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3810A -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3810A
CN105283810A CN201480026203.6A CN201480026203A CN105283810A CN 105283810 A CN105283810 A CN 105283810A CN 201480026203 A CN201480026203 A CN 201480026203A CN 105283810 A CN105283810 A CN 105283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container
powder
nozzle
flexur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62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3810B (zh
Inventor
细川浩
加藤俊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538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119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025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8399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83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3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8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4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a sealing film to be ruptured or cu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78Bottle shaped container having a bottle neck for toner dis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ealing member to be ruptured or cu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属于粉末容器的色粉容器(32),其包括存储粉末状色粉的容器本体(33);具有喷嘴插入口(331)的喷嘴插入部(330),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输送喷嘴通过所述喷嘴插入口插入到容器本体(33)中;以及弹性片(332),所述弹性片是遮挡喷嘴插入口(331)的弹性片件,并且当粉末输送喷嘴插入时,该弹性片件可弹性变形,从而粉末输送喷嘴可从其穿过。多个弹性片(332)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交叠。

Description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例如色粉等粉末的粉末容器以及一种包括所述粉末容器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等采用电子照相术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利用显影装置的色粉使形成在感光器上的潜像可视化。但是,由于在对潜像进行显影时要消耗色粉,因此必须向显影装置中补充色粉。所以,布置在设备本体中作为供粉装置的色粉补充装置从作为粉末容器的色粉容器向显影装置输送色粉,从而向显影装置补充色粉。利用以这种方式补充色粉的显影装置,能够连续地进行显影。而且,色粉容器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并且当存储在色粉容器中的色粉用完时,能够把该色粉容器更换为存储有色粉的新色粉容器。
作为以可分离的方式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的色粉容器的一个例子,包括色粉存储件的色粉容器是已知的,所述色粉存储件形成在其中存储色粉的存储单元,并且在所述色粉存储件的筒状内周面上布置有作为粉末输送装置的螺旋状突起(例如,参见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3-241496、JP-A2005-221825,日本专利4342958、JP-A2002-202656、JP-A2003-233247、JP-A2009-276659和JP-A07-261492)。在这种色粉容器中,当色粉存储件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的状态中转动时,存储在其中的色粉被沿色粉存储件的转动轴线方向从一端侧输送至另一端侧。色粉被从布置在色粉存储件的另一端侧的开口朝色粉补充装置的本体输送。
JP-A2009-276659和07-261492分别公开了一种色粉容器,其中,当色粉存储件转动时,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色粉被从一端侧输送至另一端侧,并且固定至色粉补充装置的输送喷嘴从色粉存储件的另一端侧的开口插入到存储单元中。在输送喷嘴从色粉存储件的开口插入到存储单元中的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附近布置有色粉入口,在输送喷嘴插入在色粉容器中的状态中,输送喷嘴从所述色粉入口接收色粉存储件中的向喷嘴内输送的色粉,并把色粉朝色粉补充装置的本体输送。而且,所述色粉容器具有喷嘴插入部,在所述喷嘴插入部中,在色粉存储件的另一端的开口内布置有用于插入输送喷嘴的喷嘴插入口。另外,所述色粉容器包括开口遮挡件,在输送喷嘴插入之前,所述开口遮挡件遮挡住喷嘴插入口,当输送喷嘴插入时,所述开口遮挡件打开喷嘴插入口。
包含在JP-A2009-276659中公开的色粉容器内的开口遮挡件是一个遮板件,它可在布置在色粉容器中的喷嘴插入通路内滑动,并被弹簧从喷嘴插入通路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偏置。在此结构中,当被弹簧偏置的遮板件低靠在喷嘴插入口邻近时,喷嘴插入口保持被遮挡状态,直到输送喷嘴插入。而且,在输送喷嘴插入时,输送喷嘴的前端按压遮板件,从而使遮板件偏置的弹簧收缩,使得遮板件可从上述的喷嘴插入通路的另一端侧移动至一端侧,并且输送喷嘴可插入到喷嘴插入通路中。
但是,在JP-A2009-276659中公开的色粉容器中,除了作为开口遮挡件的遮板件外,还需要弹簧以及限定支撑弹簧的部分并形成喷嘴输送通路的插入通路,这使得打开和遮挡喷嘴插入口的结构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包含在JP-A07-261492中公开的色粉容器内的开口遮挡件是一个弹性片件,所述弹性片件由片状弹性件构成,具有布置为从弹性片件的一面贯穿至另一面的狭缝。在JP-A07-261492中公开的色粉容器内,当输送喷嘴插入到用于遮挡喷嘴插入口的弹性片件的狭缝中时,弹性片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扩张。通过以这种方式扩张狭缝,输送喷嘴可穿过被弹性片件遮挡的喷嘴插入口的一部分,并且输送喷嘴可插入到喷嘴插入口中。由于喷嘴插入口打开并被弹性片件的弹性变形遮挡,因此与JP-A2009-276659中公开的色粉容器相比,能够简化打开和遮挡喷嘴插入口的结构。
在JP-A07-261492中公开的色粉容器内,在弹性片件未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中,狭缝被遮挡,并且可防止色粉漏失。但是,在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之前,若色粉容器在移动时受到振动或冲击,则这种振动或冲击可能被传递至弹性片件,因而弹性片件可能发生临时性的弹性变形,并在狭缝中形成缝隙。即使是在狭缝中暂时性地形成缝隙,存储单元中的色粉也可能穿过弹性片件中的狭缝。在色粉容器的移动过程中,当色粉穿过弹性片件中的狭缝时,可能导致色粉漏失。
在上文的说明中,叙述了存储作为粉末的色粉的色粉容器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存储非色粉的其它粉末的粉末容器中也可能发生。即,如果粉末容器包括在固定至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输送喷嘴未插入时遮挡喷嘴插入口的弹性片件,并且在输送喷嘴插入时弹性片件发生弹性变形以允许粉末输送喷嘴通过,那么也可能会发生上述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粉末容器,该粉末容器包括阻挡喷嘴插入口的弹性片件,在所述喷嘴插入口中有向外部输送存储在自身内的粉末的粉末输送喷嘴,在粉末输送装置未附接至粉末容器的状态中,所述弹性片件能够防止粉末的漏失,另外,还需要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粉末容器的图像形成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常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粉末容器,其包括存储待供送至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的容器本体;具有喷嘴插入口的喷嘴插入部,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输送喷嘴通过所述喷嘴插入口插入到容器本体中;以及由多个片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片件。在粉末输送喷嘴未插入的状态中,弹性片件遮挡喷嘴插入口。插入粉末输送喷嘴会导致弹性片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粉末输送喷嘴穿过喷嘴插入口的被遮挡部分。所述多个弹性体之中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为在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上至少沿喷嘴插入口的直径方向交叠。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说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行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其中,图1(a)是色粉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1(b)是从另一端侧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的前视图;
图2是所有实施方式中所共有的复印机的整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复印机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在复印机中的色粉补充装置内布置有色粉容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在复印机中的色粉容器接收部内布置有色粉容器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的透视图;
图7是图6的色粉容器在存储期间的透视图;
图8是图6的色粉容器处于容器前端盖从其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9是在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之前色粉容器和色粉补充装置的透视图;
图10是在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的状态中色粉容器和色粉补充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在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之前色粉容器和色粉补充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在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的过程中色粉容器和色粉补充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3是在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的状态中色粉容器和色粉补充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4是在喷嘴接收装置从容器本体分离的状态中色粉容器的横截面图;
图15是在喷嘴接收装置从图14所示的状态附接至容器本体的状态中色粉容器的横截面图;
图16是所有实施方式共有的喷嘴遮板的横截面图;
图17是从喷嘴的前端侧观察时图16的喷嘴遮板的透视图;
图18是所有实施方式共有的色粉补充装置的输送喷嘴的附近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19是图18的输送喷嘴的喷嘴开口的附近构造的透视截面图;
图20是其中的色粉容器首先转动而输送螺杆随后转动的构造的时序图;
图2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例1的弹性片的示意图;
图2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的状态中喷嘴接收装置和输送喷嘴的放大截面图;
图23是在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的状态中从前端侧观察时第一实施方式的例1的弹性片的前视图;
图2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的弹性片的示意图;
图2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例3的弹性片的示意图;
图26是在色粉容器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的状态中从前端侧观察时图25的弹性片的前视图;
图2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例4的弹性片的示意图;
图2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6的弹性片的示意图;
图29示出了具有环状密封件的喷嘴遮板,其中,图29(a)是透视图,图29(b)是横截面图;
图30是在铲部位置处与转轴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31是图13中的E-E截面处的延伸部作为中继装置的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32是图13的E-E截面的截面图(示意图),其中,图32(a)示出了其中的延伸部不作为中继装置的构造,图32(b)示出了其中的延伸部作为中继装置的构造;
图33是实施方式和对比例中的容器内的剩余色粉量与色粉补充速度的关系图;
图34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其中,图34(a)是色粉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4(b)是从另一端侧观察时喷嘴接收装置的前视图;
图3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1的三个弹性片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3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2的三个弹性片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3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3的三个弹性片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3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4的三个弹性片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3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5的三个弹性片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40是所有实施方式共有的弹性片与输送喷嘴的前端之间的接触位置的示意图;
图41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其中,图41(a)是集成有铲肋的喷嘴接收装置的透视图,图41(b)是示出图41(a)中的喷嘴接收装置与输送喷嘴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截面图,图41(c)是安装有图41(a)的喷嘴接收装置的色粉容器的侧部的截面图;
图4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例1的附接有盖件的色粉容器前端的附近构造的截面图;
图4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例2的色粉容器的截面图;
图4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例3的色粉容器的截面图;
图4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例4的色粉容器的截面图;
图4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例5的色粉容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在各个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构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对其不重复说明。以下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构成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的限制。在附图中,Y、M、C和K分别是附加到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对应的构件的下标,并且会适当省略。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复印机(以下称为复印机500)。
图2是此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的示意性构造的示意图。复印机500包括复印机本体(以下称为“印刷单元100”)、片材供送台(以下称为“片材供送单元200”)、以及附接在印刷单元100上的扫描器(以下称为“扫描单元400”)。
作为与各个颜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对应的粉末容器的四个色粉容器32(Y、M、C、K)以可分离(可更换)的方式附接至布置在印刷单元100的上部中的色粉容器接收部70。中间转印单元85布置在色粉容器接收部70之下。
中间转印单元85包括中间转印带48、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49(Y、M、C、K)、一个二次转印支承辊82、多个张力辊、以及中间转印清洁装置。中间转印带48被多个辊件拉伸和支撑,并随着作为多个辊件之一的二次转印支承辊82的转动沿图2的箭头所示的方式循环移动。
与各个颜色对应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6(Y、M、C、K)平行布置在印刷单元100中,从而面向中间转印带48。而且,相应的四个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布置在四个色粉容器32(Y、M、C、K)之下。而且,存储在色粉容器32(Y、M、C和K)中的色粉被相应的色粉补充装置60(Y、M、C、K)供送(补充)到与各个颜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6(Y、M、C、K)的显影装置(粉末消耗单元)中。
而且,如图2所示,印刷单元100包括曝光装置47,所述曝光装置47是潜像形成装置,并布置在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6之下。曝光装置47根据由扫描单元400读取的文件图像的图像信息或从外部设备(例如个人电脑)输入的图像信息使用光线对后文所述的感光器41的表面进行曝光,并在感光器4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虽然包含在印刷单元100中的曝光装置47采用使用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扫描器,但是曝光装置也可采用使用LED阵列的可选构造。
图3是与黄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6Y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像形成单元46Y包括作为潜像载体的鼓状感光器41Y。而且,在图像形成单元46Y中,在感光器41Y的周围还布置有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44Y、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装置50Y、感光器清洁装置42Y、以及中和装置等。在感光器41Y上进行图像形成过程(包括充电步骤、曝光步骤、显影步骤、转印步骤和清洁步骤),从而在感光器41Y上形成黄色图像。
另外三个图像形成单元46(M、C、K)的构造与用于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6Y的构造几乎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待使用的色粉的颜色不同,在感光器41(M、C、K)上形成与各个色粉颜色对应的图像。在下文中,将适当省略另外三个图像形成单元46(M、C、K)的说明,并且仅给出与黄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6Y的说明。
感光器41Y由驱动电机驱动沿图3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感光器41Y的表面正对充电辊44Y的位置,该表面被均匀地充上电荷(充电步骤)。随后,当感光器41Y的表面到达该表面被从曝光装置47发出的激光束L照射的照射位置时,在此位置进行曝光扫描,并在表面上形成与黄色对应的静电潜像(曝光步骤)。然后,当感光器41Y的表面到达该表面正对显影装置50Y的位置时,在该位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形成黄色色粉图像(显影步骤)。
中间转印单元85的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49(Y、M、C、K)和感光器41(Y、M、C、K)把中间转印带48夹在中间,从而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在一次转印偏压辊49(Y、M、C、K)上施加与色粉的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
在显影步骤中形成有色粉图像的感光器41Y的表面到达一次转印夹持部,在该位置,所述表面正对夹持有中间转印带48的一次转印偏压辊49Y,感光器41Y上的色粉图像在一次转印夹持部处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一次转印步骤)。在此情况中,在感光器41Y上残留有很少量的未被转印的色粉。当色粉图像在一次转印夹持部处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后,感光器41Y的外表面到达该表面正对感光器清洁装置42Y的位置。在此位置,残留在感光器41Y上的未转印色粉由清洁刮板42a通过机械方式收集。最后,当感光器41Y的表面到达该表面正对中和装置的位置时,感光器41Y上的残余电位被消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在感光器41Y上执行的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
这种图像形成过程也通过与图像形成单元46Y相同的方式在其它的图像形成单元46(M、C、K)上进行。即,根据图像信息,从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46(M、C、K)之下的曝光装置47向相应图像形成单元46(M、C、K)的感光器41(M、C、K)照射激光束L。具体而言,曝光装置47从光源发射激光束L,利用多个光学元件把激光束L照射在相应感光器41(M、C、K)上,同时使用旋转多面镜对激光束L进行扫描。然后进行显影步骤,并且形成在相应感光器41(M、C、K)上的各个颜色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
在此情况中,中间转印带48沿图2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并相继通过一次转印偏压辊49(Y、M、C、K)的一次转印夹持部。通过这种方式,相应的感光器41(Y、M、C、K)上的各个颜色的色粉图像被叠加并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在中间转印带48上形成彩色色粉图像。
在其上叠加并转印有各个颜色的色粉图像从而形成彩色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48达到其正对二次转印辊89的位置。在此位置,二次转印支承辊82和二次转印辊89构成二次转印夹持部,中间转印带48夹在它们之间。而且,中间转印带48上的彩色色粉图像转印到被输送至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的记录媒质P上,例如一张复制纸。在此情况中,未被转印到记录媒质P上的色粉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8上。中间转印带48在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后到达中间转印清洁装置的位置,此时,在其表面上的未转印色粉被除去。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在中间转印带48上执行的一系列转印过程。
下面说明记录媒质P的移动。
被输送至上述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记录媒质P是一种记录媒质,它是从布置在印刷单元100下面的片材供送单元200的片材供送托盘26经由片材供送辊27和一对定位辊28等装置输送的。具体而言,多片记录媒体P叠置并存储在片材供送托盘26中。当片材供送辊27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最上一片记录媒质P被朝辊夹持部输送,所述辊夹持部由定位辊对28的两个辊构成。
输送至定位辊对28的记录媒质P暂时停止在该位置,或者暂时停止在已停止转动的定位辊对28的辊夹持部。在中间转印带48上的彩色色粉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部的时刻,定位辊对28同步转动,记录媒质P被朝二次转印夹持部输送。然后,当记录媒质P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中间转印带48上的彩色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记录媒质P上。
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处转印有彩色色粉图像的记录媒质P被输送至定影装置86的位置。在定影装置86中,转印到上述表面上的彩色色粉图像在定影带和压辊的热量和压力下被定影到记录媒质P上。记录媒质P在通过定影装置86后在片材排出辊对29的辊之间穿过,并被排出到设备外。被片材排出辊对29排出到设备之外的记录媒质P作为输出图像顺次叠置在堆叠部30上。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复印机500中的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
下面进一步说明图像形成单元46中的显影装置50的构造和操作。在此说明中,虽然与黄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46Y是举例说明的,但是这种说明也适用于其它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46(M、C、K)。
如图3所示,显影装置50Y包括显影辊51Y、刮板52Y、两个显影剂输送螺杆55Y、以及色粉密度检测传感器56Y。显影辊51Y正对感光器41Y,刮板52Y正对显影辊51Y。而且,两个显影剂输送螺杆55Y布置在两个显影剂容纳部(53Y、54Y)中。显影辊51Y包括布置在其内部的磁力辊和绕磁力辊转动的套管。在第一和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3Y和54Y中存储有由载剂和色粉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G。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通过布置在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上方的开口与落粉通道限定部64Y相通。而且,色粉密度检测传感器56Y检测存储在显影剂容纳部54Y中的显影剂G内的色粉密度。
显影装置50内的显影剂G在第一和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3Y和54Y之间流转,与此同时被两个显影剂输送螺杆55Y搅动。在第一显影剂容纳部53Y内的显影剂G被其中一个显影剂输送螺杆55Y输送的同时,在显影辊51Y中的磁力辊形成的磁场的作用下,第一显影剂容纳部53Y中的显影剂G被供送并承载到显影辊51Y的套管的表面上。显影辊51Y的套管沿图3中的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携带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随着套管的转动移动到显影辊51Y上。此时,显影剂G中的色粉由于与显影剂G中的载剂的摩擦带电作用被充上与载剂的极性相反的电荷,被静电吸附在载剂中。因此,色粉与被显影辊51Y上产生的磁场吸引的载剂一起承载在显影辊51Y上。
承载在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沿图3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输送,并到达刮板部,在该处,刮板52Y和显影辊51Y彼此相对。当显影辊51Y上的显影剂G通过刮板部时,显影剂G的量被适当调节,然后,显影剂G被输送至显影区,在显影区中,显影辊51Y正对感光器41Y。在显影区中,显影剂G中的色粉在显影辊51Y和感光器41Y之间形成的显影电场的作用下附着到形成在感光器41Y上的潜像上。在显影辊51Y通过显影区之后,随着套管的转动,残留在显影辊51Y的表面上的显影剂G到达第一显影剂容纳部53Y上方的位置。在此位置,显影剂G从显影辊51Y分离。
显影装置50Y中的显影剂G被调节为具有处于预定范围内的色粉密度。具体而言,根据包含在显影装置50Y内的显影剂G中的色粉在显影过程中的消耗量,存储在色粉容器32Y内的色粉被色粉补充装置60Y(在后文中说明)补充至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
补充到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中的色粉在第一和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3Y和54Y之间流转,同时与显影剂G混合,并被两个显影剂输送螺杆55Y搅动。
下面说明色粉补充装置60(Y、M、C、K)。
图4是示出色粉容器32Y布置在色粉补充装置60Y内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四个色粉容器32(Y、M、C、K)布置在色粉容器接收部70中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
布置在印刷单元100的色粉容器接收部70中的各个色粉容器32(Y、M、C、K)中的色粉被适当地补充到相应的显影装置50(Y、M、C、K)中。在此情况中,各个色粉容器32(Y、M、C、K)中的色粉被用于相应色粉颜色的色粉补充装置60(Y、M、C、K)补充。四个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和色粉容器32(Y、M、C、K)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仅是在图像形成过程使用的色粉成分的颜色不同。因此,下面将仅说明与黄色对应的色粉补充装置60Y和色粉容器32Y,并适当省略与其它三个颜色对应的色粉补充装置60(M、C、K)和色粉容器32(M、C、K)的说明。
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包括色粉容器接收部70、输送喷嘴611(Y、M、C、K)、输送螺杆614(Y、M、C、K)、落粉通道限定部64(Y、M、C、K)和容器旋转驱动单元91(Y、M、C、K)。
当色粉容器32Y沿图中的箭头Q所示的方向移动以附接至印刷单元100的色粉容器接收部70时,作为色粉补充装置60Y的输送喷嘴的输送喷嘴611Y随着附接操作从色粉容器32Y的前端侧插入。通过这种方式,色粉容器32Y与输送喷嘴611Y相通。随着附接操作而产生通信状态的构造的细节将在后文中说明。
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Y是大致圆筒状的色粉瓶,主要包括被不可转动地容纳在色粉容器接收部70中的容器前端盖34Y以及集成有容器齿轮301Y的容器本体33Y。容器本体33Y被保持为可相对于容器前端盖34Y转动。
色粉容器接收部70主要包括盖部73、容器接收部72和插口限定部71。盖部73是容纳色粉容器32Y的容器前端盖34Y的部分,容器接收部72是容纳色粉容器32Y的容器本体33Y的部分。而且,插口限定部71是在色粉容器32Y附接至容器接收部72时形成插口的部分。当布置在复印机500的前侧(在垂直于图2的纸面方向上的前侧)的本体盖被打开时,会露出色粉容器接收部70的插口限定部71。而且,在各个色粉容器32(Y、M、C、K)的纵向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状态中,可执行把各个色粉容器32(Y、M、C、K)附接至复印机500的前侧和从复印机500的前侧分离的操作(使色粉容器32的纵向沿附接和分离方向布置的操作)。图4中的安置盖608Y是色粉容器接收部70的盖部73的一部分。
容器接收部72布置为在纵向上具有与容器本体33Y的纵向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而且,盖部73布置在容器接收部72的纵向(附接和分离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插口限定部71布置在容器接收部72的纵向上的一端侧。因此,随着色粉容器32Y的附接操作,容器前端盖34Y通过插口限定部71,然后暂时地在容器接收部72上滑动,随后附接至盖部73。
在容器前端盖34Y附接至盖部73的状态中,当从由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等部件构成的容器旋转驱动单元91Y向容器齿轮301Y输入旋转驱动力时,容器本体33Y沿图4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当容器本体33Y本身转动时,存储在容器本体33Y中的色粉被以螺旋方式布置在容器本体33Y的内周面上的螺旋状突起(作为粉末输送装置)302Y沿容器本体的纵向从图4中的左侧向右侧输送。因此,色粉被从容器前端盖34Y一侧供入输送喷嘴611Y中。
输送螺杆614Y布置在输送喷嘴611Y中,当从容器旋转驱动单元91Y向输送螺杆齿轮605Y输入旋转驱动力时,输送螺杆614Y转动,从而向输送喷嘴611Y中输送色粉。输送喷嘴611Y在输送方向的下游端连接至落粉通道限定部64Y,被输送螺杆614Y输送的色粉沿落粉通道限定部64Y自由下落,并被补充到显影装置50Y(第二显影剂容纳部54Y)中。
当色粉容器32(Y、M、C、K)的使用寿命终结时(存储在其中的色粉几乎用光,并且容器变空),可把该色粉容器更换为新的色粉容器。在色粉容器32的纵向上,在与容器前端盖34相反的一端布置有旋钮303,当操作人员在更换过程中拉动旋钮303时,可取出附接的色粉容器32。
控制器90可根据由曝光装置47使用的图像信息计算色粉消耗量,并确定是否需要向显影装置50Y补充色粉。而且,控制器90可根据色粉密度检测传感器56Y的检测结果检测显影装置50Y中的色粉密度的降低。在这些情况中,容器旋转驱动单元91Y在控制器90的控制下转动,以转动色粉容器32Y的容器本体33Y和输送螺杆614Y预定时间,从而向显影装置50Y补充色粉。而且,由于色粉的补充是通过转动布置在输送喷嘴611Y中的输送螺杆614Y进行的,因此通过检测输送螺杆614Y的转数,能够精确计算从色粉容器32Y供送的色粉量。当自附接色粉容器32Y时开始计算的累计色粉供应量到达在附接期间的色粉容器32Y中的色粉量时,在复印机500的显示单元上会显示一条提示色粉容器32Y中的色粉不足并要求更换色粉容器32Y的消息。
而且,即使当色粉密度检测传感器56Y检测到色粉密度降低从而进行色粉补充操作并再次确定色粉密度是否已恢复时,色粉密度检测传感器56Y也可能检测不到色粉密度的恢复。在此情况中,会在复印机50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条提示色粉容器32Y中的色粉不足并要求更换色粉容器32Y的消息。
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补充装置60Y中,供送至显影装置50Y的色粉量根据输送螺杆614Y的转数来控制。因此,已通过输送喷嘴611Y的色粉被通过落粉通道限定部64Y直接输送至显影装置50,而不会控制供送至显影装置50Y的色粉量。在此实施方式的这种色粉补充装置60Y(输送喷嘴611Y插入到色粉容器32Y上)中,可布置一个临时性的色粉存储单元,例如色粉斗。而且,可通过控制从临时性色粉存储单元输送至显影装置50Y的色粉量来控制供送至显影装置50Y的色粉量。
而且,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补充装置60Y中,虽然供送到输送喷嘴611Y中的色粉是由输送螺杆614Y输送的,但是输送供入输送喷嘴611Y中的色粉的构造不局限于螺杆件。如JP2009-276659A中所述,可使用施加输送力的构造,而不是螺杆件,例如,可采用利用粉末泵在输送喷嘴611Y的开口中产生负压力的构造。
在布置有临时性色粉存储单元的构造中,布置有色粉用尽传感器,以检测存储在临时性色粉存储单元中的色粉量到达预定量的状态。而且,当色粉用尽传感器检测到色粉用尽状态时,容器本体33Y和输送螺杆614Y会转动预定时间,以向临时性色粉存储单元中补充色粉。另外,在由色粉用尽传感器检测到色粉用尽状态未清除时,即使这种控制重复进行预定次数,也会在复印机50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条提示色粉容器32Y中的色粉不足并要求更换色粉容器32Y的消息。通过这种方式,在根据由色粉用尽传感器检测的色粉用尽状态检测色粉容器32Y中的色粉不足状态的构造中,无需自附接色粉容器32Y时开始计算累计供送色粉量。但是,在不提供临时性色粉存储单元的构造中(例如此实施方式的色粉补充装置60Y),能够减小色粉补充装置60Y的尺寸,并减小整台复印机500的尺寸。
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Y、M、C、K)和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如上所述,色粉容器32(Y、M、C、K)和色粉补充装置60(Y、M、C、K)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仅是所用的色粉的颜色不同。因此,在下文的说明中,将省略代表所用色粉的颜色的下标Y、M、C和K。
图6是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的透视图。图7是色粉容器32在存储期间的透视图,并示出了作为密封件的盖子(盖件)370密封图6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的前端开口305的状态。
而且,图1示出了色粉容器32,其中,图1(a)是色粉容器32的分解透视图,图1(b)是从另一端侧观察时包含在色粉容器32中的喷嘴接收装置(作为喷嘴接收件)的前视图。图1(a)和图7中示出的盖子370是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被从色粉容器32的本体分离的构件。
图8是色粉容器32处于容器前端盖34从其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如图8所示,处于容器前端盖34从其分离的状态中的色粉容器32包括容器本体33和喷嘴接收装置330,所述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喷嘴插入口(作为喷嘴入口)331。
图9是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前色粉容器32的前端和色粉补充装置60的透视图。图10是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色粉容器32的前端和色粉补充装置60的透视图。
图11是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前色粉容器32的前端和色粉补充装置60的截面图。图12是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过程中色粉容器32的前端和色粉补充装置60的截面图。图13是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色粉容器32的前端和色粉补充装置60的截面图。在图11至13中,未示出驱动电机603。
色粉补充装置60包括输送喷嘴611,所述输送喷嘴611在其中具有输送螺杆614。而且,色粉补充装置60包括喷嘴遮板612。在附接色粉容器32之前的未附接状态(图9和图11所示的状态)中,喷嘴遮板612遮挡布置在输送喷嘴611中的喷嘴开口610。而且,在已附接色粉容器32的附接状态(图10和图13所示的状态)中,喷嘴遮板612打开喷嘴开口610。另一方面,在色粉容器32的前端面的中心处布置有喷嘴插入口331,在附接期间,输送喷嘴611插入到所述喷嘴插入口331中,并且,还布置有作为容器遮片的弹性片332,在未附接期间,所述弹性片332遮挡喷嘴插入口331。
下面说明色粉容器32。
如图所示,色粉容器32主要包括容器本体33和容器前端盖34。图14是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从容器本体33分离的状态中色粉容器32的截面图。而且,图15是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从图14的状态附接至容器本体33的状态中色粉容器32的截面图(色粉容器32处于容器前端盖34从其分离的状态,与图8中的类似)。
容器本体33大致为圆筒状,围绕作为转动轴线的圆筒中心轴转动。在下文中,平行于转动轴线的方向称为“转动轴线方向”,在转动轴线方向上,在附接过程中布置有色粉容器32的容器前端盖34的前端侧称为“前端侧”。而且,布置有色粉容器32的旋钮303的一侧(与前端侧相反的一侧)称为“后端侧”或“容器内侧”。色粉容器32的纵向是转动轴线方向,并且,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转动轴线方向是水平方向。比容器齿轮301更靠近后端侧的容器本体33的部分具有比位于前端侧的部分更大的外径,并且在其内周面上布置有螺旋状突起(作为粉末输送装置)302。而且,当容器本体33沿图中的箭头A所示的指出转动时,在螺旋状突起302的作用下,输送力被施加到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上,从而色粉被沿转动轴线方向从一端侧(后端侧)输送至另一端侧(前端侧)。
在容器本体33的前端侧的内壁上布置有铲部304,从而随着容器本体33的转动被螺旋状突起302沿图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朝前端侧输送的色粉随着容器本体33的转动被向上铲起。铲部304包括凸起部304h和铲壁面304f。凸起部304h是在容器本体33的内侧朝容器本体33的转动中心突出的部分,它形成一条山脊线,同时限定一条螺旋线。在从凸起部304h(山脊线)向容器本体33的周面的内壁延伸的突出部分的壁面之中,铲壁面304f是当从容器转动方向上观察时位于下游侧的壁面。而且,当铲壁面304f位于下侧时,在螺旋状突起302的输送力的作用下进入面向铲部304的内部空间的色粉随着容器本体33的转动被铲壁面304f向上铲起。因此,色粉可被向上铲起至超过插入的输送喷嘴611的位置。
而且,如图11至图13以及其它附图所示,在铲部304的内周面上还布置有呈螺旋形状的螺旋状铲粉突起304a,以便以类似于螺旋状突起302的方式输送色粉。
在容器本体33中,在比铲部304更靠近前端侧的部分中布置有容器齿轮301。在容器前端盖34中布置有齿轮外露口34a,以便在附接至容器本体33的状态中露出容器齿轮301的一部分(图6中的后侧)。而且,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从齿轮外露口34a露出的容器齿轮301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容器驱动输出齿轮601啮合。
在容器本体33中,在比容器齿轮301更靠近前端侧的部分中布置有筒状容器开口33a。而且,当喷嘴接收装置330的附接部337被压装到容器开口33a中时,喷嘴接收装置330可附接至容器本体33。附接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方法不局限于压装,也可采用粘接或螺纹连接。
在色粉容器32中,在色粉被从容器开口33a填入容器本体33中后,喷嘴接收装置330附接至容器本体33的容器开口33a。
而且,在容器本体33中,在容器开口33a的更靠近容器齿轮301的部分上布置有盖钩止动件306。在图8所示的状态中,容器前端盖34从前端侧(图8中的左下侧)附接至色粉容器32(容器本体33)。因此,容器本体33沿转动轴线方向穿过容器前端盖34,布置在容器前端盖34的上部的盖爪部341被盖钩止动件306钩住。盖钩止动件306布置在容器开口33a的整个外周面上,并且与容器齿轮301一起沿转动轴线方向把盖爪部341保持在中间,从而限制容器前端盖34沿轴向的移动。采用这种构造,容器本体33和容器前端盖34布置为可彼此相对转动。
而且,容器本体33是通过双轴向吹塑法(参见JP-A2003-241496和2005-221825,以及日本专利4342958)制成的。双轴向吹塑法通常包括两个步骤:预成型模塑步骤和拉伸吹塑步骤。在预成型模塑步骤中,使用树脂材料通过注模方式模制试管状预成型件。通过这种注模方式,在试管状开口部分中形成容器开口33a、盖钩止动件306和容器齿轮301。拉伸吹塑步骤包括对在预成型模塑步骤后已经冷却并脱模的预成型件进行加热使其软化,并对预成型件进行吹塑和拉伸。
在此实施方式的容器本体33中,比容器齿轮301更靠近后端侧的部分是通过拉伸吹塑步骤模制的。即,铲部304、布置有螺旋状突起302的部分、以及旋钮303是通过拉伸吹塑步骤模制的。
在容器本体33中,由于容器齿轮301、容器开口33a和布置在比容器齿轮301更靠近前端侧的各个部分(例如盖钩止动件306)具有注模预成型件的形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模制这些部分。另一方面,由于铲部304、布置有螺旋状突起302的部分、以及旋钮303是在拉伸吹塑步骤中拉伸模制的,因此无法高精度地模制这些部分。
下面说明附接至容器本体33的喷嘴接收装置330。
如图1、图14和图15所示,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附接部337、弹性片332、作为容器密封件的容器密封件333、以及弹性片止动件335。
而且,弹性片止动件335包括一对延伸部335a。
弹性片332是由具有柔性的弹性材料制成的薄片。而且,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弹性片332包括两个弹性片件: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这两个弹性片件交叠布置,从而构成弹性片交叠部332c。而且,当输送喷嘴611插入时,弹性片交叠部332c遮挡处于打开状态的弹性片332的部分。
附接部337具有圆筒形状,其内周面的直径朝后文所述的容器密封件附接壁(作为密封件附接部)336逐渐减小。如图14和图15所示,附接部337具有环状容器密封件附接壁336,其中,内周面的直径小于另一部分的直径,以保持弹性片332和容器密封件333。
环状容器密封件333布置为与相对于容器密封件附接壁336处于前端侧的壁面接触。容器密封件333通过粘合剂或双面胶带等附接至附接部337的容器密封件附接壁336的前端侧壁面(第一壁面)。
另一方面,弹性片332附接至附接部337的方式使得弹性片332的平坦表面具有比处于容器密封件附接壁336的后端侧壁面(第二壁面)与弹性片止动件335之间的半圆部分大一圈的形状。具体而言,弹性片止动件335压装到附接部337上,使得弹性片332处于包括喷嘴插入口331的附接部337部分的内周面与容器密封件附接壁336的后端侧壁面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弹性片止动件335可附接至附接部337,处于弹性片止动件335与附接部337之间的弹性片332可被保持在附接部337上。
使弹性片332保持在附接部337上的方法不局限于压装,也可以使用粘接。
而且,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作为使弹性片332保持在附接部337上的方法。即,在弹性片止动件335可布置凸起部,在附接部337上可布置凹入部或孔。而且,所述保持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弹性片止动件335的凸起部与附接部337的凹入部或孔接合,在其间插入弹性片332。而且,在弹性片止动件335上可布置凹入部或孔,在附接部337上可布置凸起部。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内部布置有容器密封件333的附接部337的部分的内周面上可布置多个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容器密封件333附接至附接部337的状态中,容器密封件333的前端侧的端面在转动轴线方向上比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的前端更突出。如图13所示,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靠近色粉补充装置60的喷嘴遮板612的喷嘴遮板凸缘部(抵靠部)612a抵住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的前端。容器密封件333的前端面比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的前端更突出。因此,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与容器密封件333接触,然后抵住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同时挤压容器密封件333。通过这种方式,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容器密封件333被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挤压。因此,在附接过程中,能够确保喷嘴插入口331的输送喷嘴611周围的密封性,并防止色粉漏失。
在色粉容器32中,容器密封件333是限定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插入口331在其中处于打开状态的部分的前端面的弹性件。而且,如上所述,在容器密封件333处于被挤压和压缩的状态中,作为喷嘴遮板612(粉末入口开启和遮挡件)的抵靠部的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抵住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因此,与喷嘴遮板弹簧接收面612f正对的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的表面与容器密封件333紧密接触,并能加强防色粉漏失功能。
在色粉容器32中,多个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作为抵靠部。并且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作为抵靠部。当容器密封件333被压缩时,多个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和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彼此抵靠。被喷嘴遮板弹簧613偏置的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的喷嘴遮板弹簧接收面612f的背面抵住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从而确定喷嘴遮板612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色粉容器32的位置。因此,确定喷嘴遮板612与容器密封件333的前端面和前端开口305(在后文中说明的筒状附接部337的内部空间,处于容器开口33a中)的前端面之间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关系。
如图11至图13所示,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作为接触件的喷嘴遮板612和作为偏压件的喷嘴遮板弹簧613容纳在前端开口305中,所述前端开口305是圆柱状内部空间。
而且,如下文中所述,在色粉容器32的附接过程中,当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抵住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时,喷嘴开口610开始打开,并且确定喷嘴遮板612与色粉容器32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在色粉容器32分离的过程中,在喷嘴开口610打开的状态中,即使当输送喷嘴611开始从色粉容器32脱开时,喷嘴遮板612与色粉容器32的相对位置也不发生改变。在喷嘴遮板612遮挡住喷嘴开口610之后,喷嘴遮板612开始与输送喷嘴611一起从色粉容器32脱开。在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抵住喷嘴遮板抵靠肋337a的状态中,布置有喷嘴开口610的输送喷嘴611部分处于比喷嘴插入口331的入口部充分贴近色粉容器32的内侧的位置。由于喷嘴开口610在其处于充分贴近色粉容器32内侧的位置的状态中打开和关闭,因此能够防止色粉从喷嘴开口610漏失到外部。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喷嘴接收装置330的附接部337的外周面的转动轴线方向上的中部布置有台阶,因而后端侧的外径减小。而且,如图15所示,容器本体33的容器开口33a的内周面具有与附接部337的外周面相符的形状,并且布置有台阶,因而后端侧的内径减小。而且,附接部的外周面上的台阶抵住容器开口33a的内周面上的台阶的整个周向面积。所以,能够防止喷嘴接收装置330相对于容器本体33的轴向倾斜(筒状附接部337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筒状容器开口33a的中心轴线倾斜的状态)。
下面说明容器前端盖34的构造。
当色粉容器32的容器前端盖34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容器前端盖34移动,并在图5的容器接收部72上滑动。在图5中,以容器本体33的轴向作为纵向,在四个色粉容器32之下布置有从插口限定部71延伸至盖部73的凹槽。在容器前端盖34的下部的两个侧面上布置有一对滑架361,以允许以滑动方式配装到凹槽上。具体而言,在容器接收部72的凹槽上布置有一对滑轨,它们从凹槽的两个侧面突出。滑架361构成平行于容器本体33的转动轴线的滑槽361a,以便所述的一对滑轨竖直插入。而且,容器前端盖34包括容器接合部339,当容器前端盖34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所述容器接合部339与布置在安置盖608中的补充装置侧接合件(容器接合件)609接合。
而且,在容器前端盖34上布置有IC标签(IC芯片)700,所述IC标签700是记录数据(例如色粉容器32的使用状态)的信息存储装置。另外,在容器前端盖34上布置有颜色识别肋34b,所述颜色识别肋34b防止色粉容器32被附接至与其它颜色(不同于存储在色粉容器32中的色粉的颜色)对应的安置盖608。如上所述,在附接过程中,当滑架361与容器接收部72的滑轨接合时,会确定容器前端盖34在色粉补充装置60上的姿态。而且,可平稳地进行容器接合部339与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的对位以及后文所述的IC标签700与本体侧连接器800的对位。
下面说明色粉补充装置60。
如图9和图10所示,色粉补充装置60包括用于把输送喷嘴611固定至复印机500的主架602的喷嘴保持件607以及固定至喷嘴保持件607的安置盖608。而且,落粉通道限定部64固定至喷嘴保持件607,所述落粉通道限定部64布置为从输送喷嘴611的下侧与输送喷嘴611相通,从而形成色粉的落粉输送通道。
而且,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落粉通道限定部64内布置有振动弹簧640。
振动弹簧640的一端与输送螺杆614的转轴接合,从而随着输送螺杆614的转动沿竖直方向移动。振动弹簧640进行这种竖向移动,以刮除留滞在落粉通道限定部64(是一个管状构件)的内壁面附近的色粉。为了提高防止落粉通道限定部64堵塞的效果,应把振动弹簧640布置在靠近落粉通道限定部64的内壁面的位置。在此实施方式的构造中,由于落粉通道限定部64是管状构件,因此振动弹簧640(直径稍小于落粉通道限定部64的内壁直径的弹簧件)是振动刮除件。当落粉通道限定部64的圆形切片的横截面形状不是圆形,而是其它形状时,必须对振动刮除件的形状进行调整,使其与落粉通道限定部64的横截面形状相符。
而且,容器旋转驱动单元91固定至框架602上。容器旋转驱动单元91包括驱动电机603和容器驱动输出齿轮601,还包括向容器驱动输出齿轮601的转轴传递驱动电机603的旋转驱动力的蜗轮603a。传动齿轮604固定至容器驱动输出齿轮601的转轴,并与固定至输送螺杆614的转轴的输送螺杆齿轮605啮合。采用这种构造,当驱动电机603旋转时,色粉容器32可被容器驱动输出齿轮601和容器齿轮301转动。而且,当驱动电机603旋转时,输送螺杆614可被传动齿轮604和输送螺杆齿轮605转动。即,通过驱动电机603的旋转驱动,可转动色粉容器32和输送螺杆614。
在驱动电机603与容器齿轮301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以及驱动电机603与输送螺杆齿轮605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中,可布置离合器。通过布置这种离合器,可实现当驱动电机603旋转时仅有色粉容器32和输送螺杆614的其中之一转动的构造。
下面说明色粉补充装置60的输送喷嘴611。
图16是喷嘴遮板612的截面图。而且,图17是当从侧面(喷嘴前端侧)观察时附接有色粉容器32的喷嘴遮板612的透视图。图18是色粉补充装置60的输送喷嘴611的附近构造的截面图,图19是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的附近构造的透视截面图。在图18和19中,未示出布置在输送喷嘴611中的输送螺杆614。而且,输送喷嘴611在与其基部相反的一侧的面向色粉容器的端部中布置有片件导引部611a。片件导引部611a将在后文中说明。
在输送喷嘴611的基部中布置有容器安置部615。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容器开口33a的前端配装到容器安置部615上。容器安置部615具有圆筒形状,并且其内周面(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以可滑动的状态配装至筒状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采用这种配装方式,能确定色粉容器32在与色粉容器32的转动轴线垂直的平面方向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而且,在色粉容器32的转动过程中,筒状容器开口33a作为转轴部,并且容器安置部615作为轴承。在这种情况中,容器开口33a与容器安置部615滑动接触并且色粉容器32与色粉补充装置60对正的位置由图13中的“α”示出。
如图16和其它附图所示,喷嘴遮板612包括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和喷嘴遮板圆筒部612e。在靠近喷嘴遮板圆筒部612e的喷嘴前端的内周面部分上布置有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另一方面,在靠近喷嘴遮板圆筒部612e的喷嘴基部端的整个内周面上布置有第二遮板内周肋612c和第三遮板内周肋612d。
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的内周面的周向长度设置为使得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在喷嘴遮板612附接至输送喷嘴611的状态中可配装至喷嘴开口610。
如图11和图18所示,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喷嘴基部端抵住作为容器安置部615的一个端面的容器安置部端面615b。而且,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喷嘴前端抵住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的喷嘴遮板弹簧接收面612f。在这种情况中,由于喷嘴遮板弹簧613被压缩为短于其自然长度,因此喷嘴遮板612受到来自于喷嘴前端侧的沿拆卸方向(图18中的左向)的偏置力。但是,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抵住喷嘴开口610的喷嘴前端侧的边缘(即,喷嘴前端侧内壁面611b的上部,该内壁面611b是输送喷嘴611的片件导引部611a的内壁面)。因此,会阻止喷嘴遮板612从图18和19所示的状态进一步从输送喷嘴611沿拆卸方向移动。由于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的抵靠作用以及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偏置力,因此可确定喷嘴遮板612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位置。
作为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的周向的一端的第一内周肋前端612g的形状使得其抵住作为喷嘴开口610的横向的边缘的喷嘴开口横边611s。当喷嘴遮板612沿图19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时,该形状允许第一内周肋前端612g抵住喷嘴开口横边611s。
当色粉容器32转动时,允许喷嘴遮板612沿图19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的力作用在喷嘴遮板612上,在喷嘴遮板612上,喷嘴遮板圆筒部612e的外周面与附接至色粉容器32的容器密封件333的内周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中,当喷嘴遮板61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转动并且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从喷嘴开口610分离时,可能发生以下问题。即,当色粉补充装置60从色粉容器32分离时,喷嘴遮板612会被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偏置力从输送喷嘴611卸下。
而且,根据喷嘴遮板612的弹性,从喷嘴开口610分离的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可能紧箍住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使喷嘴遮板61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固定不动。在上述的任何一种情况中,当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喷嘴开口610都会处于打开状态,这可能导致色粉漏失。
与此相反,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补充装置60中,当喷嘴遮板612沿图19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内周肋前端612g抵住喷嘴开口横边611s。因此,会防止喷嘴遮板612从图19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相对于输送喷嘴611转动。
而且,第二和第三遮板内周肋612c和612d的内径稍小于圆筒状输送喷嘴611的外径。另外,第二和第三遮板内周肋612c和612d可弹性变形,因而喷嘴遮板612可附接至输送喷嘴611。在两个肋(612c和612d)具有比输送喷嘴611的外径小的内径的状态中,由于喷嘴遮板612的内周面与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接触,因此能够加强喷嘴遮板612的内周面与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性。所以,能够防止色粉在喷嘴遮板612与输送喷嘴611之间漏失。
而且,此实施方式的色粉补充装置60采用锥形弹簧作为喷嘴遮板弹簧613。当锥形弹簧被压缩时,锥形弹簧允许至少一部分相邻簧圈交叠,并能够在压缩状态中缩短转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在压缩状态中,能够减小喷嘴遮板弹簧613的转动轴线方向上的空间。
下面说明把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过程。
首先,如图7所示,盖子370从附接有盖子370的色粉容器32分离,从而产生图6中所示的状态。
随后,色粉容器32按图9和图11中的箭头Q所示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使得输送喷嘴611被插入到喷嘴插入口331中,并且片件导引部611a与弹性片332的前端侧表面接触。
当色粉容器32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时,输送喷嘴611的插入使得处于弹性片332的中央的弹性片交叠部332c扩张。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输送喷嘴611的片件导引部611a按压弹性片332,使弹性片332发生弹性变形。随着这种弹性变形,两个弹性片332的弹性片交叠部332c扩张,并且输送喷嘴611的片件导引部611a穿过被弹性片332遮挡的喷嘴插入口331部分。此时,处于比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更靠近喷嘴前端侧的喷嘴遮板612的喷嘴遮板圆筒部612e与输送喷嘴611一起插入到喷嘴插入口331中。
当色粉容器32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时,喷嘴遮板圆筒部612e和输送喷嘴611更深地插入到喷嘴插入口331中。因此,与喷嘴遮板弹簧接收面612f正对的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的表面与容器密封件333的前端面接触。
当色粉容器32从此状态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时,色粉容器32抵迫喷嘴遮板碰撞肋337a,同时稍稍挤压容器密封件333。因此,喷嘴遮板612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色粉容器32的相对位置被确定。
当色粉容器32从此状态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时,输送喷嘴611进一步插入到色粉容器32中。此时,抵迫喷嘴遮板碰撞肋337a的喷嘴遮板612被相对于输送喷嘴611朝喷嘴基部侧推回。因此,喷嘴遮板弹簧613收缩,并且喷嘴遮板61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相对位置朝喷嘴基部侧移动。随着相对位置的移动,被喷嘴遮板612遮盖的喷嘴开口610在容器本体33中露出,并且容器本体33和输送喷嘴611彼此相通。
在输送喷嘴611插入到喷嘴插入口331内的状态中,由于处于压缩状态的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偏置力,使色粉容器32被向后推(与图中的箭头Q相反的方向)的力作用在色粉补充装置60上。但是,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容器接合部339克服这个力使色粉容器32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直到容器接合部339与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接合的位置。所以,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偏置力以及容器接合部339相对于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的钩挂力发挥作用。由于偏置力和勾挂力的作用,在图10和图13所示的状态,色粉容器32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被确定。
如图9所示,用于确定色粉容器32在轴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的容器接合部339布置在容器前端盖34的外周面上。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布置在安置盖608上的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与容器接合部339接合。
容器接合部339包括导引突起339a、导引槽339b、台阶部339c和接合口339d。在容器前端盖34中布置有由导引突起339a、导引槽339b、台阶部339c和接合口339d构成的两组容器接合部339。具体而言,当从前侧观察色粉容器32时,容器接合部339相对于穿过喷嘴插入口331的直线成对布置在容器前端盖34的两侧上。
每个导引突起339a在容器前端盖34的容器前端侧布置在垂直于色粉容器32的纵向并且穿过容器本体33的转轴中心的竖直平坦表面上。导引突起339a具有斜面,所述斜面在色粉容器32的附接过程中与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接触,并且与导引槽339b邻接,从而可向导引槽339b导引补充装置侧接合件。所述斜面的形状使得容器前端侧与容器前端盖34的外周面相比处于内侧并且布置为与导引槽339b邻接。导引槽339b是布置在容器前端盖34的外周面上的凹槽,并且是允许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在其上滑动的滑面。
每个导引槽339b的凹槽在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的宽度稍大于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在同一方向上的宽度,并且设置为使得被导引的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不会从导引槽339b脱落。
而且,每个导引槽339b布置为沿纵向延伸,并且具有与容器前端盖34的外周面相同的高度的台阶部339c与其容器后端侧的端部邻接。换言之,在每个导引槽339b与每个接合口339d之间布置有大约1毫米宽的容器前端盖34的外周面。当每个补充装置侧接合件越过台阶部339c进入接合口339d并与接合口339d接合(落入)时,色粉容器32被安置(锁定)到色粉补充装置60上。此状态是色粉容器32的附接状态。
接合口339d不局限于通孔,例如,接合口339d可为平底孔,所述平底孔具有允许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与其接合的深度。换言之,接合口339d可为凹入部,所述凹入部的靠近容器本体33的周面的一侧被遮挡,除非其孔不妨碍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移动并与接合口339d接合。
色粉容器32的构造使得喷嘴插入口331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假想平面上处于两个容器接合部339的连线的中心处。除非喷嘴插入口331处于两个容器接合部339的连线上,否则可能发生以下问题。即,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偏置力作用在距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等距布置的多个喷嘴遮板碰撞肋337a上。由于这个偏置力,会产生使色粉容器32绕该连线转动的力矩,从该连线至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的距离是该力矩的力臂。由于这种力矩的作用,色粉容器32可能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倾斜。在这种情况中,色粉容器32的附接载荷会增大,并且喷嘴接收装置330会承受载荷。
更精确地说,如果色粉容器32是存储有充足色粉的新色粉容器,当沿水平方向突出的输送喷嘴611被从色粉容器32的后端侧推动以插入到其中时,由于增加的色粉的重量,会产生使色粉容器32转动的力矩。因此,载荷会施加在插置有输送喷嘴61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上,在最坏情况中,喷嘴接收装置330可能变形或损坏。
与此相反,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处于两个容器接合部339的连线上。因此,能够防止色粉容器32因作用在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位置的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偏置力而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发生倾斜。
在如图13所示的构造中,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作为色粉容器32的前端的容器开口33a的圆形端面不与容器安置部端面615b接触。这是出于以下原因。在此可以考虑一下容器开口33a的圆形端面与容器安置部端面615b接触的构造。在这种构造中,在容器接合部339的接合口339d与补充装置侧接合件609接合之前,容器开口33a的圆形端面可能抵住容器安置部615的容器安置部端面615b。当发生这种抵靠时,色粉容器32不能进一步朝色粉补充装置60移动,不能实现色粉容器32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在容器开口33a的圆形端面与容器安置部615的容器安置部端面615b之间需要有小缝隙。
而且,在色粉容器32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被确定的状态中,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可滑动地配装到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上。因此,如上所述,色粉容器32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平面方向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被确定。因此,向色粉补充装置60附接色粉容器32的过程完成。
在色粉容器32附接完成的状态中,当驱动电机603旋转进行驱动时,色粉容器32的容器本体33和输送喷嘴611中的输送螺杆614转动。
当容器本体33转动时,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被螺旋状突起302向容器本体的前端侧输送。由于容器本体33的转动,已被输送至铲部304的色粉随着铲部304的移动被铲至喷嘴开口610的上方。当被铲至喷嘴开口610的上方的色粉落入喷嘴开口610时,色粉被送入输送喷嘴611中。进入输送喷嘴611的色粉被输送螺杆614输送,并通过落粉通道限定部64补充到显影装置50中。
在此详细说明色粉被容器本体33的铲部304向上铲起并落入喷嘴开口610并且被送入输送喷嘴611的构造。
首先说明与从色粉容器32向输送喷嘴611供送色粉的时间相关的问题。在容器本体33中有充足的色粉的状态中,例如,在色粉容器32刚刚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后,可溢出的数量的色粉被连续供送至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因此,延伸部335a转动,在喷嘴开口610上方横扫而过,使溢出的色粉落下,并且输送螺杆614被控制为断续性地转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向显影装置50补充所需数量的色粉。
另一方面,当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量随着使用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时,从铲壁面304f的旋转中心侧的端部与输送喷嘴611之间的缝隙漏过的色粉量与从铲部304移动至喷嘴开口610的色粉量的比值增大。因此,可补充至显影装置50的色粉量减少。当可补充至显影装置50的色粉量减少时,由于显影装置50中的显影剂G的色粉密度变得不稳定,因此需要更换色粉容器32。在此状态中,由于有大量色粉残存在容器本体33中,在更换过程中会发生在色粉容器32内残存有大量色粉的问题。
图30是垂直于转动轴线的一个横截面的截面图,在该截面处,附接至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容器本体33在转动轴线方向上处于铲部304的位置。
本发明包括以下发明。即,如图30所示,在色粉容器32中,在喷嘴接收装置330附接至容器本体33的状态中,面向容器本体33的内壁面的延伸部335a的外周面比凸起部304h更靠近上游侧。具体而言,在被凸起部304h(与朝容器本体33的内侧凸出的凸出部的山脊线对应)分隔的内壁面之中,在容器本体33的转动方向上处于上游侧的内壁面朝向延伸部335a的外周面。采用这种构造,可获得以下优点。即,在被容器本体33的凸起部304h分隔的内壁面之中,当从垂直于转动轴线的表面观察时,在转动方向上处于下游侧的内壁面是铲壁面304f。随着容器本体33的转动,铲壁面304f可能处于延伸部开口335b的上方,该处是一个空隙区,在该区域中不存在弹性片止动件335的一对延伸部335a。喷嘴开口610始终朝上。因此,在铲部304随着色粉容器32的转动处于上方的时刻,延伸部开口335b也处于上方,被铲部304向上铲起的色粉穿过延伸部开口335b,并被送至喷嘴开口610。
而且,如图30所示,在朝容器本体33的转动中心凸出的凸起部304h附近的位置布置有延伸部下游端面335c,它是延伸部335a在转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面。因此,沿铲壁面304f向下流动的色粉落在延伸部下游端面335c上,并被送至喷嘴开口610。换言之,延伸部下游端面335c具有把从铲壁面304f接收的色粉中继至喷嘴开口610的功能。
下面说明色粉容器32的延伸部335a的中继功能。
图31是在图13的输送喷嘴611的前端侧的输送螺杆614的轴承端面处剖切的容器本体33的E-E横截面的截面图。
图32示出了图13中的E-E横截面。图32(a)是一个对比例的示意性功能图,并示出了其中的延伸部335a不作为中继装置的构造。图32(b)是图31的示意性功能图,并示出了其中的延伸部335a作为中继装置的构造。
首先说明一个常规问题。如JP-A2009-276659中所述,在能够控制输送喷嘴中输送的色粉量的构造中,若在输送喷嘴的开口附近有足够的色粉量,则色粉能够稳定输送。但是,当色粉容器中的色粉量减少时,输送的色粉量可能减少,并且可能无法稳定输送色粉。这是因为,虽然布置在色粉容器内的螺旋状突起能够把色粉移动至入口附近,但是色粉在到达输送喷嘴的开口前可能滑落,进入输送喷嘴的色粉量会减少。当输送的色粉量减少并且不能稳定输送色粉时,由于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的色粉密度变得不稳定,因此需要更换色粉容器。在此状态中,由于有大量色粉残存在容器本体中,在更换过程中会发生在色粉容器内残存有大量色粉的问题。
在图13中,输送喷嘴(输送喷嘴)611插入在容器本体33内的喷嘴接收装置(喷嘴插入部)330中。插入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中的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粉末入口)610打开,形成可向色粉补充装置60内输送色粉的状态。
铲部304的一部分在色粉容器32的纵向上与喷嘴开口610交叠,铲部304的另一部分与比喷嘴开口610更靠近后端侧的容器本体33的内壁面对应。具体而言,铲部304包括凸起部304h和铲壁面304f,所述凸起部304h与山脊线对应,在该山脊线部分中,容器本体33的内壁沿转动轴线方向凸出,在被该山脊线分隔的内壁面之中,所述铲壁面304f是在容器转动方向上处于下游侧的壁面(参见图31)。
如图31所示,由于容器本体33是通过吹塑成型的,因此凸起部304h的山脊线具有缓坡式的安装形状。在图13和其它附图中,为了方便起见,凸起部304h描述为一条曲线,以便与铲壁面304f区分。铲壁面304f是由如图13中所示的网格图案描绘的区域,并且包括一对斜面,所述的一对斜面以绕容器本体33的转动轴线点对称的方式连接凸起部304h和容器本体33的内周面,如图31所示。在E-E截面的位置,在被山脊线分隔的内壁面之中,由于位于容器转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壁面的延伸方向大致与E-E截面的剖切方向相同,因此该壁面具有如图31所示的厚度。凸起部304h处于看起来具有该厚度的位置。
在图31中,朝上的喷嘴开口610处于管状输送喷嘴611内。附接至容器本体33的一对延伸部335a处于输送喷嘴611与凸起部304h之间,并且随着容器本体33的转动与铲壁面304f一起整体转动。在E-E截面的位置(在输送喷嘴611的前端侧以及输送螺杆614的轴承的端面的位置),凸起部304h和延伸部335a彼此相对。而且,当从容器转动方向上的下游侧观察时,铲壁面304f、延伸部335a的延伸部下游端面335c、以及在喷嘴开口610的转动方向上处于上游侧的喷嘴开口横边611s依次布置。
与参照图30所述的铲起动作类似的是,色粉在由图31所示的容器本体33的铲壁面304f构成的铲部304的作用下也按箭头T1所示朝作为输送喷嘴611的开口的喷嘴开口610移动。在此情况中,延伸部335a的外周面和延伸部下游端面335c作为色粉中继部,用于把色粉从铲部304中继至喷嘴开口610。
如图31所示,延伸部335a的内径比输送喷嘴611的外径大。因此,当向容器本体中插入输送喷嘴611时,输送喷嘴611在通过与容器密封件333接触的区域后不会与延伸部335a的内周面接触,并且一般不施加载荷。由于布置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中的容器密封件333的内径小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因此能防止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沿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漏失到容器本体33之外。所以,色粉只能沿色粉输送路径通过输送喷嘴611从容器本体33朝显影装置50输送,而不会沿其它路径漏失。
下面参照图32的示意图说明中继功能。
图32(a)示出了当延伸部335a布置为不具有中继功能时容器本体33内的色粉的流动。随着容器本体33沿图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被铲壁面304f沿容器本体33的周向向上铲起的色粉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喷嘴开口610流动(参见箭头T1)。但是,一些色粉可能从输送喷嘴611与凸起部304h(朝铲壁面304f的转动中心突出的凸起部)之间的缝隙渗漏(参见箭头T2)。
更具体地说,图32(a)的状态是铲壁面304f还未充分到达上侧并且凸起部304h处于9点钟方位附近的状态。在此情况中,当从容器本体33的转动方向上的下游侧观察时,上游侧喷嘴开口横边611s、铲壁面304f的凸起部304h、以及延伸部335a的下游侧端面依次布置。在这样的状态中,中间延伸部335a的端面总是比试图中继色粉的铲壁面304f的凸起部304h的动作晚,因此不能实现色粉中继功能。由于这种延误,一些色粉会从处于输送喷嘴611、凸起部304h和延伸部335a之间的缝隙渗漏。因此,会发生补充速度变得不稳定并且在色粉容器32的更换过程中残存在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量较多的问题。
图32(b)示出了在具有作为中继装置的延伸部335a的容器本体33内的色粉流动。
在色粉流动过程中,被铲壁面304f沿容器本体33的周向铲起的色粉随着容器本体33的转动在重力作用下沿图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朝喷嘴开口610流动,这种构造与图32(a)中所示的构造相同。但是,在图32(b)所示的构造中,延伸部335a布置为遮挡输送喷嘴611与凸起部304h(朝铲壁面304f的转动中心突出的凸起部)之间的缝隙。因此,当从容器本体33的转动方向上的下游侧观察时,延伸部335a的延伸部下游端面335c和铲部304的凸起部304h依次布置。
由于这样的布置形式,色粉按图32(a)中的箭头T2所示的流动被抑制,并且输送的色粉高效地进入喷嘴开口610。因此,即使在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量减少时,补充速度也很稳定,并且能够减少在色粉容器32的更换过程中在容器本体33内残存的色粉量。而且,由于能够减少在更换过程中在容器本体33内残存的色粉量,因此能够降低运转成本,提高性价比,并减少浪费的色粉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使输送喷嘴611与凸起部304h之间的缝隙被遮挡的力没有强到允许延伸部335a和凸起部304h彼此紧密接触。但是,在延伸部335a和凸起部304h之间可提供一个小缝隙(大约0.3毫米至1毫米),以便在能够防止色粉按箭头T2所示漏失的情况下使得在图32(b)的下侧的凸起部304h中留有色粉。这是因为,在色粉补充的起始阶段中,有大量色粉存在,较小的缝隙可随着运转被色粉堵塞,起到密封的作用。而且,由于铲壁面304f是通过吹塑成型的,无法实现比注塑更高的尺寸精度,因此难以获得完美的紧密接触,从大规模生产率的角度考虑,有小缝隙是合乎要求的。
图33是示例(图31和31(b)中所示的构造)和对比例(图32(a)中所示的构造)中的容器内的剩余色粉量与色粉补充速度(单位时间内补充的色粉量)的关系图。
从图33能够看出,在示例中,即使当容器内的剩余色粉量减少时,也能保持稳定的补充速度,而在对比例中,当容器内的剩余色粉量减少时,补充速度降低。这是因为,在没有中继构件的对比例中,色粉从布置在作为容器本体33的一部分的铲壁面304f的转动中心的一端与输送喷嘴611之间的缝隙穿过(滑落)。因此,当剩余色粉量较少时,没有足够的色粉量到达喷嘴开口610,因此不能保持向喷嘴开口610供送的色粉量,从而补充速度降低。
图13、31和32(b)中所示的示例的色粉容器32包括以下发明。即,在容器本体33中布置有两个铲壁面304f,在与铲壁面304f对应的位置布置有两个中继件(延伸部335a)。布置在数量上与铲部304的数目相同的中继件比较有效,这样,当在容器本体33中布置有三个铲壁面304f时,会有三个中继件。类似地,当在容器本体33中布置有四个或更多铲部304时,也应布置在数量上与铲部304的数目相同的中继件。
当然,多个延伸部335a之中的一部分可与作为中继件的铲壁面304f对应。例如,在两个延伸部335a之中,可以仅有一个作为中继件,并且在容器本体33中仅布置一个铲壁面304f,以便与延伸部335a对应。
在上述构造中,色粉容器32和输送螺杆614同时转动。从转动这些部件的时序来说,可在色粉补充开始时驱动色粉容器32转动,然后可在经过预定时间后驱动输送螺杆614转动。而且,在色粉补充停止时,可首先停止色粉容器32,然后可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停止输送螺杆614。图20示出了这种转动时序配置的时序图。
在图20所示的转动时序配置中,在色粉补充开始时,色粉容器32先于输送螺杆614开始转动。因此,输送螺杆614可在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附近已填充有色粉的状态下开始转动。所以,由于在输送螺杆614开始转动后输送螺杆614转动一圈所输送的色粉量变得稳定,因此能够提高补充色粉量的稳定性。
而且,在图20中所示的转动时序配置中,在色粉补充停止时,色粉容器32先于输送喷嘴611中的输送螺杆614停止转动。由于这种转动时序配置,在已停止向喷嘴开口610供送新色粉的状态中,输送螺杆614会继续输送色粉,然后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输送螺杆614停止。因此,在色粉容器32停止转动时,存在于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附近的色粉T会被输送螺杆614朝落粉通道限定部64输送。因此,在喷嘴开口610附近,仍处于被输送喷嘴611输送的状态中的色粉量T会减少。然后,在从装置本体拆卸色粉容器32时,由于输送喷嘴611上的色粉量很少,输送喷嘴611很容易被布置在喷嘴接收装置330中的弹性片332和容器密封件333清理干净。所以,能够防止随着色粉容器32附接至装置本体和从装置本体分离而发生色粉散落。
通过使用独立的驱动源来驱动各个部件转动,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色粉容器32和输送螺杆614在不同时刻转动的配置。
而且,在使用同一个驱动源时,通过布置离合器也能实现这种配置。通过使用同一个驱动源,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两个部件在不同时刻转动的配置。
而且,在色粉容器32停止旋转驱动后,输送螺杆614优选在转动至少与输送量对应的转动量之后才停止转动,所述输送量与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的纵向宽度对应。通过这种方式,存在于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附近的色粉T能被输送至比面向喷嘴开口610的位置更靠近落粉通道限定部64的位置。采用这样的输送方式,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时发生色粉散落。
而且,在色粉容器32停止旋转驱动后,输送螺杆614优选在色粉容器32被旋转驱动至少与一定的输送量对应的转动量之后开始旋转驱动,该输送量使得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填充有色粉T。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补充色粉量的稳定性。
而且,如上所述,容器开口33a与容器安置部615滑动接触并且色粉容器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定位的位置由图13中的“α”示出。在此,图13中的位置“α”不局限于该位置同时具有滑动部和定位部功能的配置,该位置也可具有滑动部和定位部功能之中的任何一个功能。
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包括布置在容器本体33的开口中以提供喷嘴插入口331的喷嘴接收装置330。喷嘴插入口331是具有作为粉末入口的喷嘴开口610的输送喷嘴611所插入的部分。
而且,随着输送喷嘴611插入喷嘴接收装置330的操作,包含在色粉容器32的弹性片332附接至喷嘴接收装置330并弹性变形,从而打开喷嘴插入口331。而且,随着输送喷嘴611从喷嘴接收装置330脱开的操作,弹性片332恢复其原有形状,从而遮挡被输送喷嘴611扩张的弹性片332部分。即,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作为开启和遮挡件的弹性片332,弹性片332随着向喷嘴接收装置330插入输送喷嘴611或从喷嘴接收装置330拔出输送喷嘴611的操作打开和遮挡喷嘴插入口331。由于采用这样的构造,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之前的状态中,色粉容器32可保持喷嘴插入口331被遮挡的状态,直到输送喷嘴611插入,并能防止色粉漏失或散落。
而且,如图9和图11所示,色粉容器32的喷嘴插入口331布置在由圆筒状前端开口305限定的柱形空隙部分的底部部分中,该底部部分比前端开口305的前端更靠近容器内侧(后端侧)。采用这样的构造,能够抑制色粉附着到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或附着到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上。
如果色粉附着到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上,当同一个色粉容器32重新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在容器开口33a与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之间会残存色粉。而且,如果色粉附着到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上,会发生以下问题。即,在附接新的色粉容器32以及在重新附接同一个色粉容器32时,在容器开口33a与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之间会残存色粉。如果在容器开口33a与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之间残存色粉,在通过把容器开口33a与容器安置部615配合以确定色粉容器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位置时,定位精度会降低。
而且,在采用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在容器安置部615的内周面上滑动的构造的情况中,由于有色粉,因此滑动性可能降低,并且色粉容器32的转动力矩会增大。而且,在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与容器安置部615的内周面之间残存有色粉的状态中,当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在容器安置部615的内周面上连续滑动时,可能导致色粉结块。
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容器本体33的前端面在转动轴线方向上比与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插入口331相通的前端面更突出。即,在色粉容器32中,喷嘴插入口331的开口位置比作为容器本体33的开口位置的容器开口33a的前端更靠近容器内侧(后端侧)。
如上所述,由于喷嘴插入口331的开口位置比容器本体33的开口位置更处于内侧,因此能够抑制色粉附着到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上。这是因为,当输送喷嘴611从色粉容器32脱开时,如果发生色粉漏失,从喷嘴插入口331漏出的散落色粉几乎不会在前端开口305的前端周围流动。而且,由于从喷嘴插入口331漏出和散落的色粉被位于前端开口305的下侧的内周面接住,因此能够防止色粉附着到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上。如上所述,由于从喷嘴插入口331漏出的色粉能存储在由比前端开口305的前端面更靠近容器内侧(后端侧)的内周面围绕的区域中,因此能够抑制色粉从色粉容器32散落出来。
如图11和13所示,在此实施方式中,在附接色粉容器32之前和之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容器安置部615远离可能发生色粉散落的开口(喷嘴开口610或喷嘴插入口331)。而且,在附接色粉容器32之前和之后,色粉容器32的前端开口305的前端远离可能发生色粉散落的开口(喷嘴开口610或喷嘴插入口331)。因此,在附接色粉容器32之前,能够防止色粉从喷嘴插入口331漏出,并且,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能够防止色粉从容器密封件333与输送喷嘴611的接触部漏出。而且,在附接或分离色粉容器32时,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容器安置部615远离喷嘴开口610。另外,色粉容器32的前端开口305的前端远离弹性片332。
如上所述,通过使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与容器安置部615的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配合,能够实现色粉容器32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即,容器本体33的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是实现相对于作为粉末输送装置的色粉补充装置60的对位的定位部。因此,当在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上有残留有色粉污染时,外周面相对于容器安置部615的内周面的配合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定位精度可能降低。相比之下,由于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能抑制色粉到达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因此可稳定色粉容器32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精度。
而且,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与容器安置部615的内周面的接触部分的位置关系使得当色粉容器32转动时所述接触部彼此相对滑动。即,作为粉末存储件的容器本体33的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是在作为粉末输送装置的色粉补充装置60上滑动的滑动部分。当色粉进入该滑动部分时,滑动载荷可能增大,并且色粉容器32的转动力矩可能增大。相比之下,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能够抑制色粉到达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并抑制色粉进入与容器安置部615的内周面接触的接触部分。因此,由于滑动载荷的增大被抑制,并且滑动性得到稳定,因此能够抑制色粉容器32的转动力矩的增大。而且,由于能够抑制色粉进入所述滑动部分,因此能够抑制色粉团块的形成(色粉被滑动部分挤压并硬化时可能形成这种团块)。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作为粉末存储件的容器本体33的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是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定位部分和滑动部分。而且,由于能够抑制色粉附着到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上,因此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提供相对于色粉补充装置60的稳定的定位精度,并在转动过程中提供稳定的滑动性。
而且,如上所述,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容器密封件333被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挤压。因此,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被容器密封件333紧密压住,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漏失。由于弹性片332在纵向上处于比开口位置更靠近内侧(后端侧)的位置,因此提供从色粉容器32的前端向弹性片332和容器密封件333的前端面延伸的柱形空隙部。
在色粉容器32未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被喷嘴遮板612遮闭。而且,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需要打开喷嘴遮板612,以产生可在其中接收色粉的状态。
在色粉补充装置60中,布置有从前端开口305的前端向弹性片332和容器密封件333的前端面延伸的柱形空隙部。当喷嘴遮板612打开时,喷嘴遮板612的抽取空间整体地或部分地容置在所述空隙部中。而且,所述柱形空隙部布置为从前端开口305的前端向弹性片332和容器密封件333的前端面延伸。用于关闭喷嘴遮板612的喷嘴遮板弹簧613整体地或部分地容置在所述空隙部中。由于这样的构造,可减小喷嘴遮板612和喷嘴遮板弹簧613的布局空间。
如图13所示,在此实施方式中,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喷嘴遮板612的抽取位置使得比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更靠近喷嘴前端侧的部分处于容器密封件333内。比喷嘴遮板凸缘部612a更靠近喷嘴基部侧的部分大致容置在所述柱形空隙部中,从而从前端开口305的开口位置(前端)向容器密封件333的前端面延伸。而且,处于受压状态的喷嘴遮板弹簧613大致容置在柱形空隙部中。
采用这样的构造,能够缩短从前端开口305的开口位置(色粉容器32的最前端)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落粉部(落粉通道限定部64与输送喷嘴611连接的位置)的距离。这样,能够减小装置本体的尺寸。
如参照图16至22进行的说明所述,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抵靠喷嘴开口610的喷嘴前端侧的边缘(即,输送喷嘴611的片件导引部611a的内壁面的上部)。因此,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执行防止喷嘴遮板612脱落的功能。而且,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执行停止喷嘴遮板612的转动的功能,使得第一内周肋前端612g(第一内周肋的周向的一端)抵住喷嘴开口横边611s(喷嘴开口610的横边)。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也实现了停止喷嘴遮板612的转动的相同功能。
而且,如上所述,第二和第三遮板内周肋612c和612d的内径稍小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例如,当输送喷嘴611的外径是Φ15毫米时,第二和第三遮板内周肋612c和612d的内径可设置为在大约Φ14.8毫米和大约Φ14.9毫米之间。通过这种方式,第二和第三遮板内周肋612c和612d具有柱状形状,其内径稍小于布置在喷嘴遮板612的内周面上的输送喷嘴611的外径。因此,能够遮盖喷嘴遮板612的内周面与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之间的缝隙,并获得色粉密封功能,而无需密封件。所以,不需要海绵或橡胶等密封件。
由于不需要使用独立于喷嘴遮板612的密封件,因此在防止色粉漏失的同时能降低成本。
作为防止色粉漏失的一种构造,可以布置环状密封件来代替第二和第三遮板内周肋612c和612d。但是,由于喷嘴遮板612的内周面与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之间的缝隙很窄,因此环状密封件不能进入该缝隙。所以,当布置环状密封件时,要按图29所示布置环状喷嘴遮板密封件612h。在此情况中,喷嘴遮板密封件接收部612j的外径设置为小于喷嘴遮板弹簧613的直径,从而使喷嘴遮板弹簧613与喷嘴遮板弹簧接收面612f接触。
当喷嘴遮板612与输送喷嘴611组装在一起时,喷嘴遮板612需要具有一定的可弹性变形能力,以保证喷嘴遮板612能够临时变形。这是因为,如果材料太硬,不能弹性变形,那么在组装过程中,喷嘴遮板612不发生弹性变形,但是可能破裂。喷嘴遮板612由具有适当的弹性的材料构成,并且,例如当输送喷嘴611的外部形状为圆筒状时,喷嘴遮板612也具有圆筒形状,其内径稍大于输送喷嘴611的外径。而且,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向内突出的突起)布置在喷嘴遮板612的内径部分中。通过形成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并使其面对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可作为止挡件,阻止喷嘴遮板612的脱落和转动。与喷嘴遮板612的突起接合的输送喷嘴611部分不局限于喷嘴开口610,可选的输送喷嘴611部分可与所述突起接合,只要该突起能提供阻止脱落和转动的功能。
本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优选选择具有在500MPa至2000MPa之间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树脂材料作为喷嘴遮板612的材料。
在把喷嘴遮板612与输送喷嘴611组装到一起时,当输送喷嘴611插入到喷嘴遮板612中时,布置在喷嘴遮板612的内周面上的三个肋612b至612d成为阻挠物。尤其是,当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越过片件导引部611a进入喷嘴开口610时,这种阻力会增大。
在这种情况中,若喷嘴遮板612是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则易于使喷嘴遮板612变形,并且易于组装。而且,另一个优点是,在这种情况中,在第二和第三遮板内周肋612c和612d紧箍住输送喷嘴611时可能增大的滑动载荷不会增大。
但是,如果喷嘴遮板612太容易变形,那么第一遮板内周肋612b的阻止脱落和转动的功能会被削弱。
通过选择聚乙烯或聚丙烯作为所述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来制造喷嘴遮板612,能够稳定地获得上述优点。而且,喷嘴遮板612的喷嘴遮板圆筒部612e的厚度优选在0.3毫米和0.5毫米之间。
由于喷嘴遮板612具有如上所述的材料特性和形状,因此能够降低打开和遮挡喷嘴开口610的遮板机构的成本。
下面说明色粉容器32在存储期间的情况。
图7所示的色粉容器32具有以下构造。即,色粉容器32是在其中存储有作为粉末状显影剂的色粉的粉末容器,其中,作为密封喷嘴插入口331的密封件的护盖370可附接至容器开口33a,所述喷嘴插入口331作为显影剂排出口。如上所述,容器开口33a是容器本体33的一部分,并且,如图6、9和11以及其它附图所示,容器本体33具有容器开口33a,当向色粉补充装置60附接色粉容器32时,容器开口33a穿过容器前端盖34。因此,容器本体33的容器开口33a可从容器前端盖34露出。而且,由于属于存储有色粉的容器本体33的一部分的容器开口33a可被护盖370直接密封,因此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并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漏失。
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在护盖370中布置有护盖凸缘部371。在护盖370附接至色粉容器32的状态中,如图7所示,护盖凸缘部371遮盖布置在容器前端盖34上的IC标签700。因此,能够防止在色粉容器32的存储期间IC标签700与外部接触或受到撞击,从而保护IC标签700。
而且,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护盖370的护盖凸缘部371比容器前端盖34和容器本体33的外径大。因此,能够防止色粉容器32在坠落时发生损坏,并保护色粉容器32。
而且,由于属于容器本体33的一部分的容器开口33a被护盖370直接密封,因此与容器开口33a被某个独立于容器本体33的构件(例如容器前端盖34)密封的构造相比,密封效果更理想。而且,只要容器开口33a是直接密封的,就能密封容器本体33。而且,若能够密封容器本体33,则能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容器本体33,并减少在存储期间用于包装色粉容器32的材料量。
在使用色粉容器32时(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要取下护盖370。可以使用螺纹固定或钩子固定方法作为把护盖370附接至色粉容器32的方法,对此没有特定限制,只要能附接护盖370。在此情况中,色粉容器32的附接部(例如在使用螺纹固定方法时的螺纹,或在使用钩子固定方法时的钩部)布置在从容器前端盖34露出的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上。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在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上布置有螺纹,并采用螺纹固定方法作为把护盖370附接至色粉容器32的方法。
而且,在采用色粉容器32由护盖370密封的构造的情况中,使用密封填料等材料可提高色粉容器32的容器开口33a与护盖370之间的粘合度。通过提高粘合度,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进入容器本体33。
在此说明常规色粉容器存在的问题,即,存储色粉的空间(容器本体)不能被密封件直接密封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定影温度的降低和色粉粒径的减小,在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色粉的耐热性有劣化的趋势。例如,当色粉在运输期间处于高温环境中时,色粉会结块,在最坏状况中,色粉甚至会固结,导致无法从色粉容器向图像形成设备供送色粉。已知的是,当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中湿度增大时,会发生显著的色粉结块和固结。由于色粉容器是通过各种途径供应给用户的,因此难以管控供应途径的环境。例如,虽然色粉容器是通过陆运、空运和海运运输的,但是难以管控这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虽然可采用集装箱方法来控制运输环境以应对这种问题,但是不可能应对所有运输途径,并且这会导致成本显著增加。对于这种问题,由于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能直接利用护盖370密封属于容器本体33的一部分的容器开口33a,因此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并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漏失。而且,由于提高了密封效果,因此色粉容器32在存储期间很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而且,由于在取下护盖370时能把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因此能使色粉容器32易于使用。
而且,由于护盖370具有能够保护IC标签700和色粉容器32的形状,因此能减少用于封装色粉容器32的衬垫材料或包装盒,从而减小包装结构的尺寸。所以,通过减少使用的材料,能够降低环境负担。
而且,在作为粉末容器的色粉容器32供应给用户后,色粉容器32通常由用户装卸。由于没有规范装卸色粉容器的方式的特定方法,有时色粉容器32可能被粗暴装卸。因此,需要采取充分的应对震动和坠落的措施,确保即使在粗暴装卸色粉容器32时也不会发生色粉漏失。
为了防止色粉漏失,需要防止从喷嘴插入口331渗漏。而且,为了防止这种渗漏,需要防止在用于遮盖由容器密封件333和容器密封件附接壁336形成的喷嘴插入口331的弹性片332中出现缝隙。
下面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本发明的色粉容器32的特征。
例1
此实施方式的例1的色粉容器32具有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交叠的多个弹性片332。更具体地说,在所述的多个弹性片中,至少两个弹性片布置为在喷嘴插入口331的整个面积上沿喷嘴插入口331(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喷嘴插入口)的直径方向至少部分地交叠。而且,两个弹性片优选布置为在前端开口305的整个面积上沿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至少部分地交叠。
图21是包含在例1的色粉容器中的弹性片332的示意图;图22是在图13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喷嘴接收装置330和输送喷嘴611的放大截面图。另外,图23是在图22的状态中从前端侧观察时弹性片332的前视图。
如图1所示,色粉容器32包括容器本体33、喷嘴接收装置330、容器密封件333和弹性片332。
容器本体33是在其中存储色粉的粉末存储构件,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布置在容器本体33的另一端侧的开口中的喷嘴插入口331。而且,由弹性体构成的容器密封件333是限定喷嘴插入口331的另一端的附近结构的构件,并且是密封喷嘴接收装置330与输送喷嘴611之间的空间的构件。
而且,弹性片332是打开和遮挡喷嘴插入口331的构件,并且由具有柔性的弹性件薄片构成。用于弹性片332的弹性材料的例子包括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氟橡胶、乙撑丙二烯单体(EPDM)橡胶、以及天然橡胶,也可使用具有柔性的其它弹性材料。而且,为了提高弹性片332在片件导引部611a上滑动的滑动能力,弹性片332的表面可涂有滑石等材料,或者可在弹性材料之前增加确保滑动性的部件。
如图1和图21所示,弹性片332包括两个弹性片件: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这两个弹性片构件布置为在弹性片交叠部332c处交叠。而且,当输送喷嘴611插入时,弹性片交叠部332c遮挡处于打开状态的弹性片332的部分。而且,如图21所示,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具有平坦表面,所述平坦表面具有比位于喷嘴插入口331的中部的彼此交叠的半圆部分大一圈的形状。
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组装为在这两个弹性片扩张到比其自然长度稍大的长度的状态中施加一定的张力。
虽然例1的色粉容器32使用两个弹性片332,但是也可以使用三个或更多弹性片,以便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漏失。
而且,在色粉容器32中,两个弹性片332在弹性片交叠部332c处“表面”交叠,以遮挡被输送喷嘴611扩张而打开的弹性片332的部分,并且由弹性片交叠部332c产生密封状态。
在JP07-261492A的色粉容器(粉末容器)中,在一个弹性片件中布置有放射型形态的狭缝(类似于星号)。在此,被粉末输送喷嘴扩张的弹性片件部分称为“狭缝部”。
在这样的构造中,相对于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狭缝部不与其它相邻狭缝部交叠,只有在与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面彼此接触。为了方便起见,这种在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上没有狭缝部交叠的结构称为“直线型”遮挡结构。
在这种“直线型”遮挡结构中,当弹性片件由于震动或冲击而发生弹性变形时,在狭缝部中易出现粉末可穿过的缝隙。在出现这种粉末可穿过的缝隙时,会形成粉末可能漏失的状态。而且,在布置有具有这种“直线型”遮挡结构的狭缝部的常规弹性片件中,如果有较小的张力,则狭缝部会打开,张力起不到作用。因此,当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遮挡狭缝部的力很小,粉末可能漏失。
与此相反,在此实施方式的例1的色粉容器32中,多个弹性片332布置为在弹性片交叠部332c处交叠,其中,弹性片在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交叠。而且,弹性片交叠部332c(多个弹性片332交叠的部分)利用具有一定面积的“表面”遮挡被输送喷嘴611扩张的弹性片332部分。为了方便起见,弹性片交叠部332c沿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布置的这种结构称为“表面型”遮挡结构。
因此,即使当弹性片332由于震动或冲击而发生弹性变形时,与“直线型”遮挡结构相比,所述的“表面型”遮挡结构也使得允许粉末穿过被粉末输送喷嘴扩张的弹性片件部分的缝隙难以形成。
而且,例1具有布置有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结构,在弹性片交叠部332c中,多个弹性片33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地交叠。而且,所述的“表面型”遮挡结构包括多个弹性片在与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交叠的结构。更具体地说,这种结构的一个例子是:弹性片布置为朝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弯曲,并且弯曲部分彼此接触,以形成交叠部,从而使得交叠部沿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布置。
与“直线型”遮挡结构相比,这种弯曲部分彼此接触从而形成交叠部的结构使得这种允许粉末穿过的缝隙难以形成。但是,与具有多个弹性片332沿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地交叠的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结构相比,比较易形成这种允许粉末穿过的缝隙。在此,在形成弹性片332的端面的部分之中,图21中的弹性片332的自由端432是未被附接部337和弹性片止动件335夹在中间的部分。
在具有多个弹性片332的色粉容器32中,当插入在其中的输送喷嘴611脱开时,多个弹性片332在其弹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其原始位置,从而恢复弹性片交叠部332c。在不具有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构造中,在弹性片332的自由端432因粉末输送喷嘴插入到弹性片332中而移位后,当粉末输送喷嘴脱开时,使自由端432随被保持端复位的恢复力作用在自由端432上。在此,当弹性片预先组装从而施加张力时,有助于自由端随被保持端复位的动作。
在此实施方式的例1的弹性片332中,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组装为在这两个弹性片扩张到比其自然长度稍大的长度的状态中施加一定的张力。因此,即使当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输送喷嘴611脱开,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也可被其恢复力再次密封,从而部分地交叠。因此,与具有常规弹性片件的粉末容器(在一个弹性片件中布置有狭缝)相比,能够更好地抑制粉末(色粉)的漏失。
与此相反,在弹性片布置为朝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弯曲的结构中,会发生以下问题。即,为了增大使交叠部重新复位的恢复力,需要把弹性片组装为使得张力预先沿两个方向(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和与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施加。但是,当张力沿与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施加时,朝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弯曲的部分会以类似于“直线型”遮挡结构的方式打开。因此,若恢复力增大,则交叠部分的面积减小。
即,在弹性片布置为朝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弯曲的结构中,增大恢复力与保持交叠部分的面积之间有折衷关系。即,当弹性片组装为预先施加张力时,可能形成粉末可穿过的缝隙。
与此相反,包括多个弹性片332沿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地交叠的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即,当弹性片组装为预先施加张力时,可同时实现增大恢复力和保持交叠部分的面积。
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输送喷嘴611的插入使得弹性片332的弹性片交叠部332c扩张,如图22和23所示。由于弹性片332是具有柔性的弹性材料,因此当输送喷嘴611插入时,弹性片332弹性变形,从而弹性片交叠部332c扩张。
另一方面,当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输送喷嘴611的脱开方式使得弹性片332能刮除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上的污染物。这是因为,随着输送喷嘴611的插入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片332因恢复力的接触压力而与输送喷嘴611的表面接触。
由于弹性片332具有柔性,因此在输送喷嘴611脱开后,两个弹性片332重新在中部形成弹性片交叠部332c。当弹性片交叠部332c在中部恢复时,会重新形成密封状态。
如图11至13、图22以及其它附图所示,在输送喷嘴611的轴向上面向色粉容器的一侧(与基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布置有具有半球形状的片件导引部611a,所述半球形状的直径大致与输送喷嘴611的直径相同。通过使用这种圆形片件导引部611a,当输送喷嘴611使位于弹性片332的中心的交叠部分扩张时,由于力可逐渐施加,因此能够平稳地扩张弹性片332。
而且,通过把相对于弹性片332的滑动性以及弹性片332的弹性纳入考虑,可选择片件导引部611a的理想形状。
可对片件导引部611a的表面进行涂装处理,以使得色粉几乎不能附着到该表面上。由于片件导引部611a是与色粉容器32内的色粉直接接触的部分,因此在色粉容器32的更换过程中,可能露出附着有色粉的片件导引部611a,并且色粉可能落入色粉容器接收部70等部分,从而污染复印机500。但是,由于片件导引部611a的表面经过预先处理,使得色粉几乎不能附着,因此能够防止此问题。
在色粉容器32中,喷嘴插入口331被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表面型”交叠密封。因此,当色粉容器32受到震动或冲击因而使得弹性片332弹性变形时,很少形成色粉可穿过的缝隙。通过这种方式,由于能够抑制色粉可穿过的缝隙的形成,因此在色粉容器32未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能够抑制色粉从色粉容器32漏失。因此,即使在运输等过程中色粉容器32被粗暴地装卸,也能抑制色粉从色粉容器32漏失的发生。所以,在色粉容器32的运输过程中,能够抑制因震动或坠落导致的色粉漏失的发生。
而且,由于作为喷嘴插入开口的喷嘴插入口331被弹性片332的弹性变形打开和遮挡,因此与JP2009-276659A的色粉容器相比,能够简化打开和遮挡喷嘴插入口的构造,并降低色粉容器32的成本。
而且,如上所述,在弹性片332上施加有张力,并且交叠部中的两个弹性片332的附着力(密封性)得到提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色粉漏失,并获得良好的防震动和防冲击特性。
此实施方式的例1的色粉容器32可抑制因色粉容器32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或坠落而导致的色粉漏失。在包含这种色粉容器32的色粉补充装置60中,在更换色粉容器32时,能够抑制色粉的漏失。因此,能够抑制因色粉漏失而导致的装置内部和外部污染的发生。
而且,在包含这种色粉补充装置60的复印机500中,在更换色粉容器32时,能够抑制装置内部和外部污染的发生。
如图21所示,第一弹性片332a遮挡喷嘴插入口331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由图21中的虚线所示的部分)是开口。类似地,第二弹性片332b遮挡喷嘴插入口331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由图21中的虚线所示的部分)是开口。而且,第一弹性片332a的开口布置为被第二弹性片332b遮盖,而第二弹性片332b的开口布置为被第一弹性片332a遮盖。即,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布置为使得开口的位置彼此错位。
在这种布置形式中,当输送喷嘴611进入时,如图22和图23所示,两个弹性片332弹性变形,从而输送喷嘴611进入并穿过各个开口。在此情况中,弹性变形的弹性片332与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在输送喷嘴611插入的状态中密封性能良好。
而且,在输送喷嘴611未插入的状态中,多个弹性片332布置为彼此交叠,使得插入口彼此错位,而另一个弹性片332与作为弹性片和开口之间的界线的部分交叠,从而形成弹性片交叠部332c。通过这种方式,由于作为弹性片和开口之间的界线的部分形成弹性片交叠部332c,并且弹性片332紧密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震动而发生色粉漏失。
而且,此实施方式的例1的色粉容器32转动从而向输送喷嘴611的喷嘴开口610供送色粉,在这种转动过程中,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在弹性片332上滑动。
因此,在与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接触的弹性片332部分中,可能产生使该部分停留在接触位置的力(摩擦力),并且可能施加使该部分被沿周向拉动的力。
在这种情况中,与具有狭缝部的常规弹性片件相比,使该部分被沿周向拉动的力可分布到两个弹性片332上。由于各个弹性片332的变形量很小,因此在色粉容器32的转动过程中也能够防止色粉漏失的发生。
在色粉容器本身不转动但包含旋转输送构件的色粉容器中,可按类似的方式使用例1的弹性片332。
在图21所示的构造中,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布置为使得自由端432(432a和432b)在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上成相反的位置关系。换言之,一个自由端432从外侧与另一个弹性片的表面部分交叠,而另一个自由端432从内侧与一个弹性片的表面部分交叠。而且,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两个弹性片332沿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在整个面积上交叠,此交叠部分是弹性片交叠部332c。通过这种方式,当输送喷嘴611插入时,较靠近自由端432的各个弹性片332的部分沿远离前端开口305的中心的方向移位。而且,当输送喷嘴611脱开时,各个弹性片332的自由端432沿朝向前端开口305的中心方向的移位。在输送喷嘴611完全脱开时,自由端342形成沿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的交叠部332c。
例2
下面说明例2的布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的弹性片332。
图24是例2的弹性片332的示意图。在例2中,构成弹性片332的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具有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的形状,并且在其中的一个部分中布置有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即,在例2的构造中,两个弹性片332具有彼此交叠的圆孔状开口。
在例2中,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布置为彼此交叠,其中,作为输送喷嘴611的插入开口的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布置在偏离大致位于前端开口305的中心处的喷嘴插入口331中心的位置。在交叠状态中,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布置为使得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偏离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由于圆孔彼此错位,因此一个弹性片332上的圆孔可被另一个弹性片332密封。而且,两个弹性片332交叠,并与圆孔的周围部分紧密接触。由于这样的构造,与图21中所示的构造类似的是,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两个弹性片332沿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在整个面积上交叠,并且交叠部分作为弹性片交叠部332c。因此,在输送喷嘴611未插入的状态中,能够抑制色粉漏失。
在例2的弹性片332中,当输送喷嘴611插入时,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沿朝向喷嘴插入口331的方向位移。而且,在输送喷嘴611未插入的状态中,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的直径设置为小于输送喷嘴611的直径。因此,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随着输送喷嘴611的插入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扩张。
在此,由于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的直径设置为小于输送喷嘴611的直径,因此在输送喷嘴611插入的状态中,两个弹性片332的恢复力作用为紧箍输送喷嘴611的周围部分。因此,当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当输送喷嘴611脱开时),输送喷嘴611的脱开方式使得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上的污染被弹性片332刮除,并且刮除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例2中,虽然布置在弹性片332中的开口是圆孔,但是开口的形状不局限于圆孔形状。也可以使用其它开口形状,例如矩形形状、三角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只要弹性片332能弹性变形,使得输送喷嘴611可从中穿过。
在图24所示的例2中,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的边缘作为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的自由端432(432a和432b)。换言之,一个自由端432从外侧与另一个弹性片的表面部分交叠,而另一个自由端432从内侧与一个弹性片的表面部分交叠。而且,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两个弹性片332沿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在整个面积上交叠,此交叠部分是弹性片交叠部332c。
例3
下面说明例3的布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的弹性片332。
图25是例3的弹性片332的示意图,图26是在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的状态中当从前端侧观察时例3的弹性片332的前视图。
在例3中,构成弹性片332的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具有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的形状,并且在其中的一个部分中布置有第一和第二圆形狭缝332f和332g。即,在例3的构造中,两个弹性片332具有彼此交叠的狭缝状开口。
在例3中,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布置为彼此交叠,其中,作为输送喷嘴611的插入开口的第一和第二狭缝332f和332g布置在偏离大致位于前端开口305的中心处的喷嘴插入口331中心的位置。在交叠状态中,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布置为使得第一和第二狭缝332f和332g偏离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由于狭缝彼此错位,因此一个弹性片332上的狭缝可被另一个弹性片332密封。而且,两个弹性片332交叠,并与狭缝的周围部分紧密接触。由于这样的构造,与图21和图24中所示的构造类似的是,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两个弹性片332沿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在整个面积上交叠,并且交叠部分作为弹性片交叠部332c。因此,在输送喷嘴611未插入的状态中,能够抑制色粉漏失。
在例3的弹性片332中,当输送喷嘴611插入时,如图26所示,第一和第二狭缝332f和332g沿朝向喷嘴插入口331的方向位移。
如图25所示,在第一和第二狭缝332f和332g的两端分别布置有一个小直径圆孔。在JP-A07-261492中公开的构造中,只要在弹性片件中有狭缝,当输送喷嘴611插入并扩张狭缝时,狭缝的两端可能被扯裂,并且弹性片件可能被扯破。另一方面,如图3中所示,当在狭缝的两端布置小直径圆孔时,在输送喷嘴611插入时,能够抑制狭缝的两端被扯裂,并抑制作为弹性片件的弹性片332被扯裂。
而且,当在弹性片件中布置有狭缝并且在狭缝的两端布置有小直径圆孔时,若弹性片件如JP07-261492A中所述仅为一个片件时,色粉可能从小直径圆孔渗漏。另一方面,在例3中,两个弹性片332布置为彼此交叠,并且布置有狭缝的部分被另一个弹性片332密封。因此,即使当在狭缝的两端布置小直径圆孔时,也能抑制色粉漏失的发生。
而且,由于例3的布置有狭缝的构造与例2的布置有圆孔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开口面积,因此与例2相比能更好地抑制色粉漏失的发生。
在多个具有狭缝的弹性片332布置为彼此交叠的构造中,狭缝可能相交并彼此交叠。在狭缝被遮挡的状态中,色粉不能穿过狭缝部。而且,在狭缝彼此相交的构造中,即使当发生弹性变形导致一个弹性片332的狭缝部中出现色粉可透过的缝隙时,如果另一个弹性片332的狭缝被遮挡,也能防止色粉穿过。
而且,由于多个弹性片332彼此交叠,震动和冲击能量可分布到多个弹性片332上。在此情况中,很少发生导致在一个弹性片332的狭缝部中产生色粉可穿过的缝隙的弹性变形。
由于这些原因,与在JP07-261492A中公开的构造(仅布置有一个带有狭缝的弹性片件)相比,能够抑制泄漏从色粉容器32漏失。
在图25所示的例3中,第一和第二狭缝332f和332g作为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的自由端432(432a和432b)。换言之,一个自由端432从外侧与另一个弹性片的表面部分交叠,而另一个自由端432从内侧与一个弹性片的表面部分交叠。而且,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两个弹性片332沿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在整个面积上交叠,此交叠部分是弹性片交叠部332c。
例4
下面说明例4的布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的弹性片332。
图27是例4中的弹性片332的示意图。在例4中,在参照图1和图21以及其它附图所述的例1的弹性片332的中心附近,在一个开口的边缘部分布置有半圆形缺口332h。除了布置有缺口外,其它构造与例1的相同,在此不再说明相同的构造。
在例4的弹性片332中,由于布置有缺口,因此当输送喷嘴611插入时,所述缺口与半球形片件导引部611a接触,并且两个弹性片332可平稳地弹性变形。因此,输送喷嘴611可平稳地插入在色粉容器32中。
在图27所示的例4中,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布置为使得自由端432(432a和432b,即,具有半圆形缺口332h的边缘)成相反的位置关系。而且,一个自由端432与另一个弹性片的表面部分交叠,类似地,另一个自由端432与一个弹性片的表面部分交叠。而且,在一个自由端432与另一个自由端432之间的部分中,两个弹性片332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交叠,并且该交叠部分是弹性片交叠部332c。因此,随着输送喷嘴611的插入而位移的自由端432在输送喷嘴611插入之前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与另一个弹性片332交叠。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构件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有时省略其说明。对于未说明的构造,可以适当地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
下面说明布置第二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的弹性片332。
图34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其中,图34(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附接有容器前端盖34的状态),图34(b)是从另一端侧观察时包含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的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前视图。如图34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弹性片332包括第一、第二和弹性片332a、332b和332j,这些弹性片从喷嘴插入口331沿纵向布置在内侧,从而彼此交叠。
第二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在其中存储色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类似。三个弹性片332(332a、332b和332j)由薄片状弹性材料制成,容器密封件333布置在喷嘴插入口331中,作为密封件的护盖370布置在处于显影剂排出侧的容器开口33a中。
图34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三个弹性片332的一个例子。第一、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a、332b和332j组装为在它们扩张到比其自然长度稍大的长度的状态中施加一定的张力。
由于三个弹性片332是重叠的,因此与两片式构造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密封性能,并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漏失的发生。
在图34所示的例子中,弹性片交叠部332c布置在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并且弹性片交叠部332c产生密封状态。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时,在输送喷嘴611的前端的半球形片件导引部611a插入,从而扩张中央的弹性片交叠部332c。在此情况中,由于弹性片332是弹性体,弹性片332会弹性变形,以避让输送喷嘴611,因此输送喷嘴611在插入时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当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当输送喷嘴611脱开时),输送喷嘴611的脱开方式使得弹性片332能刮除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上的污染物。当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在三个弹性片332的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形成弹性片交叠部332c。由于弹性片332是弹性体,当形成弹性片交叠部332c时,会重新产生密封状态。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当输送喷嘴611插入到喷嘴插入口331中时输送喷嘴611的前端所接触的弹性片交叠部332c可采用多种形状,以满足可操作性、耐用性、色粉密封性能等要求,在后文中将对此详细说明。
当输送喷嘴611进入第二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较靠近自由端432的各个弹性片332的部分沿远离前端开口305的中心的方向位移,并且输送喷嘴611插入到色粉容器32中。由于弹性片332的自由端432与输送喷嘴611的外部轮廓紧密接触,因此能提高密封性能。而且,由于三个弹性片332彼此重叠以提供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因此能更有效地防止因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导致的色粉漏失的发生。
下面参照图35至39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三个弹性片332的布置形式的特定例子。在图35至39所示的构造中,当三个弹性片332排布在色粉容器32中时,第一、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a、332b和332j从位于最远侧的弹性片332开始依次排列。而且,在图35至39所示的构造中,弹性片332的“排列角度”和“交叠量”基于在三个弹性片332重叠时位于最内侧的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来设置。作为另一个方法,在容纳弹性片332的附接部337中可提供垂直于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的X和Y轴的基准位置,并且可基于此基准位置设置“排列角度”和“交叠量”。
例1
图3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1的三个弹性片332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在图35中所示的例1中,图21中所示的三个弹性片332是重叠的,从而三个弹性片332处于大约120°的角度。具体而言,第二弹性片332b布置为使得第二弹性片332b的直线型自由端432b处于沿图35中的逆时针方向围绕第三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j转动120°的位置。而且,第一弹性片332a布置为使得第一弹性片332a的直线型自由端432a处于沿图35中的顺时针方向围绕第三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j转动120°的位置。
如图35所示,虽然三个弹性片332之中的每一个布置为相对于前端开口305部分地具有开口,但是由于三个弹性片332布置为使得开口的位置不同,因此弹性片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
如图35所示,通过以大约120°布置角度重叠具有相同形状的弹性片332,能够以均衡的方式排列三个弹性片332。而且,当色粉容器32从色粉补充装置60分离时,若输送喷嘴611的移动方式使得弹性片332刮除输送喷嘴611的外周面上的污染物,若能够进一步提高刮除效果,并进一步抑制色粉散落。而且,由于使用具有相同形状的三个弹性片332,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在图35所示的例1中,弹性片332j的自由端432j被弹性片332b部分地遮盖,并且还被弹性片332a部分地遮盖。通过这种方式,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弹性片332沿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在整个面积上交叠,并且这个交叠部分是弹性片交叠部332c。
例2
图3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2的三个弹性片332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在图36中所示的例2中,与图35中所示的例1类似的是,虽然三个弹性片332之中的每一个布置为相对于前端开口305部分地具有开口,但是由于三个弹性片332布置为使得开口的位置不同,因此弹性片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
作为一种特定的重叠方法,第二弹性片332b布置为使得第二弹性片332b的直线型自由端432b处于沿图36中的逆时针方向围绕第三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j转动180°的位置。而且,第一弹性片332a布置为使得第一弹性片332a的直线型自由端432a处于沿图36中的顺时针方向围绕第三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j转动90°的位置。
通过这种方式,第一、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a、332b和332j排列在相对转动90°角的位置。
在图36中所示的例2中,一个弹性片332(第一弹性片332a)转动90°,以提供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更具体地说,与图21中所示的构造类似的是,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沿前端开口305的直径方向交叠,以形成交叠部332c。例如,假设色粉容器32受到冲击,并且存储在其中的色粉的压力施加在交叠部分332c上。在此情况中,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的自由端432b和432j会试图沿与交叠部分332c所在方向(图36中的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图36中的左右方向)移动。但是,由于具有布置为平行于垂直方向(图36中的左右方向)的自由端432a的弹性片332a的恢复力起到加强交叠部332c的作用,因此能够增大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并进一步防止色粉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震动从容器开口33a漏失。
例3
图3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3的三个弹性片332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在图37中所示的例3中,与图35和图36中所示的例1和例2类似的是,虽然三个弹性片332之中的每一个布置为相对于前端开口305部分地具有开口,但是由于三个弹性片332布置为使得开口的位置不同,因此弹性片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
在图37中所示的例3中,第一和第二弹性片332a和332b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而且,第一和第三弹性片332a和332j遮盖同一个位置,并在同一个位置与第二弹性片332b交叠。具体而言,第二弹性片332b布置为使得第二弹性片332b的直线型自由端432b处于沿图37中的逆时针方向围绕第三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j转动180°的位置。而且,第一弹性片332a布置为使得第三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j与第一弹性片332a的直线型自由端432a交叠。
在图37中所示的例3中,三个弹性片332顺次重叠,以提供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采用这种构造,与图21中所示的构造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大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并进一步防止色粉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震动而从容器开口33a漏失。
例4
图3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4的三个弹性片332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在图38中所示的例4中,三个弹性片的重叠方式使得具有相同形状的弹性片用作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而具有与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不同的形状的弹性片用作第一弹性片332a。虽然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二和第三三个弹性片332b和332j之中的每一个布置为相对于前端开口305部分地具有开口,但是由于弹性片布置为使得开口的位置不同,因此重叠的两个弹性片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具体而言,第二弹性片332b布置为使得第二弹性片332b的直线型自由端432b处于沿图38中的逆时针方向围绕第三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j转动180°的位置。
而且,第一弹性片332a具有环形形状,它遮盖除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之外的部分。
通过使用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的两个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以及具有环形形状的第一弹性片332a,可提供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通过提高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能够进一步防止色粉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震动而从容器开口33a漏失。
例5
图3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5的三个弹性片332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在图39中所示的例5中,与图38中所示的构造类似的是,三个弹性片的重叠方式使得具有相同形状的弹性片用作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而具有与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不同的形状的弹性片用作第一弹性片332a。虽然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二和第三三个弹性片332b和332j之中的每一个布置为相对于前端开口305部分地具有开口,但是由于弹性片布置为使得开口的位置不同,因此重叠的两个弹性片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具体而言,第二弹性片332b布置为使得第二弹性片332b的直线型自由端432b处于沿图39中的逆时针方向围绕第三弹性片332j的直线型自由端432j转动180°的位置。
而且,第一弹性片332a具有遮盖喷嘴插入口331的整个面积的形状,并且在喷嘴插入口331的中心具有第一狭缝332f。
通过使用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的两个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以及具有狭缝的第一弹性片332a,可提供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通过提高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能够进一步防止色粉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震动而从容器开口33a漏失。在形成狭缝时,可在狭缝的两端布置圆孔,以防止弹性片332扯裂。
在图35至39中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a、332b和332j具有不同的自由端432(432a、432b和432j)。而且,某一自由端432与另外两个弹性片332之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部分交叠。在三个自由端432之中的至少两个自由端432之间的部分中,至少两个弹性片332沿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交叠,此交叠部分构成弹性片交叠部332c。因此,随着输送喷嘴611的插入而位移的自由端432在输送喷嘴611插入之前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与另一个弹性片332交叠。
图40是图37中所示的例3中的喷嘴接触位置332p的示意图,在该接触位置,第一弹性片332a布置在首先与输送喷嘴611的前端接触的最外侧上。如图40所示,喷嘴插入口331的圆形截面的大致中心位置处是喷嘴接触位置332p。对于其它实施方式和示例中所述的构造也是如此,不局限于图37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例3。
当色粉容器32附接至色粉补充装置60并且附接完成时,弹性片332被输送喷嘴的前端扩张,并且被输送喷嘴的直径移位。在此情况中,由于输送喷嘴611到达大致位于喷嘴插入口331的圆形截面的中心的喷嘴接触位置332p,因此,当多个弹性片332具有相同形状时,弹性片332的位移量是相同的。
例6
图2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例6的三个弹性片332的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在图28中所示的例6中,在具有圆孔状开口的两个弹性片33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基础上,增加了具有圆孔状开口的另一个弹性片332。即,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基础上,增加了具有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331的形状并且在该部分中具有第三圆形通孔332k的第三弹性片332j。除了增加第三弹性片332j之外,其它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相同,在此不再说明相同的构造。
正如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情况一样,通过使用三个弹性片,与使用两个弹性片33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相比,能够提高密封性能,并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漏失的发生。
当色粉容器32布置为使得弹性片332在重力方向上位于下侧时,对图35至3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重叠方法防止色粉容器32中存储的色粉发生漏失的能力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图36中所示的例2的重叠方法防止色粉漏失的效果最好。
这被认为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当色粉的载荷施加到三个重叠的弹性片332上时,第一弹性片332a起着对试图按图中的向左和向右方向打开的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进行按压的功能。
考虑到此功能,可以使用带状或线状的第一弹性片332a,并使带状或线状弹性片332a沿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在色粉载荷的作用下试图打开的方向布置。换言之,带状或线状第一弹性片332a可布置为沿与第二或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的自由端43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在此,弹性片332的自由端432是不处于附接部337和弹性片止动件335之间的部分。
另外,通过沿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在色粉载荷的作用下试图打开的方向朝第一弹性片332a施加张力,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而且,如图13所示,在作为粉末输送喷嘴的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色粉容器32的转动轴线方向)上,弹性片332布置在与容器齿轮301相同的位置(在齿轮宽度范围内)。这提供以下优点。
如上所述,三个重叠弹性片332布置为使得第一弹性片332起到对在受到色粉载荷时试图按图中的向左和向右方向打开的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进行按压的功能。采用这种布置形式,即使当色粉容器32在运输过程中处于使得弹性片332朝向重力方向上的下侧的状态时,色粉也很少会漏失。
但是,当第一弹性片332a以这种方式布置时,当输送喷嘴611插入从而使第一弹性片332a移位时,不能消除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对于这一点,将利用图36中所示的方向更详细地说明。由于输送喷嘴611插入在中心,第二弹性片332b的恢复力在图中的向右方向(即,自由端432向原始位置返回的方向)上产生,因此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在向左方向上产生。类似地,由于第三弹性片332j的恢复力在图中所示的向左方向(即,自由端432向原始位置返回的方向)上产生,因此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在图中的向右方向上产生。而且,由于第一弹性片332a的恢复力在图中的向上方向(即,自由端432向原始位置返回的方向)上产生,因此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在图中的向下方向上产生。这些第一至第三弹性片332a至332j的恢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色粉容器32上。
在此,虽然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的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在相对方向上产生并且抵消,但是第一弹性片332a的恢复力的反作用力不被抵消,而是作用在色粉容器32上。
若弹性片332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色粉容器32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对于容器齿轮301处于一个不同的位置(在齿轮宽度范围之外),则会发生以下问题。
即,第一弹性片332a的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和随着动力传递与容器齿轮301啮合的容器驱动输出齿轮601(本体侧齿轮)的啮合力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上作用在不同的位置。这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力会作用在色粉容器32相对于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色粉容器32的转动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向上。
例如,当色粉容器32在相对于输送喷嘴611倾斜的状态中转动时,容器开口33a的外周面与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之间的滑动阻力会增大,必须更换为能够输出大扭矩的电机。而且,色粉容器32的靠近旋钮303的部分可能与印刷单元100的色粉容器接收部70碰撞,从而产生噪音。
与此相反,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任何示例中,如图13所示,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色粉容器32的转动轴线方向)上,弹性片332处于与容器齿轮301相同的位置(在齿轮宽度的范围内)。因此,第一弹性片332a的恢复力的反作用力和随着动力传递与容器齿轮301啮合的容器驱动输出齿轮601的啮合力在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色粉容器32的转动轴线方向)上作用在相同的位置。因此,不会发生使色粉容器32倾斜的这种动作。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除了作为粉末容器的色粉容器以外的构造,可适当地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构造。而且,对于重叠色粉容器的弹性片的方法,可适当地采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构造。
下面参照图41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1032。
作为图41中所示的色粉容器1032,要考虑到容器本体33布置为由树脂形成的圆筒状构件(为了方便起见,此容器本体称为容器本体1033,以便与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容器本体区分开来)的构造,虽然与图1和其它附图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相比,这种构造中的部件成本会增加;而且,在输送构件的一部分中提供铲子功能。
图41(a)是其中的与铲壁面304f对应的铲肋304g与喷嘴接收装置330(以下称为喷嘴接收装置1330)集成的构件的透视图。图41(b)是示出图41(a)所示的布置在容器本体1033内的喷嘴接收装置1330与输送喷嘴611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图41(c)是安装有图41(a)中所示的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整个色粉容器1032的侧截面图。
图41中所示的喷嘴接收装置1330包括如上所述的铲肋304g,并且集成有输送叶片保持部1330b,在输送叶片保持部1330b上附接有由柔性材料(例如树脂片)构成的输送叶片1302。输送叶片1302和输送叶片保持部1330b与旋转输送装置对应。
而且,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类似的是,图41中所示的喷嘴接收装置1330包括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附接部1337、弹性片1332、作为容器密封件的容器密封件1333、喷嘴插入口1331、以及弹性片止动件1335。
弹性片止动件1335包括一对延伸部1335a,并且位于延伸部1335a的容器后端侧上的部分连接至输送叶片保持部1330b。弹性片1332由具有柔性的薄片状弹性材料构成,并且按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重叠方法重叠。而且,在此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1032中,弹性片1332包括两个弹性片件:第一和第二弹性片1332a和1332b,这两个弹性片件交叠布置,从而构成弹性片交叠部1332c。而且,当输送喷嘴611扩张时,弹性片交叠部1332c遮挡处于打开状态的弹性片1332的部分。
附接部1337具有圆筒形状,其内周面的直径朝后文所述的容器密封件附接壁(作为密封件附接部)1336逐渐减小。如图41(a)所示,附接部1337具有环状容器密封件附接壁1336,其中,内周面的直径小于另一部分的直径,以保持弹性片1332和容器密封件1333。
环状容器密封件1333布置为与相对于容器密封件附接壁1336处于前端侧的壁面接触。容器密封件1333通过粘合剂或双面胶带等附接至附接部1336的容器密封件附接壁1337的前端侧壁面(第一壁面)。
而且,在图41中所示的构造中,喷嘴接收装置1330具有外周面1330a,所述外周面1330a以可滑动的方式配装到复印机500的本体侧的容器安置部内周面615a上。喷嘴接收装置1330附接至作为独立构件的容器齿轮1301,从而可传递动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集成允许在铲部内壁面上存在色粉的构造、中继部、以及使色粉流入喷嘴开口610的延伸部开口1335b。
下面详细说明包括铲肋304g的色粉容器1032。
如图41(c)所示,色粉容器1032包括容器前端盖1034、容器本体1033、底盖1035、以及喷嘴接收装置1330。容器前端盖1034在色粉容器1032向复印机500的本体附接的方向上处于前端侧,并且容器本体1033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形状。底盖1035在色粉容器1032的附接方向上处于后端侧,喷嘴接收装置1330被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在圆筒状容器本体1033中。
在容器前端盖1034中布置有用于使附接至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容器齿轮1301露出的齿轮外露口1034a(与齿轮外露口34a相同的开口)。大致圆筒状的容器本体1033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喷嘴接收装置1330,并且附接有容器前端盖1034和底盖1035(通过已知方法,例如焊接或粘接)。底盖1035具有支撑输送叶片保持部1330b的一端的后端侧轴承1035a,并具有旋钮1303,在把色粉容器1032附接至复印机500的本体时,用户可抓握该旋钮1303。
下面说明把容器前端盖1034、底盖1035和喷嘴接收装置1330组装到容器本体1033中的方法。
首先,从容器后端侧把喷嘴接收装置1330插入到容器本体1033中,从而与位于容器本体1033的前端侧的前端侧轴承1036对正。随后,布置在底盖1035中的后端侧轴承1035a对正,从而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输送叶片保持部1330b的一端,并且底盖1035附接至容器本体1033。然后,容器齿轮1301从容器前侧附接至喷嘴接收装置1330。在附接容器齿轮1301后,容器前端盖1034从容器前端侧附接至容器本体1033,从而遮盖容器齿轮1301。
对于容器本体1033和容器前端盖1034的固定,容器本体1033和底盖1035的固定,以及喷嘴接收装置1330和容器齿轮1301的固定,可适当地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焊接、粘接等)。
下面将说明从色粉容器1032向喷嘴开口610输送色粉的构造。
铲肋304g从遮板侧面支撑部1335a的转动方向上的下游侧一端1335c突出到容器本体1033的内周面附近,从而肋表面连接起来。虽然肋表面在中部弯曲从而具有接近于曲面的形状,但是根据与色粉的亲合性,肋表面不局限于这种构造,也可采用没有任何弯曲部分的纯平肋。由于这种构造,无需在容器本体1033上形成凸出部。而且,由于铲肋304g从延伸部开口1335b整体耸起,因此也可获得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中继功能。即,当色粉容器1032附接至图像形成设备的本体时,随着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转动,输送叶片转动,并且存储在色粉容器1032中的色粉被从后端侧朝布置有喷嘴接收装置1330的前端侧输送。而且,铲肋304g接收由输送叶片1302输送的色粉,并随着转动从下侧向上侧铲起色粉,色粉可利用肋表面作为滑床流入喷嘴开口610中。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构件或具有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有时省略其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于除了作为粉末容器的色粉容器以外的构造,可适当地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构造。对于重叠色粉容器的弹性片的方法,可适当地采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构造。而且,可使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色粉容器作为粉末容器。
例1
下面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例1的色粉容器32的特征。
如图42所示,色粉容器32包括作为容器本体的容器本体33、作为喷嘴插入部的喷嘴接收装置330、以及作为密封件的护盖370。而且,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喷嘴接收装置330的附接部337、容器密封件333、弹性片332、以及弹性片止动件335。而且,护盖370包括在附接至容器本体33的状态中与弹性片332接触的柱形件373。柱形件373作为接触部。
容器本体33是形成在其中存储色粉(粉末)的容器本体的粉末存储构件,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布置在容器本体33的另一端侧的开口中的喷嘴插入口331。而且,由弹性体构成的容器密封件333是限定喷嘴插入口331的另一端的附近结构的构件,并且是密封喷嘴接收装置330与输送喷嘴611之间的空间的构件。
而且,弹性片332是遮挡喷嘴插入口331的开口遮挡件,护盖370是密封作为容器本体33的粉末排出侧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密封件。柱形件373的形状使得两个柱叠置在一起,在两个柱中,穿过其中心的假想直线是相同的,并且从截面的假想环状线算起的半径不同。柱形件373包括接触部,该接触部的前端与弹性片332接触,从而抑制因震动导致的弹性片332的弹性变形。
在此,在附接至容器本体33的状态中与弹性片332接触的护盖370一侧称为一端侧,与该一端侧相反并朝向外侧的一侧称为另一端侧。
由于柱形件373与弹性片332接触,因此即使当色粉容器32受到震动或冲击从而该震动或冲击被传递至弹性片332时,也能抑制因震动或冲击导致的弹性变形。通过抑制弹性变形,能够抑制在被弹性片332遮挡的喷嘴插入口331部分中因震动或冲击而形成缝隙。由于缝隙的形成被抑制,因此在附接有护盖370的状态中,能够抑制存储在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到达护盖370与弹性片332之间的空间。因此,当护盖370从色粉容器32分离时,能够抑制色粉漏失。
由于弹性片332的弹性变形,被输送喷嘴611扩张的部分可相对于容器本体33朝外侧(前端侧)移位,并朝容器本体33的内侧(后端侧)移位。在被输送喷嘴611扩张的部分朝外侧(前端侧)移位的弹性变形情况中,护盖370的柱形件373从外侧与弹性片332接触,从而试图弹性变形的弹性片332会抵住柱形件373。因此,可抑制弹性变形。另一方面,在扩张部分朝容器本体33的内侧(后端侧)位移的弹性变形情况中,由于该部分朝远离柱形件373的方向位移,因此不能通过接触来抑制弹性变形。但是,震动或冲击使弹性片332弹性变形的能量也传递并分布到与弹性片332接触的柱形件373上。而且,在弹性片332朝内侧移位后,由于弹性片332可在恢复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外侧,因此与没有柱形件373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少弹性片332在弹性变形期间的位移量。而且,当弹性片332的位移量减少时,即使因震动或冲击而形成缝隙,与没有柱形件373的构造相比,缝隙的尺寸也较小。因此,能够抑制存储在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到达护盖370与弹性片332之间的空间。
根据弹性片332与柱形件373的接触状态,在弹性片332中可能形成允许粉末(色粉)渗漏的缝隙。因此,需要适当地设置柱形件373和弹性片332的形状、尺寸等,使得作为接触部的柱形件373与作为开口遮挡件的弹性片332处于可靠的接触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42所示,可以调整保持弹性片332的喷嘴接收装置等装置的构造或柱形件373的形状和尺寸等,使得柱形件373的整个表面与弹性片332接触。
在此实施方式中,弹性片332由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构造相似的构造的两个弹性片件组成,并且这两弹性片件部分地重叠,以形成可在其中接收输送喷嘴611的喷嘴插入口。而且,弹性片332作为遮挡喷嘴插入口的开口遮挡件。由于两个弹性片件的交叠部分与柱形件373接触,因此很少会形成这种允许粉末(例如色粉)渗漏的缝隙。
两个弹性片件的交叠部分弹性变形,从而提供喷嘴插入口。
而且,与柱形件373接触的弹性片332的位置是弹性片332可在震动或冲击下弹性变形的部分,并且在该位置处可能形成允许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通过的缝隙。在与输送喷嘴611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弹性片332端部(靠近固定部的部分),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弹性片止动件335施加很强的干预力,因此,该端部很少因震动或冲击而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若柱形件373仅与此部分接触,则抑制因震动或冲击而导致形成缝隙的效果很小。
在此实施方式的例1中,柱形件373的前端与两个弹性片332的交叠部分接触。在此部分中,当弹性片332因震动或冲击而发生弹性变形时,交叠部分会消失,并且可能形成允许色粉通过的缝隙。通过使柱形件373与这样的部分接触,能够抑制在弹性片332中形成允许色粉通过的缝隙。
在JP07-261492A的构造中(在片状开口遮挡件中有狭缝,并且粉末输送喷嘴通过使该狭缝扩张而插入),通过允许接触部与此狭缝接触,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在开口遮挡件相对于容器本体朝外侧移位的情况中,以及在开口遮挡件朝容器本体移位的情况中,能够抑制弹性变形。
在此实施方式的例1的色粉容器32中,能够抑制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因震动或冲击而到达护盖370与弹性片332之间的空间。因此,当护盖370从色粉容器32分离时,由于没有色粉附着在弹性片332的外表面上,因此能够防止色粉散落。所以,在色粉容器32的运输过程中,能够抑制因震动或坠落导致的色粉漏失的发生。
在图42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中,柱形件373和护盖370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并且柱形件373的另一端侧(图42中的左侧)通过粘接等方式附接至护盖370。而且,如图1所示,在护盖370附接至色粉容器32的状态中,柱形件373的一端侧(图42中的右侧)的端面与弹性片332的前端面接触。
柱形件373的形状使得具有不同直径的两个柱沿从另一端侧至一端侧的方向叠置,并包括具有较大直径的基部端侧柱形部373b和具有较小直径的前端侧柱形部373a。前端侧柱形部373a的直径小于容器密封件333的环状内周面的直径。而且,基部端侧柱形部373b的直径大于容器密封件333的环状内周面的直径,并小于容器密封件333的外径(外周面的直径)。
由于这样的构造,在护盖370附接至色粉容器32的状态中,前端侧柱形部373a的一端侧的端面与弹性片332接触。而且,基部端侧柱形部373b的一端侧的端面(相对于前端侧柱形部373a形成台阶的端面)与容器密封件333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接触。当柱形件373的基部端侧柱形部373b与容器密封件333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接触时,由容器密封件333限定的喷嘴插入口331的另一端可被基部端侧柱形部373b的端面密封。因此,能够直接密封喷嘴插入口331,并防止因震动或冲击而在弹性片332中形成缝隙。而且,即使在弹性片332中形成缝隙,也能防止色粉漏失的发生。
如上所述,在图42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中,柱形件373由不同于护盖370的构件形成。即,护盖370可由不同于柱形件373的材料构成,并且,护盖370可由廉价的树脂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树脂)构成,而柱形件373可由具有很高柔性的材料(例如橡胶或海绵)构成。当柱形件373是由具有很高柔性的材料构成时,能够提高接触期间柱形件373与弹性片332和容器密封件333的另一端侧的端面之间的附着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因震动或坠落的冲击导致的色粉漏失。
而且,由于护盖370本身可由不同于柱形件373的材料的廉价树脂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树脂)构成,因此在保持柱形件373的防色粉漏失功能的同时能降低成本。
如上所述,由两个弹性片件组成的弹性片332由具有柔性的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材料,例如硅橡胶)构成,并且组装为扩张到比其自然长度稍长的状态,换言之,施加有很小的张力。在此实施方式中,柱形件373优选与弹性片332接触到稍稍进入其中的程度。具体而言,柱形件373与弹性片332的接触优选使得弹性片332比柱形件373不与之接触的状态稍稍向内移位。通过实现这种接触,在弹性片332上施加有张力,并且交叠部中的两个弹性片332的附着力(密封性)得到提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色粉漏失,并获得良好的防震动和防冲击特性。
此实施方式的护盖370可按类似的方式应用到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使用三个弹性片件的构造上。
在JP07-261492A中公开的构造中,开口遮挡件与在一个弹性片件中布置有狭缝的构造对应。在这种构造中,当接触部(例如柱形件373)与弹性片件接触时,弹性片件会沿转动轴线方向稍稍朝内侧移位,这会使得狭缝打开,并且易漏失色粉。
因此相反,在此实施方式的例1的色粉容器32中,开口遮挡件布置为与两个弹性片332交叠。由于这种布置形式,当输送喷嘴611插入时,两个弹性片332被扩张,从而交叠被破坏,输送喷嘴611可插入。在存储期间,两个弹性片332形成交叠部,柱形件373与该交叠部接触,使得弹性片332处于稍稍向内移位的趋势。但是,由于这种接触不会破坏交叠,因此不会形成可能漏失色粉的缝隙。
而且,当柱形件373与弹性片332接触从而使弹性片332弹性变形时,在弹性片332的弹力作用下,柱形件373被推回。因此,能够加强两个弹性片件的交叠部的附着性,并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漏失。
在此实施方式的例1的色粉容器32中,由于两个弹性片件即使在护盖370分离时也能保持交叠部分,因此能够抑制色粉漏失。在包含这种色粉容器32的色粉补充装置60中,在更换色粉容器32时,在分离新色粉容器32的护盖370能够抑制色粉漏失。因此,能够抑制因色粉漏失而导致的装置内部和外部污染的发生。
而且,在包含这种色粉补充装置60的复印机500中,在更换色粉容器32时,能够抑制装置内部和外部污染的发生。
例2
下面说明色粉容器32的例2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在密封件(例如第四实施方式的护盖370)中布置有接触部。
图43是例2的色粉容器32的截面图。
例2的色粉容器32与图42所示的包括由不同于护盖370的构件形成的柱形件373的色粉容器32的不同之处在于,由护盖370整体形成的柱形部374作为接触部。
例2的色粉容器32包括与弹性片332接触的柱形部374。因此,与图42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类似的是,在附接有护盖370的状态中,能够抑制存储在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到达护盖370与弹性片332之间的空间。因此,当护盖370从色粉容器32分离时,能够抑制色粉漏失。
柱形部374的形状使得具有不同直径的两个柱沿从另一端侧至一端侧的方向叠置,并包括具有较大直径的基部端侧柱形部374b和具有较小直径的前端侧柱形部374a。前端侧柱形部374a的直径小于容器密封件333的环状内周面的直径。而且,基部端侧柱形部374b的直径大于容器密封件333的环状内周面的直径,并小于容器密封件333的外径(外周面的直径)。
由于这样的构造,在护盖370附接至色粉容器32的状态中,前端侧柱形部374a的一端侧的端面与弹性片332接触。而且,基部端侧柱形部374b的一端侧的端面(相对于前端侧柱形部374a形成台阶的端面)与容器密封件333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接触。当柱形件374的基部端侧柱形部374b与容器密封件333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接触时,由容器密封件333限定的喷嘴插入口331的另一端可被基部端侧柱形部374b的端面密封。因此,能够直接密封喷嘴插入口331,并防止因震动或冲击而在弹性片332中形成缝隙。而且,即使在弹性片332中形成缝隙,也能防止色粉漏失的发生。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的色粉容器32中,能够抑制因色粉容器32的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或冲击而导致的色粉漏失的发生。而且,由于柱形部374可由护盖370的一部分整体形成(模制),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而且,与图42中所示的例1的色粉容器32的柱形件373类似的是,例2的护盖370的柱形部374优选与弹性片332接触为稍稍进入其中。具体而言,柱形部374与弹性片332的接触优选使得弹性片332在与柱形部374接触时稍稍向内移位。通过实现这种接触,在弹性片332上施加有张力,并且交叠部中的两个弹性片332的附着力(密封性)得到提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色粉漏失,并获得良好的防震动和防冲击特性。
通过这种方式,例2的色粉容器32能提供与图42的例1的色粉容器32相同的优点。
例3
下面说明色粉容器32的例3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在密封件(例如第四实施方式的护盖370)中布置有接触部。
图44是此实施方式的例3的色粉容器32的截面图。
例3的色粉容器32包括与护盖370整体形成的柱形部374,与例2类似的是,该柱形部374作为接触部。例3的色粉容器32与例2的色粉容器3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柱形部374的前端面上布置有由具有很高柔性的材料(例如橡胶或海绵)构成的前端柱形弹性件375。
例3的色粉容器32包括与弹性片332接触的柱形部374。因此,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类似的是,在附接有护盖370的状态中,能够抑制存储在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到达护盖370与弹性片332之间的空间。因此,当护盖370从色粉容器32分离时,能够抑制色粉漏失。
而且,由于例3的色粉容器32包括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的色粉容器32相同的形状的柱形部374,因此能够直接密封喷嘴插入口331。因此,能够防止因震动或冲击而在弹性片332中形成缝隙。而且,即使在弹性片332中形成缝隙,也能防止色粉漏失的发生。所以,在例3的色粉容器32中,能够抑制在色粉容器32的运输过程中因震动或坠落导致的色粉漏失的发生。
而且,在例3的色粉容器32中,在柱形部374的前端侧柱形部374a的一端侧的端面上布置有前端柱形弹性件375。因此,当前端柱形弹性件375与弹性片332接触时,与例2的色粉容器32相比,与弹性片332的附着性要高得多。
具体而言,弹性片332可进一步向内移位与前端柱形弹性件375的厚度对应的量。因此,在图42所示的例1的色粉容器32和例2的色粉容器32中,可根据前端柱形弹性件375的厚度精细调节施加在弹性片332上的张力。虽然在弹性片332的交叠部分中布置有与弹性片332的厚度对应的具有很小的凹凸的表面,但是前端柱形弹性件375本身具有弹性。因此,由于弹性变形可遵循凹凸面的形状发生,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盖370的柱形部374与弹性片332之间的附着性。
为了向弹性片332施加张力,柱形部374优选由与弹性片332相比极少发生变形的移动端柱形成。但是,若使用这样的材料,则不能获得遵循交叠部的形状的能力。因此,在柱形部374上布置前端柱形弹性件375。采用这样的构造,通过向弹性片332施加张力,能够获得遵循弹性片332的交叠部的形状的能力。
在例3中,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因震动或坠落的冲击导致的色粉漏失。
例4
下面说明色粉容器32的例4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在密封件(例如第四实施方式的护盖370)中布置有接触部。
图45是例4的色粉容器32的截面图。例4的色粉容器32包括与护盖370整体形成的柱形部374,与例2类似的是,该柱形部374作为接触部。例4的色粉容器32与例2的色粉容器3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柱形部374内提供有吸收剂372,该吸收剂372与外界相通,即,处于与外界空气接触的状态。
由于例4的色粉容器32在例2的色粉容器32的基础上增加了吸收剂372,因此,与例2的色粉容器32类似的是,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防震动和冲击的特性。即,例4的色粉容器32包括与弹性片332接触的柱形部374。因此,与例2中的色粉容器32类似的是,在附接有护盖370的状态中,能够抑制存储在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到达护盖370与弹性片332之间的空间。因此,当护盖370从色粉容器32分离时,能够抑制色粉漏失。而且,由于柱形部374可由护盖370的一部分整体形成(模制),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而且,例4的色粉容器32包含吸收剂372。
例4的色粉容器是在存储期间使用吸收剂(例如干燥剂)的色粉容器32。吸收剂可吸收多种物质(气体等),不局限于湿气。因此,干燥剂包含在吸收剂中。吸收剂的示例包括硅胶、氧化铝、沸石等,可使用具有吸收能力的任何药剂。
在例4的色粉容器32中,由于吸收剂372提供在护盖370中的柱形部374内,当在使用过程中护盖370被分离时,吸收剂372可随护盖370一起被取下。因此,提高了可操作性。
在例4的色粉容器32中,当在附接有护盖370的封装状态中运输色粉容器32时,由于吸收剂372与色粉容器32周围的外界空气接触,因此能够吸收包装中的色粉容器32周围的湿气。
在例4中,含有与外界空气接触的吸收剂372的接触部是与护盖370整体形成的柱形部374。但是,在其中具有这种吸收剂372的接触部不局限于图45中所示的构造,接触部可由不同于护盖370的构件形成,与图42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的柱形件373类似。
例5
下面说明色粉容器32的例5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在密封件(例如第四实施方式的护盖370)中布置有接触部。
图46是例5的色粉容器32的截面图。例5的色粉容器32包括与护盖370整体形成的柱形部374,与例2类似的是,该柱形部374作为接触部。例4的色粉容器32与例2的色粉容器3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柱形部374中布置有吸收剂372,以吸收被护盖370密封的空间中的目标物质。
由于例5的色粉容器32在例2的色粉容器32的基础上增加了吸收剂372,因此,与例2的色粉容器32类似的是,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防震动和冲击的特性。即,例5的色粉容器32包括与弹性片332接触的柱形部374。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中的色粉容器32类似的是,在附接有护盖370的状态中,能够抑制存储在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到达护盖370与弹性片332之间的空间。因此,当护盖370从色粉容器32分离时,能够抑制色粉漏失。
而且,在图46中所示的例5的色粉容器32中,在柱形部374的侧面布置有作为开口的吸收孔374c,以便色粉本身产生的气体等物质被吸收剂吸收。布置有吸收孔374c的空间与被护盖370密封的空间连通。
在此,当容器本体33被护盖370完全密封时,由于能防止空气或湿气的侵入,因此不需要吸收剂,从而不需要包装材料。使用此方法,能够减少用于包装色粉容器32的封装材料,例如袋子、衬垫材料、独立的包装盒,并能减小包装物的尺寸。所以,通过减少材料的使用,能够降低环境负担。
但是,本发明人发现,属于粉末的色粉本身产生气体,虽然这种气体不凝结或凝固,但是会产生色粉团块,即,小色粉块。由于这种团块可能产生异常图像(例如白斑或相应颜色的色斑),因此需要抑制结块的发生。虽然可以密封容器本体32从而无需提供吸收剂(如图42、43和44所示),但是除非色粉本身不产生气体,否则存储本身产生气体的色粉的色粉容器32优选带有能吸收气体的吸收剂。
由于例5的色粉容器32具有吸收剂372,因此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侵入色粉容器32。而且,由于吸收剂372提供在护盖370中的柱形部374内,在使用色粉容器32时,可通过分离护盖370来使吸收剂372与护盖370一起脱离。因此,提高了可操作性。
而且,在例5的色粉容器32中,由于存储色粉的空间(容器本体33的内部空间)被护盖370完全密封,因此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侵入色粉存储空间。另外,由于布置有吸收孔374c的空间与被护盖370密封的空间连通,因此能够吸收由色粉本身产生的气体,与例4的构造相比,吸收性能得到了提高。而且,由于色粉存储空间(容器本体33的内部空间)被密封,并且吸收剂372提供在此密封空间中,因此色粉和吸收剂372不受色粉容器32的外界空气的影响。所以,不需要包装材料。
在例5中,布置有用于吸收被护盖370密封的空间中的目标物质的吸收剂372的接触部是与护盖370整体形成的柱形部374。但是,在其中具有这种吸收剂372的接触部也可由不同于护盖370的构件形成,与图42中所示的色粉容器32的柱形件373类似。
而且,在图42至46中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色粉容器32中,采用螺纹连接方法作为附接作为密封件的护盖370的方法。可以使用螺纹固定或钩子固定方法作为把护盖370附接至色粉容器32的方法,对此没有特定限制,只要能附接护盖370。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下列方面提供了特征性的优点。
方面A
一种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包括:容器本体(例如容器本体33),其存储待供送至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色粉补充装置60)的粉末(例如色粉);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其具有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通过该喷嘴插入口插入到容器本体中;和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件300),其由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构成,在未插入粉末输送喷嘴的状态中,所述弹性片件遮挡喷嘴插入口,在插入粉末输送喷嘴时,所述弹性片件弹性变形,从而粉末输送喷嘴可穿过喷嘴插入口的被遮挡部分,其中,所述弹性片件由多个片状弹性体构成,多个弹性体之中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为在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上至少沿喷嘴插入口的直径方向至少部分地交叠。
根据此方面,如上文的实施方式所述,与包括常规弹性片件的构造(在此构造中,喷嘴插入口被一个片状弹性体遮挡)相比,几乎没有粉末能够穿过的缝隙。因此,与包括常规弹性片件的粉末容器相比,能够更好地抑制粉末漏失。
方面B
在方面A中,三个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用作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件300)。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与其中的弹性片件由两个片状弹性体的构造相比,能够大大提高密封能力,并能更可靠地防止色粉漏失的发生。
方面C
在方面B中,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具有相同的形状。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由于使用具有相同形状的片状弹性体,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粉末容器的成本。
方面D
在方面C中,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上的保持部(例如插入部3321)和未被保持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三个片状弹性体布置为:以三个片状弹性体之中的一个弹性体(例如第三弹性片332j)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j)作为基准,另一个片状弹性体(第二和第一弹性片332b和332a)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b和432a)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处于大约120°角的方位。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由于三个片状弹性体可按均衡的方式布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色粉散落。
方面E
在方面C中,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上的保持部(例如插入部3321)和未被保持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三个片状弹性体布置为:以三个片状弹性体之中的一个弹性体(例如第三弹性片332j)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j)作为基准,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二弹性片332b)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b)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处于大约180°角的方位,并且其余的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一弹性片332a)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a)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处于大约90°角的方位。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个片状弹性体转动90°,以提供交叠部(例如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因运输期间的震动导致色粉从容器开口(例如容器开口33a)漏失。
方面F
在方面C中,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上的保持部(例如插入部3321)和未被保持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三个片状弹性体布置为:以三个片状弹性体之中的一个弹性体(例如第三弹性片332j)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j)作为基准,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二弹性片332b)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b)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处于大约180°角的方位,并且其余的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一弹性片332a)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a)布置为与作为基准的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三弹性片332j)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j)交叠。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三个片状弹性体相继重叠,以提供交叠部(例如弹性片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因运输期间的震动导致色粉从容器开口(例如容器开口33a)漏失。
方面G
在方面B中,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件300)包括两个具有相同形状的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和一个具有与这两个片状弹性体不同的形状的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一弹性片332a),这些片状弹性体彼此重叠。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使用两个具有相同形状的片状弹性体和一个具有与这两个片状弹性体不同的形状的片状弹性体,能够进一步减少色粉散落。
方面H
在方面G中,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上的保持部(例如插入部3321)和未被保持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具有不同形状的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一弹性片332a)具有环形形状,它遮盖除喷嘴插入口的中部之外的部分。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使用两个片状弹性体和一个环状的片状弹性体,可提供两个片状弹性体的交叠部(例如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因运输期间的震动导致色粉从容器开口(例如容器开口33a)漏失。
方面I
在方面G中,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二和第三弹性片332b和332j)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上的保持部(例如插入部3321)和未被保持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具有不同形状的片状弹性体(例如第一弹性片332a)具有遮盖喷嘴插入口的整个面积的形状,并且具有布置在中部的狭缝(例如第一狭缝332f)。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使用两个片状弹性体和一个具有狭缝的片状弹性体,可提供两个片状弹性体的交叠部(例如交叠部332c)的强度(闭合力)。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因运输期间的震动导致色粉从容器开口(例如容器开口33a)漏失。
方面J
在方面A中,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332)具有从其一个表面贯穿至另一个表面的通孔(例如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并且多个弹性片件布置为使得当这些弹性片件在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上重叠时各个通孔的位置不交叠。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和例3中所述,由于通孔彼此错位,因此多个片状弹性体之中的一个上的通孔能被其它片状弹性体密封。而且,多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密封通孔的周围。由于这样的构造,在未插入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的状态中,能够抑制粉末(例如色粉)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震动从喷嘴插入口漏失。
方面K
在方面J中,通孔的尺寸(例如第一和第二圆形通孔332d和332e的圆孔的直径)小于与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尺寸(例如输送喷嘴611的直径)。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和例3中所述,当粉末容器从粉末输送装置分离时,粉末输送喷嘴在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与粉末输送喷嘴接触的状态中从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脱开。在此情况中,粉末输送喷嘴从喷嘴插入口脱开的方式使得粉末输送喷嘴的表面上的污染物被片状弹性体刮除。由于通孔的尺寸小于粉末输送喷嘴的尺寸,因此提高了刮除效果。因此,当粉末容器从粉末输送装置分离时,能够抑制粉末(例如色粉)从喷嘴插入口漏失。
方面L
在方面A中,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332)具有从其一个表面贯穿至另一个表面的狭缝(例如第一和第二狭缝332f和332g),并且多个弹性片件布置为使得当这些弹性片件在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上重叠时各个狭缝的位置不交叠。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例3中所述,通过形成狭缝,与具有圆孔的构造相比,能够减小开口面积,并能抑制色粉漏失。
方面M
在方面L中,狭缝(例如第一和第二狭缝332f和332g)在其两端具有小直径圆孔。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例3中所述,由于在狭缝的两端布置有小圆孔,因此能够防止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被扯裂。
方面N
在方面A中,多个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插入口331)上的保持部(例如插入部3321)和未被保持的端部(例如自由端432),并且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实现可抑制因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或坠落导致的粉末(例如色粉)漏失的构造。
方面O
在方面N中,在端部(例如自由端432)布置有半圆缺口(例如缺口332h)。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例4中所述,当粉末输送喷嘴(例如片件导引部611a)的前端与片状弹性体(例如弹性片332)接触并插入到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中时,能够允许粉末输送喷嘴沿缺口行进。通过这种方式,粉末输送喷嘴能够平稳地沿缺口插入。
方面P
在方面A至O之中的任何一个中,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在附接至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色粉补充装置60)时其纵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沿纵向插入,所述粉末容器还包括布置在容器本体(例如容器本体33)内的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螺旋状突起302),从而沿纵向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输送粉末(例如色粉),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布置在所述的另一端侧。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把容器本体中的粉末朝喷嘴插入部输送,并利用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件300)抑制粉末从喷嘴插入部漏失。
方面Q
在方面P中,容器本体(例如容器本体33)包括处于另一端侧的容器开口(例如容器开口33a),并且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处于容器开口中。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把容器本体中的粉末朝容器开口输送,并利用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件300)抑制粉末从容器开口漏失。
方面R
在方面P或Q中,容器本体(例如容器本体33)在另一端侧具有可向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螺旋状突起302)传递驱动力的容器齿轮(例如容器齿轮301),并且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件300)在纵向上布置在容器齿轮的齿轮宽度范围之内。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在动力传递过程中不会发生使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倾斜的动作,并且能够防止因粉末容器的倾斜而需要增大输出驱动力和产生噪音的问题。
方面S
在方面P至R之中的任何一个中,粉末容器包括铲部(例如铲部304),所述铲部从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螺旋状突起302)接收粉末(例如色粉),在容器本体(例如容器本体33)中从下侧向上侧铲起粉末,并把粉末移动至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的粉末入口(例如喷嘴开口610)。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与喷嘴插入口被一个片状弹性体遮挡的常规弹性片件相比,很少会形成粉末可穿过的这种缝隙。因此,与包含常规弹性片件的印刷机控制装置相比,能够抑制粉末的漏失。
方面T
在方面S中,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包括:延伸部(例如延伸部335a),其布置为从喷嘴插入部的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侧朝容器本体(例如容器本体33)的内侧延伸;以及与所述延伸部邻接的空隙区(例如延伸部开口335b),其中,随着喷嘴插入部的转动,所述延伸部和空隙区交替地横扫粉末入口(例如喷嘴开口610)。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实现被铲部(例如铲部304)扬升的粉末(例如色粉)被供送至粉末入口的构造。
方面U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50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例如印刷单元100),其使用图像形成粉末(例如色粉)在图像载体(例如感光器41)上形成图像;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色粉补充装置60),其向图像形成单元输送粉末;以及粉末容器,其以可分离的方式被保持在粉末输送装置中,其中,使用如方面A至T之中任何一个的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作为粉末容器。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更换粉末容器时,能够抑制装置内部污染和装置外部污染的发生。
方面A2
一种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包括:容器本体(例如容器本体33),其存储待供送至粉末输送装置(例如色粉补充装置60)的粉末(例如色粉);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其具有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通过该喷嘴插入口插入到容器本体中;开口遮挡件(例如弹性片332),在未插入粉末输送喷嘴的状态中,所述开口遮挡件遮挡喷嘴插入口,在插入粉末输送喷嘴时,所述开口遮挡件弹性变形,从而允许粉末输送喷嘴穿过;以及密封件(例如护盖370),其附接至插入有粉末输送喷嘴的容器本体以密封喷嘴插入口,并且当粉末输送喷嘴插入时其从容器本体分离,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接触部(例如柱形件373),在附接至容器本体的状态中,所述接触部与开口遮挡件接触。
根据此方面,由于接触部与开口遮挡件接触,因此,即使当震动或冲击传递至开口遮挡件时,也能抑制因震动或冲击而导致的弹性变形。通过抑制弹性变形,能够抑制在被开口遮挡件遮挡的喷嘴插入口部分因震动或冲击而形成缝隙。因此,在附接有密封件的状态中,能够抑制容器本体中的粉末到达密封件与开口遮挡件之间的空间。因此,当密封件从粉末容器分离时,能够抑制粉末漏失。
所以,当密封件从粉末容器分离时,能够抑制粉末漏失。
方面B2
在方面A2中,接触部(例如柱形件373)由不同于密封件(例如护盖370)的构件形成,并且附接至密封件。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由于密封件是由不同于接触部的廉价材料形成的,并且使用能够提高与接触部的附着性的材料,因此在保持接触部的防粉末漏失功能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
方面C2
在方面A2中,接触部(例如柱形部374)与密封件(例如护盖370)整体形成。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例2中所述,由于接触部可与密封件的一部分整体形成(模制),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方面D2
在方面A2至C2之中的任何一个中,接触部(例如柱形部374)的与开口遮挡件(例如弹性片332)的部分由弹性体(例如前端柱形弹性件375)构成。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例3中所述,与没有弹性体的构造相比,当弹性体与开口遮挡件接触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与开口遮挡件的附着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因震动或坠落的冲击导致的色粉漏失。
方面E2
在方面A2至D2之中的任何一个中,密封件(例如护盖370)带有与外界相通的吸收剂(例如吸收剂372)。
根据此方面,如第一实施方式的例4中所述,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侵入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而且,由于密封件带有吸收剂,所以,在使用粉末容器时,可通过分离密封件而把吸收剂与密封件一起从粉末容器取下,因而提高了可操作性。
方面F2
在方面A2至D2之中的任何一个中,密封件(例如护盖370)带有与外界密封开来的吸收剂(例如吸收剂372)。
根据此方面,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防止空气或湿气侵入粉末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而且,由于密封件带有吸收剂,所以,在使用粉末容器时,可通过分离密封件而把吸收剂与密封件一起从粉末容器取下,因而提高了可操作性。另外,由于能够吸收由粉末本身产生的气体,因此与方面E2的构造相比,提高了吸收性能。而且,由于粉末存储装置空间被密封,并且吸收剂提供在此密封空间中,因此粉末和吸收剂不受粉末容器周围的外界空气的影响。所以,不需要包装材料。
方面G2
在方面A2至F2之中的任何一个中,开口遮挡件(例如弹性片332)由附接至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的多个片状弹性片件组成,在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被遮挡的状态中,所述的多个弹性片件在粉末输送喷嘴(例如输送喷嘴611)所穿过的部分中交叠。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够允许接触部(例如柱形件373)与开口遮挡件接触,从而稍稍进入其中。因此,在开口遮挡件上施加有张力,并且交叠部中的多个弹性片件(例如弹性片332)的附着性(密封性)得到提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色粉漏失,并获得良好的防震动和防冲击特性。
方面H2
在方面A2至G2之中的任何一个中,容器本体是通过转动把存储在其中的粉末(例如色粉)沿转动轴线方向从一端侧(例如容器后端侧)向布置有开口(例如容器开口33a)的另一端侧(例如容器前端侧)输送的容器本体(例如容器本体33),喷嘴插入部(例如喷嘴接收装置330)布置在所述开口中,容器本体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比开有喷嘴插入口(例如喷嘴插入口331)的喷嘴插入部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沿转动轴线方向更突出,接触部(例如柱形件373)是柱形部,所述柱形部从比容器本体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更靠近另一端侧的密封件本体部延伸至在密封件(例如护盖370)附接至容器本体的状态中柱形部与开口遮挡件(例如弹性片332)接触的位置。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的本体所抵靠的容器本体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比开有喷嘴插入部的喷嘴插入口的另一端侧的端面在转动轴线方向上更突出。在这样的构造中,虽然在密封件的本体与开口遮挡件之间有一定距离,但是由于接触部是延伸过这段距离的柱形部,因此能够使接触部与开口遮挡件接触。所以,当密封件从粉末容器分离时,能够抑制粉末漏失。
方面I2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50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印刷单元100),其使用粉末状色粉形成色粉图像;以及色粉输送装置(例如色粉补充装置60),其从作为容器本体的色粉容器(例如色粉容器32)向色粉图像形成装置输送色粉,其中,使用如方面A2至H2之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粉末容器作为粉末容器。
根据此方面,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更换粉末容器时,能够抑制装置内部污染和装置外部污染的发生。
此实施方式包括如以下方面所述的发明。
方面J2
一种粉末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其附接至粉末输送装置,并且其纵向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储存待输送至粉末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粉末;粉末输送装置,其布置在容器本体中,用于沿所述纵向从一端侧向布置有容器开口的另一端侧输送粉末;喷嘴插入部,其布置在容器开口中,并具有喷嘴插入口,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输送喷嘴通过所述喷嘴插入口插入在容器本体中;以及铲部,其从粉末输送装置接收粉末,转动以从容器本体的下侧向上侧铲起粉末,并把粉末移动至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入口,其中,所述喷嘴插入部包括:开口遮挡件,在未插入粉末输送喷嘴的状态中,所述开口遮挡件遮挡喷嘴插入口,在插入粉末输送喷嘴时,所述开口遮挡件变形,以允许粉末输送喷嘴穿过;延伸部,其布置为从喷嘴插入部的喷嘴插入口侧朝容器本体的内侧延伸;以及与所述延伸部邻接的空隙区,随着所述喷嘴插入部的转动,所述延伸部和空隙区交替地横扫粉末入口。
在如方面J2所述的本发明中,在作为容器本体的容器本体33中有充足色粉的状态中,例如,在作为粉末容器的色粉容器32刚刚附接至作为粉末输送装置的色粉补充装置60时,可溢出的数量的色粉被连续供送至作为粉末输送喷嘴的输送喷嘴611的作为粉末入口的喷嘴开口610。因此,延伸部335a转动,在喷嘴开口610上方横扫而过,使溢出色粉落下,并且输送喷嘴611中的输送螺杆614被控制为断续性地转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向显影装置50补充所需数量的色粉。
方面K2
在如方面J2所述的粉末容器中,至少延伸部的外周面是从铲部向粉末入口移动粉末的中继部分。
在如方面K2所述的本发明中,即使在作为容器本体的容器本体33中的色粉量减少时,补充速度也很稳定,并且能够减少在作为粉末容器的色粉容器32的更换过程中在容器本体33内残存的色粉量。而且,由于能够减少在更换过程中在容器本体33内残存的色粉量,因此能够降低运转成本,提高性价比,并减少浪费的色粉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方面L2
在如方面K2所述的粉末容器中,铲部和中继部沿相同方向转动,并且布置为彼此邻接,从而在沿转动方向从下游侧向上游侧观察时,延伸部的周向上的一端和铲部的朝容器本体的内侧凸出的凸起部是依次布置的。
如方面L2所述的本发明是使延伸部335a作为中继部的一种特定布局结构。
方面M2
在如方面J2所述的粉末容器中,容器本体具有在输送粉末时沿转动轴线延伸的纵向,并在粉末输送装置中被保持为可相对于粉末输送喷嘴转动,喷嘴插入部附接至容器本体,铲部包括凸起部和凸出的内壁面,在所述凸起部中,容器本体的内壁面朝容器本体的内侧凸出,所述凸出的内壁面从所述凸起部连接至容器本体的内周面。
如方面M2所述的本发明涉及铲部的特定形状。
方面N2
在如方面J2或K2所述的粉末容器中,容器本体具有在输送粉末时沿转动轴线延伸的纵向,并在粉末输送装置中被保持为可相对于粉末输送喷嘴转动,喷嘴插入部附接至容器本体,铲部包括凸起部和凸出的内壁面,在所述凸起部中,容器本体的内壁面朝容器本体的内侧凸出,所述凸出的内壁面从所述凸起部连接至容器本体的内周面,并且所述凸起部与中继部紧密接触,或者彼此相对并在其间有小缝隙。
如方面N2所述的本发明在制造时考虑了尺寸精度,从而有助于提高大规模生产率。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多个弹性片件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交叠。即使当在一个弹性片件中有粉末可穿过的缝隙时,如果另一个弹性片件遮挡粉末通道,那么也能防止粉末漏失。因此,与具有常规弹性片件的粉末容器(在一个弹性片件中布置有狭缝)相比,能够更好地抑制粉末漏失。
为了全面、清楚地公开,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方式来说明的,但是所附权利要求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文所述的基本教导的前提下做出的所有修饰和更改都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标号列表
26:片材供送托盘
27:片材供送辊
28:定位辊对
29:片材排出辊对
30:堆叠部
32:色粉容器
33:容器本体
33a:容器开口
34:容器前端盖
34a:齿轮外露口
34b:颜色识别肋
41:感光器
42a:清洁刮板
42:感光器清洁装置
44:充电辊
46:图像形成单元
47:曝光装置
48:中间转印带
49:一次转印偏压辊
50:显影装置
51:显影辊
52:刮板
53:第一显影剂容纳部
54:第二显影剂容纳部
55:显影剂输送螺杆
56:色粉密度检测传感器
60:色粉补充装置
64:落粉通道限定部
70:色粉容器接收部
71:插口限定部
72:容器接收部
73:盖部
82:二次转印支承辊
85:中间转印单元
86:定影装置
89:二次转印辊
90:控制器
91:容器旋转驱动单元
100:印刷单元
200:片材供送单元
301:容器齿轮
302:螺旋状突起
303:旋钮
304:铲部
304a:螺旋状铲粉突起
304f:铲壁面
304h:凸起部
305:前端开口
306:盖钩止动件
330:喷嘴接收装置
331:喷嘴插入口
332:弹性片(开口遮挡件)
332a:第一弹性片
332b:第二弹性片
332c:弹性片交叠部
332d:第一圆形通孔
332e:第二圆形通孔
332f:第一狭缝
332g:第二狭缝
332h:缺口
332j:第三弹性片
332k:第三圆形通孔
332p:喷嘴接触位置
333:容器密封件
335:弹性片止动件
335a:延伸部
335b:延伸部开口
335c:延伸部下游端面
336:容器密封件附接壁
337:喷嘴接收装置的附接部
337a:喷嘴遮板抵靠肋
339:容器接合部
339a:导引突起
339b:导引槽
339c:台阶部
339d:接合口
341:盖爪部
361:滑架
361a:滑槽
370:护盖
371:护盖凸缘部
400:扫描单元
372:吸收剂
373:柱形件
373a:前端侧柱形部
373b:基部端侧柱形部
374:柱形部
374a:前端侧柱形部
374b:基部端侧柱形部
374c:吸收孔
375:前端柱形弹性件
432:自由端
500:复印机
601:容器驱动输出齿轮
602:框架
603:驱动电机
603a:蜗轮
604:传动齿轮
605:输送螺杆齿轮
607:喷嘴保持件
608:安置盖
609:补充装置侧锁定件
610:喷嘴开口
611:输送喷嘴
611a:片件导引部(喷嘴前端)
611b:喷嘴前端侧内壁面
611s:喷嘴开口横边
612:喷嘴遮板
612a:喷嘴遮板凸缘部
612b:第一遮板内周肋
612c:第二遮板内周肋
612d:第三遮板内周肋
612e:喷嘴遮板圆筒部
612f:喷嘴遮板弹簧接收面
612g:第一内周肋前端
612h:喷嘴遮板密封件
612j:喷嘴遮板密封件接收部
613:喷嘴遮板弹簧
614:输送螺杆
615a:容器安置部内周面
615b:容器安置部端面
615:容器安置部
640:振动弹簧
700:IC标签
800:连接器
G:显影剂
L:激光束
P:记录媒质
T:色粉

Claims (26)

1.一种粉末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存储待供送至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
喷嘴插入部,具有喷嘴插入口,粉末输送装置的粉末输送喷嘴通过该喷嘴插入口插入到容器本体中;和
弹性片件,包括多个片状弹性体,
其中,在粉末输送喷嘴未插入的状态中,弹性片件遮挡喷嘴插入口;
插入粉末输送喷嘴会导致弹性片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粉末输送喷嘴穿过喷嘴插入口的被遮挡部分;并且
所述多个弹性体之中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为在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上至少沿喷嘴插入口的直径方向交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弹性片件包括三个片状弹性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片状弹性体具有相同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片状弹性体之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上的保持部以及未被保持的端部,从而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并且
所述三个片状弹性体布置为使得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作为基准的另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处于大约120°角度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片状弹性体之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上的保持部以及未被保持的端部,从而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并且
所述三个片状弹性体布置为使得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作为基准的另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处于大约180°角度的位置,而另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处于大约90°角度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片状弹性体之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上的保持部以及未被保持的端部,从而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并且
所述三个片状弹性体布置为使得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作为基准的另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处于大约180°角度的位置,而另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布置为与作为基准的所述另一个片状弹性体的端部交叠。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弹性片件包括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片状弹性体以及形状与前述两个片状弹性体不同的一个片状弹性体,并且这三个片状弹性体彼此重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具有相同形状的所述两个片状弹性体之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上的保持部以及未被保持的端部,从而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并且
具有不同形状的所述一个片状弹性体呈环形形状,从而遮盖与喷嘴插入口的中部不同的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具有相同形状的所述两个片状弹性体之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被保持在喷嘴插入部上的保持部以及未被保持的端部,从而所述端部的整个面积布置为与另一个片状弹性体交叠,以遮盖整个喷嘴插入口;并且
具有不同形状的所述两个片状弹性体均具有遮盖喷嘴插入口的整个面积的形状,并且在中部具有狭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片状弹性体之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从其一个表面贯穿到另一个表面的通孔;并且
所述片状弹性体布置为使得在片状弹性体重叠在喷嘴插入口上的状态下各自的通孔的位置不交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通孔的尺寸小于与粉末输送喷嘴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尺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片状弹性体之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从其一个表面贯穿到另一个表面的狭缝;并且
所述片状弹性体布置为使得在片状弹性体重叠在喷嘴插入口上的状态下各自的裂缝的位置不交叠。
13.如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容器,其中:
所述狭缝在其两端具有小直径圆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片状弹性体之中的每一个都在其端部具有遮盖喷嘴插入口的半圆缺口。
15.如权利要求中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粉末容器以纵向作为水平方向附接至粉末输送装置,并且粉末输送喷嘴沿该纵向插入,所述粉末容器还包括:
布置在容器本体中用于沿该纵向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输送粉末的粉末输送装置,
其中,所述喷嘴插入部布置在所述另一端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另一端侧的容器开口;并且
所述喷嘴插入部布置在所述容器开口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粉盒,还包括:
密封件,当粉末输送喷嘴未插入在粉末容器中时,所述密封件附接至容器开口,以密封喷嘴插入口;当粉末输送喷嘴插入在粉末容器中时,所述密封件分离,
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接触部,在该密封件附接至容器开口的状态下,所述接触部与弹性片件接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接触部包括不同于所述密封件的部件,并且附接至所述密封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密封件一体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接触部的与弹性片件接触的部分包括弹性体。
21.如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密封件具有布置为与外界相通的吸收剂。
22.如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密封件具有布置为外界隔离的吸收剂。
23.如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容器本体具有能够向在所述另一端侧的粉末输送装置传递驱动力的容器齿轮;并且
所述弹性片件在所述纵向上布置在所述容器齿轮的齿轮宽度范围内。
24.如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还包括:
铲部,从粉末输送装置接收粉末,转动并把所述粉末从容器本体中的下侧铲至上侧,并且把所述粉末移动至粉末输送喷嘴的粉末入口。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
所述喷嘴插入部包括
延伸部,布置为从喷嘴插入部的喷嘴插入口侧朝容器本体的内侧延伸;和
与所述延伸部邻接的空隙区,
其中,所述喷嘴插入部转动,使得所述延伸部和空隙区交替地横扫过粉末入口。
2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使用图像形成粉末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
粉末补充装置,向图像形成单元输送粉末;和
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用作粉末容器,并且被以可分离的方式保持在所述粉末补充装置中。
CN201480026203.6A 2013-03-15 2014-03-14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838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3806A JP6011940B2 (ja) 2013-03-15 2013-03-15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53806 2013-03-15
JP2013-054089 2013-03-15
JP2013054089 2013-03-15
JP2014-002539 2014-01-09
JP2014002539A JP6283999B2 (ja) 2013-03-15 2014-01-09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CT/JP2014/057941 WO2014142361A1 (en) 2013-03-15 2014-03-14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3810A true CN105283810A (zh) 2016-01-27
CN105283810B CN105283810B (zh) 2019-11-01

Family

ID=5484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62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83810B (zh) 2013-03-15 2014-03-14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23720B2 (zh)
EP (1) EP2972593A4 (zh)
CN (1) CN105283810B (zh)
TW (1) TWI556070B (zh)
WO (1) WO201414236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474A (zh) * 2015-12-09 2017-08-1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辊、其生产方法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8089421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8508724A (zh) * 2018-04-03 2018-09-0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容器以及打开和关闭碳粉容器上出粉口的方法
CN113247563A (zh) * 2021-07-05 2021-08-13 山东大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
CN114815548A (zh) * 2022-05-09 2022-07-29 珠海市新意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硒鼓加粉用防漏粉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68075A (ja) 2015-09-30 2017-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GB2549988A (en) 2016-05-06 2017-11-08 Deltenna Ltd Relay
EP3451070A1 (en) * 2017-08-28 2019-03-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6923874B (zh) * 2023-09-14 2023-11-24 江苏希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导电浆料储存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1332A (en) * 1979-02-12 1980-09-10 Delhome R Receptacle Closures
JP2001201926A (ja) * 2000-01-20 2001-07-27 Ricoh Co Ltd 現像剤収納容器
EP1707381A1 (en) * 2005-03-31 2006-10-04 Xerox Corporation Static eliminating solid ink container
US20070012701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Phillip Amormino Spill-Resistant Con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2958A (ja) 1991-05-21 1992-11-30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非水電解液電池用負極
JPH0546023A (ja) 1991-08-09 199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現像剤補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6329102A (ja) 1993-05-12 1994-11-29 Shimadzu Corp 粉体の定量充填装置およびその関連装置
US5495323A (en) * 1994-02-28 1996-02-27 Xerox Corporation Clean spiral toner cartridge
US5613177A (en) 1996-01-11 1997-03-18 Xerox Corporation Clean finned toner cartridge
CN1900837B (zh) 2000-02-17 2012-10-03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收纳容器、补给墨粉的方法及墨粉补给装置
JP3958511B2 (ja) * 2000-09-28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07408B2 (ja) 2000-12-28 2007-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1229402B1 (en) 2001-01-31 2012-05-30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3796439B2 (ja) * 2001-02-09 2006-07-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US6665505B2 (en) 2001-12-20 2003-12-16 Xerox Corporation Dry ink replenishment bottle with internal plug agitation device
DE60324197D1 (de) 2002-01-31 2008-11-27 Ricoh Kk Tonernachfüllvorrichtung und damit versehene Entwick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Bilderzeugungsgerät
JP2003233247A (ja) 2002-02-08 2003-08-22 Canon Inc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2003241496A (ja) 2002-02-20 2003-08-27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
JP3948400B2 (ja) 2002-12-19 2007-07-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回収ボトル
JP4383898B2 (ja) 2003-02-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42958B2 (ja) 2004-01-08 2009-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再生材料を用いたトナー/現像剤用ボトル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トナー/現像剤用ボトル
JP2005221825A (ja) 2004-02-06 2005-08-18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35360A (ja) 2005-02-25 2006-09-07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ユニット
US20090175521A1 (en) * 2008-01-07 2009-07-09 Diginom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Embedding Information in Digital Representations of a Subject
JP2009175521A (ja) 2008-01-25 2009-08-06 Kyocera Mita Corp シールシャッタ機構
JP5397729B2 (ja) 2008-05-16 2014-0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441581B2 (ja) 2009-07-10 2010-03-3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トナー収納容器
JP5757079B2 (ja) 2010-10-21 2015-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器、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BR112013013698B1 (pt) 2010-12-03 2020-12-29 Ricoh Company, Ltd recipiente de pó, dispositivo de alimentação de pó 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de imagem
JP5870647B2 (ja) * 2011-02-17 2016-03-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1332A (en) * 1979-02-12 1980-09-10 Delhome R Receptacle Closures
JP2001201926A (ja) * 2000-01-20 2001-07-27 Ricoh Co Ltd 現像剤収納容器
EP1707381A1 (en) * 2005-03-31 2006-10-04 Xerox Corporation Static eliminating solid ink container
US20070012701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Phillip Amormino Spill-Resistant Container
US7591388B2 (en) * 2005-07-12 2009-09-22 Philip Salvatore Amormino Spill-resistant containe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474A (zh) * 2015-12-09 2017-08-1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辊、其生产方法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7065474B (zh) * 2015-12-09 2019-12-24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辊、其生产方法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8089421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8508724A (zh) * 2018-04-03 2018-09-0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容器以及打开和关闭碳粉容器上出粉口的方法
CN113247563A (zh) * 2021-07-05 2021-08-13 山东大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
CN113247563B (zh) * 2021-07-05 2021-09-10 山东大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均匀落料功能的颗粒状固态物料上料装置
CN114815548A (zh) * 2022-05-09 2022-07-29 珠海市新意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硒鼓加粉用防漏粉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3810B (zh) 2019-11-01
US20160018758A1 (en) 2016-01-21
US9423720B2 (en) 2016-08-23
TWI556070B (zh) 2016-11-01
EP2972593A4 (en) 2016-03-09
WO2014142361A1 (en) 2014-09-18
EP2972593A1 (en) 2016-01-20
TW201435519A (zh) 2014-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3810A (zh)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RU2682136C1 (ru) Элемент для вставки сопла,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орошк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JP6917015B2 (ja)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67180B (zh) 粉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US5812915A (en) Press fit fill plugs with uniform sealing ability
JP6930078B2 (ja) 粉体収納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662829A (zh) 粉末容器,成像设备和喷嘴接收器
CN10493222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454718B1 (ja) 管挿入部材及び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11940B2 (ja)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07638A (zh) 容器处理方法,粉体收纳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516833B1 (ja) 管挿入部材及び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RU2807026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орошк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JP6283999B2 (ja)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6141A (ja)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トナー収容容器
JP2015215414A (ja) 粉体収納容器、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4