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0247A - 层叠线圈部件 - Google Patents

层叠线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0247A
CN105390247A CN201510536239.5A CN201510536239A CN105390247A CN 105390247 A CN105390247 A CN 105390247A CN 201510536239 A CN201510536239 A CN 201510536239A CN 105390247 A CN105390247 A CN 105390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art
coil component
face
electrode
multilayer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62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0247B (zh
Inventor
佐藤英和
加藤昌弘
佐藤茂树
唯木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90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0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0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0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层叠线圈部件(1)具备:素体(2),具有端面(2a、2b)和沿端面(2a、2b)的相对方向延伸的侧面(2d、2c、2e、2f);线圈(20),配置于素体(2)内并且通过多个内部导体(21~24)互相连接而构成;外部电极(4、5),分别配置于素体(2)的端面(2a、2b)侧的端部,并且经由引出导体(25、26)而连接于线圈(20)的端部(E1、E2);外部电极(4、5)分别具有端面(2a、2b)上的第一电极部分(4a、5a)、侧面(2d)上的第二电极部分(4b、5b)和侧面(2c)上的第三电极部分和(4c、5c),引出导体(25、26)露出于侧面(2c)并且在侧面(2c)与第三电极部分(4c、5c)连接。

Description

层叠线圈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具备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端面和以连结一对端面的方式沿一对端面的相对方向延伸的四个侧面的素体、配置于素体内并且通过多个内部导体互相连接而构成的线圈、以及分别配置于素体的端面侧的端部并且经由连接导体而与线圈的对应的端部相连接的一对外部电极的层叠线圈部件。在该层叠线圈部件中,连接导体露出于素体的端面,并且在该端面上与对应的外部电极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7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应力施加于层叠线圈部件,则可能会在素体上产生裂纹。例如,如果由安装基板的弯曲等产生的机械应力施加于层叠线圈部件,则有时会以外部电极上的位于素体的安装面上的电极部分的边缘部为起点而产生裂纹。存在该裂纹在素体的内部进展而到达至素体的端面侧的情况。另外,如果由热冲击产生的压缩应力或拉伸应力施加于层叠线圈部件,则有时会在外部电极与素体的端面之间产生裂纹。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线圈部件中,连接线圈的端部和外部电极的连接导体露出于素体的端面,并且在该端面上与对应的外部电极相连接。因此,如果由上述那样的应力产生裂纹,则端面上的连接导体和外部电极的连接有可能被该裂纹切断。如果连接导体和外部电极的连接被切断,则线圈的端部和外部电极的连接也被切断。这样,在现有的层叠线圈部件中,存在由于产生由应力引起的裂纹而可靠性降低等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线圈部件,即使在产生由应力引起的裂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可靠性的降低。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具备:素体,其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端面和以连结一对端面的方式沿一对端面的相对方向延伸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线圈,配置于素体内,并且通过多个内部导体互相连接而构成;一对外部电极,其分别配置于素体的一对端面侧的端部,并且经由连接导体而连接于线圈的对应的端部,第一侧面作为与其它的电子设备相对的安装面;一对外部电极分别具有位于端面上的第一电极部分、位于第一侧面上的第二电极部分、至少位于第二侧面上的第三电极部分;连接导体露出于第二侧面,并且在第二侧面与对应的外部电极的第三电极部分相连接。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中,连接导体露出于第二侧面,并且在第二侧面上与对应的外部电极的位于第二侧面上的第三电极部分相连接。由此,线圈的端部与对应的外部电极被连接。由于第二侧面是作为安装面的第一侧面以外的侧面,因此难以产生以第二侧面上的第三电极部分的边缘部为起点的由机械应力引起的裂纹。在素体与第三电极部分之间,与素体与第一电极部分之间相比,也难以产生由压缩应力或者拉伸应力引起的裂纹。因此,连接导体与第三电极部分的连接被由应力引起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低。其结果,可以降低线圈的端部与相对应的外部电极的连接被由应力引起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通过以上所述,即使在产生由应力引起的裂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层叠线圈部件中的可靠性的降低。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中,第三电极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三侧面上,连接导体也露出于第三侧面并且在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上与第三电极部分相连接。该情况下,第三侧面也与第二侧面同样,是作为安装面的第一侧面以外的侧面。因此,在本发明的层叠线圈部件中,被由应力引起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低,连接导体和第三电极部分的连接部分位于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的多个面。其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线圈的端部和对应的外部电极的连接被由应力产生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并且可以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层叠线圈部件中的可靠性的降低。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中,第二侧面也可以为与作为安装面的第一侧面相对的面。由于第二侧面是与作为安装面的第一侧面相对的面,因此,尤其难以产生以第二侧面上的第三电极部分的边缘部为起点的由机械应力产生的裂纹。因此,根据该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连接导体和第三电极部分的连接被应力切断的可能性。其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线圈的端部和对应的外部电极的连接被由应力产生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并且可以更加可靠地抑制层叠线圈部件中的可靠性的降低。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中,连接导体也可以露出于第二侧面上的与一对端面的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央部。第二侧面上的与一对端面的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央部是特别难以产生由应力引起的裂纹的位置。因此,根据该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连接导体和第三电极部分的连接被应力切断的可能性。其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线圈的端部和对应的外部电极的连接被由应力产生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并且可以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层叠线圈部件中的可靠性的降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即使在产生由应力引起的裂纹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可靠性的降低的层叠线圈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包含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4是包含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6是包含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结构的图。
符号的说明
1、1A、1B……层叠线圈部件;2……素体;2a、2b……端面;2c、2d、2e、2f……侧面;4、5……外部电极;4a、5a……第一电极部分;4b、5b……第二电极部分;4c、4d、4e、5c、5d、5e……第三电极部分;36、37、38……通孔导体;25、26、27、28……引出导体;20……线圈;21~24……内部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或者具有同一功能的要素使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所包含的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结构的图。其中,图3是表示沿着图2所示的III-III线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层叠线圈部件1具备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素体2和配置于素体2的外表面的一对外部电极4、5。层叠线圈部件1通过将一对外部电极4、5焊接到配线图案7,从而以一对外部电极4、5和配线图案7被电性接合且物理接合的状态被安装于其它的电子设备8(例如,电路基板、或者、电子部件等)。
素体2,作为其外表面,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端面2a、2b、和四个侧面2d、侧面2c、侧面2e以及侧面2f。各侧面2d、2c、2e、2f以连结一对端面2a、2b的方式在端面2a和端面2b相对的方向(以下,称为“一对端面2a、2b的相对方向”)上延伸。侧面2d被规定为将层叠线圈部件1安装于其它的电子设备8时的安装面。侧面2c是与侧面2d相对的面。侧面2e和侧面2f分别是邻接于侧面2d的面,并且互相相对。以下,也将侧面2d称为安装面,将侧面2c称为相对面。
素体2如图2所示通过多个功能层11层叠而形成。各功能层11具有大致长方形状。各功能层11例如是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体且由绝缘体生片的烧结体构成。即,功能层11由绝缘性材料构成。在实际的素体2中,各功能层11被一体化为不能辨认到其间的边界的程度。
功能层11例如由玻璃系陶瓷构成,玻璃系陶瓷由玻璃和氧化铝构成,玻璃由锶、钙、氧化铝以及氧化硅构成。功能层11也可以由铁氧体(Ni-Cu-Zn系铁氧体、Ni-Cu-Zn-Mg系铁氧体、Cu-Zn系铁氧体、或者Ni-Cu系铁氧体等)构成,一部分的功能层11也可以由非磁性铁氧体构成。功能层11也可以含有导电性的金属磁性体材料。
外部电极4被配置于素体2的端面2a侧的端部(参照图1)。外部电极4包含位于端面2a上的第一电极部分4a、位于侧面2d上的第二电极部分4b、位于侧面2c上的第三电极部分4c、位于侧面2e上的第三电极部分4d、以及位于侧面2f上的第三电极部分4e这五个电极部分。五个电极部分4a、4b、4c、4d、4e被一体地形成。
第一电极部分4a覆盖端面2a的整个面。第二电极部分4b覆盖侧面2d的一部分。第三电极部分4c覆盖侧面2c的一部分。第三电极部分4d覆盖侧面2e的一部分。第三电极部分4e覆盖侧面2f的一部分。即,外部电极4被形成于端面2a以及侧面2d、2c、2e、2f。
外部电极5被配置于素体2的端面2b侧的端部(参照图1)。外部电极5包含位于端面2b上的第一电极部分5a、位于侧面2d上的第二电极部分5b、位于侧面2c上的第三电极部分5c、位于侧面2e上的第三电极部分5d、和位于侧面2f上的第三电极部分5e这五个电极部分。五个电极部分5a、5b、5c、5d、5e被一体地形成。
第一电极部分5a覆盖端面2b的整个面。第二电极部分5b覆盖侧面2d的一部分。第三电极部分5c覆盖侧面2c的一部分。第三电极5d覆盖侧面2e的一部分。第三电极部分5e覆盖侧面2f的一部分。即,外部电极5被形成于端面2b和侧面2d、2c、2e、2f。外部电极4和外部电极5在一对端面2a、2b的相对方向上互相分离地定位。
外部电极4、5在平面视图中呈现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其角被做圆。外部电极4、5被构成为含有导电性金属粉末(例如Ag粉末或者Pd粉末等)以及玻璃粉的导电性膏体的烧结体。在构成外部电极4、5的烧结体上施以电镀,在外部电极4、5的表面上形成有镀层。对于电镀而言,使用Ni、Sn等。
层叠线圈部件1如图2和图3所示在素体2内具备多个内部导体21~24和多个引出导体25、26。各导体21~26被构成为含有上述导电材料(例如Ag粉末或者Pd粉末等)的导电性膏体的烧结体。
多个内部导体21~24和多个引出导体25、26被并置于功能层11的层叠方向(以下,简称为“层叠方向”)。多个内部导体21~24的端部彼此通过通孔导体36而被连接。多个内部导体21~24的端部彼此经由通孔导体36而被连接,从而在素体2内构成线圈20。即,层叠线圈部件1在素体2内具备线圈20。
多个引出导体25在素体2内被配置于靠近端面2b以及侧面2e的一侧(参照图1)的位置,并且在层叠方向上排列。多个引出导体25经由通孔导体37而互相连接。多个引出导体25中,最靠近侧面2d的引出导体25经由通孔导体37而在层叠方向上与线圈20的一个端部E1相邻。最靠近侧面2d的引出导体25通过通孔导体37而间接地连接于线圈20的一个端部E1。即,最靠近侧面2d的引出导体25和线圈20的一个端部E1电连接。
多个引出导体25中,最靠近侧面2c的引出导体25露出于侧面2c。该露出的部分被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c覆盖。这样,最靠近侧面2c的引出导体25和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c在侧面2c被直接连接。即,最靠近侧面2c的引出导体25和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c电连接且物理连接。
因此,线圈20的一个端部E1和外部电极5经由多个引出导体25以及多个通孔导体37而电连接。即,多个引出导体25和多个通孔导体37构成电连接线圈20的一个端部E1和外部电极5的连接导体。
引出导体26被配置于素体2内靠近端面2a以及侧面2e的一侧(参照图1)的位置。引出导体26经由通孔导体38而在层叠方向上与线圈20的另一个端部E2相邻。引出导体26通过通孔导体38而间接地连接于线圈20的另一个端部E2。即,引出导体26和线圈20的另一个端部E2电连接。
引出导体26露出于侧面2c。该露出的部分被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c覆盖。这样,引出导体26和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c在侧面2c被直接连接。即,引出导体26和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c电连接或物理连接。
因此,线圈的另一个端部E2和外部电极4经由引出导体26以及通孔导体38而电连接。即,引出导体26以及通孔导体38构成电连接线圈20的另一个端部E2和外部电极4的连接导体。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引出导体25露出于侧面2c,并且在侧面2c与第三电极部分5c相连接。引出导体26露出于侧面2c,并且在侧面2c与第三电极部分4c连接。由此,线圈20的端部E1与外部电极5被连接,并且线圈20的端部E1和外部电极4被连接。侧面2c为作为安装面的侧面2d以外的侧面,因此,难以产生以位于侧面2c上的第三电极部分4c、5c的边缘部为起点的由机械应力引起的裂纹。在素体2和第三电极部分4c、5c之间,与素体2和第一电极部分4a、5a之间相比,也难以产生由压缩应力或拉伸应力产生的裂纹。因此,引出导体25、26和第三电极部分4c、5c的连接被由应力引起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低。其结果,能够降低线圈20的端部E1和外部电极5的连接以及线圈20的端部E2和外部电极4的连接被上述裂纹切断的可能性。根据以上所述,即使在产生上述裂纹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层叠线圈部件1中的可靠性的降低。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和图5,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进行说明。图4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所包含的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结构的图。其中,图4是表示沿着图3所示的V-V线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构成的图。
如图4和图5所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A与上述层叠线圈部件1的不同的点在于,引出导体25、26在侧面2c上的与一对端面2a、2b的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露出于中央部。以下,将侧面2c上的与一对端面2a、2b的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侧面2c的宽度方向”。在此,在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是指在例如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但可以与该中心不完全一致,也可以稍微偏离该中心。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A中,多个引出导体25被配置于素体2内的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在层叠方向上排列。多个引出导体25经由通孔导体37而互相连接。多个引出导体25中,最靠近侧面2d的引出导体25经由通孔导体37而在层叠方向上与线圈20的一个端部E1相邻。最靠近侧面2d的引出导体25通过通孔导体37与线圈20的一个端部E1间接地连接。多个引出导体25中,最靠近侧面2c的引出导体25在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露出于中央部的位置。该露出的部分被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c覆盖。由此,最靠近侧面2c的引出导体25和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c在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在中央部的位置上被直接连接。
引出导体26在素体2内在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被配置于中央部的位置。引出导体26经由通孔导体38而在层叠方向上与线圈20的另一个端部E2相邻。引出导体26通过通孔导体38与线圈20的另一个端部E2间接地连接。引出导体26在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露出于中央部的位置。该露出的部分被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c覆盖。由此,引出导体26和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c在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在中央部的位置上被直接连接。
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是特别难以产生由应力引起的裂纹的位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A,相比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可以进一步降低引出导体25、26和第三电极部分4c、5c的连接被应力切断的可能性。其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线圈20的端部E1和外部电极5的连接、以及线圈20的端部E2和外部电极4的连接被由应力引起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可以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层叠线圈部件1A中的可靠性的降低。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和图7,对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进行说明。图6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所包含的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构成的图。其中,图7是表示沿着图6所示的VII-VII线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截面结构的图。
如图6和图7所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B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A同样,引出导体25、26在侧面2c的宽度方向上露出于中央部。除此之外,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B进一步具有作为连接线圈20的端部E1、E2和对应的外部电极5的连接导体的引出导体27、28而与上述层叠线圈部件1、1A不同。引出导体27、28被构成为含有导电材料(例如,Ag粉末或Pd粉末等)的导电性膏体的烧结体。以下,进行详细的说明。
引出导体27被配置于经由通孔导体37而互相连接的多个引出导体25中的露出于侧面2c的引出导体25和位于形成有端部E2的功能层11上的引出导体25之间。引出导体27通过通孔导体37间接地在层叠方向上与相邻的引出导体25分别连接。即,引出导体27通过通孔导体37间接地与露出于侧面2c的引出导体25相连接,并且通过通孔导体37间接地与位于形成有端部E2的功能层11上的引出导体25相连接。
引出导体27从素体2中的侧面2e侧直至侧面2f侧以直线状延伸。引出导体27露出于侧面2e,该露出的部分被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d覆盖(参照图1)。由此,引出导体27和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d在侧面2e被直接连接。引出导体27也露出于侧面2f,并且该露出的部分被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e覆盖(参照图1)。由此,引出导体27和外部电极5的第三电极部分5e在侧面2f被直接连接。
引出导体28被配置于露出于侧面2c的引出导体26和线圈20的端部E2之间。引出导体28通过通孔导体38分别间接地连接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引出导体26和线圈20的端部E2。即,引出导体28通过通孔导体38间接地连接于露出于侧面2c的引出导体26并且通过通孔导体38间接地与线圈的端部E2相连接。
引出导体28从素体2中的侧面2e侧直至侧面2f侧以直线状延伸。引出导体28露出于侧面2e,该露出的部分被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d覆盖(参照图1)。由此,引出导体28和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d在侧面2e被直接连接。引出导体28也露出于侧面2f,并且该露出的部分被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e覆盖(参照图1)。由此,引出导体28和外部电极4的第三电极部分4e在侧面2f被直接连接。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B,被由应力引起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低,引出导体25~28与第三电极部分4c、5c、4d、5d、4e、5e的连接部分位于多个侧面2c、2e、2f。其结果,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线圈部件1、1A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线圈20的端部E1和外部电极5的连接、以及、线圈20的端部E2与外部电极4的连接被由应力引起的裂纹切断的可能性,可以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层叠线圈部件1B中的可靠性的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不改变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宗旨的范围内变形,或者应用于其它方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出导体25、26和第三电极部分4c、5c在侧面2c被连接,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侧面2e被连接,也可以在侧面2f被连接。但是,如果考虑由应力引起的裂纹的产生可能性,则优选引出导体25、26和第三电极部4c、5c在侧面2c被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电极4具有第三电极部分4c、第三电极部分4d、以及第三电极部分4e,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备第三电极部分4c、第三电极部分4d、以及第三电极部分4e的至少一个即可。外部电极5具有第三电极部分5c、第三电极部分5d、以及第三电极部分5e,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备第三电极部分5c、第三电极部分5d、以及第三电极部分5e的至少一个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出导体27、28露出于侧面2e以及侧面2f,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露出于侧面2e以及侧面2f的任一个。

Claims (4)

1.一种层叠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素体,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端面和以连结所述一对端面的方式沿所述一对端面的相对方向延伸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
线圈,配置于所述素体内,并且通过多个内部导体互相连接而构成;以及
一对外部电极,分别配置于所述素体的所述一对端面侧的端部,并且经由连接导体而连接于所述线圈的对应的端部,
所述第一侧面作为与其它的电子设备相对的安装面,
所述一对外部电极分别具有位于所述端面上的第一电极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二电极部分和至少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第三电极部分,
所述连接导体露出于所述第二侧面,并且在所述第二侧面与对应的所述外部电极的所述第三电极部分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极部分也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上,
所述连接导体也露出于所述第三侧面,并且在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三电极部分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面是与作为安装面的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导体露出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与所述一对端面的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中央部。
CN201510536239.5A 2014-08-27 2015-08-27 层叠线圈部件 Active CN105390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2766 2014-08-27
JP2014172766A JP6464614B2 (ja) 2014-08-27 2014-08-27 積層コイル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0247A true CN105390247A (zh) 2016-03-09
CN105390247B CN105390247B (zh) 2018-03-27

Family

ID=55422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6239.5A Active CN105390247B (zh) 2014-08-27 2015-08-27 层叠线圈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64614B2 (zh)
CN (1) CN10539024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4537A (zh) * 2017-09-20 2019-03-26 Tdk株式会社 层叠型压电元件及振动设备
CN111354545A (zh) * 2018-12-20 2020-06-30 Tdk株式会社 层叠线圈部件
CN111540563A (zh) * 2016-05-30 2020-08-14 Tdk株式会社 层叠线圈部件
CN111937101A (zh) * 2018-03-23 2020-11-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感器和使用电感器的电压转换器
CN118073064A (zh) * 2024-02-27 2024-05-24 南通至晟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叠层变压器、输出匹配网络及射频功率放大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9793B2 (ja) * 2016-09-26 2019-10-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電子部品
JP7127287B2 (ja) * 2018-01-29 2022-08-30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5067A (ja) * 1991-08-28 1993-03-05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ツク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方法
JPH10112409A (ja) * 1996-10-07 1998-04-28 Sumitomo Kinzoku Electro Device:Kk チップコイル
JPH11162737A (ja) * 1997-11-25 1999-06-18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チップ電子部品
CN101789307A (zh) * 2010-03-15 2010-07-28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层片式元器件内电极的螺形线圈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1275B2 (ja) * 1997-02-24 2006-01-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JP3731284B2 (ja) * 1997-04-03 2006-01-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JP3036542B1 (ja) * 1999-06-04 2000-04-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
JP3427007B2 (ja) * 1999-06-10 2003-07-14 エフ・ディ−・ケイ株式会社 積層チップコイル
JP2002270428A (ja) * 2001-03-09 2002-09-20 Fdk Corp 積層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JP3810291B2 (ja) * 2001-07-11 2006-08-16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チップ部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5067A (ja) * 1991-08-28 1993-03-05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ツク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方法
JPH10112409A (ja) * 1996-10-07 1998-04-28 Sumitomo Kinzoku Electro Device:Kk チップコイル
JPH11162737A (ja) * 1997-11-25 1999-06-18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チップ電子部品
CN101789307A (zh) * 2010-03-15 2010-07-28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层片式元器件内电极的螺形线圈的结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0563A (zh) * 2016-05-30 2020-08-14 Tdk株式会社 层叠线圈部件
CN111540563B (zh) * 2016-05-30 2023-05-23 Tdk株式会社 层叠线圈部件
CN109524537A (zh) * 2017-09-20 2019-03-26 Tdk株式会社 层叠型压电元件及振动设备
CN111937101A (zh) * 2018-03-23 2020-11-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感器和使用电感器的电压转换器
CN111937101B (zh) * 2018-03-23 2022-05-0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感器和使用电感器的电压转换器
CN111354545A (zh) * 2018-12-20 2020-06-30 Tdk株式会社 层叠线圈部件
CN111354545B (zh) * 2018-12-20 2023-12-29 Tdk株式会社 层叠线圈部件
CN118073064A (zh) * 2024-02-27 2024-05-24 南通至晟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叠层变压器、输出匹配网络及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18073064B (zh) * 2024-02-27 2024-08-16 至晟(临海)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叠层变压器、输出匹配网络及射频功率放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64614B2 (ja) 2019-02-06
CN105390247B (zh) 2018-03-27
JP2016048714A (ja) 2016-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0247A (zh) 层叠线圈部件
KR102676320B1 (ko) 플렉서블 평판 케이블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427463B (zh) 线圈部件
JP4736526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US7619500B1 (en) Common mode filter
CN103813627B (zh) 多层电路基板
WO2014171140A1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459390B (zh) 电子部件
KR20130111274A (ko) 적층 코일 부품
KR102064073B1 (ko) 인덕터
KR20240093435A (ko) 플렉서블 평판 케이블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5029009A (ja)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TW201324548A (zh) 可撓性扁平電纜
JP6390342B2 (ja) 電子部品
JP2014132630A (ja) コイル部品
JP4788593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JP2017073475A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6273672B2 (ja) 積層貫通コンデンサ
JP6111681B2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CN102668248B (zh) 线缆连接构造
JP2014207407A (ja) 積層コンデンサアレイ
JP2008078226A (ja)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
CN204390866U (zh) 电子部件以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JP7055588B2 (ja) 電子部品
CN216852529U (zh) 传输线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