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41256A -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41256A
CN105341256A CN201510814789.9A CN201510814789A CN105341256A CN 105341256 A CN105341256 A CN 105341256A CN 201510814789 A CN201510814789 A CN 201510814789A CN 105341256 A CN105341256 A CN 105341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ger
tea
orange peel
dried orang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47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龙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8147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12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41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1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姜茶由生姜和藤茶为主料,配以甘草、枇杷叶、桂枝、绞股蓝、葡萄糖、木糖醇、陈皮和CMC;通过煮制、熬制、混合、干燥及包装制成姜茶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姜茶无结块,易冲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姜的原味及姜的营养,生姜风味浓郁、口感纯正;可用于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其制备工艺稳定,且成本较低;本发明以茶包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便于储存及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而益肾生发丸也包含了多种中药材可以补肾养血。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生姜被医学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可以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口嚼生姜,有助于血压升高。
藤茶又名“莓茶”,原产地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湖南张家界原始森林,当地山民都把此茶认为是神灵对土家人的恩赐,土家人感冒、炎症、尿频,烧、烫伤、痤疮、脚臭都延用此茶内服外用,将其尊称为“土家神茶”。
生姜在我国的产量非常大,但生姜易腐烂变质,存储不易。人们用生姜熬制汤药治疗风寒感冒,但往往将姜渣倒掉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发汗解表、清热解毒,长期饮用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姜茶,所述姜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姜72-80份,甘草1-2.5份,枇杷叶3-5份,桂枝1-2份,绞股蓝1-2份,葡萄糖4-8份,木糖醇0.6-1份,陈皮0.4-1份,CMC1-3份,藤茶6-8份。
进一步的,所述组分为生姜76份,甘草1.75份,枇杷叶4份,桂枝1.5份,绞股蓝1.5份,葡萄糖6份,木糖醇0.8份,陈皮0.7份,CMC2份,藤茶7份。
一种所述的姜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生姜、甘草、枇杷叶、桂枝和陈皮分别洗净备用;
(2)生姜煮制:将洗净的生姜放入50-70℃的热水中煮制35-50分钟,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压榨分别取得姜汁和姜渣,将姜渣粉碎后在50-70℃的温度下烘干制成姜渣粉;
(3)熬制:将洗净的陈皮和甘草中放入8-12倍的水后熬煮1-2小时,去除陈皮和甘草,制成陈皮甘草汁备用;
(4)混合:将姜汁与陈皮甘草汁混合后在60-70℃下加热至原体积的1/3,室温冷却后制成混合汁;
(5)干燥:将混合汁中加入葡萄糖、木糖醇、CMC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混合颗粒;
(6)包装:将藤茶、绞股蓝、桂枝、枇杷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以下,加入姜渣粉和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姜包。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冷水的温度为0-4℃,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生姜的煮制分为3次,第一次加入所述生姜的8-10倍的50-60℃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5-20分钟;第二次加入所述生姜的4-6倍的60-65℃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0-15分钟;第三次加入所述生姜的1-3倍的65-70℃的热水后保温煮制5-10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姜渣粉碎成目数小于100目的姜渣,所述姜渣粉的水分含量在5%以下。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熬煮的温度为70-95℃。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混合颗粒的粒径为500-900μm。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烘干至水分含量为3%-4%。
姜茶中各组分的性能和功用如下: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生姜为止呕要药,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生姜能解鱼蟹毒。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对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于一些过敏性疾患、动物实验性肝炎、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
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平喘镇咳的作用;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绞股蓝: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滋补强壮的功效;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肾炎炎,胃肠炎;可增强免疫,延缓衰老。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无色晶体,有甜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可快速补充能量。在本发明中还可缓解绞股蓝及枇杷叶的苦味。
木糖醇:即戊五醇,为糖醇的一种,是一种可以作为蔗糖替代物的五碳糖醇,是木糖代谢的产物,木糖醇的甜度与蔗糖相当,但热量只有蔗糖的60%。单木糖醇是偏凉的,过量食用对胃肠会有一定刺激,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在本发明的姜茶中可缓解苦味,增加甜味,因其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适当少量的添加还可抑制人体脂肪的积聚。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抗菌,抗病毒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CMC:又称作羧甲基纤维素钠,无毒无味,食品工业中用作增稠剂,医药工业中用作药物载体。本发明中主要用作增稠剂。
藤茶:又名茅岩莓茶、长寿藤、灵芝草、观音草、藤婆茶、龙须茶等。学名显齿蛇葡萄,味苦、微涩,性凉;具有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的功能;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藤茶中含有的活性黄酮能杀灭细菌,喝中西药不能用普通茶送服、茶叶解药性,用藤茶送服不但不解药性,且可辅助中西药发挥更好的效果。
本发明主要组分为生姜和藤茶,将生姜的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与藤茶的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灭菌的功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具有更好的效果。生姜配合桂枝同用,能增强发汗力量。枇杷叶、木糖醇、葡萄糖同用既能清肺止咳,又可缓解姜茶的苦味。
制备方法中对姜的加热均采用低温加热,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姜的原味及姜的营养,使得制成的姜茶口感纯正、风味浓郁;对生姜的煮制分为三次,第一次煮制是将生姜直接放入热水中,且三次煮制温度呈阶梯式上升,可尽快溶出各种不同的可溶性物质,减少煮制时间;将姜渣粉碎后制成姜渣粉,在泡冲姜茶时可易于溶出,口感好,食用方便,更减少了生姜的浪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姜茶以生姜和藤茶为主料,无结块,易冲溶;生姜风味浓郁、口感纯正;可用于发汗解表、清热解毒;长期饮用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其制备工艺稳定,且成本较低;本发明以茶包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便于储存及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姜茶,由生姜76g,甘草1.75g,枇杷叶4g,桂枝1.5g,绞股蓝1.5g,葡萄糖6g,木糖醇0.8g,陈皮0.7g,CMC2g,藤茶7g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生姜、甘草、枇杷叶、桂枝和陈皮分别洗净备用;
(2)生姜煮制:将洗净的生姜进行煮制,分为3次,第一次加入所述生姜的8-10倍的55℃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5-20分钟;第二次加入所述生姜的5倍的63℃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0-15分钟;第三次加入所述生姜的1-3倍的68℃的热水后保温煮制8分钟;然后放入0-4℃的冷水中浸泡20-40分钟,压榨分别取得姜汁和姜渣,将姜渣粉碎成小于100目后在60℃的温度下烘干制成水分含量为5%的姜渣粉;
(3)熬制:将洗净的陈皮和甘草中放入10倍的水后在80℃下熬煮1-2小时,去除陈皮和甘草,制成陈皮甘草汁备用;
(4)混合:将姜汁与陈皮甘草汁混合后在65℃下加热至原体积的1/3,室温冷却后制成混合汁;
(5)干燥:将混合汁中加入葡萄糖、木糖醇、CMC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粒径为500-900μm的混合颗粒;
(6)包装:将藤茶、绞股蓝、桂枝、枇杷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以下,加入姜渣粉和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姜包。
实施例2
一种姜茶,由生姜72g,甘草2.5g,枇杷叶3g,桂枝1g,绞股蓝2g,葡萄糖8g,木糖醇0.6g,陈皮0.4g,CMC3g,藤茶6g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生姜、甘草、枇杷叶、桂枝和陈皮分别洗净备用;
(2)生姜煮制:将洗净的生姜进行煮制,分为3次,第一次加入所述生姜的10倍的60℃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5分钟;第二次加入所述生姜的6倍的65℃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0分钟;第三次加入所述生姜的1倍的70℃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0分钟;然后放入0℃的冷水中浸泡40分钟,压榨分别取得姜汁和姜渣,将姜渣粉碎成小于100目后在70℃的温度下烘干制成水分含量为5%的姜渣粉;
(3)熬制:将洗净的陈皮和甘草中放入8倍的水后在70℃下熬煮1小时,去除陈皮和甘草,制成陈皮甘草汁备用;
(4)混合:将姜汁与陈皮甘草汁混合后在70℃下加热至原体积的1/3,室温冷却后制成混合汁;
(5)干燥:将混合汁中加入葡萄糖、木糖醇、CMC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粒径为900μm的混合颗粒;
(6)包装:将藤茶、绞股蓝、桂枝、枇杷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以下,加入姜渣粉和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姜包。
实施例3
一种姜茶,由生姜80g,甘草1g,枇杷叶5g,桂枝2g,绞股蓝1g,葡萄糖4g,木糖醇1g,陈皮1g,CMC1g,藤茶8g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生姜、甘草、枇杷叶、桂枝和陈皮分别洗净备用;
(2)生姜煮制:将洗净的生姜进行煮制,分为3次,第一次加入所述生姜的8倍的50℃的热水后保温煮制20分钟;第二次加入所述生姜的4倍的60℃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5分钟;第三次加入所述生姜的3倍的65℃的热水后保温煮制5分钟;然后放入4℃的冷水中浸泡20分钟,压榨分别取得姜汁和姜渣,将姜渣粉碎成小于50目后在50℃的温度下烘干制成水分含量为3%的姜渣粉;
(3)熬制:将洗净的陈皮和甘草中放入12倍的水后在95℃下熬煮2小时,去除陈皮和甘草,制成陈皮甘草汁备用;
(4)混合:将姜汁与陈皮甘草汁混合后在60℃下加热至原体积的1/3,室温冷却后制成混合汁;
(5)干燥:将混合汁中加入葡萄糖、木糖醇、CMC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粒径为500μm的混合颗粒;
(6)包装:将藤茶、绞股蓝、桂枝、枇杷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以下,加入姜渣粉和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姜包。
实施例4
一种姜茶,由生姜80g,甘草1g,枇杷叶5g,桂枝2g,绞股蓝1g,葡萄糖4g,木糖醇1g,陈皮1g,CMC1g,藤茶8g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生姜、甘草、枇杷叶、桂枝和陈皮分别洗净备用;
(2)生姜煮制:将洗净的生姜进行70℃煮制30分钟,然后放入4℃的冷水中浸泡20分钟,压榨分别取得姜汁和姜渣,将姜渣粉碎成小于50目后在50℃的温度下烘干制成水分含量为3%的姜渣粉;
(3)熬制:将洗净的陈皮和甘草中放入12倍的水后在95℃下熬煮2小时,去除陈皮和甘草,制成陈皮甘草汁备用;
(4)混合:将姜汁与陈皮甘草汁混合后在90℃下加热至原体积的1/3,室温冷却后制成混合汁;
(5)干燥:将混合汁中加入葡萄糖、木糖醇、CMC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粒径为500μm的混合颗粒;
(6)包装:将藤茶、绞股蓝、桂枝、枇杷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以下,加入姜渣粉和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姜包。
实施例5
一种姜茶,由生姜76g,甘草1.75g,枇杷叶4g,桂枝1.5g,绞股蓝1.5g,葡萄糖6g,木糖醇0.8g,陈皮0.7g,CMC2g,藤茶7g制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生姜、甘草、枇杷叶、桂枝和陈皮分别洗净备用;
(2)生姜煮制:将洗净的生姜放入6倍的60℃热水中煮制35分钟,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压榨分别取得姜汁和姜渣,将姜渣粉碎后在60℃的温度下烘干制成姜渣粉;
(3)熬制:将洗净的陈皮和甘草中放入10倍的水后熬煮1.5小时,去除陈皮和甘草,制成陈皮甘草汁备用;
(4)混合:将姜汁与陈皮甘草汁混合后在65℃下加热至原体积的1/3,室温冷却后制成混合汁;
(5)干燥:将混合汁中加入葡萄糖、木糖醇、CMC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混合颗粒;
(6)包装:将藤茶、绞股蓝、桂枝、枇杷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以下,加入姜渣粉和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姜包。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姜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姜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姜72-80份,甘草1-2.5份,枇杷叶3-5份,桂枝1-2份,绞股蓝1-2份,葡萄糖4-8份,木糖醇0.6-1份,陈皮0.4-1份,CMC1-3份,藤茶6-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姜76份,甘草1.75份,枇杷叶4份,桂枝1.5份,绞股蓝1.5份,葡萄糖6份,木糖醇0.8份,陈皮0.7份,CMC2份,藤茶7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姜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生姜、甘草、枇杷叶、桂枝和陈皮分别洗净备用;
(2)生姜煮制:将洗净的生姜放入50-70℃的热水中煮制30-50分钟,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压榨分别取得姜汁和姜渣,将姜渣粉碎后在50-70℃的温度下烘干制成姜渣粉;
(3)熬制:将洗净的陈皮和甘草中放入8-12倍的水后熬煮1-2小时,去除陈皮和甘草,制成陈皮甘草汁备用;
(4)混合:将姜汁与陈皮甘草汁混合后在60-70℃下加热至原体积的1/3,室温冷却后制成混合汁;
(5)干燥:将混合汁中加入葡萄糖、木糖醇、CMC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混合颗粒;
(6)包装:将藤茶、绞股蓝、桂枝、枇杷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以下,加入姜渣粉和混合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姜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冷水的温度为0-4℃,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生姜的煮制分为3次,第一次加入所述生姜的8-10倍的50-60℃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5-20分钟;第二次加入所述生姜的4-6倍的60-65℃的热水后保温煮制10-15分钟;第三次加入所述生姜的1-3倍的65-70℃的热水后保温煮制5-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姜渣粉碎成目数小于100目的姜渣,所述姜渣粉的水分含量在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熬煮的温度为70-9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混合颗粒的粒径为500-9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烘干至水分含量为3%-4%。
CN201510814789.9A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3412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4789.9A CN105341256A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4789.9A CN105341256A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1256A true CN105341256A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1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4789.9A Pending CN105341256A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4125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5700A (zh) * 2016-06-17 2016-11-09 贵州蛮王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解毒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2907A (zh) * 2017-05-12 2017-07-07 深圳市暖起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糖姜茶的生产工艺及姜茶
CN107174650A (zh) * 2017-01-14 2017-09-19 李欣 中学生考前养眼护眼中药汁
CN109674996A (zh) * 2018-12-20 2019-04-26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6832136A (zh) * 2023-07-06 2023-10-03 江门市新会区晒宝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健脾和胃的莓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0713A (zh) * 2007-04-27 2007-09-26 乔泓程 一种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001A (zh) * 2010-10-15 2011-05-18 四川阆中煜群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姜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24868A (zh) * 2011-05-11 2011-10-26 凤凰县果果三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姜茶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3541A (zh) * 2012-07-27 2012-11-21 贵州博方民族药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0385A (zh) * 2012-08-15 2013-01-0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一种菌菇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0713A (zh) * 2007-04-27 2007-09-26 乔泓程 一种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001A (zh) * 2010-10-15 2011-05-18 四川阆中煜群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姜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24868A (zh) * 2011-05-11 2011-10-26 凤凰县果果三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姜茶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3541A (zh) * 2012-07-27 2012-11-21 贵州博方民族药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0385A (zh) * 2012-08-15 2013-01-0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一种菌菇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小勤 等: "《中药学》", 31 January 2014,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5700A (zh) * 2016-06-17 2016-11-09 贵州蛮王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解毒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74650A (zh) * 2017-01-14 2017-09-19 李欣 中学生考前养眼护眼中药汁
CN106922907A (zh) * 2017-05-12 2017-07-07 深圳市暖起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糖姜茶的生产工艺及姜茶
CN109674996A (zh) * 2018-12-20 2019-04-26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6832136A (zh) * 2023-07-06 2023-10-03 江门市新会区晒宝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健脾和胃的莓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32136B (zh) * 2023-07-06 2023-12-05 江门市新会区晒宝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健脾和胃的莓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9547A (zh) 一种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25573B (zh) 一种龙桂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8796A (zh) 一种野生菌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CN105341256A (zh)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5959A (zh) 一种保健茶饮料
CN102138655A (zh) 桂圆补血膏新型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39166A (zh)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气管炎的药膳
CN102277286B (zh) 一种保健药酒、养生禽蛋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66604A (zh) 一种解酒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0432493A (zh) 一种红参组合物、其应用和红参复合饮料
CN109287832A (zh) 一种怀姜糖膏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3493923A (zh) 一种苦瓜去火降压茶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CN105166169A (zh) 一种敛肝养胃的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3609938A (zh) 一种花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3714A (zh) 一种护肝养胃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8977A (zh) 一种制备具有壮阳散寒功效的固体羊肉汤的方法
CN102260623B (zh) 解酒祛湿护肝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26850A (zh) 一种羊肉药食同源养生预制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2751A (zh) 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6312B (zh) 一种治疗猪食欲不振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39517A (zh) 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5557A (zh) 一种乌龙茶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362A (zh) 治疗小儿夏季热的中药制剂
CN104083748A (zh) 一种治疗胃动力不足引起反酸的中药方剂
CN103525642A (zh) 一种黑芝麻健脾益气酒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