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113A - 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2113A
CN105322113A CN201510441657.6A CN201510441657A CN105322113A CN 105322113 A CN105322113 A CN 105322113A CN 201510441657 A CN201510441657 A CN 201510441657A CN 105322113 A CN105322113 A CN 105322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storage
storage element
ventilation road
substrate
outer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416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2113B (zh
Inventor
西村洋介
星野元树
川田政夫
町田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0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2454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50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6341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22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2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1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parameters specified by a numeric value or mathematical formula, e.g. ratios, sizes or concent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01M10/6557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能够抑制各蓄电元件的温度的不均。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以及分别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蓄电元件相邻的多个分隔件,多个所述分隔件分别具有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通风路的风路形成部,相比于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之间的各蓄电元件,更容易冷却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各蓄电元件。

Description

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中,由于需要容量大的电源,因此使用了具备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件。
这种电池组件具备沿一个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单元、在一个方向上分别配置于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之间的多个分隔件、以及配置在一个方向上的多个电池单元的外侧的一对端部用的分隔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该电池组件构成为,通过使冷却介质在各电池单元彼此的间隙流动,能够将各电池单元冷却。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这种电池组件中,各分隔件沿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开设的切口部。因此,关于这种电池组件,使冷却介质通过各分隔件的切口部内,从而能够冷却各电池单元。
然而,所述电池组件的各分隔件的切口部形成为一致。因此,通过所述电池组件的各分隔件的切口部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有时不均。在该情况下,各电池单元与温度不同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因此,在所述电池组件中,各电池单元的温度有时不均。
例如,所述电池组件有时以从配置在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周围的供给装置供给冷却介质、从配置在一个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周围的排出装置排出冷却介质的状态被使用。
在该情况下,若供给装置、排出装置的温度升高,则该供给装置的热量传递至在电池组件的一个端部的周围流动的冷却介质,该排出装置的热量传递至电池组件的另一个端部的周围的冷却介质。因此,通过所述一对端部用的分隔件的各自的切口部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变得比通过所述在一个方向上分别配置于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之间的多个分隔件的切口部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高。
即,将分别冷却多个电池单元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电池单元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变得比分别冷却多个电池单元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之间的电池单元的冷却介质的温度高。
因此,在所述电池组件中,多个电池单元中的在一个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电池单元的各自的温度有时变得比其他电池单元的温度高,各蓄电元件的温度不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60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一个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电池单元温度升高的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具备:
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
内部分隔件,其配置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之间;
外部分隔件,其配置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的端部;
所述内部分隔件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内部通风路,
所述外部分隔件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外部通风路,
在将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且是相对于在所述内部通风路以及所述外部通风路中流通的流体的所述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设为qo、并将配置于所述两端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且是相对于在所述内部通风路中流通的流体的所述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设为qi时,满足qo/qi>1的关系。
根据该结构,多个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的热交换效率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的热交换效率高。因此,关于蓄电装置,多个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更容易散热。
因此,关于所述蓄电装置,能够抑制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的温度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的温度高。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也可以是,
所述外部通风路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比所述内部通风路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大。
这样,相比于内部通风路,外部通风路能够使更多的流体流通。因此,多个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分别相比于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被更多的流体冷却。
因此,关于所述蓄电装置,能够抑制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各蓄电元件的温度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各蓄电元件的温度高。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
所述外部通风路中的所述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比所述内部通风路中的所述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大。
这样,相比于内部通风路,外部通风路能够使更多的流体与蓄电元件接触。因此,关于上述蓄电装置,能够抑制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各蓄电元件的温度比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之间的各蓄电元件的温度高。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也可以是,
所述外部分隔件包含以夹住第一方向上的多个所述蓄电元件的两端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外部分隔件,
所述内部分隔件包含分别配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的多个内部分隔件,
利用多个所述内部分隔件形成的各个内部通风路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利用一对所述外部分隔件形成的各个外部通风路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比所述内部通风路中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大。
这样,能够使多个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的热交换率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的热交换效率高。因此,关于所述蓄电装置,能够抑制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的温度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的温度高。另外,关于所述蓄电装置,通过仅使外部分隔件的外部通风路的截面积变化,就能够使热传递量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也可以是,
所述外部分隔件具有相对部和多个接触部,该相对部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接触部从该相对部朝向该蓄电元件延伸,
所述内部分隔件具有:多个抵接部,其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形成,并抵接于该蓄电元件;多个连设部,其将多个该抵接部之间相连;
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外部分隔件的多个所述接触部配置于与所述内部分隔件的多个所述连设部重叠的位置。
这样,成为所述外部分隔件的多个接触部分别与所述内部分隔件的多个连设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即,能够使所述外部分隔件的多个接触部排列的间隔、以及内部分隔件的多个所述连设部排列的间隔一致或者大致一致。
因此,各外部分隔件以及各内部分隔件针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结构能够高效地传递负载。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蓄电装置具备:
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
内部分隔件,其配置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之间;
外部分隔件,其配置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的端部;
所述内部分隔件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内部通风路,
所述外部分隔件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外部通风路,
在将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设为Ao、并将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设为Ai、并将与所述一对蓄电元件相邻的所述外部通风路及所述内部通风路的截面积的平均值设为ao、并将与配置于所述一对蓄电元件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相邻的内部通风路的截面积的平均值设为ai时,满足的关系。
根据该结构,相比于内部通风路,外部通风路能够使更多的流体流通。由此,多个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的热交换效率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的热交换效率高。因此,关于蓄电装置,多个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更容易散热。
因此,关于所述蓄电装置,能够抑制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的温度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的温度高。
以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配置于一个方向上的两端的电池单元温度升高的蓄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蓄电元件的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蓄电元件的主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内部分隔件、外部分隔件以及蓄电元件的立体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中的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中的通风路的截面积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中的各蓄电元件的温度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部分隔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部分隔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部分隔件的剖视图。
图13是该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以往的蓄电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蓄电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各构成部件的名称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部件的名称,有时与背景技术中的各构成部件的名称不同。
如图1所示,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1、与该蓄电元件1相邻的分隔件2、以及将蓄电元件1以及分隔件2合并为一地保持的保持部件3。保持部件3利用导电材料成形。伴随于此,蓄电装置具备配置于蓄电元件1与保持部件3之间的绝缘体4。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蓄电元件1具备包含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体、收纳电极体的壳体10、以及配置在壳体10的外表面上的一对外部端子11。
壳体10具有:壳体主体100,其具有开口;盖板101,其是关闭壳体主体100的开口的盖板101,并在外表面上配置有一对外部端子11。
壳体主体100具备封闭部100a(参照图3)与筒状的主体部100b,该主体部100b以包围该封闭部100a的方式连接于该封闭部100a的周缘。
主体部100b具备隔开间隔而彼此相对的一对第一壁100c、以及隔着一对第一壁100c而彼此相对的一对第二壁100d。
第一壁100c以及第二壁100d分别形成为矩形状。即,第一壁100c以及第二壁100d各自的表面是平坦面,并形成四边形状的区域。第一壁100c以及第二壁100d以使彼此的端缘对接的状态相邻地配置。伴随于此,相邻的第一壁100c的端缘以及第二壁100d的端缘相互在整个长度上相连接。由此,主体部100b形成为方筒状。主体部100b的一端被封闭部100a封闭。与此相对,主体部100b的另一端开口,并被盖板101封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壁100c的表面积比第二壁100d的表面积宽。伴随于此,主体部100b形成为扁平方筒状。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多个蓄电元件1分别沿一个方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蓄电元件1分别朝向一个方向排列壳体10的第一壁100c。蓄电装置具备将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的外部端子11相互电连接的母线。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蓄电元件1的排列方向(第一方向)称作X轴方向。另外,将与蓄电元件1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两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第二方向)称作Y轴方向,将剩余的一个方向(第三方向)称作Z轴方向。伴随于此,在各附图中,辅助地图示了与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各个对应的正交三轴(坐标轴)。
分隔件2具有绝缘性。分隔件2具有与蓄电元件1的壳体10(主体部100b的第一壁100c)相邻的基底、以及与该基底相邻并防止蓄电元件1的位置偏移的限制部。而且,分隔件2具有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一起形成通风路的风路形成部。
更具体地说明分隔件2。蓄电装置如所述那样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因此,蓄电装置具备在X轴方向上分别与多个蓄电元件1相邻地配置的多个分隔件2。伴随于此,如图4所示,蓄电装置具备两种分隔件2(2A、2B)。即,蓄电装置具备分别配置于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之间的分隔件(以下,称作内部分隔件)2A、以及以在X轴方向上夹着多个蓄电元件1的两端的方式配置的分隔件(以下称作外部分隔件)2B来作为分隔件2。
首先,对内部分隔件2A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内部分隔件2A具有与蓄电元件1(壳体主体100的第一壁100c)相邻的基底20A、以及与该基底20A相邻并防止两个蓄电元件1的位置偏移的限制部21A。
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被两个蓄电元件1夹住。因此,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与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相对的第一面、以及作为与该第一面相反的一侧且与两个蓄电元件1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1相对的第二面。
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的第一端、以及作为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对应的位置的第二端。另外,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三端、以及作为与该第三端相反的一侧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另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四端。
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作为将该基底20A的第一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一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一端与第四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二角部。另外,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作为将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三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二端与第四端分别连接的部分的第四角部。
此外,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沿Y轴方向延伸。而且,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沿Z轴方向延伸。因此,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另外,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以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形成。
如图6所示,多个内部分隔件2A分别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分别一起形成通风路(以下,设为内部通风路)22A。因此,多个内部分隔件2A分别具备:风路形成部23A(以下,设为第一风路形成部230A),其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一起形成内部通风路22A(220A);以及内部风路形成部23A(以下,设为第二风路形成部231A),其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1一起形成内部通风路22A(221A)。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中,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形成为矩形波形状。
另外,内部分隔件2A如所述那样地配置于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之间。因此,内部分隔件2A具有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抵接且沿该蓄电元件1形成的抵接部200A、20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抵接的抵接部(以下,设为第一抵接部)200A、以及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1抵接的抵接部(以下,设为第二抵接部)201A。伴随于此,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位于第一抵接部200A与第二抵接部201A之间的连设部202A。
第一抵接部200A沿Y轴方向形成长边。第二抵接部201A沿Y轴方向形成长边。
连设部202A连接于第一抵接部200A与第二抵接部201A。另外,连设部202A在相邻的蓄电元件1之间沿X轴方向与Y轴方向延伸(参照图5)。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多个第一抵接部200A和多个第二抵接部201A。各第一抵接部200A与各第二抵接部201A在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排列的方向交替配置。伴随于此,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具有多个连设部202A。
因此,内部分隔件2A利用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连设部202A、以及分别与该两个连设部202A相连的第二抵接部201A(与第二抵接部201A中的与蓄电元件1抵接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在基底20A的第一面形成内部通风路22A(220A)。
即,第一通风路形成部230A构成为,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连设部202A、以及分别与该两个连设部202A相连的第二抵接部201A与在X轴方向的一方相邻的蓄电元件1一起形成一个内部通风路22A(220A)。
另外,内部分隔件2A利用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连设部202A、以及分别与该两个连设部202A相连的第一抵接部200A(第一抵接部200A中的与蓄电元件1抵接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在该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二面形成内部通风路22A(221A)。
即,第二通风路形成部231A构成为,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连设部202A、以及分别与该两个连设部202A相连的第一抵接部200A与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方相邻的蓄电元件1一起形成一个内部通风路22A(221A)。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中,多个第一风路形成部230A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即,多个第一风路形成部230A与多个第二风路形成部231A以在Z轴方向上交替排列的方式配置。
此外,形成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一面的内部通风路220A、以及形成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二面的内部通风路221A形成为截面积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这样,内部分隔件2A分别在基底20A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之间、以及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二面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内部通风路22A。
如所述那样,内部分隔件2A配置于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之间。因此,如图5所示,为了限制与内部分隔件2A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的相对移动,使限制部21A朝向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以及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二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限制部21A形成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各角部。内部分隔件2A具有形成于第一角部的第一限制部210A、形成于第二角部的第二限制部211A、形成于第三角部的第三限制部212A、形成于第四角部的第四限制部213A而作为限制部21A。
第一限制部210A以及第二限制部211A朝向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以及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二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第一限制部210A与配置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两侧的蓄电元件1的各自的盖板101和主体部100b的一个第二壁100d抵接。第二限制部211A与配置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两侧的蓄电元件1的各自的盖板101与主体部100b的另一个第二壁100d抵接。
第三限制部212A以及第四限制部213A朝向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以及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第二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第三限制部212A与配置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两侧的蓄电元件1的各自的封闭部100a、以及主体部100b的一个第二壁100d抵接。另一个第四限制部213A与配置于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的两侧的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以及主体部100b的另一个第二壁100d抵接。
接下来,对外部分隔件2B进行说明。外部分隔件2B具有基底(以下,称作基底)20B和限制部(以下,称作限制部)21B,该基底20B具有与蓄电元件1(壳体主体100的第一壁100c)相对的第一面以及与该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该限制部21B确定与该基底20B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与保持部件3的后述的终端部件30相对。即,外部分隔件2B配置于蓄电元件1与终端部件30之间。
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在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扩展。即,基底20B形成为板状。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的第一端、以及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对应的位置的第二端。另外,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三端、以及与该第三端相反的一侧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另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四端。
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作为将第一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一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一端与第四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二角部。另外,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作为将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三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二端与第四端分别连接的部分的第四角部。
此外,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沿Y轴方向延伸。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沿Z轴方向延伸。因此,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呈大致矩形状。另外,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呈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
本实施方式的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在X轴方向上与蓄电元件1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相对部200B、以及从该相对部200B延伸且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抵接的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以下,设为内部接触部)。
如所述那样,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另外,呈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因此,相对部200B也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且呈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
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在Y轴方向上笔直地延伸。如图6所示,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X轴方向观察时,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配置在与内部分隔件2A的连设部202A重叠的位置。即,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以在X轴方向上与内部分隔件2A的连设部202A排列的方式配置。
如图6所示,外部分隔件2B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一起形成通风路(以下,设为外部通风路)24B。伴随于此,本实施方式的外部分隔件2B具有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一起形成外部通风路24B的风路形成部25B。
如所述那样,在外部分隔件2B中,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抵接。因此,外部分隔件2B利用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内部接触部201B、以及分别与该两个内部接触部201B相连的相对部200B,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外部通风路24B。
即,风路形成部25B构成为,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内部接触部201B、以及分别与该两个内部接触部201B相连的相对部200B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1一起形成一个外部通风路24B。
这里,对蓄电元件1、内部通风路22A以及外部通风路24B的关系进行说明。蓄电装置构成为,在将配置于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且是相对于在内部通风路22A(220A)以及外部通风路24B中流通的流体的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设为qo、并将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且是相对于在内部通风路22A(220A、221A)中流通的流体的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设为qi时,满足qo/qi>1的关系。
在各外部分隔件2B中,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积(与流体所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各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的面积的和)比内部分隔件2A的内部通风路220A的截面积(与流体所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各内部通风路220A的截面的面积的和)大。另外,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积比内部分隔件2A的内部通风路221A的截面积(与流体所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各内部通风路221A的截面的面积的和)大。
在各外部分隔件2B中,外部通风路24B的相对于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蓄电元件1的在各外部通风路24B露出的部分的面积的和)比内部分隔件2A的内部通风路230A(23A)的相对于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蓄电元件1的在各内部通风路220A露出的部分的面积的和)大。
另外,在各外部分隔件2B中,外部通风路24B的相对于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蓄电元件1的在各外部通风路24B露出的部分的面积的和)比内部分隔件2A的内部通风路231A(23A)的相对于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蓄电元件1的在各内部通风路221A露出的部分的面积的和)大。
如所述那样,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相邻。限制部21B为了限制与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相对移动而朝向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外部分隔件2B具有形成于基底20B的第一端的限制部21B、以及形成于基底20B的第二端的限制部21B而作为限制部21B。
外部分隔件2B具有形成于第一角部的第一限制部210B、形成于第二角部的第二限制部211B、形成于第三角部的第三限制部212B、形成于第四角部的第四限制部213B而作为限制部21B。
如所述那样,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相对。因此,第一限制部210B以及第二限制部211B朝向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第一限制部210B抵接于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的第一端和主体部100b的第二壁100d。第二限制部211B抵接于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的第二端和主体部100b的第二壁100d。
如所述那样,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相对。因此,第三限制部212B以及第四限制部213B朝向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第三限制部212B抵接于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的第一端和主体部100b的第二壁100d。第四限制部213B抵接于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的第二端和主体部100b的第二壁100d。
本实施方式的外部分隔件2B如所述那样地以经由蓄电元件1与该内部分隔件2A相邻的方式配置。即,蓄电装置具备一对外部分隔件2B。外部分隔件2B分别配置于X轴方向上的多个蓄电元件1的两端。即,在蓄电装置中,以在X轴方向上夹住多个蓄电元件1的方式配置有一对外部分隔件2B。
另外,一对外部分隔件2B分别如所述那样地使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的壳体主体100相对。因此,一对外部分隔件2B分别以彼此的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相互相向的方式配置。因此,在蓄电装置中,一对外部分隔件2B分别以在X轴方向上相互对称的方式配置。
保持部件3如所述那样地将蓄电元件1以及分隔件2合并为一地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3为金属制。保持部件3具备直接或者间接地夹住X轴方向上的多个蓄电元件1的两端的一对终端部件30、以及分别连结该一对终端部件30的框架31。
如所述那样,蓄电装置具备与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侧的蓄电元件1相邻的外部分隔件2B。因此,如图4所示,一对终端部件30分别配置于与各外部分隔件2B相邻的位置。
返回图5,一对终端部件30分别具有与外部分隔件2B相对的第一面、以及与该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一对终端部件30分别具有与外部分隔件2B抵接的压接部300。
终端部件30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的第一端、以及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对应的位置的第二端)。另外,终端部件30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三端、以及与该第三端相反的一侧的第四端(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另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四端)。
伴随于此,终端部件30具有作为将第一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一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一端与第四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二角部。另外,终端部件30具有作为将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三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二端与第四端分别连接的部分的第四角部。
压接部300具有在与外部分隔件2B的轴部23B对应的位置形成的插入孔300a。另外,压接部300具有分别形成于各角部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四个)贯通孔300b。
框架31具有:第一连接部310,其是在一对终端部件30之间延伸的第一连接部310,并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第二连接部311,其是在一对终端部件30之间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11,并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对应的位置。
另外,框架31具有与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11相连的一对架桥部312。
本实施方式的框架31通过使架桥部312与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11相连而形成为框体状。伴随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中,有时将具有配置于Y轴方向上的蓄电元件1的一侧的第一连接部310、第二连接部311、架桥部312的部件设为第一连结部件31A,将具有配置于Y轴方向上的蓄电元件1的另一侧的第一连接部310、第二连接部311、架桥部312的部件设为第二连结部件31B而进行以下的说明。
框架31具有与终端部件30连结的固定部313。
第一连接部310在形成长边的方向具有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
另外,第一连接部310向与形成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在第一连接部310中,以弯曲部分为界的一方的部分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在第一连接部310中,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
第二连接部311在形成长边的方向具有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
第二连接部311向与形成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第二连接部311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一方的部分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
架桥部312具有第一架桥部312a和第二架桥部312b,该第一架桥部312a与第一连接部310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11的第一端相连,该第二架桥部312b与第一连接部310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部311的第二端相连。
固定部313具有形成于第一连接部3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一对第一固定部313a、以及形成于第二连接部31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一对第二固定部313b。
一个第一固定部313a与一个终端部件30的贯通孔300b周围的部分相对。另一个第一固定部313a与另一个终端部件30的贯通孔300b周围的部分相对。一对第一固定部313a分别在与贯通孔300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孔部313c。
因此,第一连接部310通过使螺母螺合于插入到终端部件30的贯通孔300b和第一固定部313a的第一孔部313c的螺栓而连结于该终端部件30。
一个第二固定部313b与一个终端部件30的贯通孔300b周围的部分相对。另一个第二固定部313b与另一个终端部件30的贯通孔300b周围的部分相对。一对第二固定部313b分别在与贯通孔300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孔部313d。
因此,第二连接部311通过使螺母螺合于插入到终端部件30的贯通孔300b和第二固定部313b的第二孔部313d的螺栓而连结于该终端部件30。
绝缘体4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绝缘体4具有第一连接部310、配置于分隔件2(内部分隔件2A以及外部分隔件2B)之间的第一绝缘部40、以及配置于第二连接部311与分隔件2(内部分隔件2A及外部分隔件2B)之间的第二绝缘部41。
绝缘体4具有与第一绝缘部40和第二绝缘部41相连的第三绝缘部42。
第一绝缘部40沿X轴方向形成长边。另外,第一绝缘部40配置于蓄电元件1与框架3的第一连接部310之间。即,第一绝缘部40向与形成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第一绝缘部40中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一方的部分与第一连接部310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抵接。另外,第一绝缘部40中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与第一连接部310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抵接。
第二绝缘部41沿X轴方向形成长边。另外,第二绝缘部41配置于蓄电元件1与框架3的第二连接部311之间。即,第二绝缘部41沿与形成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第二绝缘部41中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一方的部分与第二连接部311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一方的部分抵接。第二绝缘部41中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与第二连接部311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抵接。
本实施方式的绝缘体4具有两个第三绝缘部42。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绝缘体4中,第一绝缘部40的第一端与第二绝缘部41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绝缘部42相连,第一绝缘部40的第二端与第二绝缘部41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绝缘部42相连。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构成为,在将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设为qo、并将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设为qi时,满足qo/qi>1的关系,因此配置于X轴方向两端的各蓄电元件1的热交换效率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1的热交换效率高。因此,蓄电装置使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配置于X轴方向两端的各蓄电元件1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更容易散热。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能够抑制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各蓄电元件1的各自的温度比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的温度高。由此,蓄电装置能够抑制各蓄电元件1的温度不均。
外部通风路24B的与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的面积比内部通风路220A中的与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另外,外部通风路24B比内部通风路221A中的与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
因此,相比于内部通风路22A,外部通风路24B能够使更多的流体流通。由此,蓄电装置的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各个蓄电元件1比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各个蓄电元件1能够利用更多的流体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各内部分隔件2A形成的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各自的截面的面积相同,利用各外部分隔件2B形成的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的面积比内部通风路220A、221A中的面积大。而且,蓄电装置仅通过使外部分隔件2B的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积变化,就能够使热传递量变化。
因此,在蓄电装置中,能够抑制在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蓄电元件1和配置于该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1产生温度的不均,并且也能够抑制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1彼此产生温度的不均。因而,蓄电装置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多个蓄电元件1的温度不均。
外部通风路24B中的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比内部通风路220A中的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大。另外,外部通风路24B中的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比内部通风路221A中的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大。因此,在蓄电装置中,外部通风路24B比内部通风路220A以及内部通风路221A能够使更多的流体与蓄电元件1接触。
而且,在沿X轴方向观察时,外部分隔件2B的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配置在与内部分隔件2A的多个连设部202A重叠的位置。
这样,外部分隔件2B的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与内部分隔件2A的多个连设部201A彼此成为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即,能够使外部分隔件2B的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排列的间隔与内部分隔件2A的多个连设部201A分别排列的间隔一致或者大致一致。
因此,各外部分隔件2B以及各内部分隔件2A能够针对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结构高效地传递负载。
此外,本发明的蓄电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一实施方式,当然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呈大致矩形状,另外,形成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然而,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只要能够使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的各自的姿势对应即可,并不限定于大致矩形状,另外,并不限定于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通过形成为矩形波形状,在该基底20A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通风路22A。然而,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能够使流体通过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之间(第二面与蓄电元件1之间)即可,基底20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矩形波形状。另外,在无需在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通风路24B的情况下,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也可以形成为平板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部分隔件2A的各限制部21A分别形成于基底20A的角部。然而,内部分隔件2A的限制部21A能够确定相对于基底20A的蓄电元件1的位置即可,形成于基底20A的位置不被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呈大致矩形状,并且呈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然而,基底20B能够使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姿势与终端部件30的姿势对应即可,基底20B并不限定于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另外,也不限定于以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分别在基底20B的角部形成有限制部21B。然而,限制部21B只要能够相对于基底20B确定配置蓄电元件1的位置即可,其形成于基底20B的位置不被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未特别言及,但蓄电装置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用不同的材质构成外部分隔件2B和内部分隔件2A,从而使对于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流体的热传递量比对于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的流体的热传递量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蓄电装置虽然构成为满足qo/qi>1的关系,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蓄电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使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为Ao、使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为Ai、使与所述一对蓄电元件1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A的截面积的平均值为ao、使与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1相邻的内部通风路22A的截面积的平均值为ai时,满足的关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未特别言及,在内部分隔件2A中,若变更连设部202A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则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X轴方向上的深度变化,若变更第一抵接部200A、以及第二抵接部201A的Z轴方向上的长度,则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Z轴方向上的宽度变化。
即,在内部分隔件2A中,通过变更连设部202A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第一当接部200A以及第二抵接部201A的Z轴方向上的长度,能够使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截面的面积、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变化。
另外,在外部分隔件2A中,若变更内部接触部201B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则外部通风路24B的X轴方向上的深度变化,若变更内部接触部201B的Z轴方向上的宽度(即,内部接触部201B相对于蓄电元件1的接触面积),则外部通风路24B的Z轴方向上的宽度变化。
即,在外部分隔件2A中,通过变更内部接触部201B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内部接触部201B的Z轴方向上的宽度(即,内部接触部201B相对于蓄电元件1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的面积、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变化。
【实施例1】
接着,列举实施例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q和各蓄电元件1的电流值Y(A)之间的关系性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被各实施例限定。
如下述那样计算各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q。更具体地进行说明。通过下述数学式1计算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o。另外,通过下述数学式2计算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i
【数学式1】
q o = C o × A o × a o
【数学式2】
q i = C i × A i × a i
这里,Ao的意思是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mm2)的平均值。具体地进行说明。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mm2)的平均值Ao的意思是配置于该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与外部通风路24B及内部通风路220A(22A)接触的面积的和、以及配置于该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1与外部通风路24B及内部通风路221A(22A)接触的面积的和的平均值。
此外,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与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A接触的面积的意思是蓄电元件1中的在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各内部通风路22A露出的部分的面积的和。
因此,如图7所示,通过将Z轴方向上的外部通风路24B的宽度W1的和乘以Y轴方向上的蓄电元件1的长度而计算出蓄电元件1与外部通风路24B接触的面积的和。另外,通过将Z轴方向上的内部通风路22A(内部通风路220A或者内部通风路221A)的宽度的和乘以Y轴方向上的蓄电元件1的长度而计算出蓄电元件1与内部通风路22A(内部通风路220A或者内部通风路221A)接触的面积的和。
ao的意思是与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相邻的通风路(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A(内部通风路220A或者内部通风路221A)的截面积(mm2))的平均值。通风路的截面积(mm2)的平均值ao的意思是与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相邻的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各内部通风路22A(内部通风路220A或者内部通风路221A)的截面积的和、以及与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中的另一个蓄电元件1相邻的各外部通风路24B及各内部通风路22A(内部通风路220A或者内部通风路221A)的截面积的和的平均值。
此外,如图8所示,与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相邻的通风路的截面积的意思是与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通风路的截面的面积。
Co是取决于冷却介质的种类、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速度、蓄电元件1的温度、蓄电元件1的壳体10的热传导率、以及分隔件2的热传导率等的常数。
Ai的意思是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mm2)的平均值。具体而言,Ai的意思是各蓄电元件1与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内部通风路接触的面积的和的平均值。
此外,如所述那样,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之间的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的意思是蓄电元件1中的、在各内部通风路220A、221A露出的部分的面积的和(参照图8)。因此,通过将Z轴方向上的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宽度的和乘以Y轴方向上的蓄电元件1的长度而计算出蓄电元件1与内部通风路220A、221A接触的面积的和。
ai的意思是与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相邻的各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截面积(mm2)的平均值。具体而言,ai的意思是与各蓄电元件1相邻的各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截面积的和的平均值。
此外,如所述那样,与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相邻的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截面积的意思是与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截面的面积(参照图7)。
Ci是取决于冷却介质的种类、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速度、蓄电元件1的温度、蓄电元件1的壳体10的热传导率以及分隔件2的热传导率等的常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蓄电元件1的壳体10的材料以及厚度相同,各分隔件2(各内部分隔件2A以及各外部分隔件2B)的材料相同。另外,由于使用相同的管道而在外部通风路以及内部通风路中流通相同的冷却介质,因此在各蓄电元件1中流通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速度大致相同。而且,仅是各蓄电元件1的温度变化3℃左右,Co以及Ci几乎不变化。因此,Co与Ci的值能够近似于Co≈Ci
因此,通过如下的数学式3计算出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o和在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配置的多个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i之比。
【数学式3】
q o / q i = ( A o × a o ) / ( A i × a i )
实施例1的蓄电装置具备18个蓄电元件(E1~E18)。这里,EX中的数字X的意思分别是在X轴方向上配置蓄电元件1的顺序。换句话说,E1以及E18的意思是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E2~E17的意思是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
实施例1的蓄电装置构成为,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o、以及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i的比(qo/qi)为1.24。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实施例1的蓄电装置中构成为,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E1)与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0A接触的面积的和为11158mm2,另一个蓄电元件1(E18)与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1A接触的面积的和为10449mm2。因此,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Ao为10804mm2
另外,构成为,与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E1)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0A的截面积的和是170mm2,与另一个蓄电元件1(E18)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1A的截面积的和是158mm2。因此,与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相邻的内部通风路220A以及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积的平均值ao是164mm2
另外,在实施例1的蓄电装置中构成为,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配置于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E2~E17)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Ai是9675mm2,与各蓄电元件1(E2~E17)相邻的内部通风路220A、221A的截面积的平均值ai是134mm2
因此,实施例1的蓄电装置构成为,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的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o、以及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i的比(qo/qi)为1.24。另外,由于实施例1的蓄电装置为 A o × a o = 138359 mm 2 , A i × a i = 111996 mm 2 , 因此构成为 A o × a o > A i × a i .
与实施例1的蓄电装置相同地,实施例2的蓄电装置具备18个蓄电元件(E1~E18)。实施例2的蓄电装置构成为,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o、以及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i的比(qo/qi)为1.51。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实施例2的蓄电装置中,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E1)与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0A接触的面积的和是11578mm2,另一个蓄电元件1(E18)与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1A接触的面积的和是10870mm2。因此,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Ao是11224mm2
另外,构成为,与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中的一个蓄电元件1(E1)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0A的截面积的和是194mm2,与另一个蓄电元件1(E18)相邻的外部通风路24B以及内部通风路221A的截面积的和是185mm2。因此,与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相邻的内部通风路220A以及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积的平均值ao是189.5mm2
另外,构成为,在实施例2的蓄电装置中,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配置于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E2~E17)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Ai是9483mm2,与各蓄电元件1(E2~E17)相邻的内部通风路22A以及外部通风路24B的截面积的平均值ai是117mm2
因此,实施例2的蓄电装置构成为,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o、以及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1之间的各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qi的比(qo/qi)为1.506(≈1.51)。另外,由于实施例2的蓄电装置是 A o × a o = 154508 mm 2 , A i × a i = 102574 mm 2 , 因此构成为 A o × a o > A i × a i .
(电流值Y的测定方法)
首先,形成以X(m3/h)对蓄电装置供给将温度设定为25℃的冷却用的流体的状态,使串联连接的各蓄电元件1以电流值Y(A)进行恒流放电。然后,在经过了600秒的时刻测定各蓄电元件1的温度。而且,再次使增大了电流值Y(A)的状态下的各蓄电元件1进行恒流放电,并在经过了600秒的时刻再次测定各蓄电元件1的温度。
这样,一边逐渐增大各蓄电元件1的电流值Y,一边测定各蓄电元件1的温度。使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任一个蓄电元件1的温度超过40℃的时刻的各蓄电元件1的电流值Y为最大的电流值Y。使流体的流量X为52.5(m3/h)(供给到一个蓄电元件1的流体的流量达到2.92(m3/h)),将测定实施例1、2的蓄电装置的电流值Y而得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此外,表1所记载的蓄电元件1的温度是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任一个蓄电元件1的温度超过40℃的时刻的值。
【表1】
如表1以及图9所示,可知若增大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热传递量q,则在更大的电流流动的情况下,可抑制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任一个蓄电元件1的温度较大地上升。换句话说,能够抑制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1的温度上升。另外,如图9所示,能够抑制各蓄电元件1的温度产生不均。
在电动车中,由于需要容量大的电源,因此使用了具备多个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如图14所示,这种蓄电装置具备: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50;保持部件51,其是将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50合并为一地保持的保持部件51,并且具有配置于排列的蓄电元件50的两端的一对终端部件510、510;绝缘部件52,其使保持部件51与蓄电元件50绝缘(参照日本专利第4501080号公报)。
在上述蓄电装置5的制造工序等中,若在终端部件510与绝缘部件52之间夹有尘埃等异物,则一对终端部件510、510的间隔改变,从终端部件510经由绝缘部件52施加于蓄电元件50的力有时不会在接触面方向上被均等地施加(即,施加的力的大小变得不均匀)。
谋求难以在终端部件与绝缘部件之间夹有异物的蓄电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1)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蓄电元件;保持部件,其保持蓄电元件,并且具有沿蓄电元件配置的终端部件;分隔件,其配置在终端部件与蓄电元件之间;分隔件具有与蓄电元件相邻的基底、以及从基底朝向终端部件突出且抵接于终端部件的第一突出部。
根据该结构,分隔件利用第一突出部的前端(突出方向的前端)与终端部件接触,因此在基底与终端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能够减少分隔件与终端部件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是,难以在终端部件与分隔件之间夹有异物。
(2)在所述(1)的蓄电装置中,优选的是,保持部件具有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相对于蓄电元件沿作为该蓄电元件与终端部件排列的方向的第一方向配置,并且具有连结于终端部件的固定部,第一突出部至少配置于固定部与基底之间。
根据该结构,在从终端部件朝向蓄电元件的方向的力通过连结部件施加于该终端部件时,该力从终端部件通过绝缘部件(详细地说是第一突出部)高效地传递到蓄电元件。
(3)在所述(1)或者(2)的蓄电装置中,优选的是,分隔件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从基底朝向蓄电元件突出,并且抵接于该蓄电元件,第二突出部配置于与第一突出部在第一方向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分隔件与蓄电元件之间形成间隙,所以容易将在蓄电元件中产生的热量向外部(蓄电装置的外部)释放。而且,由于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隔着基底在第一方向上重叠,因此在利用连结部件沿第一方向将使终端部件朝向蓄电元件的方向的力施加于该终端部件时,该力被高效地传递到蓄电元件。
(4)在所述(3)的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是,基底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扩展,第一突出部设有多个,多个第一突出部分别是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并相互平行地配置的突条,第二突出部设有多个,多个第二突出部分别是在沿第一方向与多个第一突出部分别重叠的位置向分别与该第一突出部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突条。
根据该结构,在分隔件与蓄电元件之间形成有向一个方向延伸并能够使空气流通的多个流路(相邻的第一突条间的空间),并且多个第一突条以及多个第二突条与蓄电元件以及终端部件抵接(接触)。因此,能够充分确保从终端部件向蓄电元件的力的传递效率,并且能够通过使空气流经所述流路而提高蓄电元件的冷却效率。
(5)在所述(3)或者(4)的蓄电装置的分隔件中,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比第二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长度短。
(6)在所述(1)~(5)中任一项的蓄电装置中,终端部件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
由于金属的热传导率比树脂等的热传导率高,因此在终端部件是金属制的情况下,容易将外部的热量传递到蓄电元件侧。但是,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由于在终端部件与分隔件之间形成有间隙(空气能够流通的空间),因此即使终端部件为金属制,在终端部件中传导并移动到蓄电元件侧的来自外部的热量也难以传递至蓄电元件。
通过利用金属构成终端部件,能够在终端部件确保足够的强度并实现该终端部件的薄壁化,由此,能够实现蓄电装置的小型化。
(7)在所述(1)~(5)中任一项的蓄电装置中,分隔件也可以在与基底的终端部件相对的位置具有与终端部件嵌合的嵌合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限制终端部件与分隔件的相对位置。
(8)在所述(7)的蓄电装置中,优选的是在第一突出部与嵌合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根据该结构,在使终端部件与分隔件的嵌合部嵌合时,因为这些终端部件与嵌合部的摩擦而产生的异物向所述间隙逸出,所以难以在第一突出部与终端部件之间夹有所述因摩擦而产生的异物。
(9)在所述(1)~(8)中任一项的蓄电装置中,第一突出部中的与终端部件抵接的部位的面积也可以比该第一突出部中的基底侧的端部的截面积小。
这样,通过使第一突出部中的突出方向前端与终端部件抵接的部位的面积比基部(基底侧的部位)小,从而难以在终端部件与分隔件之间夹有异物。
外部分隔件2B配置于蓄电元件1与终端部件30之间。伴随于此,如图10~图12所示,外部分隔件2B在基底20B与终端部件30相对的位置具有与终端部件30嵌合的嵌合部23B。即,如图10所示,外部分隔件2B具有嵌合部23B,该嵌合部23B用于确定终端部件30相对于基底20B的位置,并且形成于基底20B的第二面。另外,外部分隔件2B具有定位部22B,所述定位部22B用于防止终端部件30相对于基底20B的位置偏移,并且从基底20B的第二面突出。
外部分隔件2B具有第一突出部(以下,称作外部接触部)24B,所述第一突出部24B从基底20B的第二面朝向终端部件30突出,并且抵接于终端部件30。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具有第二突出部(以下,称作内部接触部)201B,所述第二突出部201B从基底20B的第一面朝向蓄电元件1突出,并且抵接于该蓄电元件1。
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沿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扩展。即,基底20B形成为板状。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的第一端;以及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对应的位置的第二端。另外,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三端;与该第三端相反的一侧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另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四端。
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作为将第一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一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一端与第四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二角部。另外,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具有作为将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三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二端与第四端分别连接的部分的第四角部。
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沿Y轴方向延伸。而且,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沿Z轴方向延伸。因此,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呈大致矩形状。另外,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呈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接触部24B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突条。外部接触部24B中的与终端部件30抵接的部位的面积比该外部接触部24B中的基底20B侧的端部的截面积小。即,外部接触部24B的Z轴方向(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在连接于基底20B的基端比与终端部件30抵接的前端宽。
外部接触部24B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接触部24B是如上述那样沿Y轴方向延伸的突条。伴随于此,多个外部接触部24B分别沿Z轴方向隔开间隔并相互平行地配置。此外,外部接触部24B避开嵌合部23B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接触部24B被配置为,至少位于该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以及终端部件30与后述的连结部件31的连结部位之间。即,外部接触部24B至少配置于连结部件的后述的固定部313与该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之间。
如上述那样,由于外部接触部24B设有多个,所以多个外部接触部24B中的至少一个外部接触部24B被配置为在X轴方向上与连结部件31的固定部313重叠。由此,外部接触部24B配置于该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与连结部件31的固定部313之间。
如上述那样,多个外部接触部24B分别是沿Y轴方向延伸的突条,并被配置为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并相互平行。因此,多个外部接触部24B中的至少一个外部接触部24B的一部与连结部件31的固定部313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件31相对于一个终端部件30的连结部位有四处。因此,在各个四处的连结部位中,多个外部接触部24B中的任一部分与X轴方向重叠,在固定部313(后述的第一固定部313a、后述的第二固定部313b)与基底20B之间配置有多个外部接触部24B中的任一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终端部件30的四角分别连结有连结部件31的固定部313。多个外部接触部24B以基底20B的大致全部区域为对象进行配置。即,多个外部接触部24B配置于遍及与终端部件30的相对面(第一面)的大致全部区域对应的区域。伴随于此,在Z轴方向上平行地排列的多个外部接触部24B中的、至少处于Z轴方向的两端的外部接触部24B分别与固定部313(第一固定部313a、第二固定部313b)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有用于使流体通过的通风路。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外部分隔件2B如上述那样具有内部接触部201B,所述内部接触部201B从基底20B朝向蓄电元件1突出,并且抵接于该蓄电元件1。即,外部分隔件2B具有从基底20B的第一面朝向蓄电元件1的壳体10(壳体主体100的第一壁100c)延伸的内部接触部201B。
内部接触部201B沿Y轴方向形成长边。本实施方式的外部分隔件2B具有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沿Z轴方向(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由此,在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有多个通风路(未进行编号)。
内部接触部201B配置于在X轴方向上与外部接触部24B重叠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接触部201B设有多个。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分别是在沿X轴方向与多个外部接触部24B分别重叠的位置向与对应的外部接触部24B分别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突条。
多个内部接触部201B将蓄电元件1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间隔保持为一定,并在基底20B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沿Y轴方向贯通的多个通风路(未进行编号)。
外部接触部24B的突出方向(X轴方向)的长度比内部接触部201B的突出方向(X轴方向)的长度短。即,内部接触部201B的从基底20B突出的突出长度比外部接触部24B的从基底20B突出的突出长度长。因此,基底20B被配置为在终端部件30与蓄电元件1之间的区域,以该区域的X轴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向终端部件30侧位移。
如所述那样,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相邻。限制部21B为了限制与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相对移动而朝向与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外部分隔件2B具有形成于基底20B的第一端的限制部21B和形成于基底20B的第二端的限制部21B而作为限制部21B。
外部分隔件2B具有形成于第一角部的第一限制部210B、形成于第二角部的第二限制部211B、形成于第三角部的第三限制部212B、以及形成于第四角部的第四限制部213B而作为限制部21B。
如所述那样,基底20B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相对。因此,第一限制部210B以及第二限制部211B朝向与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第一限制部210B抵接于与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的第一端和主体部100b的第二壁100d。第二限制部211B抵接于与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的第二端和主体部100b的第二壁100d。
如所述那样,基底20B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相对。因此,第三限制部212B以及第四限制部213B朝向与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延伸。
第三限制部212B抵接于与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的第一端和主体部100b的第二壁100d。第四限制部213B抵接于与基底20B的第一面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的第二端和主体部100b的第二壁100d。
定位部22B由从基底20B的外圆周端部延伸的多个片220B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片220B分别从基底20B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第四端朝向终端部件30延伸。
定位部22B(多个片220B)以包围终端部件30的外周的状态与该终端部件30嵌合。
嵌合部23B从基底20B朝向后述的终端部件30突出。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部23B形成为轴状,并从基底20B的第二面突出。嵌合部23B形成为能够嵌入到终端部件30的被嵌合部。嵌合部23B具有从前端朝向基端(基底20B)贯穿设置的螺孔(未进行编号)。
嵌合部23B以及外部接触部24B如上述那样一同从基底20B的第二面突出。外部接触部24B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设有多个,因此多个外部接触部24B中的一部分的外部接触部24B配置于在Y轴方向上与嵌合部23B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部接触部24B与嵌合部23B之间形成有间隙。即,沿Y轴方向延伸的外部接触部24B未到达嵌合部23B的外周。
如所述那样,外部接触部24B从基底20B朝向终端部件30突出,并抵接于终端部件30。因此,在蓄电装置中,在外部分隔件2B与终端部件30之间形成有间隙。
如所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外部分隔件2B被配置为经由蓄电元件1与内部分隔件相邻。外部分隔件2B与多个蓄电元件1中的最靠端部的蓄电元件1相邻。即,外部分隔件2B以夹住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1的方式设有一对。
如所述那样,一对外部分隔件2B的各自的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的壳体主体100相对。因此,一对外部分隔件2B分别以使彼此的基底20B的第一面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因此,在蓄电装置中,一对外部分隔件2B分别以在多个蓄电元件1排列的方向(X轴方向)上相互对称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3为金属制。如图4所示,保持部件3具备分别配置于与各外部分隔件2B相邻的位置的一对终端部件30、以及分别与该一对终端部件30连接的连结部件31。
一对终端部件30分别具有与外部分隔件2B相对的第一面、以及与该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一对终端部件30分别具有与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延伸的外部接触部24B抵接的压接部300。
终端部件30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的第一端、以及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对应的位置的第二端。另外,终端部件30具有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三端、以及与该第三端相反的一侧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另一个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的第四端。
伴随于此,终端部件30具有作为将第一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一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一端与第四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二角部。另外,终端部件30具有作为将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的部分的第三角部、以及作为将第二端与第四端分别连接的部分的第四角部。
压接部300具有插入孔300a,所述插入孔300a形成于与外部分隔件2B的嵌合部23B对应的位置,并且供螺合于嵌合部23B的螺孔的外螺纹插入。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终端部件30具有供外部分隔件2B的嵌合部23B嵌入的被嵌合部301。被嵌合部301是在与外部分隔件2B相对的第一面上上开放的凹部。被嵌合部301具有与嵌合部23B的外径大致相同直径的内径。
插入孔300a是比嵌合部23B的内径小径的孔,并贯通被嵌合部301的中心。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嵌合部301通过使压接部300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即,终端部件30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而成,通过使压接部300的一部分向第二面侧鼓出,从而形成有在第一面上开放的凹状的被嵌合部301。此外,终端部件30在处于压接部300的周围的各角部分别具有贯通孔300b。
连结部件31相对于蓄电元件1沿X轴方向(蓄电元件1与终端部件30排列的方向)地配置。连结部件31具有与终端部件30连结的固定部313。另外,连结部件31具有与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11相连的一对支承部312。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连结部件31具有横跨一对终端部件30而延伸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的一对第一连接部310、以及横跨一对终端部件30而延伸且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封闭部100a对应的位置的一对第二连接部311。
一对第一连接部310分别在X轴方向(形成长边的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
一对第一连接部310分别向与形成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第一连接部310具有以沿X轴方向延伸的棱线为界且彼此形成直角的两个片。在一对第一连接部310中,分别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一方的部分(两个片中的一个片)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在一对第一连接部310中,分别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另一方(两个片中的另一个片)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
一对第二连接部311在X轴方向(形成长边的方向)分别具有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
第二连接部311向与形成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即,第二连接部311具有以沿X轴方向延伸的棱线为界且相互形成直角的两个片部。第二连接部311的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一方的部分(两个片中的一个片)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盖板101对应的位置,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两个片中的另一个片)配置于与蓄电元件1的第二壁100d对应的位置。
支承部312具有与第一连接部310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部311的第一端相连的第一支承部312a、以及与第一连接部310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部311的第二端相连的第二支承部312b。
固定部313形成为能够从外侧相对于终端部件30重合。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固定部313具有从一对第一连接部310的各自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延伸的一对第一固定部313a、以及从一对第二连接部311的各自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延伸的一对第二固定部313b。
一个第一固定部313a与一个终端部件30的外表面(第二面)中的贯通孔300b周围的部分相对。另一个第一固定部313a与另一个终端部件30的外表面(第二面)中的贯通孔300b周围的部分相对。一对第一固定部313a分别在与贯通孔300b对应位置形成有第一孔部313c。
因此,第一连接部310通过使螺母螺合于插入到终端部件30的贯通孔300b和第一固定部313a的第一孔部313c中的螺栓而连结于终端部件30。
一个第二固定部313b与一个终端部件30的外表面(第二面)中的贯通孔300b周围的部分相对。另一个第二固定部313b与另一个终端部件30的外表面(第二面)中的贯通孔300b周围的部分相对。一对第二固定部313b分别在与贯通孔300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孔部313d。
因此,第二连接部311通过使螺母螺合于插入到终端部件30的贯通孔300b和第二固定部313b的第二孔部313d中的螺栓而连结于终端部件30。
这样,固定部313具有一对第一固定部313a以及一对第二固定部313b,因此连结部件31相对于一个终端部件30的连结部位有四处。因此,在四处的连结部位的各处,外部接触部24B的一部分与X轴方向重叠,在固定部313(第一固定部313a、第二固定部313b)与基底20B之间配置有外部接触部24B。
绝缘体4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绝缘体4具有配置于一对第一连接部310与分隔件2(内部分隔件2A以及外部分隔件2B)之间的一对第一绝缘部40、以及配置于一对第二连接部311与分隔件2(内部分隔件2A以及外部分隔件2B)之间的一对第二绝缘部41。
一对第一绝缘部40分别沿X轴方向(与第一连接部310相同方向)形成长边。另外,一个第一绝缘部40被一个第一连接部310与分隔件2夹住。一个第一绝缘部40向与形成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即,第一绝缘部40具有以沿X轴方向延伸的棱线为界且相互形成直角的两个片部。一个第一绝缘部40中的、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一方的部分(两个片中的一个片)与一方的第一连接部310的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一方的部分(两个片中的一个片)抵接。此外,一个第一绝缘部40中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另一个片)与一方的第一连接部310的以弯曲部分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另一个片)抵接。
一对第二绝缘部41分别沿X轴方向(与第二连接部311相同的方向)形成长边。另外,一个第二绝缘部41被一方的第二连接部311与分隔件2夹住。一个第二绝缘部41向与形成长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而弯曲。即,第二绝缘部41具有以沿X轴方向延伸的棱线为界且相互形成直角的两个片部。一个第二绝缘部41中的、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一方的部分(两个片中的一个片)与一个第二连接部311的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一方的部分(一个片)抵接。一个第二绝缘部41中的、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两个片中的另一个片)与一方的第二连接部311的以弯曲部分(棱线)为界的另一方的部分(另一个片)抵接。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至少一个蓄电元件1;保持部件3,其保持蓄电元件1,并具有沿蓄电元件1配置的终端部件30;分隔件(外部分隔件)2B,其配置于终端部件30与蓄电元件1之间;分隔件2B具有与蓄电元件1相邻的基底20B、以及从基底20B朝向终端部件30突出并且抵接于终端部件30的第一突出部24B(外部接触部)。
根据该结构,分隔件2B利用第一突出部24B的前端(突出方向的前端)与终端部件30接触,因此,在基底20B与终端部件30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能够减少分隔件2B与终端部件30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是,难以在终端部件30与分隔件2B之间夹有异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3具有连结部件31,该连结部件31相对于蓄电元件1沿该蓄电元件1与终端部件30排列的方向配置,并且具有连结于终端部件301的固定部313,第一突出部24B至少配置于固定部313与基底20B之间。
根据该结构,在利用连结部件31将使终端部件30朝向蓄电元件1的方向的力施加于该终端部件30时,该力从终端部件30通过分隔件2B(详细地说第一突出部24B)高效地传递到蓄电元件1。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件(外部分隔件)2B具有从基底20B朝向蓄电元件1突出并且抵接于该蓄电元件1的第二突出部201B(内部接触部),第二突出部201B配置于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突出部24B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分隔件2B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间隙,所以容易向外部(蓄电装置的外部)释放在蓄电元件1中产生的热量。而且,由于第一突出部24B与第二突出部201B隔着基底20B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重叠,因此在利用连结部件31沿第一方向将使终端部件30朝向蓄电元件1的方向的力施加于该终端部件30时,可高效地将该力传递到蓄电元件1。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件(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向与第一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扩展,第一突出部24B设有多个,多个第一突出部24B分别是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并相互平行地配置的突条,第二突出部201B设有多个,多个第二突出部201B分别是在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与多个第一突出部24B分别重叠的位置分别向与该第一突出部24B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突条。
根据该结构,在分隔件2B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有多个沿一个方向(Y轴方向)延伸并能够使空气流通的流路(相邻的第一突出部24B之间的空间),并且多个第一突出部24B以及多个第二突出部201B与蓄电元件1以及终端部件30抵接(接触)。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力从终端部件30向蓄电元件1的传递效率,并且能够通过在所述流路中流经空气而使蓄电元件1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的突出方向的长度比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的突出方向的长度短。
根据该结构,基底20B配置于靠近终端部件30,基底20B与蓄电元件1之间的间隔变宽。由此,在分隔件2B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有多个能够使空气充分流通的流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部件30由金属材料形成。由于金属的热传导率比树脂等的热传导率高,因此在终端部件30是金属制的情况下,容易使外部的热量传递到蓄电元件1侧。但是,在上述结构的蓄电装置中,由于在终端部件30与分隔件(外部分隔件)2B之间形成有间隙(空气能够流通的空间),因此即使终端部件30是金属制的,在终端部件30中传导而向蓄电元件1侧移动的来自外部的热量也难以传递到蓄电元件1。
而且,通过用金属构成终端部件30,能够在终端部件30中确保足够的强度并且实现该终端部件的薄壁化,由此,能够实现蓄电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件(外部分隔件)2B在与基底20B的终端部件30相对的位置具有与终端部件30嵌合的嵌合部23B。由此,能够可靠地限制终端部件30与分隔件2B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与嵌合部23B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此,在使终端部件30与分隔件2B的嵌合部23B嵌合时,因这些终端部件30与嵌合部23B的摩擦而产生的异物向所述间隙逸出。因此,在第一突出部24B与终端部件30之间难以夹有因所述摩擦产生的异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中的与终端部件30抵接的部位的面积比该第一突出部中的基底侧的端部的截面积小。如此,通过使第一突出部24B中的突出方向前端与终端部件30抵接的部位的面积比基部(基底20B侧的部位)小,从而更难在终端部件30与分隔件2B之间难以夹有异物。
此外,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具备与蓄电元件1接触的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但外部分隔件2B并不限定于具备与蓄电元件1接触的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例如,外部分隔件2B也可以构成为使基底20B与蓄电元件直接接触。即,当在外部分隔件2B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通风路时等,根据需要而设置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为了与终端部件30定位,在与终端部件30相对的位置具备与该终端部件30嵌合的嵌合部23B,但外部分隔件2B并不限定于在与终端部件30相对的位置具备嵌合部23B。也可以通过除嵌合部23B以外的结构进行外部分隔件2B相对于终端部件30的定位。例如,也可以通过相对于外部分隔件2B中的定位部22B(多个片220B)嵌合终端部件30,使外部分隔件2B与终端部件30相对地定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具备多个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但外部分隔件2B并不限定于具备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例如,外部分隔件2B也可以具备一个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即,外部分隔件2B只要在能够向终端部件30传递力的位置具备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与嵌合部23B之间形成间隙,但并不限定于在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与嵌合部23B之间形成间隙。例如,也可以将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与嵌合部23B无间隙地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配置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与连结部件31的固定部313之间,但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并不限定于配置在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与连结部件31的固定部313之间。例如,只要将外部分隔件2B的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设为避开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与连结部件31的固定部313之间即可。但是,为了传递保持部件3的保持力,优选的是将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配置于作为力的作用位置的固定部313附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在与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但外部分隔件2B并不限定于在与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例如,也可以将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设于不与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重叠的位置。另外,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并不限定于突条。例如,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也可以是局部鼓起的突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的突出量比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的突出量多,但是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的突出量并不限定于比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的突出量多。例如,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的突出量也可以与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的突出量相同。另外,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的突出量也可以比第二突出部(内部接触部)201B的突出量少。但是,如果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的突出量变多,则终端部件30与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的间隔变宽,导致蓄电装置大型化。因此,只要将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设定为所需最小限度的突出量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终端部件30由金属材料构成,但终端部件30并不限定于由金属材料构成。例如,终端部件30只要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则也可以采用树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中的与终端部件30抵接的部位的面积比该第一突出部24B中的基底20B侧的端部的截面积小,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突出部(外部接触部)24B中的与终端部件30抵接的部位的面积既可以与该第一突出部24B中的基底20B侧的端部的截面积相同,也可以比该第一突出部24B中的基底20B侧的端部的截面积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呈大致矩形状,并且呈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但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并不限定于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另外,也不限定于以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形成。外部分隔件2B的基底20B只要是能够使相邻的蓄电元件1的姿势与终端部件30的姿势对应的方式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分隔件2B在各个基底20B的角部形成有限制部21B,但外部分隔件2B的限制部21B并不限定于形成于基底20B的角部。外部分隔件2B的限制部21B只要能够确定蓄电元件1相对于基底20B的位置即可,也可以形成于除基底20B的角部以外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呈大致矩形状,另外,形成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然而,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只要能够是使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各自的姿势对应即可,并不限定于大致矩形状,另外,也不限定于与蓄电元件1的第一壁100c大致相等的大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通过形成矩形波形状,在该基底20A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通风路,但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并不限定于使基底20A的形状为矩形波形状。即,在冷却蓄电元件1的情况下,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采用能够在第一面与蓄电元件1之间(第二面与蓄电元件1之间)使流体通过的方式(例如,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分别为凹凸形状)即可。与此相对,在无需冷却蓄电元件1的情况下(无需在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与蓄电元件1之间形成通风路的情况下),内部分隔件2A的基底20A也可以形成为平板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部分隔件2A的各限制部21A分别形成于基底20A的角部,但内部分隔件2A的限制部21A并不限定于基底20A的角部。内部分隔件2A的限制部21A只要能够确定蓄电元件1相对于基底20A的位置,也可以形成于除基底20A的角部以外的位置。

Claims (7)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
内部分隔件,其配置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之间;
外部分隔件,其配置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的端部;
所述内部分隔件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内部通风路,
所述外部分隔件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外部通风路,
在将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且是相对于在所述内部通风路以及所述外部通风路中流通的流体的所述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设为qo、并将配置于所述两端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且是相对于在所述内部通风路中流通的流体的所述蓄电元件的热传递量的平均值设为qi时,满足qo/qi>1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通风路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比所述内部通风路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通风路中的所述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比所述内部通风路中的所述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分隔件包含以夹住第一方向上的多个所述蓄电元件的两端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外部分隔件,
所述内部分隔件包含分别配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之间的多个内部分隔件,
利用多个所述内部分隔件形成的各个内部通风路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利用一对所述外部分隔件形成的各个外部通风路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比所述内部通风路中的与所述流体流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分隔件具有相对部和多个接触部,该相对部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接触部从该相对部朝向该蓄电元件延伸,
所述内部分隔件具有:多个抵接部,其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而形成,并抵接于该蓄电元件;多个连设部,其将多个该抵接部之间相连;
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外部分隔件的多个所述接触部配置于与所述内部分隔件的多个所述连设部重叠的位置。
6.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
内部分隔件,其配置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之间;
外部分隔件,其配置于多个所述蓄电元件的端部;
所述内部分隔件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内部通风路,
所述外部分隔件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蓄电元件一起形成外部通风路,
在将多个所述蓄电元件中的、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一对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设为Ao、并将配置于该一对蓄电元件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的冷却面积的平均值设为Ai、并将与所述一对蓄电元件相邻的所述外部通风路及所述内部通风路的截面积的平均值设为ao、并将与配置于所述一对蓄电元件之间的多个蓄电元件相邻的内部通风路的截面积的平均值设为ai时,满足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分隔件具有:基底,其与所述蓄电元件相邻;第一突出部,其从基底朝向终端部件突出,并且抵接于所述终端部件。
CN201510441657.6A 2014-07-30 2015-07-24 蓄电装置 Active CN1053221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5013 2014-07-30
JP2014155016A JP6224544B2 (ja) 2014-07-30 2014-07-30 蓄電装置
JP2014155013A JP6363419B2 (ja) 2014-07-30 2014-07-30 蓄電装置
JP2014-155016 2014-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2113A true CN105322113A (zh) 2016-02-10
CN105322113B CN105322113B (zh) 2019-09-27

Family

ID=55180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41657.6A Active CN105322113B (zh) 2014-07-30 2015-07-24 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1454B2 (zh)
CN (1) CN1053221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209A (zh) * 2016-02-19 2017-08-29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CN113168970A (zh) * 2018-12-25 2021-07-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2297B2 (ja) * 2015-07-07 2019-08-2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及びスペーサ
JP6990072B2 (ja) 2017-09-12 2022-01-12 株式会社ブルーエナジー 蓄電装置
US11267354B2 (en) * 2019-08-16 2022-03-08 DESIGNWERK TECHNOLOGIES GmbH Power suppl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86547A (ja) * 2005-04-04 2006-10-19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モジュールとその支持ベルト
US20100151309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Panasonic Ev Energy Co., Ltd. Battery pack
JP2011238468A (ja) * 2010-05-11 2011-11-24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装置及び車両
WO2013073046A1 (ja) * 2011-11-18 2013-05-23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032932A (ja) * 2012-08-06 2014-02-20 Panasonic Corp 組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1932A (ja) 2002-05-10 2003-11-21 Toyota Motor Corp 集合電池および電池システム
JP4242665B2 (ja) 2002-05-13 2009-03-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冷却装置及び二次電池
US7989104B2 (en) 2004-10-28 2011-08-02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JP4501080B2 (ja) 2006-10-23 2010-07-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82648A (ja) 2007-05-10 2008-11-20 Toyota Motor Corp 組電池
JP5122898B2 (ja) 2007-09-26 2013-0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09211907A (ja) 2008-03-04 2009-09-17 Panasonic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
JP5169471B2 (ja) 2008-05-16 2013-03-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及び車両
JP5028346B2 (ja) 2008-06-27 2012-09-19 Fdk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5272629B2 (ja) 2008-10-03 2013-08-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TWI476980B (zh) 2009-05-14 2015-03-11 Gs Yuasa Int Ltd 組合電池
JP2010272251A (ja) 2009-05-19 2010-1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5535520B2 (ja) 2009-05-21 2014-07-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5518384B2 (ja) 2009-07-14 2014-06-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
JP4952777B2 (ja) 2009-11-12 2012-06-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5315311B2 (ja) 2010-08-31 2013-10-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5649387B2 (ja) 2010-09-14 2015-0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2160260A (ja) 2011-01-28 2012-08-23 Nifco Inc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12216424A (ja) 2011-03-31 2012-11-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熱入力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5537497B2 (ja) 2011-05-26 2014-07-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9793584B2 (en) 2011-06-10 2017-10-17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JP6025030B2 (ja) 2011-09-27 2016-11-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2013118153A (ja) 2011-12-05 2013-06-13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145686A (ja) 2012-01-13 2013-07-2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の電池スタック
US9660231B2 (en) 2012-02-03 2017-05-23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JP5768743B2 (ja) 2012-03-07 2015-08-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2014036001A (ja) 2012-08-10 2014-02-24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電池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134120B2 (ja) 2012-10-18 2017-05-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池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072575B2 (ja) 2013-03-13 2017-02-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6395247B2 (ja) * 2014-01-22 2018-09-2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KR102378426B1 (ko) * 2014-07-28 2022-03-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CN105322109B (zh) * 2014-07-30 2020-01-14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CN105322214B (zh) * 2014-07-30 2019-08-09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JP6256245B2 (ja) * 2014-07-31 2018-01-1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源パッ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86547A (ja) * 2005-04-04 2006-10-19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モジュールとその支持ベルト
US20100151309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Panasonic Ev Energy Co., Ltd. Battery pack
JP2011238468A (ja) * 2010-05-11 2011-11-24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装置及び車両
WO2013073046A1 (ja) * 2011-11-18 2013-05-23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032932A (ja) * 2012-08-06 2014-02-20 Panasonic Corp 組電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209A (zh) * 2016-02-19 2017-08-29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CN107104209B (zh) * 2016-02-19 2021-06-15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CN113168970A (zh) * 2018-12-25 2021-07-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模块
CN113168970B (zh) * 2018-12-25 2022-12-2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36101A1 (en) 2016-02-04
US10541454B2 (en) 2020-01-21
CN105322113B (zh) 201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2113A (zh) 蓄电装置
US20170294693A1 (en) Heat sink and power battery system
US10622610B2 (en) Cell modul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afety and pack structure for the cell module assembly
CN105210230B (zh) 用于对电池单元进行封装及热管理的系统
US8231996B2 (en) Method of cooling a battery pack using flat heat pipes
US8852783B2 (en) Battery cel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battery cell assembly
US9647292B2 (en) Battery cel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ooling fin for the battery cell assembly
CN106062992B (zh) 具有带密封线的外部边缘密封部分的电池以及用于制造所述电池的电池密封设备
US20160036102A1 (en) Battery Module
KR101606456B1 (ko) 전지모듈
US10601086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cool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of a battery system
US20160079639A1 (en) Cooling fin for a battery cell
CN105322214A (zh) 蓄电装置
JP2018018661A (ja) 冷却機能付き導電部材
CN108963132A (zh) 蓄电装置
CN105098286A (zh) 冷却装置
US20170162773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5022935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10230140B2 (en) Vehicle battery cooling system
Nguyen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oling of prismatic battery cells through cell integrated features
CN107104209B (zh) 蓄电装置
JP6224544B2 (ja) 蓄電装置
CN20423038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JP6603536B2 (ja) 蓄電装置
KR20230030422A (ko) 차량의 배터리팩 냉각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