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6838B - 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6838B
CN105386838B CN201510519671.3A CN201510519671A CN105386838B CN 105386838 B CN105386838 B CN 105386838B CN 201510519671 A CN201510519671 A CN 201510519671A CN 105386838 B CN105386838 B CN 105386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encer
wall portions
outside wall
motorcycle
exhaus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96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6838A (zh
Inventor
武田哲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6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6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6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6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包括:第一消声器,该第一消声器连接到排气管的下游端,排气管用于排放引擎释放的废气;和第二消声器,第二消声器用于排放第一消声器排出的废气;第一消声器的配置在引擎后方的部分设置在位于收容位置的中央支架包围的空间内,并且在侧视图中,第一消声器的顶壁与支撑后轮的摆臂重叠。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器组件,该消声器组件经由第一消声器和第二消声器释放摩托车的引擎的废气。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摩托车采用排气结构,该排气结构经由连接到引擎的排气管和连接到排气管的下游端的消声器释放引擎的废气。这类排气结构的例子有JP-A-2009-162094公开的结构,该结构配备有第一消声器(排气箱)和第二消声器(消音器),该第二消声器通过联接管连接到第一消声器。
根据如JP-A-2009-162094公开的具有第一消声器和第二消声器的结构,排气噪声能够减小并且第二消声器能够小型化,因此排气结构的总长能够缩短。
在JP-A-2009-162094中,第一消声器配备有能够被划分成顶部和底部的外壁部和配置在外壁部内部的催化装置和内侧排气管。内侧排气管被连接到催化装置的下游端并且被弯曲以将废气的流动方向从向后反转成向前。回流管被配置在第一消声器的前方(即,从其突出)并且内侧排气管的下游端被连接到回流管。回流管被弯曲以将由于经由内侧排气管的通道向前流动的废气的流动方向反转成向后。在JP-A-2009-162094中,因为第一消声器设置有回流管,在排气噪声减小并且引擎输出功率提高的同时车辆的尺寸增大被抑制。
发明内容
然而,JP-A-2009-162094的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排气管长度利用回流管在外壁部的外侧增大,第一消声器和回流管的安装空间在前后方向上较长。JP-A-2009-162094的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是:三个管,即将引擎连接到第一消声器的排气管以及弯曲回流管的两个部分,安排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并且它们的安装空间在左右方向上较长。
本发明在上述情况下做出,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该消声器组件能够在确保所需性能的同时缩短第一消声器的安装空间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长度。
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具有:第一消声器,该第一消声器连接到排气管的下游端,排气管用于排放引擎释放的废气;和第二消声器,第二消声器用于排放第一消声器排出的废气,并且第一消声器的配置在引擎后方的部分设置在位于收容位置的中央支架包围的空间内,并且所述第一消声器包括外壁部,所述外壁部配置在所述引擎后方并且形成膨胀室,所述膨胀室用于使所述废气膨胀,所述外壁部的前部分配置成与所述引擎的后端位置从下方重叠,所述外壁部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向上鼓起并且该中间部分的顶壁形成外壁部的最高部分,在侧视图中,该中间部分的顶壁与支撑后轮的摆臂重叠,所述外壁部的后部分的竖直尺寸被设置得比所述前部分大并且小于所述最高部分,所述最高部分配置在比所述摆臂的上下宽度中间位置高且所述摆臂的两个分叉的前部分之间的位置。
根据该构造,因为外壁部的后部分设置在中央支架包围的空间内,第一消声器的安装空间能够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减小。更进一步,因为第一消声器的顶壁的高度位置被设置成其与摆臂重叠,引擎后方的有限空间在高度方向上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因此,在确保需要的消声器消音能力的同时,能够确保期望引擎输出功率所需的排气管长度。
在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中,优选的:第一消声器包括内侧排气管,该内侧排气管形成在外壁部的内部且为螺旋状,用于废气流通;在内侧排气管的下游配置有开口端形成部分,开口端形成部分将流过内侧排气管的废气释放到外壁部的内部;并且外壁部的最高部分位于开口端形成部分的大致正上方。根据该构造,因为内侧排气管呈现螺旋形状,第一消声器的左右宽度能够减小并且在确保需要的管长度的同时能够获得大倾斜角。因为内侧排气管容纳在外壁部内,不仅能够改善外观而且能够避免泥浆等粘到内侧排气管,对防止生锈是有益的。另外,因为开口端形成部分能够被配置在外壁部在高度方向上最长的区域,从开口端形成部分释放的废气更容易膨胀从而提高消音效果。
在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中,优选的:第一消声器包括催化装置,该催化装置配置在外壁部的内部位于第一消声器的进口侧,并且催化装置连接在内侧排气管的上游端;第一消声器的出口和第二消声器的进口通过联接管互相连通;外壁部能够被划分成左右部分;并且在外壁部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其中之一且位于第二消声器侧的侧面上设置有联接管的被安装部,并且在设置该被安装部的侧面附近设置开口端形成部分。根据该构造,在催化装置和开口端形成部分之间的距离能够增至给予内侧排气管长管长度。更进一步,因为在催化装置和被安装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如果干涉孔经由内侧排气管被形成在催化装置的紧密下游,被安装部和干涉孔之间的距离能够被设置得足够大以提供卓越的消音效果。更进一步,因为外壁部能够划分成左右部分,没有分界线的表面能够被确保作为外壁部的左右侧面,从而联接管连接位置能够被给予高自由度。
在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中,优选地,外壁部设置有延伸构件,该延伸构件是与外壁部分离的构件并且形成膨胀室的一部分。根据该构造,当第一消声器的内部空间的容量不够时,它能够通过改变延伸构件被容易地调整。
本发明在确保所需性能的同时能够缩短第一消声器的安装空间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整体的右视图;
图2是显示摩托车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3是显示摩托车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右视图;
图4是显示摩托车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左视图;
图5是显示摩托车的一部分的构造的仰视图;
图6是显示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7是显示消声器组件的第一消声器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8是显示第一消声器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左视图;
图9是显示第一消声器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10是显示第一消声器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右视图。
[符号的描述]
1:摩托车
14:引擎
21:排气管
23:第一消声器
24:第二消声器
33:摆臂
51:外壁部
51b:最高部分
55:延伸构件
57:联接管
60:催化装置
70:内侧排气管
78:开口端形成部分
80:干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以下描述针对根据本发明的消声器组件被用于无装饰型摩托车,但是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此。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消声器组件能够被用于其它类型的摩托车。至于方向,车身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分别用箭头FR、RE、L和R表示。为了描述方便,一些构件可能在附图中省略。
首先,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总体构造。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整个摩托车的右视图。
如图1所示,摩托车1配备有车身架2,该车身架2装配有动力单元和电力设备并且由钢或者铝合金制成。车身架2的主管3从头管4向后延伸,该头管4是车身架2的前端部分。车身架2的下管5从头管4向后向下延伸。内部收容燃料的燃料罐7配置在头管4的后方。骑手座位8安装在燃料罐7的后方。
单个气缸引擎14通过车身架2的主管3和下管5被悬挂。引擎14配备有:引擎箱16,该引擎箱16通过下管5、气缸17被支撑;和气缸盖18,该气缸盖18配置在引擎箱16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气缸17配置在引擎箱16的上方,从而向前倾斜并且被联接到引擎箱16。离合器侧盖19配置在引擎箱16的右方(在图1的纸面的观察者侧)并且连接到引擎箱16,并且磁铁侧盖(未显示)配置在引擎箱16的左方(在图1的纸面的深侧)并且连接到引擎箱16。中央支架20配置在引擎14的下后方,该中央支架20允许车辆在后轮34离开地面时站立。并且。稍后描述中央支架20的详细结构。
排气管21的顶(上游)端部分连接到气缸17。第一消声器23连接到排气管21的底(下游)端部分,并且从气缸17的燃烧室(未显示)释放的废气流动通过排气管21进入第一消声器23。然后,废气从第一消声器23流入第二消声器24并且从排气口25释放到外侧,该排气口25配置在后端。在释放废气时,排气噪声通过第一消声器23和第二消声器24中的每个而减小。第二消声器24在后轮34的右边配置在第一消声器23后方。第二消声器24的前后长度被设置成其后端位于后轮34的旋转中心前方。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1的消声器组件包含排气管21、第一消声器23和第二消声器24。稍后详细描述第一消声器23及其周围的详细结构。
前叉27经由转向轴(未显示)通过主管3的前端部分被可旋转地支撑,该转向轴连接到头管4。转向轴的顶端部分设置有把手28,并且手柄29连接到把手28的各个端部分。前轮31通过前叉27的底端部分被可旋转地支撑。前轮31的顶部分被前挡泥板32覆盖。
后轮34经由摆臂33通过引擎的后部分被可旋转地支撑。用于缓冲道路冲击的悬架35配置在摆臂33和车身架2之间。后挡板36配置在座位8后方的后轮34的上方。比如覆盖物等各种车身外部部件连接到车身架2。
接下来,参考图2至5描述中央支架20的详细结构。图2是显示摩托车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正视图。图3是显示摩托车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右视图。图4是显示摩托车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左视图。图5是显示摩托车1的一部分的构造的仰视图。
如图2所示,中央支架20配备有右腿40、左腿41和联接部分42,该联接部分42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它们,在它们的延伸方向上从中间向末端侧偏离的部分。右腿40和左腿41的底部分经由各自的支架44被枢轴地(可摆动地)支撑。因此,中央支架20能够在竖立位置(见图2)和收容位置(见图3至5)之间摆动。当摩托车1行驶时,中央支架20位于收容位置。
右腿40和左腿41的末端被设置有各自的弯曲的接地板45。右腿40设置有弹簧构件46,该弹簧构件46朝向收容位置推动中央支架20。左腿41设置有脚踏杆47。中央支架20能够通过在踏在脚踏杆47上从收容位置摆动到竖立位置。
接下来,除了图2至5,还参考图6至10描述第一消声器23及其周围的详细结构。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消声器组件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6所示,第一消声器23配备有外壁部51,该外壁部51形成废气在其膨胀的膨胀室。外壁部51在左右方向上的近似中间能够被分成左右部分,即左壳53和右壳54。排气管21的下游端被连接到外壁部51的前端部分,跨越左壳53和右壳54。该连接部分是第一消声器23的进口23a。
图7是显示第一消声器23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8是显示第一消声器23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左视图。如图6至8所示,在外壁部51中,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51a向上鼓起并且其顶壁是外壁部51的最高部分51b。外壁部51的前部分51c的竖直尺寸(高度)稍微大于排气管21的厚度,并且前部分51c的大小能够容纳催化装置60(稍后描述)。外壁部51的后部分51d的竖直尺寸被设置得比其前部分51c大并且小于其最高部分51b,并且后部分51d的大小能够容纳内侧排气管70(稍后描述)。
开口54a通过右壳54的右侧壁形成,并且延伸构件55(图7中未显示)配置成闭合开口54a。延伸构件55是与右壳54独立的部件,并且通过如焊接的方式被固定到右壳54。延伸构件55被形成为好像从右壳54的右侧壁的部分向右鼓起。延伸构件55的内部空间作为外壁部51的膨胀室的延伸部。
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通过延伸构件55的右侧壁形成,并且联接管57连接到出口23b。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是外壁部51的连接联接管57的部分,并且被形成为一体,位于左壳53的左侧壁和右壳54的右侧壁,即右壳54的右侧壁设置第二消声器24的一侧。联接管57的下游(后)端连接到第二消声器24的进口24a。因此,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经由联接管57与第二消声器24的进口24a连通,并且从第一消声器23释放的废气经过联接管57流入第二消声器24。
如图3至5所示,外壁部51以其前部分51c与引擎14的后端位置从下方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引擎14的后方。在左右方向上,外壁部51配置成设置在位于收容位置的中央支架20的右腿40和左腿41之间并且处于位于收容位置的中央支架20的连接部分42的前方。因此,外壁部51的后部分51d位于由位于收容位置的中央支架20的右腿40、左腿41和连接部分42包围的空间内。
外壁部51以其最高部分51b位于摆臂33的两个分叉的前部分之间的方式被配置。因此,如图3和4中虚线所示,作为第一消声器23的顶壁的最高部分51b在侧视图中与摆臂33重叠。
如图7和8所示,第一消声器23配备有催化装置60,该催化装置60配置成与进口23a邻近,即外壁部51的前部分51c的内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催化装置60形成为缸形状,并且其前(上游)端部分与排气管21的后(下游)端部分连通。在内部具有用于净化废气的催化剂(未显示),催化装置60被设置成能够净化和向后释放经由排气管21从前侧输入的废气。
第一消声器23进一步配备有内侧排气管70,该内侧排气管70配置在外壁部51的后部分51d和中间部分51a的内部。内侧排气管70的上游端连接到催化装置60的下游(后)端。内侧排气管70具有第一弯管71、第二弯管72和第三弯管73,它们在废气流动方向上按此次序配置,从而形成为在旋转的同时上升远离催化装置60的螺旋形状。
内侧排气管70由顶托架75和底托架76(图7中未显示)通过外壁部51的内表面被支撑。顶托架75通过焊接固定到第三弯管73的上表面部分和外壁部51的后部分51d的顶部分的内表面。底托架76通过焊接固定到第二弯管72和右壳54的侧部分的内表面。
第三弯管73的下游端部分(即,内侧排气管70的下游端部分)设置有开口端形成部分78,该开口端形成部分78也配置在外壁部51的内部。开口端形成部分78以许多排气孔78a通过圆柱形部件的外圆周壁形成的方式被构造。开口端形成部分78的末端部分设置有帽78b(图8中未显示)。支架79(支架片;图8中未显示)被固定到帽78b以向前突出。已经流过内侧排气管70进入开口端形成部分78的废气通过排气孔78a被从其释放并且在外壁部51的内部膨胀。
图9是显示第一消声器23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平面图。图10是显示第一消声器23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右视图。如图9所示,第一至第三弯管71至73中的每个被弯曲,以在平面图中呈现半圆形状或U形形状。第一弯管71和第三弯管73中的每个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向前指向,并且第二弯管72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向后指向。如图10所示,第一弯管71和第三弯管73中的每个以其下游端位于其下游端上方的方式被形成。因此,第一消声器23通过以该次序连接第一至第三弯管71至73被形成,该第一消声器23使废气在流过内侧排气管70时做一个半的回转。
如图8和10所示,干涉孔80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在各个端通过弯管71的上游端部分形成。因此,废气不仅从开口端形成部分78释放,而且穿过贯穿第一弯管71的干涉孔80。干涉孔80在高度方向上从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偏离;在本实施例中,干涉孔80位于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的下方。
接下来,参考图7至10描述设置在外壁部51内部的构件的布局。
因为内侧排气管70以螺旋方式从催化装置60向上延伸,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催化装置60的上方。在平面图中(见图9),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催化装置60的右方。因此,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比左壳53的左侧壁更靠近右壳54的右侧壁的位置,该右侧壁被设置有延伸构件55。因此,催化装置60和开口端形成部分78之间能够获得长距离,由此内侧排气管70能够被给予长管长度。
在平面图中,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由内侧排气管70形成的环的内部。更具体地,在平面图中,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第二弯管72的内部,从侧面看,其下半部分与第二弯管72共同延伸(见图8)。
第一弯管71的下游端部分和第二弯管72的上游端部分(即,内侧排气管70的部分)位于开口端形成部分78和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之间。开口端形成部分78和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在高度方向上彼此偏离;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的上方。
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外壁部51的最高部分51b的近似正下方(即,在最高部分51b的正下方或在最高部分51b的正下方位置附近)。换句话说,外壁部51的最高部分51b位于开口端形成部分78的正上方(即,在开口端形成部分78的正上方或在开口端形成部分78的正上方位置附近)。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如上所述外壁部51的后部分51d设置在中央支架20的右腿40和左腿41之间,能够使第一消声器23的左右宽度小并且能够获得大倾斜角。更进一步,因为外壁部51位于中央支架20的联接部分52的前方,能够使第一消声器23的前后长度小。另一方面,摩托车1的部件的密度在引擎14的后方区域低并且在那里保持一定的空闲空间。因为第一消声器23的高度以上述方式被设置来利用该空间,能够确保消音需要的消声器性能。
因为内侧排气管70呈现螺旋形状并且向上延伸从而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催化装置60的上方,能够减小内侧排气管70的左右宽度和前后长度。因此,在第一消声器23的安装空间能够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减小的同时,上述空闲空间能够被利用。因此,在确保引擎14需要的输出功率的同时,内侧排气管70能够被给予长管长度并且包括第二消声器24的消声器组件的前后长度能够被缩短。
内侧排气管70被容纳在外壁部51内,这能够改善外观。更进一步,内侧排气管70没有被泥浆等污染或损坏,由此能够防止生锈。
因为外壁部51的最高部分51b位于开口端形成部分78的上方(换句话说,开口端形成部分78位于外壁部51的最高部分51b的下方),开口端形成部分78处于外壁部51在高度方向最长的区域中。因此,从开口端形成部分78释放的废气更容易在外壁部51的内部膨胀并且排气噪声能够被更有效地降低。
因为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位于右壳54侧,能够在出口23b和干涉孔80之间获得长距离。另外,因为内侧排气管70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和干涉孔80之间,从干涉孔80释放的废气在从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释放之前碰撞内侧排气管70和外壁部51的内表面。因此,废气能够被膨胀和减弱以增强消音效果。
因为外壁部51能够被划分成左右部分,即左壳53和右壳54,与被分成顶和底部分的外壁部的情况相反,没有分界线的宽表面能够确保作为外壁部51的左右侧面。因此,能够对延伸构件55的连接位置、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的形成位置和第一消声器23的联接管57连接位置给予高自由度。
因为外壁部51被设置有作为独立构件的延伸构件55,外壁部51的容量能够以很低的成本被容易地增大,而不需要改变模制整个外壁部51的模具。
因为开口端形成部分78以上述方式被配置,从开口端形成部分78释放的废气在被从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释放之前碰撞内侧排气管70。因此,废气能够被膨胀和减弱以增强消音效果。更进一步,可能抑制从开口端形成部分78释放的废气直接即强烈地碰撞外壁部51的现象,接着可能抑制由于外壁部51的牵连产生的比如抖动噪音的噪声。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来实现。本发明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尺寸、形状、方向等,它们可以在能够达到本发明的优势的范围内视情况进行修改。只要达到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视情况进行其它修改。
例如,开口端形成部分78的结构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一个。例如,只要能够在膨胀废气的同时释放来自内侧排气管70的废气,可以利用网格构件形成。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延伸构件55形成为具有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但是,在第一消声器23的出口23b穿过外壁部51的侧壁被形成并且联接管57被连接到出口23b的情况下,延伸构件55可以被省略。
内侧排气管70可以被螺旋地形成以随着它上升而在平面图中做多于一个半的回转。
当应用于第一消声器被配置在引擎后方的摩托车时,本发明是有用的,其提供了在确保所需性能的同时第一消声器的安装空间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能够缩短的优势。

Claims (4)

1.一种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包括:第一消声器,所述第一消声器连接到排气管的下游端,所述排气管用于排放引擎释放的废气;和第二消声器,所述第二消声器用于排放所述第一消声器排出的废气;其中,所述第一消声器的配置在所述引擎后方的部分设置在位于收容位置的中央支架包围的空间内;所述消声器组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声器包括外壁部,所述外壁部配置在所述引擎后方并且形成膨胀室,所述膨胀室用于使所述废气膨胀,
所述外壁部的前部分配置成与所述引擎的后端位置从下方重叠,
所述外壁部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向上鼓起并且该中间部分的顶壁形成外壁部的最高部分,在侧视图中,该中间部分的顶壁与支撑后轮的摆臂重叠,
所述外壁部的后部分的竖直尺寸被设置得比所述前部分大并且小于所述最高部分,
所述最高部分配置在比所述摆臂的上下宽度中间位置高且所述摆臂的两个分叉的前部分之间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声器包括内侧排气管,所述内侧排气管形成在所述外壁部的内部且为螺旋状,用于废气流通;
在所述内侧排气管的下游配置有开口端形成部分,所述开口端形成部分将流过所述内侧排气管的废气释放到所述外壁部的内部;并且
所述外壁部的最高部分位于所述开口端形成部分的大致正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声器包括催化装置,所述催化装置配置在所述外壁部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消声器的进口侧,并且所述催化装置连接在所述内侧排气管的上游端;
所述第一消声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消声器的进口通过联接管互相连通;
所述外壁部能够被划分成左右部分;并且
在所述外壁部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其中之一且位于所述第二消声器侧的侧面上设置有所述联接管的被安装部,并且在设置该被安装部的侧面附近设置所述开口端形成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部设置有延伸构件,所述延伸构件是与所述外壁部分离的构件并且形成所述膨胀室的一部分。
CN201510519671.3A 2014-08-22 2015-08-21 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 Active CN105386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9536A JP6458398B2 (ja) 2014-08-22 2014-08-22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ー構造
JP2014-169536 2014-08-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6838A CN105386838A (zh) 2016-03-09
CN105386838B true CN105386838B (zh) 2019-07-23

Family

ID=55419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9671.3A Active CN105386838B (zh) 2014-08-22 2015-08-21 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58398B2 (zh)
CN (1) CN1053868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9792B2 (ja) * 2017-06-23 2022-04-26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64117A (en) * 1979-10-26 1981-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Silencer for motorcycle
US4422519A (en) * 1978-09-29 1983-12-2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engine exhaust system
JPS62121821A (ja) * 1985-11-20 1987-06-0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CN1690378A (zh) * 2004-04-27 2005-1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EP1701009A1 (en) * 2005-03-11 2006-09-1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CN101468698A (zh) * 2007-12-28 2009-07-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JP4693695B2 (ja) * 2006-05-31 2011-06-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0024B2 (ja) * 2003-03-31 2008-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JP4696844B2 (ja) * 2005-09-25 2011-06-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187956B2 (ja) * 2007-07-19 2013-04-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JP2009162094A (ja) * 2007-12-28 2009-07-23 Yamaha Motor Co Ltd 排気装置及び鞍乗型車両
JP2011126392A (ja) * 2009-12-17 2011-06-30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マフラー構造
JP5916119B2 (ja) * 2012-06-20 2016-05-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519A (en) * 1978-09-29 1983-12-2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engine exhaust system
JPS5664117A (en) * 1979-10-26 1981-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Silencer for motorcycle
JPS62121821A (ja) * 1985-11-20 1987-06-0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CN1690378A (zh) * 2004-04-27 2005-1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EP1701009A1 (en) * 2005-03-11 2006-09-1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cycle
JP4693695B2 (ja) * 2006-05-31 2011-06-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構造
CN101468698A (zh) * 2007-12-28 2009-07-0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骑式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58398B2 (ja) 2019-01-30
CN105386838A (zh) 2016-03-09
JP2016044596A (ja) 2016-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2649B2 (en) Vehicular muffler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same
JP4684916B2 (ja) 車両の排気装置
US8479862B2 (en) Motorcycle exhaust device
CN101539051A (zh) 机动两轮车的排气结构
CN105386839B (zh) 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
JP6237472B2 (ja) 車両の排気管構造
JP5103344B2 (ja) 自動二輪車
JP599730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構造
JP6059749B2 (ja) 排気マフラー
CN105386838B (zh) 摩托车的消声器组件
JP5762899B2 (ja) 消音装置
CN101314390B (zh) 摩托车排气系统
JP6290812B2 (ja) 消音器
JP5770238B2 (ja) 車両の排気構造
CN101985895B (zh) 消声器
JP2007321595A (ja) 自動二輪車
CN109891066B (zh) 排气管
KR101010976B1 (ko) 모터사이클 배기 시스템
JP2010174727A (ja) 車両用マフラー
CN101988423B (zh) 组合摆动部用消声器的配置结构
CN106401698B (zh)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
ES2778695T3 (es) Vehículo del tipo de montar a horcajadas
EP1703098B1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TH59278B (th) หม้อพักท่อไอเสียและยานพาหนะชนิดขี่คร่อม
TH81840A (th) ท่อไอเสียของยานพาหน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