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72367U -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72367U
CN202772367U CN 201220430041 CN201220430041U CN202772367U CN 202772367 U CN202772367 U CN 202772367U CN 201220430041 CN201220430041 CN 201220430041 CN 201220430041 U CN201220430041 U CN 201220430041U CN 202772367 U CN202772367 U CN 202772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insulating body
connector module
protuberance
t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300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正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300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72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72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723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包括一插头及一插座,其中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复数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顶面,每一个端子具有一接触部,此接触部突出于顶面,顶面上设有一凸出部。插座包括一金属框体及被金属框体所围绕的一框孔,插头组装于插座的框孔中且凸出部延伸突出于框孔外。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缩小高度并且减少组件以降低成本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不断朝轻、薄、短、小方向发展,例如在行动电话和PDA以及数码相机等移动式设备中,相应于移动式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式设计,就要求连接器模块尺寸缩小并具有薄断面(Lowprofile)特征,另外,移动通讯发展的多功能性,因此,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封装密度增加,就需要对应精密排列的插头和插座端子,因此不断薄型化与小型化连接器模块为现今研究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034312号,所揭示的是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结构主要包括有公母端连接器,而公母端连接器的结构则可细分为公母端绝缘本体及组装于公母端绝缘本体的公母端端子所组成,此种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在公母端连接器互相对接结合后的高度大约会高于1mm以上。然而,当客户需要将结合后的高度缩小至1mm以下时,此种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由于受限于公母端连接器结构的高度限制及制程技术的局限,因此无法达到客户的需求,如此导致不利于市场竞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传统板对板连接器模块的公母端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容易使得结合后的高度无法再加以缩小的情形,如此导致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及不利于市场竞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是将公母端连接器中的母端连接器设计成一金属框体,减少了传统技术中所需要的母端绝缘本体及母端端子,故可有效缩小公母端连接器结合后的高度,并且还可减少组件以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包括:一插头,该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复数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一顶面,每个该些端子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突出于该顶面,该顶面上设有一凸出部;及
一插座,该插座包括一金属框体及被该金属框体所围绕的一框孔,该插头组装于该插座的该框孔中且该凸出部延伸突出于该框孔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该凸出部是沿着该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该些端子的该接触部平行排列对称设置于该凸出部的两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该金属框体具有一第一框缘及相对于第一框缘的一第二框缘,第一框缘较第二框缘邻近于该绝缘本体的该顶面,且第一框缘上设有复数个焊接点,该凸出部延伸凸出于第一框缘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该金属框体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两长边部与相对平行设置的两短边部,该两长边部与该两短边部是互相连接以形成该金属框体及该框孔,该绝缘本体包括对应于该两长边部设置的两长侧面及对应于该两短边部设置的两短侧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该绝缘本体设有复数容置槽,于该顶面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向内凹设有该些容置槽,且该些容置槽延伸至该两长侧面,该些端子组装于该些容置槽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每个该些端子更包括一焊接部与一干涉部,该干涉部的两端是分别连接该接触部与该焊接部,该焊接部向外延伸凸出于该绝缘本体的该长侧面外,该干涉部干涉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内,且该干涉部与该接触部是呈上下相对设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该接触部包括两接触点以形成W型结构,该两接触点延伸凸出于该绝缘本体的该顶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该插座设置于一电路板上,该金属框体于该电路板上界定一搭接区,该搭接区内设有对应于该些端子的复数个接点及对应于该凸出部的一卡槽,该绝缘本体的该顶面面对于该搭接区设置并且组装于该框孔中,该些端子电性接触于该些接点,该凸出部卡合固定于该卡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该凸出部较该些端子更为延伸凸出于该顶面,以使该凸出部延伸凸出于该框孔外,且该凸出部的长度小于该卡槽的深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中该插座设置于一电路板上,该金属框体上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复数个焊接点,该电路板上设有复数个固定点,该些焊接点焊接固定于该些固定点上,且该焊接点与该焊接部位于不同平面上。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是将公母端连接器中的母端连接器设计成一金属框体,减少了传统技术中所需要的母端绝缘本体及母端端子,故可有效缩小公母端连接器结合后的高度,并且还可减少组件以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可解决传统板对板连接器模块所容易导致的结合后高度无法缩小进而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及不利于市场竞争的问题。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公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还设有一凸出部可卡合于电路板,如此防止可能因为端子接触反作用力的影响而造成电性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将插头与插座分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将电路板隐藏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3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沿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以上各图当中的附图标记的含义是:
1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2   插头
21  绝缘本体
211 顶面
212 底面
213 长侧面
214 短侧面
215 容置槽
216 凸出部
22  端子
221 接触部
222 焊接部
223 干涉部
3   插座
31  金属框体
311 第一框缘
312 第二框缘
313 焊接点
314 长边部
315 短边部
32  框孔
4   电路板
41  搭接区
411 接点
412 卡槽
413 固定点
5   金属垫片
51  干涉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1包括一插头2及与此插头2对接的一插座3,此插座3设置于一电路板4上,此插头2设置于另一电路板(未绘示)上。插头2包括一绝缘本体21及设置于绝缘本体21的复数端子22,绝缘本体21是大致呈一矩形体结构,其具有一顶面211、相对顶面211设置的底面212及连接于顶面211与底面212的相对平行设置的两长侧面213与两短侧面214,绝缘本体21设有复数容置槽215,于顶面2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向内凹设有该些容置槽215,且该些容置槽215延伸至两长侧面213。
复数端子22组装于该些容置槽215内,每一个端子22具有一接触部221、一焊接部222与一干涉部223,该干涉部223的两端是分别连接接触部221与焊接部222,其中焊接部222向外延伸凸出于绝缘本体21的长侧面213外以与另一电路板焊接固定在一起,干涉部223干涉固定于绝缘本体21的容置槽215内以将端子22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21,接触部221突出于顶面211,且干涉部223与接触部221是呈上下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此接触部221是包括有两接触点以形成W型结构,两接触点延伸突出于绝缘本体21的顶面211以形成较佳的电性接触效果。顶面211上设有一凸出部216,且凸出部216是沿着顶面2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该些端子22的接触部221平行排列对称设置于凸出部216的两侧。
插座3包括一金属框体31及被金属框体31所围绕的一框孔32,金属框体31设置于电路板4上且界定出一搭接区41,搭接区41内设有对应于该些端子22的复数个接点411及对应于凸出部216的一卡槽412,当插头2组装于插座3的框孔32中时,绝缘本体21的顶面211是面对于搭接区41设置并且组装于框孔32内,此时该些端子22电性接触于该些接点411,但凸出部216则是会延伸突出于框孔32外以卡合固定于卡槽412。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6是较该些端子22更为延伸突出于顶面211,使凸出部216能延伸突出于框孔32外以方便卡合固定于电路板4上,且凸出部216的长度是小于卡槽412的深度,如此以避免造成板对板连接器模块1结合后的高度增加。金属框体31具有一第一框缘311及相对于第一框缘311的一第二框缘312,第一框缘311较第二框缘312邻近于绝缘本体21的顶面211,且第一框缘311上设有复数个焊接点313,凸出部216是延伸凸出于第一框缘311外。
第一框缘311与第二框缘312之间是形成相对平行设置的两长边部314与相对平行设置的两短边部315,两长边部314与两短边部315是互相连接以形成矩形金属框体31及矩形框孔32,此长边部314是可对应于绝缘本体21的长侧面213,此短边部315是可对应于绝缘本体21的短侧面214。此外,于绝缘本体21的两短侧面214上各设有一金属垫片5,该金属垫片5设有一干涉点51可干涉于金属框体31的短边部315,如此以增加绝缘本体21固持于框孔32的效果。
金属框体31上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复数个焊接点313,电路板4上设有复数个固定点413,该些焊接点313焊接固定于该些固定点413上,如此以将金属框体31固定于电路板4上。值得一提的是,此金属框体31的焊接点313与端子22的焊接部222是位于不同平面上,如此以分别对应焊接固定于电路板4与另一电路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是将公母端连接器中的母端连接器设计成一金属框体,减少了传统技术中所需要的母端绝缘本体及母端端子,故可有效缩小公母端连接器结合后的高度,并且还可减少组件以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可解决传统板对板连接器模块所容易导致的结合后高度无法缩小而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及不利于市场竞争的问题。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公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还设有一凸出部可卡合于电路板,如此防止可能因为端子接触反作用力的影响而造成电性接触不良的问题。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插头,该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复数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一顶面,每个该些端子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突出于该顶面,该顶面上设有一凸出部;及一插座,该插座包括一金属框体及被该金属框体所围绕的一框孔,该插头组装于该插座的该框孔中且该凸出部延伸突出于该框孔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是沿着该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该些端子的该接触部平行排列对称设置于该凸出部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框体具有一第一框缘及相对于该第一框缘的一第二框缘,该第一框缘较该第二框缘邻近于该绝缘本体的该顶面,且该第一框缘上设有复数个焊接点,该凸出部延伸凸出于该第一框缘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框体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两长边部与相对平行设置的两短边部,该两长边部与该两短边部是互相连接以形成该金属框体及该框孔,该绝缘本体包括对应于该两长边部设置的两长侧面及对应于该两短边部设置的二短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设有复数容置槽,在该顶面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向内凹设有该些容置槽,且该些容置槽延伸至该两长侧面,该些端子组装于该些容置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该些端子更包括一焊接部与一干涉部,该干涉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接触部与该焊接部,该焊接部向外延伸凸出于该绝缘本体的该长侧面外,该干涉部干涉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内,且该干涉部与该接触部是呈上下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触部包括两接触点以形成W型结构,该两接触点延伸凸出于该绝缘本体的该顶面。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设置于一电路板上,该金属框体于该电路板上界定一搭接区,该搭接区内设有对应于该些端子的复数个接点及对应于该凸出部的一卡槽,该绝缘本体的该顶面面对于该搭接区设置并且组装于该框孔中,该些端子电性接触于该些接点,该凸出部卡合固定于该卡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较该些端子更为延伸凸出于该顶面,以使该凸出部延伸凸出于该框孔外,且该凸出部的长度小于该卡槽的深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设置于一电路板上,该金属框体上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复数个焊接点,该电路板上设有复数个固定点,该些焊接点焊接固定于该些固定点上,且该焊接点与该焊接部位于不同平面上。
CN 201220430041 2012-08-15 2012-08-15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2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30041 CN202772367U (zh) 2012-08-15 2012-08-15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30041 CN202772367U (zh) 2012-08-15 2012-08-15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72367U true CN202772367U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78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300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2367U (zh) 2012-08-15 2012-08-15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7236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2384A (zh) * 2014-06-05 2016-02-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CN108429055A (zh) * 2017-02-14 2018-08-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安装配件、连接器、插头以及连接系统
CN109301541A (zh) * 2018-10-10 2019-02-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电路板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9075475B (zh) * 2016-04-28 2021-01-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插头件以及插口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2384A (zh) * 2014-06-05 2016-02-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CN105322384B (zh) * 2014-06-05 2018-04-2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
CN109075475B (zh) * 2016-04-28 2021-01-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插头件以及插口件
CN108429055A (zh) * 2017-02-14 2018-08-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安装配件、连接器、插头以及连接系统
CN109301541A (zh) * 2018-10-10 2019-02-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电路板组件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22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3707414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2772367U (zh)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US20130137308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N204167540U (zh) 电连接器
CN201667411U (zh) 电连接器
CN203574136U (zh) 改良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93275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WO2016173247A1 (zh)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CN202662865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3415750U (zh) 结构改良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CN206673149U (zh) 连接器结构
CN203895655U (zh)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微型usb连接器
CN20325090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924828Y (zh) 电连接器
CN201204289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2930638U (zh) 一种易插型连接器
TWM447608U (zh) 板對板連接器模組
CN203326189U (zh) 小型化条形连接器
CN216085567U (zh) 电连接器
CN204179427U (zh) 双接口电连接器
CN202076515U (zh) 电连接器
CN203119146U (zh) 连接器插头
CN204130854U (zh) 双接口电连接器
CN221010370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