构240终止开放流路后,控制装置MC停止控制驱动电机 239。并且,由于驱动电机239的逆向旋转也传递给时滞机构238,因此使该时滞机构238内置的弹簧恢复为自由的状态。当完成供排阀机 构240的流路开放和时滞机构238的弹簧恢复自由后,控制装置MC 停止控制驱动电机239,终止搅拌控制。并且,驱动电机239的逆向 旋转并不会通过单向离合器237传递给搅拌驱动机构230。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MC、驱动电机239、时滞机构238、搅拌 驱动机构230、第一推压部件231a、第二推压部件231b等作为使液 体容纳部52运动的运转部发挥功能。
E-3.效果:
如图3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在液体容纳部52 的下部用容纳空间部26支撑液体容纳体50。并且,如图39所示,本 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通过搅拌驱动机构230使第一推压部 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相对于液体容纳部52上下运动,从上 部推压液体容纳部52。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 在从Z轴方向俯视时,通过使容纳空间部26、由其支撑的液体容纳 部52、第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这两个推压部件重合, 不仅减小俯视方向的设备配置空间,而且抑制了系统的大型化。
如图3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沿液体容纳部52 并排配置第一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并使该两个推压 部件在不同的时机上下移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 20S4,能够有效地搅拌并扩散作为已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中的墨水 的沉淀成分的例子的颜料。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随着驱动电机239的正向旋转, 利用供排阀机构240封闭来自装卸单元30的墨水的流路,确保时滞 机构238所规定的延迟时间,并利用搅拌驱动机构230使第一推压部 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上下运动。然后,在上述两个推压部件 的上下运动完成之后,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随着驱动电 机239的逆向旋转,利用供排阀机构240打开墨水流路。因此,根据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即使向液体容纳部52施加上述两 个推压部件的上下运动,供排阀机构240能够使墨水不会向下游侧的 墨水流路以及接收来自该流路的流体供给的记录机构11侧漏出。并 且,如此随着避免墨水的漏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 已容纳在液体容纳部52中的墨水的运动不会经由墨水流路传递给记 录机构11。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由于使液 体容纳部52成为被供排阀机构240封闭流路的独立区域,因此由于 能够积极地搅拌并扩散已容纳的墨水颜料中的沉降成分,因此能够高 效地抑制沉降成分沉降。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利用供排阀机构240、时滞机构 238以及单向离合器237而执行墨水流路封闭、伴随着第一推压部件 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上下运动的墨水搅拌、墨水流路开放等一 连串的动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20S4,由于只 要进行搅拌时机的检测和与此同时的驱动电机239的正逆旋转控制即 可,因此较为简便。
F.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 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能够进行如下变形:
F-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整个液体容纳部52由 包括挠性的部件形成,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作为能够将液体容纳在 内部的液体容纳部发挥功能即可。例如液体容纳部52也可以由一部 分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也可以由与液体消耗量无关的、容积不变的 硬质部件形成。在第三实施方式以后的实施方式中,液体容纳部52 也可以是一部分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
F-2.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53为框状(图13),但形状并不 限于此,只要是使用者能够把持的形状即可。例如,操作部件53也 可以是沿Z轴方向延伸的棒状(板状)。
F-3.第三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喷墨打印机及其液体容纳体50,也能够应用于喷 射除了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何打印装置(液体消耗装置)以及用 于容纳其液体的液体容纳体。例如,能够应用于以下这样的各种液体 消耗装置及其液体容纳体。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中使 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 (Field 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 射装置;
(4)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含有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的 液体消耗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精确地对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消耗 装置;
(9)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状透镜(光学 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液体消 耗装置;
(10)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消耗装 置;
(11)其他的具备喷出任意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液体喷 出头)的液体消耗装置。
另外,所谓“液滴”是指从液体消耗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 括粒状、泪状、拖尾成丝状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 要是液体消耗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任何处于液相时的状 态的物质,高粘度或低粘度的液体状态的材料、溶胶、凝胶、其他无 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体树脂、液态金属(金属溶液)这样的 液体状态的材料也包括在“液体”中。另外,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 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态物形成的功能性材料的粒子溶 解、分散或者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也包括在“液体”中。作 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以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 晶等。这里,所谓墨水包含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 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在将UV墨水容纳在液体容纳部 中而与打印机连接的情况下,由于液体容纳部从设置面上浮起来,能 够降低设置面的热度传给液体容纳部而硬化的可能性,所述UV墨水 照射紫外线能够发生硬化。
F-4.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辊机构220被安装设置在盖部件22(参 照图2)上,但也可以设置在设有装卸单元30的背面板26BV侧。除 此之外,在第三~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配设气垫来代替辊机构220、 第一推压部件231a、第二推压部件231b。如果配设气垫,那么通过 空气的供排,气垫发生扩张或收缩,因此通过气垫的扩张,液体容纳 部52被推压。这样的动作与辊220R对液体容纳部52的推压、第一 推压部件231a和第二推压部件231b的上下运动所产生的推压相同, 会对已容纳的墨水产生搅拌。
F-5.第五变形例:
图40是用于说明另外具有液体容纳部52的变形例的图。在上述 实施方式中,液体容纳体50将液体容纳部52固定在操作部件53(把 持部54)上(图7、图9),将液体容纳部52经由软管900与把持部 54连接,并将该液体容纳部52设置在例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10的底 部的容纳部壳体中。并且,在该容纳部壳体中,例如用辊220R推压 液体容纳部52。即使这样,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沉降成 分扩散的效果。
F-6.第六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具有电路基板582, 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能够与装置侧电气连接部382接触的接触 部cp即可。例如,电路基板582可以不具有存储装置583。例如,容 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可以具有用于检测液体容纳体50的装卸的端子 的接触部。并且,容纳体侧电气连接部58可以具有包含如柔性印刷 基板(FPC)的柔性电缆的整个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的一端侧具有 能够与装置侧电气连接部382接触的接触部。另一端侧与例如复位装 置连接。上述变形例可以采用电路基板582代替,也可以与电路基板 582共同采用。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变形例,在不脱离其主 旨的范围内能够用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 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对于与记载于 发明概要一栏中的各种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 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适当的替换、组合。另外,只要上述 技术体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要技术特征进行说明,可以进行适 当删除。

Claims (9)

1.一种向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容纳体,其包括液体容纳部和液体供给部,该液体容纳部容纳包含沉降成分的液体,该液体供给部将已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给;以及
液体容纳体安装部,其可装卸地安装所述液体容纳体,其中,
所述液体容纳体安装部包括:
支撑部,在安装所述液体容纳体时,在所述液体容纳部露出的状态下,其支撑所述液体容纳体的一部分;以及
运转部,其对该支撑部所支撑的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施加包含上下方向运动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部使所述液体容纳部沿直线轨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液体容纳体,使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供给部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上被所述运转部施加动作的部位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部通过使所述支撑部动作而使所述液体容纳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部包括抵接部,其通过与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底部抵接而使所述液体容纳部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转部包括辊,该辊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上具有的挠性部上沿规定的轨迹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以下部支撑的方式从下方侧支撑所述液体容纳部,
所述运转部包括从上部推压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推压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上方设置多个所述推压部件,所述多个推压部件以错开动作时机的方式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其配设在所述液体供给部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导向外部的流路的中间,对该流路进行开关;以及
阀开关部,其在所述运转部动作之前关闭所述阀,并在所述运转部动作完成之后打开所述阀。
CN201510556615.7A 2014-09-05 2015-09-02 液体供给装置 Active CN105398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1175A JP2016055445A (ja) 2014-09-05 2014-09-05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2014-181175 2014-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8223A CN105398223A (zh) 2016-03-16
CN105398223B true CN105398223B (zh) 2018-10-30

Family

ID=55436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6615.7A Active CN105398223B (zh) 2014-09-05 2015-09-02 液体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55641B2 (zh)
JP (1) JP2016055445A (zh)
CN (1) CN105398223B (zh)
PH (1) PH12015000270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0652B2 (ja) * 2016-03-18 2020-08-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
JP6780321B2 (ja) * 2016-06-28 2020-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3016A (ja) * 2004-10-01 2006-04-20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連続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1066641A (zh) * 2006-05-02 2007-11-07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系统及喷墨记录装置
WO2013021859A1 (ja) * 2011-08-05 2013-02-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撹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747297A (en) 1996-05-06 1997-11-26 Graphic Utilities, Inc. Auxiliary ink reservoir and fe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k jet cartridges
US7240999B2 (en) * 2003-05-09 2007-07-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8985836B2 (en) * 2010-05-12 2015-03-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stirring device
JP6035724B2 (ja) * 2010-12-22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取付部材、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2012139852A (ja) 2010-12-28 2012-07-26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3016A (ja) * 2004-10-01 2006-04-20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連続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1066641A (zh) * 2006-05-02 2007-11-07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系统及喷墨记录装置
WO2013021859A1 (ja) * 2011-08-05 2013-02-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撹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5000270A1 (en) 2017-02-27
US9555641B2 (en) 2017-01-31
US20160067981A1 (en) 2016-03-10
CN105398223A (zh) 2016-03-16
JP2016055445A (ja) 2016-04-21
PH12015000270B1 (en) 2017-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3431B (zh)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4924768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1249755A (zh) 液体密封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液体容纳容器、再填充液体容纳容器及其再填充方法
CN103203998A (zh) 液体容纳体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4085197A (zh) 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容纳容器
EP3059089A2 (e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8698410A (zh) 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WO2017115582A1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CN105398223B (zh) 液体供给装置
JP2013123810A (ja) アダプター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CN105263712B (zh) 液体容纳体
CN106808807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5398222B (zh) 液体容纳体、电连接器和液体消耗装置
CN108357212B (zh) 液体喷射系统以及用于控制液体喷射系统的方法
US20190084308A1 (en) Cartridge
EP3381695B1 (en) Liquid supply unit and liquid ejection device
JP2016037018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US10137694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and liquid consumption system
CN109664619A (zh) 副罐及消耗品消耗系统
CN105196702B (zh) 用于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US9358796B2 (en)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CN104908435B (zh) 液体容纳体和液体消耗装置
JP2020151894A (ja)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417680B2 (ja) 液体収容体、及び、電気接続体
JP2022099494A (ja) 液体収容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