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2534B - 成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2534B
CN105312534B CN201510387645.XA CN201510387645A CN105312534B CN 105312534 B CN105312534 B CN 105312534B CN 201510387645 A CN201510387645 A CN 201510387645A CN 105312534 B CN105312534 B CN 105312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injection
closing
moul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76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2534A (zh
Inventor
阿部裕治
野田三郎
豊岛俊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baura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1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2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2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015Means for forcing the molten metal into the di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02Hot chamber machines, i.e. with heated press chamber in which metal is melted
    • B22D17/04Plunger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32Controlling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形装置,其作为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整体能够适当利用液压缸及电动机。压铸机(1)具有合模装置(3)和射出装置(5)。合模装置(3)具有:保持固定模(101)的固定模板(13)、保持移动模(103)的移动模板(15)、使移动模板(15)沿模开闭方向移动的电动式的模开闭用驱动装置(19)及产生合模力的合模缸(21)。射出装置(5)具有套筒(47)、可在套筒(47)内滑动的柱塞(49)、至少在低速射出时使用的驱动柱塞(49)的电动式的射出用驱动装置(53)及至少在高速射出时使用的驱动柱塞(49)的射出缸(51)。

Description

成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形装置(成形机)。成形装置例如为压铸机或射出成形机。
背景技术
成形装置具有保持模具且进行模开闭及合模的合模装置、向合模后的模具的内部射出、填充成形材料(例如熔融状态的金属)的射出装置。
作为合模装置,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装置。专利文献1的合模装置构成为不具有肘节机构的、所谓双压板型合模装置。另外,专利文献1的合模装置构成为通过电动机进行模开闭且通过油压缸进行合模的、所谓复合型合模装置。
作为射出装置,例如具有专利文献2及3公开的装置。专利文献2及3的射出装置构成为通过电动机进行低速射出且通过油压缸进行高速射出的、所谓混合动力射出装置。
此外,也已知有利用油压缸进行全部模开闭、合模及射出的、所谓全油压式的成形装置(例如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4的全油压式成形装置具有油压单元,该油压单元是将向合模装置的油压缸供给动作油的油压设备(例如,槽、泵、阀等)、和向射出装置的油压缸供给动作油的油压设备一部分综合在一起而构成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87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912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3233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64491号公报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中,关于复合合模装置及混合动力射出装置分别提出有能够适当地利用油压缸及电动机的方式。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没有提及从作为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整体的节省空间或节能等观点出发,适合利用油压缸及电动机的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作为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整体,希望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利用液压缸(油压缸)及电动机的成形装置。
本发明一方面的成形装置具备:合模装置,其具有保持固定模的固定模板、保持移动模的移动模板、使所述移动模板沿模开闭方向移动的电动式的模开闭用驱动装置及产生合模力的合模缸;射出装置,其具有可在套筒内滑动的柱塞、至少在低速射出时使用的驱动所述柱塞的电动式的射出用驱动装置及至少在高速射出时使用的驱动所述柱塞的射出缸。
优选的是,还具备液压单元,该液压单元具有储存动作液的罐、从所述罐送出动作液的泵、控制动作液的流动的多个阀、保持所述罐、所述泵及所述多个阀的保持基体,向所述合模缸及所述射出缸双方供给动作液。
优选的是,所述合模装置还具有使芯向所述固定模与所述移动模之间进退的芯缸,在各成形循环中,同时进行所述芯缸实现的所述芯的退避、和所述射出用驱动装置实现的所述柱塞的后退。
优选的是,还具有向所述射出缸供给动作液的蓄液器,在各成形循环中,同时进行所述模开闭用驱动装置实现的开模和所述蓄液器的填充。
根据上述的构成,作为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整体,能够适当地利用液压缸及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铸机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一部分包含剖面图的平面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压铸机的合模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一部分包含剖面图的侧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压铸机的射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一部分包含剖面图的平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压铸机的液压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5是对图1的压铸机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压铸机的合模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7(a)及图7(b)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压铸机的电力消耗的图。
标记说明
1:压铸机
3:合模装置
5:射出装置
13:固定模板
15:移动模板
19:模开闭驱动装置
21:合模缸
47:套筒
49:柱塞
51:射出缸
53:射出用驱动装置
101:固定模
103:移动模
105: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铸机1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平面图(一部分包含剖面图等)。
压铸机1例如具有:进行固定模101及移动模103的开闭及合模的合模装置3;向由通过合模装置3合模的固定模101及移动模103构成的模腔105(参照图2)射出、填充作为成形材料(材料)的熔液(熔融状态的金属材料)的射出装置5;将已成形的压铸件(成形件)从固定模101或移动模103挤出的未图示的挤出装置。另外,压铸机1具有向合模装置3及射出装置5等压铸机1内的各装置供给动作液(例如油)的液压单元7、控制压铸机1内的各装置的控制装置9。
(合模装置的构成)
图2是示意地表示合模装置3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一部分包含剖面图的侧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合模装置3例如具有基座11(图2)、固定在基座11上且保持固定模101的固定模板13、在基座上可沿模开闭方向(纸面左右方向)移动且保持移动模103的移动模板15、以贯通固定模板13及移动模板15的方式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根)连接杆17。
通过使移动模板15在模开闭方向上移动,固定模101及移动模103进行闭模或开模。另外,在多个连接杆17的一端侧与固定模板13及移动模板15中的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移动模板15)卡合的状态下,多个连接杆17的另一端侧相对于固定模板13及移动模板15中的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固定模板13)进行拉伸,从而进行固定模101及移动模103的合模。
合模装置3例如由通过电动驱动进行模开闭并且通过液压(油压)驱动进行合模的所谓复合式合模装置构成。具体而言,例如如下所述。
合模装置3例如主要具有为了模开闭而驱动移动模板15的模开闭用驱动装置19(图1)。另外,合模装置3例如主要具有为了合模而驱动多个连接杆17的多个合模缸21、和与多个连接杆17卡合的多个卡合装置23。
模开闭用驱动装置19例如在移动模板15的左右方向两侧设有一对。各模开闭用驱动装置19例如具有旋转式的模开闭用电动机25、将模开闭用电动机25的旋转转换成平移运动的模开闭用丝杠机构27。
模开闭用电动机25可以是直流电动机,也可以是交流电动机,还可以是异步电动机或者同步电动机。模开闭用电动机25例如构成为伺服电动机,与检测模开闭用电动机25的旋转的编码器25e和向模开闭用电动机25供给电力的未图示的伺服驱动器一同构成伺服机构。
此外,在后述的动作的说明中,在模开闭用电动机25停止时,模开闭用电动机25既可以为无转矩的状态,也可以以停止在(在伺服电动机的情况下)恒定位置的方式进行控制,还可以包含制动器而构成且使用制动器。可以根据模开闭用电动机25停止的状况等,选择适当的停止方法。
模开闭用丝杠机构(转换机构、模开闭用转换机构)27例如具有沿模开闭方向延伸的模开闭用丝杠轴29、和与模开闭用丝杠轴29拧合的模开闭用螺母31。模开闭用丝杠轴29例如通过设于基座11或固定模板13的未图示的支承部件等,不能沿轴方向移动且可绕轴旋转地被支承。模开闭用螺母31例如固定于移动模板15,不能绕轴旋转。
若将模开闭用电动机25的旋转向模开闭用丝杠轴29传递而使模开闭用丝杠轴29绕轴旋转,则模开闭用螺母31沿模开闭方向移动。由此,移动模板15沿模开闭方向移动。此外,模开闭用电动机25的旋转可以通过将模开闭用丝杠轴29和模开闭用电动机25的输出轴经由联轴器连结,或模开闭用丝杠轴29和模开闭用电动机25的输出轴一体形成,从而直接向模开闭用丝杠轴29(图示例)传递,也可以经由带轮和带机构或齿轮机构等传递机构而间接地向模开闭用丝杠轴29传递。
合模缸21例如具有:设于固定模板13的合模缸部33、固定于连接杆17的一端且收纳于合模缸部33内的合模活塞35。合模活塞35将合模缸部33内划分为固定模板13的前面侧(移动模板15侧)的合模杆侧室33r和其相反侧的合模头侧室33h。通过选择性地向该两个液压缸室供给动作液(例如油),合模活塞35在模开闭方向上移动。
卡合装置23例如包含对开螺母等分割螺母而构成,相对于移动模板15在模开闭方向上不能移动地被支承于移动模板15。另一方面,在连接杆17的移动模板15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卡合装置23在模开闭方向上可卡合(可啮合)的被卡合部17a。
在移动模103与固定模101接触且卡合装置23与被卡合部17a啮合的状态下,通过以合模活塞35向固定模板13的背面侧移动的方式向合模缸21供给动作液,从而使连接杆17伸长。由此,进行固定模101及移动模103的合模。
此外,卡合装置23及被卡合部17a的槽或突条可以为螺旋状,也可以为与连接杆17的轴向正交且在该轴向上排列多列。卡合装置23的驱动源例如为线性电动机、液压缸或气缸。
如图2所示,合模装置3具有使芯107相对于固定模101和移动模103之间进退的抽芯装置37。
抽芯装置37例如具有被支承于固定模101或移动模10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移动模103)的芯缸39。
芯缸39具有芯缸部件41、在芯缸部件41内可滑动的芯活塞43、固定于芯活塞43且从芯缸部件41伸出的芯活塞杆45。
芯缸39以与模开闭方向倾斜(例如,正交)的方向为轴方向而配置。芯缸部件41例如固定在移动模103。芯活塞杆45与芯107连结。芯活塞43将芯缸部件41的内部划分为芯活塞杆45侧的芯杆侧室41r、其相反侧的芯头侧室41h。通过选择性地向该两个液压缸室供给动作液,芯107相对于固定模101与移动模103之间而进入或退避。
(射出装置的构成)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射出装置5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从上方观察到的剖面图。
射出装置5具有:与模腔105连通的套筒47、将套筒47内的熔液向模腔105挤出的柱塞49、驱动柱塞49的射出缸51、驱动柱塞49的电动式的射出用驱动装置53。
套筒47及柱塞49的构成可以与公知的构成同样。如图1及图2所示,套筒47例如以插通于固定模板13及固定模101的方式设置。柱塞49具有在套筒47内滑动的柱塞头49a、固定于柱塞头49a的柱塞杆49b。
在从形成于套筒47的供液口47a向套筒47内供给有熔液的状态下,柱塞49在套筒47内向模腔105滑动(前进),从而将熔液向模腔105内射出、填充。
返回图3,射出缸51例如由直联型增压式缸构成。即,射出缸51具有射出缸部件55、在射出缸部件55的内部可滑动的射出活塞57及增压活塞59、固定于射出活塞57且从射出缸部件55露出的射出活塞杆61。
射出缸部件55具有射出缸部55a、位于其后方且比射出缸部55a大径的增压缸部55b。射出活塞57可在射出缸部55a滑动,将射出缸部55a的内部划分为前侧的射出杆侧室55r、和其相反侧的射出头侧室55h。增压活塞59具有可在射出缸部55a滑动的小径部59a、可在增压缸部55b滑动的大径部59b。大径部59b将增压缸部55b的内部划分为前侧的前侧室55f和后侧的后侧室55e。
当向射出头侧室55h供给动作液时,射出活塞57前进。另外,当在禁止动作液从射出头侧室55h流出并且前侧室55f设为罐压的状态下向后侧室55e供给动作液时,射出头侧室55h的动作液就随着增压活塞59的前后的受压面积之差而增压。
射出缸51相对于柱塞49同轴(串联)地配置在其后方。射出活塞杆61的前端与柱塞49的后端连结。因此,柱塞49也随着射出活塞杆61的进退而进退。
柱塞49和射出活塞杆61的连结通过联轴器63而完成。联轴器63例如具有介于柱塞49的后端与射出活塞杆61的前端之间的隔板65、覆盖它们的罩67。罩67具有供与射出用驱动装置53的连结的被抵接部67b。被抵接部67b例如由形成于罩67的外周面的凸缘构成。
射出用驱动装置53具有射出用电动机69、通过射出用电动机69的驱动力被向前后方向驱动并且相对于柱塞49(射出活塞杆61)可拆装的拆装部71。在从射出用电动机69到拆装部71之间,例如依次具有传递机构73、射出用丝杠机构75及导向轴77。射出用驱动装置53例如左右对称地具有两组这些射出用电动机69、传递机构73、射出用丝杠机构75、导向轴77及拆装部71的组合。
射出用电动机69是旋转式电动机,例如,输出轴69a以与射出活塞杆61平行且朝向后方的方式配置。射出用电动机69可以是直流电动机,也可以是交流电动机,还可以是异步电动机或者同步电动机。射出用电动机69优选为带制动器的电动机。射出用电动机69例如构成为伺服电动机,与检测射出用电动机69的旋转的编码器69e和向射出用电动机69供给电力的未图示的伺服驱动器一同构成伺服机构。此外,在后述的动作的说明中,在射出用电动机69停止时,可以根据其状况等选择适当的停止方法,这与模开闭用电动机25同样。
传递机构73例如由带轮和带机构构成,具有固定于射出用电动机69的输出轴69a的第一带轮79、固定于射出用丝杠机构75的第二带轮81、卷挂于第一带轮79及第二带轮81的带83。因此,若射出用电动机69旋转,则其旋转经由传递机构73向射出用丝杠机构75传递。
射出用丝杠机构75(转换机构、射出用转换机构)例如由滚珠丝杠机构构成,具有射出用丝杠轴85、经由未图示的滚珠与射出用丝杠轴85拧合的射出用螺母87。
射出用丝杠轴85与射出活塞杆61平行地配置,与第二带轮81同心或同轴地固定,通过适当的轴承限制轴方向的移动,并且允许绕轴的旋转。另一方面,射出用螺母87允许轴方向的移动并且限制绕轴的旋转。
因此,当射出用电动机69旋转时,其旋转经由传递机构73向射出用丝杠轴85传递。而且,通过射出用丝杠轴85的旋转,射出用螺母87在与射出活塞杆61平行的方向上移动。
导向轴77沿着与射出活塞杆61平行的方向延伸,一端固定于射出用螺母87,另一端固定于拆装部71。因此,当射出用螺母87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导向轴77及拆装部71也沿前后方向移动。
导向轴77例如形成为收纳射出用丝杠轴85的中空状。导向轴77例如具有在射出用螺母87相对于射出用丝杠轴85位于射出循环的后退极限时(由另外的观点看,遍及射出循环),能够覆盖射出用丝杠轴85中的比射出用螺母87更靠前方的整体的长度。而且,优选堵塞导向轴77的前端。
导向轴77例如可滑动地插通于衬套,该衬套设置在固定于固定模板13的射出框架89上。由此,导向轴77的载荷等被射出框架89支承,可抑制对柱塞49等施加不必要的力。
拆装部71具有基部91、可摆动地支承于基部91的钩93、驱动钩93的致动器95。
基部91与导向轴77固定在一起。因此,基部91通过射出用电动机69的驱动力与射出用螺母87及导向轴77一同被向前后方向驱动。另外,通过基部91的前后方向的移动,支承于基部91的钩93及致动器95也沿前后方向移动。此外,基部91和两根导向轴77的固定有助于限制各导向轴77的绕轴的旋转,进而有助于限制射出用螺母87的旋转。
基部91例如具有形成有射出活塞杆61插通的孔部的板状部分,可从后方与联轴器63的被抵接部67b抵接。即,基部91通过与被抵接部67b抵接,从而限制相对于柱塞49(射出活塞杆61)的相对前进,并且允许从其抵接位置起相对于后方的柱塞49的相对后退。
因此,通过在基部91相对于被抵接部67b已抵接的状态下使基部91前进,能够使柱塞49前进。即,通过射出用电动机69的驱动力能够使柱塞49前进。另外,通过向射出头侧室55h供给动作液而使射出活塞杆61以较高的速度移动等,能够使柱塞49相对于基部91相对地前进。
钩93例如形成为大致L形,并且一端由基部91可旋转地支承。而且,钩93能够在相对于被抵接部67b在柱塞49的后退方向上可卡合的位置(“ON”的位置)、和解除该卡合的位置(“OFF”的位置)之间移动。此外,钩93在ON的位置,通过与基部91能够夹持被抵接部67b。
通过使钩93OFF(解除卡合),能够使柱塞49相对于基部91相对前进。另外,通过使钩93ON(卡合),能够使柱塞49随着基部91的后退而后退。即,通过射出用电动机69的驱动力,能够使柱塞49后退。
射出用驱动装置53以遍及射出活塞57的整个行程而使钩93可与被抵接部67b卡合的方式构成及配置。例如,射出用丝杠机构75的行程设为与射出缸51的行程同等,射出用驱动装置53以在射出活塞57位于后退极限时射出用螺母87也位于后退极限的方式配置。
致动器95例如由进行往复运动(在另外的观点看,为伸缩)的致动器构成。致动器95例如为线性电动机、气缸或液压缸。通过致动器95的往复运动,将钩93ON或OFF。
(液压单元7的构成)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压铸机1的液压系统的构成的图。
液压单元7例如具有储存动作液的罐151、将罐151内的动作液送出的泵153、驱动泵153的泵用电动机155、供给蓄压后的动作液的蓄液器157、将这些元件及上述的液压缸(21、39、51)相互连接的流路的一部分、控制动作液的流动的多个阀(161、163、165A~165F及167)、用于保持液压单元7的各部的保持基体159。
罐151例如为敞口槽,在大气压下保持动作液。罐151例如消除各液压缸的动作液的过不足,另外,经由泵153向蓄液器157供给动作液。
泵153可以是齿轮泵或叶片泵等通过转子的旋转而喷出动作液的回转泵,也可以是轴向型的柱塞泵或径向式的柱塞泵等通过活塞的往复而喷出动作液的柱塞泵。泵153可以由将转子或活塞的一周期的运动的喷出量固定的定量泵构成,也可以由该喷出量设为可变的变量泵构成。另外,泵153只要能够单向地喷出动作液就足够,但构造也可以与双向(双向)泵相同。
泵用电动机155是旋转式的电动机。泵用电动机155可以是直流电动机,也可以是交流电动机,还可以是异步电动机或同步电动机。泵用电动机155可以作为在开环控制下设置的恒速电动机起作用,也可以作为在闭环控制下设置的伺服电动机起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泵用电动机155构成为伺服电动机,与检测泵用电动机155的旋转的编码器155e、和向泵用电动机155供给电力的未图示的伺服驱动器一同构成伺服机构。在后述的动作的说明中,在泵用电动机155停止时,可以根据泵用电动机155被停止的状况等选择适当的停止方法,这与其他电动机同样。
蓄液器157可以由重力式、弹簧式、气压式(包含空气压式)、缸式、皮囊式等适当形式的蓄液器构成。例如,蓄液器157是气压式、缸式或皮囊式的蓄液器,通过对保持于蓄液器157内的气体(例如空气或氮气)进行压缩来蓄压。蓄压后的动作液被供给到射出缸51。
多个阀例如具有用于控制合模缸21的动作液的流动的合模用阀161、用于控制芯缸39的动作液的流动的芯用阀163、用于控制射出缸51的动作液的流动的第一射出用阀165A~第六射出用阀165F、用于控制蓄液器157的填充的动作液的流动的填充用阀167。
合模用阀161例如由三位四通切换阀构成。在一个位置,合模杆侧室33r和泵153连接,并且合模头侧室33h和罐151连接。在另一个位置,合模头侧室33h和泵153连接,并且合模杆侧室33r和罐151连接。在其余位置,上述的任一个连接都被隔断。
芯用阀163例如由三位四通切换阀构成。在一个位置,芯杆侧室41r和泵153连接,并且芯头侧室41h和罐151连接。在另一个位置,芯头侧室41h和泵153连接,并且芯杆侧室41r和罐151连接。在其余位置,上述中的任一个连接都被隔断。
第一射出用阀165A例如由先导式止回阀构成,允许或禁止射出头侧室55h的动作液的流动。由第一射出用阀165A控制与射出头侧室55h之间的流动的例如为射出杆侧室55r、泵153及/或罐151。
第二射出用阀165B例如由先导式止回阀构成,允许或禁止射出头侧室55h与蓄液器157之间的流动。
第三射出用阀165C例如由先导式止回阀构成,允许或禁止后侧室55e与蓄液器157之间的流动。
第四射出用阀165D例如由伺服阀构成,允许或禁止射出杆侧室55r的动作液的流动。由第四射出用阀165D控制与射出杆侧室55r之间的流动的例如为射出头侧室55h、罐151及/或泵153。此外,第四射出用阀165D构成出口节流式回路。
第五射出用阀165E例如由先导式止回阀构成,允许或禁止罐151的动作液的流动。由第五射出用阀165E控制与罐151之间的流动的例如为射出杆侧室55r及/或射出头侧室55h。
第六射出用阀165F例如由先导式止回阀构成,允许或禁止罐151与前侧室55f之间的流动。
填充用阀167例如由先导式止回阀构成,允许或禁止泵153与蓄液器157之间的流动。
保持基体159是由金属等构成的框体状部件或骨架状部件。保持基体159可以一体地形成,也可以组合多个部件而构成。在保持基体159上一同固定有例如罐151、泵153、泵用电动机155、蓄液器157及多个阀(161、163、165A~165F及167)。这些元件可以收纳于框体状保持基体159,也可以固定于骨架状保持基体159并在外部露出。保持基体159例如设置于合模装置3或射出装置5的侧方等适当位置。
控制装置9(图1)例如未特别图示,但包含CPU、ROM、RAM、外部存储装置、输入电路及输出电路而构成。控制装置9基于已输入的各种输入信号,输出用于控制各部的控制信号。
向控制装置9输入信号的例如为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未图示的输入装置、各种电动机的编码器(25e、69e、155e)、用于检测柱塞49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69(图3)、在液压系统的适当位置检测动作液的压力的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
控制装置9输出信号的例如为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未图示的显示器、各种电动机的伺服驱动器、各种阀、致动器95(或其驱动器)。
位置传感器169例如与未图示的刻度部一同构成线性编码器。例如,位置传感器169固定地设置在射出缸部件55的前方,刻度部设置在射出活塞杆61,且沿其轴方向延伸。而且,位置传感器169通过检测随着射出活塞杆61的移动而移动的刻度部的位置来间接地检测柱塞49的位置。此外,位置传感器169或控制装置9通过将检测到的位置微分,能够检测速度。
压力传感器在液压系统中设于适当的位置。例如,未作特别图示,设置检测合模杆侧室33r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9基于该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能够特定合模力。此外,合模力也可以由合模活塞35的位移或连接杆17的伸长量来特定。另外,例如设置检测射出头侧室55h及射出杆侧室55r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9基于这些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能够特定柱塞49施加于熔液的压力。另外,例如未作特别图示,设置检测蓄液器157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9基于其检测值能够判定蓄液器157的填充是否完成。
(压铸机1的动作)
图5是对压铸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表。
在该表中,“合模装置”的“液压”的行表示合模装置3的液压系统(合模缸21及芯缸39)的驱动状态。“合模装置”的“电动”的行表示模开闭用电动机25的驱动状态。“射出装置”的“液压”的行表示射出缸51的驱动状态。“射出装置”的“电动”的行表示射出用电动机69的驱动状态。“泵”的行表示泵153(泵用电动机155)的驱动状态。“ACC”的行表示蓄液器157的状态。
另外,各列对应于压铸机1执行的工序,按时序依次从左向右来表示。
在“合模装置”的“电动”、“射出装置”的“电动”及“泵”的行中,“ON”表示向电动机供给电力而被驱动(旋转)的状态,“OFF”表示停止的状态。在“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的“液压”中,“P”表示从泵153供给动作液的状态,“ACC”表示从蓄液器157供给动作液的状态,“OFF”表示非上述中的任一种的状态。
在该图中作为最初的工序表示的闭模工序之前,移动模板15位于规定的开模位置(例如,开模极限)。合模活塞35例如位于合模杆侧室33r侧的驱动极限。芯活塞43例如位于后退极限。柱塞49(射出活塞杆61)及增压活塞59例如位于后退极限。各种阀例如以禁止动作液的流动的方式被控制。另外,各种电动机(25、69、155)例如停止。
(闭模工序)
在闭模工序中,控制装置9驱移动模开闭用电动机25,使移动模板15向闭模方向移动。然后,控制装置9例如当编码器25e的检测值达到对应于模接触位置或其附近的位置而预先设定的值时,使模开闭用电动机25停止。此外,也可以设置检测移动模板15的位置的未图示的位置传感器,基于该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9与上述的移动模板15的移动并行地驱动泵用电动机155而从泵153送出动作液。另外,控制装置9切换芯用阀163,将来自泵153的动作液向芯头侧室41h供给,并且允许动作液从芯杆侧室41r向罐151的排出。由此,芯107插入到固定模101与移动模103之间。插入后,控制装置9切换芯用阀163,禁止芯缸39的动作液的流动。
在如上所述地闭模完成以后,未作特别图示,控制装置9将卡合装置23关闭,使移动模板15和连接杆17卡合。此外,此时的卡合装置23和被卡合部17a的啮合的调节可以通过上述的移动模板15的停止位置设定为可啮合的位置来进行,也可以在移动模板15停止后,通过合模缸21使连接杆17移动来进行。
(合模工序)
在将卡合装置23关闭以后,控制装置9驱动泵用电动机155,从泵153送出动作液。另外,控制装置9切换合模用阀161的位置,将来自泵153的动作液向合模杆侧室33r供给,并且允许动作液从合模头侧室33h向罐151的流动。由此,合模活塞35向固定模板13的后方移动,连接杆17伸长,进行合模。
若得到所期望的合模力,控制装置9切换合模用阀161的位置而禁止合模缸21的动作液的流动,并且使泵用电动机155停止。即,控制装置9维持所期望的合模力。此外,考虑到动作液的泄漏,直到后述的保压完成,都以适当的定时及/或供给量持续进行从泵用电动机155向合模缸21的动作液的供给。
(低速射出工序)
低速射出是为了降低熔液卷入空气而以较低的速度(所谓的临界速度)使柱塞前进,并将熔液向模腔105射出的工序。其射出速度根据套筒47的直径或1射程的熔液量等而适当设定,例如为低于1m/s,更具体地,例如为0.2m/s以上且0.5m/s以下。
当合模完成且由未图示的供液装置向套筒47供给熔液时,控制装置9驱动射出用电动机69而使拆装部71前进。因为拆装部71(基部91)限制相对于柱塞49的相对前进,故而柱塞49也前进。由此,进行低速射出。
通过拆装部71的前进,射出活塞57也前进。控制装置9随着射出活塞57的前进,适当地控制液压单元7,以使其适当地进行动作液自射出杆侧室55r的排出及动作液向射出头侧室55h的补给。
例如,第一射出用阀165A及第四射出用阀165D允许动作液从射出杆侧室55r向射出头侧室55h的流动。由此,从射出杆侧室55r排出的动作液回流到射出头侧室55h。此外,连接射出杆侧室55r和射出头侧室55h的流路构成旁通回路。
因为射出头侧室55h的受压面积以与射出活塞杆61的截面积同等的差比射出杆侧室55r的受压面积大,故而即使使射出杆侧室55r的动作液向射出头侧室55h回流,也会产生动作液的不足。该动作液的不足例如通过从罐151向射出头侧室55h供给动作液来补充。具体而言,例如,第五射出用阀165E禁止从射出缸51向罐151的流动,并且允许其反方向的流动。
此外,动作液的不足也可以通过来自泵153的动作液的供给来补充,以代替来自罐151的动作液的供给。此时的动作液的供给量可以为消除在射出头侧室55h产生负压的程度,也可以为射出缸51负担驱动柱塞49的驱动力的百分之多少(射出缸51辅助射出用电动机69)的大小。
柱塞49的速度通过射出用电动机69的转速的调节来控制。具体而言,控制装置9基于由位置传感器169检测的柱塞49的速度对射出用电动机69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电动机因为控制性比油压缸高,故而可高精度地进行低速射出的速度控制。
在低速射出中,拆装部71可以为ON,也可以为OFF。其中,若为ON,则例如在进行包含减速的多级控制时,能够防止柱塞49由于惯性力而离开基部91前进。
(高速射出工序)
高速射出是为了实现不滞后于熔液的凝固地将熔液填充到模腔等的目的而以较高的速度使柱塞前进并将熔液射出到模腔105的工序。其射出速度根据套筒47的直径或1射程的熔液量等而适当设定,例如为1m/s以上,更具体而言,例如为2m/s以上且10m/s以下。
控制装置9在基于位置传感器169的检测值的柱塞49的位置达到规定的高速切换位置时,打开第二射出用阀165B,从蓄液器157向射出头侧室55h供给动作液。另外,控制装置9将伺服阀即第四射出用阀165D调节到适当的开度。进而,控制装置9从低速射出起持续将拆装部71设为OFF(卡合解除),或者将在低速射出中为ON的拆装部71设为OFF。
由此,射出活塞57、射出活塞杆61及柱塞49以较高的速度前进。此时,拆装部71的卡合被解除,故而柱塞49等抛开以较低的速度移动的拆装部71、导向轴77及射出用螺母87而前进。因此,射出用驱动装置53不会成为妨碍柱塞49等的前进的负荷。然后,套筒47的熔液以高速射出到模腔105。
柱塞49的速度通过调节伺服阀即第四射出用阀165D的开口度来控制。此外,控制装置9也可以基于由位置传感器169检测的柱塞49的速度对第四射出用阀165D的开口度进行反馈控制。
其后,未特别图示,进行减速射出。即,当熔液填充到位于模腔105的程度时,柱塞49从其已填充的熔液受到反作用力而减速,其另一方面,射出压力急剧上升。此外,各部的动作与高速射出时同样。其中,为了缓和填充时的冲击,也可以在满足柱塞49到达规定的减速位置等规定的减速开始条件时,进行减小伺服阀即第四射出用阀165D的开口度等适当的减速控制。
(增压和保压工序)
当满足规定的增压开始条件时,控制装置9控制液压单元7,以使其开始增压工序。增压开始条件例如为基于检测射出头侧室55h的压力的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及根据需要检测射出杆侧室55r的压力的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射出压力达到规定的值,或者为由位置传感器169检测的柱塞49的检测位置到达规定的位置。
在增压工序中,例如,第四射出用阀165D及第五射出用阀165E允许动作液从射出杆侧室55r向罐151排出。第一射出用阀165A及第二射出用阀165B禁止动作液自射出头侧室55h流出。第六射出用阀165F允许动作液从前侧室55f向罐151排出。第三射出用阀165C允许动作液从蓄液器157向后侧室55e排放。
通过使各种阀如上所述地动作,射出头侧室55h的压力由增压活塞59加压,射出压力上升。然后,射出压力达到最终压力。另外,射出速度因向模腔105完全填充熔液而为零。
之后,控制装置9维持射出压力成为最终压力的状态。即,进行保压工序。例如,各种阀维持在上述的增压工序时的状态。在保压工序期间,熔液被冷却而凝固。当熔液凝固时,控制装置9关闭第三射出用阀165C,结束从能器157向后侧室55e的液压的赋予等,保压工序结束。
此外,控制装置9适当地判定熔液是否已凝固。例如,控制装置9通过是否从得到最终压力的时刻等规定的时刻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来判定熔液是否已凝固。
(高速射出工序~保压工序的拆装部的动作)
如上所述,开始高速射出时,柱塞49及射出活塞杆61抛开拆装部71而前进。另一方面,在高速射出开始以后,射出用电动机69实现的拆装部71前进也持续。其后,开始增压,柱塞49的速度下降,进而,开始保压,柱塞49停止,由此拆装部71(基部91)追上被抵接部67b。换句话说,拆装部71成为相对于被抵接部67b可卡合的状态。拆装部71到达被抵接部67b的时刻优选为保压完成之前。
控制装置9当基于位置传感器169及编码器69e的检测值而检测到拆装部71向被抵接部67b的到达时,使射出用电动机69停止。此外,拆装部71的位置的检测也可以通过设置与位置传感器169同样的位置传感器(线性编码器)等来进行。
从高速射出开始到拆装部71到达被抵接部67b的拆装部71的速度可以与低速射出时的速度同等,也可以不同。另外,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减速控制,以使基部91不对柱塞49赋予冲击。
(开模初始工序)
在保压结束后,控制装置9切换合模用阀161,将合模杆侧室33r和罐151连接,并且将合模头侧室33h和泵153连接。由此,进行合模缸21的减压,消除连接杆17的伸长。其后,控制装置9例如以禁止合模缸21的动作液的流动的方式切换合模用阀161。
接着,控制装置9驱移动模开闭用电动机25,使移动模板15向开模方向移动。由此,移动模103与成形件一同离开固定模101。
此时,控制装置9进行用于随着移动模103的移动而由柱塞49挤出模饼的、所谓挤出跟随的控制。例如,控制装置9驱动泵用电动机155,从泵153送出动作液,以允许动作液从泵153向射出头侧室55h流动的方式控制第一射出用阀165A,且以允许动作液从射出杆侧室55r向罐151流动的方式控制第四射出用阀165D及第五射出用阀165E。其后,当柱塞49移动到规定位置时,控制装置9以禁止射出缸51的动作液的流动的方式控制上述阀,结束挤出跟随。此外,挤出跟随可以由射出用驱动装置53驱动柱塞49而进行,也可以由射出缸51及射出用驱动装置53双方驱动柱塞49而其整体或部分地进行。
(开模工序)
在挤出跟随结束以后,控制装置9使模开闭用电动机25实现的移动模板15向开模方向的移动持续。然后,控制装置9在移动模板15到达规定的开模位置时,使模开闭用电动机25停止,结束开模工序。
此外,开模位置通常设为移动模板15的开模极限(开模侧的驱动极限)。其中,因为电动式的模开闭用驱动装置19能够简便地在任意的位置对移动模板15进行位置保持,故而开模位置也可以设为比开模极限更靠闭模侧。在该情况下,能够缩短模开闭所需的时间。
控制装置9与开模并行地进行蓄液器157的填充。即,控制装置9驱动泵用电动机155,并且以允许动作液从泵153向蓄液器157流动的方式控制填充用阀167。其后,控制装置9在检测蓄液器157的压力的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达到规定值时,关闭填充用阀167等,结束蓄液器157的填充。
(芯返回及射出返回)
控制装置9例如在开模及蓄液器157的填充完成后,进行用于使芯107从固定模101与移动模103之间退避(芯返回)的控制。例如,控制装置9驱动泵用电动机155,另外,切换芯用阀163,允许动作液从泵153向芯杆侧室41r流动,并且允许动作液从芯头侧室41h向罐151流动。当芯107结束了退避时,例如,控制装置9以禁止芯缸39的动作液的流动的方式切换芯用阀163。
另外,控制装置9与芯返回并行地进行用于使柱塞49后退的(射出返回)的控制。例如,控制装置9将拆装部71的钩93设为ON的位置而使其与柱塞49卡合。此外,该卡合如果是拆装部71追上了柱塞49以后,则可以在适当的时期进行。然后,控制装置9驱动射出用电动机69,使柱塞49后退。即,不是由射出缸51,而是由射出用驱动装置53进行射出返回。
此外,在由射出用驱动装置53进行射出返回期间,例如,射出缸51设为不产生驱动力的状态,通过射出用驱动装置53的驱动力返回到初始状态。
例如,控制装置9以允许动作液从罐151向射出杆侧室55r流动的方式控制第四射出用阀165D及第五射出用阀165E,且以禁止动作液自射出头侧室55h排出的方式控制第一射出用阀165A,且以允许动作液从罐151向前侧室55f流动的方式控制第六射出用阀165F,且以允许动作液从后侧室55e向罐151排出(用于此的流路未图示)的方式控制未图示的阀。由此,射出活塞57及增压活塞59随着柱塞49的后退而后退。当增压活塞59到达后退极限时,以允许动作液从射出头侧室55h向罐151排出的方式控制第一射出用阀165A,射出活塞57持续后退。
其后,当柱塞49到达后退极限时,控制装置9使射出用电动机69停止,并且禁止射出缸51的动作液的流动。
(挤出工序及取出工序)
当芯返回及射出返回完成后,控制装置9驱动未图示的挤出装置,将成形件从移动模103挤出。然后,通过未图示的搬运装置,将已挤出的成形件从合模装置3(模具)中取出。未图示的挤出装置例如通过从泵153向该挤出装置所包含的挤出缸供给动作液而被驱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压铸机1具有合模装置3和射出装置5。合模装置3具有在模开闭中使移动模板15向模开闭方向移动的电动式的模开闭用驱动装置19、及产生合模力的合模缸21,为双压板式。射出装置5具有在低速射出中驱动柱塞49的电动式的射出用驱动装置53、及在高速射出中驱动柱塞49的射出缸51。
因此,作为压铸机1整体,优选利用液压缸及电动机。具体而言,例如,合模装置3及射出装置5双方都使用电动式驱动装置,故而作为压铸机1整体能够降低由电动机驱动泵而送出动作液的机会。由于电动式驱动装置不经由动作液而是直接传递驱动力,故而效率高,作为压铸机1整体,电力消耗下降。另一方面,通过在需要较大的力的合模及需要较高的速度的高速射出中利用液压缸,从而能够提高成形件的质量。通过稳定地进行电动式射出用驱动装置53实现的低速射出的速度控制,也可期待成形件的质量提高。混合动力式射出装置5与全油压式的射出装置相比,需要射出用驱动装置53的设置空间,但如果将射出用驱动装置53配置在射出缸51的侧方,则可降低压铸机1的长大化。相反,由于合模装置为双压板式,作为压铸机1整体,能够缩短。即,能够缩小设置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铸机1具有液压单元7。液压单元7具有储存动作液的罐151、从罐151送出动作液的泵153、控制动作液的流动的多个阀、保持这些部件的保持基体159,向合模缸21及射出缸51供给动作液。
因此,由合模装置3和射出装置5综合使用或共用液压系统的一部分,可实现节省空间化。合模装置3不具有模开闭用的液压缸,故而要使用的动作液的量、泵的使用频度及阀的数量都比全油压式的合模装置少。因此,即使综合使用液压系统的一部分,也可抑制罐151极端大型化,或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使用泵用电动机155,或可抑制保持基体159极端大型化。其结果是,这些各部的成本上升的可能性得以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合模装置3还具有使芯107向固定模101与移动模103之间进退的芯缸39。在各成形循环中,同时进行芯缸39实现的芯107的退避、和射出用驱动装置53实现的开模。
因此,周期缩短。具体而言,如下所述。在开模及芯返回之后,进行涂布脱模剂的喷涂工序。此时,柱塞49通常直到喷涂工序结束都不后退,而是在套筒47的前方位置待机,以使脱模剂不进入套筒47。因此,不同时进行芯返回和射出返回。另外,在全油压式的压铸机中,在假设同时进行了芯返回和射出返回的情况下,必须从泵153向芯缸39及射出缸51双方供给动作液。其结果是,在全油压式的压铸机中,即使同时进行芯返回和射出返回,动作液也仅向芯缸39及射出缸51中的压力低的一方流动,结局是,依次进行动作,或双方的速度均下降。即,得不到周期缩短的效果。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由分体的驱动源同时进行芯返回和射出返回,故而周期缩短。
此外,芯返回及射出返回也可以某一个先开始,另外,也可以某一个先完成。如果芯返回及射出返回中的一方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和另一方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重复,则可实现周期的缩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铸机1还具有向射出缸51供给动作液的蓄液器157。在各成形循环中,同时进行模开闭用驱动装置19实现的开模、和蓄液器157的填充。
因此,周期缩短。此外,在全油压式的压铸机中,即使同时进行开模和填充,也使动作液仅向模开闭用液压缸及蓄液器157中的压力低的一方流动,结局是,依次进行开模及填充,或双方的速度均下降。即,得不到周期缩短的效果。
此外,开模及蓄液器的填充也可以某一个先开始,另外,也可以某一个先完成。如果开模及蓄液器的填充中的一方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和另一方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重复,则可实现周期的缩短。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压铸机的合模装置203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平面图。
未特别图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合模装置3以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203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3同样或类似的构成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说明。
合模装置203在能够由移动模板15将多个连接杆217从固定模板13拔出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3不同。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合模装置203具有能够进行合模活塞35和连接杆217的连结及该连结的解除的固定侧卡合装置223。固定侧卡合装置223包含对开螺母等分割螺母而构成,不可能沿模开闭方向移动地相对于合模活塞35连结。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连接杆217在移动模板15侧的一端形成有与卡合装置23卡合的被卡合部217a。另外,连接杆217在固定模板13侧的一端形成有与固定侧卡合装置223卡合的固定侧被卡合部217b。
因此,在成形循环中,通过使固定侧卡合装置223总是与固定侧被卡合部217b卡合,能够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3同样的动作。
另外,在更换模具时等,通过使移动模板15向闭模方向移动(例如,移动到模接触位置),接着,使卡合装置23与被卡合部217a卡合,并且解除固定侧卡合装置223和固定侧被卡合部217b的卡合,其后,使移动模板15向开模方向移动,能够将连接杆217从固定模板13拔出。
此外,基座11及模开闭用驱动装置19等为了能够使移动模板15向比成形循环的开模位置更靠开模方向的方向移动,需要构成为比第一实施方式长。另外,移动模板15具有从其前面向开模方向延伸的筒状导向部件218,以使其能够适当地支承已拔出的连接杆217。
根据以上的第二实施方式,因为压铸机具有双压板式且复合式的合模装置203、混合动力式的射出装置5,故而可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不需要为了连接杆217的拉拔而设置大型设备,可进一步实现节省空间化。
<实施例>
制作实施方式的压铸机,测定成形循环的电力消耗。另外,作为比较例,测定全油压式压铸机的成形循环的电力消耗。其中,成形循环为实验用,未进行熔液向套筒47的供给。
以下表示的是电力消耗的测定条件。
周期:25、30、35、40秒这四种
蓄液器的填充时的压力:13.5MPa
模具:无
挤出:在整个行程中驱动挤出用的油压缸
高速射出的行程:射出缸的整个行程的约1/3
作为动作液的油的温度:约40℃
以下表示的是电力消耗的测定结果。此外,以下所示的电力消耗仅为机器主体的电力消耗,芯的进退、供液、喷涂的电力消耗除外。另外,“降低率”为(比较例的电力消耗-实施例的电力消耗)/比较例的电力消耗×100(%)。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中,与比较例相比,电力消耗大致降低了40~60%。
图7(a)表示实施例的电力消耗的测定结果,图7(b)表示比较例的电力消耗的测定结果。两图都是周期为30s时的结果。如该图所示,在电动机的驱动力不经由动作油而是直接传递的射出返回或闭模(在该图中,包含在“合模”中)等中,有效地降低了电力消耗。
另外,除了电力消耗以外,与比较例相比,确认实施例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机器的设置空间:减小了约30%
生产率:增大了10~30%(取决于能够进行打包动作等)
使用动作油:减少了约80%(罐容量变成约1/5)
铸造质量的提高和不良率的降低(取决于低速射出速度的稳定等)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可以按各种方式来实施。
成形机不限于压铸机。例如,成形机可以是其他金属成形机,也可以是将树脂成形的射出成形机,还可以是对在木屑中混合有热塑性树脂等的材料进行成形的成形机。另外,成形机不限于横向合模横向射出,例如,也可以为纵向合模纵向射出、纵向合模横向射出、横向合模纵向射出。成形机也可以没有射出框架。动作液不限于油,例如也可以为水。
在成形机中,也可以不设置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中的综合了油压系统的一部分的液压单元。芯也可以通过电动式驱动装置来驱动。
模开闭用驱动装置只要是电动式即可,不限于由丝杠机构将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转换为平移运动的装置。例如,模开闭用电动机不限于旋转式,也可以是线性电动机。另外,例如将模开闭用电动机的旋转转换为平移运动的机构不限于丝杠机构,例如也可以是齿条和齿轮机构。另外,例如,模开闭用驱动装置也可以在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上设置适当的齿轮机构或带轮和带机构。
射出装置只要是混合动力式即可,不限于将电动式射出用驱动装置在柱塞(射出活塞杆)进行拆装的装置。例如,射出装置可以由电动式射出用驱动装置使射出缸的缸部件移动,也可以由电动式射出用驱动装置使从后方插入到射出缸的缸部件中的按压部件移动,且由上述的按压部件对射出活塞或其背后的动作液进行按压(加压)。
另外,射出装置在如实施方式那样地将电动式射出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在射出缸部件的外部向柱塞(射出活塞杆)传递的情况下,如果射出用驱动装置的可动部件(例如基部91)相对于柱塞的相对前进受到限制,则也可以不设置拆装部。例如,在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钩93及致动器95。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柱塞的后退由射出缸进行。另外,在设置拆装部的情况下,拆装部不限于利用卡合的方式,也可以是使用摩擦力的方式或使用磁力的方式。
另外,射出用驱动装置只要是电动式即可,不限于由丝杠机构将旋转式电动机的旋转转换为平移运动的装置。例如,射出用电动机不限于旋转式,也可以是线性电动机。另外,例如将射出用电动机的旋转转换为平移运动的机构不限于丝杠机构,例如,也可以是齿条和齿轮机构。另外,传递射出用电动机的旋转的传递机构不限于带轮和带机构,也可以是齿轮机构,另外,也可以省略传递机构。
液压单元可以包含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等所需的液压系统的多个元件中的适当的部分而构成。例如,在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是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的全部阀均包含在液压单元中的情况,但一部分阀也可以与液压单元分体地设置。另外,例如,蓄液器也可以设置成与液压单元分体,且设置在射出缸的上方等。
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液压系统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例,流路或阀的配置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不设置连接射出杆侧室和射出头侧室的旁通回路。另外,例如也可以设置构成进口节流式回路的伺服阀来代替构成出口节流式回路的伺服阀,或者在构成出口节流式回路的伺服阀基础上添加构成进口节流式回路的伺服阀。
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动作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在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是同时进行芯返回和射出返回的情况,但也可以与通常的动作同样,依次进行开模及芯返回、喷涂、射出返回。另外,例如也可以与开模和蓄液器的填充并行地进行。另外,例如射出用驱动装置也可以用于增压工序。也可以通过射出缸的驱动力来进行射出返回。
此外,从本申请中例如可提取以下的发明。一种具备复合合模装置及混合动力式射出装置的成形机,其具有对合模装置及射出装置供给动作液的液压单元。同时进行芯缸实现的芯的退避和电动式射出用驱动装置实现的柱塞的后退。在各成形循环中,同时进行电动式模开闭用驱动装置实现的开模、和射出缸用蓄液器的填充。在这些发明中,可以在发明成立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合模装置或射出装置也可以设为全电动式或全液压式,合模装置也可以设为肘节式。

Claims (5)

1.一种成形装置,其具备:
合模装置,其具有保持固定模的固定模板、保持移动模的移动模板、使所述移动模板沿模开闭方向移动的电动式的模开闭用驱动装置及产生合模力的合模缸;
射出装置,其具有可在套筒内滑动的柱塞、至少在低速射出时使用的驱动所述柱塞的电动式的射出用驱动装置及至少在高速射出时使用的驱动所述柱塞的射出缸;
射出框架,其固定在所述固定模板上,具有衬套,
所述射出用驱动装置具有:旋转式的电动机、与所述柱塞平行地延伸且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绕轴旋转的丝杠轴、与所述丝杠轴拧合且通过所述丝杠轴的旋转而在与所述柱塞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的螺母、限制相对于所述柱塞的相对前进的可动部件、介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并将所述螺母和所述可动部件固定的导向轴,
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柱塞平行地延伸,且后端固定在所述螺母上,前端固定在所述可动部件上,所述导向轴为在所述螺母位于射出循环的后退极限时将所述丝杠轴中的比所述螺母更靠前方的整体覆盖的中空状,并且沿轴向可滑动地插通于所述衬套,并列的两根所述导向轴通过固定于所述可动部件来限制所述导向轴和所述螺母绕轴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装置,其中,
还具备液压单元,该液压单元具有储存动作液的罐、从所述罐送出动作液的泵、控制动作液的流动的多个阀、保持所述罐、所述泵及所述多个阀的保持基体,向所述合模缸及所述射出缸双方供给动作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合模装置还具有使芯向所述固定模与所述移动模之间进退的芯缸,
在各成形循环中,同时进行所述芯缸实现的所述芯的退避、和所述射出用驱动装置实现的所述柱塞的后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装置,其中,
还具有向所述射出缸供给动作液的蓄液器,
在各成形循环中,同时进行所述模开闭用驱动装置实现的开模和所述蓄液器的填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装置,其中,
还具有向所述射出缸供给动作液的蓄液器,
在各成形循环中,同时进行所述模开闭用驱动装置实现的开模和所述蓄液器的填充。
CN201510387645.XA 2014-07-02 2015-07-02 成形装置 Active CN105312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6608A JP6457750B2 (ja) 2014-07-02 2014-07-02 成形装置
JP2014-136608 2014-07-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2534A CN105312534A (zh) 2016-02-10
CN105312534B true CN105312534B (zh) 2018-12-04

Family

ID=5501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7645.XA Active CN105312534B (zh) 2014-07-02 2015-07-02 成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84364B2 (zh)
JP (1) JP6457750B2 (zh)
CN (1) CN1053125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413A (zh) * 2019-08-14 2019-10-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铸试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5642B2 (ja) * 2016-05-10 2020-08-26 芝浦機械株式会社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及び固液共存金属の成形方法
US10293403B2 (en) * 2017-03-31 2019-05-21 T-Sok Co., Ltd. Full-servo multi-axis injection device for die-casting machine
CN106873536A (zh) * 2017-04-24 2017-06-20 深圳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模内镶件取放料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838392A (zh) * 2017-11-28 2018-03-27 湖南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系统
JP6970730B2 (ja) * 2019-12-04 2021-11-24 芝浦機械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式中子駆動装置及び成形機
CN112355274A (zh) * 2020-09-11 2021-02-12 周芮冬 一种压铸机压射增压自动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979B2 (ja) * 1987-05-08 1994-02-02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525880B2 (ja) * 1988-10-31 1996-08-2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2516670B2 (ja) * 1988-11-25 1996-07-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2000052392A (ja) * 1998-08-11 2000-02-22 Toshiba Mach Co Ltd 射出成形機の油圧制御回路
JP4048671B2 (ja) * 1999-01-18 2008-02-20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加圧機構
US6613262B1 (en) * 2000-10-31 2003-09-02 Donald P. Arend Molding system with movable mold modules
JP4804845B2 (ja) * 2005-09-14 2011-11-02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4382730B2 (ja) * 2005-09-22 2009-12-16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式射出装置
JP4790358B2 (ja) * 2005-09-26 2011-10-12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型開閉装置及び型開閉方法
JP4780290B2 (ja) * 2005-10-05 2011-09-28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5426833B2 (ja) * 2008-03-24 2014-02-26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
JP5177394B2 (ja) * 2008-03-24 2013-04-03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
JP2010264468A (ja) * 2009-05-13 2010-11-25 Toshiba Mach Co Ltd 成形機及び成形機の制御装置
JP5368871B2 (ja) * 2009-05-15 2013-12-18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システム
JP5433298B2 (ja) 2009-05-15 2014-03-05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
JP5416563B2 (ja) * 2009-12-02 2014-02-12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の制御方法
JP5710188B2 (ja) * 2010-09-15 2015-04-30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
JP5608045B2 (ja) 2010-10-29 2014-10-15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成形機
JP5665492B2 (ja) * 2010-11-11 2015-02-04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中子駆動用油圧ユニットを備えた電動型ダイカストマシン
JP5654327B2 (ja) * 2010-11-24 2015-01-14 東洋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及びダイカストマシンの増圧制御方法
JP4782250B1 (ja) * 2011-02-28 2011-09-28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JP4790869B1 (ja) * 2011-05-02 2011-10-12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WO2012150720A1 (ja) * 2011-05-02 2012-11-08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JP4960527B1 (ja) * 2011-09-29 2012-06-27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JP2013018011A (ja) * 2011-07-08 2013-01-31 Toshiba Mach Co Ltd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5413A (zh) * 2019-08-14 2019-10-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铸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2534A (zh) 2016-02-10
JP6457750B2 (ja) 2019-01-23
US9884364B2 (en) 2018-02-06
JP2016013565A (ja) 2016-01-28
US20160001357A1 (en) 2016-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2534B (zh) 成形装置
US7316259B2 (en) Diecasting machine
US20090242161A1 (en) Injection device for die casting machine
CN107350449A (zh) 压铸机及固液共存态金属的成形方法
CN108568933A (zh) 注射成型机
JP6764276B2 (ja) 射出装置及び成形機
CN103501938B (zh) 成型机的射出装置
JP2010115683A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JP2006315072A (ja)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
JP6860382B2 (ja) 射出装置及び成形機
JP6861061B2 (ja) 型締装置及び成形機
JP2013075300A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CN105290364B (zh) 射出装置及成形装置
JP4646695B2 (ja)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
JP5654327B2 (ja)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及びダイカストマシンの増圧制御方法
JP5558227B2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JP5279689B2 (ja)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
JP7194157B2 (ja) 押出装置及び成形機
JP7061173B1 (ja) 成形機
CN103889617A (zh) 注射装置
JP5548492B2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JP5634776B2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及び成形機
JP2010120021A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JP6131488B2 (ja) 射出装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5603176B2 (ja) 成形機の射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