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8416A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8416A
CN105358416A CN201480037208.9A CN201480037208A CN105358416A CN 105358416 A CN105358416 A CN 105358416A CN 201480037208 A CN201480037208 A CN 201480037208A CN 105358416 A CN105358416 A CN 105358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heel
body shell
vehicle
compare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72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8416B (zh
Inventor
饭塚利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58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8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00Acoustic signal devices; Arrangement of such devices on cycles
    • B62J3/10Electrical devices
    • B62J3/12Buzzers; Horns with electrically driven air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从前方观察头管(211)处于直立状态且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未被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的车辆(1)时,警音器(70)的下端(HD)被配置于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相比靠近上方、且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LD)相比靠近下方、且与左前轮(31)的左端(LWL)相比靠近右侧、且与右前轮(32)的右端(RWL)相比靠近左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车辆,该车辆包括:左右转弯时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非专利文献1)。这种车辆是能够在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状态下转弯的车辆。更具体而言,车身框架在右转弯时向车辆的右方倾斜,在左转弯时向车辆的左方倾斜。在这种车辆中,为了确保大的车身框架的倾斜量,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间隔与一般的四轮车辆的间隔相比非常窄。因此,这种车辆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紧凑。
有义务将警音器作为向车辆的前方发出警告音而引起他人注意的配件搭载在车辆。警音器被配置在能够对于他人确保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的位置。在专利文献1以及非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中,警音器被容纳在配置于前轮的上方的车身罩内。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外观设计专利54724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Catalogopartidiricambio,MP3300ieLTMod.ZAPM64102,Piaggio&C.S.p.A.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以及非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的情况下,使两个前轮连动的连杆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该前轮的上方配置的车身罩内。为了避开该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并且确保向车辆的前方的警告音的声压,警音器被配置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车身罩和连杆机构之间。因此,使得车身罩大型化,进一步使得车辆大型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上搭载警音器的情况下,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使车身小型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的一个方式是以下的车辆: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
左前轮以及右前轮,所述左前轮和所述右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被并列配置;
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相比被配置于上方,通过改变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相对位置而使所述车身框架向所述车辆的左方或者右方倾斜;
连杆罩部,所述连杆罩部覆盖所述连杆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并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不能移位,并且具有与所述左前轮的车轮轴以及所述右前轮的车轮轴相比被配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的前部,并且在从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观察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的所述车辆时,该前部的下端与所述左前轮的上端以及所述右前轮的上端相比被配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以及
警音器,在从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观察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所述左前轮和所述右前轮未被所述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下的所述车辆时,所述警音器的下端与所述左前轮的车轮轴以及所述右前轮的车轮轴相比配置在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且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相比配置在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且与所述左前轮的左端相比配置在所述左右方向的右侧、且与所述右前轮的右端相比配置在所述左右方向的左侧。
根据上述的配置,在从前方观察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左前轮和右前轮未被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下的车辆时,在与两前轮的各车轮轴相比靠近上方且与连杆罩部的前部的下端相比靠近下方的位置形成朝向车辆的前方敞开的空间。另一方面,在从侧面观察相同状态的车辆时,连杆罩部的前部的下端的高度与两前轮的上表面的高度之差朝向两前轮的各个前端变大,因此形成朝向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逐渐敞开的空间。通过在临近上述的空间的位置上配置警音器,容易确保朝向车辆的前方的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另外,通过警音器的下端被配置为与连杆机构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由此尤其能够缩短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连杆罩部和连杆机构的距离,能够使连杆罩部小型化。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上搭载警音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也可以是以下的构成: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未被所述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警音器与所述左前轮的车轮轴以及所述右前轮的车轮轴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后方。
在车辆行驶时等情况下,两个前轮在连杆罩部的下方有大的移位。因此,警音器需要配置成避开两个前轮的可动范围。在与两个前轮的各车轮轴相比靠近后方的位置,在不使连杆罩部大型化的情况下,采用上述的配置的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警音器的位置从车辆的前端越靠近后方越难以确保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但是,在从前方观察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左前轮和右前轮未被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下的车辆时,在与两前轮的各车轮轴相比靠近上方、且与连杆机构的下端相比靠近下方、且与所述左前轮的左端相比靠近所述左右方向的右侧、且与所述右前轮的右端相比靠近所述左右方向的左侧的位置,随着靠近车辆的前方而减少遮蔽物,形成敞开的空间。因此,即使在从车辆的前端靠近较后方的位置上配置警音器,如扬声器那样该空间对警告音带来方向性,由此容易确保朝向车辆的前方的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上搭载警音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也可以是以下的构成: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所述左前轮和所述右前轮未被所述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警音器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后方。
在与两个前轮的各后端相比靠近后方的位置,在不使连杆罩部大型化的情况下,采用上述的配置的自由度更高。另一方面,警音器的位置从车辆的前端更靠近后方,因此难以确保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但是,如上述,连杆罩部的下方形成的空间如扬声器那样给警告音带来方向性,因此容易确保朝向车辆的前方的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上搭载警音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所述车辆可以构成为具有护腿罩,其中,护腿罩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并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后方。在该情况下,可以采用所述警音器与所述护腿罩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的构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警音器的保养检查时,无需拆卸车身框架上安装的护腿罩的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无需在护腿罩内确保用于容纳警音器的空间。因此,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护腿罩小型化。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上搭载警音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使车身小型化。
也可以是以下的构成:在如上所述车辆具备护腿罩的情况下,所述警音器被固定在所述车身框架。
根据这样的构成,无需在护腿罩设置用于固定警音器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保养检查所涉及的作业效率,并且能够使基于设置固定结构的护腿罩小型化。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上搭载警音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或者,可以采用护腿罩具有开口、并且所述警音器被配置在该开口的后方的构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水被两个前轮甩到警音器。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上搭载警音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也可以是以下的构成: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上横向部件;
下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与所述上横向部件相比配置于下方;
左侧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与所述左前轮相比配置于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以及
右侧向部件,所述右侧向部件与所述右前轮相比配置于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上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以及所述右侧向部件被连结使得所述上横向部件与所述下横向部件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所述左侧向部件与所述右侧向部件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
与所谓的双横臂方式的连杆机构相比,容易将构成连杆机构的部件组集中在连杆罩部内。因此,容易在连杆罩部的下方确保用于配置警音器的空间。换句话说,能够抑制连杆罩部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提高警音器的布局自由度。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上搭载警音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侧观察到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转向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倾斜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倾斜以及转向时的图1的车辆的前部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图1的车辆具备的警音器的位置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图7的警音器的位置的部分截面的左侧视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警音器的位置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警音器的位置的部分截面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的前方向。箭头B表示车辆的后方向。箭头U表示车辆的上方向。箭头D表示车辆的下方向。箭头R表示车辆的右方向。箭头L表示车辆的左方向。
车辆使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朝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并转弯。由此,除了以车辆为基准的方向,还能确定以车身框架为基准的方向。在附图中,箭头FF表示车身框架的前方向。箭头FB表示车身框架的后方向。箭头FU表示车身框架的上方向。箭头FD表示车身框架的下方向。箭头FR表示车身框架的右方向。箭头FL表示车身框架的左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以及“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是指从驾驶车辆的驾驶员观察时以车身框架为基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车身框架的侧方向”是指车身框架的右方向或者左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沿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包括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倾斜延伸的情况,是指与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比,以接近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沿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延伸”包括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倾斜延伸的情况,是指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比,以接近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沿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包括相对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情况,是指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相比,以接近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倾斜度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车身框架的直立状态”是指无转向状态并且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以车辆为基准的方向与以车身框架为基准的方向一致。在使车身框架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左右方向倾斜并转弯时,车辆的左右方向与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不一致。另外,车辆的上下方向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也不一致。但是,车辆的前后方向与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至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车辆1是被从动力源产生的动力驱动并且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的车辆。
图1是从左侧观察到的车辆1的整体的左侧视图。车辆1包括车辆主体部2、左右一对前轮3、后轮4、连杆机构5以及转向机构7。
车辆主体部2包括车身框架21、车身罩22、座椅24以及动力单元25。在图1中,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以下参照图1而进行的说明是以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为前提。
车身框架21包括头管211、下降框架212以及后框架213。在图1中,车身框架21中的隐藏于车身罩22的部分以虚线示出。车身框架21支承座椅24以及动力单元25。动力单元25支承后轮4。动力单元25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电池等动力源、以及变速器等装置。动力源生成用于驱动车辆1的力。
头管211被配置于车辆1的前部。在从车身框架21的左方观察时,头管211的上部与头管211的下部相比被配置于后方。
下降框架212与头管211连接。下降框架212被配置在头管211的后方。下降框架212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
后框架213被配置在下降框架212的后方。后框架213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后框架213支承座椅24以及动力单元25。
车身罩22包括前罩221、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后挡泥板224以及护腿罩225。车身罩22是覆盖左右一对前轮3、车身框架21、连杆机构5等被搭载在车辆1的车身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车身部件。
前罩221与座椅24相比被配置于前方。前罩221覆盖连杆机构5和转向机构7的至少一部分。
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被配置于前罩221的下方。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至少一部分分别被配置于左右一对前轮3的上方。
后挡泥板224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后轮4的上方。
护腿罩225被配置于覆盖驾驶员的脚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护腿罩225被配置于与左右一对前轮3相比靠近后方并且与座椅24相比靠近前方的位置。
左右一对前轮3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头管211的下方。左右一对前轮3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前罩221的下方。
后轮4的至少一部分与座椅24相比被配置于下方。后轮4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后挡泥板224的下方。
图2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到的车辆1的前部的主视图。在图2中,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以下参照图2而进行的说明是以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为前提。图2示出以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透视状态。
左右一对前轮3包括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左前轮31与作为车身框架21的一部分的头管211相比被配置于左侧。右前轮32与头管211相比被配置于右侧。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被并列配置。
转向机构7包括左缓冲机构33、右缓冲机构34、左托架317以及右托架327。
左缓冲机构33包括左外筒33a。左外筒33a支承左前轮31。左外筒33a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左外筒33a在其下端部具备左支承轴314。左前轮31被左支承轴314支承。
左缓冲机构33包括左内筒33b。左内筒33b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左内筒33b在其一部分被插入到左外筒33a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左外筒33a的上方。左内筒33b的上部被固定于左托架317。
左缓冲机构33是所谓的伸缩式的缓冲机构。通过左内筒33b相对于左外筒33a沿左外筒33a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左缓冲机构33能够在该方向上伸缩。由此,左缓冲机构33缓冲左前轮31相对于左内筒33b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移位。
左外筒33a以及左内筒33b构成了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一对伸缩构件。
右缓冲机构34包括右外筒34a。右外筒34a支承右前轮32。右外筒34a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右外筒34a在其下端部具备右支承轴324。右前轮32被右支承轴324支承。
右缓冲机构34包括右内筒34b。右内筒34b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右内筒34b在其一部分被插入到右外筒34a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右外筒34a的上方。右内筒34b的上部被固定于右托架327。
右缓冲机构34是所谓的伸缩式的缓冲机构。通过右内筒34b相对于右外筒34a沿右外筒34a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右缓冲机构34能够在该方向上伸缩。由此,右缓冲机构34缓冲右前轮32相对于右内筒34b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移位。
右外筒34a和右内筒34b构成了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的一对伸缩构件。
转向机构7包括转向力传递机构6。转向力传递机构6包括车把23以及转向轴60。车把23被安装在转向轴60的上部。转向轴60的一部分被可转动地支承于头管211。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转向轴60的上部与其下部相比被配置于后方。因此,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倾斜。转向轴60根据驾驶员对于车把23的操作而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转动。
转向力传递机构6将驾驶员操作车把23的转向力传递到左托架317和右托架327。关于具体的构成,后面叙述。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中,采用了平行四连杆(也称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方式的连杆机构5。
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5与车把23相比被配置于下方。连杆机构5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比被配置于上方。连杆机构5包括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左侧向部件53以及右侧向部件54。与随着车把23的操作的、以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的转动无关,连杆机构5不会以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相对于车身框架21转动。
上横向部件51包括板状部件512。板状部件512被配置于头管211的前方。板状部件512沿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
上横向部件51的中间部通过支承部C而被头管211支承。上横向部件51能够以通过支承部C的、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转动。
上横向部件51的左端部通过支承部D而被左侧向部件53支承。上横向部件51能够以通过支承部D的、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转动。
上横向部件51的右端部通过支承部E而被右侧向部件54支承。上横向部件51能够以通过支承部E的、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转动。
图3是从车身框架21的上方观察到的车辆1的前部的主视图。在图3中,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以下参照图3而进行的说明是以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为前提。图3示出以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一对前挡泥板223的透视状态。
如图3所示,下横向部件52包括前板状部件522a和后板状部件522b。前板状部件522a被配置于头管211的前方。后板状部件522b被配置于头管211的后方。前板状部件522a和后板状部件522b沿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前板状部件522a和后板状部件522b通过左连结块523a和右连结块523b而被连结。左连结块523a与头管211相比被配置于左侧。右连结块523b与头管211相比被配置于右侧。
下横向部件52与上横向部件51相比被配置于下方。下横向部件52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小与上横向部件51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小相同或者等同。下横向部件52与上横向部件51平行地延伸。
下横向部件52的中间部通过支承部F而被头管211支承。下横向部件52能够以通过支承部F的、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下轴线为中心转动。
下横向部件52的左端部通过支承部G而被左侧向部件53支承。下横向部件52能够以通过支承部G的、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下轴线为中心转动。
下横向部件52的右端部通过支承部H而被右侧向部件54支承。下横向部件52能够以通过支承部H的、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下轴线为中心转动。
中间上轴线、右上轴线、左上轴线、中间下轴线、右下轴线以及左下轴线相互平行地延伸。中间上轴线、右上轴线、左上轴线、中间下轴线、右下轴线以及左下轴线与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相比被配置于上方。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左侧向部件53被配置于头管211的左侧。左侧向部件53与左前轮31相比被配置于上方。左侧向部件53沿头管211延伸的方向延伸。左侧向部件53沿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延伸的方向延伸。左侧向部件53的上部与其下部相比被配置于后方。
左侧向部件53的下部与左托架317连接。左托架317能够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转动。左中心轴X沿左侧向部件53延伸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左中心轴X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如图3所示,左中心轴X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右侧向部件54被配置于头管211的右侧。右侧向部件54与右前轮32相比被配置于上方。右侧向部件54沿头管211延伸的方向延伸。右侧向部件54沿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延伸的方向延伸。右侧向部件54的上部与其下部相比被配置于后方。
右侧向部件54的下部与右托架327连接。右托架327能够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转动。右中心轴Y沿右侧向部件54延伸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右中心轴Y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如图3所示,右中心轴Y在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与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平行地延伸。
如上所述,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左侧向部件53以及右侧向部件54被车身框架21支承,使得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且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
如图2和图3所示,转向力传递机构6除了前述的车把23和转向轴60之外,包括中间传递板61、左传递板62、右传递板63、中间接头64、左接头65、右接头66以及横拉杆67。
中间传递板61与转向轴60的下部连接。中间传递板61不能相对于转向轴60相对转动。中间传递板61能够相对于头管211以转向轴60的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转动。中间传递板61的前部与其后部相比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变窄。
左传递板62被配置于中间传递板61的左侧。左传递板62与左托架317的下部连接。左传递板62不能相对于左托架317相对转动。左传递板62能够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转动。左传递板62的前部与其后部相比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变窄。
右传递板63被配置于中间传递板61的右侧。右传递板63与右托架327的下部连接。右传递板63不能相对于右托架327相对转动。右传递板63能够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转动。右传递板63的前部与其后部相比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变窄。
如图3所示,中间接头64经由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而与中间传递板61的前部连结。中间传递板61和中间接头64能够以该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左接头65被配置于中间接头64的左侧。左接头65经由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而与左传递板62的前部连结。左传递板62和左接头65能够以该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右接头66被配置于中间接头64的右侧。右接头66经由沿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而与右传递板63的前部连结。右传递板63和右接头66能够以该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
在中间接头64的前部设置有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在左接头65的前部设置有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在右接头66的前部设置有沿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横拉杆67沿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延伸。横拉杆67经由这些轴部与中间接头64、左接头65以及右接头66连结。横拉杆67和中间接头64能够以被设置在中间接头64的前部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横拉杆67和左接头65能够以被设置在左接头65的前部设置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横拉杆67和右接头66能够以被设置在右接头66的前部的轴部为中心相对转动。
接着参照图3以及图4,对车辆1的转向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从车身框架21的上方观察到的、使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左转向的状态下的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图4示出以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一对前挡泥板223的透视状态。
当驾驶员操作车把23时,转向轴60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转动。在图4所示的左转向的情况下,转向轴60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随着转向轴60的转动,中间传递板61相对于头管211以中间转动轴Z为中心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
随着中间传递板61向箭头T的方向的转动,横拉杆67的中间接头64相对于中间传递板61向箭头S方向转动。由此,横拉杆67在维持其状态的情况下,向右后方移动。
随着横拉杆67向右后方的移动,横拉杆67的左接头65和右接头66分别相对于左传递板62和右传递板63向箭头S方向转动。由此,在横拉杆67维持其状态的情况下,左传递板62和右传递板63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
当左传递板62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左托架317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其中,左托架317不能相对于左传递板62相对转动。
当右传递板63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右托架327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其中,右托架327不能相对于右传递板63相对转动。
当左托架317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左缓冲机构33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其中,左缓冲机构33经由左内筒33b被连接到左托架317。当左缓冲机构33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左前轮31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以左中心轴X为中心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其中,左前轮31经由左支承轴314而被左缓冲机构33支承。
当右托架327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右缓冲机构34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其中,右缓冲机构34经由右内筒34b被连接到右托架327。当右缓冲机构34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时,右前轮32相对于右侧向部件54以右中心轴Y为中心向箭头T的方向转动,其中,右前轮32经由右支承轴324而被右缓冲机构34支承。
当驾驶员操作车把23使得右转向时,上述的各构件向箭头S的方向转动。各构件的动作仅仅是左右相反而已,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转向力传递机构6根据驾驶员对车把23的操作,将转向力传递到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分别以左中心轴X和右中心轴Y为中心朝与驾驶员对车把23的操作方向对应的方向转动。
接着,参照图2和图5,对车辆1的倾斜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到的、车身框架21向车辆1的左侧倾斜的状态下的车辆1的前部的主视图。图5示出以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一对前挡泥板223的透视状态。
如图2所示,在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下,在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辆1时,连杆机构5呈现为长方形形状。如图5所示,在车身框架21的倾斜状态下,在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车辆1时,连杆机构5呈现为平行四边形形状。连杆机构5的变形和车身框架21向左右方向的倾斜是连动的。所谓连杆机构5的动作是指:构成连杆机构5的上横向部件51、下横向部件52、左侧向部件53、以及右侧向部件54以通过各自的支承部C~H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连杆机构5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情况。
例如,如图5所示,当驾驶员使车辆1向左侧倾斜时,头管211相对于铅垂方向向左侧倾斜。当头管211倾斜时,上横向部件51以通过支承部C的中间上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向右侧转动。同样,下横向部件52以通过支承部F的中间下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头管211向右侧转动。由此,上横向部件51相对于下横向部件52向左侧移动。
随着上横向部件51向左侧的移动,上横向部件51以通过支承部D的左上轴线和通过支承部E的右上轴线为中心,分别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向右侧转动。同样,下横向部件52以通过支承部G的左下轴线和通过支承部H的右下轴线为中心,分别相对于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向右侧转动。由此,左侧向部件53和右侧向部件54在保持与头管211平行的姿势的情况下相对于铅垂方向向左侧倾斜。
这时,下横向部件52相对于横拉杆67向左侧移动。随着下横向部件52向左侧的移动,被设置在中间接头64、左接头65以及右接头66的各前部的轴部相对于横拉杆67转动。由此,横拉杆67保持与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平行的状态。
随着左侧向部件53向左侧的倾斜,被连接到左侧向部件53的左托架317向左侧倾斜。随着左托架317向左侧的倾斜,被连接到左托架317的左缓冲机构33向左侧倾斜。随着左缓冲机构33向左侧的倾斜,被左缓冲机构33支承的左前轮31在与头管211保持平行的姿势下向左侧倾斜。
随着右侧向部件54向左侧的倾斜,被连接到右侧向部件54的右托架327向左侧倾斜。随着右托架327向左侧的倾斜,被连接到右托架327的右缓冲机构34向左侧倾斜。随着右缓冲机构34向左侧的倾斜,被右缓冲机构34支承的右前轮32在与头管211保持平行的姿势下向左侧倾斜。
上述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倾斜动作所涉及的说明以铅垂方向为基准。但是,在车辆1的倾斜动作时(连杆机构5工作时),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与铅垂上下方向不一致。在以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为基准的情况下,在连杆机构5工作时,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对于车身框架21的相对位置变化。换句话说,连杆机构5通过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改变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对于车身框架21的相对位置,由此使车身框架21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
当驾驶员使车辆1向右侧倾斜时,各构件向右侧倾斜。各构件的动作仅仅是左右相反而已,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6是使车身框架21倾斜且转向的状态下的车辆前部的主视图。示出了车辆1在向左侧倾斜的状态下向左侧转向的状态。通过转向动作使得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向左侧转动,通过倾斜动作使得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与车身框架21一起向左侧倾斜。即,在该状态下,连杆机构5呈现平行四边形形状,横拉杆67从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中的位置向左后方移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包括警音器70。参照图1、图7以及图8,对警音器70的位置进行说明。
图7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到的车辆1的前部的主视图。图7示出以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透视状态。图8是从左侧观察到的车辆1的前部的侧视图,通过图7中的沿线VIII-VIII的截面仅示出了护腿罩225。在图7以及图8中,示出了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未被转向装置7转动的状态。这里,“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未被转动的状态”是指图3示出的通过左前轮31的前端和后端的直线CL的方向、以及通过右前轮32的前端和后端的直线CR的方向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一致的状态。换句话说,“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未被转动的状态”是指车辆直行时的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的状态。但是,该状态并不限定车辆运动或者停止。该状态包括车辆运动的情况以及车辆停止的情况。以下,参照图7和图8而进行的说明是以该状态为前提。
如图1所示,连杆机构5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相比被配置于上方。前罩221(连杆罩部的一例)覆盖连杆机构5的一部分。前罩221相对于车身框架21不能移位。前罩221具有前部221a。前部221a与前轮3的支承轴3a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如图7所示,前部221a的下端CD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上端WU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
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车轮轴的一例)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另外,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LD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5的下端LD与左侧向部件53的下端以及右侧向部件54的下端对应。并且,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左前轮31的左端LWL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右侧、并且与右前轮32的右端RWR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左侧。
根据上述的配置,在从前方观察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并且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未被转向装置7转动的状态下的车辆1时,在与左前轮31的车轮轴(左支承轴314)和右前轮32的车轮轴(右支承轴324)相比靠近上方且与前罩221的前部221a的下端CD相比靠近下方的位置被形成向车辆1的前方敞开的空间。另一方面,从侧面观察相同状态的车辆1时,前罩221的前部221a的下端CD的高度与两前轮3的上表面的高度之差朝向两前轮3的各个前端变大,因此形成朝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逐渐敞开的空间。通过在相邻上述的空间的位置上配置警音器70,容易确保朝向车辆1的前方的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另外,通过将警音器70的下端HD配置为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LD相比位于下方,由此尤其能够缩短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前罩221与连杆机构5的距离,能够使前罩221小型化。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上搭载警音器70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警音器70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
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在车辆1行驶时等下在前罩221的下方有大的移位。因此,警音器70需要配置成避开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可动范围。在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各车轮轴(左支承轴314以及右支承轴324)相比靠近后方的位置,在不使前罩221大型化的情况下采用上述的配置的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警音器70的位置从车辆1的前端越靠近后方越难以确保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但是,在从前方观察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并且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未被转向装置7转动的状态下的车辆1时,在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各车轮轴相比靠近上方、且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LD相比靠近下方、且与左前轮31的左端LWL相比靠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右侧、且与右前轮32的右端RWR相比靠近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左侧的位置,随着靠近车辆1的前方而逐渐减少遮蔽物,由此形成敞开的空间。因此,即使在从车辆1的前端靠近较后方的位置上配置警音器70,如扬声器那样该空间对警告音带来方向性,由此容易确保朝向车辆1的前方的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上搭载警音器70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更具体而言,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警音器70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各后端WB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
在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各个后端WB相比靠近后方的位置,在不使前罩221大型化的情况下采用避开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可动范围的配置的自由度更高。另一方面,警音器70的位置从车辆1的前端越靠近后方越难以确保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但是,如上所述,前罩221的下方形成的空间如扬声器那样给警告音带来方向性,因此容易确保朝向车辆1的前方的充分的声压的警告音。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上搭载警音器70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如图8所示,护腿罩225被安装在作为车身框架21的一部分的下降框架212。护腿罩225包括前护罩225a和后护罩225b。前护罩225a沿下降框架212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后护罩225b与下降框架212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后护罩225b沿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延伸。前护罩225a与后护罩225b之间划分空间225c。前护罩225a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各个后端WB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警音器70与前护罩225a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警音器70保养检查时,无需拆卸下降框架212上安装的护腿罩225的作业,因此提高作业效率。另外,无需在护腿罩225内的空间225c确保用于容纳警音器70的空间。因此,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够使护腿罩225小型化。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上搭载警音器70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如图7所示,警音器70经由撑条71被固定在作为车身框架21的一部分的连结部215。连结部215包括头管211以及下降框架212。
根据这样的构成,无需在护腿罩225设置用于固定警音器70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保养检查所涉及的作业效率,并且使基于设置固定结构的护腿罩225小型化。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上搭载警音器70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接着,参照图9和图10来说明变形例涉及的车辆1A。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相同或者等同的构件,附以相同的参照编号,并省略反复说明。
图9是从车身框架21的前方观察到的车辆1A的前部的主视图。图9示出了以虚线表示的前罩221以及左右一对前挡泥板223的透视状态。图10是从左侧观察到的车辆1A的前部的侧视图,通过图9中的沿线X-X的截面仅示出了护腿罩225。在图9以及图10中,示出了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未被转向装置7转动的状态。这里,“左前轮31以及右前轮32未被转动的状态”是指图3示出的通过左前轮31的前端和后端的直线CL的方向、以及通过右前轮32的前端和后端的直线CR的方向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一致的状态。以下参照图9和图10而进行的说明是以该状态为前提。
在本变形例中,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车轮轴的一例)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另外,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LD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并且,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左前轮31的左端LWL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右侧、并且与右前轮32的右端RWR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左侧。通过该配置获得的优点与前述相同,因此省略反复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警音器70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通过该配置获得的优点与前述相同,因此省略反复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警音器70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各个后端WB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通过该配置获得的优点与前述相同,因此省略反复说明。
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1A中,作为护腿罩225的一部分的前护罩225a包括开口225d。警音器70在由前护罩225a和后护罩225b划分的空间225c内被配置于开口225d的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水被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甩到警音器70。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上搭载警音器70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小型化。
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毋庸置疑,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改变、改良,并且本发明包含其等同物。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前罩221覆盖连杆机构5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是以下的构成:如果前罩221的前部221a的下端CD与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上端WU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则前罩221覆盖连杆机构5的整体。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观察车身框架21的直立状态并且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未被转向装置7转动的状态下的车辆1时,能够在前罩221的前部221a的下方识别警音器70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是:如果在相同状态下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且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LD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且与左前轮31的左端LWL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右侧、且与右前轮32的右端RWR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左侧,则警音器70的整体被前罩221覆盖。另外,如果在相同状态下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且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LD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且与左前轮31的左端LWL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右侧、且与右前轮32的右端RWR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的左侧,则在车身框架21倾斜时,可以为警音器70的整体被前罩221覆盖的构成,相反地也可以为警音器70的整体被露出到前罩221的外侧的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警音器70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相比被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但是,在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观察车身框架21处于直立状态的车辆1时,如果警音器70的下端HD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且与连杆机构5的下端LD相比配置在车身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下方,则警音器70也可以与左前轮31的左支承轴314以及右前轮32的右支承轴324相比配置于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警音器70的声音发生面朝向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但是,警音器70的声音发生面也可以构成为朝向车身框架21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斜前下方。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左缓冲机构33和右缓冲机构34分别包括一对伸缩机构。但是,根据车辆1的规格,左缓冲机构33和右缓冲机构34分别具备的伸缩机构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车辆1包括一个后轮4。但是,后轮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后轮4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间隔的中心一致。尽管这样的构成是优选的,但后轮4的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与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前轮31和右前轮32的间隔的中心可以不一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连杆机构5包括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但是,连杆机构5可以包括除了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以外的横向部件。“上横向部件”和“下横向部件”仅仅是基于相对的上下关系而命名的。上横向部件并不是指连杆机构5中的最上面的横向部件。上横向部件是指与位于其下方的其他横向部件相比处于上方的横向部件。下横向部件并不是指连杆机构5中的最下面的横向部件。下横向部件是指与位于其上方的其他横向部件相比处于下方的横向部件。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由右横向部件和左横向部件的两个部件构成。如此,上横向部件51和下横向部件52在具有连杆功能的范围内可以由多个横向部件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连杆机构5构成所谓的平行四连杆。平行四连杆与所谓的双横臂方式的连杆机构相比,容易将构成连杆机构5的部件组集中在前罩221内。因此,容易在前罩221的下方确保用于配置警音器70的空间。换句话说,抑制前罩221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提高警音器70的布局自由度。因此,在包括可倾斜的车身框架21、以及在该车身框架2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前轮3的车辆1上搭载警音器70的情况下,能够确保警告音的充分的声压,并且能使车身更加小型化。但是,连杆机构5可以采用双横臂方式的构成。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及表达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而不是为了限定性地解释而使用的。必须认识到的是本说明书中所示且叙述的特征事项的任意的等同物也没有被排除在外,且允许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的术语是指也包括在±40°的范围内倾斜但作为部件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本说明书中关于方向以及部件而使用的“沿”的术语是指也包括在±40°的范围内倾斜的情况。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方向延伸”的术语是指也包括相对于该方向在±40°的范围内倾斜的情况。
本发明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具体化而得到的发明。本说明书应看作是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书。应理解的是,实现本说明书中记载和图示的至少一者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本发明也包括以下的所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包括基于该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方式例子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认识的等同的构件、修正、删除、组合(例如,跨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组合)、改良、变更。权利要求的限定事项应基于该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语而作宽泛性的解释,不应限定为本说明书或本申请的执行中记载的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应解释为不是排他性的。例如,在本公开中,“优选”或“良好”这样的用语不是排他性的,是表示“虽然优选,但没有限定于此”或“虽然良好,但没有限定于此”的意思。
作为构成本申请的记载的一部分的文献,引用2013年7月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38487的内容。即,下面列举的构成也构成本申请的记载的一部分。
(1):
一种跨骑型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
第一前轮以及第二前轮,所述第一前轮以及第二前轮从前方观察时被配置于左右,并能够转向;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被所述车身框架支承,并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连结;
第一车身罩,所述第一车身罩被配置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的上方,并覆盖所述连杆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警音器,所述警音器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的各车轮轴相比被配置于上方且后方,
在所述车辆处于直立状态下,所述警音器被配置成在正面观察时在所述第一车身罩的下方能够看到所述警音器的至少一部分。
(2):
根据(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包括:
第二车身罩,所述第二车身罩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并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对置,
所述警音器被配置于所述第二车身罩的前方。
(3):
根据(1)或者(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警音器被固定于所述车身框架。
(4):
根据(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包括:
第二车身罩,所述第二车身罩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并与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对置,
所述第二车身罩具备开口,
所述警音器被配置于所述开口的后方。
(5):
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警音器与直立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前轮和所述第二前轮的各后端位置相比被配置于后方。
(6):
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侧向部件,所述第一侧向部件被配置于所述第一前轮的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
第二侧向部件,所述第二侧向部件被配置于所述第二前轮的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第一横向部件,所述第一横向部件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横向部件,所述第二横向部件在所述第一横向部件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横向部件、所述第二横向部件、所述第一侧向部件以及所述第二侧向部件被连结成使得所述第一横向部件与所述第二横向部件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所述第一侧向部件与所述第二侧向部件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

Claims (7)

1.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
左前轮以及右前轮,所述左前轮和所述右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被并列配置;
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使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转动;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相比被配置于上方,通过改变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的相对位置而使所述车身框架向所述车辆的左方或者右方倾斜;
连杆罩部,所述连杆罩部覆盖所述连杆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并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不能移位,并且具有与所述左前轮的车轮轴以及所述右前轮的车轮轴相比被配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前方的前部,并且在从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观察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的所述车辆时,该前部的下端与所述左前轮的上端以及所述右前轮的上端相比被配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上方;以及
警音器,在从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观察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所述左前轮和所述右前轮未被所述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下的所述车辆时,所述警音器的下端与所述左前轮的车轮轴以及所述右前轮的车轮轴相比配置在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且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相比配置在所述上下方向的下方、且与所述左前轮的左端相比配置在所述左右方向的右侧、且与所述右前轮的右端相比配置在所述左右方向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未被所述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警音器与所述左前轮的车轮轴以及所述右前轮的车轮轴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
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且所述左前轮和所述右前轮未被所述转向装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警音器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还包括:
护腿罩,所述护腿罩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并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后方,
所述警音器与所述护腿罩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警音器被固定在所述车身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还包括:
护腿罩,所述护腿罩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并与所述左前轮的后端以及所述右前轮的后端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后方,并且具有开口,
所述警音器与所述开口相比配置于所述前后方向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上横向部件;
下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与所述上横向部件相比配置于下方;
左侧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与所述左前轮相比配置于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以及
右侧向部件,所述右侧向部件与所述右前轮相比配置于所述上下方向的上方,
所述上横向部件、所述下横向部件、所述左侧向部件以及所述右侧向部件被连结使得所述上横向部件与所述下横向部件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所述左侧向部件与所述右侧向部件保持相互平行的姿势。
CN201480037208.9A 2013-07-01 2014-06-30 车辆 Active CN1053584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8487 2013-07-01
JP2013-138487 2013-07-01
PCT/JP2014/067484 WO2015002171A1 (ja) 2013-07-01 2014-06-30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8416A true CN105358416A (zh) 2016-02-24
CN105358416B CN105358416B (zh) 2018-05-01

Family

ID=52143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7208.9A Active CN105358416B (zh) 2013-07-01 2014-06-30 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006312B1 (zh)
JP (1) JPWO2015002171A1 (zh)
CN (1) CN105358416B (zh)
ES (1) ES2646307T3 (zh)
TW (1) TWI558601B (zh)
WO (1) WO20150021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95147A (ja) 2016-12-15 2018-06-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7195773B2 (ja) * 2018-06-13 2022-12-26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8682A (ja) * 1990-11-30 1992-07-30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H05139357A (ja) * 1991-11-19 1993-06-08 Honda Motor Co Ltd 前2輪型車両
CN1088019A (zh) * 1992-10-30 1994-06-15 洛德公司 低粘度磁流变材料
JPH11115853A (ja) * 1997-10-13 1999-04-27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取付構造
CN1088019C (zh) * 1997-02-13 2002-07-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小型两轮摩托车
JP2010228551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547242S1 (en) 2006-03-02 2007-07-24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JP5528870B2 (ja) * 2010-03-23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2輪式鞍乗型車両
USD656435S1 (en) * 2010-10-18 2012-03-27 Piaggio & C. S.P.A. Motor scoo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8682A (ja) * 1990-11-30 1992-07-30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H05139357A (ja) * 1991-11-19 1993-06-08 Honda Motor Co Ltd 前2輪型車両
CN1088019A (zh) * 1992-10-30 1994-06-15 洛德公司 低粘度磁流变材料
CN1088019C (zh) * 1997-02-13 2002-07-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小型两轮摩托车
JPH11115853A (ja) * 1997-10-13 1999-04-27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取付構造
JP2010228551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06312A1 (en) 2016-04-13
TWI558601B (zh) 2016-11-21
JPWO2015002171A1 (ja) 2017-02-23
EP3006312A4 (en) 2016-07-06
TW201512015A (zh) 2015-04-01
WO2015002171A1 (ja) 2015-01-08
ES2646307T3 (es) 2017-12-13
CN105358416B (zh) 2018-05-01
EP3006312B1 (en) 2017-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15469B1 (ja) 車両
JP5536968B1 (ja) 車両
ES2450071T3 (es) Motocicleta
CN105339248A (zh) 车辆
CN105358418A (zh) 车辆
JP473903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クッション配置構造
CN105358416A (zh) 车辆
CN105270523A (zh) 速可达型车辆
JP4986684B2 (ja) 鞍乗り型4輪車
JP5694789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支持構造
JP2020026227A (ja) フレーム構造及びスクータ型二輪車
JP3548173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レーム構造
JP6520172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04487322A (zh) 车辆
JP4467054B2 (ja) 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4226317B2 (ja) 小型車両
JP4671723B2 (ja) ローダ作業機
JP2006103399A (ja) 自動二輪車
JP5203660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2197057A (ja) 自動二輪車
JP650142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5162402B2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5088087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327342B2 (ja) 自動二輪車
JP7229294B2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