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384B -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2384B
CN105322384B CN201510295717.8A CN201510295717A CN105322384B CN 105322384 B CN105322384 B CN 105322384B CN 201510295717 A CN201510295717 A CN 201510295717A CN 105322384 B CN105322384 B CN 105322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fixing terminal
connection termina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57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2384A (zh
Inventor
浦谷力
星场宽之
池田光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22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2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抗噪性的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具备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第一固定端子以及第一绝缘性部件,上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端子、第二固定端子以及第二绝缘性部件,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结合,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则分别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接触,为了对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结合进行保持,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相互接触,并且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结合,则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包围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的周围的环。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更加特定地说涉及使用于高频信号的传输的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与现有的连接器组件有关的发明,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备第一壳体、多个第一端子以及两个第一加固件。第一壳体是例如由树脂制成,并具有长方形的板状部件。多个第一端子沿着第一壳体的两个长边设置。两个第一加固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
以上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结合而被使用。而且,第一端子与信号电位或者接地电位连接,第一加固件与接地电位连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第一连接器中,第一加固件仅设置于第一壳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第一连接器中,在抗噪性上存在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96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抗噪性的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为一种具备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以及与接地电位连接的第一固定端子,上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以及与接地电位连接的第二固定端子,若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结合,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则分别在上述第一接触部与上述第二接触部接触,为了保持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的结合,上述第一固定端子与上述第二固定端子相互接触,并且,若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结合,则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包围上述第一接触部以及上述第二接触部的周围的环。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连接器为一种与具备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的第二连接器结合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一固定端子,其为了保持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的结合而与上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并且与接地电位连接,若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结合,上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则分别在上述第一接触部与上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接触,上述第一固定端子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沿着包围上述多个第一接触部的长方形的环的四条边的部分,并且具有将该长方形的环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抗噪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母连接器10的外观立体图。
图2A是从上侧观察母连接器10的图。
图2B是从下侧观察母连接器10的图。
图2C是从前侧观察母连接器10的图。
图3A是固定端子12的外观立体图。
图3B是从上侧观察固定端子12的图。
图4是绝缘性部件16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连接端子14a~14c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制造过程中的母连接器10的立体图。
图7是制造过程中的母连接器10的立体图。
图8是制造过程中的母连接器10的立体图。
图9是制造过程中的母连接器10的立体图。
图10是公连接器50的外观立体图。
图11A是在嵌合方向从母连接器10侧朝向公连接器50侧、即从下侧观察公连接器50的图。
图11B是从上侧观察公连接器50的图。
图11C是从后侧观察公连接器50的图。
图12A是固定端子52的外观立体图。
图12B是从下侧观察固定端子52的图。
图13是绝缘性部件56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连接端子54a~54c的外观立体图。
图15是制造过程中的公连接器50的立体图。
图16是制造过程中的公连接器50的立体图。
图17是制造过程中的公连接器50的立体图。
图18A是连接器组件100的外观立体图。
图18B是从上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
图18C是从前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
图18D是图18C的连接器组件100的D-D的剖面构造图。
图18E是图18C的连接器组件100的E-E的剖面构造图。
图19A是从前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
图19B是图19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A-A的剖面构造图。
图19C是图19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H-H的剖面构造图。
图20A是从前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
图20B是图20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B-B的剖面构造图。
图20C是图20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G-G的剖面构造图。
图21A是从前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
图21B是图21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C-C的剖面构造图。
图21C是图21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F-F的剖面构造图。
图22是在母连接器10A安装同轴电缆的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23是母连接器10A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母连接器;12、52…固定端子;14a~14c、54a~54c…连接端子;16、56…绝缘性部件;20、62a~62d…下部;21、61…主体部;22a~22d、60…上部;24a、24b、64a、64b…突起部;26、30a~30c、66、70a~70c…连接部;27a、27b…铆接部;32a~32c、72a~72c…接触部;50…公连接器;100…连接器组件;Ga~Gd…凹部;Pa~Pd…凸部;S1~S8、S11~S18…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连接器、母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进行说明。
(母连接器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母连接器10的外观立体图。图2A是在嵌合方向从公连接器50侧朝向母连接器10侧、即从上侧观察母连接器10的图。图2B是从下侧观察母连接器10的图。图2C是从前侧观察母连接器10的图。图3A是固定端子12的外观立体图。图3B是从上侧观察固定端子12的图。图4是绝缘性部件16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连接端子14a~14c的外观立体图。
以下,将图1的环状的固定端子12的中心轴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第一方向)。另外,在从上侧观察母连接器10时,将具有长方形的固定端子12的长边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第三方向),将短边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第二方向)。
母连接器10例如安装于电路板、挠性布线上,如图1以及图2A~图2C所示,具备固定端子12、连接端子14a~14c以及绝缘性部件16。
固定端子12为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导体,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将长方形的环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大致长方形的环的长边沿左右方向延伸,大致长方形的环的短边沿前后方向延伸。固定端子12通过对一片金属板实施折弯加工而被制成,例如,由磷青铜等铜系材料制成。
固定端子12包括主体部21、突起部24a、24b以及连接部26。主体部21具有下部20以及上部22a~22d。下部20为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周围的带状的导体,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将长方形的环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20具有将前侧的长边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其中,下部20具有右侧的短边、左侧的短边、后侧的长边以及前侧的长边的一部分。即,下部20具有沿着长方形的环的四条边的部分。另外,下部20的四个角被圆角加工。
上部22a连接于下部20的左后的角上,而构成主体部21的上端。另外,上部22a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L字型。其中,上部22a的角被圆角加工。而且,上部22a的内周面包括朝向前上侧的面S11以及朝向右上侧的面S12。并且,面S11与面S12构成凸状的曲面。
另外,面S11与面S12相对于下部20朝向长方形的环的内侧突出。由此,在主体部21的内周面中的左后的角设置有凸部Pa。
上部22b连接于下部20的右后的角上,而构成主体部21的上端。另外,上部22b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L字型。其中,上部22b的角被圆角加工。而且,上部22b的内周面包括朝向前上侧的面S13以及朝向左上侧的面S14。并且,面S13与面S14构成凸状的曲面。
另外,面S13与面S14相对于下部20朝向长方形的环的内侧突出。由此,在主体部21的内周面中的右后的角设置有凸部Pb。
上部22c连接于下部20的左前的角上,而构成主体部21的上端。另外,上部22c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L字型。其中,上部22c的角被圆角加工。而且,上部22c的内周面包括朝向后上侧的面S15以及朝向右上侧的面S16。并且,面S15与面S16构成凸状的曲面。
另外,面S15与面S16相对于下部20朝向长方形的环的内侧突出。由此,在主体部21的内周面中的左前的角设置有凸部Pc。
上部22d连接于下部20的右前的角上,而构成主体部21的上端。另外,上部22d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L字型。其中,上部22d的角被圆角加工。而且,上部22d的内周面包括朝向后上侧的面S17以及朝向左上侧的面S18。并且,面S17与面S18构成凸状的曲面。
另外,面S17与面S18相对于下部20朝向长方形的环的内侧突出。由此,在主体部21的内周面中的右前的角设置有凸部Pd。
突起部24a连接于下部20的左侧的短边的下端,并相对于下部20朝向右侧折弯。突起部24b连接于下部20的右侧的短边的下端,并相对于下部20朝向左侧折弯。因此,突起部24a、24b在从上侧观察时,朝向长方形的环的内侧突出。
连接部26连接于下部20的后侧的长边的下端,并相对于下部20朝向后侧折弯。
绝缘性部件16为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八边形的块体,例如,由液晶聚合物等绝缘性的树脂制成。绝缘性部件16对固定端子12以及连接端子14a~14c进行保持。在绝缘性部件16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G1~G3。槽G1~G3从左侧向右侧依次排列。槽G1~G3沿上下方向贯通绝缘性部件16。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绝缘性部件16在从上侧观察时,被主体部21包围。另外,突起部24a、24b的前端刺入绝缘性部件16。即,绝缘性部件16仅在突起部24a、24b对固定端子12进行保持。由此,在从上侧观察时,在主体部21与绝缘性部件16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谓连接端子与信号电位连接是指被导线连接成向连接端子传输信号。
连接端子14a~14c分别为与信号电位或者接地电位连接的导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左右方向的两端的连接端子14a、14c为被外加信号的信号端子。另外,连接端子14b为与接地电位连接的接地端子。由此,在连接端子14a~14c中,交替地配置有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如图5所示,连接端子14a~14c通过对一根棒状的导体进行折弯加工而被制成,例如,由磷青铜等铜系材料制成。连接端子14a~14c包括连接部30a~30c以及接触部32a~32c。
接触部32a~32c在从右侧观察时,具有上侧开口的U字型。另外,接触部32a~32c的上后侧的端部稍向后侧折弯。接触部32a~32c的上前侧的端部稍向前侧折弯。连接部30a~30c分别连接于接触部32a~32c的上前侧的端部。连接部30a~30c在从右侧观察时,分别具有L字型,并在从接触部32a~32c的上前侧的端部朝向下侧延伸后,朝向前侧延伸。即,连接端子14a~14c在从上侧观察时,分别从接触部32a~32c朝向前侧延伸。
如上构成的连接端子14a~14c分别安装于槽G1~G3。具体而言,连接端子14a~14c分别从下侧插入槽G1~G3。由此,连接端子14a~14c的接触部32a~32c在从上侧观察时,在长方形的环的内部从左侧向右侧依次排列成一列。
另外,连接端子14a~14c的连接部30a~30c在绝缘性部件16的下侧向前侧突出。此处,固定端子12在从上侧观察时,前侧的长边的一部分被切开。而且,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连接端子14a~14c在从上侧观察时,经由固定端子12被切开的部分向长方形的环(即,固定端子12)外侧被引出。
另外,在从下侧观察时,如图2B所示,下部20与连接端子14a的最短距离D1和突起部24a与连接端子14a的最短距离D2实际相等。相同地,下部20与连接端子14c的最短距离D1和突起部24b与连接端子14c的最短距离D2实际相等。并且,连接端子14a与连接端子14b的距离D3以及连接端子14b与连接端子14c的距离D3和最短距离D1、D2实际相等。
如上构成的母连接器10安装于电路板。具体而言,突起部24a、24b、连接部26以及连接部30a~30c通过焊接连接于设置于电路板的接地电极。
(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母连接器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6至图9是制造过程中的母连接器10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6所示,准备固定端子12。固定端子12例如通过对磷青铜等铜系材料进行折弯加工而被制成。
接下来,如图7所示,通过注射成型,成型绝缘性部件16。此时,配置固定端子12将绝缘性部件16与固定端子12一体地进行嵌件模塑成型以便将固定端子12的突起部24a、24b的前端埋入绝缘性部件16。
接下来,如图8以及图9所示,将连接端子14a~14c分别从下侧插入槽G1~G3,从而安装于绝缘性部件16。此外,连接端子14a~14c未与绝缘性部件16一体地成型。因此,连接端子14a~14c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稍微变形。通过以上的工序,完成母连接器10。
(公连接器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连接器组件的公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公连接器50的外观立体图。图11A是在嵌合方向从母连接器10侧朝向公连接器50侧、即从下侧观察公连接器50的图。图11B是从上侧观察公连接器50的图。图11C是从后侧观察公连接器50的图。图12A是固定端子52的外观立体图。图12B是从下侧观察固定端子52的图。图13是绝缘性部件56的外观立体图。图14是连接端子54a~54c的外观立体图。
以下,将图10的公连接器50与母连接器10嵌合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其中,在图10中,与图1相比,上下在纸面上反转。另外,在从下侧观察公连接器50时,将长边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短边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其中,在图10中,与图1相比,前后方向也在纸面上反转。即,图10的纸面上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轴是使图1的纸面上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轴以左右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180度后的轴。
公连接器50例如安装于电路板,更具体而言安装于挠性基板上的布线上,如图10以及图11A~图11C所示,具备固定端子52、连接端子54a~54c以及绝缘性部件56。
固定端子52为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导体,如图12A以及图12B所示,在从下侧观察时,具有将长方形的环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具有长方形的固定端子52的长方形的环的长边沿左右方向延伸,长方形的环的短边沿前后方向延伸。固定端子52通过对一片金属板实施折弯加工而被制成,例如,由磷青铜等铜系材料制成。
固定端子52包括主体部61、突起部64a、64b以及连接部66。主体部61具有上部60以及下部62a~62d。上部60为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周围的带状的导体,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将长方形的环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60具有将后侧的长边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其中,上部60具有右侧的短边、左侧的短边、前侧的长边以及后侧的长边的一部分。即,上部60具有沿着长方形的环的四条边的部分。另外,上部60的四个角被圆角加工。
另外,如图12A所示,在上部60的外周面且在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凹部Ga~Gd(凹部Gc未图示)。更加详细而言,在上部60的外周面的左后的角设置有凹部Ga。在上部60的外周面的右后的角设置有凹部Gb。在上部60的外周面的左前的角设置有凹部Gc。在上部60的外周面的右前的角设置有凹部Gd。
下部62a连接于上部60的左后的角下,而构成主体部61的下端。另外,下部62a在从下侧观察时,具有组合两个1/4圆弧而成的椭圆形状。而且,下部62a的外周面包括朝向后下侧的面S1以及朝向左下侧的面S2。并且,面S1与面S2构成一个凸状的曲面。
下部62b连接于上部60的右后的角下,而构成主体部61的下端。另外,下部62b在从下侧观察时,具有组合两个1/4圆弧而成的椭圆形状。而且,下部62b的外周面包括朝向后下侧的面S3以及朝向右下侧的面S4。并且,面S3与面S4构成一个凸状的曲面。
下部62c连接于上部60的左前的角下,而构成主体部61的下端。另外,下部62c在从下侧观察时,具有组合两个1/4圆弧而成的椭圆形状。而且,下部62c的外周面包括朝向前下侧的面S5以及朝向左下侧的面S6。并且,面S5与面S6构成一个凸状的曲面。
下部62d连接于上部60的右前的角下,而构成主体部61的下端。另外,下部62d在从下侧观察时,具有组合两个1/4圆弧而成的椭圆形状。而且,下部62d的外周面包括朝向前下侧的面S7以及朝向右下侧的面S8。并且,面S7与面S8构成一个凸状的曲面。
突起部64a连接于上部60的左侧的短边的上端,并相对于上部60朝向右侧折弯。突起部64b连接于上部60的右侧的短边的上端,并相对于上部60朝向左侧折弯。因此,突起部64a、64b在从上侧观察时,朝向长方形的环的内侧突出。
连接部66连接于上部60的前侧的长边的上端,并相对于上部60朝向前侧折弯。
绝缘性部件56为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八边形的块体,例如,由液晶聚合物等绝缘性的树脂制成。绝缘性部件56对固定端子52以及连接端子54a~54c进行保持。在绝缘性部件56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状的突起57。并且,在突起57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G11~G13。槽G11~G13从左侧向右侧依次排列。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绝缘性部件56在从上侧观察时,被主体部61包围。另外,突起部64a、64b的前端刺入绝缘性部件56。即,绝缘性部件56仅在突起部64a、64b对固定端子52进行保持。由此,在从上侧观察时,在主体部61与绝缘性部件56之间设置有间隙。
连接端子54a~54c分别为与信号电位或者接地电位连接的导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左右方向的两端的连接端子54a、54c为进行信号连接的信号端子。另外,连接端子54b为连接有接地电位的接地端子。由此,在连接端子54a~54c中,交替地配置有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如图14所示,连接端子54a~54c通过对一根棒状的导体进行折弯加工而被制成,例如,由磷青铜等铜系材料制成。连接端子54a~54c包括连接部70a~70c以及接触部72a~72c。
接触部72a~72c在从右侧观察时,具有上侧开口的U字型。连接部70a~70c分别连接于接触部72a~72c的上后侧的端部。连接部70a~70c在从右侧观察时,分别具有直线状,并从接触部72a~72c的上后侧的端部朝向后侧延伸。即,连接端子54a~54c在从下侧观察时,分别从接触部72a~72c朝向后侧延伸。
如上构成的连接端子54a~54c分别安装于槽G11~G13。具体而言,连接端子54a~54c分别安装于绝缘性部件56以便连接部70a~70c的后端以及接触部72a~72c的外周面从绝缘性部件56露出。由此,连接端子54a~54c的接触部72a~72c在从下侧观察时,在长方形的环的内部从左侧向右侧依次排列成一列。
另外,连接端子54a~54c的连接部70a~70c在绝缘性部件56的下侧向后侧突出。此处,固定端子52在从上侧观察时,后侧的长边的一部分被切开。而且,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连接端子54a~54c在从上侧观察时,经由固定端子52被切开的部分向长方形的环(即,固定端子52)的外侧被引出。
另外,在从上侧观察时,如图11B所示,上部60与连接端子54a的最短距离D11和突起部64a与连接端子54a的最短距离D12实际相等。相同地,上部60与连接端子54c的最短距离D11和突起部64b与连接端子54c的最短距离D12实际相等。并且,连接端子54a与连接端子54b的距离D13以及连接端子54b与连接端子54c的距离D13和最短距离D11、D12实际相等。
如上构成的公连接器50安装于电路板。具体而言,突起部64a、64b、连接部66以及连接部70a~70c通过焊接连接于设置于电路板的接地电极。
(公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公连接器5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5至图17是制造过程中的公连接器50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15所示,准备固定端子52。固定端子52例如通过对磷青铜等铜系材料进行折弯加工而被制成。
接下来,如图16所示,将连接端子54a~54c配置于固定端子52内。
接下来,如图17所示,通过注射成型,成型绝缘性部件56。此时,将绝缘性部件56与固定端子52以及连接端子54a~54c一体地进行插入铸型成型以便将固定端子52的突起部64a、64b的前端埋入绝缘性部件56,并且将连接端子54a~54c的一部分埋入绝缘性部件56。连接端子54a~54c由于与绝缘性部件16一体地成型,因此几乎无法变形。通过以上的工序,完成公连接器50。
(连接器组件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连接器组件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8A是连接器组件100的外观立体图。图18B是从上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图18C是从前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图18D是图18C的连接器组件100的D-D的剖面构造图。图18E是图18C的连接器组件100的E-E的剖面构造图。
连接器组件100具备母连接器10以及公连接器50,并进行电路板之间的高频信号(6GHz左右)的传输的中转。如图18A~图18E所示,在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时,将公连接器50的固定端子52从上侧插入母连接器10的固定端子12。母连接器10的下部20的内周面在从上侧观察时,形成为比公连接器50的上部60的外周面稍小。因此,固定端子52的上部60的外周面与固定端子12的下部20的内周面压接。并且,凸部Pa~Pd分别与凹部Ga~Gd卡合。由此,固定端子12、52对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结合进行保持。
另外,连接端子54a~54c的接触部72a~72c分别插入连接端子14a~14c的接触部32a~32c。具体而言,接触部72a~72c分别经由接触部32a~32c的朝向上侧的开口的每一个从上侧插入接触部32a~32c。如上所述,绝缘性部件16未与接触部32a~32c一体地成型。因此,接触部32a~32c分别能够在插入接触部72a~72c时,通过弹性变形而稍向前后方向扩展。由此,接触部32a~32c的内周面分别与接触部72a~72c的外周面压接。
如上,若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连接端子14a与连接端子54a则在接触部32a、72a接触。另外,若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连接端子14b与连接端子54b则在接触部32b、72b接触。另外,若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连接端子14c与连接端子54c则在接触部32c、72c接触。
另外,若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固定端子12与固定端子52则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包围接触部32a~32c、72a~72c的长方形的环。更加详细而言,固定端子12的主体部21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将长方形的环的前侧的长边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另一方面,固定端子52的主体部61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将长方形的环的后侧的长边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即,固定端子12被切开的部分与在固定端子52被切开的部分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以便在从上侧观察时不重叠。因此,若将固定端子52插入固定端子12,固定端子12以及固定端子52则构成长方形的环。而且,接触部32a~32c在从上侧观察时,在长方形的环的内部从左侧向右侧依次排列成一列。接触部72a~72c在从上侧观察时,在长方形的环的内侧从左侧向右侧依次排列成一列。
(公连接器向母连接器的安装)
以下,参照附图对公连接器50向母连接器10的安装进行说明。图19A是从前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图19B是图19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A-A的剖面构造图。图19C是图19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H-H的剖面构造图。图20A是从前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图20B是图20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B-B的剖面构造图。图20C是图20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G-G的剖面构造图。图21A是从前侧观察连接器组件100的图。图21B是图21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C-C的剖面构造图。图21C是图21A的连接器组件100的F-F的剖面构造图。
优选使公连接器50从母连接器10的正上方下降,并插入母连接器10。但是,也存在使公连接器50从偏离母连接器10的正上方的位置下降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100中,即便在如上使公连接器50从偏离母连接器10的正上方的位置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公连接器50插入母连接器10。以下,如图19A~图19C所示,列举使公连接器50从相对于母连接器10向后侧偏离的位置下降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若使公连接器50从图19A~图19C所示的状态下降,则如图20A~图20C所示,下部62a、62b的面S11、S13(参照图3B)分别与上部22a、22b的面S1、S3(参照图12B)接触。面S11、S13具有朝向后上侧的凸状的曲面。另外,面S1、S3具有朝向前下侧的凸状的曲面。因此,若使公连接器50进一步下降,则公连接器50在面S11、S13上滑动而向前下侧移动。其结果是,如图21A~图21C所示,公连接器50位于母连接器10的正上方。而且,使公连接器50进一步下降,从而如图18C~图18E所示,能够将公连接器50插入母连接器10。
此外,即便在使公连接器50从相对于母连接器10向前侧偏离的位置下降的情况、使公连接器50从相对于母连接器10向右侧偏离的位置下降的情况、以及使公连接器50从相对于母连接器10向左侧偏离的位置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相同的理由,将公连接器50插入母连接器10。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100,能够提高抗噪性。更加详细而言,若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固定端子12与固定端子52则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包围接触部32a~32c、72a~72c的环。另外,固定端子12、52与接地电位连接。因此,连接端子14a~14c、54a~54c在前后左右方向被屏蔽。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从前后左右方向侵入连接端子14a~14c、54a~54c。据此,根据连接器组件100,能够提高抗噪性。
另外,在连接器组件100中,连接端子14a~14c、54a~54c在前后左右方向被屏蔽。因此,根据连接器组件100,能够抑制噪声从前后左右方向从连接端子14a~14c、54a~54c辐射。
另外,根据公连接器50,基于以下的理由,也能够提高抗噪性。更加详细而言,固定端子12的下部20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沿着包围接触部32a~32c的长方形的环的四条边的部分,并且具有将长方形的环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因此,在公连接器50中,在接触部32a~32c的前后左右方向存在与接地电位连接的固定端子52。由此,连接端子54a~54c在前后左右方向被屏蔽。因此,能够抑制噪声从前后左右方向侵入连接端子54a~54c。以上,根据公连接器50,能够提高抗噪性。此外,母连接器10也能够基于相同的理由,提高抗噪性。
另外,在公连接器50中,连接端子54a~54c在前后左右方向被屏蔽。因此,根据公连接器50,能够抑制连接端子54a~54c的噪声向前后左右方向辐射。此外,母连接器10也能够基于相同的理由抑制连接端子14a~14c向前后左右方向辐射噪声。
另外,根据母连接器10、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能够抑制连接端子14a~14c,54a~54c在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时破损。更加详细而言,母连接器10的固定端子12具有上部22a、22d。上部22a连接于下部20的左后的角上,而构成主体部21的上端。并且,上部22a的内周面包括朝向前上侧的面S11以及朝向右上侧的面S12。上部22d连接于下部20的右前的角上,而构成主体部21的上端。并且,上部22d的内周面包括朝向后上侧的面S17以及朝向左上侧的面S18。
另一方面,公连接器50的固定端子52具有下部62a、62d。下部62a连接于上部60的左后的角下,而构成主体部61的下端。并且,下部62a的外周面包括朝向后下侧的面S1以及朝向左下侧的面S2。下部62d连接于上部60的右前的角下,而构成主体部61的下端。并且,下部62d的外周面包括朝向前下侧的面S7以及朝向右下侧的面S8。
若将以上的公连接器50从上侧插入母连接器10,则面S1与面S11接触,面S2与面S12接触,面S7与面S17接触,面S8与面S18接触。因此,通过面S1、S2、S11、S12,能够进行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前后方向的定位。另外,通过面S7、S8、S17、S18,能够进行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即,在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定位中,固定端子12、52作用较大,连接端子14a~14c、54a~54c作用不大。因此,根据母连接器10、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能够抑制连接端子14a~14c、54a~54c在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时破损。
此外,固定端子52具有下部62b、62c,固定端子12具有上部22b、22c。因此,通过上部22b、22c与下部62b、62c,也能够进行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定位。因此,根据母连接器10、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能够抑制连接端子14a~14c、54a~54c在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时破损。
另外,根据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能够容易地制造公连接器50。更加详细而言,绝缘性部件56通过在金属模具内注射树脂而被成型。因此,在制成绝缘性部件56时,需要通过金属模具包围制成绝缘性部件56的空间的周围。但是,绝缘性部件56与固定端子52一体地成型。因此,固定端子52成为妨碍,从而配置金属模具变得困难。
因此,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绝缘性部件56在从上侧观察时,被主体部61包围。另外,绝缘性部件56仅在突起部64a、64b对固定端子52进行保持。由此,在从上侧观察时,在主体部61与绝缘性部件56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在公连接器50中,能够在间隙配置金属模具。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制造公连接器50。另外,在将绝缘性部件56与固定端子52一体地成型的情况下,与固定端子52通过铆接安装在绝缘性部件56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定位绝缘性部件56与固定端子52。此外,基于相同的理由,根据母连接器10,能够容易地制造母连接器10。
另外,根据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将连接端子54a~54c的特性阻抗设定为规定的特性阻抗(例如,50Ω)变得容易。更加详细而言,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绝缘性部件56在从上侧观察时,被主体部61包围。另外,绝缘性部件56仅在突起部64a、64b对固定端子52进行保持。由此,在从上侧观察时,在主体部61与绝缘性部件56之间设置有间隙。其结果,在连接端子54a~54c与固定端子52之间存在由具有低介电常数的空气构成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形成于固定端子52与连接端子54a~54c之间的电容增大,从而能够抑制连接端子54a~54c的特性阻抗降低。据此,根据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将连接端子54a~54c的特性阻抗设定为规定的特性阻抗(例如,50Ω)变得容易。此外,即便在母连接器10中,也基于相同的理由,将连接端子14a~14c的特性阻抗设定为规定的特性阻抗(例如,50Ω)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能够将固定端子52以及连接端子54a~54c设为共面构造。更加详细而言,固定端子52以及连接端子54b与接地电位连接。另一方面,连接端子54a、54c与信号电位连接。由此,在从上侧观察时,固定端子52位于连接端子54a的左侧,连接端子54b位于连接端子54a的右侧。因此,固定端子52以及连接端子54a、54b具有共面构造。相同地,在从上侧观察时,固定端子52位于连接端子54c的右侧,连接端子54b位于连接端子54c的左侧。因此,固定端子52以及连接端子54b、54c具有共面构造。由于固定端子52以及连接端子54a~54c具有共面构造,从而容易将连接端子54a、54c的特性阻抗设定为规定的特性阻抗。另外,能够抑制噪声从左右方向侵入连接端子54a、54c以及噪声从连接端子54a、54c向左右方向辐射。此外,即便在母连接器10中,也基于相同的理由,容易将连接端子14a、14c的特性阻抗设定为规定的特性阻抗。另外,抑制噪声从左右方向侵入连接端子14a、14c以及噪声从连接端子14a、14c向左右方向辐射。
另外,根据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容易使连接端子54a、54c的特性阻抗遍布全长接近均匀。更加详细而言,在从上侧观察时,如图11B所示,上部60与连接端子54a的最短距离D11和突起部64a与连接端子54a的最短距离D12实际相等。并且,连接端子54a与连接端子54b的距离D13与最短距离D11、D12实际相等。因此,能够使在连接端子54a产生的每个单位长度的杂散电容遍布全长接近均匀。因此,能够使连接端子54a的特性阻抗遍布全长接近均匀。基于相同的理由,能够使连接端子54c的特性阻抗遍布全长接近均匀。另外,基于相同的理由,能够使连接端子14a、14c的特性阻抗遍布全长接近均匀。
另外,在公连接器50中,连接端子54a~54c在从上侧观察时,向环的外部被引出。由此,容易使端子与连接端子54a~54c接触而进行检查。并且,能够将连接端子54a~54c容易地焊接于电路板的接地电极。基于相同的理由,即便在母连接器10中,也容易使端子与连接端子14a~14c接触而进行检查。并且,能够将连接端子14a~14c容易地焊接于电路板的接地电极。
另外,在连接器组件100中,能够抑制信号的干扰。更加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若被相互连接,则具有U字型,因此沿上下方向相互重叠。因此,存在因在相互接近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产生的电容分量或者感应分量而产生信号的干扰的担忧。
另一方面,在连接器组件100中,连接端子14a~14c分别在从上侧观察时,从接触部32a~32c朝向前侧延伸。另外,连接端子54a~54c分别在从上侧观察时,从接触部72a~72c朝向后侧延伸。而且,接触部32a~32c分别与连接端子54a~54c连接。由此,连接端子14a与连接端子54a沿前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延伸,连接端子14b与连接端子54b沿前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延伸,连接端子14c与连接端子54c沿前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延伸。因此,能够抑制连接端子14a~14c分别与连接端子54a~54c沿上下方向重叠。其结果,在连接器组件100中,能够抑制信号的干扰。
另外,在连接器组件100中,容易提高抗噪性。更加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若被相互连接,则具有U字型。即,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上下配置为两层。因此,在第一壳体的一方的长边附近确保配置用于屏蔽的导体的空间较困难。因此,利用用于屏蔽的导体包围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周围较困难。
另一方面,在连接器组件100中,连接端子14a与连接端子54a沿前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延伸,连接端子14b与连接端子54b沿前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延伸,连接端子14c与连接端子54c沿前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延伸。因此,连接端子14a~14c与连接端子54a~54c上下未配置为两层。因此,能够在连接端子14a~14c的上侧配置固定端子52,在连接端子54a~54c的下侧配置固定端子12。即,在从上侧观察时,能够通过固定端子12、52包围接触部32a~32c、72a~72c。其结果,在连接器组件100中,容易提高抗噪性。另外,在连接器组件100中,能够抑制噪声向外部辐射。
另外,在连接器组件100中,连接端子14a~14c以及连接端子54a~54c排列成一列,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组件100的小型化。另外,连接端子14a~14c以及连接端子54a~54c排列成一列,因此间距偏离的影响减少,从而能够抑制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结合力的变化、嵌合力的变动。
另外,在连接器组件100中,在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结合中,固定端子12、52作用较大,连接端子14a~14c、54a~54c几乎不作用。因此,即使变更连接端子14a~14c、54a~54c的个数,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结合的强度也不会变动较大。
另外,在连接器组件100中,在使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结合时,能够抑制绝缘性部件16、56磨损。更加详细而言,在使公连接器50从相对于母连接器10向前后左右方向偏离的位置下降的情况下,固定端子12与固定端子52接触,从而能够进行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对位。在对位时,绝缘性部件16不与固定端子52接触,绝缘性部件56不与固定端子12接触。并且,在对位时,绝缘性部件16与绝缘性部件56均不接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绝缘性部件16、56磨损。
(变形例)
如图22所示,作为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A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的不同点为在作为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A能够连接两根同轴电缆这点。以下,具体地进行说明。
在母连接器10A的固定端子12不存在突起部24a、24b。取而代之,如图23所示,设置有从下部20的后侧的下端朝向前侧延伸的板状的底板27。底板27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覆盖呈C字型的形状的下部20的大致全部,并且,向前方延伸。另外,底板27的前侧的端部被划分成两股。而且,将被划分成该两股的部分从左侧起称为铆接部27a、27b,将底板27的铆接部27a、27b以外的部分称为平板部27c。
在未安装同轴电缆的状态下,若从前方观察铆接部27a,则该铆接部27a呈大致L字型的形状。另外,形成有用于当在铆接部27a的内侧的面安装有同轴电缆时,防止该同轴电缆的脱落的多个突起。在将同轴电缆从上侧嵌入上述的铆接部27a,将铆接部27a所成的L字的上部向右方并且向下方折弯,从而同轴电缆的周围被铆接部27a覆盖,进而同轴电缆被固定于母连接器10A。
另外,若在未安装有同轴电缆的状态下从后方观察铆接部27b,则该铆接部27b呈大致L字型的形状。而且,在铆接部27b的内侧的面也形成有用于在安装有同轴电缆时防止该同轴电缆的脱落的多个突起。将同轴电缆从上侧嵌入上述的铆接部27b,将铆接部27b所成的L字的上部向左方且下方折弯,从而同轴电缆的周围被铆接部27b覆盖,进而同轴电缆被固定。
在平板部27c的大致中央存在切口Q。切口部Q的形状呈沿前后方向被拉长的X字型。另外,在平板部27c,与切口Q的前侧邻接并朝向该切口Q的中央伸出的伸出部R被弯成朝向上侧被推出。由此,伸出部R位于比平板部27c的其他的部分更靠上侧。并且,在伸出部R的后端附近的上表面存在大致圆形的突起。该突起与连接端子14b接触。此外,若在母连接器10A安装有两根同轴电缆,该伸出部R则在左右方向位于这些同轴电缆之间。
然而,若从上侧观察母连接器10A的固定端子12,则下部20位于平板部27c的后侧的一半的区域上,在剩余的前一半的区域T的前端连接有铆接部27a、27b。该平板部27c的区域T的左右方向的端部(以下,将该端部称为侧壁)在未安装有同轴电缆的状态下朝向上侧折弯。而且,当在固定端子12安装有同轴电缆时,将区域T的左右方向的侧壁朝向固定端子12的中央折弯,从而与铆接部27a、27b一同固定两根同轴电缆。另外,在固定端子12的底板27的区域T的后侧并且区域T的左右方向的侧壁附近设置有臂部99(在图23中仅图示了右侧)。位于左右两侧的臂部99通过组装同轴电缆保持部16b,从而从上方被压接,进一步铆接区域T,从而沿上下方向被固定。另外,臂部99在左右方向与区域T的侧壁接触。由此,防止固定端子12在插拔连接器组件时沿上下以及左右方向变形。
作为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A也具有三个连接端子14a~14c。这些三个连接端子14a~14c的作用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相同。换句话说,位于左右方向的两侧的连接端子14a、14c为信号端子,位于中央的14b为接地端子。其中,母连接器10A的连接端子14a~14c的形状与母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a~14c的形状局部不同。
在母连接器10A的连接端子14a~14c中,前侧的端部比母连接器10的连接端子14a~14c的前侧的端部更向前方被拉长。另外,母连接器10A的连接端子14a、14c的前侧的端部向上侧被折弯,在该被折弯的部分的中央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N1、N2。该槽N1、N2为用于当在固定端子12安装有同轴电缆时,夹住该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的槽。并且,母连接器10A的连接端子14b的向前方被拉长的部分通过将该连接端子14b安装于固定端子12,而与上述的固定端子12的伸出部R连接。
作为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A的绝缘性部件16能够划分成端子保持部16a、同轴电缆保持部16b以及绝缘底部16c。此外,以下,虽将绝缘性部件16划分成三个部分来进行说明,但实际上,通过嵌件成型制成为一个部件。
端子保持部16a设置于被固定端子12的下部20包围的部分,并呈大致长方体状。另外,供连接端子14a~14c收纳的槽G1~G3的形状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相同。
同轴电缆保持部16b与端子保持部16a的前侧的外缘连接,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呈在前方具有开口部的コ字型的形状。而且,若在母连接器10A安装有两根同轴电缆,则这些同轴电缆收纳于同轴电缆保持部16b所成的コ字型的内侧。
绝缘底部16c呈平板状,在上下方向位于固定端子12的平板部27c与连接端子14a~14c之间。由此,固定端子12与连接端子14a、14b被隔离,从而被绝缘。其中,绝缘底部16c的一部分被剪切,在该部分,连接端子14b与固定端子12的伸出部R接触。另外,在绝缘底部16c的前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侧延伸的长方体状的突起M1。若在母连接器10A安装有两根同轴电缆,突起M1则在左右方向配置于这些同轴电缆之间。因此,通过绝缘底部16c具有的突起M1,能够在被安装的两根同轴电缆之间保持恒定的距离。
作为以上构成的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A能够连接两根同轴电缆。
另外,在母连接器10A中,保持为接地电位的连接端子14b与固定端子12在伸出部R被连接。由此,与接地电位连接的体积增加固定端子12的体积大小。因此,连接端子14b的电位与未对该连接端子14b与固定端子12进行连接的情况相比,更加稳定。
并且,若在母连接器10A安装有两根同轴电缆,则固定端子12的伸出部R位于这些同轴电缆之间。另外,伸出部R为固定端子12的一部分,并被保持为接地电位。换句话说,被保持为接地电位的伸出部R位于安装于母连接器10A的两根同轴电缆之间。由此,在作为变形例的连接器组件的母连接器10A中,能够抑制两根同轴电缆之间的串扰。变形例的其他的结构与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变形例中,上述以外的部分的说明如在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那样。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不限定于母连接器10、公连接器50以及连接器组件100,而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变更。虽将母连接器10设定为第一连接器,将公连接器50设定为第二连接器,但也能够将公连接器50设定为第一连接器,将母连接器10设定为第二连接器。
为了进行母连接器10与公连接器50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定位,只要固定端子12具有上部22a、22d,并且固定端子52具有下部62a、62d即可。即,固定端子12可以不必具有上部22b、22c,固定端子52也可以不必具有下部62b、62c。另外,只要固定端子12具有上部22b、22c,并且固定端子52具有下部62b、62c即可。在该情况下,固定端子12可以不必具有上部22a、22d,固定端子52也可以不必具有下部62a、62d。
另外,固定端子12与固定端子52在从上侧观察时,具有长方形的环,但也可以具有长方形以外的椭圆形状、长圆形状等的环。
另外,在固定端子12与绝缘性部件16之间设置有空间,但也可以在该空间填充有具有比绝缘性部件16低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材料。由此,能够提高母连接器10的强度。相同地,也可以在固定端子52与绝缘性部件56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具有比绝缘性部件56低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材料。
另外,连接端子14a~14c只要设置有两个以上即可。相同地,连接端子54a~54c只要设置有两个以上即可。
另外,连接端子14a~14c、54a~54c也可以仅由外加信号电位的信号端子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本发明可适用于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特别地在能够提高抗噪性这点优越。

Claims (14)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具备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
分别具有第一接触部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以及
与接地电位连接的第一固定端子,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
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以及
与接地电位连接的第二固定端子,
若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结合,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则分别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为了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结合,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相互接触,并且,若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结合,则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包围所述第一接触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周围的环,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从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延伸,
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从所述第二接触部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将所述环中相对于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第一部分切开的构造,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经由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环的外侧被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接触部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沿与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排列成一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及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进行保持的第一绝缘性部件,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具备:
具有将所述环的第一部分切开的构造的第一主体部、以及
从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环的内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
所述第一绝缘性部件仅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对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进行保持,从而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一绝缘性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及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进行保持的第一绝缘性部件,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具备:
具有将所述环的第一部分切开的构造的第一主体部、以及
从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环的内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
所述第一绝缘性部件仅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对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进行保持,从而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一绝缘性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具备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边以及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边的长方形的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结合时,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二固定端子,
所述长方形的环具有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第一角部以及位于该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且该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角部,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外周面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角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第一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二角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三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第四面,
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内周面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角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五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第六面,在所述第二角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第七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第八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构成凸状的曲面,
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构成凸状的曲面,
所述第五面与所述第六面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构成凸状的曲面,
所述第七面与所述第八面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构成凸状的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外周面且在所述第一角部以及所述第二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
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内周面且在所述第一角部以及所述第二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凸部以及第二凸部,
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卡合,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以及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交替地连接有信号电位与接地电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内位于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信号电位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包括与同轴电缆连接的信号端子,
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同轴电缆的铆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进一步包括保持为接地电位的接地端子,
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设置有用于安装多个所述同轴电缆的多个铆接部,
所述多个铆接部包括沿规定方向排列的第一铆接部以及第二铆接部,
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在所述第一铆接部以及所述第二铆接部之间接触。
13. 一种第一连接器,与具备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的第二连接器结合,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
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以及
第一固定端子,其为了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结合而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并且与接地电位连接,
若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结合,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则分别在第一接触部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接触,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沿着包围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的长方形的环的四条边的部分,并且具有将该长方形的环的一部分切开的形状,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从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延伸,
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从所述第二接触部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将所述环中相对于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第一部分切开的构造,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经由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环的外侧被拉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及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进行保持的第一绝缘性部件,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具备:
具有将所述长方形的环的第一部分切开的构造的第一主体部、以及
从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长方形的环的内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
所述第一绝缘性部件仅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对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进行保持,从而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一绝缘性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
CN201510295717.8A 2014-06-05 2015-06-02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Active CN1053223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6840 2014-06-05
JP2014-116840 2014-06-05
JP2015-080716 2015-04-10
JP2015080716A JP6269558B2 (ja) 2014-06-05 2015-04-10 コネクタセ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2384A CN105322384A (zh) 2016-02-10
CN105322384B true CN105322384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770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5717.8A Active CN105322384B (zh) 2014-06-05 2015-06-02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50340B2 (zh)
JP (1) JP6269558B2 (zh)
CN (1) CN105322384B (zh)
TW (1) TWI635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7997B2 (ja) * 2014-06-05 2017-07-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ネクタセ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18324B2 (ja) 2015-05-01 2018-11-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
CN106935995A (zh) * 2017-01-04 2017-07-07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总成
CN207925768U (zh) 2017-01-11 2018-09-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JP7012245B2 (ja) * 2017-03-10 2022-0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ヘッダ、及び接続装置
CN108575044B (zh) 2017-03-13 2023-01-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及其组件
TWI635716B (zh) 2017-05-22 2018-09-11 晶鈦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
KR102338051B1 (ko) * 2017-09-01 2021-12-10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동축 커넥터 및 동축 케이블을 구비한 동축 커넥터
CN207572564U (zh) 2017-09-25 2018-07-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板端连接器
CN213845722U (zh) * 2018-05-16 2021-07-3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
CN110808491B (zh) * 2018-08-06 2022-06-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JP7187975B2 (ja) * 2018-10-26 2022-12-13 I-Pex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装置
WO2020085398A1 (ja) 2018-10-26 2020-04-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同軸コネクタ装置
JP7078137B2 (ja) * 2018-12-04 2022-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構造
JP7273525B2 (ja) * 2019-01-29 2023-05-1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0429414A (zh) * 2019-06-20 2019-11-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44962A (zh) * 2019-07-26 2019-11-12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
CN113412559B (zh) * 2019-09-24 2023-12-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
JP1659118S (zh) * 2019-09-27 2020-05-11
TWI760873B (zh) * 2019-10-18 2022-04-1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JP7266513B2 (ja) * 2019-11-14 2023-04-2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7244412B2 (ja) * 2019-12-25 2023-03-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7201580B2 (ja) * 2019-12-25 2023-01-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7418202B2 (ja) * 2019-12-25 2024-01-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WO2021140918A1 (ja) * 2020-01-09 2021-07-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US11489291B2 (en) * 2020-05-13 2022-11-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623603B1 (ko) 2020-05-13 2024-01-10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커넥터
KR102525442B1 (ko) 2020-05-13 2023-04-26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커넥터 조립체
CN214849145U (zh) * 2020-05-13 2021-11-2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3675651A (zh) 2020-05-13 2021-11-1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7395437B2 (ja) 2020-07-14 2023-12-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3675666A (zh) 2020-05-13 2021-11-1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KR102494901B1 (ko) * 2020-05-13 2023-02-06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WO2022004398A1 (ja) * 2020-06-30 2022-01-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第1コネクタ、第2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セット
CN114079190B (zh) 2020-08-21 2023-06-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JP7441147B2 (ja) * 2020-09-17 2024-02-2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プラグ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WO2022137722A1 (ja) * 2020-12-23 2022-06-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CN115360551A (zh) * 2021-05-17 2022-11-1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JP1716568S (ja) * 2021-09-09 2022-06-03 電気コネクタ
JP1714459S (ja) * 2021-09-27 2022-05-11 電気コネク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4085B2 (en) * 2004-09-23 2006-07-1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6344524A (ja) * 2005-06-09 2006-12-21 Molex Inc コネクタ装置
CN101326686A (zh) * 2005-10-21 2008-12-17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1667695A (zh) * 2008-09-01 2010-03-1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屏蔽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CN202384573U (zh) * 2011-11-16 2012-08-15 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02772367U (zh) * 2012-08-15 2013-03-06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5913A (ja) * 1996-03-04 1997-09-19 Whitaker Corp:The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2006059589A (ja) * 2004-08-18 2006-03-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シールド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TWI275216B (en) * 2004-10-08 2007-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7018993A (ja) * 2005-06-07 2007-01-25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及び携帯端末
JP4349633B2 (ja) * 2005-10-21 2009-10-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CN201060991Y (zh) * 2007-06-11 2008-05-14 江苏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板对板电连接器
JP4522440B2 (ja) * 2007-07-26 2010-08-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搭載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相手方コネクタ並びにそれら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5660756B2 (ja) * 2008-10-14 2015-01-28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197294B2 (ja) * 2008-10-14 2013-05-1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553502B2 (ja) * 2008-12-19 2014-07-1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2010157368A (ja) * 2008-12-26 2010-07-15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TWI396340B (zh) * 2009-07-31 2013-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
JP4901944B2 (ja) * 2009-12-03 2012-03-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81333B2 (ja) 2010-09-08 2016-03-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748334B2 (ja) * 2011-05-31 2015-07-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6249676B2 (ja) * 2013-08-21 2017-12-20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電気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4085B2 (en) * 2004-09-23 2006-07-1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6344524A (ja) * 2005-06-09 2006-12-21 Molex Inc コネクタ装置
CN101326686A (zh) * 2005-10-21 2008-12-17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1667695A (zh) * 2008-09-01 2010-03-1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屏蔽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CN202384573U (zh) * 2011-11-16 2012-08-15 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卡扣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02772367U (zh) * 2012-08-15 2013-03-06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12553A (ja) 2016-01-21
CN105322384A (zh) 2016-02-10
US20150357729A1 (en) 2015-12-10
JP6269558B2 (ja) 2018-01-31
TW201607179A (zh) 2016-02-16
TWI635670B (zh) 2018-09-11
US9450340B2 (en) 2016-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2384B (zh)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CN105305117B (zh)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US97936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grounding bar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of a plurality of ground contact wafers and shielding braids of cables
KR102004736B1 (ko) 삽입형 컨넥터
US10594057B2 (en) Terminal fitting for coaxial connector
US966699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7311552B1 (en) Micro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935640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341970B (zh) 具有外部emi屏蔽性能的插塞式连接器
US10594056B2 (en) Terminal fitting
US9478878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imple arrangement of core wires
JP7032978B2 (ja) L形同軸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98093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795695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5696695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KR20080084638A (ko) 다극동축커넥터
US20180052792A1 (en) Plug connector with two-section special terminals
US20150318647A1 (en) Cable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wire spacer
CN110504597B (zh) 屏蔽连接器
US8961223B2 (en) F-connector with chamfered lock ring
JP4530797B2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TWM499667U (zh) 微型插頭電連接器、微型插座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JP2011034773A (ja) インナー端子、およびそのインナー端子を備えた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KR101696058B1 (ko) 전기적 커넥터 조립체
TW202029596A (zh) 連接器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