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7370B - 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7370B
CN105287370B CN201510819889.0A CN201510819889A CN105287370B CN 105287370 B CN105287370 B CN 105287370B CN 201510819889 A CN201510819889 A CN 201510819889A CN 105287370 B CN105287370 B CN 105287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inosine
decoction
polygeline
gly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98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7370A (zh
Inventor
俞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NEPTUNUS FUY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NEPTUNUS FUY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NEPTUNUS FUY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NEPTUNUS FUY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198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7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7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7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7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7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是由原料肌苷、氯化钠和辅料甘氨酸、注射用水组成,100ml组合物中含0.6wt%肌苷、0.9wt%氯化钠和0.15wt%‑0.25wt%甘氨酸;是以肌苷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可以供注射且质量稳定的大容量注射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心力衰竭、心绞痛、肝炎等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的辅助治疗。另外又涉及一种以聚明胶肽、肌苷的组合物注射剂的制备,是以聚明胶肽、肌苷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且质量稳定的大容量注射剂,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改善了微循环,防止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药品的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
背景技术
肌苷。化学名称:9-D-核糖次黄嘌呤 ,分子式:C10H12N4O5 ,分子量:268.23,化学结构式:
肌苷为次腺嘌呤核苷类化合物,是人体的正常成分,为腺嘌呤的前体,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体细胞,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
肌苷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的活性,活化肝功能,并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继续进行代谢,有助于受损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并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合成。
肌苷能提高ATP水平并可转变为各种核苷酸。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还可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活化肝功能,加速肝细胞的修复。有增强白细胞增生的作用。
在医用上肌苷氯化钠注射液作为辅酶类药,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心力衰竭、心绞痛、肝炎等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的辅助治疗。
肌苷氯化钠注射液尽管目前已列入《中国药典》2010版,但是常发现个别批次产品在有效期内还存在色泽变黄的氧化现象,这种不确定性的质量问题不仅已经给生产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很有可能给临床的患者造成用药的安全。根据该产品的主要成分肌苷的类生化品特点,通过长期的试验和分析,用合适的原料配方解决了这种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肌苷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避免了色泽变黄,氧化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肌苷注射液组合物,是由原料肌苷、氯化钠和辅料甘氨酸、注射用水组成,100ml组合物中含0.6wt%肌苷、0.9wt%氯化钠和0.15wt%-0.25wt%甘氨酸。
本发明所述的肌苷注射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肌苷6kg、氯化钠9kg、甘氨酸1.5-2.5 kg;
2)取药用活性炭 0.1 kg用注射用水调成糊状,备用;
3)在浓配罐中注入50万ml注射用水,投入肌苷、氯化钠、甘氨酸原料搅拌溶解,用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加入步骤2)调好的湿药用的活性炭加热至95℃-98℃保温15分钟;
4)配制结束后,药液进行回流过滤,浓药过滤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
5)在回流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稀配准备药液过滤;
6)当药液滤完时,及时注入注射用水,用不少于20万ml的注射用水洗净过滤器内的药液;
7)保持加热至95℃-98℃保温15分钟;循环过滤5分钟后在取样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进行药液过滤;通过相应阀门控制过滤压力≤0.3MPa;
8)药液滤完后加入30万ml注射用水进行药液定容至相应刻度;
9)定容结束后,开启搅拌机搅拌并回流;搅拌回流15分钟后取样化验含量、PH值检查;当含量、PH值合格后,将药液从稀配打到高位槽再从高位槽至稀配循环回流5分钟;
10)稀配药液经二级过滤后供灌装使用,即得本发明的肌苷注射液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肌苷注射液组合物,是由原料聚明胶肽、肌苷、甘氨酸、氯化钠、注射用水组成,100ml组合物注射液中,以含氮量计含0.64wt%的聚明胶肽,0.3wt%-0.5wt%肌苷,0.2wt%氯化钠和0.15wt%-0.25wt%甘氨酸。
本发明所述的肌苷注射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聚明胶肽0.64wt%(以含氮量计)、肌苷0.3wt%-0.5wt%、氯化钠0.2wt%、甘氨酸0.15wt%-0.25wt%;
2)用注射用水把适量活性炭调成糊状,备用;
3)在另备的反应罐中加注射用水适量,投入42.8kg的明胶,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4)密闭步骤3)的反应罐,加热至120℃-125℃,保温2小时进行裂解;
5)裂解完成后,打开冷却水,将裂解液冷却至60℃-70℃时,用10wt%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然后投入0.428kg的丁二酸酐进行交联,温度保持在30±2℃,时间3小时;
6)交联结束后,投入7.0kg的氯化钠、0.2 kg氯化钾、0.16kg氯化钙,用10wt%氢氧化钠将药液pH调节至7.0;
7)在步骤7)获得的药液中加入适量步骤2)所配置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将药液升温至80℃-90℃,保温1小时;
8)用10μm砂棒过滤,控制压力≤0.3MPa,获得聚明胶肽溶液;
9)在浓配罐中注入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方量肌苷、氯化钠、甘氨酸搅拌溶解,进行反洗后形成药液,让药液从反洗管路回到浓配罐,用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加入调好的适量的步骤2)的湿活性炭,加热至95℃-98℃保温15分钟,然后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进行循环过滤,用10μm砂棒过滤获得过滤液,控制压力≤0.3MPa;
10)将步骤9)获得的滤好的滤液加入上述步骤8)获得的聚明胶肽溶液中;
11)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定容量,搅拌均匀;
12)经微孔滤芯0.45μm和0.22μm过滤至高位槽,经检查至可见异物合格后供灌装;即得注射液组合物。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这种肌苷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肌苷、氯化钠、甘氨酸。
本发明选取的肌苷注射液,含0.6%肌苷、0.9%氯化钠、0.15%-0.25%甘氨酸。
本发明优选的肌苷注射液,含0.6%肌苷、0.9%氯化钠、0.2%甘氨酸。
本发明的肌苷注射液中的氯化钠作为等渗调节剂、甘氨酸作为助溶剂和抗氧化剂。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肌苷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肌苷6kg、氯化钠9 kg、甘氨酸1.5-2.5 kg。
(1)取药用活性炭 0.1 kg用注射用水调成糊状。
(2)在浓配罐中注入50万ml注射用水,投入肌苷、氯化钠、甘氨酸原料搅拌溶解,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加入调好的湿药用活性炭加热至95℃以上保温15分钟。
(3)配制结束后,药液进行回流过滤,浓药过滤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
(4)在回流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稀配准备药液过滤。
(5)当药液滤完时,及时注入注射用水,用不少于20万ml的注射用水洗净过滤器内的药液。
(6)保持加热至95℃以上保温15分钟;循环过滤5分钟后在取样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进行药液过滤;通过相应阀门控制过滤压力≤0.3MPa。
(7)药液滤完后根据指令量加入30万ml注射用水进行药液定容至相应刻度。
(8)定容结束后,开启搅拌机搅拌并回流。搅拌回流15分钟后取样化验含量、PH值检查;当含量、PH值合格后,将药液从稀配打到高位槽再从高位槽至稀配循环回流5分钟。
(9)稀配药液经二级过滤后供灌装使用.
经过常规的灌装灭菌既得每瓶100ml的玻瓶、塑瓶或软袋装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产品。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检验项目与标准规定如下表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以聚明胶肽、肌苷、甘氨酸、氯化钠组成的肌苷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成分为:聚明胶肽、肌苷、氯化钠、甘氨酸。
本发明选取的这种组合物注射液,含0.64%(以含氮量计)聚明胶肽、0.3%-0.5%肌苷、0.2%氯化钠、0.15%-0.25%甘氨酸。
本发明优选的这种组合物注射液,含0.64%(以含氮量计)聚明胶肽、0.45%肌苷、0.2%氯化钠、0.2%甘氨酸。
本发明的这种组合物注射液中的聚明胶肽、肌苷为主要活性成分,氯化钠作为等渗调节剂、甘氨酸作为助溶剂和抗氧化剂。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聚明胶肽(明胶42.8kg 、丁二酸酐0.428kg、氯化钠7.0kg、氯化钾0.2 kg、氯化钙0.16kg等水解)、肌苷3-5kg、氯化钠2 kg、甘氨酸1.5-2.5 kg。
(1)准确称取各配方量的原辅料。
(2)用注射用水把适量活性炭调成糊状。
(3)在反应罐中加注射用水适量,投入配方量的明胶,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4)密闭反应罐,药液加热至120℃-125℃,保温2小时进行裂解。
(5)裂解完成后,打开冷却水,将药液冷却至60℃-70℃时,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投入配方量的丁二酸酐进行交联,温度保持在30±2℃,时间3小时。
(6)交联结束后,投入配方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用10%氢氧化钠将药液pH调节至7.0。
(7)投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将药液升温至80℃-90℃,保温1小时。
(8)用10μm砂棒过滤,控制压力≤0.3MPa。
(9)在浓配罐中注入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方量肌苷、氯化钠、甘氨酸搅拌溶解,让药液从反洗管路回到浓配罐,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加入调好的配方量湿活性炭,加热至95℃以上保温15分钟,后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进行循环过滤。同样用10μm砂棒过滤,控制压力≤0.3MPa。
(10)将滤好的(9)加入上述经水解而得到的聚明胶肽溶液中。
(11)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定容量,搅拌均匀。
(12)经微孔滤芯0.45μm和0.22μm过滤至高位槽,经检查可见异物合格后供灌装。经灌装灭菌既得每瓶250ml、500ml的玻瓶装或塑瓶装、软袋装的聚明胶肽肌苷组合物的注射液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本发明制备的肌苷注射液保证了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另外通过本发明聚明胶肽、肌苷组合物注射液的配制,很好地解决了聚明胶肽注射液质量的稳定性问题获得极佳的稳定性,可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改善了微循环,防止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损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肌苷6kg、氯化钠9 kg、甘氨酸2 kg;药用活性炭 0.1 kg。
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取药用活性炭 0.1 kg用注射用水调成糊状。
(2)在浓配罐中注入50万ml注射用水,投入肌苷、氯化钠、甘氨酸原料搅拌溶解,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加入调好的湿药用活性炭加热至96℃保温15分钟。
(3)配制结束后,药液进行回流过滤,浓药过滤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
(4)在回流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稀配准备药液过滤。
(5)当药液滤完时,及时注入注射用水,用不少于20万ml的注射用水洗净过滤器内的药液。
(6)保持加热至96℃保温15分钟;循环过滤5分钟后在取样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进行药液过滤;通过相应阀门控制过滤压力≤0.3MPa。
(7)药液滤完后根据指令量加入30万ml注射用水进行药液定容至相应刻度。
(8)定容结束后,开启搅拌机搅拌并回流。搅拌回流15分钟后取样化验含量、PH值检查;当含量、PH值合格后,将药液从稀配打到高位槽再从高位槽至稀配循环回流5分钟。
(9)稀配药液经二级过滤后供灌装使用. 经灌装灭菌既得每瓶100ml的玻瓶装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产品。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检验结果如下表2:
实施例2
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肌苷6kg、氯化钠9 kg、甘氨酸1.5 kg;药用活性炭 0.1 kg。
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取药用活性炭 0.1 kg用注射用水调成糊状。
(2)在浓配罐中注入50万ml注射用水,投入肌苷、氯化钠、甘氨酸原料搅拌溶解,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加入调好的湿药用活性炭加热至97℃保温15分钟。
(3)配制结束后,药液进行回流过滤,浓药过滤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
(4)在回流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稀配准备药液过滤。
(5)当药液滤完时,及时注入注射用水,用不少于20万ml的注射用水洗净过滤器内的药液。
(6)保持加热至97℃保温15分钟;循环过滤5分钟后在取样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进行药液过滤;通过相应阀门控制过滤压力≤0.3MPa。
(7)药液滤完后根据指令量加入30万ml注射用水进行药液定容至相应刻度。
(8)定容结束后,开启搅拌机搅拌并回流。搅拌回流15分钟后取样化验含量、PH值检查;当含量、PH值合格后,将药液从稀配打到高位槽再从高位槽至稀配循环回流5分钟。
(9)稀配药液经二级过滤后供灌装使用. 经灌装灭菌既得每瓶100ml的玻瓶装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产品。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检验结果如下表3:
实施例3
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肌苷6kg、氯化钠9 kg、甘氨酸2.5 kg;药用活性炭 0.1 kg。
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取药用活性炭 0.1 kg用注射用水调成糊状。
(2)在浓配罐中注入50万ml注射用水,投入肌苷、氯化钠、甘氨酸原料搅拌溶解,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加入调好的湿药用活性炭加热至95℃保温15分钟。
(3)配制结束后,药液进行回流过滤,浓药过滤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
(4)在回流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稀配准备药液过滤。
(5)当药液滤完时,及时注入注射用水,用不少于20万ml的注射用水洗净过滤器内的药液。
(6)保持加热至95℃保温15分钟;循环过滤5分钟后在取样口用小烧杯收集药液观察是否漏炭,确定无漏炭后,进行药液过滤;通过相应阀门控制过滤压力≤0.3MPa。
(7)药液滤完后根据指令量加入30万ml注射用水进行药液定容至相应刻度。
(8)定容结束后,开启搅拌机搅拌并回流。搅拌回流15分钟后取样化验含量、PH值检查;当含量、PH值合格后,将药液从稀配打到高位槽再从高位槽至稀配循环回流5分钟。
(9)稀配药液经二级过滤后供灌装使用. 经灌装灭菌既得每瓶100ml的玻瓶装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产品。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检验结果如下表4:
稳定性实验
为了说明本发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的稳定性,申请人按现行的配方: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肌苷6kg、氯化钠9 kg。按实施例1方法制得100ml玻瓶装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产品,批号:130326C01。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检验结果如下表5:
1.考察实施例1、2、3与批号:130326C01在高温60oC条件下15天试验的性状、有关物质变化情况见下表6:
考察产品 试验前性状 试验后性状 试验前的有关物质 试验后的有关物质
实施例1 无色澄明液体 无色澄明液体 0.39 0.68
实施例2 无色澄明液体 无色澄明液体 0.52 0.76
实施例3 无色澄明液体 无色澄明液体 0.37 0.65
130326C01 无色澄明液体 无色澄明液体 0.53 0.96
2.考察实施例1、2、3与批号:130326C01在强光(4500 Lx)条件下15天试验的性状、有关物质变化情况见下表7。
考察样品 试验前性状 试验后性状 试验前的有关物质 试验后的有关物质
实施例1 无色澄明液体 无色澄明液体 0.39 0.53
实施例2 无色澄明液体 无色澄明液体 0.52 0.65
实施例3 无色澄明液体 无色澄明液体 0.37 0.52
130326C01 无色澄明液体 无色澄明液体 0.53 0.85
由以上步骤1和2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经过对样品高温60oC和强光(4500 Lx)条件下的考察试验,性状试验前后基本没变,有关物质项目试验前与试验后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批号:130326C01的样品,经过试验数据表明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中的有关物质不得过1.0%的要求,已到不合格的临界值,可见试验数据显示跃变较大,存在质量问题的隐患。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样品的试验数据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并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样品经过加速、长期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
注射剂是直接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注射剂中辅料选择不当可能会产生安全性隐患,因而注射剂中的辅料选择应慎重,应选择惰性的、安全性较好的、满足药用或注射用要求的辅料。氨基酸中的甘氨酸目前在大容量注射剂生产中是经常使用的助溶剂,原则上注射剂中的辅料应该是惰性的,不应选择有药理作用的辅料,惰性是辅料的基本要求,辅料在制剂中起到改良主药药学行为的作用,而无需其产生药效。制剂中辅料如果产生药理活性,将会对主药的药效产生影响,从而产生安全性隐患,不宜选用。而当甘氨酸用量较大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这时候的配方合理性就存在问题了,所以本发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1000ml含甘氨酸1.5g-2.5g,刚好起到一定的助溶和抗氧化作用,又不体现甘氨酸本身的药理作用。
本发明的安全性考察
按本发明的配方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进行药理毒理相关试验包括血管刺激性、过敏性及溶血性试验。
(1) 血管刺激性试验:家兔耳缘静脉滴注本发明配方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与距注射点近心端3.0cm处取材,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耳部正常结构存在,轻度水肿,耳静脉管壁完整,未见坏死,管腔内血液充盈,未见血栓,血管内皮细胞完好无脱失。说明没有显著血管刺激性反应。
(2)溶血性试验:取本发明配方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0.2ml加入到2%的兔红细胞悬液中,连续观察4小时,试管中兔红细胞悬液未出现溶血,表明本发明配方的肌苷注射液组合物无溶血反应。
(3)过敏性试验:本发明配方的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经豚鼠致敏给药,耳缘静脉两次激发给药后,均未观察到咳嗽、蜷缩、竖毛、呼吸困难、死亡等过敏现象。表明本发明配方的肌苷注射液组合物对受试豚鼠无致敏作用。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配方的肌苷射液组合物在血管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反应性方面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甘氨酸的长期毒性试验:在大鼠的腹腔上注射用注射用水与甘氨酸配置的注射剂,剂量分别为0.4%的甘氨酸注射剂、0.8%的甘氨酸注射剂、1.5%的甘氨酸注射剂,每天1次,连续30天。结果表明,甘氨酸注射剂各溶度组对大鼠的体重增长速度、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本发明甘氨酸在肌苷注射液配方中的用量是安全的。
下述为聚明胶肽添加有肌苷注射液组合物实施例:聚明胶肽,为健康牛骨或猪骨明胶水解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平均分子量为(Mw)27500~39500。用于外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者;严重烧伤、败血症、胰腺炎等引起的失体液性休克者。本品并可用于预防较大手术前可能出现的低血压以及用于体外循环、血液透析时的容量补充。其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可保持血管内液与组织间液的平衡,不引起组织脱水及肺水肿,具有维持血容量和提升血压作用。输注本品可导致血液稀释,降低血液黏度,从而改善微循环。但对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肾性或肾后性无尿患者禁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患者禁用。对高血压患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肌苷为次腺嘌呤核苷类化合物,是人体的正常成分,为腺嘌呤的前体,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体细胞,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上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心力衰竭、心绞痛、肝炎等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的辅助治疗。
通过试验意外的发现,聚明胶肽与本发明的肌苷注射液的配制,获得极佳的稳定性,很好地解决了聚明胶肽注射液质量的稳定性问题(久置后液体颜色变深、白点等性状不合格)。且此注射剂可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改善了微循环,防止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损害。
实施例4
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聚明胶肽(制备聚明胶肽原料为:明胶42.8kg 、丁二酸酐0.428kg、氯化钠7.0kg、氯化钾0.2 kg、氯化钙0.16kg水解,可以采用实施例7制得的产品)、 肌苷4.5kg、氯化钠2kg、甘氨酸2 kg;药用活性炭 适量。
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准确称取各配方量的原辅料。
(2)用注射用水把适量活性炭调成糊状,备用。
(3)在反应罐中加注射用水适量,投入配方量的明胶,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4)密闭反应罐,药液加热至123℃,保温2小时进行裂解。
(5)裂解完成后,打开冷却水,将药液冷却至65℃时,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投入配方量的丁二酸酐进行交联,温度保持在30±2℃,时间3小时。
(6)交联结束后,投入配方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用10%氢氧化钠将药液pH调节至7.0。
(7)投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将药液升温至85℃,保温1小时。
(8)用10μm砂棒过滤,控制压力≤0.3MPa,获得聚明胶肽溶液。
(9)在浓配罐中注入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方量肌苷、氯化钠、甘氨酸搅拌溶解,让药液从反洗管路回到浓配罐,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加入调好的适量湿活性炭(这里适量指能达到吸附除色效果即可),加热至95℃保温15分钟,后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进行循环过滤。控制压力≤0.3MPa。
(10)将滤好的步骤(9)的产物加入上述经水解而得到的聚明胶肽溶液中。
(11)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定容量,搅拌均匀。
(12)经微孔滤芯0.45μm和0.22μm过滤至高位槽,经检查当可见异物合格后供灌装。经灌装灭菌既得每瓶250ml的玻瓶装的聚明胶肽肌苷组合物的注射液产品。
实施例5
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聚明胶肽(制备聚明胶肽原料为:明胶42.8kg 、丁二酸酐0.428kg、氯化钠7.0kg、氯化钾0.2 kg、氯化钙0.16kg等水解)、 肌苷3kg、氯化钠2kg、甘氨酸1.5 kg;药用活性炭 适量。
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准确称取各配方量的原辅料。
(2)用注射用水把适量活性炭调成糊状。
(3)在反应罐中加注射用水适量,投入配方量的明胶,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4)密闭反应罐,药液加热至123℃,保温2小时进行裂解。
(5)裂解完成后,打开冷却水,将药液冷却至65℃时,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投入配方量的丁二酸酐进行交联,温度保持在30±2℃,时间3小时。
(6)交联结束后,投入配方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用10%氢氧化钠将药液pH调节至7.0。
(7)投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将药液升温至85℃,保温1小时。
(8)用10μm砂棒过滤,控制压力≤0.3MPa,获得聚明胶肽溶液。
(9)在浓配罐中注入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方量肌苷、氯化钠、甘氨酸搅拌溶解,让药液从反洗管路回到浓配罐,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加入调好的适量湿活性炭,加热至98℃保温15分钟,后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进行循环过滤。控制压力≤0.3MPa。
(10)将滤好的步骤(9)的产物加入上述经水解而得到的聚明胶肽溶液中。
(11)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定容量,搅拌均匀。
(12)经微孔滤芯0.45μm和0.22μm过滤至高位槽,经检查当可见异物合格后供灌装。经灌装灭菌既得每瓶250ml的玻瓶装的聚明胶肽肌苷组合物的注射液产品。
实施例6
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聚明胶肽(制备聚明胶肽原料为:明胶42.8kg 、丁二酸酐0.428kg、氯化钠7.0kg、氯化钾0.2 kg、氯化钙0.16kg等水解)、 肌苷5kg、氯化钠2kg、甘氨酸2.5 kg;药用活性炭 适量。
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准确称取各配方量的原辅料。
(2)用注射用水把适量活性炭调成糊状。
(3)在反应罐中加注射用水适量,投入配方量的明胶,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4)密闭反应罐,药液加热至123℃,保温2小时进行裂解。
(5)裂解完成后,打开冷却水,将药液冷却至65℃时,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投入配方量的丁二酸酐进行交联,温度保持在30±2℃,时间3小时。
(6)交联结束后,投入配方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用10%氢氧化钠将药液pH调节至7.0。
(7)投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将药液升温至85℃,保温1小时。
(8)用10μm砂棒过滤,控制压力≤0.3MPa,获得聚明胶肽溶液。
(9)在浓配罐中注入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方量肌苷、氯化钠、甘氨酸搅拌溶解,让药液从反洗管路回到浓配罐,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加入调好的适湿活性炭,加热至97℃保温15分钟,后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进行循环过滤。控制压力≤0.3MPa。
(10)将滤好的步骤(9)的产物加入上述经水解而得到的聚明胶肽溶液中。
(11)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定容量,搅拌均匀。
(12)经微孔滤芯0.45μm和0.22μm过滤至高位槽,经检查当可见异物合格后供灌装。经灌装灭菌既得每瓶250ml的玻瓶装的聚明胶肽肌苷组合物的注射液产品。
实施例7
1.聚明胶肽注射液产品制备
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明胶42.8kg 、丁二酸酐0.428kg、氯化钠7.0kg、氯化钾0.2 kg、氯化钙0.16kg。
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准确称取各配方量的原辅料。
(2)用注射用水把适量活性炭调成糊状。
(3)在反应罐中加注射用水适量,投入配方量的明胶,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4)密闭反应罐,药液加热至123℃,保温2小时进行裂解。
(5)裂解完成后,打开冷却水,将药液冷却至65℃时,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投入配方量的丁二酸酐进行交联,温度保持在30±2℃,时间3小时。
(6)交联结束后,投入配方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用10%氢氧化钠将药液pH调节至7.0。
(7)投入活性炭,搅拌均匀,将药液升温至85℃,保温1小时。
(8)用10μm砂棒过滤,控制压力≤0.3MPa。
(9)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定容量,搅拌均匀。
(10)经微孔滤芯0.45μm和0.22μm过滤至高位槽,经检查当可见异物合格后供灌装。经灌装灭菌即得每瓶250ml的玻瓶装的聚明胶肽注射液产品。批号:140123C01。
考察实施例1、2、3与批号:140123C01在高温60℃条件下15天试验的性状、游离氨基变化情况见下表8。
2.考察实施例1、2、3与批号:140123C01在强光(4500 Lx)条件下15天试验的性状、游离氨基变化情况见下表9。
由以上步骤1和2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经过对样品高温60oC和强光(4500 Lx)条件下的考察试验,性状项下实施例1、2、3试验前后基本没变,而批号:140123C01样品由淡黄色澄明液体变成黄色澄明液体,游离氨基项目试验前与试验后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批号:140123C01的样品,试验后已不符合滴定值应为0.50~0.65的标准,试验证明只有本发明的聚明胶肽与肌苷按100ml组合物注射液中,以含氮量计含0.64wt%的聚明胶肽,0.3wt%-0.5wt%肌苷的配比组合,其结果见表8和表9,而若按140123C01的样品则其游离氨基项目不符合滴定值应为0.50~0.65的标准,而本发明采用聚明胶肽与肌苷按100ml组合,其游离氨基项目符合滴定值为0.50~0.65的标准;1)聚明胶肽注射液(0.60wt%以含氮量计)为目前标准的含量,本发明当采用的肌苷量少于0.3wt%时,组合物注射液的稳定性和协同性会逐渐减弱;2)当肌苷量大于0.5wt%时,肌苷的药理活性的增加会逐渐影响聚明胶肽的药效,使之失去协同作用的效果。3)因此只有本发明的按100ml组合物注射液中,以含氮量计含0.64wt%的聚明胶肽,0.3wt%-0.5wt%肌苷的配比组合,协同效果才是最好的;本发明采用的甘氨酸为“0.15%-0.25%”,当小于0.15%时,其助溶和抗氧化效果不好,当为0.15%-0.25%时,甘氨酸的助溶和抗氧化效果好,但 大于0.25%时将产生药理活性,会对主药的药效产生影响,从而产生安全性隐患;因此本发明的按100ml组合物注射液中,含0.64%(以含氮量计)聚明胶肽、0.3%-0.5%肌苷、0.2%氯化钠、0.15%-0.25%甘氨酸为较佳的方案,试验证明:实施例4、5、6的样品质量稳定。经过长期试验,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样品的试验数据也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
安全性考察
按本发明配方的聚明胶肽、肌苷注射液组合物,进行药理毒理相关试验包括血管刺激性、过敏性及溶血性试验。
(1)血管刺激性试验:家兔耳缘静脉滴注本发明配方的聚明胶肽、肌苷注射液组合物,与距注射点近心端3.0cm处取材,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耳部正常结构存在,轻度水肿,耳静脉管壁完整,未见坏死,管腔内血液充盈,未见血栓,血管内皮细胞完好无脱失。说明没有显著血管刺激性反应。
(2)溶血性试验:取本发明配方的聚明胶肽、肌苷注射液组合物0.2ml加入到2%的兔红细胞悬液中,连续观察4小时,试管中兔红细胞悬液未出现溶血,表明本发明配方的实施例1、2、3的聚明胶肽、肌苷注射液组合物无溶血反应。
(3)过敏性试验:本发明配方的聚明胶肽、肌苷注射液组合物经豚鼠致敏给药,耳缘静脉两次激发给药后,均未观察到咳嗽、蜷缩、竖毛、呼吸困难、死亡等过敏现象。表明本发明配方的聚明胶肽、肌苷注射液组合物对受试豚鼠无致敏作用。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配方的聚明胶肽、肌苷注射液组合物在血管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反应性方面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本发明组合物禁与乳清酸、氯霉素、双嘧达莫、盐酸山梗菜碱、硫酸阿托品等注射液配伍。
药效验证试验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犬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试验。
研究观察本发明作为血浆代用品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犬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本发明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健康杂种犬14只 ,雌雄不拘。体重12 ~ 16kg ,身长80~90cm,术前禁食12小时。
2.方法
人手术室后,开放右前肢静脉,戊巴比妥钠30 m g·kg-1,芬太尼5 g ·kg-1静脉推注行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接纽邦呼吸机(N ewport, Elooi,U.S.A ) 控制呼吸,并连接气体浓度监测 仪,监测呼吸指标,调节潮气量,使呼气末 CO2分压(P ET-CO2 ) 维持在4.0 ~4.7 kPa 左右,实验过程中,用Graseby 微量泵静脉持续推注戊巴比妥钠维持麻醉。
所有试验的犬均连接监测标准肢体导联心电图和心率。 经左颈外静脉置5FSwan—G anz 漂浮导管,连接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并记录,股动脉置管测直接动脉压,股静脉置管备用。上述操作完成后,使动物稳定30分钟,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抽血化验,然后经股动脉快速放血,并同时经股静脉以相同速度输入相同量的本发明的注射液。
监测平均动脉压 (M PA ) 、平均肺动脉压(M PA P ) 、 中心静脉压 (CVP ) 和心率(H R ) 通过多功能监测仪记录,用热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CO ) 和心脏指数 (CI) ,并按公 式计算M A P 、 M PA P、心搏指数(SV I) 、外周循环阻力指数 (TV RI) 、肺循环阻力指数 (PV RI) 和冠状 动脉灌注压(CPP )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分别在放血前、血液稀释即刻、血液稀释10分钟、30分钟、60 分钟、90 分钟、120 分钟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分别在放血前、血液稀释即刻、稀释后60 分钟、120分钟抽取股动脉、股静脉和肺动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并进行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此4个时间点的氧供 (DO2 )和 氧耗(VO2),通过统计学处理之后所有数据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 ,用 SPSS11.0统计学 软件处理数据 。采用配对资料t 检验,P <0.05 表明有显著差异。
结果在血流动力学变化上所有试验的犬,在血液稀释后 H R 、M A P 、M PA P 、PCW P 、CV P 均无明显变化 (P >0.05 ) ,CO 和 CI 值在血液稀释后上升明显,TV RI 和PV R I在稀释后亦下降, CPP在血液稀释后有明显改善。
在血液流变学上所有试验的犬,在血液稀释后 ,全血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均有所下降(P < 0.05 ) ,血浆粘度无明显变化,红细胞聚集指数有轻度降低(P > 0.05 ) ,红细胞变形指数与稀释前比较变化不显 著(P > 0.05 ) ,血沉和血沉方程 K 值有轻微升高,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 .05 ) 。
在血气及氧代谢指标上所有试验的犬,动脉 pH 值、动脉氧分压(PaO 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 均无显著变化(P > 0.05 ) 。 V O2 和 D O2 值改变亦不明显(P > 0.05) 。
本实验结果显示,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注射液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后,血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保证组织的血液灌注,防止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的损害。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但应该理解以上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肌苷注射液组合物,是由原料聚明胶肽、肌苷、甘氨酸、氯化钠、注射用水组成,100ml组合物注射液中,以含氮量计含0.64wt%的聚明胶肽,0.3wt%-0.5wt%肌苷,0.2wt%氯化钠和0.15wt%-0.25wt%甘氨酸。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苷注射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确称取以100万ml注射用水为单位的各配方量的原辅料:以含氮量计聚明胶肽0.64wt%、肌苷0.3wt%-0.5wt%、氯化钠0.2wt%、甘氨酸0.15wt%-0.25wt%;
2)用注射用水把适量活性炭调成糊状,备用;
3)在另备的反应罐中加注射用水适量,投入42.8kg的明胶,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4)密闭步骤3)的反应罐,加热至120℃-125℃,保温2小时进行裂解;
5)裂解完成后,打开冷却水,将裂解液冷却至60℃-70℃时,用10wt%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然后投入0.428kg的丁二酸酐进行交联,温度保持在30±2℃,时间3小时;
6)交联结束后,投入7.0kg的氯化钠、0.2 kg氯化钾、0.16kg氯化钙,用10wt%氢氧化钠将药液pH调节至7.0;
7)在步骤7)获得的药液中加入适量步骤2)所配置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将药液升温至80℃-90℃,保温1小时;
8)用10μm砂棒过滤,控制压力≤0.3MPa,获得聚明胶肽溶液;
9)在浓配罐中注入适量注射用水,加入配方量肌苷、氯化钠、甘氨酸搅拌溶解,进行反洗后形成药液,让药液从反洗管路回到浓配罐,用1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5-7.0,加入调好的适量的步骤2)的湿活性炭,加热至95℃-98℃保温15分钟,然后采用孔径不大于15μm的钛烧结棒脱炭进行循环过滤,用10μm砂棒过滤获得过滤液,控制压力≤0.3MPa;
10)将步骤9)获得的滤好的滤液加入上述步骤8)获得的聚明胶肽溶液中;
11)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定容量,搅拌均匀;
12)经微孔滤芯0.45μm和0.22μm过滤至高位槽,经检查至可见异物合格后供灌装;即得注射液组合物。
CN201510819889.0A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287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9889.0A CN105287370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9889.0A CN105287370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7370A CN105287370A (zh) 2016-02-03
CN105287370B true CN105287370B (zh) 2017-11-03

Family

ID=5518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9889.0A Active CN105287370B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73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8633B (zh) * 2018-12-18 2021-09-24 江西润泽药业有限公司 肌苷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9857B (zh) * 2020-04-10 2022-10-1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氟苯甲酰胺衍生物注射液及其抗乳腺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7912A (zh) * 2002-06-13 2003-01-01 董道维 聚明胶肽注射液的制备工艺
CN1679924A (zh) * 2005-02-03 2005-10-12 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复方胰岛素能量合剂制剂及其应用
CN101239018A (zh) * 2008-03-12 2008-08-13 武汉同源药业有限公司 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4828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Novelos Therapeutics, Incorporated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tumors and other condi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7912A (zh) * 2002-06-13 2003-01-01 董道维 聚明胶肽注射液的制备工艺
CN1679924A (zh) * 2005-02-03 2005-10-12 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复方胰岛素能量合剂制剂及其应用
CN101239018A (zh) * 2008-03-12 2008-08-13 武汉同源药业有限公司 多层共挤复合膜软袋装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肌苷注射液颜色问题的探讨;黄英娜 等;《赣南医学院学报》;19981231;第18卷(第4期);第34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7370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3500896A (ja) 磁気共鳴画像診断装置における画像化のために、酸素‐17を組織内に導入する方法
CN101836953B (zh) 盐酸氨溴索组合物注射液
CN104586885A (zh) 一种复方碳酸氢钠电解质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1785B (zh) 氨基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370B (zh) 一种肌苷及其组合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5476955B (zh) 一种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3821A (zh) 含有卤化挥发性麻醉药的制剂在制备通过肠外给药用于治疗组织具有缺血事件的患者的制剂中的应用
CN109528633B (zh) 肌苷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6655B (zh) 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粉针剂药物组合物和制法
CN101230035B (zh) 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系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组合物、制剂以及片剂
CN100560068C (zh) 左旋舒必利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CN106959347A (zh)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药物组合物及其质控方法和制法
CN105106976B (zh) 一种碘克沙醇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4849A (zh)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与检验方法
CN103800285A (zh) 一种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Gregersen et al. Proportion of ‘Extra Plasma’in the Eviscerate Dog
CN102784098A (zh) 丙戊酸镁注射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07753505A (zh) 一种复方电解质注射液
CN104042625A (zh) 碳酸氢钠在葛根素注射剂中的应用
CN106074366B (zh) 治疗脑外伤及脑手术后意识障碍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2602A (zh) 谷氨酸钠在葛根素注射剂中的应用
CN104523581B (zh) 盐酸尼卡地平氯化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11901B (zh) 制备鸦胆子油组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7898808A (zh) 小儿用静脉营养制剂
CN101601644A (zh) 一种淫羊藿甙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