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7300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7300A
CN105297300A CN201410545054.6A CN201410545054A CN105297300A CN 105297300 A CN105297300 A CN 105297300A CN 201410545054 A CN201410545054 A CN 201410545054A CN 105297300 A CN105297300 A CN 105297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in
idle pulley
energizing
sewing mach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50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7300B (zh
Inventor
小池三喜夫
真船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nake Ey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97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7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7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7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05B57/32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in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02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with mechanisms for needle-bar move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05B57/34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in overedge-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05B57/36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in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10Electrical or electromagnetic drives
    • D05B69/12Electrical or electromagnetic drives using rotary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搭载有无需繁琐的调整步骤、且可稳定地控制因针杆摆动而产生的针与梭的时序偏差的机构。所述缝纫机包括:上轴(3),驱动针杆(1),且可旋动地设置;下轴(4),驱动梭(2),且可旋动地设置;上轴皮带轮(3a),设置于上轴(3);下轴皮带轮(4a),设置于下轴(4);皮带(6),连结上轴皮带轮(3a)与下轴皮带轮(4a)而使旋转同步;及皮带调整机构,接触皮带(6)而使皮带(6)被拉紧的张紧侧(A)的皮带长度变化;且设置有根据张紧侧(A)的皮带长度的变化而对皮带(6)赋予势能的赋能器件。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与振幅移动的针的位置无关而调整针与梭交叉的时序的构成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在缝纫机中,上线插通于针,且下线收纳在梭中。针与梭利用带齿皮带(toothedbelt)连结驱动针杆的上轴与驱动梭的下轴。即,以如下方式构成:当利用电动机(motor)的驱动力等驱动上轴时,下轴也旋转,针与梭相互动作。缝纫机利用梭的梭尖捕捉在针移动至针下止点后上升时上线所形成的线圈,通过上线与下线交织而形成针脚。
缝纫机可通过在上轴设置使针杆以相对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式摆动的振幅机构而形成交错(zigzag)形状的针脚。通过控制该振幅机构来调整针杆摆动的量或时序,而实现锁边缝(overedgestitch)、图案缝(patternstitch)、文字缝等复杂的缝制。
在进行复杂的缝制的情况下,如果针杆的摆动变大,则针的位置会频繁变化。由此,针与梭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因此伴随该变化,针与梭相互动作的时序产生偏差。如果该偏差超过容许范围,则无法形成针脚。
因此,以往的缝纫机中,以针与梭的相互动作的偏差收敛在可形成针脚的范围的方式限制针杆的摆动量。或,使形成惰轮单元(idlerunit)的2个惰轮接触连结上轴与下轴的带齿皮带(例如专利文献1)。通过以与交错缝的情况下的针杆的摆动联动的方式驱动惰轮单元,而使带齿皮带的张紧侧的皮带长度变化,从而控制针与梭的相互动作的时序。可尝试通过该控制而修正与针杆的摆动联动的针与梭的时序偏差,即便在摆动幅度宽的情况下也可形成针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645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从安装时的作业性或安全上的理由考虑,带齿皮带以产生一定的松弛的方式构成。惰轮通过在带齿皮带的松弛侧吸收该皮带的松弛而防止皮带脱落等,从而使该皮带稳定地传递动力。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具备包含可在带齿皮带的旋转平面上移动的2个惰轮的惰轮单元。该惰轮单元通过使松弛任意地向带齿皮带的张紧侧与松弛侧移动而控制针与梭的时序。
然而,因使惰轮移动而导致吸收松弛来使带齿皮带的张力稳定的功能的一部分受损。通过惰轮移动,而利用惰轮来吸收带齿皮带的松弛的吸收量变化。因此,带齿皮带的张力产生变动,从而成为引起动力传递时的振动或噪音、皮带脱落等问题的原因。
以往,为解决所述问题,相对于使惰轮单元驱动的1个驱动源,而具有分别使2个惰轮移动的凸轮面。通过2个惰轮进行不同的动作,而以移动时的带齿皮带的松弛的吸收量成为固定的方式使惰轮间距离适当变化。可尝试通过如此那样使惰轮单元移动而消除皮带张力变动。
然而,由使惰轮单元移动所导致的带齿皮带的张力的变动,例如受零件尺寸的不均、或上轴与下轴及其等与惰轮单元的位置关系的不均影响。因此,对于使惰轮间距离如何变化并且是否使惰轮单元移动,每台缝纫机各不不同。因此,设置用以调整惰轮间距离的微调整机构,但在调整带齿皮带旋转时的微妙的张力变动的性质上,作业困难,且在设定大量生产的情况下不现实。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有如下机构的缝纫机,该机构无需繁琐的调整步骤、且可稳定地控制因针杆摆动而产生的针与梭的时序偏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用以解决上述课题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轴,驱动针杆,且可旋动地设置;下轴,驱动梭,且可旋动地设置;上轴皮带轮(pulley),设置于所述上轴;下轴皮带轮,设置于所述下轴;皮带,连结所述上轴皮带轮与所述下轴皮带轮而使旋转同步;及皮带调整机构,接触所述皮带而使所述皮带被拉紧的张紧侧的皮带长度变化;且设置有赋能器件,根据所述皮带的皮带长度的变化而对所述皮带赋予势能。
也可为所述皮带调整机构具有接触所述上轴皮带轮中的所述皮带被拉紧的张紧侧的至少1个惰轮,通过所述惰轮摆动而使所述皮带的张紧侧的皮带长度变化。
所述赋能器件也可设置在所述皮带被送出的松弛侧。所述赋能器件也可为弹性构件。
也可设置有限制器件,在所述皮带的张紧状态超过所述赋能器件的赋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所述赋能器件的可动范围。也可为所述限制器件为挡臂、及与所述挡臂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的挡体(stoper),所述挡臂在所述皮带的张紧状态超过所述赋能器件的赋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抵接于所述挡体而限制所述赋能器件的可动范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搭载有如下机构的缝纫机,该机构无需繁琐的调整步骤、且可稳定地控制因针杆摆动而产生的针与梭的时序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概略构成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利用针与梭的梭尖形成针脚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针与梭的梭尖的相对动作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针与梭的梭尖的相对动作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皮带的张紧状态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通过赋能器件对皮带的松弛侧赋予势能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使用赋能器件的情况下的皮带的张紧状态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通过限制器件限制赋能器件的运转范围的状态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针杆
1a:针孔
1b:针
2:梭
2a:梭尖
3:上轴
3a:上轴皮带轮
4:下轴
4a:下轴皮带轮
5:振幅机构
5a:振幅电动机
6:带齿皮带
7:惰轮单元
7a、7b:惰轮
7c:臂
7d:电动机
8:张力调整惰轮
8a:弹性构件
8b:挡臂
8c:挡体
A:张紧侧
B:松弛侧
δ1:过小位移量
δ2:必要最小位移量
δ3:容许最大位移量
δ4:过大位移量
δ、δL1、δL2、δR1、δR2:针位移量
α、β:相位差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构成]
以下,参照图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重点对缝纫机的调整针与梭交叉的时序的构成进行说明。省略对缝纫机的详细构成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应用于交错缝缝纫机等当前或将来有可能利用的所有缝纫机。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概略构成的一例。
(1)概略构成
缝纫机具有针杆1、与梭2。针杆1为支撑上线穿过针孔1a的针1b的构件。梭2为收纳缠绕有下线的梭芯(bobbin)的构件。上轴3经由曲柄机构而连结于针杆1。下轴4经由齿轮机构而连结于梭2。上轴3及下轴4分别通过固定在缝纫机内部的未图示的轴承而旋动自由地受到支撑。来自未图示的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轴3。
上轴3的曲柄机构以将上轴3的旋转转换为往返运动而使针杆1上下移动的方式构成。此外,在上轴3设置有使针杆1摆动的振幅机构5。振幅机构5通过利用振幅电动机5a的驱动力使针杆1以相对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式摆动而形成交错状的针脚。
在上轴3设置有具有规定齿数的上轴皮带轮3a。此外,在下轴4设置有具有与上轴皮带轮3a相同数量的齿数的下轴皮带轮4a。上轴皮带轮3a与下轴皮带轮4a通过带齿皮带6连结。带齿皮带6的长度设为在架于上轴皮带轮3a与下轴皮带轮4a上时产生规定的松弛的长度。
当上轴3旋转时上轴皮带轮3a旋动,其旋动经由带齿皮带6而传递至下轴皮带轮4a,下轴4与上轴3等速旋转。下轴4的齿轮机构以使梭2伴随下轴4的旋动而旋转的方式构成。
(2)皮带调整机构
皮带调整机构为接触带齿皮带6而使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的皮带长度变化的机构,具有在使针杆1摆动的情况下修正针1b与梭2相会时序的功能。本实施方式中,将惰轮单元7作为一例来进行说明。惰轮单元7具有分别接触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与松弛侧B的惰轮7a、惰轮7b。另外,惰轮单元7在张紧侧A具有至少1个惰轮。
此处,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是指通过上轴皮带轮3a的旋转而重新与上轴皮带轮3a啮合的侧,即皮带被拉紧的侧。此外,松弛侧B是指通过上轴皮带轮3a的旋转而脱离与上轴皮带轮3a的啮合的侧,即皮带被送出的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张紧侧A示为右、且将松弛侧B示为左的情况。
惰轮7a、惰轮7b以从带齿皮带6的外周侧夹入带齿皮带6的方式而配置在张紧侧A与松弛侧B。惰轮7a、惰轮7b经由臂7c而连结于电动机7d。惰轮7a、惰轮7b以通过电动机7d的驱动力而与利用振幅机构5进行的针杆1的摆动同步地摆动的方式构成。通过惰轮单元7动作,带齿皮带6的松弛向张紧侧A及松弛侧B移动。由此,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的皮带长度对应于针杆1的摆动状态而变化,因此控制上轴3与下轴4的时序,从而调整针1b与梭2的梭尖2a相会的时序。
(3)赋能器件
赋能器件为如下器件,其通过对应于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的皮带长度的变化来吸收带齿皮带6的张力变动,而将带齿皮带6的皮带张力保持为固定。严格而言,理想的是例如使用如下赋能器件而将带齿皮带6的皮带张力保持为固定:可根据利用惰轮单元7吸收带齿皮带6的松弛的吸收量的变动而移动赋能位置,且能以使用重锤的方式赋予势能固定的力。但是,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可获得与重锤相同效果的弹簧或缓冲材料那样的弹性构件来进行说明。
张力(tension)调节惰轮8在带齿皮带6的松弛侧B,以接触带齿皮带6的外周侧的方式设置。弹性构件8a连结于张力调节惰轮8。弹性构件8a以如下方式构成:对张力调节惰轮8向将带齿皮带6的松弛侧B从带齿皮带6的外周侧朝内周侧按压的方向赋予势能。作为弹性构件8a,可使用弹簧或缓冲材料。
在张力调整惰轮8上,赋能位置通过弹性构件8a的变形而变化,所述变形根据利用惰轮单元7吸收带齿皮带6的松弛的吸收量的变动而产生。由此,使松弛吸收量的变动减少。此外,通过利用弹性构件8a的弹性力将带齿皮带6向内周侧赋予势能,而可将皮带张力保持于固定。
此外,设置有限制器件,在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超过弹性构件8a的赋能力的情况下限制弹性构件8a的可动范围。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限制器件,具备挡臂8b、及以与挡臂8b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的挡体8c。挡臂8b以朝向弹性构件8a的赋能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方式设置。挡体8c以在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超过弹性构件8a的赋能力的情况下挡臂8b抵接于挡体8c的间隔配置。
[1.2动作]
说明以上的缝纫机的动作例。
(1)针脚的形成
在将上线穿过针1b的针孔1a,且缠绕有下线的梭芯收纳在梭2中的状态下,通过驱动上轴3而形成针脚。具体而言,当通过缝纫机电动机驱动上轴3时,曲柄机构将上轴3的旋转转换为往返运动而使针杆1上下移动。此外,上轴3的旋转经由上轴皮带轮3a、带齿皮带6、及下轴皮带轮4a而传递至下轴4。当下轴4通过上轴3的旋转而旋转时,梭2旋转。
在所述动作中,针1b贯穿布而移动至针下止点为止。当针1b上升某程度时,上线通过与布的摩擦而不会退出至布的上表面,因此在布的下表面形成线圈。通过梭2的梭尖2a穿过该线圈内,而缠绕有下线的梭芯钻过线圈,通过上线与下线交织而形成针脚。
(2)线圈的形成
线圈的大小依赖于针1b从下止点上升的量。图2中,将针1b从下止点上升的量示为针位移量δ。δ1表示针1b的过小位移量。当如δ1那样针1b的位移量过小时,无法形成线圈,或即便能形成线圈,也为线圈变小而梭尖2a无法进入线圈的状态。另一方面,δ4表示针1b的过大位移量。当如δ4那样针1b的位移量过大时,线圈变大,从而线圈因线的自重或扭曲而塌陷,梭尖2a无法进入线圈。如此,如果针位移量过小或过大,则无法形成针脚。
因此,为形成正常的针脚,必须将针位移量设为可形成线圈、且梭2的梭尖2a可进入线圈的内侧的量。图2中,将必要最小位移量示为δ2,将容许最大位移量示为δ3。为形成正常的针脚,必须将针位移量设为δ2以上且δ3以下。
(3)以往的缝纫机的交错缝时的针的轨迹
振幅机构5通过利用振幅电动机5a的驱动力使针杆1以相对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式摆动而形成交错的针脚。将在以往的缝纫机中进行交错缝的情况下的针1b与梭2的梭尖2a的相对动作的变化示于图3。图3的横轴表示上轴3及下轴4的相位,纵轴模拟性地表示针1b的前端及梭2的梭尖2a的轨迹。另外,梭尖2a的轨迹与实际的轨迹稍有不同,但为方便说明而以连续的线图示。图3的例中,梭2逆时针旋转。
图3中,以实线描画的针1b与轨迹表示振幅机构5不动作而针1b处于中央即中基线上的状态。此外,以虚线描画的针1b与轨迹表示通过振幅机构5使针1b左右摆动的状态。在图中的针梭交叉相位上,针1b与梭尖2a处于最接近的状态。在该针梭交叉相位上,梭尖2a进入上线的线圈内。
如上所述,为形成针脚而必须将针位移量设定为必要最小位移量δ2以上且容许最大位移量δ3以下。然而,在交错缝时,虽然梭2的位置为固定,但针1b从位于中基线的状态向左右摆动,因此针1b与梭2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该位置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针位移量。
例如,在以往的缝纫机中,如果将使针1b向右移动的情况下的针位移量设为δR1,则该δR1小于位于中基线的状态下的针位移量δ。此外,如果将使针1b向左移动的情况下的针位移量设为δL1,则该δL1大于位于中基线的状态下的针位移量δ。即,即便将位于中基线的状态下的针位移量δ设定为适当值,因针1b向左右摆动而存在δR1小于最小必要位移量δ2、或δL1超过容许最大位移量δ3而无法形成正常的线圈的情况。
由该针1b的位置变化所引起的针位移量的变化,与使针1b向左右摆动的振幅量Z成比例地增大。因此,在以往的缝纫机中,如果针位移量不满足δ2<δR1<δ<δL1<δ3的关系则无法形成针脚,因此振幅量Z的最大值已由其自身决定,即便有缝制需要其以上的大的振幅的图案的需求,在技术上也难以实现。
(4)使用皮带调整机构的情况下的针的轨迹
皮带调整机构在振幅机构5使针杆1摆动的情况下,通过使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的皮带长度变化而修正针位移量。将设置皮带调整机构即惰轮单元7而进行交错缝的情况下的针1b与梭2的梭尖2a的相对动作的变化示于图4。图4的横轴表示上轴3及下轴4的相位,纵轴模拟性地表示针1b的前端及梭2的梭尖2a的轨迹。另外,梭尖2a的轨迹与实际的轨迹稍有不同,为方便说明而以连续的线图示。图4的例中,梭2逆时针旋转。
图4中,以实线描画的针1b与轨迹表示惰轮单元7位于中央位置的状态。此外,以虚线描画的针1b与轨迹表示使惰轮单元7向左右摆动的状态。在图中的针梭交叉相位上,针1与梭尖2a处于最接近的状态。在该针梭交叉相位上,梭尖2a进入上线的线圈内。
例如,在使惰轮单元7向左移动的情况下,即在使惰轮7a向按压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的距离变长。如果张紧侧A的距离变长,则与惰轮单元7位于中央位置的情况相比,上轴3与下轴4产生相位差α,针位移量减少Δα量。
此外,在使惰轮单元7向右移动的情况下,即在使惰轮7b向按压带齿皮带6的松弛侧B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的距离变短。如果张紧侧A的距离变短,则与惰轮单元7位于中央位置的情况相比,上轴3与下轴4产生相位差β,针位移量增加Δβ量。
由该惰轮单元7的移动所引起的针位移量δ的增减,与利用振幅机构5的针杆1的移动无关而由惰轮单元7的位置决定。因此,通过使惰轮单元7摆动,可使针位移量δ减少Δα量或增加Δβ量。
如上所述,以往的缝纫机中,振幅量Z的最大值必须以与振幅量Z成比例地变化的针位移量成立δ2<δR1<δ<δL1<δ3的关系的方式设定。另一方面,当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效果时,由惰轮单元7的移动所引起的针位移量的增减,与利用振幅机构5的针杆1的移动无关而由惰轮单元7的位置决定。因此,如果以由惰轮单元7的移动所引起的针位移量的增减来抵消由针杆1的移动所引起的针位移量的增减的方式设定,则成为δ2<(δR2+Δβ)<δ<(δL2-Δα)<δ3。此处,δR2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针杆1的最大右方向振幅时的针位移量,δL2同样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针杆1的最大左方向振幅时的针位移量。
如果对以往的缝纫机及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最大左右方向振幅时的针位移量进行比较,则成为δR1=δR2+Δβ、δL1=δL2-Δα,δR2可相对于δR1减小Δβ量,此外,δL2可相对于δL1增大Δα量。此处,由于针位移量变化量与振幅量Z的最大值成比例,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可较以往的缝纫机而将振幅量Z的最大值设定得更大。
另一方面,在使惰轮单元7向张紧侧A及松弛侧B移动的情况下,由惰轮单元7吸收的皮带的松弛产生变化,因此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以显示于图4的上部的方式变化。即在惰轮单元7移动至规定的左右位置的时间点,带齿皮带6的张紧成为最大值。在与高速运动的针杆1的摆动一同使惰轮单元7移动的情况下,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急剧变化。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的急剧变化会使带齿皮带6的耐久性降低,或成为振动、噪音的原因。此外,也成为带齿皮带6松弛脱落、或上轴皮带轮3a与下轴皮带轮4a的齿的啮合偏移的原因。
(5)使用赋能器件的情况下的张紧的变化
在张力调节惰轮8上设置有赋能器件即弹性构件8a,如图5所示,在使惰轮7a向按压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张力调整惰轮8向按压带齿皮带6的松弛侧B的方向赋予势能。张力调整惰轮8按压带齿皮带6的位置,根据利用惰轮单元7吸收带齿皮带6的松弛的吸收量的变动而变化。即,在利用惰轮单元7吸收松弛的吸收量多而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高的情况下,张力调整惰轮8的赋能位置相对于带齿皮带6向外侧方向,即向通过张力调节惰轮8吸收的松弛变少的方向移动。此外,在利用惰轮单元7吸收的松弛的吸收量少而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低的情况下,张力调整惰轮8的赋能位置相对于带齿皮带6向内侧方向,即向通过张力调节惰轮8吸收的松弛变多的方向移动。
将使用连结有弹性构件8a的张力调整惰轮8的情况下的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示于图6。在使用张力调整惰轮8的情况下,利用张力调整惰轮8吸收松弛的吸收量以利用惰轮单元7吸收带齿皮带6的松弛的吸收量与利用张力调整惰轮8吸收松弛的吸收量的和成为固定的方式变化,因此不会如不具有相当于赋能器件的构件的情况那样张紧状态急剧变化,张紧状态的变化量大幅减小。
(6)限制器件的动作
使用图7说明作为限制器件的挡臂8b、及挡体8c的动作。如果为正常的缝纫机的使用状态,则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与松弛侧B不会调换。然而,在实际上由作业者使用缝纫机的情况下,考虑例如在下线缠绕而梭2锁死,慌乱的作业者手动使飞轮(flywheel)反向旋转时等产生意外的负载。如此一来,也考虑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与松弛侧B暂时性地调换。
在因产生意外的负载而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与松弛侧B调换的情况下,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超过弹性构件8a的赋能力而加剧。如此一来,如图7所示,挡臂8b碰撞于挡体8c,从而张力调整惰轮8的移动被限制在固定位置。通过如此限制弹性构件8a的可动范围,而防止带齿皮带6以设定以上的程度进行松弛。因此,防止带齿皮带6的跳齿,上轴3与下轴4的时序基准不会偏移。
[1.3效果]
具有以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效果为如以下所述。
(1)通过设置皮带调整机构即惰轮单元7来使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的皮带长度变化,而任意控制针1b与梭2的时序。连结有赋能器件即弹性构件8a的皮带调整惰轮8通过对带齿皮带6的松弛侧B赋予势能,而可大幅减少由此时产生的松弛吸收量变化所引起的皮带张力的变动。因此,可无需繁琐的调整步骤,且稳定地控制因针杆摆动而产生的针与梭的时序偏差。此外,可抑制振动或噪音的产生。
此外,通过张紧状态的变化,而不会在带齿皮带6上产生松弛而带齿皮带6不会脱落,或带齿皮带6与皮带轮的啮合不会偏移而不会产生跳齿。如以上所述,可调整针1b与梭2的相互动作的时序,从而可使缝纫机的动作更稳定。
(2)因上轴皮带轮3a及下轴皮带轮4a的轴芯的不均、或带齿皮带6的腰部强度的不均,而导致在缝纫机的运转中带齿皮带6的张力产生偏差。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以往的无法利用惰轮吸收的该偏差,也可通过由弹性构件8a伸缩所引起的按压位置的微小变化而吸收。
(3)以往的缝纫机中,在安装带齿皮带6时,必需以带齿皮带6成为规定的张紧状态的方式一面调整带齿皮带6的松弛情况一面固定惰轮等的位置的作业。然而,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弹性构件8a调整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因此也可简化带齿皮带6的安装作业。
(4)通过设置挡臂8b与挡体8c作为限制器件,在带齿皮带6的张紧状态提高而超过赋能器件的赋能力的情况下,限制赋能器件的可动范围。通过利用限制器件限制赋能器件的移动,而可防止带齿皮带6以必要以上的程度进行伸缩。因此,可防止带齿皮带6跳齿,从而可防止上轴3与下轴4的时序基准偏移。
[2.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根据需要而进行各种变更。
(1)上述实施方式中,皮带调整机构由包含分别接触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松弛侧B的2个惰轮7a、惰轮7b的惰轮单元7构成。其中,使用2个惰轮的构成为考虑到安全性的构成,可将至少1个惰轮设置在带齿皮带6的张紧侧A。此外,通过在惰轮7a、惰轮7b中的松弛侧B的惰轮7b上设置赋能器件,也可具有张力调整惰轮8的功能。如果如此那样构成,则可减少零件数,且可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2)惰轮单元7通过基本上与针1b的振幅同步地摆动,而控制针1b与梭2的时序。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驱动惰轮单元7的电动机7d,但通过设为将振幅电动机5a的驱动力传递至惰轮单元7的构成,而无须设置电动机7a。如果如此那样构成,则可减少零件数。
(3)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赋能器件设为使用弹性构件8a即弹簧的构成,且设置有挡臂8b及挡体8c,但也可使用压缩弹簧或弹簧常数高的弹簧来执行限制器件的功能。此外,也可使用具有挡体的有限行程(stroke)弹簧。此外,也可通过将惰轮调整单元8的轴穿过长孔而将惰轮调整单元8限制在规定的可动范围内。
(4)如以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可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而且,该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中,并且包含在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轴,驱动针杆,且可旋动地设置;
下轴,驱动梭,且可旋动地设置;
上轴皮带轮,设置于所述上轴;
下轴皮带轮,设置于所述下轴;
皮带,连结所述上轴皮带轮与所述下轴皮带轮而使旋转同步;及
皮带调整机构,接触所述皮带而使所述皮带被拉紧的张紧侧的皮带长度变化;且
设置有赋能器件,根据所述皮带的皮带长度的变化而对所述皮带赋予势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带调整机构,
具有接触所述上轴皮带轮中的所述张紧侧的至少1个惰轮,且
通过所述惰轮摆动而使所述皮带的所述张紧侧的皮带长度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赋能器件设置在所述皮带被送出的松弛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赋能器件为弹性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限制器件,所述限制器件在所述皮带的张紧状态超过所述赋能器件的赋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所述赋能器件的可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器件为挡臂、及以与所述挡臂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的挡体,且
所述挡臂在所述皮带的张紧状态超过所述赋能器件的赋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抵接于所述挡体而限制所述赋能器件的可动范围。
CN201410545054.6A 2014-06-06 2014-10-15 缝纫机 Active CN105297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7453A JP6392551B2 (ja) 2014-06-06 2014-06-06 ミシン
JP2014-117453 2014-06-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7300A true CN105297300A (zh) 2016-02-03
CN105297300B CN105297300B (zh) 2019-07-30

Family

ID=52023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5054.6A Active CN105297300B (zh) 2014-06-06 2014-10-15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05366B2 (zh)
EP (1) EP2952618B1 (zh)
JP (1) JP6392551B2 (zh)
CN (1) CN105297300B (zh)
TW (1) TWI59253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3984A (zh) * 2019-05-09 2019-06-28 浙江耐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板缝纫机
CN109989192A (zh) * 2019-05-09 2019-07-09 浙江耐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模板缝纫机
CN105297300B (zh) * 2014-06-06 2019-07-30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13774584A (zh) * 2021-10-27 2021-12-10 上海马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缝纫设备及其连接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1413B2 (en) * 2014-10-06 2019-09-24 Inteva Product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tching a three dimensional formed component and components formed from the method
JP6552247B2 (ja) * 2015-04-01 2019-07-31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US9822472B2 (en) * 2015-05-25 2017-11-21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Sewing machine including needle bar turning apparatus
JP6809919B2 (ja) * 2017-01-31 2021-01-0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CN107447375A (zh) * 2017-08-14 2017-12-08 阮积康 一种上、下缝纫机构能自动旋转的模板缝纫机
JP7015095B2 (ja) * 2018-03-07 2022-02-02 株式会社ジャガー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ミシンの針釜タイミング調節装置
CN111041724B (zh) * 2019-12-31 2022-06-17 浙江元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低能耗缝纫机
JP2022071261A (ja) * 2020-10-28 2022-05-16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ミシン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80734A (en) * 1942-07-18 1949-08-30 Sears Roebuck & Co Sewing machine
JPS5967991A (ja) * 1982-10-06 1984-04-17 ジャガー株式会社 ミシン
US4503793A (en) * 1983-08-24 1985-03-12 The Singer Company Bobbin winding actuation by buttonhole selection
US5555829A (en) * 1994-07-13 1996-09-1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apparatus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01100793A (zh) * 2006-07-05 2008-01-0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270537A (zh) * 2007-03-22 2008-09-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调节缝纫机的机针和摆梭的正时的设备
CN202867735U (zh) * 2012-09-29 2013-04-10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上的同步带张紧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3985A (en) * 1979-09-19 1981-04-22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Double width sew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JPS6311194A (ja) * 1986-07-03 1988-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駆動ミシン
JP3693139B2 (ja) * 1997-09-30 2005-09-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半回転釜駆動装置
JP2008132234A (ja) 2006-11-29 2008-06-12 Aisin Seiki Co Ltd ミシン
US7597058B2 (en) 2007-03-22 2009-10-0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iming of needle and looptaker of sewing machine
JP2009226143A (ja) 2008-03-25 2009-10-08 Juki Corp ミシン
JP2010025128A (ja) * 2008-07-15 2010-02-04 Canon Inc ベルト駆動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63643B2 (ja) * 2008-09-30 2014-04-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針釜タイミング調節装置付きミシン装置
JP5545159B2 (ja) * 2010-10-04 2014-07-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ベルト駆動伝達装置
CN103031676A (zh) 2011-10-08 2013-04-10 麻佰林 特种数控圆头锁眼机新型传动结构装置
CN203144694U (zh) 2013-03-28 2013-08-21 麻佰林 一种圆头锁眼机直驱结构
JP6392551B2 (ja) * 2014-06-06 2018-09-19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80734A (en) * 1942-07-18 1949-08-30 Sears Roebuck & Co Sewing machine
JPS5967991A (ja) * 1982-10-06 1984-04-17 ジャガー株式会社 ミシン
US4503793A (en) * 1983-08-24 1985-03-12 The Singer Company Bobbin winding actuation by buttonhole selection
US5555829A (en) * 1994-07-13 1996-09-1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apparatus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01100793A (zh) * 2006-07-05 2008-01-0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270537A (zh) * 2007-03-22 2008-09-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调节缝纫机的机针和摆梭的正时的设备
CN202867735U (zh) * 2012-09-29 2013-04-10 台州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上的同步带张紧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7300B (zh) * 2014-06-06 2019-07-30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9943984A (zh) * 2019-05-09 2019-06-28 浙江耐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板缝纫机
CN109989192A (zh) * 2019-05-09 2019-07-09 浙江耐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模板缝纫机
CN109943984B (zh) * 2019-05-09 2024-04-09 浙江耐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板缝纫机
CN109989192B (zh) * 2019-05-09 2024-04-09 浙江耐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模板缝纫机
CN113774584A (zh) * 2021-10-27 2021-12-10 上海马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缝纫设备及其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7300B (zh) 2019-07-30
TWI592536B (zh) 2017-07-21
EP2952618A1 (en) 2015-12-09
US9605366B2 (en) 2017-03-28
JP6392551B2 (ja) 2018-09-19
JP2015229044A (ja) 2015-12-21
US20150354116A1 (en) 2015-12-10
EP2952618B1 (en) 2017-02-01
TW201546345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7300A (zh) 缝纫机
JP4981012B2 (ja) ダブルラッシェル機における筬振り装置
CN106192228B (zh) 缝纫机
CN105986376B (zh) 缝纫机以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9023729A (zh) 针织机
TWI660086B (zh) 裁縫機
CN107558022B (zh) 下轴单元和缝制装置
US1259478A (en) Take-up device for knitting-machines.
TWM627245U (zh) 圓筒機導紗盤傳動機構
CN111575897A (zh) 经编机纱线张力器
US3444702A (en) Stroke control device for the needle bar mechanism of a warp knitting machine
TWI802112B (zh) 圓筒機導紗盤傳動機構
US675663A (en) Knitting-machine.
CN115247320B (zh) 调节机构及缝纫机
US542208A (en) Warp-knitting machine
US421816A (en) coles
CN102071543B (zh) 缝纫机
JP2002224477A (ja) 飾り縫いミシン
US1228424A (en) Winding-machine.
US387165A (en) Machine foe linking waeps
KR101058050B1 (ko) 멀티형 고메즈 자수기
CN109183255A (zh) 一种织机及其卷布装置
CH671046A5 (zh)
KR101218240B1 (ko) 멀티형 고메즈 자수기
CN115142206A (zh) 缝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nake eye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Tokyo city town 1463 eight Prince Xiajian

Patentee before: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